新线性编辑

2024-05-04

新线性编辑(精选九篇)

新线性编辑 篇1

按照《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电视系统框架设计》的规划、为适配高清高质量节目的制作需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在E区7层建设一个新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新线编制作系统面对的节目制作形态简洁,主要是具有高质量、大数据量要求、外景拍摄使用传统磁带为主,同时兼顾介质记录文件为辅的高清节目制作需求。

二设计目标和原则

新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既保留了传统线性编辑系统即看即得,特技无需生成快速编辑的制作优点,又要结合非线性的制作手段,具备复合型的制作编辑系统特点。系统具备与台制作岛互联互通能力,同时新线性编辑制作岛能接受、展示、继承上游系统下发的节目制作任务和技术资源预约任务的相关基本信息,同时系统能收集汇总相关制作任务技术资源使用信息、人员登录信息及必要统计等。新线编按照表1所示规模和基本需求数据,完成新线性制作岛的系统架构与工作流程设计。

明确系统内部功能模块,细化系统的对外互联接口以及具体硬件、软件的选型和定制开发,最终确保系统可稳定运行,工艺流程合理高效,精编机房提供每天每套1小时高清成品节目的实际生产能力。

三新线性编辑制作系统的建设目标

新线性编辑制作系统的建设目标有以下几点:

面向高质量、大数据量的高端制作;

新流程下的高效率、高质量;

系统要具备与全台其他网络系统的连通和交换能力;

整个系统具备不低于10小时/天的生产能力;

传统AV与IT结合的轻量级产品化;

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四系统的总体规模

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新线编系统由10个精编机房.20个草编工作站、5个上载工作站、1个合成工作站、1个校色工作站.2个配音机房、DTM传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周边设备构成。系统分为IT子系统和AV子系统两大构成部分:IT系统包括相应的上载子系统、草编子系统、字幕子系统、文件交互子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和相应互联接口子系统,同时包括相应存储。网络和基础数据平台;AV子系统包括视频系统、音频子系统、编辑控制子系统,以及辅助的配音、技监、Tally、同步、通话子系统,如图2所示。通过新线编管控系统,将传统编辑设备与IT设备有机结合,通过统一的管控接口、数据交换接口,使得各种设备在系统中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形成高效的编辑流程和数据交互流程,很好地解决了编辑效率与异构设备间的矛盾。在新线编内部,为实现对各种编辑设备(例如:视频记录服务器、B类字幕机、草编工作站,上载工作站等)进行统一有效的监管,开发了系统运行管理平台,包括任务领用软件、任务排班软件、文件交互软件。系统运行管理平台接收全台下发的制作任务、技术设备使用信息和人员信息,结合新线管理系统排班模块的排班数据,可以实现对各种编辑设备的指定时间、指定任务、指定使用人的管理,并且具备使用周期、使用数据统计等功能。该软件实现了对异构IT设备系统层级的管控。

五后期节目制作的基本步骤

我们把一个完整播出的节目大致分成六大主要工作部分,其中在制作岛完成发起的主要部分为:素材上载.节目草编、节目精编、节目审片、成品节目入库的环节。如图3。

1.上载

在系统的设计中,对节目制作整体流程进行合理的分工和优化,充分发挥线性编辑系统编辑节目质量高、实时性好的特点,有效提升传统线编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控制节目片比和缩短节目整体制作周期,是系统最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在解决方案中,我们提出在线编工作流程的前期,增加“上、草”环节来有效控制后期编辑的片比和复杂度,为新线编机房中的线编制作流程提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为系统设计了上载和草编两大功能模块。如图4。

根据上载对象来源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场景:磁带介质上载、文件介质补充上载。新线编面向的节目对象为高端制作,其片比比较大,主要素材来源是传统高质量磁带的上载,该部分素材占节目总素材的80%左右。大量高码磁带上载势必开销很大存储和计算能力,为了降低计算和存储压力及能源的消耗,同时为将来基于笔记本的移动编辑创造条件,新线编上载采用H.264编码,码率为1.5Mbps,分辨率640×360。另外考虑到20%的补充介质文件作为编辑素材,上载工作站介质上载模块具备“挑、上、草”和“挑、草、上”的能力。上载工作站支持多编码、多格式、高标清的采集,包括索尼LongGOP 50M、松下AVC-Intra、汤姆逊J2K三种原始编码,支持蓝光、P2、E盘卡等存储介质的上载。非线性介质导入工作站将提供高质、低质两种导入模式,导入高质时,将会把非线性介质中的素材直接转码为DNxHD 185M,发送到媒体服务器中当素材使用,也可以将非线性介质中的低质文件导入,送到草编进行编辑。

由于新介质磁带素材的前期拍摄主要采用索尼SR系列高清摄像机录制,该录像机支持dual-link连接的倍速传输模式。为了提高上载的效率,新介质上载子系统在单倍速上载的基础上开发了双倍速上载功能。通过控制HDCAMSR磁带倍速播放将视频信号通过两路SDI通道输出。在通道中分别输出奇数帧和偶数帧,在视频采集板卡中对两路信号进行拼接,还原成完整的视频信号,实现了双倍速上载减少一半的采集磁带时间,同时SR录像机向下兼容HDCAM及Digital Betacam磁带。

2.草编

在新线编中,采用网络化的代理码率草编。草编的目的是经过“offline”手段执行离线编辑,形成供新线编精编机房设备识别的EDL文件,EDL通过以太网络传递给新线编精编机房。基于该EDL,新线编精编机房执行高码在线编辑,控制录像机及视频服务器完成高质量素材的精细化编辑和特技合成调整,以提高整体节目制作效率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低成本的草编工作站,消化前期大量的素材挑选、节目粗编等重复且耗时的工作,从而保证高成本的新线编机房能更加高效地完成精细的节目制作。并且对于有价值的代理码率素材可以做媒资归档,用于传统磁带素材的检索和查找。

3.精编

新线性编辑系统将传统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者的优势完美结合,是一种创新型编辑技术。它既保留了传统线性编辑的快捷性和实时性,又加入了非线性制作手段的方便性,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高效、高质量的系统设计,拓展了原有视频服务器的应用领域。

新线性编辑制作岛精编机房分别有切换台、调音台、录像机、EVS视频服务器、A类B类字幕机、示波器、监视器、公用配音间等组成,以机房为单位进行节目编辑合成制作。如图5。

与传统的磁带线性编辑系统单一的磁带素材来源相比,新线编的素材来源丰富多样,除可以来自大数据量的磁带外,还包括丰富的文件素材,包括蓝光、P2等介质素材,以及演播室收录信号。这些素材可直接导入视频服务器,作为素材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节目制作便捷性。这是传统线性编辑系统所不具备的。

在新线编精编机房我们还专门研发了供线编环境下使用的B类字幕机,B类字幕机有如下特点:

●能以帧精度实时跟随录机时码,以保证字幕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B类字幕随录机拍好的唱词,入出点之间以时间线的方式展现,方便字幕时码的修改和位置调整;

