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改革

2024-04-29

金融行业改革(共9篇)

篇1:金融行业改革

依托金融行业探索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对其从业人员外语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凸显出既精通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培养既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善于外语交流、交际的外资业务实用型人才,是金融高职院校的紧迫任务,更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金融高职院校应从定位课程发展,突出学习者“学习力”的培养,推行新的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技能进行教学等方面入手,对金融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高职高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英语基础知识和金融行业专业知识进行特色教学,培养金融领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 者:李长华 徐辉 LI Chang-hua XU Hui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刊 名:商业经济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年,卷(期):“”(24)分类号:G740关键词:金融英语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篇2:金融行业改革

浅谈银行业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零售银行部 刘洋

【引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创新、绿色发展等新理念出发,明确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此形成了拉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序幕。面对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多维突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与金融交易习惯的演变的重要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促使农村金融供给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基础。

关键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转型升级

一、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按照官方定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换句话说,在变化了的农村经济形势和场景当中,银行业需要一破一立助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对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调整,达到盘活存量的目的。在信贷投放过程中优化风控模型、改善基础信息结构的不对称性;在机构业务方面强化便利支付结算与互联网化、创新电商融资服务;在全方位金融服务方面加强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分散转移农村金融风险。逐步引导农业生产过渡至农业产业经营、产业链的循环,用金融银行业资源引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农民购买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金融资源区域均衡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银行业的重要问题,凭借“虹吸效应”得来的资金的区域错配、项目错配、期限错配都不断的牵制着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其在“红海”的制造业中一决高下,还不如乘早的关注“蓝海”的农村市场,有政策的引擎和驱动,银行业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更加通途。

二、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一)农户金融需求现状及特征

1、以对银行资产端的服务需求来看,农户因农业经营或日常消费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根据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固定观察及样本研究得出:根据样本量(2635份)得到15.41%的农户在生产经营或日常消费当中出现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根据样本量研究发现有2.28%的样本申请贷款,其中83.3%的获得银行贷款,资金需求满足程度55.4%;“申请贷款程序太复杂”是农户不愿意贷款的主要原因;银行贷款主要以中短期为主,质押担保形式发生变化等;

2、以对银行负债端的服务需求来看,首先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流转也加速运行,城镇化率的红利促使农民的信用货币持有量水涨船高;其次社会化的教育与互联网知识型的浸染,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与理财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资本市场良莠不齐,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我国官方解释,中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六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民福利有着巨大的改善。

3、以对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需求来看,2015年10月24日,利率市场化正式登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舞台。然经济周期的下行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企,不断的挤压着传统的银行定活期利息,这对催生农民理财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其次自2014年,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实施正式并轨政策以来,促进了农民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注入更多的关注与配置契机,通过银行负债业务催生的中间业务的渗透正不断的 1

第一届农商发展论坛论文

改变着农民的金融生活习惯。

(二)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现状及特征

1、农业企业在银行融资过程中的特点:缺乏抵押物(50%)、担保要求高(41%)、审批程序繁杂(9%)。然具体在农业企业贷款的场景当中是,又有由于农业生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农业企业的贷款期限大都集中在短期贷款,对于农业企业的持续经营支持力度未对大化;农业企业的贷款利率过高,负担过重;农业企业的融资担保缺少抵押物;

2、农业企业在结算与财务操作方面的特点: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企业不断的将业务触角伸至商业经营领域,而对此所带来的大量资金结算、直接融资服务产生巨大的需求;其次随着生产经营的改善,农业企业的沉淀资金也发挥着规模效应,在激活闲置资金及运用方面也产生着巨大的理财配置空间。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的挑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靶向定位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而该靶向定位当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又有着相当深切的关联,最终是否落实到将成本、补短板则完完全全离不开金融银行的支持。金融银行在社会化经济结构当中的一环,在以上五个方向性的改革当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供给侧改革更是离不开银行金融方面的支持,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的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增长提供动力支持。因此银行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自破困局,如疏通存量、化解风险和不良资产、调整信贷结构、改善产品供应等。

目前企业产能过剩大都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导致有效需求下降从而出现的,而实际上的结构性过剩是从有效供给的角度而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银行业在业务发展与快速扩张的前景下不断的加速网点布局,将产业竞争的重点切换至以“量”取胜,以求通过增加供给来改善发展情况。“有效供给”实则指的是“质”,通过增强核心业务能力,缜密的内控管理,高效的运作团队等。通过由银行内部发生的质变来提供金融服务则为落实在“有效供给”的角度。诚然银行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但品牌背后的逻辑仍然离不开有效供给。由银行自身发展而引发的网点产能过剩,是银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所需要厘清的,需要通过完善运行团队、改善供给质量。

