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2024-05-05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精选十篇)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1

1.1 战略矿产资源

美国原矿业局对战略矿产资源的定义是:“国防所必须的、战争期间全部或部分依赖国外供给并需要严格控制其储存和分配的矿产”。这个定义是美国在60年代从1939年的定义所演化而来的。1979年美国在修订原来的战略矿产和急缺矿产储备法时, 重新给出的解释为:“在国家危急时刻, 军事、工业和公众所必需的矿产而在美国又没有找到或没有足够的产量满足需要的, 即为战略矿产和急缺矿产”。这个定义, 虽未被国际上承认, 但对许多国家有深远的影响。

国内关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概念也有不同认识。陈毓川 (2002) 认为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必不可少, 而国内不能保障的矿产资源及可影响国际市场的矿产资源。齐亚彬 (2002) 认为战略矿产的基本特征是:国防和经济建设必需;战争期间依赖进口;国内丰富或短缺。张新安 (2002) 通过对国外矿产资源储备历史及现状的研究, 归纳为:战略矿产系指国家安全所必需的, 国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并且国外供应十分脆弱, 达到了急缺危险点的矿产。

笔者认为, 战略矿产的定义应该以矿产本身的战略价值为基准, 不论其是己方短缺的, 还是己方有资源优势的。在此, 对战略矿产资源概念界定如下:战略矿产资源是指在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中必需的, 缺乏已知的有可靠来源代用品的重要矿产资源, 包括国内不能保障的矿产资源, 也包括本国丰富可影响国际市场的矿产资源。各国应根据矿产资源情况和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 确定各自的战略矿产资源。

由此定义出发, 我国的战略矿产资源不仅有对外依存度高的石油、铁、铜等大宗矿产资源, 也有国际上发展现代科技产业急需的, 而我国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矿产为稀土、钨、锡、锑等。

1.2 优势矿产资源

笔者对优势矿产资源的定义是:因自然禀赋所产生的, 在充分考虑人口基数和预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础上有比较优势的, 能够使其控制或基本控制国际市场走势的矿产资源。

1.3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综合以上两个概念, 给出定义如下: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是指我国具有人均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预期) 所需的基础上, 对国际市场供应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中必需的, 缺乏已知的有可靠来源代用品的重要矿产资源。

2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概况

2.1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种类探讨

众所周知, 我国是人口基数很大的发展中国家, 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考虑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这一实际。所以, 本文中所指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优势就以储量超过世界人均拥有量的战略矿产为标准来确定。2008年的世界人口约为66亿, 中国人口为13亿, 占世界1/5左右。所以, 不考虑矿石品位等因素, 简单来计算, 凡是我国储量超过世界20%的矿产则人均拥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数, 就算是优势矿产。

以此衡量, 目前我国的优势战略矿产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稀土、钒、钨、钛、钽、锡、石墨、钼、铌、锑等。

2.2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的优势

2.2.1 储量丰富

中国钨、锑、锡、钼、铟、钒、锗等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是世界上少有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中占世界总储量情况为:钨70%、稀土43%、锑42%、钼34%、锡27%。除钼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 其他4种矿产资源拥有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 我国稀土矿藏资源丰富, 储量多、品种全, 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有“21世纪的新材料宝库”之称, 为发展稀土金属工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现已探明的稀土储量达1亿吨以上, 而且还有较大的资源潜力。17种稀土元素除钷尚未发现天然矿物, 其余16种稀土元素均已发现矿物、矿石。

2.2.2 产量巨大

我国许多优势战略矿产的产量和出口量多年来都维持在较高水平 (参见表1) ,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例如, 钨矿1978年以来一直在出口, 30年来我国钨矿精矿出口量为30万吨, 2006年出口量约占世界消费量的34%;锑矿, 30年来锑矿精矿累计出口10.9万吨, 累计深加工产品出口量约为143万吨, 2006年出口量占世界的66%;稀土, 30年来我国稀土氧化物累计出口约85万吨, 2006年出口量占世界消费量的80%以上;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 80%的铟都产自中国。

(资料来源:USGS)

3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问题分析

3.1 资源消耗巨大, 优势地位岌岌可危

据海关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 2005年我国稀有金属及制品出口100多种, 累计出口额为40.7亿美元;2005年我国产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 同比增长21%, 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显示, 包括铟在内, 中国稀有金属年出口增速近20%。日本等国多年来利用各种渠道悄悄从中国大量买入稀有金属, 范围包括镍、铬、钨、钴、钼、钒、锰7种稀有金属, 而且这个范围还将扩展到其他金属资源。除了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大量买进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外, 境外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设厂, 其中有些企业收购稀土原料或初级产品后, 稍做加工便运往国外, 实质是变相掠取我国稀土原料, 出口量大增加剧了我国稀土资源流失 (参见图1) 。

除了生产所需, 日美韩等发达国家多年来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进行战略储备, 还通过投资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 参与稀土开发。美国稀土氧化物储量1300万吨, 位居世界第3, 在1900年就已开发生产稀土, 1984年稀土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2.53万吨 (稀土氧化物) , 2001年已完全停产, 其1900年稀土氧化物消费量227吨, 1990年达历史最高水平2.87万吨, 2001年国内停产后国内需求完全依靠进口, 从中国进口占76%。据日本2008“稀有金属”数据库的统计, 日本的稀有金属进口量一半都依靠中国, 而稀土资源更是83%从中国进口 (2004年实际为90%) , 经过若干年的进口储备, 目前日本已成功完成50年稀土储备。

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在逐年增大 (参见图2) 。2005年, 世界共消费锡矿34万吨, 其中中国消费为11万吨, 占33.2%。

传统优势矿产的优势地位不是不可以转变的。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资源优势是这些矿产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掠夺式的开采势必快速地使这一基础消失殆尽。我国很多稀有金属以占世界20%的储量供应着全球80%的消耗。过度和无序的开发导致我国优势战略资源的地位岌岌可危, 甚至在短期内将成为我国的短缺矿产, 比如锡、锑在2020年将成为我国的短缺矿种。按此速度, 20年之后, 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关系到国防安全的稀有金属将在中国消失。据推断, 再有14年, 世界储量最大的中国钨矿资源将消失;再有20年, 江西稀土资源矿将消失;再有30年, 世界上最大稀土矿的包头白云鄂博矿藏就将消失。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大都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特殊的性能和用途使其在世界高新技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使这些资源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能够持续安全地保障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应该是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但目前的资源消耗速度显然与这一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3.2 资源浪费惊人,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国内国营稀土矿山的资源回收率一般在60%, 个体矿山不足40%。同时, 目前我国回收利用稀土约为开采量的10%左右, 其余90%进人尾矿坝储存。由于未能采取分流、分堆等保护措施, 稀释贫化和杂物污染严重, 不利于以后开发利用。我国特有的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 属于世界罕见、储量有限的中重稀土资源, 目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0%~50%。

我国多数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非常巨大。我国北方的稀土资源主要来自于包头, 在铁矿开采中, 由于种种原因, 回收量不足, 利用率低下。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省区, 由于管理不善,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滥采乱挖, 采富弃贫现象, 弃矿压矿较多。大量稀土企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稀土学会考察团在调查南方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发现, 由于南方稀土矿含量特别低, 因此提取稀土时用的土地量非常大, 像是搞“翻山运动”, 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影响生态环境。面对越来越突出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反思目前的管理方式, 探索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资源开发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情况也对矿产资源开发及矿产品加工行业的管理敲响了警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制度及监管体系的健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分割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市场秩序乱、经济利益的驱使等造成优势战略矿产资源被滥采滥挖和无节制的输出。例如, 我国现有稀土企业100多家, 稀土冶炼分离能力超过20万吨, 而现在全世界稀土产品需求量不过10万吨, 供大于求的局面迫使国内企业恶性竞争, 互相压价。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 各种稀有金属矿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 致使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 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 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3.3 资源优势未能转换为市场和战略优势

