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失范

2024-05-06

行为失范(精选十篇)

行为失范 篇1

“失范” (anomie or anomy) 一词源于希腊文, 在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守法, 尤其是亵神。涂尔干首先将“失范”引入现代社会学, 是指当社会规范不存在、不得力或相互矛盾时, 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混乱状态。其精神实质是“失常”、“无规范”。现行社会学著作普遍将其定义为:“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破坏性越轨行为。”中职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相对较特殊, 中职校的大部分学生是中考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正处青春期, 与普高学生相比他们厌学、自我控制能力差, 较难管理。而教师队伍又是学校的核心, 教师的失范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现实中教师的失范行为是不可避免会发生, 学校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良好环境, 如何作为教师的坚强后盾, 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减少失范行为是中职校管理层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长乐职业中专学校、莆田市城厢区职业中专学校、仙游县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福清三华职业中专学校等6所省内职业中专学校教师120名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回收率为91.7%, 其中男性39名, 女性71名。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Internet查阅大量有关行为失范及教师的行为规范等文献资料, 了解行为规范及行为失范的相关情况。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及前人对失范的研究成果, 结合中职校教师的工作特点, 自制了中职校行为失范调查问卷。量表采用李克特式量表 (Liker-type Scale) 法, 量表填答方式以5点式计分的方式, 由“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有时符合、符合、非常符合五个选项构成, 分别计5、4、3、2、1, 得分越高说明中职校教师的行为失范率越高。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均达到发放问卷的条件。

3.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输入数据库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 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的类型划分。

1. 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

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这种行为仅仅是个人的失范行为, 但也可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其特征是:目的是理性的, 手段是违规甚至违法的。这种行为可能是物质利益驱使下的理性选择, 也可能是社会学习和模仿的结果。

2. 价值取向型行为失范。

价值取向型行为失范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相违背而造成的失范行为。主要是指中职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背学校主导目标、价值观, 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

3. 情感型行为失范。

情感型行为失范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这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是:行为目的既非功利性的, 也非价值取向, 而是个体需求引起的。如教师本身感情受挫, 在学校辱骂、体罚学生进行发泄。

4. 传统型行为失范。

传统型行为失范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 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教学的规范对中职校的学生造成的失范行为。

三、结果与分析

(一) 中职教师的行为失范各维度得分情况。

经统计, 中职教师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按每题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价值型行为失范、情感型行为失范、传统型行为失范、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从表1可以看出: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各维度的每题得分平均值都小于理论中位数3, 说明福建省中职校教师的失范行为现象并不严重。而就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得分来看, 平均分为29.88, 标准差为5.521, 高低分差距比较大, 可见中职校教师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个别差异情形颇大。但从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各维度的每题得分平均值来看, 中职校教师的行为总体上是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 失范行为不占主流, 而平均得分较高的是价值型行为失范和情感型行为失范。

(二) 不同性别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性分析。

经检验, 在行为失范的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情感型行为失范、传统型行为失范的三个维度上, 中职校男性教师的得分高于女性教师, 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在价值取向型行为失范的维度上, 中职校男女教师的得分相差无几, 且也不具差异。这说明中职校男教师发生行为失范的程度高于女性教师。从表2可以看出, 在目的取向型行为失范维度上, 中职校男、女教师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这与中职校男女教师在家庭压力上的差异有关。男教师在家庭及社会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这些压力在中职校教师岗位上得不到解决。表现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能尽职尽责, 其教育、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 中职校男教师在与同事、学生沟通能力上不如女教师, 在处理问题上不如女教师细致、耐心。而女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上比较耐心、冷静, 有比较强的亲和力, 能够容忍教师、学生犯错。在传统型行为失范上, 中职校男教师表现出来的厌岗怠业比女教师相对严重。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件繁琐的工作, 要求教师不但要细心、耐心, 而且还要经验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三) 中职校不同学历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性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中职校教师在行为失范的各个维度上不具差异, 见表3。这说明学历的高低不是决定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因素, 但学历的高低对业务水平、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高学历人员能更快地接受、理解本行业的新知识, 并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能更合理、更科学地进行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 不同年龄段的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的差异检验。

经检验分析, 四个维度不同年龄段的中职校教师之间不具差异性。从表4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段中职校教师在四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 说明各年龄段中职校教师都能发挥本年龄段的优势和工作态度, 弥补教学上的不足, 具体原因归结如下:一是中职校青年教师虽然缺乏教学经验, 但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工作热情高, 未产生职业倦怠, 因而态度积极、认真, 且青年人的教学理念新颖, 接受能力强, 较少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二是中职校中年教师受到工作、家庭、社会的压力, 往往处在超负荷状态, 体验更多的职业紧张。但中年教师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技能、教学经验, 有较强的教学、协调能力, 是教学中的中坚力量。三是中职校老年教师虽然在年龄和精力上存在不足, 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 职业技能与教学经验相辅相成, 善于多方寻求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 能熟练、恰当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受到教师学生的尊重。

(五) 造成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因素。

1. 中职校教师职业声望及社会偏见的影响。

中职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职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 职业声望也远远低于普通高中教师。目前社会对职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 职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国家也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 总认为职业教育是对那些被普高教育淘汰学生的回收, 长期被认为是“二流教育”。作为中职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与其他教师相比有巨大反差, 再加上社会对工人的偏见, 这些传统的不合理观念无形中影响中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打击中职校教师的自尊。这些都是中职校教师失范行为产生的诱因。

2. 招生任务繁重、职业压力大。

招生、就业决定一个学校的定位发展, 目前, 普通高中及高等院校全面扩招, 加上社会对学历的盲目追求, 致使中职校招生面越来越窄, 招生越来越困难。中职校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把每年的招生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为了能在每年的中职生源大战中取胜, 各校想尽一切办法, 动用全校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甚至有的学校把招生指标分配到教师身上, 这样就加大了中职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如沉重的压力得不到缓解、疏导, 使健康的心理就会发生扭曲, 他们就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选择, 很容易引发失范行为。

3. 法律意思淡薄。

中职校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差、思想品德修养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开小差、顶撞教师、同学关系不融洽,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针对这些, 有的教师采取“以暴制暴”简单的教育方式, 通过语言训斥、恐吓、体罚、请家长等进行教育, 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方式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反而不利学生的身心发展, 甚至起到反作用。而中职校教师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 对教育法存在片面的理解。这也是中职校产生失范行为的原因之一。

四、中职校教师失范行为的调控对策

第一, 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中职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第二,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不断提高中职校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能力。第三, 强化法制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第四, 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第五, 完善赏罚机制, 保障中职校教师正当利益;第六,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加强职业素养培训。

