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内涵

2024-05-03

经济学内涵(精选十篇)

经济学内涵 篇1

柯兹纳对经济和谐的有关理论研究后认为, “经济和谐”的概念总体上比较模糊, 但从历史上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 都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 经济利益和谐是经济和谐的根本。第二, 实现经济和谐的制度是不存在垄断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 (“自然秩序”) 。第三, 评价经济和谐的主要标准就是最大幸福或最大满足原理。总体上, 柯兹纳概括的这种经济和谐的含义可以称为“自由利益和谐论”。谷书堂等认为, 经济和谐就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具体包括三个角度,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 不仅要重视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而且要重视对经济发展的研究, 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研究, 而且要重视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研究,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 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的完善, 而且要研究生产力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态的影响。这种定义可称为“经济发展和谐论”。郭镇方则认为, 经济活动中的“物理”关系、“事理”关系和“伦理”关系, 构成了经济和谐的主要范围, 经济和谐就是这三类关系的整体协调和各自协调状态, 经济和谐的内涵是指在一个社会的全部经济领域内, 经济要素的配置、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整体协调状态, 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经济要素配置上的和谐, 二是经济活动之间联系的和谐, 三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郭镇方明确提出了经济和谐研究的就是经济活动中的关系, 还以经济活动过程作为逻辑主线, 主要采用二分法列举了各种关系 (对立、矛盾关系) , 经济和谐就是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和谐。这种定义可以称为“经济关系和谐论”。

总体上, 学者们对经济和谐的定义没有做到统一。

二、对和谐经济的研究

刘长明认为, 和谐经济是将和谐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以及诸环节之间的经济形态, 并提出“和谐经济学”概念, 认为和谐经济学不仅倡导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和内部的经济性, 而且也关注经济系统外部的和谐与外部经济性, 主要内容包括:在和谐经济初始环节的和谐生产, 是低耗高效型的适度生产模式;作为和谐经济中间环节的和谐分配, 是体现和谐正义的分配;作为和谐经济末端环节的和谐消费, 是理智、适度、合生态性消费;和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平衡并有机衔接形成和谐循环, 是宏观经济和谐的必要条件;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也应该和谐统一。可以称为“经济系统和谐论”。朱其训认为, 经济发展不仅要持续快速, 而且要协调健康, 提出了“和谐经济是共享成果的经济”的观点。可以称为“共享发展和谐论”。刘光岭在《和谐经济理论研究》一书中对近年来的其他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并作了系统化的整理和发展, 形成了“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和“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次的结构, 认为和谐经济是一种理想状态, 即个人权利受到承认与保障, 政府越职与滥用权力的行为受到严格制止, 从而客观经济规律得以正常运转,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所引发的经济持续健康运行与发展的状态, 这种状态既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良好匹配, 也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和经济利益的协调与融洽, 更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分析以上“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 二者的内涵大同小异, 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经济活动与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关系、实现和谐状态的制度与机制等。

三、和谐经济的新定义

“经济和谐”与“和谐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从语法上来看, 前者是“经济的和谐”之意, 后者是“和谐的经济”之意, 前者是一种状态或目标, 后者是一种过程, 前者侧重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使经济和谐, 后者是重在研究和谐的经济, “经济和谐”强调对现实不和谐经济的建构过程, “和谐经济”则强调现实经济的发展目标。尽管从理论上区别二者是必要的, 但实际上研究经济中的和谐问题既离不开对状态和目标的研究, 又离不开对实现和谐状态手段的研究, 即应该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我们使用“和谐经济”概念, 既有建构的含义, 又有目标的含义, 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和谐经济?借鉴和谐管理理论和系统论, 我们认为, 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 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 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 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中, 经济物质就是社会财富, 指劳动产品和服务, 包括过去劳动创造的财富存量, 和新创造的财富流量;经济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实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的统称, 或者指对经济运动或对与经济运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经济能量就是一定时期商品和服务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以及货币与准货币量。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存在密切的联系。即时的经济信息指示了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方向和量的大小, 没有正确及时的经济信息, 会导致经济物质停止或盲目运动, 造成经济系统的滞缓和混乱以及经济能量的不适当积聚。经济和谐就是三个要素无障碍地有序运动。经济物质、经济信息和经济能量三者存在内在联系, 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主要是经济能量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的冲击, 还包括不对称信息和虚假信息对经济物质和经济能量运动的误导。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可以称为“系统运动和谐论”。

和谐经济定义有以下含义:首先, 和谐经济是经济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三个要素之间的运动关系, 既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的运动, 也包括三要素在各个环节 (子系统) 的比例和相互配合关系;其次, 和谐经济应该是充分生产和利用经济信息的经济, 充分有效的经济信息对于和谐经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再次, 和谐经济需要充分重视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能量对于和谐经济的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后, 和谐经济的形成受到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 也要同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

对和谐经济这种定义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 避免了“自由利益和谐论”把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机制作为和谐经济充分条件的错误, 市场机制是达到和谐目标的必要条件, 但是, 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保证和谐经济, 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含了经济机制的内容。第二, 内涵了利益关系的内容。利益问题是由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研究的, 萨缪尔森认为, 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但是, 只有收入分配显然是不够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 最重要的是对生产要素 (生产资料) 的分配和掌握。按照边际生产力论, 如果生产要素按照各自的边际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 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合理的、自然的, 也就是和谐的。但是, 屡屡出现的投资和商品过剩所形成的经济物质停滞所形成的巨大浪费恰恰是经济不和谐的表现, 实质就是由于不合理分配导致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脱节。因此, 和谐经济定义本身就包含了经济利益关系。第三, 包括了生产要素的配合关系。对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只有做到充分使用, 才会形成充分流动而不会停滞和浪费, 因此客观上需要研究要素的配合关系,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仍然适用。第四, 和谐经济内含了经济发展。和谐的最大假设是能够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 研究和谐经济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五, 便于对和谐经济的和谐度进行客观测度。第六, 这个定义说明了和谐经济与经济区域的密切关系, 在国际经济中, 各国、各地区和一个经济区域各区域之间经济物质和信息的流动直接决定这个范围经济和谐程度, 因此, 以李斯特代表的德国古典国民经济学特别重视打破国内贸易壁垒, 力主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目的在于促进要素和商品的流动。

