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2024-04-30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精选十篇)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1

2013年,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下简称自贸区) 重点推进了制度创新、服务业开放、功能拓展和法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根据统计显示, 2013年上海自贸区内投资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4200亿元, 同比增长10.5%;完成进出口总额1130亿美元, 同比持平。总体而言, 自贸区刚刚起步建设, 配套措施不完善或者未出台, 贸易、物流、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改革和成效, 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自贸区释放了改革的信号和决心, 各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从企业层面来说, 自贸区挂牌以来, 法人或个人注册公司非常踊跃, 有的在摸索运行, 有的并未运行, 这些公司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探索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及在未来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物流效率提高

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国际物流发展, 其重点改革内容是贸易和物流, 把上海打造为全球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目前, 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吞吐港, 但在亚太地区, 货主公认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分别是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和香港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雄心可鉴, 硬件设施一流, 但全球货主却并不认可上海港的“全球老大”地位。与新加坡港相比, 在集装箱中转量、中转金额、对GDP的贡献方面, 上海港远远落后。新加坡港、釜山港等是自由港, 货物进出自由, 没有障碍。而上海港在实施区港联动和保税港区之前, 不可以进行拆箱拼箱服务, 在实施了港区联动后, 才可以进行拆拼箱业务和物流中转业务。同时上海港保税港区空间有限, 发展国际物流的基础和空间都不足。自贸区设立后, 其境内关外的关税监管模式更有利于国际物流中转发展。但是, 目前自贸区仅有28平方公里, 能容纳的企业非常有限, 加之金融配套措施不够, 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 还有一定制约。

在自贸区改革方案中, 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也有很多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推动中转集拼业务发展, 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船, 先行先试外贸进出口集装箱在国内沿海港口和上海港之间的沿海捎带业务。”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理论上来说, 这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是, 这一作用现在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 还要观察实践中的进展情况, 毕竟这项改革仅有几个月时间。

此外, 自贸区的物流监管模式为“一线放开, 二线严格监管, 区内自由流动。”在过去, 保税区建完之后被当成开发区来发展, 大量充斥着加工制造行业, 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中转都没有得到发展。目前, 国内既有的贸易投资管理体制和其他国家差异性较大, 在中国如何探索这种体系, 肯定要付出很大精力, 监管一定要严格。据上海方面统计, 该监管模式发挥了一定成效, 自贸区已确定47家企业试点“先入区、后报关”模式, 货物通关时间缩短2~3天, 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左右。

金融改革起步

在金融改革方面, “一行三会”都颁布了一批新的改革措施。其中人民银行提出了金融改革30条细则, “三会”提出了21条支持意见, 自贸区着重从制度创新、平台建设、机构设立、功能拓展等四方面推动金融领域的开放和创新。这些安排要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渡。比如说在自贸区的金融机构, 必须和区外机构分账管理, 设立单独的账户。对于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而言, 实施这样的管理方式, 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市场波动甚至冲击。

目前, 自贸区金融改革实施“4+1”方案。所谓“4”, 一是资本项目可兑换, 二是关于人民币跨境使用, 三是利率市场化的安排, 四是外汇管理体制的变革。“1”是要建立一套适应当前金融服务、金融管理和需要的账户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安排, 既要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同时也要有效防范金融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4+1”方案也可能带来更加自由的投资环境。例如, 资本账户下有40多个子项, 其中一些项目在中国全国范围是不被允许的, 如中国大陆机构或自然人到境外投资债券、股票;境外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来中国投资债券和股票。上海自贸区当中, 有些子账户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升。总之, 自贸区内金融改革会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到2013年底, 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各类型的金融类企业均在自贸区内开设业务, 包括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以融资租赁行业为例, 在自贸区内得到一定发展, 2013年累计引进融资租赁项目244个, 租赁资产规模超过55亿美元。健康保险等在全国还没有对外资开放, 在自贸区已经率先开放。

影响范围扩大

对于外商投资, 自贸区内采取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尽管自贸区负面清单与市场期待的有一定差距, 但这至少表明对外商投资的管理方式在变革, 未来改革进一步方向已经明确。根据上海方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对外商投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后, 90%的新设项目改为备案制, 超过负面清单设计时备案项目占比85%的预测目标;国务院方案中明确的23项服务业开放措施, 目前已有19项可以实施, 其余4项正在制订管理办法;除了“引进来”,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可在5个工作日内为境外投资项目出具备案意见 (证书) , 已有12家企业办结境外投资备案手续, 对外投资总额达3.2亿美元。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 上海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原来的基础上, 还将调整、取消727项, 还保留的一些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

