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2024-05-20

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精选十篇)

新课标下的语感培养 篇1

一、打造第一印象, 精心上好绪言课

初二开始新开设物理课, 学生第一次拿到物理课本, 他们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从培养兴趣入手上好绪言课, 留下关键的第一印象———物理课真有趣, 为第二年的物理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绪言课时要做到四个精心:要精心设计导语;要精心准备几个演示试验;要精心选几个物理在生产、生活和新科技种的应用的实例, 要精心介绍物理思想、方法、精神。实验可让学生参与, 物理应用实例可以让学生结合小学自然讨论生活实例, 尽量多师生互动。另外第一节绪言课, 学生对物理老师———新老师也很感兴趣, 学生心中物理老师和物理课是配套的, 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留一个好的深记得的“物理老师”第一印象, 学生爱屋及乌, 也会对这一门新课感兴趣。我总是这样要求自己:衣着简洁、大方得体, 便于实验操作活动 (作为女教师特别注意) ;使用普通话流利, 声音洪亮, 语速适中而有节奏感, 表达清晰;教态自然大方, 表情生动和气, 善于微笑。这样一节绪言课下来, 同学们就开始喜欢我和我的物理课了。

二、力求多变, 课堂教学方能成功

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仅靠绪言课轰轰烈烈地宣传是维持不了几天的, 在以后的每一节课我们都要关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激发和保护。一般情况下, 物理课堂兴趣教学的核心是创设问题情境激趣。问题情境可分三类, 即真实的问题情境, 如直观的实验教学;虚拟化的问题情境, 如多媒体课件整合运用;情境和个人想象的问题情境, 如探究的猜想设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去创设情境或选择什么样的需求。问题情境教学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使他们在入境入情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许多问题, 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成了推动学生独立、主动地思考, 积极深入地研讨的内部需求, 使学生自身产生了强烈的内部驱动力。除了情境教学, 我尝试着从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形式上力求有变, 来激发兴趣, 促进自主学习。例如, 章节小结课, 我先领着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总结本章知识体系结构, 然后, 到一定阶段就让学生模仿着老师再加上自己的创意, 独立总结新的一章知识体系结构,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最后作业收上来时, 每个同学都认真完成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作业。同学们的作业成果让我刮目相看, 我平常用的树状图、框架图和图表式都出现了, 还有一些同学加入自己的创意, 把知识结构图画成富有寓意的钥匙状、宫殿, 周围配以装边, 重点的地方用铅笔标识, 难点地方配着插图、例解, 详尽至极。这一节课学生完全自己在总结本章学习内容, 比我单纯领着复习总结本章知识点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他们一直在完成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这种课型所培养的能力在中考总复习的专题复习中得到见证和提升。

总之, 我们的物理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采用多种多样的授课和学习方式, 让盎然的兴趣引导着学生探索更多的物理奥秘。

摘要:兴趣是第一老师, 是成功课堂的基础。物理课应从第一节课入手,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以后的课堂中用多变的学习形式吸引学生。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语感 篇2

一、加强吟咏诵读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巴金先生也曾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和训练语感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诵读的策略,要通过朗读、默读、赛读、范读、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调的流畅,义的内涵,表达的确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二、指导联想想象

课文中的有些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须让学生沿着文章的思路,感情的脉搏,来进行想象和联想,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这样的联想,在语感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感受到钱塘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长江、旋涡,还可以从“断”联想到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从“回”联想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境界,进而联想到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展开想象联想,把接近的、相似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与理解对象联系起来,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造成丰富的情感,以形成语感。

三、教给类比比较

对于文中的某些语词,单从其本身来理解,有时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妙处,如能找出几种类似的表达,进行一番比较,从类比中体会词语的细微差异,从比较中感知有关语词的妙用,就会豁然开朗。比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妙,如果换成“长、伸、探、钻、露、冲”等字,为什么没有“冒”好?通过比较,就会领悟“冒”字比其他字“模糊”,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它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表现了白荷花精神抖擞、喜气洋洋,给人以生命勃发、生机盎然的感觉。

