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传统经济学论文

2022-04-21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时曾质问一位专业人士:“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危机?”一石激起千层浪,女王的问题在英伦三岛引起大讨论,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Academy)为此专门举办了一场研讨会,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知识经济传统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知识经济传统经济学论文 篇1:

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知识经济对经济学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增长,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缺乏必要的质量检验。因此,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 研究生 创新 培养模式

作为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它克服了以往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源,把知识创新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知识经济对研究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在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知识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科学技术上升为第一生产力,从而引起了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地位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研究生培养将产生根本影响。

1 新时期知识经济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1.1 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将使高新技术学科异军突起,而传统学科也将产生脱胎换骨的变革,同时各学科的融合也将加速进行,一改以往专业分工过细的旧格局。这将对研究生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将产生根本性变化。

1.2 知识经济时代将加快对人的知识化投资和知识化建设,社会劳动力结构中从事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人员将占50%以上。社会对人们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的研究生需要极为迫切,目前我国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适龄人口的10%左右,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至少要占到全国人口的15%以上,这种变化显然对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

1.3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折时期发挥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未来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对未来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我国目前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整个研究生教学体系尤其是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体系已经严重的落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

2.1.1 研究生培养模式陈旧。研究生培养就整个体系而言,基本上仍沿袭80年代初的师傅带徒弟的小生产培养模式,仍然是导师个人负责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组。

2.1.2 课程体系的更新比较缓慢,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不规范:部分课程内容严重老化,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学生难以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及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能。

2.1.3 入学考试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入学新生质量无保障。长期以来,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上是在二级学科甚至更细的层次上组织的,考试内容过于专业化,甚至琐细。这种考试方式是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不一致的。一方面不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技能基础,再者也造成了不同专业、方向之间学生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不利于入学后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在博士生招生中,由于所有的专业课程考试都有导师命题,不利于从制度上保证入学考试的公平、公正。

2.1.4 考试及答辩制度松弛。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存在严格的筛选与淘汰制度,课程考试基本不存在不及格:论文答辩,基本上由导师自己组织,尽管有的研究生的论文不合格,但却难以淘汰: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毕业生的质量,不得不规定了研究生必须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要求,而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却引发了新的不正之风。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入学考试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入学新生质量无保障;培养模式滞后,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内容老化:考试及答辩缺乏淘汰机制。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缺乏必要的质量检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只能寄希望于导师个人的学术良心和学术揉守,显然,这在制度设计上。是不合理的,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是难以为继的。

在这样的培养制度下,便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2.2.1 部分研究生不以研究为业,硕士研究生成为部分冷门专业或一般院校本科生改换门庭,提高就业能力的中转站,生源质量下降。部分硕士生在学期间草率应付课程学习及论文写作,不以研究为业,学术水准、研究能力下降,难以承担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质置下降。

2.2.2 非院校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在硕士考生中,来自政界、商界的在职考生增加,有的导师招生的硕士生甚至以这两种生源为主。这些学生基本上不以从事学术工作为学习目的,大多志在学位而已。公务,商务繁忙,使他们不能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遵守正常的学习秩序:志在学位而已使他们有更大的机理以非学术方面的努力去获得学位,这对于建立大学正常教学秩序、学术人才培养机制、师德师风建设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2.2.3 考试及答辩缺乏正确的淘汰机制,相反,却形成了倒逆机制和逆淘汰机制。在硕士论文阶段,硕士生往往将求职以及相关的东西放在首位,导师迫于压力,往往不敢严格要求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做论文,一再降低论文标准,在博士培养中,也出现了导师成为不合格学生的“人质”,为将这些学生送出去而大费周折的多多怪事。论文答辩中,评审专家及答辩委员本着对学术、对学生、对学位制度负责的态度,对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或质疑,往往受到误解。

显然,这种情况并非普遍,但却不容忽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既有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原有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作为更高要求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本无从谈起。

