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

2024-05-08

集贸市场(精选十篇)

集贸市场 篇1

村镇集贸市场是指县域内小城镇 (包括城关镇、中心镇、一般乡镇) 和农村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以集市贸易为交易形式的各类市场统称, 是定期或常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另外从区域观点看, 村镇集贸市场指是乡村地区承担着商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功能的商业中心, 这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而且包括了村镇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村镇集贸市场在城乡产品流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为我国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城乡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2006年全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近9万个, 其中67%分布在农村, 近6万个村镇集市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全国约有5000万人在从事农产品的产地收购、分选包装、运输和批发, 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有相当比例。另一项有关居民日常消费品购买趋势的调研结果显示, 老百姓选择集贸市场购买商品的比例高达55.7%。由此看出, 集贸市场不仅是我国居民选择商品和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且是消化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点、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转折点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发展村镇市场流通网络已经是我国政府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村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是促进城镇商品高效流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 我国村镇集贸市场多为本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村镇集贸市场区域布局原则

村镇集贸市场区域布局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因素、人口因素、消费水平和竞争因素。集贸市场布局总体要求:顺应商品自然流向, 接近产地或消费者聚集区域;尽可能靠近交通枢纽, 实现快速组织货源;尽量降低同类集市服务区域重合度, 发挥集市规模经济。在明确集贸市场布局具体原则时还应该结合村镇总体功能定位。

(一) 县城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县城镇是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发挥“上连城市、下引乡村”的社会经济功能中起核心作用。集贸市场是县城镇商业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农副产品流通中担负重要角色。集贸市场交易灵活, 经营方式多样, 起到调剂市场供应, 每年向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肉类、瓜果、海鲜类等, 承担着当地居民菜篮子工程, 它与其他商业流通业态, 如超市、大型商场等, 相互补充, 长期共存。它的布局原则就是既要靠近居民区, 又要方便经营者销售, 还要考虑地价成本。因此, 为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观点:集贸市场布局在城乡结合部经营效益最高, 符合买卖双方的利益, 如果它又属于交通线路比较发达地区, 则优势更加明显。

在我国城镇化日新月异的今天, 县城镇集贸市场布局, 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其他商业市场相协调, 发挥优势原则, 即建立以镇中心商业区为依托, 与其他市场相互补充的合理分布的商业网络, 使集贸市场有序发展。二是与县城规划建设相协调, 维护城镇生态环境原则, 即有计划地新设或改造集贸市场设施, 提升服务功能, 坚决制止开办新的马路市场。三是坚持以人为本, 居民满意为原则, 即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集市应该分布于居民区内, 方便居民购物, 同时在配套设施上加大投入, 解决集贸市场可能带来的扰民、卫生和交通问题。

(二) 中心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中心镇是指区域地理位置突出, 镇区非农业人口、财政收入、镇建区面积、二三产业比重、交通条件等指标达到一定标准的小城镇。它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联系, 是带动区域村镇经济发展的中心。中心镇除了为区域居民提供第一产业活动支持外, 还要在工业职能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在商业职能上, 中心镇既要满足镇建区内人口日常消费需求外, 还要满足影响地域内全部人口的季节性、假日性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区域内农副产品生产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还要满足区内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的发展需求。因此, 中心镇集贸市场设立和布局方面要比县城镇复杂, 调整集贸市场区域布局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实现中心镇的商业职能, 使集贸市场布局能以较大的弹性满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为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条件。为此提出以下三项布局原则:

第一, 交通位置的可达性。良好的交通位置不仅会给集市的商户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和对于快速的物流需求, 同时满足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对于快节奏的商务活动要求。因此, 那些交易活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专业性和批发性集贸市场, 更应该分布在通达性强的区域。例如, 新发地农业产品批发市场就位于京-开高速和南四环路交汇处, 市场交易额和交易量均达在全国名列前茅。市场总体布局应达到有利于市场人流、物流的集散, 确保集市内外交通顺畅安全之目标。

第二, 与镇域规划相匹配。集贸市场网络布局, 应符合中心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和道路建设的要求。调整集贸市场布局, 首先关注镇域功能区规划, 重点关注未来用地规划, 使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或迁址不应与中心镇规划相冲突。只有这样, 集贸市场布局调整才能得到法律允许和政策上支持, 才能通过完善水电、通讯、仓储、环卫、停车场等设施建设, 使集贸市场才能融入到中心镇商业网络之中。

第三, 与镇域经济相适应。虽然丰富的地产、便利的交通和顾客的需求是市场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但是集贸市场网络调整, 必须充分考虑所在镇域经济发展需要, 保证市场建设类型与设施标准与中心镇域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适应, 达成经济发展与集贸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例如, 浙江义乌围绕针织工业规划建设了针织批发市场、针织配件市场等围绕家具产业规划建设了板材批发市场, 这种为地区产业发展进行市场布点模式, 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 达到了“建一批市场、兴全市经济”之目标;北京顺义后沙峪镇“双峪”市场就是地方政府围绕本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以农业经济为主转变为房地产、租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农民不再靠土地为生) , 及时将农资供销社调整为一个集农副产业、服装鞋帽、建材家具及相关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贸市场, 为居民提供“一条龙”服务, 事实证明这项决策是深得老百姓赞同, 也达到“建一个市场、富四方百姓”之目标。

总之, 中心镇集贸市场应该是一个零售与批发相结合、专业与综合相结合、满足农贸、工贸基本配套的市场体系, 促进人流、商品流、信息流向中心镇的更大聚集,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 增强镇域经济实力。

(三) 一般乡镇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一般乡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低一层, 它是一定范围的乡村商业中心, 是本乡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农业占有较高比重, 还有一定量的加工业和服务业。集镇应当以突出集贸市场地位与作用, 以辅助县城镇、中心镇形成协调统一的本地区商品流通服务系统。乡镇集市主要是为乡域内居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 其布局应该以本地镇域为依托, 建立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零售市场为主体, 以“个体贩运户”为经纪人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 中心村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中心村是我国农村居民点体系中的基本建制单位, 是区域最小的永久性乡村聚落形式。居民利用周围地域内各种资源从事农业生产、简单加工业和手工业等活动, 集贸市场布局原则应以满足村里群众的日常周期性需求为发展标准, 尊重传统生活习俗和交易习惯, 可以设立一些临时性 (如三五日一集或早、中、晚瞬时集) 集市或小型农贸集市。

三、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调整

随着村镇地域经济、人口、交通等外在因素变化, 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提供的服务功能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将不可避免, 这就需要城镇规划者根据上述市场布局原则重新审视整个市场网络, 查找网络中瓶颈环节, 并对初始节点规模、结构和内部联结作一些调整和优化, 达到提升整个市场网络服务功能, 解决供需矛盾之目标。我们根据北京周边实际集贸市场的调研总结, 认为设计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调整方案, 应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准则:

(一) 注重整体性分析

由中心镇集贸市场中既有零售市场又有批发市场, 既有专业市场又有综合市场, 既有农副产品市场又有生产资料市场, 它们既要与镇域内部发生联系, 又要区外经济发生联系, 它实际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系统。因此本文建议运用系统科学方法, 分析市场网络覆盖区域、市场节点服务载荷、节点之间配合关系, 查找市场网络的瓶颈环节, 提出解决问题, 即以局部调整为手段, 以提升整体功能为目标。

(二) 规模与结构并重

集贸市场规模是由商圈内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设施配套等因素来确定, 建设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肯定会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化可以采用摊位出租率来度量。如果出租率达到70%以上, 市场运作“繁荣”, 如果低于40%, 则为萧条。对于摊位出租率不足40%的大型集贸批发市场, 应根据商业圈实际需求, 将空闲摊位和设施调整用途。在调整规模时, 我们更应关注结构问题。集贸市场结构包括若干方面, 商品结构、规模结构、分布结构、业态结构等, 直接关系到集贸市场布局是否合理。在收入水平的高的居民区应该建立中高档商品为主的市场。另外应根据商圈的人口多少, 应设立规模不等的市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市场应广泛分布于居民区, 那些对外辐射能力强的批发市场应该分布在中心镇边缘。市场的结构调整就是要为各个市场职能分工基础上的互补性。

(三) 收益与风险兼顾

无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还是拆迁新建都需要大量投资, 它们既属于城镇规划范畴, 又属于投资领域。作为投资项目, 就应该体现收益和风险的协调原则。一般而言, 升级改造应是一种稳妥性投资策略、因为原有交易关系没有被破坏, 面临不确定性低, 更适用于目前硬件设施满足不了现实服务需求 (交易需求、信息需求、市政美化需求、卫生需求、贮藏需求等) 的情况。相对而言, 拆迁新建是一项激进性投资策略, 虽然优化调整空间大、收益潜力大, 但面临高风险, 因为市场关系重构不像设施投资在短时期内很难完成。我们在进行选择市场网络调整方案是除了应该权衡收益与风险, 选择风险适宜的方案。

