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培育

2024-05-20

池塘培育(精选十篇)

池塘培育 篇1

1 亲鱼的选择

彩鲫的亲鱼套养在鲫鱼亲鱼池塘中, 培育方法与鲫鱼亲鱼基本一致, 即重视产后及秋季培育、强化春季培育、雌雄鱼越冬后分池饲养。在亲鱼的繁殖季节将彩鲫捕出, 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成熟雄鱼每尾体重150克以上, 身体细长, 鳃盖上出现大量珠星, 生殖孔微红, 向内凹陷, 轻压可以挤出精液;成熟雌鱼每尾体重200克以上, 腹部膨大、柔软, 生殖孔向外突出, 有的鱼可以挤出卵粒。在挑选亲鱼时雌雄鱼的比例一般为1∶1比较适合。除此之外, 由于彩鲫为观赏鱼类, 还要对其体形、体色进行挑选, 具体挑选标准为: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全身体色一致, 不能有杂色;体形匀称, 体长显著大于体高, 尾柄较长。挑选后, 将鲫鱼亲鱼放入2.5米×2.5米×1米 (长×宽×高) 的水泥池中暂养准备催产。

2 受精卵的获取

为保证同时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受精卵, 对彩鲫注射鱼用催产剂, 具体种类和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600单位/千克,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号 (LRH-A2) 5微克/千克, 地欧酮 (DOM) 2毫克/千克, 每1千克鱼体重注射催产剂1毫升, 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注射时水温18℃, 注射催产剂16小时以后, 亲鱼互相追逐, 此时捕出彩鲫亲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获取受精卵, 然后用滑石粉脱黏。

3 受精卵的孵化

经过脱黏的受精卵放在自制的孵化器中静水充气孵化 (见图1) 。孵化器用60目筛绢制成, 上部为圆柱形, 直径50厘米, 高30厘米, 下面为倒圆锥形, 高60厘米。在圆柱形上部和下部 (与倒圆锥部分结合处) 分别缝两条宽带, 上面缝有细绳, 以便与支架固定在一起, 支架用钢筋和铁条焊接而成。

使用时将孵化器通过宽带上的细线固定在带支架的铁圈上, 放入注满水的水泥池中, 规格与暂养池一致, 注意孵化器的上口高出水面10厘米左右。用一大气泡石放入孵化器倒圆锥底部, 为防止孵化过程中圆锥底部上浮, 导致受精卵聚集, 引起局部缺氧, 往往在倒圆锥底部加一重物。孵化开始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内, 受精卵数量为16万左右, 同时将气泡石连接到气泵上, 气量大小以能冲起大部分卵粒为宜。为保证孵化率, 孵化期间向孵化器中泼洒二氧化氯以及敌百虫, 防止受精卵水霉病的发生和大型浮游动物对受精卵的危害。在孵化期间水泥池换水1~2次, 这样可以保持较高的水温, 加速受精卵的孵化, 提高孵化率。换水时间选在水温较高的午后。受精卵在18℃左右经105~110小时孵出, 此时应减小充气量, 待孵出的鱼苗能平游后, 即可放到土池塘中进行鱼苗培育。

4 池塘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彩鲫的池塘面积3亩 (1亩≈667平方米) , 水深1.5米, 在放鱼前7~10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 生石灰用量75千克/亩。2~3天后注水50厘米, 施鸡粪培养饵料生物, 鸡粪用量200千克亩。在鱼苗发育到鳔充气、基本能平游, 同时池塘中的饵料生物 (轮冲) 达到高峰 (用1毫升的吸管吸取池塘水对着太阳光, 能看到其中有8~10个小白点即可) 时将鱼苗放到池塘中, 鱼苗放入池塘前应投喂一次蛋黄水 (将煮熟的鸡蛋黄取出, 用双层纱布包裹漂洗) , 做到饱食下塘, 可以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 一般每个蛋黄可以投喂10万尾鱼苗。

为保证鱼苗下塘后始终有足够的适口饵料, 在鱼苗下塘第二天开始投喂豆浆, 每天每亩水面1.5千克黄豆磨成25千克豆浆, 分上午和下午两次全池泼洒, 鱼苗培育期间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 每次10~15厘米, 以保证池塘水质清新, 使池塘的透明度维持在30厘米左右。

在鱼苗培育期间, 每天早晨到鱼苗池去巡视, 观察鱼苗是浮头以及水色情况, 并捞出池边的蛙卵, 清除水草以及消灭一些鱼苗的敌害生物如水虿、蝌蚪、龙虱等。

泥鳅池塘鱼苗培育技术 篇2

关键词:泥鳅 池塘养鱼 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204-1

1 鱼苗池的条件、清塘消毒及施肥

1.1 鱼苗池的条件

培育池面积宜为20-50平方米,水深0.3-0.5米。

鱼苗池要背风向阳,池埂要坚固,池底平坦,池底不漏水,无丛生水草。

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1.2 鱼苗池的清塘消毒方法

生石灰清塘:一般排水清塘每亩用石灰50-75千克,带水(水深1米)清塘每亩用125-150千克。带水清塘可在池连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让其吸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容器中化开,操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石灰浆泼洒全池。生石灰的毒性消失时间为7-10天。

漂白粉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3.5千克,等于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20克。如把池水排至5-10厘米深,每亩用5-10千克。由于漂白粉易于分解失效,所以用前应测定有效氯,根据有效氯推算实际用量。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遍池泼洒。清塘后3-5天便可放养鱼苗,即漂白粉的毒性消失时间为3-5天。

1.3 施肥

可放人少量牛粪、猪粪等畜粪。

2 放养鱼苗时注意事项、放养密度

2.1 注意事项

(1)放养水花鱼苗前用密眼网将清塘后池中滋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杂鱼拉出来。

(2)每个池塘应放同批鱼苗,因为不同批鱼苗,身体大小和强弱不同,游动和摄食能力也不同,影响出塘成活率,规格也不整齐。

(3)下塘前应注意装鱼苗的容器中的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不得超过2℃。温差过大,应调节容器中的水温,使其接近于池水温度;用塑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下塘时要经过“缓苗”处理再下塘,鱼苗下塘时应准确计数。

2.2 鳅苗放养密度

静水池为每平方米1000尾左右,微流水饲养为每平方米2000尾左右。放养规格要齐整,以防大鳅吃小鳅。

3 投饲方法

3.1 鳅苗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或豆饼粉悬浮液

一日3-4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饲养3-5天后改喂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待鳅苗适应吃食并稍长大些,开始时每日投喂量占放养总体重的2.5%,以后随着苗种生长,日投喂量可增加到放养总体重的10%。

