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2024-04-27

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通用6篇)

篇1: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根据杨小凯教授11月16日讲座整理)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现在对网络经济兴起以后经济学应该怎样的回应主要有两个不同的可能性: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Varian,他现在应该是在加州大学商学院还是信息系,反正是当dean的。他有一个网站,他和Shapiro 他们几个人也是在搞网络经济学和电子商务经济学,他们的观点是认为经济学没有变,网络经济虽然兴起了,但经济学没有变,所以原来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网络经济学。他们也出了一些书写一些东西,他们的分析方法基本上是原来主流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他们特别强调信息问题、不确定性、对策论等。他们的基本立场是经济学不需要做什么大的改动,只是说把原来的一些分析方法,主要是边际分析方法用到这个网络经济的分析,甚至可以把原来的一些模型作一些新的解释,原来说是卖一般产品,现在说是卖信息产品,同样的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啦,有这个道德风险啦,有逆向选择啦,有这些问题。

但是,我的看法跟这个不一样。我们也搞了一个网站,我们的看法是,网络经济学的兴起对经济学形成了一个很严重的挑战。当然我们也同意他说的观点,即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该是一致的,能分析没有网络经济时的经济现象也一定能分析网络经济。但是我们觉得经济学原来的边际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没有网络经济时的经济现象本来就有问题,本来就不够,网络经济起来以后就更加突显了这个问题。网络经济的兴起使传统经济学,特别是边际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更加明显。所以今天的题目也说网络经济对这个经济学的一个挑战。如果从这个观点来看,要应战不是说用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就能应战的,而是说经济学本身要改革,要升级,才能够分析现在的所谓的新经济。这里有两点要说明的,一个是新经济有时候并不像现在国内炒的那么新,也就是说它跟旧经济有连续性,有些东西你本来理解旧经济没理解透,然后这个新经济起来了,你总要赶赶时髦,想要制造一个卖点,把有些不那么新的东西故意说的很新,这是一种偏向。从这个角度来说,Varian他讲的那个也有一定道理,他是强调新经济没有一般人说的那么新。另一方面呢就是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新经济旧经济,它的边际分析方法都不够用,所以在你强调新经济和旧经济的共同点的时候我们也要强调一点,就是网络经济的兴起使传统经济学的这个局限性更加清楚,因此在这点上说新经济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今天呢,我主要是想来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边际分析处理网络经济不够。边际分析在经济学和数学上来说就是一种分析所谓内点解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最优。现在一般搞经济学和搞数学的人,或者一般搞工程的人都同意我们要用数学优化问题来描述自利决策,就是用一个数学规划问题把一个目标函数在服从一定的约束时最大化,用这种问题的解来代表自利行为。有个目标函数,有个约束优化过程,就是有一个自利决策的过程。

但是优化有很多很多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叫做古典数学规划,另一类是非古典数学规划。古典数学规划的基本假定就是假定最优决策是一个内点解。内点解,如果要用非数学的语言来说呢,基本上就是中国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也就是它基本上都是决策中间都有两难的冲突,有好处有坏处。我们说机会成本就是说你要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你要吃午餐就一定要付钱。午餐吃到了就是这个好处,要付费也就是你要放弃一些东西,这就是坏处,这种好坏处之间就有两难的冲突,你要折衷选择一个最优解,比如说午餐吃的太多得不偿失,成本超过你的好处,午餐完全不吃肚子饿,增加的成本比增加的效用要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吃。完全不吃是不对的,吃很多也是不对的,这个中庸之道就是找最优的,这一顿饭吃多少花多少钱,这个东西使效用在服从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这是中庸之道。那中庸之道就是说最优决策既不是把你的钱全部花在吃这个午餐上,也不是一分钱不花在这个午餐上,它既不是零也不是所有的钱都花在这里,所以它是叫做内点解。内点解就是一个中间的解,既不是它的最大值,也不是它的最小值,是它中间通过这个最优折衷两难冲突找出来的解。所以古典数学规划的特点就是叫做内点解。内点解的一阶条件就叫做边际条件。你们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都是内点解的一阶条件。

另一种数学规划叫做非古典数学规划。它是说最优解不一定是内点解,允许所谓角点解。什么叫角点解呢?角点解就是说允许最优决策值是零。比如说有一千种食品,有馒头啦、包子啦、小米粥啦,这个那个,一千种东西。你只要吃其中的三种、四种、五种甚至十种,其余的九百九十种你都不吃,也就是那个消费量是零,这个就是角点解。古典数学规划是不允许角点解的,等于说你所有可吃的东西每一样都要吃一点点,这个是很不现实的。而非古典数学规划就比较像我们真正的现实决策,它只是吃其中的一部分,有一些就是零,零就是有角点解。所以这是角点解的问题。角点解是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我刚才说的这个吃饭的例子,哪些东西吃,哪些东西不吃,就是说你在一千种东西要选十种,有多少种可能的选择呢?有几亿种可能的选择,就是一千种东西里面只选十种,但是哪十种就有不同的选择,这个选择有上亿,比如说,一千种里面只吃三种,那就更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决策是很难做的。但是你会说,我就是昨天吃什么,今天吃什么,其实蛮容易做这个决策。那我们再举个例子,同学们上大学的时候要选专业,这个选专业就是一个角点解,比方说你选经济学专业你就上微观、宏观、计量课,那最优值,所谓花在这三个课程上的最优值就是正值;你不去化学课,不去物理课,那它们那里几十种课程都是零值。所以这个选专业就是选一个角点,也是一个很难选的。你想想你报考大学的时候可能花了很多脑筋到底要选什么专业。这个选专业很重要,你比如说是文科理科,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商学院好还是经济学院好,这个决策做的对还是不对对你将来的命运影响是很大的。你与你高中同学比一比,由于现在进大学后选了不同专业,十年后命运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选专业是个很难很难的问题,比边际决策要难的多。边际决策就是你选了专业以后,在选的专业之中哪些课你已经决定上了,决定已经要上的课,我有限的时间在这些课之间怎么分配,这就是一个边际决策,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也就是说,边际决策就是已经选定专业以后把有限的时间在要上的课之间怎分配,而超边际决策,或者是有角点解的决策,就是选专业。所以中国人“”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个就是超边际决策的错和对,它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

这个跟我们网络有什么关系呢?超边际决策是yes/no决策,就是说你对哪个专业说”是“,你就是要去选那个专业,对哪个专业说”不“,你就不上它的课。这个女孩子对这个男孩子说”Yes“,对那个男孩子就一定要说”No“,是吧?这个说yes/no决策就是超边际决策。这个网络就是一个超边际决策,你跟谁连还是不连,就是Yes/No的决策。这个是超边际的,它不是边际性的决策,边际决策是how much,就

