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德育教师

2024-05-06

实践型德育教师(精选十篇)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1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从实践情况来看, 要完成育人任务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心理疏导师, 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因而也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 塑造学生心理,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大任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样将对德育教育工作成败有比较积极的重要的意义。现就平时的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转变教育观念

1. 促进知识更新, 适应学生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的实施, 教师早已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相比教师接受信息更前卫。要做好德育工作, 教师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 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 尽可能与学生多相处, 否则, 我们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话语系统、关注点、兴奋点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用学生的话说“那就是代沟”, 这样我们就较难开展指导性的思想引导工作。所以,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跟上时代潮流, 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要求。

2. 建立友好、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时代在发展, 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过去的“师徒如父子”也被尊重和平等所取代。教师要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 抛弃原有的绝对权威的角色, 视生如友, 以诚相待, 对他们的过错和不足能够宽容和谅解。波普有句名言:“错误在所难免, 宽恕就是神圣。”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你是个可亲可敬的人, 才能与你友好相处, 而且学生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心悦”才能“诚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3.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这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 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所以要让学生信服老师, 教师务必要以身作则, 这样为师者自然受到学生的尊敬, 也就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了解学生实际, 有的放矢

德育工作决定我们必然会遇上许多性格迥然不同的学生, 有个性的、叛逆的、冷漠的、自卑的, 等等。而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并且受自身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老师深入地了解学生, 关心他们的生活, 关爱他们的心灵, 关注他们的思想, 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针对不同的个案, 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握学生具体的思想症结, 对症下药, 因人而异做思想引导工作, 从而真正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三、挖掘“闪光点”, 培养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 也要打开他精神发展的领域, 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 显示自己, 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德育工作中, 接触后进生的机会相对多一点。但不管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也总会有闪光处。教师首先要明白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在学校群体中, 可能也处于弱势, 所以他们可能更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呵护。而另一方面, 他们可能也更敏感, 更易受伤害或更易受激励。对后进生也不能急于求成, 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 讲究办法, 循循善诱,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后进生, 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其进步。如王××同学成绩一般, 作为我指导的对象, 我了解到她挺有个性, 自尊心强, 也有一点脾气, 甚至可以说有点叛逆, 在学习上也力不从心, 但擅长体育。据了解, 由于这种性格, 在小学中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内心深处难免又有点自卑。在进入初中阶段后, 我们了解了她的具体情况, 并给以必要且适当的鼓励和关注, 这使得她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使她树立了自信, 找回了自尊。结果在本届学校运动会上, 在脚扭伤的情况下决意要参加比赛, 为班级争光。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心理健康, 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的普及, 以及人们对子女在教育上的期盼, 使得学生承受各种压力和诱惑。优秀生往往有以下几种心理: (1) 负重心理, 父母教师都寄予较高期望。 (2) 自满心理, 学习成绩优异, 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 (3) 好胜心理, 过分的好胜常常使他们怀有强烈的嫉妒心。 (4) 失落心理, 一旦遭受挫折, 精神就委靡不振, 变得格外自卑。对于优秀生, 我们应注意不要太关注他们的成绩, 适度的表扬, 既肯定他们的成绩, 也要预防他们产生自满情绪,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 不悲观、不消沉。

对于后进生, 我们要公正对待, 不从印象出发, 以事论事, 不能随便说任何消极无用的话。要真诚热爱学生, 用进取心、荣誉感激励他们。越是干涸的禾苗越需要雨水的浇灌, 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怀。所以我们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疏导、启示, 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 我们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要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 利用同理心揣摩学生的心理感受,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并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与日俱进, 探索新的方法。同时应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教会学生如何调控情绪, 克服困难挫折, 直面人生。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2

学校德育低效现象的教师问题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严峻考验又面临新的机遇。学校德育的低效虽然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但是,造成学校德育低效的诸多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应归咎于教师问题,青年学生的道德成长,其实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就是要以人去影响人,而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的榜样。教师在学校德育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实效和德育低效的内涵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工作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它包括德育效果和德育效率两个方面。德育效果是指在一个德育过程结束后德育工作所得到的结果。德育效果可分为三种类型:正效果型、零效果型和负效果型。而德育的实效性,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本文将德育实效理解为学校德育的实际达到目标与期望目标或预设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即学校德育工作对社会、家长的期望值和要求的满足程度,学校德育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德育投入获得的效益高低。而德育低效主要是指学校德育没有满足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与既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品德和心理问题突出,道德失范现象严重,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没有体现以学生道德成长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社会责任,学校德育工作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和时间,但收效甚微。

二、学校德育低效之教师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德育观念存在问题。教师德育观念是教师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相关德育现象的主体性认识,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首先,这是一种主体性的,个别化的认识;其次,对特定的教师而言,个体的德育观念是一种真理性的存在,尽管这种观念很可能是错误的;第三,教师的德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教师的德育观念在其界定任务和选择认知工具去解释、计划、决策和完成任务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教师的德育观念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实现的,具有间接性的特点;但是,由于教育观念与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的关系是直接的,教师的德育观念因此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代教师的德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德性的发展。调查发现,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教师的所作所为已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教师德育责任意识淡化。教师的德育责任意识与德育成效密切相关,德育责任意识强则勇于承担育人职责,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德育工作,更新道德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德育技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反之,德育责任意识淡化,对德育工作态度敷衍,甚至推卸德育责任,则德育成效必然低下。很多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应付心理十分普遍,重智轻德思想严重。

3.教师自身品德危机。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教师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品德高尚的教师更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握正确的评价标准,使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体

会到教师的艺术,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境界,教师的目标,就能直接或问接地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失落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下,社会风气逐渐发生了改变,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下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教师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大的冲击,降低了教师德育实施的成效,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师德的质疑,师德危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剧烈变革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为人师表的道德榜样作用遭到质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下降,制约了教师德育工作的成效。

4.教师德育素养不足。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外到内,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道德成长过程中,学生会遭遇一系列的道德冲突和道德困惑。要有效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学校德育必须和学科教学一样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借助有效的手段方法才能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专门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的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在当前学校德育中,教师在德育素养存在的不足也使学校德育难以收到实效。

三、解决学校德育低效教师问题的策略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要解决学校德育低效的教师问题,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德育,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首先所倡导的正是在当今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人们把道德作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的手段,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主体充分发挥其合乎理性与人类价值的道德自主与自觉,从而实现人类总体道德的超越,这不仅符合人类道德的发展规律,也符合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德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成为知识、能力的催化剂和成才的内在动力,不仅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和动机、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也为学生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提供导引和规定,帮助学生抵御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不良诱惑与影响,指导学生进行价值实践行为,最终促使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2.改善教师生存状况,激发教师职业热情。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并确保教师工资足额按期发放。重视教师的健康状况,国家应逐步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在完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的同时,对教师因病住院可以考虑设置“绿色通道”,包括就医、教师的临时补充、教师疗养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切实予以保障。只有彻底解除教师因经济困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后顾之忧,从而稳定教师队伍。使教师爱岗敬业,体验职业生涯的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体验,使职业角色功能和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3.完善教师培养与进修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德育低效现状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道德知识陈旧,德育方法落后,缺少对学生心理和品德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流道德意识把握不清,忽视社会道德要求,对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文件理解不到位,这些教师因素制约了德育成效的提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提高德育培训的实效,切实保障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课程设置和课程指导,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增设德育课程,如与德育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文件的专题解读和学习、师德师风学习、社会道德发展的认识学习、学生心理学、道德教育的科学理论学习、德育实践探讨研究等等内容,开设的德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道德问题,有助于教师解决自己在实际教育中碰到的德育困惑和教育难题,能给教师提供一定的育人指导,同时可强制性规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一些德育必修课程,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关,认真考核,不搞形式主义,以此增强德育培训实效。

