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形象

2024-05-01

精神形象(精选十篇)

精神形象 篇1

一、兵团精神对于塑造兵团形象的文化意义

兵团精神是新中国屯垦戍边大军在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稳定新疆和巩固新疆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50多年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兵团精神的传承弘扬促进了屯垦戌边事业的发展壮大。兵团精神从外到内显示出了很强的区域性群体精神。外在地看, 兵团精神表现为一种风貌、气氛、印象;内在地看, 兵团精神则更多地表现为群体精神, 是兵团人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的体现, 体现着兵团人群体的价值共识、审美追求、信仰操守, 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发展催化剂和推动力量, 对兵团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兵团形象是兵团屯垦戍边过程中, 在祖国西北边疆、在新疆行政区域内, 人们对其形成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内部公众对兵团的性质、地位、功能的现实、系统的认识。其二外部公众对兵团综合评价的认同。由于党和国家赋予了兵团特殊历史使命, 长期以来形成了集党、政、军、企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特殊组织, 以准军队建制分布于新疆各战略要地。所以, 兵团的形成模式决定了其形象既是一种区域形象和特殊的组织形象。显然, 兵团形象是一个客观存在, 是兵团性质、功能、建设发展水平、文化氛围等的集中体现, 给人留下独特的深刻印象, 是物质外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

兵团精神和兵团形象都是作为文化的形式出现的, 是兵团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从文化感受角度进行细分, 兵团形象的感受系统分为, 第一, 精神感受系统。这是指兵团精神所产生的系统形象效应, 她是兵团人的精神支柱, 也是兵团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既是兵团人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 也是兵团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第二, 行为感受系统。兵团人行为效应主要体现在“兵”上。长期以来兵团一直保持着军队的作风和规范。干部职工冬训活动坚持民兵训练, 目的就是引导兵团人胸怀报国之志, 恪尽屯垦戍边之责, 增强“兵”的意识、强化“兵”的功能, 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武装干部职工群众头脑, 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三, 视觉感受系统。具有典型特色的兵团的视觉景观具有兵团人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特征。军垦战士铸剑为犁, 在戈壁荒滩建起的一座座现代化城镇, 防风治沙改造出万顷良田, 兴修水利造福地方百姓, 机械化作业的大田现代农业, 骑马放羊守边关等等人文景观, 都拥有兵团人在大漠戈壁异常恶劣的环境里风餐露宿, 开荒造田, 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演绎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种人文视觉景观所具有的个性色彩, 能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兵团形象的特有魅力。第四, 社会经济感受系统。兵团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兵团形象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支柱。兵团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 这是兵团的立身之本、兴业之基、发展之途、力量之源, 也是兵团形象感受系统的核心。目前兵团形象的社会经济感受系统的构架, 关键是要确立兵团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确立兵团最为适应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模式。

区域精神是区域文化的长期积淀才形成的。兵团的历史也一再证明, 文化弱, 精神就涣散, 兵团形象就矮小。反之, 文化强, 兵团精神就强大, 兵团形象也就强大。兵团局部文化与现代社会文明相交融, 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相结合, 走上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之路, 以精神论输赢、以文化比高下, 以形象促实力, 以实力带形象, 这是兵团发展的最终选择, 也是塑造当代兵团形象的必然路径抉择。

二、兵团精神对于兵团形象战略的应用价值

从战略高度看待塑造兵团形象的问题, 可以说是兵团发挥好“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应有之义。开展兵团形象战略建设, 宜立足于塑造新形象, 着眼于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和兵团人社会性潜能的可持续有效发挥, 以及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先进文化和环境氛围。这其中, 兵团精神在当中所起的作用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深入性的。

长期以来, 兵团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爱国, 明确发展目标——守边创业, 文化个性——艰苦奉献、开拓进取, 并将此凝结成集中昭示兵团形象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包涵了的兵团思想系统和战略系统, 并诠释了兵团屯垦戍边形象的哲学理念、政治理念、文化理念和经济理念, 成为兵团形象塑造的依据和核心, 并指引着兵团形象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方向。

兵团精神提高兵团形象资源整合程度。塑造兵团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 目的就是要调动整合兵团所有形象资源, 以赢得社会公众对兵团的信赖和支持。兵团形象要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是诸多元素的总和, 形象系统的每一个要素都要成为整个兵团形象的有机整合, 从而实现兵团形象的整齐划一。50年多来, 以兵团创始人王震将军为代表的兵团的领导集体英雄形象, 一大批“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干部职工群众的国土卫士和生态卫士的劳模形象, 积极发展“三化” (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带来的“沙漠变为绿洲, 戈壁呈现了繁荣, 边境更加安宁”的丰功伟绩形象, 国家现代化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区, 国家优质出口棉、优质粮食、畜产品、瓜果和纺织工业的基地的实业形象, 创造着新疆乃至全国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但是, 兵团形象建设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 兵团许许多多丰富多彩而个性独特形象资源, 没有在兵团精神统领下发挥整体轰动效应, 造成兵团形象的单一、薄弱、知晓度低和美誉度低的局面。

兵团精神营造兵团形象传播的环境和氛围。兵团精神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厚重历史, 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 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兵团精神既是兵团人的也是全国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凝聚人心、励志鼓劲、攻坚克难和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所以, 坚持兵团精神为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的要求, 创造兵团良好的现实形态和形象传播形态, 赢得公众良好的认知形态, 是兵团内外各种传播主体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在兵团内部树立与强化兵团精神, 以及在此基础上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理解与信任的环境与文明氛围, 不断加强兵团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形成良好的兵团形象奠定客观基础。

三、兵团精神对兵团建设发展的意义

兵团精神是兵团形象的内质, 是兵团建设发展的核心、动力, 是兵团之魂。兵团精神是一种兵团社会文化的积淀;是一种与兵团同命运、与兵团人同呼吸的精神力量。兵团生命力的本质在于独具精神内涵的所凝聚的兵团人。因此, 对于当代兵团形象塑造, 必须考虑到兵团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对每一个兵团人来说, 兵团不仅仅是生存的空间, 更是获得尊严工作和幸福生活的乐土。

兵团形象就是兵团人文素养的反映。几代兵团人创造兵团形象的过程, 也是创造现代兵团人的过程。没有兵团人的高素质, 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兵团形象。今年, 兵团集中开展“唱响兵团精神”宣传教育活动, 用兵团精神激发热情、激发斗志、激发干劲, 进一步促进兵团人思想更加解放、信心更加坚定、精神更加振奋, 通过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 提高带动兵团人综合素质, 大大促进了兵团形象的提升, 从而为兵团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在兵团人心中树立起共同的奋斗理想和精神支柱, 使兵团人具有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兵团的目标和理想有积极的诉求, 并能得到比较切实而完美的体验, 这样的兵团精神才能最终成为兵团的名片。

摘要:兵团精神是新疆兵团形象的核心, 鲜明地体现着兵团特色与文化, 影响着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和兵团人最本质的需求。发扬兵团精神, 塑造兵团整体形象, 增进兵团凝聚力、向心力, 是新时期新阶段提升兵团影响力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兵团精神,兵团形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崇久.兵团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卢晓峰.高举兵团精神伟大旗帜, 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N].兵团日报, 2011-01-14.

[3]梁金贵.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07, (7) .