(四) 坚持调整手段多元化

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中的问题往往千差万别、复杂多样, 该原则要求应根据实际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解决问题;对于不景气的市场, 应通过培育、调整、完善和提高等途径, 给市场流入活力。对于新建市场需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进行严格循章审批, 对于一定发展前景, 但目前不兴旺的市场, 则应进行扶持和培育;对于位置条件先天不足的市场, 可以迁址重建;对于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令人担忧的市场, 应适当翻新改造, 从而改善卫生状况;对于过分拥挤的市场, 可以适当扩建;对于露天或马路市场, 应分情况处理, 对于无证商贩摊位, 应坚决关闭。

四、村镇集贸市场网络优化设计

进行村镇集贸市场网络优化设计时, 首先应该明确区域范围, 是县域还是镇域。但是从我们调查结果来看, 村镇集贸市场分布很不均匀, 分布在中心镇或城关镇占多数, 一般乡镇集贸市场数量较少, 也就是1-2家, 且主要依托镇区分布, 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效应不明显。因此选择县域研究集贸市场区域布局优化问题比较切合实际, 分析市场网络联结效应才富有现实意义, 本文中构建了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总体框架, (下转第104页) 如图1所示。

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是一项富有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村镇集贸市场业态的多元性, 集贸市场区域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多层次网络系统。例如, 根据交易内容的不同, 它可分为综合市场网络和专业市场网络, 其中综合市场网络包括农产品综合市场网络和工业品综合市场网络;专业市场网络包括农副产品市场网络、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网络、特色农产品市场网络、废旧物资市场网络、建材装饰市场网络、五金电料市场网络等, 这里网络内涵就是同一利益链条上各个交易主体充当的角色和构成的关系;根据地区的不同, 它可分为城关镇集贸市场网络、中心镇集贸市场网络、一般乡镇集贸市场网络和中心村集贸市场网络, 它们是主要是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所伴随市场交易需求, 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 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对于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应充分考虑选定区域内集贸市场空间分布特点和市场类型, 选择一个适宜标准, 对集贸市场网络进行适当分类, 针对每一类集贸市场网络进行优化分析。应从多个视角分析集贸市场网络形态与特点, 根据布局原则与定量指标取值, 分析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 尤其针对那些重要的“瓶颈”环节,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应该坚持上述四大准则, 优化内容始终要围绕集贸市场区域网络要素开展, 达到优化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服务功能之目标。

五、结束语

优化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需要分析所依托村镇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 还应充分考虑镇域总体规划和其他商业业态的竞争, 决策者更应清楚认识到集贸市场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集贸市场网络优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集贸市场综合竞争力。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集贸市场对于村镇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其存在的区域布局问题, 并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和二手资料归纳了村镇集贸市场的布局原则。其次系统论述了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布局优化调整的原则性要求。最后提供了村镇集贸市场区域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集贸市场,区域布局,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凌颖.集贸市场规划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8.

[2]、官莹, 张素丽.北京市集贸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 2006 (3) .

[3]、肖敦富.浅议乡镇集贸市场的区位与规模选择——以广西乡镇集贸市场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 2007 (11) .

集贸市场年终总结 篇2

一、领导重视,层层抓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所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全所人员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推进各行各业安全生产的新秩序。为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进行了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并与有关单位紧密配合,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强化督导

我所共组织检查人员36人次,以杏西市场、天宏和众誉达服装商场等作为重点,对集贸市场和服装商场160多家店面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在检查过程中,我所重点从商场的消防设施条件、集贸市场的煤气炉灶等“明火”问题进行检查,发现有6家个体工商户未 经允许擅自使用煤气炉灶,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立即整改,从而扫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此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大力宣传,群防群治

城市集贸市场布局刍议 篇3

[关键词] 集贸市场市场布局商业网络布局原则

一、城市集贸市场布局特点

1.城市集贸市场是城市商业网络的组成部分

每个大、中型城市一般有商业网络,其间包括大、中、小型不同规模的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固定摊位与流动商贩,国营、集体与个体并存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商业企业等等。集贸市场作为城市市场的一种形式,在商品交换和流通中担负重要角色,为城市商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

集贸市场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1)拾遗补缺泄余,调剂市场供应。其中经营者具有高度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手段、品种、价格等方面灵活性很强。例如经营方式可分为终日集市、早市、晚市、批发市场等等,顾客可随时进入市场选购。集贸市场能自发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能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货源,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也可以疏通渠道,宣泄积压商品;(2)负担菜篮子工程的主体任务。集贸市场以销售农副产品占主导地位很多销售者本身就是生产者,能每年向城市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禽蛋、海鲜、瓜果等。集贸市场对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意义重大,与城市其他市场相互补充长期共存,共同促进城市发展。

2.城市集贸市场布局区位存在对立统一

以理论演绎为基础,证明城市集贸市场布局在城郊结合部经营经济效益最高,区位最佳符合買卖双方利益,便于农民的销售与城市居民的购买。在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优势更为明显。有关人员提出最佳位置是:既不在闹市区,又不离开闹市区。这种布局区位反映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对此我们尚需予以进一步的认识与论证。

3.集贸市场布局向居民区集中和设置灵活

城市集贸市场宏观区位不像大多数商场,专业商场等高度集中在市中心的商业区内,而是星罗棋布于市区各个街区巷内,趋向于居民区。如石家庄市80%的集贸市场都分布于居民区或接近于居民区。哪里居民集中,哪里就容易形成集贸市场,这是很自然的。城市集贸市场设置的形式非常灵活多样,石家庄市区共有44个集贸市场。

二、城市集贸市场布局原则

1.注意与其他市场相协调

城市集贸市场不同于城市各种大型商场,又有别于农村集市,具有买卖自、自负盈亏、产销挂钩、信息发达、渠道畅通、商品循环率大等特点。在城市地域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集贸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城市商业活动中心的功能机制,形成与城市各大商场、专业商店等密切联系的商业网群。集贸市场布局要与其他市场相互协调,要考虑自身优势、城市其他市场的特点,建立起以城市中心商业区为依托,与城市其他市场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合理分布的商业网络,使集贸市场在与城市商业活动的协调中不断发展。

2.遵循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集贸市场大规模地在我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是改革开放的一种具体体现。由于发展时间短,来势迅猛,所以大部分集贸市场没有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中。由于集贸市场会给市容、卫生等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鉴此,集贸市场建设一定要以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应加强对集市的管理,增加建设投资,把建设文明城市与文明集贸市场有机统一起来,使集贸市场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窗口。

3.注意避免影响交通

集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农民进城和农副产品进城,加剧了人、车、货集结程度,加之集贸市场分散布局和简陋的市场设施,导致了交通问题的出现。为避免交通问题,集贸市场建立在和城市规划同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以减少财政浪费,保障城市交通畅通无阻。

4.方便居民购买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在集贸市场购物省时省力,让人满意,分布于居民区内的市场,体现了方便居民购买的原则。

三、城市集贸市场布局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选地

集贸市场的建设布局,首先是场地选择,而实现科学选地,是使集贸市场兴旺发展的关键。集贸市场的布局要达到科学、合理性,应该本着集贸市场布局原则进行,还应预测新市场的吸引能力,包括居民密集程度,人员流量,交通条件及其他对市场的影响,客观地评价新场区在城市的商业地位,以及其变化趋势等;旧市场的改造和建设应结合城市规划进行,使新市场与旧市场的改造有机统一起来,达到合理分布,更好发展其商品流通的作用。

2.结构

集贸市场的结构包括若干方面,商品结构、规模结构、分布结构等等,都直接关系集贸市场布局是否合理。在收入水平高的居民区内宜建立高档商品为主的市场,反之不然。根据居民区人口多少的差异,应建立规模不等的室内集市,以平均每十人1平方米销售面积为宜。集贸市场在城市应以广泛分布、星罗棋布、大中、小结合为主。在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外围,宜建立大型的综合集市,充分利用其人口流动性大、商业集聚效益应显著、人口数量多、购买力强的特点;在城市的边缘应建立批发集市,充分利用场地开阔的条件;在居民区内应发展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集市。

3.标准规模集市的建设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配置技术研究 篇4

关键词: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配置技术

0 引言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是指经乡镇及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和组织批准设立,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有固定场所、设施,有经营管理部门和监管人员,若干市场经营者入内,常年或实际开业三个月以上,集中、公开、独立地进行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等现货商品交易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交易场所,包括各类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典型村镇集贸市场一般具有服务半径比较大,客流量较大、基础设施完整的特点,其观测指标主要有市场摊位数、市场成交额、市场平均营业面积、批发和零售的比例四个指标。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分类如表1所示。

