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2024-05-07

语文课堂的金钥匙(精选十篇)

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 就会激发强烈的探索与求知欲, 并会因此不懈的投入到此类活动中, 一旦遇到困难, 它往往会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给人以惊奇。”由此可见, 要想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枯燥, 乏味的现状, 就不能缺少这把金钥匙———兴趣。

一、培养兴趣, 树立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调动, 教师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励学生的干劲, 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能使学生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 每位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树立学生对这一学科的信心, 才能让学生在不觉乏味的情况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画面再现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恰当的运用图画, 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 使学生由静联想到动, 从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画外, 感受画中情, 体会画中美。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宋代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 在教学中, 教师自己把某篇文章中的中心讲清讲透, 而不是把所有的段落的意义都讲细讲到, 要造成悬念, 启发学生思索回味, 前后贯通, 探索作答。如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 将所有的知识中的重难点全部灌给学生, 这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扼杀学生学习中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只要把学法指导有机的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法, 才能让学生自己去学, 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发现优点, 展现自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都向他们打开他的精神领域, 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点, 展示自己, 宣告成功的‘我’的存在, 从人的自卑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 感到自己并不是低人一等, 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可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自身的闪光点, 我们教师要做到现代都市的“伯乐”, 不断地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有用之才, 让他们拥有发展的机会, 成功的机会。

五、营造宽松氛围

教育先行者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成功始于师生的平等”。要打破常规改变教师冷眼厉色让学生害怕, 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现状, 就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心与心的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营造宽松的氛围, 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主动求索教材内容, 积极去领悟, 去发现。

开启语文课堂的四把钥匙 篇2

大冶市北门小学

吴新荣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语文教学更具理性化,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乐趣和吸引力,已经引起了中小学语文老师深入思考和广泛探讨。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又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语文课堂中学到知识呢?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遵循“理念”,巧设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俗语说:“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精心设计教案是我们每个老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按新课改的要求,教案设计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并对整个教学流程具有指导性与实践性。

《草原》是老舍先生笔下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我按照“认字解词,分段讲读,反馈,总结”的思路进行授课,结果不太令人满意。一节课下来,我累得半死,学生学得也无趣,课堂无活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试问:工业流水线的流程式教学,怎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怎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的平台?课后我伏案沉思,深刻反省,问题出在我自认为“精心设计”的教案上。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本学期再教这课时,我洗心革面地理起头绪来:认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反复阅读课文,仔细揣摩文章内涵。在经这了一番精心准备后,我将《草原》一课的教案重新设计、修改、整合,再面对同样的学生群体授课,结果截然不同。例如学习“草原美景”这部分时,我先播放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不同层次的深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读中真切地体会到草原的美丽风光。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修改后的教案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本,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此,老师应该把握好文本,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大放异彩。

二、激情导入,为读铺垫。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白,语文课前的开场白十分重要,它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草塘那令人陶醉的意境之中,我播放了一段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关的一幅幅画面,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品味,我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窥视学生表情的变化,当我看到孩子们那好奇、渴望的眼神时,点击画面,迅速停机,随即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刚才从大屏幕中欣赏到了什么?这草塘的景色怎样?”生答:“大、美、可爱!”“啊,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么想不想去那儿参观呀?”“想!”“好!这节课我们就随导游小丽去领略《可爱的草塘》(板题)美景,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的。”这样导入课文,既把学生带到了一个遥远的思路空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灵感,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语文奠定了基础,对完成教学任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品读感悟,精彩纷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来灵活应用,在授课中,老师应该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他们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品读感悟所带来的愉悦。

《第一场雪》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教学时,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弄清“瑞雪兆丰年“这句话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我有意设疑:

1、为什么这样的一场雪就能给农民伯伯带来大丰收呢?

