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与发展

2024-05-02

金融改革与发展(精选十篇)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 金融业迅猛发展,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不断显现, 尤其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县域金融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暴露出一些弊端,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 县域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因此, 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的关键。现阶段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为了经营效益纷纷收缩战线而大量撤并县域机构, 同时上收信贷管理权限, 再加上农村信用社经营遇到困境, 广袤的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及中小企业的启动、支撑和发展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全球经济目前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 研究县域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以及如何构建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困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县域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为此中央提出了有关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随着这些政策的推出, 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更加崭新的前景, 其发展对县域金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县域金融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又必须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1.1 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 县域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县域金融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全部从农村市场退出, 造成县域金融资金供给主体大量减少, 同时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功能较为单一, 不能与县域经济发展多样化的特征相匹配, 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县域资金“外溢”现象比较严重, 资金的运用呈现加速背离农村金融市场的趋势

当前县域资金的流向表现出资金城镇化的重要特点,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 也使得农村资金流失, 这些资金从以前的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转化为如今的城镇商业银行存款, 从而使得县域农村的可用资金大量减少, 资金供求矛盾难以得到缓解。鉴于农村信用社受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制约, 不能发挥与商业银行相同的金融支持作用, 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提供及时和有效的资金供给, 使得县域金融资金供求矛盾更加明显。

1.3 作为县域金融关键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贷款模式落后, 贷款期限不合理

现今, 农村信用社依然延续着传统的信贷模式, 与目前多元化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在贷款模式上,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是按小额、“五户联保”方式的传统农业贷款模式;在贷款种类上, 仅仅限于短期性的小额农业生产性贷款;在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上也都存在诸多限制。

1.4 县域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相协调, 忽略了县域金融改革的适应性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战略调整, 县域农业和部分农民扩大再生产的金融需求不断加大, 大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县域金融体系的支持。作为县域金融关键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的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数量十分有限, 农村信用社除了提供信贷资金外, 难以满足县域农村经济多样化和多层次特点的要求。

1.5 监管系统和金融系统之间缺乏协调机制, 限制金融机构本身的创新

现有的农村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人民银行、银监会、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 但由于职责分工问题, 往往出现重复监管, 监管不到位, 或者监管过度。正是由于上述问题, 县域农村金融系统存在着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 深化县域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县域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不仅要突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金融支持功能, 同时也要发挥邮政储蓄和民间融资等辅助功能, 加紧形成一个服务功能较为强大的县域金融体系, 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为实现县域各类经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此在进行县域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建农村商业银行

在整合县域金融资源和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 实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这样既可以使得县域金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同时也减少了县域金融改革的震荡,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改革的成本。现如今, 虽然县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在中央银行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下,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 还应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农村信用社, 完善和强化信用社经营管理结构和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将农村信用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 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2.2 完善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地方财政贴息制度

鉴于县域资金外流严重, 农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小、违约风险高、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县级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对政策扶持项目和产业的财政贴息制度, 这样在地方财政贴息和金融贷款支持相互配合的前提下, 不仅可以保证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 同时又能保证金融机构的赢利性, 也有利于形成金融支农的长期有效的良性循环。

2.3 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县域金融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 发展县域经济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部门, 应当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4 加快县域金融改革, 整合县域金融资源, 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

首先要发挥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作用, 央行应积极贯彻和执行有关金融方针和货币政策, 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宏观指导, 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优势产业和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投放力度, 加强对农业经济的信贷支持;同时通过适当下放再贷款再贴现权限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其次, 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功能, 与此同时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步伐, 建立一个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 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解决县域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融资渠道, 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 县域金融改革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县域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抓住改革带来的契机, 进一步加深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作用, 在改革中不断发挥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服务作用, 构建日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志春.关于县域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探讨[J].地方经济, 2007, (4) :114-115.

[2]常建军, 刘庆文.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县域经济发展[J].黑河学刊, 2009, (8) :73.

[3]叶建华.金融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J].金融与经济, 2002, (11) :5-7.

[4]王连杰.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河北金融, 2007, (8) :26.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2

第一节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于1849年在德国诞生,它的创始人被称为“实践家”的威廉雷发巽(xun),当时他任某市市长,当时德国农民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他在当地组织了60多家比较富裕的人,创立了“清寒人救助社”,为穷困农民提供比较低利息的资金,帮助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当时它的目的就是反抗高利贷,以后逐步发展和规范,1872年在德国莱茵地区第一个农民信用合作社创立,后来在德国称之为“德国雷发巽银行”。

第二节我国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最初合作思想是在“五四”运动传人我国,1923年6月在河北省香河县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它当时是雷发巽式的信用社试点。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变迁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1、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建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应本质“集中统一、城乡兼顾、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力求精简”的方针创建金融机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方针。1951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当时没有设立分支机构,1952年7月撤销,后来创立了农业银行,建立了省、市、县级分支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真是雨后春笋。村镇银行、农村财务公司等等。

(2)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试办和初步发展。

旧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种种原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金融体制,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有“三社”即人民公社、供销社和信用社,但是现在只有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公社已经不存在,供销社在大部分农村也是没有声音。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社继续生从在农村,但是正在改革之中,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我们现在有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也有农村信用合作社。195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了所为的“两放、三统、一包”,人民银行的农村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了人民公社信用部,这样农村信用部就成为“所社合一”和“政企合一”的特殊单位。农村信用部受上级人民银行和人民公社管委会双重管理。1959年人民银行农村营业部由人民银行收回,农村信用部下放给生产队管理,生产大队建立起了信用分部。(当时没有成立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就是人民银行农村信用部)。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金融改革 篇3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金 金融改革 包容性金融 利率市场化

2013年11月14日,天弘基金宣布,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元关口的基金。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金在2013年异军突起,引发了金融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深入考察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史,可以发现,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发展、调整与革新,与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自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一)货币市场基金促进金融服务业更具竞争性