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但是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我国冷库的发展还是明显落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早期冷库设备技术落后、部分冷库设计不规范、冷库的隔热材料选择不当、制冷方式落后、冷却设备能耗大等。因此,针对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配置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1 冷库概念及分类

冷库是发展冷藏业的基础设施,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货物的建筑。通过冷库将易腐畜禽、水产、果蔬、速冻食品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食品保质保鲜,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起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的作用。

冷库主要有三种分类方式,分别是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按冷库温度分类及按冷库库容分类。具体分类情况见表2。

2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库址选择原则

冷库库址选择是冷库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库址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一般来讲是在集贸市场的北面;(2)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必须避开和远离有害气体、灰沙烟雾、粉尘及其他污染源;(3)冷库建设要求道路宽敞、交通便利、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周围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4)库址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

3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的冷库数量选择和库容

集贸市场可以根据市场日销售量、冷库存货周转率、商户数等因素来确定冷库的数量,典型村镇集贸市场配置10吨的冷冻库数量大约50~100个。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建设的冷冻库主要以5吨和10吨为主,也有一些市场建有20吨、30吨的较大型的冷冻库。公称体积按冷藏间或冰库的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确定。

冷库计算吨位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G为冷库的计算吨位(t);V为冷藏间的公称体积(m3);ρ为食品的计算密度(kg/m3);η为冷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冷藏间体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

注:对于仅储存冻结食品或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体积为全部冷藏间公称体积之和;对于同时储存冻结食品和冷却食品的冷库,表内公称体积分别为冻结食品冷藏间或冷却食品间各自的公称体积之和.

食品计算密度应按照表4的规定。

注:同一冷库如果同时存放猪、牛、羊肉(包括禽兔)时,其密度均按400kg/m3计算;当只存放冻羊腔时,密度按250kg/m3计算;只存放冻牛羊肉时,密度按330kg/m3计算.

4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保温材料选择

4.1 保温材料优缺点分析目前市场上适合选择的冷库保温材料主要有挤塑聚苯乙烯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两种。

4.1.1 挤塑聚苯乙烯

挤塑聚苯乙烯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其导热系数较低,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由于其内层的闭孔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湿性,在潮湿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隔热性能。挤塑聚苯乙烯适用于冷库等对保温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也可用外墙饰面材料为面砖或石材的建筑。

4.1.2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易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氢化氰等剧毒气体和有毒烟雾,易造成人员伤亡。它的优点是价格不是十分昂贵,无复杂的施工工艺,而且该保温材料集保温、防水、隔热装饰功能于一体。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对集贸市场的现实需求,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的保温材料不但要求保温性能好,而且能做到使用安全,因此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库保温材料选择挤塑聚苯乙烯。

4.2 保温材料厚度选择

除了材料选择外,隔热材料要有足够的厚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传热系数值。隔热材料要求热阻大,吸湿小,设置在低温侧,冷库设置了隔热层后,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可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在隔热材料的选择上,其导热系数应尽量小,还应考虑造价。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冻库保温材料的厚度采用120mm,气调库的保温材料的厚度为150mm。

由以上可以看出,隔热材料的厚度和材料对阻止热传导是至关重要的。隔热材料还要具有以下4种特性:出色的隔热性能;优秀的抗水性能,低的吸水率;卓越的抗压能力;性能稳定,使用年限持久。

5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的冷库结构设计

5.1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冻库结构设计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冷冻库每一个库房的长为5.2m,宽为5m,高为3.5m,库房门高2.18m,门和门间距1.3m。库房采用两排并靠,每排4个库房的集中式结构。冷库库房上置罩棚,每侧正面设置5根钢结构立柱,侧面为4根钢结构立柱。具体结构设计如图1。

5.2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气调库结构设计

典型村镇集贸市场气调库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保温保鲜,每个不同的库房温度可以根据储藏产品的不同要求来调节,如香蕉须保持温度在18°左右,其他水果一般库温控制在2°左右。每一个库房深为4.9m,宽为6m,高为5m。库房采用两排并靠,每排9个库房的集中式结构,保鲜库库房上置罩棚,月台高度为1m,宽度为3.5m。具体结构设计如图2。

参考文献

[1]康三江.浅议国内外冷库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保鲜与加工,2006,6(3):1-3.

[2]王起霄,孙颖,等.果品冷库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481-484.

[3]黄清华.西安市鲜活农产品批发中心气调综合冷库设计[J].制冷学报增刊,2002:57-61.

[4]潘永平,王钦若,张慧.大型冷库网络控制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1):42-43,29.

[5]孙忠宇,程有凯.冷库现状及冷库节能途径[J].节能,2007,26(7):53-54.

[6]姜有海,王亚兰,于桂娟.浅谈冷库建筑结构特点及冷库保温材料[J].山西建筑,2008,34(25):179-180.

县集贸市场管理标准 篇5

本标准实行属地管理,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实施。

一、市场主办者(经营者)管理标准

(一)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市场应设置综合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对市场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治安消防安全等进行日常管理。

(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环境卫生、车辆管理、治安消防、消费者投诉及市场设施维护维修等内容。市场管理制度应做到上墙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设置市场商品行情公布栏,发布场内商品行情,设立服务台、意见箱、投诉电话、复验计量器具等设施,方便和服务消费者。

(四)与市场内经营者订立入场经营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方式。

(五)设置消费者投诉点,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投诉受理、处理工作,并做好投诉、调解、处理等相关记录,协助工商部门做好消费者申诉处理工作,做到公平、公正。

(六)按规定足额缴纳各种税费,不得违反规定在市场乱收费。

(七)制定市场文明公约,配合政府开展各项整治和创建达标活动。

二、市场商品经营者经营行为管理标准

(一)商品经营者进驻市场从事经营活动,必须办理(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依法应当取得的各类许可证。并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相关许可证,做到亮证亮照经营。自产自销农副产品的农民除外。

(二)商品经营者不得转让、出租、出借、出卖、涂改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证,不得擅自改变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证的核定内容。

(三)商品经营者经营的商品应符合核定的经营范围。经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应明示相关证书,并保存(出示)肉食品、绿色食品、有时效方便食品等进货凭证、检验检疫证明,以备查验。

(四)应采取措施,对进货商品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所销售商品质量合格。不得销售失效、变质、过期的商品;不得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五)经营的商品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出售的商品。

(六)应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计量器具,不得短斤少两、短尺少称;销售商品应明码标价。

(七)不得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哄抬物价、骗买骗卖。

(八)经营者应自觉遵守市场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做好店铺前、摊位前卫生“三包”工作,保持店内、摊内整洁卫生。

三、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管理标准

(一)市场内实行划行归市。按蔬菜、肉食品、水果、干杂、水产、家禽、腌卤等类别分区设立标志牌,进行分类管理。

(二)市场内商品上台、上架、进盆、进池,摆放整齐有序。

(三)市场内店铺(商家)不得出摊占道,禁止跨门摆货经营。

(四)市场内不得摆地摊,不得以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等各种运输工具作为商品交易台(架)进行交易,禁止在市场流动叫卖。

(五)市场设置公平秤,为消费者服务并接受消费者监督。

四、农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标准

(一)进入市场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二)应根据市场规模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加强食品卫生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巡查。

(三)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到“三证”齐全,确保先体检、后上岗,先培训、后从业。市场主办者应建立食品经营者健康档案。

(四)场内饮食行业应做到容器清洁,食品新鲜,防蝇、防尘设施齐备,生熟食分开,实行工具售货。

(五)经营人员在操作直接入口的食品时必须穿戴洁净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使用夹钱工具,对一切经营食品的工具、容器在使用前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六)场内饮食店铺、经营腌卤制品等熟食的固定摊点(店铺)均应配置冷藏设备。

(七)销售鲜肉、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经营摊点(店铺)应修建上下水设施,并做到随时清扫,无积水污垢。

五、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一)市场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队伍,承担并做好场内经常性保洁工作。保洁人员应做到“交易不散,保洁不断”,对场内产生的垃圾“随脏随扫,日产日清”。

(二)市场内实行垃圾袋装化,按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的垃圾箱、果屑箱,放置有序,清洁无损,有专人负责管理。

(三)场内经营者产生的垃圾或剥弃的菜渣、果皮等应放入专门的废物容器内,由保洁人员定时清理。

(四)根据市场规模大小配备相应的专(兼)职消杀人员,负责场内除害消杀工作。做到日

有小规模消杀,每周不少于2次集中消杀,确保市场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五)市场内店铺前后、摊位前后严格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确保不出现卫生死角。

(六)市场内宰杀家禽应符合“前店卖,后店杀,店内不见屎、毛、血”的标准,剐剖水产品应符合废弃物袋装化要求,地面不见杂物,防止血污外溢。并做到关门收摊前彻底打扫清洁卫生。