4.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教师角色冲突。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角色冲突的加剧,既与教师角色活动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急剧变化有关,也与教师自身的角色认识不清及角色行为失范有关。社会应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通过多种途径指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特定职能,营造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心理氛围,不过分夸大教师的作用而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角色期望。通过提高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劳动报酬,正视教师劳动的价值,以缓解由此而引起的教师角色冲突。与此同时,教师自身应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同样的工作负荷,对于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热爱教育教学事业、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教师来说,更能够使用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避免自己因工作负荷过大而感到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降低。教师要善于处理角色间的冲突,增强角色适应能力,避免角色超载,调适好各种角色要求,扮演好每个角色,以便适应新时代的角色要求。

参考文献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3

[摘 要] 学校德育急于寻求全员德育新路径,在潜移默化中明辨真德育,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笔者以教师的职业探究为例,运用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寻求学校德育新模式,通过“真实+优势”的开题指导,“恰当+小锦囊”的研究计划制定,“合作+沟通”的实施研究,“提炼+微课”的报告撰写以及“整合+拓展”的成果交流等策略,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实现学生德育的自我建构。

[关键词]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德育;实施路径

很多学校的德育依然存在着脱离儿童的生活,忽视儿童的德育体验的现象,甚至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导致德育走向量化的道路。为此,笔者以为,学校德育迫切需要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探寻一些新的方法,关注儿童的德育体验,让德育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一、学校德育寻求新突破

要改变当前一些不良的德育实施状况,首先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1.如何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当前,小学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的转变。而,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科教师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只注重自身的学科素养的修炼与传递,对学科所承担的德育功能意识缺失。即使关注到学科的德育功能,由于缺乏巧妙的手段和技巧,很难将德育融进自身的学科中。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路径,实现学科与德育的融合,让全体教师有法可依地挖掘自身学科的资源去落实德育。

2.如何去伪求真明辨真德育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抽象空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方式以简单灌输为主,途径单一,缺乏情感体验;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以致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显得苍白、空洞。”[1] 学校德育要用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德育认知与行为相结合,使学生德育认知的获得是主动的、潜移默化的。

3.德育评价如何实现个体化

德育评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学生德育素养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德育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一,很难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很难有效关注学生内在的成长。为此,我们思考,要有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过程性评价,不是让教师知道去哪带着学生去那,学生始终是被考核、被量化的对象,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去哪,怎样去那,从而实现学生德育行为的自我监控,达到个体内在的自我调整。

基于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笔者以为,运用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突破上述三个层面的局限,有效深化学校的德育。所谓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組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实践性学习活动。[2] 下面,笔者将以教师的职业研究为例,具体阐述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深化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

二、学校德育探寻新途径

学校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学生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3] 德育的内化主要靠“做”,靠“行动”,靠主体体验,这是开展主题式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中的人和物就是德育的资源。我校开设的《走进职业世界》的校本课程,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安排的主题是走进校园中的职业。

1.开题指导:真实+优势

在开题指导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把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用简单的词语写一写。起初,学生很随意地出现了“崇高”“伟大”“和蔼可亲”等空洞而正规化的评价。在教师与学生深入的交流之后,学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教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职业呢?学生对此也充满了好奇。经过自由组队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快,各小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主题。爱心小队关注到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似乎很轻松,于是他们决定把主题定为: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教师的比较研究;太阳小队队员对教师充满崇拜,他们很想知道全能的教师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于是他们把主题定为:教师工作中的困难研究;阳光小队对教师一天都要做什么工作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商议的主题是:跟踪采访教师一天;微笑小队的队长是一位研究意识很强的学生,他们选定的主题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雄鹰小队另辟蹊径,他们小队有一位学霸,博览群书,于是他们确定研究主题为:教师职业演变研究。

2.制定研究计划:恰当+小锦囊

如何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走进职业世界》课程的第一单元,学生走进了身边人的职业,在了解身边人的职业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并且尝试使用,比如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等等。小队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方法菜单,结合自己主题的特点,分别确定了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爱心小队将对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进行对比,于是他们选择对比研究法;太阳小队想了解教师工作中的困难,最终他们商议决定采用访谈法;阳光小队要研究教师一天的工作,他们觉得观察法比较好,在教师的建议下,他们采用视频的方式跟踪采访;微笑小队觉得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选题,他们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问卷调查法;雄鹰小队针对教师职业演变,采取了文献法。

虽然在第一单元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研究方法,但真正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各小队采用的研究方法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想到了一个妙招,提供学生小锦囊,为学生示例比较研究法、确定比较的对象、设计比较的维度、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比较的角度)、得出结论等方法及过程。

有了这些小锦囊,学生比较明确每种研究方法的步骤,照此步骤分步去实施。爱心小队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制作了对比研究量表(见表1);太阳小队列出了访谈提纲;阳光小队设计了观察的脚本;微笑小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行完成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考试学科和考查学科教师对比研究量表

3.实施研究:合作+沟通

学生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的问卷、访谈提纲等进行了调查。然而不久,问题逐步显现。爱心小队因为找到自己的科任数学、科学、体育教师,教师们都很配合他们的调查,第一个完成了对比研究量表;太阳小队调查的面希望广一些,所以去寻找学校的领导、其他年级的教师等等,但最终挫败而回。反馈的信息是教师很忙,没有时间接受他们的访谈;微笑小队发出去的问卷最终回收不到五分之一;阳光小队的问题是他们每天在上课,没有时间跟踪采访老师;雄鹰小队学霸最先发怒,小队成员不配合,最终都他一个人在完成任务等等。学生情绪低落,觉得研究做不下去了。

针对小队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开展了一次中期指导,各小队抛出问题,全班同学互相支招。最终太阳小队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用更加诚恳的方式邀请教师做访谈;微笑小队发动全体队员的力量,用一对一盯梢法,每个成员负责一到两个办公室,发放问卷后及时回收;阳光小队重新编制自己的脚本,一是选择一位教师进行跟踪,并与教师事先约定时间。二是抓几个重点场景进行拍摄,不再全天每时每刻;雄鹰小队重新进行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人人有事做。经过这样的调整,虽然中间还出过一些小差错,但最终各小队都顺利完成了调查。

4.撰写报告:提炼+微课

学生完成调查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提炼,对数据的运用教师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以及抓住突出的显著的特征。比如微笑小队的报告中就选取了5个代表性问题做成了柱形图、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统计数据。