是说你花多少资源在这个活动中,这是边际决策。而连还是不连,我跟他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女孩子对这个男孩子说Yes对那个男孩子说No,这个就是超边际决策。网络决策肯定是个超边际决策,对不对?因为它是一个连和不连的决策,是一个说Yes or No的决策,不是一个说所有的东西我都连,只是说有限的时间在不同的东西上花多少时间。网络的特点就是几乎世界上的人跟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可以连,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搜索引擎,就是因为可以说yes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对每个说yes,因此只能对其中很少一部分说yes,所以它就是一个超边际决策。

这种超边际决策的特点就是最优值在不同的网络模式之间是非连续的,它是从零到一个正值之间的这样一个非连续的跳跃,边际决策中我们都知道假定这个函数是连续的才可以微分,才写得出一阶条件。而超边际决策就没法微分,它的最优值是非连续的,跳来跳去的,用数学的话来说就是超边际决策是要搞组合数学,就是它要把所有网络模式所有的组合都要考虑,这个当然比边际决策难多了。所以如果你了解边际决策与超边际决策的差别,你就会了解用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真的没有办法分析网络决策。因此我们说的严重一点,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提出了一个命题--经济学要重写,就是原来的这个边际问题要重写。中国不是翻译了很多曼昆、斯第格里茨的书吗?在那些书里面头一句话就是告诉你经济分析就是边际分析。现在这个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这个命题形成一个挑战。也就是下一代以网络经济为基础的这种分析方法再不能说经济学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现在是要超边际分析。这个不但对现在的网络是对的,而且对过去的,就是当没有电子网络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市场其实也是网络,市场的本质就是一个网络。你在决定买什么不买什么,这就是一个超边际决策,所以这个超边际决策也不是光适用于网络经济,它适用于原来的没有电子网络时代的任何市场网络的分析。但是只是说以前因为数学上的局限人们不重视这个超边际决策,只是重视这个假定什么东西都买的问题,这个决策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网络决策除了超边际决策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是电子商务。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叫做非人格的网络决策。什么叫做非人格的网络决策呢?也就是说像搜索引擎,像E-mail的服务,提供这种服务的公司有几千家,有两三千家,也就是说这些人他没有办法控制价格,所以这是非人格网络决策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当你去连接的时候,你是用Hotmail,用America on line,还是用什么东西,你并不是很在意,你只是在意它这个服务。我有时候找一个搜索引擎,我不是说非要那一个搜索引擎,也就是说它是非人格的。你只是关心它给你提供的这种服务的种类,至于这个提供服务的人姓字名谁呀,你不关心,这就是非人格。

这两个,一个是非人格的网络决策,一个是用超边际来做网络决策,这两个特点是传统的旧经济里都有的,只是经济学家一直不注意它。那么最近我们,就是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Garibic,Sherimonson 还有我们自己,发展了一个文献,这个文献是说非人格的网络的超边际分析,有时候也叫做所谓内生专业化,内生的分工网络的超边际分析。超边际分析这个词是1962年Buchanan,也是得诺贝尔奖的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这个词是他先提出来的,它的一些技术实质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很多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其中一些重要的经济实质是华裔经济学家解决的,比如说非人格的网络经济超边际分析这种模型中的均衡存在性定理是几个华人,包括周林,姚顺天,还有一位原来北大的学生叫孙广正,我们一起还有别的一些人把一些纯理论问题都解决了,也就是说超边际纯理论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边际的Aulun Debreu的水平,就是纯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过去A Debreu研究这种不重视超边际分析的这种模型,他解决了一些理论问题,存在性问题啦,它的福利意义啦,就是所谓第一福利定理,第二福利定理,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在超边际分析里面都解决了,最近两年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一些是超边际分析能操作的一些关键性定理,比如说,上过我们课的同学都知道没文定理,那个角点解的个数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办法分析,然后要有一些定理使得这个东西用组合数学的方法可以分析。这些理论新的问题都慢慢的解决了,当然这个因为很新,有很多东西还有待解决。

这个东西发展起来以后就特别适合分析网络经济,网络决策,因为网络决策是超边际决策,连和不连的决策,所以用这些东西来分析。以前用边际分析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包括Varian和有一个搞网络外部性做了很多的叫做Machoal Kess Shapiro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结论,就是说当有网络外部性的时候市场一般是失败的。但是我们有了超边际分析方法以后就发现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利用网络效果,在给定网络的情况下分配资源是市场的一个比较次要的功能,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网络效果,而且是价格制度最重要的功能。以前说价格制度就是分配资源,这种东西要生产多少,那种东西要生产多少,网络它没有办法解决。现在超边际分析的这些理论工作建立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价格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网络效果。

网络效果现在的研究有几个方向,一个叫做策略性网络决策,这个有一个文献,这文献虽然不大也有蛮多文章,就是基本上是用对策论的方法,有的是用合作对策,有的是非合作对策的方法研究这个网络是怎么形成。但这个文献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们的这个网络决策里面没有价格而且没有数量,它就是有点走极端。以前你们研究网络决策只研究价格、数量,它就不研究价格,也不研究数量,只研究连和不连的这种决策。这是一个文献,这个文献得出结论是这种网络决策是没有效率的,就是说市场上利用网络的效果不行。那我刚才说的超边际分析的文献发展起来以后,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传统的数量价格理论,资源分配理论跟这个网络决策合在一起了。因为你想一想,市场的价格肯定是跟给定网络的情况下每一个人买多少有关,而且如果说所有的人都不买一种东西,也就是一个角点解。都选择一个零购买量,那这个东西价格就会很低,对不对?实际上这个买和不买就是一个超边际决策,从零跳到一个正值,所以当你决定什么都不买的时候就根本没有网络,什么东西都没有价格。当有一些人决定就买一样东西的时候,网络决策它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你决定要专业生产的时候,你就会要买那些你不生产的东西。所以就会影响到别人产品的市场,使得别人可以专业化。如果所有的人都不专业化,他们都不买,那么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专业化。也就是说它这个是一个反馈圈。网络,分工网络也好什么也好,它的生产力和参加网络的人数有关,但是反过来呢,人们是不是参加网络,也就是参加网络的人数是跟网络的效果有关的,就是跟网络的生产力有关。你的生产力越高,大家越愿意参加,愿意参加,那么参加网络的人数越多,生产力越高。我们以电话为例,如果所有人都不买电话,那你买一个电话有什么用?你买电话的这个决策就是无效的。由于无效你就不买电话,不买电话这个网络就小,那别人也是看到没有人买电话,那我干嘛要