六、农贸市场安全管理标准

(一)市场内各种安全制度健全落实,人员、职责、岗位责任明确。

(二)实行昼夜巡场值班,维护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扩大。并实行值班记录。

(三)市场内应保持消防器材和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人不得挤占场内消防通道。

(四)场内不得留宿生火,禁止乱拉乱接电线。

(五)市场内基础设施保持良好状态,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拆解、增添场内建筑设施。

(六)市场治安工作落实,治安秩序良好。场内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立即报告。

(七)市场主办者经营户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

七、农贸市场设施管理标准

(一)场内保持设施配套齐备、功能完善。

(二)场内货架、池台统一;标牌吊挂、雨蓬设置、“三防”设施等整洁有序。

(三)场内禁止乱搭乱建、乱牵乱挂。

(四)场内无坑洼积水,保持道路平整,上下水畅通。

(五)市场应设置停车场并有指示牌。车辆停放整齐、进出有序。

(六)市场应设置公共厕所并有指示牌,由专人进行管理。

(七)市场应设置科普宣传栏,对公众开展卫生、消防、科技等科普宣传,并定期更换内容。

集贸市场 篇6

山东省莱阳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784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改革开放30年来,莱阳市的集贸市场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集贸市场178处,是30年前的3倍,其数量多、分布广,散布于市区、各镇街及村庄,市场摊位总数达到30538个,年市场交易总额达到42亿元以上,分别是30年前的4倍和10倍。

从集贸市场的经营范围看,莱阳市的集贸市场大致可分为专业市场和综合贸易市场。全市共有专业市场22处,全部为批发市场,其中交易额过亿元的有7处;综合贸易市场156处,全部为零售市场。

从集贸市场的分布区域看,市区共有20处,镇政府所在地26处,村庄132处。在156处综合贸易市场中,市区17处、乡镇首集24处、村级115处,其中马路市场9处。

从156处零售市场的经营规模看,经营面积大多在2000—8000平方米之间,10000平方米以上的达到18处,其中团旺、羊郡、北野鸡泊、东岔河等6处集贸市场达到20000平方米以上,最小的也在1000平方米以上;市场商户大多在80—200户之间,300户以上的达到33处,其中芝水、柏林庄、岚子、谭格庄、北高、东石河头等7处集贸市场达到500户以上,最多的前万第集贸市场商户达到800户,最小的也在50户左右。

从集贸市场的经营时间看,专业市场和市区市场为全年交易市场,乡镇首集及村级集贸市场每5天赶一次集。

从集贸市场的服务半径看,莱阳市的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东方果蔬、水果批发实现了深购远销,服务整个胶东半岛及东北地区,其他专业市场大多服务于胶东半岛;市区集贸市场全部服务于城区居民;乡镇首集及村级市场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大多以3-5公里以内的周边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

二、两费”停收后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存在的障碍

工商“两费”停收以前,莱阳市的集贸市场除专业市场及个别集贸市场外,市场管理的主体为工商部门,即全部由工商部门管理并收取全部费用。工商“两费”停收后,工商部门不再向市场经营商户收取任何费用,退出市场管理,作为市场管理主体的地位也因此而丧失,导致管理主体缺失,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滋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乱三不到位”。

(一)管理主体混乱。主要表现在农村集贸市场方面。过去,由工商部门对农村集贸市场进行管理、收费,几乎所有的农村集贸市场都未办理市场登记,长期处于无证经营状态。工商“两费”停收后,市场权属没有及时理清,导致管理主体缺位,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规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由于利益的驱使,把集贸市场作为攫取利益的工具,纷纷扮演起了市场管理者的角色。主要有三方面力量进驻市场,一是村庄作为市场主办单位,对本村的集贸市场进行管理收费;二是社会痞霸势力强行进驻市场;三是工商部门依然盘踞部分市场进行收费管理。

(二)收费秩序混乱。一是收费项目混乱。由于管理主体的混乱,各个集贸市场的收费项目不统一,有的收取卫生费,有的收取垃圾处理费,有的收取摊位费,有的收取管理费。二是收费标准混乱。有的仍然维持原来的“两费”标准,有的明显高于“两费”,甚至翻番收取,大多数低于“两费”,基本是“两费”的50-80%。三是收费票据混乱。有的自制收费票据,有的根本不用票据,极小数使用正规收费票据。个别市场出现社会人员随意乱收费现象。

(三)摊位划分混乱。一是没有摊位划分标志,或者说是根本不划分摊位,部分市场出现抢占摊位、乱设摊点现象。二是市口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三是没有实行划行就市,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四)认识不到位。一是政府部门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两费”停收后加强集贸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宏观上加以调控,导致农村集贸市场一度出现管理混乱局面。二是管理主体认识不到位。大多数管理主体认为,工商不收费了,是把收费权交给了管理者,是一种利益的重分配。三是经营商户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不少商户认为,工商部门不收费了,就是集贸市场没人管理了,到集贸市场经营不必再交任何费用,可以随意交易不受约束。

(五)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许多市场管理者认为,农村集贸市场没有设施需要维护,只收费即可,因而放松了对经营者的服务。一是对经营场所、设施缺乏必要的整修维护;二是对市场垃圾处理不及时。市场环境脏乱差,商户缺乏文明经营场所。

(六)监管不到位。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其职责发挥不到位。一是未及时为市场主办单位办理市场登记手续。二是市场不公平交易、欺行霸市现象得不到及时遏制和打击,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出现商户集体上访,产生不稳定因素。三是市场商品质量存在隐患,假冒伪劣商品上市缺乏监管。

三、建议

集贸市场是数量最大、遍及城乡的批发零售的重要场所,它是方便群众、服务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渠道,是重要的“菜篮子工程”,在农副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村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两费”停收后,集贸市场要继续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重新架构起全新的管理体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走访调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加快集贸市场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加强集贸市场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需要。“两费”的停收,大大减轻了市场内经营商户的负担,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以“两费”停收为契机,加强对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不仅有利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搞活流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强集贸市场管理是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需要。加强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有利于维护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有利于维护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市场繁荣。

(二)理顺集贸市场行业管理体制。

“两费”停收,工商部门退出集贸市场管理后,地方政府应明确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为集贸市场的行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发展及行业指导和协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集贸市场的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和维护集贸市场经营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理顺集贸市场兴办主体。鉴于农村集贸市场大都没有确权登记的现状,应当由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各镇街共同参与,在认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集贸市场重新明晰产权,确定市场主办单位,通过规范登记,理顺集贸市场的兴办主体。

集贸市场主办单位的确定,要根据投资主体来确定。大致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基础设施由市政府投资形成的集贸市场为市属市场。二是基础设施由镇街财政投资形成的集贸市场为镇街市场。三是基础设施由村级投资形成的集贸市场为村级市场。四是基础设施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形成的集贸市场为企业或个体办市场。

集贸市场的产权明晰后,由各镇街统一到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办理集贸市场规划手续,然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市场登记手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莱阳市在理顺集贸市场兴办主体的同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注重提高集贸市场的质量,控制集贸市场的数量。在莱阳市现有的178处集贸市场中,有部分镇街首集、村级老集和近几年来新兴办的农村集贸市场、早市、晚市等,平均4.4个村一个集贸市场,涵盖的范围广、密度大,基本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购物需求。据微观经济学边际成本(MC)递减到一定程度而递增的原理,针对这种集市几乎饱和的状况,集市数量已基本上处于市场再建的边际成本最小的理想数量,此时,如果再增加集贸市场数量,其建造、管理等的单位成本必然增加。无意义的重复建设,将导致现有市场萎缩,使现有市场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更不利于其扩大规模和提升档次。见下图1:

(图1)

(四)理顺集贸市场管理主体。在集贸市场的管理上,可以采取两种模式确定管理主体。

1、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是投资者与管理者相分离的一种管理体制,由市场兴办主体委托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对集贸市场进行管理。由市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作为全市集贸市场的管理主体,具体负责对全市集贸市场的管理服务。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全市集贸市场的政策统一,有利于集贸市场的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兴办主体与管理主体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2、分级管理。也称分散管理。分级管理使投资者与管理者实现有机统一,有利于发挥市场主办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市场的最佳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具体可分为市、镇两级。市级集贸市场由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进行管理服务。镇及以下集贸市场由市场主办单位具体负责管理服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镇政府负责组织、协调。

(五)理顺收费体制和收费标准。导致集贸市场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费体制不理顺、收费标准不统一。因此实现集贸市场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现收费的规范化。具体要抓好五个环节,实现“五统一”:

1、统一收费名称。目前,莱阳市的集贸市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配套基础设施的,包括搭建平台、棚内经营、室内经营和超市化经营的;二是没有配套基础设施的,仅仅是为商户提供了经营场地。区别不同情况,在收费项目和名称上可以统一划分为两种:对有一定基础设施的集贸市场,收取市场设施租赁费和市场垃圾处理费;对没有基础设施的,收取市场垃圾处理费。