学英模精神 展公安形象 篇2

英模是公安战线上一颗颗金光闪闪的群星,照亮了别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理应受到国家跟人民的尊重,英模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公安战线上有无数的英雄模范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为新中国人民公安事业增添了光彩。他们的默默牺牲和奉献换来的是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民警,我时刻怀着对英模们的敬意和崇尚,他们是全警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们都要做英模的传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展现新时期公安队伍新形象。为贯彻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充分体现各级公安机关对立功民警和英模的关心爱护,公安部开展了“关爱英模·情暖警心”活动。

紧贴实际,注重熏陶,使英模崇高形象矗立在每个民警心中。调查发现,受社会上不良文化影响,新警对英模认知度不高,英模形象甚至被“娱乐化”“丑化”。对此,干部骨干坚持从增强认同感入手,把远的拉近、大的化小、歪的扶正,使新老民警从内心深处崇拜英模。学英雄模范人物,以“谈英模、赞英模、爱英模”为主题,集中组织“英模学习月”活动,逐一学习人民公安英模光辉事迹;针对所谓“真相”“段子”对英模的诋毁,围绕“英模是否过时了”“学习英模是不是太傻了”展开辩论,引导大家明辨是非荣辱、正本清源。还要结合党史警史教育,组织参观,进一步激发民警的自豪感荣誉感。学十大忠诚卫士,建立忠诚卫士主题网页,设立忠诚卫士电子灯箱,展现忠诚卫士鲜活形象,使大家时时处处受到熏陶。

大力宣扬赞美,让英模精神不断融入每个人的血脉。积极传播英雄模范人物“胸怀远大理想、信念无比坚定、不畏艰险困苦、使命高于一切、纪律重于生命”时代精神,在警营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搞好宣讲辅导。要遴选出“精品课”,聘请优秀教员为大家辅导授课;培训多名英模宣传员,利用警营广播、宣传车见缝插针播报英模精神和小故事,帮助领悟英模精神真谛。要发挥两个群众组织作用,开展适合警察特点、富有警察特色的活动,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英模电影周”、编印新训简报、写影评书评等形式,讴歌英模情怀。可借助当地资源,组织大家参观见学,接受英模精神洗礼。

坚持见诸实践,激励大家自觉走英模成长道路。积极引导每一个人把个人理想目标与走英模成长道路对接起来,增强爱警习武的强大动力。要广泛开展“学誓词、遵守则、唱组歌”活动。开展集体宣誓,营造浓厚的学英模、当英模氛围,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高尚情操、端正行为规范。广泛开展“好老师、好兄长、好同志”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引导科室骨干当好第一领路人;可成立党团员突击队、骨干模范岗,让干部骨干在学英模中当先锋、站排头,发挥辐射作用,为年轻人树立良好导向。广泛开展“学英模、当传人、做贡献”活动。积极倡导“用身边的榜样激励身边的人”,要在各科室设立“笑脸墙”“光荣榜”,大张旗鼓表扬在学习理论、爱警习武、作风纪律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志,让全体民警学习英模有标杆,付诸实践有岗位,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精神困境中的父亲形象 篇3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山”“坚忍不拔”,其评价用语有明显的政治标签和类型化的特征。

再看其他说法——为了进一步衬托父亲“高大全”的形象,编写者不惜动用我们社会科学中的“高科技”,马斯洛的关于“人类需要的层次论”来解释父亲的行为,并且十分武断地认为:“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我们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与其说是文章解读,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图解。没有深入文本对父亲“这一个”的形象,进行切中肯綮地细致分析,就迫不及待地将“父亲”请上民族化、政治化的高大神坛。教参编写者先入为主、师心自用的褊狭与专断自然有违解读的要义与指导的精神。

教参在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中一直表扬父亲的“愚公精神”与坚忍意志,也一直在感叹农村生产力的落后。可是却始终没有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高台阶是有地位、受人尊重的象征,这一点不用教参分析,作者已经在文章中借父亲的口表白清楚了。那么,父亲为什么在建造好房屋后却迅速地老了?父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或者坐在门槛上,“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真的是自然年龄的衰老吗?还是另有隐情?其间的意蕴,到底该如何解读?

先看造屋之后,父亲放鞭炮的细节: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多有意思的一段!其间蕴藏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啊!

(1)“他居然不敢放”中的“居然”。这说明父亲不是没有放过鞭炮,也不是没有胆量放鞭炮。他只是在此时此地“不敢”而已。此时此地是他梦想成真的时候,也是众目所瞩的时候,他“不敢”。那么,他为什么“不敢”?不了解父亲心灵与精神状态的儿子当然用一个词:“居然”!

(2)“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一句话用形象的行为细节来写父亲的尴尬。这一段中的后面片断也是在不断地强化着这种尴尬。比如,挺胸;比如,尴尬的笑。

(3)“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因为它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文学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隐喻的世界,文学就是一座象征的大观园。象征让世界和人生充满了无穷的思索与比附的可能。象征是文学里的蒙娜丽莎似的笑容;是复调式的诗歌里的不断的反复;是人们在品茶时获得的回味悠长的感觉。在这里,父亲的那驼惯了的“背”,究竟象征着什么?那“驼惯了”这个短语又究竟有何所指?

再看新屋落成后,父亲坐在台阶上的片断。

文章的前半部分说父亲坐在旧屋的台阶上,他是喜欢也习惯坐在台阶上吃饭的。请看:“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父亲坐得很自然,也很坦然。然后对比作者写新屋落成后父亲坐在台阶上的感受——

“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在文章的后面,作者还写道:“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咯了一咯,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就这样,父亲的腰闪了。

全文最后一句话是: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父亲老了,老在了新屋落成之际。老在了他自己也莫名的困惑中。老在了他所苦苦追求的台阶之上。

父亲的尴尬,父亲的困惑,父亲的闪了腰,连同父亲的老去,这些集中起来都让我们深深地思考:作者荟萃了如此纷繁的意象,究竟要表达什么?

教参里没有答案,似乎只有情绪的表达。教参说:“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非常个性化的”竟然是答案。

再看教参的分析——

“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作者写到父亲建完新屋后就该停笔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作者就该浓墨重彩地讴歌父亲建屋的斗志与建屋的喜悦了。这样的解说有价值吗?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陈奂生上城》,那个陈奂生与这位父亲中间没有相似之处吗?同样是从贫困中挣扎起来的农民,同样是在苦难中跋涉着追求自己卑微希望的人,同样是在旧角色褪落后不知所措,因而又无法选择的人,同样是习惯了已经的生活轨道,然后精神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轨迹的人。这篇文章如果只是强调“落后生产力”的改变,也许就没有什么学习的东西。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了父亲的精神存在。农民在物质上可以脱贫,可是精神上的脱贫却不胜其难。

习惯了旧生活的人必定以和旧生活方式相配套的精神姿态活着。人总是匍匐在物质的大地上,精神生活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吸引力。一个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回忆都是贫困的,应和着现实的苦难,因而充满着烧痛的感觉。物质生活的贫困不是必然地指向精神的贫困,但却常常扮演降低精神成长的角色。

文章里的父亲其实是作者思考农民精神存在的一个符号。在文章里,作者刻画了这样一幅苦难的情景:艰难地在贫困的泥塘里挣扎的父亲,拯救自己的唯一方式便是造屋的梦想。而当这梦想像天堂似地降临的时候,父亲却揣着一个新的苦难的折磨。过去不曾苏醒过来的精神世界仿佛像前生的一个咒语似的让他在梦想里老去。他像一个莽撞地冲进了天堂里的野牛,呼呼地喘着气,呼呼地审视着,在新的发现中觉知了新的恐惧。

在父亲形象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始终都是灰色的基调:父亲好不容易从物质的泥塘里拔出一只脚,却又落进了精神贫困的泥塘。如果说物质的贫困是一个数字,那么精神的贫困则是这个数字的平方,甚至更大——把人生的终极理想定死在高高的台阶上,一旦落成,理想随之走向虚空,又怎能不困顿、失落呢?但丁在《神曲》中写到地狱之门上的铭文,其中有两句是:“到这里来的,把一切希望都捐弃了吧!”捐弃希望,这是进入地狱最可怕的惩罚。父亲的悲伤在于:他不知不觉捐弃了希望,似乎有所感,但却无法清晰地认知,更无法进行自我救赎。甚至连自己为了乡村主流意识中的所谓“地位”,所谓“尊严”,耗尽了一生的时光,换来的是“闪了腰”“失去生机的灰白的头发”,这到底值不值得追问,父亲没有说,似乎也无法求索到合理的答案,他的痛苦、悲凉、没来由的暴怒,深深的失落,也就情有可原了。德国诗人胡腾说过这么一句话:“心灵觉醒了,活着便是件快乐的事。”但是反过来,心灵若是迷惘了,乃至死亡了,那活着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李森祥笔下的父亲形象,无意中接通了这一生命的哲学!

