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非线性编辑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2022-09-11

1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重大变革

1.1 用电影化的手段制作电视节目

电视在诞生之初, 拍摄节目的设备是16毫米的电影摄影机。拍摄完成以后, 进暗访洗印然后剪片、配音, 再播出。如果用这种方式拍新闻, 新闻的时效性根本无法保证。因此, 那时的电视新闻充其量是电视新闻简报, 精美的画面加上文学化的解说, 再配上成段的和主题毫无关系的优美音乐。中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在摄制电视节目时, 不仅拍摄装备沿用电影的全套器材, 连制作观念也是“电影化”的——主题先行加摆拍, 电视节目呈现出一种“用电影方式制作, 用电视手段传播”的不协调状态。这种不协调状态并不是电视工作者主观上的意愿, 而是由当时只有摄像技术, 没有录像技术的条件所决定的。

1.2 ENG工作方式

用电影化的方式制作电视节目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直到1959年美国安培公司发明了四磁头电子录像机才逐渐得以改变。尤其是70年代中期, 电子节目采集设备ENG出现和普及, 更是彻底解放了电视节目采集在技术上的羁绊。ENG和与之配套使用的录像带一旦拍摄完毕, 可以立刻编辑。节目的采集和制作环节大大缩短了时间。

1.3 数字化节目制作

从20世纪30年代起, 电视使用的都是模拟信号, 即直接模拟所摄取的形象的光学特征, 通过光电转换, 变成连续的电子波讯号。数字化电视系统就是将一切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转换成为0、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信息来进行记录和处理。从前期采访看, 数字化的摄录设备正在取代传统的模拟摄录设备而占据主导地位。数字化的摄像机不仅具有模拟摄像机的功能, 还具有高质量的图像、高稳定性、易于调整且精确、简单的操作及丰富的功能, 这些都为我们更快更好地做出电视节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进行数字化后, 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正是后期节目的编辑和制作, 因为进行数字化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从后期编辑制作来看, 数字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不仅仅是拥有高质量的画面影像, 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工作流程, 非线性的数字特性将渐渐影响甚至改变电视节目的影像风格和制作流程。电视节目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两者的关系是互动的。电视节目的种种变化通常都是从微小的、个别的技术变革开始的, 由技术领域扩展到制作观念, 动摇原来的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最后涉及到社会沟通传播的方式, 涉及到整体社会文化的问题。反过来, 一项新的技术被应用到电视节目制作改革中, 推动了电视事业的发展, 此基础上人们又会对节目、对信息产生更高、新、更快的要求, 这势必将推动新的技术的产生。只要技术不断进步, 电视节目改革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下来;只要人们对信息不断有新的要求, 技术就将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满足这种要求。

2 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尽管当今磁带录象机发展很快, 数字记录格式设备更加小型轻便, 所使用磁带越来越窄, 其质量已有很大的提高, 但由于磁带录象机是按时序存取信息的, 因信息的存取是靠磁头和磁带接触进行工作的, 加之磁性材料是通过粘胶附着在带基上, 工作是裸露在空气中, 这些因素仍然限制着节目制作的速度和质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磁带录象机是按顺序进行的, 编辑制作时, 寻找所需内容的节目素材比较麻烦。编辑制作特技、动画、多层次画面是, 需要多版复制图象内容。磁带存储不当或磁带本身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磁带粘合、磁粉脱落或者磁带划创, 都会影响图象质量和节目制作的时间速度。修改已经完成的节目或段落时, 需要重新编辑制作。磁带录象机的机械走带系统及磁头鼓因有磨损, 要进行定期维护检修, 这有相当大的工作量, 费用也很高。以上这些对编辑制作人员来讲是很头疼的事, 人们期待一种新的编辑方式出现。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改进编辑机的功能和提高录象机的编辑精度和磁带质量, 虽然稍有进展,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线编辑使得以往利用磁带做媒体的节目素材按时间顺序编辑方式过渡到以计算机硬盘为媒体进行的节目素材随机顺序编辑方式。即编辑方式从图象源集中到编辑室后开始进行过渡到数据网络上对分散的各个图象源实施实时的交互式的编辑。其过程是:先通过录象机将编辑、特级所需的素材送到计算机的硬磁盘中, 然后在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画面的编辑、特技、字幕、声音的加工处理。此时的编辑无须预卷即可实现镜头之间的连接, 二维和三维数字特技效果可以实时完成, 多层较复杂的特技效果也可以通过软件来生成, 给编导和技术人员留有较大的创意空间。当编辑、特技、字幕等在计算机内全部制作完成后, 可以一次性输出到录象机进行录制, 这样就避免了因做复杂高难度特技时多版复制造成图象质量下降的问题。非线性编辑可以把一个镜头直接插入到节目的任意位置, 也可以把任意位置的镜头或几帧画面从节目之中删除;可以把一个镜头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也可以把一个镜头覆盖到另一个镜头的位置。起编辑后的效果不理想或编辑中有误操作, 还允许有多次反悔和还原的机会, 并且无须在过一版。对于节目内容的长短也可随意修改, 而无须按时间顺序将节目重新组接, 这使得节目的长度可以精确控制, 各栏目准点播出也是容易控制的。系统高度集成化。非线性编辑系统集特技效果, 编辑、叠加字幕、混合功能于一体, 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准确而高效的便利条件。它彻底改变了过去庞大、复杂的设备连接方式, 减少了中间环节,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系统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 配以不同的功能卡以及高速硬盘和响应软件控制完成以前需切换台、特技台、字幕机、调音台、编辑控制器等大型设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节目制作, 既节省空间又便于管理, 也不存在因多版复制带来的信号质量下降等问题。可以作到方便、高效和高画质, 可以更好地体现编导的创作意图, 适合编导即兴发挥, 允许编导随意调整和任意变镜头的位置, 且调整后的镜头自动组接, 这种修改不会影响整个节目的图象质量。使用传统设备进行节目修改时, 编导不得不忍痛“过一版”, 使图象质量下降, 而且有些镜头的修改是很麻烦的, 比如已经做过“叠画”的镜头, 需要修改就很费事, 便道经常为此烦恼或干脆就放弃修改凑合用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艺术效果。功能强大, 操作简便, 通过配置实时数字三维特技, 电脑绘画箱等板卡, 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 很容易就能生成特技画面, 实时多层画面, 做到了包罗万象、信息量极大的画面效果。且可对画面进行各种偏色校正、色彩修饰、抠像色键等功能, 为编导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的高新技术, 它是计算机与音频、视频及通信等多种学科技术的集成和融合的产物, 它能够以文字、图形、图象和声音等多种媒体形成表达和处理信息, 从而使信息的接收者可以多个方面感受信息, 加强对信息的理解.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改善了人机界面, 增进了人机交互作用, 使计算机摆脱了传统的、呆板的字符界面。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数字化,多媒体等

参考文献

[1] 石昭生, 陶雨生.电视播控与制作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杜敬.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新华出版社, 2000, 1.

上一篇:跨境电商环境下服装企业出口转型对策下一篇: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远程容灾方案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