摘要:中职校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失范行为, 他们的失范行为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为了了解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状况, 本文对福建省部分中职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研究福建省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状况, 探讨中职校教师行为失范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 并提出调控对策, 对提高中职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行为失范,调控对策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 篇2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师德失范行为:

一.政治纪律方面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它场合散布有损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妄议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发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

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损害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做出伤害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行为。

4.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在校园里传播宗教和组织宗教活动。

5.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宣传或参与邪教活动,传播低级庸俗文化,传播非法出版物。

6.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规定,公开泄密。

7.携带、寄送、传播反动政治刊物、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等出入境。

8.作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不履行群组管理责任,造成群组内的信息发布和言论违反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

9.组织或参与黄赌毒以及传销活动,包括利用网络从事这些活动。

10.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二.职业道德方面

1.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2.要求学生从事与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并产生不良影响。

3.歧视、侮辱学生,虐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有猥亵、性骚扰行为。

5.在命题、审题、考试等过程中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

6.篡改学生或考生成绩,影响考试公平公正。

7.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学术道德方面

1.伪造或篡改个人学术经历、学术荣誉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

2.在科研活动中弄虚作假,伪造、拼凑、篡改科学研究实验数据、结论、注释或文献资料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的学术观点、研究(实验)方法、学术成果等。

3.在申报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时,故意隐瞒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夸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伪造推荐人或者合作者的签名,伪造不实的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证明学术能力的材料。

4.成果发表署名不当或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

5.未参加研究或者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6.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7.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8.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9.所涉及的科学研究未按规定获得伦理审批,或者超出伦理审批许可范围,或者违背研究伦理规范等情况。

10.其他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四.纪律方面

1.在招生、考试、推优、评先、入党、选拔班干、研究生推免、奖(助、贷、勤)学金评定和岗位聘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招标评标、基建工程等工作中,徇私舞弊,谋取私利。

2.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3.参加由学生及家长支付费用的宴请、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4.不当占有学生应得助研津贴。

5.在论文指导、评审、答辩和实习实践等人才培养环节,违规收取费用或获得不当利益。

6.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不当利益。

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44-01

古人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只是对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概括,古人讲究师道尊严,当然不会对老师的行为作出约束。而当代教育,除了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外,还要求教师具备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即师德。德高为师,行为世范,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好的概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呈现出上升趋势,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对此也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一、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1、无意识道德行为失范。

很多的不当的教师行为,客观的说不是教师故意行为。比如,私拆学生信件、查看学生书包、体罚学生等等。这些行为从动机上是出于对学生的一种管束心理和负责任的心理,在学生面前自己是老师,有管教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另外,很多教师缺乏法律意识,不认为体罚学生等行为时违法行为。因此,这种道德行为的失范从根本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2、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行为失范。

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高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学校也难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也会受到这种出现偏差的价值取向的影响。而教师这一行业收入相对较低,这种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均难免会使一部分教师产生不平衡心。少数教师在价值取向上就出现了偏差,忘记了自己应有的职业操守,不再甘于清贫,追逐物质享受和金钱。比如,对学生进行收费性的课外辅导,向学生推销复习资料和学习用具,向家长索要财物,以家长是否对自己送礼和家长的社会地位来决定对待学生的态度等等。这些失范的行为就是由于价值观出现偏差造成的。

3、职业压力造成教师行为的失范。

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领导、家庭和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调查显示,教师失范行为出现率从小学到高中呈现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学段越高,教师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就越大。在加上工资待遇偏低、负担过重、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束,很多教师就产生了焦虑、愤怒、冷漠等不良的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往往就会发泄在学生身上,或者会出现其它的过激行为。比如,打骂学生、损坏物品、不满学校的管理等等,有的甚至会情绪失控做出违法的事情。

4、道德沦丧出现失范行为。

这种失范行为是极少的,但是确实存在。个别教师受到社会阴暗思想的影响,崇尚暴力、色情,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性质,突破了道德底线,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近些年出现的老师对学生的性侵事件就属于这一类。

找出了教师行为失范的原因,那么,该如何有效的控制教师的失范行为呢?

二、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当代教育讲究师生平等,提倡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想法。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人格的发展,而不要动不动就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教师的行为确实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学生自然会尊重你,师道尊严不是争来的,而是学生给的。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让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另外还要给教师普及法律知识,让教师明白那些行为该做,那些行为不该做,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失范行为的发生率。

2、改革教育体制和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正确评价教师。

应试教育是造成教师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试教育的导向使各级学校和行政部门评价教师的工作唯成绩论,社会上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如此。教师要出成绩就要死抠学生,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使得众多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感,不愿进课堂,不想见到学生。越是高学段的教师,这种情况越严重。另外,应试教育也导致学校甚至教育行政机关对于教师的评价重业绩,清道德,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成绩不好师德高尚也没用。这使得教师不再注重自身修养,也就难以做到为人师表了。因此,改革教育体制进而改变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对规范教师的行为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3、提高家长和学生的法律意识,倒逼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些教师犯罪行为的案例显示,受害的学生在当初都不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收到老师的恐吓,害怕老师打击报复;二是没有法律维权的意识,学生没有法律维权的意识根源在家长,很多家长也没有这样的意识。这就放纵了极少数道德败坏的教师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所有家长和学生都有法律意识,就能迫使极少数的道德败坏的教师不敢肆意妄为,教师犯罪行为屡也会大大降低。

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火山理论 篇4

任何国家,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现象盛行,难以立国;任何政党,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现象猖獗,难以立本。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就始终重视党性的纯洁,严防“行为失范”现象的滋生、蔓延。在新中国发展的不同历程中,该现象时露头角。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对于“行为失范”问题的探索初见端倪。“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的重大事件,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安源党组织和安源工人以义无反顾、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创造了我党历史上许多的首例和首举,特别是在开展反公职人员行为失范工作方面,开创了我党这一工作历史的先河。”[1]国内就“公职人员行为失范”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是众说纷纭,而“失范”的典型行为,主要是公职人员的腐败、以公谋私等等。

胡鞍钢在《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中对“转型期经济中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新的分类,并且初步研究了“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耗散”等问题,提出:“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战胜腐败也只能通过制度建设来达到”的观点。胡鞍钢在《公务员腐败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中明确地指出:“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制度安排缺陷,导致腐败成为“高收益低风险”行为,而廉洁成为“低收益”行为,同时公务员缺乏对国家的“信赖感”,对退休后生活的“安全感”和长期收益的“信任感”。防止国家公务员腐败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制度创新,使腐败成为被查出概率极高,政治风险极大经济成本极高,逃避受到法律制裁惩治的程度极小,个人及利益相关者的精神或名誉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同时,使公务员说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2]

