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2024-05-14

诊断学(精选十篇)

诊断学 篇1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康荣、严福华、曾蒙苏教授主编, 国内诸多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历经8年精心编写的大型医学影像学专著——《腹部CT诊断学》于2011年2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周康荣教授主编的《腹部CT》曾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对当代中青年医生的培养具有历史意义。十余年之后, CT经历了多次里程碑式的发展, 因此, 编写一本符合影像学发展潮流的新著, 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作者的心愿。经编者的共同努力, 本书做了彻底更新和扩容, 新增图例近3000幅, 全书体现了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紧密结合, MDCT技术方案、CT及相关影像学表现并重, 常见病典型、不典型表现和罕见、少见病描述兼顾的特点。

本书定价350元, 由全国新华书店经销。邮购: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579号复旦经世书局邮购部;邮编:200433;联系电话:021-65109143。

诊断学试题 篇2

A 左颈深淋巴结上群

B 右颈深淋巴结上群

C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

D 右锁骨上窝淋巴结

E 右颈深淋巴结下群

2.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 A 凌晨2-6点 B 下午1-6点 C 中午12点 D 晚6-9点 E 上午10-12点

3.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妇女月经期体温较高 B 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 C 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 D 进餐后体温升高 E 孕妇体温较高

4.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 A 大叶性肺炎 B 肺脓肿 C 中暑 D 伤寒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5.非感染性发热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心肌梗死后低热 B 白血病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感染后低热

6.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升至39-40℃,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 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后又升至39℃以上

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 D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 E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于1℃ 7.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单纯疱疹的是 A 大叶性肺炎 B 急性肾盂肾炎 C 间日疟

D 流行性感冒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8.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肝脾肿大的是 A 急性ITP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 病毒性肝炎 D 淋巴瘤 E 白血病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关于动脉血压测量,收缩压主要取决于 和 ;舒张压主要取决于 及.2.叩诊肺肝境界消失,见于、、及.。

3.胃区振水音的出现提示可能有、、。

4.两侧肺主叶间胸膜在体表的投影位置后自 向下斜行,于腋后线交于,继续向前下止于 连接处。

5.正常成人体格成长状态的指标是:头长 身高,胸围 身高,两上肢平展开中指间距 身高。

6.正常人两上肢血压相差应,下肢收缩压应比上肢收缩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夜间血压均数应比白昼血压均数至少低.7.双侧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线上的位置分别为第、、肋间。

8.正常脾浊音界位于腋中线第 ~ 肋间,约为 ~ cm,其前界不超过.9.有关腹水检查,出现液波震颤示液量约有 ~ ml,叩得移动性浊音约有 ml,水坑试验阳性能查出 ml游离腹水。

10.关于脊柱的体表定位,双臂下垂时,两侧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 胸椎棘突,平第胸椎体;两侧肩胛下角连线通过第 胸椎棘突,平第 胸椎体;两髂后上嵴连线通第 腰椎体间隙。

二、名词解释(共16题,每题1分)

1.稽留热

2.黄疸

3.“三凹”现象

4.发绀

5.腹膜刺激征

6.奇脉

7.强迫体位

8.抬举性心尖搏动

9.肺实变体征

10.胸膜刺激征

11.莫非征

12.周围血管征

13.肝颈静脉反流征

14.固定分裂(心音听诊)

15.奔马律

16.阴离子间隙(AG)

三、判断正误题

1.判断对错:

1)体检发现蜘蛛痣均有病理意义

2)瘀点色红压不退色,表皮光亮略高出皮面

3)胰腺触诊应采用深压触诊法

4)肺癌咯血特点为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

5)见于胸腹部2-3mm大小红色圆形斑疹,压之退色有助于伤寒病的诊断

2.判断对错:

1)上消化道出量达500ml即可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2)脓血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提示可能为急性菌痢

3)三杯试验如三杯尿均有血,提示病变在膀胱

4)胸部肿瘤转移导致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称为Virchow淋巴结

5)位于指端有压痛的红色小结节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意义

3.判断对错:

1)触诊腹后壁肿物或肠系膜淋巴结应采用深部滑行触诊法

2)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与咯血多见于肺炎

3)草莓舌多见于猩红热

4)触诊气管每随心脏搏动时被向下拽动,提示有主动脉瘤可能

5)发热、头痛、呕吐、乳突有明显压痛,提示为耳源性脑脓肿

4.判断对错

1)在进行肺部听诊时应让病人闭嘴作均匀呼吸。

2)正常人于肩胛间区也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3)叩诊肺下界移动范围以锁骨中线上移动度最大。

4)既使用重度叩诊也不能发现距胸壁5cm以上直径小于3cm的深部病灶

5)肺叩过清音提示肺泡壁张力高,肺内含气量增加。

5.判断对错

1)管样呼吸音都是病理性的

2)肺部听到湿啰音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

3)为发现呼吸音的异常改变及附加音听诊时应嘱病人张口大呼吸

4)正常人于第1、2肋间隙靠近胸骨两侧可听到混合性呼吸音

5)在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域内听到支气呼吸音或混合性呼吸音都属于病理性的 6.判断对错

1)坐卧位心界叩诊有变化除心包积液外,也见于全心衰竭和心肌病

2)P-R间期缩短时听诊第一心音减弱。

3)正常人于心尖内侧可听到第四心音(S4)

4)正常仅于青少年可听到第三心(S3),老年人则不应听到。

5)老年人主动脉瓣区第二音(A2)大于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

7.判断对错

1)第二心音(S2)固定分裂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2)主动脉瓣狭窄可听到第二心音(S2)分裂。

3)舒张晚期奔马律是最常见的一种奔马律。

4)生理性第三心音(S3)于坐位或立位时听诊清楚。

5)舒张早期奔马律时附加音出现的时间与第三心音(S3)大致相同。

8.判断对错:关于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心腔内存在飘浮物。

2)心脏内或心与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

3)血流速度加快。

4)血液粘稠度增大。

5)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9.判断对错:关于心脏杂音的听诊正确的是:

1)杂音最响、最清楚的部位即提示该听诊区存在病变

2)收缩中期杂音多为功能性杂音。

3)舒张期杂音都是病理性的。

4)连续性杂音都是病理性的。

5)杂音的性质对判断病变有重要意义,而杂音出现的时期对病变的判断则无何意义

10.判断对错:关于各种异常脉搏的叙述正确的是:

1)应用中医触诊脉搏(脉诊)的方法来确定有无水冲脉。

2)交替脉提示心搏节律不齐。

3)吸气时脉搏速率减慢称为奇脉。

4)奇脉不明显时可用测量血压方法发现。

5)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病时挠动脉搏减弱或消失常见于左侧。

四、标准化试题

1.驰张热型伴寒战常见于:

A 伤寒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败血症

D.支原体肺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2.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性质

B.疼痛持续时间长短

C.听诊是否有频发期前收缩

D.心尖区有否收缩期杂音

E.休息后疼痛是否缓解

3.下列那项不是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A.水肿从下肢开始延及全身

B.门静脉压力升高

C.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D.水肿部位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

E.可伴浆膜腔积液

4.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最常见于:

A.急性喉炎

B.前上纵隔肿瘤

C.支气管哮喘

D.气管内异物

E.自发性气胸

5.患者23岁,喉发痒,突然吐鲜红色血,呈碱性反映,应首先考虑为:

A.消化性溃疡呕血

B.肝硬化呕血

C.肺癌咯血

D.支气管扩张症咯血

E.肺栓塞咯血

6.肺部疾病引起咯血最常见于:

A.肺炎球菌肺炎 B.肺结核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肺梗死 E.克雷白杆菌肺炎

7.持续性粪便潜血阳性,应首先考虑:

A.慢性胃炎 B.反流性食管炎 C.消化性溃疡

D.十二指肠憩室炎 E.胃癌

8.黄疸伴胆囊肿大最常见于:

A.肝胆管以上梗阻 B.胆总管以下梗阻 C.胆囊管梗阻

D 左右肝管汇合部梗阻 E胆囊癌肝门部转移

9.关于颈静脉搏动,正确的是:

A.不一定都有病理意义 B.凡引起静脉压升高者均可出现

C.视诊可见,触诊不可及 D.指颈外静脉的搏动 E.可见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0.安静状态时,出现颈动脉明显搏动常见于:

A.原发性高血压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动脉导管未闭 E.严重贫血

11.胸壁见有静脉曲张,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应考虑为:

A.下腔静脉阻塞 B.上腔静脉阻塞 C.哺乳期妇女

D.门静脉高压 E.缩窄性心包炎

12.胸部触觉语颤减弱,最常见于:

A.肺内大空洞 B.阻塞性肺气肿 C.肺组织实变

D.肺脓肿空洞形成 E.肺不张

13.支气管呼吸音出现于下列哪个部位有临床意义?

A.喉头附近B.胸骨上窝 C.在背部第1.2胸椎附近

D.在背部第6.7颈椎附近E.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胸背部

14.气短,不发热,听诊肺湿啰音出现两肺底,多考虑是:

A.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B.支气管肺炎 C.肺瘀血

D.吸入性肺炎 E.支气管扩张症

15.关于捻发音,下列那项是正确的?

A.出现于吸气末期与呼气初期 B.掩鼻闭口进行呼吸时易听到

C.其产生与肺泡内液体增多或粘合有关 D.出现于肺底部者多为病理性

E.正常时于上胸部亦可听到

16.胸膜摩擦音消失见于下列那种情况?

A.胸腔积液吸收过程中 B.胸腔积液明显增多 C.胸膜高度脱水

D.肺梗死 E.纤维素性胸膜炎

17.舒张期细震颤常见于: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动脉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关闭不全

18.下列疾病中最常引起眩晕、晕厥症状的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肺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缩窄性心包炎

19.舒张早期奔马律由下列那项构成?

A.第一心音分裂 B.动脉瓣第2音分裂 C.二尖瓣开瓣音

D.心包叩击音 E.病理性第3心音

20.舒张早期奔马律的产生机制是:

A.舒张期出现二尖瓣张帆样振动 &nsp;B.心室舒张受限引起振动

C.血液快速注入致顺应性降低之心室肌振动 D.主、肺动脉瓣关闭明显不同步

E.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

21.二尖瓣开放拍击音的产生机制,认为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血液反流造成二尖瓣狭窄

B.心包缩窄致心脏舒张受限,使血液注入迅速中止

C.心室舒张,反流的血液使瓣叶突然暂时关闭

D.舒张期血液快速注入使狭窄、粘连的瓣叶震动

E.以上都不正确

22.奇脉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渗出性心包炎 B.肥厚性心肌病 C.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自发性气胸 E.主动脉瓣狭窄

23.周围血管征不包括:

A.水冲脉 B.颈静脉搏动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股动脉/肱动脉枪击音 E.杜氏双重音

24.二尖瓣狭窄最主要的体征是:

A.二尖瓣面容 B.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 C.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D.心尖部舒张期杂音 E.心前区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25.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根据是:

A.心尖部舒张期吹气样杂音 B.心尖部舒张早期渐弱性滚筒样杂音

C.心尖部舒张中晚期滚筒样杂音 D.心尖部内侧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E.心尖部触到舒张期细震颤

26.二尖瓣狭窄患者咳粉红色泡沫样浆液痰,两肺底有湿啰音,说明病情已处于:

A.肺动脉高压期 B.右心功能不全期 C.左房衰竭期

D.疾病终未阶段 E.左心衰竭期

27.下列各项中,哪项有助于诊断隔膜型二尖瓣狭窄?

A.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B.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C.心尖部舒张中晚期渐强性隆隆样杂音 D.Graham-steell杂音

E.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

28.下列哪项提示左心功能衰竭?

A.交替脉 B.水冲脉 C.短绌脉 D.奇脉 E.重搏脉

29.对急性肺水肿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气促、发绀、烦躁不安 B.咳粉红色泡沫痰

C.心率增快,心尖区有奔马律 D.双肺哮鸣音 E.双肺底湿性啰音

30.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最常见于:

A.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B.缩窄性心包炎 C.大量心包积液

D.右心功能不全 E.阻塞性肺气肿

31.下列哪项不符合胆囊肿大所见?

A.梨形或园形肿物 B.位于右上腹表浅 C.随呼吸上下移动

D.自左向右蠕动 E.触诊呈囊性感

32.大量腹水的体征不包括:

A.腹部膨隆呈蛙腹状 B.水波冲击感 C.脐膨出与下垂

D.振水音 E.腹胀和下肢浮肿

33.匙状指多见于:

A.风湿热 B.营养不良性大细胞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维生素B族缺乏症

34.判定机体缺氧最敏感的指标为:

A.发绀 B.PaO2 C.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D.动脉血氧含量 E.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

问题35~37,下列各项症状提示:

A.呕血伴慢性节律性上腹痛

B.呕血、色红、量大

C.呕咖啡样物,或黑便伴胃酸缺乏

D.呕血前有发热、黄疸、右上腹绞痛

E.呕血伴慢性肾疾患

35.胆道出血

36.消化性溃疡

37.胃癌

问题38~39,下列听诊所见可见于:

A.粗湿啰音 B.细湿啰音 C.中、细湿啰音 D.捻发音 E.胸膜摩擦音

38.支气管肺炎时可听到

39.老年人肺底部可听到

问题40~41,下列听诊所见可见于:

A.第一心音分裂 B.第二心音亢进并分裂 C.第一心音减弱

D.第二心音逆分裂 E.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

40.二尖瓣狭窄

41.二尖瓣关闭不全

问题42~44

A.深部滑行触诊 B.双合诊 C.深压(插)触诊 D.冲击触诊 E.浅部触诊

检查下列疾病宜采用:

42.阑尾炎压痛点

43.胰腺肿瘤

44.大量腹水时检查肝、脾

五、简答题

1.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餐后或劳动后24内体温有无波动?其范围是多少?

2.弛张热的体温特点是什么?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3.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是什么?