在现实中,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但是, 由于制度 (比如职业和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户籍制度等) 和中国地方GDP考核指标这个“指挥棒”的作用, 存在事实上的区域封锁和区域经济贸易的高“国内贸易关税”, 从而影响要素和商品与服务的合理流动, 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不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

摘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经济基础。学者们对和谐经济的定义可以分为“自由利益和谐论”、“经济发展和谐论”、“经济关系和谐论”、“共享发展和谐论”和“现实和谐论”等。我们认为, 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子系统发展, 并同其他子系统进行经济物质、经济能量和经济信息交换, 最终使各子系统或对立或协调地统一于经济系统内, 促成经济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推动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经济。和谐经济的这个定义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也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和谐,和谐经济,内涵,意义

参考文献

[1]伊特维尔, 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2][法]巴师夏.经济和谐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3]谷书堂, 逄锦聚, 等.经济和谐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4]刘长明.和谐经济学初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2) .

[5]刘光岭.和谐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6]戚攻.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方面拓展[J].河北学刊, 2005, (2) .

经济学内涵 篇2

关于产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之一--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西方产权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简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作 者:侯锡林 HOU Xi-lin  作者单位:鞍山钢铁学院,经济管理系,辽宁,鞍山,114002 刊 名: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INSTITUTE OF IRON AND STEEL TECHNOLOGY 年,卷(期): 23(3) 分类号:F272.90 关键词:产权   产权的结构   产权的功能  

新经济的特征、内涵 篇3

首先,新经济以知识为基础。在新经济中,知识(或信息)取代物质成为生产、分配和销售的主要内容,知识和拥有知识的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重要性的增加意味着无形资本(即教育、研发等)的增长已超过有形资本(如建筑、运输、公路和机器等)。同时,企业财富的创造日益取决于无形资产(如研发、品牌、员工的智慧等),这是传统会计制度无法衡量的。随着知识或信息投入的增加,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或信息含量提高。其次,新经济以IT业为主导。IT产业已在美国新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据美国商务部的划分,IT相关的产业分成两大类:IT生产产业(包括电脑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和服务)和IT应用产业(主要指IT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比重通常达30%或以上的产业,如电信、广播、银行、保险等)。据统计,1998年,在非农业产值中,ICT生产部门占8.2%,ICT应用部门占48.2%。IT生产部门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5年~1999年,这一部门对美国GDP增长贡献率达30%。第三,新经济以全球市场为导向。IT特别是因特网使“地球村”越来越小,使美国企业得以把经营空间真正扩大到全球。除了大的跨国公司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全球化,除了制造业外,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也向海外经营。美国经济对外投资和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1985年~1999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累计额占美国GDP比例从11%提高到24%;进出口占GDP比例从14%提高到24%以上。

肖炼

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以及克林顿政府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原因。其特征表现如下:

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很大变化,知识流(知识生产、知识分配、知识交换、知识传播、知识消费)、信息流和技术流(无形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大大超过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有形贸易)。如果不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就将丧失获取知识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机会,从而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服务化特点有二。一是资本要素组合无形化,知识创新能力在要素组合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创新作为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服务于其他变量(资本、土地、劳动力),优化其他变量,从而使生产函数的整体目标值最优。二是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经济网络化通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经济交往方式、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都发生重大变革。生产者之间的网络,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消费者之间的网络,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网络,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网络,诸如此类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使全球经济活动的时间缩短,空间缩小,频率加快,协同性增强,效益增大。

经济轻型化特点有三。一,产值轻型化。例如,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以吨位来计算,几乎与一个世纪前相差无几,但实际产值却增长了20倍,如果以不变价格来计算,现在美国出口同样价值的产品的平均重量仅及1970年的一半。二,产业结构轻型化。由于信息技术成为一种知识产品,投入少,产出多,升级快,资源可反复使用和复制,信息作为新型产业逐步替代原材料投入多、能耗高、产出少、升级慢的重化工业。三,经济结构智能化。以高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科技进步的高集约度使产品的附加值成倍提高,并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质的根本转变。

李长久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包括:

(一)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2000年,狭义的信息产业(包括电脑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和通讯服务等)产值已占美国GDP的8%以上。从1995年到1999年,狭义信息产业对美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1/3,大大高于建筑业和汽车业分别为14%的贡献率。广义的信息产业(主要指信息技术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30%以上的产业,如电信、广播电视、银行、保险等)产值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到1998年已达48.2%

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但新经济不等于信息产业,而是包括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和相关产业。日本文部科学省最近公布的“技术预测调查”认为,今后30年最重要的科技领域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地球环境保护。一些科学家预测,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高峰期为70年~80年,大体上持续到2020年前后。在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高峰期期间,美国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天技术都在迅速发展,相关高技术产业正在形成和兴起。高技术产业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日益扩大。

(二)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迈向新经济时代,物质仍是基础,人们离不开衣食住行。但是,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缩小,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7月2日一期提供的数字,制造业产值在美国GDP中所占比重已从1960年的28.7%降到17%以下,在西方大国中是最低的。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美国的资本生产率(所用单位数量资本的产出)比主要的欧洲国家高出约20%。高技术向传统工业渗透,对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将继续减少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不断降低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在美国,已经利用计算机设计并在流水装配线上制造大型产品。据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11月19日透露,“波音747”有300万个零件,在旧装配系统需要65天生产一架飞机,波音公司计划在新的流水装配线上用20天生产一架。

