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研究

2024-05-04

保险业研究(精选十篇)

保险业研究 篇1

1.1 离职定义

关于“雇员离职”或“员工离职”, 国外两位“离职学术圈”的著名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出界定。美国学者普莱斯曾给出广义的定义:“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状态的改变”。莫布雷则提出狭义的定义:“从组织中获取物质收益的个体终止其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莫布雷明确地把组织中可能存在的义务雇员的流动排出在外。

1.2 离职分类

从类型上看, 员工离职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离职中, 员工自己成为离职决策主体, 因此主动离职应包括所有形式的辞职;而被动离职是指由企业做出辞退雇员的决策。被动离职又包括两种:一是由自然原因造成, 如退休、伤残、死亡等;二是企业原因造成, 如解雇、开除等。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 被动离职一般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等做出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但主动离职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征兆下由雇员做出的决定, 不可预测, 难以控制。因此, 这两类型离职对企业影响也不同, 大量主动离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更显著。

2 保险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2.1 保险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 人才积累有限, 且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平衡。保险管理人才奇缺,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 保险业独特经营模式造成管理人才"空降"到保险公司极小。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 真正具有保险职业经理人资格和能力的人少, 员工尤其国有保险公司员工对现有领导人失望和不信任, 不但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保险管理人才的竞争, 也造成了员工的离职。

2.2 保险人才市场不规范与保险监管理不力

银行, 基金, 互联网都是目前国外保险销售主要渠道, 而中国, 保险营销主要依赖代理人。据估算, 国内保险队伍10%明星业务员, 支撑着保险公司60%以上保费收入。内外资保险公司抢的主要是这些明星保险业务员。而我国代理人管理机制并没有有效形成, 约束机制较差, 保险代理人社会保障难以解决。员工离职不可避免。

2.3 薪酬架构设置不完善与晋升与培训机会有限

薪酬福利是影响员工去留关键, 企业薪酬福利制度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激励性, 除客观条件限制外, 更多取决于员工认可度。现实中, 很多保险企业薪酬并没与个人绩效联系起来。同时, 员工对自己职业生涯大都有一定期望, 希望在组织里得到培训﹑获得晋升, 有更好发展。晋升机会有限﹑得不到培训机会, 都有可能使他们选择离开。保险专业人才专业技术性较强, 保险人才培养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目前保险专业的高等院校少, 很难满足高速发展保险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膨胀性需求, 不得不争夺现有保险人才。

3 离职风险概述

3.1 离职风险的含义

离职风险“是指由于员工在企业尚未收回对其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前终止与企业的契约关系产生的风险, 它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人为风险中最严重的风险。”该定义较为准确地诠释离职风险的主要内涵。离职风险具备一般风险的三个组成部分:事件、概率、后果。离职风险的事件即为员工的离职行为本身。概率可归结为企业员工的离职率, 而后果即为离职行为对离职员工个人和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

3.2 离职风险的分类

按照风险的普遍性可以分为:

(1) 一般性离职风险。包括由离职引起的员工自身经济收入减少, 企业相关岗位人员的替代成本, 生产效率降低等。

(2) 特殊性离职风险。这一类风险与参与离职的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有关, 如, 离职者可能由于年龄偏大, 如果随意离职, 则可能失去再次获得适合自己的机会;由于离职, 员工子女的可能需要重新选择学校就读, 可能对他们成长不利;企业可能由于主持某个项目的员工离职而面对不可挽回损失等。这类风险并不是所有的离职行为都会带来的, 因此, 很难采取普遍的防范和处理措施规避, 只能由离职个体和组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按照离职的主体不同可以将离职风险分为:

(1) 企业高层的离职风险。企业高层是企业发展的舵手, 他们离职行为对企业造成风险业最大。首先, 在就业存在结构性不足情况, 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招聘到与职位要求相合的人员;其次, 企业高层的流失, 会引致技术与市场的流失;再次, 企业高层人材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 对企业自己是直接威胁;最后, 企业高层经理不正常的离职替代成本极高, 对企业的持续经营的连续性会造成冲击。

(2) 企业核心业务人员和一般人员的离职风险。核心业务人员是企业产品开发、经营创新主力军, 大多掌握着企业经营关键技术和各种商业秘密, 且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很多员工, 因此, 企业核心业务人员离职风险不可小觑, 对企业来讲, 甚至是灭顶之灾。

4 保险业员工离职风险防范策略

4.1 我国保险业员工离职风险防范的现状

首先, 对离职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前,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经济制度下, 企业一切活动都由国家支配, 不利于企业风险意识形成。随着国门大开,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 很多企业自身风险意识先天不足就表现得更明显。我国保险企业就是一个真实写照。

其次, 离职风险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准确地讲, 我国的保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始于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管理经验的不足制约我们无法象国外发展多年的保险公司样, 拥有较先进合理的离职风险管理体系。国内的保险企业在面对员工离职及可能的离职风险时, 更多采用的是事后阻止,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离职率,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才跳槽, 更谈不上离职风险系统地管理和控制。

总之, 我国保险企业由于认识缺乏和体系缺失的原因, 离职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4.2 保险业员工离职风险防范策略

风险预防是通过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来降低风险, 离职风险的防范工作要求公司首先要有离职风险防范的意识, 其次要从企业文化, 公司制度等方面入手, 建立较完善防范体系。

4.2.1 企业文化引导

斯密认为, 构成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基础核心是人行为公正性。市场公正性、诚信性秩序的重建要依靠社会每个企业、每个个体自身的自律, 而建立这种自律机制, 重要的是依靠企业文化。保险企业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科学管理思想、成热的经验管理理念有机结合, 塑造独具保险特色企业文化。保险企业文化要培养适合保险行业特点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 确立规范一致的员工行为准则, 突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核心, 营造出一种“内和外顺”的文化氛围, 在公司内部产生一种共同的责任感、强烈的向心力、坚强的凝聚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留住优秀员工。

4.2.2 企业制度保障

(1) 人才招聘预防。

严格把好人才招聘关。招聘人才时不仅要看他们是否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还要注意考察他们价值观、品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如果应聘者的价值观不符合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与企业文化相冲突, 缺少团队合作精神, 即使专业背景再好, 工作能力再强, 也不应录用。

(2) 离职因素控制。

通过建立和实施具有竞争性的薪酬激励制度, 人性化的绩效考核制度, 规范系统培训制度, 因人制宜的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等各种有效的人力资源手段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提高员工对企业组织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归属感, 进而建立和稳固企业与员工间的心里契约, 消除引起员工离职意愿的诱发和推动因素, 避免企业核心关键员工离职和流失。

(3) 信息管理预防。

从企业内外搜集相关信息, 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预防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通过这些信息, 企业可了解核心员工离职率及离职原因, 及时有效地采取防范措施。如根据以往的平均离职率预测这一阶段的离职人员数, 提前挑选后备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就降低离职发生时岗位长期空缺给企业带来损失;在核心员工离职时通过离职面谈、问卷调查或事后访问找出他们离职的原因, 以发现管理上的弊端和不足, 改善企业的用人、留人政策和内部环境。

(4) 制定合理的离职制度。

一是加强沟通, 同核心员工进行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对话、座谈与交流, 激发工作热情, 形成和谐团队。二是定期评估, 每隔一个季度或一年, 对核心员工管理现状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情况,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三是注重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通过与核心员工签订“商业机密保护协议”等方式做好预防, 避免因核心员工流失造成商业机密泄露问题。四是储备后续梯队,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储备必要“备份”, 以此作为对核心员工后续人力资源储备。五是适当分权, 能让某一个核心员工在较长时间内拥有或控制企业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权利。六是提高离职成本。

摘要:我国保险业自恢复经营以来, 发展迅速,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行业之一, 被誉为“朝阳行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瓶预。保险企业员工大量离职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尤其是保险企业的管理阶层和业务骨干流失更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成本。摆在保险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是如何从容地面对员工离职带来的风险, 守住“人才领地”。