3 国外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借鉴

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两种,德国模式强调科学研究,没有规定的课程及学分,美国模式提倡科学研究和课程学习并重。目前一些西欧国家注意到,由于忽视课程学习,造成研究生基础理论和知识面不够宽广,影响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在

也开始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

德国和美国原来没有为研究生开设课程,现在研究生院开设了必修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不限于论文的范围。研究生一方面接受系统的课程训练,一方面准备撰写硕士论文。美国研究生教育是相当发达的,其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当高。国内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美国这一现象,普遍认为高要求宽领域的课程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绝大多数的著名大学对研究生有严格的课程要求,如MIT要求研究生一般要修读40学分。斯坦福规定研究生修读总学分达72学分。

以美国的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系的硕士项目每年招大约20~30名学生。第一年是标准化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每一门课要上一年。这些课程的考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课程结束之后,大约在5月、6月或8月、9月,有一个综合性考试(又称资格考试),考两门的内容。这是在美国念研究生的第一关。一般给两次机会,第一次没通过,还可以考第二次。这是作为一个研究生基本知识的考试,通常得分B以上才能通过。考卷上不写名字只写代号,以保障评卷时没有偏向者分也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个考试是要淘汰人的,有时刷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与此相比,很多欧洲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中没有这种考试。第二年选两个领域的专业课,一年后也要考试通过这两个领域。由于是分领域,这一阶段的考试人数就比较少了,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闭卷也可以口试。可以看出,头两年的教育模式是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写论文以前都受到一定的基本训练,并达到一个基本的专业标准。

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重科研、轻教学”。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唐敖庆教授曾指出:“我国研究生质量相当于美国的中等水平,与他们最大的差距是在课程学习上。”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力的基础,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美国从建立研究生教育以来,在坚持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美国研究生入学就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个人可以单独进行一个时期的科研,然后参加小组科研。科研小组有学术带头人、其他教授和博士后人员,通过集体攻关的形式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创新能力。同时,美国硕士研究生通过助教、助研得到大量教学科研实践机会。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是研究生的主要层次。是一种对教学和科研要求都很高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科研训练包括掌握科学工作方法,撰写研究报告,钻研本专业国内外有关著作,撰写并发表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章。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就要做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求体现出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能体现本学科领域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创新。博士的培养既不安排课程学习,也不要求学位考试,而主要从事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德国以运用科研培养研究生而闻名于世,并且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德国研究生只有博士教育一个层次,尽管博士生也参加某专业的研讨课,也允许博士生根据需要补修一些课程,但从制度上并没有课程或学分的要求,而是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提高博士生的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

日本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坚持研究能力和知识并重,硕士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都有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博士以科研能力培养为主,硕士以课程学习为主。

通过上述国外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介绍,不难发现,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无疑对我们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4 新时期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我国现行的经济学研究生培养制度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后建立的。近三十年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内容逐渐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经济学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希望在入学考试、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硕博连读生选拔、考试及论文评审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们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探索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全面转轨。随着社会对高等学校知识创新以及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贡献的期望值增大,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与之回应。

首先,目前我国具有研究生学位的知识分子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MBA研究生数量要增加100倍方能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因此可以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等途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其次,知识的快速更新使每个人都面临不断学习问题,自适性学习、动态学习和网络学习等能力日趋重要,研究生教育必须提供广阔的个性化空间,以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

最后,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规格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包括: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化、培养途径的多样化、研究生指导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论文形式多样化等。

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回应都证明,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层应该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对研究生自身的要求,在以往条件下那些几乎一成不变的管理、操作思路和制度、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分析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入手,探讨基于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并提出若干改革构想:

4.1 从2008级起,在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中,实现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全员统一考试。为保证考试的公证性和保密性,制定了相应的出卷及改卷规则。

4.2 加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经济学基础理论平台课程建设。从2008级研究生开始,为全部经济学研究生统开各种经济学基础课程,并对课程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课程将采用国外大学及国内知名学府的经济学硕士级别的优秀教材。并聘请在省内外有较高学术造诣,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承担。在研究生统开课程教学上,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试卷,同一密封流水改卷。在考场管理上,将采取与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类似的考场管理制度。每次考试,实行行政、党委分管领导亲临考场,或主持考试,或巡视考场。

