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权益问题

2024-05-13

合法权益问题(精选十篇)

合法权益问题 篇1

1 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

1.1 农民工社保问题

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基本上由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共同组成,虽然各地在中央政府的强调和规制之下,都建立和发展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执行效果不容乐观。由于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建筑业农民工往往流动性较大,随项目的变化不停的迁徙;此外,由于建筑业相当一部分施工工作属于高危险工种,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命更容易受到威胁。因此,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1.1.1 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

2009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2月末,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下降了97万人、167万人和140万人,降幅分别达4%,4.8%和2.8%。

1.1.2“退保”现象频繁

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一些劳务输入集中的地区,还出现了大批农民工“退保”的现象,“退保”现已成为农民工换工作时的一道基本手续因为即使不退保在他们换工作或离开这座城市之后,也享受不到社保的好处,还不如退保变现来的更为实惠。

1.1.3 工伤医疗保险严重缺位

医疗保险是保障农民工在生病时可以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和一定的收入补偿,但是医疗保险办理的手续比工伤保险复杂很多,很多建筑企业不愿意费此周折,而相关政策规定农民又不甚了解,甚至很多农民工对医保一无所知,加之相应的劳动监察不力,所以出现了实际参保率极低的现象。

1.1.4 失业保险几乎没有

由于建筑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大,绝大部分建筑企业都不会为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即使部分农民工参加了失业保险,在其离开本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打工时,他们的保险却无法随之一同转移,只能选择退保。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打击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与其参保最终得不到实惠,不如直接得到现金更为实在。

1.1.5 养老保险高不可攀

养老保险是保障公民在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虽然在重新就业后可以接续关系,并且可以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但是由于养老保险需要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多数建筑企业因为养老保险缴付的费用较高而不愿为农民工支付养老保险;而且由于缴费比率较高,农民工也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

1.2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近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建筑领域,拖欠现象频发,导致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到侵犯。

1.3 农民工培训问题

建筑业农民工作为建筑事业的主力军,普遍存在着文化技术水平低、持证上岗比例不高的情况。其中有过半数的农民工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达到80%左右,而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与当今高速发展的建筑事业不相匹配。

1.4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基本上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农民工教育问题已经从其自身涉及到子女,并且使得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1.5 农民工维权问题

1.5.1 农民工维权成本过高

农民工要依法维权需要通过一个极为复杂的诉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不仅要支付仲裁过程中的受理费和处理费、诉讼费、复印费、查询费等费用,还要支付交通费、住宿费和餐饮费。同时,农民工还要承担诉讼过程中所发生的务工费。

1.5.2 农民工维权程序复杂、时间过长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经过仲裁以后,对仲裁裁决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监察大队接到农民工举报后的处理时限是60个工作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处理时限是60日,法院一审的处理时限是3个~15个月,二审的处理时限是3个~6个月,执行阶段的处理时限是至少6个月。正是维权程序的繁琐和时间的过长,致使许多农民工丧失了进行维权的信心。

1.5.3 裁判生效根本无法执行

在建筑领域,许多工程在完工之后项目部就会解散。导致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在通过漫长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之后,即便拿到了生效裁决或判决,农民工和法院也根本无法找到被执行人。

2 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源

2.1 我国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关系

农民工现象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各个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都会出现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出现,将我国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而且附加在两种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政策也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我国城乡二元关系。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导致我国一系列农民工问题的出现。

2.2 社会利益群体的弱势化

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工作,却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更没有最低生活保障;缺乏生存技能导致的高失业率使得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极不稳定;农业户口更使他们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无缘。同时,农民工大多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在权益被侵犯时多数只能怨天尤人而想不到求助于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经济上的贫困、维权意识的淡薄,导致这一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甚至被忽略。

2.3 我国农民工的制度缺失

在我国城乡二元关系结构下,城市人口独享就业、医疗、教育等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而针对农民工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护政策和保障制度则较少。并且我国社会预警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的出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农民工在长期遭受合法权益被侵害、个人合法权利不得履行的情况下,才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保护。而有些政策即使出台,由于政策本身不符合农民工实际情况,或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导致农民工无法可依或有法不可依的现象。

2.4 国家法律法规的落实和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在出现农民工问题之后出台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可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同时各地区没有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且国家对各地方的监管力度不够,致使多数农民工仍然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福利,使得我国农民工问题依然严峻。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我国宪法赋予了我国公民平等的权利,但“二元”户籍制度存在自身就侵犯了农民及农民工作为公民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条例。而二元的户籍制度就是导致我国众多农民工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国要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要突破“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致的一元户籍制度,还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自由迁徙的权利,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口自由流动,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转化,也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要彻底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一系列相关规定,这些不平等的二元制度是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源。在建立平等的、无差别的一元户籍制度后,再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去保障我国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在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下,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不平等的

摘要:在阐述目前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保、工资拖欠、农民工培训、维权等合法权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对策,从而确保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一华.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42-146.

[2]成志刚,罗帅.近十年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9-112.

[3]袁其义.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建筑,2008(7):138-139.

[4]陈研祥.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08(9):16-18.

[5]李丹.农民工维权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2009(1):13-14.

[6]杨在富,吴海业.解决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08(5):54-55.

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维护问题浅析 篇2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法院张海朝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据估算,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多万人,预计到2020年大约有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城务工就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效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违法犯罪等诸多问题。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留守儿童的权益,已经成为了各基层法院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法定监护人监管缺位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监管人一般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由姑、舅、姨代为监管,甚至有的父母为了外出打工将还在全托在学校,一学期只有到了寒、暑假才能与父母在一起,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和教育,加之代理监护人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家教知识有限,难以承担起有效的家庭教育的职责,由于缺乏很好的家庭引导和教育,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二)家庭及学校教育方法不当

1、家庭教育方式落后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养,受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孩子的成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孩子的思想动态、接触的大众媒介、生活的社会环境缺乏了解和监督,只关心吃穿,对教育无能为力,甚至有些还放任、纵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留守儿童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另外,代理监护人往往过分依赖学校,而忽略了家庭的引导和教育,缺乏对留守儿童的正确引导,当他们在受到外部因素的教唆、引诱下,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理念滞后

