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2024-04-23

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精选6篇)

篇1: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第5章 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

前面已经学习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等,这些理论性的内容虽然能为我们理解非线性编辑的制作流程奠定一定的基础,但究竟如何编辑节目,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仍不得而知。接下来学习如何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来制作视音频节目。本章将介绍较为通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 Pro,并结合具体的实例来介绍非线性编辑的制作流程及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其内容相互关系如下所示: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熟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

·熟悉Premiere的编辑界面,掌握项目的创建及管理方法并学会基本的设置。·了解连续的动态视频文件的采集方式。·掌握素材的导入方法

·了解时间线的用途,并掌握将添加素材到时间线的不同方法 ·了解不同的视频编辑方法。

·掌握音频素材的播放与编辑处理方法。

·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不同的视频特技类型及其使用。·知道如何添加不同的字幕效果

·掌握Premiere中视频输出的几种方法及流程。

5.1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概述

从整体上来看,非线性编辑系统相当于一套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与集成配套的专用软件的集合体。其基本理念与线性编辑系统相似,只是为了减少物理磨损、保证信号的质量,同时顺应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人们逐渐研发了基于数字信号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于完成电视节目的编辑与制作。下面简单介绍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节目的基本流程及各环节的主要工作。5.1.1非线性编辑制作基本流程

由于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不同,非线性编辑与传统电子编辑在制作电视节目时的流程有所不同。尽管不同品牌、规格的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操作界面或硬件组成有差异,但首先都离不开采集卡等硬件,这些硬件是为了编辑过程能正常、稳定地进行而配备的,其次也少不了操作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是根据编辑工作流程来编写的,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目前,非线性编辑软件的设计考虑到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习惯,其编辑工作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的线性二对一编辑过程有相似之处。其工作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1)项目创建和素材采集阶段:对于一个节目,为了加强对其视频、音频、特技、字幕等的管理,必须先创建一个项目,以便使所有与该节目相关的信息都集成在里面;项目创建以后,可将来自录像机等信号源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拟/数字(A/D)转换变成数字化素材并采集到计算机硬盘空间内,对于数字摄像机也可直接通过数字接口采集素材,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空间内。

(2)视音频编辑阶段:通过专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对上述数字化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如对采集的视音频素材、图形、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效果声、背景音乐等进行任意地复制、裁切、调整、拼贴、插入、删除和修改,完成编辑加工过程。

(3)特技与字幕处理阶段:为了丰富和扩展电视节目的画面语言、扩大电视画面的表现力,素材之间的衔接往往不再仅使用硬切的方式,而是添加一些形如翻转、移动、缩放、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的特技并结合光与色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当然,为了对节目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加强信息传播的效果,字幕也同样必不可少。

2(4)节目的输出阶段:为了使节目能脱离非线性编辑环境,以释放被占用的硬盘空间,同时也使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已编辑完成的节目,需将它输出到录像带、VCD、DVD中或计算机硬盘空间中进行保存。

目前,随着电视节目前期制作设备中数字存储器件的逐渐普及和全数字化设备的运用,素材可不经过A/D转换,而直接送到硬盘存储,然后在计算机软件操作平台上进行编辑、添加特技等综合处理,最后输出编辑完成的数字电视节目信号直接播出。而且,数字技术提供的想象力无穷的多种特技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将制作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由于不同设备软、硬件设计上的差异,非线性编辑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也有所不同,但其使用各环节的主要工作比较相似。总体来讲,任何非线性编辑系统,其工作流程可分为项目创建和素材采集阶段、视音频编辑阶段、特技与字幕处理阶段及节目的输出阶段等几个步骤,如图5-1所示。

5.1.2 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工作

1.项目创建和素材采集阶段

非线性编辑之所以称为“非线性”,是因为素材的编辑过程可以不按时间顺序进行,但是整个节目制作过程还是必须按一定的流程来进行。

在编辑一部电视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项目(project),在此项目下完成素材的采集、导入和编辑处理等全过程。一个项目包含一部电视作品的所有信息,并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规定的目录中。这些信息包括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时间线上文件排列情况、二维或三维特技信息等等。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在时间线上排列所有素材,一气呵成地完成编辑过程,但由于编辑过程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往往很难一次就完成编辑工作。为了保存已经进行过的 编辑处理过程和结果,项目的创建是确有必要的,这样在退出项目之后,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重新打开已创建的项目,继续进行编辑操作,直至整个编辑和修 改过程彻底完成。

另外,在实际使用时,在同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上,可按照节目或编辑人员的不同,同时创建两个或多个项目。不同项目之间编辑的信息可以不同,但素材资源可以共用。所以,项目的创建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工作。

创建项目以后,素材的采集操作同样必不可少。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编辑处理的过程亦如此,在一个项目里必须有素材可处理,因而素材的采集和输入也是整个电视节目数字化编辑的重要阶段。采集就是通过视音频采集卡和专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将模拟视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或直接通过数字接口将来自DV摄像机等数字设备的视音频信号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成为可以处理的素材的过程,采集也称素材数字化。输入则是将外部其他数字设备生成的数字视音频信号或其他软件处理过的图像、声音存储到计算机中。

由于涉及到视音频信号在模拟与数字格式之间的转换,在进行正式编辑前,对于传统的模拟视音频信号必须把源视音频信号(即将来自模拟摄像机、录像机等设备的视音频信号)通过视频采集压缩卡、声卡,经过模拟/数字(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数字压缩后形成数据流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这样的数字视音频信号才能供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也即编辑处理。而当编辑最终完成后,成品节目一般还需经过视频卡进行数字解压缩(即D/A转换)还原出模拟信号进行播出,或者输出到录像机记录在磁带上或输出到光盘进行存储。

因而,采集素材的过程离不开视音频采集压缩卡,它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分水岭,所有的视音频信号在此经过模数转换,以便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采集过程离不开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压缩与解压缩是视音频采集压缩卡的核心内容,目前,计算机的传输和处理能力还不是非常强大,特别是庞大的数字视频数据可能使计算机不堪重负,难以正常处理数码率高达216 Mb/s的无压缩数字分量视频信号,所以压缩是可行的对视频信号的处理方法。目前广泛用于电视领域内的压缩格式主要有Motion-JPEG、MPEG-2和DV,它们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并对变换系数做量化处理后进行游程编码。Motion-JPEG和DV采用帧内压缩方 4 式,可实现精准到帧的编辑。MPEG-2采用帧间压缩、帧间预测和运动补偿技术,压缩效率大,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音频素材方面,音频的采集和处理是由集成在采集卡上的音频处理芯片工作完成的,无论是采集、编辑还是回放,都能自动将音频信号同步于视频信号,能拥有CD质量或更高的采样频率(即高于44.1kHz),提供专业的音频指标,并能对多轨音频进行实时回放、调音和编辑,作均衡、延时、混响、变调等声音效果处理。由于音频文件数据量相对较小,可以不经过压缩处理。

现在随着数字化视音频设备的普及,素材输入对于数字视音频设备来说就比较容易,因为此时不需要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处理,只是部分情况下需有数据格式的转换处理过程,不仅节省了采集设备的硬件投入,也加快了处理过程并节约了处理时间。随着数字信号标准的统一,完全可以将素材存储卡直接连接到非线性编辑进行处理。现在,有部分数字高清晰度设备的视音频信息就是直接存储在闪存卡上,如松下DVCPRO P2系列设备,只需要配备有读卡设备,素材可以方便地传送到非线性编辑系统,因而上载时间就可以省略,可以直接进行编辑和处理。

对于模拟视音频设备,由于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会继续使用,所以编辑处理离不开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和压缩等操作,也就是将存储于录像带的电视视音频信号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采集卡采集到计算机专门的存储设备中,此时必须根据需要与条件设置好视音频信号的采集指标和压缩参数。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中必须重视素材采集和输入这一过程,因为只有完成这一步骤才可为接下来的编辑处理过程提供基本的素材“材料”。素材采集和输入到硬盘中之后,必须导入到非线性编辑软件指定的目录中,为方便编辑处理,素材还需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建立文件夹,这样寻找素材更加方便。

现在多数非线性编辑系统对素材的管理沿用电影剪辑的bin概念。bin就是片兜,物理意义上是指装影片胶片的大兜。非线性编辑系统中bin有时也翻译为“屉”,我们可以将某一类音频或视频素材等内容存储在一个bin中,随时进行调用和管理,当然,片兜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实际只是在硬盘中虚拟划分的空间„„素材箱,素材箱可以有很多个。根据需要,编辑人员可以在片兜中找寻所需的素材进行编辑处理。

2.视音频编辑阶段

对素材进行视音频编辑就是选择素材,并且通过设置素材的入点与出点以选择素材中最合适的部分,并遵循镜头组接的技术和艺术的要求,最终形成完整和连续的影视作品的过程。简言之,即是一个选择并按要求排列素材的过程。可以说,视音频编辑处理是整个非线性编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计算机系统在实际的视音频编辑过程中的作用只是记录素材的编辑点和特技效果,这一功能从本质上使得任何素材片段都有随时任意的编辑、修改、复制的可能。整个编辑过程中无论是素材入、出点的反复修改,还是画面前后顺序的改变,都不会造成画面质量的下降,克服了传统编辑设备的致命弱点。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视音频文件的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在指定的时间线上任意摆放各类素材,对其位置和时间长度的修改也可随意进行。

标准的编辑过程步骤如下:(1)在确定的项目下创建一个时间线,拖曳数字化处理后的视音频素材于其上。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电脑监视器方便地调用采集进来的影像和音频资料,视频信息可以逐帧展开,也可以逐秒展开,间隔可以选择。

(2)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并结合计算机处理制作的其他视音频信号,如静止的图形、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效果声、背景音乐等等,在计算机上进行任意的复制、裁切、调整、拼贴、插入、删除和修改,完成编辑过程。编辑时既可以打破时间的顺序,也可以方便地制作各种特技切换,这些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可反复任意调整。由于在时间线上,视频文件一般是以第一帧的画面显示出来的,音频文件则显示波形,所以都很直观。现在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有实时处理的能力,我们可以任意地全部或部分观看编辑后的效果,以便进一步修改,也便于对过程的控制和对最终效果的把握。另外,编辑系统不但提供了视频编辑工具,还提供了创建其他影像资料的工具,借助这些专业工具,可以编辑静态图像,还可以建立一些二维和三维动画。由于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通用性,使一些用传统手段无法拍摄的素材,在计算机上可以方便地成为现实。

(3)在确定了编辑过程并确定了最终效果后,需要进行的就是生成最终实际视频文件的过程。生成最终影片是计算机计算的过程。像切换、拼接过渡这样的简单编辑,不需要耗时的计算,但大多数复杂的特技效果、图像叠加等则需要计 6 算机逐帧处理,并按照编辑人员所设定的清晰度和画面品质来计算完成。视频影片生成后,可将影片回放到视频监视器上,这时的视频就是完整的视频图像了。

我们对摄像机拍摄或其他渠道制作的素材进行非线性编辑处理,犹如写作和绘画一样,最重要的是把一定的内容和主题思想通过镜头语言和声音传达给观众。此过程不仅要充分掌握蒙太奇的理论和表现技法,还需灵活掌握和了解编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特技与字幕处理阶段

对于编辑人员而言,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强大功能和相对较为简单的操作,一部电视作品正在自己手中逐渐成形,使编辑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惬意的过程。但是,这个编辑过程不是视音频素材的简单堆砌,而是多种素材的有机组合。除了在镜头的选择和编排上需要斟酌外,特技与字幕的处理与视音频编辑一样也是重要的环节。

视音频编辑完成并不等于整体编辑工作结束,添加特技与字幕也是非线性编辑的重要工作。当今影视制作技术的数字化变革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数字特技,特别是在娱乐和艺术创作类的影视作品方面体现尤为明显。数字技术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对原来的创作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创作与表现的空间与力度。数字特技在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种类与形式繁多,并且新技术和新技法不断涌现。数字特技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影视制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影视制作的效率,同时也以更新、更奇的艺术表现力,带给了观众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制作设计手段。

特技作为影视制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其实起源于早期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例如,法国的梅里爱在《魔术师》中将一个女人变成了羽毛,实际上是一种停机再拍的简单特技方法。在经历了模型、布景的特技合成方法之后的今天,运用数字特技技术中的数字影像已经极为普及。对于视、音频素材的特技包括转场、特效、合成叠加等多种处理方式,往往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观众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所领略到的令人震撼的画面和声音效果,而非线性编辑软件功能的强弱,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在这一方面。

通过特技制作,可以形成独特的画面语言,丰富和扩展电视节目的画面语言,扩大电视画面的表现力。各种非线性编辑特技能够改变画面的构成,不同的图像 7 组合也能形成新的整体结构,伴随着翻转、移动、缩放、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光与色彩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通过改变画面的节奏,扩展或压缩运动的持续时间,即加快或放慢运动的速度,这时独特的抒情或喜剧效果也得以产生。

特技作为提高电视节目表现力的手段需要经常使用,而字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字幕作为节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对节目的内容起着重要的解释、说明作用。随着字幕和时间标志的加入,能对屏幕上的部分画面起强调作用,并突出地提示与体现画面不能交代的部分。字幕还可增强信息传播效果,如电视节目中提及的重要的对比性的数据,仅靠播音给人印象不深,充分利用图文创作系统,将有关数据制成图表、闪动的数字、运动的箭头等就更显得直观生动。

4.节目输出阶段

经过编辑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编辑完成并经过审看后的电视节目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输出到其他的载体上以便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理论上,任何编辑完成的电视节目可以直接在非线性编辑设备通过实时播放的方式供广大观众观看,但考虑到多种原因:如非线性编辑设备及硬盘的空间都不能长期占用,并且节目的播出、发行与交流需要与现有模式通用,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节目编辑完成定稿后一般输出并存储到其他载体上。

目前,节目的输出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有几种方法:实时播放供广大观众观看;输出EDL表以便进一步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录制到录像带上供电视台播出;节目刻录成VCD和DVD光盘便于交流以及在家用设备上播放;将编辑完成的电视节目生成流媒体文件,发布到网上供网络用户欣赏。

