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

2024-05-09

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精选十篇)

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 篇1

一、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开展现状

在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中, 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预算控制基础较为薄弱, 且因编制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相应的可行性、科学性, 使得预算管理制度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 很多公立医院对预算管理缺乏深入的认识, 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失去了财务管理中的系统作用。同时,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单一的工资形式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压, 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除此之外,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由于财务处理不规范所致使, 很多单位为调节收支结余, 其收入、支出等各项费用未按照会计期间财务规定操作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 还有的单位每月计提的资金, 未规范入账而是年底一次性计提, 使得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大大地降低, 各项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另外, 在收入控制环节中, 存两大缺陷, 一是日常核对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预交费用与明细总额不相符;二是核对工作流于形式, 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最终导致会计工作失效。公立医院在货币资金控制环节中常常违反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原则, 为医院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二、基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

(1) 编制财务预算管理方案。公立医院中预算管理为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最核心的内容, 因此, 要对财务预算进行规范性的管理, 遵循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 将本单位中的各项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实施全面预算方案, 将单位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财务问题纳入预算范畴, 实现全面、有效的资金管理。同时, 公立医院的管理层还应利用预算管理, 对本单位的运行过程进行目标管理, 明确本单位的发展目标, 利用编制预算方案, 使预算管理方案更具有可控性与可操作性。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 要将各部门的员工集结起来, 与财务部形成通力合作的形式, 制定出最佳方案, 并达成共识, 有效减少财务预算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当然, 财务预算方案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出积极调整, 对本单位的日常财务加以管理, 促使各项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2)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在公立医院管理中, 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就需要健全考核制度, 形成合理的考核指标, 及工资分配方案, 不断增强单位工作效率。绩效考核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目标, 才能确保考核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当前, 要提供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 拓展其健康价值, 就需要医院制定出一套更有使用价值与利用效果的考核指标, 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工资分配方案与绩效考评方案。在这当中, 卫生行政部也要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财务补贴等联系起来, 依据单位专业技术、科室设置等, 实行分类考核, 在分配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调动员工积极性, 推进改革目标的实现。

(3) 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还需要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财务意识、内控意识, 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的责任, 使财务管理实现各环节间的相互牵制。同时, 基层单位还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财政收支加强管理, 严格遵循医疗卫生服务的收费标准, 对预算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 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对单位内部的行为加以规范。

(4) 做出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调整。在公立医院中, 财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能够有效反映出单位运营过程及单位内部出现的问题。因此, 要对资产与负债等进行全面的清查, 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制度调整, 及时规避财务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促使公立医院得到良性发展。在财务会计制度调整中, 要定期对各项往来款项进行及时清点、全面检查, 对无法收回或无法支付的款项, 要查明原因并在报批后进行核销。对于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 要以账面数额为准进行彻底清查, 使其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政策资金的使用情况, 促使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5) 完善内控制度的评价和监控制度。一个运行机制良好的内控系统, 必然建立有对内部控制进行恰当合理监督的监察系统。通过进行监督活动, 可以观察、评价内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质量高低。风险管理机构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成员应包括财务处、审计处以及纪检委等处的领导与业务骨干, 这样的成员构成才能从各个方面对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系统进行更好的管理、监督。要完善和建设好内控系统, 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专家制定内控工作的总目标, 使内控管理与医院经营活动有机结合, 使内控目标得以实现。第二, 要从风险管理控制评估入手, 在医院内部开展深化内控理念的宣传活动, 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将内控措施的风险环节分解、落实到机构各个部门。同时各管理人员要不定期对部门的控制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与考核, 以便达到良好的内控效果。最后, 全程控制内控制度的实施。内部控制要始终贯穿于高校管理之中, 只有实现全程控制, 才能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日常化、规范化管理, 最终才能达到内控目标。

(6) 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医院经营管理活动能否健康高效运转, 是衡量医院内部控制系统优良与否的关键。医院内部治理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制度, 不仅需要管理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更要构建好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控制度最核心环节就在于前期风险的预防与预警活动。很多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其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导致危机发生, 在危机发生后不能很好处理随之而来的不良影响。因此, 医院建立风险管理和预警系统十分必要。并且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后, 应当不断完善预警系统, 使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化, 而且需优化预警系统的分析处理过程, 以确保即将发生危险时, 医院能及时发现, 实时处理, 进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

总之, 对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予以完善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单位运行效率, 并体现出行业特点。因此, 在公立医院管理中, 要认真组织单位实施内控会计管理,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状况, 不断规范会计核算流程, 对内控会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对策调整, 进而使本单位树立良好的机构形象, 使公立医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英.关于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知识经济, 2013 (18) .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探析论文 篇2

(一)成本核算不全面,职工对成本核算意识不到位,参与度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医院也将成本核算引入了单位,但许多职工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部、核算科或经济部门的事,与其他科室、人员没有多大关系。也有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展开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只是为了奖金分配而核算,导致职工认为成本核算只是为了测算奖金而进行的,对成本核算缺乏认识和理解,参与程度较低,给成本核算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奖金的测算只在收入减去成本后按一定比例提成,这样科室就只注重奖金的提取比例,不关心医院的整体利益和医院的持续发展,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和目的势必被忽视。

(二)缺少专业知识丰富的财务人员

成本核算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性又较高的工作,要求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要丰富,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而目前医院缺乏通晓医疗业务的专职财务人员。多数医院的财务人员管理观念和创新意识不强,不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不高,对发现的问题不敢探究,又不愿意进行分析,又怕得罪人。