由于亲情缺失,农村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不太健全,而农村的大部分学校由于受经济及师资力量的影响,加之农村学校教育偏位,重学绩、轻素质,片面追逐升学率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和法制方面的教育,把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推向社会,未能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使留守儿童的心理空缺,导致农村部分留守儿童学业不良或性格缺陷。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由于缺少家庭的有效监护,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且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一些孩子有逃学、旷课,参与不良团伙,沾染吸烟、喝酒、打架、赌博等不良行为,沉溺于网吧、电子游戏场所或娱乐场所等,这些不良行为又缺乏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不能及时得到纠正。还有的留守儿童因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受到教唆、引诱,而逐渐导致出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有些地区,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比例已经占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半以上。农村儿童的犯罪呈现团伙性、低龄化的趋势,主要以侵犯财产型为主,并表现出重复作案的情形。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一)受监护权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等代为监护,一方面老年人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孩子沟通少、思想交流少,很难适应孩子的身心成长,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常有心无力,难以胜任监护职责。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无人帮教,生活上也无人像父母一样关爱,这些都导致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到严重侵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受教育权缺失

受教育权是每个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关心,加之留守儿童代理监管人知识结构陈旧,学校教育管理理念滞后,许多孩子在性格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因此,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前提下,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及行为的诱惑,主动或被动放弃学业,不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三)其他权利缺失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发展权,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有些留守儿童在受监护权及受教育权缺失的情况下,极易流向社会,有的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武打、色情电影中;有的和社会上的失足青年混在一起,成为他们的打手和帮凶。同时,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大多存在亲情空缺的状况。留守儿童一般由亲戚、邻里进行隔代监管、代为监管,由于体力不支、知识欠缺,不够重视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往往漠视孩子交流思想的需求,缺乏对孩子心理进行疏导的正确方法和措施,使的孩子在心理发展方面出现缺陷,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基层法院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构网络体系

博登海默认为,法律对于基本权利的承认,可能只是提供了行使这些权利的一种形式机会而非实际机会。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涉及劳动、用工、三农、教育、监护制度与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因此,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的、有效的协作,单纯依靠某一个部门或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各职能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协作力度还不够。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在党委及政府的领带下,与其他部门形成长效的联络机制,定期的就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合力,形成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构网络体系。

(二)针对监护人及留守儿童等开展法律宣传。

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利用 12.4法制宣传日、巡回审判、法律五进等形式,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切实履行法院职能,定期对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代理监护人等进行家庭教育和法律知识宣讲,详细介绍受监护权、受教育权、发展权、心理健康权等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保障。同时,用留守儿童犯罪的典型案例从侧面向法定监护人、代理监护人等告知监护人如何预防、如何教育正要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对于已经违法犯罪的孩子要以心论心,注重教育感化,强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掌握一些家庭教育方式和基本法律常识,切实履行教育本职。

基层人民法院应结合涉及留守儿童刑事、民事案件的审判实践,组织审判经验丰富又精通做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法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上法制课,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宣传保护未成年人

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使青小年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积极维护合法权益。

(三)、建立心理健康治疗服务中心 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可以借鉴美国、德国、葡萄牙等国的做法在基层法院建立心理健康治疗服务中心,接受留守儿童的咨询,对于走上或者即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同时,还应定期去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心理咨询,听听他们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做法,减少他们的心理空缺,使他们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成长。

(四)提高涉留案件的立案、审理效率。

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民事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对有关留守儿童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同时,在审理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件时,应从亲情感化教育方面入手,主动联系外出打工父母,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找出其子女犯罪的原因。对相关司法救助案件依法采取及时、有效的减、免、缓交诉讼费措施,并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

合法权益问题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治理;农业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2.004

1农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食品安全从表面来看主要是由于食品供应的链条越来越长,中间环节过多,范围太广,使得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必须要经过生产、加工、运输等多个环节,而每环节都可能造成食品被污染,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一定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所以应调查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必须要从最初的农产品到终端市场的每个中间环节都认真检查。

农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农业食品生产链的每个生产环节,最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品的培育过程以及农业食品的加工过程。据目前调查研究来看,农户作为农业食品领域最基础的生产者和交易者,不仅生产规模小且数量多,又分散经营,这样给产品带了检查监督的难度,从而加大了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业食品必须要掌握更多的知道和操作技能,而小型农户常因教育水平、信息的收集能和以及农作的经验等原因受到约束,因此使他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生产的结果而不在意食品的安全性。

2 对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

由于农业食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影响着农业食品的安全,因此要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行方法就要深入到食品的每个环节寻找问题,才能最终杜绝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2.1整理市场

农业食品的市场是食品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主要按食品的价格来进行资源匹配。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是治理农业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而通过产品的质量和管理,建设品信誉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透过市场竞争来引导全面促进农业食品产业的整理和兼并。提高食品产业和食品产品的集中销售是市场治理的目标,并且缩小食品安全的范围,安全范围缩小治理难度相对降低。同时由于食品和其他工业品不同,食品的质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其内在的质量或有无有害添加剂,消费者无法直接判断,于此同时食品的伤害性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决定了生产者比消费者更清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然而单个消费者因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并不能花费很大精力去了解食品的全部信息,只能接受企业的广告和宣传。

2.2政府治理

食品安全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一直是社会公共问题,政府担负着安全问题治理的主要责任。出于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度,由政府出面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效率是最高的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发挥政府职能是保障和促进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具体来说,通过立法制定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实施细则和配套的法规,实现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质量的认证;加强产品的包装标识等的管理;加强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大科技服务能力也是政府应重视的一个方面。

2.3生产者的自我约束

生产者是农业食品安全的直接责任者,也是主要制造者,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强大,对农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相对较差,导致环境污染在向农村转移,再加上忽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质量。部分生产者只注重于产品数量,反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生产的产品达不到安全标准,所以安全问题的成功取决于生产者自己是否自觉地履行食品安全职责。

2.4食品安全生产监管治理

基于安全的风险监管,遵守优先顺序的原则,要把“故意破坏”放在第一监管项目,改进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工作流程。重点要对加工者主体进行监管,尽快的落实检查和监管制度,监管全部的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明确工作的流程和相互关系,一定做到监管责任划分不留死角,在监管制度的前提下不断的自我完善,推动或形成“分工明确、不留死角”安全监督的共同体系。

2.5消费者的反向治理

消费者群体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安全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出于食品信息不对称和安全问题的隐蔽性,消费者难以分辨食品安全问题或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却难以取证,消费者一般处于“无奈、无为、无知”的尴尬位置。消费者是食品安全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强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食品安全问题识别的技能和知识,构建出消费者维权的通道,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治理食品安全,需要把权力返还消费者本身,致使消费者维权有利,有权可维。这个权力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公布因安全问题受害者的赔偿和产品召回制度,有利的发挥消协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向监督机制,让“3·15”维权日成为一种常态。