5.2 项目创建与管理

项目是非线性编辑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名词,就是指单独描述一部影视作品的编辑过程所包含各类信息的文件。若想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首先必须创建一个项目,然后在此项目下,可以在时间线上编辑处理导入的素材、加入特技和字幕等,直到最后输出成品节目。由于不可避免地需要反复修改,所以编辑是一个精工细作的过程,一般很难一次就完成编辑工作,因而创建项目有助于保存编辑记录,如时间线上已编排的视音频素材、特技轨上的特技设 8 置、音频素材的特殊处理等等,这样即使重启机器后也可以打开该项目继续进行编辑。非线性编辑系统还支持多项目操作,可以在同一套系统设备中存储多个 项目,分别编辑不同的电视节目。5.2.1 项目创建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一个项目包含所使用的素材指针(不是素材本身)以及其他各种编辑信息。为方便起见,一部影视作品对应于一个项目文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整部影视作品中的某些段落单独设置项目,待各个部分编辑完成后再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文件。

在非线性编辑过程中,创建的项目是开始编辑处理的第一步。不同的非线性编辑软件项目创建的界面有所不同,但操作基本一致。下面将以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软件为例介绍一个项目完整的创建过程。

安装并开启Premiere Pro软件,可以看到如图5-2所示的Premiere Pro欢迎界面,提示框会提示我们是新建项目,还是打开已有的项目文件。第一次编辑一个节目时必须选择“新建项目”。进人编辑主界面后,在“文件”菜单下也可选择“新建”→“项目”命令,创建新的项目文件。

为方便寻找和以后使用,需为即将编辑的节目所在的项目命名,在如图5-3所示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的“名称”栏中输入项目的名称。当然也可更改项目存储的路径,单击“浏览”按钮,即可弹出路径选择对话框供用户选择。这里选择PAL制的原因是:目前世界上电视节目信号有三大制式„PAL、NTSC和SECAM,我国采用的是PAL制。

上述步骤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于是,一个崭新的编辑主界面(见图5-4)就出现在编辑人员面前。

图5-4是Premiere Pro的编辑主界面,其他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界面与之大同小异:如一般都以时间线作为编辑处理素材的场所,都有监视器窗口作为素材播放和特效预览窗口,快捷键也基本相同。除此之外,为方便中国用户,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设备,现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也基本采用汉语界面,只不过 “时间线”这个名称可能被翻译为“故事板”,“项目”被翻译为“工程”等。所以,虽然不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界面都有各自的特色,且功能和质量差异巨大,为讲解方便,并考虑到Premiere Pro是较为通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本章将以Premiere Pro为例介绍各个编辑处理过程。

Premiere Pro的编辑界面大致可分为6个部分。1.菜单栏

编辑界面正上方为菜单栏,非编软件的各项命令都可由此选择。2.“项目”窗口

编辑界面左上方为“项目”窗口,用于管理该项目下所有的素材、特效、时间线使用情况等信息。“项目”窗口上有一个小监视窗口,可以预览素材。

3.“监视器”窗口

编辑界面右上方为“监视器”窗口,可以实时观察时间线上素材的内容及特效等处理情况,是非线性编辑软件界面中比较复杂的地方,有多种按钮设置,和真实监视器类似。“监视器”窗口下有播放钮、快进等按钮,可以播放选中的素材;有“单步前进”钮、“单步后退”按钮,可以精确地单帧前后选择画面;并且还可以设定“入点”、“出点”,进行“插入”和“覆盖”等编辑工作;为避免监视器和家用电视机显示画面的差异,还有“安全框设置”钮,主要的内容必须位于外框内,叠加的字幕须位于内框内。

4.工具栏

对素材进行各项操作可以采用快捷键,也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但为方便起见,非线性编辑系统都将常用的操作命令用图标集中在工具栏中,Premiere Pro的工具栏位于屏幕的左下方,有选择工具、波纹编辑工具、剃刀工具、钢笔工具、比例伸展工具、缩放工具等,可完成对时间线上素材的多种常用操作。

5.时间线

时间线是非编软件的重点,位于屏幕正下方,其上分布有视音频编辑轨道,对视音频的各种编辑处理就是在时间线上操作。开启新项目后,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垂直于编辑轨的红色时间标尺位于时间线的最左端。时间标尺可以左右移动,如果加有视频素材,监视器窗口可以显示红色时间标尺所处位置素材的图像,没有视频素材则显示黑屏。因此,我们可以点击播放键观看素材,也可以直接拖动 11 时间标尺预览素材。

6.信息和历史操作窗口

位于编辑界面的右下方,信息窗口显示一些诸如编辑的类型、素材的关键信息、编辑的开始时间、编辑的结束时间、光标位置等信息。历史记录则记录了编辑人员在本项目中进行的所有操作。从打开一个项目文件的那一刻起,就会把编辑人员单击过的每一个按钮、执行过的每一个菜单命令全部记录下来,并把执行过的每一步操作都显示在这个面板中,通过这个面板就可以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检索,并方便我们撤销一些操作。

关于上述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软件界面的几大模块,在其他非线性编辑软件界面中有所不同,但大体一致,特别是都具有监视器窗口和时间线窗口。并且,任何非线性编辑软件界面中各窗口位置、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和各自的爱好任意改变和拖动,如时间线默认开启视音频轨各三条,而我们可以任意增加轨道数量,此时就必须增大时间线窗口的面积,我们拖动其边框增大即可。

我们认识了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界面设置,但此时,新的项目下空无一物,还必须进行项目的设置,并导入素材后才能正式进入编辑状态。5.2.2 项目设置

位于菜单栏上的“项目”菜单含有多种命令,如图5-5所示,主要用于项目参数设置、项目管理和选择何种输出节目样式的各种编辑命令。

依次选择“项目”中的各项命令,可以对影响到整个节目编辑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正确的参数设置是非线性编辑软件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在通常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计算机情况重新设置系统参数,合理的参数设置会增强系统的性能。

在“项目”菜单下,“项目设置”是重要的子菜单,且有“常规”、“采集”、“视频模式”和“默认时间线”4个选项。(1)单击“常规”选项会弹出如图5-6所示的“常规”设置对话框。

显示一些常规的编辑设置,如编辑模式、时间基数、视频信号的长宽比、音频信号的采样率等设置以及回放设置,如图5-7所示。

(2)单击“采集”选项会弹出如图5-8所示的对话框。提示采集素材的格式。

(3)单击“视频渲染”选项会弹出如图5-9所示的对话框。可以选择输出视频的压缩模式以及颜色的深度。

(4)单击“默认时间线”选项可以调整视频轨的数量,默认为3条,此窗口设置的视频轨道数最多为99条,这一数量也可直接在时间线窗口调整,但实际运用中不可能用到这么多。

音频也有立体声、单声道和5.1声道的不同选择,如图5-10所示。

一个项目文件实际上是一个电视节目各种素材、编辑信息的集合,项目的设置决定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基本输入输出参数。项目文件创立后,可以在此项目下导入素材进行编辑,项目的设置参数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编辑的效率。5.2.3 项目管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可以设置多个项目,不同的项目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文件”菜单可以新建项目,项目管理的主要操作位于“项目”菜单下。

如图5-11所示,打开“项目管理”界面,其中有多项功能可供选择,如是否在本项目中排除未使用过的素材以便节省存储空间;选择目的项目的存储路径;告知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等。

如果需要编辑的节目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些较为独立的段落分别在单独的项目下进行编辑处理,然后导入到主项目之中。将一个项目文件导入到当前项目的操作实际是合并两个项目,一般非线性编辑软件都支持这种方式的操作,但也应加强项目的管理,确保素材的连接路径正确。

5.3 素材的采集与导入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种基于硬盘的数字处理设备,只能对数字文件进行直接处理。随着数字化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音频信息采用数字格式进行记录,这种文件可以通过合适的接口将视音频素材输送至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视音频素材是以模拟方式存在的,这样就离不开素材的采集阶段。5.3.1素材采集

素材采集是非线性编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所有的模拟信号都必须经过采集实现模拟视音频信号数字化。因此,这个步骤对于整个节目制作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目前大部分的素材是通过磁带记录的,采集素材就要将磁带上的素材通过采集卡输送到系统的硬盘上,这个过程也经常被称之为“上载”。与上载相对应,把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制作好的节目录制到磁带上的过程则称为“下载”。

在开始采集前,应该准备好素材的播放设备,并且根据需要设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各项参数。

1.素材的准备

目前,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视音频素材既有以数字方式存在的,也有以模拟方式存在的。其中,模拟视音频素材一般存储在磁带上,而数字视音频素材的存储方式则比较复杂:一部分存储在半导体存储材料上,如松下公司的P2系列摄录像机即是采用SD存储卡存储视音频素材,此种素材计算机可以直接调用,不需要上载;一部分通过光记录的方式存储在光盘上,如CD-ROM、CD-R、CD-RW、DVD-ROM、DVD-VIDEO、DVD-RW,以及最新的蓝光光盘,此种素材可以通过光驱或专用的光盘播放设备播放;更多的则还是通过磁带来记录,如Betacam SX、DVCPRO等格式,虽然是数字信号,但仍然通过磁带记录,也必须由录像机播放完成上载工作。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向完全数字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世界各国也纷纷制定了发展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时间表,未来的视音频素材可能会以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半导体存储材料作为主要存储介质,这样非线性编辑的过程就可以省略素材的采集阶段。但目前,由于大量的素材仍然存储在磁带上,我们还是必须了解素材的采集过程。

素材的采集需要通过连接信号源设备来完成,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通过视频采集卡采集信号。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连接的设备包括磁带录像机(VCR)、摄像机(video recoder)、激光视盘机(disc player)等,这些设备至少带有复合音、视频输出端口,部分设备视频质量较高,还可能有S-Video输出端口或分量视频输出端口。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连接专门的音频设备采集音频信号,如录音机、MD、CD等,它们都具有立体声的音频输出接口。为了与多种多样的信号源设备相匹配,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采集卡也提供多种输入接口形式,如复合视频输入、分量视频输入、S-Video输入、音频输入等接口,信号源的输出端口与采集卡相应的输入端口连接好就可开启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采集了。

采集卡获取信号的质量取决于采集卡硬件的性能指标以及信号源本身的质量,根据不同的视音频信号源应分别选择相应的设备,确保采集的质量。常用的视音频信号播放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录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连接最多的设备是录像机,录像机使用录像带通过剩磁的方式记录视音频信息。生产录像机的厂家众多,各自采用的技术有所区别,加上竞争的原因,所以产生了多种视音频存储的规格。不同规格型号的录像 16 带外形尺寸大小不同,其所记录的信号质量也差异巨大。目前,常用的格式有S-VHS、Bctacam、Bctacam SX、DV、Dvcam、DVCPRO-

25、DVCPRO-50、DVCPRO HD等,其中以数字高清晰度设备质量为最佳,如DVCPRO HD的码率为lOOM,比起50M的DVCPRO-50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在录像机的接口中,为保证采集的质量,应尽量使用Y、U、V分量接口,如果录像机没有Y、U、V分量接口,可以使用S-Video接口,也即亮(度)色(差)分离接口,如果这两种接口都没有,就只能使用复合信号接口,相对于分量信号和亮色分离信号,复合信号的视频质量是最差的。录像带记录信号的磁迹不同,带盒大小形状各异,所以不能混用,但是部分录像机是向下兼容的,如DVCPRO-50格式的录像机不但可以播放DVCPRO-50格式的磁带,还可以使用DVCPRO-25格式的录像带,反过来,DVCPRO-25格式的录像机不能播放DVCPRO-50格式的磁带。同样,DVcam格式兼容DV格式。(2)摄像机:通过摄像机可以实时获取动态实景,所以摄像机也是非线性编辑系统重要的信号源。摄像机摄取的视音频信号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储在录像带或其他介质中,但也可以直接通过摄像机的输出端口输出,此时,连接非线性设备和摄像机的相应接口,就可以实现视音频信号的采集输入操作。

(3)激光视盘机:光盘机可以播放按照MPEG-1或MPEG-2格式压缩的VCD和DVD光盘,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计算机也配备了光盘驱动器,同样可以读取VCD或DVD光盘。各种激光视盘由于价格较低、可反复使用等原因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通过光盘可以获取许多资料,市场上丰富的各种光盘常可作为非线性编辑的节目源使用。当然,光盘上的视音频信号由于经过了压缩处理,质量有所下降,特别是VCD的视音频信号质量较差。并且,光盘上的信号虽然是数字信号,但与非线性编辑系统普遍采用的AVI文件格式并不相同,必须转换后才能使用,所以,非线性编辑系统应尽量使用质量较高的原始素材。另外,CD唱机及其他激光视盘播放设备可以播放CD唱片,直接向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WAV格式的音频信息。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素材播放硬件设备外,随着视频处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一些端口设计成为通用标准,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也可通过1394端口来连接摄像机或录像机直接获取数字信号。1394卡的全称是IEEE1394,Interface Card,Sony等视频设备厂商称它为iLink,而创造了这一接口技术的苹果公司称之为Firewire(火线)。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传输速 17 度达到400 Mb/s的高速,特别适合视频文件的传输,近年来随着成本的下降,1394卡正迅速普及,常用的DV摄像机即用1394接口,也逐渐出现了其他一些相关的采用1394接口的设备,如数码相机、硬盘等,有的计算机主板上已经集成了1394接口。

严格说来,1394卡就像USB(通用串行总线)一样只是通用接口,而不是视频采集卡。例如,我们可以连接一个高速外接硬盘到1394卡上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而不是采集视频信息。不过因为1394卡的绝大多数用途是与DV数码摄像机相连采集数字视频信号,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视频采集卡。

目前常用的1394卡可以分成两类:带有硬件DV实时编码功能的DV卡和用软件实现压缩编码的1394卡。带有硬件编码的DV卡处理速度快,并可以实时地处理一些特技转换,而软件编码的1394卡需要通过软件进行视频的压缩和处理,速度较慢但成本比较低。这两种1394卡采集的数字视频质量完全一致,都是压缩比恒定(5:1)的数字视频,而这种DV格式的压缩视频在摄像机拍摄时就记录在磁带上了。实际上,1394卡的功能不过是把DV格式的数据从录像带上传输到硬盘上,1394卡的作用仅仅是像硬盘接口一样做数据传输而已,并不像专业的视频采集一样,需要有视频压缩的硬件。即使1394卡上有压缩编码的硬件,也只是在编辑生成的时候起作用,而在视频采集时不起作用。

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与视音频设备连接方式如图5-12所示。

2.设置采集参数

前文已提及非线性编辑系统采集信号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模拟视频信号的质量,还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能指标。不同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不同的采集卡硬件与音视频处理软件,对音视频信号的处理质量各有千秋,即使同一套非线性编辑设备也可通过参数的不同设置,得到不同的图像质量和存储时间。