(三)成本核算软件还需完善

目前医院计算机系统的运用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达不到资源共享,有部份医院虽已引用HIS系统,只有对创收科室进行了联网,而没把行政、后勤等部门囊括在里面,因此分摊医院整体成本难以实现,只能仍用手工来进行,而全成本核算的数据繁琐、工作量又大,涉及到全院各个科室、各个条线,专业的分工又精细,光靠手工进行采集数据必然会有疏漏或失真,又影响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针对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一)全院要树立全成本核算的意识

加强职工成本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全成本核算的宣传工作,将医院考评体系与成本核算相结合,调动全院职工节支的积极性,使职工深刻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迫切性,才能使得上到院领导,下到基层职工都参与到全成本核算管理中来。其次全成本核算并不光是核算,还要通过核算,达到节约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收益,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广大职工的利益。所以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与核算部门的事,更是全院职工的事,必须调动全体职工对可控成本的控制,协调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关系,才能发挥全成本核算的最佳效果。

(二)全成本核算必须体现全程性、全员性、全面性

在整个医院服务中物资的节药或浪费,设备使用效率的高或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好或坏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最后都会从医院的成本中反映出来。因些,成本核算贯穿于整个医院运营的全过程,在物资的计划、采购、存储、使用;从临床、医技到行政后勤各个科室、各个条线,不同医疗人员、不同岗位,都要加强成本意识,重视成本控制,才能使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

(三)做好全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组织体系

全成本核算应由院长或分管院长总负责,财务部为核心,配备专职的成本会计人员,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独立的成本核算科室,有专人负责,启用一些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会计人员,相关部门配合、分工协作,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对资产进行清查、核实,盘点库存物资等,摸清家底,确定核算单元,制定成本分配原则及方法等。

三、结束语

探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 篇3

公立医院的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加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市场准入和赢得或占领市场的基本保证。在医院内部确立成本管理战略思想和在财务会计组织体系的详细分工中设立专职成本会计和制度,引入多种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

1 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确立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增收节支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发生源流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控制和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体现了成本管理源流的管理思想,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断改进、提高效益”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所在,更多具有战略性,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点。另外医院可以以现有条件为前提,加强日常成本管理,减少浪费来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管理的战略也不同,构建与选择要与医院发展的阶段相适应,树立成本动因和培养职工成本意识的概念,将成本管理的应用机制融入到医院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头脑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的思想得以顺利实

施,使成本管理的方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全体职工中确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也有利于医院管理制度的稳定,有利于各任领导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和工作的延续,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2 设立医院成本管理机构和专职成本会计

医学科技的发展使医疗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延伸扩大,医疗活动物化和活化劳动中涉及数以万计的项目,使医院成本管理和分析面临质和量的改变。医院这种特殊行业性质使成本核算、分析变得异常艰巨和困难,应用我国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规范已不适应医院经济管理的运行,不能体现医院真实的经济状况和效益,不能提供加强内部核算和管理的杠杆作用,不能体现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内涵功能与加快医院改革的步伐。医院内部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专职成本会计对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当务之急,不计成本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不切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也不利于加强和提高医院经济运动的质量。

2.1 设立成本管理科

现代医院成本管理涉及到医院各个方面,建立高效完善的成本管理机构和成本核算分类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和动态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综合网络。控制成本动因,重构价值链,确立成本管理范畴和分类,规范和监控日常成本管理、分析日常成本变化、计划和确立成本管理目标,对可能出現的成本重大变化和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及时的预报,使医院有充裕的时问作出反应和调整。效益的高低、效果的好坏、质量的优劣和进行相互间的评估比较。医院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医院成本管理必须首先建立在医院内部完善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推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现代化进程,应将多种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医院成本管理中,发挥成本管理科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2.2 加强成本管理科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

及时、畅通、正确的信息流有赖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根据医院规模和现状配置能满足成本管理科工作需要的必备设备,有条件的单位尽快全面引入经济信息的全程管理信息化。同时应加强成本管理科自身制度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管理科发挥成本价格管理的重要功能,也应赋予具有成本价值取向和决策权。因此成本管理科内部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是保证成本管理科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2.3 设立专职成本会计及其基本要求

医院专职成本会计人员除具备一般会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与医院管理学知识,了解和熟悉各环节成本产生和合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协同和配合完成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任务。根据我国医院财务会计现状,一方面整改和调整现有会计人员队,加强继续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条件许可的医院应加快引进专业成本会计人员,使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整体上一个台阶。为保证专职成本会计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设立定期的资质考核认定政策和制度。

3 制订医院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原则

医院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无一不涉及医疗成本的输出,各种医疗成本在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交替作用下构成医疗活动消耗总和,也即发生了物化和活化脑力劳动的消耗总和。贯穿着医院管理各个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消耗,医疗活动消耗就普遍意义上讲大部分活动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医院成本管理体系的确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低耗、高效原则

利用较低廉的医疗成本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或利用合理的医疗成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尽可能有利于控制可变因素,降低医疗消耗和资源浪费或过度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3.2 遵循医疗市场规律原则

医疗服务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一切医疗活动根据市场规律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游戏规则进行,不遵循游戏规则的医疗活动必将被淘汰。

3.3 有利于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分析、医疗成本控制,提高整体经济管理水平的原则

成本管理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既有国家利益、集体利

益,又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科学、规范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应体现医院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及提高科学管理效益的有力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其工作效率。