3结语

食品带给人们丰富营养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食品工业的现代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有效的地运用防范机制控制和预防食品安全性,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人们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就一定能使食品安全成为科学合理、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对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使监管部门切实起到监管的作用,商户做到诚信经营,树立诚信理念,从事诚信经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臧立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安雪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合法权益问题 篇4

一、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缺失的现状

1.劳动保护措施不力, 工作环境恶劣。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在安全生产及卫生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劳动卫生设施缺乏或破旧, 工作条件随意制定, 造成员工劳动环境条件相当恶劣, 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基本保障。有的用人单位着眼于眼前利益, 为了减低生产成本, 不注意改善工作环境, 不给员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利益熏心, “只管赚钱、不管安全”, 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有意降低减少, 甚至取消安全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 导致员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频繁发生。据相关数据显示, 中国企业工伤、职业病发生率居全球首位, 而就中国国内而言, 民营企业中工伤、职业病的发生率占相当大的比例。

2.工资低, 劳动时间过长。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利润薄, 税负重, 因此, 工资待遇低, 劳动强度大。大多数民营企业均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参照来支付员工工资, 有的还甚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城镇在岗员工年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城镇私营与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4 556元、42 452元, 相差近1倍。有的企业故意压低、拖欠工资、延长工时、滥施扣罚。尽管国家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最多不超过44小时, 但依然有不少民营企业经常让员工加班、加点, 法律规定的加班时限及报酬形同虚设。调查显示, 2009年, 只有不到30%的民营企业遵守每周休息两天的规定, 近60.2%的员工有超时劳动现象, 有14.4%的员工被拖欠工资, 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其中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人均周工作51.8小时和53.16小时, 37.6%的员工领不到或未能足额领到加班费。企业克扣、不按时发放工资, 随意延长工作时间, 不保证员工最低劳动报酬的情况时有发生。

3.员工劳动合同权益得不到保障。民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和劳动者不办理招用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 随意辞退员工的现象。对于相关的用工情况、工资报酬、福利待遇都是口头约定。在这种情况之下, 发生用工、劳资等方面的纠纷后, 处于弱势的员工只能是有口难言。即使部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 也是弄虚作假, 违反相关劳动法规, 存在严重的不规范, 履约率低。有的劳动合同缺少必备的款项, 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及支付形式、时间, 劳动安全卫生等。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中, 提到的权利和义务明显不对等, 部分还含有如“员工在工作时发生一切意外伤害概不负责”、“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无任何条件的服从企业的安排”等一系列的“生死合约”和“霸王条款”。

4.社会保险及福利不能完全到位。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受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设施和种种福利待遇, 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中国宪法和劳动法都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 一些私营和个体企业, 要么不给员工买社会保险, 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员工投保, 要么避重就轻就只买一种保险, 而回避其他几个险种。总体上看, 民营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享有程度都明显低于国企员工。

5.员工民主权利不落实。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老板, 有意淡化或回避员工代表大会, 即使举行员工代表大会也只是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还有一些老板权力欲望极大, 但是权力监督意识淡薄, 把企业领导的经营自主权力理解成为个人的权力, 认为企业的一切都由企业的领导说了算, 经常超越自己所在的权责范围, 滥用企业经营者的职权, 严重伤害了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二、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1.制度不规范。现在许多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无法给民营企业员工提供应有的权利保障, 使民营企业员工失去了“话语权”, 当他们面对惟利是图的老板时, 往往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由于多数民营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 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以业主为主导, 没有规范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员工和业主之间的劳资关系是一种隶属关系, 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不得不接受业主的管制和任意解雇等, 员工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业主的恩赐, 企业各项工作, 人为因素大, 随意性强, 缺乏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强有力的平台。

2.政府监管缺位, 监督机制不健全。政府的放任自流, 加之行政执法者的执法不公正没有力度, 助长了民营企业为所欲为。有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业绩和地方GDP的上升, 只注重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 而忽略甚至不注重民营企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 这使得民营企业主们更加肆无忌惮。近些年来,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虽也相继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但在调解过程中, 由于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加之调解机构权威性较弱, 劳资纠纷调解难, 执行起来更难, 究其原因一方面政府过于偏袒民营企业;另一方面行政执法人员和部门执法的不公正, 太过软弱, 个别地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找不准着力点。

3.雇主商业道德缺失, 社会责任意识差。中国很多民营企业规模小、总量少、技术含量低, 一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经营者商业道德缺失, 社会责任意识差, 重视产品、市场等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 忽视了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为了谋取高利润, 急功近利, 往往以牺牲员工利益, 即降低员工工资、延长工时、拖欠保险费为代价, 许多民营对企业员工特别是从事技术性较强、危险性比较大的工作的员工, 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和劳动保护, 生产作业环境十分恶劣。

4.员工法律及维权意识淡薄。中国是一个没有契约传统的国家, 契约意识普遍缺乏。从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情况看, 劳动力相对过剩, 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进一步突出, 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 多为没有就业经验的青年人和从国有、集体企业中下岗的员工,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专业技术, 一般从事简单的熟练工作。受文化程度低和受教育程度少等原因的影响, 不懂得自己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缺少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他们为了保住“饭碗”, 工作中处处小心翼翼, 当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一般采取消极的方式和息事宁人的态度, 很少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途径维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三、维护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对策建议

1.构建民营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 解决政策法规的滞后和不匹配问题。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劳动者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用制度严格约束民营企业依法执行、以法治厂、依法生产, 保障员工的平等和权益。同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法规, 对落后时代或出现的新领域没有的法规, 必须进行重修或立即制定。作为直接监管民营企业的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 对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制度进行细化和补充, 增强法规的操作性。

2.强化政府对民营企业员工权益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找准监管的着力点。解决政府监管中的缺位问题, 关键是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该管的管起来。政府的监管职能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构建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 以维护公平竞争。二是制定市场、行业准入和价格管制的规则, 并对企业实施有力监督。从目前现实情况看, 对这两项职能, 政府都存在着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应尤其加大劳动执法检查力度, 严厉打击民营企业中克扣、恶意拖欠员工工资行为, 严查侵害员工权益的民营企业, 切实有效地保护民营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

3.大力推广社会责任理念, 加快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 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在企业中大力宣传、推广社会责任的理念, 加强社会责任方面教育, 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把履行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把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当作一种永恒的理念, 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去, 员工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4.增强员工法律和维权意识。提高民营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 加强员工中的劳动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提升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教育引导员工首先主动维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其次要依法维权, 学会以理性的、合法的方式表达对企业员工利益的诉求, 主动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员工合法权益受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产生了不少社会矛盾,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保护有效民营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 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员工权益,权益缺失

参考文献

[1]周立新.民营企业中员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分析与研究[EB/OL].2013, (2) .