●B类字幕不直接与编辑的视频信号重新编码叠加,而以独立XML方式保存在B类字幕文件中。

唱词等字幕的分离制作不但有利于节目的交换修改也更加简便尤其在修改错别字幕和调整字幕位置时优势更加明显,传统字幕修改错字要确定录制入点和出点,同时还要找到原素材等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而对B类字幕机来说同样的修改只需把错字更正即可。

新线编各精编机房之间以及与E01演播室,为协同工作和素材共享搭建了高速专用SDTI网络,用于两者间高质量素材快速交互,称之为高质量环。同时此高质量环不占用全台网络带宽资源,属于专用网络,理论带宽最大可达1.5G。如图6。

在新线编系统的每个精编机房之间通过SDTI的网络,各机房的视频服务器可互相调用素材,无需迁移。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遇到大型节目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完毕,可将节目内容进行拆分,分别在多个精编机房同时制作,最后再将各机房的成片迁移到一个机房,汇总成总成片,这是传统线编系统所不具备的,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E01演播室可一边收录节目素材一边往新线编系统各精编机房推送,同时新线编系统可一边接收E01演播室的节目素材一边可做编辑。实现边录边传,边收边编的高效工作模式,实现了节目质量、生产效率双提高。如图7。

对于节目中需要合成片头片花及成片校色的,也可以在精编机房通过EVS的IP Director的控制XT[3]服务器将素材、片段、成片发送到合成、校色机房完成上述工作后,以同样工作机制把合成好的片头片花和校色成片发送至精编机房供节目引用或节目提交入库。

六基于EVS视频服务器节目编辑

线编中创新性地将IT记录设备——视频记录服务器以传统线性编辑设备同样的模式使用,通过对视频服务器功能进行补充研发,使得EVS视频服务器具备传统录像机的一些特性,如预读、前卷后卷、录放录的监看监听效果、连续时码等。同时在编辑过程中,可对编辑结果采用非线性的插入、删除、恢复及移动等操作,增加了非线性编辑方式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兼顾了传统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优点,是在编辑模式上的新尝试。节目开始编辑前技术人员根据排班系统对应制作任务,通过领用软件输入工号和个人密码,得到IP Director软件的使用权限,技术人员登录IP Director制作管理工作站后,建立Bin,根据新节目的名字来命名虚拟PL播表,通过这个新节目的Bin来管理节目编辑所需要的所有素材Clips,以及PL播表文件等。根据管理员设置的权限,节目编导只能看到可操作的本机房的XT[3]服务器的通道和自己创建的与本节目相关的素材。通过IP Director控制,在XT[3]服务器的EditRec通道上加载新节目的PL播表并开始节目编辑工作。

七交互系统

新线编系统与外部各个业务系统的文件交互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种业务情景:

●向审片系统提交审片用低码率审片文件;

●向媒资系统提交成品节目入库;

●从媒资系统下载素材作为节目制作素材使用;

●与其他过程岛进行素材交互;

●向播出系统提供播出直送服务;

●向播出系统提供给应急介质直送服务。

以上的各种业务,文件交互子系统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程,通过与全台ESB和EMB的交互,向其他业务系统发起审片、入库、播出文件直送、岛间素材交换等任务,将新线编系统产生的符合台内编码和文件封装格式的视音频文件推送到各个外部系统。对内文件交互子系统接收外系统向新线编系统传输的媒体文件,按照其所归属的制作任务的不同,将媒体文件存储在系统核心存储NAS中,或直接传输到媒体服务器中,供精编机房编辑使用。

如图8,以成品节目送审、提交入库为例,其主要业务流程如下:

●选择所需提交入库的节目制作任务,发起送审、入库媒资流程;

●文件提交软件调用DTM,将成品节目以流传输方式从EVS存储中,提取高码率文件,及审片低码率文件到新线编系统核心NAS存储中;

●用户在文件提交软件中填写技审单相关信息;

●文件提交软件调用全台ESB向全台审片系统提交审片任务;

●文件提交软件调用全台EMB向全台审片系统传输审片低码率文件;

●等待审片结果返回;

●审片通过后,文件提交软件调用全台ESB向媒资系统提交成品节目入库请求;

●文件提交软件调用全台EMB向媒资系统传输高码率成品节目,MD5码、技审单等相关信息;

●等待媒资系统入库结果通知;

●成功后,等待媒资系统MD5校验结果;

●校验通过后,等待媒资系统最终归档结果,通过后,即送审入库流程结束。

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用户通过文件提交软件,可以随时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监控,获取流程的进展信息、相关错误信息、各业务的反馈等等。如图9。

八系统应用情况

新线编制作系统是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在综合制作域中唯一保留传统线性编辑设备的制作岛,该系统自上线以来机房使用率和节目成品产出量一直稳居前矛。其承担了CCTV少儿频道和CCTV社会与法频道一部分栏目的制作任务。其节目类型有:专题类、纪录片类、演播室类、综艺类和电视剧类等日播及周播栏目,以及寒暑假频道特别编排类的特别节目。截止到2014年9月,新线编系统制作成品节目3639期,成品节目入库量达到3311小时。系统自正式上线以来平均每天每台产出量约1小时。如图10、图11。

九结束语

中央电视台新线性编辑制作岛是中央电视台新址综合制作域应对专题类、纪录片类高质量高清节目制作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和工程技术实践。在项目的设计和实践中,成功分析、总结央视在线性和非线性节目编辑制作领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大量的定制研发,构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新型制作工艺流程,融合非线性制作的灵活性、线性编辑的快捷性,并且系统具备与全台其他业务系统的连通和交换能力。

非线性编辑心得 篇2

学院:美术学院姓名:赵素敏班级:数码设计二班学号:091064015

时光飞逝,在过去的一学年生活中,我们在漫漫的负笈求索路上更进一步,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光阴荏苒,在溜走的那青春故事里,我们在师长的谆谆教导下日趋成熟,完成了更多的人生冒险与历练。

岁月如歌,在消散的那似水回忆间,我们在用自己的汗水与努力浇灌,让人生路旁的修养和内涵更加茁壮。

弹指一挥间,我们将要告别这匆匆而逝的2010年,在年终岁末我们回顾过往,为的是给这即将到来的下一个阶段做出更准确,更合理的规划。一个学期的学习,一个轮回的反复,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汲取未来人生路上可能所需的技能,夯实基本的专业基础,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而细细体会中,我在本学期的非线编课程上,获益良多。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是一个多媒体的社会,高速运转的资讯大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类信息资源俯拾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份子,融入社会并被这个社会所接受,是我们多年的学习成果的一个很好体现。就今下现状之一的现代企业用人要求越来越来高,条件越来越苛刻而言,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一种设备或软件不失为我们明天就业的一个有利砝码,非线性编辑的课程学习恰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以往被我们视之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人们越发相信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类的潜能是无尽的。一个支点撬动一个地球的神话就在眼前,借助机器的作用,我们轻松地完成了一桩又一桩以前繁复不可想象的工作,非线性编辑软件的诞生,则正好解决了视频制作的这一大难题。在以前,使用传统的编辑方法,为制作一个十来分钟的节目,常常需要工作人员面对四五十分钟的素材带,反复审阅比较、筛选,然后将所选镜头编辑组接,进行必要的转场、特技处理。这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机械重复性劳动。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可随时调用,不必费时费力,只要轻轻滑动鼠标,每一帧画面的定格,搜索易如反掌,既灵活方便,又快捷省时。