4 引入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和建立全程成本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已不适应医院改革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从成本核算内容上讲,它是一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有些内容缺失,有些费用项目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二是从成本核算方法上讲,它是不严格的成本核算,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条件,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没有正确划分,实际操作时也难以严格控制;三是从成本核算形式上讲,它是内部成本核算,实质是加强支出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加强内部管理,缺乏市场和市场竞争要求及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内各部门采用何种成本管理方法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例:对纯行政部门仍可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内部成本核算,加强支出管理;对业务各部门和后勤(包括已剥离的后勤)根据功能职责范围可引入双重或单纯全套的企业成本管理最新方法(条件许可的医院可逐渐采用国外经营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具体采用标准成本管理、计划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或何种成本核算方法可视各医院具体情况而定。 同时,为保证医院成本管理具体实施,根据医院规模、医疗服务特点、工作量、开展内容和成本会计基本原理,确定成本管理和核算的分级层次与划分成本核算类型,进行全程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完善的全程成本核算体系。

5 开展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研究

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 篇4

一、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事业不断深入的研究发展和逐步完善, 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优质、低耗、高效”的运作模式已被公认为是现代一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公立医院面临着国家的补助逐步减少的现状, 只有增强自身的积累和自身的发展能力, 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医院施行成本核算, 对医院本身和医疗卫生事业来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院的成本核算是降低医院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医院财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有着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重点

成本核算的重点是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通过成本核算, 来提高劳动效率、设备利用率、病床使用率。使医院能诊治更多的病人, 医疗服务实现高质量, 医院的成本实现最小化, 而医院的信誉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 必须抛弃传统的社会经济体制工作方式, 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跟随市场发展, 以更构建完善的机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采用一种全成本的核算方法既能实现医院整个体系的利益最大化, 又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所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新医改下公立医院的重点——全成本核算。

三、新医改方案下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方法

全成本核算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是所有成本核算的一个总括, 它的中心思想就是“谁受益, 谁就来承担成本”。全成本核算解决了医院核算项目多、难度大的问题。

(一) 统一管理思路, 强调人人有责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统一员工的思想, 积极配合医院的工作, 大家一起出力, 一起提高, 更利于医院的管理和提高。所以, 统一大家的思想, 积极一致地工作, 更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技术和服务, 提高自己的服务与技术以树立医院形象, 取得大众的信赖, 才能更好地保证医院的利益。统一意识, 让大家都知道医院成本核算有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不同方面为医院做宣传, 让员工了解明白,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一种会计的行事方法, 而是一种合理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要让大家意识到, 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几个人的事情, 更是每个职员工人自己的事情, 让大家懂得只有从自身做起, 每个人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控制成本, 使医院的成本利益最大化, 积极主动努力地创造收入, 大家“劲往一处使”, 才能统一管理, 努力为医院创收。

(二) 切实做好全面清检工作

多年来, 公立医院大都采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实行差额预算制, 每个公立医院每年都会从国家财政上得到补助经费, 有的还能从一些行业的主管部门争取下来一些基建的拨款, 设备购置等一些专项的经费, 国家的补助和专项经费造成了一些医院在经营上的压力大大减小, 继而积极投资, 抢争设备, 但是往往疏于管理, 对自己的管理家底没摸清, 使用情况不明确, 造成了财物损失及资源浪费。

(三) 制定好医院内部的服务价格

医院内部的核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 且非常复杂的一项劳动, 有时一项简单的任务就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协作, 所以, 每个科室的经济责任应加以明确。确保物资在医院内部的流动性和合理性, 以及各部之间的互相提供都要明细。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采取分类计价办法。

1. 各项设备类:按资产的出厂价和折旧率, 按照季度或月份来折旧, 按照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 将折旧费计入科室成本。

2. 建筑设施类:按照各个部门的实际使用面积来分摊计算。

3. 水电暖按表计量, 直接计入科室成本。

4. 消毒、器械维修、电工务、车辆使用等分别按科室消耗的工作量折算, 计入科室, 作为分摊的依据。

(四) 对各项费用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各个科室都要控制好成本, 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质量的服务和效益, 实行谁受益, 谁出力的原则, 医院内部要适时进行归类整理, 把各个部门的费用情况和收益情况都归理明细, 一个部门受益的费用就要该部门承担, 多个部门受益的费用就要多个部门共同来承担, 具体怎样承担就根据各个部门的“出力”视情况而定, 当然一定要理性地分配。那么, 怎样来降低成本呢?

1. 公立医院要建立好材料的申领、批准、入仓、出仓等制度, 各部门严格把关, 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减少资源浪费。

2. 对各科室的人力成本也要加强管理, 各科室应根据业务量合理配备人员。

3. 加强设备、物资、办公用品的管理, 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 对大型设备要严把进价关, 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监督,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 提高员工成本责任意识, 养成节约习惯, 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 让每个员工都参与控制成本。

(五) 建立健全合理的医院考核分配制度

医院的考核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效益, 在实行成本核算后, 员工的收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与科室的经济效益、病人的收治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让员工都参与进来, 以积极的态度适应医院的管理和服务制度, 规范各个科室的分配关系, 废除单一分配模式, 用现在的成本核算工作去展开调配工作, 确立劳动、技术、风险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六)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 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 更好地为医院本身服务, 为本院工作人员服务, 也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积极树立起医院的良好形象的同时, 保障医院的利益最大化。

四、总结

医院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舞台, 但是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医院本身的效益, 所以, 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新医改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又提升了一大步。所以新医改方案下改进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唐靖一, 顾建良, 魏玮.新医疗体制改革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浅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1, (2) .

[2]何贞.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 (中) , 2011, (2) .