4.3 加强经济学硕士论文的全员匿名评审制度。过去,我们都是抽取部分学生的论文盲审,从2008年起,我们将加强经济学硕士论文的全员匿名评审制度,并启动全省乃至全国部分省市的专家库,并编制随机抽选评审专家。

4.4 加强经济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我们将在每月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一次。组织大量学术讲座及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此同时,研究生经济学会也将组织各种学生的学术活动。

4.5 启动经济学研究生教材建设计划。在过去我们对研究生的教材几乎没有统一的规定,从2008年起,我们将通过统开课程的基础上。组织研究生统开课程教材的编撰工作。

4.6 以科学研究来实现经济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近几年,迫于就业的压力,研究生已不再是所谓的“研究”生,学生普遍轻视科研,以致于毕业时能力不足。我们将大力配合学校科研部门开展各种研究生科研项目以及实行导师带研究生深入项目机制。并要求每位研究生在毕业时都能自主申请项目一次并参与导师项目一次以上,并将此要求作为毕业的要求。

作者:赵德海 上创利

知识经济传统经济学论文 篇2:

知识经济是虚拟经济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时曾质问一位专业人士:“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危机?”一石激起千层浪,女王的问题在英伦三岛引起大讨论,英国社会科学院(British Academy)为此专门举办了一场研讨会,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2010年7月25日,包括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蒂姆贝斯利(Tim Besley)、伦敦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彼得埃内西(Peter Hennessy)等一批顶尖经济学家联合署名给女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表达了歉意,并解释了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家成功说服各国政府并让自己也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握控制风险的有效办法,而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人们一厢情愿和傲慢自大的最佳例证”。

经济学家一点不冤枉。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丹尼尔·罗德里克所言:“当前的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经济学家的问题。”当世界出现变化,而我们对它的表述的经济范式保持不变,随着变化的加速,真实的世界与我们理解的世界的鸿沟就会越来越大,危机随之而来。在危机中,要么是范式,要么是墨守范式的那些人被当垃圾丢掉。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萧条抛弃了“胡佛自由放任主义”,而滞胀则让“凯恩斯主义”声名扫地,世界金融危机又意味着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

传统经济学的终结?

1992年,弗朗西斯·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这本专门为高度集权僵化的前苏联模式写的挽歌,却以“终结论”的惊人之语而风靡全球。我们用“终结”这个词,并没有福山式的矜持与骄傲,我们只想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对传统经济学的怀疑和失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尤其是17世纪晚期以来,在以笛卡儿、牛顿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和理性精神的引导下,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传统经济学代表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剑与犁的乐观主义精神。正如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中描述的那样,“随着这些新思想而产生的第二次浪潮财富体系最终带来了工厂、城市化和世俗主义。它将矿物燃料能源和要求反复进行重体力劳动的蛮力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它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大众教育、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在这种旧的实证主义的判断与分析范式中,遵循一种线性思维,把动态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归结为原因和结果,即小的诱因导致小的效果,大的诱因导致大的效果。古典经济学只关心两个问题,要么增加资本,要么增加劳动。

传统经济学成功地将数学模型引进,并利用它来测量一些东西。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只要测量出物质、能源、时间等几个参数,就能准确地推断出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然而传统经济学的这些优势越来越遭到挑战。今天我们创造的价值当中,有一半以上是不依赖或者用很少的物质和能源创造出来的。今天的新经济当中存在着一种测不到测不准的新的要素。这个新的要素使传统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挑战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以下问题:为什么很多低资源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瑞士要比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尼日利亚、巴西、俄罗斯人均收入水平高?为什么股神巴菲特只在传统行业中炒股而不敢涉足科技股尤其是网络股?答案就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今天,知识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广泛而深入地改变了世界。据世界银行统计,以知识经济为主的全球服务业总规模已超过全球GDP的70%,全球约有超过三十亿的人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德鲁克认为知识经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社会,而不仅仅是第三次浪潮。1993年,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工业社会已经进入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知识将成为唯一重要的资本,劳动者与资产者之间的阶级对立消失,或者发生根本转变。在2002年出版的《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德鲁克进一步指出,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是下一个社会的主力军。