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竞争性金融供给,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货币市场基金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储蓄机构的竞争者面目出现的。1971年,布鲁斯·本特(Bruce R. Bent)和亨利·布朗(Henry B. R. Brown)成立了美国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当时美国国内通胀水平较高,而根据《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 the Banking Act of 1933)和Q条例(Regulation Q)的规定,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限制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由于市场利率持续高于政府管制利率,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美国个人货币基金占居民广义存款的比重最高曾达20%左右,目前约处于10%的均衡位置;而美国的机构货币基金占企业存款类资产的比重最高曾达60%,目前占比约为30%。[ 注:.励雅敏等:《银行业2014年行业年度策略报告》,2013。]

面对储蓄存款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基金,美国的储蓄机构纷纷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以吸引资金。例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 NOW)、超级可转账支付命令(Super NOW)、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 MMDA)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utomatic Transfer Service Account, ATS)等,都是储蓄机构为了迎接货币市场基金的挑战、增强同业竞争能力而发展出来的(见表1)。事实上,我国的部分银行机构也已经计划推出创新的现金管理产品,着手应对来自货币市场基金的竞争。

表1 美国储蓄机构推出的存款金融创新工具

名称时间特性

NOW1972年可以签发支票,允许支付利息,但仅限于个人和非营利性机构,利率上限受到限制

ATS1978年在储蓄存款账户和支票存款账户之间按照约定自动转换

MMDA1982年无最低存款限制和利率上限限制,营利性机构也可使用,每月签发支票不超过3次

Super NOW1983年无签发支票限制

资料来源:美联储

此外,美国的商业银行还主动参与货币市场基金业务。首先,作为基金托管人,商业银行可以获取托管费;其次,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立法允许银行开展基金投资咨询业务,不少银行开始向客户推荐货币市场基金,获取投资咨询收入;最后,银行自身参与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并获取管理费。由此,商业银行与货币市场基金竞争性的金融供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我国,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货币市场基金,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开始以最低的门槛和最便捷的参与方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投资品种。此前,传统的货币市场基金申购门槛一般是1000元,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不少基金公司通过互联网金融将申购下限降低至1元,甚至1分钱,真正实现了零门槛,使得基金服务走进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来。

(二)货币市场基金促进金融服务业更具包容性

2005年由联合国提出的“包容性金融”概念,强调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趁着互联网的东风,货币市场基金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业态,是重要的包容性金融。”[ .刘士余:《互联网金融是重要的包容性金融 但不姑息犯罪》,新华网,2013。]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式货币市场基金充分体现了其包容性。正如罗伯特·希勒所强调的:“我们需要推动金融的民主化,并且将华尔街客户才能享受到的好处也带给沃尔玛的顾客。我们要把金融从金融中心带到世界各地。”[ .Robert J. Shiller:The New Financial Order: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2003.]从美国到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让投资者们切实体会到了包容性金融的意义。

伴随着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货币市场基金促进了我国金融服务业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让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丰富金融市场的层次与产品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4

1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不断发展, 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支农领域,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支农力度, 农村信用社数量增多, 支农能力增强, 商业性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发展。虽然农村金融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1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

农村资金供给不足与需求量大的问题比较明显。农村金融存款总量不足使得诸多农业投资得不到支撑, 尽管农村信用社投放量逐年增加, 但金融缺口仍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在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 覆盖面和农户可获得资金呈反方向变化, 单户贷款额度低, 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

1.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

1.2.1 政策性银行功能单一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局限于粮棉油的收购和储备方面, 对于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贷款业务功能欠缺,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有限。

1.2.2 商业性银行服务功能弱化

农业银行业务向非农业拓展, 农业贷款比例大幅度缩减, 大部分储蓄资金流出农村, 主导地位不断弱化。

1.2.3 农村信用社难以独立承担支农重任

农村信用社存在着所有权不清晰、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面对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力不从心。

1.2.4 民间金融不规范

民间金融因受政策限制得不到很好地发展, 民间借贷基本处于半地下状态, 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3 农村金融业务种类单一

农村金融市场局限于存贷款业务, 对于中间业务涉及很少。融资结构单一, 过分依赖间接融资;贷款主要是短期小额贷款,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 服务品种单一, 只有结算汇兑等少量中间业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十分不足, 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多种需求。

1.4 农业保险滞后

由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一直以来农业保险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主要业务和机构出现了萎缩, 商业保险公司和国有保险公司都在规避农业风险, 已成立的阳光农业互助保险公司主要面向垦区开办保险项目, 在垦区外的承保范围很小, 只有小麦、大豆、水稻和玉米四种粮食作物的农业保险, 其它相关险种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同时, 保险业务并没有扩增, 使得农村金融发展显现不平衡状态。

2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加大支农力度

2.1.1 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

政策性金融必须发挥其对“三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 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2.1.2 加快农业发展银行改革

逐步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 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扶贫等中长期贷款业务, 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有力的支持, 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引导商业银行增加支农业务。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 鼓励其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加大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2.1.3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坚持农信社“支农”定位, 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 适当增强其存贷款利率的灵活性, 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 将其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

2.1.4 加大邮政储蓄改革力度

充分发挥邮政网点的优势, 定位为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主体, 建立其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

2.1.5 引导和保护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法律、政策等方面着手, 提高其准备金率, 严格其市场准入要求, 实行风险责任自负, 使民营小额信贷银行等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合法化与规范化, 以此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

2.1.6 努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采取组建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把城镇过剩的货币资金、比较成熟的金融产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技术手段等引向农村, 把其办成真正为农民服务的银行。

2.2 创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要因地制宜, 推出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产品。增大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力度, 提高金融服务品种的多样化, 以此满足农村经济对其的需求。可以通过推动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 增加证券信托业务, 充分发挥供给与引导作用。地方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与模式, 开拓多种中间业务, 如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与涉农理财等业务, 创新担保抵押机制和信贷机制, 提高对黑龙江省龙头企业的贷款支持, 推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专项信贷产品, 发挥农村各金融机构支农作用。