[3]丁凤祥.公立医院医改后的成本核算与控制[J].企业研究 (理论版) , 2011, (8) .

[4]张虹妍, 李清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必要性和现实性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13) .

公立医院成本会计工作 篇5

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作为医改主体的公立医院的经济总量日益增大,经济活动趋于复杂化,这对整个行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因此,推动公立医院传统的财务会计向全面的管理会计转型,成为提升卫生行业会计工作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公平的医疗服务并满足社会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之一。

一、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升级版”。

应当说,管理会计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财务会计只是从事简单的报账、记账、核算、报表等工作,通过会计报表信息给医院的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数据。随着医改对公立医院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复杂,体现在诸如医保付费方式的多样化、医院全成本核算要求、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方面。

这种情况下,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对医院经济数据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的要求,培养和引入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迫切需要推进的工作。

虽然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升级版”,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工作目的和 内容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此,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克服用财务会计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管理会计的工作。

二、管理会计提升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可在其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管理会计有助于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迈进。管理会计通过参与公立医院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可以使规划的目标和决策的行为更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管理会计有助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的实现。医改越来越重视公立医院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会计可以通 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论证,及时控制和调节医院的经营活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公立医院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管理会计有助于公立医院绩效考评的实施。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现代管理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立医院的管理中,管理会计可以通过这些管理工具的应用,在传统的资产负债率、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有效地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内部流程、客户满意度全面融合起来,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多措并举推进转型。

为实现公立医院会计思维向管理会计的顺利转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强化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财 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公立医院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落实三级公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的要求,增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主动性。

第二,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求。灵活多样的数据采集既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手段,也是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依据。由于公立医院管理的复杂性,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信息技术的优劣成为了决定管理会计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因素。

第三,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为加大公立医院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卫计委财务司启动了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335工程”,即面向领导干部、领军人物、全体工作人员等3个层次,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3个基本,覆盖财务、审计、价格、资产、绩效管理等5个领域,培养一支适应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需要、符合卫生计生经济管理工作实际的高质量经济管理队伍,为三级医院以及大型卫生计生机构配备总会计师做好人才储备。这也是完善和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

改革促进发展,医改逐渐进入深水区。《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索构建适合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向。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初探 篇6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实施框架;准备工作;成本软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卫生事业的发展模式正在由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向优质、低耗、高效的集约型转变,医院要适应市场,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除了利用技术优势和提供优质的服务之外,还必须加强医疗经济的核算,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构建成本核算的实施框架

由于医院成本核算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及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全面实施成本核算之前,应制定出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以此作为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根据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的现状,医院成本核算实施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成本核算系统组织架构;成本核算数据的归集原则及成本分摊的原则;核算单元主要分类及设置的原则;完善物流管理流程及相关数据的核算的原则,财产清查的原则;基础工作完成的时间表和各项工作负责人。

1成本核算组织架构。由于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涉及到包括临床、医技、医辅、管理等各个部门,因此,成本核算体系在医院内部全面推行必须成立一个以院长为领导、各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负责这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工作。

2成本核算数据归集及成本分摊的原则。由于成本核算的数据以整个医院各个系统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如何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并使之与成本核算软件对接是成本核算全面实施的关键。同时,成本核算是一个成本数据的归集并分配的过程,因此合理地分摊成本使成本核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用性是成本核算方案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这个原则的确定也就确定了医院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上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设计以五类科室四级分摊为成本核算的主要模式。五类科室是指将医院所有科室按照工作特点分为临床、医技、医疗辅助、管理和教学科研五类科室。四级分摊模式主要是指全院公共成本分摊到五类科室,将管理类科室分摊到其它四类科室、医疗辅助科室成本分摊到剩下三类科室、医技科室成本分摊至临床科室,最终形成所有收入和成本全部计人临床类科室和科研教学类科学的结果,以此核算医院收入产出的比率及各个核算单元的成本状况。

3确定核算单元及分类的标准。成本核算系统核算单元的分类必须适应医院经营管理与各个单元工作特点的需要。目前医院的成本核算单元分为管理、医辅、医技、临床、科研五类核算单元。

4完善物流管理流程及相关数据核算的原则。在公立医院目前涉及物流管理的物资主要是指材料的购、领、用的流程。物流管理必须根据成本核算单元重新规范其工作及核算,以保证其数据能符合医院核算的需要。

5财产清查的原则。财产清查是成本核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核算的效果,因此在成本核算实施框架中必须制定财产清查的原则和规范以作为相关人员工作的蓝本,确保财产清查结果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根据成本核算框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进行,主要是通过科室及人员核查、资产清查、内部价格制定等一系列工作,产出成本核算所必须的基础数据。主要工作包括:

1以成本核算为准统一各个信息系统核算单元,保证核算口径一致。

2对医院成本构成进行搜查,根据成本项目属性分类收集相关数据。必须形成以下数据:(1)各核算单元房屋面积、固定资产清册。(2)各核算单元人员清单。(3)供应室及后勤各项服务内部服务价格。

三、根据医院经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软件

成本核算是一个数据归集及分配的过程,必须依靠系统软件完成,因此根据医院自身成本核算的目标及思路选择一套合适的成本软件是医院成本核算顺利推行的有力保障。

一套合适医院使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必定是能与医院各个信息软件相对接的软件,并且能够满足管理需要具有拓展性的软件。一般而言,医院选择成本核算软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软件设计思路是否与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路一致。

2软件是否具有能与医院其它信息系统数据自动对接的功能,自动提取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