一般来说, 拥有一半市场份额的企业或者国家应该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权。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4个世界第一, 但过度的竞争导致供过于求, 加之库存和战略储备及需求价格弹性等影响, 在世界高科技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材料呈几何级增长需求的情况下, 占世界市场份额高达80%左右的我国稀土的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 反而受制于人, 垄断性矿产资源却未能获得世界市场的定价权。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 转而从我国进口进行囤积。为了赚取最大暴利, 外国进口商往往同时与国内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接触, 诱使我国企业在本来已逐年下滑的低价基础上屡屡竞相压价。从1990年到2005年, 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 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 国内有关矿产企业的利润普遍只有1%~5%。与此同时, 我国的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在国外采购受制于人, 作为国际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却只能被动接收定价。总之, 无节制出口使得我国优势战略矿产不但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且使国家利益受损。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控制权优势地位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博弈的重要资本。优势战略矿产可以作为战略战术手段为我国在国际政治角力、国防安全及经济角逐中服务。我国有多种大宗矿产供应受制于人, 保护和运用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必要时就可以作为战略手段, 以换取我们需要的矿产资源。

3.4 科技水平不高, 产业在低水平徘徊不前

更为严重的是, 因为科技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低, 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多是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 附加值低, 而且连初级产品的出口也往往因此受制于人, 原料产业被国外深加工产业牵着鼻子走。我国稀土初加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 深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世界上90%的彩电粉原料都依赖中国的稀土产品, 但由于中国产业化水平低, 只能出口大量的稀土原材料, 由国外企业加工成彩电粉后再高价卖给中国。

4 对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对策建议

我国优势矿产资源理应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加大勘查投入, 提高资源储量保障

地勘投入是取得找矿突破和增加资源储量的关键, 是保障我国长期安全供应的前提, 也是支撑优势战略矿产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鉴于此, 建议加大资金、科研等方面的投入, 研究地质成矿理论, 不断创新勘探方法和技术, 加大工作投入力度, 找寻资源接续地, 为不断增加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资源储量奠定坚实基础。

4.2 加强出口管理, 合理控制资源输出

要着眼于理顺体制, 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 将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列人限制外资进人产业名录, 实行中央统一管理、委托开发, 产品集中收购、统一销售, 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控制出口, 合理利用, 并对铟、钨、锗、钕、镨、铕等特殊品种实行国家专卖制度。以制度建设杜绝外资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躲过政策限制, 变相掠取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为改变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产品出口多头对外, 低价竞销的局面, 防止国外利用竞销时机大量进口我国资源产品来增加战略资源储备, 国家要加强对这些产品出口的总量控制, 严格按规定发放出口许可证, 同时不定期调整出口产品关税水平;海关要对出口进行监管, 严格禁止各类初级产品出口。要通过强化出口管理, 提高出口壁垒, 纳入并严格执行出口配额管理, 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生产。

为最大限度发挥好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优势地位为国家利益服务, 应该灵活运用战略模式。发挥本国比较优势不只是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对可耗竭的矿产, 为利用好其优势就要尽可能久地保持优势, 以此为基础, 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模式, 为国家利益服务。

控制出口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处理好出口控制与自由贸易及资源产业发展的关系。出口控制并不是要彻底禁绝外国使用我国的优势战略矿产来发展经济, 而且过严的控制势必更早地催生替代产品从而丧失优势地位。出口控制的目的是保护我们自己应有的利益, 保护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相关产业。为此, 重点应集中在应对初级原料性产品出口和超量输出问题上, 并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操作模式。

4.3 开展战略储备, 增强应对危机能力

开展战略矿产资源储备是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我国是否就我国具有优势的战略矿产资源开展储备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但笔者认为, 单就这类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而言就需要开展储备, 这对提高国家应对军事、经济等方面危机的能力非常必要。战略储备由矿产品储备和矿产地储备两个部分组成。储备的层次可以包括企业、地方、国家几个层次。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的关键是建立既能保障应急供应, 又能尽量降低运营成本, 还符合经济效率原则的投入和运行机制, 譬如战略储备基地的原则、管理机构、资金来源, 及收储、轮换、动用条件、方式和程序等。有关战略储备的具体思路这里不展开论述, 笔者将专门撰文分析。

4.4 加强监督管理, 实现合理有序开发

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 使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应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大力气, 加强对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

要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政策;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监督管理机制, 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回收率, 保护生态环境。

4.5 加快技术进步,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产业战略, 出台产业政策, 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引导优势整合, 围绕高科技产品延伸产业链, 培育产业集群。要增加科研投人, 打破外国专利垄断, 研发核心专利技术, 提高优势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技术以增加出口附加值。要提高准入门槛, 同时对违规企业实行严厉的市场退出机制, 规范和引导产业走上健康、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

[2].陈志, 金碚, 李钢.中国矿产资源存在着怎样的缺口?———一个基本面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57)

[3].付英.21世纪初中国的矿资源战略[J].经济研究参考, 2001, (21)

[4].郭海强, 云杉.国家管制战略矿产资源[J].望新闻周刊, 2007, (6)

[5].童书兴.出口管制与高技术国际转让[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3, (10)

[6].吴兴佐, 徐飞彪.国际出口管制体系的实质及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 2005, (9)

[7].林河成.中国稀土矿山生产现状及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1999, (2)

探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竞争优势 篇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人力与物力,使其保持最佳比例,同时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能,进行适当的诱惑、控制和协调员工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等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有人事行政管理、劳工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及开发行政人员等。进一步充实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活动层次因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组织战略计划的整体性,而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项重要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企业领导必须认真考虑并研究如何使现有人力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支持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等发挥其更大作用。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把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管理实践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活动层、业务活动层和战略活动层。行政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活动,如认识记录、文件处理、员工的福利管理等。业务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主体,主要是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员工的招聘、培训、报酬、绩效管理及处理员工间的相互关系等。战略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主要是实施和指导活动,如制定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和控制人力资源战略活动、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环境的条件等。以上三个层次的战略价值是不一样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价值最大的是战略活动层。

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篇3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竞争优势所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利资源。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同时具备有价值、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性质,而保证人力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和成本优势,则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办法。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20世纪初期的企业管理大部分集中于程序化管理。“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倾毕生之精力进行研究,探求的科学化管理,集中解决了管理的程序化与规范化问题。但程序化管理有着明显的不足:一味用理性和科学的手段强化管理并过分夸大经济手段的作用,将它视为调动人积极性的唯一方法。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创了管理的新天地——在管理中突出人的重要性,但这时的人事管理仅停留在单一手段上,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企业家们对员工的重视,更多的只体现在口头上。