四、引导联系语境

王尚文先生说过,“词的意义往往要在‘关系中才能显示。言语的意义、情调、神韵都是关系的产物。”他这里的所说的“关系”,指的就是语境。在阅读理解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良好习惯,这样,对于正确而深入地感悟、理解语句篇章是很有好处的。

五、创设语感情景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中,奠定了课堂活跃的基调。

总之,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当语感训练取代了知识的传授,课堂就变成了学堂,教师不再是讲师,学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下中职数学素质的培养 篇3

一、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求,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就会对学习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才能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发挥创造的积极性。因此,主动性应位于“三性”之首。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创造一种自主的课堂环境。这种环境首先应该是教学上的民主,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把课堂教学当成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途径,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的场所。

1.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的知识需要的情绪表现,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而创设问题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学习众数与中位数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你们想当商场的经理吗?”一句话, 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老师怎么提起当经理来了。接着启发学生要想当经理必须掌握市场信息, 销售行情, 由此引出众数的定义。

2.营造课堂宽松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不疑不明, 质疑是一种能力素质的表现。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大胆探素、主动质疑的能力。根据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问题开展“课堂门诊活动”, 即先提问题 (如解答不严谨、概念混淆等问题, 有时也掺入一些正确命题及解答, 以检测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 后让学生对照问题各抒己见, 并给学生质疑、释疑的相应时间。如在一次“课堂门诊”时, 出了这样两道题:

(1) 若方程2x2-kx-2k+1=0的两个数根的平方和是5, 试求实数k的值。

解:设方程两实数的根为x1, x2,

(2) m为何值时, 方程2x2-mx+3m-6=0有异号两实数根?

解:方程有异号两实数根 (3m-6) /2<0, 即3m-6<0, 得m<2.

故当m<2时, 方程有异号两实数根.

当我把这两个问题板书完后, 一个有点小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就举手说:“老师, 课堂门诊不能接收1号‘病人’。”“为什么?”“因为它没有病。”“何以见得?”解答格式规范, 条理清楚, 计算正确。“1号是否有病, 请同学们仔细诊断后再作结论。”1号解答是否有错?错在哪里?同学们针对这些疑问思考着, 讨论着。经过一番议论, 终于发现病因所在:由于方程已存在两实根, 故有△≥0, 而k=11时, 使△>0造成无实数根, 因此应舍去k=-11。

当诊断第二题时, 一部分同学如法炮制, 认为:解答没有考虑“△”情况, 显然错误。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因为方程有异号两实数根时, 就保证了△>0, 所以, 在两根异号条件下, 求出m值是正确的, 解答时若再讨论“△”情况, 实属多余。 (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令人折服) 。

针对学生两种不同的见解, 我不急于发表意见, 而是鼓励他们展开辩论。这样做,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活动性

活动性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数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思维活动的教学, 为了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即让学生用眼看老师的板书和演示, 用耳听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动脑思考课堂上的诸多问题, 开口回答老师的提问, 动手演算例题、习题和作图。

动脑是数学课学生的主要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 找出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如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虽然在新教材中要求降低了, 但它的应用很广泛, 我们还是学习这部分内容。在二次函数及平面几何领域内也很频繁, 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于是编排了下一题:

设二次函数y=4x2+4x+m的图像与x轴交于 (a, 0) 、 (b, 0) 两点, 且a2+b2=17,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我先让同学们看题、思考, 然后启发: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联系?待回答后, 又问:怎样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呢?答:令y=0就成为一元二次方程4x2+4x+m=0.接着又启发:a, b又是方程的什么?a+b, 与ab与方程有什么关系?a2+b2能化为两根和积的形式吗?待学生整理a2+b2= (a+b) 2-2ab后, 又问:由已知条件, 你能建立一个关于m的方程吗?请同学们根据分析过程把解题步骤写出来。通过启发诱导, 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综合、升华, 并通过语言 (动口) 把思维表达出来,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动手是指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数学习题,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独立作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在教师讲解例题时, 应带领学生一起摸索解题思路, 让学生动手计算, 师生共同完成例题求解过程的书写。课堂上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 让学生人人动手, 并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选编练习题时, 注意题目的难易应有一定梯度。比如在学习抛物线性质后设计了这样几组题:

一组:抛物线y=-7x2+6向右平移7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旋转180°, 求它的解析式。

二组:抛物线y=3x2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求它的解析式。

三组:一条抛物线的形状与y=-6x2+2的形状相同, 且顶点坐标是 (4, 2) , 求它的解析式。

四组:抛物线y=2 (x+m) 2+n, 顶点坐标为 (4, 2) , 求它的解析式。

在课堂教学中,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并在参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才能真正达到全面优化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创新性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大胆设疑, 善于发现学生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如在解无理方程和分式方程中, 题型很多, 解法也不同,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讨论后, 老师当堂评出最佳解法, 并对所有解法进行点评, 使学生体验到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功和喜悦, 并且从中获得解题的最佳途径。

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有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用与老师不同的方法解题,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极好的教学手段。

新课标下学生的自学习惯如何培养 篇4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

什么是自学习惯呢?它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一种近乎自动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自学习惯,则是指那些科学的、规范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学生认识规律的自学习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强化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否则,就不能圆满完成培养自学能力的改革任务。根据我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七种自学习惯。

一、认真阅读的习惯

阅读,一般是指看或者读作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文章。从而获取各方面知识,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要求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才能领会。那种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阅读是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的。

认真阅读必须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以心到为核心,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悟,在此基础上五者协调,共同作用。古人朱熹提到了读书要“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温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认真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加入“手到和耳到”,是强调学生要有动笔批划和充分运用耳朵的听力来学习的习惯,这对于阅读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认真阅读还必须做到“四读”,其具体要求为:1.读通。一篇文章摆到面前,首先要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这朗读与理解两方面的要求是读书的初步要求。2.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了解一些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3.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4.读活,把这篇文章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那篇文章上,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这实质是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的正迁移。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

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参考书,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扩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应该注意:1.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上课置于座位的左上角,伸手可及,随时查阅;2.掌握三种方法。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可通过竞赛等形式巩固强化,以提高使用速度;3.提倡活学活用。有些学生使用参考书,不是“参考”,而是“照搬”。发言照本宣科,做作业照单全抄,这非常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及自学能力的成长,失去了使用参考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不准学生使用参考书,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它完全否定了参考书的积极作用和价值。问题的关键不在参考书,而在怎样使用参考书。我们认为,提倡活学活用才是根本的出路。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争论,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观点转化为如己所出,这样,才真正利用了参考书。

三、边读边做记号的习惯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做记号,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契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做记号的方法,规范了符号,指定了内容。内容大致包括七个方面:生字新词,多音字,关键词语,精彩的语句,重要的地方,对某些内容有疑问,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给相应的内容做记号,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增长,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

边读边做记号应该注意三点:1.思考为主,记号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记号挤占了思考时间。2.做记号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3. 做记号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4.可适当运用这些常用符号:在下边画“――”,在下边加“・”,在下边加“○”,在后面加“?”和在前面加“”等。

四、质疑问题的习惯

“学贵存疑”。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提出问题,对知识的获得没有产生过疑问,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不善于学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开掘难点,不断地产生疑难,又不断地解决疑难,才能获得知识,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敢问”。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容易处于被动,受到压抑,产生一种上课就是答问的定势。要使教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的“问”,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其次,要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会提”、“乱提”、“提不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限制学生提问。其实,只要紧扣教材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学生是能达到“会问”、“善问”,从而形成独立的质疑问难能力的。以审题为例,有的教师这样训练:1.指导学生抓课文的重点词语提问。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田园诗情》这一课,就抓住“碧绿”、“鲜艳”、“自由驰骋”、“寂静”、“平静”等一系列词语来提问,逐步揭示课文内容。2.抓课题中的标点符号提问。如《“你们相错了”》,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想错了?3.抓事物之间的关系提问。如《小虫和大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或能帮助理清文章思路,或明了写作特点,或紧扣课文重点,或直扑文章中心,这些提问既调动学生积极性,也锻炼思维能力,经过这样长期训练和引导,“不会提”、“提不好”的顾虑没有了,“乱提”也就渐渐纳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课堂教学不是更有质量和效率吗?