3成本核算软件具有可拓展性,其核算结果是否能够为医院绩效考核及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为医院整体发展奠定核算基础。

公立医院成本效益研究 篇7

成本效益理念是指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中, 要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衡量医院成本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不能一味的讲求成本降低, 而是应将对成本的考察目标放在“投入” (成本) 与“产出” (收入) 之间的关系衡量上。倘若公立医院的投入产出比例 (收入/成本) 越高, 则表明公立医院的相对成本越低, 成本效益就越高。同时, 倘若医院财务人员判定将要发生的成本支出会小于该项支出为医院所带来的收益, 则表明该项成本是有效益的, 成本的发生是值得的。否则, 就不应该发生。

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逐渐深化中, 公立医院也历经着不断的改革。如何在改革中既能降低医疗卫生成本, 又能提高医院的效益, 是我国公立医院探索与研究的一项议题。

二、我国公立医院实施成本效益评估的主要内容

目前, 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效益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四项, 即财务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物资成本。公立医院成本效益评估的四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 财务成本是指资金成本, 即公立医院在资金筹集与使用中所付出的资金代价。

财务成本是构成公立医院整体成本的一项重要构成, 公立医院应及时对财务成本进行分析, 对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情况做好监控, 注意与调配资金成本的比例构成, 合理降低资金成本, 有效回避财务风险。

(二) 人力成本是公立医院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

目前, 随着公立医院的发展, 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升高, 并成为医院彼此间竞争的重要战略成本。

(三) 管理成本指公立医院在运营管理中所发生的成本耗费。

管理成本在公立医院的总成本中占比通常在三成及以上。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公立医院中, 管理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不足10%。相较之下,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成本占比较重。公立医院应对管理成本管控引起重视。

(四) 物资成本即物化了的资金成本。

在公立医院中, 物资成本通常包含两类:流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流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管控, 是我国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工作量最大也最直接的工作。

三、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效益研究现状

(一) 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管控中不重视“成本-效益”原则

目前我国很多公立医院在成本管控中, 都是一味的重视成本节约, 即侧重对成本总量的减少与降低。而不注重分析成本所带来的收益, 更不对收入与成本支出的对比与衡量。

(二) 我国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待完善

纵观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现状, 不难发现, 我国公立医院除了忽视“成本-效益”原则之外, 还对成本的各项管控指标没有进行科学分析, 成本核算软件也较为滞后。

(三) 我国公立医院成本管控内容较简单

目前, 在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中, 医疗设备的成本以及损耗等, 一直都是成本管控的重点。而且,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过于简单, 没有与医院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战略等紧密相连。公立医院在成本管控中, 无法针对具体的医院运营情况和具体成本项目等提供准确而完整的信息。导致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机制难以发挥实效, 甚至会产生欠缺或偏差。此外, 很多公立医院对成本的管控方法较为单一与落后。成本管控内容的单一性, 使公立医院对后勤等管理成本无法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分摊, 也无法将成本管控效果与部门和员工激励相连。

四、“成本-效益”原则下, 我国公立医院应如何做好成本管控工作

(一) 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合理归集收入与成本数据

我国公立医院若要做好成本效益研究, 首先应在“成本-效益”原则下, 合理归集成本数据:成本核算与管理实际是公立医院的一项财务管理工作。成本核算与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会计期间具有一致性。基于此, 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可以借助财务处理对医院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归集与处理。同理, 会计期末的成本数据, 公立医院也可以通过财务账目直接获得。其次,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除了归集与处理成本数据之外, 公立医院还应合理归集收入数据。既满足了“成本-效益”原则的需要, 又实现了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会计要求。因此, 对收入数据进行有效归集与处理, 也有助于成本数据的处理。对公立医院而言, 收入主要包含药品收入、住院收入、医疗收入、其他收入等。无论哪种收入, 笔者建议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依照部门或科室进行划分, 以与每个部门和科室的成本费用数据相配比和核对。

(二)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严控物资成本

此处, 笔者将细节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即严控物资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原因是这三大成本是医院成本管理的核心。首先, 公立医院应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严控物资成本。2011年, 我国卫生部发布了《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提出医院应进行成本管控的同时, 更是提出我国医院应严控物资成本。对此, 公立医院首先应把好医疗设备等物资“准入关”。凡是采购医疗设备, 均采取统一招标和采购的模式。同时, 公立医院还应在推行激励机制的同时, 实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将对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激励与成本管控成果挂钩。通过这种形式杜绝浪费现象, 在注重成本与效益相配比的同时, 实现成本节约。

(三)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严控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是公立医院成本构成中的主要因素。目前, 我国很多公立医院都存在“超编”现象。不仅人员工作效率低, 而且人力成本巨大。因此, 笔者建议我国公立医院应在人才聘用上把好关,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严控人力成本。公立医院可以根据定编人数控制用工, 并根据定编人数和定编岗位制定人员费用计划。

(四) 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严控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大致两成。针对管理成本, 公立医院可以在管控中将其分为三个环节, 即事前、事中、事后管控。“事前管控”即指对管理成本做好前期预算, 并将审核后的预算计划下达至各个部门和具体员工;“事中管控”则是对管理成本发生过程进行监督, 并实行“归口分级管理”;“事后管控”则是针对会计期内医院发生的管理费用进行统一考量分析, 为下期费用管控提供借鉴。