钱颖一也指出:“想把我们经济社会中的‘以公权谋私利’这种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更重要的一种体制改革,还是在于‘减少公权的数目’,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花公家钱、‘玩’国有资产的机会,把更多的事交还给个人与市场去做”。

虽然在国内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却并没有一个有关“公职人员行为失范”问题的系统性的理论。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本文总结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火山理论”。

1“失范火山”的定义

“失范火山”指的是公职人员以手中撑握的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工具,以公共资源为对象,以获取私人利益或损害公众利益的一系列违法、违背人民意愿的活动,在社会中的沉淀。这里提到的“公职人员”指的是所有参与公共权力运作的人。“人民赋予的权力”指的是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公共资源”指的是所在关系到人民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权力。所有这些撑握着公共权力的人,在对公共权力运作的“失范”过程中,大多是以谋取私人利益为目的,侵害人民的权力,危害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我们在对待“失范”这一问题上没有认真地加以处理,我们的公共职能部门便会失去信用,治下民众的情绪就会受到一定的刺激,最终的结果便是导致“火山”的爆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

2“失范火山”的形成

“失范火山”要形成,就要有填充它的大量的岩浆,这些岩浆主要由以下几条“熔浆流”汇聚而成。

第一个熔浆流:对大量公共资源开发和使用的监管不力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第二个熔浆流:公共职能部门内部文化的畸形化发展。第三个熔浆流: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不能健康成长。第四个熔浆流:国家监督机制不完善。第五个熔浆流:信息极为不对称现象的存在。第六个熔浆流:公职人员自身水平的限制。

3“失范火山”的治理

3.1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对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的

界定和处置有法可依,并以法律的形式,监督和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建立强制性的公职人员行为准则,以限制和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严惩公职人员的行为“失范”。

3.2 提高行政职能部门的公信度,形成良好的内部文化,使公职人员在部门内能够健康发展;

同时使群众对行政职能部门报有信心,愿意响应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要提高行政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政策执行力,加大对不执行者和运用非法手段执行者的惩处。

3.3 注重公职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教育培养。

对公职人员要进行长期地、大力地培训,来增强其相关业务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要建立科学的选拔和任用机制,避免出现真正有素质和有能力的人员被拒之门外。

3.4 行政职能机构应退出有利可图的市场领域,做到让利于民,

而非与民争利,将资源的分配权还于市场,这也就不给公职人员提供谋取私利的可乘之机。但行政职能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加强,要适时、适度、有效地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运用司法手段,严惩各种“失范”行为。

3.5 加大媒体和民众的监督力度。

应适当给予新闻媒体机构更加宽泛的报道权限,加大媒体和舆论对行政职能部门与公职人员活动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行政职能部门也能够在媒体和群众的反馈声中,了解群众的心声和需要,从而使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更加的合理科学。

总之,只有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公职人员行为失范现象的出现,也就从根本上断截住了各条熔浆流的汇聚,进而防止“失范火山”的形成,避免“火山爆发”这一严重后果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平稳、快速、和谐、健康、持续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仂.我党反腐倡廉历史上最早的成功探索[J].党史文苑,2007-4-20.

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社会学分析论文 篇5

一、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的心理成因研究

中职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还不太成熟,但由于各种因素包括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往往喜欢用成人的思想来伪装自己,故意掩盖应该具有的直率和纯真,对身边的事物持有怀疑、审视的态度。但自己的行为又不能够被控制,存在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处事方式往往以成年人的方式,却未脱未成年人的心理,对事物不能产生正确的判断和理解。

二、中专学生行为失范的对策研究

1.引导学生保持心态平衡

中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迎难而上,心理上不自卑,行为上不偏激。很多失范的学生表面上看来不可一世,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比较焦虑和烦躁,还存在着自卑的心理,表面上一时的逞强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只有适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整和控制,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找回平衡感,努力打开他们的心结,多和老师或同学倾诉心中的烦恼,重树信心,找回自我。倾诉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促膝长谈,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网络的方式进行交流。另外,兴趣小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让他们找到重新树立信心的起点,树立向上的人生观。作为美术兴趣小组的老师,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如名作欣赏,参观美术展览、公园、市场,了解家乡的荷文化和剪纸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如,配合学校的活动来策划设计场所、舞台、海报等。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多样活动,热情帮助和耐心辅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般来讲,行为的失范是受到心理失范支配的,凡是失范的中职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改变一名失范的中职生应该先从他们的心理进行剖析,研究之所以失范的原因,才能去寻找对中职生行为失范管理的对策。这些学生中,他们的心理上往往都有孤独感,心理存在一定的压力,有可能是来自学校的,也有可能是来自家庭的,还有可能是社会的,而且以住校生居多。同学之间还会有攻守同盟,之间的秘密有时很难找到突破口,不易暴露。教师要慎重处理,否则容易产生冲突,更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和失范生的转化。因此,要多让学生之间产生双向交流,寻找机会和他们接近,和他们交朋友。比如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彼此增进了解,消除心理障碍。

3.充分发挥心理辅导作用

高校毕业生失范行为成因探析 篇6

关键词:毕业生 失范行为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20-01

高校毕业生一般指基本结束大学的学习课程,最后一个学期已参加实习或工作的这一大学生群体,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就业。在离校之前,毕业生情绪往往多变复杂,容易做出一些违反校园生活秩序甚至破坏校园风气的行为,如酗酒闹事、损坏公物、甚至打架斗殴等。这些行为的出现不仅在时间上较为集中,而且具有群体性特征。

1 毕业生主观方面因素

1.1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是应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基础。”[1]应该说,自我认知问题在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存在,一旦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对毕业生造成的影响非常大,更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其行为上出现异常。

毕业生对高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基本是认可和熟知的,但临近毕业,随着教学课程的终结,部分在校毕业生已开始从事一些非大学生角色的就业活动,如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试用等,这时他们开始对大学生角色的行为模式及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不再完全认同,问题就此产生。一些学生开始对学校的管理服务制度不满,进而产生一系列逆反心理,这导致他们行为上开始抵触校纪校规,出现在公共场所故意喧闹、乱扔垃圾等失范行为。而受其他同学影响,一旦个别人或个别宿舍出现上述行为,其他人或整个宿舍楼都会随声附和。

1.2 缺乏道德自律意识

毕业生失范行为的出现固然与各种客观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但从道德素质养成的方面来看,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自律意识是其产生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从毕业生的年龄特征看,其道德社会化已处在道德意识发展‘自律阶段’的后期,即对道德规范有相对稳定的认识,处在‘后习惯层次’,毕业生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2]但在实际行为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却是与自己的道德认知相背离的。