撰写报告是一个技术活,为使学生明晰报告需要呈现几大板块和如何让报告更吸引人,教师制作了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的微课。运用微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只要有电脑的地方随时随处都可以,而且受众的范围更广,多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使用。

5.成果交流:整合+拓展

学生在真实的调查中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急于向大家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让学生的成果获得最大的效能,不仅能向大家展示他们研究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也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各学科教师的商议,我们发现,在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中刚好有一课《园丁赞歌》的学习内容,与我们教师职业的研究主题不谋而合。通过研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笔者也为研究性学习运用于品德课的教学找到了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教學与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于是,笔者决定进行一次课程的整合。指导学生通过研究,能够对教师压力、不同学科教师差异、教师工作状况等方面认识教师职业;通过小队展示,了解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教师职业的感悟,尝试用不同方式感恩教师。

【案例】

问题1:您一天的的累计工作时间?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下的只有7人,占5.3%;8~10小时86人,占65.6%;10小时以上的38人,占29%。说明绝大多数老师一天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具体见图1.1。

问题2:一天工作结束时,您总是觉得?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虽然累,但心里满足,有83人,占63.4%;选择疲惫不堪的有46人,占35.1%;选择心里很轻松的只有2人,仅占1.5%。具体见图1.2。

……

三、学校德育走向新体验

1.构建全员德育新路径

主题式探究性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校德育的新途径,其明确的操作步骤为全员德育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融汇知识实现德育内化。具体实施路径见图2。

如教师的职业探究中,调查了解教师初印象(即研究的初始目标定位),结合初印象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各小队制定研究计划并实施,在收集资料撰写报告和成果汇报过程中与初印象形成冲击,建立新的教师形象定位,达到德育的内化;再如学校厕所文化的主题探究,先确定理想的厕所文化有哪些要素,结合这些要素选定研究的主题,制定计划、实施,在交流汇报中明晰现实与理想厕所文化间的差异与成因等,从而影响自身的德育行为。

2.学校德育更加真实化

通过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运用观察、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及对得到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思考,为学校的德育提供了稳定的保障措施,解决学校德育工作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辨别真伪的思维能力,使学校德育不再虚无和飘渺,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3.实现德育自我建构

在教师职业探究中,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主题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受教育者道德实现“自我建构”,从根本上解决德育导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黎莉.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2]杨培禾,曹温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09.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95.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4

一、化虚为实, 将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化

对于学生来说, “爱国”总显得那么遥远, 远不如爱家庭、爱父母、爱教师、爱班级、爱同学等看得见摸得着。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 学校提出了“爱国先爱家、爱家爱父母;爱国先爱班、爱班爱同学”的口号, 将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化。

首先在师生中进行“爱国爱什么”的讨论。讨论题目为:爱国为什么?爱国爱什么?爱国做什么?简明扼要, 具体实际。全体学生人人参与, 认识到爱国并不是空洞的口号, 引导学生归结到“爱国先爱家、爱家爱父母;爱国先爱班、爱班爱同学”的切合实际的行动纲领。学校适时地推出一系列活动, 进行强化。除了利用国旗下讲话、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传统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 开展“今天我当家”“妈妈我给你洗脚”等活动, 让学生感受亲情, 学会感恩, 从“爱家”中进一步升华到“爱国”;在班上开展“今天我值日”“一日班长”“假如我是班主任”等活动, 让学生体会班干部的辛苦, 参与学校的管理, 找到自己与同学的长处, 做到“爱班”“爱校”。通过这些“化虚为实”的活动, 学生对家庭、对父母、对教师、对同学充满爱心。家庭是国家的细胞, 爱家就会爱国, 使他们逐步成长为身体力行的爱国者!

二、化大为小, 将团会、班会、晨会变成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乐园

学校每年重大节假日都开展大型德育教育活动, 但是参加这些大型活动的学生, 实际上比率很低。针对这一点, 学校应把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放在年级例会、团会、班会、晨会上,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首先是早安排, 持之以恒, 坚持年级学生例会制度;德育计划中要将学期的团会班会晨会的时间、内容、主题一一安排, 让班主任心中有数, 实现班会主题化、内容概念化, 确保班会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 教育效果显著。

其次是检查通报, 及时反馈。除了对学生例行检查外, 学校管理部门要进行督促, 看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 看学生参与是否积极, 看效果是否突出, 并及时总结。学校每学期要预留部分无主题的“三会”课, 让学生自主设计主题、开会形式;或者学生向教师点课, 让教师讲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三会”课每天进行德育渗透,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高认识, 锻炼能力。

三、“化远为近”———丰富德育资源,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着眼本土开发, 酿就滋生德育的沃土。德育材料要接地气, 让师生调查当地人文教育资源, 进行筛选、整合、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学校广泛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社会、探究历史、深入了解本镇人文教育资源活动, 充分挖掘德育因素, 并组织师生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认识社会的有功之臣, 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去拜访身边的一些企业成功人士、劳动模范、乐于助人的先进人物。让学生在做中感受, 在读中思索, 在思索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四、化厌为亲, 让学生自主探索, 自我成长

一项研究表明, 学生主要受家庭和学校影响。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各种诱惑纷至沓来, 各种压力不期而至的复杂成长环境中, 未成年人的身心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在德育工作中, 中学生易出现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比较典型的就是开大会, 台上豪言壮语, 台下窃窃私语;上思想品德课, 学生听得索然无味。

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及行为特征, 在思想品德课上, 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 用鲜活通俗的语言, 用生动典型的事例, 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班级的检查评比中, 适当的放开管理, 让学生自己组织, 自己管理, 自主探索。实现了学生自主参与, 使学生对学校的德育活动感兴趣了, 对德育活动感到亲切了。改变管理学生的模式,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自己我约束, 自下而上。

五、化小为大, 处处彰显养成教育

目前各级学校规模较大, 管理难度自然就大。学校要从抓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细节, 加强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既有“学校即家”的感觉, 又可以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六、化家校为一体, 铺设学生成长的绿色通道

最好的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是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有效配合的教育。和谐的根本是协调、配合, 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只有协调一致、有效配合, 形成合力, 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效应。1.夯实基础, 抓好家校通工程阵地建设。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管理制度, 建好家长学校。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理论研究, 完成科研课题。注重科学指导, 搭建交流平台。2.讲求实效, 搞好家校沟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两访”, 搭建家校交流畅通渠道。“两访”即教师家访和家长校访。教师家访:学校支持教师以电话访问或亲往学生家庭等多种形式的家访。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必访:困难学生家庭必访、学生出现问题必访、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必访。家长校访:学校定期组织“教学开放周”“教学观摩月”“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诚意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听课、评课或参加各种活动, 对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科学召开“两会”, 创设协作育人良好氛围。“两会”即全体家长会和部分学生、教师、家长恳谈会, 将家长全员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这样, 加强家校之间的多向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 铺设了学生成长的绿色通道。

七、化单一评价为多元化评价, 记录学生成长足迹, 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严格落实《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方案》的精神, 认真组织实施。建立评价机构, 明确有关职责。制定评价原则, 保证公正评价。确定评价标准, 认真细致评定。