我国信用保险业的发展研究 篇2

一、信用保险业的作用

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所引起的主要问题有:银行呆帐坏帐问题,企业三角债问题,消费信贷市场不发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国际贸易信用风险问题等。就消费信贷而言,以房地产市场为例1995年,及全国普通商品房空置率分别达到87.8%,87.5%和87.4%。而我国中等水平住宅与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之比在大多数城市超过6,其中上海达10.6,北京达10,3,广州达10.2。而低收入水平和高房价正是住房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条件。可是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银行和客户之间相互不信任及过高的交易成本成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障碍。而发展信用保险业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市场效率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第一,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可以增加风险承担的主体,从而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促进市场发展。信用保险是保障被保企业应收帐款免受不正常损失之保险。对银行而言,保险公司的介入一方面可以与其共同承担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保障银行按期收回款项。银行风险的降低可以使投保人贷款的可得性提高。从整体而言,信用保险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信用风险促进了市场效率的提高。

第二,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可降低信用市场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如消费信贷市场与信用保险业的结合,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的介入可以更加有效的克服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并化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信贷市场规模的扩大。

第三,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出口和消费,降低银行呆帐坏帐比例,对房地产,汽车等市场的发展,对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以及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等。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传递贯穿了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对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的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和管理体系的发展,以及社会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存款实名制,但是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包括存款实名制在内的所有信用制度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仅仅建立了存款实名制并不能有效化解整个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而信用保险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

二、目前我国信用保险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 篇3

【关键词】保险公司竞争力;竞争力测评;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引言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受到了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当前国内保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整个行业正在呈现优胜劣汰的趋势。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保险公司需要准确评估自身在当前和未来保险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和定位,找到同竞争对手相比自身所拥有的优劣势,并且提升我国保险业竞争力。

国外对保险竞争力研究大体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进行分析。从宏观层次进行研究的代表是DavidCummins的《保险业竞争力的国际分析》(1999),该文从国家宏观角度,找出保险业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保险业竞争力。第二个层次是从公司角度进行分析,以Scott E. Harrington 的《偿付能力与竞争力》(2002)为典型代表。该文从偿付能力视角分析了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强弱。

国内关于保险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两条研究路线。一是以产业作为核心竞争力研究对象;二是以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前者的代表是裴光博士的《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2002)。该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国际层面研究了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的影响。后者的代表是代表是方芳的《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与核心竞争力分析》(2005)。该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保险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

本文先阐述竞争力研究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然后采用了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力,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提升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的提供相应策略。

二、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分析

1.保险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

在各国宏观环境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保险公司竞争力的评价应关注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因素。内部基本分成两类,一类是已经在经营中表现出竞争优势的显性指标,主要是经营、财务指标,分别反映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经营质量;另一类是使企业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能力性指标,如经营能力等。外部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等。在考虑保险业信息披露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和获取各国外部因素数据的难度,本文参考了部分资料,选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的各项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归纳为规模及市场占有能力、盈利能力、 偿付能力、经营能力以及潜在发展能力五项综合指标,并对中日韩新亚洲四国寿险公司竞争力测评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2.寿险公司竞争力测评结果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寿险公司得分进行了综合排名,排名前十位的寿险公司主要来自3个国家: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再依据单项因子得分排名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做进一步的分析:偿付能力指标排名前 15 位中,中国只有人寿和中保康联入围。在规模实力方面,中国保险公司的表现非常不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能跻身前十,主要是规模实力因子评价占得先机。相比较而言,外资保险公司和合资保险公司尽管规模不大,但是在偿付能力、潜在发展能力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发展因子上,中国保险公司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主要是中国保险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新兴保险公司没有历史包袱,在保险市场发展较为规范时进入,再加上政府的支持,使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财险公司资料结果分析

从财险公司得分综合排名的结果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财险公司主要来自3个国家:中国、韩国和日本。依据单项因子得分排名对各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得出:新加坡、韩国财险公司在盈利能力因子上表现较好;偿付能力的排名上,中国保险公司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外资保险公司,特别是日资、韩资和美资保险公司。经营能力因子的排名上,新加坡两家公司居前,中国几家外资保险公司与日本保险公司也表现很好。

保险竞争力测评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过程,竞争力本身是动态变化的,所以,要对保险公司的竞争力状况进行绝对精确的计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中国公司竞争力状况的总体来看,我国保险公司的综合排名是值得认可的,特别是潜力发展能力指标排名占优,盈利指标的整体水平也比较靠前。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偿付能力、流动性、盈利能力等,则有待提高。

三、提升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建议

1.实施开放性监管战略

首先,中国保监会应该和国际保险监管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保险监管部门建立国际保险监管支持体系。其次,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建立监管信息通道, 对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实施全面监管。

2.实施优质发展战略

第一,中国保险业应利用国外先进的保险技术, 引进先进的保险产品和经营方式, 实现“跳跃式”发展。第二, 深化改革, 加强创新,大力挖掘潜力, 合理开发和使用保险市场资源。

3.完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加强对偿付能力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评价制度, 正确评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其次, 建立保监会偿付能力行动标准和行动方法。最后, 严格执法, 将偿付能力达不到标准的保险公司清除出保险市场或进行资产重组。

参考文献:

[1]李茂生,李光荣.做大作强中国保险业:理性认识和战略行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王勇亮.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研究综述 篇4

一、关于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的研究

目前用于研究偿付能力预警的模型主要有单变量识别模型、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多元逻辑 (Logit) 模型、多元概率比 (Probit) 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 (ANN) 模型。

早期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单变量识别模型, 单变量识别模型是以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否处于破产状态的预测模型。由于仅采用一个财务指标不可能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特征, 因此20世纪70年代多元线性分析模型成为偿付能力预测的常用模型。Trieschmann和Pinehes (1973) 、Harmelink (1974) 以及Pinehes和Triesclllzlann (1974) 都运用这一模型对偿付能力进行了研究。尽管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 被大量用于偿付能力研究, 但应用此方法的工作量比较大, 研究者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 且由于其需要一个很严格的假设, 即假定自变量是呈正态分布的, 两组样本要求等协方差, 这就大大限制了模型的使用范围 (程涛, 2003) 。

逐渐地, 非线性的多元逻辑模型成为进行偿付能力预测的主要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寻求观察对象的条件概率, 寻找有助于进行偿付能力预测的财务变量, 并据此观察判断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多元逻辑模型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 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 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实证数据表明, 预测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非线性相关的概率更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工神经网络渐渐被尝试应用于各个方面, 也被应用于偿付能力预警方面。Brockett, Cooper, Golden和Pitaktong (2006) 运用神经网络方法中的反向传播 (BP) 法和学习向量量化 (LVQ) 法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预测, 并将其与多元线性分析模型、Best评级和IRIS指标方法进行比较, 发现类神经网络模型在早期预警方面明显优于Best评级和IRIS指标方法, 在偿付能力预测方面也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分析模型。

国内学者吕长江等 (2006) 利用我国保险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 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和多元逻辑模型对偿付能力恶化的保险公司进行预测, 发现多元线性分析模型要优于多元逻辑模型。周晶晗、赵桂芹 (2007) 将事前概率与预测概率作为受检值, 利用多元逻辑模型预测财险公司的财务状况, 结果证明, 预测的正确率均在75%以上, 显示多元逻辑模型预测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 关于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和多元逻辑模型孰优孰劣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 新兴非线性模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方面的效果正在被积极探索。

二、关于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的研究

利用预警模型识别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的预警能力是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指标多采用财务指标, 较少考虑其他指标, 比如经济资本评价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大致包括三类, 即公司内部指标和规模指标、监管指标以及信用评级指标。相关研究认为, 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公司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运用效率、成长能力、管理能力、资本结构、准备金风险衡量等几个方面, 每一个影响因素包括的典型指标如下页表所示。