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今天已走进千家万户,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充分利用网络方便的传输数码视频,实现资源共享,还可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协同创作。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让我们这些普通的大众也可随心所欲的走近原本神秘的电影,电视视频创作,闲暇之余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审视社会、挥洒想象,在更为广阔的互联网世界中分享自己抑或是他人的喜怒哀乐。

在本学期的非线编课上,我们很幸运的学习了怎样使用Premiere Pro软件,课堂上,老师倾囊相授的为我们详细讲解使用的各种细节,注意要点,又躬身践行的反复示范。课后在完成上课时老师有针对的留下的练习后,我们的使用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惊喜的进展。在期末的作业实践中,大家都满意的发现,原来在一学期的学习后自己对于非线编系统软件的认识及使用竟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不仅可以自己修改DV短片,还可以独立的制作MV视频,大家彼此交换着各自的硕果,一时更是感慨万千。

“往事像落日照耀的河面,我拣闪光的留在心中。”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之时,我们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得失,在迈向成长的路上,这些永远都是宝贵的财富,回首来时的漫漫时间长流,如果可以用软件来编排,我想在学校汲取知识的养分,与老师同学共浴知识的海洋一定不失为一份令人感动的作品。

新线性编辑 篇3

1 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是通过磁带进行编辑的, 对素材进行顺序编辑时一般使用的是组合编辑的方式, 这样形成的画面就是全新的以及连续的, 接着同样长度的替换某一段, 这时使用的是插入编辑的方式。但是却无法对其中的某一段进行缩短、加长或者删除, 只有抹去那一段后面的所有画面然后再进行重录, 它是传统编辑方式中的一种。

1.1 线性编辑的特点

1.1.1 线性编辑系统具有较高的故障率、较高的投资和较多的连线

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部分有很多, 具体有特技台、字幕机、遥控操作台、编辑录像机和编辑放像机等设备, 非线性设备在具有同功能的条件下与之进行比较, 不难看出, 线性编辑系统是需要较多的投资的, 同时还需要用较多的控制线、音频线和视频线等来进行连接, 故障的发生率比较高, 这样就增加了维修量。

1.1.2 需要按时间顺序搜索和录制素材, 制作节目时比较繁琐

搜索和录制素材由于都是基于时间顺序进行的, 因而在录制过程中我们就要反复地在前卷和后卷搜索素材,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磨损磁带和磁头。我们只可以按顺序来开展编辑工作, 先对前一段进行编辑, 接着对下一段进行编辑。故而, 若想要在已编好的节目中对素材实施删除、修改和插入, 则就会被长度和预留时间所严格地限制, 这样编辑节目时无形中就出现了更多的麻烦。如果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在制作上, 就很难创作出精美而且艺术感强的电视节目。

1.1.3 操作简单、技术成熟

线性编辑在操作录像带的素材时, 是直接对编录机和编放机进行利用的, 这样就十分的简单、简洁和直观。然后分别对声音和图像进行编辑, 所使用的是插入编辑和组合编辑的方式。再配上特技台和字幕机等, 从而对制作需要进行满足。

2 非线性编辑

对于非线性编辑而言, 它是从计算机硬盘中直接对素材进行存取的, 所利用的是帧或者文件的方式, 可以确保准确性和迅速性。它把计算机作为平台, 是一种专用设备, 能够同时运转多种传统的制作设备。同时还可以不根据顺序的先后和制作的长短进行编辑, 可以随意的对素材的顺序进行改变, 随意地对某一段进行加长或缩短。

2.1 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2.1.1 工作可靠性高、拓展功能方便

在实际运用集所有功能于一身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时,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编辑系统的连线, 大大降低故障率, 提高工作的可靠性。现如今, 计算机技术在快速地发展, 网路连接已经在电视台内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网上编辑、审片以及在网上对节目进行传送等技术也已经日益成熟。

2.1.2 制作功能强大

当下, 对于一套非线性编辑设备而言, 其是具有多种功能的, 具体有动画、字幕、特技、编辑和录制等, 同时进行编辑时还可以不基于时间顺序, 出点、入点、设置、定位、查找和预览素材时也是非常方便的, 特技功能是比较丰富的。可以充分的把编辑人员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发挥出来。编辑节目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可以做到前后正负0帧。无论哪一台计算机中的何种格式的文件, 例如AVI、MPG、TAG等, 都可以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调出并使用, 有利于节目内容的相互交流与交换。

2.1.3 图像信号具有较高的质量

对于传统的编辑方式而言, 有一个问题是最棘手的, 那就是母带的磨损, 在对素材进行编辑时, 需要反复地进行搜索, 这样磁鼓和录像带之间就会发生较大的磨损, 同时视频信号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字幕机和特技台等设备后, 其的信号质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衰减, 从而图像的质量也不会高。但是, 对于非线性编辑而言, 其是利用数字信号的形式把素材存入计算机内的, 信号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衰弱现象。

3 选择合适的编辑方式的做法

1) 在现场直播时, 通常采用的是线性编辑。对于现场直播的录制设备来说, 其需要实时的反应速度, 一旦工作开始, 就无法停止, 而且还要一次就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 适合采用线性编辑的方式。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现场直播中, 例如体育比赛的直播, 它需要对一些精彩的镜头进行重复, 因而就需要在利用线性设备的同时辅助使用非线性设备, 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直播。

2) 在制作新闻片时, 一般每个镜头的长度是需要低于5s的, 而且新闻片中较少的使用特效, 大多数为直接对镜头进行组接, 故而, 采取线性编辑是比较合适的。对于线性编辑而言, 其通常是进行分量连接, 这样可以对传输信号过程中的损失有所减少。先利用线性编辑完成每条新闻的编辑, 接着放入非线性编辑系统内, 加入字幕和适当的特效后, 对整段片子进行串接。这样编辑的信号质量高、速度快, 效果也很好。

3) 在制作专题片、广告片和电视片头时, 采取非线性编辑是比较合适的。广告片和电视片头中需要大量的对画面的慢及快动作、字幕的特殊处理、多层画面的运动及叠加等效果进行使用, 专题片中则除了特效外还需要大量超过5s的镜头, 采取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对这些要求进行实现。

4结论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这两种方式是目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广泛采用的,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合理的结合使用这两种编辑方式, 让它们成为展示创作灵感、实现创意构思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杨铭民.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及与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 2006:153-154.

[2]吴强, 田莺.基于非线性编辑技术的电视教材制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10-11.

