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人合法权益

2024-05-04

相对人合法权益(精选五篇)

相对人合法权益 篇1

一、通过科学设定行政强制权, 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强制过多过滥的问题, 从根本上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长期以来, 有关行政强制的规定分布在数十部单行法律、数百部行政法规、数以千计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大量规范性文件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设定与实施规范, 导致实践中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与实施主体过多, 又缺乏统一的程序规范, 强制权滥用、乱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总结以往制度和经验的基础上, 《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的设定权作了明确规范。与《行政处罚法》中行政处罚权可以由法律、法规、规章设定, 《行政许可法》中行政许可权可以由法律、法规、省级政府规章、国务院决定设定相比, 《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权设定的要求更加严格。比如, 行政强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 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此严格地规定行政强制设定权, 目的就在于从源头上规范行政强制权, 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散”、“乱”、“软”问题。《行政强制法》还规定了行政强制设定前的听证、论证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实施后的评估制度。通过发扬民主, 在立法过程中对行政强制设定进行听证、论证, 目的在于全面准确把握设定行政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增强设定行政强制的严肃性, 提高立法质量。设定行政强制的法律、法规施行后, 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可以通过绩效分析评估等方法, 及时发现行政强制设定存在的缺陷, 修改或者废止有关规定, 使行政强制设定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

另外, 行政强制法还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 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 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根据比例原则, 在强制手段和非强制手段都能达到行政管理目的时, 应当采用非强制手段, 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在实施强制手段时, 在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方式实现某种行政目的的情况下, 应当采取对当事人损害最小的手段、方式。”[1]

这些规定对规范行政强制权的设定和实施, 防止有行政权的单位都在设定、实施行政强制, 任意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是一个有力的制约, 进而从源头上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对行政强制行为实施严格的程序控制, 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韦德曾说过:“随着政府权力持续不断的急剧增长只有依靠程序公正, 权力才可能变得让人能容忍。”[2]用严密的程序来约束和控制行政强制行为, 是行政强制法的重要目的。“针对单行法中有关行政强制程序规定少、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 本法从程序公正、规范执法、保护当事人权利角度出发, 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程序作了规定。通过健全和完善行政强制实施程序, 从观念上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 从权利上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 从形象上促进行政机关树立依法行政、公正、公平形象, 从执法上防止行政机关暗箱操作、恣意行政, 从效果上增强行政执法行为的权威性和公性力, 以期得到社会理解和支持, 最终目的是通过依法、有理、有节实施行政强制权, 维护法律的尊严, 保护最广大群众的利益, 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1]

《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较为具体地体现了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要求。比如,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出示执法身份证件;通知当事人到场;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等。为防止行政机关随意扩大执法范围, 杜绝滥用、乱用强制措施权, 《行政强制法》还确立了“目的与手段相适当”的比例原则, 要求执法机关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 不得重复查封。

这些程序规范从理念上, 方式、方法和步骤上, 程度上都对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实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能有力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对行政强制执行规定了许多蕴涵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法律制度, 强调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明确保护

对于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法》明确了催告、听取意见、决定、实施强制执行、执行中止或执行完毕等具体步骤, 并规定了许多蕴涵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制度。比如, 针对一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不提前告知、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而习惯于“突然袭击”的执法方式, 《行政强制法》要求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 应当以书面形式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针对近年来屡次被曝光的天价滞纳金现象, 《行政强制法》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等措施时, 应当将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为杜绝野蛮执法, 保障当事人的生活免受公权力过度干扰, 维持其人格尊严和基本生活条件, 《行政强制法》要求, 除紧急情况外, 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行政强制法》的这些规定, 积极回应了近年来发生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并努力通过制度完善来解决这些问题。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基本人权, 如当事人的生存权、休息权、健康权和财产权, 又缓和了官民之间的关系, 维护政府形象, 保持社会的大局稳定。

