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处理

2024-05-08

池塘处理(精选六篇)

池塘处理 篇1

一、对虾养殖池塘为什么会发生水质突变

对虾养殖池塘水质突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 现在的养殖模式大多是半精养、精养以及工厂化养殖模式, 放苗的密度过高, 每亩放苗种从5万~6万到10多万不等, 有的甚至达到每亩20多万, 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对虾的单位空间过小, 残饵及排泄物增多, 池塘水体中的有机废物积累速度加快, 水体中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含量偏高, 易引发水质恶变。其二, 池塘水体中富营养化, 造成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 当藻类腐败后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还会分泌藻类毒素, 造成水质的变化。其三, 夏季天气炎热, 水温偏高, 台风、暴雨过后, 极易造成池塘水体上下分层, 急剧改变水体的暂时性生态平衡, 引起水质突变的发生。

二、水质突变有何征兆

水质突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 正常的池塘水色应该是黄褐色、草绿色、油绿色, 这表明池塘水体里的藻类是由硅藻、绿藻、金藻等有益藻类组成。

当水色转变为红色、蓝绿色、酱黑色或白浊色时, 即说明水体中的藻类已过度繁殖老化, 有大量死亡的迹象, 易发生水质突变。

2. 对虾突然摄食量减少, 且易伏在池塘的浅水区域, 活

力减弱, 人走近时也不避开, 表明池塘水质对虾类的正常活动有明显的影响, 水质有突变的征兆。

3. 好的水质应是水色清亮, 在下风口或增氧机周围不产生白色泡沫。

如果水色发暗, 水质粘滞, 在下风口或增氧机周围有大量泡沫, 且经久不散, 说明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 水质老化, 有水质突变的可能。

4. 池塘水温持续过高, 水位过浅 (不足1.

5米) , 当天气骤变, 有台风或大暴雨来临时, 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防止水质发生突变。

三、水质突变的危害有哪些

当由于种种原因, 池塘水质突然发生改变时, 首先是导致池塘水体溶洞氧不足, 引起虾类缺氧浮头泛塘死亡;其二是会引起水体中藻类的大量死亡, 藻类死亡腐败后分泌的毒素令虾类中毒;其三是现时的虾苗绝大多数放苗前已携带桃拉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等, 在水质突变时易诱发对虾病毒病的发生及其它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从而发生极难控制的暴发性疾病, 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四、发生水质突变时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 在夏季高温季节, 有条件的池塘应尽量提高池塘的水痊, 保持水深在1.

5米以上, 最好能达到2米左右。因为水位深了, 池塘中的水体容量也变大了, 水体对环境改变的缓冲平衡能力也相对增大了。且水位深了, 池塘底部的水温相对较低, 对虾伏于池底, 不易发生应激反应。

2. 暴雨发生时, 要开动增氧机, 保持池塘上下水体充分对流, 及时提闸排出表层池塘水, 以防池塘水体发生分层。

暴雨发生后, 及时使用“增效葡萄糖”“维C应激灵”或“对虾病毒灵”等药物, 缓冲水体环境的变化, 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离子, 增强虾体的抗病能力, 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3. 当增氧机打出的水花有大量白色泡沫, 水色发黑、发

暗时, 水质已经老化, 有条件的池塘应及时排出部分底层水, 加注新鲜的水。同时使用“双效底净”加“长效粒粒氧”一起全池泼洒。

4. 当池塘水质老化, 且池塘底泥有臭味时, 表明底质也

老化, 此时要用“增氧型底质改良剂”或“多氧底改王”加“虾用活水素”或“益菌多“一起施用, 能起到水质和底质同时改良的效果。

5. 当池塘底泥老化且严重偏碱时, 要先用“解毒救星

“或”“池塘解毒灵”药物降碱解毒, 再用“双效底净”加“长效粒粒氧”一起全池泼洒。

6. 当发现池塘中藻类繁殖过度, 有老化死亡的迹象时,

先用“高效苔藻净”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 再用“虾用活水素”或“益菌多”灭消除水体中过多的营养有机物质, 不可保持池塘水体良好的水色经久不变, 还给虾类一个稳定、健康的生长环境。

摘要:文章着重阐述了夏季虾池水质突变的原因、突变的征兆及引起的危害, 同时详细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处理方法 。

池塘常见水色及处理方法 篇2

作者:曲秀鹏

“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技术”是句容市2009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主推技术之一,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水产技术指导员,下面就养殖水体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水色及处理方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1、草绿色、黄绿色: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绿球藻、新月藻、多芒藻等藻类。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草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池塘常见并期望的水色。