2、作者这样写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6-7自然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时,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懂的地方最多,答案最准确。我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兴致盎然地读、议、说起来,三、四分钟过后,一只只很有自信的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雪融化后水渗进泥土滋润了庄稼,促进了小麦的生长;还有的学生说:大雪可以冻死糟蹋庄稼的越冬害虫,这样庄稼就能茁壮成长了„„,听了孩子们的精彩发言,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使他们体会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这真是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情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鸟的天堂》是一篇可读性非常强的课文,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榕树的美丽和众鸟纷飞的壮观场面,我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品读课文7-8,11-13这几个自然段,从重点句子的字里行间,理解其含义。教学时,我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个别读、小组读、配乐朗读、齐读、赛读,让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读中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做到:“书入我心,我心入书”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精彩是读出来的效果。

四、以评促学,用心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给儿童的劳动的快乐,肯定他们的积极表现,能唤醒蕴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信心。”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勇于表现自己,给他们搭建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当学生深情地读完课文时,我会说:“你真会读书,如果注意点节奏,那更是完美无缺了!”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也适时的评价:“你真棒!说得精彩极了,这样保持下去,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等等。课堂中,我就是常常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我发现适时评价学生不但可以开启孩子们的智慧,能给孩子们的自豪感、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灵感和表达能力。这样既教书又育人,真正地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不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开启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语设计;课堂教学;培养激发

H193

导语,就是一首交响乐中美妙绝伦的序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打开知识的宝库。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语设计要新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

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导语设计要有艺术性。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起伏、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初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进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拔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沟通彼此的心,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学才智得以增长。

总之,教师设计的导语达到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在美与情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三、导语要有知识性。

教師在设计导语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 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运用“温故而知新”法的导语时,可以从知识点入手,也可以从题材、内容、风格处着眼。

了解了导语的特点,课文课的导语应如何设计呢?

1.悬念式导入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疑难、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种种疑惑,激起追踪溯源, 急欲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班有个同学作文中写道:我生性耿直,说话喜欢竹筒里倒豆子爽快,从不拐弯抹脚。

眼睛里容不得半点砂子,见到同学有错误,就会毫不客气地给指出来,可这样做常常不被理解,同学和疏远了,自己感到很苦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做错了吗?”……同样是奉劝别人改正错误,邹忌却收到较好的效果,齐王不仅没有龙颜大怒,还诚恳地接受了邹忌的见议,并用于治国,取得了显著成效,是什么原因导致两种情况取得不同的结果?从中我们又可取得哪些启示呢?

2.情境式导入法

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其它手段进行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美的追求,使学生兴趣盎然,情绪感奋地自觉接受教学内容的吸引,因而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切的体味,发挥教学的“磁性作用”。

3.激疑促思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老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将疑问的“彩球”抛给学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片刻的思索后,立即进入语文学习的天地中。

4.温故知新法

语文课本是一个庞杂,却又自成序列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温故知新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东西,在“知彼”之后再来“知此”,引“故”为“新”所用。“温故”时不仅可以由老师归纳概括,还可以由学生直接参与陈述、讨论得出结论。

5.作品作者评介法

选入教科书的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精品,相当一部分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艺术丰碑。还有些范文作者更是文坛“大腕”,是名垂青史的大手笔。李白、杜甫、白居易、鲁迅、《史记》、《红楼梦》,等等,都是令人折服的。讲授此类课文,教师可从作品、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崇敬感。我曾经作过这样的一个开场白:“唐代大散文家韩愈在诗中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指李白,杜指杜甫是公认的‘诗史,而代表‘诗史杜甫的作品是六姊妹花‘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而其中最艳丽、最芬芳的一朵花当属《石壕吏》。《石壕吏》妙在何处?它为什么能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课堂导入之法远不止以上这些,可视情形使用,而且,就同一教学内容,导入法也无定数,可此可彼。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把纷乱的杂念放下。” 导语,是否该“‘语不惊人死不休”呢? 这就要求教师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

参考文献:

[1]胡春江.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7

创设情境:打开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4

针对以上问题, 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应当实施的策略如下:

一、重视学科性, 紧扣教学内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 紧扣教学内容, 凸显学习重点。当然, 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强调学科性, 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 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 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语文的人文性和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例如教授《竹影》时,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略读文章, 发现童趣之美, 进而对文章加以品读, 领略国画艺术之美。先运用略读的方法, 带领孩子由浅入深理解课文, 然后将品读内容放到文中最重要的段落来完成, 领略国画艺术之美, 又不能将之处理为美术课, 而是紧扣文本,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理解课文、接受审美熏陶。

二、注重问题性, 锁定教学目标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 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 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 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 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 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 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例如在教授《人类的丑陋朋友——蟾蜍》一课时, 教师可提问:“‘历史上的怪物’这一段并不涉及蟾蜍的特点, 课文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

在教学过程中, 当教师设置的问题过难、过易或没有被学生理解时, 都无法产生问题情境。只有当问题难度适当, 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方法虽然不能独立解决, 但能独立分析问题的内容和条件时, 问题情境才会出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以这一问题设计作为问题情境时, 因为难度较之前有所增加, 学生需要细读文本、合作探究才能解决, 这样就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其产生求知欲望,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强调生活性, 激发学生兴趣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首先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 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才能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 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系统的有意学习过程, 其中充满一系列的矛盾和困难, 而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和学生疲劳程度, 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 富有情趣、能够顺利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还能使学生切实获得学习成功的愉快感受, 从而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 激发新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飞红滴翠记黄山》时,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一个创造性的想象活动,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进一步体会为什么说人类智慧的精心点化, 也是黄山之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欣赏黄山奇石的影片、观察三幅黄山奇石的图片、播放黄山峰石的介绍片等方式, 让学生为黄山的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 可以动员学生为黄山上没有名字的怪石命名, 并模仿课文或影片的描述, 写一段解说词。

由于采用的形式比较新颖活泼, 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语言训练, 有较大的思维负荷量,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非常重视过程指导, 使学生会学、能学。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 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创设了一个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深加工。

朗读,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篇5

记得去年听过一节观摩课,是一位小学特级老师讲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落叶》,对我印象特别深刻。整节课几乎都是学生在读。先是学生初读,学生相互评价,着重于纠正字音,指出朗读中的问题,接着老师范读,然后学生比赛读。针对一个有特色的句子,学生大声读,看谁读得有味道,有感情。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相当深刻。有些从二年级学生口中说出的句子,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为之叹服。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语言课堂上的阅读训练,忽视了,淡化了。许多语文教师把课堂当成自己口若悬河的天地,将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将语言的学法与数理化的学习方法归为一类,除了让学生课堂上听以外就是在课堂上苦思冥想地做习题。各种教辅书、练习册堆积成山,题海战术打得热火朝天。问及原因,则日:“中高考又不考朗读,读得再好,有什么用?再者,读太浪费时间。”就这样,一些千挑万选才进入教材的优秀篇目,如《背影》、《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被试题肢解得七零八落,一些题目偏、难、怪,让学生无法做答,题型的翻新更是让人目不假接,学生不能自主地学习,对语言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何谈兴趣?所以,近年来的语言教学中丢弃了诵读的优势,进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习不是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生长自己的知识。新课标在语言教学方面,强调将学习、生活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及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强调让学生身心受益。另外,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读熟、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可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同时也可以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使学生的口语得到提高。

语文之所以要诵读,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汉语本是一种语言,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才能实现识字及理解语义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领悟词义的褒贬、文章的抑扬、语言的顿挫、句式的优美及作者笔尖流淌的涓涓真情,从而达到增知识,受教育的目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只一味地要学知识,学语言基础知识,学写作方法,那么就忽略了语言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说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及读者头脑中再创造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再者,从从阅读的本质来讲,阅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吏在于学生心智的开掘,人格的完善。因此,阅读活动就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还是学生创造自己生命的过程。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呢?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起以“读“为本的理念。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接触范文,仔细揣摩,反复体味,内心融入。老师只须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必要时给学生范读。好的范读,可以提高学生读的水平,胜过多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教导学生专心读,用心读。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读思结合,不要“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学生的读也要提高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表情达意。对于教师对读的教学也要提高要求:训练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培养语感,熏陶美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在阅读中即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人文素养,终生受益。

让我们发扬中国语文传统的朗读方法,把握朗读这把金钥匙,去开启语文知识宝库的大门吧,这将使你的语文教学成功在即!