博伊索特在《知识资产》一书中解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基础,阐明了用知识替代物质,更多的知识,更少的物质来实现资本替代的基本观点,探讨了知识成为资产的可能性。

知识经济是虚拟经济

知识成为资产,实际上是知识把物质和空间虚拟化的过程。与物质能源相比,知识是非对抗性的、无形的、非线性的、可编码的、易携带的、可压缩的、易泄漏的。这些特征,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虚拟性。虚拟性意味占据着更少的空间,甚至不需要空间,意味着消耗了更少的物质能源甚至不需要物质能源,意味着脱离了空间接触的更紧密的联系。知识经济是就内容而言的,是指以知识为资产的经济,虚拟经济是就形式而言的,是指通过虚拟的方式实现知识对物质能源的替代。

虚拟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塑造了新的社会、新的时代。在理论层面,虚拟经济首先是一种思想的经济,知识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创造可操作性的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唯一手段。虚拟经济是软的,权利不再依附于暴力、资本,更多的是依靠知识获取,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平等。虚拟经济是网络经济,这主要体现在人的流动性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几率上,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虚拟经济在社会方面表现为碎片化的过程,文化认同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过往坚固的东西在被融化、打碎的过程里。虚拟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一种文化,文化认同的亲近感可以降低信用成本。

在操作层面,虚拟经济改变了工业社会的劳动、管理、交换和资本的基本形式。劳动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管理不是管制,而是合作和协作,交换的不再是占用空间的物质,而是消耗时间的数字,资本不再是容纳物质的空间,而是承载知识和服务的时间。

实际上,虚拟经济是对工业社会弊病的系统纠正,是在总结人类所有知识的基础上的一次生活方式创新。是对人类固有生存方式的总体反思和创造性破坏。从而真正找到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价值、意义和位置。

德鲁克走得更远,他认为传统的跨国公司迟早会被网络交易所取代。电子商务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修理、零件以及进行维护。它需要一种与传统跨国公司完全不同的组织、思维、高层管理以及对绩效的不同定义。德鲁克警告说:“你不能以制造业公司的身份生存下去,你必须变成以流通为基础的知识公司。”

德鲁克通过观察制造业取代农业历史,发现了制造业的矛盾,并预言服务业必然会取代制造业,成为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主要角色。诚然,在制造业取代农业的革命中,尽管现代种植技术使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率大为提高。但是制造业本身却出现了与蒸汽机、铁路等重要发明不甚相关的新产业,例如电报、摄影术、光学设备、农业设备等等,从而导致制造业以数倍于农业的速度迅速扩张。今天,更多知识的运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与此同时,知识产业已经展现出了数倍于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而且完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20年会出现许多新的产业,并且只有其中少数的产业会源于信息科技、电脑、数据处理或互联网。例如德鲁克提到的生物技术以及养殖渔业。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硬件经济”的衰微了。(作者为价值中国创始人、众融中国总会创会会长)

作者:林永青

知识经济传统经济学论文 篇3:

我国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关系研究

摘要:大自然已经以残酷的现实昭示人类:经济发展的惟一选择是与环境和谐相处,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宏观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主体企业绿色行为选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企业是否选择绿色经营取决于这种行为给企业带来的绿色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传统经济学研究企业竞争力时假定企业是一个个同质的“黑箱”和“理性的经济人”,即通常假定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服务是完全相同的,而且都以纯粹的经济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这种假定前提有明显的缺陷,无法解释现实企业绿色竞争力的问题。因此,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时要提出企业“社会生态经济人”的假定,即要求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达到统一。企业绿色经营受制于企业本身、市场需求、绿色产业环境、宏观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内、外因素的结合,最终表现为企业顾客能力的强弱。