2、茶褐色(包括黄褐色、褐绿色):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幼体的优质饵料,档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呈茶褐色,该种水色是池塘养鱼的优质水色。

以上良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好,水体中所含的浮游植物一般都是鱼类易小华的种类,需注意保持。绿藻对水环境变化适应性强,平时要注意水色太绿(浓绿色、墨绿色)或水色早晚不变,则谁名水体已老化,要及时换水或适量添注新鲜水。硅藻对水环境变化适应性弱,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色也随之变化,届时也要换水或添注新鲜水。

3、翠绿色:当水体呈翠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当夏季水温升高时,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处)的水面上漂浮起一层翠绿色的油膜。这种颜色的水体常含有大量的蓝、绿藻(主要为率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的藻类),该水色是水质老化的标志。

4、黑绿色.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较热时,池塘下风处常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藻)为主,这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

5、红棕色:次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红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均匀,成团成缕,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体呈酱油色,这是水质变坏的标志。

以上三种水色的水质都不好,因为水体中所含的藻类多为水生动物不易消化的藻类,当这些藻类大量繁殖时,水体中的溶氧降低,透明度减小。档上述藻类大量死亡后,向水体中释放大量有毒物质,麻痹水生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所以当水体出现以上三种水色后,应根据水质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方法一:有条件的可先换一些老水,加注新鲜水。

方法二:无法换水的,可先用水净宝类沉降悬浮的有机物,再配用微生物制剂。

方法三:对于悬浮有机物特别多的池塘,可用少量高锰酸钾降低有机物耗氧量和水的粘度,然后再用水净宝类,调节水体的透明度。

方法四:沉泥厚或臭的,使用粒粒氧和底该霸王类产品,改善池塘底质。

6、浅绿色、土黄色:此二种水色大都是水中富有植物极少,从而透明度高,水色清淡,水质较瘦。

以上两种水色在水产养殖中遇到时,可在晴天的上午九点前后少量施无机肥(尿素、磷肥)或“高效肥水灵”等,可连用几次,至水色为黄绿色为止。尽量避免使用有机肥,也可以配合施用高效培藻素和氨基酸肥水液。

7、乳白色:此种颜色水体中浮游动物(如枝角类、轮虫、桡足类等)数量较多,它们是苗种塘的优质饵料。在池塘养殖的中后期,水体已不需要这些浮游植物,但这些富有动物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易引起缺氧浮头,同时会影响正常摄食和生长。需采取以下措施:

方法一:选择特定的杀虫剂,杀死大部分浮游动物,以有利于富有植物生长,逐渐将水质改良。

池塘处理 篇3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废水,湿地植物,水处理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是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内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等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来去除或消减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具有高效益、低消耗, 循环利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歇息场所等优点[1]。利用农田、池塘周边的低洼地或废弃地构建具有较强水质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 应用于池塘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回用, 是解决高密度水产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健康养殖的有效生态工程技术。目前应用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废水, 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的组成及其净化效果上[2,3], 而关于收割湿地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较少。本文对沙田湖人工湿地进行水质净化效果、湿地植物组织氮和磷含量, 以及全部收割后脱氮除磷的净化效果进行测定、分析和研究, 以期为湿地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沙田湖人工湿地概况及水处理工艺流程

沙田湖人工湿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商塌沙田湖生态园, 总占地面积1.8 hm2 (27亩) , 于2008年6月建成, 用于处理沙田湖生态园养殖池塘废水, 养殖塘的养殖品种有暗纹东方鲀、凡纳滨对虾、翘嘴红鲌等。沙田湖人工湿地水处理流程如图1。

图1湿地布水渠设置33个进水口, 实现均匀布水, 布水渠水流量25~30 t/h, 废水在湿地中的停留时间为5~6 h, 水力负荷约为0.04 t/ (m2·d) 。湿地植物有水葱Scirpus validus、小香蒲Typha minim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荷花Nelumbo nucifera等。

1.2测定方法

1.2.1 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

湿地运行后, 分别于2008年8月和9月对沙田湖人工湿地系统的进水布水渠和出水集水渠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定。测定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 (CODMn) 、总氮 (TN) 、总磷 (TP) 、活性磷、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叶绿素a等指标, 测试方法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方法》进行[4]。

1.2.2 湿地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分别于2008年10月 (湿地植物存活) 和2009年1月 (湿地植物死亡时) , 对8种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包括鲜重、干重、植物组织氮和组织磷含量。测定方法:收割湿地植物地上部分, 将采集样品的茎、叶立即分离,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 在80 ℃下烘干至恒重, 粉碎过筛 (40目) 。植物组织TN采用浓硫酸消解后FOSS Kjeltec 2300凯氏定氮仪测定[5], TP采用浓硝酸—高氯酸消解、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6]。