研究者通过经验数据对以上因素进行了检验, 得出了不尽相同的实证结果。吕长江等 (2006) 发现, 保险公司的规模, 费用率、应收率和赔付率, 杠杆, 分出保费占保费收入比例, 公司性质, 流动资产增长率和流动比率, 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与转回比例, 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构成特征等八项指标的预警能力较强。而周晶晗、赵桂芹 (2007) 发现资本结构及经营风险、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指标均对财险公司财务状况有显著的影响。粟芳和俞自由 (2001) 发现非寿险保险公司内部因素对偿付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外部因素, 并建议非寿险保险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再保险工具, 保持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资产收益率。戴娟 (2004) 指出,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主要是借鉴了美国的IRIS体系, 但是许多指标对偿付能力不足的预警作用并不显著。占梦雅 (2005) 通过因子分析, 指出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四个以下独立指标值超出正常范围的公司可能会比四个以上高度相关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的公司更值得关注, 同时多元逻辑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偿付能力充足率对业务增长、资金运用风险等敏感性不强。赵宇龙和瞿玲 (2005) 认为, 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可以预测下年度偿付能力额度的变化方向。

从以上文献回顾中可见, 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的预警能力, 但实证结论不尽相同, 不过相似之处在于所有研究选取的指标皆为财务指标。因而我们认为, 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的预警能力研究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预警指标只涉及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 没有考虑非量化因素, 而非量化因素在披露企业财务状况方面有时可能要比财务指标更为可靠、有效。换句话说, 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不能单纯依靠财务数据, 至少要在预警系统中涵盖非财务数据, 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地反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三、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及指标管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从应用需求来看, 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是保险公司的一项复杂、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因此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及指标的管理应用也是偿付能力预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目前, 有关如何构建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且相关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 较少结合实证研究成果。李开斌 (1998) 就财险公司构建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系统提出了便于实际操作的建议, 王学军、黄英 (2008) 初步探索了如何将经济资本评价指标应用于保险业的管理实践中, 但这两项研究均缺乏实证研究的经验数据支持。

由此看来, 如何将偿付能力预警模型与指标的实证结果与保险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这将是未来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 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的研究受到样本选取范围和样本时间区间的限制, 还未取得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 基于不同的样本选取范围和不同的时间区间所得出的预警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样本的选取范围上, 模型会受到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限制;在样本的选取时间上, 模型会受到数据的完整性和研究区间的影响。所以, 进行系统的、针对我国保险业的、采用较长期间数据的偿付能力预警模型研究对我国保险业仍具有重要价值, 也仍然是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研究的重点。

其次, 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指标的实证研究侧重于研究财务指标 (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 的预警作用, 缺少对其他角度业绩指标预警能力的分析, 而财务指标固有的信息滞后性, 使得相关研究忽视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因此, 探索非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对于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研究十分重要。

最后, 从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及预警指标在保险公司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看, 现有研究非常重视对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 但缺少从管理学角度出发对偿付能力预警系统构建的研究。且现有的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系统的相关研究与预警模型及指标的实证研究结果不能有机整合, 最终导致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及指标实证研究效果的弱化。因此, 未来在进一步探索保险业偿付能力预警模型的同时, 应侧重于研究如何将偿付能力预警模型和预警指标的实证研究结果较好地与保险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09YJC790035) 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33034) 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Collins R.A..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Bankruptcy Prediction Models.Financial Management, 1980;9

[2].程涛.财务预警模型综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5

[3].吕长江, 周县华, 杨家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研究.财经研究, 2006;10

[4].赵宇龙, 瞿玲.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预警能力的实证研究.精算通讯, 2005;2

[5].周晶晗, 赵桂芹.我国产险公司财务恶化预警研究——基于Logistic模型.经济科学, 2007;3

保险业研究 篇5

我国实行农业保险研究与国际农业保险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将以我国江苏省与我国山东省为调查对象,对比调查,研究分析这两个我国较大的农业省的调研报告,结合两省实际数据与问题,再联系他国——日本和美国的农业保险研究报告,综合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制约因素。

【关键字】农业保险、三农问题

农业保险是指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农业保险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按危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一切险。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对比较粗放。中央很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全面起步。但总体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产值的3.2‰,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发展模式还不成熟,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营目标相矛盾。从国际上普遍的对待本国农业保险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应当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农业保险越发展,就越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决定了农业保险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利益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应以经营者的盈利为目的。但自从1995年中央发文禁止政府参与商业保险运作,结束了计划经济下保险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农业保险改由保险公司按商业化模式经营以来,全国的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不断萎缩。

(一)、以江苏省为例:江苏农业保险处于全国较低水平,2003 年全省农业保费只有 850 万元,列全国倒数第三位。2004年,该省商业保险业务规模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长,商业保险公司发展到21家,保险分支机构5084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54家。外资公司中,美国友邦苏州分公司已开业,另有2家公司也在南京设立了代表处。全省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4.84万人。但相比之下,江苏的农业保险发展仍是举步维艰。江苏省目前仅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而这两家公司农业险的总体简单赔付率分别高达87%和73%。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农业险险种已从60多个降到30个以下,并且都存在着险种条款偏少、责任范围偏小、保险金额偏低以及保险期限、保险费率、责任范围一刀切等问题,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资料来源:《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摘自《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二)、以山东省为例: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关注的热点,而为“三农”保驾护航的农业保险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2006年,山东省政府已确定在人保产险山东省分公司进行农业保险试点,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保障问题,并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建立山东省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省近6000万亩小麦承保面达到了70%以上,德州、滨州的700多万亩棉花,最多时承保面都达到了80%以上。德州的陵县实现了全辖所有农作物的统保,承保面达到了100%。但保费收入却持续下降,到了2005年,保费收入仅有630万元,仅占全省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08%。中国人保产险公司在山东经营农业保险24年,综合赔付率达117%,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资料来源:《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摘自《保险研究》2006年第05期)

据专家统计,我国自然灾害的平均损失率:粮食为6.5%、经济作物为6%、大牲畜为10%。(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680547.htm)如果按照这样的损失率来收取保费的话,要么保险费率之高是令人难以承受的,要么保险公司对高风险产品实行免责或拒保。更何况我国个体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以全国全局来看,总体来说还比较低,农民本身又对商业制保险公司缺乏信任,投保积极性自然更是缺乏。从另一个角度,就以纯粹市场经济角度来看的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因素,厘定的保险费率过低,保险公司又将出现亏损,这会让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已经上市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无法正常经营下去,或者说无法开展这种“明知会亏本”的生意。最终导致的社会结果是,农民想投保,但承受能力不足;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又赔不起。高赔付导致了农险要提高费率,而高费率又令许多农民买不起保险,农业保险就这样走进了日渐萎缩的“怪圈”。

二、国际上先进经验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二战之后,根据其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实际情况,于1947年12月颁布了《农业损失补偿法》,确立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的法定保险科目以及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战略组织计划的一部分被修订为一部严肃的法律加以保障与实施。根据立法规定,凡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稻、麦等粮食作物,春蚕茧及牛、马、猪等牲畜列为法定保险范围,实行强制保险。对果树、园艺作

物、旱田作物、家禽等,实行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日本政府对投保人实行保险费率补贴,如水稻为费率的58%,小麦为费率的68%,春蚕茧为费率的57%,牛、马为费率的50%,猪为费率的40%。县以上联合会的全部经费和共济组合部分费用由政府负担。政府作为农业保险的后盾,接受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再保险。一般情况下,承担保险责任的比例为:共济组合10%-20%,联合会20%-30%,政府50%-70%,遇有特大灾害,政府承担80%-100%的保险赔款,这样就保证了共济组合的经营稳定性。(资料来源:《日本的农业保险及其启示》,吴树波,《世界农业》,2000年第2期,第11-12页)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又根据农业保险联合会、农业相互救济协会、农业相互救济联合会等半政府半行业组织,分别修改了保险项目与保险措施,如1971年调整了保险农作物的最高保额水平;1972年开展了水果保险计划;1979年开始实施旱田农作物及园艺保险;1985年又放宽了转基因水稻以及肉类保险等。虽然日本政府并未就农业保险收入进行完整公开,但就分析其日本国家财政预算中,可以发现,日本将农业保险作为经常性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补贴几乎占到了整个国家农业财政支出的50%。