五、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相结合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它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

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必须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真正在作业过程中体验知识应用的巨大作用和乐趣。培养这一习惯应该注意:1.教育学生树立独立完成作业光荣,抄袭作业可耻的观点,在班级形成良好的作业风气。2.建立严格的作业制度,如尽量在课内作业,以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作业收缴要及时,作业不得雷同,反馈及时等。3.教师应增加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减少机械性作业。

但除此之外,当学生遇到困难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又需要通过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可以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研究性问题、争议性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元思维。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和合作发展能力,保证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相结合,培养学生自由、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及时复习的习惯

孔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曾有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著名论断。它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很快就会遗忘,因此,需要及时复习巩固。

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首先,要指导他们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能够阻止通常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而多次复习,才能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否则,恢复已经遗忘了的知识,就要花费很大力气。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地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其次,要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机械重复活动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而且容易使大脑疲劳。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则会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还是以生字识记为例,除了采用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等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找朋友(形近字辩析)、请你当医生(纠正错别字)、开火车(生字组词接龙)等多种方法,学生往往在玩中生动活泼地复习巩固了知识。

七、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1.要教给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2.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3.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路后,可少评不评。

新课标下的语文能力培养 篇5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综合、联想、比较、抽象和概括,让已知和未知形成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能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发展对老师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估计,总认为他们是被灌输者,需要教师牵着走甚至扶着走,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主动性和独立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中可能表现为“我要学”与“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主动学习意识,老师应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学习成为可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是探究的种子发芽、成长,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才能发现新问题。而创设环境恰恰是触发创新灵感的有效手段。

二、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语文跟其他学科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学语文如果单靠书本中的语文是无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不要说语文能力的提高了。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比较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形成强大的综合力量。譬如: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考察环境、观察动物等。而后,回到课堂上来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既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观察力,又能让学生在玩中探究某些值得深思的人生道理。

三、语文表达的实践,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在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使课堂成为学生点燃知识火花的地方。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学生语文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首先,要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大纲要求,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语言交际的热情。又要保证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让学生有机会“问”。成为“问”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经常“议”,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自由地“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结果,发挥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学习氛围。其次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得故事让学生听。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做一次深入的谈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肯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总之,语言训练贵在实践,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内、课外相结合,努力提高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意识,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标下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篇6

一、生活原理——摄取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利用生活原型启发摄取的数学知识。

1.概念从实际引入

例如, 教学“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不共线三点确定一平面”时, 根据三角形的稳定特点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房梁都做成三角形而不能做成其它形状”?为什么自行车能站在地上?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2.问题从实际提出

例如, 教学“等比数列求和”时设计问:“银行存款年利率为2.25%, 某人存4万元, 问到第4年底本利和为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这样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把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现象, 让学生生活中充满数学, 使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相关, 感到自己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数学问题, 同时学生也倍感亲切, 就会更加认真地学习, 进而激发他们爱数学, 学数学, 用数学的情感。

二、解决问题——建模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 又是提高数学素质的需要,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理论的多少, 也不在于其解决多少难题, 而是要看他是否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要做到这点就太难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头脑”, 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发现能力有重大意义。

1.运用实例促进理解

比如, 在讲授椭圆定义时, 事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纸板, 一根细绳 (无弹力) , 两根按钉, 引导学生两端固定, 在同一位置或两个位置演示出的图形怎样?动点满足怎样的条件表示椭圆, 学生通过操作、猜想、实践, 又经过短暂的交流, 很快悟出了两条:

(1) 到两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

(2) 定值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 在这种具体事件中, 让学生归纳出椭圆的文字性定义及数学式定义。