音频信号由于只有频率、强度、相位等信息,数字化后文件并不太大,所以一般不压缩。而视频信号包含信息量大,频带范围宽,加之目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压缩主要针对视频信号。设置采集信号时的压缩比,必须根据需要来进行。低压缩比的图像质量好,数据量大,同等硬盘容量能存储的素材时间短;高压缩比的图像质量差,数据量小,能存储的素材时间则长。

在输入素材时,应该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和不同的编辑要求,决定采用的接口方式和压缩比等参数,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应尽量使用数字接口,如SDI(分为SD-SDI或HD-SDI)、DV 1394、SDTI(分为QSDI,CSDI,SDDI)、FDDI等,如果用作放像机的磁带录像机或非线性编辑系统没有数字接口,则只能使用模拟接口。考虑到尽量选用高质量的信号,使用接口应遵循这样的优先顺序:YUV分量信号接口、S-Video接口、复合信号接口。(2)连接时还需注意:输入与输出不能接反;端口样式不同时需使用转换插头;端口也不能混淆,特别是分量连接的Y、U、V三种信号比较复杂,需仔细一一对应地连接好。

(3)对同一种压缩方法来说,压缩比越小,图像质量越高,相应地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如果硬盘空间容量足够,节目的质量要求也高,就可以采用低压缩比甚至是不压缩的采集参数;反之,可以采用高压缩比以便加快采集进度节省采集时间。

(4)对于不同的压缩计算方式,可能图像质量与压缩比不完全对应。例如,Betacam SX系统的压缩比是10:1,但由于采用的是MPEG-2 4:2:2的压缩方法,其图像质量反倒要好于采用3:1压缩比及M-JPEG方法压缩的AVID MCl000系统。(5)音频的连接还需注意平衡、非平衡的匹配问题。许多非专业设备音频使用非平衡式的接口,此时需采用平衡和非平衡的转接线连接,还应控制线路长度,避免引入噪音信号。

具体采集参数可以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菜单上的相应选项来进行设定。例如,Premiere Pro的素材采集参数设定可通过选择“素材”→“采集设置”命令进行设定。

3.信号采集

非线性编辑系统需要采集的信号可分为音频、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可分为单帧静止画面和多帧动态画面。音频信号经常与视频信号同时采集,以WAV数字格式存储;单帧静止画面的素材可以直接从连续的动态影像中截获,以多种图像文件格式加以存储,所以,本小节信号的采集主要介绍连续的动态视频文件的采集过程和方式。

视频文件的采集主要有手动采集、自动采集、批量采集、定时采集等方式。

手动采集方式是早期非线性编辑过程中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方式,对于无编辑控制功能的放像机或采集卡不具备录像机控制接口的情况只能采用此方式。首先直接手动操作放像机播放音视频信号,其后素材的采集过程就非常简单了:播放或前后搜索寻找素材,通过监视器或非编系统的采集窗口浏览素材内容,发现需要的素材镜头后,单击采集键,采集完所需镜头后单击停止键即可。然后重复此过程,继续浏览并采集所有的素材资料并存储到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由于是手动进行控制,其采集的素材难免不够精确,所以一般在采集素材时都需要留出一些富余量,以便进行精确的编辑。另外,手动采集方式也不限定在采集放像机播放的信号,各种光盘播放设备或摄像机等也可进行同样的连接和操作,以便采集VCD、DVD光盘的资料或摄像机输出的实时信号。

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比较类似,区别主要在于不是手动操作放像机,而是通过遥控接口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操纵录像机播放素材,其他操作基本一致。自动采集的优点在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接口遥控录像机,播放或前后搜索寻找素材比较精确,可以将素材的初编过程在采集的同时予以完成。

批量采集,部分非线性编辑系统称之为批采集,则是指在浏览素材的基础上首先设置多个需要采集的素材入、出点的时间码信息,然后由系统自动地逐段采集素材。批量采集功能是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提高素材采集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此种方式实际上是以高压缩比的采集参数采集素材,视频质量虽然比较低,但数据量小、处理速度较快,在硬盘上可以存储更多的素材,而一旦完成了采集和编辑工作,即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设定采集的压缩比等采集参数,系统根据编辑顺序和每段素材的编辑入、出点,从原始素材带中把素材重新采集到硬盘中,用高质量素材替代低质量素材输出。所以,批采集的使

用解决了素材量大而存储空间小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图像信号的质量。批量采集时还应注意,磁带的时间码不能缺失或重复,否则只能采用手动采集。所以在拍摄时为方便以后的编辑工作,需保证磁带上时间码的连续性,通常在新磁带的开始记录10~20秒黑场建立连续的时间码;磁带从录像机取出时,时间码通常会被重置,如果在记录过程中必须取出并重新放入一个磁带则需在插入磁带后卷到存在时间码的位置,再从此点继续开始记录。

定时采集可用来定时采集来自卫星等设备传送来的信号,实现无人值守的录制方式。

DV等数字格式摄像机的视频采集与模拟摄像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采用数字记录方式,基本都有符合IEEE1394标准的接口,这样就可以直接将磁带上的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进行数字非线性编辑,不会出现模拟记录方式多次重放及复制后信号质量损耗较大的现象。这样,通过非线性编辑的控制界面,用鼠标就可以采集素材了,可以和前述的采集方式一样进行批量采集。采集后的素材在编辑完成后还可以通过1394接口将成品输出到摄录一体机中。

随着数字高清晰度和存储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采用“闪存”半导体存储方式进行数字视音频信号存储的摄像机,如松下公司的P2系列设备。由于半导体存储材料响应时间快、可反复使用、抗震性能好、数据的可恢复性、功耗低、与计算机完全兼容等优点,避免了光盘和硬盘抗震性能差等弱点,寿命长于磁带,可能成为今后视音频信号的主要载体,如果摄像机拍摄的素材能直接处理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文件,则可以将摄像机或存储卡直接连接到非线性编辑设备,完全省略掉素材的采集过程,也可以省略掉上载时间,但是素材的导入过程还需要进行。

5.3.2 素材导入

当素材采集完成后,素材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存在于硬盘之中,此时并不能直接对这些素材进行编辑和处理,我们还需将各种音频、视频素材以及硬盘上其他路径下的图形图像文件、字幕文件等导入到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素材库中,以便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强大制作功能编辑出优秀的电视节目。

1.可以导入的素材格式

非线性编辑系统支持的文件格式繁多,不同的文件类型还可以转换后导入到 21 项目中来。非线性编辑系统支持的常见文件格式有以下几种: ·AVI文件,单帧分辨率为720×480(NTSC制)或720×576(PAL制);

·32kHz,16位立体声的WAV格式音频文件;

·44.1kHz,16位立体声的WAV格式音频文件;

·48kHz,16位立体声的WAV格式音频文件;

·Windows BMP图像文件;

·Flash(.fpx)图像文件;

·GIF(.gif)图像文件;

·Macpaint(.pntg,.pnt,.mac)图像文件;

·QuickTime(.qti,.QTIF)图像文件;

·Sillicon Graphics(.sgi,.rgb)图像文件;

·JPEG(.jpg,.jpeg)图像文件;

·Tageged Image File(.tif,.tiff)图像文件; ·Truevision TARGA(.tga)图像文件; ·Adobe Photoshop(.psd)图像文件; ·字幕文件(.tdf)。

2.素材的导入操作

素材的导入通过“文件”菜单操作,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导入按钮位于“文件”菜单下,可用鼠标在文件库中进行选择,也可用Ctrl+I快捷键打开导入窗口,如图5-13和图5-14所示。

根据编辑经验,非线性编辑所需处理的素材将以一个个镜头的形式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约涉及90~120个不同的场景,600~700个镜头,同样时长的电视剧相对则少一些,并且不同题材类型的电视片涉及的镜头数量各不相同。为了加快节目节奏并符合现代观众口味,部分电视节目可能包含更多的镜头数量。这就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已拍摄的素材镜头数不够,编辑人员需要将一段素材编辑成多个镜头使用;二是拍摄时出于保险起见,素材量过大,必须有选择地删除一些素材。这两种情况下都使素材的采集和导入过程完成后,还需要浏览各类素材、归档分类和素材的技术处理。

3.素材的整理

由于素材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所以可以在非编软件界面上通过浏览来选择素材。素材的浏览是为选择所需的镜头做准备,任何非线性编辑软件界面上都提供比较大的窗口来显示和浏览素材,并且此窗口位置和大小可以灵活调整,方便浏览和选择。在浩繁的素材中逐一浏览并找到需要的素材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所以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转场分析、人脸检测、相关性分析等功能帮助用户在大量无序的素材中快速找到所需的素材画面。用检索的方式进行素材的查找则是简单、快速、方便的办法,非编系统提供的检索方式有多种,如:名称、类型、时间长度、出入点、文件路径、素材采集参数、素材使用情况等。Premiere Pro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检索查找界面如图5-15所示。

素材的查找可以是精确检索或模糊检索,也可以用几种检索方式组合检索。素材的检索查找是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素材的归档分类对素材的管理和提高编辑效率也是很有意义的。许多非线性编辑系统以素材箱的形式来管理素材,制作一部电视节目可能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素材箱。同一类素材存储在同一个素材箱内,在编辑时需要某种素材,就到相应的素材箱里去寻找。素材以关键帧的形式存在素材箱内,也就是说,在素材箱窗口里,看到的是代表素材内容的一个个图标和相关的提示。

找到素材后即可以根据创作要求进行编辑了,但素材采集并导入到非线性编辑系统时,只是对素材进行初步选择,在正式进行编辑之前,对于进行素材处理是有必要的。手动采集比较粗略,而自动采集等采集方式也只是对素材初步选择,为了编辑顺利,也为了给编辑时选择镜头留有余地,多采集一些镜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因此,采集进来的素材不一定都是要编辑到节目中的。对素材的处理主要包括剪切(设定编辑入出点)和简单的效果处理(慢动作、调整颜色)等,由于可以借助非线性编辑的时码显示,可以准确掌握时间长度。

素材的剪切是粗编的过程,在编辑界面上双击选中素材,系统会弹出该段素材的编辑窗口,拖动时间线浏览此素材,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入出点,在素材编辑窗口下方会显示入点时间、出点时间以及入出点间段落总时间,在编辑过程中能 24 够实时掌握准确时间。

对素材的效果处理有多种方式。例如,电视新闻节目需要隐藏当事人的真实形象时,可以对视频画面的局部进行追踪马赛克和动态模糊特技来遮挡住所要采访人物对象的脸部;素材的长度也可以任意改变,根据节目节奏的需要或配合画外音的长度可以用慢动作或快动作,也即是拉长或缩短素材的时间长度;另外还有色彩校正、运动模糊、径向模糊等等多种素材效果的处理方式。

5.4 视音频编辑

当素材采集、归类以及简单的效果处理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正式进入编辑阶段,对于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这是一个关键步骤。视音频素材如何取舍和编排、镜头间如何转场和衔接等工作都需要编辑制作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借助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强大功能,圆满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5.4.1视频编辑

视频编辑是对视频素材按照分镜头稿本或导演的创作要求并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的过程。在传统的线性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将一个一个的镜头顺序复制到空白录像带中,经常因为少许改动而重新制作整段节目,影响创作的连续性和编辑质量,非线性编辑过程中大量视频素材只是简单地拖曳到时间线(Timeline)上,镜头的前后组接顺序可以任意改变,同时可以在时间线视频编辑轨上任意添加、删除、替换和改变视频素材。

1.时间线简介

时间线是非线性编辑系统普遍采用的编辑模式,各种素材内容按照编辑顺序排列在时间线上。每当编辑一部电视作品,都需要创建一个项目,此时就会有提示询问在时间线上设置几条视频编辑轨和音频编辑轨,非线性编辑系统理论上可以提供无限条视频轨或音频轨,系统默认设置为3条。在时间线上设置过多的编辑轨用处不大,反而会增加编辑过程的复杂性,显示器也无法同时呈现太多的轨道,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设置,如有需要可以增加。

非线性编辑软件中时间线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窗口,默认位置在编辑界面的下部,如图5-16所示。以Premiere Pro为例,时间线上的素材以不同色彩标明其特点,只有音频没有视频的素材呈淡蓝色,而视频、音频都有的素材显示为绿色,25 只有视频没有音频的素材呈现的则是黄色,而图像素材显示为红色。视频轨从下至上依次编号为“视频1”,“视频2”„„如果不同视频轨上有重复排列的素材,则播放时轨道编号数大的素材将覆盖轨道数小的素材,其排列顺序是从上往下,所以在使用多条编辑轨进行编辑时不仅要考虑本视频轨上的素材,还要注意其他视频轨上素材的分布情况。如果某一时间所有视频轨都无素材,则显示为黑场,因此,在添加素材时需尽量小心使素材紧密相连。

为调整方便,时间线的刻度间隔可以任意调整,时间线窗口左下角有一控制放大缩小的滑块,向左滑动缩小时间间隔,向右滑动放大时间间隔。在精细调整时,特别是需要删除时间线上无用的间隔时,我们必须放大时间间隔进行仔细寻找和调整。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缩放工具来调整时间线上时间间隔。

时间线窗口每条轨道的左端还有一些控制按钮,如视频轨左端有一“眼睛”图标,默认为打开,监视器可以显示该轨素材的第一帧图像,如果不选择,则监视器不会显示该轨素材的图像;还有一“锁定轨道”按钮,可以锁定整条轨道,避免误操作;“显示风格”按钮有多项选择,由我们根据需要或习惯来选择素材在时间线上显示的方式,默认为“只显示开头”,即只显示开头第一帧画面,也可在轨道素材上“显示头和尾”,即显示开头和结尾两帧画面,或者“显示帧”,即显示每一帧的画面,或者“只显示名称”,如图5-17所示。对于音频轨的素材还可选择是否“显示波形”。如果对素材添加有特效等处理,视频轨左端还有“显示关键帧”按钮。

音频轨相类似,左端有一“喇叭”图标,默认为打开,播放时可以听到声音,如果不选择此图标则播放时只能看到红色的时间标尺移动而听不见声音。

2.添加素材到时间线

一段素材被添加到时间线窗口时就会改变视频节目的一部分,其第一帧画面会显示在非编软件界面上的“监视器”窗口中,单击播放按钮即可以浏览此段素材内容。

添加素材有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把视频素材从项目窗口直接拖动到时间线窗口,这是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对素材比较熟悉或素材已经过处理的情况。如果素材文件同时包含视音频信息,则会分别将其添加到视频轨和音频轨上。1)直接添加素材