关键词:宏观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生态经济人;绿色竞争力

前言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的确,生态环境供奉着人类,但也可将人类推向生命的边缘;天雨滋润着万物,也可淹没人类的收获;地动从洋底托起大陆,也可将高楼大厦夷为平地;火焰照亮人类文明之路,也可将人类五彩文明化为灰烬。人类在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饱尝了自身所作所为招致的苦果:黄沙漫天、洪水滔滔、资源枯竭、瘟疫肆虐……当人们还在奢谈是否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时,大自然已经以残酷的现实昭示人类:现在已经到了必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时候了。人类已经没有资格和能力与环境讨价还价了,惟一的选择是寻求人、社会和自然的共同支点,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企业绿色竞争力

(一)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主体企业绿色行为选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种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不惜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枯竭、气候异常、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寻找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必然。而企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现代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单位。因此,企业的绿色经营就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微观之根本,要求企业从过去逃避、抵制和被迫承担环境治理的社会责任,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然而,企业的本性是“经济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其第一位的目标。因此,企业利润的大小直至决定它的行为选择,这也成了宏观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决定因素。

(二)企业行为选择取决于绿色竞争力的大小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独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相互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由此可见,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从他们的物质利益矛盾中产生的一种强制力量。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主体都必须在这种强制力量的压力下寻求生存。而企业抗衡这种力量强弱的能力就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所在,我们一般把这种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企业的行为选择要考虑承担环境责任,我们把此时企业的竞争力称为企业绿色竞争力。在市场中,企业会选择竞争力较强的行为来与竞争力对手抗衡。因此,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是否愿意长期进行绿色经营的关键。

二、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的假定前提

(一)经典经济学范式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前提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企业竞争力,一般存在两种假定:

1.企业是一个个完全相同的“黑箱”。传统经济学假设企业都是原子型的实体,一个企业同单个个人没有实质差别。其基本假定都是“个人和企业都是理性的,所有个人决策和各个企业的行为都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的,至少在经济决策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样所有的企业都被假定为是输入一输出原理完全相同的“黑箱”,即所有的企业“黑箱”都按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进行决策。在经典经济学分析中,通常假定相互竞争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服务是完全相同的,为一种“高度抽象了的产品”,这样竞争力的高低就在于哪个企业提供的产品价格更低。

2.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研究企业理论的假定前提,它是指从利己出发的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或法人。“经济人”假定只强调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社会利益则基本不予考虑,对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基本也不予考虑,这就助长了厂商和消费者在生产生活中的不持续行为。在涉及代际利益的问题上,经济人假定对同一代人组成的社会利益都不考虑,更谈不上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世界上任何国家、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可见“经济人”假设与企业绿色经营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二)这种假定前提在研究绿色竞争力时的局限性

1.“理性经济人”假定前提为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可持续性,与绿色经营本质完全不同。理性经济人假定只强调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收入最大化,最大限度地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既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更不考虑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及全体人民的生态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又同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是生态利益发生冲突。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定基础上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利己主义,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外部不经济的经营方式,这就必然使企业生产经营只讲经济利益,不讲生态利益,并采取掠夺性经营和过量消耗环境质量来发展经济,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企业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既不为当代人的长远利益着想,更不为后代人的长远利益着想,做出只顾眼前利益,损害当代他人和贻害子孙的事情,也导致企业发展的不可持续。

以这种假定为前提建立的企业发展模式(暂称为传统发展模式)仅仅考虑企业的局部的、短期的、经济的利益而置社会的、整体的、长远的、非经济利益于不顾。它用公式表示为:原料——产品——废料,它以排放大量废料及污染环境为特征。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都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绿色经营是一种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企业效

益三者共同提高的营销模式,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也正是以三效益为目标的。因此,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就要对“经济人”假定这一前提进行修正。