非线性编辑教案(康俊) 篇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Premiere Pro的特点、运用范围,理解Premiere Pro系统参数设置,创建项目文件,视频的概念,掌握视频和音频的格式,培养学生对Premiere Pro知识结构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视频和音频的格式。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图片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Premiere Pro的的概念

2、非线性编辑的软件介绍

3、Premiere Pro系统参数设置

4、创建项目文件

5、视频和音频格式

6、汽车展览片头欣赏

六、课堂小结

本章中Premiere Pro软件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介绍了创建项目文件的认识,新建项目文件的基本设置,设置系统参数(界面、音频、自动存储、采集、媒体、字幕)。最后,欣赏汽车展览片头案例的字幕及视频轨道的添加。

七、作业 件。

网络收集优秀的片头案例及各种视频文 第2讲 Premiere Pro的基本操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了解Premiere Pro的界面布置,了解菜单及自定义快捷键,掌握Premiere Pro的图面板及窗口,制作简单的视频剪辑。

二、教学重点、难点

Premiere Pro的面板、自定义快捷键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菜单的认识

文件菜单、编辑菜单、项目菜单、素材菜 单、序列菜单、标记菜单、字幕菜单、窗口菜 单。帮助菜单。

2、自定义快捷键

了解“键盘快捷键”对话框,修改预设“应用”组的快捷键。

3、操作Premiere Pro面板及窗口

“项目”窗口、“监视器“窗口、“时间线”窗口、“字幕”窗口、“效果”窗口、“工具”面板、“特效控制台”面板、“历史”面板、“信息”面板,“媒体浏览”面板。

4、制作简单的视频片段

导入并编辑素材,创建并编辑字幕。

六、课堂小结

对Premiere Pr界面分布进行认识,了解菜单的操作方式,学习自定义快捷键的方法,操作面板的设置,包括项目窗口,调音台面板等,制作简单的视频片段。

1、导入并编辑素材

2、创建并编辑字幕

七、作业 网上查阅Premiere Pr的相关视频,练习添加视、音频轨道。

第3讲 拍摄、采集视频素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高质量视频拍摄的内容,明确导入素材类型:视频、音频和静态图像等,采集素材的类别及方法,编辑素材的技巧,手写特效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素材的编辑。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素材文件的格式

视频格式、音频格式、静帧图像格式

2、导入素材

新建项目、序列、导入素材、管理素材,导入图层素材、创建新元素、脱机文件

3、采集素材

采集类别、素材采集的操作流程、批量采集。

4、编辑素材

分析素材、添加素材、插入素材、设置标记、视、音频的链接、场设置、多重序列

5、手写特效

手写特效的概念及特点

6、制作日出日落效果 04.mov。

(二)编辑视频文件

先启动premiere pro CS3软件,设置格式、保存路径,在导入01.mov、02.mov、03.mov、04.mov,通过编辑文件长度,再打开“特效 控制”面板,展开“运动”选项,设置“po

(一)准备素材:01.mov、02.mov、03.mov、sition” 项。

六、课堂小结

通过素材的导入、采集、编辑,使学生素材文件的格式,有步骤地按照导入素材流程完成素材的导入,进行素材的编辑。

七、作业

1、导入及编辑素材训练

2、素材场设置训练

3、嵌套序列的训练。

第4讲 选择设置、调整首选项和管理素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选择设置、调整首选项和管理素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素材的管理、首选项调整。

三、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设置的方法

2、项目设置

3、文件夹的其他功能(1)一次打开多个文件夹(2)查找素材

4、媒体文件

六、课堂小结

设置的方法、项目设置、GeneralScratch Disks选项卡、序列设置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七、作业

项目设置的方法

选项卡、第5讲 创建仅有硬切效果的视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创建Story Board粗切效果的讲解,Timeline上编辑剪辑,掌握在Timeline上移入、移出和移动剪辑,以及在Trim面板中调整剪辑。

二、教学重点、难点 Timeline上编辑剪辑。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创建Story Board粗切效果

2、Timeline上编辑剪辑

3、在Trim面板中调整剪辑

六、课堂小结

通过各项内容的讲解演示,学生同步进行实战案例训练的学习、分析,从而较快掌握创建Story Board粗切效果及在Timeline上编辑剪辑。

七、作业:

1、用Story Board创建粗切效果

2、Timeline上编辑剪辑。

第6讲 添加视频切换特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关键帧插值、关键帧的速度及灯光效果的设置,学习建立新素材元素;学习使用倒计时属性;使用“时钟擦除”效果,制作视频转场效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用“时钟擦除”效果及制作倒计时动画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视频特效运用

2、制作倒计时动画

3、制作视频转场效果

六、课堂小结

通过视频特效实例的制作,掌握视频特效运用,提高学生参与实例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七、作业

制作倒计时动画。

第七讲 创建动态字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字幕面板的使用,掌握字幕的设置,幕特效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字幕的设置及制作打字效果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字幕面板的使用

2、制作打字效果

通过字幕面板的使用,掌握字幕的设置,幕特效的运用,学会制作打字效果。

掌握字

六、课堂小结掌握字

七、作业

1、制作打字效果

2、变形文字的效果

第8讲 应用专业的编辑工具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替换剪辑和替换素材的学习,确定从Source Monitor创建子剪辑,在掌握节省时间的编辑工具。

二、教学重点、难点

Source Monitor创建子剪辑。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替换剪辑和替换素材

2、节省时间的编辑工具

3、从Source Monitor创建子剪辑

4、编辑视频文件

(1)、启动premiere pro CS3软件。

(2)、设置格式、保存路径。

(3)、导入01.mov、02.mov、03.mov、04.mov。

(4)、编辑文件长度。

(5)、打开“特效控制”面板,展开“运动”

选项,设置“position”、“s

cale”选项。

六、课堂小结

了解节省时间的编辑工具,替换剪辑和替换素材的方法,编辑视频文件。

七、作业 编辑视频文件训练 第9讲 混合音频特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音频特效;掌握视音频文件的链接和分离;掌握音频特效的添加和设置。

二、教学重点、难点

音频特效的制作。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视音频文件的链接和分离

2、掌握音频特效的添加和设置

3、混合效果的制作

1.新建名称为“混合效果”的项目文件,将“满江红.mpg”素材添加到【项目】窗口,并将其添加到Video 1轨道中; 2.右击Video 1轨道中的素材,执行【解除音频连接】命令,将视频素材和音频素材分离; 3.选择Audio 1轨道中的音频素材,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4.选择Audio 2轨道,执行【编辑】|【粘贴】命令,此时“满江红.mpg”音频素材被粘贴到Audio 2轨道中;

5.打开【调音台】窗口,将Audio 1的控制旋钮设置为-100,Audio 2的控制旋钮设置为100; 6.在Audio 1列表中,单击【效果选择】按钮,选择Delay选项,为Audio 1轨道中音频素材添加音频滤镜;