彼得·德鲁克第一个提出了人本管理思想——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的资源是唯一能够扩大的资源”,“把人管理好——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德鲁克断言,传统的人事管理将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取代,管理的作用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①咨询功能的扩展。由于企业必须应付顾客、竞争和变化(简称3C)三种力量的冲击,因此,越来越高地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在重新设计工作组织、管理员工及构建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建议;②人力资源管理的直线功能将得到强化。不少组织在尝试采取德鲁克提出的“用人力资源部门行使直线功能”的做法,许多美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通常也只限于对直线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和协助,伴随而来的是对这些部门人员选聘方式的改变;③人力资源管理在设计和完成企业战略规划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在制定战略计划的早期阶段就将人事部门吸收进来,从而使人力资源战略成为整体战略的驱动力。这具有三个含义:第一,人力资源是公司成功最关键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最大的功能在于能将公司的远景转化为其核心竞争力和员工表现;第二,人力资源能够促进公司把全球竞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第三,人力资源政策会从单纯注重业绩表现转到强调适应变革和管理变革上来,因为市场变化很快,方向比效率更重要。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定义与层次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指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对从企业整体战略中分解出来的人力资源职能在战略上进行分层次管理,从而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从三方面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①提供企业外部机遇和所受威胁的判断和预测;②关于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的决策信息;③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计划的实施。霍尔和古德尔提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战略层次。这个层次主要解决长期规划问题,对外协调企业与外部关系,追求企业整体利益;对内制定出适合本企业战略和实际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②管理层次。这个层次的重点由规划转到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的方针、方法和体系方面,保证这些方针和方法从企业目标和规划中派生出来,并保持与其一致。在这一层次,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和方针将被细化为具体的实施细则。③运作层次。在这一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直接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具体服务的基层人员接触,充当协调者和激励者,使人力资源管理得到具体实施。下图表示的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当代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基于产业组织模型,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教授。他提出三种可供选择的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第二种是资源学派理论认为,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有以下特点:①有价值;②稀缺;③不完全模仿;④不完全替代。因此,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保证“稀缺”同时又是“不完全模仿”或“不完全替代”的资源。根据上面两种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优势和稀缺的、异质性的、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够从这两方面结合企业实际拥有的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竞争优势所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利资源。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同时具备有价值、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性质,而保证人力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和成本优势,则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办法。在克雷曼的《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里,作者提出了16种提高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即:就业安全感、招聘时的挑选、高工资、诱因薪金、雇员所有权、信息分享、参与和授权、团队和工作再设计、培训和技能开发、交叉使用和交叉培训、象征性的平等主义、工资浓缩、内部晋升、长期观点、对时间的测量、贯穿性的哲学。这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雇员为中心的结果——以组织为中心的结果——竞争优势”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实施三层整合,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不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终极目标。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优势稍纵即逝,只有将企业的优势转变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层次:企业与员工的价值整合 价值的整合即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能左右人的态度、影响人的动机、改变人的行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组织与员工的价值整合,让员工融入组织文化,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完成这一整合至少要作好三件事:①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使信息迅速交流、及时发现矛盾、消除冲突,而且能强化企业与员工间的相互认同,培养员工组织归属感、提升员工忠诚度,这是企业与员工整合的重要部分;②实施“组合激励”。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员工而言,金钱可以带来满足但不一定能获得鼓舞和干劲。一项对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除“对薪水不满”和“公司福利不佳”两项外,其他均与经济利益无关,如:想尝试新工作、没有提供成长学习环境、追求提升机会、工作单调等。结合企业文化与员工需求,设计组合激励,将是企业与员工整合必不可少的条件;③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实现组织与员工整合的有效机制。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学习型组织,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实现企业与员工同步发展的目标。

管理层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整合 实施利益整合,形成组织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关键在于企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型”和“薪酬评价体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驱动企业与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保持一致,有助于企业规划的执行。常用的方法有:等级评估法、目标考评法、序列比较法、强制比例法等;同时要考虑职位特点,实施全方位评估,即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下属、同事、甚至顾客等角度来了解个人绩效,并保持薪酬水平与市场同步。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最终是一系列标准,而标准本身的合理性随企业所处的行业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企业闭门造车,则很容易失去竞争优势。为保持与市场同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经常跟踪以下行情变化: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变化、市场人力资源供需变化、在行业中竞争力的变化、企业盈利即薪酬支付能力变化及物价指数变化等。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4

(1) 水能资源。四川境内河流众多, 素有中国“水电王国”之称。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43514.7M W, 理论年发电量12571.89亿k W h。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20040.0MW, 年发电量6121.59亿k Wh;经济可开发量103270.7MW, 年发电量5232.89亿k Wh。四川省水能主要集中分布于金沙江干流、雅砻江干流、大渡河干流、岷江干流等大江河上, 约占四川总水能资源的3/4以上, 是全国乃至世界的水力资源“富矿”。这些资源多集中在岷江以西, 以高原和山区为主, 开发难度较大。省内其余水系的河流大多靠近用电城镇, 地理位置优越;梯级电站自成系列, 许多具有近、中期开发条件。

(2) 天然气。四川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2006年四川天然气产量达159.95亿立方米, 占全国总产量的26.9%, 居全国第一位, 是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的省份。但是天然气产量目前仅占全省能源生产总量的1/3左右, 开发潜力巨大。

(3) 矿产资源。在四川已发现的132种矿产资源中, 有90种已探明的储量列居全国第一位。其中, 钛、钒、硫铁矿、熔炼水晶、石棉、锂、镉、铁、金等38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有15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的非金属矿多分布于盆地及盆周交通较方便地区, 具有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此外, 四川盆地卤水分布广泛, 其含量多数可达工业品位, 构成优质化工原料水, 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 四川的矿产资源格局大致可以划分为五大矿产资源经济区, 它们分别是: (1) 攀西黑色有色稀土矿产资源经济区; (2) 川南能源化工矿产资源经济区; (3) 川西高原有色 (稀有) 贵金属矿产资源经济区; (4) 川东北能源建材矿产资源经济区; (5) 成都化工建材矿产资源经济区。

二、资源富集带综合利用的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我省水能优势, 打造全国“水电基地”。在“西电东送”工程的推动下, 我省的水电开发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我省大中型水电站绝大多数位于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三大河流之上, 处于“西电东送”的通道中。其中属于在建或待建的占总数的3/4左右, 装机容量和年发电总量分别为已建工程的9.8和11.7倍。大批水电枢纽的建设使我省“西电东送”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介绍:2010年后, “西电东送”将是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 四川将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2020年的远期规划显示, 川电的外送能量将达到2430万k W。因此, 我们应坚持“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防并举、新建与挖潜并重”的方针, 以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为重点, 加快大中型河流电站建设;同时也应有序开发中小型水电项目和各类水利设施建设。从地理位置上看, 我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相对贫困的山区, 通过对这些地区水能潜力的开发, 可以带动当地交通、通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 同时拉动相关服务业的增长,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加快地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四川地下资源储量丰富, 但由于地形、地质、资金、技术等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限制, 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四川作为资源大省的优势逐步显露了出来。 (1) 天然气。作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 天然气探明储量大量增加, 四川油气田“钻井大提速”、“开发大提速”也呼之欲出。如中石化探明的普光气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可以预见, 四川油气田年产气量将会有大幅度的攀升,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四川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然, 我们在开发新气田的同时, 也应当充分发掘老气田的潜力。 (2) 金属矿。随着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察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 作为我国金属矿的富集区, 未来几年四川应调整勘察开发布局, 选定一批有远景和价值的重点找矿靶区进行勘探与开发, 努力实现四川采矿业的重大突破, 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 非金属矿。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达的重要指标之一。四川的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 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下, 特别是面临着我省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对建材非金属制品的需求大量增加的情况, 加快四川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 对促进四川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资源开发配套管理, 实现区域统筹规划的对策措施

(1)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避免资源点建设与资源网建设失衡。在水电方面, 由于四川低压配电网多, 大区联网滞后, 500千伏环网并未真正意义上形成, 从而使得川电面临着“多而不出”的尴尬局面。为保证西电东输的顺利实施, 应加快特高电压电网建设。我省电力部门已提出着力构建东西通道、南北双向互通路的特高压电网, 建设特高压经济走廊, 扩大与周边电网的连接, 提高川电外送的能力。在天然气方面, 要配合四川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加快净化厂和输气管道的建设。如加快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罗家寨天然气净化厂建设;在管道建设上, 除“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忠武管道已建成外, 《川气出川天然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于2006年3月14日获水利部通过, “川气出川”工程全面展开。同时, 应加强已建天然气管网的改造, 提高川气出川的能力。