3.2 豆浆培育法

稚鳅在孵化后两个月内,主要摄食轮虫和水蚤,因此鳅苗下塘后,每天须泼洒3-4次豆浆(每100平方米水面共需干黄豆0.5千克左右),以培育轮虫、枝角类供鳅苗食用。下塘5天后,每天的黄豆用量可增加至每100平方米水面0.75千克左右。泼浆时间为上午8-9点、下午1-2点各1次。为延长豆浆颗粒在水中滞留时间,浆要泼得细如雾、匀如雨。豆浆投喂,先将黄豆加水浸泡,然后磨成浆(约1.5千克黄豆磨成25千克豆浆)。浸泡黄豆的时间一般在磨浆前5-6小时。浆磨好后要立即泼洒。

3.3 肥水培育法

泥鳅喜肥水,在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加些肥料。水温较低时,每立方米水体施化肥(硝酸铵)2克,水温较高时,每立方米水体施尿素2.5克。一般隔天施1次,连续2-3次。也可施有机肥,最好是鸡鸭粪。施用有机肥能较快地培育出大量的浮游动物。肥水培育鳅苗,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水色过浓,要及时加注新水,以利于为鳅苗提供充足、适口的鲜活饵料和良好的水质条件。

4 日常管理

(1)巡塘是饲养鱼苗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在黎明时、中午和傍晚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情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和确定投饲、施肥数量等。

(2)鱼苗注水时,在注水口处要采取过滤措施过滤野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把池水搅混。

(3)清塘大约在鳅苗下塘前15天左右,方法是先排干池水,暴晒4-5天,再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注入约20-30厘米深的新水。

(4)巡塘和饲养管理情况每天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施肥投饲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 夏艳洁,杨富亿.养鱼实用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 游文章.鱼用饲料及其配制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张家国.水产动物饲料配方与配制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 廖朝兴.鱼饲料配制与投喂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李爱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6] 麦康森.无公害渔用饲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黄鳝与泥鳅养殖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 夏艳洁,科学养鱼200问.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 雷慧曾.池塘养鱼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0] 邹叶茂.特种水产品养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1] 白庆余.特种经济两栖爬行类养殖技术.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高寒地区唇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篇3

1 养殖条件

1.1 养殖材料

人工繁殖所得5万尾唇水花, 繁殖亲鱼是6月上旬在黑龙江抚远江段收购的野生亲鱼, 体质量在0.5 kg左右。

1.2 养殖时间和地点

2013年6月18日唇水花运到养殖基地, 开始苗种培育。养殖地点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鱼中试基地, 交通方便。

1.3 养殖条件

养殖用池塘为一个长方形土池, 东西走向, 池塘面积2 000 m2, 长和宽的比例为2∶1, 池塘深1.2m, 水深60 cm, 进排水方便, 水源为浅层地下水, 水质清澈, 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2 养殖方法

2.1 鱼种放养

2013年6月18日, 把运到养殖基地的唇水花 (水花出膜4 d, 刚开口摄食) 放入培育池塘, 数量5万尾, 放养水温18℃, 水深50 cm, 后来慢慢增加到60 cm。

2.2 饲料投喂

鱼苗放养之后的前15 d, 每天全池泼洒豆浆2次, 7:00和19:00各1次。前一个星期, 每天泼洒5kg黄豆制成的豆浆;后一个星期, 每天泼洒7.5 kg黄豆制成的豆浆。连续泼洒豆浆15 d后, 开始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 饲料选用鲤鱼幼鱼专用饲料, 其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营养较全面, 完全能满足唇幼鱼的生长需要。不必选择鳗鱼饲料或鲟鱼饲料, 鳗鱼和鲟鱼饲料价格较高, 会增加养殖成本。刚开始投喂的饲料为碎料, 然后随着幼鱼的慢慢生长而增加饲料粒径, 每天在饲料台周围投喂3次, 早中晚各1次, 投喂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定质。在每次投喂饲料之前, 用木棍敲击铁盆几次, 给水里的鱼一个“开始喂食”的信号, 重复若干次后, 就能形成条件反射。

2.3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 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和活动情况, 有死鱼要及时捞出, 查找死亡原因。投喂饲料坚持“四定”原则, 根据天气、水温、溶氧、鱼体质量的增加及鱼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保持培育池塘水位在50 cm左右, 随着鱼的生长, 慢慢提高水位至60 cm, 透明度在30 cm以上, 10 d换1次水,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三分之一, 保持水质清澈, 溶氧量保持在4 mg/L以上。

2.4 鱼病防治

养殖期间除了每天的日常管理外, 还要注意鱼病的防治。鱼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在养殖期间, 每20 d对池塘进行1次消毒, 用生石灰粉全池泼撒。通过及时预防, 在养殖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死鱼现象。

2.5 敌害生物

敌害生物预防主要是预防陆地上和水中的其他敌害生物。陆地上要注意鱼鹰的活动, 发现养殖池塘周围有鱼鹰活动, 要及时驱赶。另外, 用土池培育鱼种, 池塘内经常生长很多水生植物, 要及时清除, 以免影响鱼种生长。在鱼苗培育过程中, 7—8月份, 池塘里生长过水花生和扁担草, 用人工进行反复清理, 直至除尽。

2.6 拉网锻炼

在培育鱼苗过程中, 还要定期拉网, 以增强鱼种体质。在培育鱼苗期间, 每月拉网2次, 每次在池塘里拉一个来回, 拉网锻炼后, 及时用生石灰全池泼撒消毒, 以防有部分受伤的鱼种患病。在此要重点提一下, 拉网捕唇鱼种, 要用适合的网具, 网眼不要太小, 唇是底层鱼类, 很善于逃跑, 用小网眼的拉网捕唇鱼种, 起捕效果不好。

3 养殖结果

唇水花于6月18日放养, 当年10月15日捕捞, 准备越冬。养殖时间近4个月, 养殖水温12~22℃, 捕捞唇幼鱼约3.5万尾, 幼鱼体长在6~10cm之间, 平均体长8 cm, 体质量在8~15 g之间, 平均体质量12 g。苗种成活率70%, 越冬成活率90%。