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实质一定意义上说应该是“道德信念缺失”,进而引发的道德自律的弱化。而道德自律需要有较强的道德意志作为支撑,即人们在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坚强毅志,只有道德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任何环境下,认真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部分毕业生正是因为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使其缺少行为的内在动机和需求,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如即将毕业离校,学校“快管理不着毕业生了”的情况下,失范行为开始集中显现出来。

1.3 从众心理作用

“一般情况而言,在面对强大的群体压力时,很多人均会采取和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相同的意见。这种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认知、判断、信念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3]群体压力虽然不具有强制的特征,但它对于个体而言,却是难以违背的。在群体当中,个人情感作用大于理智作用,这导致个人易受到成员间的影响的暗示,失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情欲、行为的控制力。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丧失理智,失去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容易出现起哄等简单的失范行为。这时,群体成员间便会不自觉的相互模仿,努力与在场的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高校毕业生离校之前,当一个失范行为出现时,也许会有明确的直接原因。但在第一行为的示范和带动下,其他人会随之仿效,因此有一个人开始吼叫或者砸东西、扔瓶子,立刻就会有其他人附和,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展现出一种不同于过去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活才很新鲜,不必像以前一样受人管制。应该说,在这种“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的对抗中,个体意识被逐步弱化,群体意识得到增强,由此强化了群体的失范行为。

2 毕业生客观方面因素

2.1 学校管理、服务问题

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失范行为是复杂多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管理、服务工作不力是诱发毕业生不满和失范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管理上,在学生进入毕业年级以后,许多高校考虑到毕业生实习、就业等因素,往往都会采用类似“放羊式”的管理。在宿舍管理、文明行为和违纪违规的处理过程中,都会适当放宽政策,这一思想易助涨毕业生群体侥幸心理,进而使得他们的“失范行为”更具合法性和扩散性。在服务上,很多高校過多关注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而对毕业生完成毕业答辩至离校这段时间的精神层面关注不多,学校现有的文体活动也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娱乐需求,加之就业信息服务滞后、就业机制不灵活、离校手续烦琐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极易引发学生不满情绪甚至出现过激的失范行为。

2.2 严峻的就业形势

当前,毕业生面临就业、择业的压力尤为严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情绪不满、焦虑抑郁。在笔者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毕业班学生在进入择业阶段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心态。“某学院一项针对高校毕业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有40.6%的毕业生面临毕业时‘感觉不好’,‘紧张、烦躁、苦闷’成了他们表达毕业心态的主要词语。”[4]经过一段时间的应聘、实习之后,毕业生的心理也发生了极为复杂的变化,处在苦闷和彷徨之中,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己的压力引发他们心理上产生多种焦虑,寻求宣泄的情绪增加,易致出现失范行为。

毕业生失范行为作为校园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应该是毕业生由学校开始走向社会,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时出现的阶段性行为,在探究其产生的复杂原因时,要用辩证的方法,主客观全面的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静.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防范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3]马德峰.准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夕越轨现象成因透视.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1).

多维视角下教师失范行为探析 篇7

一、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行为是在社会、个人及具体场景共同作用下的心理的外化表现形式, 它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系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 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 首先就是教学者的人格, 他的思想信念, 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因此, 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举手投足都会进入学生的求知视野, 这对未形成完整心智的未成年学生来说是影响很大的, 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教师的一个友善的举动, 会使他们感到受到重视而兴奋积极;教师的一些并不友好的瑕疵, 则会使他们产生被忽视的感觉而失落。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在中国“为人师表”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在学校履行工作职责时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 学生一天中有近一半时间是和教师相处在一起的, 课堂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课堂上师生双方的行为不仅会对课堂教学是否顺利地开展产生影响, 更会对班集体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构成深远的影响。因此,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还要让学生心灵得到感悟, 思想得到升华。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影响如此之大, 因此我们很少会去认真思考一些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 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些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方法;重视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轻视能力较弱的学生;敷衍回答一些与当日教学计划无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会通过一些带有他们主观情绪色彩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 虽然有的时候教师本人并未发觉, 但是他们的这些举动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引起了学生的关注, 并且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学习习惯差等不同程度的外显, 这种现象虽然与学生自身的原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其在教学中出现的有意无意的教学失范行为也有着较大的关系。

二、教学行为失范的成因

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在广大中小学教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且由于它并未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其产生的各种原因, 并做出一些粗浅的分析, 使得“消极教学行为”得到改善。

(一) 宏观教育方向与现实教育目的的相背离

在中国的教育活动中, 教育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程度而由单纯变得复杂起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国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了新的标杆: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教育应该成为在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中最全面、最基础并且走在最前端的部分, 今天的中国必须以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大背景, 对当前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并在提升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时代所必需的人的基本素质以及重视与其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认知工具开发的基础上, 全面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安排与教学模式, 并将此种改革扩展到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理念及其实施教育影响的方式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人对事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发展,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 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反思, 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开展科学的多方位的评价工作, 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因此, 我们要在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 发现当前课堂中存在的教学行为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教师教学行为的方案, 使之适应当前的教育方针, 并且要深入发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教师这一角色和日常教学行为的影响, 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并在实际工作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成果, 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然而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 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虽然我国宏观的教育方向“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非常符合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 但是现实教育的目的, 又或者说在广大家长心目中普遍的教育目的却与宏观方向背道而驰。家庭的精英教育路线强化了应试教育的选拔功能, 形成了选拔少数, 淘汰多数的高淘汰式教育, 虽然有教师规范和学生守则, 但现实情况不得不使学校必须注重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业成绩, 教师方面也渐渐忽视了不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另外, 作为教学目的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显然不能对教育政策法规进行直接的输入输出, 在实施过程中必定融合了自己的理解与变通, 有的时候与之相符, 可是有的时候尤其是当工作重心转向学业考查时, 一些教学失范行为的出现就容易使得此种充满着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与大背景脱节, 甚至完全相反。国家宏观的教育方向没办法与个人现实的教育目的步伐一致, 就容易加深学生与教师的矛盾, 成为了教师容易出现失范行为的诱因。

(二) 社会高速转型中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矛盾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 说到底就是要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人本化、多元化和国际化, 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儿童”。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导”下, 许多学生不能得到活泼的发展, 他们墨守成规、抱令守律的心态正是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教育现代化就是一个摆脱传统束缚的过程, 不仅仅要在教学硬件上达到现代化发展水平, 同样还应该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与社会同步转型。但是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 当我们想摆脱传统时, 我们也许就采用了最传统的手段和方法, 因此两者应该是互动互补的。