[2]季晓东.中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障滞后的成因与对策[EB/OL].2012, (5) .

[3]刘惠君.维护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探讨[J].经济师, 2010, (9) .

[4]于景奎.试论维护民营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及其途径[EB/OL].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2010-09.

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调研报告1 篇5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在6个村成立了农民工工会,现在有农民工工会会员1036人,其中男会员709人,女会员327人,我镇农民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工作辛苦,待遇不高。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我镇农民工大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性行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体力劳动要求相对较高的行业中工作。

2、流动频繁,不稳定。根据一些用人工的单位反映,许多农民工临时工作的观念比较重,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二、我镇对农民工管理和开展工作的基本做法:总的来看,镇党委、政府对农民工工作比较重视,镇工会结合我镇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提高农民工素质,发挥农民工作用,促进镇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制定用工培训计划,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素质。积极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定向培训,对农民工进行针对市场需求进行

培训。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就业农民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从提高劳动效能、安全生产的角度,要求农民工进行必须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绝大多数用工单位工作需要,采取短期培训等措施,对企业新录用的农民工和用工单位协商,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初步形成了“先培训后上岗”的用工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2、努力增强亲和力,让农民工体会到家的温暖。针对农民工群体年龄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乡村情况,生活不方便,工作不塌实的实际,镇里及与用工单位上下齐动,积极做工作,着力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是排忧解难,为切实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及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不法行为。二是逐步提高待遇,督促多数用人单位重视“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服务工作,设身处地为农民工着想。三是丰富文化生活。要求多数用工企业都能够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一是抓组建,及时调整和建立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及时掌握农民工党员情况。对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求企业在招用员工时,加强教育引导,对农民工政治面貌一并进行登记,使农民工的党员自觉亮出身份,使他们离乡不离党组织。注重在优秀农民

工中发展党员,对那些在企业中工作安心、表现比较突出的农民工,通过企业党组织,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农民工群体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乡土意识浓厚,较难融入本地社会。由于多数农民工外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最终还要返乡,因而对流入地没有归属感,往往在同乡之间抱团,加上部分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缺乏认同感,缺乏相应的社会关心,导致农民工群体一时都很难以融入本地社会。

2、农民工虽是弱势群体,但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工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在市场上处于弱势,也往往缺乏合同观念和维权意识。同时,现行的体制主要侧重是管理他们,缺乏为他们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职能、子女教育、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民工覆盖率较低,暴露出相应的基本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多数难以享受恰当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农民工往往会蒙受损失,虽然劳动保障部门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一时还难以完全解决。

3、农民工技术水平不高,与输入地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民工普遍缺乏基本就业技能,选择职业的余地少,多数以体力劳动为主,造成了一些工作岗位拥挤和不良竞争,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技术型岗位虚位以待。由于农民工的素质不适应,一方面,许多企业因招不到胜任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工被挡在了技术门槛之外。

四、几点建议:

1、要强化组织协调,实现农民工有序流动,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各村应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协调作战。各村应围绕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和法律培训、转移中的就业导向安置、转移后的跟踪维权服务这一工作链条,切实抓好各阶段、各环节、各部门的工作落实,使劳务输出群众自发的松散型向有计划,有组织的转变。特别是要创新思路,加大对民工的培训力度,把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纳入社会教育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尽快建立健全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有针对性的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从而增强其择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升农民工就业档次。

2、要配合联动,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本着“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协调、多方参与”的原则,各基层工会加大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力度,形成联动机制。不断深化维权措施,全方位依法提供各项维权服务,努力使农民工与正式职工享受到同等待遇和政策。提高劳动合同签定率。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对严重违反

《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要依据政策法规,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再就业等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加大对《劳动法》的宣传力度,并提供相关维护权益信息,教育农民工提高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

改制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篇6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提高,对教训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我们经历了转轨的过程,并鉴证了转轨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推动转化为由党和国家主动推进,社会主义中国正朝着和谐稳定、强国富民的方向大步迈进。

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等诸多问题,也使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面临严峻挑战。20余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只有改革改制,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机制,卸载历史包袱,企业才能轻装上阵,融入竞争的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洪流之中。为此,我将就国企改革改制过程中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作一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在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而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却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分析其原因。一是体制、机制制约了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制约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二是债务、冗员、“小社会”等历史包袱,使国有企业被动于市场。

在经过20余年“摸着石头过河”、“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思想大讨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社会经济指明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鼓励强者,充分竞争;二是注重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改革改制成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而只有通过改革改制才能使国有企业卸债、减负,转变经营机制,激活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棘手问题

改革改制虽然是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但因其是一个变革和利益调整的过程,因而必然会遇到包括思想认识、利益变化、历史矛盾、生存风险、操作方法等难以逾越的障碍。

主要表现为:第一,要转变国有固定职工身份,就如同要端掉其手中的铁饭碗,职工心理上难接受;第二,要让普遍技能不高、被动工作的“主人”转变为主动干活的“仆人”,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其思想观念转变难。

改革改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容易影响职工对改革的认同。职工面对不高的补偿和岗位、收入不稳的现实,不可避免会产生非常多的顾虑和担忧。

改制后职工的安置工作同样是受职工关注、涉及稳定、影响到改制能否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在改革改制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操作方法也会影响职工思想情绪,是采取“改革无情,操作简单”的方式,还是采取“改革无情,操作有情”的方式,其结果大相径庭。前者方法简单,缺乏人情,容易激化矛盾,影响改革改制实施;后者却充满理解与关怀,利于缓和矛盾,争取支持,使改革改制顺利推进。