2.3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面对农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应加速农业保险立法工作, 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投入, 健全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体系, 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申请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其进行补贴, 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业务, 同时通过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其他主体投资设立多渠道、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机构, 还可以通过降低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税费标准, 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税收反哺农业, 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磊, 韩晓夫.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2]李站.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5

【摘要】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取向与实施方法分析》的金融管理论文库:为深入了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诸多问题,笔者对江西省新余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改革

一、“四个亟待”: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取向

1、信用建设逐步启动,但信用制度不健全、失信失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信用建设亟待强化。(1)信用制度不健全。我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经营风险和管理素质差别较大,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信用评估制度将它们区别开来。但长期以来,我国对民营企业评估制度一直欠完善,这使金融机构被迫抬高贷款“门槛”,如抵押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贷款制度,但民营企业因先天性不足的缺陷,仅靠抵押贷款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以政府启动资金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但因欠发达地区财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前已经暴露出缺乏担保损失的补偿机制问题,这使大部分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信用担保。(2)信用环境不理想。一是少数地方政府信用行为不够规范,导致银企信用关系缺损。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维权的态度不够坚决和明确,致使金融债权难以落实,债务难以清偿。二是当前居民的信用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遵信、守信、重信”的环境未能真正形成,一些贷款户对金融债务漠然置之,诚信的社会道德体系健全缓慢,挫伤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2、金融改革稳步推进,但现行的金融体制与机制还难以适应民营经济的金融需求,金融改革亟待深化。据调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贷款难的问题,从金融供给方面分析的主因是: (1)信贷支持主体缺位。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国有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国有银行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如“一股独占”, 100%由政府拥有;银行仍然保持着准行政机构的性质,未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主要定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信贷资金向少数优势国有企业集中。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信用等级达到A级以上的.企业占比低,商业银行支持面越来越窄。据对新余市305户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统计,A级(含A级)以上的只有69家,占22。62%,A级以下的236家,占比高达77。38%。而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业贷款,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存在政策性制约。(2)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活力僵化。一是大部分基层商业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只有调查推荐权,尤其是县域经济中一些成长性民营企业、较好的项目,基层行只能推荐上报。二是强调信贷风险和责任追究,奖罚不对称。一方面,上级行对基层行新增贷款风险考核过严,甚至不切实际地要求“零风险”,同时对信贷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没有建立相应的信贷工作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信贷人员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影响着基层信贷人员有效地发挥工作的能动性。

3、法制建设逐渐推进,但制度层面还不够完善,司法公信力亟待提升。从民营经济发展过程看,我国法律、政策不健全导致对私营业主的财产被侵犯,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守法执法不严格,对个私业主的财产权保护不够,致使一些私营业主无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民营企业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管理方式还不够稳固,整体“内功”亟待苦练。由于民营经济自身的特性,在资本原始积累投资期采用了个体业主制、家庭制、合伙制等管理方式是合理的,发挥了企业组织机制的优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传统管理方式就可能成为企业规模发展的障碍和束缚。调查发现,新余市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规范化的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没有从体制上创造促进企业发展和扩大投资的动力。与此相关,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上主要凭借经营者的个人经验,受经营者知识结构、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局限,较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

二、环境改良和金融创新:思考与建议

环境改良要着力打造“四个平台”,金融创新要从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和方式入手。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服务平台。我国已经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民营经济将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把服务放在首位,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要着力寻找和推荐好的投融资项目为民营经济投融资构建服务平台,做好民营经济与金融业共谋发展的“红娘”。

2、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弱势群体贷款的信用担保融资平台。虽然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特别是弱势群体(民营企业)贷款“两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但其信用担保功能远未发挥出来。在信用担保中心自负盈亏的情况下,要鼓励担保中心给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就得着力降低其担保的风险,为此建议:一是建立再担保机构和坏账准备金制度;二是强化对中介性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对说假话的评信机构应采取吊销营业资格或高额罚款等措施;三是像江浙那样可由工商联牵头组建民间资本独资或由民间资本控股、少量财政资金入股的民营担保公司。

3、稳步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严格失信惩戒力度,构建信用环境平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社会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因此,地方政府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正确处理企业改制与金融维权之间的关系,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为此建议:一是发挥政府的比较优势,整合现有的资源,着力推进区域征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以信用建设促进区域民营经济大发展;二是以有效矫正失信行为为目标,切实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加强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企业和个人的制裁和打击力度。

4、中央银行应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构建金融创新平台。一是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政策引导作用,在货币信贷政策上要进一步指导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信贷投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应民营经济金融需求的新型信贷品种;二是面对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变化加快和监管对象多样化的特点,建议中央银行要提高监管政策调整的频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三是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浮动限制,适当增大利率的弹性范围,以调动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四是对贷款发放中的免责内涵和条款进行界定和详细规定,以提高信贷营销的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民营经济的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要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制定适应民营经济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可借鉴国外经验,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专为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一是在规范经营和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探索组建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金融业务,构筑适应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金融体系。其次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允许具备必要条件的民营企业运用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等手段进行直接融资,条件标准应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再次要探索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为民营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另外,要发展非正式金融业,包括民间借贷等等。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6

关键词:金融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基本思路

金融是经济的中心,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其涵盖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对课程教学实用性要求较高,尤其是随着国际金融活动一体化趋势的日益迫切,对金融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学发展的趋势。为此,结合金融学课程教学实际,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思路,为提升金融学课程教学实效而做出有益的尝试。