【关闭窗口】

上一篇:强化课外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下一篇:没有了

■■ 相 关 文 章 ■■

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6

激发兴趣减轻负担教学质量一、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优秀的描写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学生没有到过桂林,就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放录音相片,优美画面展现在面前,再加上深情的配乐,学生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他们的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千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很难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与作者有同样的情感,紧紧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我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在回答问题中学生也带着崇敬,爱戴之情。这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不是很呆板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获取。

教师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发兴趣。例如,教古诗《幕江吟》,诗中描写深秋时节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针对诗中景色美这一特点,先展示蔚蓝天空,水平如静,岸边柳树倒垂,池里荷花开得正艳的背景图,再画上日落的太阳,水面一半红一半绿,在荷叶上画晶莹透明的露珠,构成了一幅形色兼备的风景图。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用死记古诗,硬背诗意及中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可抓关键的情节,故事的梗概,课文题目等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想性,趣味性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题材,知识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讲《奴隶英雄》一课,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剧本,文章情节感人,所以可让学生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另外,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中操,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引向课外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观察实物,听别人讲解,兴趣就更浓了。尤其在作文教学,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他们自己想象好多了。再如指导学生写《国旗在我心中》时,如果组织学生去天安门参加一次升国旗仪式,就会把他们对国旗的崇敬之情写出来。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们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农尚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

[2]徐焕.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时代教育,2013,(12).

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7

1.创设和谐情境, 唤起学习动机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及其背景。教学情境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和互动性。和谐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气氛之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质疑, 密切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课堂“活”起来。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变得积极乐观,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1 巧布悬念, 以情激趣

悬念能够使小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具有很强的诱惑力, 能激起小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悬念设置应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要从教材和小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 不要故弄玄虚把学生弄得糊里糊涂。悬念必须发人深思, 余味无穷。“疑”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 学生有“疑”就有问、有究, 才能有所收获。教师在新课导入时, 用巧妙的语言创设一个悬念, 然后让学生质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兴奋神经, 使学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 自主探究新知。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 教师用语言巧布疑阵:“天空中有一只大雁慢慢飞来, 你们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用箭射, 用气枪打, 用弹弓打……五花八门, 办法多极了。教师表扬孩子们真有办法, 孩子们可高兴了。这时, 老师话题一转, 古时候, 有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只拉一下弓不用射箭, 只听见“嗖”的一声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学生们纷纷质疑, 为什么呀?拉弓也打不到大雁啊?我想知道更羸是怎么射到大雁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 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师趁机导入新课。答案就在文中, 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 看谁能找到准确的答案。因为悬念的诱惑, 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引导自觉地探究新知, 为新课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

1.2 妙用幽默, 以情激情

幽默是一个人学识、才华、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 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 使人身心愉悦, 满面春风。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有助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激活学生思维;改善师生关系, 缓解对抗情绪。教学幽默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 富有幽默的语文教学, 能活跃课堂气氛, 引人入胜。解放小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大脑, 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 不断展现生命的活力。幽默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在生活中明理, 在实践中导行。如:在教学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游园不值》时, 教师在和学生探究交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诗的诗意时, 一位迟到的男同学推门进来了, 很没礼貌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同学们很震惊, 老师也很生气, 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可是转念一想, 计上心来。教师就地取材, 创设情境。教师指着“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诗, 说:“诗人叶绍翁去拜访老朋友时, 怎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敲’呢?”请同桌讨论一下。教师抓住课堂中转瞬即逝的教学细节, 用幽默有意识地创造出精彩互动的语文课堂。学生从诗人的懂礼貌、尊重他人等方面交流了问题。教师来到那位迟到的男同学身边, 轻声问他:“大家说得对吗?你认为此处使用‘小扣’还是‘猛扣’呢?”这位同学脸红了, 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笑, 同学们也心领神会, 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了礼貌的教育。幽默的课堂,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 让教与学同频共振, 以渐入佳境, 呈现一番别有洞天的境界。