在改革改制过程中,

应注重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改革改制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国企职工的工作生活经历所具有的特殊性,必须充分认识历史欠账和社会分配不公,增添了国企职工的积怨和对生存担忧的敏感性,必须充分认识到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对于推进国企改革改制、促进国企稳定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开展改革形势任务宣传和改制实施方案宣传时,要充分理解职工对企业的历史情结和传统观念,要充分肯定职工在企业艰难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通过拉近情感距离,淡化改革者与被改革者之间的心理排斥,争取理解支持,配合做好工作。

在计划经济时期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间,由于主要依靠政策施政,而不少政策又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每一次政策变更都会使一部分人成为受益者而另一部分人成为受损者,久而久之,每一个人既是政策受益者,又是政策的受损者,遗留下来诸多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应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指导思想下,认真清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分门别类妥善处置,达到有效解决问题,避免形成面上矛盾,保证改革改制顺利实施。

讲究方法,有情操作。我们应该认识到精神、情感也是一种非物质的利益,有情操作会给职工带来心理慰藉。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给职工以心理关怀、倾诉不解、宣泄情绪的机会,有助于职工在大势所趋之下及时调整心态,而不致矛盾激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讲究方法、有情操作,改革改制工作就容易得到理解并有序推进。

在改革改制及职工安置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具体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政策,严格规范程序,过程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对事不对人,不搞以人划线;讲原则,讲纪律,不循私情,确保政策切实落实和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作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与党政和职工双向沟通;对改革改制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原则,参与和监督到位,并确保上下信息渠道畅通,传递反馈及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发展稳定就不能持久,反之,没有稳定发展就无疑于空谈。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体现“三个代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国企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对国企的历史应予尊重,对国企职工所作出的贡献应予肯定,对职工的观念、情感应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引导。只有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真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减少各种矛盾诱发因素,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我们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才能降低风险,减少成本,顺利推进。

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探讨 篇7

一、当前我国代课教师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由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各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不同政策和进度, 代课教师群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处境各不相同的小群体, 其权益保护现状也各不相同:在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 其解决方式一般有两种: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 将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相应地, 这一地区的代课教师群体便可分为“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及“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其代课教师则可称为“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这三种不同的代课教师群体由于有着不同的处境, 其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1. 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

根据合法权益被侵害程度及权益维护的紧迫性, 当前亟须关注的当属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据报道, 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极少能够获得与其多年劳动付出相匹配的经济补偿, 不少地区对被清退代课教师补偿过低甚至没有补偿的现象时有发生。甘肃省皋兰县在2005年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清退, 但当时对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补偿, 经集体申诉后, 他们最终只获得每年240元的补偿。[3]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紫金县, 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也仅为每人每年530元。[4]在许多地方, 教龄达十多年或二十多年的代课教师被清退后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仅有几千元, 补偿数额与代课教师多年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成正比, 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多的代课教师处境更为不利。此外, 由于被清退的多数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均不达标, 因此, 在失去生活保障后, 也无法成功运用教师申诉制度、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方式来进行权利救济, 许多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无奈之下只有放弃维权或通过集体上访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

部分已取得教师资格、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优秀代课教师, 或通过培训有可能转为正式教师的在岗代课教师, 或由于面临“一刀切”的对待, 缺少转为正式公办教师的正当途径;或由于缺乏公正公平、操作化的“代转公”统一招考实施细则及相应的优惠激励政策, 在纳入正式编制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阻力。

3. 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

在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全面清退代课教师或将代课教师纳入正式编制的地区, 代课教师在短期内仍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所必需。而这部分代课教师, 由于其“非合法”的身份, 他们与正式在编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

第一, 同工不同酬, 经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长期以来, 代课教师虽与正式在编教师同样工作, 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 但工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据统计, 在西部某些地区, 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水平不足正式在编教师的1/3, [5]每月只有两三百块钱。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 近年来教师涨工资也一般没有代课教师的份。此外, 由于大部分代课教师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 他们在承担日常教学的同时还需承担农耕工作, 生存状况堪忧。

第二, 在职业发展方面, 代课教师缺乏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正式在编教师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奖励评优;亦可依照各省、直辖市制定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进行职称评定, 而代课教师却并不享有这两项权利。在职业培训方面, 代课教师极少有机会定期参加培训。一方面是因为职业培训的机会多留给了骨干教师, 另一方面高额的培训费也是代课教师无法负担的。一位甘肃的代课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 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继续培训学习, 以应对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提高教学水平, 但一来没有机会, 二来进修要花钱, 自己承担不起。这些成为制约代课教师职业发

602011年11月上半月版

展的重要因素, 损害了代课教师作为教师的基本权利。

第三, 由于代课教师的聘用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独立行为, 因此, 不规范的用人行为难以避免。有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减少财政开支, 有编不补;个别学校在聘用代课教师时, 并未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也未对代课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进行规定, 导致一旦发生侵权行为, 代课教师无法有效维权。

总而言之, 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 上述三种代课教师群体均属于弱势群体, 保护其合法权益也是当前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应有之义。

二、维护代课教师合法权益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不同代课教师群体, 应通过不同的政策、法律来保障其权益。由于目前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维护代课教师权益也应因地制宜: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 在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或将已经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代课教师的补偿、权利救济及纳入编制过程的公平公正;代课教师在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则需加强代课教师的管理, 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从代课教师的聘任程序、劳动合同、入职标准、同工同酬方面规范学校的用人行为, 切实维护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1. 被清退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

(1) 制定操作化的清退细则, 规范清退行为。清退代课教师是一项大规模行动, 涉及范围广泛、人数众多, 且事关代课教师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清退行动必须有法可依。自2006年教育部“清退令”出台后, 由于国家没有相应地出台具体的代课教师清退办法, 对相关清退、补偿事宜等做出规定, 各地在清退代课教师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侵害代课教师权益的事件, 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严重不足。代课教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 必须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 给予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合理、公正的补偿。制定并出台《代课教师清退实施细则》, 详细规定清退代课教师的基本条件、清退程序、补偿标准, 使清退行动有据可依, 维护代课教师应有的权益。