2、统一收费标准。集贸市场设施租赁费应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市场主办单位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主确定。按照当前的通行做法,对城区集贸市场、镇街集贸市场和村级集贸市场的垃圾处理费,均应按摊位收取,每摊位在1.5米以内。集贸市场垃圾处理费应由物价部门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参照市场管理规范地区的收费标准,结合集贸市场交易商品的不同种类,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各市场主办单位要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统一收费标准收取,严禁私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搭车收费。

3、统一收费许可证制度。由各市场主办单位向物价部门申请,各镇街统一组织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各镇街要协调市场主办单位,明确市场收费人员,经过物价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凡未办理收费许可证而收取费用的,一律按违规收费处理。

4、统一收费票据。收费票据应由商品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参照财政部监制、山东省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专用票据的格式,统一印制、统一管理、统一发放。镇街、村级集贸市场以各镇街为单位,统一领取。自行印制的收费发票一律取消。

5、统一收费用途。市场收费要按照“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的原则,主要用于市场设施建设维护、卫生清扫、工作人员工资等。

(六)取消马路市场,逐步实现城区集贸市场退路进厅和超市化经营。

目前,莱阳市区尚有9处马路市场。马路市场的存在,一是严重影响城市交通,造成交通堵塞;二是造成城市环境脏、乱、差,影响城市现象;三是食品卫生存在隐患。因此,必须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有步骤的逐步取消马路市场。同时,按照商务部发布的《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 21720-2008)、《农副产品销售现场危害管理规范》(GB/T 21721-2008)两项国家标准,加大城区集贸市场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退路进厅,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超市化经营,改善集贸市场脏乱、落后的形象,保障居民的消费安全。

然而,集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否则,将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由微观经济学的扩张路线和成本变动原理(图2)可知,当集贸市场的发展阶段一定时(即微观经济学中所说的短期),在不同的市场设施(x轴)和管理体制(y轴)的组合下,只有市场设施为x1水平,管理水平为y1时,市场经营的成本(C)最小,且为C1,即在E1水平上经营时最合理,此时的交易额最高为Q1。同理,当集贸市场继续发展(即微观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时,在E2水平上经营成本最小,交易额最高。因此,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必须按照发展路线L进行才能保证经营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集贸市场的主管人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市场设施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最佳组合,以实现市场的最优发展。

(七)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挖掘集贸市场发展潜能。集贸市场的经营主体就是市场内的广大经营商户。

商户的素质、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等,直接决定着市场的繁荣与否。因此,在加大对商户宣传教育、引导其依法经营的同时,要把商户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商户的主观能动性,为市场的发展集思广益,求贤纳才。一是要成立集贸市场协会,吸纳市场主办单位和广大商户参加,通过协会为市场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协会实现商户的自律,通过协会做出大市场、大流通。二是要成立经纪人协会,把市场的经纪人联合起来,发挥经纪人信息广的优势,打造市场巨轮,带领广大商户整体出击、深购远销,形成集散地市场。

(八)配套联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集贸市场 篇7

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一种用于评价集贸市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的方法, 并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数据, 进行该方法的实证研究, 研究结论将有助于为村镇集贸市场交易大厅的设计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集贸市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经济指标

用于考查交易大厅的建筑建设投入及内部设备购置成本、交易大厅使用年限、大厅摊位租金收入等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主要包括建筑及设备成本、使用年限、赢利能力三个二级指标。

2.2 技术指标

用于考查交易大厅的各项技术参数是否满足集贸市场安全、正常运营的要求, 主要从交易大厅建筑材料的耐火性和大厅设计的抗震能力两方面综合衡量, 因此其二级指标包括防火性能、抗震能力两个指标。

2.3 功能指标

用于考查交易大厅的配置是否能够满足市场交易有效进行的功能, 主要考察设施的旗舰作用、交易大厅提供的交易环境等因素, 因此其二级指标包括旗舰作用、交易环境舒适度、内部运输便利性三个指标。

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可建立集贸市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 其中总目标层即综合评价效果用u表示, 一级指标用A表示, 二级指标用B表示。

3 集贸市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设计方案的优选, 是利用多级、多个指标对几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此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 评价结果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集贸市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的评价。

3.1 评价指标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集B=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T;

构建指标评判集V= (V1, V2, V3, V4, V5) = (0.9, 0.7, 0.5, 0.3, 0.1) 。

本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法, 设计指标打分问卷, 请集贸市场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每一指标进行打分。设将指标Bi (1≤i≤8) 评判为Vj的专家数为Cij, 则指标Bi对评判等级Vj的相似程度rij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1)

称由rij组成的8×5阶矩阵 (rij) 8×5为指标集B的测度评价矩阵。

设评价指标Bi的综合评价值xi为:

undefined (2)

3.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设si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相对于其他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 si满足0≤si≤1, 且undefined, 则称s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设tj表示二级指标中第j个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重要程度, tj满足0≤tj≤1, 且undefined, 则称tj为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因此, 在评价体系中, 第j个指标的总权重为:

wj=si×tj (3)

i, j取值满足j=1, 2, 3时i=1;j=4, 5时i=2;j=6, 7, 8时i=3。

指标权重最终由集贸市场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等领域的专家打分结果求均值确定。

3.3 确定理想优方案和理想劣方案

根据相对隶属度定义, 优和劣分别处于参考系统的两个极点, 则理想优、劣方案的目标相对隶属度向量分别是:

理想优方案的目标相对隶属度向量g= (1, 1, 1, …, 1) T;

理想劣方案的目标相对隶属度向量b= (0, 0, 0, …, 0) T。

3.4 求解交易大厅设计方案与理想优方案、理想劣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

交易大厅建筑方案与理想优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为:

undefined (4)

式中, dg表示交易大厅建筑方案与理想优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wi表示指标Bi的权重;xi表示指标Bi的综合评价值。

交易大厅设计方案与理想劣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为:

undefined (5)

式中, db表示交易大厅建筑方案与理想劣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wi表示指标Bi的权重;xi表示指标Bi的综合评价值。

3.5 建立选优准则

设u为方案对理想优方案的相对隶属度, 则以欧氏距离表示的模糊评价模型为:

undefined (6)

式中, u表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对理想优方案的相对隶属度;dg表示交易大厅建筑方案与理想优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db表示交易大厅建筑方案与理想劣方案的广义欧氏距离。u越接近于0, 表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越接近于理想劣方案, 设计方案越差;u越接近于1, 则表示交易大厅设计方案越接近于理想优方案, 设计方案越好。

4 模型实证分析

本课题为集贸市场交易大厅建设设计了甲、乙两套方案。方案甲为建筑式交易大厅, 方案乙为罩棚式交易大厅。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和功能指标, 其中:经济指标的二级指标由建筑及设备成本、使用年限和赢利能力三者构成;技术指标由防火性能和抗震能力两个二级指标构成;功能指标由旗舰作用、交易环境舒适度和内部运输便利性三个二级指标构成。

4.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经过集贸市场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打分, 由公式 (3) 确定8个指标的权重:

w= (w1, w2, w3, w4, w5, w6, w7, w8) = (12.65%, 10.55%, 13.30%, 14.70%, 10.80%, 10.20%, 13.50%, 14.30%) 。

4.2 计算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

本研究设计对指标的评判集V= (V1, V2, V3, V4, V5) = (0.9, 0.7, 0.5, 0.3, 0.1) 。根据专家打分的结果, 甲方案的指标测度评价矩阵为:

undefined

乙方案的指标测度评价矩阵为:

undefined

由公式 (1) 和公式 (2) , 专家对甲、乙两个方案指标评价结果的综合评价值如表2所示。

4.3 计算甲、乙两交易大厅设计方案与理想优方案和理想劣方案之间的欧氏距离

甲方案:由公式 (4) 、公式 (5) 知:

undefined

undefined

乙方案:由公式 (4) 、公式 (5) 知:

undefined

undefined

4.4 求解甲、乙两方案对理想优方案的相对隶属度

由公式 (6) :

u甲undefined

u乙undefined

u甲>u乙, 因此, 甲方案的综合评价效果优于乙方案, 即建筑式交易大厅的设计方案优于罩棚式交易大厅的设计方案。

集贸市场 篇8

关键词: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方法,识别,管理对策

近年来, 随着政府宣传力度加大和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 针对集贸市场不法商家短斤少两的计量投诉呈逐渐增长趋势, 笔者在受理计量投诉和周期的集贸市场电子秤免费检定工作中, 对电子秤作弊的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归纳分析如下。