2.运用多种手段, 探寻语文本真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 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语文空间, 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用问题驱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落实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理念, 探寻语文本真。

2.1.媒体渲染, 点燃兴趣

多媒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 信息海量,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把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 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环境。把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课本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实现了精讲,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突破了难点。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为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运用多媒体变枯燥的语文学习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乐中, 使课堂精彩生成, 学生享乐语文, 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 为了让学生清楚小蝌蚪的成长经过, 教师利用FLASH动画把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佩戴头饰进行表演, 孩子们在观看动画之后, 争先恐后地抢角色表演, 表演中孩子们特别认真, 无论是演主角还是配角, 甚至是演跑龙套的演员, 都在竭尽全力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不断改进动作表情。把小蝌蚪、鲤鱼和小乌龟以及青蛙表演得活灵活现。这样的表演情境, 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思路开阔, 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激发灵感和兴趣。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教师要抓住时机, 把小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升入理性, 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2.动手操作, 返璞归真

语文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唤起学生的语文兴趣, 使语文课堂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多动手操作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手操作调动了小学生的多种感官, 手脑并用。动手操作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建立起表象思维, 促进小学生的直观学习, 使书本内容真实化、生活化。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丰富语文课堂意象, 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 返璞归真。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以后, 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 交流试验的结果, 在组内评议、质疑、讨论, 想办法验证课文所说的办法是否科学。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 这样不仅有趣, 还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语文知识, 发展了语文能力。学生只有从课本走向生活, 才能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不断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让小学语文课堂不断绽放出美丽夺目的光彩。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是无止境的, 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欲望, 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合作竞争意识, 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打造阳光课堂, 彰显语文魅力, 张扬学生个性, 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新课改倡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由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追寻本色语文, 演绎快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本色语文

参考文献

[1]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 (02) :71-72

[2]齐小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文学教育 (中) .2011 (09) :141

寻找语文课堂幸福的钥匙 篇8

一、在师生共享的氛围之中

李镇西老师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把课堂师生关系化作“食物”归纳为三种境界:“填鸭式”、“诱导式”和“共享式”。面对美味食物, 师生共同进餐, 一道品尝, 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 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这就是“共享式”。在共享的工程中, 教师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 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 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愉快的共享中, 师生都得到满足, 都获得营养。师生共享, 是思想的平等。这样的平等是课堂幸福的前提。

二、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欲望之中

布鲁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这说明兴趣才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幸福。

如在教学《秋天》这课中, 我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心里特点, 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和图片, 制成多媒体课件, 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创设了一个优美的生动鲜明的情境, 这不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激情, 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潜移默化融进乡村秋景图中, 而且还为学生乐学这篇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知识, 体验美丽, 心灵得到熏陶, 获得极大满足感, 在课堂中幸福的学习。

三、在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之中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教育中, 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 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不断开发学生的心智, 牢固奠定他们的人文精神基础。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去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充当其中的角色, 深入人物的心灵去体验、去感受。

如在《卜算子·咏梅》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和梅花对话, 体会词的意境的:“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 梅花俏立枝头, 如果这时她有表情, 她此时的表情是怎样的?如果她会说话, 她会说什么呢?看着这美丽高贵的花, 你想对她说什么呢?……”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心灵沟通, 能激活课堂、激活主体的对话不是言语上机械零碎的你来我往, 更不是教师捆住学生手脚的操纵式问答, 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这种对话, 是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教师创设和谐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和学习的幸福。