在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资金中大都转化成了固定资产,而随着经济的持续下行,抵押品的价值也产生了正相关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潜在不良率较高,不良的贷款集中在产业链条当中纵向扩散,不良资产的处理难度增大,贷款质量日益严峻,造成整个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亮起红灯。而这些凝聚在农业产业上面的不良资金极大的占用着银行业的资金资源,抑制了银行业的资金效率。对于银行业来说,沉积在不良方面的资金就是由于市场原因而导致的被动产能过剩的资金库存,银行供给侧机构改革的首要责任是需要通过该款资产来盘活存量,改善供给质量。

长期以来负利率和信贷失控的因素早就了巨大的信贷泡沫,加之市场资金支持的银行的传统供给长期受到压制,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快速成长。尤其是平行于银行投融平台将银行内部壳资源的投融业务做成表外的理财业务,撬动了银行非理性发展的盲区,形成了银行的脆弱“杠杆”。虽然影子银行代表着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以外的复杂多样的金融行为,但对于复杂的融资分股权和债权交易、保证金制度交易等确深远着影响着银行的银行机构的资金结构的合理性,加速着系统风险的发生。金融银行去杠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在经济下行周期当中,银行去杠杆化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则是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充分识别风险与投资机会,改善供给质量。

四、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要点

(一)正规金融机构的系统性负建设

1、正规金融机构经常以银行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为主要原因,涉农银行常常对农户的偿债能力、负债水平把握不准。其实农村金融市场是既不缺乏优质资产也不是缺乏资金供给,只是传统金融银行受制于成本管控的要求难以监督农业生产与发展;其次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产品进行农业的产业对接,对农业单产品的研究、产业链的研究没有充分的准备与把控。

第一届农商发展论坛论文

2、农业发展的分化已经逐渐形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征催生的非标准需求难以促进银行的标准化产品的研发。而在规模上形成一定体量的农业产业则是银行争夺的优质资产,致使农村金融大量的信贷支持集中至单户或通过“漏损”投向非标资产,然后通过农村金融掮客将资金转化为杠杆资金流入非农领域。

(二)非正规金融被压制

1、民间借贷的作用被低估,甚至其所衍生出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仅仅是显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民间借贷的资金用途绝大部分用于生产消费型、投资理财型、融资中介型三类。然对于传统思维及政策性的宣传包围之下,民间借贷在农村金融之中呈现一片氤氲之势,不得待见。

2、常规的小贷公司、商会、典当行等充当农村金融角色的后备力量当中,仍然遭受着居多的限制和压制。也正因为正规金融主导的金融格局对民间各种投融资方式的压抑,致使民间金融乃至农村金融出现畸形的发展和变异,同时也产生了供给不足。

“三农”经济当中所言明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关注的是一种业态、一个业态中的集聚边界、一个集聚边界当中的主体。在这样限定的概念范畴当中所运行的收入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社会进步至始至终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定时期的农村资源补给城市发展的“虹吸现象”已一去不复返,农村金融发展时代已迎来逆转,打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改革供给侧结构型问题不仅需要分析清楚问题,更是需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改善供给。

五、银行业应对策略

银行业在面对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下,首先要从自身金融资源供给侧出发,结合农村金融发展形势,在有效保证自身改革供给输出质量的前提下,既提升银行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又服务于农村金融。

(一)农村金融的资产端供给侧改革

1、创新农户标准化信贷产品。依据农业要素市场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最主要是通过利用耕地流转加速,利用三权分置的契机,利用政府服务角色的渗透,让农户主动完善农户征信数据,将征信数据的范畴扩散至家庭金融资产、不动产权属(宅基地)、社会关系(村集体红利、合作社入股)等软信息领域,同时银行业针对农业区域主经济作物、产业链价值流转、业态发展、无关联行业(替代行业)对冲等相关维度进行风险模型的设计与评估,根据该模型进行标准化的抵押品权属的设计,然后特定的设计出针对该经济作物业态的专属标准化金融产品,通过该标准化产品实现产业链的金融渗透与价值传导,从而实现单品农作物的供应链金融。

2、完善信用体系构造新型担保结构。利用上述提及的征信数据开展新型的“供销社(资金互助)+农保公司+担保公司+银行”的“三农”信贷支持模式。利用供销社的互助性质进行事实核查和担保、农业保险的风险转移、担保公司的担保投资功能担保模式。担保公司在为供销社调剂资金时,若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就由担保公司出面担保,从银行融入资金,从而大大提高了融资规模。银行业在供销社的农业产品销售产业链条当中以农产品的销售收入作为补充补偿机制,极大的提高了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水平,又开创了产品的供给侧批量型供给。

(二)农村金融的负债端供给侧改革

投资产品供给的丰富。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居民乃至因耕地流转而致富的农户带来了大量的信用货币,在互联网的培育下,农户的知识水平及投资理财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增加和丰富投资金融产品方面为银行打下基础。然银行在面对去库存的问题下,通过ABS(资产支持证券化)的操作方法将农户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随着不良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指引出炉,首批6家银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即将落地,将加速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将极大的把沉淀资金的资产变为可流动的资产,增加银行的有效供给。而在此过程中所衍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业将丰富金融业的产品体系。