1 电子秤的原理、结构及分类

1.1 原理

电子秤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一种衡器, 主要由承重系统、传力转换系统和示值系统三部分组成。以集贸市场常见的数字指示秤为例, 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 压力施给传感器, 该传感器发生形变, 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 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 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 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 输出到CPU运算控制, 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 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 (如图1) 。

1.2 集贸市场秤的种类

目前在集贸市场上, 绝大部分为中准确度等级 (Ⅲ级) 的电子秤和电子台秤, 磅秤、案秤和度盘秤较为少见, 该文中讨论的集贸市场电子秤即是指Ⅲ级的数字指示秤。

2 常见的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方式及识别方法

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的方式总体上可分为不改变秤本身结构的称量过程操作作弊和改变秤本身结构的秤体改装作弊。

2.1 称量过程操作作弊方式及识别

称量过程中通过操作手法作弊的方式有: (1) 磁铁加重、拉橡皮筋增重、冲击受重; (2) 遮挡屏幕虚报; (3) 连盘称重、留底数等。由于这些作弊手段主要利用的是顾客的疏忽大意, 只要稍加留心即可识别。所以目前已较少使用, 被以秤体改装进行作弊的方式所取代。

2.2 称量过程操作作弊方式及识别

(1) 标定作弊:利用电子计价秤的标定功能, 通过用较轻的砝码或物体标定, 达到固定百分比作弊的效果。识别方法是通过检定发现示值误差较大, 重启后误差仍然没变, 但可通过重新标定恢复正常, 即可大致断定其为标定作弊秤。

(2) 加装开关:即所谓的双开关秤, 通过在秤体上加装一个开关, 不按加装的开关时, 秤量正常, 按下加装的开关后, 重量会虚高。这种作弊方式通常秤体左右侧各有一个开关, 可由此识别。

(3) 遥控作弊:指在电子计价秤的内部线路上安装作弊器, 通过加装脉冲减量装置或其他改变输出电流的方式, 再借由遥控装置实现改变秤量值的作弊行为。识别方法是称量过程中不法商家手上有偷偷遥控改变称量的操作, 打开秤体也会发现秤体上人为安装的其他部件。

(4) 芯片作弊:是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秤的电子芯片, 如通过更换电子计价秤芯片的软件程序, 就可在程序中设定密码和不同的作弊比例, 使不同按键对应不同的比例, 如70%、80%、90%等, 即成为所谓的七两秤、八两秤、九两秤。这种作弊秤使用时, 只要在开机后输入一个密码, 进入其操作程序, 就能进入“作弊模式”, 而重启后又能恢复正常。其识别方法, 一是观察其称量方法。在正常计价称重的过程中, 除了多件货品可能用到累加外, 单件货品通常是先按置零或去皮键, 再按单价键输入单价, 然后放上被称货品, 即可读取质量及金额。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按其它按键的就有作弊嫌疑;二是这种秤进入“作弊模式”后, 在未重启情况下检定时如果按界面上不同按键会显示不同重量, 重启后又恢复正常。据此可基本确定其为芯片改装秤;三是可调出其写入的作弊程序与生产厂家的程序比对进行取证, 这一方面的技术国内已有相关科研成果, 但暂时还未能推广运用到基层的技术机构。

由此可见, 电子秤作弊的方式也是随着技术发展逐渐发生改变的, 形式上表现为由人工手动转变为电子自动、由物理方法转变为技术改装、由外部改装转变为内部改装、由硬件改装转变为软件改写, 层层演进, 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隐蔽性也不断增强, 造成识别难度越来越高。目前芯片作弊是最新也是最主要的作弊方式, 因其隐蔽性强, 作弊尺度可控且不易于识破, 而被不法商家普遍采用。

3 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投诉举报现状和查处中发现的问题

在受理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举报和查处的工作实践中, 笔者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源头控制力度不够。集贸市场绝大多数的秤都是由不良电子秤制造商、修理商、销售商或掌握相关技术的电子秤从业人员改装而流入市场的, 对这些源头环节的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

(2) 不法商家通常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秤, 一个未改装的合格秤, 一个作弊秤, 以合格秤应付检查, 用作弊秤进行销售, 给查处带来一定困难。

(3) 由于集贸市场的交易大多是小额交易, 不少群众即使发现短斤少两, 出于不愿计较、怕麻烦等心理也往往未进行举报,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 产生恶性循环。

(4) 群众举报往往是事后举报, 因而不能在现场对作弊秤进行控制, 保存证据。行政执法人员接到投诉时经常是不法商家已更换了成计量合格的电子秤, 导致执法人员无法及时进行查处。

(5) 目前, 县级计量检定部门因技术能力有限, 在芯片改装秤的查处上尚无法做到芯片程序比对的完整取证。

以上种种原因都影响了电子秤作弊行为的查处, 使得一些不法商家逍遥法外, 影响了和谐诚信的市场氛围的建立。

4 集贸市场电子秤管理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源头管理。一是加大对电子秤制造商、修理商、经销商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三是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 提高其行业自律性。

(2) 建立集贸市场商家诚信档案, 形成计量诚信退出机制。

(3) 加强集贸市场商户用秤的管理。建议发挥各集贸市场的市场管理处的基层管理作用, 对所有商户用秤进行统一管理。一是以公平秤为标准, 对群众举报的计量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二是对所有商户电子秤进行备案管理, 并统一加注标识, 严禁使用未经备案的电子秤;三是对秤体进行铅封, 严禁私自拆封;四是秤的计量准确性需经计量技术机构按周期检定合格, 粘贴合格标签后方可使用。

(4) 加强宣传教育,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形成全民参与的机制。

(5) 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加大查处力度, 加大违法成本投入力度。

(6) 加强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解决芯片作弊秤芯片程序快速比对鉴别的难题。

5 结语

集贸市场电子秤作为贸易结算工具, 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笔者在此抛砖引玉, 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如何识别电子秤作弊, 发现不法行为立即举报, 全员参与到打击电子秤作弊违法行为的队伍中来, 弘扬社会正气, 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 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4.

[2]邓小伟.电子秤常见作弊方法及防范措施[J].江苏现代计量.2009 (6) :30-31.

[3]许海.电子秤常用的作弊手段及查处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 (4) :58-59.

从机会市场转向能力市场 篇9

顺势而为积极寻求新的营销应对策略

企业没有不变的成功之道和永远的优势, 但灵活机变永远是企业应对挑战的法宝。前几年, 抓住机遇, 借助市场增长, 通过灵活开放的经营策略以及产品差异化、国际化市场战略, 取得了国内外同行业无法比拟的快速增长, 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无机氟化盐行业的排头兵。随着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 原有的经营策略已不适应当前市场变化, 无论是经营方针还是营销手段, 对外部市场变化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应变。营销工作是一个创新性、应变性很强的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 没有什么营销方法和模式能够永久地创造繁荣。市场在变, 环境在变, 顾客的需求也在变, 今天成熟、成功的做法明天就有可能落伍, 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障碍。因此,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营销变中求胜的工作特点, 需要我们对市场要有灵敏的反应, 善于用变化的眼光看市场, 积极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 不断探索企业发展和成长的经营之道。当前公司经营工作遇到了暂时困难, 这是企业经营战略调整转型时期的正常现象, 要适应这种转型, 首先要学会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看待这个变化的市场。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 世界这么大, 变化这么快, 自己原有的那一套怎么够用呢?前几年在供不应求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市场工作存在一种自我意识膨胀和与客户、市场渐行渐远的倾向。要记住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市场面前我们永远要保持谦卑的态度, 不管企业多么强大, 永远要向市场学习, 向实践学习, 我们永远要真诚的面对客户、尊重客户, 任何忽视客户利益的行为就是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其次, 要经常反思前一段的经营, 看看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失误, 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这样做, 并不是叫大家去后悔, 而是要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是有缺陷的, 不值得固守不变。再次, 市场工作要善于借助各种资源和外力来提升自己, 多接受各种各样的新信息、新思维、新理念, 多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这样可以启发大家用一种创新应变的眼光来看问题。最后, 需要指出是:当前营销工作不要过多追求企业眼前利益, 更要立足长远发展, 在危机困难时期, 企业出现不挣钱甚至亏损是正常现象, 在经营决策时, 不要过于患得患失, 不要老是想万一赔了怎么办?事实上, 企业失去市场, 产品销售不出去, 导致公司停产才是最大的灾难。只要市场客户在, 现在即使赔一些, 以后总有挣钱的机会和希望。