长期以来,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被诟病的重点就是它的腐朽和一成不变, 然而人们在批判它的同时就会将一些优秀品质忽略, 传统教育之所以能够传承这么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严谨性、制度性以及规范性, 它树立了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道德标杆, 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心灵而不是知识本身。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教育同样需要向现代化发展, 但当两者同步加速的时候, 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不断多元化, 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反的观念会大量出现并与各种传统观念相互碰撞产生冲突, 所谓的现代化观念甚至会将传统观念吞噬, 社会总体导向的模糊和新的道德建设相对薄弱造成整个社会规范准则的不正规。教育作为社会转型中的一个子系统, 就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正因为它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所以价值观等方面的失控也连带导致了文化教育市场的畸形。这就考验着教师在变革面前的定力和耐力, 其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 但又不能被动地被社会浪潮推动, 要既立足现实, 又面向未来。既有继承性, 又有创造性。因此要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就必须让教育也达到和谐理想的现代化状态。然而教育虽然是社会中的一个子环节, 但毕竟有实践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 是人们在特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下, 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因此在培养人的活动中就会因为社会转型形成的不协调而导致教学行为刻上现实社会的痕迹, 这就成为了教师为了避免产生失范行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 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行为新要求的不匹配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一定的社会规范、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教师教学的效果是教师个人素质好坏的直接表现, 教师素质的高低会使得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认为, 教师行为与教师社会地位以及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师角色的三种表现形式, 每一种表现形式都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由于每个教师都是一个个体, 教育经验、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教师素质的高低也不尽相同。一些道德水平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家庭状况不尽如人意的教师就容易将一些与学生无关的因素带到课堂, 将自己主观的负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 这些情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 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甚至影响到学生健康发展。

另外, 专业背景、业务能力、思想品德、言行表现等都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因素, 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低下直接导致教师不能采用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当学生一旦提出一些让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时, 教师的经验不足以及对教学的反思欠缺就会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这样的反应就会在学生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甚至学生会对教师做出负面的评价, 从而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也因此下降。教师作为众多职业中的一种, 一方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它服务的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 因此需要更多的教学反馈来体现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正因为如此, 很多教师为了获得他人肯定而采取很多不当的教学行为, 例如对学生大声呵斥, 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功课, 强调学生分数引起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 等等。其实这是颠倒主次的行为, 教师不应该为了得到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肯定而采取这样的教学行为, 应该是用有效的教学行为来证明和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教师, 如果不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定期进行反思, 他们的教学行为就很难改善, 长此以往就容易产生教师教学的失范行为。

摘要:未成年学生心智还未成熟, 品格上可塑性很强,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 对于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和崇拜感。但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失范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的产生除了教师自身的原因之外, 还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国家方针的矛盾所导致。

关键词:失范行为,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郑娟.不同教学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潘艳玲.关于做好中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104-106.

[3]罗金凤.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陈辉.初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 2009.

[5]杨金国, 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49-51.

[6]张艺铭, 刘万海.国内近十年来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14 (8) :86-88.

科研失范行为成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篇8

(一) 科学的规范行为。1942年《科学规范的结构》一文的发表标志着默顿完成了对“科学的精神气质”的精确定义。文中提到科学的精神气质就是: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并且明确指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 是科学家应当遵循的四条基本的行为规范: (1) 普遍主义:普遍性行为规范。主要指人们评价任何科研成果都应以科学本身的价值为准则。而不应该考虑政治的、人种的、社会的、文化的、宗教信仰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此种规范主要强调检验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知识的国际性, 它不以任何非科学的价值标准作为评判真理的尺度。 (2) 公有主义:默顿主要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科学上的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共同分享财富, 反对在知识生产中保守秘密。要求人们在知识生产中自觉地公开自己的知识产品, 当然, 公有主义也承认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科学有先后之分, 科学界一般以人名命名、引证、荣誉奖励等形式来奖励新知识的发现者。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与公有主义规范并不矛盾。 (3) 不谋利性:科学家们以科学知识的生产为己任, 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大最高利益, 反对在知识生产中以追求金钱、地位、权力为目的的任何行为。 (4) 有组织的怀疑:要求人们在知识生产中用理性的精神来评判任何知识产品, 这就是说要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一切知识假说, 要用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理论。

(二) 科学的失范行为。失范行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的背叛。科学家作为一个社会成员, 必然像社会中其他成员一样, 要遵守社会生活中法律、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种种规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科学家作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 必然要遵守职业规范, 遵守科学共同体的某些特殊的规范, 不能违背科学研究精神。许多国家也都尽力概括了现实中所发生的这类失范行为, 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和分类。例如, 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12月通过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 (OSP) 发布了科学研究失范行为联邦政策, 其中对科学研究失范行为作了如下界定:科研失范行为是指在准备、实施、整理以及发表等科研环节中出现的造假 (fabrication) 、窜改 (falsification) 以及剽窃 (plagiarism) 行为。其中, 造假是针对科研结果的, 也就是指科研过程没有问题, 但是为了迎合需要, 人为导出结果, 并且对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窜改是指对研究材料、设备以及研究过程进行人为的掌控, 改变或省略某些数据或结果, 从而使得研究不能精确地在研究报告中表现出来;剽窃是指没有通过适当的方式占用他人的思想、研究程序、结果以及话语, 也包括占用他人未发表的研究计划和手稿内容。科研失范行为往往延伸到其他领域, 比如资金申请、论文发表等方面, 失范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常常也很广泛。当前诸多违反默顿规范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

1.违反普遍主义的现象。岗位聘用中存在的年龄、性别和毕业学校等歧视;借管理职位和不正当利用权限在没有贡献的文章上署名。科学权威、名流在科学事务中的消极影响, 例如马太效应:科学权威拉帮结派、控制刊物, 科学刊物对名人轻信, 放松对其作品的审查, 压制新人、新思想, 造成科研工作者的两级分化。非学术标准地分配学术资源, 如学术期刊刊发人情稿、学术职位招关系户、科研评奖时投关系票、打关系分、科研课题批给关系户, 以及在上述环节中行贿受贿等。

2.违反公有主义的现象。不尊重他人科研成果, 引用他人成果不注明出处或者接着别人的思想进行研究却不做任何交待。不适当的科学保密, 成果不发表仅供自己欣赏, 如卡文迪许不发表其电磁学方面的成果。

3.违反不谋利性的现象。不规范公布科研成果, 通过新闻媒体或发布会首次公开研究成果或公布含糊的、虚假成果。非科学目的使用科学资源, 将科学研究经费挪作他用或利用实验室进行营利活动, 学术机构买卖文凭、买卖书号、收取版面费。获取科学资源的恶性竞争, 如一稿多投、将一篇文章化整为零多篇发表或发现或发明权的恶性竞争。

4.违反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的现象。缺乏科学民主, 学霸、学阀、为掠取或维护自己或小集团利益而使用不正当手段或学术刊物、讨论会不允许发表争鸣文章, 拒绝发表自己不喜欢的观点、学科的文章。为伪科学张目, 为伪科学进行“科学鉴定”或支持伪科学活动。