(三)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内涵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经合组织提出的量化标准是:GDP 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9 月26日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发表演讲时指出:“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其实质就是知识经济。为了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美国需要采取新经济战略。”

迈向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源逐步成为核心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市场”。

陶坚

对新经济的讨论,使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这里的“象”可以写成“×”,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而且,在我们“摸”的过程中,这个对象正在变化,每个阶段、时间点上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某个时间段上,不同的人在“摸”完之后,其结果也没有很好地整合。对新经济的提法,我看到了十几种(有人说有几十种),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全球化经济、以人为本的经济等)。这也说明,新经济或者说我们研究的这个对象内涵上非常丰富,又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有很多我们未知的方面。这使得我们在讨论时,往往不敢轻易下结论。有人写了一篇关于新经济的文章,到最后讲了这样一句话:“新经济到底是什么?它可能是个机遇,也可能是个挑战,这是到目前为止惟一能够站得住脚的一个概括。”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也倾向于有“新经济”,但我们在认识过程上是不断深入、变化的。

1996年底提出新经济概念,1999年就有人写了“bye-bye,新经济”的文章。未识真面目,就要说再见,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人说新经济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我想,各方人士在分析、讨论新经济时的动机、角度是不同的。有人满心欢喜,结果扑了空;有人的确从中得到了巨大利益,正在偷着乐呢。对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或者是新的经济生活方式,或者是行为方式,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观察问题的角度、期望值、欲望的满足度都是不同的。欲望没能实现,可能就将新经济贬得一钱不值;相反,也会有人把它捧得很高。两种人各得到了什么?网络公司肯定是得了好处。

现在,对新经济的讨论很热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技术人员都有。这说明,新经济本身不只是个经济现象,它是一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的现象,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新经济的讨论很必要,可以作为一个前期铺垫,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是个不能跳过的过程,否则,企业不可能将新经济的观念、方法,实际上是新的行为方式融入到管理决策中去。

李长久

经济数据的颜色及其内涵 篇4

一、股票市场的红绿白、蓝与红

在股票市场,股价较上个交易日上涨了(开盘价高于前一日的收盘价)就用红颜色表示,称为红盘;股价较上个交易日下跌了(开盘价高于前一日的收盘价)就用绿颜色表示,称为绿盘;如果股价与上个交易日相等就用白色表示,称为平盘。一般大盘普遍涨了就用“祖国江河一片红”来形容,而普遍跌了就用“绿肥红瘦”来形容。

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多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便有了蓝筹股红筹股之区分。蓝筹股多指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此类上市公司的特点是有着优良的业绩、收益稳定、股本规模大、红利优厚、股价走势稳健、市场形象良好。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成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赢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或具有大陆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红筹股已经成除了B股、H股外,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财政指的是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了解会计常识的人知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用红字书写,这便是“赤字”的由来。赤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安排,被称为“赤字财政”或“赤字预算”,它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另一种情况,即预算并没有设计赤字,但执行到最后却出现了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但是,在现实中,国家经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的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动用历年结余——使用以前年度财政收大于支形成的结余来弥补财政赤字;增加税收-包括开增新税——扩大税基和提高税率;增发货币;发行公债。

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而财政赤字则是衡量财政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正确衡量财政赤字对于制定财政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会计处理中,红字的妙用

会计中,使用红字表示负数的意思,一般用于几种情况:

1、更正原有错误的会计分录。

如原有分录编制有误,需要冲回的话,可以按照原有的会计分录重新编制一遍,但数额以红字书写,表示负数。这样,原有分录中的数额被红字抵消了。例如:财会部门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180元,在填制凭证时误编为如下分录并已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180

贷:其他应收款180

更正的方法:

(1)红字冲回

借:管理费用180(红字)

贷:其他应收款180(红字)

(2)重填凭证并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180

贷:现金180

2、冲回原有多计的会计分录。

就是说,原有分录会计科目编制无误,但数额多计了。这样,按照原有的会计分录重新编制一遍,数额改为多计需要冲回的数额,并以红字书写,表示负数。以转账支票780元支付购料运杂费在填制凭证时误编为如下分录并已登记入账:

借:物资采购870

贷:银行存款870

更正:红字冲销

借:物资采购90(红字)

贷:银行存款90(红字)

3、在多栏式账簿中使用。

某些多栏式账簿,只有借贷方中的一方。为了记录分录中有而账簿中没有的一方的数额,则以负数计入账簿中的一方(即分录中的另一方)。有些财务软件在月底自动结转费用的时候只结转借方发生,所以一定要把费用记在借方,如果是贷方的话也要用红字记在借方。比如:企业财务费用的明细处理

(1)收付款 (利息) 时: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蓝字)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贷:银行存款(蓝字)

(2)月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各明细(蓝字)

贷:财务费用--手续费(蓝字)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红字)

4、退料与假退料。

如生产某种产品车间11月28日领料1000吨价值10万元,在11月30日成本核算时,只使用800吨,金额8万元,所以200吨应在12月份核算成本,因此车间要做一份退料单(红字领料单),退回200吨材料。如果200吨原料仍在车间没有动(下月仍要使用),则在12月1日车间再填制一份200吨的领料单。即把11月28日领的1000吨材料分为11月领800吨,12月领200吨,这种处理在物流管理上称做假退料,目的是为了使产品成本核算更合理准确。具体会计分录为:

11月28日:

借:生产成本-××产品100 000

贷:原材料100 000

11月30日:(只做账务处理,不做实物移动谓之假退料)

借:生产成本-××产品20000(红字)

贷:原材料20000(红字)