(2) 加强规划监控, 实现开发模式从“有水快流”向“细水长流”的转变。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也为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 部分地区存在着非法开采和盲目开采的情况, 大矿大开, 小矿小开, 导致资源的迅速消耗。我省煤炭资源的开采在这方面就比较突出:2007年四川省已探明的煤炭储存量仅占全国储存量的1.51%, 但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原煤产量就突破了5000万吨, 直逼产能极限, 占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0%以上, 储采比达到了210∶1。在攀枝花宝鼎矿区, 小煤矿蚕食骨干矿井资源的情况十分严重, 目前尚占用矿区总保有量的约20%。煤炭资源的过度无序开采严重破坏了对其的可持续利用。我省在2010年前将会有1/3的骨干矿井会因资源问题而关闭, 大部分省属和其他煤矿也存在着同样的资源枯竭问题, 而对煤炭的需求却持续上升。据电力部门预测, 2020年全省煤炭需求量将近1亿吨。另一方面, 我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部分还停留在挖掘卖出初级产品为主的阶段, 技术含量低, 终端产品少。并且由于部分资源定价机制不完善, 导致了价格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 造成了资源的低价利用甚至浪费。为此, 加强对资源开采的规划和监控, 转变开采方式, 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考虑, 以提高开采的质量和效益为前提, 做好四川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 着力解决监管不力、禁而不止的情况。通过取缔、改组、联合、兼并、控股和参股等多种方式, 最大限度地削减小矿企业数量, 组建大型矿产开发企业, 提高开采人员、技术、设备的专业化程度, 实现矿产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 发展终端产品, 提高资源型产品的附加值, 增强资源接续后劲。只有变“有水快流”为“细水长流”, 实现资源开发的集约化生产, 才能提高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 才能确保资源供应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千方百计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的破坏, 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一系列的破坏。我省的许多资源开发项目都处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深山峡谷中, 这些区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和最集中的地区, 这些项目的建设难免会对许多珍稀和濒危生物物种造成影响, 并会破坏人文环境。因此, 在资源开发建设的过程中, 要想方设法将所引起的环境负效应降到最低。遵循“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建设安全高效的绿色资源开发区, 保证与我省两个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型技术, 为“绿色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并且要善于运用经济杠杆, 利用罚款、征免税等手段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资源是把双刃剑,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绝对依赖比较优势, 避免单凭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确立自己的分工地位,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从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形成资源型、初级化产业占主导的局面。具体来说,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 将从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调水共170亿立方米, 而这三条河流均为我省水电建设的重点开发领域, 从而对我省水电开发和水源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特别是越靠近引水水库的电站损失越大。因此, 我们需要适时调整水电站梯级开发方案和有关参数, 参照西线调水后径流量的变化,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随着东部海上油气田等项目的逐步开发, “西气东输”等计划可能减弱。我们应根据需求调整天然气的开发与供给数量, 防止开采过度。 (3) 随着东部核电站的开工建设, 东部电力紧缺的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目前, 我国在建的核电站有田湾、岭澳二期, 秦山二期扩建项目、浙江三门、广东阳江、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等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也进展顺利。一大批核电站的建成将使得东部地区对“西电”的需求减弱。

摘要:四川省许多资源的探储量和远景储量非常丰富, 但市场优势不突出。我们应将其物理丰度转化为市场优势, 引进资金大力开发潜在的资源,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 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建设。

关键词:资源,储量,基地,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李虎杰.四川优势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2, (9) :130-133.

[2]李文光.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J].化工矿产地质, 2000, (9) :47-49.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5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企业需构建完整的、与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通过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取得并保持企业竞争力优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战略管理 企业竞争力 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是现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脑力竞争就是企业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竞争的重要核心即是人才。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取得并保持企业竞争力优势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逐步从一项事务性、辅助性的管理活动转变成一个战略性、导向性的管理系统。企业要想持续发展,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合理匹配。

1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人力与物力,使其保持最佳比例,同时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能,进行适当的诱惑、控制和协调员工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等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有人事行政管理、劳工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及开发行政人员等。进一步充实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活动层次因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组织战略计划的整体性,而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项重要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企业领导必须认真考虑并研究如何使现有人力资源吸引优秀人才,支持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等发挥其更大作用。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把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管理实践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活动层、业务活动层和战略活动层。行政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活动,如认识记录、文件处理、员工的福利管理等。业务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主体,主要是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员工的招聘、培训、报酬、绩效管理及处理员工间的相互关系等。战略活动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主要是实施和指导活动,如制定和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和控制人力资源战略活动、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环境的条件等。以上三个层次的战略价值是不一样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价值最大的是战略活动层。

2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优点

人力资源拥有的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想象能力和融合能力是其他资源所没有的,也是区别于其他资源最有价值的特征。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主要是指导企业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是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前提以及执行者和监督者。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目标是把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使其发挥其最大的才能,最佳的完成任务, 达到企业战略目的。

2.1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创造价值。比如设计推出持续改进机制、全面质量管理、授权项目等通过努力降低成本,向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创造出了价值,同时还可以挖掘员工潜在的价值。

2.2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寻找稀缺资源。部分企业特别是一流企业他们会投入较大资本用以网罗和培训优秀人才,以在竞争对手之前获得较大优势。因为竞争对手所没有的稀缺资源(具有优秀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就是你所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源泉,特别是一些别人无法效仿的员工的能力与贡献,还有企业的独特文化及员工的团队精神。

2.3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组织员工活动。在分配一项新任务时,分析每位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有效的组织使他们的智慧整合在一起,最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并完成工作。团队精神和相互合作是企业的另一项竞争优势。

3 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是日益激烈,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企业只有取得竞争优势,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得以生存和发展。

3.1 成本竞争力。低价格产品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且是企业取胜的途径之一。生产低价格产品也就意味着需削减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么企业如何才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目标呢?成本结构包括原材料、设备、资本、制造、营销、运输和人工。企业应科学地使用资源,达到最小的浪费资源。比如可以通过裁员或提供低工资福利或公平支付员工,还有减少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花费等来实现目的。

3.2 高质量竞争力。质量可以通过产品的外观、性能、耐用程度、可靠性及是否与标准一致等来衡量,质量是产品的卓越性,高质量的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很强。企业应发现质量的具体因素,及产品的问题所在,精确确定产品性能标准,从而提供世界级的高质量产品。

3.3 速度竞争力。迅速或及时地执行并反应顾客的要求,更多更快地开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凡事都快竞争者一步,就会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3.4 创新竞争力。创新就是提供新产品或服务。由于生产同一产品的竞争者很多,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同时进行产品创新,否则就会灭亡。

4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4.1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核心能力是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并具有一流水平的能力,是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拓宽市场的重要主体。它具有优越性、不可交易性、异质性和难替代性,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人力资源凭借自身优势不断网络和培训人才。新核心能力是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体现之一。

4.2 人力资源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并持续成长。新时代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需借助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越来越多企业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都希望通过创新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然而这些企业的创新一般都体现在质量控制、生产作业系统、销售服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这些创新其实很容易被对手模仿。只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是难以被炮制的,因此,企业应开发和管理自身杰出的人力资源,并构筑自身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保持自身持续成长。

5 结论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注重对人力资源的认识,把人力资源的投资当成一项战略性的投资,不能像以往一样尽可能的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花费。企业应开发与知识经济和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从战略的角度以柔性化的方式来管理人力资源,同时建立一套以知识为纽带的新型激励机制,并构筑自身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同时应建立一套实现人力资源和企业战略相匹配的战略规划,并完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提升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的匹配性,达到实现企业战略的目的。总之,只有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战略上来,提高人才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杨善林.企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构建持久的环保优势战略 篇6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新的环保视点是一种变革,将带来崭新的思路、全新的市场、更多盈利,并增加价值。而对于其他企业来说,环保视点会以更为谨慎的渐进方式浮现出来,成为企业战略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这些企业不会即刻就从环保行为中得到可观的收益,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中获得长期的、持久的优势。对于大型重工业企业而言,从环保中获益是在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较小、较“干净”的企业也会获得意料之外的收益。

当然,这股绿色浪潮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对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也有所不同。在取得环保优势时,大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哪种战略或工具对所有企业、所有情况都奏效。但环保潮流的发展已经成为几乎每家机构的日常要素。躲避这股潮流,一味认为这股潮流将很快过去的企业,终将因其百折不挠的持久存在而失败。