四、对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原则和制度进行明确规定, 让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行政强制法的目的不是强化行政强制, 而是尽量减少行政强制的实施。因此, 一方面, 《行政强制法》在制度设计上体现了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精神, 尽可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 《行政强制法》规定, 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 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又比如, 法律还为当事人自行拆除违法建筑预留了较大的余地和空间。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 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 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又不拆除的, 行政机关才可以依法强制拆除。当事人只要懂法, 错误的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行为是能被阻止和修正的。另一方面, 《行政强制法》为弱势的相对人权利面对行政强制权的限制和剥夺提供了全面的救济途径。比如, 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 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 有权依法要求国家赔偿。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过程中或者执行完毕后, 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 或者执行错误的, 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 依法给予国家赔偿。最后, 《行政强制法》还加强了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的监督, 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这样的规定既从正面的角度要求行政机关怎么做, 又从反面规定了行政机关不这么做面临的法律后果, 为相对人提供了全面的保护。

总之, 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权的法律, 更是一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行政强制权的正确设立和运行, 既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又能保护老百姓的个人合法权益。反之, 既不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又不能保护老百姓个人合法利益, 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和对立, 威胁党的执政地位, 危害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行政强制法的基本精神, 正确地切实地实施好这部法律, 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行政强制法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着力维护,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通过科学设定行政强制权, 从源头上解决行政强制过多过滥的问题, 从根本上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2) 对行政强制行为实施严格的程序控制, 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3) 对行政强制执行规定了许多蕴涵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法律制度, 强调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明确保护。 (4) 对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原则和制度进行明确规定, 让相对人的合法权利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关键词:行政强制法,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

参考文献

[1]乔晓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4-23.

导游合法权益 篇2

随着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导游职业已经实现了由固定职业向自由职业的转变。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导游基本权益保护和管理机制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使其成为了一个新型的弱势群体。{1}去年7月发生的桂林导游人员聚集市政府门口上访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对我国导游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的关注。事实上,我国导游目前的状况,正符合学者们提出的弱势群体的相关特征:(1)经济收入低于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据我们对湖南省1000多名导游的问卷调查显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导游,占1127个调查对象的43.5%,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调查对象的31%,也就是说,导游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近3/4。目前,除极少数收入较高的导游拥有自己购买的商品房之外,相当多数的导游其收入只能满足基本需求;(2)生活质量较低,导游在带团过程中,生活没有任何规律,尤其是旅游旺季,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整天疲劳作战,生活质量非常差;(3)心理压力比一般人大,没有职业安全感,经济收入不稳定或过低,常有衣食之忧,对前途悲观;(4)由于能力、素质较差或生理高峰期已过,缺乏一技之长等自身制约因素,能改变目前状况的较少,致富较为困难。目前,绝大部分导游仍然在为生存奔波,根本谈不上致富。

因此,导游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导游的职业化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但导游的弱势群体地位并没有被社会认可,导游本身与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还存在较多的矛盾,维护导游人员职业权益成为当下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导游合法权益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的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章第四十七条规定,“未建立合法、公开的导游报酬机制,致使导游人员私拿回扣,造成恶劣影响的”旅行社“不予通过业务年检,由年检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可注销或建议注销其许可证”。作为社会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导游人员依``法公平享有劳动报酬权和社会保障权,但在实践中部分旅行社却违规经营,产生了恶性价格竞争,致使导游人员成为最突出的受害者。旅行社对导游人员实行低工资乃至零工资、导游人员上缴人头费竞价买团和垫付旅游团款等一系列转嫁亏损给导游人员的做法,已经成为旅行社经营的潜规则。大多数导游人员属于“三无人员”:无基本工资、无基本福利保障、无明确劳动报酬,并被默认甚至怂恿带团购物拿回扣来填补旅行社的经营亏损和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这种以回扣为主的导游薪金制,是导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导游作为一个新型的弱势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如进城的农民工。目前,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不仅受到国家立法、司法部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切,相比之下,导游的医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与公积金等社会保障问题,基本上被全社会所遗忘,导游职业也逐渐边缘化。

(二)教育培训权的缺失

教育培训权是导游人员用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旅行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经营和增强盈利能力的重要措施。《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导游人员必须参加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年审培训,培训时间应根据导游业务需要灵活安排。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6小时。”第二十六条规定:“旅行社或导游管理服务机构应为注册的导游人员建立档案,对导游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和指导,建立对导游人员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奖惩的内部管理机制。”这些规定表明导游人员在劳动合同内依法享有接受技术技能培训的权利。