2.企业同质性假定与现实的不适应。对企业绿色竞争力进行研究,就隐含着一个前提:不同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性。现实中,竞争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在大类上是相同的,因而具有替代性(有替代才有竞争,才有竞争力问题),但不同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又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导致了消费者会对一些企业的产品更满意。在这种经济学理论分析中,“产品”一方面具有同质性和替代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异质性(质量、功能等),而异质性意味着不可替代性,异质性越强,替代性越弱,竞争性越小,完全的异质性意味着没有替代性,因而不具竞争关系。所以,从经济学理论上研究企业绿色竞争力,就是研究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化程度对竞争力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在两种产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之间以及替代性和非替代性之间作一个程度适当的假设。绿色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很强,其竞争主要在于成本,而与非绿色产品之间有很大差异,因而这不仅是价格竞争,更多的是差异化竞争。

(三)本文观点——“社会生态经济人”假定的提出

在前面分析基础上,可以看出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中,都要对传统经济学假定进行修正,否则很难对现实企业的绿色经营行为做出准确判断和引导。近年来,关于企业的异质性逐渐得到肯定,企业被认为是具有复杂内部结构,而且决策和行为差异显著的有机体。人的信仰、道德、知识、理念、企业文化等都被视为影响甚至决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的异质性得到肯定,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根源就找到了原始性的起因。但是,关于企业的“理性经济人”假定,仍然在盛行。

企业在进行绿色经营时,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因此,必须把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引入现代企业理论,拓展和修正经济人假定,确立社会生态经济人的新观念,将现代企业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所谓“社会生态经济人”是指经济行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仍然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但这必须在促进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过程中,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不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的代际公平中实现。_3]这实际是社会人、生态人、经济人三者在一个企业中要得到有机结合,要求企业树立“绿色效益观”。即要求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达到统一。但是,三者要达到统一,需完善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环境污染问题,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就是一个“公地悲剧”问题,即“外部性”问题。即就是当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使他人受到额外的成本或收益,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经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而进行补偿时,外部性或溢出效应就发生了,而且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反映出来,噪音、废气、灰尘、污染这类现象在经济学中就是负外部性问题。因此,环境保护的实质是外部性内在化。由于这一典型的“外部性”因素的作用,就必然会造成私人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社会成本(社会总耗费)之间及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所以,要实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就需要社会的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可见,有效的所有权制度就是使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的基本条件,它有利于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是环境保护市场化运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生态经济人”这一假定真正实现的前提。

三、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根源探究

(一)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理论梳理

企业绿色经营和一般经营有着共同的竞争基础,因此,绿色竞争优势和一般竞争优势理论来源基本相同。通过对各种理论流派的梳理,可以看出已形成对立的两派,即竞争优势“外生论”与“内生论”。

1.竞争优势“外生论”。该观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由企业外部的某些变量所决定。这种观点在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学及企业经济学中都有反映。

2.竞争优势“内生论”。根据竞争优势外生论的逻辑推导,同一产业内的所有企业的赢利状况应该基本一致,但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李普曼和鲁梅尔特(Lippman and Rumelt)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力量,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由此产生了竞争优势内生论的观点,即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于外部市场力量,而应当是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在寻找这种特殊因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资源经济学派、能力经济学派、知识经济学派、创新经济学派等。

(二)纯粹“外生优势理论”和“内生优势理论”的不足分析

1.“外生优势理论”对企业竞争优势解释的不足。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是由诸如产业集中度和成本结构等要素驱动的。这种以外生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分析,明显地没有考虑到企业异质性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这种分析隐含了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产业内的企业或战略集团内的企业是同质的;二是即使一个产业或集团内存在异质性,也将由于企业在实施其战略时利用那些具有高流动性的资源而致使消失。因此,外生理论忽视了企业内部因素,在现实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2.“内生优势理论”的质疑及其局限性。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的专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积累、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然而由于技术与知识的外部性,科技的发展会使得内部专有资源越来越容易被模仿,而且顾客需求差异向多样化与分散化发展大大增加了专有资源被替代的风险,此时的专有资源成为可替代和不稀缺的,那如何解释竞争优势的差异?如果企业在不同时期依据专有资源的变化而重新界定它,便会出现路径改变,那么企业依靠什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些理论强调竞争优势是内生而非外生,那又如何解释外部环境、产业结构与竞争者已在市场中获得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影响?