加大行政体制改革, 确实可以有效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广东省为例, 在行政体制改革前, 开办企业走完审批流程要花费170多天, 主要原因是企业跑完第一个部门后, 要继续跑第二个、第三个部门, 直到跑完规定的部门。为减轻企业负担, 广东省将原来“串联”的审批机制改为“并联”, 企业在同一个办事大厅同时在不同的部门办理手续,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企业的审批时间。但如果在自贸区, 完全不是这种串联或并联模式的问题, 因为自贸区内只需较少的审批甚至不需要审批, 无所谓“串联”或者“并联”, 而是交由市场去“审批”, 企业成本将大大降低, 投资效率将大为提升。

自贸区不断成熟, 如果其他大型城市没有相应的自贸区实验方案, 可能在竞争中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投资转移效应和。自贸区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 可能会吸引原本计划在其它大城市的投资。有些跨国企业总部可能会转移, 这与投资关联在一起。例如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总部, 以前可能会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权衡, 但自贸区建立后, 上海竞争力增强, 可能会倾向于上海。当然对跨国公司而言, 这只是影响其决策的因素之一, 并不是唯一因素。二是服务竞争效应。上海自贸区服务业率先扩大开放, 扩大市场准入, 将来肯定会集聚中高端服务业和配套服务, 北京、深圳等城市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三是消费分流效应。自贸区内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 物流中转量增加, 物流效率提升, 这意味着商品成本降低。服务贸易效率和服务质量会迅速提升, 其它大城市的中高端消费, 有些有可能会转向上海。

自贸区改革还给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示范效应。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因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阻力非常大。如果没有自贸区的推动, 不少地区可能会观望其他地区的改革方式和力度, 改革进程就比较慢。但上海自贸区建立后, 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并取得了积极的市场反应和市场支持的成绩, 各地也纷纷效仿改革, 追赶上海的步伐, 使上海自贸区变成了全国改革的发动机。目前天津、广东、厦门、舟山、青岛等地都在争取自贸区试点。其实, 这正是自贸区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启动改革进程、开展最佳示范、大力推动转型, 逐步消减政府不该有的职能, 从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城乡建设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篇2

城乡建设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一是突出抓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县医院北片区、原县面粉厂片区、工矿小区东棚户区、原县罐头厂片区的拆迁,拆迁房屋建筑面积20.5万平方,腾出土地130亩,通过土地出让可获得收益1.4亿元。黄金水岸回迁楼22栋多层住宅回迁楼全部实现回迁,东湖佳苑、福慧新区回迁楼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内外墙装饰、屋面防水。二是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泉河畅通、南一环拓宽升级改造工程,坝口桥、吉市口桥、广场路桥已经竣工通车。加快集中供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场等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场项目已完成开工前的可研、环评、土地预审等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从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对整村迁建的农户,提供5年以内3—5万元贷款的贴息。注重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广实施一体化太阳能、外墙保温、垃圾污水处理、节能灯具等节能环保技术和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工住宅楼479栋、17653户、210.6万平方米,其中完工268栋、9084户、113.9万平方米,危房改造2820户、28.7万平方米,建成面积、建设速度、建设标准均居全市领先水平。

江山稳步推进林道建设 篇3

江山市是浙江省的林区市,林业用地220.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8%,林業是山区守土农民增收十分重要的渠道,也是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绿色农产品的重要领域。然而,随着近几年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产品生产的运输成本日益提高,已严重制约了林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林区道路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道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启动了“千里富民林道”建设工程实施计划,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和林业、财政、交通、公安、农业、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也成立林道建设实施小组,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建设林道的良好氛围。

在林道规划建设中,江山市注重林道建设的受益面,一般每公里林道的受益山场在500亩以上。考虑到竹林和经济林管理中生产资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大且频繁,回报率高,一般对竹区和经济林基地的林道建设优先安排。为切实推进此项工作,江山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将对验收合格的林道给予平均2万元/公里的补助,有效激发了社会各方面参与林道建设的热情。

通过努力,全市已完成了林道建设规划。共规划林道370条989.17公里。其中,桥梁202座,大弯道601个,错车道1480处,汇车场(兼堆物场)400处,受益山场88万亩,预计总投资6313.28万元。其中,受益山场以竹林为主的有106条270 公里,竹林面积约10万亩。