(三)农村金融中间业务供给侧改革

1、互联网的金融结算业务。“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引发风潮,我国电子商务“黄金十年”过后,农村有望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引擎、新希望。银行业机构在创新业务的同时应顺应时代潮流与趋势,利用电子 3

第一届农商发展论坛论文

商务B2B模式将下辖供销社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拓展商户,发挥互联网金融结算优势,既有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又有利于资金沉淀和信贷回收稳健。

篇3: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研究

一、提高市场监管效率, 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

经对金融风暴的剖析, 由对资本市场作用层面上, 有两点需要深入思考:其一, 金融归属服务业, 其根植于“实体经济”、亦服务于“实体经济”, 务必和实体经济彼此协调。其二, 场外市场依旧存有相当风险, 即要充分发挥市场体制优势, 同时又务必强化及改进及完善“监管”, 防范及化解风险。对于今后金融资本市场亦革与监管问题上, 需积极稳妥地实施市场革新、创新, 有效合理发挥市场功能, 强化及完善市场监管, 为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地服务。最大化的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于“经济”的功能,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促进市场革新、创新, 健全市场化运行体制;强化市场核心竞争优势,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改进市场监管效率, 完善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制

国际金融风暴中, 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型保险公司反映出共同特点, 即是于保险业务上未发生过大问题, 问题一般皆出于保险资金应用上。伴随保险业迅猛发展, 作为保险业两个轮子之一的“保险资金应用”, 其即发挥关键性作用, 亦面临愈来愈大的挑战。两个轮子意指“承保业务与资金应用”。于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如何提升资金收益率, 是为一令人头痛的难题。在保险监管上, 务必要清醒的意识到保险是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根本, 即为保护保单持有者利益。若想做到此点, 即需经监管体制的改进与完善, 创设有序化、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创设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体制, 尽最大的力量杜绝各类风险。

三、“一国两制”下两个金融体系取长补短

于一国两制的环境下, 两个金融体系能够彼此的取长补短, 得以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耱, 令我国金融业于发展上占有巨大优势。2007年温家宝总理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即明确指出, 需发展“内地与香港”两个金融系统的彼此“互助、互补、互动”关系, 充分发挥香港其金融中心的效能。温总理希望以后能够于“金融学会”工作里对一国两制的两个金融体制问题进行研究, 怎样发展两者彼此关系, 怎样发挥香港金融中心效用等。此外, 自由金融市场在“资源分配”上能够实现极高效率, 令资金高效率的运转, 为经济给予最大化的支持, 可说极易生成问题, 需要切实保障金融市场的“可控、渐进与主动”。

四、金融结构调整

当下, 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冲击已然缓和, 世界经济在渐渐复苏, 全面判断、剖析经济危机后的金融“发展趋势、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 这将会促进我国金融业的革新及发展, 且会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结构调整”, 提升发展质量以及效益, 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故此, 相关专家围绕金融风暴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战略、低碳金融、机遇及挑战等问题给予宝贵意见。专家们由地方经济发展层面, 对金融业的下一步发展及亦革阐述了一些观点。对我我国而言, 调整及转变“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更加重要与急迫, 矛盾及问题亦更加突出。目前, 我国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发展到新一轮的关键性阶段。故此, 对地方金融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任务, 实质上是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 结构调整的同时金融服务务必要跟进, 需依结构调整需求来转变及调整金融服务。要求地方政府务必应用好“金融资源”, 且务必抓好配套支持。

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西方现行的金融机制, 于金融危机下充分暴露其弊端, 而我国金融业的模式却于危机中呈现出了特有的优势。故此, 于今后金融革新中, 更加需求原创性、攻坚性及最适宜于我国国情的“金融变革”。务必坚持渐进性变革模式, 务必具有“短期安排”以及“中长期”的战略规划, 特别是对制约我国展开变革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变革, 务必具明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需应用好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 大力支持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 打入国外市场, 且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六、确立“企业为创新主体, 市场为创新动力”的理念

相关专家由走出危机层面上提出了碳排放问题。指出此次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科技基础丧失”, 故此, 当下世界皆在寻求新的“科技基础”, 世界的未来增长务必要寻找到一个能够与“信息技术”相匹敌的技术。可以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给予根本的科技因素, 自然可以包含碳, 可又绝不只是限于碳, 需要创设创新型的国家, 让科技发展作为强有力支撑中国的“国家战略”。即采取选进的科技来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务必确立企业为创新主体, 市场为创新动力的理念。

七、小结

当下, 我国面对金融金球化发展趋势及未来, 依旧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未来的正确方向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可是只要对金融发展规律给予充分的尊重, 本着以金融变革与创新为主导的金融管理理念, 依金融变革与创新的发展规律与走向, 健全各种对策, 即可以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康有序地高效发展, 保障我国于金融风暴来临时受到最小化的影响, 健康地、更稳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4:金融行业改革