(三)企业绿色经营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

1.所处产业特点分析。绿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最近几年才逐渐得到发展。有关绿色技术的研发体系不完善,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此时产业选择的绿色技术标准也不确定。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导致消费者对绿色项目及产品的出现及产生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没有成型的竞争基础。产业内的企业没有“正确”的战略被公认,用不同方法生产不同产品结构的绿色企业在产品市场定位、服务、价格等方面正摸索着不同的策略,导致战略选择也不确定;企业对竞争对手、顾客特点和处于新兴阶段的产业条件等只有有限的信息可供参考,没有

一个企业明确知道竞争者是谁,可靠的绿色产业销售量和企业市场份额的信息经常无法得到。由于更广泛的原因,绿色设备及技术的开发、绿色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共同造成了相对绿色产业能够获得潜在收益的较高成本;大多数消费者为首次购买者,甚至一部分人仍没有购买绿色产品的意识。这对于企业来讲,既是风险又是机会。

绿色产业是一个带有公益色彩的产业,它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这个产业及留在产业内的企业,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它们有很大的影响。而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讲,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游戏规则的,全部规则都必须重新建立,缺乏规则既是风险又是机会。企业可以在产业基础经济性和资源的限制范围内,试图在生产方针、市场营销方法或价格等方面建立游戏规则,以使自身获得长期、有利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绿色竞争优势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惟有内外结合,企业才可获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的绿色经营具有竞争优势。

2.所处竞争环境分析。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始终坚持四种价值观: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二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四是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Patricia B.Seybold在其新著《顾客革命》(The Customer Revolution)中也为我们预见了“顾客经济”(customer economy)时代的来临,并提出以顾客经济为轴心的三大原则:顾客主宰原则、关注顾客关系原则、重视顾客经验原则。的确,顾客经济正在大范围取代传统的产品经济、服务经济而渗入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此时竞争范式在服务趋同的推动下由传统的以技术、产品、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演化为顾客竞争,顾客将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

(四)本文观点——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内、外因素的结合。最终表现为企业顾客能力的强弱

1.政府在提升企业绿色经营能力方面的角色界定。从前面分析可知,企业绿色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经营模式,它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效应。而个体经济效益的追求仍是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经济活动的实际向导,它与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矛盾形成了绿色经营的障碍。克服这种矛盾,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克服我国绿色经营障碍的根本出路,也是企业提升绿色竞争优势的基础。从绿色经营提出的背景来看,绿色经营实际上是在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和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日益觉醒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营销对象的消费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以及作为社会公益压力集团代表的政府从全社会与环境的利益出发,而对企业经营提出的“绿色”要求。但作为绿色经营实施主体的企业究竟是否选择绿色经营,则并不以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企业的本性是“经济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其第一位的目标,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企业一般难以主动顾及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相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是力图转嫁外化成本而内化收益,以期最大化其利润空间。只有在受到来自消费者的市场压力和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压力集团的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企业才会被迫在经营过程中兼顾消费者和环境的利益,并将二者作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条件。这两个方面的压力愈大,则企业兼顾消费者和环境利益的程度就愈高。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是否选择绿色经营以及实施绿色经营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消费者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公益压力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状况。所以,在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的初期,政府毫无疑问要在这一行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是倾向于增加供给还是倾向于环保,将对企业绿色经营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绿色经营”在我国更主要的是一种宏观经营活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相对而言效果最好、成本最低)应当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实施绿色经营的战略选择。诚然,绿色经营的主体始终而且只能是企业,绿色经营的现实进程最终要由企业来实施和推动。为此,企业应当从经营观念、战略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地转变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促进自身的顺利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绿色经营的成效,即绿色经营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的强弱,取决于政府、公众、企业三元要素的良性互动。