下一步,江山市将规范管理,在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上下功夫。对林道规划与计划安排、项目申请与审批、林道施工与养护、林道设计与验收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使林道建设有章可循,真正将这项惠及广大林农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4

近年来, 济宁市任城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突出粮食生产,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仅2014年, 落实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一喷三防、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惠农资金过亿元;农户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 粮食单产、总产逐年上升, 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4年省拨付任城区基层农机推广补助项目资金20万元。在资金使用分配上, 一是围绕遴选的主推技术,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农户自愿的原则, 遴选培育出文化程度高、服务能力强、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好的任城区保田、山丰、民康、兴农、顺通、丰卫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60户。组织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 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二是围绕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要, 按照以主导产业为主、多种示范和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 认真组织进行遴选和认定基地工作, 在喻屯镇西邵村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 实施面积800亩。基地明确了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负责人, 明确了试验示范内容, 开展了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充分发挥了农机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 使示范基地成为农村干部群众的科技博览田,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科技样板田;三是加强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精心选聘技术指导员, 同时加强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力度。对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 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同时, 有计划地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学历提升, 全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暨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技术人员80名。四是根据省农机局发布的秋季农机化主推技术, 结合任城区实际, 遴选“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作为项目的主推技术。根据项目要求和农民需求, 组织项目专家开展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 形成技术操作规范, 并科学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和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为将推广任务落实到各实施单位和个人, 区农机局绘制了技术指导员包村服务图, 并悬挂上墙, 各实施单位和个人依照各自职责, 深入田间地头, 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二、项目主要做法及措施

1. 深化体系改革, 完善工作机制。

任城区编办下发了关于印发《济宁市任城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规定》的通知 (济任编【2014】63号) 。已建成机构健全、职能明确、编制合理、经费保障、运转良好的农机推广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区农机推广机构为龙头、镇 (街道) 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示范户为基础的、比较完善的农机推广体系。目前, 任城区已基本完成了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任务, 所有镇 (街) 农机管理服务站均达到了“五有”标准, 即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保障、有办公场所。现有农机推广机构8个, 其中镇 (街道) 农机推广机构7个。

2. 制定方案, 责任明确。

区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 制定了《2014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出台了《关于加快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扶持意见》, 实施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构建“农机推广专家———区 (镇、街) 农机推广指导员—村级农机推广员—农机推广示范户”四支队伍, 形成了层次分明、四位一体、系统完整、覆盖全区的农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 因地制宜, 筛选主推技术。

根据省农机局发布的秋季农机化主推技术, 结合任城区实际, 遴选“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作为项目的主推技术, 该项技术可一次完成切割、收集、输送、脱粒、集仓 (或装袋) 、秸秆铺放等工序。根据项目要求和农民需求, 组织项目专家开展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 形成技术操作规范, 并根据任城区农业生产实际, 科学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和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总损失率小于2.5%, 破碎率小于1%;留茬高度低于5cm。技术要点:1.收前晒田:作业前晒田, 以利收获机械田间行走, 泥脚深度小于10cm为宜。2.适时收获:作业时, 谷籽粒含水率在15~25%之间, 叶面干燥, 无露水, 利于脱粒。

4. 选聘技术指导员, 明确职责任务。根据任城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和科技示范户数, 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 的比例, 公开遴选为项目服务的技术指导员30名。遴选的技术指导员, 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 熟悉农机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技术指导员确定后, 统一进行公示, 统一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实行包社包户制, 每个技术指导员指导两个示范户, 全年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20天。

在具体操作上, 一是遴选农业科技示范户, 安排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 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形式, 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机具、新技术, 提高科技示范户的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

二是创新农民培训方式, 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推广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以服务任城区水稻机械化生产、解决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 树立让农民无风险使用农机新技术的理念, 突出农机生产关键技术环节, 采取印发技术明白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让农民及时获得便利化科技服务。不断创新农机科技推广与农民培训模式, 通过科技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深受农民喜爱的形式, 让农民快速、牢固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科技推广效率, 解决农机推广体系“最后一公里”和农机科技服务“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三是建设农机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展示新机具、新技术。结合任城区实际, 遴选和认定1个试验示范基地, 开展新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 统一印制农机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标牌, 及时上报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建立健全示范基地档案。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一是各镇、街农机站的基础设施仍然较差, 无独立办公场所和先进农机技术推广装备;二是目标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技术推广工作重, 目标比重偏低, 考评制度和考评措施尚未落实到位。三是部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缺乏有效监督。四是技术指导到位率尚需进一步提高, 技术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五是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建设新农村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先行试点,培植典型,打造亮点,指导大面。威信建设新农村,也必须从县情出发,扎实搞好试点示范,力争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及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在全县叫得响、有影响的过硬典型,稳步地加以推进。