直接添加素材是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在项目窗口中选中需要的素材文件,按住鼠标左键可将其拖曳至选定的视频轨道上,松开鼠标左键,此素材即被添加到了时间线上,进入待编辑状态。

此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添加素材效率:(1)素材被拖至视频轨道上后,其位置可以很方便地任意改变。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可以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之间移动。所以,添加素材到时间线上时可暂不用精确定位,以节省时间。

(2)素材被错误地拖至视频轨道上,或时间线上不再需要某素材时,可用鼠标左键选中该素材,然后直接按Del键将它从时间线上删除即可,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剪切”或“清除”命令进行删除。此时文件仍然存在于素材库中,只不过不在时间线上而已,如有需要,可再次添加。

(3)可以同时从项目窗口中选定多个素材文件进行拖动,也可以拖动一个文 件夹到时间线窗口中,其作用相当于拖动该文件夹中所有的素材文件。此时系统会自动根据选定的素材文件类型将其分别添加到时间线上正确的视频或音频轨道上,同类文件按照原项目窗口中的排列顺序排列在同一轨道上。

除了直接从项目窗口中把素材拖动到时间线窗口中的方法外,还可以有其他方法添加素材,即从监视器窗口直接拖曳或通过控制器按钮添加素材。2)从监视器窗口添加素材

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大量素材是以AVI格式存在的,可能既包含视频部分又包含音频部分,在添加素材时必须确定是全部使用,还是只选用视频或只选用音频,从而确定应选择监视器窗口中的“抓取视音频”、“抓取视频”还是“抓取音频”选项,如图5-18所示,单击监视器源窗口右上方的右三角图标即可弹出如图5-18所示的“视、音频抓取选项”下拉菜单。如果只选用视频部分或此段素材仅为视频素材,可以选择“抓取视频”选项,通过监视器窗口浏览画面内容,为准备添加的素材设定入点和出点,然后拖动素材到时间线窗口中需要的位置上即可。

在素材中设定编辑入点和出点是编辑过程中需经常进行的操作,若想从很长的一段素材中截取一小段素材,这种方法比较方便,相对于第一种方法直接添加素材来说也比较精确,实际上相当于对素材进行了粗剪。

具体操作如下: ①观察监视器窗口中的素材,找到我们需要的入点时,按“设定入点”按钮,将入点设置好。

②搜索这一镜头准备作为结尾的画面,找到后,按“设定出点”按钮,出点的时间码即设置完毕。

③将鼠标放到监视器窗口的画面上按住鼠标左键,可将刚刚设置好的介于入、出点之间的素材片段拖到时间线上。

监视器窗口提供类似录像机的往复按钮和精确到帧的单步前进(后退)按钮,可以精确地完成编辑入出点的工作。由于可以设定入点和出点,此种方法比从项目窗口中直接拖动素材添加要精确,但视频素材在时间线上放置的位置还需进一步调整。如果通过监视器窗口的控制器按钮添加素材则可以更加精确。

3)通过控制器按钮添加素材

这种添加素材的操作稍显复杂。首先,如同上述从监视器窗口添加素材一样,需确定是添加视音频还是只添加视频或音频。现以只添加视频为例介绍用控制器按钮添加素材的方法。

选择图5-18中的“抓取视频”选项;在时间线窗口中选择目标轨道,因这里仅添加视频而不添加音频,故选任一视频轨即可;在监视器左侧源窗口中为即将添加的素材设定入点和出点;使用监视器右侧目标窗口中的播放位置指示器设置素材即将插入的位置;然后执行监视器左侧源窗口中的“插入”命令或执行“素材”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即可将介于入、出点之间的视频素材插入到时间线上指定轨道的指定位置。

此时需注意的是:选择“素材”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就是直接将视频素材添加到指定位置,此时原来时间线后的所有素材都将后移;如果选择“素材”菜单下的“覆盖”命令或监视器源窗口中的“覆盖”命令,视频素材将会覆盖指定位置上的原有素材。

对于简单的电视节目,例如电视新闻,如果按顺序添加了所需素材,素材也经过了精确选择合适的入、出点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直接播放时间线输出电视节目了。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会这么简单:素材可能需要反复的选择、调整、修改,特技转场也可能用到,字幕和声音还需添加,所以视音频编辑和其他的编辑处理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3.视频编辑

视频素材被添加到时间线上之后,编辑工作可以正式开始。非线性编辑软件提供多种编辑工具方便编辑处理过程,可以选择“编辑”菜单下的命令进行操作,如图5-19所示,常用的编辑功能也可以直接通过快捷图标来实现。

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的编辑处理方式比线性编辑更灵活多样,有插入编辑、波纹编辑、旋转编辑、滑动编辑、三点编辑和四点编辑等多种。实际上,多种编辑方式可分为改变节目长度和不改变节目长度两大类。

1)改变节目长度的编辑方式

(1)插入编辑。这种方式是非线性编辑中一种改变节目总长度的编辑方法。在非线性编辑中的插入编辑与线性编辑中的插入编辑含义完全不同。在传统的线性编辑中插入编辑和组合编辑都是重要的编辑手段,线性编辑中的“插入编辑”是指在一段有连续控制磁迹信号的磁带上用新的信号替换旧信号的过程,时间长度必须精确相等,编辑前后节目长度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在非线性编辑的处理过程中也有“插入编辑”一词,但含义不同,此时则是指将某一素材插入到时间线上已有的两个素材之间的编辑操作过程。

插入编辑具体的操作步骤:选择需要插入的素材,通过监视器窗口确定素材的入点和出点,找到时间线上编辑轨的入点,通过菜单或快捷键选择插入工具,30 插入工作完成。

插入编辑实际上是在时间线上增加了一段素材,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整个节目的总长度,但插入点前(时间线上的左侧)的所有素材不会受影响,在插入点后的素材则会整体右移。虽然节目的总长度会发生改变,素材在时间线窗口中的具体位置也会改变,但原时间线上素材的相对位置、特技、字幕等因素都维持不变,特别适合修改电视节目时添加内容。非线性编辑的插入编辑方式是使用传统线性编辑的工作人员梦寐以求的功能,因为线性编辑不可能把磁带剪开插入一段新的磁带,所以传统编辑方式下只能插入一段同等长度的镜头或干脆重新编辑,耗时费力。

(2)波纹编辑。这种方式可以调节某个素材的入点或出点改变此素材的长度,从而改变总的节目时间长度。

和其他编辑方式不同,波纹编辑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波纹编辑仅改变进行编辑处理的素材长度,不改变其他素材的时间长度。其次,对时间线上前面排列的素材无任何影响。再次,时间线上各素材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因为针对某一素材进行的波纹编辑,无论增加还是缩短其时间长度,这一素材后面的所有素材也会相应向后或向前移动。所以波纹编辑适合对某一素材进行局部的修改。

具体操作时,需要选中一素材,在工具栏选择波纹编辑工具,移动鼠标光标位置至待修改素材的首端或尾端,根据需要向左或右拖动即可。移动鼠标光标位置至素材的中间时,波纹编辑不起作用,仅当其放在素材的首端或尾端时,光标形状才能变为波纹编辑形状并起作用。此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素材的尾端向右时,素材的持续时间增加,同时后面的素材整体后移;当拖动素材的尾端向左时,素材的持续时间减少,同时后面的素材整体前移。但不管是拖动素材的首端还是尾端,是向左拖动还是向右拖动,当前素材在时间线上的起始时间并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素材尾端在时间线上的位置。

(3)段落编辑。段落编辑方式也是非线性编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修改方式,与微调编辑方式着眼于段落之间的接点不同,它针对的是素材段落的修改。对段落的修改会产生如下两种结果:整个节目长度改变和不变。

(4)覆盖编辑。在编辑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现在已编好的节目段落中,对一段节目内容不太满意,想用另外一段素材取而代之,这时候用覆盖编辑 31 就非常方便。

在素材库中先指定要替换的素材,接着在编辑轨上指定要替换的段落,选择替换工具就可以将这段素材替换了。不过由于这两段素材的时间长度可能不一样,在替换后节目的总长度会发生变化。

(5)选择工具编辑。时间线上的选择工具图标其主要作用是选择并移动素材,可以改变素材在轨道上的位置或移动至不同的轨道上。但将移动工具放至素材的首端或尾端并向左右拖动时,此工具可以改变素材的长度但不影响其他素材,实际上完成了素材长度的编辑工作。

(6)比例伸展编辑。比例伸展是通过更改素材的播放速率来改变其时间长度。与上述选择工具一样不影响其他素材,但其不是靠更改素材的出入点改变长度,而是在改变持续时间的同时改变播放速度。

2)不改变节目长度的编辑方式

非线性编辑过程中许多情况下需对素材进行精确的调整,此时节目时间长度并不改变。目前电视播出的技术特点决定了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制作方式,如果一个电视节目经过编辑后时间长度已确定,此后的编辑修改过程就不能改变节目总的时间长度。

(1)四点编辑。四点编辑和三点编辑都是指对原始素材的编辑方法,所谓三点、四点指的是素材的入点和出点的个数。

四点编辑是在监视器窗口中为素材设置入点和出点,并在时间线上为准备添加的位置设定入点和出点,共有四个点。由于选取素材和目标位置的长度一致,所以,四点编辑不改变总节目的时间长度。

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素材库中选中需要添加的素材,双击鼠标左键或用拖曳的方式将其添加到素材调整窗口中;

②浏览素材,设置素材的入出点;

③在时间线上需要的位置设定放置素材的入出点;

④将时间线编辑窗口中的“添加轨道选择标记”移动到时间线上指定的轨道; ⑤单击时间线上编辑窗口的插入或覆盖方式,完成编辑过程。

为实现精确编辑的目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还提供调整功能。如果四点编辑中 32 分别设定的入点和出点不匹配,可以使用“延时调整”选项,软件会改变插入素材的长度,以自动适应目标时间线中设置的长度,此时新插入素材的速度也会改变。也可以使用“修剪源素材”选项,软件会自动移动源素材入点和出点之间的画面,以匹配目标窗口入点和出点之间的延时。如果对编辑修改后节目不满意,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可恢复性,我们只需选择“取消编辑”选项即可取消编辑操作,时间线上就会恢复到最后一次改变之前的状况。

(2)三点编辑

三点编辑比起四点编辑简单且节省时间。此种编辑方式是在准备插入的素材和时间线上目标位置共4个点中只选择3个点,可以是两个入点和一个出点,或一个入点和两个出点,然后进行替换的一种编辑方式。至于第4个点,编辑软件会自动设置。

具体的操作步骤与四点编辑基本一致,只是可以省略一个入点或出点的设置过程。并且,不需要精确设定插入的素材和时间线上目标位置的时间长度,避免了反复修改或进行素材速度等调整操作,可以加快编辑进度。

(3)覆盖编辑

覆盖编辑方式在素材与置换的原节目段落长度相同时,即是一种不改变节目总长度的编辑方式。此时,覆盖编辑与传统的线性编辑中的插入编辑方式含义相同,都是用一段新的素材替换掉已编辑好的电视节目中的一段同等长度的素材,都可以分别或同时对视频、音频进行替换,对整个成品节目的长度没有影响。但是非线性编辑条件下,覆盖编辑操作可以方便地撤销和恢复,觉得不满意随时可以撤销刚才的操作;而线性编辑中的插入编辑方式则不可能这么容易,此时只要执行了编辑操作,新的素材就会覆盖并记录到录像带上,无法恢复,所以执行编辑命令前必须认真思考斟酌,避免出现大的问题。

(4)旋转编辑

这种方式可以同步调节前一个素材的出点和后一个素材的入点,以保持两个素材和其前后的所有素材原长度不变。

旋转编辑修改的对象是单一的素材,但影响到这一素材和同一条视频轨上紧挨着的另一素材,前一素材时间增加则后一素材时间缩短,反之,则后一素材时间增加,但是最终两条素材加在一起的时间长度以及节目总时间长度都不发生变 33 化。

具体操作步骤为:选中一素材(在工具栏选择旋转编辑工具),根据需要移动鼠标光标位置至待修改素材的首端或尾端,此时,光标形状变为旋转编辑形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素材的首端向左时,素材的持续时间增加,同时后面的素材整体后移;当拖动素材的首端向右时,素材的持续时间减少,同时后面的素材整体前移,但不管是向左拖动还是向右拖动,当前素材在时间线上的起始时间并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素材尾端在时间线上的位置。

(5)滑动编辑

滑动编辑是同步调节一个素材的入点和出点并保持其长度不变的编辑方式。滑动编辑时显示窗口中呈现4幅画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前一素材的出点、选定待编辑素材的入点、选定待编辑素材的出点、后一素材的入点。中间两幅画面底部显示的帧数表示所选定素材的入、出点被改变的帧数,如果是负数,表示向前移动,正数则表示向后移动。

滑动编辑保持节目总长度不变,素材在编辑线上的位置不变,也不会影响前后其他素材,仅仅是改变了这一段素材开始或结束的画面内容。

(6)剃刀工具编辑

利用剃刀工具改变素材的长度也是处理和编辑素材的常用方法。在选中的素材上应用剃刀工具可以将一段完整的素材一分为二,原素材仍然位于时间线上并占据同样的长度,只不过分开的两段素材可以分别进行单独处理。

经过多种编辑手段的运用后,我们将需要的素材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到了时间线上,但由于各种原因,时间线中间留有空白或不同视频轨上素材出现重叠,这时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还需仔细修整。出现空白的地方在播放时会出现黑屏,必须将其删除。素材的重叠情况较为复杂,因为视频轨道编号高的素材会遮盖住编号低的轨道素材,如果内容是需要的,我们必须移动右边的素材,如果是两段加有转场特技的素材我们可以不予更改。素材重叠而只显示轨道编号高的素材这一特点可以用于编辑过程中,有的素材可以将其首或尾“藏”在其他素材后,省去利用剃刀工具裁切或其他工具调整入出点的麻烦。

4.其他图形图像的编辑

除了对连续的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处理外,非线性编辑还可对图片等其他素材 34 进行处理。图片等静态图形文件也可直接添加到时间线上与视频文件混合编辑,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输出节目时把图片文件和其他视频文件处理成同样的连续视频信号。