1.2.3 湿地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

2009年1月湿地植物收割前, 分别选取数株有代表性的植物, 茎、叶分开后称量湿重, 在80 ℃下烘干至恒重, 取出后迅速称量干重, 计算含水率;各湿地植物分别取样1 m2, 收割后称重, 根据各植物的分布面积计算总湿重。

2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

沙田湖人工湿地2008年6月开始运行, 2008年8月和9月2次测定人工湿地进、出水口的水质指标, 净化效果见表1。

如表1所示, 8月和9月测定的养殖废水中总氮、总磷、CODMn含量均值分别达2.32、0.50、14 .88 mg/L, 叶绿素a含量高达405.75 μg/L和333.45 μg/L, 水质类别处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V类或劣V类。经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 各项水质指标都明显降低, 总氮、总磷、CODMn平均含量分别降至0.98、0.18、9.72 mg/L, 出水水质达III—IV类水。除CODMn水质指标外, 其余测定指标的去除率均超过50%, 其中总氮、总磷去除效果明显,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85%和64.25%;氨氮去除率平均为52.80%;CODMn去除率较低, 为32.75%;人工湿地对浮游藻类叶绿素a的净化率高达82.75%。人工湿地对亚硝酸氮、硝酸氮、磷酸盐等也有很高的去除率, 分别高达99.1%、77.0%和98.5%。

2.2湿地植物组织氮、磷含量及变化

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组织氮和磷含量有所不同。10月份湿地植物存活时地上部分组织氮、磷含量如图2。

如图2可知, 8种湿地植物中宽叶香蒲组织氮含量最高为31.70 mg/g, 水葱最低仅为9.05 mg/g;小香蒲组织磷含量最高, 均值为6.62 mg/g, 睡莲组织磷含量最少为1.94 mg/g。有学者指出, 满足水生植物生长需求的组织氮和磷的最低含量分别为13 mg/g和1.3 mg/g[7]。本研究中水葱组织氮含量小于这个限值, 可能是水葱在10月份已进入衰老期, 出现组织氮释放现象。8种水生植物中, 组织氮含量依次为:宽叶香蒲﹥黄菖蒲﹥小香蒲﹥梭鱼草﹥睡莲﹥再力花﹥荷花﹥水葱;组织磷含量依次为:小香蒲﹥再力花﹥宽叶香蒲﹥梭鱼草﹥水葱﹥荷花﹥黄菖蒲﹥睡莲。可见, 宽叶香蒲、小香蒲、梭鱼草对氮、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荷花、睡莲富集氮、磷的能力相对较弱, 但是它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对提高人工湿地的景观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含水量测定结果, 睡莲的含水量最高为92%, 再力花叶中含水量最低为62%。

2009年1月沙田湖人工湿地死亡时, 对湿地植物进行了全面的收割, 测定各植物的组织氮、组织磷含量 (图3) 。

图3显示, 湿地植物死亡时, 睡莲的氮、磷含量最高, 梭鱼草氮含量最低, 黄菖蒲磷积累量最少。莲、宽叶香蒲有较高的氮含量, 分别为21.2 mg/g和18.4 mg/g。小香蒲、再力花磷积累量相对较多。

各水生植物在10月份和翌年1月份的氮、磷含量见表2。由表2可知, 2009年1月水生植物死亡时组织氮、磷含量均低于2008年10月存活时。其中氮含量下降极其显著, 死亡时梭鱼草、黄菖蒲、小香蒲的组织氮含量仅为2008年10月存活时的18.8%、26.8%和38.1%, 各种植物的磷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下降幅度较氮小。据文献报道, 植物吸收氮、磷只是临时储存, 吸收的营养物质会达到饱和并且随着植物的枯萎逐渐释放出来[8,9]。本文测定结果与该观点相符。

2.3湿地植物的吸收对氮、磷的去除

2009年1月湿地植物死亡收割时各种植物的生物量见表3。通常研究植物对氮、磷的去除只考虑其地上部分, 8种植物收割后地上部分总干重达1.34×104 kg, 因植物吸收而转移氮124.31 kg、磷51.17 kg。植物收割时, 再力花氮、磷吸收量最高为35.86 g/m2和16.31 g/m2, 水葱对氮的吸收量最低, 黄菖蒲对磷的吸收量最小;8种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量平均为11.68 g/m2、4.81 g/m2。由此可见, 再力花单位面积生物量大, 成为8种植物中去氮除磷效果最好的湿地植物。