一、挖掘潜力促进农民收入

威信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山区农业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威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挖掘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一是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做大做强烤烟、畜牧、蚕桑、山嵛菜、中药材、大棚蔬菜、苦丁茶、玉米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尽可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以提升产业促致富。二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天长绿色有限公司、威茧丝绸智溢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进一步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引导组建一批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扶持壮大一批种养大户和经销大户,全县做到每个乡镇都有几个专业协会和组织,每个产业都有几个典型大户。

二、规划先行,试点引导

规划是龙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规划的水平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编制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能管长远的规划,对于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在新农村试点建设中,要科学制定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改造村庄,发展好新产业,培育新型农民。立足实际,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从改善试点村最基础的条件入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根据发展可能制定阶段性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试点中,要依据各村区位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凸显特色。一是村庄布局有特色,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集山水风光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二是房屋建筑有特色,结合农村实际,体现农村特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搞一个模式。在房屋设计上体现个性,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产业发展有特色,将本土创业与聚合外来发展要素相结合,提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村一品”建设。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坚持把党支部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选为示范点,结合扶贫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让群众住上舒适、明亮的新住房。要沿主要道路干线,把通村道路、水利配套设施、村级阵地、能源通讯等设施和庭院改造、农业生产示范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做好道路、住房、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出示范,实现农村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使示范村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兴办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搞好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和引导农民定时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彻底清理垃圾、杂物,规划设计合理的垃圾堆放和杂物存放处,改变“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露天厕所和大小粪便随处见”的脏乱差现象,力争使村内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放、无乱丢乱扔、无乱贴乱画、无水面漂浮物,促进农村环境的优美整洁。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乡风民俗,用文明意识来抵制偷盗、酗酒、斗殴等歪风邪气。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的潜能,弘扬农村特色文化。以巩固提升“平安创建”成果为契机,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畅通诉求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五、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培育新农民是一项重要内容。要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普法教育,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能力。借鉴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各乡镇、各试点村组要分别设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县直各部门、乡镇抽人组成,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要加强对指导员和乡村干部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新农村建设有关知识,建设标准和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具威信特色的社会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四培双带”、“支部+协会”、“六村建设”、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关爱贫困党员”、流动党员管理等“十大党建模式”,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提高党建工作覆盖面。把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推动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阶段性建设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切实引导农民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思想,自主建设新家园,自觉管理辖区事务。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6

多种形式共存 有效整合欠缺

近年来,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京郊涌现出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增收和郊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整体上看,京郊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农村科技创造者与内容、农村科技推广者、农村科技推广渠道,以及农村科技受传者。

从农村科技创造者与内容方面来看,农村科技创造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造成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另外,农村科技创新与农村科技应用之间存在非一体化格局。研究人员缺乏深入实践开展推广服务的积极性,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原有推广渠道不畅传统系统功能失效

目前,北京农村科技创新组织和农村科技应用组织(群体)之间的中介组织发育不够,农村科技创新组织和农村科技应用组织(群体)之间的供求机制还未完善地建立起来;推广服务形式单一。

从事农村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村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科技扩散的基本规律,也限制了良好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功能的发挥。政府虽然也引导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各类学会及农村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进行推广,但由于没有“系统机制”,导致系统功能失效。

京郊现有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是在国家、集体投资兴办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在郊区农村建立了单纯由政府部门兴办的科技推广部门组成的、与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四级农科网”。它集中了市、县(区)、乡、村的主要科技力量,目前有市、区(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29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171个,乡级651个。这些机构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县乡两级推广人员年龄偏高,技术职称偏低。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硬件设施配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等难题。

因此,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京郊农村科技推广系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进一步以系统机制整合农村科技推广资源,建设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并明确各行为主体的功能方向,构筑利益机制是形成稳定、有效运转系统的重要条件。