4.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特点是:

5.阑尾炎的腹痛特点是:

6.胰腺疾病的腹痛特点是:

7.肾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8.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9.肝源性水肿的特点是:

10.上腔静脉阻塞特点是:

11.喉、气管狭窄所致呼吸困难特点是:

12.心源性呼吸困难特点是:

13.阵发性夜间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14.请说出三种根据咳血的颜色和性状有诊断提示意义的疾病:

15.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是什么?

16.病史的核心部分是什么?一份好的病历此部分应包括哪些内容?

17.在进行间接叩诊时对叩击手指的动作要领要求是什么?

18.肺部过清音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19.胡萝卜素血症与黄疸的鉴别是:

20.腋窝淋巴结有几组?应先触诊哪组?

21.瞳孔检查应注意哪些内容?

22.颈部血管应注意检查哪些内容?

23.语音震颤增强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24.左室肥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

25.当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时,心脏听诊会有何变化?

26.听诊分析心脏杂音的要点是什么?对心脏杂音分类最有意义的是哪项?

27.如何判定腹部限局性隆起为胃型?

28.如何判定腹部限局性隆起为肿大的胆囊?

29.根据哪些判定腹部肿块为脾肿大?

30.急性胃肠穿孔时腹部体检都有哪些表现?

六、问答题

1.对发热病人都应了解哪些情况,方有助于临床诊断?

2.对一有胸痛表现病人应注意了解哪些情况?

3.对腹痛本身应注意了解哪些情况方有助于临床判断?

4.左心衰竭所致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5.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

6.引起国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什么?有无黑便是否是鉴别呕血与咯血的主要依据?

7.评价一份住院病历质量水平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它应包括那些内容?

8.深部触诊包括几种方法?请具体说明都在哪种情况下采用?

9.叩诊时根据什么来判断被叩部位的脏器状况?叩诊手的关节活动要点是什么?

10.作为重要骨骼标志,胸骨角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1.作为重要胸部人工划线锁骨中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2.为判断肺部湿性啰音的临床意义,听诊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3.根据什么判定肺部听到的干啰音是支气管痉挛所致?

14.在哪种情况下肺部听到捻发音为病理性?

15.影响肺部叩诊音的病理因素有哪些?

16.心脏震颤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7.何谓钟摆律或胎心律?有何临床意义?

18.第三心音听诊有何特点?

19.舒张早期奔马律是怎样产生的?听诊有何特点?

20.奔马律有何临床意义?左室奔马律和右室奔马律听诊如何鉴别?

21.心脏杂音的发生机制可归纳为几种?

22.二尖瓣狭窄时心脏听诊所见是:

23.是否可以说功能性心脏杂音均无病理意义?

2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血管检查所见是:

25.通过体检判定主动脉瓣狭窄主要依据是什么?

26.如何鉴别腹部局限性隆起是腹壁抑或腹腔内病变所致?

27.如何判定腹部局限性隆起为卵巢囊肿或是胀大的膀胱?

28.杵状指(趾)常见于哪些疾病?除了看指端形状外,判定杵状指的确切指征是什么?

29.锥体束损害时可出现哪些病理反射?其中最有意义的是:

30.早期胸膜摩擦音与捻发音的主要鉴别点是什么?

31.肺部听诊湿啰音有何特点?

32.听诊时注意湿啰音的分布部位有何临床意义?

心电图检查部分复习题(考试占5分)

1.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电偶的表现形式?

2.常用的心电图导联有哪些?V1-V6电极的位置如何放置?

3.心电图与向量图有何关系?

4.用目测法测电轴时,用哪两个导联,如何判断电轴左偏与右偏?

5.P-R间期,Q波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6.左心室肌在伴劳损的心电特点?

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8.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标准?

9.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10.Wpw心电图诊断标准?

实验诊断部分复习题(考试占20分)

一。名词解释:

1.低蛋白血症 2.隐性黄疸 3.医院感染 4.隐血试验 6.网织红细胞

7.出血时间 8.类白血病反应

二。简答:

1.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包括哪些?

2.利用常用实验室检查如何鉴别三种黄疸?

3.试述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检查的参考值及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4.血小板测定的临床意义?

5.简述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6.简述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的临床意义。

7.简述常见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大波时,其命名应该是:(C)

A.S波 B.Q波 C.QS波 D.qS波 E.q波

2.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C)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房除极 D.心房复极 E.房室结除极

3.关于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E)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4------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E.V5------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

4.关于心电图的价值,下列哪项不正确?(E)

A.能确诊心律失常

B.能确诊心肌梗塞

C.辅助诊断房室肥大

D.辅助诊断电解质紊乱

E.能反映心动能状态

5.根据Ⅰ、Ⅲ导联QRS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下列哪项不正确:(E)

A.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B.二者主波向上,电轴不偏

C.二者主波向下,电轴显著右偏

D.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右偏

E.Ⅰ导联正负波代数和为0,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为+90o

6.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D)

A.P波高而宽

B.P波增宽

C.P波出现切迹

D.P波尖锐高耸

E.P波呈双峰状

7.在心肌梗塞的急性期,梗塞区导联口表现有:(C)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坏死型Q波

C.T波直立

D.缺血型T波倒置

8.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包括:(D)

A.只显示左室肥大

B.只显示右室肥大

C.同时显示双室肥大

D.大致正常

9.下壁心肌梗塞时,典型的梗塞波形出现在Ⅱ、Ⅲ、aVF导联。

10.心肌梗塞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D)

A.R波电压降低

B.异常Q波

C.T波直立高耸

D.ST段抬高

E.T波对称性

11.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E)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不明显

E.V5导联P波倒置

12.关于室性早博的心电图特点:(D)

A.提前出现的宽大QRS波

B.宽大QRS波前无P波

C.其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D.代偿间期不完全

E.QRS波时间>0.12S

13.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C)

A.高血钾

B.高血钙

C.低血钾

D.低血钙

E.低血镁

14.心肌梗塞的部位

A.前间壁

B.广泛前壁

C.下壁

D.高侧壁

E.正后壁

15.关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下列那些正确?(E)

A.连续三个以上的房性早博

B.心率160~220次/分

C.心律绝对整齐

D.QRS波型正常

16.关于心电轴,下列那些正确:(C)

①.Ⅰ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向下------电轴右偏

②.Ⅰ、Ⅲ导联主波均向上------电轴不偏

③.Ⅰ导联主波向下,Ⅲ导联主波向上------电轴左偏

④.正常心电轴在0o∽90o之间

17.简述一度、二度Ⅰ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相对不应期延长]

(1)P-R间期>0.20秒(60-90次/分)

(2)每个P波后都有相关的QRS波

A.二度Ⅰ型(文氏现象)(莫氏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脱漏前最后一个P-R间距最短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P波与QRS波无关,各有自己的频率

D.心房率大于心室率

E.QRS波形态近似正常或宽大畸形

18.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时出现梗塞图形的导联是(C)

A.Ⅱ、Ⅲ、aVF

B.Ⅰ、aVF

C.V1、V2、V3

D.V4、V5、V6

E.Ⅰ、aVL、V5、V6

19.病人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B)

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率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窦性心动过速

E.房颤

20.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是(D)