关键词:金融监管;银行业;深化改革;规范;作用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影子银行体系加大银行业发展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主要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能够发挥信用中介、信用创造、金融创新等一系列的功能,并有效的提高银行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实现对交易成本的节约,但从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我们能够看出,影子银行体系是处于银行监管的真空地带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规范性也往往难以保证,其存在本身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如任由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必然会大大增加银行体系发展所要面临的风险,导致整体银行体系更加脆弱,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将大大下降,这不仅会导致银行监管力度被大幅削弱,还极有可能成为大规模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二)银行业监管的效率亟待提高

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银行业监管手段方面,银行监管工作中对于行政手段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依赖性,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本应由市场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地方,也被行政手段所取代,这样的监管方式在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模式下仍能够发挥出较好的监管效果,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银行业、金融业的结合,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一系列创新产品相继出现,并快速占据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也使得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监管工作所要面临的压力成几何级增加,过度依赖行政监管手段必然会导致银行业监管效率的下降,难以满足信息时代下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内部控制与社会监督存在不足

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外部监管的作用毕竟有限,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银行业内部控制和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但从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来看,银行业自身内部控制力度依然相对薄弱,未能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自律性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外部监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予以配合,造成银行监管整体表现出乏力的状态,一些顽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内控部门及岗位职责不够清晰明确,部分机构内内控岗位形同虚设。同时,由于广大社会公众对于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对于金融行业发展的情况与信息知之甚少,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较低,而专业的金融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常常缺乏服务意识,对于公众意见往往缺乏重视,这也就导致了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造成针对银行业的金融监管缺乏透明度,影响监管的实际效果。

二、金融监管实施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依法原则

法制化建设是我国当前阶段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监管的实施首先就要遵循依法原则,即金融监管的行为必须要具有合法性,具体要求包括,金融监管行为的实施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监管主体、监管职责权限、监管措施都要按照金融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要充分符合法制化的要求。

(二)公开、公正原则

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公信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监管活动的透明度,因此,必须要遵循公开性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的全面公开,接受全方位的监督,这样才能使监管行为与相关决定被信服。另一方面,监管执法行为的公正性也是保证金融监管实效性,保证监管权威力度的必要条件,因而,金融监管的实施还需要遵循公正性的原则,要切实做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三)效率原则

从金融监管工作的目标来看,金融监管工作应能够发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金融体系整体效率的作用,应能够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好服务,因此,金融监管的实施还要遵循效率性原则,应避免对金融创新和合理竞争的抑制,既要加强自身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节约公共资源,提高监管工作开展效率,也要通过高效科学的监管为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独立性原则

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本身具有着独立性的特点,其对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责的履行也应具有独立性,只有严格遵循独立性原则,保证金融监管全过程的独立性,不受到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干涉,才能够保证金融监管公正有效,避免违法违规、营私舞弊行为的出现,更好的发挥出金融监管的作用与价值。

三、加强金融监管对于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抑制和消除影子银行体系

加强金融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大金融监管的作用范围,增强金融监管的全面性,这对于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监管作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逐步将原有的影子银行暴露在监管的阳光之下,使其不再游离于监管之外,其资金的流向也不再具有隐蔽性,当影子银行不在隐藏于影子当中,对影子银行体系所带来的风险的防控难度也将大大下降,这也就有利于抑制和瓦解影子银行体系,进而提高银行业整体对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促进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平稳迈进。

(二)有利于保障银行业运行发展健康性

加强金融监管工作还要求提高银行业监管的效率,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手段,合理分配两种手段运用比例,在借助行政监管强制力的同时,更充分的发挥市场调节的灵活性优势,立足当前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与新形势,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于银行业秩序规范的实际作用,保证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稳定性,规范银行业运行秩序,通过有效的监管实现降低银行业发展风险的目的,并有效保障资本主体的利益,提高对银行业发展中的不规范行为以及恶性竞争的及时发觉和处理,这对于保障银行业运行发展的健康性而言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有利于对银行业监督体系的完善

深化银行业改革还要加快对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强金融监管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金融监管体系自身的规范和优化,提升监管主体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外部监管的力度和科学性,并通过对监管理念和思路的调整,加强对社会监督作用的重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对银行业不规范行为的监督当中,使社会监督与金融监管机构部门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银行机构、部门的引导,增强银行业整体的自律意识,督促银行业从业机构尽快完善自身的内控机制,建立起严格的内控制度体系,合理设置内审部门,并充分发挥内审内控的重要作用,保证内部控制的实际效力,主动配合外部监管,形成完善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也为银行业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四、总结

金融监管是保证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我国当前阶段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金融监管的实效性,也造成了银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风险隐患因素的出现,对此,应立足当前实际,从金融监管的作用出发,对金融监管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对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积极作用,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赵晶.浅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J].华章.2013(04).