新兴农民组织尚弱农民直接接受不易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技术能力弱。一家一户,生产能力弱、分散,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

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新型团体——农民经济合作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小、服务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技术源头,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领域,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体制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在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涌现出的多种类型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村科技园区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据统计,目前北京市有比较规范、已纳入区县登记备案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95个,入社农户34.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8%,资产总额达40亿元。

这些组织的出现,与各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产业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成为龙头企业稳定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车间。同时,这些组织还对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新的影响。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有利于形成服务体系,有利于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市场,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但这些机构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以下一些成长中的苦恼。

一是这些组织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性的组织类别,活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发展可以说是良莠不齐。

二是这些组织的稳定性较弱,由于大多是搞技术服务活动,随着农民对技术的掌握,合作组织的形式就会发生变化,一部分组织的活动就易于流于形式,甚至停顿。

三是由于他们与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之间缺少多种信息交流的渠道,从新技术研发到新技术进入农业生产周期较长。

综观全局,一个新老交织、多层次、多功能、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由于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各个要素缺乏有效整合,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至今还没有产生整体优势,仍在孕育发展之中。

构建新型服务体系的新内涵

目前,北京原有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三农”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新形势,其单一格局也已突破,各类技术服务机构不断兴起。因此,构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新内涵,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紧迫任务。

转换农业科技研发新机制

转换科技研发新机制,就是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研究有效用的成果,增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院所高校的技术主导型向以农民、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主导型转变,鼓励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

北京市科委正是本着这样的工作模式,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选择和扶持产学研合作的大项目,把解决产业技术瓶颈问题和培养企业研究开发力量结合,逐步形成“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研发”的格局。

转换农业科研机制,这还要求积极探索多种以农业科技企业为龙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体的政策包括:

——把推动转制机构发展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大力推动在京转制机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转制机构的工程中心、高技术实验室、中试基地与重点企业形成技术联盟;条件成熟的,可由企业购买。

——积极开展科技资源招商。推动在京转制机构用多年积累的优良科技资产(包括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吸引京外资金入京,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企业实体,建设产业项目,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化资源的配套。

另外,还通过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的形式,直接将大量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入市郊进行产业化开发。

建设农村科技推广新渠道

建设科技推广新渠道是在搞好农村科技创新推广中公益性的工作的同时,加强农村科技推广的产业化建设。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农村科技推广资源为资本,以农业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农村科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科技推广活动,以企业的赢利活动面向市场需求,用市场化运作有效连接农村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关系,使农村科技推广活动成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是以前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中的一个最薄弱环节,也是继续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一项主要任务。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7

一、积极探索和创新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模式

㈠坚持“点线轴”渐进发展模式建设“江苏沿海经济带”是一个需要大量投资和较长时间的系统工程, 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稳步推进的观念, 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步推进, 在科学比选的基础上选择最具条件的地方率先突破。第一步选择布点, 在若干节点上先行启动, 形成若干个经济增长极。就近期而言, 发展临海工业应选择在沿海县 (市) 各自建立工业园区, 一般工业项目都要集中在园区, 工业园区的发展也要在统一规划下按启动区、核心区逐步扩大。港口建设也不宜全面推进, 要选择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项目率先攻关。沿海旅游的发展, 必须首先努力做好现有的两个国家级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不能广泛布点。沿海城镇化的发展, 应以项目集中区为依靠, 进行城镇建设。第二步串点成线, 主要利用沿海重要交通干线, 形成点线一体的增长带。第三步以线为轴, 利用形成的串点成线的经济增长带, 带动沿线腹地纵深开发和周边地区发展, 形成具有较强经济能力的辐射空间。