企业面临新挑战

对于当今的企业而言,除了面临着竞争者的压力,还同时面临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它们都与企业声誉紧密相关。

任何企业如果认为自身良好的环保表现能掩盖其在社会表现方面的缺点,那只是自欺欺人。举例来说,沃尔玛近来开始致力于解决一系列环保问题,包括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渔业,以及土地使用所带来的影响等。但在工资、医疗保健及劳资关系等基本社会问题存在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不应寄望获得任何企业责任方面的奖项。

信息时代降低了跟踪小规模行动者的成本。新型传感器、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使得追踪污染以及监控法规遵守情况的成本日益下降。即便是小企业,现在也会发现难以逃脱各种监控。大客户也会对小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遵守环保标准。掌握了环保与商业如何“对接”的企业,已经着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即“环境足迹”,同时产生可观的利润以及持久的环保优势。这样的企业并非“千企一面”。它们规模不一,从全球性的财团到特殊用途纺织品制造商都有。不过,我们发现了某些模式。那些引领潮流的企业,其行为比仅仅遵守法规更进一步,它们减少废弃物,运营更高效。它们将环保思维贯彻于运营的方方面面。

研究表明,那些用环保视角看问题的企业往往比竞争对手更具创新性和进取性,比大多数人更早发现新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应对影响市场的不可预测的力量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他们也更擅长发现新的机会,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并减轻环保负担。他们重新改造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促进收入增长,并提高了客户忠诚度。

对于顶级公司来说,在开始时,环保管理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今天已不再如此。它们已将环保管理视为日常工作,致力于从环保战略中挖掘财富。

这些聪明的企业从环保节能方面可收获更高的收入、更低的运作成本,甚至可以从某些银行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因为这些银行认为,认真构建环保管理系统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低。他们同时也收获了更富创新性的企业文化、更高的“无形”价值,以及企业诚信度和品牌信任度的提高等。

环保战略是社会责任

企业有很多方式来谈论它们处理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法。有些将焦点放在“三重盈余”的业绩或可持续发展上,有些将工作范畴放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职责、公民义务,或者环境、健康以及安全等方面。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激发行动并创造环保优势,而关键在于执行,包括商业运营中的环保和社会问题。

在考虑环保挑战时,如果同时考虑解决社会问题,诸如医疗保健、扶贫帮困,以及如何服务金字塔底层的世界最贫困人口组成的未开发市场等,将令人感到困难重重。通过调研表明,管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巧截然不同。

正如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丰田公司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的成功,包括熟知汽车市场的丰田自己。鉴于电动车以往的糟糕业绩记录,这一冒险看起来绝不是一条通向盈利的坦途。

然而丰田汽车的高层却看到了这条路的潜在价值。他们真是太正确了。经过长达10年之久的研发,普锐斯在2004年荣获《汽车动向》杂志评选出的“年度汽车”称号。在那时,顾客们要等6个月才能提到他们的混合动力车。正当底特律的汽车企业濒临破产,数万工人下岗,并且对所有人提供“员工折扣价”的时候,丰田却在提高售价,扩大生产,2006年的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118亿美元,离全球头号汽车制造商的桂冠更近了一步。

同样,英国石油公司把自己重新塑造为一个能源品牌,准备向石油之外的领域进军,开始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这些企业已经认识到,最好主动改造自己的市场环境,捍卫自己的地盘,以防他人来分一杯羹。

发掘潜在机遇构建可持续战略

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问题在科学上并不是非黑即白。有些问题,如臭氧层空洞或缺水,是非常明显的,其趋势显而易见。而对于其他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仍有人持怀疑的态度。

目前,各界广泛认为应该对这些问题提起注意。世界各国的监管部门也不再对污染问题视而不见。社会各界也都付出很多努力,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让污染制造者为他们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付出代价。在商业领域,现在有其他的力量在环保问题上起着更突出的作用。非政府组织、顾客以及员工越来越多地对形形色色的此类问题提出尖锐的质疑,并呼吁采取行动。惠普表示,在2004年,有60亿美元的新生意就是部分依赖于如何应答客户关于公司在环境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要求,这个金额比2002年提高了660%。这些需求开始重塑市场,带来新的商业风险,也为准备好回应此类需求的企业创造了机会。

实际上,在核心战略中添加环保视角有三个基本原因:潜在盈利、对潜在亏损风险的管理,以及基于道德价值对环保职责的考虑。正如麦当劳资深高管马茨·利德豪森所说,“在一个繁荣社会里,你其实只有两项资产:人(他们的创造力和技能)及其周围的生态系统。这两样都需要细心呵护。”

聪明的企业逐渐认识到,对公众来说,他们自己的市场观感与企业披露的事实一样真实。就像英特尔公司,他们已经发现,管理认知并诚恳关注企业所在地的环境问题,能为盈利带来积极作用。了解这一状况,对于企业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以创造环保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学者们发现,如今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新世界:竞争优势的传统构成元素,如获得更廉价的原料和较低的资金成本等,由于商业化的加剧已被削弱殆尽。

在这个已经改变的竞技场中,重视绿色环保为企业创新及创造持久价值并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途径。耐克公司的高管菲尔·贝里对此作了简要说明:“我们有两个信条:第一,创新是我们的本性;第二,做正确的事。但是我们围绕可持续发展所做的任何事情,其實都是基于第一点,也就是创新。”

互联网提供的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正在改变商业世界。

在博客遍地开花,连公司里也不例外的情况下,企业或者供应商在运营中若有任何地方出现任何错误,都有可能几乎同步地暴露在网络上。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互联网“给愤怒的声音提供了一个更公开的释放渠道。博客圈里到处都是严厉批评可口可乐、沃尔玛以及其他大公司的帖子,内容从水资源消耗到不公平的雇用行为以及危险的烟囱排放等,无所不包”。而这些并不是科技发烧友的无聊闲谈。博主们开启的话题可能在眨眼之间就从网络上传播到大众中间。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7

一、新疆资源禀赋优势

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发展的内因和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开发模式直接影响到经济地域的类型及产业结构。

(一) 光、热、水、土资源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全年太阳能辐射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而且其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新疆全年可采水量约为1136亿立方米,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2.2倍, 而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仅为25%。此外, 作为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后备地, 新疆人均占有耕地3.08亩, 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其中, 牧草天然地总面积5111.37万公顷, 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2位。

(二) 矿产资源优势

新疆是中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 矿产种类全, 储量大, 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已勘探的矿产有138种, 占全国已知矿种的80.7%, 居全国第2位。新疆拥有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锰矿、铬矿等多种矿产;发展盐化工的石盐、芒硝、钾盐等。此外, 丰富多样的非金属矿产为发展轻工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 能源资源优势

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0亿吨, 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0%, 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位, 未动用石油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资源量为10.30万亿立方米, 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的煤炭地层面积预计为307万平方公里, 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总量的40.7%, 居全国之冠。

二、基于资源优势的新疆产业结构现状

丰裕的自然资源为新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基础, 因此, 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资源优势产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 这也使新疆逐步形成了资源型的产业结构。

(一) 新疆产业结构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产业结构依次经历了“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的过程。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而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但就产业构成来说, 新疆产业结构的资源性特征十分明显, 产品缺乏竞争优势。造成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新疆产业发展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资源丰裕的地区容易从资源本身的优势出发, 走“资源———技术———市场”的发展模式, 而不去考虑资源进入市场后有无优势。随着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这种禀赋差异的分工会被强化, 类似于“马太效应”, 这种分工会使当地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低级阶段。

其次, 产业竞争力的缺失导致资本积累过少, 资源禀赋结构升级缓慢, 从而使得产业结构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资源不一定有市场, 有市场不一定有竞争优势。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 原先的禀赋优势将逐渐被弱化。而新疆长期依靠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使产业集中在资源密集领域, 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从而影响了资本积累, 最终导致新疆产业结构处于低级层面。