2.凭借实例促拓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 即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情境,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情境, 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譬如, 在讲立体几何的第一课“平面”时, 作如下设计:首先让学生想象日常生活中哪些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有的说黑板面;有的说桌面;有的说平静的水平面, 它是一个想象的产物, 可以给足一个概念。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从数学事实出发,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解概念, 得到新的命题。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自能解答促内化

例如, “性能完全相同的抽水机若干台, 若用时启动, 需24小时打满池, 若一台一台的启动, 每台之间间距时间相同, 且第一台用的时间是最后一台的7倍, 问:第一台用了多少小时?在解题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应用题简化纯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等差数列的问题) 有效地培养了数学建模思想, 促进学生深刻、全面、准确地理解数学基础知识, 善于类比联想, 提高明察问题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简单地实际问题, 同时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指导实践方法,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发展智力。

在学习二次函数性质后, 解决问题:某公交汽车公司有汽车100辆, 出租月租费3000元, 则汽车全面租出, 若每增加50元1辆, 则少租出1辆, 又知养护费支出:租出租费定为3600元1辆, 能租出车辆多少辆?公司应将月出租费定为多少元, 才能使总收入最多?最多是多少?

社会实践, 强化体验,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学习等比数列之后让学生根据存款、贷款的年利息, 月利息等制成一表, 并亲自做一次“营业员”体会一下等比的应用, 组织这样的实际调查、统计、计算等的广泛的社会活动, 直接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理论, 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必经力戒“重书本轻实践”, “重知识轻应用”, 而应尽可能为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了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丰富生活经验, 拓展数学眼界切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力争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题材数学化。

总之,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已经作为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这不仅意味着数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 更意味着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进步, 同时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点拨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这种意识, 尽可能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 提高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终极目标。

摘要: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 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头脑”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发现能力。教师要重视从数学事实出发,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应用意识,摄取,建模,实践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2009.

[2]中学数学参考.2008.

[3]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 7.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7

那么, 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 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之一。在新课标下, 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 对知识的发生过程的了解增多了, 自我实践来掌握知识的部分加重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 沟通引趣;揭示矛盾, 设疑生趣;故事开场, 引发兴趣;制造悬念, 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有效克服了那些课堂教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为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 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出示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 就摘到桃子”。问题要难易适度, 是学生想知道的, 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 才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愿望, 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才能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 并提出新的质疑, 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二)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 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 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 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达到培养创新兴趣的目的。

(三)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 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有大量的图形, 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 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图形, 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产生的新图形, 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 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 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 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 产生共鸣, 给学生最大的视觉冲击, 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并由此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驱使他们创新, 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二、驾驭教学过程, 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 教师应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法加工, 让学生通过拼摆、实验、讨论, 争辩等活动, 使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 在思考中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驾驭好教学过程, 教师要充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活用教材, 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

教师应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为问题情境, 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 并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操作。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

(二)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 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对于学生可独立操作的知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 直至独立获取新知, 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研讨, 在合作中学会创新。合作研讨, 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 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共同发现问题, 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

三、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作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 发展的眼光, 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方式, 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 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 还是思维的闪光点。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 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 也应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 出示结论, 而要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 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 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 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 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再作结论。

(二)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支持, 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 带有一定片面性, 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 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有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中来判断对其的评价。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 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言, 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三)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 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 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 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 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 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 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 每一个成才的人, 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生物新课标下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8

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失去了创新, 社会将停滞不前, 因此, 教师应该把创新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工具, 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 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 更要不断积累新知识, 融会贯通, 得心应手。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班上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面对不同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有“常新”的感觉。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不“缩手缩脚”, 不担心在班上“出丑”, 不害怕老师“指责”, 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下, 才可以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才容易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 才可以放开思想, 开发内在潜能, 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 使课堂焕发出活力和动力。