㈡选择走集群式产业经济发展之路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也必须确立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理念, 必须把产业集群作为沿海经济发展路径的一个选择。根据江苏经济发展态势和沿海发展规划, 近期可以着力发展沿海电力产业集群、石油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棉纺织产业集群、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一是要培养龙头企业。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选择而催生出某些关键性企业, 比如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必须抓住滨海港LNG项目, 这就是石化产业集群的一粒种子。二是要拉长产业链。仅仅把一类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因为它们之间缺少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关联度, 最多只能称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集聚不同, 产业集群一定要形成产业链, 相互之间要存在纵向或横向的关联度, 要有配套、协调和服务关系。发展棉纺织产业集群, 不仅要充分利用区域棉花资源丰富的优势, 例如, 发展棉花加工、纺纱织布, 还要发展印染、服装及工业用布等, 同时还要建立起纺织机械、纺织科研等配套和服务产业。三是要培植品牌。积极扶植壮大支柱产业, 建立一批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㈢积极融入全国沿海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当前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孤立于一体化之外, 必须要把地方经济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 使其成为其一段、一节或者一环。同样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 也必须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在区域范围上首先要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使江苏成为“长三角”一员或“泛长三角”的一员, 同时要在江苏省沿海经济建设的统一规划下, 加强与南通、连云港的合作与协调。江苏沿海港口发展, 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近期发展成为国际型大港口的可能性不大, 必须对港口发展有正确定位, 要把江苏沿海港口纳入江苏海港、江港发展的体系中, 与上海港、连云港、南通港等进行合作。沿海工业的发展也要积极纳入“长三角”的“世界工厂”之中, 积极与世界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合作, 加大产业转移和产业引进力度, 加快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江苏沿海的农业发展, 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大力推进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型超市集团, 纳入全国、全球物流循环中。

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而环境的恶化又使美好的愿望打了折扣, 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这是各级政府应该努力解决的大事。在加快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 绝不能选择“污染型”发展模式, 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一条政策界限, 努力实现在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推进“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进程

沿海开发规划再好, 如果没有项目支撑也只是一纸空文。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必须把开发工程进行项目化, 以项目建设来落实规划。

㈠积极争取立项布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 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 推进一体化发展, 提高保障能力。发挥港口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 壮大港口实力, 提升服务功能, 发挥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桥梁作用, 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强化区域对外通道建设, 优化路网结构, 提高路网质量, 具体落实铁路大通道建设、广域航空通道建设、航道网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骨干水利工程体系, 重点保障沿海开发的淡水资源供给, 提升防洪排涝和防台防潮能力。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大丰、东台、如东、灌云等陆地风电项目和沿海滩涂海上风电开发, 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优化大型燃煤电源项目布局, 优先安排“上大压小”、调整电源结构的电源点建设, 完善输变电网络, 建设可靠性高、结构清晰、供电能力强的地区输电网和配电网。

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性投资和大项目布点, 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社会资金的使用, 吸引国内外战略性投资者和企业集团来进行投资开发。一是确立投资促进理念。投资促进的内容包括形象塑造、投资引进和投资服务三个方面, 也就是不仅要关注招商引资这一阶段, 而且要把为客商服务向前和后两个方向进行延伸。二是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一方面要根据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发展规划和产业要求, 组织项目进行招商, 另一面要积极研究国际资本转移和产业转移的特点, 明确招商对象, 提高成功率, 近期要主攻日韩、扩展欧美, 积极承接上海、浙江和苏南的产业转移。三是探索招商引资新方式。在大力鼓励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 积极探索利用外资投资基金、证券融资、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和BOT等利用外资新形式, 拓展融资渠道。四是建立和完善招商组织体制。要建立政府投资促进部门、专业投资促进部门和引资主体三个层次的招商组织体系。

㈢充分调动民营经济在沿海开发中的积极性积极发挥民营经济的建设作用, 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积累, 民间已积蓄了大量的资金,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是沿海开发的一个必然选择。二是“沿海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庞大工程, 不仅需要国家级、省级和国际级投资集团的重点项目作为主导力量进行支撑, 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中小企业的配套发展。目前, 在沿海工业开发园区和沿海农业发展中, 正是大量的民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沿海开发中, 要一如既往地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 政府要在降低门槛、放宽政策、搞好服务、加大激励等方面积极作为。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沿海开发中的组织职能

㈠政府在沿海开发中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对于江苏来说是一项宏大工程, 对于江苏实现跨越性发展、培植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江苏各级政府必须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的发挥效率是这项复杂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战略上要把沿海经济建设列为“十一五”时期的工作重点, 并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认真贯彻、落实;在行动上必须运用公共权力资源和公共财政资源, 为沿海开发营造强烈的建设氛围, 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体系, 调动社会资源的积极性, 对沿海开发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和推动。

㈡把沿海开发由设想转变为发展规划争取把沿海开发列入江苏生产力布局重点区域。较之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江苏虽然是沿海省份, 但其经济发展重点一直是放在苏南, 一直有“内陆化”取向, 沿海经济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没有被列入生产力布局重点区域, 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近年来, 虽然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沿海经济建设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但其重视程度仍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南通、盐城、连云港沿海三市要加大宣传和争取力度, 把建设“沿海经济带”这一工程炒热, 使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 把“沿海经济带”建设列入江苏经济发展“第四沿”, 使沿海开发得到类似于沿江开发一样或者更高层次的重视和政策倾斜。