A.P-R间期进行性缩短

B.R-R间距进行性缩短

C.固定的房室3:1传导

D.P-R间期进行性延长,伴QRS波脱漏

E.P-R间期进行性延长

21.(X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B、C)

A.P波频率后于QRS波群频率

B.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C.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点位置的高低

D.P-R间期固定

22.(X型)二尖瓣型P波心电图的特点(B、C)

A.P波高而尖

B.P波增宽,时间>0.11秒

C.P波有明显切迹,双峰距≥0.04秒

D.P-R间期>0.20秒

23.正常心电图包括以下波和段:P波、R-R间期、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

24.急性心肌梗塞后产生三种类型心电图改变是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

25.房性早博的QRS波可能是

A.正常形态

B.无QRS波

C.右束支阻滞型

D.室性融合波

26.试述心肌梗塞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的心电图表现

A.心肌梗塞分期(4期)

B.超急期 数小时内 T波高耸

C.急性期 数小时至数天 ST段抬高

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改进 篇3

关键词:临床实验 诊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51-02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组成部分,是指医生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1]。在现代医学中,实验诊断学的学习是一名合格医生必须经过的培训,如何在众多检测项目中选择快速、准确、经济、适用的项目是合格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方法、管理理念迅速被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并对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我们教研室在“教育国际化”思想指导下,基于临床工作的实际和现代合格医生的要求,对实验诊断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理顺学习目的

实验诊断学在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临床本科生从基础医学引向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前提,并可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实验诊断学教学目的在于使学员了解实验诊断学有关概念和内容,也包括国内外学科技术方面进展和前沿性的内容;进一步使学生强化实验诊断意识,增强实验诊断临床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内容,并初步具有从事临床实验研究的能力,从而成为本科生学科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根据此目的,我们结合当代临床检验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优化了部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本科生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以后学生走向临床开展医疗、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优化教学内容

2.1 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经营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基本检测项目原理、方法,增加对检测结果的正确认识,从而将这些实验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血常规检查教学中,我们增加了流式细胞仪原理、方法,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增加了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复习,通过这些内容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检验医学新进展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将来临床工作中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2 增加临床检验发展趋势的分析

检验医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是临床医学中最先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临床检验发展趋势的讲解,及时检验(POCT)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在其制定的“POCT循证文件”草案中,将POCT定义为:“在接近患者治疗处,由未接受临床实验室学科训练的临床人员或者患者(自我检测)进行的临床检验是在传统、核心或中心实验室以外进行的一切检验”。POCT是检验医学发展的新领域,作为临床检验一种新的检验手段,分析方法快速、简单,现场分析,减少了样品转送流程,缩短了报告时间,实现了个性化的[2]。但POCT也面临众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检测结果准确性等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讲解,使他们对此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在以后行医过程中培养成对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好习惯。

2.3 减少部分检验方法的讲授

新科技带来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检验技术、方法、仪器不断出现,一些手工、旧的检验方法在大中型医院、甚至一些基层医院已经逐步被淘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减少了这部分检验方法的介绍。血常规是临床检验科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其经历了从手工到仪器,从半自动到全自动,从三分群血液细胞计数仪到五分类血液计数仪,从电阻抗法到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的快速发展。在当前医院中,已经很少利用手工方法进行计数,我们在教学中减少手工计数方法的介绍,而增加了仪器基本原理的讲解,让学员初步了解我们现在大部分医院所采用的检测仪器。我们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强调了检验方法发展的连贯性,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检验医学发展史,让他们体会到检验医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将来可以大展宏图的学科,该学科往往站在医学发展的前沿,增加学员对检验医学的兴趣,使他们对临床医学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3 优化教学方法

3.1 增加实习见习机会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室手工检测的方法了解检验流程,但随着科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与检验科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实验室检查流程,一直是我们教研室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增加了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专门给教研室配备了尿液分析仪、血常规检测仪、以及全自动生化仪,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当代检验科检测的常用方法,增加了对检验科现代检验方法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达到传统与全新概念的有效结合。同时我们增加了同学到检验科见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和检验科一线人员进行交流,对检验科有一个全面的、初步认识,为将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更畅通地与检验人员交换意见,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打下基础。

3.2 增加化验单分析教学

实验诊断学是在医生的医嘱下,临床实验室根据医嘱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当前国内的现状是,医生与实验室人员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化验单来进行:医生通过化验单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需要检查项目,而临床检验科则是根据这些信息和要求对患者留取的标本进行体外检测,然后通过化验单的形式返回给医生和患者,医生再通过全面系统综合分析后,判断患者健康状况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等。因此,化验单是检验科医师和临床医生之间的纽带。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单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院名称、实验室名称、报告题目、就医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病案号、科室、临床诊断、送检医师;二是标本编号、采集时间、种类检验项目及其检验结果、参考值和异常提示;三是送检时间、报告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发出检验报告时,应经2位检验医师检查审核,重要检测项目应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溶血、脂血、黄疸等可能干扰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应在检验报告单的备注栏标明。对有疑问的结果,应复查并主动联系送检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检测。对急诊或危重患者,收取标本和发放检验报告时间应具体到[3]。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规范填写检查申请单,规范出具检查结果,综合全面分析结果等等,使学生对实验前、实验后质量控制有一个全面认识,为将来更好的利用好实验室诊断指标打下坚实基础。

3.3 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医学事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4],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是包括检验医学在内的医学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同学的创新能力。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筛查、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以及肿瘤治疗方案等方面被临床广泛应用,单独使用灵敏度都比较低,特别是用于早期诊断漏诊率较高。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尝试用多项指标组合以提高阳性诊断率,有人主张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用乳腺癌特异蛋白、TPS和C-erbB2,而对于病情监测和术后早期复发用CEA、CA15-3联合应用,我们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根据每个肿瘤标志物的特点,针对不同种类肿瘤进行组合,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从而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加强了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5]。

总的说来,实验诊断学教学是医疗系本科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我们对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紧跟现代临床检验技术发展步伐,熟悉当代临床实验室工作流程、激发同学创新思维,从而为将来他们走向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诊断为患者服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改的实施,将学员从基础医学引向临床医学,以达到“面向世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黄祥芬.即时检验(POCT)发展现状与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54-156.

[3]赵洪波.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31-232.

[4]曾照芳,向华,谢国明,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临床检验仪器学》精品课程建设[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6):737-739.