4 小结

4.1 生长

黑龙江省属高纬度地区, 年平均气温在4℃左右, 属于寒温带气候, 自然水域一年里有半年是冰封期, 明水期6个月, 适合鱼类生长的时期仅5个月, 生长期非常短。唇在北方生长速度很慢, 池塘养殖一年个体体质量在15 g左右, 体长10 cm, 次年能生长到200 g, 体长20 cm, 第3年能生长到700 g左右。在北方高寒地区池塘养殖唇, 至少需要3年才能达到上市规格。南方人工养殖唇, 年生长期在10个月左右, 生长速度快, 2年就能达到上市规格, 比北方高寒地区提前一年。

4.2 越冬

高寒地区池塘培育唇苗种, 生长期短, 苗种生长速度慢, 当年的苗种在年底个体小, 达不到上市规格, 苗种必须越冬。由于鱼种个体较小, 体质较弱, 池塘越冬管理各项工作必须做到精细, 保证越冬成活率在90%以上。为了保证唇幼鱼越冬成活率, 把幼鱼放在室内保温大棚内, 共放4个水泥池, 每个池面积40 m2, 水深1.2 m, 水源为地下水, 每个池有细微流水, 保证水质清澈, 每个水泥池放10个散气室充氧, 保证池内水体溶氧在6 mg/L以上。保温大棚冬天烧锅炉取暖, 池水温度保持在6℃以下, 越冬水温不宜过高, 水温高了, 加快鱼体新陈代谢, 体能消耗过快, 影响越冬效果。次年4月份, 越冬结束, 越冬成活率达90%。

翘嘴红鲌池塘苗种培育技术 篇4

关键词:翘嘴红鲌;池塘苗种培育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54-1

1 苗种池的条件、清塘消毒

1.1 苗种池的条件

面积为2~4亩,水深1.2~1.5米。也可以在虾、蟹养殖池内培育,面积大小为1~10亩,水深0.5~1.0米。鱼苗池要背风向阳,池埂要坚固,池底平坦,池底不漏水,池底淤泥10~15厘米,无丛生水草。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1.2 苗种池的清塘消毒方法

生石灰清塘:一般排水清塘每亩用石灰50~75公斤,带水(水深1米)清塘每亩用125~150公斤。带水清塘可在池连及池角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让其吸水化开,不待冷却即向池中泼洒。或者将生石灰放入大木盆等容器中化开,操作人员穿防水裤下水,将石灰浆泼洒全池。生石灰的毒性消失时间为7~10天。

漂白粉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3.5公斤,等于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20克。如把池水排至5~10厘米深,每亩用5~10公斤。由于漂白粉易于分解失效,所以用前应测定有效氯,根据有效氯推算实际用量。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遍池泼洒。清塘后3~5天便可放养鱼苗,即漂白粉的毒性消失时间为3~5天。

清塘消毒后,对于所放养的鱼苗、鱼种或成鱼,均可以先放试水鱼,然后确定安全后再将鱼放到池塘中。

2 放养鱼苗时注意事项、放养密度

2.1注意事项

一是放养前要使用密眼网,将清塘后池中滋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杂鱼拖出来;二是塘前应注意装鱼苗的容器中的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不得超过2℃。若两者温差过大,应调节容器中的水温,使其接近于池水温度;用塑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下塘前要经过“缓苗”处理再下塘,准确计算下塘鱼苗的数量。

2.2 放养密度

体长3~5厘米的鱼苗0.5~1.0万尾/亩,不超过2万尾。夏花因个体尚小,其数量的多少也可以靠容器计数。

3 饲养方法

3.1 定质

饲料要新鲜、适口,尽可能提高营养价值。不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以防发生鱼病。

3.2 定位

饲料要投喂到沿池边设立的投饵台上,也可以沿池边均匀泼洒。因为翘嘴红鲌多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具集群性较强,抢食凶猛,很容易进行人工饲料的驯养。池塘设的食台,食台下周围水体是鱼的食场。

3.3 定时

确定投饲次数和投饲时间。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

3.4 定量

每日投饲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做到均匀投饲,不过多过少,以免鱼饥饱失常。除明确制定每次、每天投饲量外,每次投饲时还要看着鱼吃,等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场后停投。每天的饲料投喂量视天气、鱼体大小和摄食情况而定。

3.5 配合饲料的颗粒大小,必须与鱼的口径相适应,以利于鱼摄食

培育过程中所用的饲料可以是人工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蚕蛹和糠饼等,饲料在投喂前要碎成粉状。在开始培育的前几天,要投喂相对细一点的饲料,一般是投喂经过30目的筛分选过的饲料;10~15天后,随着鱼体的长大,要适当加大饲料的粒径,并逐渐由粉状饲料过渡到颗状饲料。

3.6 其他

在养殖过程中每天的实际投饲量还应该根据季节、水色、天气和鱼类的吃食情况而定。

4 日常管理

4.1 温差控制得当

下塘前检查装鱼种的容器的水温和池塘的水温,两者之间不超过2℃。

4.2 例行巡塘

每天清晨和下午各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状态。

4.3 注水

在注水口处要采取过滤措施过滤野鱼和害虫,同时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入池底,把池水搅混。

4.4 调控水质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通常是在产业化养殖的中、后期根据养殖池塘底质、水质情况每月使用1~2次。

4.5 定期随机捕捞养殖的鱼类

测量其体长体重情况,为合理投喂提供依据。同时,水温也为合理投喂提供依据,需要经常测量。

4.6 冬育

一般7~8月放养的鱼苗培育到11月左右,鱼体可长到8~10厘米,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可及时进行越冬培育,待翌年进行养成。

参考文献

[1] 贾希海.怎样识别假种子假化肥[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麦康森.无公害渔用饲料[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夏艳洁.科学养鱼200问[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汪开毓.科学用药与鱼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 陈辉.渔用药无公害使用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 战文斌.水产动物病害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探析 篇5

1 池塘准备

1.1 池塘条件

培养池应选建在靠近乌鳢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位置较高些,便于施工和排水,池塘面积以1 000~2 000 m2为宜,池深80~120 cm,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

1.2 池塘消毒

池塘进水前15 d要进行消毒,若池塘内有积水必须对剩余积水进行消毒,以杀死其中鱼类、甲壳动物及病原体。常用消毒药物有 (1) 漂白粉(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为10~15 kg/667 m2,一般药效3~5 d消失。 (2) 强氯精2~4 kg/667 m2。 (3) 生石灰100~200 kg/667 m2。

1.3 池塘进水

池塘消毒后5~7 d后即可进水,进水设置100~120目筛绢滤网,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40~60 cm,并随之施肥,使水体达到富营养化。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适时肥水