(二)、以美国为例: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试办农业保险,并以农作物保险为主要组成部分,由此习惯上称其农业保险为“农作物保险”。美国于1938年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确立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战略。该法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和经办机构等内容,为联邦政府在1939年全面实施农作物保险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此后美国政府又根据时宜的变迁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订与完美。依据1980年修订的《农作物保险法》,美国成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在联邦政府财政及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下许多私人保险公司积极承保农作物保险。时至2001年FCIC就基本不再做原保险业务,而只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专注经营再保险。由此形成并引导农户向私人公司投保、政府对私人公司进行利润补贴以及行业税收优惠,并且私人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从政府获得各种费用补贴与优惠政策,而且又可向FCIC或其他再保险进行再保险或形成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用以分保以分散参加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的高风险,再保险公司又可从政府获取费用补贴及税收与金融等优惠条件的网络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此外,虽然根据财产险保险的宗旨,保险只承保纯粹性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而不承保投机性风险(如市场风险),但美国在《1996年农场法》中就推出了既承保农作物产量风险又承保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收入保险,如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美国政府开展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是建立农村经济“安全网”,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正基于此,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财政扶持力度非常大,而且手段也更直接更有效。2002年,美国农作物保险承保面积为2.87亿英亩,占可保面积的81.3%。1981年至2002年,美国农业保险累计收取了纯保费237.5亿美元,累计赔款支出259.1亿美元。(资料来源:《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冯文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第91-92页)虽然在美国,农业总产值占其GDP的比重不足2%(2006年公布数据),而全美农户也只有200万,但是为了保护和发展农业,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禁止政府补贴贸易保护协定》的签署,以财政支出为方式的政策性直接农业补贴,必将淡出中国国家农业战略。而另一方面,开办农业保险及最近启动的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保险试点的主体大都是商业性保险公司,即我国农业保险仍实行完全市场机制下运作的商业化经营。而商业保险公司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最终经营目标,这必然引发农业保险政策性目标和保险公司商业化经营目标的矛盾。虽然从2004年开始,全国各省份陆续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并且此次农业保险试点中,试点公司大多与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由政府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进行保费或经费补贴,有的地区甚至提出由当地财政对农业保险亏损全额补足或给予参与农保的保险公司以政府财政为背书的保底收益等,但农保地位未得到法律确定与保护,补贴的实质性支持措施并未到位,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和随机性,个别省份则是以本省雄厚的地方财政实力为底子实行的面子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商业化经营引发的矛盾。一旦农业保险经营失败而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保险公司就不得不减少或放弃农业保险业务以维持自身经营的稳定性。

比照国际上其他有成功经验的国家,我们也不难得出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以一些方法:一是加强立法,从法律上确立将农业保险作为国家的基本农业战略加以落实与实施;二是将农业财政支出由直接支付向间接保险保障支出转移;三是垂直整合农民、农牧加工企业、零售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化产销供一体化,发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效益,降低单位风险。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冯文丽著,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日本的农业保险及其启示》,吴树波,《世界农业》,2000年第2期

《美、日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险模式选择的启示》,冯文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美日两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比较及我国的选择》,冯文丽、林宝清,《中国金融》,2002年第12期

《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保险研究》2005年第5期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保险业的影响研究 篇6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汇率风险 保险

一、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来源

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人民币开始呈现出坚持不贬值的独立风范。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亮点,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即使增速放缓,也依然保持7%以上的年增长率。

(二)外商直接投资

由于我国近年来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来华投资逐步增加,也使人民币承受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三)贸易顺差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表现为巨大的贸易顺差,这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670.9亿美元,增长4%。其中,出口2084.6亿美元,增长9.4%,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很明显。

(四)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正在以每年500亿美元的速度积累外汇储备,如果央行不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必将继续升值。

二、汇率波动对保险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

汇率波动对保险业的影响途径主要概括为三类:替代效应、贬值效应、财富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因不同币种相互之间出现汇率的变化,投保人一般愿意用具备升值潜力的货币进行投保,有意识减少对有贬值倾向的货币的保险需求,从而规避汇率变化风险。

贬值效应是指由于外币贬值,导致保险机构持有的外汇资产严重缩水,进而对持有人造成资产损失。

财富效应是指由于本币升值而引起本国各种资产价格逐步上涨,并对保险机构的业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投资业务,伴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保险机构能直接取得投资收益;对于承保业务,因公司投资业绩的提高,极大增加了产品的投资回报率,由此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购买保险产品。而在另外一方面,投保人会持有更多的资产价值,在资产配置中会提高保險的消费支出,保险机构承保的业务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三、汇率波对保险行业的具体影响

(一)汇率波动对保险行业的短期影响

1.企业财产险、货运险等业务发生汇兑损益。人民币升值对以外币结算的保单将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由币值折算的方面。除此之外,有些三资企业是以人民币来投保投保,但却通过港币来进行支付,这在折算方面也给保险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出现波动。在汇改初始阶段,信用保险的业务增速明显放缓,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产品面临着价格上升的压力,其竞争力一度减弱,影响了出口的总量,对传统的出口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因为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业务中传统出口行业的承保占据较大比重,间接影响了可保业务的来源和其规模。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驱使出口商品价格出现上涨,利润下降,处于对成本的控制,出口企业会逐步不投保,或是减少投保额,这样希望能在费率中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增量部分抵消。

3.改善了长期寿险业务的发展环境。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能够促进长期寿险业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本国消费者购买力。因消费者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明晰,将会使很多消费者倾向将外汇储蓄兑换成人民币,增加人民币的资金持有量,从而扩大长期寿险产品的市场空间。

(二)汇率波动对保险行业的中长期影响

1.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人民币升值对财险的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寿险的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的程度主要是由升值方式及幅度决定的。第一,汇率改革与对外贸易、工业发展、利率变化等很多因素息息相关,人民币升值将会减少对外贸易摩擦,改善现有严峻的贸易条件,弱化以价格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并提高支付方式的重要性,加大保险行业可保业务的比例。第二,因人民币的购买能力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提高,这将会降低外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助于刺激某类外资保险产品的需求。第三,出口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增加外资企业及出口企业的投保成本。在供给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国内保险机构的海外投资成本,提高本地保险机构海外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保险机构拓宽资金使用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的收益,并极大的分散风险。

2.保险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第一,有助于保险外汇管理的运作机制不断完善。现阶段,保险行业外汇管理的机制仍比较严格,无论从外币的保单保费交付换届还是赔款和给付等环节都设置严格的条件,本地保险机构进行外币保险业务仍有诸多制约,手续比较复杂。汇率改革将会推动保险行业外汇管理机制的持续完善,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拓外币业务;第二,促使保险机构建立汇率避险的相关机制,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日趋灵活的情况下,推动保险公司建立有效的汇率避险的相关机制,防范汇率波动风险,为稳健经营提供保障;第三,推进保险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积极互动。资本市场中保险资金进入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将极大的促进保险市场与其他相关金融市场交流互动协调发展。

3.提升保险机构管理水平。第一,有助于提高保险机构外汇资产的管理水平。近年来,本地地保险机构通过境外上市并募集资金,外汇保险的业务同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持有着大量的外汇资产。外汇资产持有增加对本土保险机构的资产管理水平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第二,有助于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对初创或尚在高速成长期的外资保险机构来说,汇率压力会促使其积极控制成本,采取更好的投资运营方法规避汇率波动压力产生的风险;第三,有助于强化产品的风险管控。汇率的波动会对利率变动产生影响,利率变动则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及公司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

汇率变动对保险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汇率风险将成为保险企业经营中不容忽视的因素。监管者与经营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并有意识、有选择地创造和采取多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坤坤.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保险业的影响研究[J].南方金融,2007,(7).