买电话。电话网络的生产力是跟安电话的人数有关。而每个人决定要不要安电话的决策又反过来决定安电话的人数。这两个东西互为因果,所以叫做反馈圈,或者叫做因果循环链,就是鸡生蛋,蛋生鸡。像这种网络决策的时候,很多人都说网络决策的时候市场不工作。但是我们最近的研究说明你这个买不买不是会影响价格嘛?需求量和供给量和连不连的决策有关,所以网络决策会影响价格,然后人们看价格来决定参不参加,参不参加又会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又会影响价格,所以价格制度正好就是协调大家参不参加的一个最有力的工具。所以价格制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协调网络决策。

如果我们把价格制度跟网络决策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以前说的很多问题现在就要重新考虑。这个重新考虑意思就是说,以前你说的市场不能利用网络效果,因为你假定人笨,他只能做边际决策,不会做超边际决策。两夫妻在家里,那个丈夫把太太打的要命,她不会离婚,她只会搞好夫妻关系。这个搞好夫妻关系就是边际决策,离婚就是超边际决策,以前就假定人笨到不会进行超边际决策,所以就出了很多问题,就是什么这个市场失败,那个市场失败。现在说人没有那么笨,人会做超边际决策,而且不用动很多脑筋。我刚才讲的那个例子,你说人会傻到那样关在家里被打死了都不离婚吗?她不需要很多数学就会做这个决策啊。所以人如果会做超边际决策的话,那个价格制度的功能比任何人可以理解的都要复杂,就是有点像哈耶克说的那样”你根本不可能理解价格制度是怎样协调网络决策的过程的“,你不懂它。太复杂了,复杂到像蚂蚁不可能懂得它那个窝符合什么力学原理一样,搞不懂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说你看得出它这个市场失败,它出现了你还不知道它怎么出现的。所以对以前的市场失败论,很多就说这个价格制度没有办法利用网络效果,现在就有很多批评。

价格制度如何利用网络效果,那我们再讲一个例子,一个汽车的例子。如果我们不考虑网络效果,那么我们看到汽车出现了,我们会怎么分析它的供求呢?我们用边际分析,我们说它可以代替走路,原来买东西我们走路去,现在使用汽车,然后用效用最大化决策,我要消费汽车就用这样的决策,算出来这个需求不会很大。但是你如果考虑网络效果会怎么样呢?网络效果就是说汽车的出现会改进交易效率。网络决策中最重要的两难冲突就是网络大了,也就是商业化程度高了有一个好处,就是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它有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很低的时候,交易费用可能会超过网络大的好处,所以人就会不买也不卖,也就是不专业化,所以这个网络就很小。当交易效率改进的话,网络大的好处就超过交易费用,所以这个网络扩大。很多原来亏本的专业现在可以赚钱。它看起来好象跟汽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有这样一个效果。有这样一个效果的话,那我就可以预计汽车市场很大,汽车市场很大呢,那生产汽车的规模就大,那生产成本低,我现在可以预见价格很低还可以赚钱。但是从现在的边际分析来说,比如说我现在生产,现在市场上只有一百辆汽车需求,一辆汽车卖一万块钱还不一定赚钱。但是我如果考虑这个网络效果的时候,我就看到了这个网络效果,比如说超级市场没有汽车的时候是亏本的没有办法跟百货公司竞争,现在有汽车以后超级市场是赚钱的。这样很多专业出现,它反过来会对汽车产生需求,所以汽车现在的需求可能是一百万,那这个汽车卖一千块钱。福特19他就是这样分析的,他当时决定搞一个T-Model,T-Model就是一千块钱,当时的汽车一般都是一万甚至上万块钱的,而他卖一千块钱,卖一千块钱真的就是赚了很多钱。所以他这个就是超边际决策。当时那个一万美元的汽车,你把那个价格稍微提高一点或降低一点就是边际决策,而当时如果把价格稍微提高一点降低一点都会亏本,因为当时已经达到一种均衡了,所以你一定要用超边际决策,他要把那价格从一万降到一千,按当时的标准,这样一个决策一定是亏得一塌糊涂的,它反而赚钱,这个就是考虑到网络效果的一个超边际决策的一个案例。现在我们来说电子网络也是这样。在没有电子网络之前,比如说,现在的报纸都是综合性报纸,你想搞一个非常专业化的杂志或者报纸很难生存,因为你对消费者只提供一种服务,每一个消费者要跟不同的专业媒体打交道,他的交易费用很高 。所以当电子通信效率提高以后,在美国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即出现了一些非常专业化的电子杂志。以前全美国有一两个怎么做木匠的杂志,现在这个怎么做木匠的杂志变成有十几个了,其中有一两个是专门教你怎么在家里某一样家具。这个媒体就变的很专业化了,那些大的综合性媒体就慢慢的竞争不过这种专业化媒体,它使得这个网络扩大,使得网络效应可以利用。以前不能赚钱的一些东西,你现在想没有电子媒体的时候,你办一个专门教人在家里怎么做床或者做床头柜的家具的杂志你可以赚钱吗?亏得一塌糊涂对不对?而你有了电子网络的话,这个东西可能就赚钱。

现在我讲来讲去就是一句话,我们现在需要一个经济学的改革,就是从边际分析到超边际分析。具体讲一些例子,就是为什么超边际分析可以用来研究网络现象。网络公司的市盈率有的非常高,用边际分析来说,这些公司早就要关门破产了,一般来说,按我们原来的经验市盈率上了一百就一定要把它股票卖掉对不对?,现在网络公司的市盈率可以达到多少呢?可以达到两千他还不花。这个现象用我们传统的边际分析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一种分析就是讲我刚才讲的网络效果,比如说他说对网络效果的预期,它是一种对不可预见事情的预期,就是说有很多不能预见的专业会出现,比如说汽车出现以后改进了交易效率,有很多很多当时想不到的专业会出现。像这个超级市场,它在没有汽车的时候是亏本的,汽车普及以后是赚钱的。现在好象有这样一个说法,好象厉老师也是这么说,就是说预期由于通讯网络的扩大,通信效率的提高,原来很多亏本的行业会变成赚钱的。这个网络的特点是一些根本预期不到的事情会出现,所以它对这些根本预期不到的事情形成一个合理预期,也就是说现在虽然亏本,将来到网络扩大的时候就会赚钱。那这一段亏本就有点像福特公司开始贴了血本卖一千块钱的时候,在当时的价格条件下,卖一千块钱确实亏本,当时的损益平衡点是一万块,而他只卖一千块,但我说预计这个网络效果他会赚钱。但是你不搞一千块,你搞一万块你永远赚不了钱。