5.违反科研诚实性的现象。伪造科研成果, 捏造数据, 拼凑数据, 伪造辅证。全文剽窃或改写、翻译式剽窃或部分剽窃。假冒、虚报成果或奖励, 申请课题或奖励时虚报论文数目、夸大科研能力, 不注重创新性, 只重论文、论著数量, 发表、出版级别。滥用学术权威, 对自己不理解的成果随意评论或借审稿之际将有意义的创新性数据做不正当传播或对别人的正当批评打击报复或见到失范现象不与之斗争。

三、科学失范行为的原因剖析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认为科学领域是不能弄虚作假的, 科学家是追求真理的典范, 人们总是把科学及科学家与“客观”、“真理”、“诚实”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实际上, “黄禹锡事件”后, 我们已经不得不承认科学界的失范行为是现实存在的, 促使我们自然地产生基于中国背景下的若干反思, 思索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说到底还是中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 存在四个方面的严重不足:道德教育的不足、市场规范不足、法制建设不足、评估体系不足, 这是当前科研道德失范的社会大背景。

(一) 政治因素。什么是官本位?官本位首先是一种体制设置和制度安排。“官本位”的不良思想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官本位”是在中国现有政治结构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目前, 我国科技界的“官本位”结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维系: (1) 对科研机构主要领导人的任免; (2) 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直接参与资源分配; (3) 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学术声望 (通过授予学术职称) 和行政等级 (通过给予同等行政级别待遇) 的相互承认。科学的“官本位”带来的是对政治权力的崇拜与屈从。这种科学的“官本位”带来的后果是科学共同体在资源与信誉分配、科学评价、学术争论等方面屈从于权力意志, 损害了良好的学风;政府管理部门参与资源分配, 在对行政干预缺乏有效控制和对掌握资源分配权人员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 滋生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行政官员一味追求“政绩”以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助长了科技界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将研究成果与待遇和官职联系在一起的“官本位”的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二) 经济因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把“知识”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是时代的进步。过去搞科技的人不会谈经济, 觉得谈经济会使自己带上铜臭味。搞经济的人也不大谈知识, 只要有本事拿出东西就可以赚钱, 但是现在行不通了。如今, 掌握资本的人明白产品要有科技含量才能赚钱, 掌握知识的人也知道知识可以转化成财富。但是受利益驱动, 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人们为了某种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良知和道德, 科学界和学术界也无一幸免地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二是学术产业化、市场化。在教育产业化的声浪喧嚣的同时, 学术产业化也悄然兴起。学术产业化, 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公开或变相地把学术当作商品经营的现象。诸如, 出版社“卖书号”和学术期刊“卖版面”。市场介入科技, 科技成果商品化, 使科技事业发展异常迅速。但需要指出的是, 科技成果商品化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格商品化;科技成果带有商品属性, 而不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格带有商品属性。科技成果可以讨价还价, 但人格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人格一旦商品化, 就不可能真正做出好的科技成果, 就会去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一套。

(三) 体制原因。

1.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当前我国在科技工作者的考核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 现行政策与实际情况严重脱钩。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办法, 缺乏良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缺乏学术民主和学术争鸣的氛围。中国现行的奖励体制过于直接地依赖“学术成就”的数量。即是说, 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评价的量化标准, 使数量成为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追求的现实目标, 从而导致科学价值和科学标准的异化。科研成为数量的积累过程, 由此造成一些科研工作者为数量所困, 出现造假、抄袭等科研失范。虽然定量的指标 (例如发表论文的数量) 与体育竞技的定量指标 (例如你跳得多高) 相似, 是非常容易判断和令人信服的。但是在学术工作中, “质量”恰恰才是至高无上的——人们无法凭字数来评价一首唐诗的美妙。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衡量质量, 因此同行评审是一个被普遍接受和唯一可行的机制。而政策环境和科技管理部门为获得短期效应和部门利益, 不仅缺乏对同行评议有效性的疑虑, 甚至对同行评议活动进行行政干预, 从而对科研评议的公正性造成负面影响。它所带来的后果是科学的浮躁。这导致了评价制度中的程序与规范出现问题。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高校、科技界人士对“马太效应”运用自如。比如, 已经成名的科技人士, 他的论文哪怕平庸, 也很容易被学术刊物录用;而无名小辈的论文, 哪怕水平再高, 也往往被刊物拒绝。

2.科研失范惩戒体系不健全。第一, 科研领域缺少科学道德行为规范及监督机制, 缺少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道德和教育的内容。以前对诚信总是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 因为觉得这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底线, 但在很多科学研究界甚至纯洁的“象牙塔”里, 学术诚信与学术素质泡沫化却比比皆是。第二, 揭露力度不够和有意庇护也是存在科学失范行为滋生的“温床”。组织管理者疏于管理, 被侵权人对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不够, 客观上对科学失范行为起到了纵容后果。更有科学失范行为暴露后, 对这种恶劣行为不但熟视无睹, 且极力袒护。第三, 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罚机制。目前, 有关部门对出了问题的人和事基本没有惩罚, 或者只有微不足道的处罚。第四, 制止严重科学失范行为的法律制度还很弱, 我国的立法、执法工作还任重道远, 科技领域中的很多不良行为甚至腐败事件, 往往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来处理。

四、防范惩治科研失范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 构筑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底线。能否从根源上清除科学失范行为有赖于科技工作者和未来将成为科技工作者的学生。因此, 加强对这类人群的科学道德教育是减少科学失范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年轻学者的老师和学术界的泰斗, 要以身作则。这些学术界的栋梁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年轻一代, 因此每一位学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时, 都应该遵守科研基本规范, 做到“诚信”, 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不使用非法手段骗取科研经费, 共同创造一个人人重视科学道德, 个个鄙视科学失范行为的学术研究环境。因此在高校开设“学术规范或学术道德教育”课程, 对于处在人生观包括科学道德观形成期的大学生们, 是一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道德素养的重要方法。严重的科学失范行为常常是从小的欺骗和不诚实开始的。道德教育不是讲一堂课、受一次教育就可以开展好的, 要长期养成、潜移默化才能有相对稳定的做人基本准则。