(2) 完善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由于聘用代课教师属于学校的独立用人行为, 其聘用通常由用人学校自行组织, 不仅没有通过公开、正当的教师招聘考试, 而且多数也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许多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都不达标, 其教学权利的取得不符合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此外, 用人学校通常并不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 导致代课教师被清退后在寻求权利救济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 《教师法》虽然规定了教师申诉制度, 但是这一制度针对的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而尚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则不能通过这一途径维护其权益。其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这一途径也存在诸多障碍, 一是作为一种具有行政性和半官方性的我国劳动仲裁机构, 为了避免麻烦, 通常会拒绝受理代课教师的这种申请, 其二, 即使受理, 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 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再次, 求诸司法途径也面临许多困难, 两大诉讼机制——行政诉讼及民事诉讼均难以切实保障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仅限于行政相对人针对教育行政机关对其人身权、财产权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起诉, 而学校是否具备行政诉讼法被告主体资格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而民事诉讼由于周期长、耗费高, 对于只靠领取微薄工资度日的代课教师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6]因此, 探索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 例如尝试建立专门的代课教师劳动仲裁机构, 建立相应的仲裁制度, 依据代课教师多年的劳动经历、劳动成果、个人生存发展状况, 本着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的原则,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清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纠纷, 是代课教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

2. 代课教师纳入编制过程中的权益保障

针对“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 其权益保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代课教师转正实施细则》, 规范代课教师招考行为。吸收代课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正式编制这一政策, 不仅对于代课教师, 而且对于师资匮乏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仅能够避免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代课教师被辞退, 又能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 政策虽好,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要注重其公平性与公正性, 既不能“一考了之”“一张考卷定身份”, 又要避免转正过程中凭关系、靠熟人等腐败现象。因此, 代课教师转正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 对代课教师遴选、考核、评价、录用标准、招考程序等细节加以规范, 并以客观公正为原则, 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委员会进行公开、统一的转正录取。

(2) 秉持人尽其才的原则, 区别对待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本身是一个在年龄、学历等方面都存在分化的特殊群体。依据年龄及学历分层, 代课教师群体又可分为四个亚群体:学历层次较低的中青年教师 (约占45%) ;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 (约占37%) ;学历较低的老教师 (约占14%) ;学历较高的老教师 (约占4%) 。[7]因此, 对于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应做到区别对待, 人尽其才。对那些学历达标、年富力强且能够胜任教学的代课教师, 应该给他们较为宽松的时间, 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 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最终达到正式教师的标准;对学历较高的老教师, 若其能继续胜任教学岗位, 则应同等对待, 给予其转正机会, 若无法再胜任一线教学, 也可以通过考核转岗或给予其退休待遇;对于学历不达标的代课教师, 若能够通过考核, 应鼓励其进修, 争取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 若无法通过考核, 则应该给予合理补偿, 予以辞退。

3. 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加强代课教师管理

对于目前尚无能力消除代课教师的地区, 为避免出现因取消代课教师而影响到正常教学的情况, 应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加强代课教师规范化管理。

所谓代课教师制度, 是指承认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并对他们的教育活动进行约束和激励, 建立起良性的代课教师运行机制。代课教师制度包括代课教师资格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8]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须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在调整布局、定岗核员的基础上, 与当地编办沟通协调之后, 确定当地基础教育所需的代课教师数量, 然后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公开考核、招聘、批准录用, 并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规定聘期、双方的权利义务、代课教师的待遇等。

代课教师制度须确保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同工同酬, 为代课教师提供与正式教师同等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 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及素质, 为代课教师实现向正式教师的转变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 oe/m oe_2284/200603/14394.html.2011-09-07.

[2]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201001/t531969.htm.2011-09-07.

[3]卢斌.代课教师被清退后:两手空空, 艰难求生[EB/OL].南方报业网.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6/content_9026896.htm.2011-09-07.

[4]广东紫金限期清退代课教师, 执教17年补偿9千元[EB/OL].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0/0207/00/5USNKA920001124J.html.2011-09-07.

[5]李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6]姜霞.从代课教师清退纠纷的解决谈教育仲裁制度之建构[J].学海, 2009 (4) .

[7]雷万鹏, 陈贵宝.论农村代课教师的分流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企业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 篇8

(一) 资本多数决定原则。

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是《公司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当少数股股东的意志与多数股股东的意志一致时, 则被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所吸收;而当少数股股东的意志与多数股股东的意志不一致时, 则被多数股股东的意志所征服。我国《公司法》对表决权只确立了股权平等原则, 未作例外规定。小股东在最关心的选举董事会成员、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投资计划等重大问题上不可能有发言权。股东大会作出的决议即使对小股东不利, 小股东亦无力改变该表决。

(二) 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现象普遍。

在资本多数决策原则下, 注定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只能是 “无所作为”。 小股东因其在公司治理中所处的弱势地位, 不仅要负担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代理成本, 还可能受到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的侵害, 实际上面对着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双重损害。大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可能直接进入管理层, 通过支取过高薪水, 装修豪华办公场所, 备置豪华轿车等形式使自己受益, 进而间接损害小股东利益。即使大股东不参与公司管理, 由于管理层是以大股东意志决定的, 管理层也会极易做出有利于大股东的交易决策。

在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下, 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即可以通过平衡表决权的方式限制大股东之“独裁”地位, 或选出代表小股东利益的董事、经理等人员进入公司经营管理层, 改变经营管理层对大股东的依附地位来保护公司利益, 从而保护小股东利益。

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理论依据

(一) 寻求股东地位的实质平等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但资本多数决定原则的至尊地位使股东, 尤其是中小股东在理论上享有的平等权利与实践中实现的这一权利存在难以限缩的距离。实现股东权利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跨越, 必然需要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设定专门规则。

(二)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现实要求 。根据资本多数决定原则, 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股份数量行使表决权。与其说公司财产权被公司所控制, 不如说公司财产权被少数大股东所控制, 或者说被少数大股东选举产生的董事会所控制。因而, 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互相勾结, 动用所控制的公司资源, 以内幕交易、关联交易、虚假信息披露等手段, 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无疑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

(三) 股东高度分散的负面效应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出了时代性的挑战。股权高度分散已成为现代公司发展的一大特征。对中小股东而言, 这一现象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负面效应。

1.带来“理智的冷漠”。中小股东若要行使投票权, 必须获得必要的信息并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决策, 而这一代价不菲的决策, 在股权高度分散、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下, 被公司股东采信的几率却微乎其微。理智的中小股东对投票权的行使何以热情?