充分准备资料, 统一安排, 各年级分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准备的资料主要包括:1.学生自我简介及家庭成员情况登记表。2.学生三年来考试成绩登记表。3.学生三年来担任学生干部、奖励或处分记录表, 证件复印件。4.学生三年来助人情况登记表或学校、班级好人好事登记册。5.学生个人学习总结 (阶段自我评价、反省纪录表) 、学习笔记、心得文章或反思笔记、日记 (愿公开的) 。6.学生三年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7. 学生三年各科学习情况及考试考查成绩记录表或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8.学生三年来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有关材料及实物或竞赛获奖证书等。以上有关原始材料、证件、复印件、登记表等连同各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册等一并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使档案材料规范、整齐, 对上述有关内容学校统一设计表册、印制下发, 由班级评价工作小组指导填写负责收集并予以确认。

规范评价程序, 公开透明有序。学生自评 (30%) ———同学互评 (30%) ———教师评价 (40%) ———总评———学校认定———公示结果———处理异议。根据班级评价小组集体评价结果, 以班主任为主给每位学生撰写综合性评语并填写在 《日照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评语撰写要求:客观体现学生在综合素质各维度目标发展的层次;着眼学生在校几年成绩与典型事实;体现学生的个性,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保护学生自尊心;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

使用管理软件, 将学生的成长纪录、评价结果电子化、网络化。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通过“学生自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促进成;通过“同学互评”促进同学间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通过“教师评价”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学相长。通过对学生五个维度的客观评价, 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再是仅凭成绩的好坏, 而是多方位多元化评价, 激励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强化了过程评价, 达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的目的, 体现评价的动态变化。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5

借助教育局实施课堂效益年的春风,以提升教学水平为教育契机,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主动性。

二、工作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求实向上,唤醒学生挑战的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三、主要工作:

1、抓好教育主阵地,上好上足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有的放矢的与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减少其违纪现。

3、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本学期要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实效性、针对性的综合活动课。

范文网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1、继续坚持读书、写作,使全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课堂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五一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为载体,以形势教育大课堂问题讨论为抓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小学德育实践圈的实践探索 篇6

多年来学校教育重智轻德,在人发展的初期德育的缺失带来的恶果已经凸显,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堪忧,已经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德育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反思这些年学校德育做的最多的还是说教,所开展的活动要么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效,要么一阵风不能持久,我们都知道品德的培养,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也就是我们品德课上讲的那些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有那样的情境产生道德情感,做出道德行为。人的品德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品德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更不能为人所掌握。

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小海娃成长记;双轨并驱相辅相成—德育课题、德育活动;三位一体协同并重——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四个圆圈多元联动——德育实践圈(辽宁省规划办立项课题:德育课程外延体验圈、自我管理校内服务圈、自主提升经典阅读圈、联手教育家长助力圈);五种评价知行统一——自评、互评、教师评、学校评、家长评。是这条主线,把德育活动串成串,联成排,织成网,让学生在这里成长,别有一番天地。

一、德育课程外延体验圈

德育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在以学生自主活动的实践体验中,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在这里,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整合德育课程,我们把孩子带到童牛岭,去感受四季的变化,;把孩子带到老虎滩,用风筝放飞梦想;把孩子带到金石滩,用画笔描绘家乡……把活动延伸到市场,了解社会,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把课堂搬到马路边,去理解交通规则;到居民区里,清扫楼道,捡拾垃圾;到敬老院,义工服务、奉献爱心;到向应纪念馆,缅怀先烈,感恩幸福……

外延体验圈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自我管理校内服务圈

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上课,还有很多日常的工作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根据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性出发,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小文明监督岗”:“餐厅小天使岗”:“大手拉小手爱心接力岗”:“植物林绿色保护岗”:“图书漂流岛管理岗”:“最美主持岗”:竞争最美海娃升旗手、最美值周总结、海娃班会主持人、课本剧、美德故事、海娃之声主持人,海娃微电影小演员。

校内服务圈涵盖了学校方方面面。实践岗,让学生天天处于道德实践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主,从自主到自立,从自立到自强,最终从自强走向自如,既有助于形成学生完善的人格,又能够灵活自如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道德成长》

三、自主提升经典阅读圈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著作和社会科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着一种无形的德育力量。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必然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撞击,学生会把书中弘扬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追求。因此,学校设计了分年级的经典阅读书目,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建立起系列的经典阅读圈。

每天学校早上和中午都拿出十分钟诵读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道德经》、《论语》、《中庸》、《大学》;

每天都有阅览课,每学期每个年级都要完成四部经典名著的阅读:

一年级:《格林童话全集》《安徒生童话全集》《小布头奇遇记》《红鞋子》

二年级:《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稻草人》《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三年级:《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中国童话》《昆虫记》

四年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告诉世界,我能行》《汤姆叔叔的小屋》

五年级:《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童年》《我的大学》

六年级:《窗边的小豆豆》《根鸟》《小海蒂》《绿山墙的安妮》

让学生会从经典中得到身心健康,从经典中寻找道德榜样,从经典中提升文化修养。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旗帜,书中的名言往往就成为他们人生的座右铭,书中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准则。

四、联手教育家长助力圈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点;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独立的个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开端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如果失去了这个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校教育也不会单独把学生教育成才。

因此学校与家庭建立家校联手助力圈,也是解决德育脱节的改变办法。建立德育家校实践圈,就是要让学校的教育措施能够与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强调教育的一致性,为此,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的措施。

家校通:每天班主任将学校的要求,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吗,让家长时时了解自己的孩子表现,清楚学校的要求,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保持一致。

家校QQ群:家长和班主任的群,让家长之间可以交流教育经验,也可以配合班主任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利用图片即时直观地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比如让家长随堂听课,了解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状况;亲子运动会,毕业典礼,入队仪式等,让家长有機会和孩子共同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情,与老师共同分析孩子的状况,共同帮助孩子成长。

家教讲堂:校长和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担当讲师,对家庭教育急需的知识进行专题讲座,从而提高家长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法。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习惯培养、隔代教育问题、家庭如何营造学习读书的氛围、如何教育顶撞父母的孩子等。

家长经验介绍:针对海娃读本的监督、使用、评价,以家长会和学校家长委员的形式,讲做法、传经验。

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采用调查表格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意见,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形成有效的家校德育实践圈。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一致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浅谈德育实践过程 篇7

一、德育的前提:允许学生自由阅读

阅读能力一直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学生在阅读测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海5000多名中学生在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 测试中的表现领先, 2010年12月公布测试结果显示, 中国香港和上海均取得了各项第一。这样的成绩着实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界“扬眉吐气”, 当然, 后来也发生了很多的争议。不管这个评价是否合理, 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阅读很重要, 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

弗朗西斯·培根告诉我们“读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镜, 可以反思过往、把握现在和筹谋未来。这里的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历史, 并不是指激进的改革主义, 将现在的历史教育推向理想的状态。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社会的现实, 中国由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 那时的历史教育可以说是扭曲的。