鱼苗下塘前施用的肥料可因地致宜,一般使用人粪尿、鸡粪、猪粪、牛马粪等也可以使用鲜嫩易腐烂的草类都可以使用。施肥方法一般粪肥每667 m2用量200~250 kg,绿肥300~400 kg,如果草的质量差可以加大用量。为了加快肥水可兼施无机肥料,一般每667 m2施用氮肥(硫酸氨、尿素等)4 kg、磷肥(过磷酸钙)4 kg。无机肥的施用需全池泼洒。堆肥是将肥料放在向阳的浅水区,可靠近注水口,但要远离将来出池的起网位置。绿肥要全部泡在水中,以加速肥料的腐烂分解。而且要隔2~3 d翻动1次,以利于肥料扩散到水中提高肥效。

2.2 接种浮游动物

在清塘后需用铁耙搅动或用铁链拉动池塘表层淤泥,一方面可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和,以提高石灰清塘的效果,同时可将轮虫等浮游动物休眠卵翻到表面来,增加轮虫萌发的数量和提前达到高峰期,以促使其萌发。接种轮虫也可从市场中购买活轮虫,但要求带卵率要高,接种时选择晴天下午水温最高时进行,接种密度一般为活轮虫10个/L,或者视情况而定。

2.3 施肥

培养前期由于基肥一次性施量较大,一般不用补肥或少量补肥,后期随着藻类繁殖加快,水体中营养盐消耗较快需及时补肥。补肥一般于中午前后进行,用量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少量勤施。

2.4 添换水

前期一般以添水为主,随着藻类的繁殖水色加深,适时加水。后期池塘内的物质循环加快。由于不断产出轮虫,使水体中某些微量元素失去平衡,因此需补充新鲜水,补充的水需过滤,最好是经药物消毒处理过的,换水量一般每3~5天换水1/5~1/3,换水可伴随收获同时进行。

2.5 投饵

当轮虫等浮游动物密度过大时,需要及时收获,同时为了使种群连续增长,也可投喂饵料,主要为酵母、豆浆、麦子等。通过轮捕控制密度、补充饵料等措施,使轮虫等浮游动物维持在适宜的密度。

2.6 病害防治

主要有小型鱼虾幼体、水生昆虫、蚊蝇之类的成虫及幼虫,蛙类的蝌蚪等食害生物,主要防治措施:过滤进水、用100~120目的手抄网捞取水生昆虫,把池边杂草物清除干净,使敌害生物无滋生之地。其他的还有竞争性原生动物,主要防治措施:控制水源的污染,添加用水最好是消过毒的,当培养池中出现大量原生动物时,一般把池水排空,重新接种培养。

3 小结与讨论

轮虫繁殖的数量和达到高峰的时间与轮虫休眠卵的数量及水温密切相关。如塘底淤泥厚,并大量追施过有机肥的池塘,则淤泥中的轮虫休眠卵就多,轮虫休眠卵广泛分布于各不同深度的淤泥层中,由表到底逐渐减少,以表层淤泥中最多,在鱼池中只有完全暴露于泥表面或漂浮于水层中的休眠卵才能萌发。因此,在清塘后需用铁耙搅动或用铁链拉动表层淤泥,把休眠卵翻动到泥表面或水层中来,以促使其萌发。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轮虫休眠卵萌发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水温20℃时轮虫形成高峰期大约需8 d,水温为25℃时,鱼池清塘后约经5 d轮虫数量可以达到高峰。

当轮虫产量高峰出现时应及时收获大量轮虫。一般清晨较好,用100~120目筛绢做成长筒形手抄网或网片拉网收获,一般日收获量为存池量的1/6~1/3并及时补充肥料、进水,以维持种群的持续生长。

池塘精青料混合培育草鱼种 篇6

1 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面积1 000~3 333 m2,水深1.0~1.5 m,水源条件好,水质无污染。

2 投放前的准备工作

在草鱼水花投放前的1周对池塘用生石灰进行无水池塘消毒,用量为30.0~75.0 kg/667 m2,然后加水至0.8 m,进水口用网拦,防止野杂鱼及其它水生动物入池。

3 草鱼水花投放

池塘消毒1周后(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就可以放草鱼水花了,要求将水花袋放入池塘浸泡调温,经检查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基本相同后,才能打开袋子将水花放入池塘。水花投放量视池塘条件而定,一般每667 m2放5.0万~8.0万尾。

4 鱼苗培育和投喂方式

草鱼水花投放的第2天开始,用豆浆投喂,每10万尾鱼苗每天用黄豆2 kg,5天以后增至4~6 kg。豆浆投喂10天后,用配合饲料的粉料进行投喂10~20天。随后可开始投喂浮萍、满江红等青草料,青草料用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后投喂。草鱼生长到约3 cm/尾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始销售,遵义地区销售时间一般为每年的6~7月。

5 后期鱼种养殖情况

待鱼苗销售到一定量后,保留1 500~2 000尾/667 m2于池塘内,再搭配50尾/667 m2鲤鱼、规格3 cm左右;鲢鳙鱼200尾/667 m2、规格3 cm 左右。要注意搭配鱼的规格不能够大于草鱼,以免影响草鱼的摄食。在此期间,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草料为主,每天喂3次,早晚为浮萍、青草等草料,中午为配合饲料。草料的数量和配合饲料的颗粒大小及数量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而逐惭增加。水深可逐渐加到1.5 m。

6 效益分析

通过精心饲养,在年底达到每667 m2产鱼种400.0 kg左右,其中草鱼300.0 kg左右,产值6 000.0~8 000.0元,纯收入4 000.0~5 000.0元,加上早期销售的鱼苗,年纯收入达6 000.0~7 000.0元。

7 注意事项

池塘培育 篇7

1 合理选塘

培育夏花鱼苗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 一般3×667 m2~5×667 m2较为适中, 塘埂坚实不渗水, 排灌方便, 水质良好,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要求。鱼池坐南朝北, 东西走向, 长宽比1∶3或2∶5为佳, 有利于光照和通风, 便于捕捞。塘的四周无高大的树木或建筑物。淤泥厚度适中, 淤泥深度15cm左右为宜, 太薄不利于蓄水, 太厚难于控制水质, 极易病原生物繁殖, 为鱼病防治带来不利影响。