12月1日:

借:生产成本-××产品20000

贷:原材料20000

5、商业企业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出来以后,要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调整,以正确核算财务成果。其结转方法有蓝字转销法和红字冲减法两种:

(1)蓝字转销法,即用蓝字转销“商品进销差价”和冲减“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2)红字冲减法,即用红字冲减“商品进销差价”和“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销售成本×××(红字)

贷:商品进销差价×××(红字)

类似商业企业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转处理的尚有工业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此不累述。

《江村经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篇5

07物流管理 郑汉桂 20070709011

终于读完费孝通先生的著作《江村经济》,应该说这是我迄今为止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人类学著作。学校图书馆是把它归到农学类书籍中的,但我还是觉得把这部著作定义为人类学著作或者社会学著作会更加恰当,更加符合该书的精神主线。

本书是费孝通先生1938年在伦敦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1936年作者本人在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时该书的创作源泉和实证依据。实地调查获取的一手资料加上作者本身对农村文化、经济的深刻认识和思考是成就本著作的两股最基本的力量。一本好书之所以为好书,是因为它吸引别人的地方不止是它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变迁主线。自调查文学诞生以来,该领域从来就不缺乏作品,但无数的调查报告由于缺乏文化内涵或时代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湮没在历史中,鲜有问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江村经济》却仍被无数学者奉为调查文学领域的典范。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著作本身所具备的内在价值的不可替代性。下面我将从文话内涵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谈谈对《江村经济》的解读。

在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三农”问题日益受到经济学者、社会学家的关注,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深受重视。但据我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来看,绝大部分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只把目光投注在政治或者经济领域,比如“二元制”户口制度、农业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农民工问题等等,当然不是说这些方面不重要,只是这样子的研究方向并不全面。要知道,很多的“三农”问题其实跟文化,特别是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村庄所具有的文化是有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而受此影响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不是一条法令或者一次金融危机就可以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法律上规定了近一个世纪的女方继承权在农村至今无法得到肯定与执行;为什么“户口制度”可以回答户籍问题,却不能回答家族问题。

而这些被很多当代学者所忽略的问题,费孝通先生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与特定的文化现象相联系,做出了最恰当的人性化解释,比如说对农村婚姻制度的描述,对农村家族制度的描述等等,这无不是作者通过细心地观察、探访、记录、思考和总结,并最终上升为本书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为什么开篇的时候我会认为这是“一本人类学著作”。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读者,我惊讶地发现,就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所生活的环境虽然接受着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但很多生活方式和习俗早在1936年就有这么一篇叫做《江村经济》的调查报告翔实地描述过,而且是如此的相似。即使书上描述的很多场景如今是鲜有听闻,但还是可以再记忆中找到根源,这让我发自内心地再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江村经济》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它能很好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说是同时承受着思维的痛苦与快感。阅读这样的著作,一边是在阅读一部沉重的历史,一边是在阅读自己关于家乡的记忆。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著作更能给读者带来思维上的冲击,人文精神在此发挥了强大的力量。

近半个世纪来,农村的经济天翻地覆,而生活方式变化缓慢,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如果说在研究“三农”问题时放着文化这个最本质的东西不理而一味地强调经济、政治对农村的影响,那样难免有违科学精神,很难挖掘深层次的内容。依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轨迹。它倡导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应该从“野蛮人”转向文明社会,因此引起了西方一阵研究东方的风潮

还想提一提的是《江村经济》诞生的时代背景,贯穿此书的两条主线是“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作者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细微处着手,历时两个月对开弦弓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全文的精华部分是第十二章《蚕丝业》。这这一章里,费孝通先生通过客观记录当地蚕丝业的发展和变迁,揭示了来势汹汹的外界资本主义力量和承受巨大压力的传统小农经济力量之间的互相博弈。中国村民的诉求欲望、国际蚕丝市场的变幻、利益集团的贪婪、经济改革的左右为难等等。这一切都透过30年代一个叫做开弦弓村的小村庄折射出来,让生在七十多年后的我们对这一切都清清楚楚。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本文传达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在客观分析开弦弓村的农民土地利用问题和再生产问题后,作者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作为一份调查报告,作者没有在《江村经济》中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很显然作者希望通过对客观现象的描写表达他对中国农村经济现状的担忧,论证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另外,“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明确的,这就是满足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基本需要。”通过前面对农村经济生活现状与社会道德准则的阐述,作者在这里点明写作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唤起读者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篇6

【关键字】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分类;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近年来,为促进农林业快速发展,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这使得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譬如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造成林业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且制约着本行业与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未创造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过于落后。因此加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分类以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创新策略四方面进行分层次论述。

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一)经济发展模式

从大体上来讲,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两方面的内容,即: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单位产品资源耗费的数量,而配置效率的核心则主要将具有选择性的资源配置合理地应用到不同的生产配置过程中,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应用。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指在规定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的类型等,主要涵盖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等多方面的步骤,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

(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受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划分的时候,需要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划分。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划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与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单纯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林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置于主体地位,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林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生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根据森林发挥功效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发展模式。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三者功效结合,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经济的现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大对林业资源的砍伐程度,而忽视了林业资源是否能够可持续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林业资源消耗过度,面临衰竭的现状。

二、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发展水平落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发展规模小,由于其自身规模小,资金投入不到位,大多数林业企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期,集约化程度较低。除此之外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林业企业起步晚,在科学技术与技术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众多差距。

2.产业结构单一。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分化等特征,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并未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譬如东西部林业企业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依然处于劳动密集型类型,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3.资金与政策辅助不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态环保理念的渗透,使得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忽视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经济需求。除此之外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还有所欠缺。近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正当举动,使得森林火灾、森林破坏等现象频繁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管理森林方面的法规制度、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