总而言之,对于父亲来说,贫困、挣扎、苦难、无奈属于他一生的色彩;对于作者而言,对农民的一贯关注、透过喧嚣的物质表象,进行人性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则是他的责任。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李森祥表面上只写了“我”的父亲一生造高台阶的故事,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件事情,在追问农民的精神存在。

因此,《台阶》的价值不仅在于刻画出了类似罗中立油画中的《父亲》形象,表现了一个时代,更在于作者关注转型时期农民的精神生活,有了将曾在、此在和将在打通的意识,于是自然具备了超越政治、阶级、经济的性质。

《红楼梦》优伶形象的人文精神探析 篇4

第一、培养独特的审美情趣。从在芳官与龄官的长相及才艺方面分析:两人均从姑苏采办而来进入贾府, 在梨香院中一个主演正旦, 一个扮小旦, 在戏班中, 二人地位相当。而曹雪芹对十二优伶的刻画上, 着墨最多的是芳官, 用情最苦的是龄官。芳官是戏班里的正旦, 俗称"青衣"。作为旦行里的主要角色, 扮演的多是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如为死去的丈夫, 守身如玉的贞节烈女;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之类。通过正面和侧面刻画了一个明艳动人的美优伶。龄官的外貌与黛玉相似, 可见龄官也是位不落俗尘的美女子。

同在梨香院, 一个窄窄小小的地方, 作为优伶从小就学戏, 她们的日常生活便是开嗓、练戏、唱戏。所谓“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芳官和龄官虽扮相不同, 但是两人技艺都很高超。

她们一个明艳动人, 一个不落俗尘, 一个与宝玉相像, 一个有黛玉之态。作者刻画了两个技艺高超的美人, 给予各位读者美的享受, 但是作者对于两人形象刻画手法却各异, 这就使得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人的见解, 促使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当中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 写出了自己的审美体验, 抒发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二、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主要通过芳官与龄官的性格比较。芳官出场在大观园鼎盛的后期, 重点放在洗头事件中, 芳官受到干娘的不公正待遇时, 她没有选择忍气吞声, 而是据理力争, 敢于反抗。王昆仑将芳官的这种反抗说成是坚决反抗欺凌的武剧[2]。面对赵姨娘的气势汹汹, 毫不畏惧, 直接顶撞, 挨了打后, 便在地上打起滚来, 寻求众人的帮助。此时, 其身上的天真任性也展露无疑。当宝玉对其使眼色想问及藕官在院子里烧纸钱的事, 她便装肚子疼, 使袭人离开。说明芳官的聪明和灵敏。

龄官的出场是较早的, 并且一出场受到了元妃的赏识, 面对奖赏表现出不卑不亢, 并且拒绝唱《游园》、《惊梦》二出, 去迎合大众的口味, 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同时, 通过外表的描写点明龄官大有黛玉之态。熊泽文认为“细细研究龄官, 不难发现她身上集中了宝黛二人最突出的性格, 即宝玉的清醒, 黛玉的孤傲。”[3]不同的是, 龄官的身份低微, 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扭傲的个性。这种性格不仅仅表现对元妃的拒唱。同时, 龄官对宝玉央其唱《牡丹亭》时也称自己嗓子哑了, 冷淡待之, 足见其孤傲。龄官的心思是细腻的, 同时也是敏感的。在其后贾蔷为了给龄官解闷, 买了个会衔旗的雀儿, 这只雀儿将其他的姑娘都逗笑了, 而唯独龄官看了, 忍不住生起气来, 使得贾蔷进退两难, 最后将雀儿放了。

通过比较, 芳官与龄官的性格, 同中有异。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 真实客观的描绘出了两个年纪相仿却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管地位的高贵与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性格。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比较两个人物的同时, 在思想上也受到一定的启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第三、丰富情感世界。主要从芳官与龄官的情感世界分析。芳官与宝玉之间称兄道弟, 任性而为, 活泼天真。宝玉和芳官划拳, 晚上喝醉了, 袭人将她扶到宝玉身边睡下。宝玉给芳官取了男名“耶律匈奴”、“温都里纳”, 并且觉得男名更为别致, 对于她的装扮也是以男孩子扮相。芳官和其他人相处, 非常仗义。她帮助柳五儿免于误会。为藕官和药官的事惋惜, 足见她是性情中人。

相比于芳官, 龄官的感情世界, 对贾蔷的爱情占据着主导地位。龄官孤傲的性格, 恐怕也难在大观园中产生出芳官那样的友情。第三十回“龄官画蔷”看出了一个爱之深, 却不敢言, 感情无法排遣的受感情煎熬的女子形象。同时, 龄官对贾蔷的感情又是含蓄的。当贾蔷要为她的吐血病去请大夫时她不让。通过宝玉的眼睛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口是心非的少女形象。作为一个戏子, 龄官倾心于自己的主子。在《红楼梦》中对于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没有详细的论述, 但是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中, 一个戏子与主子的爱情, 终究会以悲剧收尾。

通过比较两人的情感世界, 阐释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友情和爱情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情感, 在这其中通过一系列的小事件使学生对友情和爱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四、关注人物命运。从芳官与龄官的命运结局分析。在五十八回, 由于皇太妃的甍逝, 朝廷命令各地停止家伶的蓄养, 禁止唱戏。因此, 十二官有了第一次的各奔东西, 此时芳官被指给了宝玉。在王夫人清理怡红院时, 芳官还在反抗, 也正因为她平日的棱角, 使得她成为被清理的对象。她反抗干娘、赵姨娘还没什么, 但是她现在反抗的是视“美女”为“野兽”的王夫人, 被撵已是必然。可芳官却没有像王夫人所想的那样, 随干娘找个人家出嫁, 而是与藕官、蕊官“斩情归水月”, 斩断尘缘, 绝望而入空门。她们想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寻求一片自由洁净的蓝天。实质上, 是被两个心怀不轨的老尼姑拐骗了去, 每天都有繁重的杂务。十几岁本是人生中最灿烂、最无邪的年龄, 而芳官最后却怀着对人世的失望和痛苦遁入空门, 不禁让人为之可惜!

遣散家班的时候, 龄官没有像其他同伴那样, 留在贾府侧身为奴, 而是带着对贾蔷的失望决然离去。龄官的离开, 如花的飘落, 水的流动, 到了该落和该流动的时候, 终有自己要去的地方。龄官的离开, 实际上是一种解脱。如果她没有离开, 也必然会随着大家族的没落而走向灭亡。当然, 对于龄官的具体结局, 在文献中没有进行详细具体的描述。不管怎样, 龄官的出走是一种较之他人相对明智的选择。

芳官与龄官的不同结局, 不仅是她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同时也是她们的性格使然。通过对其命运结局的比较, 表现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是有其发展的合理性的, 作者在写她们的最终结局时, 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关注人物的命运、对人自身进行思考, 树立人本意识。

总之, 文学作品中大多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红楼梦》作为语文经典课外阅读之一, 通过探析其小人物芳官与龄官人物形象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讲述“人”的著作, 优伶是封建大家族中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 地位比奴仆还要低下。其中芳官、龄官, 是梨香院十二优伶的代表, 本文通过从二人的长相及才艺、性格、情感世界和命运结局四个方面的比较来探析其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作品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芳官,龄官,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原文, 皆出自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王昆仑.红楼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1:61.

精神形象 篇5

英雄形象永存我心

——学习积累总书记关于纪念英雄、崇尚英雄的讲话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

英雄精神一直是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话语直抵人心。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英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它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

岁月长河,历史足记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

英雄,在总书记的心中分量很重。他曾在多个场合向英烈致敬,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的看法。一个个深深的鞠躬,一次次深情的仰望,是总书记对历史的缅怀、对英烈的追思。

——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精忠报国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2014年儿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当看到正在练书法的孩子们写的“精忠报国”4个字时,他有感而发:“我从小就受这4个字的影响……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总书记从五六岁的时候,就一直记着“精忠报国”四个字。他铭记在心的,是精忠报国的赤诚和胆略,是镌刻有历史印记的人生志向。

2014年7月,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叙说了一个平凡却伟大的故事。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 英雄因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信仰的忠贞不渝而伟大。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这是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

在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同时,要学习英雄们夙夜在公、甘于奉献的精神。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习近平曾于2013年2月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陵园安葬着聂荣臻元帅和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献身的711名革命英烈。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说,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大家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这些年来,每当看到公安民警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事迹,我都深受感动;每当听到公安民警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消息,我都深感心痛。

——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

英雄是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拥有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2011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总书记引用了颇多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孔子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他总结说,这些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016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就是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

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

中国在2014年通过立法增设了3个国家级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3个纪念日,都与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艰苦卓绝的奋斗有关。这3个纪念日在设立当年,都有隆重的高规格纪念活动,总书记都出席,并在胜利日和国家公祭日发表讲话。一年后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国邀请世界政要,举行了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习近平检阅部队并讲话。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2015年9月2日,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动情说道:“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让军人受到尊崇,这是最基本的,这个要保障。”而后,退役军人事务部随之成立。4月16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正式挂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