另外,非线性编辑系统普遍面临多格式混编问题。由于现在流行的视频文件的编码格式五花八门,同样后缀的文件可能从一台机器复制到另一台机器后就不能正常播放,这是因为表面上文件的扩展名虽然相同,但其却有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编码格式。比如经过M-JPEG编码生成的文件格式为.avi。采用VCEG标准生成的文件后缀也是.avi,采用MPEG-4技术压缩的视频文件还是.avi。这些不同编码格式有着各自的优越性,但采用不同格式编码的视频文件在播放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解码软件。只有正确安装了所需要的视频编、解码器才能正常打开。

现在为解决多格式混编问题,许多非线性编辑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多格式混编产品。多格式混编带来编辑的随意性和灵活性,使我们的创意突破文件格式的限制而得到自由延伸。但是部分厂家虽然声称自己的非线性编辑支持多格式混编,但实际应用中却有许许多多的限制。例如,出现不能在同一时间线上使用不同格式素材的问题,要使用其他格式的素材则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参数的设置,而在重新设定的参数下原先的素材又不能用了;还有的虽然在同一时间线上可以使用不同格式的素材,但是编辑软件却不能在同一时间线上对不同格式的素材进行编辑处理,这样的多格式“混编”离真正意义上的混编有一定距离。对于无法混编的问题只能采用将其中一部分格式不符合的素材转换编码格式后再行使用。5.4.2 音频编辑

音频编辑与视频编辑同样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重点。为完成音频编辑工作,早期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合成机房来完成,这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音频制作的所有设备,如调音台、效果器、多轨录音机、VTR放像机等。这种方式带来成本高、需要多人配合操作等显而易见的缺点。现在,音频编辑进入数字时代,用户可以用专业的非线性音频编辑站进行编辑,但考虑到电视节目制作中音、视频制作不便分离的问题,加上一般非线性编辑系统也提供强大的音频编辑功能,完全可以代替多轨录音机和调音台等硬件设备,从而编辑制作出声音与画面同样完美的电视作品。

非线性编辑提供以下基本的音频处理功能: 35(1)高保真录音功能。可调整记录音频的输入电平、均衡、频响、单声/立体声等多项参数。

(2)兼容处理多种音频格式。MP2、MP3、CD、WAV、MIDI等各种格式的文件无须制作,系统提供的格式转换软件可实现将上述格式文件快速导入,进一步保障节目的音频质量。

(3)编辑功能。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实现2~99轨音频混合、数字降噪、时间轴缩扩、频响均衡处理、限幅、延迟、回声、音量放大减小、淡入淡出、剪辑、插入、覆盖等功能。

1.音频信号的处理

在整个后期制作流程中,因为技术的原因,目前音频制作和视频制作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视频编辑的最小单位是帧,而音频编辑的最小单位是采样点;视频素材和画面效果可在监视器上逐帧或连续地看到,而相对于视频信号来说,音频信号不太直观,音频素材和效果只能通过播放由耳朵听见,所以视频效果可静态调整,而音频效果只能动态调整,这就决定了二者的调整方法是不同的。

目前,大部分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16位量化处理音频信号,而国家标准GY/T156建议录音棚原版录音和高清晰度制作选择24位量化,所以在数字高清晰度时代,非线性编辑系统无论在视频还是在音频处理方面都应该有大的进步。对于音频质量要求严格的节目,一般采用专业音频系统处理后再采集至非线性编辑系统与视频信号一同处理。现在,已有部分非线性编辑系统在音频编辑质量上可与专业音频工作站相媲美,对于追求音频和视频同样完美的创作人员来说,避免了在不同设备上来回处理的烦琐,保证了声画同步,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

最新的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对音频信号采用24位以上的高精度采样率,提供标准的专业调音台操作模式,支持各类型外部控制台,例如Merging E-Desk,JLCooper MCS3800等,支持多声道及5.1环绕声制作,支持Dolby编辑,提供延时器动态处理、图示均衡器、参量均衡器、语音控制等专业音频效果器,提供去抖动、去咝声、采样降噪、声音拉伸和资料声音修复等插件效果器。这些功能由于都是在一个系统中实现的,保留了视频编辑的所有功能,可以基本满足我们对音频处理的要求。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一部分音频信号是以WAV格式存在的,直接拖曳至时间 36 线上的音频轨道即可;另有部分音频信号是和视频信号一起以AVI格式存在的,AVI文件被拖曳至时间线上时,音视频信号会分别显示在不同音视频轨道,在时间线上前后移动时,它们一起移动,但可以分别加以处理。为了明显起见,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用不同颜色进行标定,如只有音频没有视频的素材显示淡蓝色,而视频、音频都有的素材显示为绿色,只有视频没有音频的素材呈现的则是黄色,而图像素材显示为红色。

电视节目中的音频信号可以分为人声、解说、音乐和音响等多种,其频率、响度等物理指标各不相同,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我们经常根据需要对音频素材进行处理,如调整声音大小、改变声音频率结构、加快或减慢声音速度等。

一般非线性系统可提供三波段实时均衡器,均衡波段分为低频、中频、高频三个波段范围,涵盖了20Hz~20kHz人耳所能听到的频带范围。有的系统提供多于三波段的均衡器,音频信号的整体均衡效果更好。每个波段依次支持一定数量的均衡滤波器,用来调节低频、中频和高频以形成专业品质的声音效果。

2.上载音频素材

音频信号采集后一般以非压缩的WAV文件格式保存。除了采集的音频信号,计算机上已经保存的各种效果声、背景音乐等数字音频文件可以直接导入到当前项目文件下,如MP2、MP3、CD、WAV、MIDI等格式的文件无须制作,系统提供的格式转换软件可实现将上述格式文件快速导入,进一步保障节目的音频质量。

音频素材导入后,可以将其拖曳至时间线上进行编辑和处理。我们可以借助波形来判断声音的大小和开始的位置,但音频信号不直观,一般是和视频信号一起采集,所以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可以借助参考视频信号来确定起始点和处理的范围,通过与音频信号同步采集的参考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的采集也可以精确到1/25s。

3.音频素材的播放

视频素材可以通过监视器窗口观察,且在时间线上可以看到第一帧画面,而音频素材与视频素材不一样,音频素材只能看到波形,在编辑处理前我们必须通过播放才能精确掌握音频的情况。

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有多种播放声音素材的方法,如Premiere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监视器窗口来进行播放,其步骤如下: 37 ①选择“文件”→“导入”命令,加载一个声音素材。

②用鼠标双击该声音素材,将出现如图5-20所示的窗口。

③在这里,声音的波形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剪辑者可以从波形上了解声音的高低起伏点以便剪切或添加关键帧。

④单击播放按钮即可听到声音,图5-20左边的时间是已经逝去的时间,右边的时间为当前声音的总时间长度。

⑤单击“设定入点”和“设定出点”按钮可添加入点和出点,默认情况下,声音素材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就是入点和出点了。在设定了入点和出点的情况下,单击“从入点到出点播放”按钮可以播放入点和出点之间的声音片段。

另一种播放声音的方法就是直接在项目窗口中进行:首先导入一个声音素材;然后在项目窗口的左上角已经出现了一个小的播放控制栏,单击控制栏上的播放按钮即可播放声音。也可以拖动滑块来播放声音,这是一种简单的播放声音的方法。

4.编辑音频素材

已被拖曳至时间线上的音频素材可以单独或与视频信号一道进行编辑处理。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实现多轨音频混合、数字降噪、时间轴缩扩、频响均衡处理、限幅、延迟、回声、音量放大减小、淡入淡出、剪辑、插入、覆盖等多种编辑处理方式。

具体的编辑处理过程如下: 1)打开需要编辑的音频文件

单击时间线上待编辑的音频素材。或选择“文件”→“打开”命令,在弹出 38 的“打开波形文件”对话框中单击所需文件打开。2)剪切音频文件

无论是采集还是直接导入的音频素材,其长度一般情况下均多于所需要的量,所以我们需删除多余长度。

比较粗略的方法是使用“剃刀”工具进行裁切,“剃刀”工具前后运动时时间线刻度上有指示以便我们确定裁切位置。为精确起见,我们还可以调整放大时间线的刻度间隔,去掉音频素材前后多余的部分。

精确的方法是在监视器窗口对音频素材设定编辑入点和出点,保留其中有用的部分。

3)编辑音频文件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音频文件能实现多种编辑处理:(1)多轨音频混合。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混合功能强大,能对多路音频信号进行混合。

选择“窗口”→“调音台”命令,打开如图5-21所示的“调音台”对话框。调音台提供了同时控制多个音轨的能力,并且能够对各个音频上的音频素材进行音量和增益上的调整、录制和混合。

此时需注意的是,时间线上音频编辑轨道与声道的概念不同,音频编辑轨道 39 是放置处理音频素材的载体,一条编辑轨道放置一条音频素材。任意一条编辑轨道都可以是单声道的也可以是双声道的。

(2)数字降噪、频响均衡处理。这是非线性编辑系统对音频素材的基本处理,可以保证声音的质量。

(3)声音大小处理。与视频信号的编辑处理不同,对音频信号的音量放大或减小是一项经常进行的操作,而视频信号由于技术的限制,无论是亮度还是对比度都不能随意改变。调整音频信号的强度有几方面的需要:不同信号源采集或导入的音频信号强度不一,例如直接通过话筒采集的声音电平如不经过处理一般会小于通过线路输入的声音电平,所以我们必须降低过大的音量、调高过小的音量,以使整部电视作品的声音强度保持一致,避免连续的电视节目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艺术创作也需要不同的声音强度处理,例如,表现高亢激昂的情绪需要大音量,表现卑微猥琐只能是小音量,我们必须根据电视节目创作的需要灵活调整。

此时还需注意,音频信号不能无限放大,添加到电视节目中的声音素材音量必须遵循一定规则,这其中既有制作技术上的规则,也有剪辑艺术上的要求。例如,背景音乐不可超过解说台词的音量大小,音效素材中不可出现杂音等,且过大倍数的放大可能造成声音的失真。为避免产生声音的失真现象,可以利用相关的检测设备对音频波形、音量进行监测,当发现超出范围后可以进行调整,非线性编辑系统一般提供限幅电路进行处理,限制最高的声音电平。

(4)插入编辑处理。与视频信号的编辑处理类似,在时间线上可插入一段新的音频信号。如果时间线上已经连续排列有其他的音频素材,插入编辑后,时间线会延长。但是,电视节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是视频信号必须连续和完整,而音频信号可以中断,所以在音频轨空白处插入一段单独不带视频信号的音频素材并不影响其他的音频和视频素材。

(5)覆盖编辑。音频信号的覆盖编辑与视频信号一样,如果新添加的音频素材长于时间线上的已有素材则会改变总时间长度,如果两者长度完全一样则仅仅相当于替换了一段素材而已。

非线性编辑系统还提供多种针对音频素材的特技处理,不同设备特技种类和数量有区别,但时间轴缩扩、延迟、回声、淡入淡出等特技处理普通非线性编辑 40 系统均能实现,音频素材的特效在5.5节中介绍。

上述内容只是涉及非线性编辑的技术层面,把素材掐头去尾及把镜头紧密地组接在时间线上只是完成编辑的初步工作,我们还需根据需要加入特技效果和字幕等因素丰富内容的表现,在编辑的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镜头的内涵、镜头的调度、摄像机运动、景别、角度、节奏等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处理,这样才能编辑出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来。

5.5 特效与字幕

在当今的数字传播时代,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大片,还是青春时尚的MTV节目中,观众除了可以欣赏到娴熟流畅、快速多变的音画编辑技巧之外,对于那些包含尖端数字制作技术和奇妙艺术创意结晶的特技也会叹为观止。所以,非线性编辑系统除了对视音频素材提供方便的编辑处理外,还能提供强大的特效与字幕功能,这是其与线性编辑系统相比较的优点之一。

特技效果处理和字幕叠加在早期电视节目的后期处理中就已用到,但需要多套设备配合使用,图像质量无法保证并且操作繁琐,而非线性编辑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身,节省设备投资,减少了复杂的连线,提高了后期制作的可靠性,降低了信号多次处理的衰减。最为重要的是,数字电路处理赋予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丰富的创造力,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用户能制作出各种新颖的特技和字幕效果,强化了电视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力。

特效既能针对素材自身也能实现两段素材间的转场,字幕也可分为图形字幕与文字字幕。5.5.1特技效果

数字特技是运用数字技术对输入的视频信号在电视屏幕的二维或三维空间中进行各种方式的处理。其与传统的视频切换系统中的特技不同,传统的模拟特技所能实现的屏幕效果主要是两路信号以不同的幅度比例进行组合,或者以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分界线在屏幕的不同位置上分割屏幕,分割屏幕的分界线尽管能沿不同方向移动,但并不能对各路图像本身进行处理。而数字视频特技除了能实现传统模拟特技的效果外,还能对图像本身的视频信号作出尺寸、位置变化和亮度、色度变化的处理。

在电视节目的编辑过程中,镜头之间的切换经常采用硬切(CUT)或称之为转 41 换的方式,也即镜头画面本身没有任何特殊处理,两个相邻镜头的组接也没有任何技巧,前一个镜头最后一帧画面紧挨着后一个镜头的第一帧画面。在新闻类电视节目和纪实性专题节目中这种硬切的办法是常用的编辑手法,视频编辑时只用将每段素材打好出入点并紧密地排列在时间线上即可。

但是,由于技术处理或艺术创作的需要及其他多种原因,需要对原始素材人为地进行某种特殊处理,或者两个相邻镜头需采用特殊的技巧转场方式,此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强大特技效果功能就有用武之地了。

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的特技效果不胜枚举,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软件预设的固定特效模式,也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提供的特效,还可以按照程序自行设定一些特技效果。有人用“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来形容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技功能,虽然有所夸张,但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句话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的强大特技效果功能。

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的特技效果数量和质量也有所区别,特技分成系统特技和自定义特效,其中自定义特效没有限制,用户可以自行设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设计决定了其本身可以提供的特技数量的多少,但软件的可扩展性以及第三方软件都可以额外提供大量的特技效果,非线性编辑硬件的处理能力及其与软件的配合程度决定系统实现特技的速度和质量。许多特技需要硬、软件配合才能实现,即使完全依靠软件而不需硬件实现的特技效果实际上也与非线性编辑主机的运算速度相关,现在经常使用的CPU+GPU(图形处理器)模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即是如此。