我们现在可以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第一, 对于历史教科书可以细化教育。我们看到初中的历史课本几乎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全部文明, 内容是全面了, 但是对于整个历史过程只能是走马观花, 难以有深刻的认识。不妨将其细化, 在初中阶段只讲历史的某个部分, 不求全面, 但求深刻, 求能达到启蒙的作用。第二, 将历史教育交给学生。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很明显地将每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一切事件都给予了充分的或正面或反面的评价, 学生更多的是需要背下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意义”, 而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又囿于应试教育的限制不能在课外去看别人对历史的多样化的见解。第三, 近代史和当代史应该更加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正在面临社会转型, 未来将如何走?近代史和当代史最具有参考价值。

2. 保持原创的文学作品

如果说历史是对生活的真实和客观的记录的话, 那么文学作品则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再创造。文学作品来源于历史生活, 却又高于历史生活, 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读者要从其中获益的话, 就必须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前提下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

前段时间爆发了对小学语文课本编排的大讨论。人们除了对语文课本中删除或者增加的文章存在不同意见外, 更多的是反对将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后再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说实话, 笔者小时候看到课文下的注释第一条就写着“选入课文时有删节”, 对此常常十分疑惑, 自己给自己的解释是节省纸张或者我们太小读不了那样长的文章。那么现在面对这样的事情则常常觉得有些愤怒, 有些社会学者对这样的现象称之为“阉割”。这是不无道理的, 是对文学的“人身攻击”, 是“亵渎”。所以, 我想如果需要培养道德完整的下一代, 先还给他们真实的书中世界吧。

3. 阅读的内涵解读

“阅读”二字的构造, “阅”的门里是一个“兑”, 而“读”的右边是一个“卖”, 就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的内涵, 其实就是一个买卖, 一个兑换, 一个信息的兑换和买卖。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 其实阅读的能力不仅是来自于一个人读书能力的提升, 而且是一个人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不光是视觉对于文字刺激的反应, 还有听觉、触觉、嗅觉各种官能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沈从文说“我就喜欢看那些东西, 一面看就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我后来写作的人物的个性, 大约就在于我遇到的这些人说出的各种话, 尤其是这些兵士, 一句粗俗的话语, 在这些直爽的人口中说出来, 却常常是妩媚的”。[1]文学虽然是属于创作, 并非纪实, 但是一旦发生有意或者无意的欺骗, 尤其是面对那些具有可塑性的幼小灵魂时, 欺骗几乎可以说是犯罪。考量的背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学作品, 但是对选定的作品内容不可以进行二次选择。中国人一直有着文字诺贝尔情结, 但是我们的孩子如果连完整的原创的文学作品都读不到, 何谈后来的自我创作呢?

二、德育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的道德教育严格来讲包括外界刺激教育和学生的自我反省教育, 尤其是自我反省教育。那么这一切的开展就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形式中。德育有没有在进行, 就看你的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为此,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营造公平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学生的独立思考首先是要有一个师生公平的关系。这个公平主要体现在对话公平, 尤其是在学生是否有话语权, 教师又是否能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并且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成熟的话语体系。只有对话公平了, 学生才有可能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 天平向任何一方倾斜, 都可能导致强势意志无理的侵犯。所以, 在这里, 笔者想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之前被抑制的表达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得到了空前的释放。面对学生可能的非理性情绪表达, 如何化解成为了难题。如何在这非理性中抽丝剥茧发现理性成分, 是每个教师要细心探寻的。但是, 仍要强调保持公平。

在教育的环境中可能生生关系的和谐公平比师生关系的和谐公平更加重要。在笔者念书的时候, “差生”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们的想法和认知很多时候被压抑了, 这是一种人为的疏忽。在一元的学生评价体系中, 不可避免的现实是总有一批人将成为“失败者”, 这是很可惜的。可能作为个体教师的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但是我们可以在局部区域里做出调整和修正, 去帮助这些本不应成为“失败者”的“失败者”。另外, 也应避免学生群体因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导致的分化。总之, 教师要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成果表达出来的话语权, 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连续性。

2. 保有包容的心态和智慧的头脑

那么在进入独立思考之后, 该如何保持和发展这样的情绪状态呢?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拥有智慧的头脑和包容的心态。学生的问题不一而足, 往往稀奇古怪, 常常是让教师头疼的。这种头疼并不是对答案的未知, 而是表达形式、存在现实性和未来性的冲突。或许有的教师对这样的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失去耐心, 且与现实的教育功能实现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往往会草率对之。如糊弄型的:大约应该是这样的, 要不能怎么样呢?往往把皮球踢回去;或者暴躁型的:这是你该问的吗?粗暴地打断学生的问题。

真正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如这样尝试:第一, 启发式回答。教师不用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 只需要给出引导性的意见就行了。当然, 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在思考之前就应该知道, 一件事既然可以被不断地思考, 就说明它存在的问题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答案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有这样的意识解答问题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第二, 师生共同回答。问题暂时解决不了, 教师只能给予基础性的回答, 问题的进一步的回答需要师生共同来回答,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学会指引学生成为回答问题的主体, 自己只做些把控问题回答的过程就好了。第三, 学生组团回答。在思考问题发出疑问时, 我们经常发现这是一个共性问题。比方说, 近代史上到底各个团体对中国发展做的贡献表现在哪里,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我在初中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问题。历史老师是给我们分组去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将我们的初步答案贴在墙上, 讨论后再由各组组长重新组成一个团队, 最终得出一个全班较为认同的答案。自始至终她只是做些协调工作, 并未发表任何观点。后来老师告诉我, 在儿童世界里, 成人总是不自觉地有表达自己的愿望, 以期对儿童有所帮助, 殊不知, 有些问题, 就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成人是帮不了的。总之, 孩子需要自己的视角和思考, 最原始最单纯的思考, 而这也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是不可以随便超越的。

三、德育的目的:帮助学生探索构建

我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在《自传集》中说:“在自己不再对女人有强烈兴趣时, 便想要去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去牺牲, 为自己的理想而痛苦了。”[2]在这里, 沈从文把自己成熟以后的目标分为两个, 一为自己, 二为大多数人。回归到德育层面上来, 在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以后, 最终的目的还是重新构建, 内容就是自我价值实现和做出群体 (社会) 贡献。

1. 自我价值实现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在2010年GDP总量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同时, 中国人民的财富增长迅速, 人民较之前富裕了许多, 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尤其体现在这一代的孩子身上。“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好好学习, 找个好工作”不但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 反而激起了学生群体的普遍焦虑。按照一些人的说法, 这些孩子是群体迷失。社会上对“80后”“90后”争议批评不断, 当然这不排除由于现在信息发达, 有被恶炒的嫌疑,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的确对自我价值实现问题的考虑要比上一代多很多。