(二) 新疆各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 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 从土壤和气候适宜性来看, 其潜力也应在林牧业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 新疆狭义农业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 而林、牧、渔业却恰好相反。与此同时, 从表现产业专业化的区位商来讲, 新疆农业发展有着地域专业化特性, 而作为全国第二大牧区, 新疆畜牧资源十分丰富, 但其专业化发展却不尽人意。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2. 工业内部结构。

新疆在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同时, 没能有效培育竞争优势, 多数工业以资源密集型为主, 使得新疆长期处于资源数量比较优势, 而资源效益比较劣势。如表2所示, 新疆资源型重工业无论在比重和专业化程度上都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而产品附加值高、能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轻工业却恰好相反。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出重工业偏重, 轻工业偏轻, 产品技术含量有限等现状, 而且影响到资本的有效积累和工业结构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第二产业引致需求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下游第三产业的顺利发展和整个产业结构的有效提升。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上游产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若第一、二产业创造的经济剩余多, 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层次广, 对第三产业要求也相对较高, 带动作用也较强;反之, 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新疆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 致使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产业占主要地位, 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由此可见, 没能将资源禀赋及时、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新疆产业结构无法顺利升级的根源, 也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优化新疆产业结构的关键在于竞争优势的培养。而舍弃以资源开发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 选择以竞争优势为导向, 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累积资本、优化资源禀赋结构是比较符合目前新疆资源和产业结构现状的。

三、竞争优势导向的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竞争优势导向发展战略是将比较优势与新技术相结合, 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实现与优势资源的有机结合, 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迅速提升。其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其次, 比较优势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脱离这个基础。

(一) 依靠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竞争优势, 实现新疆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加快培养产业竞争优势。而发展竞争优势需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方面, 根据先天资源禀赋, 新疆具有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然而这种优势在区域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就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必须利用这种优势。所以,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是研究的重点。

资源禀赋不会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要将其转换为竞争优势需要有个过程, 而转换的关键在于新技术与优势资源相结合, 由此产生真正的竞争优势。如果进一步考虑引进生产要素, 则应是资金、人才、新技术等同丰裕而廉价的优势资源相结合, 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新技术产品, 在资源优势区域生产的成本远低于其他区域。结合目前新疆资源优势突出, 产品附加值低等特点, 应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与资源相结合, 逐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二) 优化资源禀赋结构, 以资源禀赋结构带动产业结构

一个区域的最优产业结构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 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这一点来说, 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而资源禀赋结构主要指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所构成的集合, 其中, 除了资本可以在不同区域间有较大的增长差异外, 剩余要素通常都是给定的。因此, 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实际上是指提高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

区域经济若按当地优势资源发展, 其产业发展也相应地具有优势, 所产生的经济剩余就越多, 资本累积能力肯定更强。随着资源禀赋结构中相对优势资源的换位, 资源从初级结构晋升为高级结构, 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新疆是典型的以自然资源为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结构, 然而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动态发展优势。具体而言, 就是要完善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最大化发挥其能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养高科技人才等方式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进而累积高级要素, 不断转变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陈闻君, 胡序勇.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新疆产业结构特征及响[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0 (5) .

[2]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 (6) .

[3]林毅夫.优化产业结构要依据比较优势[J].经济学文摘, 1999 (2) .

[4]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8

河南是个文物大省,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中心,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境内已明确的各类文物点有28168处, 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96处之多, 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 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特别是河南人文荟萃, 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 像黄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隐、岳飞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细分为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见表1。

2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资源丰富

河南地处中原,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其历史文物古迹之多、时代连续性之强, 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全国8大古都, 河南就占4座, 是全国馆藏文物最多的省。数量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类型齐全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 而且类型全,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故都文化、遗址文化、红色文化、花卉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等十个大类, 几乎涵概了中国旅游文化资源的全部类型。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宗教寺庙、民居建筑、陵寝建筑、石窟石刻、革命遗址、风土民情、节日庆典、城市风貌等, 几乎应有尽有。

2.3 历史悠久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万年前的南召猿人, 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直至现在, 在河南省都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和出土文物。

2.4 文化品位高

河南的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很多都是全国之最。例如华夏第一文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华夏第一寺——洛阳白马寺、华夏第一关——灵宝函谷关等, 都是全国著名的人文景观。另外, 从国家旅游局年推出的以文物古迹游为主题的几条专项文物古迹旅游线路也可以看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地位之高。

2.5 分布广、组合佳

河南省文化资源的分布极广, 全省所有县市均有分布。同时, 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即文化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于陇海铁路沿线、京广铁路沿线、大小城市及其周围地区。这种空间分布特点十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另外, 河南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多都与自然旅游资源复合存在, 二者相得益彰, 从而使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强、吸引力增大。

2.6 地区差异明显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差异主要反映在文化特色。例如, 安阳和郑州等城市的殷商文化、开封的宋文化、信阳的楚文化、南阳的汉文化、许昌的三国文化、洛阳的多朝代文化等, 都很富有地方特色。

3 推进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

3.1 战略目标

深度开发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成高品位、高价位的旅游产品。应该及时调整思路, 由资源开发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塑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突出文化特色, 塑造整体形象, 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使河南成为海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文化旅游首选地, 由旅游资源大省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

3.2 战略步骤

第一阶段 (2008-2010年) 。围绕郑汴洛都市圈, 突出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教文化的旅游主题。开发黄河生态游和城市近郊游, 使郑州成为全省旅游的对外开放窗口、旅游首选目的地、游客集散中枢和服务中心;整合洛阳优势旅游资源, 挖掘洛阳龙门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蕴涵;力争恢复开封古城水系, 开发古城墙, 重现宋都千年梦华古韵。

第二阶段 (2011-2020年) 。充分发挥以郑、汴、洛为主的沿黄河旅游带的产业聚集和辐射作用, 构建我省文化旅游核心区和产业集群。着力把少林寺——龙门石窟打造成国际化旅游精品, 使其成为引领河南旅游发展的王牌。把开封宋都古城、安阳殷墟、郑州黄帝故里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精品。

3.3 战略重点

(1) 优先开发黄河之旅旅游线。

中原旅游区黄河之旅旅游线是河南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分布密集、特色鲜明、基础好、潜力大的综合性旅游线。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14条专项旅游线之一。把开发建设黄河之旅旅游线作为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分层次开发, 南北向辐射, 可以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2) 大力开发古遗址和古文化系列。

开发以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古遗址系列。以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遗址世界文化遗产、郑州嵩山少林寺、开封宋都古城、炎黄始祖文化广场为主体, 塑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将古都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等河南优势文化推向世界。围绕古都、寻根、民俗、民间工艺等文化资源, 突出项目带动, 通过高品位策划, 促进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 开发一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重点文化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形成产业优势。

开发以太昊陵、皇帝故里、白马寺为代表的古文化系列。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 如太昊陵、观星台、河南博物院、老子故里、黄帝故里、羑里城、嵩阳书院、温县太极村、云梦山鬼谷子洞、白马寺、关林、虢国博物馆、商丘古城、武候祠、大丕山、比干庙、阏伯台、木兰祠、应天书院、壮悔堂等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 应深化和升华文化内涵, 美化景区环境, 优化视觉景观, 增加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内容, 营造文化传播和科普教育氛围, 逐渐发展成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

(3)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把信阳红色革命根据地、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郑州二七纪念堂、桐柏叶家大庄、确山杨靖宇故居、晋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镇平与夏邑的彭雪枫纪念馆、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为代表的革命纪念地和以林州红旗渠、兰考焦裕禄陵园等革命传统教育品牌资源, 作为河南著名的红色旅游标志, 进行组团发展,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充实配套服务功能, 创新展示方式, 增强游览效果。同时加强与湖北、安徽两省的合作, 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和该区域旅游经济的龙头。