[2]董浩捷,祝永兴.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03).

[3]陆岷峰,张玉洁.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改革模式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A2).

[4]杨小明.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篇5:金融行业团队口号

1、时刻微笑,青春年少。

2、热情微笑,从心开始!

3、真诚微笑,从心开始!

4、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5、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微笑是一架友谊的桥梁。

6、弘扬诚信精神,铸就信合灵魂。

7、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

8、晴天般的微笑,绘触我的心灵。

9、守信用: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10、顾客反馈勤分析,品质改善有主意。

11、产业竞争靠产品。

12、腿要勤,腰要弯,嘴要甜,微笑要时时挂在脸上!

13、以精立业,以质取胜

14、敢担当:重视错误。

15、信用千万家, 合作你我他。

16、贴心贴已信合人, 知冷知热信合情。

17、以人为本,择贤任能,合规经营,务实高效。

18、微笑是我们的语言。

19、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0、产品竞争靠品质。

21、有能力:思路清晰。

22、抱怨事件速处理 , 客户满意又欢喜。

23、微笑在脸,服务在心。

24、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25、用我们真诚的微笑换取客户对我们服务的满意。

26、微笑――生活的温馨阳光!

27、服务从微笑开始。

28、有礼貌: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29、微笑挂在脸上,服务记在心里。

30、只要能做到,我们能做好。

31、营销的重点不是营销产品,而是营销自己。

32、希望我们的微笑,让你感到我们贴心的服务。

33、你的微笑,是我最大的欣慰。

34、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篇6:金融行业求职简历

光阴如水,眼见着,找工作的时间马上到来,这时一份好的简历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哦。一定要好好重视简历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融行业求职简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信息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汕头

身材:173cm/60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金融行业

工作年限:2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月薪要求:20xx——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xx公司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采购员,跟单员

工作描述:主要负责公司的健身器材,日常用品的采购及跟单,验货工作。对家庭日用品,礼品,小家电,杂货,邮购产品采购有丰富经验。有二年外贸跟单及业务工作经验有独立开发供应商和谈判能力以及良好的谈判能力。能按照采购计划,控制物料采购进度、采购周期,并负责定单下达及日常采购工作的询价、比价、议价、下单、跟单,验货,出货整个采购流程。

离职原因:公司濒临倒闭,个人寻求更好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金融学院

学历:本科

专业:金融

毕业时间:20xx—06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我在二年多的工作中,经过努力,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认识,擅于和人沟通,有敬业精神,有干劲。能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也掌握了金融方面和外贸出口的一些基本知识。在工作之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也是我以后不断进步的`宝贵东西。

详细个人自传

篇7:金融行业

十)升职

这个内容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也最不愿意提起,所以我放在最后。因为以前我一直以为,外企的能否升职完全是靠个人的努力和成绩,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外企在决定是否让 一个人升职时,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人为的因素,我很失望。可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介绍,我 还是写几句吧。

1)级别概况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会计师事务所有很规律的升级时间,通常是一年升一级,没出太 大的错误的话,级别低的时候升级都没有什么问题。到了senior升manager就不一定了,升

成manager之后再想往上升就更难了。

外资银行的级别非常细,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经理,都有很多级别,特别是经理的级别就 更细(但是说实话目前大陆人还很少有能到达很高级级别的经理),升级的具体时间是不 一定的,受很多因素影响。总的来说级别低的时候有一个大概的升级时间,级别高了就不 一定了,每个人不太一样。会影响升级的因素譬如:不同的部门升级情况可能不同;你的 老板怎么样,是不是会想着提出要给你升级;你上面的职位是不是有空缺等等。

2)升级的条件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

我个人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基本过了大规模扩张的阶段,现在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六七年的时间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说实话前几年毕业进事务所的,工作五 六年后升到经理是很顺理成章的。可能我不是什么牛人,我是觉得现在还想升到经理,真 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一般来说,在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升级,每年的评估得分要不错。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人 怎么评估你,除了看你干得好不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家对你的印象怎么样。由于是很多 人一起评价一个人,但是你主要跟着几个人做,所以运气在这个时候显示了作用,首先要 看主管你的人是不是欣赏你的这种性格,其次要看主管你的人的性格,他是不是愿意在大 家面前帮你说话,为你争取top pay和升职。

会计师事务所都要填一个类似于时间表的东西,要填上你为哪些客户做了多少时间,想要

升值的话,为客户工作的时间最好不要太少。

另外,你自己的qualification要不错,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资 格,最好别什么都没有。

最后的一点,也是想要升经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和合伙人的关系。因为经理是要合伙 人来评估的,也是由合伙人提名升职的。只要有合伙人肯为你说话,你升位经理的机会就 有。会计师事务所里上层的竞争激烈,每个合伙人带一些经理,如果你跟着做最多客户的 人职业发展的好,那你的职业发展就有优势。