2 严格清塘

鱼苗放养前15 d, 排干池水, 清除杂物, 夯实塘埂, 铲除过多的淤泥。放苗前10 d用生石灰125~150 kg/667 m2带水消毒, 杀灭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天敌生物。进水口要用60目的纱布网过滤, 防止野杂鱼卵、蛙卵和有害动物进入池内, 苗池进水后每天早晨巡塘, 发现蛙卵、水蛇、鸟类要及时清除和驱赶。

3 准时进苗

在江西赣南地区四大家鱼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孵化, 鱼苗刚破膜孵化处于垂直游动状态, 经过在环道漂浮3~4 d可看到“腰点”时才能平游, 鱼苗能逆游时为好苗, 鱼苗在盘底无水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O”型为优质苗。此时是运输鱼苗的最佳时期。见“腰点”3 d后卵黄已完全吸收为老苗, 一般不宜进苗放养。

4 规范运苗

鱼苗用聚乙烯规格为40 cm×70 cm塑料袋带氧盛装, 每袋10万尾为宜, 鱼苗运输的距离一般不要超过500 km的路程, 路上时间不要超过12 h, 一般不宜在中途停车下苗, 采取一批次统一地点下苗为好, 路上颠簸不能过大, 车速适中, 不能时快时慢, 遇到坑洼地段车辆慢行, 防止鱼苗碰伤或撞死现象发生。

5 放苗

5.1 试水

水花放养前1 d要试水, 取数尾鱼苗放在鱼池网箱中, 观察24 h, 如果鱼苗活动正常, 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 可以放苗。

5.2 调温

鱼苗下塘前注意温差, 温差不要相差2℃, 温差较大应将氧气袋放在水面上20~30 min, 温度接近时才可将鱼苗放入池网箱中。如果有风的天气应将网箱上风处, 离塘埂3 m左右。

5.3 投喂

鱼苗经过运输后, 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物质, 蛋黄差不多已完全吸收, 为了给鱼苗增加能量, 便于恢复体质, 每5万~10万尾苗投喂一个鸡蛋蛋黄, 方法是将蛋黄放入双纱布中进行挤搓, 形成蛋黄水, 用小勺泼洒到网箱, 15~20 min能看到大部分鱼苗腹部有黄点时说明鱼苗已吃饱, 然后将网箱一角沉入水下, 泼水驱赶鱼苗慢慢离开网箱进入池中。

5.4 密度

夏花鱼苗培育一般一口池塘放养一个同批次的品种, 不宜混养, 每667 m2放养密度5万~10万尾, 具体放养密度要根据品种、水源、水温、季节、饲料、肥料、管理水平、培育规格大小等综合考虑, 确定最佳放养密度, 如果小型鱼类、水源条件好、饵料丰富、培育规格小、管理水平高可以适当增加密度, 反之降低密度, 总之既要充分利用水体、饵料, 又不会造成缺氧浮头或泛池。

6 讲究施肥

鱼苗培育有:豆浆法、绿肥法、有机肥法及无机肥法。目前, 江西省赣南各地普遍采用投喂豆浆为主、施肥为辅的方法培养夏花鱼苗。泼洒豆浆作用:一是肥水, 二是鱼苗直接摄食。大豆要用水浸泡10h左右, 温度高于24℃浸泡时间可以缩短, 豆胚与豆瓣相平为宜, 豆浆要现磨现泼, 放养前10 d, 每天投喂4次, 10~20 d投喂3次, 20 d后投喂2次。泼洒豆浆应尽量全池泼洒, 如有风天气可以在下风处沿边泼洒, 泼洒面积不低于全池40%的面积。用大豆的量应把握早期少后期多, 上午多下午少, 温度高多温度低少, 晴天多雨天少, 无风多有风少的原则, 以鱼能喂饱又不会污染水质为原则。如果气温天气变化不大, 应逐渐增加大豆的用量。除了泼洒豆浆外, 还可以在鱼苗长到2 cm后投喂豆腐渣、豆饼、破碎料。当水质较瘦, 透明度低于25 cm时, 要及时施肥, 一般每3 d施肥1次, 每次100 kg有机肥, 或200 kg绿肥 (每3 d翻动1次) , 或1 kg尿素和2 kg过磷酸钙。

7 注重水质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 水质的好坏决定养鱼的产量和鱼苗质量高低, 水花入塘前期, 水深控制在50 cm, 以后随着鱼苗的生长和气温的上升, 逐渐增加池水的深度, 整个夏花鱼苗培育阶段至少加水10次以上, 池水深度达到1.5 m左右, 每次注入15 cm左右, 注入水的时间不能过长, 减少鱼苗应激反应、长时间顶水会消耗体能, 影响生长, 如有大量鱼苗顶水时可以泼洒一定剂量的强氯精溶液或用草席阻拦鱼群游动方向。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8 按时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一次, 观察水质变化情况, 确定投喂饵料数量和施肥量。观察鱼苗的活动及生长情况, 发现病害及时诊治和清除病死鱼苗。做好防天敌工作, 如及时防水鼠、水蛇、翠鸟等天敌, 防止雨天漫塘逃鱼及人为的破坏。

9 及时防病

夏花鱼苗培育阶段, 主要鱼病是鲢鳙鱼的跑马病, 草鱼的车轮虫、指环虫病等。培育期间每个星期泼洒1次生石灰水, 每667 m2用石灰水15~20 kg。跑马病发生时要用光滑物隔断鱼苗游动路线, 停止加水, 适当增加投饵量和施肥数量。当发生车轮虫病时用0.7×10-6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5∶2) 混合物全池泼洒, 发生指环虫病时要用阿苯达唑100 g拌料100 kg投喂或用“指环清”进行水体消毒。

1 0 适时分养

池塘培育 篇8

1 养殖条件

1.1 池塘条件

选择条件较好的连片10个标准育苗池塘, 为紧邻的两排, 每排5个池塘。每个池塘面积为3×667 m2, 东西长、南北窄, 长宽比约为3∶1。具备独立的进排水管道, 最大水深1.5 m。水源为太湖水, 经抽取沉淀后注入鱼池。池埂为水泥路, 可通行机动车, 便于迅速将土池鱼苗通过活水车运抵大棚水泥池, 提高成活率。