在导游职业自由化和边缘化的今天,导游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国家和社会没有为导游的再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与平台。目前社会上的各种导游培训,也大多是出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利益驱动,其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授课教师的选择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满足导游工作的要求。旅游行业淡旺季差异明显,旅游旺季导游人员带团任务多、工作压力大,不太可能挤出学习培训的时间。旅游淡季绝大多数旅行社效益十分低下,即使组织导游人员进行培训,也往往因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培训效果不如人意。甚至有部分旅行社为了最大限度节省费用开支,打发导游无薪休假,导游人员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没有心思进行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缺乏依托单位,影响了导游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导游人员职业发展权的缺失

“发展是所有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且每个人都有生活得更好的权利,这项权利就是发展权,发展权是一项新人权。”{2}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一套激励导游发展的机制,大多数导游对自己的前途深感忧虑。按照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体系,导游职业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之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导游职业被划分在第四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为第二大类),根据这一分类,导游职业被排除在专业技术人员之外。这种状况,一方面背离了导游职业的专业技术属性。导游人员是典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性质与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有很大的差别。{3}另一方面,由于将导游人员排除在专业技术人员之外,直接导致了导游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导游应有的地位得不到承认,应有的权利被剥夺。虽然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并把导游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但导游人员的这种晋级制度与我国的职称制度完全脱钩,与导游的薪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这不仅阻碍了我国高素质导游队伍建设,也使导游人员走向职业化成了一句空话。

三、维护导游合法权益的若干对策

导游作为一个新型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亟待加强。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对导游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社会人文关怀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加强社会监督功能。一方面媒体要敢于揭露严重侵害导游人员职业合法权益的典型,反映导游人员的呼声,围绕旅游行业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探讨和评论。另一方面要大力表扬和宣传关心、保障导游人员职业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以维护导游人员合法权益为荣、以侵害导游人员合法权益为耻的良好氛围。要加大社会对导游人员岗位工作的认知,在确立科学的导游人员权益观基础上,加大对导游人员职业权益的研究、宣传力度,健全导游人员权益的表达机制,唤起全社会对导游权益的关心,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解决导游人员社会地位“边缘化”问题,政府是社会主导性力量。通过党、团、妇、青等组织加大在旅行社、导游中介机构等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将导游人员吸纳为组织成员,提高其组织化程度;通过加强劳动法制化建设,建立起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导游服务工作法规制度和标准,促进社会公正和劳动关系的和谐;要替导游人员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改革旅游企业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

(二)建立健全切实维护导游人员合法权益的职业发展机制

维护导游人员合法权益的职业发展机制的建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国家应当承认导游职业的专业技术属性,将导游人员列入专业技术人员之列,使导游人员能够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享受专业技术职称,并且这种职称与其劳动报酬、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直接挂钩;应把导游列入社会统筹保障范畴,在导游就业、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导游人员在患病、生育、工伤、残疾和退休时能依法从导游服务公司、旅行社和政府获取帮助;劳动、人事部门应为导游的职称评定,人才流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实现我国导游职业终身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加强和完善立法,切实保护导游人员合法权益

保护业主合法权益 篇3

问: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制定条例的目的是:明确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开发建设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为以及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职责、运作,保护业主的共同利益,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问:制定条例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制定条例的基本思路是:保护业主的财产权利,协调好单个业主利益和全体业主共同利益的关系;明确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他们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公开、公平地确定物业管理活动中的事项。

问:条例从哪几个方面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答:业主的财产权利是物业管理的基础,物业管理的落脚点就是要保护业主的财产权利,不仅要保护单个业主的权利,而且要保护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条例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对业主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是明确列举了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及其内容。

二是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物业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业主委员会负责公共日常事务,为保护业主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三是规范了业主大会的会议形式和表决方式,业主通过业主大会行使自己在物业管理中的权利,如自主地选聘或者解聘物业管理企业、决定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等,为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提供程序上的保障。

四是通过规范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为,来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如条例规定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处分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同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条例还明确了物业管理用房的所有权归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不能擅自改变其用途;物业管理企业在代收有关公用事业费用时,不得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的用途等。

问:条例是如何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行为的?

答: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规范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行为,加强对其监督管理,条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一是对物业管理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只有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企业,才能从事物业管理服务。

二是业主委员会应当与物业管理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并对物业服务合同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

三是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向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是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必须办理物业验收手续。防止开发建设遗留的质量问题,影响业主利益,也影响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

五是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

问:目前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是业主大会成立以前,由开发建设单位聘用物业管理企业所实施物业管理的问题,条例对此有哪些规定?