4.改革步伐缓慢。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在林业方面还未取得较好的成果。在林业发展方面,国家依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体,忽视了市场的优势,这就造成林业经济缺乏市场竞争,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除此之外国家的高度参与、征收过重、投入少,使得企业难以发展。而林业经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1.加强技术的创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林业经济要想稳步发展,就需要不断融入科技因素,加强林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强政策辅助,出台相信的制度鼓励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技术落后的现状。除此之外鼓励研究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在实现学术目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技术的创新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做奠基,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与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

2.经营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使得公益类经营与经济类经营交叉进行。公益类森林划分出去由国家掌控,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明确各方职责。而商品林由投资者自主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促使我国林业经济能够更快的与国际发展水平相近。

四、小结

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为引领林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作为林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点,因此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技术的创新与体制的改革,与此同时发挥市场功效,促进商业型林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董国红.浅议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甘肃科技,2011(7).

[2]周娜.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建议[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4).

[3]高国兴.低碳经济在林业中的运用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8).

[4]于文国.刘玉梅.白宇.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中国林业经济.2014年.

[5]侯环珍.贾长荣.探究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北京农业.2015年.

经济学内涵 篇7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 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 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 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 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 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 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 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 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 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 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 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 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 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 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 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 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 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 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科技进步, 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 分配范围不断扩大, 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 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 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 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堺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 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 (Don Tapscott) 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 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 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 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 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 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 (产业) 经济、网络 (因特网) 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 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 (产业) 经济、网络 (因特网) 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 一脉相传。

参考文献

[1]乌家培, 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

经济学内涵 篇8

(一) 制度含义

在新制度经济学派中, “制度” (institution) 是指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它是被创造出来规范人们之间交流的。制度通过给人们建立行为规范降低了人们交流中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拥有了制度, 人们之间的日常交流才形成了惯例, 我们知道怎样与别人打招呼, 知道在各种场合应如何举止。制度结构具有三个组成部分:正式法规、非正式法规、实施机制。

正式法规是指经济社会中的文本法规。最典型地, 宪法是一国最根本的正式法规, 而且正式法规可以通过国家或企业得以建立和形成。

非正式法规是指社会中的非文本法规。它包括文化、行为准则、作风标准, 等等。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公民从小就开始学习这些非文本法规的准则和态度。

实施机制是制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只有将正式法规和部分非正式法规付诸实践才能保证制度具有看得见的作用, 保证制度效率的实现。

(二) 制度的枢纽——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是明晰的, 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 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的”这就是科斯定理所陈述的内容。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 当交易成本为零时, 不管产权如何分配, 有效的产出总会实现。

(2) 当交易成本为正时, 产权如何分配将对经济产出具有重大影响。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 产权是私有的, 那么, 对财产的所有权必须进行清楚的界定和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即界定和实施产权。国家的制度框架决定了交易成本, 从而决定了经济获得潜在产出和收入的程度, 现实经济中交易成本总是存在且非常显著, 因此, 制度总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与经济增长

(一)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之后对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争论了200多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起步是20世纪50年代索洛和斯旺构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谈模型构造的生产函数由资本K和劳动力L作为自变量。罗默、卢卡斯等都为将技术进步纳入该框架进行了研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和托玛斯认为, 资本存量增加的本身, 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乃是增长的结果, 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而且诺斯通过对1600—1850年这250年间海洋运输生产率进行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技术上并无重大进步, 只要制度因素充分发挥作用, 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 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 一国的制度结构是开启财富潜力的钥匙。从静态角度看, 制度决定了交易成本和经济组织获取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收益的能力。从动态角度看, 制度决定了激励结构。经济组织正是在激励结构下经营和决定是否采取措施改进技术。一个经济体停滞不前是因为制度禁锢了经济发展, 一个经济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增长, 是因为该国的制度鼓励并推动经济的增长。

1. 制度与经济增长:静态模型

经济学中用“生产可能性曲线” (如图1所示) 来表明一国的产出的最优可能性边界。两条坐标轴分别代表经济社会生产的两种商品X和Y, 生产可能性曲线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 运用其全部生产要素资源 (土地、资本、劳动力及企业家才能等) 实现全部最优产出。

静态情形下, 我们假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技术水平相对稳定, 这意味着该国无法通过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要做的只是提高现有的技术使用效率。反映在图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 (即A点所在的区域) 被称为生产无效率区域, 存在着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那么经济就会实现增长。即一个经济体可以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实现图中A点到B点移动。

现在我们分析静态情形下,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传导机制路径:

制度→交易成本→市场创新→劳动力分工 (专业化过程) →生产力→经济变化

在技术不变的情形下, 制度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我们分析其传导机制。一国经济要实现发展要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劳动分工, 即提高生产过程中专业化程度。这一点在斯密的《国富论》中早已强调:“ (一名工人) 可能用尽所有的努力, 一天也只能生产一根针, 或者还生产不出一根针, 当然生产20根针更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现在这种工作方式下, 不仅整个生产过程是一种特定的交易, 而且该过程还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部门, 同样地, 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本身也是一种交易。第一名工人专注于金属线的拉长, 第二名工人专注于金属线的拉直, 第三名工人切割金属线, 第四名工人匝箍金属线, 第五名工人对针头进行打磨。针头的制作需要两到三个完全分开的工序, 甚至把针放在纸板上本身也可以是一道工序。用这种方式来看, 制造针这样一种生意可以分为大约18种不同的操作步……”

当然, 实现专业化这一过程是存在市场风险的, 因为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同时, 人们逐渐只对某种特定的工种越来越熟练, 而对其他工作则很生疏。比如说脑力劳动者可能不再熟悉如何去种植庄稼、建造房屋等体力劳动。因此, 随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体系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与无限欲望, 这就要求市场必须存在而且要运行良好。