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打造无机氟化盐第一品牌

在一个同质化竞争的时代, 一个不断寻求产品差异化的企业总能在市场困境中找到走向成功的突破口和契机, 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几年来, 我们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凭借高质量的产品质量和优异的节能减排效果, 成功地开创了高分子比冰晶石, 无水氟化铝的崭新市场。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不同化学成分 (高中低分子比) , 不同物质形态 (粒状、砂状、粉状) , 高中低档全系列的冰晶石生产规模和能力, 更加满足和适应了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无水氟化铝是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氟化盐新产品, 代表了无机氟化盐的产品发展方向, 得到了世界上美国铝业、力拓公司和俄罗斯铝业等高端客户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成为公司占领国际市场的锐利武器。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高分子比冰晶石、无水氟化铝、高纯冰晶石、再生冰晶石等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倾力打造新的氟化盐热销产品, 开创一个崭新的氟化盐市场,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公司的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的品牌就是一个公司智慧和经济实力的代表, 它是企业走向强大和成熟的标志。名牌是长期稳定的高质量、优质服务所形成的为顾客所喜爱和接受的知名品牌, 名牌也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高度统一的产物, 它需要公司精心设计、策划, 并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多氟多经过近十年的创新发展, 由一个内地不知名的小企业已发展成为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无机氟化盐行业的排头兵, 同时也是世界上技术工艺领先、生产规模最大的氟化盐企业, 在国内外电解铝工业和氟化盐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多氟多化工”牌高分子比冰晶石、无水氟化铝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河南省优质产品, 河南省出口名牌, “多氟多化工”被评为“河南名牌和著名商标”。目前, 公司正在不断向名牌努力, 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目前, 无论从产销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公司美名度, 多氟多公司已具备争创中国名牌产品, 打造中国无机氟化盐第一品牌的实力和条件。公司的发展, 不仅要有自己的品牌, 更要创造名牌, 一旦公司拥有了名牌, 将会比拥有机器、工厂更重要, 拥有名牌可以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拥有品牌, 就会给公司和产品带来无限的增值效应;拥有名牌, 它会时刻提醒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 管理水平及员工素质。

以优质的服务开拓市场, 赢得客户忠诚

营销的成功就是赢得顾客, 而赢得顾客的首先是优质的服务。一旦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价格这三个领域竞争达到同一水平, 没有太大区别时, 而优质的服务则是促成顾客产生消费欲望发生购买的重要环节和至关重要的力量。营销人员的热情、主动、细致、周到的服务, 可以帮助客户了解公司产品, 购买公司产品, 用好公司产品, 既能扩展和保护产品的销路, 又能在用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事实证明:靠胜人一筹的服务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已成为当前企业的不二选择, 在服务上做足工夫, 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企业的事业要想不断发展、取得成功, 就必须把客户放在首位, 满足他们的要求。将客户永远留住, 这一原则是所有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

无论是从产品上, 还是从精神上讲, 与客户打交道都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的过程, 并且往往是双赢的结果。它却极具挑战性, 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 这一努力关键在于满足或超出客户的预期。作为营销人员, 要善于与顾客交朋友, 时刻把客户的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断地给客户创造惊喜:一个甜美的微笑, 一声温馨的问候, 一次真情的服务……往往会给顾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你真诚地对待顾客, 一心一意想着顾客, 向他们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 那么他们就会一次又一次购买你的产品, 照顾你的生意。当然, 将客户永远留住, 赢得顾客忠诚, 依靠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让客户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的产品服务有价值, 特别是获得比竞争对手所能提供的更大和真实的价值。目前, 我们已具备为客户创造更好价值, 扩大市场的所有条件:全球最好的性价比, 循环经济的理念, 以及贴近顾客的追求, 只要我们真诚地服务好顾客, 抱着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必胜的信心, 顾客没有理由不选择我们。

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 满意是客户的最基本的追求, 光满意还远远不够, 建立客户忠诚度才是我们的最好追求。服务是一种态度, 它需要热情;服务是一种感觉, 它需要真情;我们能为客户做些什么, 直到他们满意;我们还能为客户做些什么, 直到他们感动。

善待竞争、拥抱竞争, 在竞争中成长, 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当前国内氟化盐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有些企业为了保生存甚至不惜血本竞相降价销售, 一场血腥残杀、血战到底的市场悲剧正在上演。面对如此惨烈的市场竞争, 是激流勇退、退出市场, 还是迎难而上, 杀出一条血路。多氟多公司始终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 是在诞生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公司一直将竞争视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我们深信, 市场不相信眼泪, 更不会同情弱者, 优胜劣汰是市场的法则,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激烈的竞争, 一些企业将在竞争中不可避免的“倒下”, 倒下的企业会给有优势的企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凭借多氟多多年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的优势, 多氟多就是倒下也将是最后一个倒下, 站起也将是第一个站起。同时, 我们始终认为市场竞争绝不是企业发展的阻碍, 而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力量。经验告诉我们:竞争的成败最终取决于顾客和市场的评判, 赢得竞争的关键永远在于高质量的产品, 真诚周到的服务, 诚信可靠的商品以及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为此, 我们要乐观地看待竞争, 勇敢地拥抱竞争。

从竞争走向竞合

当今社会, 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人认为, 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竞争就不能有合作, 竞争双方似乎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其实, 换一种思路看, 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 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 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 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 而是“双赢”和“多赢”。

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能说明合作的结果:地狱里放着一锅肉汤, 一群人围着肉汤,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 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 自己没办法把东西送到嘴里。天啊, 这可怎么办?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 饥饿万分, 充满绝望和悲苦。天堂里也放着一锅肉汤, 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 每个人手里也都拿着长过手臂的汤匙, 可他们有说有笑, 愉快地喝着肉汤, 一个个红光满面, 快乐而幸福。

一样的房间, 一样的肉汤, 为什么地狱里的人们痛苦, 而天堂的人们快乐?原因很简单:地狱里的人只想着用长柄汤匙喂自己, 而天堂里的人却想着用长柄汤匙去喂别人。这就是合作的魅力所在。

竞合赢得市场, 联合创造力量。企业间的“竞合”有利于增强控制力。尤其在当前经济危机情况下, 我们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竞争, 而且还要应对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应当明白:无序的恶性竞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只能使双方两败俱伤, 根本不会产生赢家。在我国的家电产业中, 无休止的价格战曾使全行业被榨干了绝大部分利润。因此, 企业应该树立一种与竞争对手合作共赢的观念, 而不是只将眼光放在如何以搞垮对方为代价去争夺市场。

竞争是大家抢一块蛋糕, 而合作是一起做大一块蛋糕, 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利益。“竞合”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企业关系的传统看法。以前,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而现在, 是既竞争又合作, “竞合”双方是最大受益者。企业间由单纯的竞争最终走上“竞合”之路, 这更有助于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竞合”目标, 这是企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大趋势, 也是行业间走向良性竞争的表现。“竞合”机制开创了1+1>2的合作增效商业模式。

“竞合”可以说是“竞争”的更高层次。“敌死一万, 我损八千”的两败俱伤之后, 只能是“渔翁得利”。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 当竞争双方势均力敌, 一方要吃掉另一方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时, 博弈双方可能会发现, 与其你死我活地争夺, 不如某种程度的合作倒可能会降低交易成本, 给双方都带来收益。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合共赢的时代。竞合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科学发展观, 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 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在,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实践证明, 过去那种仅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 认为有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 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内耗及资源浪费, 而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 既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通过整合资源, 将人力物力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一面, 就能突破孤军共战的局限, 把自身优势和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 就能开创出一种发挥优势, 携手共进, 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在竞合中共赢

现在企业越来越将经营的重点集中在价值链上的特定环节。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之间单个的关系, 而是会演变成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超越组织边界, 自己不仅要与供应商、客户合作, 甚至还会和自己的对手形成联盟。

企业实现竞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结成联盟, 可以缩短交货时间, 提高货源质量, 降低采购成本;企业与市场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实现企业优势要素的互补, 增强竞争双方的实力, 从而促成企业建立和巩固市场竞争地位;企业与竞争对手实行合作建立企业联盟, 共同制定行业运行规则和产品市场定价机制, 可以谋求相对稳定的竞争环境和市场份额, 可以缓解激烈的对抗性竞争对企业的冲击, 减少了因对抗性而产生的资源浪费, 企业间可以产生联合的最大化垄断利润。同时, 在实施合作的行业竞争战略时, 可以形成行业壁垒, 防止新的竞争者进入, 缓解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合作伙伴内部, 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各企业间优势互补, 可以形成更为有效的专业化分工, 发挥规模效益, 以使产品整体成本降低, 从而使“联盟”成员企业实现各自的“低成本”和“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企业与科研机构和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联合, 可以在高起点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速度, 可降低研发费用, 防范研发失败的风险, 缩短研发的时间, 赢得竞争的优势。