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就是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五年来,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兰辉、勇闯深海的水下核盾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科技报国的榜样黄大年。这些先进典型,总书记都曾亲自批示,为他们点赞。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总书记曾在第71集团军视察时说。历史上红军曾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具有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精神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元素。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他们用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他们的身上,充满

了血性和果敢;他们的心里,写满了忠诚和担当。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党和人民,他们随时准备牺牲一切,他们用一身英雄胆,铸就了中华民族魂。

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如何评价英雄,如何看待英烈,反映的是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时代的精气神。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是我们砥砺前行中强有力的鼓舞、鞭策和激励,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在中华民族通向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应将英雄精神牢牢刻写在圣洁的民族精神殿堂,让英雄人物成为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让英烈传递过来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脚下之路。

精神形象 篇6

一、孔子形象的精神缺失

《孔子》一片不乏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孔子的形象也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孔子智救逃奴膝思弓的仁者和雄辩家形象,“堕三都”、抑三桓中的杜私门、强公室的政治家形象,“武子台之战”中诱敌深入、击鼓指挥作战的军事家形象,和季孙氏比试射艺时的精湛武艺,以及“子见南子”中的人性化倾向……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闭目深思,又觉得影片似乎少了些内在的深度,难以给人以心灵的启示和灵魂的震撼。银幕上的孔子形象似乎失去了精神内核,和人们心灵深处的孔子形象差距太大,令人难以接受。

孔子的核心精神是儒家的济世情怀,是要在礼崩乐坏的乱世拯救世道人心,是让人们内心都充满阳光的仁爱思想,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是用仁政、德治、礼乐教化民众,是让世界实现大同的宏伟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救世理想,不管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还是困厄贫穷、不为人理解,都难以动摇孔子坚如磐石的信念,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精神正是孔子精神的核心内容。然而,我们从影片《孔子》中却很难看到孔子的博大胸怀和精神世界,只能看到由几个颇具故事情节的故事片断连缀起来的画面所展示的肤浅的表层现象。

当然,影片也想塑造孔子教育家、思想家的形象,也涉及到了孔子的仁政、德治、礼乐教化,如影片开始就出现了孔子弟子的读书身影、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大树下讲学、孔子教育学生的人生格言、孔子在晚年删诗书编订《春秋》的文化事业,甚至在卫国时,当卫灵公要求孔子帮助卫国训练军队,孔子还推辞说兵戎不是自己擅长之事,表达要用礼乐教化民众的愿望……但这些因素都没有被作者深入挖掘,只是涉及之后就匆匆离开,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影片的主体,而只是在孔子的政治活动中起到一种陪衬的作用,对塑造孔子的完人、圣人形象帮助不大。

影片结尾部分用字幕对孔子的一生作出总结:“孔子最早把教育普及于平民,弟子遍天下,故有万世师表之称,他为后世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话概括了孔子对文化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说出了他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人文精神的影响,也道出了孔子的精神核心,应该作为影片的中心思想。可惜的是,《孔子》一片虽然涉及了孔子的精神内核,但影片中的孔子形象却缺乏孔子精神的价值核心,没有表现出孔子的精神境界。

二、孔子形象精神缺失的原因

电影《孔子》中孔子形象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电影作者对史料进行选择时的失误和理解史料的偏差。电影《孔子》中的原始材料基本上来自《史记》和《论语》,但作者对这些材料进行取舍时,没有把握住材料的精神实质,往往把孔子生平中的次要因素放大夸张成孔子的主要事迹,而把孔子生平中的主要事迹放到了次要地位,只注意到影片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忽视了孔子的精神世界,从而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

如“夹谷之会”一场戏,在《史记》中虽然记载了孔子的话:“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1](p1915)但孔子最终取得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靠的是礼仪。而在电影中,孔子的礼仪被放到了次要地位,主要依靠的是军事谋略,用空城计吓唬住了齐景公,迫使齐景公在慌乱中退还了汶上三城。这一改变,在观赏性上确实增色不少,却从根本上改变了夹谷之会的性质。在《史记》中强调的是孔子以德治国的成功和道义的力量以及礼仪的强大,而在电影中,虽然显示了孔子的智慧,彰显的却是军事的力量,这和儒家的精神信念是背道而驰的,背离了孔子的精神实质。

再如“武子台之战”,《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1](1916)只是简单记述了战争事件,并没有战争详细经过的记叙,而在电影中,孔子在武子台上镇静自若、击鼓进军的形象虽有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画面效果,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家孔子形象,却大肆渲染战争,充满了血腥气味,孔子把叛军引入埋伏圈,用黑油烧杀,让人联想到诸葛亮火烧藤甲军的惨象。我们承认,孔子有军事才能,但只是他多方面才能的一个方面,却不是孔子的内在本质,这样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形象只是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和矛盾冲突,而对表现孔子的主导性格特征毫无帮助。孔子对军事是重视的,但以礼治军,是孔子军事思想的根本之点,《礼记•仲尼燕居》记有孔子的言论:“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若无礼……军旅武功失其制”[3](p742)。《论语•八佾》中还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p33)《武》是颂扬周武王以武制胜的音乐,孔子不赞成以力服人,所以说《武》未达到善的境界。

又如“子见南子”,《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卫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日:‘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1](p1920)《论语》的记述更为简单:“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p64)《史记》和《论语》的记载说明孔子是经过再三推辞、没有办法才去见南子的。而在电影中,孔子却是因为南子是卫国的实际掌权人而主动去接近南子的,这就使孔子变成了一个趋炎附势的人。电影作者又对“子见南子”的经过大事渲染,尽力为其涂上一层桃色新闻的色彩,而且还让南子对孔子进行挑逗:“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你那个人字里包不包括象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一番暧昧的对话之后南子又对孔子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南子临死时眼前浮现的是孔子的音容笑貌,孔子从卫国走后想到的也是南子的话,南子仿佛成了孔子的红颜知己。在《史记》和《论语》中,“子见南子”显示了一个出污泥而不染、圣洁光明、心胸磊落坦荡的孔子形象,而电影则似乎有意渲染孔子和南子的暧昧关系,似乎不这样写就不足以彰显孔子的正常人性。

人物的言行决定人物的性格特征,决定人物的形象塑造,由于电影《孔子》的编剧对孔子这一历史人物的理解偏差,他们在从《史记》、《论语》等典籍中选择材料时,对这些历史材料的历史精神把握不当,理解失误,处理失真,抛弃了能够反映孔子精神境界的原始材料,最终导致了孔子整体形象的失真和偏差,从而使孔子形象缺失了精神,流于肤浅化和概念化,使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失败的流亡者的形象。

第二、选择演员的失误。银幕孔子形象精神缺失的第二个原因是演员选择的失误。在选择演员时,导演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演员的精神气质是否和作品的主人公的精神气质相配,其次是演员的身材相貌这些外在的因素是否和作品的主人公的外在形貌相称。史书记载孔子是一个身形高大、骨骼饱满的人,又是一个具有救世情怀、人格崇高、饱学好礼的儒家代表人物。导演胡玫显然考虑到了孔子的外在形貌,所以她选择身材高大的周润发来饰演孔子,周润发圆润饱满的面庞、五十多年的人生阅历无疑也使胡导非常满意,但她却忽略了演员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为。周润发早年以江湖英雄的潇洒自由而又狂放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影迷的喜爱,但以有江湖老大气质的演员来塑造千古师圣显然是不合适的,他所塑造的圣人形象全然失去了那种可以穿越时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当然,孔子形象的失神也不全是周润发的个人原因,还与剧本的材料选择、情节安排有关,但演员的个人因素也不容忽视。

第三、孔子弟子形象的苍白。影片中主角和配角的戏分是不能平均的,但好的配角可以对主角起烘云托月的效果,使整部戏因为配角的参与而生色添彩。但纵观整部《孔子》,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没有一个有出色的表现,不管是子路还是子贡,都给人以肤浅的印象,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行,在影片中作出冰窟救书这一惊人之举的颜回又有虚假之嫌,离史实太远,编造痕迹太重。总之,影片中的孔子弟子们对于塑造孔子这一圣人形象没有起到应有的衬托作用,这应该是孔子形象精神塑造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电影《孔子》的作者用电影语言来塑造孔子形象时,由于过分追求情节的生动性、故事的紧张感、画面的优美度,却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内在张力、思想意蕴、心理内含,从而导致电影人物形象缺乏思想深度,没有恢弘的大气和心灵的坚韧,使孔子这一千古圣人的形象流于肤浅化。电影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对孔子进行塑造,可以按当代人的理解进行当代阐释,但应该注意是否符合孔子的精神内涵,特别在塑造孔子这一在中国人心目中有崇高地位的道德楷模、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的人物形象时,应该把握住孔子的内在意蕴和人文价值,真正体现出这一万世师表的国学地位和对今天重建价值体系的当代意义。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精神形象 篇7