《临床诊断学》课堂双语教学初探 篇4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临床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2005级学生共7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59人。问卷调查时18人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44人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4、6级通过率为78.5%。

教材:以《TEXTBOOK OF DIAGNOSTICS》(诊断学),Richard F.leBlond Richard L.DeGowin Donald D.Brown著(第一版)为主,以统编教材《诊断学》陈文彬主编(第六版)为辅。

双语教学实施方法:采用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2],课堂教学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普通英语和专业词汇结合。简单内容用英语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先用英语后用汉语复述、解释。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要求。于学期末《临床诊断学》课程结束后,学生采用匿名问卷填写各项内容,共发放问卷79份,回收问卷79份,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认可度

学生对双语教学认可度的调查结果见表1,多数同学认可双语教学。

2.2 学生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于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对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别也较大,见表2。

2.3 学生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要求,见表3

3 讨论

3.1 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需要。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在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中,双语教学能够使医学生较早地了解国外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教材,增强国际竞争力。能否掌握和应用英语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已经成为衡量高校能否培养出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准。在《临床诊断学》中逐步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对促进学生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及培养专业英语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提高学生对临床课双语教学的认识和学习的自觉性。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是认可的,认为开展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有必要(60.8%),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英文的学习(53.2%)。少部分学生(10.1%)对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对开展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意义的认识度、学生自身英语水平、教师的素质等等。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通过英语来更快更好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参与双语教学的愿望;师资力量是医学双语教学的关键。执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过硬的医学专业英语,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为师生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双语教学应在学生进入临床课之前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期间就开展。要加强和学生的英语交流,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3.2 双语教学中使用英文授课的比例

在临床医学双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英语使用量非常重要。必须明确,英文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和科目,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掌握专业课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下,提高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切不可本末倒置,把双语教学转化为专业外语的学习,片面强调较高的英语使用量而以牺牲专业知识为代价,影响学生对医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掌握[3]。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中,每课时使用英语授课占60%左右,而调查结果多数学生(73.4%)更愿接受英语使用量在50%左右。我们认识到,必须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组织双语教学,把握好课堂英语授课的比例。应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过渡式教学法,采取由少到多、由浅至深,从基础学科到专业学科逐渐推进的教学方法[4]。对于授课内容简单且易于理解的,可用英文讲授,而对于授课的难点和重点或专业词汇较多的部分,应用中文及时进行翻译、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路,避免丧失听课的乐趣。

3.3 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

培养医学生,首要的任务是使其牢固地掌握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开展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决不是简单追求形式的新潮,更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调查显示,能适应双语教学形式的学生比例并不理想,课堂上只有51.9%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超过教师所讲内容的50%以上,有21.6%的学生课堂上基本听不懂,这与4、6级未通过率为21.5%相吻合。我们比较了接受传统中文教学的2004级学生和接受双语教学的2005级学生《临床诊断学》考试成绩,考试均采取教考分离,由学校题库统一出题,两个年级考题的难易度相当且均为中文题目,考试结果:2004级平均分为80.7分,2005级平均分为82.0分,两个年级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双语教学并未影响到学生的医学专业学习,但对于2005级中48.1%对课堂知识掌握得不理想的学生而言,双语教学无疑是显著增加了他们的课后学习的负担。

3.4 配套双语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合适的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双语教学采用的教材难度应适中,包括英语难度和专业难度,但目前缺乏合适的双语教学配套教材是各医学院校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版教材无疑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其英文表达规范,且实用性强,临床案例丰富,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原版教材与国内统编教材在内容上差别较大,其内容较多,拓展面大,学生读起来有难度,且价格昂贵,学生难以负担。目前国内不少学校采用的是自编双语教材。我们则采取以英文教材《TEXTBOOK OF DIAGNOSTICS》为主,统编教材《诊断学》为辅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形式(55.7%),为减轻学生购书的经济负担,我们采取了英文教材学校统一购买并借给学生使用,中文统编教材学生自购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2001]4号文件,2001.

[2]宋汉君,罗佳滨,张春斌,等.医学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1(27):69.

[3]文爱清,王军,陈伟.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6,12(5):1182.

超声诊断学教案 篇5

一、定义: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来诊断疾病的科学。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超声的物理特性主要有:

良好的指向性:超声波与一般的声波不同,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在介质中呈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这便是可用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

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当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相邻介质的界面时(声阻抗差大于0.1%),声阻抗(Z)=密度(ρ)?声速(C)。即可产生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超声仪正是通过对反射和散射回来的信号进行接受、分析来诊断疾病。

吸收与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声能逐渐减弱,这除了与声束的扩散、界面的反射、散射使声能衰减外,还有介质吸收导致的衰减。不同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的吸收衰减程度不一,如:恶性肿瘤和脂肪肝等吸收衰减程度就非常大,借此我们可用来诊断这些疾病。在同一种组织中又随超声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故检查深部脏器病变时,我们可采用低频探头来检查以增大穿透力。

多普勒效应:指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波频率改变的现象。这种发射声波与接受声波间频率的差值称频移。由于频移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故超声仪通过计算频移的大小,即可计算出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这一物理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等活动脏器疾病的检测。

二、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诊断仪主要由主机和探头(换能器)组成。

目前临床用于检查的声波频率一般为2.5~10MHz。频率越高,分辨力越高,图像越清晰,但穿透力下降,检查深度变浅。频率越低,穿透力越好,检查深度增大,但分辨力下降,图像越不清晰。

三、超声设备: 1.A型超声仪(A超):

超声仪发射一束声波,并对反射回来的声波在示波屏上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的诊断方法。反射回来的声波越多,波幅越高,反之越低。可以用来测量组织界面的深度,其缺点是遇有复杂病变,一维图像难以解释。目前已基本淘汰。2.B型超声仪(B超):

B型诊断法是在A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回波信号不是以幅度的形式显示,而是以明暗不同的光点显示。即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则亮,反之则暗。由于采用多条声束连续方式进行扫描,故可显示脏器的断面图像。具有形象化、直观性能好等优点,是现代超声诊断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3.M型超声心动图(M超):

M型诊断法是将一束超声的回声信号以明暗不同的光点显示出来,并描绘出这些光点随时间不同的运动曲线。反应了体内各层组织与体表(探头)间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横座标代表时间,纵座标代表距离。主要用于详细观察运动脏器的运动情况。如用于心脏时,其可以形成一系列与心脏同步的心脏深度变化曲线,能用于诊断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D型超声仪(D超):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当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波的频率会有所改变。前后两种频率之差称为频移。D型诊断法就是通过对运动的脏器和血流发射一束超声波,获得多普勒频移,组成频谱图,通过分析频谱图,获得运动的脏器和血流的速度、方向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常见的频谱图横座标代表时间,纵座标代表频移或速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5.彩色多普勒血流现像(CDFI):

CDFI诊断法是依据多普勒原理,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以实时彩色编码显示血流及血流方向的方法,增强了对血流的直观感。一般血流朝向探头显示成红色,离开探头显示成蓝色,高速血流呈五彩血流。在腹部各脏器,尤其是心血管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四、超声诊断的范围及主要用途:(一)超声诊断的范围: 几乎涉及全身各个脏器。

1.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诊断脑血管病 2.各种心脏疾病的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 3.肺部及胸腔检查

4.腹部检查:肝、胆、胰、脾、肾、输尿管、膀胱、胃、肠、腹膜腔、腹膜后等疾病检查

5.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卵巢、输卵管、盆腔等部位的疾病检查 6.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检出子宫及附件部位的微小病变

7.产科超声检查:可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胎盘功能、检出各种胎儿畸形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8.小器官超声检查:甲状腺、乳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眼睛等

9.周围血管超声检查:可对周围血管病变进行详细评价,是一种无创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其准确性可与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相比美

10.前列腺经直肠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检出前列腺内4毫米大小的微小癌症 11.经食道超声检查:可进行复杂的心脏畸形检查及评价食道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 12.介入超声:活检进行病理确诊、肿瘤的介入治疗、囊肿硬化治疗、及各种造影诊断