经济社会中市场存在并且运行良好所需的条件: (1) 经济中必须存在对特定商品与服务的需求。 (2) 经济中必须存在供给。市场上不能缺少供给方, 而对于供给方来说, 选择是否进入该市场受其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制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交易成本非但不为零, 往往还非常大, 因此供给是结合劳动力、原材料、技术和一系列交易的过程。具体来说, 生产者获取原材料并加工成产品从而形成供给, 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必须与这一环节所有参与者:原材料所有者、劳动力、资本所有者、批发零售商等建立契约关系, 这一过程中生产者不管与谁进行交易, 都存在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供给在市场上出现, 否则进入市场的供给商就会望而却步, 甚至没有供给者进入该市场。 (3) 消费者对产品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这是一个理想假设条件, 现实经济运行中, 往往达不到, 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情形发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 也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巨大。 (4) 必须存在稳定的货币体系使买卖双方彼此认可和信任。如果货币价值稳定并且值得信任, 那么交易成本就会较低。但往往由于经济的波动及普遍的通货膨胀的存在, 使得货币价值并不稳定, 这就使得谈判成本变得非常高, 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 (5) 产权必须明晰。即供给方必须正当合法地拥有商品及服务的所有权, 并能合法地将所有权在市场中转让给需求者。一旦商品产权不明晰, 则交易成本将大大提升。 (6) 买卖双方必须建立一份公平合理的契约或协议以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契约或协议的执行成本可能是构成交易成本中最大的一个方面。这就需要国家有完善的法律系统监督契约的执行, 一旦没有足够的外部约束力环境则交易成本会很高。

因此, 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一旦实现较低的交易成本, 对市场经济的供求双方来说, 交易也就变得更加明确和顺畅。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 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制度框架、交易习惯、法律制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而政府在决定如何让经济与市场良好运行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因为他们是“游戏规则”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政府经济职能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运转高效的制度框架。政府创建的机构必须能降低测量和执行交易的成本。正式规则必须能明确界定进行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一个经济体的非正式制度必须能够促进供求双方信任并尊重法律法规, 同时执法要客观公正。

制度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经济的最终表现, 图A的传导机制很好的总结了这一过程, 即:一个经济体的制度框架决定了交易成本的水平, 从而也就决定了该经济体市场运行水平。而市场运行水平至关重要, 如果市场运作良好, 就能促进经济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一个社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 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就越高,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出水平的增加, 实现经济增长。

2. 制度与经济增长:动态模型

现在我们分析动态情形下, 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传导机制路径:

制度→组织行为→创造性破坏过程→技术升级→社会财富

在经济增长的动态的情形中, 我们将放弃技术不变这一假设, 认为存在着技术的进步性。我们知道, 经济增长分为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粗放型是指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总量增加, 实现产出的增长。这种方式往往受到资源稀缺的制约, 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可持续的。集约型是指通过提高生产技术, 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 从而实现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在这种方式下即使一个经济体资源有限, 但通过提升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具有更高的生产率, 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和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动态情形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们仍旧是从后向前分析传导机制的流程图。为实现经济在长期的集约型经济增长, 一个经济体就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那么, 提高技术水平主要依靠三个关键因素:

(1) 鼓励并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一个经济体中的个人和企业要有足够的自由去思考并实践新想法。社会要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并愿意处理新技术未成熟之前所带来的破坏。以美国为例, 通过实现提供R&D基金给高校和研究者, 对技术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 资本市场运行良好。将一个新想法付诸实践是一个充满风险并且昂贵的过程, 往往研发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启动资金。因此, 资本市场运行良好, 实践新想法的人或机构往往能够找到更好的财务支持, 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

(3) 促进企业机构不断改进产品或规避风险。这个过程被称为“创造性破坏”过程, 来源于熊彼特的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书中生动的描述了这一过程:“创造性破坏过程”在熊彼特的著作是这样写的:“开拓新市场,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从工艺商店和工厂到美国钢铁公司等组织的发展表明了相同的工业突变的过程, 如果我可以用生物术语, 那就是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 不断摧毁旧的, 不断创造新的。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事实……”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英文版Page83-84)

经济体产生新技术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促进企业机构不断改进产品或规避风险, 即“创造性破坏”过程类似于达尔文的进化论, 反映的是“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道理。如果一个经济组织不能持续的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那么很自然它将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制度能为企业提供使其良好运转的框架结构,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鼓励创造性过程。

因此, 一个经济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 它的技术水平必须得到提高, 而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激励机制、较低的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的创造性毁灭过程, 而恰恰只有制度能实现这一过程。

制度在长期中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经济的最终表现, 图B的传导机制很好的总结了这一过程, 即:良好的制度框架会促使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 采取合理有序的应对行为, 并通过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 实现长期中产量的增加, 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对中国后危机时代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制度变革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各种制度创新是非常成功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 是因为制度变迁导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这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那样, 制度的改进在长期中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经济的最终表现, 促使资本和劳动力资源逐渐向效率更高的行业流动, 从而提高了要素的效率。故今后我国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在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投融资体制、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制度创新, 不断完善正式法规、非正式法规及实施机制, 为以后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提供制度保证,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 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 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因此, 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从经济增长的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深度剖析理论的内涵, 以期为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就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梁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 2000, (7) ::50-56.

[2]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 2001, (2) :24-28.

[3]王文博, 陈昌兵.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2, (2) :33-37.

[4]靳涛.揭示“制度与增长关系之谜”的一个研究视角——基于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 2007, (5) :18-25.