1.2 架设天网

锦鲤育苗由于体色鲜艳, 容易吸引白鹭、灰鹭等鸟类天敌捕食, 10个水池上方需全部架设离地面1.5 m的尼龙防鸟网, 采用目大为10 cm的尼龙网。

1.3 池埂铺设

为防止水生敌害生物危害, 每个鱼池均铺设无纺布 (土工布) , 从池埂顶端铺设至池底, 上下开沟压紧埋实, 主要为防止杂草生长。杂草对鱼苗成活率影响极大:一是蛙类容易依杂草做窝排卵, 若不及时清除, 孵化后产生大量的蝌蚪与鱼苗争夺水体和食物, 极大的影响鱼苗的生长;二是杂草还会引来各类大小蜻蜓, 交配后沿草茎入水产卵, 其幼体水老虎也对鱼苗危害极大。另外, 干净整洁的鱼池龙虱的数量也会减少, 龙虱及龙虱幼体水蜈蚣是鱼苗的重要天敌, 会严重影响鱼苗成活率。

1.4 晒池清塘

为最大限度减少敌害, 要保证有足够的晒塘时间, 试验池塘晒池在5个月以上。在4月初开始生产前一星期每667 m2用50 kg新鲜的生石灰彻底泼洒清塘。

1.5 增氧机配备

每个鱼苗池配0.75 k W水车式增氧机1台。

1.6 水质培育

清塘结束后每个池塘用发酵好的鸡粪30 kg (10 kg/667 m2) 均匀施放。在室内育苗池鱼胚胎出现眼点并颜色较深时开始向鱼苗池进水40 cm, 进水口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后开启增氧机保持24 h不停增氧, 此时离鱼苗放养约3~5 d。

2 养殖方法

2.1 鱼苗放养

2014年4月26日清晨, 10个育苗土池同时放养自繁的大正锦鲤鱼苗水花250万尾, 每池放养25万尾。

2.2 饲养管理

2.2.1 水质管理

锦鲤鱼苗一选前的第一培养阶段约为6个星期, 放苗时平均水深控制在40 cm, 之后每星期添加10 cm新水直至第一阶段培养结束。各池所设增氧机在放苗前3 d开始不论天气好坏全天候开启, 豆浆投喂的5个池塘在每次投喂豆浆时停机半小时。配合粉饲料投喂的鱼池不停机。

2.2.2 饲料投喂

1—5号池投喂豆浆为主, 6—10号池投喂配合粉饲料。各池每日投喂情况如表1。

配合饲料直接采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鳗鱼粉料, 饲料成分见表2。

3 结果和小结

注: (1) 1—5号池3 kg黄豆可生产约50 kg豆浆, 每日分早、中、晚3次投喂。第4周起下午增加投喂1次豆粕和菜籽饼的混合料, 沿池塘四周浅水处投放。 (2) 6—10号池前3周直接投放粉料, 每日下午在水中沿四边投放, 每日1次。第4周起将粉料稍加水混合成部分片状结构投喂, 每日上下午各1次。

2014年6月8日开始起捕筛选, 未起捕的取样测量, 根据最终的清点结果, 汇总见表3。

江南地区用豆浆培育鱼苗已有很长历史, 方法也比较成熟, 其优点是饲料来源简单, 肥水迅速, 了快速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缺点有二:一是制作麻烦, 要经过提前泡制、磨浆、挑担泼洒几个环节, 人工消耗大;二是受天气影响较大, 特别是江南地区春季多有阴雨, 雨天一般要占到育苗期的1/3以上, 后期阴雨天气泼洒豆浆容易引起水质逆转变清, 如本试验中的5号、6号池, 水质变清后很难再调整, 这种情况几乎每年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 这就使得鱼苗整体长势变差, 很难恢复, 造成成活率下降、规格偏低。

配合饲料操作简单轻便, 没有养鱼经验的人也可操作, 优点是饲料本身营养全面, 投喂时容易做到投饲均匀, 能够充分被鱼苗摄食, 多余部分也会被水中浮游动植物所利用。相比用豆浆培养出的夏花锦鲤鱼种, 用配合饲料培养出的鱼种规格更加均匀。缺点是饲料价格较为昂贵。

从产量上看使用配合饲料的5个鱼池产量比使用豆浆的5个鱼池平均每667 m2多出产1.16万尾, 成活率高出约25%。用豆浆投喂的5个池鱼苗平均规格为1.79 g/尾, 用配合饲料投喂的5个鱼池鱼苗平均规格为1.97 g/尾。

以下是两种投喂方式的成本比较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 虽然使用配合饲料的直接成本比使用豆浆的直接成本高出约30%, 但在目前的生产形势和技术水平下, 综合水电费和人工费用, 培养锦鲤夏花鱼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比使用豆浆投喂更加经济划算, 而且也更加高产稳产。

池塘培育 篇9

关键词: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培育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浮游植物是一个生态学单位,包括所有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1]。浮游植物是水环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是食物网中最低一级营养级,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上行效应直接影响着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在生态链中起着重要的营养供给作用[2]。在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对提高溶解氧、维持水环境平衡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起到重要作用[3]。基于此,笔者于2014年5月选择在陕西临潼地区对大宗鱼类--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培育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培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养鱼池塘浮游植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培育池塘基本情况

培育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日照充足,面积5 333.6 m2,水深1.8 m。异育银鲫苗种放养密度为300万尾/hm2[4]。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生石灰用量900~1 050 kg/hm2。培育前期不投喂饵料,中后期投喂豆浆,每天泼洒2次,黄豆的用量15~30 kg/hm2。投喂3~4 d后,根据池塘水位变动情况加补新水(弥补蒸发和渗漏引起的水位降低),每隔3~4 d添加至原来水位。池塘配有一台3 kW的叶轮式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及阴天开启2 h左右,夜间根据具体情况开启。

1.2浮游植物采集、鉴定与计数

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参照《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5]。根据池塘培育具体情况,每隔7~9 d进行浮游植物采样,同时监测水环境。选择在进水口、出水口和池塘中央进行采样,采样用5.0 L有机玻璃采水器在水面下30~90 cm处取混合水样1 000 mL,加入1%~1.5%体积分数的鲁哥试液现场固定,固定的样本带回实验室静置36~48 h,用细小虹吸管浓缩定容至30~50 mL。依据相关文献[6-7],混匀浓缩样品,用移液枪取0.1 mL样本在400~1 000倍生物显微镜下鉴定种类并计数。

1.3数据处理

浮游植物密度计算公式:N=(Vs × n )/( V × Va )[8]