那么解决办法在什么地方?第一, 首先德育要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当然, 认知自我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沈从文先生14岁投身行伍, 虽做的是文官, 但也是见多了杀戮、贪婪和践踏。历时8年之后, 才进京求学, 并为当时众人所不看好。等及功成名就, 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却转向文物美术等工作, 虽然1988年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 但一生也算完美。从这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今时今日孩子我们是过于急躁, 且以外来意志强加, 并没有帮助孩子真正地认知自我。所以, 要完成自我认知的重要环节是不可太过急切, 人的成长是一生的, 短短几年就可以功成名就的人是屈指可数的。其次是多给尝试的机会, 学生的资本就是年轻, 是可以多犯些错误的, 教育者不必大惊小怪, 甚至不用以太多关注的;个人兴趣是个双刃剑, 既是实现自我的理由, 也可能是逃避的借口, 教育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当然, 最多的, 仍是尊重。第二, 德育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古语有云:达时兼济天下, 贫则独善其身。人只有先助己, 方可助人, 若是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 那么社会也将达到最和谐的状态。帮助学生实现自己, 要提供更多的是成熟意见的指导和对问题的分析方法。

2. 做出群体 (社会) 贡献

这里要讲的是,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 在承认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 对某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个贡献价值主要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发展的导向。第一, 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德育的重要功能是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尽管在细微处会有不同, 但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上, 人们总是可以寻找到对话基础的。在这里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分化的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加强群体的融合, 体现德育对社会秩序维护的功能和作用。第二, 德育还应该体现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这个作用是广泛的, 但是应集中在结合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得培养的下一代保持在一个合理理性的状态。

维护社会秩序和对未来导向这两个作用是彼此交融的, 相互推动发展的, 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合二为一地去看问题。

参考文献

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篇8

本文论述的教师德育专业化, 是指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过程。

一、教师德育意识的内涵

教师的德育意识是指教师作为德育过程的主体,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及德育活动的性质、结构、内容始终保持清醒认知的意识。

教师不是教学的机器, 而是传递道德价值、彰显教育个性的道德主体。有些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而只抓教学, 但教师的个性、观念和行为却不可能不对学生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潜在的, 也是持久的、深刻的, 这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影响。因此, 根本不存在只教书而不育人的教师, “教书育人”提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强调教师在教书的同时, 必须增强育人的自觉性。从这一意义上说, 教师必须主动培育和提高德育意识, 对自己言行的德育意义形成清醒的认知。

二、交往实践:教师德育意识唤醒的重要途径

某些片面的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其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技能等, 只强调了教师发展所应具备的客观知识与能力, 而将教师的主体性及教育实践活动排除在外。随着对教师专业化理解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很难用某种孤立的知识与能力来描述教师发展, 那会使教师发展变成各项割裂的指标, 而不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也曾陷入重知识和能力、轻过程与实践的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则恰好可以帮助教师克服这一思维缺陷, 走出这一行为误区。

交往实践论的观点是, 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高于教师所应掌握的客观知识本身。这一观点认为, 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对于教师专业化具有关键作用;而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专业意识的唤醒与觉醒。教师的专业意识唤醒是教师建立主体性、发展自主性、实现教育理想的关键。

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呼唤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教师德育意识的生成和唤醒, 源于教师与他人的交往实践。如,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德育教学活动, 通过与同事的热烈研讨、合作探究等途径, 教师的德育意识逐渐被唤醒。因为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 教师能体会到他人的教育主张、立场及教育行为背后的内在观念, 通过对话的过程, 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目的, 进而促进自我德育意识的澄清与增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 教师德育意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德育意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才能得到检验。

有学者提出, 教师的德育意识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德育活动的心理映象。是指教师把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和程序等在自己头脑中“复现”出来, 以感知、回忆、想象的形式把德育活动的具体图景展示出来。如果教师的德育意识仅仅停留在这种水平上, 那么教师实施的德育只能算是经验操作型的活动。二是对德育意义的自觉认识。德育意义是德育活动的自然属性, 每一种德育活动都有其德育意义。教师要掌握并体现活动的德育意义, 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能够全面地分析德育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它们与学生道德素养的生成及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之间的联系, 并能够正确预测德育活动在进行中会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阻碍, 从而改进德育活动的结构、内容和方法, 实现对学生的正向的德育影响。教师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可以保证德育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但这种意识水平仍然停留在对客观环境的意识, 还未触及对主体的意识。三是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发展到第三个层次, 开始将认识的焦点指向主体自身, 把德育主体视为德育意识的对象。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与教师的自我意识有本质上的区别。自我意识是指教师始终提醒自己, 自己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 即如加里宁所说:“教师必须检点自己, 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没有任何人像教师这样受到如此严格的监督。”强调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做出表率。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指教师时刻以实施德育为己任, 自觉地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发生预期的德育影响;不光要独善其身、以身作则, 还要时刻想到如何以自己的个性为德育手段去影响学生。四是对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不同教师的德育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师对自身德育行为和德育活动的个性特点应形成清晰、全面、自觉的意识, 从而创造自己鲜明的德育个性和风格。教师的德育意识要达到第三、第四层次的水平, 离不开教师的交往实践活动。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 常常体现在教师之间的互动之中。教师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 可以说, 教师的交往实践有多丰富、多深入, 德育意识唤醒的程度就有多深刻。教师在交往实践中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各种意识, 如有关德育活动的意识, 有关教育对象的意识, 有关自己德育观念与行为的意识, 有关德育目的与任务的意识等。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可以加深对与德育行为和活动有关的语言、知识、观点等的理解和认识, 并共同研究和调整德育活动的目标、方法、途径等。当然, 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氛围能够促进教师的交往实践, 从而为教师的德育意识唤醒开辟广阔的空间。

三、德育意识唤醒下的教师德育专业化途径

1. 达到教育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所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 就是指教师应具备起码的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素养 (达到专业标准) 。一般来说, 教师的素养结构从内容上分为三个基本维度, 即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育专业素养。通常情况下, 教师对于学科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认识得比较清楚, 而相对忽视了教育专业素养, 这两方面素养是不同的。教师要实践和达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关注和提高自身的教育专业素养。

在德育专业化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是指, 教师对于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特点与规律性的理解, 教师对于德育的目的、过程、途径、策略、方法与技巧等问题的认识, 以及对相关事务的实际处理能力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德育活动的具体开展及其效果。教师德育专业化所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如德育观念与技能等, 一方面要靠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理论知识的研修去获得, 另一方面要在实际训练中去培养和提高。在帮助教师提高与德育专业化有关的教育专业素养方面, 教育管理者应有所作为, 应在制度上建立职前、职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不能达到标准者, 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日本在其教师资格获取的必要条件中就明确规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人必须获得道德教育、教育伦理等方面课程的学分。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2. 达到专职德育教师的德育素养要求。

对于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或德育教师来说, 应达到更高的专业标准要求, 即达到德育素养要求。这是由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所决定的。比如, 在德育所要完成的任务中, 知识的学习只占很小的部分, 学生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行为的实施才是德育追求的根本目标。所以, 教师要实现德育专业化, 就必须接受特别的专业训练。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9

中职德育课是指中职生在德育教师指引下, 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 通过某种形式集中、持续的学习体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水平的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学校根据学生道德水平实际开展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德育实践工作的活动。可见, 中职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都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但不少德育工作者在处理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关系时出现了偏差。