7.在Audio 1列表中,将底部的控制旋钮设置为0.1。用上述方法为Audio 2中的素材添加Delay音频特效,并将Audio 1列表底部的控制旋钮设置为0.1。

8.按Enter键,在【节目】监视器面板中预览最终效果。

六、课堂小结 学习视音频文件的链接和分离,掌握音频特效的添加和设置,能够制作混合效果。

七、作业

混合效果的制作训练

第10讲 设置颜色、嵌套序列剪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设置颜色、嵌套序列剪辑的学习,掌握调整颜色和增强颜色的方法、嵌套序列的用途、键盘的快捷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

嵌套序列。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颜色特效的表现

2、调整和增强颜色(1)Leave Color特效(2)Change To Color特效

3、嵌套序列

4、嵌套剪辑

六、课堂小结

学习着色特效、颜色的删除或替换,色彩校正,技术性的颜色特效,掌握嵌套序列及嵌套剪辑。

七、作业

在报纸中嵌入视频

第11讲 音频制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音频控制、音频转录脚本、修改元数据、编辑音频的学习,了解音频转录为文本的方法,掌握在转录脚本内搜索关键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编辑音频。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音频的相关面板

2、音频特效的制作

六、课堂小结

先学习“主音频计量器”的面板,以及“调音台”窗口,再学习音轨特效和子混合的编辑,掌握制作音频特效的方法。

七、作业

1、音轨特效和子混合的编辑训练

2、音频特效制作训练

第12讲 影片合成剪辑、使用蒙板抠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创建项目中的合成部分,色彩抠像绿屏画面,使用蒙版抠像的方法,影视作品制作基本流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色彩抠像绿屏画面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创建项目中的合成部分

2、基于混合模式组合图层

六、课堂小结

先学习创建项目中的合成部分,使用Opacity特效,使用Alpha,再学习基于混合模式组合图层的编辑,掌握制作合成技术的方法。

七、作业

混合模式组合图层的编辑

第13讲 Photoshop与AfterEffects增加特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photoshop文件导入为序列,与After Effects的动态链接,用After Effects合成图像替换剪辑,编辑现有的动态链接动画。

二、教学重点、难点

After Effects合成图像替换剪辑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After Effects的工作区

2、After Effects合成图像

六、课堂小结

先学习photoshop文件导入为序列,使用lower third做动画处理,使用After Effects的工作区,再学习基于After Effects工作区的认识,掌握编辑现有的动态链接动画的方法。

七、作业

After Effects合成图像的运用

第14讲 影片输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导出菜单选项、媒体选项、录制到磁带、导出影片的方法,学习导出Avi格式、Dvd格式、Wmv格式文件的方法,正确使用导出程序的方法,掌握影视作品制作输出流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Avi格式、Dvd格式、Wmv格式文件的导出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菜单选项及媒体选项的使用

2、录制到磁带

3、影视作品输出

六、课堂小结

了解媒体选项的使用方法,导出Avi格式视频作品、Dvd格式文件、Wmv格式文件的文件,掌握视频作品的导出技巧。

七、作业

导出 Wmv格式文件的训练 第15讲 电视栏目包装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传统文化类展播、服饰时尚类栏目、旅游类栏目的视频特点,学习字幕工具/Replicate视频特效、Basic 3D视频特效/Center Split视频转场,制作新闻片头的视频制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新闻片头的视频制作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传统文化类展播

2、服饰时尚类栏目

3、影视作品输出

六、课堂小结

学习字幕工具/Replicate视频特效、Basic 3D视频特效/Center Split视频转场, 掌握新闻片头的视频制作。

七、作业

新闻片头的视频制作

第16讲 期末综合实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旅游宣传片训练的视频特点,学习素材收集、视频与音频制作字幕工具/Replicate视频特效、Basic 3D视频特效/Center Split视频转场,制作并导出旅游宣传片片头的视频。

二、教学重点、难点

新闻片头的视频制作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讲解、分析、电子课件演示。

四、教学课时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音频的导入

2、旅游宣传片

3、影视作品输出(Avi格式)

六、课堂小结

设置序列、创建嵌套序列、设置并添加音频、学习字幕工具/Replicate视频特效、Basic 3D视频特效/Center Split视频转场, 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复杂视频节目,并导出视频。

七、作业

新线性编辑 篇5

一、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非线性编辑是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 进行编辑的方式。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专用设备, 可以实现多种传统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编辑时, 素材的长短和顺序可以不按照制作的长短和顺序的先后进行。对素材可以随意地改变顺序, 随意地缩短或加长某一段。

1、高质量的图像信号

传统的编辑方式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母带的磨损和"翻版", 素材在检索过程中反复搜索, 录像带和磁鼓之间的磨损较大, 而且在制作过程中, 视频信号经过特技台、字幕机等设备后, 信号质量有一定的衰减, 导致图像质量不高。而非线性编辑的素材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入到计算机硬盘中的, 采集的时候, 一般用分量采入, 或用SDI采入, 信号基本上没有衰减。非线性编辑的素材采集采用的是数字压缩技术, 采用不同的压缩比, 可以得到相应不同质量的图像信号, 即图像信号的质量是可以控制的。

2、强大的制作功能

目前, 一套非线性编辑的功能往往集录制、编辑特技、字幕、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而且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编辑, 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素材进行预览、查找、定位、设置出点、入点;具有丰富的特技功能。可以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编辑节目的精度高, 可以做到正负0帧。便于节目内容的交换与交流, 任何一台计算机中*TAG、*BMP、*FLC、*JPC、*WAV等格式的文件, 都可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调出使用。一般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提供复合、YUV分量、S-VHS、DV、QSDE、CSDE、SDI数字输入输出接口, 可以兼容各种视频、音频设备, 也便于输出录制成各种格式的资料。

二、线性编辑的特点

线性编辑就是磁带的编辑方式, 它是用电子手段, 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 然后, 再以插入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 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 这是电视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

1、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线性编辑使用编放机、编录机, 直接对录像带的素材进行操作, 操作直观、简洁、简单。使用组合编辑插入编辑, 图像和声音可分别进行编辑, 再配上字幕机、特技器、时基校正器等, 能满足制作需要。

2、素材的搜索和录制都要按时间顺序进行, 节目制作较麻烦。

因为素材的搜索和录制都要按时间顺序进行, 在录制过程中就要反复地前卷、后卷寻找素材, 不但浪费时间, 且对磁头、磁带也造成相应的磨损。编辑工作只能按顺序进行, 先编前一段, 再编下一段。这样, 如果要在原来编辑好的节目中插入、修改、删除素材, 就要严格受到预留时间、长度的限制, 无形中给节目的编辑增加了许多麻烦。如果没有长的工作时间, 难以创作出艺术性很强, 加工精美的电视节目来。

3、线性编辑系统的连线较多、投资较高、故障率较高。

线性编辑系统主要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放像机、遥控器、字幕机、特技台、时基校正器等设备。这一系统的投资比同功能的非线性设备较高, 且连接用的导线如视频线、音频线、控制线等较多, 比较容易出现故障, 维修量较大