(五) 实施医院成本费用预算管理机制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一直都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对公立医院而言, 预算是针对成本费用的一种前期安排。通过预算管理机制, 公立医院能够对成本费用的具体数据进行层层分析、分解。利用预算管理将成本费用指标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人员, 并定期不定期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控制方案, 及时解决;如若出现重大关系事项造成实际与预算出入较大, 可以由医院高层针对该事项进行分析, 若为不可控力造成则及时调整预算数据, 若为人为因素造成则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当期预算数据明显好于过去的, 或者节约成本费用项目较突出的项目或者部门, 医院应当酌情予以奖励, 进而在医院内部倡导节约意识, 提高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我国财政部曾于2012年1月1日联合卫生部共同修订并对外下发了《医院会计制度》 (以下简称“新制度”) 。在新制度中, 对医院的成本管理进行了优化与改革。这既是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深化, 也是我国医院在新时代下发展与完善的需要。笔者基于成本效益原则, 立足于公立医院, 试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展开议论与探讨,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希望有助于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效益,成本核算,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侯贺琳.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3 (08) .

[2]李庆辉.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金融经济, 2012 (08) .

[3]马凤云.浅析医院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09 (01) .

[4]章为丕.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探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01) .

[5]范文.浅谈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控制步骤[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0)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初探 篇8

一、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必要性

1、当前医疗市场进一步放开的情况下, 有限的医疗市场将逐步被外资、合资和各种股份制医院所瓜分, 公立医院将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和挑战。

2、医疗卫生市场改革对医院会产生较大影响, 公立医院资金短缺、管理滞后, 如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 加强内部成本核算的管理, 公立医院无法与有雄厚资金和先进管理的私营医院和外资医院相抗衡。

3、随着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以药养医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政府卫生经费补偿不足, 使本来就面临重重危机的公立医院更加举步维艰。

二、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 保证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涉及到医院各部门、科室、人员的利益, 医院从上到下要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经济核算部门为成本核算中心, 科室、班组配备核算员, 形成一个从上至下, 从领导到员工, 从机关到临床, 全院互相配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二)

确立成本核算单元和经济责任中心必须与医院的组织机构和治理需要相适应, 能够独立核算、明确责任, 经济或专业相对独立的科室均可成为独立的成本核算单位。根据医疗服务的内容, 可以将成本核算的单元或经济责任中心分为三大类: (1) 医疗单位:临床科室或医疗小组、医技服务科室如放射科、检验科等; (2) 药品单位:通常为药剂科; (3) 服务单位:行政、后勤科室。

(三) 收入的界定及归属。

以医院财务制度规范医院收入,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特别是医疗收入由于涵盖了医院大部分业务内容, 内容相对复杂, 涉及单位较多, 因此医院应制定较为科学的、符合大多数部门利益的收入分成比例, 将共同完成的收入按分成比例计入各单位, 做到不重复计算, 收入归属清楚。

(四) 成本的界定及归属

1、医院成本包括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药品支出、医疗支出、管理费用。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完善各种原始记录, 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内部各种物资材料的收、发、领、退都要认真计量, 严格办理好各种收发领退手续。固定资产认真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对水电气, 应有专职人员经常检查计量器具, 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无误。

3、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摊。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在归集与分配费用时, 应按照各科室部门的受益程度进行。属于单一部门支出的费用, 直接归集到这个部门, 属于几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费用, 根据实际情况按受益程度进行分配, 谁多受益, 谁多承担费用, 做到分配合理, 分摊公平。

(1) 直接成本。成本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在医疗成本核算中常用以下归集方法: (1) 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原材料按实际发生数计算, 或按全院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计算; (2) 固定资产折旧费直接影响医疗成本, 目前常用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发法, 比较常用于房屋、图书、被服等折旧。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 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 后期计提的少, 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 (3) 单位工时数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 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适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

(2) 间接成本。即不能直接计入临床服务科室的支出。间接成本计提分摊时, 按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成本进行分摊。

(五) 制定合理的内部价格。

医疗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劳动, 为了完成某项医疗服务, 有时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协助, 为了明确医院内部各科室、班组的经济责任, 医院应对物资在各科室、班组之间的流动, 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采取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六) 开发成本核算的电算水平。

开发功能先进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系统, 软件要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很好地衔接, 符合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参数, 使软件适合成本核算需要, 同时能方便接受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 根据系统和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骤, 自动进行成本计算, 生成各种成本信息。同时, 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 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 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三、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核算方案不科学, 职工积极性不高。

医院业务科室之间情况各不相同, 差异较大。医院往往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 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 只靠经验或拍脑袋办事, 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 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 不全面核算成本, 最终形成高投入高收入的科室奖金高, 低投入低收入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 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二) 部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 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 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 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有些甚至偷工减料, 损害患者利益, 这些都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宗旨。

(三) 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按现行制度规定, 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 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 医院的管理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 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 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 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 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 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期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 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接近实际成本。

综上所述, 公立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肯定的, 但是成本核算还没有全方位、多层次的展开。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有统一的要求和应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大力支持, 真正做到医疗成本核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消除“人管人”的传统弊端,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潘爱斌, 秦其荣, 江启成.我国医疗成本核算研究进展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 2006.5.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初探 篇9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 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差额预算制, 财政补贴少, 主要依靠医院自收, 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影响了医患关系。受财力所限, 政府不可能承担医院的大部分费用, 而通过提高收费来增加收入, 也违背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原则。因此, 公立医院要生存、发展, 就要加强成本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按照价值规律, 医疗服务的市场价格由平均成本决定, 当医院的个别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时就赢利, 反之亏损, 只有使医院的实际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是公立医院, 也应该在保持其公益性的前提下, 强化内部控制, 加强成本管理, 把自身的服务成本降到最低, 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1]。