答: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由建设单位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的物业管理在条例中被称作前期物业管理。为了保证建设单位聘请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为公开、透明,保护新入住的业主的利益,条例对前期物业管理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明确了前期物业管理的招投标制度。一般而言,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这就防止了目前存在的因为物业管理企业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影响将来的物业管理。

二是建设单位制定的业主临时公约必须向物业买受人明示。业主在知道自己在将来物业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再做出购房决定。

三建设单位与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中必须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业主通过签订购房合同了解和接受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内容。同时条例规定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四是规定了物业承接时的验收手续和相关资料的移交。

问:物业服务费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条例对物业服务费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作了怎样的规定?

答:物业服务费用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考虑到物业服务费用涉及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物业管理市场发育还不完善,需要国家对其予以必要的指导和规范,条例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二是对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规定了相应的措施。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是物业保修期满以后,专项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的资金,是物业的“养老金”,条例对专项维修资金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

二是专项维修资金属业主所有,专项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三是对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在物业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单个业主权利和全体业主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条例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有哪些规定?

答:条例规定业主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必须尊重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条例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都不得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

二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依法承担物业管理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的责任。

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探讨 篇4

一、当前我国代课教师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由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各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不同政策和进度, 代课教师群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处境各不相同的小群体, 其权益保护现状也各不相同:在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 其解决方式一般有两种: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 将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相应地, 这一地区的代课教师群体便可分为“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及“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其代课教师则可称为“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这三种不同的代课教师群体由于有着不同的处境, 其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1. 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

根据合法权益被侵害程度及权益维护的紧迫性, 当前亟须关注的当属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据报道, 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极少能够获得与其多年劳动付出相匹配的经济补偿, 不少地区对被清退代课教师补偿过低甚至没有补偿的现象时有发生。甘肃省皋兰县在2005年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清退, 但当时对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补偿, 经集体申诉后, 他们最终只获得每年240元的补偿。[3]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紫金县, 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也仅为每人每年530元。[4]在许多地方, 教龄达十多年或二十多年的代课教师被清退后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仅有几千元, 补偿数额与代课教师多年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成正比, 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多的代课教师处境更为不利。此外, 由于被清退的多数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均不达标, 因此, 在失去生活保障后, 也无法成功运用教师申诉制度、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方式来进行权利救济, 许多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无奈之下只有放弃维权或通过集体上访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

部分已取得教师资格、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优秀代课教师, 或通过培训有可能转为正式教师的在岗代课教师, 或由于面临“一刀切”的对待, 缺少转为正式公办教师的正当途径;或由于缺乏公正公平、操作化的“代转公”统一招考实施细则及相应的优惠激励政策, 在纳入正式编制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阻力。

3. 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

在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全面清退代课教师或将代课教师纳入正式编制的地区, 代课教师在短期内仍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所必需。而这部分代课教师, 由于其“非合法”的身份, 他们与正式在编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

第一, 同工不同酬, 经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长期以来, 代课教师虽与正式在编教师同样工作, 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 但工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据统计, 在西部某些地区, 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水平不足正式在编教师的1/3, [5]每月只有两三百块钱。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 近年来教师涨工资也一般没有代课教师的份。此外, 由于大部分代课教师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 他们在承担日常教学的同时还需承担农耕工作, 生存状况堪忧。

第二, 在职业发展方面, 代课教师缺乏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正式在编教师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奖励评优;亦可依照各省、直辖市制定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进行职称评定, 而代课教师却并不享有这两项权利。在职业培训方面, 代课教师极少有机会定期参加培训。一方面是因为职业培训的机会多留给了骨干教师, 另一方面高额的培训费也是代课教师无法负担的。一位甘肃的代课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 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继续培训学习, 以应对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提高教学水平, 但一来没有机会, 二来进修要花钱, 自己承担不起。这些成为制约代课教师职业发

602011年11月上半月版

展的重要因素, 损害了代课教师作为教师的基本权利。

第三, 由于代课教师的聘用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独立行为, 因此, 不规范的用人行为难以避免。有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减少财政开支, 有编不补;个别学校在聘用代课教师时, 并未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也未对代课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进行规定, 导致一旦发生侵权行为, 代课教师无法有效维权。