3.4 战略措施

(1) 精品名牌战略。

随着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弱化。因此, 今后我省尤其要深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 变产品驱动为形象驱动, 强化河南省文化旅游产品的主打品牌形象, 进行个性再塑造, 以鲜明的区域整体形象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文化品位。

(2) 外向带动战略。

大力开发具有华夏民族特质的文化旅游资源,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塑造鲜明的文化旅游主题, 突出精品旅游线的外向带动作用和龙头地位。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资合作, 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充分利用国内既有的精品旅游线路和国际客源组织渠道, 构建国际化的营销网络。

(3) 行业联动战略。

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旅游酒店的兴建、设计、装饰等方面应该体现河南省的文化特色, 使游客在住宿的时候就能体验到浓郁的文化氛围。旅游餐饮业也是能够体现异质文化的重要行业, 河南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饮食和风味小吃, 也是彰显河南文化特色的重要物质载体, 所以, 河南餐饮业应在口味、工艺、包装、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出调整, 为游客提供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餐饮食品。同时, 政府职能部门也应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相关的政策环境, 在招商引资, 规划开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 要坚持“保护性开发”, 提倡旅游生态安全, 强化限制性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严格遵循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 杜绝破坏性建设,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对旅游开发的承受力, 统筹考虑开发地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 以实现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 实现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留科.河南省旅游区划研究[J].旅游科学, 2004, (3) :22-26.

[2]张春香.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76.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9

(一) 新疆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能源供应的短缺局面依然持续, 能源工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的资源优势为实施转换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疆是我国的资源大省, 各种资源蕴藏丰富。根据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 新疆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未动用的石油储量居全国之首。另外, 新疆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 约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的85%。其中, 5种储量居全国首位, 25种居全国前5位, 40种居全国前10位, 23种居西北地区首位。另外, 新疆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 世界第二洼地艾丁湖,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丝绸之路”上众多的名胜古迹,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艺术也极具竞争力。新疆还具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在优势。中亚五国为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原料市场和消费市场, 使“两头在外”成为可能。

(二) 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新疆具有资源优势的石油、电力、建材、冶金、纺织、食品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 上述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9%、5.8%、4.1%、4%、3.9%和3.5%, 共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5.2%, 成为整个工业发展的主体。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84元、1995年的1136元、2000年的1618元, 增加到2007年的3183元, 与畜牧业和特色农业如棉花、瓜果等的发展密不可分。目前, 新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 自治区级54家。

二、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对新疆各级政府的职能要求

(一) 由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1. 政策或制度服务。

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是根据区域发展优势, 对未来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把区域发展战略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指导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 新疆必须着眼于制定未来20年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总体规划, 加快制度或政策创新, 运用新观念、新方法构建利于产业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 特别是注重运用一揽子完整的产业政策引导战略的实施, 适度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权转让等各种政策工具加以引导。

2. 生产要素市场服务。

目前, 新疆正在培育、完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 是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必然要求。

(1) 加快新疆产权市场建设。新疆资源开发利用的难点是资源产权不清, 管理混乱, 纠纷不断。一是资源权属不清, 资源的产权多元化与产权缺位同时并存。二是缺乏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三是形成了谁占有、谁开发、谁所有的局面, 即资源使用者也是所有权的代表, 不仅造成资源无偿长期占有, 而且对经营不善或破坏浪费资源的企业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四是否认自然资源特殊的商品属性及经济价值, 没有建立统一的资源价值核算制度。为此, 新疆各级政府的职能应着力于营造产权市场发展的环境。第一, 摆正市场定位, 完善支撑体系, 避免舍本逐末的政府行为。第二, 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确定产权交易机构的权威地位。整合政府资源, 建立有效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 为产权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第三, 研究重要产权交易市场的信息形成、传递以及交易客体价格形成的有关过程与机制。

(2) 加快新疆资本市场建设。一要对新疆经营状况较好、符合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 优先安排上市, 为建设资本由东向西“回流机制”创造更多的渠道。二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 发展场外交易资本市场。三要力争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通过市场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问题。四要设立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五要实现资源证券化。新疆资源的潜在优势十分突出, 但开发成本也很高。为解决这一难题, 应争取中央政府发行“新疆资源开发”建设国债。

3. 信息服务。

从近年来新疆初步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实践来看, 资源产品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尤其是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 生产周期长, 储存时间短, 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因此, 新疆各级政府必须为企业、农民和社会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其关键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 即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 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 向社会和企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包括咨询服务、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

(二) 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1. 打破资源的行政性垄断。

在新疆, 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及政策方面的原因, 国有经济“独大”, 涉及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基础资源基本都被国有经济把持, 民营经济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商业和餐饮业。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呈现出一种“半行政、半市场化”的体制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 这些部门凭借经过国家无偿拨付、优惠政策得到的资源和特许垄断权, 形成所谓的“成本优势”, 参与追逐市场利益, 如新疆石油、有色金属的开采及加工一直由中石油、中石化、有色金属总公司垄断。根据调查,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对新疆其他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5537,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影响力系数为0.8922, 均小于1, 分别在40个部门中居29位、27位。第二, 这些部门凭借国家授予的行业行政管理或监管的执法权力, 名正言顺地排挤市场竞争对手, 设置市场进入壁垒, 如对非国有制形式的资源勘探开发主体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批, 严重减弱了社会的投资机会和意愿。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典型的事业型运营机制, 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实际上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名为“国有”, 实际上部门、单位、个人无偿占有。一方面, 国家财力难以承受越来越重的资源开发负担, 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无力扩大资源勘探开发工作;另一方面, 由于长期无偿开发和利用资源, 使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效益差, 难以实现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第三, 这些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价格上升的幅度明显快于社会平均价格指数, 从而大大增加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运营成本, 降低了市场竞争力。第四, 由于垄断价格削弱了居民的真实购买力, 市场需求因此受到抑制。第五, 垄断部门在垄断价格内包含的行政垄断租金, 转化为与这些部门提供的服务极不相称的高收入和高福利, 一方面, 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 又刺激其他垄断部门的仿效和攀比, 如石油石化系统。

因此, 首先应对内开放, 改革行政性垄断部门即那些长期由政府以国有经济形式垄断的产业部门和市场, 对国内非国有经济成分开放。对内开放的程度, 应该等于或者高于我国在WTO协议中承诺的对外开放的程度。其次, 政府有序地退出市场。政府要主动充当开放市场的第一推动力, 实行政企分开, 组建数家竞争性公司, 坚决而稳妥地完成从行政控制价格转向市场竞争定价的体制, 依靠市场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引导企业行为;政府要积极考虑进一步消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 以各种形式扩大市场准入, 特别要放弃市场准入方面的所有制歧视, 扩大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各大产业市场的范围。在上述过程中, 政府管理逐步转向对所有经营性竞争公司一视同仁的资质管理、牌照管理和行为监督, 培育多种非政府管制的控制机制, 包括竞争者的互相监督、行业自律、消费者及其组织的监督、舆论监督等, 逐步减轻政府管理市场的行政负荷。第三, 兼顾投资人、营运公司和消费者的利益。开放市场、打破垄断, 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 为新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为此, 必须协调投资人、营运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特别注意转型时期避免严重的利益冲突。鉴于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涉及的产业一般具有“资本密集”的特点, 保持吸引资本流持续不断地投入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十分重要。为此, 必须善待境内外、国有和非国有的投资人。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 政府人为地“创造”投资诱因的做法, 既不可能持久, 也难以避免严重的副作用, 但政府在减少政策和制度风险、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等方面, 是大有可为的, 也应该是新疆各级政府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重点。