式中:N 为1 L水中浮游植物个体数(ind./L),V 为采样体积(L),Vs为沉淀体积(mL),Va 为计数体积(mL),n为计数所得的个体数。

2结果与分析

2.1培育池塘水环境

调查期间,培育池塘水温变化范围为21.6~28.8 ℃,pH值变化范围为7.4~8.8,透明度变化范围为34~53 cm,溶解氧变化范围为6.7~12.7 mg/L,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022~0.061 mg/L,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004~0.028 mg/L。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在培育期间呈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溶解氧则出现相反趋势。

2.2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异育银鲫苗种培育期间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32个种,隶属5个门。其中绿藻门占有绝对优势,有21个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65.62%;硅藻门和蓝藻门各4个种,各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12.50%;隐藻门2个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6.25%;甲藻门1个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13%。

从时间水平来看,浮游植物种类数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少-多-少-多-少的趋势。培育前期种类数最少,有16个种,培育中期种类数增加到21个种,随后(5月20日)减少到18个种,培育中后期(5月26日)又出现增加,达到最多,有22个种,培育后期又减少到19个种(如图1)。

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藻门种类数变化不稳定,呈现波浪型,这与总种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初期(5月6日)的2个种和1个种增加到后期(6月1日和5月26日)的4个种和3个种,隐藻门呈现种类减少趋势,从初期的2个种减少到后期的1个种,甲藻门中的裸甲藻只出现在培育初期(5月13日),其他时间未检出。

图1不同采样时间的浮游植物种类数

从总体来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从单一到丰富的变化,种类组成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如图1)。

2.3浮游植物数量变化

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4.637×106 ind./L~1.125×108 ind./L,平均密度为 5.401×107 ind./L。如表3所示,从时间分布来看,异育银鲫苗种培育池塘浮游植物密度培育前期至培育后期呈先升后降趋势,与种类数时间分布趋势不一致。藻密度在放苗后两周左右出现最低值,为4.637×106ind./L,6月1日,藻密度达到最高值,为1125×108ind./L。从群落组成来看,绿藻门的种类占绝对优势,藻密度达2.363×107 ind./L,其次是硅藻门和隐藻门,藻密度分别为1.314×107 ind./L和1.096×107ind./L,再次是蓝藻门,藻密度为6.283×106 ind./L,甲藻门藻密度相对较小,有4个时间段密度值都为0。从不同时间段来分析,藻密度有3个时间段超过了5.000×107 ind./L(如图2)。

nlc202309032034

图2不同采样时间的浮游植物的密度

3讨论

采样调查发现,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苗种培育池塘浮游植物共鉴定出5门32种,优势种主要有栅藻、空心藻、鼓藻、平板藻、蓝隐藻、微囊藻。这种以绿藻为主的种类组成与国内许多淡水鱼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相一致。李瑞娇等[9]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与本研究的结果较一致,而本调查结果与蔡林婷等[10]对对虾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结果相比较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池塘水体盐度不同,造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从浮游植物种类数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鱼苗摄食量增加以及池塘追肥,微藻种类数出现较大波动。培育期间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5.401×107 ind./L,这与李瑞娇等调查的南方鱼塘浮游植物的密度[9]较接近,这说明在内陆水域中,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养鱼池塘浮游植物地域差异不大。但从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分析,浮游植物在整个培育阶段表现出藻密度较高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浮游植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型生物,其群落结构受养殖环境影响较大,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水温、水深、光照、氮、磷营养盐等理化因素以及浮游动物、鱼类和贝类滤食等生物因素对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影响较大。水温能够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和增殖。有相关研究报道,在一定范围内,水温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存在正相关关系[11]。透明度能够直观反映水体中悬浮物的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成负相关[12]。一般情况下,水体的透明度降低,表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增多[13]。氮和磷是组成浮游植物的基本元素,水体中的氮和磷元素含量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具有重大影响[14]。通常情况下,水体中浮游植物对氨氮的吸收优于硝态氮。从浮游植物与营养元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来看,氨氮含量往往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磷酸盐含量则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的生物量[15]。因此,在培育异育银鲫的苗种池塘,适量进行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有助于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进而促进苗种生长和提高成活率,最终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白海锋,沈红保,问思恩,等.黄河兰州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243-244

[2] 郑杰民,叶乐,朱小明.对虾池唐养殖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J].福建水产,2006,8(3):74-76

[3] 张梅,李原,王若南.滇池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5,27(2):170-175

[4] 李玮,钱敏,高光明.异育银鲫 “中科3号”夏花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2010(7):9-10

[5] 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 梁象秋,方纪祖,杨和荃.水生生物学(形态和分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7] 韩茂森,束藴芳.中国淡水生物图谱[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8] 赵文.水生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9] 李瑞娇,吕元蛟,张念,等.主养草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淡水渔业,2014,44(2):77-82

[10] 蔡林婷,陈晨,王一农,等.凡纳滨对虾设施化养殖塘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26(2):7-11

[11] 刘艳,.额尔齐斯河及邻近内陆河流域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1

[12] 何志辉,李永函.无锡市河埒口高产鱼池水质的研究II.浮游生物[J].水产学报,1983,7(4):287-298

[13] 赵爱萍.镇江金山湖及附近水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14] Ho T Y,Quigg A, Finkel Z V, et al.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some marine Phytoplankton[J].J Phycol,2003,39(6):1145-1159

[15] 刘峰,高云芳,王立欣,等.水域沉积物氮磷赋存形态和分布的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 志,2011,32(4):137-144

(收稿日期:2015-09-23)

池塘培育 篇10

1 饵料鱼品种的选择与配套

1.1 多品种安排保障饵料鱼的均衡供给

鳜鱼养殖的饵料鱼一般选择长条型或纺锤型鱼类, 如鲮、鲢、鳙、草、鲤、鲫等[2]。目前, 青阳地区规模化养殖鳜鱼以鲫、鲮为主要饵料鱼, 考虑到本地气候条件、苗种来源、水质管理、培育成本等因素, 建议增加鲢、鳙、草鱼、团头鲂4个品种进行配套, 以保障鳜鱼养殖的饵料鱼来源的可靠性。一般团头鲂放养倍数 (饵料鱼与鳜鱼放养尾数的比值) 为150~200倍, 利用规格为1.2~2.0 cm, 利用时间为3~5 cm鳜鱼苗期, 增重比例为10%;鲮鱼 (如来源困难, 可用草鱼替代) 放养倍数为300~400倍, 利用规格为3~25 g, 利用时间为7—10月, 增重比例为40%;草鱼、鲢鳙鱼、鲫鱼放养倍数分别为150~200、100~150、100~150倍, 6月利用规格分别为1~3、1~3、1~2 g, 10月中旬至翌年春利用规格分别为20、20、25 g, 增重比例为50%。