(二) 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行为规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解, 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一些人在学术活动中之所以要进行剽窃, 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不应该剽窃, 而是明知故犯。在成本——收益的比较中, 明知是恶, 但有利可图, “得”远远大于“失”, 在这种情况下, 一个人就可能将任何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置之度外。在法律上讲, 就是“犯罪成本”远远小于“犯罪带来的收益”。因此, 必须建立必要的规范制度, 对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加以规约。在西方, 对剽窃和其他学术劣行的惩罚是极为严厉的, 常常导致当事人失去工作或被剥夺职业资格。因此, 同行的压力和自律常常足够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政府和学术界应设立严格的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为失范”的根源在于“制度失范”, 建立一套预防和惩治相结合的具有执行力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制度, 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人的本能又是趋利避害的, 社会要做到“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就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三) 组建科学失范行为的调查和监督机构。有了行为规范, 就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去监督科技工作者实施这些规范, 否则, 再好的规范也只是一纸空文。科研监督可以有效防止科研失范。首先, 必须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产生有效的监督机制, 这种内部监督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 最大的优点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节省成本。其次, 就是加强社会监督。在此, 媒体的监督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国家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同行监督, 尤其是新闻监督是最为重要的。

(四) 建立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法国的摩莱里说过:“我已经发现, 混乱和一切祸害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传统上, 科学界内的失范行为属于科学共同体管辖的内部事务, 由科研道德规范, 与法律无关, 全方位分析法律干预科研失范行为的必要性, 可以为遏制我国科研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不言而喻, 完善相关立法, 加大打击力度, 必须要增设直接针对科学失范行为的刑法罪名。例如设立剽窃他人著作罪:剽窃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并予以发表, 次数较多或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它严重情节的行为;学术诈骗罪和科研成果诈骗罪:通过在科研中造假, 骗取巨额科研经费的行为。韩国的黄禹锡因为科研造假, 被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以欺诈和挪用公款罪起诉;不注明出处罪:多次违反规定不注明作品出处或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行为;加大罚金刑使用力度, 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了对抄袭、剽窃行为, 视情节轻重, 罚款一百元至五千元人民币, 这些罚款与其利用失范行为所获得的精神和物质利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难以起到惩戒作用。本文认为应该提高罚金数额, 这样才能加大对失范行为的打击力度。

参考文献

[1].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万兴亚.防止学术腐败, 我们有没有办法[EB/OL]. (2006-02-27) 2007-04-30.http://www.zjol.com.cn/05edu/sys-tem/2006/02/27/006491562.shtml

[3].华东师范大学学术道德守则[EB/OL].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2002-10

[4].董建龙.世界上一些国家加强学术诚信管理的经验[J].红旗文稿, 2007, 6

行为失范 篇9

一、课堂上的师德失范问题

1. 语言失范。

笔者在几所小学听课时发现, 一些教师经常用粗暴的语言对待学生。如一位教师在课上提问, 一个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 教师用异常惊讶的语气说:“哎呀, 你终于举手了, 我简直可以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形容你!”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教师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谈感想。有学生说:“四川的小朋友失去了家园, 也没有学上, 而我们还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教师想借此机会教导学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便说:“一个学生被压在倒塌的楼板下, 却还借着缝隙中的光亮学习, 而你们呢, 衣食无忧的, 还不好好学习……”说完, 教师开始一一数落某些学生的不良表现。这样, 一次原本能引发思考和感动的教育机会就演变成了令学生反感的责备和说教。

2. 行为失范。

个别教师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时经常是随心所欲, 不顾忌自己的教师形象, 更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当学生上课走神、回答不出问题、没写作业、迟到时, 个别教师惯用的手段是用手指戳学生的头、用物体击打学生的身体、拉扯学生的衣服等。一些教师很少用具有教导意义的话语对学生进行教育, 而是劈头盖脸地责骂。教师任意发脾气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这样的教师, 师德何在?

3. 态度失范。

教师态度失范主要表现为不尊重学生人格、态度粗暴、不负责任。一次, 一个女生上课走神, 教师发现后竟然揪着她的辫子把她赶出了教室。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本来不是“大事”, 可教师却如此大动干戈, 不惜伤害学生的自尊, 教师的目的何在?对于学生不完成作业的现象, 有的教师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对待。其实,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是不会写, 而不是不愿意写。但有的教师并没有为这些学生提供实质性帮助。

4. 观念失范。

观念失范主要表现为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 因学生的成绩、家庭背景甚至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偏爱或歧视, 不能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 如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 不关心学生的人格、兴趣、道德品质的发展;因个别学生犯错而惩罚全班学生等。其根源是:很多教师至今无法理解和认同“师生民主”关系, 认为对待学生“只能给好心, 不能给好脸色”, 否则, 学生会认为教师好欺负。一次听课, 笔者旁边坐的是班里最“差”的学生, 教师几乎视之如“空气”, 只要这个学生安静地坐着, 无论他是否认真听讲, 教师都不干涉。如果教师提问了简单的问题, 这个学生会积极地举手甚至站起来以引起教师的注意, 但教师看都不看他一眼。有的教师花费一整节课的时间批评犯错的个别学生, 使其他学生无辜受累。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因为某个同学做错了事, 您就气得连课都不给我们上了, 一节课的好时光就这样溜走了。”

二、师德失范影响下的学生

师德失范影响下的学生, 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状态及人格表征。

1. 自卑。

教育中运用惩罚手段的理论依据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膨胀的自我, 它表现为过分自负和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人在成长过程中不遵守纪律约束, 不听从他人劝告等, 就是自我膨胀的表现。扼制学生自我意识的过分膨胀, 矫正其非社会性行为, 惩罚教育是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思想影响甚深, 学生接受谦虚谨慎、知耻礼让的文化熏陶, 在个性发展中, 其自我意识常常是“不及”而不是“过多”, 更谈不上过分膨胀。教师的不当言行, 反而抑制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

2. 自尊心缺乏。

当学生犯错时, 教师如果只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或惩罚方式, 那么, 在长时间的“磨炼”下, 学生的自尊心就所剩无几了。难怪教师们会埋怨如今的学生“胆子越来越大”了。这就如同10年前人们感冒了, 注射青霉素就能轻松解除病痛;而如今, 再先进的抗生素药物都很难使经常依赖抗生素的人们迅速康复。身体能产生抗药性, 学生的心灵同样能产生“抗击打性”。

3. 目标感差。

在一些学生的意识中, 相对缺少一种“希望得到某种东西”的愿望, 他们对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缺乏积极的思考, 容易受校内外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在“缺少期望”的环境中成长所致, 由于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被教师、同学、家长“看不起”的角色定位中, 而教师及家长对这类学生也没有实施正确有效的激励, 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就失去了目标感和自我价值感。

4. 自制力差。

很多学生缺乏自觉学习和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如做事拖沓、学习精力不集中等。他们对自己的思想、行为难以自制, 表现得放任与懒散;不顾及家人对自己的付出, 经常做出对学校、家庭、社会不负责任的事。这虽与学生自身素质有一定关系, 但教师的失范行为也难辞其咎。教师忽视学生犯错的成因, 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导致学生的“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这样, 学生的不良人格便形成了。