制定上下联动的“沿海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有科学性。要把现代沿海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应用到江苏的“沿海经济带”建设中来, 比如正确处理港口和腹地的关系、港口与临港工业区的关系。二是规划要有超前性。规划既要在全省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省规划进行突破, 不能受之局限。江苏的规划必须明确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沿海港口这一主导思想, 无论全省把江苏沿海开发放在什么位置, 江苏都要坚持这一个开发思路。三是规划要有操作性。要把规划的超前性和长期性与现实操作性统一起来, 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全省的规划出台后, 沿海三市也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市和县 (市) 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 将规划进行分解、落实、组织实施。

㈢为“沿海经济带”建设营造浓烈的氛围营造浓烈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氛围。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经济带”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中要占据重要的位置, 并把按规划制定的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努力营造加快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政治氛围。同时, 要利用各种公共媒体加大对建设江苏“沿海经济带”进行宣传, 不仅在江苏境内进行宣传, 更要在全国甚至全球都要进行推介。在推介策略上要把沿海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包装, 培植江苏沿海开发的品牌优势, 不仅要使江苏人都知道“沿海经济带”建设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更要让更多的战略投资者知道江苏沿海是投资的热土, 是极) 具潜力的投资区域。

要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项目和环境是投资的两个重要因素, 项目是载体, 要吸引投资必须有好的项目, 但即使项目再好, 如果没有好的投资环境, 资本就是一度流入, 也会流出。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好的项目, 但要使项目得到应有的发展, 对投资者产生吸引力, 就必须为投资提供一个优质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 一方面要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但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使客商既来之则安之, 甚至引来更多的投资。一是要按照WTO规则, 加快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 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二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从直接的经济管理活动中退出来, 提高为企业服务的层次和效率;三是要依法行政, 对外公布所有办事程序、办事规划和办事承诺, 实行信息透明化,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㈣为“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政策提供是政府运用公权力进行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沿海经济建设创造优良的环境, 就要为其提供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支持。一是调控型政策, 可以从投资强度、资源消耗、产业准入等方面作出政策规定, 实现政府对“沿海经济带”建设产业发展控制, 保证“沿海经济带”按规划目标方向有序发展。二是激励型政策,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产品和技术, 尽可能参照鼓励类项目给予有关产业政策优惠, 对创业有功者实行重奖, 确保每年均有一批大项目落户沿海经济区。三是扶持型政策, 可从技改贴息、金融扶持、开通“绿色”通道等方面, 扶持沿海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四是服务型政策, 引导营造产业及投资环境, 培养引进产业人才, 培育大型专门市场。

四、着力提高沿海开发企业的发展能力

㈠着力项目建设, 加快企业数量扩张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从农业经济为主体转向工业经济为主体, 从滩涂开发提升到“沿海经济带”建设, 当前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引入更多的投资, 立项更多的项目, 成立更多的开发企业, 没有企业在数量上的扩张, 沿海开发的经济总量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在企业规模上, 实行大中小企业一起上, 既建设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又要建设一批“铺天盖地”的中小型企业;在投资来源上, 实行内资外资一起上、国有民营一起上, 不分企业性质和资金来源, 努力组成“混编舰队”。

㈡着力体制改革, 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在“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政策鼓励下, 近年来江苏沿海滩涂发展了一批滩涂开发企业, 但这些企业更多的表现出各自为政的发展格局, 缺乏对沿海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 没有形成主导产业, 也没有形成产业链条, 开发层次比较低。在“沿海经济带”建设中, 要大力加强对现有企业资源的整合, 以政府为指导、以资本为纽带、以改革为动力, 加强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 走集团式发展道路, 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在时机成熟时, 要着力组织一批开发企业上市, 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管理

农业是我国国民产业结构中的基础支柱产业, 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基础建设工程, 必须要得到我们的重视。以下本文笔者就来简要谈谈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与具体措施方法。