四、在自由展示的舞台之中

美国作家梭罗·H·D曾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帮助他们长期拥有幸福感并提高幸福感, 而能体会幸福的人, 自然会更积极投入学习和生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 (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课文情节表演等) 通过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比一比、做一做, 做到“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让学生愉快参与,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幸福乐园,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爬山虎脚》时, 在学生充分观察了爬山虎脚的图片以后, 先让学生说一说脚的样子, 再画一画脚的样子, 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脚爬墙的动作, 将读书同说、画、演相结合, 变抽象为直观;这时候, 讲台就成了舞台, 课本就成了剧本, 学生就成了演员。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语言表达能力了得到了提高。在参与中获得快乐, 在快乐体验成功, 在成功中增强自信, 在自信中享受幸福。

激趣是打开语文课堂的钥匙 篇9

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经过探索,我发现通过以下途径,可以较为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生发疑质疑,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设问激趣,培养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法就是用提问来设置悬念。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谈,抓住吸引听众非听不完不能满足的心愿的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中,以悬念作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而一经产生这种欲望,就非要追根究底搞清楚不可。

例如:我在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采用了设问的激趣方法,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体会到了,有的体会不到;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后体会到了。老一辈们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流露的,还是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的?通过这一系列的设问,不仅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而且还使他们的思维进入到一个回忆的状态,进而再导入到本课之中———父亲的背影,并让学生搞清楚:这是父亲做什么时候的背影?这“背影”体现了父亲对 “我”的什么感情?文章写这“背影”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当一一弄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仅使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高大的形象,而且也会联想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就会更加的深爱自己的父母。

二、故事激趣,创设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还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可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讲《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时,我首先讲述一则德国的民间故事:早年,海姆佗一度鼠害猖獗,居民深受其苦。一日,忽有一个身着花衣的流浪汉来到这里,声称他有一支魔笛,可除祸患。当地贵族应许事成之后,重金酬谢。果然,花衣吹笛人奏响魔笛,将众鼠引入河中,尽数淹死。但此时贵族却拒不履行诺言,花衣吹笛人一怒之下,再次吹响魔笛,该城130名儿童闻其声自动跟他出走。 这篇演讲词就是用作者和民间故事中花衣吹笛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的。

再如,讲《七颗钻石》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见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我们就走进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一讲它的动人故事吧!

三、实验激趣,巩固知识

许多课文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需要做实验,但单纯的实验也会很枯燥,这时就需要老师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捞铁牛》一课中,听说有这样一教学实例。老师利用学生校卡上的一根细绳,一头栓在自己两个食指上作为船上的木架,身体作为大船(装了沙,身体下沉)另一头则让一学生咬住,蹲下身子(做铁牛)然后发动全班学生大喊“铲沙!” “铲沙!”自己的身体(船身)就慢慢上升,然后再发动学生大喊“划船!“”划船!“”加油!“”加油!”那蹲下的学生就跟着船身(老师)慢慢起来(上岸)整个课堂气氛高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在热烈的气氛中实验结束,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了。 这就要求教师能很好的找到教学的一个点,从而掀起了课堂的气氛。

四、多媒体教学,直观激趣

随着对媒体技术愈来愈广泛地进入语文教学课堂,形象、生动、千变万化的画面;美妙悦耳、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入耳动心的诵读,不仅触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开启了他们的灵感之窗。如若再加上一些习见习闻的谜语,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优美诗文,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激趣的魅力定可大增。

例如:我在上《七律长征》时,借助多媒体,先播放红军长征的录像,再向学生介绍长征的历史事实,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那个战争的历史画面当中。接着,让学生欣赏歌曲《七律长征》,使学生在悲壮的歌声中得以熏陶,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以至再讲《七律长征》这首诗时,学生对诗中的语句就不难理解了。

又如:在上《阿里山纪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 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其次,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的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充分饱览阿里山全貌。再次,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 使学生不仅有直观感受,还使学生的心灵经历一次美的旅程,使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而且还能更好的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语文课堂的金钥匙 篇10