三、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使用

1、根据电视片的制作要求和两种编辑方式的特点, 选用合适的编辑方式。

在电视片头、广告片及专题片的制作中, 选用非线性编辑比较合适。因为, 在电视片头和广告片中, 大量使用多层画面的运动、叠加、透明, 画面的快、慢动作, 三维动画、颜色的特殊处理, 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中, 除了应用特技效果以外, 还大量使用长于5s的镜头。这些要求, 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在新闻片的制作中, 因为电视新闻要求每个镜头的长度一般小于5s, 以增加信息量, 且新闻片中, 较少使用特技效果, 大部分为镜头的直接组接, 因此, 使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比较合适。线性编辑一般用分量连接, 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线性编辑把每条新闻编辑完成后, 再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加口播头、字幕和适当的特技等, 进行整个新闻片的串接。这样编辑的速度很快, 信号的质量高, 效果好。

2、在现场直播、现场直录的场合, 一般使用传统的线性编辑设备方案。

现场直播、现场直录的主要特点是, 要求录制设备的响应速度是实时, 特别是直播, 工作一旦开始, 就不能停下来, 只能一次成功, 不能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用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是合适的。但像体育比赛的直播中, 需要重复某些特殊的精彩的镜头, 在线性设备为主的情况下, 要适当使用非线性设备, 才能完成。

新线性编辑 篇6

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 影视作品一目了然、生动直观, 在教育教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使教师尽快地掌握多媒体影视作品制作技能, 尤其是非线性编辑技能,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影视编辑的工作人员, 谈谈我从传统的线性编辑到现在的非线性编辑在影视制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分析, 供大家参考。

1、传统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概述

使用传统线性的编辑方法, 为制作一个十来分钟的节目, 往往要面对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素材带, 反复进行审阅比较, 然后将所选择的镜头编辑组接, 并进行必要的转场、特技处理。这其中包含大量的录像编辑机的机械重复劳动, 随着复制编辑次数的增加造成图像质量的大幅下降。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 电视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 编辑人员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 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 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镜头, 接着进行记录工作, 如此反复操作, 直至把所有合适的素材按照节目要求全部顺序记录下来。

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 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 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 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编辑录制一遍, 这种编辑方式就叫做线性编辑, 它给编辑人员带来很多的限制, 编辑效率非常的低, 劳动强度大。

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 可以随时调用, 不必费时费力地逐帧寻找。素材的搜索极其容易, 不用像传统的编辑机那样来回倒带。用鼠标拖动一个滑块, 能在瞬间找到需要的那一帧画面, 搜索、导入易如反掌。整个编辑过程就像文字处理一样, 既灵活又方便, 节目图像质量没有被衰减, 从而保证了图像在被反复编辑制作完成后依然保持鲜艳的色彩。

2、非线性系统的组成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 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 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

从硬件上看, 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其中视频卡用来采集和输出模拟视频, 也就是承担A/D和D/A的实时转换。

从软件上看,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 视频编辑处理对硬件的依赖越来越小, 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因此, 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 就成为了关键。

非线性编辑说到底是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 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编辑操作, 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录像带等记录设备上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影视制作过程。由于原始素材被数字化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 信息存储的位置是并列平行的, 与原始素材输入到计算机时的先后顺序无关。这样, 我们便可以对存储在硬盘上的数字化音视频素材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 并可进行方便的修改,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即体现在此, 其效率是非常高的, 创作你的作品, 发挥你的想象力, 再也不用受线性编辑的限制了。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与发展, 一方面使影视制作的技术含量在增加, 越来越"专业化", 另一方面, 也使影视制作更为简便, 越来越"大众化"。目前较为完整的一套影视制作系统包括: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适合非线性编辑系统的PC机应具有IEEE1394输入口, SCSI硬盘接口、R A ID磁盘阵列管理技术、双200G大容量的硬盘的计算机, 在配置了品尼高公司推出的Studio D V旗舰版视频采集卡, 再配合Studio12, 就构成了一套最基本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非线性系统的实际操作

任何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流程, 都可以简单地看成输入、编辑、输出这样三个步骤。当然由于不同软件功能的差异, 其使用流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素材采集与输入、素材编辑、特技处理、字幕制作和生成与输出。

3.1 采集与输入

利用视、音频采集卡和视频编辑软件, 将模拟视频、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或者将外部的数字视频存储到计算机中, 成为可以处理的素材, 输入主要是把其它软件处理过的图像、声音等等, 导入到视频编辑软件中。

3.2 素材编辑

设置素材的入点与出点, 以选择最合适的部分, 去除不需要的废镜头。然后按时间顺序组接不同素材的过程。

3.3 特技处理

对于视频素材, 特技处理包括转场特效、合成叠加。对于音频素材, 特技处理包括混响特效等。将繁杂的视频素材和音频素材组合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和声音效果。

3.4 字幕制作

节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影视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包括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一般视频编辑软件中有大量的模板可供选择。

3.5 生成与输出

节目编辑完成后, 非线性编辑可以生成视频文件, 发布到网上, 或者刻录V CD和D V D光盘等等。这时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就算完成了。

4、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综上所述,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来看, 它能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机、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 ID I创作等设备于一身,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这种对传统设备的高度的集成性, 使后期制作所需的设备降至最少, 有效地节约了投资。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影视制作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网络化是计算机的一大发展趋势, 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地传输数码视频, 实现资源共享, 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协同创作, 对于数码视频资源的管理、查询, 更是易如反掌。今后在影视制作方面, 非线性编辑系统必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智敏, 《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 篇7

在我国,伴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大电视台纷纷采用了这一全新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和理念,使得电视制作编辑的操作平台更为信息化、数字化和网路化。非线性编辑首先传达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需要电视节目制作人员从传统的线性编辑模式转变为非线性的编辑制作模式,这是电视制作在理论上的新突破点。

就思维的理论概念而言,它是人们认识、判断和分析事物的过程。思维工具、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活动。因此,这三个影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可以表现人们不同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而思维模式又分为线性思维模式和非线性思维模式。

具体来说,线性思维模式主要是根据行为客体的发展过程的线性方向,来思考、判断和推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或内在联系。逻辑性强、简单清晰、叙述方便是线性思维的主要优点,而缺点则是创造性弱,过于简单化。相应的,非线性模式是根据客体的非线性发展过程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可以从某个事物的某个因素或片段而联系到其他事物的因素或片段上,并且思考这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影响程度等。对于非线性思维的优点,主要有立体性、多元性、交互性、开发性、发散性和整合性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更常用非线性思维的模式来判断和评价事物或现象等。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管理思维、科学思维、创作思维等渐渐向非线性思维模式转变。另外,电视节目编辑处于其制作过程的中心位置,而整个编辑的思维方式又可以决定其节目编辑制作的优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电视制作编辑的思维方式来直接的影响或控制的其节目的最终质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也渐渐引入了数字化的相关技术。其中,电视节目的网络化和数字化都得益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因此,非线性编辑模式和非线性编辑系统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引领、启发和指导意义。