一、推进教学改革是金融学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现实要求

金融学的发展与金融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在近三十年的金融政策变革中,我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国际化。无论是证券、保险、信用等金融交易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迅速发展,在无国界的金融大环境下,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将关系到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金融业的发展在开放与包容中更趋国际化。外国银行在中国市场享有同等国民待遇,跨国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开展金融服务,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在本土和海外延展新业务,参与到国际金融竞争中。由此形成的金融大格局、大发展,对我国金融学科教学与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尤其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转变上,将成为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金融理论的建立源自上世纪50年代,从金融学由宏观的抽象理论向技术化、微观化、实证化方向的过渡,其面临的经济学理论将成为金融学课程改革的内驱动力。随着现代经济学成果的不断涌现,如资产组合理论、定价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等流派的出现,刺激和拓展了从微观视角来探讨金融学发展研究,尤其是金融市场和微观企业行为的关系探讨,都需要从金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如会计学、信息学、财务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在金融学中的渗透,将经济分析、电子商务、金融软件技术与设计等融为一体,由此对多学科知识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学发展的显著特征。

自中国加入WTO的那一刻起,中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在国际法与国际惯例的法律要求下来进行,也就是说,金融学与法学的融合是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前提,也是维持国际金融市场规范化交易的基础,在国际金融游戏规则中,各国金融业只有充分利用国际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实现合法的理财目标。由此加强对法学的学习,将成为金融学科课程改革的必要前提,并在金融学与法学的跨界结合中来促进金融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微观金融学,尤其是金融工程学的发展,将金融学与数学连在了一起,从金融业务的具体划分来看,对于资本市场中资产选择与理财活动,无不建立在相应的数学模型基础上,而运用和掌握这些数理模型就需要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补充中来完善,如利用数学知识来设计和开发金融工具,从而将金融学与数学建立了跨界融合。信息技术是现在,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特别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也深刻的改变着金融业的运行方式,而全面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对于实现金融业的信息化、电子化和系统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国外金融学教学实践的借鉴与总结

研究国外金融学教学改革实践,对于我国金融学发展及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着手:一是对教育改革的思想观念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在金融学教育实践中,传统教育理念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步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过渡,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明确“专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借助于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并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要求。二是在既有教学目标下保持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上的灵活性与动态性。特别是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国外院校在课程容量上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特别是国外高校主管部门对课程开设权的放开,让各高校能够结合课程专业发展需要,不多调整课程体系来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如美国金融学专业课程以每年5%的淘汰率摈弃旧课程,以9%的更新率来融入新课程,即使是未淘汰的课程,教师也会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动态调整。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将金融学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还能够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生缓解社会对学生能力不足的矛盾。三是在课程总体设置上,确保专业课学习之前能够全面实施前导课程教学,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高级课程之前具有相应的理论和前导知识基础。如在学习银行与信用课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并指导学生会应用财会相关知识。对于开设的相关选修课程,都有相关的前导课程为选修前提,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有益的课程,以提升学生选修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质量。四是对于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上,融合多方面、多学科的基础课程。金融学与经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在常规金融学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必修课,另一方面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从课程授课内容上来看,不仅要体现专业必修课的重要性,还要从专业选修课上丰富课程安排。如除了货币、信用、银行概述外,还有投资学、金融机构概述等知识,这些多样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有助于学生从客观实际与本校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从金融学前沿发展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全面认识。五是国外金融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我们开展课程教学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不仅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直观的呈现,还能够从学生的参与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六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强化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师资人才是促进高校金融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金融学行业取得卓越成绩的金融人才,他们既有丰富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又能够从金融发展实践中来引导学生客观、准确的认知相关概念和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操性,为满足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智力保障。

三、推进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有效思路

3.1 明确“大金融”时代培养国际型、市场型人才发展目标

金融业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成熟,对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熟悉经济金融实务知识的专业型人才需求更为迫切。高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必须要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从“大金融”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上来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满足金融市场服务专业人才方向来提高培养质量,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强化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充分发挥金融学科专业特色,促进综合型人才的有效供给。

3.2 强化课堂体系建设,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推进教改重在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化趋势下,对于过去制度约束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分析,难以适应金融学微观化研究的发展倾向。因此在金融学科课堂体系建设上,强化对微观金融专业课程的拓展,让学生从知识实践中逐步增强微观金融理论和应用实践,以满足未来金融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国际化是金融学课程设置必须满足的条件,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上,国际化视野是考核金融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对国际金融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的介绍,如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在国际法规方面,加大对国际经济法、主要国家金融法律、国际性贸易组织的运作等;在国际交流上,侧重于对国际礼仪、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谈判等学科知识的融合。

另一方面,从其他著名院校金融学课程中进行借鉴,如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大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市场学等课程,来增强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国际意识,并对自身校内教师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优势专业”和“教学特区”,增强课程安排的灵活性。注重金融课程与相关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与法律、数学、外语,及信息技术的交叉。对于金融学课程中的数理模型分析,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强化多学科互补与融合,为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新型金融学工具奠定坚实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在金融学课程体系构建上,要凸出两个方向,一个是金融货币、证券、银行相关课程;另一个是保险与精算学课程。从两个体系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平衡好各模块间通识专业课程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

3.3 强化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应用

金融课程教学因其知识点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更需要从创新中来改善。案例教学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创新,在注重理论阐述与逻辑辨析的基础上,融入具体、直观的实例,更加强调课程教学实践与实证分析,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案例教学将现实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创新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声图并茂的全新授课方式,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途径。如在课程实践环节教学中,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从课程实验、专业学习、及社会调查等方面来融入动手与分析训练,还可以借助于模拟教学情境来引入多角色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思维能力。

3.4 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注重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师资是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关键,在当前金融业日新月异的新背景下,积极从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加大师资人才知识结构的全面升级,通过进修、培训、参与课题等方式来提升队伍水平;另一方面引入高水平师资人才,特别是专业性、实践性并重双师型人才,以推进教学队伍整体能力的全面提升。(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潘晴,刘立平.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马巾英. 论国际性金融危机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07).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7