第二,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的升级首先要看主管你的人怎么样,他是不是想着推荐你升级。其次要看你工作 的时间。因为银行一般不给压力让无法升职的员工离开(因为大部分人不能常常有机会升 级),所以只要努力工作,到了一定的时间,总是有机会升的,只是像前面的说的,升到 一定级别后,作为大陆人,想做高级别的经理目前还是很难的。

但是WTO后,外资银行可以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大,更为广阔的业务范围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因而外资银行的生职空间还是有的。

3)总结

篇8:金融行业改革

关键词:标准化改革,国家标准化,金融行业标准化,改革方案,措施

2015年3月26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明确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 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以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此背景下, 本文从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出发, 结合《方案》具体要求, 对我国金融行业金融标准化工作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案》勾勒出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蓝图, 给出了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全面吹响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号角。金融行业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人民银行应深入分析《方案》的实施对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 金融行业标准化改革工作时间紧迫

《方案》明确改革将分3个阶段组织实施, 并对每个阶段都给出了时间期限和工作任务, 直至2020年, 我国基本建成新型标准体系, 我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按照《方案》要求, 金融行业也应以此时间表作为工作的时间指标。鉴于时间紧、任务重, 金融行业须充分认识工作难度, 合理规划工作任务, 确保按时完成。

(二) 存在问题严重

《方案》中提出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金融行业同样存在, 即标准缺失、老化、滞后, 标准交叉、重复、矛盾, 标准体系不够合理和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金融行业与信息化行业、公共安全、电子设备等诸多行业相关, 金融单位所遵从的各类标准也发自于多个行业和部门。亟须抓住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这个契机, 解决问题, 改进体制和机制。

(三) 金融行业新型标准化工作格局需要落实

《方案》要求国家、地方及各个行业均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作为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管部门, 人民银行要依法行政, 既要简政放权又要放管结合, 既要统一管理又要分工负责, 既要国际接轨又要适合国情;同时落实金融行业强制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分类和分级管理, 确保与其他行业、地方及国家标准相一致。

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金标委”) 及其分委会做了大量工作, 制定了金融标准化相关管理办法和章程, 基本形成了规范的标准化制度体系, 也积累了大量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何按照《方案》要求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改革,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成了关键问题。下面通过分析《方案》发布后对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影响, 为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一) 尽快出台金融标准化改革指导意见

作为金融行业标准化的管理部门, 人民银行应尽快对金融行业标准化改革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包括改进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和现行金融标准的管理方式、构建金融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制定金融标准实施效果的反馈和监督机制等。通过出台指导意见, 在金融行业实现与《方案》相配合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 避免出现金融行业改革拖慢国家标准化改革进度的情况。

(二) 开展相关标准清理评估工作, 强化整合统一

金融标准作为促进金融业深化改革、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制定与实施对规范经营管理、促进金融业务创新、提升监管水平、支持金融业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 我国共发布金融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0项, 涵盖信托业务、银行间市场、金融统计、征信管理等诸多金融新业务领域。《方案》发布后, 建议人民银行启动金融业国家标准、行业强制标准的梳理, 了解当前金融行业标准缺失领域, 提出标准制定、补充计划, 解决标准缺失、老化、滞后, 难以满足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需求的问题。同时, 对金融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发布给予规范化管理, 解决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特别是当前金融行业推荐性标准较多, 不具备强制执行的属性, 标准发布后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建议压缩行业推荐性标准的制定数量。可以考虑将行业推荐性标准中需要强制履行的部分, 合并至现有强制性标准, 或者重新制定和发布强制性标准。

(三) 推进团体和企业标准试点, 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金融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一直是国内大中型金融机构, 近些年, 中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金融标准化工作, 并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 提升市场竞争力。行业协会、学会等团体组织也积极开展金融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以标准作为管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手段。前期, 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标准体系》, 为金融行业机构或企业开展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蓝图和框架指南。在《方案》发布后, 建议人民银行以改革为契机, 完善《银行业标准体系》内容及管理方式, 积极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 支持有技术实力和影响力大的金融行业协会、银行卡组织、支付清算协会等联盟开展标准研制试点并给予适当鼓励。同时, 组织建立金融企业开展产品和服务标准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产品或服务标准的备案管理, 落实金融机构自身标准化主体责任, 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四) 完善金融标准实施与监督, 反馈实施效果

《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要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 通过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强化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应用的标准, 不是好的标准。金融行业发布的各类标准中, 推荐性标准的比例高, 强制性标准比例低, 人民银行也一直在推进检测认证机制建设, 通过检测认证推进标准规范的落实。

建议人民银行加大对现行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效果评估, 扩大检测认证的标准覆盖范围, 区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的不同评估指标和机制。强制性标准要求被接受并强制执行, 其评估指标为强制性标准的各项要求是否落实;对于推荐性标准, 建议参照执行, 其评估指标为推荐性标准各项要求的落实程度。但无论是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 其效果评估后, 都应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明确罚则, 通过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确保金融标准的权威性。

(五) 建立金融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 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 我国金融行业标准化工作由人民银行统一组织, 已经建成了金标委、子委员会、工作组等一系列组织架构, 并与金融行业机构形成一致的管理架构和机制, 但在行业间交叉领域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事项。建议人民银行与公共安全行业、电子行业、电力行业等行业标准部门进行协调, 针对金融领域同一事物 (服务或产品) 制定统一标准 (如ATM) , 利用国务院协调机制明确标准发布权限和领域, 将本行业涉及业务、设施、服务全面覆盖, 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Z].国务院办公厅.2015.