2.存在“搭便车”现象。在存在众多独立股东的情况下, 对管理层的监督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每个股东均希望其他股东行使监督权, 自己从中获利。而不愿自己积极监督, 因为监督的成本由自己支付而收益却由全体股东共享。这两种负面效应进一步恶化了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弱势地位, 进而将其权益的保护置于更为尴尬与困难的境地。

(四)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投资者的信心是资本市场稳定的基本保证。只有能够真正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市场, 才能给投资者以安全感和信心;才能有助于投资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实现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 形成效率提高、风险降低的良性循环, 从而保障市场的长久健康发展。作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主力军, 中小股东抗风险能力低, 其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调查表明, 一个国家 (地区) 的资本市场对以中小股东为代表的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得越好, 其市场效率就越高, 市场发展就越健康。

三、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措施

(一) 累积投票表决制。

它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董事选举制度, 被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采用。根据这一制度:股东大会在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 一个股东可以投票的总数等于他所持有的股份数额乘以待选董事的人数;它可以不为董事会的每一待选董事投票, 而将其总投票数投给一名或几名候选人。例如, 某公司共有两名股东, 发行了100股股票, 甲持有21股, 乙持有79股。若该公司欲为其董事会设置4名董事, 在资本多数决定规则 (又称直接投票制) 下, 很显然, 甲不可能在董事会获得一个能代表己方利益的席位, 而乙则可完全囊括董事会的所有席位。其实, 只要大股东能拥有50%以上的股份, 他就可以完全操纵每次的董事选举, 而不给予中小股东丝毫机会, 这显然是不平等的。然而, 如果采用累积投票制, 则结果就不一样。因为在该投票制下, 甲共有:21×4=84票, 乙共有:79×4=316票。如果4乙想“独揽全席”, 就必须提名4名候选人, 并且每位候选人的得票都必须超过84票, 才有可能全部当选;因为甲可以将其全部84票投给由其提名的候选人。但是, 乙不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他总共才316票, 而达到4位候选人全部当选的目的需336票。所以, 依照累积投票制, 乙最多只能获得3个董事席位。

(二) 类别股东表决制。

所谓类别股东表决制, 是指一项涉及不同类别股东权益的议案, 需本类别股东及其他类别股东分别审议, 并获得各自的绝对多数同意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制度。这里区分类别的标准可以是股票的发行地域, 如A股股东、B股股东、H股股东;也可以是股票的流动性, 如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最主要的矛盾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前者多数为非流通股股东, 而后者多数为流通股股东。事实上, 证监会曾经在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决策上引入了类别股东投票表决制度, 只是没有达到系统性和明确性的要求。

(三)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也称为表决权回避制度, 是指当某一般东与股东大会的讨论的决议事项有特别利害关系时, 该股东或其代理人均不得就其持有的股份行使表决的制度。这项制度在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已经被广泛适用。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从原理上看, 是为了排除利害关系股东对关联交易的决议可能造成的影响, 防止关联股东滥用表决权, 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四) 表决权代理制。

“三期”女员工的合法权益应当保护 篇9

10月25日, Dora所在部门向公司人事部报告说, 这几天Dora多次请假, 经询问才知Dora怀孕了, 请假是去医院做检查。人事部又将此事向总经理作了汇报。总经理对人事部的工作很不满意, 认为人事部招聘审查不严。四季度是公司业务最多的时候, 员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到明年上半年大项目还要上马, 更需要人手, 人事部千挑万选却招来“大肚子”, 耽误工作。总经理最后要求人事部妥善处理。

挨批后, 人事经理考虑把Dora辞退, 理由是:公司明明在招聘简章中注明要是“身体健康”, 应聘的人员应该知道。Dora在明知自己怀孕的情况下还来报名应聘, 又不在员工登记表上如实陈述, 是一种欺诈行为, 因此双方所签的劳动合同无效。

但为慎重起见, 人事经理又把部里的三个专员叫来共同研究。薪酬福利专员认为, Dora不但存在欺诈行为, 而且还处于试用期, 公司对这样不符合条件, 又势必无法承担工作重任的试用期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关系专员说, 她看过Dora的诊断报告, 报告上推断Dora的怀孕开始时间为8月下旬, 说明Dora 9月初刚进公司时完全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已怀孕, 并非有意隐瞒, 所以从保护“三期”女员工和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 不宜解除Dora的劳动关系。招聘培训专员认为, 公司的《员工手册》中明确规定:员工之间不得有暧昧关系, 新进人员在一年内不允许结婚, 两年内不得生育。”Dora在入职培训时按照公司的要求已全文阅读过该《员工手册》, 并和其他员工一样书面承诺遵守其中的全部规定。所以Dora如果是在进公司后才怀孕, 那么其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理应被解除劳动关系, 而不受“三期”保护政策的限制。

虽然下属中仍然存在分歧, 但人事经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本部门大多数人的意见, 决定解除Dora的劳动合同, 并报请总经理批准。

11月30日, 在与A公司交涉未果的情况下, Dora只得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反映, 要求恢复与A公司的劳动关系。劳动部门立案处理, 经过对案件事实的认真调查, 于2007年12月底依法作出要求A公司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处理意见。

【评析】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试用期内的劳动者如果被证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其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十七、十八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违背该原则采用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所以劳动者如果被证明确实对用人单位有故意隐瞒事实的欺诈行为, 并因该行为导致用人单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无效。

本案中, A公司虽在招聘简章中将“身体健康”作为录用条件, Dora本人也应当明知, 但Dora怀孕并非“身体不健康”, 其不属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 况且从证据资料上看, A公司为并未将怀孕与否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 而医疗机构证明Dora受孕是在2007年8月中旬, Dora在九月初进A公司时完全可能不知道自己已怀孕, 不能认定Dora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有欺诈行为。所以, A公司不能依据《劳动法》第十七条或二十五条解除Dora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 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的恋爱婚姻、生育等权利受法律保护, 除法律有专门规定的, 用人单位不应在规章制度中加以限制或剥夺。本案中, A公司在《员工手册》中有关新进职工“一年内不允许结婚, 两年内不得生育”的规定显与法律精神相悖, 因而不能作为管理职工的准则, 更不能据此解除Dora的劳动合同。

加强农机维权监督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篇10

一、什么叫农机投诉

国家标准GB/T17242—1998《投诉处理指南》对投诉的定义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向组织提出不满意的表示。农机投诉则是农机购买和使用者对农机产品质量向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设置的投诉处理机构提出不满意的表示。

中消协字[2001]第70号文“关于印发《中国消费者协会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规则》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凡农民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机产品, 因产品质量和服务引起的争议, 均可向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及地方投诉监督站投诉。

二、农机投诉受理的范围

凡因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引起的争议, 均可向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投诉。

三、不予受理的范围

(一) 没有明确的质量诉求和被投诉方的;