2 在电视节目编辑中非线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对于电视编辑思维,其主要的编辑客体是节目中的图像、视频、文本信息和音频等,而思维工具如剪切、加工和组合等是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主要操作手法。另外,由于引进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上也产生了新的规范和要求。

第一,非线性编辑思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蒙太奇镜头剪切加工的限制原则,使得电视编辑制作可以采用更加丰富多样、灵活独特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图像、视频、文本信息和音频等的组合、剪切等操作,从而创作出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效果。

电视节目的非线性编辑,其系统主要由音频视频处理卡、计算机主板、高容量高速度的存储器和视频音频等编辑处理软件组成。其中,硬盘主要充当非线性制作编辑系统的记录使用的介质。相对于传统的磁带转换的编辑操作模式,非线性编辑主要采用硬盘像素编辑拷贝等的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不要考虑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长度和顺序,而直接对像素素材任务编辑如剪切、组合等。这些操作都可以实时的在硬盘中完成。另外,与传统的编辑方式相比,这种操作模式可以随意的改变素材剪切的长度和顺序而同时,不影响电视图像的品质。因此,节目编辑工作人员可以自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节目音频、字幕、特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造。

爱森斯坦,这位传奇的电影大师的蒙太奇理性论点主张线性组合的镜头可以通过矛盾碰撞来产生创作的新意,即强调不同镜头的线性组合和联系。因此,可以看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主要是基于线性逻辑思维的。他认为,节目制作中的镜头、场景、段落等需要通过某种意义线性的组合在一起。

而非线性编辑镜头的特点主要是离散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视节目的镜头或场景不一定需要有某种时空上的联系或者某种因果承接关系。但是,传统的蒙太奇是不能够解释和概括非线性离散编辑的特点,所以电视编辑实现急需打破传统的蒙太奇理论,将非线性制作系统融入的镜头转换、剪辑等操作。

第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对编辑思维、编辑操作等非线性发展产生了新的转变。所谓编辑思维是指编辑工作人员在影视节目的编辑过程中利用各种符号手段,间接反映相关事物的过程。编辑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编辑工作者不断创新思维,而非线性编辑思维模式的引入,将极大地提高编辑人员的创作能力和发挥空间。对于非线性思维编辑,其强调的是节目编辑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等,而这些都为电视创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中,编辑的发散性是指将思维从一个中心目标向周围发散,从各方面体现主题的中心思想,包含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创作和联想。例如: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片中,“馒头”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但是在该片中却作为故事叙述的中心主线,并以此出发重新构造剧情,从而实现两个独特而又具有创新意义的故事情节的阐述,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眼球。非线性编辑的开放性是指在电视节目的思维创作过程中,不预先设定某个边界或者框架,而是自主的加入各种与主题相关的元素,进而开阔创作的思维,完善节目的编辑。用这种方式完成的作品,可以使观众在观看时加入自身的想象,或不由自主的融入到节目的场景中,共同实现节目意义。再者,非线性编辑的多维性主要是针对直线式的封闭思维而展开的,即在思维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思维角度、一个思维方向、一个逻辑线索或评价标准等封闭式的创作,还需要突破思维活动的局限性,学会灵活变通。因此,非线性编辑的思维特点或优势,若能在电视节目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整个电视节目的效果和质量。

针对非线性编辑的操作层面,其主要涉及到了特技机、调音台、编辑机和字幕机等各类节目后期制作需要用到的硬件。这些硬件的引入将大大改变传统的节目编辑创作环境,给电视节目的制作带来更加广阔的制作空间和技术含量。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也要求相关的编辑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影视编辑制作技术和理论,还要熟悉各类软件的操作应用等,从而提高艺术创作水平。

编辑意识,指编辑主体所持有的一种对编辑客体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情感体验且具有能动性的心理反映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是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也就是编辑对自我角色定位的认识;二是对编辑客体的认识;三是对编辑活动过程的认识;四是对编辑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认识。

3 电视编辑如何实现节目制作的创新

在电视节目的编辑过程中,过去因为长期使用模拟器材进行编辑,因而人们渐渐形成了求同思维、正向思维等习惯,从而忽略了思维的逆向转化、思维的发散和求异等有关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导致制作出的电视节目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参与到节目的互动过程中,很多业余爱好者制作的电视片越来越受到受众喜爱和夺得各种奖项。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发展,努力提高电视节目制作编辑的水平,是当前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努力做到的。

对于节目编辑制作的创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创新思维;二是扎实的节目编辑基础知识。非线性思维就是电视节目编辑制作中的一种创新思维,它给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契机。在整个节目的编辑过程中,需要适应非线性编辑方式,注意思维的发散和求异;同时,需要培养立体思维等思维习惯。在镜头和画面的结合上,还需要注意其多端性,利用不同的角度剪辑,组合镜头、段落和句子,从而进行新颖独特的故事结构的叙述。另外,要进行节目制作的创新,还需要从编辑操作和编辑思维等方面着手。电视节目编辑者,需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抽象、分析、概念、比较和推理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注意思维发散、强化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在思维的创新过程中,主要包括理性、直觉、经营和灵感这几个阶段,而灵感和直觉与非线性思维直接相关。在电视节目的创新过程中,其灵感和直觉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大多需要依靠灵感和直觉来进行思维发散。因此,在运用非线性编辑的过程中,制作者需要重点培养获取灵感等的能力。

4 总结

在制作和编辑电视节目的过程中,需要将电视制作和非线性思维模式灵活地应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中,并且重视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强化提高思维创新的心理素质,学会构建创新思维的知识结构,并利用这些基础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灵感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制作编辑出更有意义更吸引人的电视作品。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节目的编辑中。而非线性编辑的特点、效果以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都给创作电视节目的相关人员带来了新的创作构思、节目制作理念和独特的操作手法。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的应用中,必将为电视相关节目的制作产生新的动力,带来新的契机。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电视节目编辑中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李程荣,刘福海。关于非线性编辑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2012.

[2]杨丽,廖玉香。探讨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优点,2009.

[3]聂海涛,程成。浅析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2010.