13.术中超声: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指导手术(二)超声诊断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2.检测囊性脏器的大小、形态、走向及某些功能状态; 3.检测心、大血管及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4.鉴定脏器内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部分可鉴别良、恶性; 5.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并对积液量进行初步估计; 6.随访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各种病变的动态变化;

7.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导管置入,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三)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1.超声对骨骼、肺和肠管等强反射的组织器官检查受限。

2.声像图表现所反映的器官和组织声阻抗差的改变只有一定的规律性,而缺乏病源上的特异性,需注意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

3.超声成像中的伪像较多。

4.显示范围较小,图像的整体性不如CT、MRI。

五、临床应用:(一)肝脾声像图:

使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可探及肝脾内3mm直径的液性病灶及5mm直径的实质性病灶。对液性与实质性病灶的鉴别正确率接近100%。

1.正常声像图:

正常肝脏轮廓光滑、整齐。轮廓呈强回声带而且清晰,实质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均匀。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显示清晰。

2.病理声像图:(1)肝囊肿:

①肝内可见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薄壁无回声区。②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可有侧壁声影。③后方回声增强。(2)肝血管瘤:

①肝内可见高回声(少数为低回声)肿块声像。②肿块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但无包膜回声。③肿块内部光点分布尚均匀,其内可见筛网状无回声区。④随访观察,短期内肿块无明显增大现像。(3)肝癌:

①肝内可见一个、数个或弥散的肿块声像。②肿块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或规则。

③肿块内部回声可表现为:强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及混合回声。内部回声多不均匀。

④许多肿块周围常可见晕环声像。⑤肿块周边肝内血管和胆管常受压移位。⑥门静脉内常可见癌栓声像。

⑦肝门和腹膜后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声像。(二)胆囊、胆道及胰腺声像图: 1.正常声像图:

胆囊、胆道及胰腺检查前需禁食早餐。

正常胆囊切面呈椭圆形或茄性,囊壁为轮廓清晰的光环,厚度不超过3 mm。囊内为无回声区。胆囊长度不超过90 mm,前后径不超过4 0mm。

正常胆总管表现为管状无回声带,内径小于8 mm。上段位于门静脉前方,下段位于下腔静脉前方。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并行,内径不超过2mm,一般不易显示。

正常胰腺边界光滑整齐,内部回声近似肝脏或高于肝脏。光点细,分布均匀。胰腺中部可见主胰管通过,其内径一般不超过2mm。

2.病理声像图:(1)胆囊结石:

①胆囊腔内有一个或数个强回声光团; ②光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③光团后方伴明显声影。(2)胆管结石:

①胆管分布区域可见大小、形态不一得强光团,后伴明显声影; ②近端胆管因受阻而扩张。(3)急性胰腺炎:

①胰腺轮廓不清,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

②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胰腺实质呈不均匀低回声,有时甚至接近无回声,如胰腺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③胰腺周围及腹腔内因渗出可出现腹水无回声区。

(三)妇产科声像图: 1.正常声像图:

膀胱适度充盈是妇科疾病超声检查的基本条件,妊娠中晚期超声检查无须充盈膀胱。子宫位于膀胱后方。位置可分为前、中、后三种。子宫纵切面呈倒犁形,横切面呈椭圆性。轮廓清晰、光滑。肌层呈中等回声,宫腔线呈线状回声,宫腔线周围为内膜回声,其厚度、回声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

正常卵巢切面呈卵圆形,位于子宫两侧外上方或宫体侧后方,位置不定。正常卵巢约3cmx2cmx1cm大小,内部回声约高于子宫。其内常可见多个卵泡回声。

2.病理声像图:(1)子宫肌瘤: ①子宫增大。

②子宫内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肿块声像,肿块内部光点分布一般尚均匀,部分可见旋涡状声像改变。

③肿块体积较大时,可使宫腔线移位。(2)早孕: ①子宫增大。

②一般在妊娠5周,宫腔内即可见一中央为无回声,周边为一圈环形强回声胚囊声像。③妊娠6周,即可见胚芽及胎心搏动。

④妊娠12周,可显示成形的胎儿及椭圆性的抬头声像。(3)葡萄胎: ①子宫增大。

②子宫腔内充满蜂窝状回声。

③宫腔内一般无妊娠囊、胎体及胎心搏动。

④部分患者子宫两侧可见黄素囊肿,呈圆形或椭圆性无回声区,内有分隔。

(四)超声心动图: 1.正常超声心动图:

(1)M型超声心动图:取样五个标准区域,分别是:心底波群、二尖瓣前叶波群、二尖瓣前后叶波群、心室波群或腱索水平波群、心尖波群。心底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主动脉壁及主动脉瓣的运动情况。二尖瓣前叶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二尖瓣波幅及左室流出道德宽度。二尖瓣前后叶波群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右室流出道内径及二尖瓣前后叶的运动关系。心室波群或腱索水平波群是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与搏动幅度的标准区域。心尖波群通常不作为特殊测量的部位。

(2)二维超声心动图:能较直观的观察心脏结构与心壁各部分得运动情况。常用切面有以下几种: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切面。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指应用多普勒效应得原理来测定心脏大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可检测和确定心内分流与反流性、狭窄性病变,并可作出定量估价。各瓣口正常频谱如下:

①二尖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四腔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上的双峰图形。第一峰(E峰)出现于舒张早期的左室快速充盈期;第二峰(A峰)出现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

②主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五腔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下的三角形。③肺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底短轴切面进行探测。频谱呈向下的抛物线形。④三尖瓣口血流:同二尖瓣。(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①二尖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四腔切面进行探测。呈现舒张期红色血流束。②主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尖五腔切面进行探测。呈现收缩期蓝色血流束。③肺动脉瓣口血流:多采用心底短轴切面进行探测。呈现收缩期蓝色血流束。④三尖瓣口血流:同二尖瓣。2.异常超声心动图:(1)二尖瓣狭窄: M型:

①二尖瓣前叶呈城垛样改变。②二尖瓣前叶与后叶呈同向运动。③左房、右室增大。B型:

①二尖瓣叶增粗、回声增强,舒张期二尖瓣前叶瓣体向左室膨出,呈圆顶状凸起。②二尖瓣开放面积缩小。

③左房、右室增大,左心耳可有附壁血栓的异常回声团。D型:

①二尖瓣口舒张期可探及湍流频谱,峰值流速增快。CDFI:二尖瓣口舒张期可探及五彩镶嵌彩流信号。(2)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M型:

①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②室间隔呈异常运动,即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B型:

①房间隔上或中部回声中断,断端回声增强。②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D型:置取样容积于缺损口右房侧,可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正向三峰湍流频谱,分流速度通常可达1-1.5cm/s。

CDFI:以红色为主五彩血流束自左房经缺损口流向右房。(3)Fallot四联征: M型:

①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②主动脉及右室内径增宽。③右室流出道狭窄。B型:

①主动脉增宽,骑跨于室间隔上。

②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有较大的室间隔缺损。③右室流出道狭窄。④右室肥大。D型:

①室间隔缺损处,可见双向血流频谱。②右室流出道狭窄处可见收缩期湍流频谱。CDFI:

①室间隔缺损处,可见红蓝双向血流信号。②右室流出道狭窄处可见收缩期以蓝色为主五彩血流束。

心脏超声检查

一、正常心脏解剖

(一)正常心脏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正面观心脏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后方有食管、气管、胸主动脉等。两侧是肺与胸膜。

上方有主动脉、肺动脉及上腔静脉的出入口,下方为膈肌。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

四个腔:左室、左房、右室、右房 两个隔:室间隔、房间隔 两条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 四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三)正常心脏超声表现

1、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

⑴胸骨旁声窗:左室长轴图、右室流入道长轴图、右室流出道长轴图、左室心尖短轴图、左室乳头肌短轴图、左室二尖瓣腱索水平短轴图、左室二尖瓣口水平短轴图、左室流出道短轴图、大动脉短轴图(主动脉短轴图)、肺动脉分叉短轴图等。

⑵心尖区声窗:心尖四心腔图、心尖五心腔图、心尖区冠状窦五腔图、心尖区左室长轴图、心尖区两心腔图。

⑶剑下区声窗:剑下区下腔静脉长轴图、剑下四心腔图、剑下五心腔图、剑下左室长轴图、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图、剑下主动脉短轴图、剑下心房两腔图。

⑷胸骨上窝声窗: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图、胸骨上主动脉弓短轴图。

2、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

⑴主动脉根部波群: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图为标准切面,使M型取样线通过主动脉根部,可显示胸壁、右室流出道前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壁、主动脉瓣、主动脉后壁、左房腔、左房后壁等M型曲线。

⑵二尖瓣水平波群:

①把M型取样线移动至二尖瓣前瓣瓣尖处,可显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部分)、室间隔、左室腔、二尖瓣前瓣、左室后壁等M型曲线。

②如M型取样线移至二尖瓣前、后瓣的瓣尖处,则可同时显示二尖瓣前后瓣的M型曲线,其后方为左室后壁。

⑶心室波群:把M型取样线移至二尖瓣腱索水平。可显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一部分)、室间隔、左室腔、二尖瓣腱索、左室后壁等M型曲线。

3、心脏正常血流频谱特点

⑴二尖瓣: 二尖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特点为从基线向上的窄带脉冲波型。舒张早期(快速舒张期)及舒张末期(心房收缩期)分别有一脉冲波,分别称为E峰、A峰。E峰〉A峰。

⑵三尖瓣: 与二尖瓣相似,但E峰、A峰值均小于二尖瓣。⑶主动脉瓣:从心尖五心腔图检查:主动脉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从基线(零位线)向下的负向窄带脉冲波。略呈三角形,收缩期出现,其血流速度大于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⑷肺动脉瓣:从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图检查,肺动脉瓣口血流的多普勒频谱特点与主动脉瓣口的相似,呈窄带状三角形或抛物线形脉冲波,但血流速度小于主动脉瓣口。

⑸主动脉: 从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图检查,升主动脉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正向频谱,降主动脉血流为负向频谱,主动脉弓血流为正向频谱。

⑺腔静脉: 上下腔静脉为静脉血,其多普勒频谱呈连续的起伏波形。受呼吸影响大,深吸气血流速度增大,深呼气时血流速度减低。

⑻肺静脉: 肺静脉血流的多普勒频谱为双峰波形。收缩期有一个正向脉冲波(S波),舒张期也有一个正向脉冲波(D波)。

二、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狭窄:

⑴瓣增厚、开放受限、瓣口开放幅度小于2.0cm,二尖瓣口面积变小(≤2.5cm2)。左心房明显扩大。

⑵前后瓣同向运动。

⑶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升高,E峰大于1.5m/s,舒张早期瓣口血流平均减速度明显减慢。

2、二尖瓣关闭不全:

⑴二尖瓣轻—重度增厚,重症者可显示二尖瓣口不能合拢,左心扩大。

⑵彩色多普勒显示在收缩期有从左室倒流向左房的血流信号,测返流分数(RF)大于25%~30%。

3、主动脉瓣狭窄:

⑴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升高,可大于2.5~3.0m/s,瓣口面积小于2.0cm,瓣口开放幅度小于15mm。

⑵彩色多普勒显示瓣口有高速射流,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压增高,可达150mmHg或以上,跨瓣压差增大,大于30mmHg。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⑴主动脉瓣可增厚(增厚程度不等),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左心扩大,二尖瓣叶有舒张期振动运动,左心、主动脉扩大。

⑵舒张期显示从主动脉口倒流到左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返流分数大于或等于25%。

三、心包积液

1、检查方法:

常用胸旁左室长轴、短轴切面图进行检查测量。

2、超声表现:

在心包腔内显示无回声区即为有心包积液。如心包积液量较大,则前后心包都能显示无回声区。在心尖短轴图可以测量心包积液的最大量。

3、半定量法:

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小于100ml。左室后方心包腔无回声区小于10mm。中量心包积液:积液量为100—500ml。整个心脏被液暗区所包绕,心室前方无回声区宽度小于10mm时。

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为500ml以上。整个心脏被液暗区所包绕,心室前方及后方的无回声区宽度达10mm时,积液量约800ml。心室前方及后方的无回声区宽度为20mm时,积液量约1250ml。

四、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⑴病理分型(继发孔房缺):

中心型:在卵圆孔处,最多见,缺损一般较大。下腔型:在下腔静脉入口处,即房间隔后下方。上腔型:位于房间隔后上方,与上腔静脉入口相连。混合型:即兼有两种以上类型的大缺损。⑵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显示房间隔中断(以剑下心房两腔图的显示最准确)。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

彩色多普勒: 显示血流信号从左房经中断处(缺损)流向右房,这是最准确的诊断依据。频谱多普勒: 显示持续双期的血流频谱。

2、室间隔缺损: ⑴病理分型: 干下型 嵴上型 嵴下型

单纯膜部型(多见)隔瓣下型 肌部缺损(少见)⑵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 从多个切面图均可检出室间隔中断。左室、右室扩大,肺动脉增宽。彩色多普勒:显示从左室经缺损处到右室的血流信号(确诊的方法)。

频谱多普勒:收缩期在缺损口的右室侧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分流血流速度一般均可达3m/s以上。

⑶超声定位:

干下型缺损可显示在肺动脉瓣下方,隔瓣下型缺损可显示在三尖瓣隔瓣下方或其附近。

胸旁左室长轴图显示的缺损多为嵴下型或嵴上型。

3、法乐四联症: ⑴病理: 主动脉骑跨 肺动脉狭窄(漏斗部狭窄、瓣狭窄、主肺动脉狭窄)室缺(多为嵴下型)右室肥厚

⑵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6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 诊断学教学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155-01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在一些临床学科诊疗疾病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在某些方面发挥着其他诊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而超声诊断学已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超声诊断学教材内容多、教学层次不同,如何在仅有的8个学时内把诊断学精髓传授给学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问题。现将这些年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做如下探讨。