早期许多非线性编辑系统虽能提供多种二维、三维的特技功能,但需要大量时间渲染生成,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特技属于软件数字特技且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高所造成的,因为单通道非线性编辑系统需要用极大的制作时间代价换取一定的数字特技效果。一般来讲,软件数字特技制作3秒的淡变需要3~5分钟,3秒的划像需要5~8分钟,而三维数字特技费时更长,3秒的卷页特技可能需要8~12分钟,具体的耗时与计算机的速度,软件算法的效率有很大关系。对于长时间复杂的数字特技经常需要数小时的渲染生成时间,所以,非线性编辑系统彻夜工作是经常的事。

现在随着硬件运算能力的提高以及软件的改善,实时硬件特技和软件数字特 42 技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硬件特技靠电路芯片实现,所以速度快,但功能固定且有限;软件特技靠主机中CPU芯片运算,所以速度慢,但成本较低,数字特技效果更丰富灵活,可扩展性更强,具有较好的可创造性。目前,在较高档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大都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办法,特技效果基本都是实时生成的,既节约了时间,也方便用户对不满意的特技效果进行及时修改。

不管非线性编辑特技的种类具体有多少或如何实现,大致说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特技效果可以分为视频特效和音频特效,视频特效又可分为如下3类:(1)视频滤镜特效。此种特效是对素材进行画面处理或者实现特殊效果的一种二维特效。其与传统模拟编辑中的输入特技相似,但种类更多更复杂,例如有调整色度、键控、变色温、负像、柔化、水波纹等,还可以有模仿自然界的光晕、燃烧、蝴蝶飞舞的效果。

(2)转换特效。此种特效是实现两段素材间的特技转换,如淡入淡出等特技效果。

(3)运动特效。运动特效是指改变素材播放速度特性的一类特技效果。常见的影视运动特效有快动作、慢动作、抽帧、静帧和倒放等。运用该技术还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多层静止和活动的画中画,以及变形的画中画等特技效果。

1.视频滤镜特效

电视节目后期编辑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不能完全符合创作要求的原始素材,如前期摄制过程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拍摄出的不理想的画面或一些珍贵的资料,必须对原始素材做一些人为的修改加工,如修改色调、调整画面的锐化程度、使抖动的画面稳定等。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在素材画面上加上柔化、爆炸、光晕、蝴蝶飞舞等多种效果。

视频滤镜特效是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较为简单的一种功能,一般不需要板卡支持,单纯靠软件就能实现,再加上自定义特效和第三方软件提供的滤镜功能,非线性编辑系统确实可以提供许多种视频滤镜特效。此种特效一般是二维的和静态的,支持关键帧的控制和设定,所以也可以得到动态的滤镜效果。同时,非线性编辑系统支持特技的嵌套使用,所有使用顺序可以任意改变,所以使用视频滤镜特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电视的表现力。

视频滤镜特效的使用步骤大致如下: 43 1)选定素材

视频滤镜特效可以对任意视频轨上的素材进行处理,所以可以在任意轨道上选取需要处理的素材。单击选中素材后,素材会在监视器窗口显示。2)特效添加

添加特技首先必须打开特技面板并设置特技参数。不同软件打开特技面板的操作略有不同,以Premiere Pro为例,在总菜单“窗口”下单击“特效”,或直接在“项目”窗口单击“视频特效”,如图5-22所示。

然后在系统提供的多种特效中选择“特效”栏目下的所需要的一种,将其拖曳至时间线的素材上,在监视器窗口就可以实时看到特技处理后的效果。部分滤镜特效还需要调整中心点、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这些参数是连续可调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3)关键帧

关键帧对于非线性编辑动态特技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实际上是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转折点。任何一个特技实际都包含0和100%时的两个默认关键帧,两个相邻关键帧间的运动变化是均匀的,如果添加特技的速度、方向或其他因素的变化需要有所不同就必须添加关键帧。在一段素材中可以加入无限个关键帧。

增加关键帧。将蓝色标志线移到需要添加关键帧的画面,单击工具面板中的添加关键帧按钮,在素材中就加入了一个新的关键帧。

删除关键帧。关键帧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删除和修改。将蓝色标志线移到需要删除的关键帧,按Del键或Backspace键即可删除。如需删除多个关键帧,可以 44 选中多个关键帧,单击“删除”键。如需移动关键帧,选择关键帧并移动到新的位置即可。如需复制关键帧,使用拷贝键复制后再粘贴到新位置即可。

视频滤镜特效有高斯模糊、噪波效果、边缘检测、定制、浮雕、褪色、锐化、网状、图章、波纹、阈值和梯度效果、不闪烁、抖动、蒙光、曝光、旧电影效果等。以Premiere Pro为例,其视频特效被分类保存在15个特效文件夹中,如图5-23所示。

每一个文件夹中代表着一类视频特效,其功能各不相同,其中“调整”视频特效是通过调整画面光亮、对比度和色彩等增强某些效果;“光效”视频特效则是通过对图像进行渲染来达到某种特殊画面;“键控”则是采用叠加技巧获得特殊的抠像效果;“模糊锐化”是对图像进行模糊和锐化处理。

下面将重点介绍视频滤镜特效中的调整特效、键控特效。1)调整特效

这种类型的视频特效主要是通过对画面亮度、对比度、色彩以及通道等进行特殊处理,可以对拍摄画面的一些缺陷进行弥补。

如调整特效实际上就是将Color Balance、Gamma Correction、Brightness& Contrast和Invert等特效的功能合成起来,对图像进行明度、明暗层次和中间色彩的调整、保存和载入设置等。在特效控制面板中可以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在影视画面中很有可能因为前期失误或者拍摄条件的限制,使得拍摄画面出现偏色、偏暗等缺陷,不同色彩和明暗程度的镜头画面相接还会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45 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调整类视频滤镜特效将偏色或偏暗的画面调整至正常,使其与前后衔接的镜头保持一致。

某些时候,为了特殊的意境,还需要将正常色彩和亮度的镜头画面调整为偏色、偏暗的画面。如电视节目中主人公回忆的镜头画面一般都处理成黄色基调,给人一种陈年往事般的感觉;有时为了烘托人物低沉的心情还需要将画面处理成稍微偏暗的效果„„而这些用调整类视频滤镜就可以轻松实现。2)键控特效

键是英文的KEY的翻译,意指钥匙与钥匙孔的关系。键也叫抠像,是在一幅图像上抠掉一块再填进另一图像的图像合成技术,与钥匙和钥匙孔的关系相类似,故将这类图像合成技术称为键控技术,由此形成的特技效果则称为键控特效。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键控特效可以认为是一种叠加效果,是一个素材部分或全部地显示在另一个素材之上。这种键控特效的实现是用所谓的Transparency(透明)技术来实现的,其实质是按照一定的颜色范围或亮度范围使一个素材的全部或部分透明地叠加在另一素材之上,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用的键控特效是色键。色键是利用图像信号中的色度分量来进行键控,即将图像中的某种颜色作为色键背景抠出来,并用另一图像代替。其中,图像中被抠掉色键背景所剩下的画面叫键画面,而往里镶入图像的画面称为插入画面。

键画面一般是人或物。为使键控特效画面更逼真,键画面的背景一般选用高饱和度的单色幕布,而人、物的颜色应与幕布色别和饱和度不同。所以,我们选用的单色幕布的颜色应尽量与人的肤色有较大的差别,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蓝色和绿色。虚拟数字演播室也采用键控技术。

视频滤镜特效种类繁多,操作步骤并不复杂。在选用时要根据画面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形式,要利于画面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特技效果前后的镜头内主体的运动方向、镜头外的运动方向、方式保持和谐一致,总之,特技效果的运用要保持画面的和谐美和整体感。

2.转换特效

此种特技效果类似于线性编辑中的二对一键控特效,是对两个素材的重叠过渡区域以某种特殊效果由一个素材过渡到另一个素材,起到一种转场的作用。常用的画面转换手段有转换、叠化、淡变、划像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转换特效相 46 对于线性编辑来讲,使用不仅容易而且有更多的方式可以选择。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两个镜头间的过渡方式分为无技巧转场和技巧转场,常用的切(Cut)的方法属于无技巧转场,只是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个场面;而这里所说的转换特效如叠化(Dissolve)、淡入淡出(Fade)、划像(W ipe)等则是实现技巧转场的重要方式。技巧转场的方法一般用于影视节目情节段落之间的转换,可以体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要求,它强调的是心理的隔断性,目的是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

用特技方式连接镜头是影视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也是影视蒙太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特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效果,它直接关系到画面时空的变化、场景转换的力度、画面内涵的拓展等一系列蒙太奇语言的准确度;并且对观众的视觉感受、审美感知以及叙述风格都产生影响。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提供了更多方便易用的特技转场方式,电视特技的类型及其在基础类型上发展变化的各种新样式层出不穷。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在特技不只用作段落之间的转换,在镜头的组接和画面表现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不同的转换特效操作基本相同,即首先将需要处理的两段素材一前一后分别放在两条特技轨上,在重叠部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种转换特效,重叠的长度决定特技持续的时间长度。我们可以马上播放来检查特技效果和时间长度是否合适。1)淡变

淡变通常是包含在两个镜头间一组淡入淡出的特效。淡出是指上一素材最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消失,淡入则是指下一素材第一个镜头的画面从无到有逐渐显现直至正常的亮度。非线性编辑系统默认的淡变时间长度为1秒,但实际编辑时,应根据电视节目的情节、情绪、节奏的要求来决定淡变时间。

淡变可以有“V”形和“U”形的不同,前一种是前一个镜头逐渐消失后第二个镜头逐渐显现,后一种是两个镜头完全消失和开始出现之间还有一段黑场。淡入淡出虽然经常连在一起使用,有时也可以分别使用,如与硬切相组接可形成淡出切入或切出淡入,效果是先慢后快或先快后慢,产生节奏上有变化,形成较大舒缓的转换时空。

淡出淡入是电视节目编辑中最便利也是运用最普遍的段落转场手段,在观众心理上会产生间歇或重新开始的感觉,一般用于大段落转换,指明时间连贯性上有一个大的中断。淡入一般用于段落或全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带领观众逐渐进入情节。反之,淡出是画面由正常逐渐暗淡到完全消失,常用于段落或整个节目的最后一个镜头,可以激发观众回味,特别是从黑场淡出可以给观众造成更强的间歇感,适用于自然段落的转换。

淡变在电视节目的编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表现大幅度的时空变换,省略掉中间过程,形成段落间断效果,其变换速度会直接影响表现效果。通常情况下,淡出与淡入的长度各为1秒到2秒左右,但在强调抒情、思索、回味和发挥感情余韵等情绪色彩时,可以放慢淡出、淡入的速度。

后期制作时,声音一般与画面同时使用淡入淡出,用来表示画面时空的转换。由于淡入淡出的表现效果主要体现在时空转变和内容转换上,因此,过多使用淡入淡出,会使整体布局显得比较琐碎,结构拖沓。2)划像

划像指一幅画面逐渐被移出屏幕而出现另一幅画面,直至被取代的转换过程,可分为划出与划入,前一画面从某一方向退出屏幕称为划出,下一个画面从某一方向进入屏幕称为划入。

划像是模拟舞台上拉幕的效果。根据画面退出方向以及出现方式不同,划像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左右横划像、上下竖划像、对角线划像、圆形划像(又称圈出圈入)、雨丝效果划像、盒性划像、边缘划像、矩阵划像、形状划像、锯齿划像等。划像一般用于两个内容意义差别较大的段落转换时。

划像特效常用于以下几方面:(1)表现不同的转换节奏。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可以选择划像的类型、速度、方向,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效果。

(2)用于描述平行发展的事件。同一时间内,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形态,用划像方式相连接,可造成视觉上的流动感。

(3)表现时空转换和段落起伏。划像可以造成时空的快速转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现多种内容,所以常用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事件的分隔呼应,节奏紧凑、明快。

划像作为一种花样繁多、效果活泼的特技技巧,在文艺、体育节目中被大量使用。但还是需注意,划像有时失之生硬,如果采用不当,人为痕迹明显,所以纪实性强、风格从容的电视片现在已较少使用划像转场。3)叠化

叠化指前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的同时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的过程。叠化与淡出淡入比较类似,都是前一镜头逐渐消失而后一镜头才逐渐出现,其区别在于,其渐隐和渐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前后进行的,所以看起来前一个镜头的最后画面与后一个镜头的开始画面有短暂的叠加。

叠化也是常用的镜头连接方式之一,其转换过程具有柔和、自然、流畅的特点。不同的叠化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叠化在叙事过程中主要用于较小段落的转场,或表示一个时间或空间上的较小转变,或表示在两个地方同时发生的事情。

在电视编辑中叠化主要有三种功能:一是用于时间的转换,表示时间的消逝;二是用于空间的转换,表示空间已发生变化;三是用叠化表现梦境、想象、回忆等插叙、回叙场合;四是表现丰富的视觉效果,景物变幻莫测、目不暇接。

由于转换的特点,叠化有时也被称作“软过渡”。所以,可用作两个景别、构图、色调、影调等方面不顺畅的两个镜头的切换连接,使组接流畅,消除跳跃感。4)闪变

闪变也是一种类似于淡出淡入的特技效果,但是速度加快了。淡出淡入的过渡色只能是黑色,而闪变的过渡色可以选择各种颜色。如通常所说的“闪白”、“闪红”等就是不同颜色闪变的效果。

常见的“闪白”可以模拟照相机的拍摄效果。既有掩盖镜头编辑点的作用,又可以增强视觉跳动感,所以,常见于加强动感效果的快节奏剪辑中。闪变也可用于叙事时空的大幅度跳接,如表现回忆性内容的闪回运用等。5)翻页

翻页是指第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现在由于三维特技效果的发展,翻页已不再是某一单纯的模式。

3.运动特效

运动特效是指改变素材播放速度特性的一类特技效果。常见的影视运动特效有快动作、慢动作、抽帧、静帧和倒放等。运动特效可使物体的运动根据创作需要加快或变慢,由此改变物体的原来运动状态,形成特殊的运动样式。

与静止的图片艺术不同,表现运动是影视作品的特点,无论是画面内的运动还是镜头的运动都可以给观众以极大的吸引力,满足他们的欣赏欲望。不仅运动画面需要处理,而且非线性编辑系统还经常要处理大量的静帧画面,如果让这些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可以增强画面素材的表现力。运动特效技术可以给任意的视频素材或者静止图像定义移动的路径,也可以将素材缩放、翻转、旋转、停滞和变形等运动特效使用得当,可以增强银幕画面的美感、韵律感,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