浅析“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课程,教学方法

一、课程介绍

《非线性编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和使用,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各种功能和特效的使用;能够独立创意并制作具有专业水准的视频作品。

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前期准备、实践拍摄、后期制作几个步骤中学习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并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影片制作技巧、拍摄技巧。学生通过独立创作剧本并通过相应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制作出完整的影视短片———微电影,因此,本门课程将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讲述。使学生了解影片制作的发展史和制作概况,学习剧本编写技法和蒙太奇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结合理论创作微电影的短片剧本,学会分镜头剧本对撰写。约占32个课时,此时要让学生分组完成剧本和分镜头脚本的初稿。

第二阶段,拍摄技巧理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画面拍摄技巧,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应用,光线、色彩和构图的应用等内容。约占20个课时,此时每个学生组都要根据分镜头脚本拍摄出各个镜头,完成拍摄部分。第三阶段,后期制作。学习非线性编辑和特效的制作。根据分镜头脚本完成后期剪辑和特效制作,完成完整的微电影作品,约占20个课时。

第四阶段,教学评价。本研究采用逐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认真了解每组学生在每一部分的学习情况和作品水平,对每一部分进行逐项评价打分。最后的剪辑作品使用综合评价方式评价该作品的水品,决定改组学生的创意和技能的高低。在课程结束时,教师收集学生的剪辑作品,采用课堂集体观看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访谈作品创作者三种评价手段结合的方式,得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

二、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1. 实践教学是这门课的主导教学方法

非线性编辑课程是机房实践课,虽然有理论讲解,但更偏重的是理论的实践,把理论在课堂上用实践的方式呈现出学习效果来。所以,这门课一定要多实践,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2. 任务驱动是这门课程常用的教学技巧

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造了挖掘自己能力的机会。每个班级都存在缺少主动学习意识的学生,这时给学生布置任务,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在《非线性编辑》这门课中,给予学生的具体任务是,让学生亲自完成一个片子的后期剪辑,让学生体会到剪辑的重要性,学习剪辑技术和技巧。

3. 案例教学法

根据我校学生特征,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非线性编辑》这门课。我常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选取案例要基于当前电脑配置能够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是以模仿商业影片为主,制作难度低于商业影片的制作。但是,案例教学有局限性,案例会局限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仅仅学会了案例,而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

4. 分组协作学习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学习方法

影片创作是个团体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情况。组间竞争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竞争和竞赛,可以让同学们看到别人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非线性编辑》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非线性编辑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模式有助于开发学生创作的潜力。但是这里的任务,一定要结合知识点,恰当合理,才有效果。怎么样才能恰当合理?

(1)任务要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综合完成。在课堂内,讲述理论知识,课堂外,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2)学生要有自我约束力,主动学习性高。课堂内,学生由老师管理,有课堂纪律的约束,学生学习是比较上进的。但是课堂外,要靠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任务布置得详细,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任务,不同人在实践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角色团结成组,才能完成一个作业。

(3)任务要具有团队创造性。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的这种潜在创造性挖掘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技能表现出来。开放学习,因材施教。教师给予学生任务,但不能强制学生必须完成某任务。《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需要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创作,学生各有专长,则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刻板地让学生按死要求完成制作。

参考文献

[1]张晓艳.影视非线性编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河南新闻发布厅非线性编辑系统 篇9

什么是非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线性编辑指的是一种需要按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进行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它所依托的是以时间轴为基础的线性记录载体,如磁带编辑系统。编辑人员必须对一系列镜头的组接做出确切的判断,事先做好构思,因为一旦编辑完成,就不能轻易改变这些镜头的组接顺序,从改动点以后直至结尾的所有部分都将受到影响,需要重新编一次或者进行复制。编辑工作复杂、效率低,而且制成的节目带经过多代复制后,图像质量严重下降。

非线性编辑系统指的是对数字信号的编辑,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利用相应的编辑软件控制完成视音频节目的制作,其制作节目的方式是把各种素材都采集到硬盘上,再根据需要对不同长度、不同顺序的素材进行任意编辑,还可以加上字幕、特技、各种图形动画和音乐等,最终制成高质量的节目光盘或磁带。在经过各种特技、叠加字幕后,信号不会发生衰减,从而保证了画面的高质量。

河南新闻发布厅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河南新闻发布厅使用的是大洋D3- Edit编辑系统,主要包括采集、制作和输出三部分,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从会场采集的视音频信号经过大洋非编系统后期编辑制作,生成节目文件,转换成FLV格式传输至河南新闻发布厅的网站,即新闻发布会现场视频。在这个过程中,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节目的灵活性及其便于剪辑的特性得到最大化体现。具体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资源存取方便

编辑软件将存于硬盘的资源以帧和文本的方法准确地存取(即采集和输出)。

2.能够准确定位编辑点

每个素材都能以帧画面的形式显示,编辑时可方便的浏览素材、搜索编辑点。并且在确定编辑点时既可以手动操作粗略定位,也可以使用时码精确定位编辑点,即设置入点和出点,设置好入点、出点的素材可以反复使用。

3.便于素材的反复修改

编辑后的画面还可以任意排列、修改、删除,改变入出点和素材速度,尤其是可增减某一段镜头的长度,方便的反复修改。

4.保证画面的高质量

在经过各种特技、叠加字幕后,信号不会发生衰减,从而保证了画面的高质量。

这几大特点在新闻发布厅网站视频输入的实际应用中尤为重要,根据会议的类型,会选择不同时段、不同长度的视频输入,使用非编系统即可快速、便捷、高质量地完成。

非编系统在新闻发布厅中的具体应用

非编制作的节目文件主要为新闻发布厅的网站提供现场会议视频。以一个节目制作的实际流程为例,主要有采集、制作、输出三大部分。

新闻发布厅的会场视频采集流程为:在软件的采集栏中视频输入为复合信号Composite接入,音频为Analog,采样参数设置为16bit 48kHz,采集格式分为标清PAL制4:3制式和高清16:9制式。一般从会场采集为PAL制,如有特别需求,从高清摄像机采集的话,则通过SDI接口采集高清信号。采集的素材自动存储至硬盘,并显示在资源栏中。其采集的格式可以有AVI、WAV、MPEG等,可根据节目制作的具体要求设置采集格式。在编辑节目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采集素材,这也是节目制作的预编过程和素材的浏览过程,要根据编辑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采集素材。

采集之后就进入编辑制作流程。在大洋D3-Edit编辑系统的主页面可以看到资源管理器窗口,其中分为项目、特技模板、字幕模板和音效库四部分。采集来的素材存储在项目窗口中,可重设素材名,便于查找,编辑时可以任意拖拽一段素材至建好的故事板中(故事板也可根据需要重命名)。特技模板下拉窗口中有视频及转场特技。视频编辑中可提供百种二三维实时特技效果,如闪白、画中画、风格化、卷页等,在编辑过程中可改变视频图像运动方式,如淡入淡出、飞入飞出等,还有马赛克、浮雕、旗飘等多种画面特效处理。

字幕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不同会议类型,可以选择单页字幕、唱词字幕、滚屏字幕等,通过字幕特技的制作,实现字幕的翻页、闪光、球化、裂变、卷页等效果,并将其叠加到视频上,实现完整的会议视频制作。系统丰富多彩的文字造型、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为制作新闻发布厅现场会议视频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音频部分可添加特别音效并能灵活控制同期声、背景声和音乐的大小及有无。

视音频的编辑制作之后是输出,软件提供了DVD、AVI、WAV、MPEG等多种输出格式,输出是整个编辑过程的结束。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将制作好的视频生成节目文件存储至硬盘,转换成FLV格式传输至新闻发布厅网站。

结束语

上一篇:水稻施肥技术下一篇:保险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