1 不断强化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超声诊断学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其基础是人体解剖结构,只有较好地了解人体解剖和断层解剖,才能正确认识正常组织的超声图像以及鉴别异常图像,并能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和诊断。在掌握超声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特点的同时,必须牢记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学特点和疾病的病理变化,把声像图与病理、生理改变结合起来分析,才有利于正确进行超声检查以及对超声图像的分析,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2 归纳总结,化繁为简,刻意设置教学技巧

超声诊断学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因此,在诊断教学中要善于归纳,化繁为简,如以“红迎蓝离”四个字概括了迎着探头为红色,远离探头为蓝色的彩色多普勒理论。在教学中,根据课程需要刻意设置一些教学技巧,无疑会使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1.1 适当的课前提示

用生动的言语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和课程重点、难点,让同学对整个课程有个大概了解,同时也把学生听课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好奇去听课,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1.2 注重学生的理解

多用一些生动例子配合讲解,把情节塑造的生动、紧张一些,吸引学生听课。多做类比:把重度肾积水的二维超声图像比作画家的“调色盘”,把难以解释清楚的“M型超聲”比作学生熟悉的心电图。

1.3 巧妙运用语言

语言是吸引学生听课的主要手段,妙语连珠的堂客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认真下功夫,精心组织语言。

1.4 多提问

激发学生多问题的思考,也可以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师生思维互动,提高听课效率。

3 注重立体思维、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超声诊断学是形象思维学科,用立体思维观察图像是超声诊断学学习的必要前提,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立体思维习惯意义重大。超声检查可从不同方位、多侧面、多角度观察病变的的大小、回声、边缘及周围组织的改变,这是超声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像有利于理解、分析图像。

超声诊断仪具有非常多的功能,所以,操作实践的教学理所当然成为超声诊断学实习时的教学重点[2]。在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使学生都能上机操作亲身体验;将便携式彩超仪的教学诊断仪器带进课堂直接应用于授课,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超声图像是切面图像,对一些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置入、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等,对超声切面图像不容易理解,可在讲解前让学生看一些实物或图片,再讲解它在超声图像中的具体表现。同时,学生在进行超声图像识别时,一定把人体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分析,把基础知识和超声图像练习起来,去一反三、准确定位;对典型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强化学生大脑中对该病例超声声像图表现的印象。对操作所得图像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及临床应变能力,便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活跃互动教学氛围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形式变成字、图、声、像并茂,采取直观真实的图像观察并认识病变,在理解上由难变易。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吸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观体验及主观能动性。如左心房内粘液瘤与血栓二维图像均可见心房内实性占位,前者有蒂相连,可随心脏收缩、舒张而规律活动。典型左房粘液瘤舒张时经二尖瓣口伸向左室腔,收缩时返回左房内,如同一个动物吞吐自己大舌头。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动态图像,学生即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器官立体结构和比邻关系,提高学生自学和实际工作能力。

5 教授内容紧跟超声新技术

近年来,平均每隔一年时间就有一项新的超声技术出现,并应用于临床研究,它使超声医学专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中,以往教学内容仅侧重于二维、M超、多普勒的超声表现。近几年,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组织多普勒显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心脏实时三维成像,负荷超声心动图、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声学定量和彩色室壁运动分析,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及依据都发生了变化,故教学内容上也应进行调整,使学生对冠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和掌握[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重视前沿技术学科发展动向。如通过超声医学协会的远程会诊及百家讲坛的学习,不仅能获取更多更直接的先进医学信息和诊断技巧,扩大了视野和知识范围有提高了医疗水平,并能迅速培养出一批技术业务精湛、学风严谨的技术人才。故超声诊断学教学内容必须紧跟超声新技术,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和调整,授课教师要及时向学生适当讲授新知识、新技术。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4].一种教学方法能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5],把超声诊断课讲好。

参考文献

[1] 游岚岚,朱小虎等.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1,8(l1):118-119.

[2] 彭梅,姜凡等.超声诊断学实习教学体会[J].安徽医药.2011,15(6):790-791.

[3] 游宇光,葛贻珑等.临床医学超声分流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9):1161-1162.

[4] 姚炜等.讲好医学超声诊断课的一些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2):205-207.

《胸部CT与MRI诊断学》 篇7

(主编:蔡祖龙, 高元桂;ISBN:978-7-80194-575-1;精装, 出版日期:2005年9月;定价:126.00)

本书共24章, 内容包括CT的基本知识与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 (MRI) 的基本知识、胸部CT和MRI解剖、胸部病变的CT和MRI基本征象以及胸部各种疾病的CT与MRI检查技术。重点对气管、支气管、肺结核、肺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纵隔病变、肺部原因不明疾病、胸部弥漫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CT和MRI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 附有大量珍贵的临床图片资料, 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于从事影像学诊断的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邮购电话:010-51927278;联系人:王群。

《胸部CT与MRI诊断学》 篇8

(主编:蔡祖龙, 高元桂;ISBN :978-7-80194-575-1;精装, 出版日期:2005 年9 月;定价:126.00)

本书共24 章, 内容包括CT的基本知识与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 (MRI) 的基本知识、胸部CT和MRI解剖、胸部病变的CT和MRI基本征象以及胸部各种疾病的CT与MRI检查技术。重点对气管、支气管、肺结核、肺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纵隔病变、肺部原因不明疾病、胸部弥漫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CT和MRI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 附有大量珍贵的临床图片资料, 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于从事影像学诊断的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邮购电话:010-51927278;联系人:王群。

《胸部CT与MRI诊断学》 篇9

(主编:蔡祖龙, 高元桂 ;ISBN :978-7-80194-575-1;精装, 出版日期:2005年9月;定价:126.00)

本书共24章, 内容包括CT的基本知识与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 (MRI) 的基本知识、胸部CT和MRI解剖、胸部病变的CT和MRI基本征象以及胸部各种疾病的CT与MRI检查技术。重点对气管、支气管、肺结核、肺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纵隔病变、肺部原因不明疾病、胸部弥漫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CT和MRI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 附有大量珍贵的临床图片资料, 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于从事影像学诊断的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邮购电话:010-51927278;联系人:王群。

《胸部CT与MRI诊断学》 篇10

(主编:蔡祖龙,高元桂 ;ISBN :978-7-80194-575-1;精装,出版日期:2005年9月;定价:126.00)

本书共24章,内容包括CT的基本知识与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知识、胸部CT和MRI解剖、胸部病变的CT和MRI基本征象以及胸部各种疾病的CT与MRI检查技术。重点对气管、支气管、肺结核、肺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纵隔病变、肺部原因不明疾病、胸部弥漫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CT和MRI的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附有大量珍贵的临床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于从事影像学诊断的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邮购电话:010-51927278;联系人:王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诊断学】相关文章:

诊断学05-25

中医诊断学04-24

发热诊断与鉴别诊断08-09

发热诊断和鉴别诊断08-09

诊断学论文范文05-09

诊断学讲稿范文05-22

诊断学查体范文05-22

中医诊断学范文05-23

诊断学论文提纲11-15

诊断学课程作业05-09

上一篇:数学建模案例下一篇:军队公务卡结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