经济学内涵 篇9

什么叫青年?这个概念, 似乎人人都懂, 但真正能把握其实质的并不多, 甚至连青年工作者也很难做出全面准确的界定。辞源解释“青年, 少壮之年”少壮之年如草木方青。中学生规范词典中青年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年龄段。辞海中青年指从十六七岁到二十三四岁, 从少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中青年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时期, 也指这个年龄时期内的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中把14~28岁规定为青年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一章第1条明确规定, 年龄在14周岁以上, 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 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吸收了一些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出现的词语, 其中青年指人从十五六岁到三四十岁这一阶段或上述年龄段的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章程更为明确规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基本的人民团体之一, 是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 是中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并规定每届委员出任时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除特别需要外, 常务委员当选时,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由此可见, 就目前来说,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青年工作者们心中, 青年一般可认为, 是从十五六周岁到40周岁左右这一阶段或上述年龄段的人。

中国将人才规定为如下几类: (1) 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规定学历者; (2) 拥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 (3) 虽不具以上两条所规定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 但在专业技术职位上工作的人员。中国人才资源的基本状况是: (1)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已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较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人才队伍。 (2) 现有的人才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上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 “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 在某一领域, 某一行业, 或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一概念以劳动者的贡献大小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重点突出了人才的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作为人才必须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力资源;二是作为人才必须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比一般性人力资源的贡献要大。廖泉文教授给人才下的定义是,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或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力资源总称。这一定义引入空间概念, 强调人才的区域性, 突出高层次专业性人才的能力规定。

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 “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里的人才概念从三个方面规定了人才的本质内涵:一是有知识、有能力;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三是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这一概念体现出了科学人才观的具体要求,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 它的内涵应既是指人, 也是指人的能力。它与其他资源一样具有物质性、可用性和有限性。

而与此相关的人才资本定义, 笔者认为, 是指特定行为主体通过投入一定费用可以获得的, 并能够实现价值增值的, 依附于某个人身上的价值存量。这一定义综合了判定人才资本的三大标准:可投资性、增值性和依附性。简单地说, 人才资本是依附于人的身上, 具有可投资性和增值性的价值存量。人才资源经过多种方法的开发最终都将转换为人才资本。

由上分析可得出,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是指人力资本积累程度高、整合效应好且在少数民族地区岗位工作和学习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力资源。它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体能、知识、技能、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 它的内涵应既是指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 也是指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能力。它应包括在十五六周岁到四十周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 即符合人才规定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

而人才资源开发, 据《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的解释是:“指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当做资源加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由此可知,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就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地发挥青年的才干和积极地提高青年的才干的一系列活动。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充分有效地使用现有的青年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培养和造就尽可能多的各种专门青年人才。

我们用箭线将这组概念连接起来, 箭尾概念与箭头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青年→人才, 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本→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

我们可以用不等式将相关概念的数量比例关系表示为: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人才资本<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人才<青年。

二、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特征

1. 处于最佳年龄期。

青年思维敏捷, 反映灵敏, 创造性强。能快出成果、快出人才。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律系一年级学生约翰·威斯特于2007年17日当选为阿伯丁市副市长, 现年仅18岁。据有关资料统计, 从1500—1960年全世界的1 249名杰出的科学家和228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他们最佳创造年龄都集中在25~45岁区间。哥白尼38岁提出日心说, 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分别是22岁和28岁, 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发明电灯, 居里夫人31岁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 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1岁提出广义相对论等等, 这些重大的发明成果, 都是在最佳年龄段创造的。

2. 处于最佳创新期。

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和创新, 往往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高水平的发挥和创造。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 出现了大批年轻的“知识主管”, 他们担负着创造、使用、保存并转让知识和人才的重任, 年龄大都在30岁左右。例如哈钦斯, 30岁时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由于他的开拓进取, 成就了今日的芝加哥大学。中央农业频道和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于2007年5月17日发布2006—2007年度中国百姓创业致富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 26~35岁是创业者的最佳时期。本次抽样调查在全国28个省区市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 18~25岁年龄段的创业者占20.55%, 26~35岁时是创业者的最佳时期, 这段时期创业者人数超过一半;36~45岁年龄段的创业者占24.28%;创业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创业逐渐成为社会的新亮点。

3. 处于最佳向上期。

据研究, 人的学习能力30岁以前是上升的, 30岁左右进入或达到顶峰期, 35~50岁以后开始缓慢下降, 进入60岁以后下降较显著。年轻人学习刻苦, 积极向上, 奋发进取, 特别在当今信息社会, 他们处理问题积极稳妥, 对于人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坦然应对, 一旦选择合适的少数民族地区岗位, 绝大多数都能做出显著的成绩。

4. 处于最佳开发期。

青年人才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开发的时效性。古人说:“兰蕙不采, 无异蓬蒿, 干将不试似比铅刀。”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若储而不用, 或不能得到及时开发, 其才能就会荒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制度, 要使那些有专业知识的、年富力强的人, 被选拔到能够发挥他们才干的工作上。现在特别要注意从40岁左右的人中间选拔。

三、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策略

1. 树立正确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

增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的紧迫感, 克服“年纪轻不放心”的模糊认识, 树立“年轻才能有为, 才能成事”的新观念。年纪轻阅历少, 办事不稳重, 是一种自然现象。人才成长是一个过程, 年轻人经过一定的岗位锻炼之后, 便能积累经验, 克服不足, 最终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多年来, 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在开发人才问题上, 往往过分讲资历, 论年限, 优秀人才只得等待排座次, 使得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失去了发挥才能的最佳机遇。因此, 必须打破比级别、比辈分、比资历、比年龄的常规, 做到适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