关键词:金融理论,教学体系,经济增长

1 传统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即研究金融体系 (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来促进经济增长, 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离不开对货币功能的认识。在重商主义者看来, 货币就是财富, 因而与经济联系在一起。John Law (1871) 系统阐述了货币金融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主张由国家创办银行, 发行纸币, 以推进生产贸易的发展。以Adam Smith、J.S.Mill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也认为, 与货币紧密联系的各种金融活动, 尤其是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银行具有信用创造的能力, 这种信用创造能力能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必需的购买力,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Schumpeter, 1990) 。Tobin (1955、1965) 通过将金融因素引入Harrod-Domar模型, 发现货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在于:货币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其消费或储蓄行为,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二战以后, 西方各国的经济增长较快, 其金融体系也得到迅速发展。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却相对缓慢, 其金融体系也相对落后。于是,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便成为不少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Gurley与Shaw (1955、1967、1967) 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 经济增长是前提和基础, 金融发展是动力和手段。Goldsmith (1969) 则率先提出了综合全面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概念, 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1973年, Mickinnon和Shaw金融深化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 也是论文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之一。该理论重点提及了实际利率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 其核心思想是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 以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趋于均衡水平, 从而保证经济以最优速度发展。Mickinnon和Shaw的金融深化论在国际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1973年以来, 许多经济学家纷纷发表了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的看法, 其中相当部分是主流经济学派对Mickinnon-Shaw理论的改进和完善。Kupur、Mathieson (1980) 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提供资本而实现的, 金融中介资本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存款实际利率的影响。因此, 必须取消政府对利率的控制, 实行利率自由化, 才能使经济得到稳定增长。Galbis (1977) 在接受Mickinnon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基础上, 用一种“两部门模型” (Two-Sector Model) 修正和补充了Mickinnon的“一部门模型” (One-Sector Model) , 并得出结论, 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在于金融可以使资金从低收益的部门流向高收益的部门, 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显著加速。此外, Fry (1982, 1988) 对Mickinnon-Shaw金融发展模型也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并对发展中国家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计量验证。

2 20世纪90年代后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为金融发展理论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 一些金融发展理论家不再满足于对Mickinnon-Shaw理论的修修补补, 他们明显地意识到金融抑制模型的诸多缺陷, 以及根据这些模型提出的政策主张过于激进。他们在汲取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成果基础上, 把内生增长和内生金融中介体 (或金融市场) 并入金融发展模型中, 直接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建模, 对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做出了规范意义的解释。

在对金融中介体内生形成的研究中, Bencivenga和Smith (1991) 提出了一个具有多种资产的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当事人的随机流动性需要导致了金融中介体的形成。金融中介体的存在使当事人改变了储蓄的构成, 即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差但生产性强或更少的流动性强但生产性差的资产。金融中介体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 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Boyd和Smith (1992) 通过对三种不同“市场结构”的考察, 发现信息获取 (监督) 的比较优势是金融中介体形成的原因。Schreft和Smith (1998) 认为当事人面临着迁移 (从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 的风险。金融中介体的形成, 避免了迁移发生时的资产变现所带来的损失。因此, 空间分离和有限沟通是金融中介体形成的原因。此外, Dutta和Kapur (1998) 则认为, 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 和流动性约束是金融中介体形成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 金融发展理论正处在形成时期, 当时理论家仅关注金融中介体的内生形成而未关注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 理论研究也局限在建立新的内生金融中介体模型或提炼和精化已有的模型。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体系中地位的上升, 促使一些理论家认识到早期理论的缺陷, 对金融市场形成机制的忽视, 他们转而致力于建立内生金融市场模型, 试图弥补这一缺陷。Boot和Thakor (1997) 通过建立模型发现, 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各具优势, 监督优势导致了金融中介体的形成, 信息获取和信息汇总方面的优势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形成。Greenwood和Smith (1997) 则认为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或参与成本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

3 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理论的具体结论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其政策主张能否付诸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需要进行实证检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各种有关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检验大量涌现。Fry (1978, 1980) 在“Money and Capital or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中, 对Mickinnon和Shaw的基本结论及他们关于传导机制问题的理论分歧做了实证检验。在“Saving, Investment, Growth and the Cost of Financial Repression”一文中, 以实际存款利率被限制在其市场均衡水平之下作为金融压抑的标志, 对所选择的61个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金融压抑代价做了计量分析。Lanyi和Saracoglu (1983) 对21个发展中国家在1971~1980年间实际利率与金融资产增长率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做了计量验证。计算的数据结果表明, 在把实际利率作为外生变量的前提下, 实际利率与实际金融资产增长率以及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到20世纪90年代, 金融发展理论的实证检验方法得到了极大丰富。学者们运用新兴的计量分析技术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宏观层面, King和Levine (1993) 在Goldsmith (1969) 的基础上设计了Depth、Bank、Private、Privy四个用于测度金融中介体服务质量的指标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 然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从而在金融功能的计量指标设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后, King和Zervos (1998) 又设计了六个指标, 从股票市场规模、功能、波动性和国际一体化程度四个方面对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衡量, 并以此为依据,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47个国家1976-1993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确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相关性, Rousseau和Wachtel (1998) 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挪威和瑞典五国1870-1929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 采用差分面板分析技术对47个国家1980-1995年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Levine (2000) 等采用广义矩法对74个国家1961-1995年间以5年为单位进行分段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

在中观和微观层面, Rajan和Zingales (1998) 采用美国企业的相关数据确定了各产业对外源融资的需求特征, 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41个国家1980-1990年间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Neusser和Kugler (1998) 通过设定一个包含所有金融中介体活动的金融深化指标, 运用多元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经合组织13个国家的制造业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对这些国家近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Wurgler (2000) 对65个国家的制造业在1963-1995年间的总投资及产业增加值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 (1998) 以企业财务预算模型为基础,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30个国家1984-1991年间的企业特定类型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Beck等 (2000) 根据世界商业环境调查给出的4000家企业1995-1999年的数据, 对金融发展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同时, 他们还用金融体系、法律体系和腐败行为对企业的融资活动的约束程度来反向测度了金融发展水平。

4 对《金融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启示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是金融发展理论本身还是其研究方法均呈现出自身的演变规律, 表现为历史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定量化趋势。为此, 在《金融学》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金融理论的这些特性, 才能把握住《金融学》这门课程的精髓, 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学专门人才。具体来看, 《金融学》教学体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革:

其一, 《金融学》教学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到, 金融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形成、发展、深化的历史过程。因此,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处理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金融的过去是现在的基础, 未来是现在的发展,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立足于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现在, 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进行必要的回顾, 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未来进行前瞻性展望;既要介绍金融理论和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还要介绍正在行进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把握金融理论和实践演进的脉络, 才能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二, 《金融学》教学应坚持开放的观点。这里所谓开放的观点, 就是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界环境发生广泛信息联系的一种教学模式。纵观金融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接触新世界、不断吸收新思想和新观点的开放历史。没有开放性的思维, 金融理论就难以获得快速发展。金融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 金融学必然是一个开放性学科。面对新的经济形势, 在金融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强化基础性的金融及经济理论研究,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开放性金融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并及时将这些金融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不断充实和完善金融学理论体系。只有这样, 整个金融学教育才有一个与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基础, 才能适应金融理论发展的开放性要求。

其三, 《金融学》教学应坚持实践的观点。金融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金融理论发展的历程, 就是人们不断实践和金融学家们不断探索实践的历程。长期以来, 我国许多高校的金融学教学实践机会极少, 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因此, 在金融学教学中应坚持实践的观点, 通过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 如引导学生参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 借助网络环境进行模拟交易和实际系统应用, 建立金融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金融市场和投资操作机会等途径, 积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其四, 《金融学》教学应强化定量化内容。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 早期金融学者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对现实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经验验证。但随着现代金融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单纯的定性化研究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 金融理论出现了定量化研究的趋势。为此, 金融学教学中应逐渐改变以定性分析占绝对主导的教学模式, 顺应现代金融学的数量化特征, 增加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等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已有的金融定量化研究成果, 加大金融工程学、金融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内容的教学。

参考文献

[1]Gurley, John G.and Shaw, Edward S., 1955, 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 (4) , pp.515-538.

[2]Greenwood, Jeremy and Jovanovic, Bruce., 1990,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Politic.Economic., 98 (5) , pp.1076-1107.

[3]King, Robert G.and Levine, Ross., (1993)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urope.Eds.:COLIN MAYER AND XAVIERVIVES.London: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pp.156-189.

[4]Diamond, Douglas W., 1984,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Economic Study.51 (3) , pp.393-414.

[5]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 2003, (4) .

[6]杨胜刚, 乔海曙.金融学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基本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1, (6) .

[7]张亦春等.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1, (3) .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8

一、充分认识金融服务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支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是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重要体现

多年来,供销社始终扎根农村,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和经营网络改造,正在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的重要力量。农业银行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广大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体现。

(二)支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是实现行社“双赢”的战略选择

供销社有57%的社有企业位于县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施县域蓝海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强与供销社系统的业务合作,积极拓展供销社系统的优质客户,扩大客户群体、调整客户结构、激发经营活力,解决目前较为严重的资产空心化问题,提高综合效益。

(三)支持供销社改革与发展是落实行社合作框架协议精神的具体要求

2009年初,为加强在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携手服务“三农”,总行与供销总社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为建立新型行社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行要全面履行协议中的承诺,就必须加强与供销社系统的联系与沟通,不断拓展优质客户,扩大合作面,使供销社系统成为农业银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各行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到是服务“三农”的共同责任促使行社再次携手,共同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在新时期要把对供销社的认识统一到国务院促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意见、行党委决策及行社合作框架协议精神上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服务、商业运作,开创金融服务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做好供销社金融服务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商业运作

农业银行和供销社加强业务合作,首先要坚持“双向选择”。行社之间通过加深了解,逐步达到共识,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这是保证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前提。其次是体现“双赢”,这是商业化运作的基础。行社合作,只有给双方带来真正的收益和实惠,合作基础才会长久牢固。第三是做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双方在各自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较好地控制业务风险,就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合作伙伴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主业

各行要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和区域供销社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巩固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地位。帮助供销社系统整合资源,调整优化资本布局,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着力培育一批资本实力雄厚、商品销售网络健全、行业地位突出的社有企业集团,推动工农产品城乡双向流通。县域支行要支持辖区供销社企业发展符合地区农村经济特点、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营业务,加大对主营业务突出、经营管理规范、辐射范围较宽、带动能力较强、为农服务效果明显的供销社企业支持力度,逐步增强县域供销社企业服务功能、合理拓展服务领域,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

(三)择优扶持

受地区经济环境和企业基本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供销社系统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虽然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业务经营趋好,但占比重很大的县及以下社有企业的散、小、弱的特征依然比较明显,且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因此,各行在客户选择上要确定重点,择优限劣,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服务“三农”作用明显,经营状况良好,风险可控的客户要积极介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对于服务“三农”作用明显,但自身经营状况一般的客户,在信贷业务上要审慎介入,主要通过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体现金融服务;对于经营状况不佳、风险程度高的客户,一律不得介入。

(四)综合营销

各行要进一步加大对供销社优质客户的综合营销力度。对于跨省、跨地区的大型骨干社属企业,各行要明确客户营销的牵头主办部门,由主办部门发挥营销窗口作用,全面了解掌握客户金融需求,对外制订综合营销方案,按照方案实行总体“一揽子”营销。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不断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各自业务领域的金融服务。经营行要认真落实各项具体业务“落地”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把客户重要情况和信息向上级行报告。

三、突出重点,支持供销社发挥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作用

(一)做好对“新网工程”的金融服务

做好“新网工程”的金融服务是农业银行贯彻国家资本意志,发展行社业务合作的重要内容。各行要大力支持“新网工程”基础设施和骨干项目建设,提供配套的结算、汇兑、代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适当参与供销社大型骨干企业为建设“新网工程”而采取的参股、控股、并购、兼并、上市等资本活动,择机提供投行业务服务,不断拓宽收入渠道,培育新的“三农”业务收益增长点。