1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 我国的经济正在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大力促进农业发展以实现满足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目前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此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农田水利建设正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村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生产技术落后, 甚至还是在靠天吃饭, 若要改善这种农业发展现状, 就需要做好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量越来越大, 更是为我国飞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保证农民稳定收入, 同业也需要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1.2 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较大部分比例, 因此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问题, 保证三农的正常发展是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只有农业发展稳定, 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为此, 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自然也成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对于农村来讲, 主要是指农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持续增高等方面。尤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解决人口的粮食问题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农田水利建设正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基础, 因而, 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就是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

2 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保证农业稳步发展, 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来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此, 笔者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做好设计规划工作、加强工作验收管理、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来详细探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农田水利建设要以人为本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 都应紧紧围绕这个根本目标进行。为此, 首先要抓好防汛工程建设, 将本地区河流、水库、山体等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素, 都要进行综合治理, 以保证汛期安全。尤其堤防工程, 更要及早安排资金, 使沿线堤防全部闭合, 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保护人民和耕地安全。当然, 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在当年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可先考虑最易出险部位进行治理。只有把本地区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好, 使大家能够安心从事工农业生产活动, 才能谈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 进行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灌溉、抗旱、排涝及人畜饮水等一系列工作, 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要从中央、地方、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筹资。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投入, 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国家建设投资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和民营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农民投入为主体, 只有把群众真正地发动起来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才能真正搞得起来, 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 组织工作组深入村镇农户, 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清道理, 循循善诱。三是制定政策, 发展民营水利。通过制定政策, 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 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渠道不乱, 用途不变, 各记其功”的原则, 协调使用各种资金, 形成合力。要加大投资力度, 尽快全面铺开农村饮水安全改造项目, 让百姓用上放心水, 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同时要加强水源保护及饮水工程后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保证每处水源工程都能长期发挥效益。积极争取筹措各级资金, 安排一些工程规模小, 投资少且收效明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以解决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2.3 重视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任何一个好的工程, 都与细致周密的规划设计分不开。我们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充分进行前期考察论证, 组织人力物力做好工程规划设计, 力争让每个工程都发挥最大效益, 做到物尽其用。对于那些论证不充分, 没有足够把握的项目, 决不能急于上马, 以免浪费资金却发挥不了任何效益。

2.4 做好工程建设管理验收工作

要想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除了要确保精心设计、合理施工以外, 还需要加强工程管理与质量验收管理。为此, 这就要求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要采用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并要求这些施工单位都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较强责任心。同时, 还需要要有一批技术过硬, 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质量监督队伍, 包括业主代表、监理人员及质量监督员等, 他们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 做到目标一致, 各尽其责, 共同监督工程每一个细部的质量问题。只有经过双方共同努力, 才能打造出一个个精品工程, 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5 要加强技术服务

帮助基层搞好规划, 开展项目设计, 划线打桩, 测量计算, 施工指导。举办农民群众施工技能培训班, 发放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培训资料,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群众基础好的地方, 要给技术员下达定量指标, 每年带出一批农民技术骨干。

3 结论

综上所述,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现状, 加强农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与基础,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 也要得到落实与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提高农田水利的建设水平, 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德忠.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我见[J].科技信息, 2006.[1]孟德忠.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我见[J].科技信息, 2006.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9

根据来宾市的规划要求, 合山市的生活垃圾今后将运往来宾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为了做好垃圾转运工作, 合山市计划今年在河里乡、北泗乡、电厂、东矿、里兰五个地方建设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目前各个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用地等前期工作正逐步完成, 近期将开工建设。

另据了解, 今年合山市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8518万元, 项目建设规模达到4万立方米。此外, 合山市还将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铺设污水收集管网31.4千设, 目前厂区部分的三通一平、挡土墙建设、临时工棚搭建、主体建筑放线定位已经完成, 主体建筑施工建设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已经完成投资1981万元, 配套管网部分已经完成11.85公里。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 篇10

东兴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 该市污水处理厂完成厂区土方回填21万立方米, 占工程量的75%, 城区河堤路至污水处理厂主干截污管工程也已完成了9个沉井的开挖工作。据悉, 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268万元, 占工程总投资的25.7%。垃圾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第一标段办公楼、宿舍楼主体结构完成建设并已通过验收, 占第一标段工程总量的98%。第二标段填埋场也已开挖土方7.8万立方米, 完成土方回填1.35万立方米, 占土方工程量的80%。

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该市要求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解决影响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确保按时、按标准完成全市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任务。

上一篇:商业银行信贷危机管理下一篇:手术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