(二) 在国家规定和生产企业承诺的“三包”服务之外发生质量纠纷的 (因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缺陷造成人身、财产伤害的除外) ;

(三) 法院、仲裁机构、有关行政部门、地方消费者协会或其他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已经受理或已经处理的;

(四) 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履行, 且无新情况、新理由、新证据的;

(五) 其他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四、受理投诉的方式和要求

受理投诉方式包括口头投诉和书面投诉, 需要调解或协助处理的案件, 须出具书面投诉材料。书面投诉材料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投诉者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被投方名称或姓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准确信息;

(二) 农业机械产品的名称、型号、价格、购买日期、维修日期、销售商、维修商, 购买地点, 质量问题和损害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故障状况描述以及与被投诉方协商的情况等信息;

(三) 有关证据。包括合同、发票、“三包”凭证、合格证等复印件;

(四) 明确的投诉要求。

农忙季节或情况紧急时,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可以详细记录投诉者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反映的情况并与被投诉方联系进行调解, 如双方能协商一致, 达成和解, 投诉者可以不再提供书面材料。

五、投诉处理程序及工作方式

(一)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接到投诉后, 应建立档案并在2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答复。不符合受理条件的, 应告知投诉者不受理的理由。

(二)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受理投诉后, 应及时将投诉情况通知被投诉方并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3日内进行处理, 农忙季节应在2日内进行处理。被投诉方应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农业机械投诉监督机构。争议双方经调解达成解决方案的, 应形成书面协议, 由农业机械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督促双方执行。

(三) 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可聘请农业机械鉴定机构进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应征得投诉双方同意后进行。调解中需要进行检验或技术鉴定的, 由争议双方协商确定实施检验或鉴定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检验或鉴定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四) 争议双方意见分歧较大, 无法达成和解方案,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可以给出书面处理意见后, 终止调解。投诉者可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进行解决。在投诉者撤回其投诉、争议双方自行和解、投诉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争议一方已向其他合法途径寻求解决的四种情况下, 也可终止调解。

六、农机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

农民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一) 适用性:产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 但不适用于所销售地区的农业生产, 如土地、农作物品种及农艺要求, 甚至某些地区销售的燃油或润滑油等等, 引起农业机械的一系列故障或无法正常作业。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某一种农机产品不可能适用于全国各地各种农作物的同一种作业, 生产者和销售者在营销新的农机产品时, 须对该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清当地的环境情况是否适用于机械的作业条件要求, 在该地区较为发达的县、村试用少量机械无问题后, 再做批量销售, 才能防止大批量产品无法正常作业的现象。

(二) 可靠性:由于产品设计、制造、装配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使用中故障多发。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一部分由于整机厂加工质量问题造成, 另一部分由于配套厂提供的零件或部件质量问题造成, 这些均应由整机厂总体负责解决。按照有关规定新产品应经过可靠性试验合格, 并取得农机推广许可证后才能投入市场。但某些企业为争夺市场, 往往避开这个重要环节, 将性能不稳定的新产品仓促投入批量生产, 售出后出现同一质量问题引起农民群体投诉。

(三) 安全性:国家标准对农机产品的安全性能有详细的要求,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每年也要对相关农机产品进行抽查, 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 危害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但还是有部分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生产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农业机械贻害农民。

七、农民的权利

(一) 购买农机产品时农民机手必须索取“一票”、“两证”和“使用说明书”, 这是农民的权利。千万不要以为自买自用, 又不报销, 嫌麻烦, 货物到手, 一走了之, 为以后维权留下隐患。农民购买农机是索要购机发票、产品合格证和三包凭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农民的权益。

1、购机发票应是国家财税部门统一监制的票据, 由销售者负责提供, 这是农民购买农机产品的有效凭证, 也是要求三包服务的重要凭证。按照国家四部 (局) 第126号令印发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农机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当农民所购农机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发生故障时, 可凭购机发票向销售者要求办理修复更换退货等事宜。

2、产品合格证是生产企业为表明出厂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 附于产品或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或合格印章, 是企业对其产品质量做出的明示保证, 也是法律规定生产者所承担的一项产品标志义务。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这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最起码的规定。农民购买农机产品时, 如发现没有附带产品合格证, 有权怀疑这个产品是否合格而拒绝购买。

三包凭证是生产企业随出厂产品提供给农民对产品进行修理更换退货的单据和凭证。三包凭证应当包括产品品牌、型号规格、生产日期、购买日期、产品编号, 生产者的名称、联系地址和电话, 已经指定销售者、修理者的, 应当注明 (修理者、销售者) 名称、联系地址、电话、三包项目、三包有效期、销售记录、修理记录并按照新版规定 (2010年6月1日执行) 第24条明示相关内容和信息;销售记录应当包括销售者、销售地点、销售日期和购机发票号码等项目;修理记录应当包括送修时间、交货时间、送修故障、修理情况、换退货证明等项目。农民购买的农机产品在三包期内发生故障送维修点修理时, 修理者应在修理记录上如实登记。根据维修记录, 符合三包规定退换产品条件时, 应及时给予换退货。

3、产品使用说明书是指导农民正确安装、使用产品和对产品进行必要维护、保养、修理的重要技术文件, 说明书中对产品的用途和适用范围、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安装调试和使用操作方法、故障分析与排除、安全保护、保养维修等方面做了说明。

(二) 当产品发生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故障时, 农民机手有要求三包服务的权利。新版《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定了农业机械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修、换、退的条件以及生产者、销售者、修理者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并特别强化了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购买农机产品的农民朋友应熟读这个规定, 当机械出现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故障时, 可依此要求销售者和生产者进行三包服务。

(三) 农民有要求赔偿的权利。因为机械的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 农民可要求赔偿。损失分直接与间接两种, 直接损失为机械本身故障造成的损失, 即机械损坏后对方不予修理, 用户自修费用应由对方负责, 对方不负责时, 用户可要求赔偿。间接损失内容较为复杂, 如误工损失、交通费、电话费等, 由于举证困难, 间接损失的赔偿一般很难处理。

(四) 农民有投诉的权利。当农民与销售者、生产者发生质量纠纷得不到顺利解决时, 农民有向当地消协、农业机械投诉监督机构提出投诉的权利, 可投诉销售者, 也可投诉生产者, 通过调解协商解决问题, 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农民还可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解决, 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上一篇:拼搏进取下一篇:矿产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