总而言之, 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 上述三种代课教师群体均属于弱势群体, 保护其合法权益也是当前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应有之义。

二、维护代课教师合法权益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不同代课教师群体, 应通过不同的政策、法律来保障其权益。由于目前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维护代课教师权益也应因地制宜: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 在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或将已经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代课教师的补偿、权利救济及纳入编制过程的公平公正;代课教师在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则需加强代课教师的管理, 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从代课教师的聘任程序、劳动合同、入职标准、同工同酬方面规范学校的用人行为, 切实维护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1. 被清退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

(1) 制定操作化的清退细则, 规范清退行为。清退代课教师是一项大规模行动, 涉及范围广泛、人数众多, 且事关代课教师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清退行动必须有法可依。自2006年教育部“清退令”出台后, 由于国家没有相应地出台具体的代课教师清退办法, 对相关清退、补偿事宜等做出规定, 各地在清退代课教师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侵害代课教师权益的事件, 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严重不足。代课教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 必须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 给予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合理、公正的补偿。制定并出台《代课教师清退实施细则》, 详细规定清退代课教师的基本条件、清退程序、补偿标准, 使清退行动有据可依, 维护代课教师应有的权益。

(2) 完善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由于聘用代课教师属于学校的独立用人行为, 其聘用通常由用人学校自行组织, 不仅没有通过公开、正当的教师招聘考试, 而且多数也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许多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都不达标, 其教学权利的取得不符合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此外, 用人学校通常并不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 导致代课教师被清退后在寻求权利救济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 《教师法》虽然规定了教师申诉制度, 但是这一制度针对的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而尚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则不能通过这一途径维护其权益。其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这一途径也存在诸多障碍, 一是作为一种具有行政性和半官方性的我国劳动仲裁机构, 为了避免麻烦, 通常会拒绝受理代课教师的这种申请, 其二, 即使受理, 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 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再次, 求诸司法途径也面临许多困难, 两大诉讼机制——行政诉讼及民事诉讼均难以切实保障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仅限于行政相对人针对教育行政机关对其人身权、财产权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起诉, 而学校是否具备行政诉讼法被告主体资格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而民事诉讼由于周期长、耗费高, 对于只靠领取微薄工资度日的代课教师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6]因此, 探索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 例如尝试建立专门的代课教师劳动仲裁机构, 建立相应的仲裁制度, 依据代课教师多年的劳动经历、劳动成果、个人生存发展状况, 本着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的原则, 妥善解决代课教师清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纠纷, 是代课教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

2. 代课教师纳入编制过程中的权益保障

针对“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 其权益保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代课教师转正实施细则》, 规范代课教师招考行为。吸收代课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正式编制这一政策, 不仅对于代课教师, 而且对于师资匮乏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仅能够避免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代课教师被辞退, 又能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 政策虽好,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要注重其公平性与公正性, 既不能“一考了之”“一张考卷定身份”, 又要避免转正过程中凭关系、靠熟人等腐败现象。因此, 代课教师转正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 对代课教师遴选、考核、评价、录用标准、招考程序等细节加以规范, 并以客观公正为原则, 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委员会进行公开、统一的转正录取。

(2) 秉持人尽其才的原则, 区别对待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本身是一个在年龄、学历等方面都存在分化的特殊群体。依据年龄及学历分层, 代课教师群体又可分为四个亚群体:学历层次较低的中青年教师 (约占45%) ;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 (约占37%) ;学历较低的老教师 (约占14%) ;学历较高的老教师 (约占4%) 。[7]因此, 对于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应做到区别对待, 人尽其才。对那些学历达标、年富力强且能够胜任教学的代课教师, 应该给他们较为宽松的时间, 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 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最终达到正式教师的标准;对学历较高的老教师, 若其能继续胜任教学岗位, 则应同等对待, 给予其转正机会, 若无法再胜任一线教学, 也可以通过考核转岗或给予其退休待遇;对于学历不达标的代课教师, 若能够通过考核, 应鼓励其进修, 争取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 若无法通过考核, 则应该给予合理补偿, 予以辞退。

3. 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加强代课教师管理

对于目前尚无能力消除代课教师的地区, 为避免出现因取消代课教师而影响到正常教学的情况, 应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加强代课教师规范化管理。