2.顾客能力理论的提出。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政府推进企业绿色经营只是初期的行为,从长远来讲,政府、公众、企业三元要素的良性互动才是企业提升绿色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而且在顾客经济环境下,顾客在决定市场规则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积极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和竞争活动。因此,顾客能力便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所谓顾客能力,即顾客拥有的经济、知识和技能所能产生的效用(包括对企业和对个人),以及他们自愿学习和体验企业行为和积极与企业对话的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五方面:(1)经济能力,又称顾客盈利能力,指企业顾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即其作为企业顾客的时间长度内为企业贡献利润的能力。这取决于顾客的经济购买力、合作能力和品牌忠诚度等多因素。(2)知识能力,指顾客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学习、尝试与创新的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综合函数。一般来说,客户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而是主动地参与创造产品和价值的过程;企业同样也要积极有效地采纳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真正满足客制化需求。企业应将客户视为企业知识的源泉和组织学习的动力,强调如何整合和分配知识资源以支持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而实现企业客户知识能力独特的、核心的竞争优势。(3)创新能力,指顾客学习和实验的欲望给企业带来的优势。我们知道,每个顾客独有的能力取决于顾客的智慧和经验,这一点是其他顾客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由企业通过任何方式来提高。现在的顾客不喜欢被当作销售数字,他们希望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营运流程,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参与。作为企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公司开放给最支持自己的顾客,让顾客成为公司整体创新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为公司激发出一股庞大的能量,这股能量足以催生新产品与服务、开发新市场、规划出更扎实的新营运模式。(4)合作能力,指顾客主动参与企业经营、提供修改意见及购买产品的意愿强烈程度。合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顾客与企业能否形成长期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企业发展客户与企业及产品之间建立新的连接交往,以提高顾客品牌忠诚度并巩固市场,促进产品的持续销售。(5)沟通能力,指顾客主动与企业沟通、提供有关产品消费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大小。这就需要企业提供使顾客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能够准确指出产品的缺陷(如投诉)、能够或有条件使用沟通所需的工具或平台,做到积极与客户交流和沟通,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客户对已售

产品的反馈情况、客户对产品改进的建议等,这些信息可以给企业生产以指导。同时,能及时了解客户的期望,迅速地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以速度制胜。

从以上分析可知,每个顾客独有的能力,取决于顾客的智慧和经验,这一点是其他顾客无法替代的,也无法由企业通过任何方式来提高。这实际是基于外部市场环境和核心能力的有效延展,是企业竞争中内外资源的一种整合。其本质是企业核心能力在顾客竞争中的外在化,这一外在化的过程包括对顾客能力的攫取、维护、开发和有效使用。在这一竞争形态下,有形资源不再成为阻碍企业经营的“瓶颈”,只有代表市场需求的顾客能力才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源泉,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特别是优质的顾客能力不仅为企业创造超额利润,并且能为企业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顾客竞争是竞争范式的终极,至少是一个阶段的终极。因此,顾客能力联结了产业(市场)结构理论和资源优势理论(尤其是核心能力理论),体现了内外结合的视角,这样就克服了内外生理论的局限性。因此,在竞争性市场中,企业只有合理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内外部经营资源,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绿色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6-18.

[3]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25.

[4]白艳.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探索[J].中国商贸,2009(17):60-61.

[5]彭秀丽.基于竞争优势的内生型技术创新路径[J].软科学,2009(10):87-91.

[6]余光胜.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J].经济管理,2002(20):10-16.

[7]周权雄.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与创新突破[J].改革与战略,2009(9):193-196.

[8]王廷科.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4):56-62.

[9]唐跃军,袁斌.顾客能力及顾客能力导向的竞争[J].经济科学,2003(4):109-119.

[10]何国正,陈荣秋.新产品研发中的顾客能力价值排序[J].统计与决策,2008(4):187-189.

作者:赵云君

上一篇: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股市策略与经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