这是一个对网络效果的合理预期。而这个合理预期只讲对了故事的一半,为什么呢?现在网络公司的利润还在下降,它不光是说运行成本的上升,更重要的是说网络服务趋向于免费提供,比如说在国外私人电脑上网三年内大概就要免费了。现在比如说要一年一百美元或者十块钱一个月,现在三五年内吧,这个东西要免费了。所以很多网络服务它的总的趋势就是朝免费方向发展。这就有几个东西值得注意。第一个,它是非人格网络决策,也就是说如果是有人可以操纵价格,那么他不会愿意免费是不是?所以这个免费是逼出来的,也就是一个看不见的手逼着你免费,有一家免费,其他不免费就没人要。所以它不是一个垄断性的东西,用策略网络决策模型你没法解决这个现象,策略决策模型就是有人能控制价格。也就是说免费是一个逼出来的事实,是一个看不见的手逼出来的事实,没人能够操纵这个事情,你要钱就马上垮,只有不要钱才活的下去。所以这就和合理预期有矛盾了,合理预期是

说它现在不赚钱未来会赚钱,现在从这个趋势来看呢,未来也是不太会赚钱的,所以这个合理预期就讲不通了。合理预期又不能是反的,它的利润在下降,亏损在上升,你怎么能说未来会赚钱呢?我刚才说的那个汽车的例子,用对网络的合理预期讲的过去,但对网络公司这个合理预期是讲不过去的。那么现在我们怎么来分析这件事情?我就讲一个故事,当然我们在最近做了一些模型,这些模型数学很罗嗦,我就讲一个故事大致可以把这个意思讲出来。比如说福特公司卖汽车,现在有一个网络公司,小公司(当然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解决了,就是在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它发现了一些方法,你采用它这些方法就可以在它的主页上用鼠标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就把这个汽车买下来了,也就是用网络买汽车。这个里面有很多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比如说怎么付费,怎么用信用卡在网上付费,现在当然这些技术问题都解决了,当时我是说在发明这些东西的时候,怎么让人家知道,比如说广告怎么做。用鼠标点一下你都可以赚钱的,点一下比如说他付你几十美分,这些技术都是得了专利的。在国内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机会,在国外你只要时间足够你去点这些广告,他给你钱的。 这都是一些很具体的技术,这技术需要非常多,一要有创意,第二要承担风险,有可能完全不成功的。所以假设有一个公司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比如说它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成立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赔钱。它从风险投资家手中去借钱,借几百万或更多。然后就是亏、亏、亏,而且看不到赚钱的那一天。因为网络买汽车这个过程不能收费。所以就由福特公司把这家小公司买下来,那它不是市盈率很高吗,福特公司要买这个公司的决策是什么呢?它就是要算一算这个网络效果有多大。这个网络效果如果很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用鼠标这里点一点那里点一点就可以买一辆汽车,结果省下他跑来跑去(现在人的时间很贵),它就把那个汽车的价格稍微加高一点点,这个加高的价比网络效果节省的钱要少很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福特公司就有了Competitive Edge(我只要有这种东西,我就比别的公司胜出一筹,一点点,那我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它这样算计下来以后,就可以把这个小公司按当时的股票价格买下来,这样它就比别的公司好一些。它也赚钱,因为它的销量增加了,购买者省去了跑来跑去的这些时间,汽车稍微加一点价就可以把买公司的钱都赚回来了,所以两方面都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别的公司不搞免费买车电子服务的公司就没有这个Competitive Edge,在这种压力之下,所有的公司就都开始提供这种免费的购车电子商务服务,这就是现在美国的情况。那网络公司又是怎么一个情况呢?比如说发明这个技术要三年的时间,但一直亏,亏了很多很多钱,它给员工发的那个工资也不高,它给这个员工很多认股期权,按照美国的统计,这种网络公司三分之二的工资都来自认股期权,而不是工资。这在经济学里面叫做打包贸易,打包贸易在反垄断法里一直都是妨碍竞争的,但是在网络经济当中有我刚才所说的这个改进效率促进竞争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些网络公司它不是靠盈利赚钱,它是靠预期将来卖一个好价钱。通过购并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卖免费服务的网络效果跟有形产品打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在线跟华纳公司的并购案,你看它一并购它的价格马上就上去了,美国在线当然赚了钱,搞出了几个百万富翁。也就是长期亏损也能赚钱,而且这个长期亏损的趋势不会扭转,一直到它把这个公司卖掉。

现在这个故事还没有完全讲完,如果你很敏感的话你就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问什么福特公司不成立一家电子网络部自己来做而要一定买网络公司。所以这里还有一个洞,这个洞一定要填起来,因为我刚才说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解决了,现在很多银行和大公司都有电子网络部,它的工作基本上是模仿已经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说银行怎么来做电子商务。但是在纯粹的创新阶段,比如说网上付费还没有解决,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绝对不可能创造那种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风险极大的Venture ,那个大公司的一个部门就像我们国有部门一样,他们没有激励因素,如果你要福特公司在没有这个技术的时候不管那个公司而用自己的电子商务部去创新,那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创新。所以在加州也好,在新英格兰也好,真正创新的不是大公司的一个部,而是那种小公司。它的股权有非常强的激励,一些年轻人他们承担风险进行创新,通过风险资本或专利资本资助,到去年为止网络上的专利已经有三千多种了,包括顾客去点广告可以拿到钱都有专利了,而现在提出网络上的专利的审批要加速,它的保护时间要缩短,这也是一个研究课题。我想这个故事现在大概可以成立了,就是为什么它这个市盈率可以这么高,也就是它的网络效果首先要高,这个网络效果是用点击次数衡量的,点击次数在华尔街成行成市,你如果有一个好主意,点击次数可以到多少万,那你就可以到华尔街去要个价,这是一个网络现象。