5. 敏感脆弱。

在自卑心理支配下, 学生的心理极其脆弱。教师的批评或同伴的玩笑会伤害其自尊心, 从而诱发过激的言行。这类学生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 当他们犯错时, 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导方式。但一些教师却不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 只是单纯地使用批评或惩罚, 致使此类学生变得更加敏感脆弱。

6. 合作意识欠缺。

有些学生对人对事冷漠, 性格孤僻, 内心封闭, 以自我为中心, 不会关心他人, 没有集体荣誉感, 对人缺乏善意。这是因为他们受到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冷眼看待”, 于是也以同样的态度“回报”他人, 如不愿与教师交流, 不愿与家长谈心, 不愿与同学交往等。

三、高尚师德成就学生健全人格

教师要塑造和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其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中就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 尊重。

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与尊重, 最厌烦的是干涉与责罚。如果学生个性强烈, 那他遇到干涉与责罚时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进而疏远、敌视教师。随着师生间敌对情绪的持续, 学生身心会遭受重创, 最终导致“坏学生”的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概括为: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照顾学生的面子,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允许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不公开在课堂里或者私下在同事面前损害学生的名誉;对学生表示信任, 乐意与学生交朋友, 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保守自己的“小秘密”等。

2. 期望。

期望对生命成长而言是一种能量, 是对生命信任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对学生的成长满怀希望, 并通过肯定、信任的话语, 满意、喜悦的神情来传达这种期望。二是创造性等待, 即给学生的成长“留出时间”, 并在这一时间段中, 不断地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能量。也就是说, 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需要“等待”, 而且是“创造性等待”。应注意的是, 过度的期待不但不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反而会使教师及学生同时感到身心疲惫;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产生自我放弃的想法。所以, 期待需要适度。一是对学生期望值的适度性;二是提供学生身心发展条件的适度性, 即所提供的条件能够符合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即当下发展的最大程度) 。

3. 宽容。

宽容是师爱的重要体现。教师的宽容主要体现在当学生产生错误思想或错误行为时,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及有效引导上。教育中的“宽容”还意味着要给学生“留有空白”, 其实质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引导, 懂得引导, 留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内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 就会出现说得越多, 学生越感到厌烦、越不会发生自省行为的现象, 也就减少了学生改正错误的可能性。

4. 公正。

教师公正主要表现为:一是同等对待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二是同等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 如班干部与普通学生、外向型与内向型学生、表现欲强与弱的学生;三是不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为标准来对待学生。教师公正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爱护、帮助、评价和奖罚等方面。应该因材施“爱”, 因材施“罚”;要正视学生的差异, 不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做错事时,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5. 激励。

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能量, 而激励本身就是一种有效能量。教师的话语对学生具有导向、暗示作用, 它作用于学生大脑的情感中枢。正向、积极、鼓励、肯定式的话语将开启学生“好”的情绪基因, 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 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潜能。教师的激励也能够激活学生求知、求善、求美的愿望与能力, 为他们指明一个“更好的自我”, 为他们的发展铺路。如果教师经常使用否定性的话语打击学生, 那么学生的身心就会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不仅使学生缺乏自信、产生自卑, 更会形成负面人格。因此, 激励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一块基石。

行为失范 篇10

一、新闻报道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闻道德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在我党新闻事业产生的初期, 就同群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直到现在群众总是把新闻单位看成党和政府的代表, 看成能为自己排忧解难的地方, 这正是新闻单位的光荣。新闻单位要爱护这种荣誉, 为群众服务。报纸、广播、电视不仅要安排服务性的内容, 而且要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争, 凡是找到新闻单位请求帮助的都应该给予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应该主动作一些服务性工作, 更好地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应尽的道德义务。

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进行,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都不断地与市场融合, 但是无论怎样, 无论什么样的新闻机构, 无论是专业的编辑、记者, 还是非专业的通讯员, 在新闻道德上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一切违背这个原则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新闻报道中的弄虚作假欺骗群众;不顾社会效果粗制滥造危害群众的精神健康;明知不对, 不揭露, 不批评, 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用不正当的手法推销报纸, 只顾发行份数不顾读者的利益;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等等都是不符合新闻道德的。

第二,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必须真实, 这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任何社会都把真实准确作为新闻道德的重要内容。真实是指报道的事必须是事实, 不是导演出来的, 也不是作者编造出来的, 任何虚假的报道都是对人民群众的欺骗和愚弄, 是违背新闻道德的行为, 必须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新闻法规的制裁。新闻报道不仅要求确有其事, 而且要求十分准确,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数字不能有丝毫差错, 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也必须是曾经存在过的事实, 而不能由记者根据自己的思想去添枝加叶。

第三, 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客观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观察事物, 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什么该报, 什么不该报?要以事实的新闻价值因素来决定, 不能以个人好恶来判断。不要在报道中夹带个人感情, 更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只讲一面之理。新闻工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广博的知识, 认识分析问题, 不仅从现象上认识事物, 而且要从内部联系上认识事物,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使新闻报道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公正就是要主持公道, 允许各方的意见发表, 有批评也要有反批评, 报道犯错误也要报道改正错误, 只要人家真正改正了, 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无论是谁,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不能因为个人成见影响新闻报道, 也不能因为是老同学、老上级就对他们的错误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或者为他人吹喇叭, 抬轿子, 这些都是不符合新闻道德的。

新闻道德是为人民服务的, 凡是群众希望知道的都应该报, 不能报喜不报忧, 报上不报下, 报中不报外或者不顾群众的需要, 只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全面报道新闻, 可以使报道立体化, 多色彩, 避免主观片面的缺点。

第四, 新闻报道要注意社会效果。新闻报道必须注意社会效果。社会效果有两种, 一种正效果, 一种负效果。所谓正效果就是新闻报道产生的好效果。这就要求新闻作品具有健康的内容,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文字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使报道产生良好的效果。新闻作品的虚假, 对犯罪行为的细节描写, 耸人听闻的标题, 不加选择的内容都有可能危害人民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过分地宣扬一时还难以达到的生活水平, 不切实际的广告都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力争达到最好的正效果, 避免或尽量减少负效果, 是新闻工作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也是符合新闻道德的行为。

总之, 新闻媒介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的先进意识的引领者, 应当站在时代潮流前面, 不能只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 损害群众的利益。特别是现在由于媒体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有的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 吸引受众的眼球, 不惜炮制虚假新闻, 实际上这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更是违反新闻道德的行为。广播、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 报纸有多少人看, 最重要的是看办得质量如何, 办得好就有市场, 办得不好, 即使一时销售增加也是虚假现象, 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只能损害新闻单位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防止新闻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是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 作为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 也要把握好职业操守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这才是最大的道德。■

上一篇:体育院校大学生下一篇:农业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