常用的运动特效有以下几种: 1)慢动作

慢动作是在时间线上拉长素材使素材实际运动被延缓的特效。使用慢动作特技后,运动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移变化速度比正常情况缓慢下来,但给观众的感觉却是强化了这一运动。

影视作品中表现激烈的打斗、追逐场面或渲染梦幻、神秘的气氛时经常使用慢动作特技。如武打片中采用慢动作镜头呈现功夫的高深;足球比赛中采用慢动作镜头清晰地展示进球的精彩;爱情片中用慢动作表现男女主人公的追逐强调浪漫和幸福。慢动作镜头实际上是在时间轴上用特写的形式夸张地展现动作,所以慢动作特效的作用是通过人为地放大、延缓运动主体的动作、变化过程来清晰展现运动过程,强化运动感,并为观众留下体验和回味艺术意境的余地。

在非线性编程系统实现慢动作特效的操作步骤(以Premiere Pro为例,见图5-24):在时间线上选定素材,选择工具面板上的比例伸展工具,将比例伸展工具移至素材的首端(或尾端),按住鼠标左键不动向左(或右)拖动,到达需要的时间长度时停止。

篇2: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电视行业不断突破,数字化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在不同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制作都采用的电视制作编辑方式,即非线性编辑方式,它的功能很多,效率很高,被普遍运用于不同领域。该技术实现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并且对数字视频技术加以利用,通过计算机和编辑处理软件,辅助以音频处理器,在电视制作中实现了全面的优化。

1.非线性编辑技术概念

当前,电视的普及和发展,也带动了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在专业硬件设备和编辑系统条件下,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对视频编辑的统一工作,按照时间先后开展非线性的编辑工作。和之前的磁带制作方式相比,该方法的效率很高,并且方便操作,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另外,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快速地进行视频的选择和调用,这样既简化了编辑的过程,又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乱用素材的现象。在计算机和编辑处理软件的辅助下,将非线性编辑方式应用到电视节目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视频的简化,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2.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工作原理

所谓非线性编辑技术,利用的是视频卡和计算机,辅助以各种相关的编辑软件,如此,就实现了对计算机中视频的处理,从而利用视频卡,实现了视频之间的输出和输入。该技术的利用,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各种设备中进行信号源的输入,将其输入到摄像机和录影机中,之后利用视频卡,实现对模拟信号的转化,使其生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处理这些数字信号,使其成为数据文件,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然后,编辑人员利用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处理。比如,在视频中加入特效和字幕等,再利用视频卡,将这些做好的视频进行转化,转化成模拟信号,从而实现了相互的转换。利用非线性进行编辑,不仅要靠硬件,还需要软件技术,只有实现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支持,才能实现整体的系统建设。因此,非线性编辑技术是将数字化和计算机相互结合的产物。硬件设备方面,其主要的设备就是计算机、网络存储设备和视频卡等;软件设备则包含了非线性编辑软件和各种图像和音频的处理软件。当前,不断利用和完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不断提高影视制作水平,使其更加方便操作,逐渐实现其大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优越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编辑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受到了一致好评。

3.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工作特点

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节目制作时,主要是靠系统来完成,与传统的编辑技术比起来,它有着几个特点。

3.1较高的工作效率

对视频进行处理时,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使用的媒介多为光盘和硬盘。在硬盘的表面,有一圈圈的磁道,其中,对视频进行存储时,多以编码形式,记录在磁道上。利用激光磁头,对准硬盘,进行快速扫描,这样可以获得最初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该方式简便容易操作。在过去的编辑技术中,是利用磁头完成扫描,该磁头位于摄像机上,该操作为连续性的,在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时,其操作为非连续性的,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访问多个视频,这样不仅使得读取速度大大降低,而且可提高视频编辑的效率。

3.2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视频信息保存

长久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视频信息的保存,得到了内部的不断关注。众所周知,利用摄像机磁带,不能长时间对信息进行储存。非线性编辑技术弥补了其在这方面的不足,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脱颖而出,它可以把视频保存在光盘或者是硬盘中,从而可以长间的储存视频,进行数据读取时,磁头可以不需要直接接触磁盘,这样也就避免了对磁盘的损伤,完成了视频的信息保存,实现了对其长时间的存储。

3.3视频加工方式灵活简洁

非线性编辑技术和传统的技术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视频的处理方面,非线性编辑技术利用的是时间线,将显示在计算机上的各个画面的顺序打乱,然后重新组合画面。因此,在处理视频时,对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画面进行各种操作,并且具有简便性,大大提高了视频编辑的效率。该技术的应用也确保了在视频制作中不同特效的使用和插入,如音乐和虚拟背景等。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视频的真实性和感染性。

3.4确保画面的逼真效果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中,需要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视频处理,而不是只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重新排列,这样便使得在后期的操作中可以重新编排数据,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视频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对视频的保存的完整,从而增强视频信号的质量。使用该技术利用这些编辑软件,能够对视频画面进行自由调整,改变色彩和亮度等因素,使得视频画面更加逼真和形象,从而提高画面的效果,保持其逼真度。

4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

4.1保存和提取节目素材方面

在利用非线性技术进行编辑时,受到输入和输出的影响,视频的编辑工作人员在对视频进行编辑时,要选取合适的存取路径,从而提高素材的存取效率。然而,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素材编辑,这就会使很多没有意义的素材存在电脑中,占据硬盘位置。同时,在编辑过程中,会使得小视频的窗口占据整个电脑显示屏,这样就会导致在素材查找中无法实现精准查找。因此,进行素材管理时,要提高素材的存取效率,使其满足要求。需要在计算机中实现对不同素材的备注,加以分类,并且表明素材的种类,从而使得检索工作更加有效和实用。另外,进行素材的存取时,还要考虑到节目的时长,针对硬盘的容量选择合适素材,进行压缩和存取。

4.2镜头的组接

进行输入、编辑和输出这三项工作,是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步骤。其中,进行视频和音频的编辑,已经成为电视制作者的重要工作,制作节目时,编辑工作者要对内容有效地把控和掌握,从整体认知进行把控,充分了解节目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各项操作,根据不同的节目需求,增强编辑的工作意识。对于编辑工作者而言,其业务技能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增强业务技能,才能镇定沉着地处理杂乱镜头,保持清晰的制作思路,确保选取的镜头有价值性。在非线性编辑工作中,镜头衔接和组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便是处理零碎镜头,也需要经验和思考,才能实现事物规律的有效组合。通过对实物研究,形成规律感,然后将优秀编辑思维融入其中,从而实现镜头的有效组合。另外,做好镜头的筛选,可以促进对远景、近景和中景不同层次的利用,实现对镜头的有效掌握。

4.3字幕的添加

在电视节目当中,字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对视频的补充,起到延伸视音频作用。试听的过程中,字幕有着更为直接的表达能力,如果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同期解说,就可以实现主题的有效突出,从而促进画声同步。其中,利用索贝编辑系统时,能够把字幕编辑窗口应用进来,在菜单当中进行字幕组件的编辑,拖动鼠标,可以实现对字幕长度和范围的调节,从而使字幕位置恰当,在出入时间上与视频和音频相互吻合,更加恰当。

4.4特技的使用

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时,要兼顾到编辑工作者的特色创意和节目的需求,加强对于特技的使用,增强其使用效果,从而使得制作电视节目时,特效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有效。如果要删除掉选择的特技,只需要点击左键,然后删除就行,该操作是十分简单的。在特技使用中,复制和粘贴也可以利用鼠标就能够完成,利用粘贴,加入有趣特效。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视节目编辑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引入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现在计算机平台的数据操作,大大降低编辑的成本,减少了编辑的时间,实现了视频之间的灵活转换,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必然带来非线性编辑软件技术的提高,将会带动数字化程度的发展,促进电视节目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3: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 影视作品一目了然、生动直观, 在教育教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使教师尽快地掌握多媒体影视作品制作技能, 尤其是非线性编辑技能,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影视编辑的工作人员, 谈谈我从传统的线性编辑到现在的非线性编辑在影视制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分析, 供大家参考。

1、传统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概述

使用传统线性的编辑方法, 为制作一个十来分钟的节目, 往往要面对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素材带, 反复进行审阅比较, 然后将所选择的镜头编辑组接, 并进行必要的转场、特技处理。这其中包含大量的录像编辑机的机械重复劳动, 随着复制编辑次数的增加造成图像质量的大幅下降。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 电视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 编辑人员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 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 然后再寻找下一个镜头, 接着进行记录工作, 如此反复操作, 直至把所有合适的素材按照节目要求全部顺序记录下来。

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 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 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 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编辑录制一遍, 这种编辑方式就叫做线性编辑, 它给编辑人员带来很多的限制, 编辑效率非常的低, 劳动强度大。

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 可以随时调用, 不必费时费力地逐帧寻找。素材的搜索极其容易, 不用像传统的编辑机那样来回倒带。用鼠标拖动一个滑块, 能在瞬间找到需要的那一帧画面, 搜索、导入易如反掌。整个编辑过程就像文字处理一样, 既灵活又方便, 节目图像质量没有被衰减, 从而保证了图像在被反复编辑制作完成后依然保持鲜艳的色彩。

2、非线性系统的组成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 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 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

从硬件上看, 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其中视频卡用来采集和输出模拟视频, 也就是承担A/D和D/A的实时转换。

从软件上看, 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 视频编辑处理对硬件的依赖越来越小, 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因此, 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 就成为了关键。

非线性编辑说到底是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 在计算机中对各种原始素材进行编辑操作, 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计算机硬盘、光盘、录像带等记录设备上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影视制作过程。由于原始素材被数字化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 信息存储的位置是并列平行的, 与原始素材输入到计算机时的先后顺序无关。这样, 我们便可以对存储在硬盘上的数字化音视频素材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 并可进行方便的修改, 非线性编辑的优势即体现在此, 其效率是非常高的, 创作你的作品, 发挥你的想象力, 再也不用受线性编辑的限制了。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与发展, 一方面使影视制作的技术含量在增加, 越来越"专业化", 另一方面, 也使影视制作更为简便, 越来越"大众化"。目前较为完整的一套影视制作系统包括: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适合非线性编辑系统的PC机应具有IEEE1394输入口, SCSI硬盘接口、R A ID磁盘阵列管理技术、双200G大容量的硬盘的计算机, 在配置了品尼高公司推出的Studio D V旗舰版视频采集卡, 再配合Studio12, 就构成了一套最基本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3、非线性系统的实际操作

任何非线性编辑的工作流程, 都可以简单地看成输入、编辑、输出这样三个步骤。当然由于不同软件功能的差异, 其使用流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素材采集与输入、素材编辑、特技处理、字幕制作和生成与输出。

3.1 采集与输入

利用视、音频采集卡和视频编辑软件, 将模拟视频、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或者将外部的数字视频存储到计算机中, 成为可以处理的素材, 输入主要是把其它软件处理过的图像、声音等等, 导入到视频编辑软件中。

3.2 素材编辑

设置素材的入点与出点, 以选择最合适的部分, 去除不需要的废镜头。然后按时间顺序组接不同素材的过程。

3.3 特技处理

对于视频素材, 特技处理包括转场特效、合成叠加。对于音频素材, 特技处理包括混响特效等。将繁杂的视频素材和音频素材组合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和声音效果。

3.4 字幕制作

节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影视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包括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一般视频编辑软件中有大量的模板可供选择。

3.5 生成与输出

节目编辑完成后, 非线性编辑可以生成视频文件, 发布到网上, 或者刻录V CD和D V D光盘等等。这时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就算完成了。

4、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综上所述,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来看, 它能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机、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 ID I创作等设备于一身, 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这种对传统设备的高度的集成性, 使后期制作所需的设备降至最少, 有效地节约了投资。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影视制作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网络化是计算机的一大发展趋势, 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地传输数码视频, 实现资源共享, 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协同创作, 对于数码视频资源的管理、查询, 更是易如反掌。今后在影视制作方面, 非线性编辑系统必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智敏, 《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与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关键词】电视 后期制作 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

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以其独有的优势占据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主要领域。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人,就要认真分析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优劣,在不同的节目制作中选择不同的编辑方式,以求达到最好的编辑效果。

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制作的应用及其缺点

(一)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制作的应用

在非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便是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如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中,电视新闻特有的对每个镜头的长度的要求使得电视新闻中很少使用特技效果,而是镜头的直接组接,这时的电视制作大多采用分量连接的线性编辑电视节目。而在现场录制的一些访谈节目和一些现场直播节目就要采用线性编辑为主,非线性编辑为辅的电视后期制作效果,使得节目的录制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特殊要求。

(二)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采用线性制作的缺点

尽管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依旧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但是作为传统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性制作越来越显现出独有的缺点。当编辑人员想对样片进行修改的时候,采用线性制作编辑的节目虽然插上编辑方式允许替换已录磁带上的声音和图像,但是这种替换却使原有的节目单元变成了替换之后的节目单元,不但不能达到修改的效果,往往将已经成型的电视节目替换掉了,造成了节目修改的困难。另外,在对信号进行复制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母带的翻版磨损,使复制下来的信号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信号质量也会逐渐变弱。同时,在线性制作中,一些好的艺术构思以及节目制作方法担心损伤母带也不得不放弃。同时,在编辑的过程中,录像机和磁带损伤都特别严重,磁带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二、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有效地弥补了线性制作的缺点

(一)非线性编辑可以对节目单元随意修改。

随着数字化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逐步应用,非线性制作编辑方式已经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非线性制作因为盘基存储的特性,使得非线性制作编辑方式可以对素材的长短和顺序不按制作的先后顺序和长短随意进行编辑,不但有效地节约了制作成本,而且可以对节目单元进行连缀、删改、加上艺术构思以及优秀的制作方法,使得电视节目在非线性编辑的制作方式下节目质量更加精良。

(二)非线性编辑数字化处理信号有效地弥补了线性编辑中母带磨损严重的缺点

在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因为信号处理的数字化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对于电视节目的编辑真正进入了数字信号在存储和传输中不受干扰的时代,使线性编辑中母带磨损的情况不复存在,保证了高质量高图像的节目编辑。

三、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因其编辑方式的非线性使得素材存取方便

传统的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因为对素材存取的不方便,使得在数字化的冲击下,非线性编辑已经逐步走向了历史舞台,进而逐步取代了线性编辑方式。在线性编辑状态下,对于素材的存取也变得更为方便。非线性编辑因为是在计算机上完成,因此可以跨接式、随机性读取数据,不但可以对画面进行随机调用,也可以克服了线性编辑中寻找不便的缺点加快了编辑速度。在对素材进行编辑的过程中,非线性编辑可以对素材进行任意组合,可以在任意编辑点进行删减、增加素材,对图像和声音的同步对位更为准确方便。