[2]熊军红、王旭江.利率和汇率变动对保险业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3]盛春凤.保险市场汇率率风险浅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11).

[4]盛和泰,葛文倩.论保险公司的汇率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6,(10).

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篇7

一、我国保险业现存的问题

(一)保险市场环境混乱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保险市场的功能性相对较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风险转移能力与损失消化能力,补偿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也是保险市场最基础的功能。对于保险代理来说,非法保险兼业代理人充斥保险市场,在保费任务的压力下,某些保险公司与大量未经保险监管部门核准的单位建立保险代理关系,导致非法保险代理行为大量存在,例如保险公司在手续费方面受代理人佣金“绑架”、代理人为了业绩和收益出现的“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进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影响了保险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在保险产品方面,其保险产品过于单一,逐渐和客户实际需求分离,进而无法满足当今消费者对保险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保险业的发展。为此,保险企业要重视保险产品的研发,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改革,进而实现保险业务的私人定制,促进保险行业快速[1]。

(二)保险意识相对较弱

我国消费者普遍对保险存在一定的偏见,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保险消费误区。由于保险业刚刚起步阶段中很长时间没有进行商业保险实践,其决定意识规律使得人们的保险意识相对较为落后。同时,一些不良保险企业在产品营销中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与欺骗,其理赔服务水平较低,进而降低了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形成较大的保险误区。第二,保险意识低。在进行保险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消费者对保险了解较浅,在发生保险责任纠纷的过程中,不能用法律进行自我利益的维护。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过分争取自身利益,存在不尊重条款的情况。

(三)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同时行业流动性大,不利于保险行业的整体稳定性发展。从这一角度上看,保险业相对比其他行业来说,其从业门槛较低,加上很多公司重销售轻服务的经营理念,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还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致使人员队伍培训跟不上,员工缺少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保险企业的角度上看,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有机协调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这点尤其突显在具有一定规模业务的支公司经理和营销员身上,无论是新增保险主体抛来的高薪诱惑,还是老领导跳槽后的情感攻势,或者晋升中论资排辈的考核机制同个人职业成长空间的冲突,他们一直是被动在识才和塑才的过程中,始终到不了留才和用才的环节上[2]。由于合规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分配制度、用工制度、激励机制等的落后和不完善,致使了保险公司较高的人才流动性,影响了保险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二、我国保险业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优化市场环境,实现金融市场体制的完善

根据现有保险业市场情况,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在保险投资方面,引导保险业资金投放的发展方向,从银行、国债等低汇报渠道逐渐向同业拆借、股票以及债券等金融投资种类发展。同时,为了打破传统单一化的投资渠道,要严格遵守《保险法》中的相关保险制度,积极拓展新的保险投资渠道,不断优化保险市场结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保险代理的监督与管理,规范保险代理行为,同时要对保险代理人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客户的经济利益。在保险市场体制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保险制度,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保证保险市场的基本风险转移能力和损失消化能力,实现保险市场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在价格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价格标准,稳定市场秩序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理赔服务水平,进而保证保险公司的基本利益,不断挖掘我国保险业的潜在需求价值,促进保险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二)树立保险意识,开发保险市场潜力

为了奠定保险消费基础,要从保险意识的角度出发,首先,要重视媒体宣传,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要进一步加大保险意识的宣传,利用现代化媒体形式进行保险文化和保险理念的传播,弘扬正能量,强调保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让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到保险业务的核心与宗旨,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保险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进而实现保险意识的构建,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保险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其次,保险行业要引导宣传导向,使得保险意识深深扎根于广大消费群众的心中,保证宣传方式的有效性,解答群众对保险业务的疑惑,树立积极健康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广大受众对保险业务的兴趣,实现保险市场潜力的开发,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3]。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保险业发展瓶颈和突围方式的分析,让我们知道了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保障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优化,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本文在分析我国保险业现存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市场结构,实现金融市场体制的完善、树立保险意识,开发保险市场潜力、强化人才培养,组建高质量保险队伍等有效措施,不断挖掘我国保险业的潜在需求价值,促进保险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保障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优化,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保险业发展为重点,探究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和突围方式,进而实现保险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险业,发展,瓶颈,突围方式

参考文献

[1]郝黎娜.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16,01:90-92.

[2]郑伟,刘永东.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保险基准深度比”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4,05:96-109.

[3]何惠珍.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保险市场的调查分析[J].浙江金融,2014,06:9-11.

保险业与银行代理业务现状研究 篇8

一、银保代理业务的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 我国银保代理业务迅速发展, 合作的对象以及内容逐渐宽泛起来, 合作的银行面由四大国有银行逐渐扩大到了几乎所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代理的保险品种既有寿险也有产险, 代理的形式也由代收保费, 代理单一产品, 发展到银保相互渗透, 产品、服务整合化、多元化。

(一) 银保代理业务的类型和代理机构种类

目前,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品种分为: (1) 寿险业务: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接险以及年金险; (2) 产险业务:交强险、等车险、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险、货运险; (3) 收付业务:代收保费、代支保险金等。寿险代理业务通常针对银行的个人客户, 产险业务则可涵盖银行的对公和对私客户, 代理的银行除了农发、国开, 几乎包含了所有银行, 而被代理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人民人寿、人民健康、太平人寿、阳光人寿、人保人寿、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天安保险、华安保险、大地保险、中国人寿财险等公司。

(二) 银保代理业务经营状况

作为银行中间业务收益率较高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 在商业银行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是越来越高, 银保业务的银行手续费收益, 按保监会统计显示:2005年25.8亿元, 2006年32.16亿元, 2007年45.32亿元, 2008年96.89亿元, 2009年112.73亿元, 2010年上半年74.14亿元。 (数据来源:2006-2008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 2009~2010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 在金融合作中, 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强强联手, 互联互动的局面。其优势在于:第一, 对于消费者而言, 这是一种可以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进行的简单、便捷的购买方式。主要表现在:成本低、安全可靠和购买方便。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销售保险产品, 可使公司的经营成本下降, 保险产品费率降低, 给消费者更多实惠;消费者通过银行办理投保相关手续, 可确保消费者的资金安全;银行网点遍布城乡各地, 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购买保险产品, 同时便于与家庭预算相结合, 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第二, 对银行来说, 可以通过代理销售多样化的产品,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代理保险产品加强其中间业务收入, 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而且保险产品保障性的特点, 必然成为银行代客理财的中长期规划品种。第三, 对保险公司来说, 保险公司提供产品, 银行提供销售渠道, 保险公司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可以提高销售并且降低成本, 从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同时, 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客户资源和信誉, 再配合以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 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三) 代理业务的操作流程介绍

银行保险业务分为手工单和银保通。目前寿险基本满足银保通, 车险基本通过手工单实现。

手工单业务是指由银行柜面柜员收款后打到保险公司账户, 同时向客户出具收据, 并将保险公司的收据联, 加盖银行公章后返回保险公司, 在收到银行回单后保险公司财务部门两位财务人员会对收据进行确认和复核, 在确认无误后, 保险公司银行保险部员工将投保书交到运营部门进行扫描归档, 扫描后的投保书影像会由后援中心核保室进行核保, 符合承保条件的就由保险公司进行承保, 制作保单并由客户经理将保单送达客户, 在客户签收后, 将保单回执回收到业服柜面进行回销。