[2]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Z].国务院办公厅.2015.

篇9:金融行业改革

关键词:金融改革 银行业 人才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18-02

温州作为银行机构争相抢驻的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和金融热土,缺乏高端金融人才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商行等法人银行跨区域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众多股份制银行加大机构布局的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明显落后于业务发展,不要说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高端金融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连与优秀的专业金融人才与业务发展需要都有不小的距离,因而银行间的人才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银行发展的一根软肋。

一、温州银行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温州银行在岗员工共2045人,其中总行339人,温州地区支行1190人,四家分行516人。从人员岗位序列情况来看,营销序列899人,占全行总人数的43.96%;柜员序列548人,占26.80%;管理序列269人,占13.15%;业务支持序列251人,占12.27%;专业技术序列78人,3.82%。在学历结构方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41人,占全行总人数的6.89%;大学本科1229人,占60.10%;大学专科学历584人,占28.56%;中专及以下学历91人,占4.45%。在职称结构方面,获得高级技术职称30人,中级技术职称292人,初级技术职称1012人。

结合2011年末及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基本归纳出人才队伍的发展趋势:从岗位结构上,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为7.6人,管理队伍相对精干,效率较高;从学历结构上看,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达到本科教育年限(假设硕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9年,本科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大专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5年,大专以下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2年),但大学专科及以下学历仍超过三分之一;从职称结构上看,全行近三分之二员工具备职称,但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相对偏少;从年龄上看,全行员工平均年龄为32.73岁,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比较合理。

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复合型高级人才匮乏,人才队伍与机构发展不同步。由于温州银行是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成立初期员工整体素质起点较低,尤其是低学历、高龄员工所占比例较高,制约了银行的发展。虽然自建行以来该行每年招录数百名大学生入行,并从同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以加快员工队伍的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但在引入人员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所能带来的业绩和社会资源,导致部分高学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因此,现阶段的人员结构仍呈现“三多三少”状态,即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操作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战略决策型、产品创新型、高级营销型及专业技术型等四类人才最为紧缺,不能适应金融业持续发展及创业创新的需求。

2.优秀人才引进乏力,从业人员跨行流动严重。近年来,该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新闻媒体、人才交流会、招聘网站等平台,公开向社会招聘各类优秀人才,但就温州一地而言,其人才资源毕竟有限,而温州的金融机构在地域影响力、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并且囿于住房、户口、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条件,在人才引进方面渐现乏力。而且由于银行间的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并且缺乏规范性的管理规则,导致从业人员无序流动甚至是恶意跳槽现象频发。以温州银监分局对温州辖内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等11家机构的调查结果为例,2010年11家机构流出人员348人,比2009年增加124人,增幅55.36%。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在“引人、用人、留人”三者之间缺乏合理的机制衔接,导致人力资本的流失。

3.职业通道不畅,后备力量薄弱。一是人才培养发展的方法比较单一,通道狭窄,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多样化渠道,员工晋升渠道和员工成长的职业发展空间比较狭窄,最终的上升路径都归集到行政职级一条渠道上,而行政职级岗位数量客观上受限,导致部分人才因“等不及”而另谋它途;二是缺乏系统的人才储备接续规划,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管理上常常处于局促被动倒逼状态,缺乏回旋余地和弹性空间,长时间持续应急、捉襟见肘,当岗位空缺时常常是现缺现招、临时上岗,既不能激励专业人员的发展,又不利于形成知识管理的文化;三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选人、用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缺乏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拔、退出机制,一定程度上阻塞了员工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四是缺乏有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案,未能对员工进行机构发展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持续的引导和激励,从而对机构和个人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4.人才培训培养模式有待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亟待加强。目前,该行将人才培养方式重点放在培训上,每年分岗位、分层次组织开展员工培训,但出于对工作目标的短期需要,培训内容设计往往只满足当前需求,忽视了员工的知识更新、储备,不能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对员工的进步和提高助益不大。此外,缺乏培训需求调研和科学规范的需求分析,没有针对各类员工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没有建立普遍的培训评估、反馈机制。