1 进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面

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严重的资金短缺、落后的管理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敏感的社会舆论、尖锐的医患矛盾、高涨的服务成本, 使得医院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成本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 很快被管理者当作重中之重, 提上议事日程。

1.2 随着国家药品管理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零差价政策开始实施, 多

数医院长期存在的“以药养医”的情况将逐步退出市场, 同时, 由于国家财政政策的吃紧, 医疗卫生经费的严重不足, 使得本来就面临各种困难的公立医院更加举步维艰。

1.3 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金融危机,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

政策,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各个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 公立医院不但有与同行竞争的风险, 同时还有被民营医院取而代之的危险。

1.4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全民范围内实施的城镇职工医疗

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种商业医疗保险等各种医疗保险开始实施, 这使得以前看不起病、不看病的人, 有了看病的可能, 给医院的发展带来机会。

2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竞争优势, 提高自身形象, 发挥公立医院的作用, 使管理水平上台阶,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势在必行。但是, 由于公立医院多年来形成的事业单位体制, 其成本管理体系远不如工业企业完整, 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2]:

2.1 主观认识不够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 长期以来, 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在医院中, 从院长到员工, 对什么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意义和目的、成本管理体系构成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 多数人认为, 成本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事, 与其他部门无关。

2.2 没有完整体系建设

由于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医院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成本管理体系, 医院的各项支出主要以医疗和药品支出两种形式反映在支出项目中, 管理费用中的间接费用 (指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但必须计入成本的费用) 和期间费用 (指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国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 均按药剂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比例分摊, 没有分病种、分科室的成本核算;医院的正常支出由于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或药品支出中, 而被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的其他科目中一摊了之, 从而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2.3 成本构成不合理

在医院会计制度中, 房屋和大型医疗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不计提折旧。制度规定的按直线法计提的修购基金由于只是针对所有设备统一规定计提比例, 不减少固定资产原值, 导致成本分摊不切实际, 医院资产价值虚高, 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价值不能体现资产的真实价值;成本核算不考虑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医院财务管理中, 多数医院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医院的财务报表中得不到体现, 在一些知名的医院, 一个科室、一个主任的名字, 就是吸引患者前来就诊的重要因素, 医院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无形资产, 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而这些因素, 却没有作为资产在报表中体现, 也无法作为成本进行核算。

2.4 公立医院无法体现公益性

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 医院的成本核算往往和绩效工资联系在一起, 在各个科室进行收入和支出的收支核算以后, 按照各科室的结余计算医务人员的奖金, 在这种利益驱使下, 医院的临床科室为了降低医疗成本, 增加科室奖金, 有可能出现该更新的设备不更新, 该消耗的成本不消耗, 影响医院正常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更为严重的, 还有可能采取偷工减料的手段, 做出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同时, 由于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医院的成本来自市场, 由于公益性质, 医院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管理, 从而导致医院长期以来医疗收支结余严重亏损, 为了能够生存, 不得不利用药品差价弥补医疗亏损, 给医疗成本核算带来不利影响, 从而造成“以药养医”现象长期存在。

2.5 收入与成本核算的关系不配比

现代医院会计制度下, 医院的损益表用收入支出表反映。在报表中, 医院的财务核算分为收入、支出和结余3个部分。其中, 收入由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5个部分构成, 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4个部分, 收支结余表现为总收入减去总支出部分的差额。在报表核算过程中, 由于没有相应的支出和上级补助支出相配比, 实际由上级补助产生的结余被计入其他结余或医疗、药品收支结余中, 从而不能反映真实的医疗和药品收支结余情况。

3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 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提高核心竞争力, 结合目前的管理模式, 从医院成本管理的根本出发, 提出以下建议[3]:

3.1 加强认识, 全员参与

医院成本管理是指医院在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基本分为院级、科级、项目、单病种管理等多个层次, 是一个内容丰富, 应用广泛的概念。从管理层次来讲, 它包含了预算、核算、分析、监督及控制, 从时间来看, 它不但包括事后的管理, 还包括事前和事中的管理, 涉及到医院财务管理的各方面的工作, 有很强的技术性, 涉及面相当广泛, 工作量也特别大, 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是无法独立完成的, 它应在院长的领导下, 在有关科室、部门的全力配合和支持下、在所有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下, 由财务部门或专门的成本核算管理科室具体实施, 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同时, 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还要建立起一个从上到下的成本核算网络, 以各个部门为核算中心, 配成本核算员, 从而形成以院长为首、财务人员为辅, 结合各层级核算员等成立成本核算小组, 使成本核算观念深入人心, 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3.2 参照企业, 深入管理

医院应引入企业成本核算, 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 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和账簿体系。在成本核算中, 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等账户, 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簿, 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实行全员参与的全成本考核机制。在医院中, 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心, 计算科室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设立合理的间接成本分担机制, 结合医院特点, 对科室成本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以病种为单位的单病种成本核算体系, 反映不同病种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 并与不同时期、不同医院的单病种费用相比较, 探索各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 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从而达到成本核算事先、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监督。在各医技科室, 将成本分摊到单个具体的项目中, 进行单个项目的成本核算, 进一步深化、细化成本核算。