(二)在很多电视节目的制作中,非线性编辑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很多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对片头、字幕的特殊要求,使得传统的线性编辑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如在制作电视节目片头、广告及专题片、纪录片片头的时候,最好选用非线性编辑。采用非线性编辑进行节目的制作,可以较好地采用特技进行处理,还可以运用长镜头对场景进行效果处理,使画面运动、叠加以及图像的快慢等三维效果凸显出来。

(三)非线性制作在制作质量上比线性制作更为精良

非线性制作编辑状态下,非线性编辑系统输出的信号清晰度比线性编辑高,而且非线性编辑信噪比因为编辑过程的数字化,不会增加噪声,更不会因为存储的时间长或者多次重放而改变节目的信号质量。而在编辑精度上,非线性编辑能够将输入的各种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图像以及声音的编辑精度是传统的线性编辑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对于节目时间的控制,非线性编辑因为数字化操作,可以做到一帧不差。对于线性编辑所无法消除的音乐断点,非线性编辑可以较好地进行精确处理,展现出了更多的艺术效果和特点。

(四)非线性编辑中制作的灵活性以及快速编辑功能使得非线性编辑具有更为广泛的利用空间

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可以较好地采用修改和增删功能,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和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大大降低,而且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明显缩短。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辑信息可以根据创编者的意愿进行随心所欲的修改,实现快速编辑,快速操作功能。另外,非线性编辑可以一次性完成初剪、半精简以及精简三个阶段,使得制作更为灵活,更为方便。而对于特技的制作,只需要在硬盘上使用鼠标就可以完成快放、慢放以及多通道二三维数字特技效果,这就促使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利用空间。

四、针对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和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的优劣,针对不同的节目类型采用不同的编辑制作方式

(一)整合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优劣,选择适合的编辑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

尽管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依旧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成本相比线性编辑设备却降低很多。因此,电视台要考虑本地电视台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合的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设备,选择适合的编辑方式进行编辑。

(二)根据不同的节目选择不同的编辑方式进行编辑

尽管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展现了强有力的优势,但是并非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而且只能采用非线性编辑进行后期节目的制作。如在新闻联播以及现场访谈直播等电视节目中过多地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对电视画面以及电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而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但是对于一些艺术类节目如演唱会等的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多的采用非线性编辑制作电视节目不但会增加节目的吸引力,而且会使节目效果达到更佳。

总之,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线性制作和非线性制作因其独有的优劣,使得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而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深入,非线性制作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编辑要实时更新技术,通过线性制作和非线性制作的准确应用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

参考文献:

[1]薛元听;李鹰;;非线性编辑中信号安全的分析与校正[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李金平;巩新龙;;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高校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8年04期

[3]王启东;陶祥亚;;浅议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高校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1期

[4]郭志伟;;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篇5:非线性编辑制作流程--讲课稿

非线性编辑设备是目前电视制作领域中所常用的一种设备,本人就非线性设备在制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一下粗略的叙述。

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应具备如下的功能

1) 对信息的数字化、压缩和储存

2) 对储存的信息作标记

3) 并列和重新安排音像资料

4) 最基本的插入、剪辑编辑功能

5) 三层以上视频图像的基本特技编辑功能

6) 基于素材管理的检索功能

评价一个系统技术指标的好坏要看它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试着在多个系统上做同一个制作程序,比较一下那一个更方便、更迅速、更直观。以修剪为例,看看有哪几种修剪方法可供你选择?是不是可以准确地打出入点、在时间线上拖拉等修剪方式?是不是可以方便的精确到帧的修剪多轨、单轨和插入编辑?

通过简单的比较,就可以对一个系统的性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评价了,然后再从技术角度分类别的考察系统的各项功能。由于不同厂家的产品面向的应用层不同,用户在考察时应该有所侧重。

素材管理

和高效而全面的编辑功能不可分割的是素材的管理。怎样存放素材?怎样观看、整理、查找、索引、移动及备份你的文件?批采集处理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批采集处理有两个好处:第一,你可以一次登录磁带并挑选好几段画面进行打点,而不用上载一次打一次点。节省很多时间;第二,批采集处理允许你自动以高画质要求自动重新对素材进行采集。

将剪辑和特技融合在一起

特技制作是一个编辑系统的关键部分,能否将剪辑特技和3D功能融合在一起,正是专业系统和非专业系统的区别所在。一个专业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由于硬件板卡的支持,可以方便地修改各种特技参数并实时预演特技效果,无需生成,使用十分方便。而且一般均可以外挂第三方应用软件,并支持素材的互相引入,大大地丰富了系统的制作能力。

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所包含的常规特技种类应该有过渡特技、运动特技、DVE、分层和键控特技等。

音频功能

系统是否支持行业标准的44.1kHz和48kHz取样率?是否同时有数字和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它能支持多少路的输出和输入?

在确定了这些答案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之后,才能进一步检查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功能。包括是否支持电平和声像位置的分别调节,波形显示的速度是否跟得上你的检索,实时均衡等功能的使用是否简单。并检查系统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音频数据流同步的,以最终确定什么样的系统是适合自己的要求。

备份

通常在正常的制作完成后,我们会将成品节目下载到播出带上,而后就会删除机器中的相关素材(如果你的存储空间足够大,就可以同时保存多个成片及素材)。因此,当用户的应用环境需要长时间保存大量的节目成品或素材时,在全面衡量存储介质的性价比后,我们建议可以使用数据流磁带来作为硬盘存储的补充,比如为系统增设一个Exabyte、Digital Linear Tape驱动器等。

时间线上的编辑

闪白闪黑是节目制作中最常用到的一个简单特技,然而国外和国内的制作方法上确大不相同,在使用国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时,只需在要做闪白或闪黑的地方做一个截断,把闪白闪黑的特技施过去,然后调节特技的时间长短及背景的颜色即可(以AVID MEDIA COMPOSER为例)。在国产的非线设备中(以索贝的创意21为例),需要在时间线上找到要做闪白或闪黑的地方,做两个截断,中间的那一部分为的特技的长度,选中它,添加内部特技,做一个淡入淡出,而后再添加一层背景层,在做过两个截断的地方打上出入点,在其内设置背景层的颜色,或白或黑。这样一个闪白或闪黑的特技才能完成。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画面本身的淡出淡入透出下面的黑白底。

视频的变速

在国外产品AVID和国产索贝中,其做法都不是十分复杂,相比较而言,索贝的简便度优于AVID。使用上AVID需在原素材上选择要变速的片段,打上入出点,然后在变速的选项中调节视频的速度,点击OK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段调节过的视频新素材,拖到时间线上使用便可。早先的国产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变速是通过在原素材窗口中打入出点,在旁边的选项中选取变速的参数(如50%、150%等),原理和AVID差不多,但索贝创意21简便了这种方式,我们只需在制作中选中要变速的视频片段,然后通过调节游标来拉长或缩短时间线到相应的位置(比如变慢就把游标往后移动拉长时间线,变快就把游标向前移动缩短时间线),选择按扭“变速到游标”即可。素材库中不会出现新的素材,如果想重复使用,按住Ctrl键,选中已变速好的视频,拖动到新的地方,复制即可成功。

松自如的完成每一个导演想要的效果,而不必使用厂家给你的那些呆板的.可调节性少的特技。本人在使用AVID时,一个3D+Picture-In-Picture(画中画)的特技,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二维视频+少量三维的运动特技。相比之下,国内的一些系统在使用一些优秀的板卡时,因为软件的开发程度有限,致使板卡所提供的功能不能完全为用户所使用,显得有点“芯”有余地而力不足。

字幕的处理

还是以AVID MEDIA COMPOSER为例,它的字幕处理方面,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AVID的特点就是把字幕层当作一个视频轨来处理,增强了对字幕运动特技的处理,可以使其任意角度的作运动处理,真是倾倒了众多制作员。现在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产品,但大多都用于字幕机,没有引用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忧的是在中文处理方面,AVID一类国外产品稍有些欠缺。

声音的采集

一个好的节目,没有了声音的配合,再好的剪辑与制作,效果也出不来,音效可以说它是一影片的灵魂。现在大多数厂家在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上所使用的编辑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如果我们要从CD中截取一段音乐作为素材导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话,一般的做法是,用抓轨软件先从CD中抓取一段音乐,而后再转成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引入到系统中。这种做法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中很不方便,如果系统能够识别跨平台文件交换的OMF Interchange的话,那问题就简单很多。如在装有QuickTime软件的MAC机中,直接读取光驱中的CD,在QuickTime的进度条上打上出入点,然后另存为。再由非线性编辑系统引入到时间线上编辑,便省去了安装多个软件和格式转换的麻烦。跨平台文件交换的OMF Interchange在国内的非线编系统中,仅有少量的版本可以识别。

音效的处理

声音虽然是在整个片子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不对声音做复杂的编辑,通常只是少量的剪辑。但遇到综艺性的节目时,声音的修饰就会多起来,比如一些回音、变重音、变高音、……夸张的效果也就应运而生。在国外的一些非线性编辑设备中,软件的设计通常很注重这一点,它提供给用户有模拟的调音台,可以对音效进行调控,所以制作声音效果时轻而易举。而对国内的产品,情况就没有那样丰富了(可能考虑到成本问题),多数只提供对电平高低的调整,尚没有其它的音色调节功能。这时我们就要想一些办法利用系统已有的功能来模拟一些简单的效果或着是用一些第三方软件来做音效然后导入。

段上长时间的用游标观看其效果时(未生成前),就会出错,这可能是系统没有很好的处理计算机缓存与CPU之间相互协调和及时释放缓存的原故。还有在制作带通道的活动视频时,机器也易报错,明显感觉到CPU处理能力与板卡处理能力不匹配,这可能是大多数制作人员在操作时均会遇到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表现为:目前大多数国内用户所使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下开发的,因此WINDOWS系统中的所有缺陷都毫无例外的在非线性编辑中被照搬过来,有的则是被放大的。执行非线性任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任务,WINDOWS系统平时不常遇到的问题,这时也可能给非线性编辑造成致命错误。

相比之下,传统设备的稳定性就比非线性编辑系统要高的多,它的硬件和软件的衔接都是固化的,出现系统死机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每一个硬件出现问题时都是可预见的。如果不是人为的去破坏集成电路板或着是电压的过高烧坏电路板,它的工作就不会被打断。所做节目也是做多少,成品带上就会保存多少。不会因系统问题而使自己的工作前功尽弃。

篇6:新闻制作中采用非线性编辑的优势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视频技术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将这些高新技术引入新闻节目的采集、制作、播出的各个环节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增强新闻类节目的实效性,便于新闻节目的滚动播出,实现新闻共享,同时极大地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和节目的制作质量。

基于新闻类节目制作播出的特点,以共享硬盘矩阵和视频服务器为中心的非线性网络化系统更能发挥它的优势,并且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

为了提高硬盘存储的可靠性,许多公司的硬盘产品使用了可带电拔插的RAID技术,即用多个硬盘作为一个RAID组。数据被分配于几个硬盘中,同时在备份硬盘的数据计算出丢失的硬盘数据。因此,如果一个硬盘出现故障,可随时带电更换新的硬件,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换上一个新的硬盘,发生故障的硬盘上的全部数据会重新恢复到新硬盘上。

现在各个公司都推出了适用于用户各种需求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如具有快速编辑和简单的实时二维特技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四倍速上下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适用于新闻类节目的编辑制作。也有的具有复杂编辑、多层特技效果和动画功能,可用于对节目和频道进行精包装。但非线性编辑系统现有多种视频图像的压缩方式并且互不兼容,在不同的压缩方式之间传输数据经过压缩和解压缩之后图像质量必然会下降。所以一个网络中应尽量选用同厂家同种压缩方式的设备,选用压缩、解压缩技术好的设备并尽量用低压缩比的方式。一个节目尽量在系统中一次完成,减少上载下载的次数,有利于保证图像的质量。

另外,视音频素材上载时也应有选择地输入所需的镜头,可以减少素材上载时间,也减少无用的素材对硬盘空间的浪费。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节目制作的工作方式将有很大的改变,从串行作业的工作方式变成并行作业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也发生变化,制作中不仅有视音频信息,各种相关的信息也在同一环境中。系统的管理维护与传统设备的管理维护截然不同。对电视工作者来说,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对技术制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对编辑记者来说,新闻节目的制作也将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界面,从观念上要有根本的改变,并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学会使用检索信息的方式等。

2 非线性网络系统的优势

与传统的制作方式相比较,非线性网络系统能够为界面制作提供一个更为有利的工作环境。

使用非线性网络系统进行节目制作可随时存取素材,方便快捷是传统制作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对于新闻滚动擂出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非线性网络环境中,节目素材存储于共享硬盘矩阵可供网络中的所有终端共享,终端和节目素材的使用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设定不同密级确定使用级别。网络系统的信号除了以磁带方式、SDI视频信号输出外也可以数据文件方式送出,便于与其他网络共享资源。素材共享在大型的宣传报道中是极为方便的。可以一个节目分别在几个终端上分别制作不同的段落,也可以多个终端共用同一批素材制作不同的节目。素材共享,灵活方便。将传统制作方式中重复采录相同题材的素材,来回跑带子,变成视音频数据和其他各类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提供给各个终端共享。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缩短了制作周期,为新闻类节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制作手段。

网络中素材和各个阶段的各种信息可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以显示器方式进行统一的浏览检索,可快速调出使用。定时采集、定时播出统一由控制中心管理。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界面更加人性化,便于操作。即使编辑记者也可以独立操作,拥有一个自主创造的空间。

记者可以在外地进行采访撰稿,通过便携的个人电脑和电话线将稿件甚至素材传回审定。记者还可以在网上浏览接收其他视频和数据网络的信息包括Internet网等机构的网络信息,并可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

非线性网络系统可根据技术发展和使用需求进行升级、扩容来适应节目发展的需要。非线性网络系统还有许多其他优势,而使用不同网络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根据节目制作要求选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和不同性能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为节目提供一个先进便捷的制作手段.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深入到电视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的各个环节中,必将大大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为节目素材的采集、节目制作和擂出提高更为便捷、稳定和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猜植物谜语及答案下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重点人口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