从竞争走向竞合, 需要决心和勇气, 需要战略眼光, 更需要强烈的市场意识和为长远发展不计眼前利益的气度。现代企业要学会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 特别是要善于借力、运用合力来发展自己。结合当前公司和行业发展状况, 我认为实现竞合有三种方式和途径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一是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下一步我们要加快与云南、贵州、湖北等磷肥企业的合作, 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对方的资源优势, 共同在当地建厂, 搞好氟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强强联合, 共赢发展。我们在巩固国内原有市场和客户的同时, 要有纵览全球的胸怀和放眼天下的眼光, 与美国铝业、力拓加铝、俄罗斯铝等世界铝业巨头积极缔结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 特别是要积极探求与中国铝业的合作方式和方法, 在与强强联合、互惠互利中实现双赢发展, 壮大自己。三是宏观联合, 协同竞争。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30余家氟化盐厂, 其中有一定规模和和竞争实力的只有十余家,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生存之道, 都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 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个性”, 让企业在市场中立足并赢得一席之地。我真诚地希望同行企业能坐在一起, 采取各种形式、各种方法进行合作和交流, 就行业发展、价格机制, 建立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达成共识, 共同努力把中国氟化盐做大做强。

2009年是公司巩固、调整、提高的一年。在经济危机下, 企业实施营销转型和结构调整必然有一个过程, 这个转型和调整要尽可能地短, 尽可能地快, 在这段时间里公司的增长可能会暂时减速, 甚至会出现暂时阵痛。每一个伟大公司在其成长的历程中, 都曾经遭遇过挫折, 甚至出现过失误。而它们之所以成为伟大企业,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们不因挫折而气馁, 从不害怕直面自身的不足, 它们将挫折作为激发斗志的契机, 将失误作为自我完善的教材, 从而使每一次的挫折甚至失误变成了一种财富。我的愿望是多氟多在经济危机下能成功地实现营销战略转型, 并在危机中找到持续领先的动力, 建立一种企业可持续增长战略和新的盈利模式, 并成为一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价值的企业!

新兴市场国家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篇10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国际间接投资资本流动方面, 而基于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鲜有人涉足。因此, 本文应用市场进入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 对跨国公司进入此类国家的模式选择, 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新兴市场国家定义及经济特点

新兴市场国家是美国商务部在1994年《国家出口促进策略》中正式提出的名词, IMF也从2004年起将全世界国家分为三大类, 即包括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在内的先进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由此可以看出, 新兴市场国家多属非发达国家, 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又存在明显区别。美国哈佛商学院管理专家戴维J.阿诺尔德及英国伦敦商学院约翰.A.奎尔齐教授认为绝对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管理体制和市场的长期潜力性3点是分析一国能否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衡量标准。因此, 美国商务部圈定了10个新兴市场国家, 分别为中国 (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 、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波兰、土耳其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

根据以上定义,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新兴市场国家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扶持, 市场培育已较为成熟稳定, 其外向型的政策导向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如中国、印度、巴西以及东盟诸国。此外, 新兴市场国家普遍意识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工业交通、能源、工业配套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二) 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化

新兴市场国家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一类特殊实体,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此类国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东南亚国家为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亚州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4个国家 (或地区) 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 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从此创造了所谓的“东亚模式”。

但是, 东南亚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的高经济增长战略需要高投资率的支持。90年代以来, 除菲律宾、台湾和香港地区 (1993年前) 的投资占GDP的比率低于30%以外,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GDP比重都在30%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40%。由于这些国家 (地区) 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国内能够提供的资金数量有限, 因此若要维持高投资率, 便只能大量举借外债或是大力吸引国外投资, 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但是, 这些措施也导致了国内信用膨胀、总量失衡、外债规模急剧扩大, 债务负担加重, 使得国内经济随时都面临较大游资冲击的风险。

所以, 广大新兴市场国家选择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虽然对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但这一战略有着较强外部依赖性的缺陷。

(三) 市场的长期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 新兴市场国家有其独特的潜力性。首先, 新兴市场国家大多人口众多, 市场需求较大。其次, 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的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出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庞大的国际资本的需要, 投资门槛较低, 国家利好政策也较为稳定。最后, 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法规完善程度较好, 介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 可以使国外经济实体有效稳定地进入本国市场。

二、新兴市场国家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按照进入方式是否涉及到权益投资的角度, 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非权益方式和权益方式, 非权益方式又包括出口和契约式, 权益方式包括合资经营、独资经营和跨国联盟。

跨国公司究竟选择何种方式进入新兴市场, 是由东道国影响外资的环境因素来决定的, 具体分别为:

(一) 要素成本因素:

包括东道国可提供的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等。这些要素价格和质量高低是影响国际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二) 市场特征因素:

东道国市场的规模、地理位置、发展阶段、消费水平、竞争程度和成长前景等特征是能否吸引国外投资者的因素, 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利用规模经济的可能性。

(三) 贸易开放因素:

东道国的对外开放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 东道国的国际贸易活跃, 将为跨国公司的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 吸引外资的数量也可以用来衡量一国对外的开放程度, 外资进入某国需要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 东道国吸引的外资数量越多, 其他的跨国公司可能遵照其成功的模式后续进行投资。

(四) 政府政策因素:

从东道国来说, 政治的稳定性、对外的关税、市场准入、行业开放、税收、信贷、外汇管理以及对当地企业的购股、控股、参股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和法令都会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五) 一般投资环境因素:

即经济体制、政局稳定性、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增长潜力、社会发展前景等。

由于以上5种因素难以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 故本文根据市场进入方式的特点, 采用专向访问、问卷调查和调研的方式, 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 对影响各种进入方式的因素进行计分, 将5个项目的评价程度分为6档, 可以用一个线性尺度表示, 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 本文以我国为例, 对笔者所居住城市的50家跨国公司的发放调研问卷, 得出关于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具体得分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所具备的自身特点评估, 分别见表1、表2。

综合以上评估, 我们可以看出, 新兴市场国家吸引跨国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的条件区间在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之间, 即跨国公司以这两种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可达到成本效益最优化。如要选择出口作为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 会遭遇东道国各种形式的进口限制和贸易抵制。如选择许可证经营、技术授权、协作经营为主要进入方式, 首先其总收益难以达到自主经营时的最大值, 其次会产生技术溢出, 为自身培育东道国强劲的竞争对手进行市场争夺。所以, 介于此条件区间的各新兴市场国家, 国外企业市场进入以合资经营、独资经营为主, 兼以出口、技术授权、协作经营和许可证经营。

在新兴市场国家内部, 由于各个国家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和经济水平差异, 各类进入方式所占比重也有所区别, 同时随着东道国条件的不断完善, 合资合作方式会逐步向独资经营过渡。以我国为例,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成绩显著。2008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52.5亿美元, 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跨国公司投资进入中国的股权选择方面,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中外合资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两种进入方式占据跨国公司对我国总投资项目的80%左右, 其中中外合资占主导地位。但是, 从1995年开始, 外商独资在投资项目和合同金额上的增长速度开始大幅提高, 并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超过中外合作和中外合资。最终, 从2000年开始, 外商独资在实际利用金额上也超过了中外合资。这些数据揭示了跨国公司在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的股权选择上发生了“独资化”的倾向。以我国为例, 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独资化趋势, 详见表3。

(%)

注:除以上3种主要的直接投资形式之外, 还有合作开发、新投资方式等, 所以以上各年总百分比小于1.资料来源:1990~200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8年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

三、政策与建议

综上可知, 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新兴市场国家, 有其自身经济的特点, 国外企业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进入其市场。

首先, 由于其经济制度实现或正在实行转轨, 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机制较一般发展中国家较为完善, 为外商的市场进入提供了良好稳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国外企业可以在传统的商品出口和合作经营的基础上, 增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直接投资。

其次, 由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 国外企业可以针对具体某国进行投资组合的调整, 在市场发育良好、政策稳定的国家和地区, 可以由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转变, 增强对企业的控制权, 防止技术外溢。

最后,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自身, 融入全球经济势在必行, 提升自身软硬条件, 为国外企业提供良好的资源、交通、基础设施、体制环境、文化认同以及法制规范、人才支持是吸引外商进入的关键。但是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 也要做好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引进的外资和技术管理经验, 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升级, 以此来平衡内外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防止外资过多而对本国经济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通胀压力。

参考文献

[1]瞿艳.资本流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稳定性研究:15-16页.2005.中国期刊网.

[2]吴云松.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波动和流向的决定.2004.中国期刊网.

[3]王治.我国地方政府采购绩效综合评价研究.2006:80页.中国期刊网.

[4]庄磊.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研究——基于我国投资环境因素分析.2008.中国期刊网

[5]孙妍, 孙琴琴.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商.2007, 23:23-24.

[6]陈晞.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根源制度与模式的考察[J].发展研究.2009, 2:12-13.

[7]李冰洁, 冯宗宪.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6, 10 (下) :63-64.

[8]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 4:40-50.

[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1/19/con-tent_10680294.htm.

上一篇:套路下一篇:高职教学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