2. 公共服务民营化。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化和社会化为主体, 以公众满意为标准, 打破政府垄断, 引进竞争机制, 构建政府、私营部门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其目的是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改善公共服务的供给, 提高行政效率, 增强政府执政能力。在新疆实行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 主要是打破政府对供气、供水、供电、供暖、交通等行业的垄断, 一方面, 引入竞争, 提高效率, 节约资金, 节约能源;另一方面, 增加供给, 扩大资源内需市场, 从而对资源优势转换战略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促进者, 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参与作用。政府要改变以往生产者和提供者合二为一的角色, 使生产职能和供给职能相分离, 以各种方式参与公共服务民营化。例如:合同出租, 由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标准, 通过竞争性招投标的形式对外承包给私营部门;特许经营即政府为完成某些公共服务项目, 通过规定程序, 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授予私营部门在一定期限内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权利。二是监督作用。由于私营部门趋利性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可能会产生损害公众利益的外部不经济问题, 政府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对其进行监督。三是引导作用。由于公共服务具有公益性和价格机制不灵活的特点, 政府应在价格、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私营部门优惠和补助, 吸引私营部门广泛竞争和参与。

(三) 由经验型政府向科技创新型政府转变

1. 决策模式由单一经验性向综合知识型、系统智能型转变。

资源开发的决策往往是战略全局的决策, 如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 决策效益需要科学的统筹考虑, 决策过程也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坚持协同与重点相结合等基本原则。从决策学角度分析, 决策的运行模式由低级到高级, 包括单一的经验性决策模式、综合的知识型决策模式和系统的智能型决策模式, 其中, 系统的智能型决策模式为决策的主体模式。目前, 新疆各级政府的决策模式还基本属于传统经验型, 决策机制、决策程序、决策评估还存在诸多问题, 存在决策失误的巨大风险。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 明确界定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 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合法性论证制度, 完善政府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和决策监督等相关办法。

2. 加快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在资源优势转换战略中的运用。

要使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必须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发展, 由过去单一的资源型原材料及初级产品生产向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转变。因此, 新疆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生命线在于高新技术的运用。新疆建设科技创新型政府的主要途径是:第一, 政府应采取投入引导、股份制等多种形式, 在重点企业集团和部分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建设一批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重点推动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第二, 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由政府设立或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基金”;重点是有关资源优势转换战略的急需人才;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 保障科技人员获得等量于个人贡献的个人收益。

战略是决定全局的策略。新疆选择和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 对于加速资本积累, 推进产业结构的协调演进, 实现科学有序发展十分重要。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以及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政治化、国际化、联合化的趋势, 美、俄等国在中亚的角逐, 使新疆越来越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世界的关注。因此, 资源优势转换战略不仅是一种经济战略, 从根本上说, 还是政治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 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重点不是开发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实体资源, 而是开发“政府资源”。

编辑后记

5月19日, 自1949年以来首次举行的新疆工作座谈会, 持续了3天后于北京落幕。这一几乎党政高层悉数出席的新疆工作会议, 对新疆的下一阶段发展作出重要战略部署, 其中包括集全国之力建设新疆, 批准在新疆西南的地级市喀什打造经济特区。拥有特区发展经验、对口援疆的南方城市深圳市将支援喀什展开有关建设。

新疆的近期发展目标被这样描绘: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跨越式目标”。在未来5年内, 政府对新疆的预计投资, 将达到2500亿~3000亿元。在外界眼里, 这一次规模空前的新疆发展规划, 被专家解读为继王震将军进疆后, 最大规模的一次援疆活动。在中央看来, 新疆发展缓慢的更大原因, 还是在于过去的援疆方式。在以往政策中, 一直是中央财政拨款, 但这笔钱, 对于占国土面积1/6的新疆来说, 远远不够。现在, “输血改造血”的新型援疆模式让更多人对新疆的以后表示了乐观。毕竟,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了这么多年, 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 新疆发展能够延伸全国的发展空间, 国家必将会将它打造成西部的经济增长极。

新疆资源开发利用的难点是资源产权不清, 管理混乱, 纠纷不断。为此, 新疆各级政府的职能应着力于营造产权市场发展的环境。

资源开发的决策往往是战略全局的决策, 如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 决策效益需要科学的统筹考虑, 决策过程也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坚持协同与重点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4]刘炳香.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新变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5]刘世庆.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经济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6]李儒忠, 胡毅.新疆经济蓝皮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

优势战略矿产资源 篇10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1 具有资源战略性特点

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将人力资源作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其是组织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和其他有关资源的重要获取源泉。 人力资源共有几方面的竞争优势:具备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即价值创造性、稀缺性、创新性;具备稳固竞争优势的能力,即持久性、难以模仿性、学习性。 当前,单位在制定相关战略时,主要将单位内部资源及其能力作为基础内容。 人力资源是战略性资源,单位要想实现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增强员工工作能力,合理配置员工的岗位职责,提高组织绩效,从而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2 具有关键性特点

在事业单位以往的人事管理中, 对人事部门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主要担任日常的人事行政事务性工作,将战略的制定划分给了高层管理者,并且都会先将环境预测、目标设置好之后,才来考虑怎样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这样一来人力资源管理就一直处于作业性、辅助性层次上。 要知道,现代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生产要素就是人力, 其已是目前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所以要求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目标与战略研究分析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单位日后几年内的人力配置情况,以战略角度出发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1.3 具有整体性特点

事业单位以往实施的人事管理仅将重心放在了人事功能上,采用单一的方式运行,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运用整合的方式对环境、战略、情景这几项因素进行了统一筹划。确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执行者角色,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层面入手提供专家见解与支持,单位其他部门可给予必要的帮助。

2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竞争优势提升的方法

2.1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对单位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其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统领与协调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将预测单位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可能的供给为核心目标,保证单位根据自身需求获取匹配的人员,实现单位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利益。 人力资源规划直接与单位所需员工的需求、员工所需技能与经验息息相关。 由于员工解聘,升职及退休同样对人力资源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层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规划准确预测未来对员工的需求及类型。并且人力资源规划还要加强员工的技能培训,实现员工发展中的需求。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保障单位经营正常有序运作的前提,而且对单位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2 加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指的是充分详细的明确工作整体,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所有涉及工作方面的信息而实施的各类工作信息收集、分析及综合的过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属于一项基础性内容,它的分析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了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 工作分析是以岗位工作任务调查、以人员工作行为调查及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调查为切入点而展开工作分析活动。 一份准确详细的工作说明书能够使员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将各岗位功效淋漓尽致地发挥, 增强单位产出,保证单位较高的竞争优势。

2.3 员工招聘及培训

在各类竞争中,人占主要位置,专业优秀的员工可以促进单位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强服务水平、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所以单位应注重选聘一批各方面都很好的员工以参与市场竞争活动。 此外,还要加强员工培训,主要实施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 岗前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基于新进员工的职业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在岗培训则是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表现情况,深入地挖掘及增强其工作能力。 一套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可以实现预期的员工生产效率。 培养稀缺性人力资源,促进员工形成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技巧、知识和技能,提高竞争优势。

2.4 加强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的目的在于对组织数量、 质量及效率等完成情况以及对员工工作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 绩效考评可以准确地识别员工因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绩效不足情况, 以此有针对性地编制出有效的绩效改进方案,增强员工工作技能。 同时,凡是考评中具有优异成绩的员工,单位应予以一定的奖励或者职位晋升,让优秀的员工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工作更加地积极认真。 这些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保障企业高的竞争优势。

2.5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是帮助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做出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开发和引导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对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阶段的运行、实施状况和管理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工作可以准确地评估人力资源战略实践活动及其效果,可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予以整改,保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性,从而增强单位在竞争激烈市场中的实力。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予以相融,为单位战略需求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 所以事业单位要想获取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深入强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已经是现代事业单位提升竞争优势的必然渠道,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方式手段。

摘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目标实现下,事业单位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其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赢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人力资源间的竞争。本文论述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其次提出了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竞争优势提升的方法。

上一篇:知识员工研究评述下一篇:妇科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