理论上, 有些观点一味肯定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 否定德育课的价值。不少观点认为, 德育实践活动更能体现“德育的实践本质”, 更能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 是一种比传统德育课更有效的德育手段。在空间上, 它将“德育”搬出了教室, 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教育环境;在形式上, 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语言灌输”的德育形式, 以生动鲜活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 激发了学习兴趣, 发挥了主体性;在评价标准上, 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以“书面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价标准, 注重挖掘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行为闪光点”。因此, 出现了“以德育实践活动取代德育课”的倾向。

在实践中, 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节。一方面, 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离。尽管不少德育教师认识到了传统德育课存在“教学手段过于灌输化”、“教学目标过于智育化”的缺陷, 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完善, 但大部分德育教师没有从实践活动的角度考虑提高德育课实效性, 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将抽象的道德理论知识“演绎”成“具体的、易懂的知识”。中职德育课仍是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智育”活动。另一方面, 德育实践活动课也缺乏与德育课保持必要的衔接。在中职学校, 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种类繁多,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锻炼能力、认识自我的平台。然而, 中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往往由各德育部门独立组织开展, 缺乏德育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这使得实践活动与德育课分离, 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价值取向往往难以为实践活动所承载, 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优势互补”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

与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相比, 中职德育课有其缺陷, 也有德育实践活动缺乏的优势。

中职德育课的缺陷体现在: (1) 时空统一固定, 不能给学生创造新鲜的德育环境。德育课是由学校预先安排的, 课室固定。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时空都比较灵活, 给学生创造了新鲜的德育环境。 (2) 教学内容抽象。中职德育课的内容一般是教材的内容, 而教材的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而德育实践活动则往往是针对学生的喜好安排的, 内容呈现情节化, 形象生动。 (3) 表现形式单一, 教学呈现“智育化”倾向。德育课上, 德育教师主要采用语言、文字及多媒体等手段来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以便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德育课主要投入了智力, 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形式众多。学生在活动中全身心参与, 不仅投入智力, 更投入情感与行为。可见, 与德育实践活动相比, 德育课的缺陷确实比较明显。尤其德育课的“智育化”特征, 使得其德育功能备受怀疑。“知善不等于行善。知善或认识善都是理智的问题, 而行善、爱善、向善、求善则属于情感或行为的问题”。[1]学生通过德育课虽然懂得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但未必会信奉和践行这些道德规范。

既然如此, 那德育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取代德育课成为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呢?诚然, 德育课因局限于传授道德理论知识, 不能直接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而逊色于德育实践活动。但德育课也有德育实践活动所缺乏的优势: (1) 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受许多客观因素限制, 而德育课则一般能“风雨无阻”。校园外大规模的德育实践活动, 由于受资金、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开展得过于频繁。校园内的德育实践活动, 也因场地、设备等资源的稀缺, 各班级往往产生冲突。而各个班级有专门的教学资源, 德育课能预期开展。 (2) 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需要调动。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只有感兴趣的学生参加, 但德育课学生参与程度就比较高。 (3) 德育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传递的信息往往不确定。德育实践活动并没有明确地将“活动的价值取向”告知学生, 而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结构、性格喜好等存在差异, 学生在同一德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往往不同, 甚至相反。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则明确地传授给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可见, 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各有优缺点。对待两者关系的态度不应是以哪个取代哪个, 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三、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途径

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 可创新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形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而德育实践活动与中职德育课相结合, 则可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确定的价值指引, 提高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那两者以何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呢?

1.将“活动”搬进德育课堂, 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中职德育课, 即德育实践活动课。在德育课堂中, 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 采用“活动”的形式, 将德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与“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道德情境”中体验道德知识, 在“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德育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把握以下三点: (1) 德育教师要认清自己在德育活动中的地位, 恰当发挥作用。在传统德育课程中, 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中“唱主角”。在德育实践活动课中, 教师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导演”。教师事先确定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活动方案等。当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时, 除了必要的指导外, 德育教师还要将德育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角。 (2) 德育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德育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德育实践活动课效果的优劣。因此,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方案需要把握四条原则: (1) “新颖性”原则。活动形式必须新鲜活跃, 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 “德蕴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承载“道德价值观”, 发挥德育功能。 (3) “广泛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尽可能吸收全体学生参与。 (4) “程序性”原则。实践活动课应配置活动主持人, 分清活动的步骤, 并把握好各步骤的衔接。 (3) 创新德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机制。传统德育课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这是德育课程“智育化”的产物。而德育实践活动课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更关注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与行为表现。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应该聚焦于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和行为表现。评价不应是单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还应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

2.中职德育课保持原有的教学形式, 在给学生传授完道德知识后, 加以德育实践活动的辅助, 以升华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效果。传统德育课只让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 而不是“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品质的一部分, 是行为的动机, 能支配行为有更好的效果;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有关的道德知识, 例如什么是诚实, 纯洁、仁慈等知识内容。这些道德知识内容被一个人掌握了并不必然对该人的行为产生影响”。[2]如何让学生的“关于道德的观念”转变成“道德的观念”呢?这需要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 让实践活动成为德育课的实践平台。 (1) 加强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的德育理论培训。不少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缺乏道德理论知识, 不能意识到具体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 不能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 削弱实践活动应有的德育功能。 (2) 加强德育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配合。中职德育教师参与和配合组织其他德育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更好地发掘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增强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效果。 (3) 拓展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的衔接形式。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结合方式有三种: (1) 德育主题活动。德育主题活动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 升华为一定的德育主题, 然后围绕着这个德育主题设定方案、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知识。活动的主题包括青春期生理、爱情婚恋、毒品防范、人际交往和青少年犯罪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座谈会、讲座、播放教育片、参观访问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德育课中的道德知识。 (2) 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基地是在校外专门的场所, 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 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种德育形式。德育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每个实践活动都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基地中, 通过一系列形式鲜活、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形成自身的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水平。 (3)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校园社团活动、校园重大节假日活动、校园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公益活动和学生毕业实习活动等, 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现个性、认识自我和锻炼能力提供了平台。如何让这些校园活动成为德育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呢?一方面, 德育教师要挖掘这些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 并做广泛的宣传, 让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另一方面, 学校也要从制度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比如将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作为衡量学生道德表现的一个尺度, 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实践型德育教师 篇10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增强德育课堂的吸引力, 中职德育教学研究应体现德育学科特色和职业教育特点。

(一) 教研突出“学科本位”。 中职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 受学科和学生等因素的影响, 中职德育教学矛盾和困惑较为突出, 表现为一些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学习氛围差、课堂秩序差等。 针对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及由此引发的个别教师的厌教心理, 中职德育教研应回归中职德育“学科本位”, 树立“为了中职德育”、“在中职德育中”、“基于中职德育”的教研意识, 教研突出学校特色、中职德育特点和中职学生特点。德育教研重点应指向具体教学实践问题的分析、探讨和解决, 根据中职德育特点和中职学生特点, 研究探索德育教育教学规律, 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效率提高。