3讨论

湿地植物氮、磷吸收量与其生物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10]。不同湿地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差较大, 生物量 (以干质量计) 变幅为0.45~3.72 kg/m2。本研究发现, 在沙田湖人工湿地再力花、梭鱼草生物量较大, 吸收的氮、磷也较多;而荷花、宽叶香蒲尽管其组织中的氮、磷含量较高, 但其生物量较小, 导致吸收氮、磷的量相对较少。湿地植物通过吸收湿地系统中的氮、磷来维持自身的生长代谢。有研究表明, 湿地植物对氮的吸收量为0.03~0.30 g/ (m2·d) , 对磷的吸收量为1.8~18.0 g/ (m2·年) , 衰老和死亡的植物没有除氮效果[11,12,13]。本研究发现, 湿地植物对总氮的吸收量为2.97~35.86 g/m2, 对总磷的吸收量为1.25~16.31 g/m2, 结果发现收割植物在整个湿地系统氮、磷去除中所起作用有限。这与李林锋等[14]研究结果相似。

试验所测定的8种植物在冬季死亡收割时其地上部分氮、磷含量均小于秋季存活时。这是由于植物地上部分氮、磷元素发生了迁移, 可能是转移到根部储存或是再次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 这与尹炜等[15]的研究结论一致。2009年1月植物死亡时梭鱼草、黄菖蒲、小香蒲的组织氮含量仅为2008年10月的18.8%、26.8%和38.1%, 湿地植物死亡后收割去除氮、磷含量分别为11.68 g/m2和4.81 g/m2。因此, 仅从植物吸收氮、磷量的角度考虑, 在湿地植物死亡前收割能够提高湿地植物吸收所贡献的净化率。但也有学者认为, 植物的死亡会为微生物的生长不断提供碳源, 导致总氮去除速度加快;死亡后枯枝落叶在冬季形成一个隔热层, 有助于使底下的湿地基质免受霜冻[16,17]。沙田湖人工湿地系统的湿地植物是收割还是不收割, 是收割一次还是收割多次, 何时收割对系统的氮、磷去除贡献最大, 湿地植物吸收在整个人工湿地系统净化中的贡献率, 以及如何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效率, 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论

(1) 池塘养殖废水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后, 水质净化效果明显, 氨氮、总氮、总磷、CODMn、叶绿素等的去除率分别为52.8%、57.85%、64.25、32.75和82.75%, 主要水质指标从劣Ⅴ—Ⅴ类改善至Ⅳ—III类。

(2) 湿地植物在死亡时收割一次, 可去除氮、磷的量分别为11.68 g/m2、4.81 g/m2。

池塘处理 篇4

水塘里的水波微微荡漾,中间几朵美丽的荷花静静地绽放着,荷叶上的水珠随风摇来摇去,像一串串珍珠滚落下来。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微风吹拂着柳树伴随小水纹跳起了舞蹈。冬天下雪了,池面 上结起厚厚的冰,从处看像是一面无瑕的镜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到池塘玩起了滑冰。

看,小池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美丽的池塘

池塘处理 篇5

资料表明,蓝藻的大量发生,主要是因为水体生态不平衡而导致的。就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发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抑制蓝藻的过度繁殖,仅供参考。

预防蓝藻的大量繁殖:一要保持藻类平衡,合理使用有机肥(发酵过的)和生物肥;二是定期或不定期的使用生物制剂进行调水(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隔五至七天可用足量的生物制剂,在晴天上午使用,同时开足增氧机2~3 h,培植有益藻类的生长;三是经常监测水质情况,不断视水质情况追施生物肥或加水换水,保持水质透明、嫩、爽。如果能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一般情况下,塘内出现蓝藻的概率会很小。

如果在大棚内或大塘内出现了蓝藻,这就说明水体藻类不平衡。蓝藻发生较轻的可以采取适量追施点有机肥(发酵后的)并隔天连续使用2~3次适量的解毒防水宝和芽孢杆菌进行水质调节,以控制蓝藻生长,同时还要视水质情况进行底质改良。

池塘处理 篇6

1 水草老化

水体中营养供应不足, 水质清瘦, 污物粘附水草, 草头露出或贴于水面, 叶子发黄, 太阳曝晒后, 水草停止生长, 上部水草发生死亡, 严重时水草 (伊乐藻为主) 下沉腐烂, 败坏水质和底质。解决方法:防止太阳曝晒水草, 结合水体解毒, 补充好水草营养。先对老化水草“割头”处理, 并全池泼洒“解毒素”和“生物肥水宝”, 追施“长根粒粒肥”, 泼洒“草青杨”, 能有效防止水草发黄、腐烂, 促进水草重新生根生长。