所谓代课教师制度, 是指承认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并对他们的教育活动进行约束和激励, 建立起良性的代课教师运行机制。代课教师制度包括代课教师资格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8]建立代课教师制度, 须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在调整布局、定岗核员的基础上, 与当地编办沟通协调之后, 确定当地基础教育所需的代课教师数量, 然后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公开考核、招聘、批准录用, 并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规定聘期、双方的权利义务、代课教师的待遇等。

代课教师制度须确保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同工同酬, 为代课教师提供与正式教师同等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 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及素质, 为代课教师实现向正式教师的转变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 oe/m oe_2284/200603/14394.html.2011-09-07.

[2]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201001/t531969.htm.2011-09-07.

[3]卢斌.代课教师被清退后:两手空空, 艰难求生[EB/OL].南方报业网.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6/content_9026896.htm.2011-09-07.

[4]广东紫金限期清退代课教师, 执教17年补偿9千元[EB/OL].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0/0207/00/5USNKA920001124J.html.2011-09-07.

[5]李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6]姜霞.从代课教师清退纠纷的解决谈教育仲裁制度之建构[J].学海, 2009 (4) .

[7]雷万鹏, 陈贵宝.论农村代课教师的分流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 篇5

推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权是企业工会的神圣职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这一神圣职责。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也指出:“广大职工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处于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实现、维护、发展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企业工会工作的根本宗旨。当前,部分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尤其是待岗职工、工病亡遗属、以及那些年龄结构重、人数多、收入低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家庭负担重,抵御生存风险的能力较差,他们急需企业给予关注、关爱和扶助。在目前的条件下,企业工会应怎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履行好工会的神圣职责,成为需要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一、要发挥好源头维护作用,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

所谓“源头维护”,是指工会通过源头参与平等协

商,摆正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责、权、利对等关系位置,防止失衡。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代表职工参与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防止职工利益受侵害;二是工会依据《工会法》、《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时把职工关心的劳动关系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建立健全维权机制是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要把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贯穿于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并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其他各项基本制度之中,以健全的机制促进和保障维权工作的落实。工会组织要把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重要议题,积极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改,推动维权工作的落实。

三、依法保障职工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无论企业管理体制怎样变化,必须坚持职工的主体地位不能变;无论企业组织形式如何变化,职代会的性质、作用不能变,更不能撤销。为此,工会必须始终坚持职代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要通过职代会和职工代表共同研究、讨论、审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各项规章制度和办法、各种奖励和处罚条例、职工福利等方面的事项。要努力探索职代会制度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发展途径,进一步充实职代会的内容,在巩固、深化、规范、创新、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职代会的质量和水平。

四、建立完善扶贫帮困体系

为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工会组织应当把扶贫帮困工作提升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真落实,更应将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工程”来抓,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因生活困难而发生意外,采取“全方位帮扶、多渠道蓄水”的措施,走千家,访万户,把企业的温暖送到贫困职工的家中。在为困难职工办实事过程中,将保持和维护职工队伍合法权益当做与维护企业的稳定同等重要的大事,狠抓落实,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五、要发挥好预警化解作用

工会组织发挥预警化解作用主要体现在:准确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问题,在矛盾的萌芽状态把劳动关系争议纠纷化解。工会组织在履行诸多的工作职能时,要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工会系统常态运行的、自上而下的预防预警机制。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要从维护职工利益出发,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尽可能采取调解、和解的方式,做到案结事了,要注重调解程序的正当

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六、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工会不断提高整体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新问题在不断涌现,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审时度势,大胆探索。要敢于反映和表达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敢于维护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二是要注重学习,提高能力。新形势下维权矛盾的复杂性、协调的艰巨性,迫切要求工会干部加强自身的学习、锻炼,系统掌握有关维权的各项法规制度,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经验、新方法,用心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深入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中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倾听职工的呼声,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说话办事,坚持以职工群众高兴、同意,满意为最高标准,努力把工会建设成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把自己塑造成为职工信赖的“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会干部;四是强化职工素质。要重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引导职工学会运用劳动法律,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要把法制教育宣传融入日常工作中去,促使职工自觉依法维权。

总之,在新时期加强工会工作,推动创建和谐劳动

上一篇:岗位等级下一篇:质量信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