众所周知, 英国社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作为中世纪贵族代表的骑士阶层已经渐趋没落, 而随之陨落的还有充满精神追求和高尚美德的骑士精神。下面我将从骑士精神内涵所表现的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来对《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的人物形象进行逐一的分析。

一、信仰基督而又忠于领主

信仰基督是指, 骑士必须首先是基督徒, 非基督徒不具备成为骑士的资格。福斯塔夫名义上虽然是骑士的称号,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不是基督徒, 他不仅违背了基督徒应该遵循的戒肉戒酒戒贪等基本戒律, 而且变本加厉的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酒池肉林歌舞升平的世界中去, 正如哈尔王子在剧中所说“……见什么鬼你要问起时候来?除非每一点钟是一杯白葡萄酒, 每一分钟是一直阉鸡, 时钟是鸨妇们的舌头, ……是一个穿着火焰色软缎的风流热情的姑娘……”。在人文主义思想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 作为莎士比亚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 福斯塔夫无疑也沾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息。人文主义主张的个性解放、发对禁欲主义、提倡重人生、反对崇神性及讲实际等原则被福斯塔夫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是本我的忠实拥护者, 正如他自己所说“……本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我是因为激于本能而成为一个懦夫的。我将要把这一回事情终身引为自豪, 并且因此而格外看重你;我是一头勇敢的狮子……”;从这番言辞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是为自己而活。

二、勇敢无畏而又诚实守信

骑士的另一种身份是军人, 在中世纪欧洲, 勇敢是军人最突出的品格之一, 他不仅是骑士荣誉感和高尚品格的集中体现, 且是骑士精神的核心内容。如果对某个骑士的诚实进行怀疑, 无疑是对其人格的最大诋毁和侮辱。通读剧本后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福斯塔夫跟“勇敢”二字毫无瓜葛, 与其用勇敢的怯懦来形容, 还不如用嘴上的利剑来得贴切。在盖兹山抢劫事件中, 他寡廉鲜耻的将对手的数量从四个变为十二个接着十六个然后五十个……, 当事实被哈尔王子和波因斯揭穿的时候, ……, 还美其名曰“狮子无论怎样凶狠, 也不敢碰伤一个堂堂的亲王”。

三、尚战好武而又不失风度

保护弱者和慷慨大方是骑士高贵风度的最好体现。福斯塔夫可以说是完全背离了这一点, 他的种种行为以及在应征前对于战争的态度, 足以说明他参加战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敌报国、尽忠职守, 而仅仅是为了利用战争的名目去囊括钱财, 剧中第三幕第二场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出征兵喜剧。当真正进入战争时, 四周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福斯塔夫一心想着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 他临阵装死的一幕, 成为喧闹画面中唯一静谧的一角, 同时也成为剧中最大的笑料之一。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不机智或者不聪明, 而只能说他所做的一切永远只是围绕着个人的欲望, 丝毫没有世俗所谓的道德意识。他装死方罢, 接着又冒功请赏, 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倘然不是杰克.福斯塔夫, 我就是一个浑小子。潘西就在这儿 (将尸体掷下) , 要是你父亲愿意给我一些什么封赏, 很好;不然的话……”, 如此的“好武”和“风度”不得不让人汗颜。

四、崇尚女性而又追求爱情

福斯塔夫在剧中是没有爱情可言的, 因为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放纵欲望, 享尽人间之乐事;表面上好像对桃儿百般牵挂以及离别时恋恋不舍, 但我们必须看清在他们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关系, 桃儿将福斯塔夫作为挡箭牌, 而福斯塔夫也只是把桃儿作为寂寞时的慰寥。真正的爱情是纯粹的, 不需要伪装。这从他对野猪头酒店老板娘桂嫂的肆意调情以及酒后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向桂嫂许下婚约的事情就可以略窥一斑。在福斯塔夫的世界里, 及时享乐才是主旋律, 女人和爱情不过是附属的消遣而已。

五、行侠仗义且荣誉至上

在骑士的各种观念和精神中, 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荣誉感往往被其视作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而在福斯塔夫的观念和精神中, “荣誉只是一阵空气, 一块铭旌”。在本剧第五幕第一场中, 他就陈述了他对待荣誉的态度:“他既然没有叫到我, 我何必着急?……荣誉把我报销了呢?那便怎么样?荣誉能够替我重整一条腿吗?不。重装一条手臂吗?不。解除一个伤口的痛楚吗?不。”从他坚决的态度上我们知道再高尚的词汇用在福斯塔夫身上也不过是激发了他流氓的潜质, 然而他的真实恰恰就表现在这里。他的重人生、反神性的理念极好的传达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人文主义思想实质。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对福斯塔夫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作者觉得福斯塔夫在《亨利四世》中对喜剧效果的贡献, 不亚于猪八戒为《西游记》所做的贡献。虽然福斯塔夫在本剧中是一个值得又爱又恨的角色, 但最终他逃脱不了被亨利五世放逐的命运, 如果说莎士比亚对福斯塔夫着墨这么多的原因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一些对于人文主义思考的矛盾观念, 那么福斯塔夫最后的死, 就标志着人类不可遏制的狂暴热情和过剩的精力海洋开始退潮, 换句话说就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了。

摘要: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喜剧人物之一, 他与哈姆雷特、夏洛克并列为莎士比亚创造的三个最复杂人物形象。福斯塔夫在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占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将从他对骑士精神背弃的角度对其在《亨利四世》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略分析。

关键词:福斯塔夫,骑士精神,人物形象分析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全集》 (三) 莎士比亚著, 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英国文学简史》王守仁, 方杰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冷静与分析之间—浅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邓荫金2008.

精神形象 篇8

一、只为“快活”

梁山泊好汉都有“快活”的人生理想, 阮小二说的“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 论称分金银, 异样穿绸锦, 成翁吃酒、大块吃肉” (十五回) 正是梁山好汉快活理想最畅快淋漓的言语表达。这种快和是不计后果的, 不婆婆妈妈的, 是真诚的, 是执拗的, 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晁盖、吴用七人智劫生辰纲, 反上梁山,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醉拔垂杨柳, 武松徒手打虎、醉打蒋门神都是“快活”的行动注脚。而李逵更是一生都在实践这个词, 他真诚率真、疾恶如仇, 与人结识, 往往是“不打不相识”, 然后一笑泯恩仇, 惺惺相惜。既为兄弟便不离不弃, 生死相随。

我们先看李逵的第一次出场。“我国古典小说很讲究人物出场, 往往人物一出场就知道他的身份, 又了解他的性格。”[1]李逵一出场就与众不同, 未见人, 先闻声。第三十七回, 宋江与戴宗正在江州酒楼上喝酒, 忽“听楼下一片喧闹起来”, 跟着, 酒保赶来和戴宗说:“这个人只除非院长说的下他。”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多时, 戴宗“引着一个黑凛凛的大汉上楼来。宋江看见, 吃了一惊。”作者用了一种十分简练、巧妙的笔法, 既写出来李逵黑壮刚猛的体态特征, 又透露出他执拗的性格特征——他只听一个人的。喝酒时他“不耐烦小盏喝, 换过大碗来筛”, 又把宋江和戴宗吃不下的腌鱼肉给吃了。听说宋江想喝鲜鱼汤, 立刻就要去买活鱼。他的坦诚直爽与憨厚朴实使宋江亦赞:“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汉子”, 初次见面就与他十两银子, 并不责怪他赌博打架。李逵也更加信服宋江, 从此生死相随。他疾恶如仇, 看不惯不平之事, 高唐州打死仗势欺人的殷天锡, 四柳村狄太公庄上杀死奸夫王小二和淫妇狄太公之女, 梦闹天池岭时救起被强盗强抢的女子。但他绝不图任何名利与报答, 他认为这侮辱了他救人的动机, 因为他出手救人, 不为什么, 只是为了快活地践行“替天行道”这一梁山法则而已。更可贵的是, 他眼里容不下沙子, 就算是最尊敬的宋江哥哥做了恶, 他也不能容。而后来当他得知这是有人冒充宋江干的时, 又立刻像个孩子似的负荆请罪, 给宋江认错。除暴安良, 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主要的精神风气之一, 但真正毫无顾忌, 纯粹而快活地做到的唯铁牛一人矣!金圣叹把他视为梁山第一真人, 不谬也!