(二)大力支持供销社系统的骨干农资经营企业

各行要为供销社系统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供销社系统骨干农资经营企业搞好农资商品供应,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对于供销社系统的承储企业,各行要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加大营销力度,积极提供资金支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一般农资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也要积极支持。对于供销社系统的大型农资经营企业集团建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性农资配送中心等项目贷款需求,各行视情况择优支持。对于农资经营企业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建设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和统一服务的销售网络,各行要积极做好资金结算服务。

(三)支持供销社系统开办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服务功能提升

我国现有4 300多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其中近一半是由各级供销社开办。各行要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领域,做出战略安排,对符合条件的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及早介入,积极支持。要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市场商户的支持力度,做好存款、结算和汇兑等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市场通过完善和增强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商户入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

(四)加大对供销社棉花经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棉花是国家重要的储备物资。各行要加强棉花政策研究和市场信息收集工作,对辖内供销社系统的棉花经营企业梳理排队,对符合我行贷款条件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努力创新金融服务,逐步推广商品棉仓单质押贷款方式,扩大我行在棉花生产、流通企业的业务份额。

(五)做好供销社基层网点和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的金融服务

农村供销社基层网点是供销社系统的销售终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有的网点还承担了“家电下乡”、“农机下乡”任务,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平台。各行要充分了解供销社基层网点的金融需求,努力做好金融服务。要择优支持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发展,支持其做大做强,推动再生资源实现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四、创新金融服务,不断满足供销社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一)创新经营理念

各行要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至上和效益优先的原则,用发展的观点来端正思想认识,在行社合作中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既要正视历史,汲取教训,又要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二是处理好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老企业与改制重组后新建企业的关系,实行新老划断,不搞一刀切。三是处理好有还款意愿且具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差又不具备还款能力企业的关系。对前者,尤其是改制重组后的新企业,承接了老企业的农行债务,并采取措施积极还款的,可按相关政策考虑适当支持。对于后者坚决不得介入。

(二)创新营销方式

各行要根据客户情况和金融市场竞争情况灵活制订营销策略,对重点供销社客户营销注重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加强各级行社的高层互访,及时掌握客户情况和项目信息,实行对等营销、上门营销。二是变单项业务营销为综合产品营销,要大力整合金融产品,以信贷业务为切入点,实现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综合营销。三是变单一行营销为系统性营销,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网络、网点和资金、产品优势,通过系统营销客户。四是变单一客户经理营销为团队营销,根据重点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组建专业的营销团队,全面做好客户的金融服务。

(三)创新金融产品

各行要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建立顺畅的信息采集和反馈渠道,为新产品开发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一级分行要以产品创新为切入点,围绕供销社系统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关键环节,按照“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原则,加大区域性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通过产品创新去突破制度、改善流程。要加快推进电子化渠道建设,努力改善新产品的投放环境。

(四)创新管理模式

各行要按照精细管理、调整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客户分类管理,对供销社存量客户逐一排队,根据支持类、维持类、限制类和退出类客户的不同特征实行差别化的名单制管理,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县域支行要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根据客户分类情况主动制订信贷结构调整计划,提出计划实施的工作措施,建立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五、

加强风险管理,保障业务发展质量

六、

金融改革与发展 篇9

一、任务引领兴趣激发, 知识技能双重并进

自2004年课改至今, 最为深入中职教师之心的或许就是“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这八个字了。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 这八字精神几乎已充分渗透到了笔者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可是, 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是否也正是由于我们过于注重这八个字, 而忽略了学生真正的本体成长?我们是否在用一种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取代过去的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授金融事务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如果仅单纯以某一业务为背景条件讲授课程, 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但如果在该业务流程中加入若干和本班同学有关的元素, 就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在该业务场景的设置下, 教师设置若干模拟情境问题, 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因此, 任务引领并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 课程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把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到最大化, 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效率达到最大化。我们应该以任务为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扮演的角色是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人, 而不仅仅是一个在课堂中解答问题的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后, 才会成为真正的知识和技能的主宰者。试想, 如果学生仅仅是一个在被动的“任务引领”模式下培养出的“统一”模式的一线操作工, 那他能实现真正的终身发展吗?因此, 我们应当以任务为抓手, 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 发现问题, 探索答案, 从而摸索出完成该项任务的真正方法。而真正的方法, 笔者想并不会是一个纯粹的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技能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的原理。作为教师, 我们要做的就应当是以任务为载体, 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这种良性循环下, 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的能力。

二、深入行业广泛调研,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收入行业。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在过去的三年中, 金融行业的人均收入一直在所有行业人均收入中排名前三位。在这样的情况下, 该行业的求职情况自然是一个供大于需的状况。因此, 如何使中职学校学生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要找到答案, 就必须对整个行业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 尽可能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实现“零距离”岗位对接。下面我们以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业来做一个分析, 见表1所示。

从表1中,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对于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 其经营的对象并非普通的商品而是货币, 而货币本身并没有差异性, 那银行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呢?其实, 作为顾客来说, 最大的消费体验的区分点就在于银行的服务上。当然, 服务它应当是一个立体的呈现方式, 包括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态度等。显而易见, 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只能熟练地点钞、录入, 这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实际的工作需求。如今, 许多商业银行正在逐步朝着“全能金融超市”的目标进行网点转型。作为一名银行一线工作人员, 必须要有持续的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利用自己不断更新的金融产品知识, 为客户提供一流的银行服务体验。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仅仅一味追求技能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 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如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依据学生终身发展需求, 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笔者想借用这个观点做一个引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采取一种最有利于学生学的办法来教, 我们还要站在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就我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学生情况来看,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完成中专学业后, 选择升学。当然, 这不仅是由于这些学生本身有进一步深造求学的需求, 也是因为金融行业进入门槛高所致。在这样的背景下, 笔者认为作为教师, 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1. 革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 中专学校培养的就是规模生产情境下的操作工。只要这些操作工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应的工作要求即可。但是, 在目前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试想, 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反复机械作业, 我国的金融业能在近些年中发生那么多的新变革吗?因此, 我们必须革新教学理念。其实, 当学生选择中专学校的时候, 他们的年龄才只有15岁;哪怕到他们毕业的时候, 也才只有18岁左右。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而言, 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是没有办法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规划的;进一步说, 其实他们并不十分确定自己和该职业的匹配度。这个匹配度不仅是指自身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缺口,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和愿意从事该职业。因此, 我们应该革新教学理念, 教学宗旨, 明确让学生了解该行业, 认识该行业, 从而通过这样的认识过程, 发现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和愿意从事该行业。