2 水草过密

导致水体严重缺氧, 水质败坏, 严重时发生水草腐烂死亡。解决方法:合理分疏后, 及时捞除漂浮或腐烂水草, 补充好水草营养, 结合水质调节。对于生长旺盛、过于茂盛的水草须清理割除, 割除池塘四周约2~3 m的水草, 提供虾蟹摄食场所, 池塘中间一般可6~8 m打1条宽2 m的通道, 留出水体空间, 增强水体流动和上下层水体对流, 利于阳光照射和水体中有益藻类及微生物的生长, 利于河蟹活动觅食, 保持水草覆盖率50%~55%, 捞除漂浮或腐烂水草, 适时泼洒“草青杨”, 促进水草嫩芽萌生, 保证好水草安全度夏。水草处理后, 可全池泼洒VC, 缓解河蟹因光照、水体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应激反应。水草超出水面, 6月初应割除30 cm以上“老头”, 促进新草生长, 从而形成水下森林。

3 水草过稀

河蟹生长植物性饵料不足, 河蟹栖息和蜕壳环境狭小, 河蟹自相残杀现象严重, 高温季节池水温差较大, 易造成水质肥浓。解决方法:前期补种好水草, 中后期移植好水草。前期及时播种水草, 并分析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中后期应移入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 防止阳光直射。

4 河蟹夹草

池塘水质老化浑浊, 水体中水草营养供应不足, 水草履盖率难以控制。解决方法:少量夹草时适量增加投喂量, 结合水草养护, 大量夹草时增加投喂量, 结合科学诊断。河蟹少量夹草属正常现象, 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投料量, 并合理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 有条件的尽量投放小螺蛳, 同时全池泼洒解毒素解毒, 10 h后使用氨基酸类产品和护草黄金肽。河蟹大量夹草, 一般是河蟹饲料严重不足, 或者是河蟹开始发病前的征兆, 应增加投料量, 如仍夹草严重, 应对河蟹送至水产医院进行病害诊断。

5 草根腐烂霉变

有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投饵, 或使用化肥、鸡粪等肥料过多, 导致底部有机质过多, 水草生长旺盛, 草根在池底有害物质和有害菌侵蚀下腐烂霉变, 整株水草枯萎死亡。解决方法:及时处理, 先水体解毒, 再用“解毒底改”改良水体下层和底质环境。可先用“果酸解毒素”全池泼洒解毒, 同时内服大蒜素、护肝宝、免疫多糖、VC等, 每天1次, 连服3~5 d, 防止河蟹摄食霉变水草中毒, 后用解毒底改对水体下层有害物质氧化分解, 改良底质, 使草根少受或不受侵蚀, 促进根部强壮。

6 水草病虫害

特别是黄梅季节期间, 各种病虫害繁殖旺盛, 飞虫扑向水面, 飞虫卵粘附水草孵化, 幼虫摄食水草获取营养, 水草慢慢枯死。解决方法:做好水草病虫害预防。可用大蒜素对水与食醋混合, 也可用阿维菌素, 喷洒在水草上。

7 高温季节护草

高温季节是河蟹养殖的高危期, 水质、底质容易恶化, 影响水草健康生长。解决方法:水质改良结合底质改良。可每5~7 d全池泼洒底改和生物制剂, 重点在水草生长区和投饵区, 调节好水质, 预防底质腐败, 保证好水草适宜的生长环境。

8 水草“疯长”

高温季节, 蟹池水草控制不良, 水草“疯长”, 腐烂, 败坏水质, 严重时水体严重缺氧, 危害河蟹生成。解决方法:人工清除浮草烂草, 控制水草生长, 水质解毒, 结合水质调节。及时捞出漂浮或腐烂水草, 割除部分水草, 割除量控制在水草总量的1/3以下, 也可在蟹池中间割除整条水草, 增加河蟹活动空间, 发现池中水草生长过快, 可缓慢加水, 防止水草死亡, 使草头在水面下30 cm以下, 抑制水草生长, 可使用解毒素全池泼洒, 烂草和污物多的地方适当多泼, 第2天上午使用生物制剂和VC全池泼洒, 逐步调节好水质。

9 台风季节浮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池塘处理】相关文章:

池塘海水05-02

池塘培育05-20

美丽池塘作文04-12

小池塘教案05-07

金色池塘影评05-16

农村池塘承包合同05-24

夏日的池塘作文05-25

散文池塘夏夜范文06-01

诗歌我家小池塘07-14

池塘荷花的作文05-08

上一篇:水处理药剂下一篇:医学图像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