二、笃行“忠义”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 致力于描写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梁山好汉聚义忠义堂想要“酷吏赃官都杀尽, 忠心报答赵官家”, 但是却被无道之君, 奸佞之臣逼上了绝路。作者深感现实的不平, 谱写了这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中似乎宋江最能体现这一思想, 他仗义疏财, 济困扶危, 威名远扬, 对好汉十分义气, “担着血汗也似的干系”救晁盖等人。上梁山后时时想着招安, 为朝廷尽忠。虽然宋江的“义”有时确实令人佩服, 但大部分是建立在“疏财”的基础上的, 如果他没有钱了呢?他的忠亦是一种愚忠, 他只忠于赵氏朝廷, “宁可朝廷负我, 我终身不负朝廷”而不管天下苍生, 对高俅这等误国之臣, 也要顶礼膜拜。他的忠亦是一种伪忠, 其真正目的是立身扬名, “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个好名”。为了愚忠和伪忠他甚至抛弃了梁山的兄弟之义。笔者认为, 梁山好汉中真正纯粹地、义无反顾地践行了“忠义”精神的只有李逵一人。宋江误吟反诗被抓后, 李逵本嗜酒, 却自戒酒来照顾宋江, 寸步不离。在劫江州法场时救宋江时, 也是他首先发难, 不怕刀斧箭矢, 杀在最前面, 出力最多。因此, 如果说宋江是为了名而忠, 那么李逵则是为了义而忠, 因为他信服宋江, 因为宋江是他兄弟, 所以就要忠于他, 至死不渝, 就算宋江骗他喝下毒酒, 他也心甘情愿。“生时服侍哥哥, 死了也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 (一百二十回) 为了忠, 他可以死。为了义, 他不怕死。他死得没有任何杂念, 没有任何遗憾。李逵几乎一直与宋江形影不离, 宋江标榜忠义, 而李逵却真正做到了忠义。因此, 他才是梁山当之无愧的“忠义”领袖。

三、嗜杀之性

梁山泊好汉是一个强人集团, 以杀人越货, 打家劫舍为生, 每个好汉都有杀人的本领与手段。他们亦魔亦佛, 他们既做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善行, 也结着嗜杀成性、乱杀无辜的恶果。这种嗜杀之性是梁山的“本我”, 是人类最丑陋的血腥暴力传统。如武松血溅鸳鸯楼, 杀了很多本不该杀的人。孙二娘开黑店“大树十字坡, 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 瘦的却把去填河”, (二十六回) 谋财害命, 残忍至极。而李逵, 正如《水浒传》洞穿世事的罗真人所说:“这个人是上届天杀星之数, 是为下土众生, 作业太重, 故罚他下来杀戮。” (五十二回) 他是“淳朴的嗜血者”[2], 嗜杀成性。他杀人时往往超越一定的善恶与是非标准, 好像杀人是为了满足他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能让他快活, 就像替天行道、喝酒吃肉能让他感到快活一样。李逵是梁山泊嗜杀的代表, 《水浒传》中有关他不分青红皂白杀人的描写有很多。如江州劫法场时他“不问军官百姓, 杀得尸横遍野, 血流成渠, 推倒倾翻的不计其数……”其残忍确实令人发指!忠义是梁山好汉“佛”的一面, 嗜杀则是“魔”的一面, “佛”与“魔”一直矛盾地统一在他们身上。而李逵的这种双重性格表现地最对立、最明显。他是佛魔梁山人格的典型代表。

总之, 追求快活、不渝的忠义精神与嗜杀成性这些散发到梁山英雄群体上的格特征都鲜明而又复杂地集李逵于一身。李逵也像一个单纯的、用功的孩子, 把每一点都做到了至上, 做到了纯粹。这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梁山好汉人格精神的代表, 真正的梁山第一人!

参考文献

精神形象 篇9

在当代随着我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史记》和《汉书》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从语言文字的角度, 从两书中相同人物刻画的角度, 从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甚至从司马迁和班固的人品对比等诸多方面对《史记》和《汉书》进行比较。而我认为, 《史记》和《汉书》虽然各有千秋, 可是从批判精神的角度而言, 《史记》比《汉书》更胜一筹。下文以两书中对汉高祖刘邦的形象塑造加以论证。

无论是对《史记》还是对《汉书》而言, 汉高祖刘邦都是一个不能够绕过, 且极难下笔的人物。两汉的臣子如何刻画汉朝的开朝君主, 这本身就是史学家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难题, 而刘邦却偏偏又是一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人物, 其臧否抑扬的分寸更是难以拿捏。所以本文通过两本书中对于刘邦的形象塑造, 对《史记》与《汉书》中的刘邦正面侧面的形象进行对比, 从而论证《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

一、两书中对刘邦的称谓不同。

在班固的《汉书·高帝纪》中, 凡有提到刘邦的地方都称“高祖”, 无论是在刘邦称帝前还是称帝后都是一样的, 显得非常地统一而且恭敬有礼。司马迁的《史记》则不然。虽然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称刘邦为“高祖”的, 可是在记载刘邦自起义以至立沛公之前的事情时都是称刘邦为“刘季”。事实上, 季是刘邦的排行, 而不是字。司马迁作为西汉太史令, 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史料, 自然不可能弄错刘邦的名字, 以至于用刘邦的排行来取代其名。也就是他明明知道刘邦的字, 却以刘邦在家中的排名“季”来称呼刘邦, 仅从这一点看, 不仅仅有别于班固的毕恭毕敬, 而且流露出了司马迁对于刘邦未发迹之前的行为并不十分肯定, 而这一情感态度在《史记》中的其他许多地方也多有流露。

二、《史记》一书选取了大量不利于刘邦形象塑造的史实。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颂扬了刘邦不少的功绩, 比如写到刘邦的顺应人心:“ (汉军) 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益张疑兵旗帜, 诸所过毋得掠虏, 秦人喜, 秦军解, 因大破之。” (1) 进入咸阳后, 刘邦还下了这样的政策:“与父老约, 法三章耳。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 悉除秦法。” (2) 从中可以发现, 司马迁并不吝惜笔墨去写刘邦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 善于收纳人心。可是, 司马迁并没有使《高祖本纪》完全沦为刘邦的赞歌。相反的, 他也直接刻画了一些揭露刘邦缺点的历史事实。如写刘邦发迹之前:“高祖……常有大度,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 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 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妪、武负 (妇) 赊酒……”而刘邦喜好美色这一点在《项羽本纪》中也有涉及, 借项羽之口说出了刘邦好女色这样的事实。刘邦出生在沛县, 县令家来了贵客大摆酒席, 官绅都去庆贺, 刘邦这个小亭长也去凑热闹, 送了个大大的礼金封贴, 帖面写着“贺万钱”, 但其实里面是没有钱的。在楚汉战争中, 项羽想要尽早结束战争, 于是和刘邦阵前对话, 威胁刘邦:“今不急下, 吾烹太公。”谁知刘邦却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约为兄弟。吾翁既若翁。必欲烹而翁, 则幸分我一杯羹。” (3) 虽然说成大事者必须有所牺牲, 可是司马迁在描述此事的时候并不吝啬自己的笔墨, 反而把刘邦在项羽面前对父亲无所谓的态度与口吻刻画得惟妙惟肖。我认为, 史学家在撰史时掌握许多的材料, 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太史令一职, 更能掌握到一手材料。可是对材料的选取和加工往往在于个人的选择。司马迁在刻画刘邦形象时把这些不利于刘邦形象树立的史料选取进《史记》中, 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直言不讳与不唯上的态度。

除去这一类直接把刘邦作为主要人物来刻画的篇目, 司马迁在其他的篇目中也多提到刘邦。在这一系列的篇目中司马迁也始终保持一种唯实的态度, 对于刘邦的不当行为予以间接的表现, 处处显现出《史记》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如在《史记·楚元王世家》中有这样的表述:“高祖微时, 尝辟事, 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 叔与客来, 嫂详为羹尽, 栎釜, 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 高祖由此厌其嫂。”后来刘邦做了皇帝, 将秦朝短命的原因归结于秦始皇未行分封, 所以分封了大批的诸侯王, 可是刘邦嫂子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却迟迟未受到分封。后来刘邦终于将其封侯, 却给了他一个“羹颉候”的封号。