3.3 树立新型成本管理理念

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它在创造单位收支结余的同时, 还必须兼顾社会效益, 这就要求, 医院成本管理必须重视效益分析。弄清成本费用超支的原因和医院成本管理努力方向, 有效促使医院成本降低。在病种和医疗项目的核算过程中, 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核算体系, 需要医院在不断的探索中, 分析项目、病程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和收益性, 以良好的信息系统数据为依托, 进行深入分析。将医院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细分, 包括各科在工作中直接消耗的人员经费、材料费、折旧费等, 这类费用经过科室共同努力, 可以进行控制;各科室不能直接控制, 但医院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能够控制的成本, 还有一种是按国家政策规定必须发生的费用, 而且此类费用不允许收费, 不能节约的成本。针对不同的费用类别, 采取不同的政策,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 严格控制可以减少、必须节约的费用, 留意不能控制的费用, 支持必须发生的费用, 从而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 体现社会效益优先。

3.4 合理归集成本费用

按照谁受益, 谁承担的原则, 医院成本核算在归集与分配时, 应按照各部门、科室、班组受益程度进行。属于单一部门支出的费用, 直接归集到这个部门, 属于几个部门共同受益的, 按实际情况或受益程度进行分配。学习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结合医院特点, 建立分期核算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划分费用界限原则等, 按照成本中心, 进行成本管理。

3.5 建立完全成本的概念

在医院中, 行政、后勤人员的资产和成本消耗, 占医院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目前, 多数医院在这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管理不到位, 核算基础差的现象, 同时, 由于有些消耗难以用数量表示, 分摊到临床的难免出现偏差。所以医院应在计算机系统的协助下, 正确计算行政、后勤的成本管理, 完善成本管理的定额考核制度, 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邓爱华.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J].现代医院, 2007, 7 (7) :115-116.

[2]杨继红.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 2007 (7) :50.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浅析 篇10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临床科室购买大型医疗设备、旧设备淘汰更新往往是领导一支笔, 无专业的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 容易出现浪费、降低医院的医疗效果的现象, 且医疗设备多为大型贵重设备, 盲目新购或淘汰不应淘汰的旧设备, 极大的加大了医院的成本负担。

(二) 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缺乏成本节约意识: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水、电、物业的使用随意, 这些大额费用的不节约导致了资源以及资金的双重浪费, 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负担的同时降低了绩效, 进而影响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没有发挥应有监督作用, 导致成本降低成为空谈。

(三) 医院的物资材料管理不到位:虽设有物资管理部门, 但并未对物资进行定期的分析与清理, 没有分析物资的有效性, 需要时即临时购买或备用库存较多, 增大了医院的资金占用, 到期未使用报废又导致浪费。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 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

(一) 预算管理, 为了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财务部门以预算为主要方式来对医院内部各类资源进行融合与合理配置, 同时利用科学的考核手段来管理和完善资源配置行为, 从而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率、加强管理运营能力、建立和健全预算体制。我国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也明确指出, 国家对于医院要严格进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在这种形势下, 医院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全面预算管理是将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理念应用于公立医院的良好时机。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 国家财政预算的扶持与严格管理, 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推动着公立医院必须寻求新的方式方法来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医院通过降低成本开销, 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医疗价格, 为患者带来福音。

2、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医院管理者准确和有效决策。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实施, 其过程是对医院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成本应用等的一次全面暴露与审查, 通过对资源成本利用进行分析, 使管理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 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使管理者做出更有利于医院快速发展的决策。

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内全员的成本意识。成本看似仅为管理者所应考虑的问题, 但成本的消耗却是细节性的, 和院内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人员相关。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由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核算, 还要根据核算结果和制定的成本控制策略, 在医院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4、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约束力, 能够大大降低医院的管理成本。全面预算管理一方面作为管理手段, 能够从行为层面对成本消耗者进行约束, 以降低成本。

(二) 绩效管理, 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医院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医院整体的绩效。绩效管理强调医院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强调医院和个人同步成长, 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管控型的绩效管理, 侧重于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比较适用于现代医院。

1、绩效管理促进医院和个人绩效的提升。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医院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为员工指明了努力方向。有的放矢则事半功倍, 管理者通过绩效沟通及时发现下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给下属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 下属通过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 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在绩效考核评价环节, 对个人和部门的阶段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明确个人和部门对医院的贡献, 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和员工继续努力提升绩效, 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员工找出差距改善绩效。在绩效反馈面谈过程中, 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帮助被考核者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 鼓励下属扬长避短, 促进个人得到发展;对绩效水平较差的医院和个人, 考核者应帮助被考核者制定详细的绩效改善计划和实施举措;在绩效反馈阶段, 考核者应和被考核者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的绩效目标并达成共识, 被考核者承诺目标的完成。在正常运营情况下, 部门或个人新的目标应超出前一阶段目标, 激励医院和个人进一步提升绩效, 经过这样绩效管理循环, 医院和个人的绩效就会得到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 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与区分, 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通过绩效管理能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 同时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 使人力资源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促进医院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 从而提高医院内部管理的效率。

管理涉及对人和对事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激励约束问题, 对事的管理就是流程问题。所谓流程, 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如何运作, 涉及因何而做、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做完了传递给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上述四个环节的不同安排都会对产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极大的影响着医院的效率。

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辅相成, 互为肱骨, 预算做的准确, 绩效管理才能更有效, 绩效管理到位, 预算会更加可执行, 二者的完美结合, 医院的成本控制自然水到渠成。

摘要:在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度指导和在医疗机构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精神指导下, 公立医院应责无旁贷的通过控制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医疗价格, 为百姓看病带来方便快捷。

关键词:成本管理,公立医院,浅析

参考文献

[1]颜慧卿.浅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现代经济, 2010;23

上一篇:《金瓶梅》和艳情小说下一篇:服务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