1.2 饵料鱼培养利用模式

1.2.1 利用活动力弱的团头鲂幼苗作为鳜鱼苗的前期饵料鱼。

在鳜鱼养殖池直接投放部分团头鲂毛仔, 放养数量150万尾/hm2左右;培养7~10 d后、团头鲂达到1.2 cm左右时, 正好可以作为3 cm以上鳜鱼苗的适口饵料鱼。另再选择专用塘口培育团头鲂毛仔, 放养750万尾/hm2, 经过15~20 d时间的培育, 养成1.5 cm以上规格时, 即可拉网补放到鳜鱼养殖池, 一般5~7 d放1次, 每次投放量相当于鳜鱼数量的30~40倍。

1.2.2 利用鳜鱼适口饵料鱼———鲮鱼作为高温旺长季节的饵料鱼。

鲮鱼食性杂、生长快、耐密养、较抗病, 梭形, 骨刺较软, 拉网取捕率高, 是中、小规格鳜鱼的优质饵料鱼配套品种[3]。5月下旬, 可根据鳜鱼放养数量测算鲮鱼苗需求量, 一次性从南方调进鲮鱼水花, 抓住适温养殖期培养成适宜规格的饵料鱼。放养量为450万~600万尾/hm2, 经过20 d左右时间的培育, 一般可养成2.5~3.0 cm的规格, 即可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和利用。根据生产季节、水质条件、鳜鱼存塘量及饵料鱼规格等因素, 每次投放量相当于鳜鱼存塘重量的4~6倍, 高产塘口在高温季节的鳜鱼, 饵料鱼存塘总量需控制在7 500 kg/hm2以内。考虑到鲮鱼不耐7℃以下的低温, 应尽可能在10月中旬利用完毕。

1.2.3 利用草、鲢、鳙和鲫鱼作为鳜鱼冬春季的饵料鱼。

鲮鱼在青阳地区不能越冬, 备足冬春季饵料鱼对养成标准规格的商品鳜鱼非常关键。鲫鱼通常在4月中下旬进苗培育, 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以自繁配套。5月上中旬放养草、鲢、鳙鱼苗, 先集中培育20 d以后, 再拉网分放到鲫鱼池混养, 放养总量75万~90万尾/hm2。培育期间, 可根据团头鲂存量多寡和鲮鱼培育状况, 适度补充鳜鱼池饵料鱼;并定期向鳜鱼池投放鲢、鳙鱼苗控制浮游生物过量繁殖。其余养至10月, 逐步拉网投放到鳜鱼养殖池;最后分批干塘将鲫鱼一并捕捞放入鳜鱼池。

2 饵料鱼培育技术

2.1 池塘准备

清塘晒池, 适度肥水;放苗前10 d左右, 使用清塘净清杀野杂生物, 并经40~60目筛网过滤注入清水深60~80 cm, 并施肥适度肥水。放苗前3~5 d, 团头鲂和鲮鱼苗培育池施用生物鱼肥30~45 kg/hm2;放苗前7~10 d, 鲢、鳙、草、鲫培育池施用腐熟有机粪肥2 250~3 750 kg/hm2, 辅施生物鱼肥15~30 kg/hm2。

2.2 水质管理

下塘后5~7 d以保持水质清爽为主, 水深60~80 cm, 5~7 d后可适当施肥, 一般每次施用鸡粪颗粒75.0~112.5 kg/hm2、鱼肥15~30 kg/hm2, 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 cm左右, 7~10 d加水1次, 水位控制在1.2~1.5 m。分塘养殖后, 权衡拉网操作、可蓄灌深度与饵料鱼利用计划等因素, 逐步注水至1.5~1.8 m;定期采取加水、施用生石灰和有益菌等综合措施调节水质, 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 保证饵料鱼的健康生长[4]。

2.3 夏花分塘

水花放养量见1.2饵料鱼培养利用模式。草、鲢、鳙鱼苗经过15~20 d培育, 鱼苗规格达到2~3 cm后, 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 最好与鲫鱼苗混养, 可生产饵料鱼11.25 t/hm2以上。鲮鱼苗可直接培育并分批利用, 全过程总产量可达15 t/hm2。饵料鱼培育配套比例, 可根据鳜鱼养殖经验饵料系数上浮20%进行安排, 一般按6倍进行配套。

2.4 投饲管理

鱼苗培育阶段, 以豆浆为主、施肥为辅, 一般每培育1万苗需500 g左右的大豆。泼浆时, 分2次投喂, 鱼苗培育1周后, 在池滩脚上使用豆饼糊“种浆”。分塘前, 根据池塘底质肥瘦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为开口料, 一般在放养前10~15d施鸡粪3 000~3 750 kg/hm2、生物鱼肥30~45 kg/hm2。分塘后, 每天按3%~5%比率投喂配合料;并根据水质肥瘦定期施用腐熟鸡粪, 每次施用300~750 kg/hm2, 每月施用2次微生物鱼肥, 每次15~30 kg/hm2。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充足适口饵料鱼供给, 同时也是防止鳜鱼发生继发性感染病害的需要。鱼苗下池1周左右, 主要预防“气泡病”的发生, 关键是勤加新水, 防止水体藻类生长过旺。养殖过程中注意杀虫、防病, 方法与具体养殖品种常见性病虫害防治相同;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鳜鱼对某些药物敏感, 必须参照无公害鳜鱼养殖推荐用药选择防病药物。

摘要:介绍了池塘主养鳜鱼饵料鱼的选择与配套方案, 总结了饵料鱼的培育技术, 以期为鳜鱼的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鳜鱼,饵料鱼,配套方案,培育技术

参考文献

[1]孙翰昌.不同饵料对鳜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饲料, 2009 (24) :32-35.

[2]罗玉双, 龙腾江.如何配套生产鳜鱼饵料鱼[J].中国水产, 2000 (7) :23.

[3]高银爱, 魏辉杰, 曾可为, 等.麦鲮作为鳜鱼饵料鱼的配套养殖试验[J].内陆水产, 2006, 31 (4) :25-2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池塘培育】相关文章:

池塘秋色06-04

池塘海水05-02

池塘处理05-08

美丽池塘作文04-12

小池塘教案05-07

金色池塘影评05-16

课件小池塘05-31

农村池塘承包合同05-24

夏日的池塘作文05-25

散文池塘夏夜范文06-01

上一篇:现代家具下一篇:高中生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