由这段材料不难看出刘邦的心胸确实有些狭隘, 即便当了皇帝, 仍是有仇必报之人, 这多少有失君王仁义忠厚的形象。而在《萧相国世家》中司马迁则写到了刘邦称帝之后对于开国功臣的猜忌。萧何跟着刘邦出生入死, 最后还是面临着刘邦的猜疑与不信任, 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自媚于民”, 可是即便如此委曲求全, 最后还是难逃囚于廷尉的命运。刘邦的做法多少是不大光彩的, 有一些行为甚至被后世称为流氓行径, 但是司马迁却敢于将其载入《史记》。他本着“究古今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4) 的心愿, 敢于直面事实, 敢于对汉朝的开国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而班固写《汉书》, 很多都借用了《史记》, 有的甚至是完全没有改造过的照搬, 而在少数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却处处显示出“为尊者讳”的特点, 与司马迁的批判精神相比, 确实略逊一筹。

三、班固为维护刘邦形象, 在《史记》基础上有意删改, 掩饰史实。

西晋傅玄曾经批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闕而抑忠臣, 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 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 非良史也。”这样说虽然有些偏激, 却指出了班固作《汉书》时“为尊者讳”的特点, 而这一特点在刘邦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尤为明显, 由此更可以看出其批判精神大大不如《史记》。

(一) 有意增删史料, 维护高祖形象。

在《史记》、《汉书》的对照中可以发现, 《史记》与《汉书》记载相同人物的有49篇, 而在这么多的人物刻画中, 有许多描写是完全相同的, 有的段落甚至是一字未差。而在一些有差别的地方, 往往是班固“为尊者讳”而做出的有意的改动。在《汉书·高帝纪》中可以看到对于一些不利于高祖形象的事情班固往往轻描淡写而过。例如鸿门宴一事, 比较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 当时刘邦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如若不是项伯救之, 或许早丧命于项庄之手。我认为此事件是刘项争霸白热化的象征。《史记·高祖本纪》曾记载:范增对项羽说, 如果今日让刘邦活着回去, 他日项羽军中人必为之俘。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件事情, 司马迁用了1500字来描绘, 可以说刻画得十分精彩。然而到了班固的《汉书》中却被删减成了大约500字, 去掉了近三分之二, 只留下对事件的一个大致刻画。这不能不说是无意的。此外在这段史实的刻画上, 班固对于有损刘邦形象的地方, 如“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都删去, 而把彭城之战、陈平问楚、彭越韩信会兵垓下等楚汉相争的重大事件, 从《史记·项羽本纪》里面抽出, 写进了《汉书·高帝纪》中。这样一来, 班固增删史料的意图就显得非常明显, 就是维护刘邦的形象。而对于那些反映在楚汉相争中, 刘邦处于劣势、项羽独掌乾坤的相关史实, 班固则有意地进行压缩, 增加了能够突出刘邦英雄形象的史料, 如安排了刘邦世系和斩蛇的神话, 还引用了他的父亲班彪在《王命论》中称颂的刘邦“其兴有五, 一曰帝尧之苗裔, 二曰体貌多奇异, 三曰神武有征应, 四曰宽明而仁恕, 五曰知人善使。” (5) 的句子, 来树立统治者的光辉形象。而《史记》中许多不利于高祖形象塑造的段落都被删去。如《史记》中有“项羽和宋义北救赵”的一段倒叙文, 也被班固删去。就连《史记》中简单的一句:“沛公病, 还之沛。”班固也将“病”字删去, 可见其处处小心谨慎, 为尊者讳的行文特点, 其批判精神也难以同《史记》相提并论。

(二) 打压竞争对手, 树立高祖形象。

在写刘邦时, 还有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 那就是项羽。《史记》和《汉书》对待项羽的态度明显不同, 《史记》有《项羽本纪》, 可汉书却作《陈胜项籍列传》, 将项羽和陈胜放在一起列为一传, 可见对其地位的不重视。司马迁作《项羽本纪》, 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由秦亡到汉朝建立, 中间共有5年时间, 这5年时间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攻势、控制局势的是项羽, 所以司马迁实事求是, 将其列入本纪。但是班固却将其列为列传, 而且和陈胜同传, 有明显贬低的意味。当然, 班固这样处理对其自身而言有两个好处, 首先, 将项羽列入列传自然就抬高了高祖刘邦的地位。其次, 这样处理还可以避免出现把刘邦这个开国君主放于他人之后的情况。这样的处理方式和对项羽的态度可以反映出班固为朝廷服务的心态。班固更多接受的是一种传统的观念, 自己认为司马迁“是非颇异于圣人”。 (6) 可见班固的是非观是与圣人保持一致的, 也就是一种正统的封建史学观, 从这一方面讲, 其针砭时政的批判力度是远不及《史记》的。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结果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司马迁和班固生活的社会背景, 撰史的性质和目的, 家族的影响, 以及个人价值观和史学观点不同。班固的《汉书》是官修史书, 自然处处都有所忌讳, 无法像司马迁一样就事论事, 批判求实。可尽管如此, 我们也不能否定《汉书》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 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鸿篇巨制, 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司马迁和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界的发展都是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1999.

[2]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 1999.

[3]赖汉屏.史记评赏[M].三民出版社, 2006.

[4]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5]赖汉屏.史记评赏.三民出版社, 2006:40.

[6]冯家鸿.论司马迁班固之孰优[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0, (4) :26.

精神形象 篇10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基本现状

1. 思想觉悟较高、自我意识较强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典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党的政策纲领, 了解国家的时事, 定期撰写思想汇报, 并及时与高校党建工作者汇报思想, 做到及时沟通, 表现出较高的思想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提升了高校学生党员对党的政策纲领的理解水平, 也提升了高校学生破裂。

三、歌唱的共鸣系统

一切优质的乐器构造都依赖于两个方面:发声源和共鸣系统, 声乐乐器也不例外。对于共鸣系统理论研究, 莉普琳指出我们首先需要思考影响共鸣效果的两个问题:其一, 共鸣体的构造;其二, 共鸣体的包含的空气量。对于人声乐器, 首先, 人体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共鸣系统, 这是无法改变的, 而可以改变的是共鸣体所包含的空气量, 换句话说, 改善共鸣质量的方法就是使人体内部的共鸣体充分扩展。

人声乐器的共鸣体分为两类:一级共鸣体由咽、气管、支气管组成, 咽部是连接喉咙上部与鼻腔后部的软通道, 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肺部的通道;二级共鸣体由口、鼻、窦组成, 它们的壁体质地较软, 较一级共鸣体而言是能够活动的。有一些声乐学派认为, 一级共鸣体是人体乐器唯一的共鸣体, 而二级共鸣体实际上对美化声音没有任何作用。而莉普琳认为, 二级共鸣体似乎离音源较远, 声带产生的声音似乎不能直接在此产生反射, 但是良好的发声可以使离音源体较远的面罩产生振动的感觉, 这足以说明二级共鸣体对美化声音是有益的, 这也是长期歌唱经验积累的结果。

毫无疑问, 二级共鸣体在歌唱中是需要保持兴奋打开的状态。鼻音和喉音对于声乐艺术而言都是不健康的音色, 这些发音问题都与二级共鸣体有关。口腔壁缩小并阻塞鼻腔与喉咙的通道, 使腔体中空气量减少, 声音通过空气无法往外振动, 是鼻音产生的真正原因。同样的道理, 喉腔壁缩小使声音在喉咙里振动的空气量减少, 也是喉音产生的真正原因。

四、歌唱的语言系统

人声是唯一将人类语言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乐器, 因此歌唱党员的思想觉悟。当下大部分学生党员都是90后的孩子,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娇生惯养养成了他们较为关注自我, 比较注重个人想法, 思考问题时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全面考虑, 表现出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