银保通是一个可以由银行柜员当场承保的系统, 该系统自身就带有核保功能, 通过银保通系统核保符合投保条件的, 银行柜员可以当场制作保单, 由客户当场签收保单回执, 银行柜员当即将客户账款打入保险公司的账户, 保险公司客户经理把投保书及相关投保资料带回公司进行回录, 再交运营部门进行扫描归档。银行保险业务客户资金的进出都是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的。客户资金的进入过程是客户自己根据投保需求, 银行柜面通过转账方式将账款打到保险公司账户, 同时向客户出具收据, 并将保险公司收据联, 加盖银行公章后返回保险公司, 在收到银行回单后保险公司财务部门两位财务人员会对收据进行确认和复核。退保时的资金流出过程是客户签名授权客户经理到银行柜面办理, 在银行柜员核对客户签名相符后进行转账, 账款直接转到客户提供的活期账户中, 不过现金。

(四) 银保代理业务客户信息、交易凭证、资金的交换过程示意图

银保通系统销售业务流程图:

投保人在银行柜面填写投保单→银行经办初审合格收单→银行经办在“银保通”系统录入投保事项→“银保通”打印客户确认书→客户确认→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将保险合同及相关投保资料带回存档 (银保双方均有交接记录)

资金:客户确认→客户资金 (现金或存折) →银行网点暂收账户→分行账务中心暂收账户→保险公司保费归集账户

非银保通 (手工单) 销售业务流程图:

投保人在银行柜面填写投保单→银行经办初审合格收单→银行经办将投保单及相关投保资料、银行转账收费凭证交保险公司客户经理→保险公司客户经理把资料带回交公司相关部门审核, 确认款是否到账→出保单→交银行指定人员→转交客户→客户签字确认回执→交保险公司客户经理→保险公司回销

资金:客户确认投保填单→将客户资金转入银行归集户→保险公司保费收集户

二、银保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识别及交易记录保存存在的问题

(一) 保险业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识别方面

1.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研, 所有银保代理业务均签订有代理协议, 客户身份初次识别工作基本都是通过银行来做的, 但只有来自四大国有银行的问卷显示他们要做客户身份核查手续, 其他银行没有提及, 并且也只有中国人寿、平安等大的保险公司明确表示与银行签订了《反洗钱补充协议》或《反洗钱特别约定》。此外, 在问卷调查中, 保险公司也普遍反映, 银行提供的相关投保资料存在错误信息, 例如错误的联系方式、地址、身份证件有效期等等。

2.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识别的操作缺陷。

(1) 保险业通过银行获取客户基本身份信息的质量问题 (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 。银保建立代理业务时, 由于相关的法规没有明确受托方的义务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代理银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部分银行代理机构不重视客户身份识别, 不能提供完整的客户身份资料, 因此, 通过代理机构获取的客户基本身份信息不完整, 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也通常只有投保人的, 而没有被保险人的;而且, 保险公司反映手工出单往往会出现客户身份识别不及时的现象;加之错误信息普遍存在, 因此, 客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也是不能保证的。 (2) 对代销客户的身份重新识别问题。银行一般只代理保险公司的新契约业务, 对于保险合同的变更或者客户身份的重新识别工作由保险公司负责, 按照规定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身份证明文件, 部分保险公司银保产品实行了100%的电话回访, 办理保全、变更、赔款、给付业务时, 均保存了客户的身份证明资料。但由于保险公司没有配置公民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 只能识别客户身份证件表面的真实性。 (3) 对代销客户的风险等级分类与高风险等级客户的定期审核问题。调查问卷显示, 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等保险公司开始实施客户的风险等级分类, 中国人寿拟定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和划分, 具体做法是2007年8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的业务每半年进行一次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和资料审核, 各分公司通过总公司下发的高风险客户抽取程序对数据进行抽取, 发到各分公司进行客户资料的人工审核和等级划分;对于2009你1月1日至今的业务, 中国人寿总公司规定需在业务发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其余公司没有反映这个问题。 (4) 保险业与代理机构之间的系统技术缺陷。保险公司与银行的系统相对独立, 银保通只能提供寿险的大部分险种和财险的分红理财类等险种投保, 且在银行系统无法实现保单查询、分红通知书打印、保全变更等操作, 因此, 保险公司对于客户信息的确认, 只有通过后续的电话回访, 这就造成客户身份识别与重新识别工作疏漏可能性的存在。 (5) 其他缺陷。目前银保合作仅仅是业务代理, 没有形成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深层次合作, 这几年, 随着《反洗钱法》的颁布和深入实施, 作为代理方的银行在反洗钱方面虽提高了一些履职意识, 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银保代理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还是履行不到位;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业绩, 也往往听之任之。

(二) 保险业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方面

1. 保险业代理与被代理机构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情况。

保险公司对收回的客户身份证明进行扫描, 存入影像系统, 客户身份证明复印件按照保监会的规定, 作为业务档案的重要资料保存。目前, 保险公司保存投保资料及客户身份资料的年限均长于反洗钱相关法规要求保存的年限。

2. 代理业务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操作问题。

(1) 获取由代理业务产生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的质量问题。从操作层面上, 由于相关的法规没有明确受托方履行反洗钱的义务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加之受托方在保险市场的强势地位, 导致受托方提供给保险公司的部分客户身份资料存在不全面, 甚至是身份证过期的情况。 (2) 代理业务产生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的保存形式与保存年限。客户身份证明资料基本纳入保险公司的影像系统管理, 客户身份证明纳入业务档案管理, 按照保监会业务档案管理的规定实行分类管理。一般寿险公司业务档案的保存年限基本是长期, 超过10年以上, 财险公司业务档案的保存年限也能完全符合反洗钱相关法规要求。

(三) 代理业务产生的可疑交易报告筛选、识别和报送方面

1. 代理业务产生的可疑交易报告筛选、识别及报送的基本现状。

保险公司业务的可疑交易 (包括代理业务) 目前主要依靠总公司开发的反洗钱系统进行识别, 从系统提取数据后经由人工进行判断、识别, 向总公司报告。只有少数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 要求银行柜面人员能够协助配合保险公司发现、识别、报告可疑交易。

2. 代理业务产生的可疑交易报告筛选、识别及报送的潜在问题。

(1) 代理业务产生的可疑交易报告初步筛选的潜在问题受相关岗位 (包括保险公司及银行) 专业技能、职业敏锐度、不关注等因素的制约, 代理银行柜面人员客观上存在未能在代理业务发生时, 及时发现可疑交易的可能。 (2) 进行人工识别过程中的潜在问题。由于代理产品及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 在承保环节无法对客户职业背景及经济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 导致在大额和可疑交易进行人工识别时缺乏充分的资料, 无法进行判断;加之技术支持并不能完全到位, 保险公司与非同业机构 (银行) 的信息共享也存在问题, 因此, 信息的缺失必然造成人工识别的不完整, 进而影响可疑交易的识别和判断。 (3) 其他潜在问题。由于保险业从业人员的高流动率特点, 更换频繁, 导致识别人员从业经验不丰富、可疑交易的表现形式掌握不透彻以及职业的敏锐性欠缺, 可疑交易不能被充分关注。

三、对保险业与银行代理业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洗钱工作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银保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与重新识别、客户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可疑交易甄别报告等方面的工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因此, 我们在提出建议之时, 首先需要审视我们的法规是否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并且相关规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反洗钱法》第三章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 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 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调查结果显示, 保险公司希望银行代理机构可以代其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至少是初次识别工作, 但保险公司是被动方, 加之, 缺乏可以控制局面的有效手段, 因此, “应当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是不完全可操作的, 同时, “第三方未采取符合本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 由该金融机构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这个也是不适当的, 同是金融机构的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 为什么谁充当了第三方便可免责?