我再讲两个网络现象。刚才讲的都是故事,但用超边际分析模型都是可以算出来这些现象的。另外一些更复杂的网络现象,一个就是说,随着电脑价格的下降,通信效率的提高,用在电脑和通信上的交易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会上升而不会下降。这是一个现在的网络现象,有经验上的证据。这种网络现象用边际分析,就是把网络规模固定了讲价格数量的边际分析是没法预见的。它的原理也是在网络效果,也就是说当交易效率改进的时候,原来无利可图的一些东西现在变得有利可图了,人们就开始扩大它的网络,所以虽然每一个连接的交易费用下降,但是网络扩大使得总连接次数上升,所以使得总交易费用甚至在收入中的比重不降反升,这与美国的一种网络现象也有关系,比如说美国有经验上的证据,凡是改进交通效率改进高速公路系统最快的城市塞车最严重。这也是网络效果,想想它是什么道理。也就是说当高速公路很差,交通效率很低的时候,你买房子一定要买在靠办公室近的地方,对不对?现在交通效率高了,你就往郊区搬,买大房子,那里空气更好,这样的话交通流量就会增加而不减少,所以塞车反而更严重了。比如在美国交通升级最快的是旧金山,洛杉矶,它们的塞车最厉害,有时候平均每个人在路上要花掉三四个小时,卡在那里,谁也动不了。这也是一种网络效果,用把网络决策连接数量固定下来只是研究网络效果,你没法研究这个现象。另一个现象就是,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电子网络和整个经济的可靠性下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使得整个东西都受到影响。这个也是边际分析不能预见的一种现象,你一定要把网络的规模、连和不连的决策用超边际分析才能预测。这个东西有一个叫做刘梦其的,他是台湾国立大学的博士,他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两篇文章,他就用超边际分析分析网络的决策,网络的大小,预见每一个连接的瘫痪的风险下降的时候,整个网络瘫痪的风险反而上升。因为每一个网络连接的可靠性上升的时候,人们就趋向于更依赖很多的连接,每个人都这样做的话,网络就更大,一体化程度就更高,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就出问题,也就是类似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或者像一些电脑病毒引起的瘫痪以后更有可能发生,这个风险在上升。

篇2: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退耕还林边际内部成本中信息不完全的经济学福利分析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然而在实施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信息不完全,因此本文通过成本效益曲线对外部性情况下的市场失灵的`福利损害进行分析,然后比较高估和低估边际内部成本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害,最后提出解决的建议.

作 者:樊耀东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刊 名:林业经济问题  PKU英文刊名: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 年,卷(期): 24(5) 分类号:F326.24 关键词:退耕还林   外部性   边际内部成本   信息不完全   福利损失  

篇3:网络经济的超边际分析--网络经济对经济学的挑战

一、网络经济下业务外包的超边际分析模型

(一) 模型的建立

这里, 首先引用何雄浪和李国平“基于分工演进、社会资本的产业集群模型”中的厂商生产函数模型:假设在一个经济体中有两个厂商, 分别为厂商1和厂商2, 可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 其中x是中间产品, y是最终产品。厂商1、2的生产函数以及资源禀赋约束分别表示为:

厂商1的生产函数:

厂商2的生产函数:

资源禀赋约束:lix+liy=2; (i=1, 2)

在这里, x1, x2分别表示两个厂商生产最终产品y时所使用的中间产品x的自给量x1d、x2d;分别表示生产产品y时中间产品x的购入量, x1s、x2s表示各厂商中间产品的销售量, lix、liy表示两个厂商的专业化程度 (i=1, 2) , α、β表示两个厂商的专业化程度参数;k表示交易效率系数 (k∈[0, 1]) , 它采用“冰山”的形式。在网络经济中, k受到网络通讯条件的影响, 设k具有如下形式:1-k=lns (s∈[1, e]) , 可以理解为交易效率k与交易条件参数s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s变小, 即网络通讯条件改善可以使交易成本下降, 并且网络通讯条件s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呈自然对数变化。同时假设中间产品x和最终产品y在相应价格下都能实现市场出清。

(二) 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

在这个模型中, 每一个厂商既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也可以专业化生产其中一种产品, 两个厂商生产产品的相应组合构成一种生产结构。这里, 可能的生产结构有三种, 如图1所示。为了简便起见, 记作结构C为1, 结构A为2, 结构P为3。并用L表示利润, Lij表示厂商i在结构j下的利润水平, Lj表示厂商1、2在结构j下的利润总和, 其中i=1, 2;j=1, 2, 3。

为了求解方便, 这里将角点均衡定义为:在相对价格pypx=λ下, 各种结构中厂商1、2的利润之和最大化;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 每一种结构中各厂商分配于产品x、y的劳动数量及各自的利润水平。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 分别对三种生产结构进行求解, 可以得到各种结构下的角点均衡, 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接着对各种生产结构下的利润总和进行比较, 确定一个参数子空间, 使得在该参数子空间下某一生产结构的角点均衡是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均衡结构。为了使模型简化可以令λ=2, a=b=1, α=1, β=2, 从而可以得到各种结构下的两个厂商的利润之和分别为:。通过比较三种结构下的利润之和得到一个参数子空间列于表2中。

下面将交易成本1-k=lns代入各结构利润之和的表达式中, 得出在参数s的各取值范围内的最优结构, 并将一般均衡的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列于表3中。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交易成本1-k=lns可知, 网络经济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 使信息传输条件得到改善,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交易效率的改进使均衡分工水平由自给自足逐渐过渡到完全分工, 而且在最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者将会把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在该业务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厂商, 这样专业化生产中间产品的厂商从分工中出现,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所以, 业务外包是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改进导致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分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同时业务外包的过程也就是新职业出现的过程, 而且外包为厂商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必须能够弥补由此引起的交易费用的提高, 否则厂商就会选择自给自足来规避外包引起的交易成本。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随着均衡结构由自给自足跳转到完全分工, 新的专业生产x的厂商从分工中出现, 这也体现了生产迂回度和专业多样化程度的提高。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交易效率, 从而促进了专业化、劳动分工以及业务外包向纵深方向发展, 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推动了经济发展。

因此, 可以说“业务外包是国际分工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产物”, 同时它也将推动企业信息技术进步。网络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外生交易成本, 国际分工深化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 使企业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重新组织资源配置。所以, 信息技术是业务外包迅速发展的技术基础, 外包既是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又是交易效率改进、国际分工深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

二、我国外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我国外包市场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思想比较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 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变化越来越快, 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需求多样化趋势明显, 企业管理思想也需要不断创新, 而我国多数企业仍未摆脱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许多管理者还存在着“大而全”的思想观念导致业务外包以及相关的体制改革难以实施。

2. 业务外包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不够深入和广泛。

由于涉及外包的不同领域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同以及行业特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再加上企业管理思想较为陈旧导致我国外包市场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深入。

3. 实施业务外包存在诸多方面的风险。

外包在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的同时, 增大了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道德风险。由于业务外移, 企业不得不花费较大费用监控承包企业行为, 这就增加了内生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实施外包时往往都需要非常慎重地考虑。

4. 从总体上看, 我国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够充分。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这决定我国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供应链低端, 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外包模式, 以防止我国长期沦为全球制造工厂。

5. 从体制的角度看,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得还不够完善,

经济体制的转型仍在进行当中, 适合业务外包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行业规范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健全。

(二) 我国外包市场发展对策

尽管我国外包市场存在许多问题, 但随着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研究上的深入, 外包市场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将为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外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发展我国外包市场的策略。