(二) 教研突出“教学实践”。 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是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是校本德育教研和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本质区别。 当然, 不是任何教学实践都可以进入德育教研的视阈, 进入研究视野的教学实践应具有典型性和研究性, 否则教研会流于形式。 德育教师要养成勤思考、常分析的好习惯, 形成自己对教育实践现象和问题的独立思考及独到见解, 教研时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 德育教研可有针对性地采用“同课异构”式的课例研究, 即一人在不同班级教授同一教学内容, 对备课进行多次充实修改, 或多人对同一教学内容备课, 在不同班级授课后进行课例对比。 “同课异构” 式的课例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的内容体系和知识架构, 促进教师多角度理解教材, 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优势互补, 使教师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灵活, 使每个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 又是教学研究者, 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研中得以体现, 教研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升华。

(三) 教研突出“多元意识”。 教研不是教师个体意识的简单相加, 它依赖于一个广泛群体的支持。 不仅要求教师个体要有积极的参研态度, 而且要有团结、协作和信任的教研环境支持。 因此, 中职德育教研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组内“闭门研究”, 应包括专家引领、观摩研讨、学生反馈、组内交流等宽泛的形式和内容。 不同层次和形式的专家引领是德育教研深入发展的关键, 可以拓展德育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技能, 指导德育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观摩研讨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 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德育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域, 是塑造心灵的工程”[1], 掌握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有利于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计划, 提高学生学习的期望值;教研组内的研讨是教研的主要形式, 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形式, 有利于教学问题相互探讨、教学经验相互借鉴, 进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联动拓宽教师视野, 重构教学经验

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多维培训可以推动德育教师“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因此, 应创新中职德育教师培训学习途径, 实行拓展性、常态化、联动式“三位一体”培训, 使德育教师在培训中探寻个体认知和经验积累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一) 拓展性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学校和教研组应拓展德育培训交流方式,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分步骤、 分层次地组织德育教师参加校内外相关学术报告、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专题研讨。 邀请同行专家、学者及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开讲座、办专题, 为德育教师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帮助德育教师分析、梳理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 学校应积极搭建平台支持德育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到“名师名校”考察观摩, 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增长教师见识,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消解常规教学的教条式习惯。 而且,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结合本校本人教学实际, 提出中职德育教学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尤其是参训教师这种实践性习得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产生“蝴蝶效应”, 净化教师专业学习环境, 提高教学水平。

(二) 常态化培训:“自律性”和“他律性”相统一。 学校应形成德育教学培训的常态机制, 建立培训的组织管理, 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 教研组应该在学校宏观指导下健全目标和计划、强化培训制度、细化奖惩激励机制、严格纪律和考勤、规范管理, 保证培训的有序进行。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 学校更应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学手段的多样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利用灵活机动时间开设德育、计算机、普通话等, 多管齐下, 使教师了解更多更全的专业背景。 同时, 学校应鼓励德育教师带着教学问题和困惑参加各类继续教育, 满载收获和启迪归来参与教育实践和教学研讨。 “教师必须通过专门性地学习、进修活动和个人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调适、自我修炼, 才能保持和提升专业精神”[2]。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的今天, 德育教师更应形成接收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模式, 与时俱进, 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三) 联动式培训:“实践性”与“研究性”相结合。 联动式培训是新课改力推的开放式教学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 加强学校与社会、与生活、与时势的紧密联系, 提升教学实践的时效性。 特定课例互动式联动、 校内外联动、组内联动是联动式培训的具体形式。 特定课例互动可以有效引导教师互动交流和评介, 找寻不同视角评析同一课例的多维表现形式和交叉点, 查找自我理解与他人见解之间的异同, 分析原因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完善。 以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为主的组内联动交流是培训的基本载体, 有助于教师吸收不同教学思维、观念, 探寻不同教学方法和经验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有助于教师快速成才, 是确保教学各环节良性循环的保证。 校际间交流是联动式培训的重要推动力量, 有益于资源共享, 共同提高;德育教师应积极争取外出展示和培训的机会, 与兄弟学校教师同台竞技, 有助于激发教师潜能和激情, 促进德育教师发展成为思考型、研究型教师, 形成自我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多维反思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内涵

教学反思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 以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实践效率为目的审视、分析和总结过程,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反思、教育实践反思和教学资源反思。

(一) 反思教学过程:自主性和主动性相得益彰。 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和方式, 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时效性和高效性的不竭源泉, 德育教师要“教有所思、以思促教”, 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积极反思。 目前, 部分中职德育教师存在教学误区, 认为自己对教学内容“闭目能背”, 课前无需反思, 致使教师课堂上讲得“绘声绘色”, 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 “学”没有契合点。 德育教师课前要认真反思, 思考教学设计、课堂结构、学生现状, 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合理扬弃, 围绕学生进行备课,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 德育教师也要及时主动地反思, 查找教学前预期和实际教学的差异, 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和设计, 使“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 提高教师教学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这有助于教师内化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评析能力, 克服日后教学的盲目性, 提高教学主动性。

(二) 反思教育实践:经验和水平双获丰收。 教育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实践是指教学实践, 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是实践的施动者。 广义的教育实践泛指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交流、考察观摩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是施动者, 更多地体现为受动者。 德育教师要在每一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 首先, 总结教学经验。 每一种教育实践总有成功之处, 教师要冲破“先验论”的桎梏, 使原始经验在不断审视、否定和修正中得到提炼和升华。 其次, 总结教育“败笔”。 任何教育实践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得必有失。 教师要勇于承认、积极面对、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败之处, 查找根源, 寻求良策, 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对专家学者的个别观点要敢于质疑和否定, 不“唯专家论”。最后, 教师要及时反思反馈信息。 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系列交流活动反馈信息有利于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德育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收集反馈信息并及时加以整理和“消化”。

(三) 反思课程资源:载体和手段“如虎添翼”。 中职德育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 对课程设置和资源配置不断反思,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 德育教师要反思教材, 开发校本课程。 以往的“大一统式”的德育课程不尽符合中职德育教学现状, 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从社会学角度看, 人之所以为人, 根本之处就在于人具有道德素质”[3]。 德育教师要开发出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做到“两层次”、“三贴近”, 即继承性创新和发展性创新;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校本课程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是在原课程扬弃基础上的补充、拓展和整合, 可以弥补既定课程的不足, 反映学校和学生的各自诉求, 调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积极性, 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 教师教学更有特点, 学生发展更有个性。 “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 德育才能具有巨大的生命”[4]。 除此, 中职德育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 为德育教育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如运用丰富多彩的演讲、报告、朗诵、表演等具体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丰富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等信息资源, 提高教学直观性;利用社会生活和一系列课外学习资源, 开阔学生眼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师德意识, 并逐渐使他们树立起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5]。

总之, 要从教学研究、培训交流、教育反思三个层面探寻中职德育教学规律, 整合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涵, 拓宽教师视野, 重构教学经验, 使德育回归本真, 促进德育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校本研训、教育实践、教学反思是中职德育教学回归本位的路径, 是德育生活化、德育实践性的三阶维度。通过校本研训, 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育实践, 可以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反思, 可以拓宽教师视野, 充实教学内容。

关键词:生活即德育,实践即教学,中职德育,本位回归

参考文献

[1]刘明伟.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第二德育系统[J].教学与管理, 2011 (9) :43.

[2]欧阳明.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2) :19.

[3]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1) :9.

[4]潘建红, 高栋.论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J].宜春学院学报, 2008 (3) :60.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运动下一篇:积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