2. 重整教学内容

在完成了革新教学理念后, 就要重整教学内容。既然我们的教学是依据学生发展需求的, 那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 不应过分注重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补充。因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个纯粹的操作工人是非常容易被替代的, 而一个能够通过不断反思而不断革新的技能人才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那如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

3. 强化实践活动

我们要培养的是实际操作人员, 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生自我实践的过程中, 他们会处于一个更加主动的自我学习状态。例如, 在笔者教过的“银行柜面业务”这门课程中, 设置了三节银行参观课程。在这三节课中, 学生带着问题 (笔者在课前先进行问题设置) 去参观, 参观后,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 (以PPT方式) 和解释问题。学生的小组展示非常出色。他们不仅能够出色地回答相应的问题, 而且还主动查阅了相关资料, 并对实际参观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了独到的阐述。在此之后, 笔者让学生做了一份无记名调查问卷, 结果约有99%的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模式, 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学习, 很明显, 在这样的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了。当然, 在校企合作下的顶岗实习中, 学生更能够实现与岗位的“亲密接触”, 也只有在多次不同的接触后, 学生才更能确定其真正的发展需求。

作为教师, 应当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 真正为学生的发展需求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适应社会发展的各项需要。只有社会中的人发展好了, 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进辉.中职人本教育新理念[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1.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朱孟楠.金融事务专业教学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改革发展农村金融 篇10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从“大一统”框架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制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农村信贷资金从国家计划供应到按市场原则优化配置,信贷规模逐步转向总量的指导性控制并根据风险指标实施市场化调节,支农资金按照客户需求和市场信贷条件实施商业化配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显着改善。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从简单的“存贷汇”到全方位拓展,形成了以农村小额贷款、本外币结算、银行卡等品种较为丰富的产品体系,以及贷款上柜台、ATM、网上银行等较为便捷的服务方式,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明显提高。四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从各个机构的分散运行到系统性整合完善,农村地区信用创建成效明显,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先进支付手段逐步向农村延伸,“三农”金融支付日趋便捷。五是农村金融监管从一般财政性管理到专业化的外部监管,新的监管理念和持续监管思路深入人心,农村金融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分类监管和差别监管措施充分运用,农村金融监管有效性明显提升。

经过30年的艰难探索和持续努力,农村金融已由最初的动员储蓄、提供结算便利,逐步发展成为配置“三农”资源、调节农村经济、分散农业风险、打造诚信环境的重要行业。截至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12.4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9.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4%。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8%,其中农户贷款1.6万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4.6%,受惠农户3亿多,为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30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有这样几条基本经验特别宝贵。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全党全国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改革发展农村金融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也是我们制定和落实农村金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体制、机制、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农村金融的机构布局、功能定位、产品服务等各个关键环节,只有主动适应这个阶段性的历史要求,政策措施才更具现实操作性,农村金融体系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主导方向。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活力与效率。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成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建设,促进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各项重要功能和作用。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30年,本质上就是不断创新与进步的30年。与时俱进的探索创新,也极大加快了其自身改革发展进程。面对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必须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在防范风险基础上,持续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平衡。这既需要我们在宏观层面上作出符合“三农”发展阶段性特点的制度安排,更需要兼顾微观层面的差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引导围绕“三农”贷款可得性、服务便利性和财务可持续性,探索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多种改革模式和科学的发展方式。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注重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农业的特殊性和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带来“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客观上与金融的商业化运作存在一定矛盾。必须充分借鉴各国在这个领域的普遍做法和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加快构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的内在积极性,确保农村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农村金融的机构数量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都比较突出,是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始终把风险防范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风险为本的理念,切实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金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深刻变革的关键阶段,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加剧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较大冲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金融工作,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村金融发展道路,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协调发展。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按照专业化农业政策银行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全面承担起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微利甚至无收益“三农”项目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显着扩大政策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和省级机构体系,完善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连接机制。在商业性金融方面,抓紧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规范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在合作金融方面,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允许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面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坚持特色化发展,适应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构建规制科学、竞争适度、运行高效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在农村信贷市场方面,在适当时机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鼓励商业性金融业务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引导开展金融服务的自主创新、错位竞争与业务合作,提高农村信贷市场活力与合力。在农村保险市场方面,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销售渠道,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发展涉农保险业务。在农村资本市场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逐年增加中央国债运用于“三农”的比重,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金融债券,完善农产品期货品种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快建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创新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适应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需要,加快构建农村担保、征信、支付清算、教育培训等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继续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全面覆盖农村信贷领域的全国信贷登记系统,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在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农用土地和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有效方式,支持各类资本设立农村担保机构,大力培育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建立农村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交易制度。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支付结算品种,拓宽支付服务渠道。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方面,全面实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的农村金融高管人员评价考核、选拔任用和流动机制;尽快将金融基础知识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广泛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四是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适应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需要,本着历史问题历史对待、政策问题政策解决的实事求是态度,抓紧建立以财政和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在财政政策上,核心是“多予”,重点是建立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加快制定出台农业贷款贴息办法,发挥“财政小补贴撬动信贷大资金”的政策效应。在税收政策上,核心是“少取”,重点是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加快建立以县域机构和涉农贷款投放双层纬度的税收减免制度,适当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并予以长期化、制度化。在货币政策上,核心是“放宽”,重点是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要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加快改革发展,促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上一篇:反应沉淀下一篇:辩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