1. 充分认识业务外包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地位, 树立全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业务外包是国际分工深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能够给企业带来经营成本降低等多方面的好处, 企业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外包对于企业的战略性地位, 如果能够使用“一把手”策略将给外包的实施带来良好的效果。

2.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重组企业业务流程, 选择正确的业务外包模式。

外包需要确定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非核心业务交由承包商完成, 这必然导致企业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同时外包的实施将促使企业重组其业务流程, 但是这将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给外包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3. 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习型组织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行组织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企业中的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外包伙伴都充满着强烈的学习氛围, 整个外包网络就能更有效地协调经营目标, 实现资源共享及互补, 使整个外包网络协调运转, 从而使外包得以更有效的实施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4. 确认并有意识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还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 提高交易效率。

5.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外包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制度环境。

目前, 我国对外包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而且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健全, 这需要政府和学术界不断努力促进外包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篇4:年轻经济学(三):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们相继提出了很多边际量的概念,比如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消费倾向等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每个人在消费的时候都会考虑:他多花的一元钱所得到的好处或者满足是多少。即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还是递减的。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一个馒头给他带来的效用要远远大于他富足的时候。人在贫穷的时候,所拥有的一元钱的意义远远大于他富裕的时候。因为边际量有这样的性质,所以理性的经济人在做出经济决策时会考虑边际量的大小。

边际分析的特点

其一,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使经济学从常量分析发展到变量分析,这一点从概念上已经说明了。事实上,在经济活动中,恰恰是自变量的微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程度极少相等,即不是直线型,大量是变化率不等的曲线型。边际分析法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使经济理论精细地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就是说,它对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更严密。

其二,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要研究因变量在某一点递增、递减变动的规律,这种边际点的函数值就是极大值或极小值,边际点的自变量是作出判断并加以取舍的最佳点,据此可以作出最优决策,因此是研究最优化规律的方法。

其三,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边际值是直接根据两个微增量的比求解的,是计算新增自变量所导致的因变量的变动量,这表明,边际分析是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是过去所有的量或过去所有的量的比。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经常变化,用过去的量或过去的平均值概括现状和推断今后的情况是不可靠的,而用边际分析则更有利于考察现状中新出现的某一情况所产生的的作用、所带来的后果。

边际分析的意义

边际分析法在1870年代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说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革命,具体说它的意义表现为五点。

一是边际分析运用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把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二是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边际分析本身是一种数量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使各种数量工具线性代数、集合论、概率论、拓扑学、差分方程等,逐步渗入经济学,数量化分析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三是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边际分析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以需求、供给为重心,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微观经济学正是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探索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

四是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所谓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

五是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研究变量变动时,整个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动,这为研究事物本来面目、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问题的实证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边际思考的运用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不是像选黑或白这样简单,通常会涉及到灰色地带。当吃饭的时候,你所面对的选择不是吃快点和像猪一样吃,而是是否多吃一勺土豆泥。当考试临近的时候,你所面临的选择不是在放弃考试或者一天学习24小时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多花一小时复习笔记而不是看电视。

经济学上使用术语“marginal changes”“边际变化”来形容对现有计划的小调整(经济学家使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记住“margin(边际)”就是指“边缘”,所以边际变动就是指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边上做小调整(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很多情况下,人们通过边际思考做出最好的决定。假设你就应该花多少年在学校?这个问题向你朋友寻求意见,如果你的朋友拿一个博士的生活与一个小学未毕业的人的生活作比较,你也许会抱怨这种比较对你的决定毫无帮助。你已经有一定的学历,可能决定是否要再多花1-2年学习。为了做出决定,你需要知道,多花一年在学校学习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例如,学习带来的绝对快乐。你所需要花费的额外成本,例如,学费以及因在学校而无法赚的钱。通过比较这些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你可以估算出这额外的一年是否值得。

还有一个例子,试想一下,一个航空公司要决定向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少费用。假设有200个座位的飞机飞越国家需要花费10万美金(假设一架有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美国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就是10万美金除以200个,等于500美金。大家可能会认为,航空公司不能把票以低于500美金的价格卖出。而事实上,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边际思考来提升利润。一个理性的航空公司往往会通过考虑边际量而设法增加利润。

篇5:网络经济规律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以往的工业社会使人们养成更多占有物质财富的习惯,一方面,如果人们不去努力追求物质财富,今天的生活肯定还是象工业革命以前那样困苦,但是另一方面,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也会形成一个无意义的经济体系。一个人占有过多的物质财富,就象喝了过量的啤酒还要再喝一样有害健康,一个国家拼命生产了大量钢铁和水泥还要扩大产量,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也要患病。虽然早就有人提出过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直到20世纪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才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过去的康庄大道已到尽头。

大家知道,衡量社会总产出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是在市场上买卖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而且这种度量本身仅仅是加法性的,它不能把计算上的增加与有效产出的减少,以及计算上的减少与总效用的倍乘作用区分开来。

比如我们的烟草业为国家财政和国民生产总值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又引起疾病,危害健康,增加了社会成本。但是在统计中不论是财政贡献还是因治理污染、消除疾病(刺激制药业、医疗服务业增长)增加的社会成本,都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再比如,一项新技术可以大大延长某项设施的使用寿命,由于该技术的大量推广可以减少这项设施作为工业产品的产量,国民生产总值不但没有增加,可能引起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大量投入,将大量节约能源、物质消耗,直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却很可能使国民生产总值下降。

又比如,一家工厂购进了污水净化设备,他的生产成本有可能是人家的两倍,产品自然卖不出去,工厂就要倒闭。而偷偷排污的工厂成本低廉,市场需求旺盛。结果是善良者被市场淘汰,害人者得以繁衍,市场经济本身并没有这种甄别能力,人类社会无异被卷入相互残杀的时代。

国民生产总值是以投入资金、获取利润为主线的经济活动体现,从70年代末期开始,许多国际性组织建议采用综合国力或人类发展指数体系。将来的核算体系会把环境,教育、安全、健康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指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总之,未来社会不是物欲无限膨胀的社会,人类也不会进入相互残杀时代。那是因为人们的理性迟早会认识到,社会更加需要的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经济学,而是站在劳动即人的立场上的经济学。

工业经济的病根恰恰在于金融资本急功近利、盲目投资生产大量物质产品,反过来遭受资源耗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双恶化的严重报复。人类理性几经周折之后,最终还是会把发达的生产力主要用于高科技、高教育、高生活和高国民保障体系上来。遗憾的是传统厂商理论和制度安排都不具备这样一种机制。

网络精神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200年前就提出一个悖论:人们在追求私人目标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增进社会福利。也就是相信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市场规律又天然具有一种平衡约束力,使每个利己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后被西方经济学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整个西方经济实践中并不存在,现实的市场经济在多数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因为:

?1? 垄断实际存在。垄断是由于对某些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经营造成的。现代信息产业的经济规模出现了跨国联合扩张趋势,市场对于垄断企业形不成约束力,完全依靠市场肯定会使经济失衡。

?2? 非经济因素存在。有些生产者的生产结果会对他人产生有利影响或者有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结果也会对他人造成有利或者不利影响,尤其是某些生产和经营活动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这些问题不可能由市场本身自行解决。

?3? 公共物品的存在。国防、环保、绿化、道路、桥梁、广播等公共设施,属于不付钱的消费或者非营利投资领域。

?4? 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假定是信息对所有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是透明的。而实际上,消费者与经营者对商品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对称的。于是自私的经营者们必然会出现欺诈行为,破坏帕累托最优状态。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的,完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形具有“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偶然性”。假如经济生活中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那末自由竞争结果更多的是低效率。前美国总统顾问斯蒂格利兹最近指出:“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本身会带来有效而公平的结果,华盛顿将这些观点奉为神明。其实,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原因是它根本就不存在……市场的确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取消一切管制,市场同样无法运行”。

199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纳什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人们在非合作搏弈中的平衡状态。最后的结论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的利己主义决策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但多次重复这种决策肯定是低效率的。它实际上证明了亚当・斯密200年前提出的每个人自私自利就可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的假设的不可实现性。

但是传统经济和制度安排还在重复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亘古恒言。我国有不少共产党员干部反映,党教我公而忘私和大公无私,市场经济教我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二元论的困扰?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信息的日益透明,摆脱这种困扰的机会终于来临。人们在多次交往或者重复博弈后发现,遵循平等合作规则要比通过欺诈获得少数几次不义之财更有利。一个新的经济学悖论正在形成,那就是: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

大家知道,利己主义假设曾经是市场经济的前提,这对于早期经济学冲出封建教会的牢笼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但是近30年来不断有人考证,经济人的利他

和利己行为同时存在的?而且社会越进步,信息越透明,利他主义的倾向就越显著。(比如美国1993年有74.3%家庭给慈善机构捐款,平均为这些家庭收入的2.1%;有47.7%人口每周做4.2小时的义工。)

这就又回到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一个古老命题。其实在人之最初,呱呱坠地以后,为了自身生存需要的一切行为根本没有利己、利他和善恶之分。一个正常智商的人在满足基本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之后,又会把交流和自我实现列入更高追求目标。

如果说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尚要靠利己主义推动,那么交流与尊重则要靠平等互动,自我实现则要靠牺牲精神。有人将高层需求和利他行为理解为个人长远利益最大化或者利己行为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沽名钓誉?,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是对人类“天下为公”理想共识的亵渎。

与过去不同的是,网络创造了平等、协作的刚性气氛。也就是说,在网络环境中,惟利是图越来越没有市场,损人利己者会更快得到报复。只有持平等合作态度,并为他人提供了有用价值者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共产党人不能脱离时代,但他们却是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人。

网络信用对商业技巧的挑战

常常能听到一些学者阐述一个观点,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经济。似乎谁越有诚信,谁就越赚钱,反过来是越有钱的人越讲诚信,叫做“有恒产者有恒信”。但是翻开市场经济教科书,最基本的理论是经济利己主义,是如何使利润最大化;走进书店,最畅销的经济读物是富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市场竞争36计、甚至厚黑学之类。你再到我国城市的商店走一走,几乎到处都在打折销售,天天都是最后一天大甩卖。几乎所有的市场营销人员都在大讲特讲自己商品的优点,没有人告诉消费者我的商品还有缺点。他们挖空心思制造信息不对称,利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了解实情)赚取超额利润,广大消费者天天都在受骗。也许你今天受了骗,明天换一个位置去欺骗别人。

如何才能解开这个死循环呢,传统市场竞争理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只能加剧这种循环。只有借助一种崭新的制度安排,也就是社会化监督和网络协同机制。

有些主流经济学者喜欢把政府调控、社会化监督体系都纳入市场经济范畴,就象有人论证私有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一样,只能让严肃学者们缄口。其实,从科学意义上讲,市场就是看不见的手,政府就是看得见的手,社会则是挽在一起的第三只手。在理论上来不得半点混淆。如果说传统市场经济还需要政府调控,那末,理性市场经济最需要的是社会协同的力量。

网络价值对利润最大化的挑战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直是传统经济教科书的一条刚性定律。“企业目标就是创造利润”,“办企业就是要为股东赚钱”等口号也被写进我国许多企业家们的施政纲领。在这样的舆论氛围和经营模式中,企业家最关心的是年度利润指标,所谓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导致企业短视。甚至不顾本企业实际条件,看到人家干什么赚钱,他也就要干什么。当一种业务利润下降,就盲目转向另一种业务。

从近期的产业实践来看,往往越是急于获取高额利润,越是离利润更远。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了赚取更多利润,经营者很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制造信息不对称,在价格上大做文章。 结果,国内外有许多企业由刚成立时的超额利润,到若干年后走向亏损和破产,就是因为沿袭传统经济的企业目标,急功近利而陷入困境。

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进步,现代企业目标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股份制的.初期阶段,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股东就是要赚取利润,利润率越高,越能吸引股东们的进一步投资。在股份制的中期阶段,股东越来越多,董事会成为实际的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主要是由一些经营专家组成,这些经营专家最关心的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业绩,股票升值还是贬值。股票持有者也希望股票升值而不是利润分红。股份制企业发展到第三阶段,一个重要标志是股权继续分散,监事会成为企业的实际最高权利机构。监事会的首要责任是约束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并在不污染环境,不危害社会情况下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

网络经济一个重要规律是梅特卡夫法则,就是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换句话说,就是网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财务收益。

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要首先承认微利时代的到来,进而还要以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合理利润只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自然结果。

收益递增对收益递减的挑战

传统经济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的约束,单位生产成本总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一个消费者占有实物财富越多,每增加单位财富对他的使用价值也会下降,从而形成收益递减效应。网络企业的主要原料是沙子(硅)和信息,由于较少受资源、能源和交易费用约束,单位服务成本总是随服务量的增加而下降,同时,一个人占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他的有用性才越大,因而形成收益递增效应。收益递增会造成某些小企业快速无边界扩张,形成新的集中垄断,比如微软公司、英特公司。在新经济领域,垄断可以看作是收益递增规律的逻辑性结果,但它又是破坏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官僚主义和企业内部非效率性的罪魁祸首。因此各国在产业实践中一方面实行政策性管制,一方面培育竞争对手以限制这种垄断的力量,以寡头形式实现有效竞争。现在看来,过于分散的小企业和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网络时代的最后赢家是大型、分布、具有专业化优势企业集团。