2. 把握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开发, 应突出三项重点, 提高三个层次。

突出三项重点是:一是开发智商, 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政治思想素质、理性思维能力、领导管理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整体素质,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需要;二是开发情商, 情商对人才成功的作用约占80%, 少数民族地区组织人事部门应着重提高他们的人际协调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心理平衡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 使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在群体中建立良好的生存及发展空间;三是开发体力, 开发好体力, 保证人才健康显得十分重要。目前, 据统计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特别是40岁左右的人已成为一个疾病高发群体,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英年早逝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 我们为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创造一个科学健康的生存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提高三个层次是:一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行政管理的层次, 要把年轻的行政管理人才开发作为重中之重, 对优秀者适时提拔, 及时使用;二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教学科研开发的层次, 这也是调整我国教育科技人才结构, 实施教育科技创新发展后劲的希望所在;三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学生管理的层次, 推进学生管理、政治思想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建设学生管理、政治思想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即思想教育工作职业化队伍, 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年轻有为的后备人才。

3. 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机制。

创造一个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成长的识人、选人、用人环境。首先, 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识人选人用人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管理人才从竞争上岗、双向选择, 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以减少和杜绝论资排辈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教学科研人员要推行聘用制和合同制管理, 实行自主聘任, 可以低职高聘, 也可以高职低聘, 特别是对成果和业绩突出的35岁以下教学科研人员要敢于破格任用。还要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政治思想教育管理的青年人才, 除大力表彰先进外, 要尽力创造提升的机会和条件;对在发展教学科研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 要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申报政府特殊津贴和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参加省级拔尖人才评选, 不受学历、任职年限、身份等限制, 实行业绩与收入挂钩, 鼓励他们创新进取。同时, 要建立灵活规范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流动机制, 要放活条件, 简化人才流动程序和环节, 为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发挥自身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方法

1. 社会化运作方法。

所谓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工作社会化运作, 就是要实现由少数民族地区资助中心、人事部门、共青团组织共同牵头,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力资本营运工作的新格局。一方面, 要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高度来看待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如通过希望工程活动载体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解决贫困学生就学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要从市场形成和培育的角度来看待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如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事务发展中心等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中介工作机构,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本营运。

2. 动态性管理方法。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人才思想素质等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本, 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本经营工作, 必须树立动态发展的观念。因此, 应该动态的把握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思想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工作。如建立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信息库, 实行动态性管理, 并及时预测五至十年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状况。

3. 学习型要求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最终是知识的竞争。古今中外大量的实践证明, 学习是增加知识, 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因此, 必须要求和教育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的综合型、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这也有利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

4. 多维式发展方法。

所谓多维式发展, 就是指随着社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也呈现多样化发展, 原先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工作网络已远不能适应当代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工作者应该拓宽思路, 加强党团的外围组织建设, 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团体组织, 加强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社团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共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社团资源的整合力度, 在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社团之间的内部联系和交流的同时, 还应加强同其他领域协会的交流和合作, 将会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5. 开发式扶贫方法。

循环经济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 篇10

一、循环经济的历史渊源

工业革命以来, 超负荷利用资源和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 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 也给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带来一系列恶果: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面对人类生态和自然生态的这种退化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结局, 人们开始思考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于是循环经济浮出了水面。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初。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逊的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敲响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危害资源和环境的警钟, 引发了一场深远的绿色革命。

1965—1966年, 美国经济学者肯尼斯·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提出“可以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单程式’线形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增长方式。建立不会使资源枯竭和造成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这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早期代表。鲍尔丁也被认为是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

1970年美国举行了要求保护地球环境的大规模游行。1972年, 《增长的极限》一文向全世界发出了100年后经济增长将会因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而停滞的警告, 资源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引起全世界的注意。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1982年的《内罗毕宣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相继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1990年第一次使用“循环经济”一词。他们试图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资源管理规则, 并建立物质流动模型。由此, 环境和资源危机催生的循环经济思想, 其内涵也日益深化。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的概念从提出到实践已经在不同的国家有所发展, 成为当前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等都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比较多, 对于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也呈现出多样化, 世界银行在2004年一篇为《循环经济———一种解释》中认为, 很难对循环经济给出确切的定义, 但目前在学术界比较普遍认同的最通常的是指经济行为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具体来讲, 人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越来越形成共识:

1.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是一

场对传统的“资源利用-生产-废物排放”的线性式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的活动组成“资源-生产和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物质流动过程。传统的线性经济, 其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 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 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 是造成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根本原因。而循环经济则要求“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组织生产, 达到“低开采、低消耗、高效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 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一种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 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 循环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借助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认识, 特别是产业代谢研究, 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 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遵循其特有的运行规律———生态学规律, 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使经济体系与生物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相匹配的革新途径, 建立理想的经济生态系统:通过将不同的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目的;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 使系统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 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复合生态经济环境中, 社会、经济以及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组成要素得到整合、多极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的革命。

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着眼于整个经济系统, 将环境由经济外部性因素、制约因素, 移置到经济内部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促进因素, 并将其核心化, 从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层次,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因此,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良好的环境基础上, 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 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 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4. 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广义的循环经济指所有的社会生产活动, 包括经济、自然、社会的优化组合, 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 是以高素质的劳动力、高级化的产业结构、低污染的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等来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优化。它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追求这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这个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可以被理解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所涵盖的范畴相同。狭义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 是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为中心, 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从生产环节入手, 包含能源、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经济过程之内的循环使用、以及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排放等等, 兼顾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和互利。

5.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

“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 即3R原则, 是循环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准则和实际操作的基本原则, 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1) 减量化。是指在对输入端进行控制, 减少进入生产、服务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能源流量、废弃物排放, 用减少的原料、能源投入和废弃物的产生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⑵再使用。是指在从过程上进行控制, 使物品尽可能以初始的形式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 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尽可能地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和使用周期,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 (3) 再循环。又叫资源化原则, 是指在对输出端进行控制, 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再次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 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减少最终处理量。

6. 循环经济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的完整体系。

上一篇:电子电工电子教学下一篇:双师型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