因此, 给予了以下建议:

(一) 从法规上完善保险代理方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及交易记录保存的义务及法律责任, 提高非同业金融机构在开办代理业务时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信息, 激励约束各机构自觉做好反洗钱工作。推进行业自律, 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建议监管机构应尽快建立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绩效评估制度, 对各机构进行分类分等级评价, 并适时公开对机构的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正面、积极的肯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成果, 促进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活动;或是提供相应的金融优惠措施, 对工作落实到位, 反洗钱效果显著的单位, 在分支机构设立、业务创新、再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而对于部分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履行反洗钱任务的,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高管会谈、诫勉谈话、现场检查等方式来督促和加强银行和保险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认识和责任心。

(二) 加强多方位的监管力度, 健全双方委托代理协议内容, 明确委托双方在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内容

与银行金融机构在资金结算方面合作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因此,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 必须加强金融机构与保险机构的配合, 共享一些信息要素, 使双方保存的交易记录信息能够满足可疑交易报告的需要, 消除资金监测的空白地带, 从而达到控制洗钱风险的目的。所以, 银保代理业务签订合作协议时, 有必要明确银保双方反洗钱履职责任, 相关反洗钱条款必须作为合作协议的必要条款。明确以委托机构为义务主体, 各受托机构在操作过程中对客户身份识别将负有连带责任。建议加强非同业金融机构之间在办理业务操作过程中客户身份真实性的审查。建议委托机构应建立客户身份重新识别制度。明确银保双方在代理业务发生时的协作关系, 依赖其他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的, 应在委托协议中明确双方在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职责, 相互间应能提供必要的协助。明确银行在银保代理业务中, 应具有协助保险机构进行可疑交易的识别义务, 建立相同客户可疑信息交换制度。

(三) 在现有银保系统的基础上, 搭建高效、完善的洗钱风险监控系统

一是目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保险业客户身份识别缺乏有效手段的局面, 应考虑帮助保险业从自身解决客户身份识别这个问题, 尽快促进保险业的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的开通。二是细化代理业务的交接流程, 针对银行新开账户都需进行客户身份核查手续, 考虑银行在移交投保资料时, 加入提供一份经银行核查的客户身份证明结果复印件 (加盖银行章) 给保险公司。应将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与资金和交易监测工作有效结合, 充分运用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获取的客户姓名、银行账号等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建立这些信息与资金交易的关联关系, 发挥客户身份识别在反洗钱工作的基础作用。三是加大反洗钱知识宣传和培训, 提高代理人员的技能。银行代理业务的人员要加大对代理人员保险知识和反洗钱知识的培训力度, 培训内容应当全面并具有可操作性, 保险公司形成反洗钱的程序操作手册, 便于银行柜面人员更易于反洗钱操作, 保证反洗钱操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2007年2月.

[2]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2008年2月.

[3]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2009年2月.

[4]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保险中介市场报告》.2010年2月.

保险业研究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保险消费的需求与日剧增,截止2014年,我国总保费收入已经达到20235亿元,相对1994年的498亿元总保费收入有了很大的上升。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随着保险业务的开展,产品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功能多样,在资产配置中作用明显。保险消费的提升,对居民的当期消费及预期消费,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保费消费的提高,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相似性,到2014年止,已经达到20235亿元,保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

一些研究认为,保险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如林宝清认为在其他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 (GNP)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保费收入与GNP增长呈现出同步变动的趋势。孙祁祥和贲奔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保险业发展,在中国保险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对人们风险意识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肖文和谢文武认为GDP的增长决定了保险业的高速增长,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邵全权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保险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制,发现保险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竞争程度降低集中程度,保险业从垄断向竞争的结构调整有利于经济增长。

本文在研究中考虑了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差异,而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不做区分。考虑到人身保险消费更多的是通过其储蓄功能来促进经济发展,而财产保险消费则因其损失补偿功能对经济产生正向作用,本文将其区分,并期望这样的区分能够较好的解释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保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以1994—2014年为研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衡量保险业发展的指标分别用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表示。其中,财产保险收入(NONLIFE)作为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人身保险收入(LIFE)作为人身保险发展水平的指标。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4—2014的年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国民生产总值(GDP)、财产保险收入(NONLIFE)、人身保险收入(LIFE)三个指标根据相应数据计算得到,同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异方差的问题,并且保证时间序列的性质,对GDP、NONLIFE、LIFE进行对数处理得到经济增长、财产保险发展和人身保险发展指标LGDP、LNONLIFE和LLIFE。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经济增长、财产保险发展和人身保险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分析多变量动态关系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变量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预测,使得预测相互融洽, 我们称为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本文采用的正是这种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姆斯(C.A.Sims)所提倡的向量自回归(VAR)正是这样一种方法。本文所采用的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它是将单个内生变量与其他所有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用于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所形成的影响。VAR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p和q分别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滞后阶数,Γ0,Γ1…Γp和 Π1…Πq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Ut是随机误差项。当外生变量为常数项时,内生变量有阶滞后期,称为VAR(p)模型。VAR模型主要是通过平稳性检验、滞后期的确定、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步骤,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1.平稳性检验。为排除由于单位根的存在而导致的伪回归的出现,我们首先对国民生产总值、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指标数据,以及差分后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方法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2)检验类型(c,t,p)中,c 为常数项,t 为趋势项,p 为滞;(2)D 为变量系列的二阶差分。

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原始序列的ADF值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都不显著,说明各变量原始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单位根,经过二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各变量都是二阶单整I(2)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分析。

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即EG检验和JJ检验。EG检验是根据恩格尔(Engle)、格兰杰(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协整理论而得到,即单整阶数相同的非平稳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变量。JJ检验又称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系数完全信息的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国民生产总值、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三元非平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判定国民生产总值、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指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注:* 表示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3.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说明了经济增长、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但不能说明三者之间的确切经济含义。因此,我们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滞后二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3。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LGDP到LNONLIFE的双向因果关系。在财产保险的品种当种,比重较高的是机动车辆保险、农业险、出口信用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险的大幅增加直接体现了汽车业的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经济的增长。而诸如出口信用险则与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直接相关,其增长必然也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的部分原因。企业财产保险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固定损失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让企业在平时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或扩大规模,也可以保证企业一旦遭受损失时,不致因此而经营影响太大甚至破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或疫病传染等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化,近年来农业险得到新的发展农业险的大幅增加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规避了风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经济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条件,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会导致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增加,这会促进人们更多的去消费保险不应对这些风险。

人身保险消费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人身保险中, 收费方式一般采用均衡保费方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投保人缴纳的纯保费大于自然保费,多于的部分可以被保险人进行合理使用,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储蓄性。在保险业中,人身保险的储蓄替代效应最为明显。在国际储蓄市场中,寿险公司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而银行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Allen & Santomero, 1999)。经济增长不是人身保险发展的Granger原因。

人身保险消费是财产保险消费的Granger原因。究其原因, 作为保险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寿险业和财险业,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产生行业溢出效应,促进另一行业的发展。

4.脉冲响应分析。由于VAR模型包含许多参数,而这些参数的经济意义很难解释,因此将注意力集中于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RF)是考察随机扰动项的一单位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动态影响,本文采用乔利斯基(Cholesky)方法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 从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表明:

图1显示,在第1期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单位新息冲击的响应为0.047,从第2期开始,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位新息冲击呈增长趋势,在第8期新息冲击最大,其响应值为0.067,随后开始减弱并趋于平稳。图2显示,在第1期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位新息冲击的响应为0,从2期开始,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位新息冲击出现负效应但响应较弱。从第4期开始,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位新息冲击出现正效应并呈增长趋势。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在发展初期,人身保险发展对财产保险没有促进作用,这与格兰杰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人身保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渐促进财产保险发展。现实中的解释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人身保险的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这在客观上必然促进财产保险的发展。因此,随着经济增长和人身保险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进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图3显示,在第1期人身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单位新息冲击的响应为0.019,冲击较弱。从第2期开始, 财产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位新息冲击呈快速增长趋势,在第5期新息冲击最大,其响应值为0.083,随后开始减弱并趋于平稳。图4显示,前2期人身保险消费对财产保险发展的新息冲击为正效应并呈现减弱趋势,从第3期单位新息的财产保险冲击开始出现负效应。从经济意义上来说,经济增长对人身保险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这是因为经济增长能够提供人身保险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人身保险初期发展过程会受财产保险的影响,财产保险对其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市场容量有限,财产保险的发展又会制约人身保险的发展。图5显示,第1期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消费的新息冲击为0,第2期开始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消费1个单位的新息冲击出现正效应并迅速增长,在第3期新息冲击最大,其响应值为0.011,随后迅速下降。从第8期开始,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消费1个单位的新息冲击出现负效应。图6显示,第1期经济增长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单位新息冲击响应为0,在第2期响应值为负,从第3期开始经济增长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单位新息的响应为正效应并逐步增强。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保险业发展水平明显的促进了经济增长的进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财产保险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呈现负作用。这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当前百姓投保不积极,在这样的市场上,保险应有的正外部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也就大受影响。

5.方差分解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定性的说明了随着时间的延续,各变量对于新息冲击的反应情况。本文进一步对脉冲反应进行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来定量分析每一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从而了解不同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表4表中给出了经济增长方差分解结果,在第1期,经济增长的所有变动均来自其本身的新息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影响的贡献率逐渐降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增加,在第10期,经济增长波动受自身影响的部分减小到86.79%,经济增长波动被人身保险发展水平冲击解释的部分达到11.77%,大于财产保险的贡献率1.45%,即人身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财产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5中给出了财产保险发展水平方差分解结果,在第1期, 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所有变动来自经济增长及其自身的新息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影响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经济增长和人身保险发展对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影响逐渐增加,在第10期,财产保险发展水平受自身影响的部分减小到6.42%,经济增长冲击的贡献率上升到85.96%,大于人身保险的贡献率7.62%, 即在长期中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影响要大于人身保险对财产保险发展水平的影响。

表6中给出了人身保险发展方差分解结果,在第1期,人身保险的所有变动基本来自其本身的新息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身影响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经济增长和财产保险发展对人身保险的影响逐渐增加,在第10期,人身保险发展受自身的影响的部分减小到53.52%,而经济增长冲击的贡献率上升到42.75%,大于财产保险发展的贡献率3.73%,即经济增长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影响要大于财产保险对人身保险发展水平的影响。 总体而言,方差分解的结论与脉冲效应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采用1994至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 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协整检验发现,经济增长、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发展长期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可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发展,财产保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人身保险发展会促进财产保险的发展。(2)通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到了经济增长、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发展三者关系随时间变动的规律。在长期中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发展和人身保险发展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对财产保险发展和人身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从长期来看,人身保险发展对财产保险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财产保险对人身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在长期,随着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复业以来,发展迅速。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对我国保险业产生巨大的需求,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转变发展模式。虽然,我国保险的保费收入、保险规模和保险业增加值都在迅速的发展,但是保险业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和贡献度都很低。而且,我国保险业只求规模和市场份额的粗放式竞争模式并未得到改变。应该从提高人员的素质、日常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转变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为集约型经营模式。

2. 政府应当加大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非常大,我国的保险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应该给予保险业一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其更快的发展。例如, 对一些政策性险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3.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支撑,应该从法制、行政、监管等方面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品种多样、 交易组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有效并具有市场信用发达、违约率低、利率市场化、资本利润率较高、通货膨胀较低、市场波动较小等特征的成熟资本市场,我国的保险投资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保险业研究 篇10

(一) 保费收入呈现稳定增涨势头

2012年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1.55万亿, 同比增长8%。告别了2011年保费负增长局面, 2012年月度保费累计收入同比增速呈缓慢爬升的趋势。其中, 2012年财产险原保费收入约为5330亿元较2011年增长15.44%。

(二) 市场结构正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过渡

截至2012年12月, 从各财产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来看, 市场份额居于领先地位的有中国人保、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三大公司, 这三家财产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占全国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60%以上, 但其他财产公司的发展正呈现逐渐上升的势头, 已经呈现出垄断竞争型特征, 竞争程度在不断加深。

(三) 保险功能得以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财产保险为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发挥经济补偿功能, 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熨平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因素, 客观上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二、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种类单一缺乏特色

我国财产保险业保险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 品种不够丰富, 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发展缓慢, 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对保险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二) 市场主体竞争有欠规范、风险控制环节薄弱

当前, 很多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承保风险和理赔风险。其中承保风险主要表现在盲目追求规模, 承保质量降低, 导致承保标的风险系数大, 出险率高;承保技能偏低, 承保方式原始陈旧, 签单质量较差, 核保漏洞较多。这虽然扩大了承保的数量, 但是却忽视了承保的质量问题。而理赔风险主要表现在勘查定损把关不严, 有的赔案定责过宽, 定损偏高;赔案审批把关不严, 假案、错案时有发生, 通融赔付和人情赔款等问题较多。

(三) 经营管理方式单一、专业人才匮乏

近年来, 各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虽然有所加强, 但仍比较粗放, 管理层次多, 机构设置不合理, 展业方式单一。与此同时, 专业人才匮乏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的又一瓶颈。随着保险市场的日渐成熟, 随着保险市场的日益规范化, 保险中介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非寿险精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这类人才的匮乏程度会日趋严重。

三、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方式选择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财产保险发挥市场化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作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 财产保险公司长期粗放式经营已成为制约我国财产保险业从起飞阶段步向成熟阶段所不可逾越的障碍所在。因此, 加快财产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财产保险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

(一) 创新产品, 挖掘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各产险公司应完善产品研究、开发、创新机制, 坚持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 不断开发新险种, 开拓市场新领域, 挖掘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改变目前保险产品雷同、市场细分不明显的状况, 在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按照市场有需求、经营有效益的原则,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投入, 针对不同的保险对象、不同的销售渠道设计不同的险种, 满足人们多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要。

(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防范经营风险

从财产保险业的行业特点看, 财产保险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 应最大限度地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首先, 要不断优化财产保险公司股权结构。推进规范上市, 引入资本市场的监督, 在“用脚投票”的机制下, 促使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更有利于防范风险。其次, 应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职能。应进一步明确董事的任职规定、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独立性和科学决策功能;建立董事评价制度, 明确董事的职责;完善董事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健全董事会的运作机制;董事会要确保公司的审慎经营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要对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负最终责任, 确保财产保险公司建立与业务规模和业务性质相适应的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

(三) 加强保险监管、促进有序竞争

安全、稳健与规范是财产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先决条件。受财产保险行业特性的影响, 其风险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对保险业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则是预警、防范和化解其风险的有效方式。首先, 要加强市场行为监控, 监管机构可以对经营主体和中介机构的经验行为加强监督, 对于市场反映强烈和投诉集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其次, 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监管机构应逐步建立符合我国保险业实际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再其次, 要完善产品审批制度, 简化保险产品审批备案管理手续, 鼓励保险公司建立贴近市场、效率高、反应快的产品开发机制。探索建立由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高风险行业雇主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四) 转变经营方式、加速人才培养

财产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与任务, 就是促进行业发展加快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即转变过去外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通过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加速人才培养则是解决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其中, 专业技术人才比如风险评估、非寿险精算、保险产品开发与创新等培养与储备显得尤其突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仅是支撑保险业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 推动我国保险业逐步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的内在支撑。

摘要: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财产保险业的粗放式经营、弱风险防范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命题。而加快财产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财产保险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和现实选择。

关键词:财产保险,保险功能,产品创新,公司治理,保险监管

参考文献

[1]孙金华, 褚冠全, 刘小勇.火灾风险与保险[M].科学出版社, 2008.

[2]孙祁祥, 2010年保险业能否继续逆势成长[N].中国保险报, 2010, 1, 27.

上一篇:新线性编辑下一篇:图书馆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