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的挑战

由于网络经济具备一种正反馈效应,也就是先期占有网络资源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后进入的者则难以立足从中获利。还一个角度,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大量信息,再增加一条信息对他产生的价值概率就高,相反,一个不掌握任何信息近乎白痴的人,给他一条重要信息也毫无价值。也就是更容易造成新的贫富悬殊。

但是另一方面,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优先发展网络产业,利用信息均富效应,很快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据联合国组织在拉丁美洲调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高级网络服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价值远比大城市高。

从自然属性看,工业商品在于内部性和独占性,信息服务在于外部性和共享性。也就是说,总体上工业经济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网络经济更能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出现数字鸿沟的主要问题在于按照传统市场经济规则使价格与价值脱节,社会尚缺少为穷人服务也有利可图的制度安排和机制。

上个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计划,一个重要宗旨就是扩展电信普遍服务概念,“要使所有美国人,不论职业、收入、居住地点、残疾与否,都能以负担得起得价格享受先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由于美国的示范作用,许多国家也制定了类似计划,并且重申电信普遍服务责任。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以专项基金方式贴补边远地区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部分,也就是形成一种服务穷人也不吃亏的制度安排。

各国重视普遍服务的另一个深层原因还在于网络产业的

新经济属性。工业产品可以定位于少数人消费的市场,而网络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它必须定位于大众市场。美国的铱星计划,新加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就是因为脱离大众市场而告失败。所以除了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之外,一个有远见的网络企业家也应该在可行条件下积极开拓大众市场,主动承担普遍服务的责任。

网络协同对经济博弈论的挑战

我国经济博弈论者认为,经济学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为每个人都以不同的社会角色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参与竞争,一切经济政策和法律也都是各种力量维护各自利益的博弈结果。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整个国家会变成一个大赌场,就看谁的赌技高超,胜者王侯败者寇,哪里还有什么道德和公理!

那末如何才能平衡这个社会呢,经济博弈论认为一个重要平衡机制就是政府也作为博弈一方,使它的“利益”最大化。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互动,逐步完善一个法制社会。也就是说,社会可以倡导人们自私自利,倡导人们去钻法律空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健全法制。

那末靠这种博弈互动究竟能不能完善一个法制社会呢?事实证明是不能的。因为法律属于正式约束,它只适用少量典型的矛盾和纠纷。而大量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必须靠非正式约束(道德、公理和社会监督氛围)实现平衡。指望任何纠纷和冲突都诉诸法律,交易成本高得任何社会都难以承载。

美国号称法制最健全得社会,但是法律条文越细,规定得越具体,就越给职业律师们(为了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留下了更多钻空子的机会。不是有许多案件,由于资深律师介入,也可以翻云覆雨吗。

我国有位资深学者曾经指出,中国人到美国留学,只学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两种东西,如果美国社会只有科学加弱肉强食这两种精神,美国社会早就失衡了。美国社会还有第三种精神就是基督教的道德氛围,它对美国社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试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十多亿人口的社会,要靠法律去约束人们所有的经济行为,该有多大的社会交易成本。尤其是我国的弱势群体,贫民百姓,受点委屈谁告得起状?如果社会提倡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绞尽脑汁去博弈,去沾对方的便宜,然后再让对方也变得“聪明”起来,我们的社会将只剩下尔虞我诈,谁都不敢相信谁。

人类对待自然环境已经走过了一条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人们正在破坏人为环境。而要修复人为环境,可能要比修复自然环境更难。

从传统经济观点看,法制经济确实是刚性有效的,道德规范则是苍白无力的,有人建议恢复孔教或者佛教道德规范都是与事无补的。因为中国人早就厌倦了来世报应的千年说教。但是网络经济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平台,他使得人们交易行为赫然网上。你遵纪守法、道德诚信,网络让你不再吃亏,你若是个阴一套、阳一套的卑鄙小人,网络让你无处藏身。也就是说,网络正在编织一个地球村,它使人类社会摆脱类似中国法家和儒家的长期争论,快速建设一个具有刚性约束力的网络协同环境。

自组织化对被组织化的挑战

工业社会适中化的宝塔结构下的组织理念,也就是被组织理念。世界幽默大师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电影,人被困在大机器上就是这种理念的生动体现。

电信促进了工业时代的成熟,同时又孕育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如果说电话网仍然保留了工业经济的设计理念,比如分级交换,宝塔结构,集中控制,智能中心化,那末,以IP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必然走向无级交换,扁平结构,分布控制和智能边缘化。换句话说,未来支撑信息社会的是一种开放的、透明(光波)的网络和高智能的自组织化终端。

技术结构决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网络新经济正在把人类社会从集中化、被组织阶段推向分布化、自组织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国有大企业曾经在许多国家起到过重要历史作用。20世纪中叶以后,在国家资本主义影响下,许多欧洲国家和前苏联都扩大了这种国营有经济成分。但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有企业的特点就是控制论基础上的被组织化经济,它比较适应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力。进入80年代,现代股份制企业比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具有自组织的活力,更适应社会化发展方向。

网络产业实践也进一步证明,小私有企业和国有大企业都不再适合新兴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只有承认社会生产力更适应社会化所有、社会化管理的属性,我们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的,“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这种解决只能是在实事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由社会公开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经发展到除了社会管理不适应任何其他管理的生产力”。

篇6:网络经济与边际效用递增

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步下降。如消费者吃的越多,对食品的兴趣就越小。即使面对满桌佳肴,也难以产生食欲。人们手中拥有的某种产品越多,其边际效用就越低。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福利经济学派由此推出,只有适当转移富人的财富给穷人,才能实现社会财富整体效用增加。但是,这样虽然公平了,又会因为缺少激励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于难。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品,该换回多少宝贝!”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楞住了:它居然是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

这个民间故事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商品的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为什么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在某个海岛上却受到了轻视,其价值甚至远远抵不上一个木碗的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回答了这个问题。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取决于商品边际效用的大小。按照这种观点,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数量多的商品因其边际效用小,消费者只愿出低价;数量少的商品因其边际效用大,消费者情愿出高价。一般情况下,钻石极其稀少,而木碗却比比皆是,故钻石的价值或价格远远高于木碗。而在故事中的海岛上,情况却完全相反:钻石数量极多,木碗却从未见过。因此,海岛上木碗的价值或价格远远高于钻石。古人将这种经济现象概括为“物以稀为贵”。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下述两个原因:

第一,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随着同一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人们从单位消费品中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上一篇:校对员工作感想下一篇:办居住证的租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