三、措施和对策

1.明确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目标,编制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银行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通常凝聚在人力资源中,同时依靠人力资源将优势提升和传递出去。当前温州银行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人才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此,根据温州银行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对现有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总结,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探索建立和完善“引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形成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制度上实现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

2.优化激励与考核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以“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为主要特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商业银行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最终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激励员工奋发、保障内部和谐的人力资源有效运作体系。

第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要在目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各占一定比例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制订更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尝试采用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手段,构建管理者和员工的自身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相联系的长期共荣激励机制。在考虑企业经营效益和承受能力、保证企业经营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根据CPI的上涨情况,适当调整薪酬管理策略,增加绩效奖金、年终奖金、津贴和福利等,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研究住房补贴政策的可行性,探索在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基础上做好补充医疗保险,为广大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启动竞争性薪酬体制和差别性薪酬计划,缩小与其他同业机构员工的收入差距,以吸引外部优秀金融人才和挖掘现有行员的潜在能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减少金融人才的流失。

3.营造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一要科学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持续引导和激励员工成长。要引进先进单位有关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协助制定分类别、分层次、分条线的各类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员工科学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明确发展方向,畅通发展渠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根据员工的个人追求和银行发展战略,为其设立能力不断提升的“梯级”,积极引导员工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工作经历、业务专长、性格气质等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要引入竞争因素,使人才竞争、竞聘成为人才选拔的过程,将选拔人才的关口前移,拓宽选拔高端人才的视野。同时,要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加大对优秀年轻员工的培养选拔力度,提高其在中高级管理人员中的比例。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健全岗位设置、聘任管理、任期考核等措施,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机制。

三要建立干部和员工退出机制。推进员工跨岗位、跨部门、跨行际有序流动,探索高中级人才和员工退出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和退出机制,真正做到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同时推动各层级、各序列岗位人员纵横结合、有序晋升,选取一部分中高级职务岗位,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加强青年员工综合培养、中年员工职业技能扩展和提升工作,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晋升发展渠道和空间。

4.实施人才专业化发展策略,构建有层次、有梯度的人才矩阵系统。首先是在引进人员时,大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在金融人才队伍中所占的比重,针对人才队伍初级、中级人才数量充足、高端金融人才奇缺的问题,在人员引进时重点引进金融高端人才,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搞好人才梯度转移工作,高端人才领头,逐步实现中低端人才向高端人才的跨越,进一步调整高端、中级和初级层次人才结构。其次,温州银行已对个金、公司客户经理两支队伍进行分条线管理,而针对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职责分工不清的现状,为促进电子银行、国际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发展,要培养精通业务运作和技术流程的专业性人才,走“专家治行”之路。

5.实施前瞻性人才储备,建立多梯度后备人才库。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商业银行普遍实施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银行间员工流动日益频繁,而同业市场上优秀人才又相对短缺,导致大小银行均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员工跳槽问题,对经营规模较小、品牌优势欠缺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因此,要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按人才结构和需求,设立规划期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包括高管、中层、核心专业人才等在内的后备人才培养库。同时,加大配套培训培养力度,采取选送深造、挂职锻炼、同业交流、举办读书班等多种形式,有目标有计划地加以重点培养,并将培养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使各类人才既有提高的机会又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形成与业务有效发展相适应的员工素质提升机制和高中级管理人员补员接续机制。

6.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理念,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深化培训机制改革,突破被动低效的培训模式,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理念,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保障体系,强化员工的岗位发展性培训,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培训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提高温州银行人力资本的总体质量。

第一,多策并举,加强开发。一是健全培训制度和培训机制,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包括人才培训战略的制定、培训需求的拟定、培训方案的实施、培训结果的考核等方面内容,从培训的运作模式的设计到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需求的调研设计、培训师资的跨单位整合、培训教材的按需开发、培训手段的网络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层层完善。二是联手高等院校组建企业大学,构建新型培训培养模式。参照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目前,温州银行与温州大学商学院联合开办的首届“温行启航班”已正式开班,在该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择善于学习、适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采取与院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将该行在能力素质、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前期导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实现银行专业人才的提前培养和量身定制。

第二,借助科技,完善平台,实现传统培训与电子化培训齐头并进、相辅相成。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电子化课件后续开发进程,不断丰富完善电子化课程体系,全面增强电子化培训能力。二要研究制定在线学习与考试平台的总体框架,构建起覆盖全员、课程丰富、内外网联动、在线业余学习与考试、全程跟踪检查的电子化学习与考试平台,实施和强化员工业余自助式、积分化、激励型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IT含量、效率和质量。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内部培训讲师队伍建设。在行内物色选拔一批业务骨干,充实内训师队伍,邀请国内知名培训机构对内训师进行TTT培训,不断提高授课技巧和艺术;考核内训师授课效果并予以定级,提高内训师授课补贴标准,保持兼职内训师队伍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景华.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2.李良宝,胡瑗.人才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学术交流,2006(11)

上一篇:线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下一篇:写报告的标准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