一、自主默读生疑, 蓄势待发

静心阅读是一种“裸”读, 要求学生排除一切的“旁骛”和“杂念”。默读需要静心, 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有发现, 有疑惑;然后再带着问题主动与文本内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使得学生产生好奇之心。自主默读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学习的机会, 通过蓄积问题来聚集迸发的能量, 为有话可言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默读能使得学生不再成为被学习的对象, 而是在享有更多自主支配权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渴望。如在《庐山的云雾》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读完课文, 并请他们每人至少提出2个问题。学生在自我默读中能通过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有的学生提出了“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是真的吗?庐山的云雾有怎样的神秘的色彩?有的同学提出了“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在默读中产生的问题, 使得学生能广泛积累相应的素材, 便于他们在自我感知的过程中有效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和误区。我结合学生的这些问题, 予以归纳, 并将其放在课堂小组探究中备用。

学生自主默读能使得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认知, 同时随着素材积累的不断丰富, 他们会产生主动探知的强烈欲望。教师指导学生默读, 可结合课程教学重点, 摸清学生在默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出前置性的导读题目。教师要关注学生默读中的疑难困惑, 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主动提出相应的问题, 让他们在主动积累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知。

二、同桌对读互解, 相得益彰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同伴的阅读需求, 在相互阅读和合作探读的过程中发现各自的解题对策。一方面, 运用同桌对读的形式能帮助学生互通阅读得失和有无, 产生协作解题的合力;另一方面, 通过同桌相互齐声朗读, 使得学生能有探究和交流的话题。

同桌对读使得学生能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如在《第一朵杏花》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运用对读的方式找出相关的信息, 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关注杏花的开放?”“竺爷爷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观察杏花想要得到什么?”等问题, 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对读过程中抓住关键的词汇、语句等。通过相互对读, 能使学生在主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互通方法, 帮助相互补充发现的语言文字信息。同桌对读, 能使学生在了解“第一朵杏花盛开时间”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主动体味竺可桢爷爷严谨治学, 对科研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

另外, 通过运用同桌对读的形式可以开启学生彼此的认知感悟思维, 使他们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有效的感知信息。针对学生发现的不同问题,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就各自的问题进行沟通, 让他们在发现各自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策略, 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敏锐和活跃, 便于他们找出相应的解题方法, 更好地进行互助学习。

三、小组朗读探解, 集思广益

好句读百回不觉厌, 朗读能使得好句越读越有味。朗读能调动大脑主动思考, 更能够使学生在积累丰富的理解感知素材的基础上, 掌握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同时, 利用朗读来探求疑难问题, 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 找出问题和不足, 并主动探寻更为合理的策略方法。

小组朗读能产生步调一致的强大气势, 让学生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不断获取丰富语言感知思维的方法。如在《嫦娥奔月》教学中, 围绕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我要求学生运用小组反复朗读的形式进行探解,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喜欢的角色, 对其中的表达语言及有关神情等进行描述, 让他们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 我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思考:逢蒙想盗取仙药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你认为嫦娥吃了仙药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集体朗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应该根据课文学习内容有的放矢地筛选相应的信息,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集体朗读;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建议他们以朗读为突破口, 准确体味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分角色、对话等不同的朗读形式, 多给他们提供导思性的问题, 帮助他们强化整体的理解感知。

综上所述, 以“探”字为切入点, 可以丰富教师阅读教学模式和学生理解感知的过程, 使得学生在释放学习激情与潜能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活力;以“读”为载体, 可以帮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灵活运用默读、对读、朗读等方式, 使得课堂富有动感。因此, 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个体阅读, 指导他们主动解读, 帮助他们生成感思体验, 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周正兵.抓关键巧引领提升学生语言素养[J].阅读与鉴赏 (中旬) , 2011 (3) .

上一篇:应用设计选型下一篇:《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