2. 学习成绩较好, 学习能力差

高校学生党员在学校中一般是学习成绩优异, 计算机过了一级, 英语过了四六级, 专业成绩排名较强, 总成绩排名前十的一群成绩优异的学生, 这些学生延续着从高中以来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勤奋学习的精神, 坚信依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一定可以换来英语四六级成绩的通过和专业成绩的优异, 这样就可以踏入“入党积极分子”的行列, 最终表现好的额同学会成为党员中的一名。学校的考试基本上是比较有应试的特点,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搞好英语计算机学习和专业学习已经是极其不易的事情, 因此几乎很少考虑如何改进学习的方法, 原因在于他们从未真正体会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习足以怡情、学习足以博彩, 学习足以长智”。因其只追求学习的结果而不追求学习的效果, 最终无法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 而仅仅增加的学习内容。

3. 生活上乐于助人,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党员能够保持党员的优良传统, 平时在生活上能够保持艰苦朴素, 勤俭节约, 乐于助人, 勇于奉献, 基本上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些孩子对人热情, 为人坦诚, 看见同学遇到困难时能够毫不犹豫地为同学分忧解愁, 在这一点上确者的语言对于歌唱显得尤为重要, 歌唱语言的问题有别于朗诵语言, 而应该被视作音乐范畴。语言系统是由嘴巴的各部分组成, 包含辅音和元音两种主要音素。莉普琳强调, 歌唱语言表达的关键是面部和嘴巴 (特别是舌头和嘴唇) 的“有控制地放松”, 这一字眼也出现在喉咙调整的要领中。除此之外, 下巴放松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 唱开口元音时, 头不要过分往上扬。

元音是歌唱语言的重点, 元音连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连贯。莉普琳指出, “不要夸张元音, 你将唱得更美。”而辅音的作用虽然不同于元音, 但是具有放置元音的功能, 应该努力做到精准。“忠实于元音, 你将唱得更清晰。”

在一些音域较高或较低的音区时, 应该注意元音的形态问题。由于这些音是歌唱的极限音, 所以应该以开放的形态去唱这些音, 尤其是一些闭口元音应该混合开口元音的形态。莉普琳指出, 如果口腔没有充分打开, 那么歌声就是紧张的、令人不悦的。

结语

A·莉普琳的理论研究基本沿袭了19世纪加尔西亚学派的声乐科学研究方法, 其研究并不基于所谓的声乐教学经验, 而是从人体生理学、物理声学等科学理论出发阐述歌唱理论, 这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2]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实是体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成功。大多数同学因为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英语计算机和专业上了, 因此时间上和精力上基本上不允许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合作等能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因其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导致一部分高校学生党员的协调沟通能力急待于提高。

4. 自我约束力较强, 群众影响力不够

高校学生党员因为熟知党章的基本要求, 了解党员有很多义务和要求, 因此高校学生党员能够很好地遵守校纪校规, 能够恪守本分, 而不做出影响集体荣誉的事情, 违反个人形象的事情, 表现出了自我约束力较强的一面。因为一部分高校学生党员过于关注个人的言行举止, 过于关注自我形象是否符合党员的基本要求, 而忽视了个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换言之就是, 不注意树立群众影响。这源于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并为意识到党员其实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并非自己一个人, 而是一个集体的概念, 一种集体的精神, 唯有将这种精神真正贯彻, 才算真正尽到了共产党员的义务, 履行了共产党员的权利。

二、高校学生党员如何塑造和谐形象

高校学生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塑造好自己的和谐的形象是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保持一个和谐的形象, 保持一种和谐心态, 拥有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和谐形象的集中体现, 也是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和谐的校园需要和谐党员的和谐影响, 和谐校园也熏陶着和谐党员的的和谐行为。和谐作为高校教育的愿景, 不仅推动了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也促进了高校党员的综合水平的提高。

1.高校学生党员要构建身心和谐

高校学生党员唯有保持身心和谐才能真正地做好“为人民服务”。学习是高校学生党员首先要做好的一项的工作, 而要想学习好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然而大学学习虽然并不像高中时压力那么大, 课后作业也没有过去那般繁重, 但是大学的学习更加注重一种自主学习的要求, 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高校学生一般都是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 因此学习劲头比较足, 学习的目标比较高, 学习压力也比较大, 平时会比较忽视去体育锻炼, 长期的勤奋的学习和缺乏体育锻炼常常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积极的体育锻炼来保持身体健康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得。除了保持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唯有身体健康, 心理和谐, 才能展现出高校学生党员的和谐形象。

2.高校学生党员要塑造心态和谐

我们都明白不和谐的灾难性结果, 因而更加明白和谐的心态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积极效应。和谐的心态不仅可以击退消极的情绪, 同时会给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高校学生党员在高校的班风和学风建设中有很重要的影响, 在很多时候要协助教师或者辅导员去解决很多琐碎的问题, 平时学习中要保持好的学习成绩要勤奋学习, 在工作中要独当一面, 负责好班级甚至院系的学生工作, 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 协调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好的心态, 否则会因为事情太多, 压力太大而导致消极心态, 从而引发恶性循环。

3.高校学生党员要塑造人际和谐

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人都不能拒绝的,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修课。高校学生党员在保持自己的身心和谐的同时, 协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 同时以一种和谐的心态来面对人与事, 这样才有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高校学生党员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唯有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 推崇一种儒学之核心的仁爱学说的“忠恕之道”, 尽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1。《中庸》说:“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儒家强调“尽人之性”就是“成已”, “尽物之性”就是“成物”。“成己”, 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品德修养, “成物”就是使物得以实现其价值。“成己”是向内用功, “成物”是向外用功, “成己”“成物”是内外的统一。2

4.高校学生党员要塑造语言和谐

高校学生党员保持语言的和谐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同学的言行举止的都是高校学生党员为参照系的, 而很多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同学也是以高校学生党员为榜样的, 从言行举止去模仿和参照的, 因此学生党员必须保持个人的语言和谐, 不说脏话, 不说是非, 对于别人的帮助及时地表达谢意, 对于自己做错的事情不吝啬自己的“对不起”, 在追求别人帮助时不忘记加上“请”字, 唯有保持个人的语言和谐, 不吐污秽之语, 不说恶毒之话, 时刻能够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才能塑造语言和谐的和谐党员形象。

三、高校学生党员如何践行和谐精神

1.强调一种“和”的境界

“和”的境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这种和的境界就是追求天地的正常运行, 万物的生长发育, 社会的稳定太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的理念顾及到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的价值。儒家把这种至高的和的境界表述为“太和”的思想。一旦达到“太和”“中和”的境地, 自然和社会、人、事, 一切都顺畅安宁, 可以在和谐、和平的环境里发展了。儒家和谐思想蕴涵深广、内涵丰富, 上至苍天、下至个人都要追求“和”的境界。这一思想凝结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2.强调一种“周到”的思维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中较为成熟的同学, 在与同学交流时, 应该保持一种周到的思维。一个和谐形象的学生党员在考虑问题是全面而周到, 恰如科学发展观中提倡的“全面协调”, 唯有考虑问题全面协调, 涉及到的人与事才能得到和谐的解决。而周到的思维是时刻都需要的, 也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必要的。一个成熟的高校学生党员必须强调一种周到的思想, 提倡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问题。时刻拥有周到思维的学生党员在面临任何问题时一定能做到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

3.强调一种“沟通”的艺术

高校学生党员在生活中与同学交流很多, 而同学的性格差异性很大, 有的同学比较内向, 不善于表达, 而有些比较外向, 性格比较活跃, 面对不同的同学要讲究不同的方法, 采用不同的方式, 在这个当中, 沟通的艺术则是展现高校学生党员的个人魅力, 展现其自身的和谐魅力之时, 能够与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和谐相处, 能够将个性强的同学和谐化, 这是学生党员的和谐人格, 和谐形象的影响的结果, 也是一种和谐交流的艺术。如何很好地驾驭沟通的的艺术, 是高校学生党员塑造个人和谐形象的重要课程。唯有强化沟通的艺术才能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塑造和谐的形象。

摘要:针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较高而自我意识较强、学习成绩较好而学习能力差、生活上乐于助人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自我约束力较强而群众影响力不够的基本现状, 讨论了高校学生党员通过构建“身心和谐”“心态和谐”“人际和谐”, “语言和谐”进而塑造高校学生党员和谐形象, 并通过强调高校学生党员应具有一种“和”的境界、“周到”的思维以及“沟通”艺术来践行和谐精神。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和谐形象,精神

参考文献

[1].丁纪.《论语读诠》[M].巴蜀书社出版.2005.P182

[2].吴光.《当代儒学的发展方向: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P630.

[1].丁纪.《论语读诠》[M].巴蜀书社出版.2005.P182

上一篇:高三如何做好英语备考下一篇:实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