在新教材的基础上, 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 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 也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 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他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就会提出问题, 不断地思考问题, 不断地挖掘灵感。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面影响, 许多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教师只管单方面讲知识, 却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 有的老师甚至认为, 我把该讲的内容讲到了, 至于你学没学到, 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这种认识, 不但是教法有问题, 更是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有问题。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只有双边互动, 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展现风趣幽默的一面, 让智慧与微笑在课堂上擦出火花, 让学生的兴趣“澎湃”, 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欢迎学生的与自己争论, 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 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 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 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四、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 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了塑造学生的人格,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 鼓励幻想, 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接触。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新课标下关于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新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信心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 点燃灵感的火花, 开拓思维的灵性。俗话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作文也是如此, 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 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发挥聪明才智, 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写作水平。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判断能力

创新始于质疑, 创新的本质是批判。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观点的否定与超越, 而要实现这一否定与超越, 没有批判精神是不行的。

文贵创新。文章的创新首先应是立意的创新。要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 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 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 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 进而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三、巧妙点拨,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 是指对同一问题,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出发, 得出多种多样设想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过程。它的显著特征是不依常规, 不受固有模式的束缚, 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 视角不同, 结论各异。多角度观察, 多方面思考, 必然得出新异的结论。

发散思维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 教给学生一些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 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放飞想象的翅膀, 用多条腿走路, 用多只眼看问题, 才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四、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生命, 是希望和灵感的源泉。作文内容的丰富、思路的开阔, 都离不开想象, 特别是创造性想象。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1.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

要表现某些形象, 描绘某些细节, 可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有些事物、景物, 哪怕学生并非感知, 也可借助已有的表象积累, 分析、加工、改造, 想象出新形象, 丰富作文内容, 增强文章感染力。

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对课文进行改写、续写。

训练学生的改写、续写能力,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改写时需要增加必要的细节描写, 对人物、环境作具体的刻画, 对故事情节作一定的补充, 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这就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 依据各种描述或提示, 在头脑中创造出相应的新形象。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原料, 深入挖掘其中的创新因素对学生进行改写、续写训练。例如学完《孔乙己》, 可让学生想象、续写孔乙己离开酒店后的遭遇。

3. 幻想性作文。

这类作文特点有二:一是指向未来, 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二是与自己的愿望一致, 是自己希望实现的。这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例如在以《假如我是……》为题的一次作文中一名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同学由于他喜爱足球, 就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足球健将:“有巴乔的经验, 有贝克·汉姆的脚法, 有巴蒂斯图塔的冲击力, 驰骋在2008奥运会的赛场上”;有的同学将自己想象成为一株小草, 一朵小花, “默默地为人间增添一丝新绿, 为大地增添一点芬芳”;……这类题目为学生提供了最广泛的想象空间,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具有独特作用。

五、作文中显出自我

丢失了“我”的作文, 只能是胡编乱造的。有的学生上作文课, 就抱住“写作大全”、“作文选”, 对照那儿涂涂改改, 这样拼凑起来与“我”无关的作文, 是没有灵魂的作文, 在这样的文章之中, 没有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和“我”的个性。张文德先生在《找回学生作文的灵魂》一文中说:“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 一旦分离, 人和文的价值都是显得黯然失色, 其原因十分简单, 那就是违背了作文的规律。”所以, 大凡有成就的作家, 他的作品往往都渗透着自己的个性, 我们在读他们的文章时能深深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

要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我”, 就要在平时多练笔, 如写日记、周记;写随笔、写读后感, 甚至写信。因为这些东西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我”, 这里不需要应付, 不需要拼凑, 写出来的自然是一个有“棱”有“角”的、个性鲜明的“我”。经常这样练习, 在写作文时, 学生当然就不再遮遮掩掩, 不再躲躲闪闪, 而是直接地、放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言论,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把作文看作是发表见解的好机会、倾诉情感的好去处。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显出自我, 老师就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在课堂上要以引导、点拨、感染为主, 不可大套大套地灌输理论知识、灌输写作技巧, 而是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当学生具备了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他的作文中毫无疑问就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文章就有了灵魂, 这样的作文当然就是有个性的。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而无损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标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10

提高语文能力为基点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能力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学习中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走进教材,锻炼语文能力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写作意图、教材的编写意图与学生的情境相结合,充分挖掘文本的精神实质,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自己先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在教学中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学生带进教材,个性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特别是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走出教材,提高语文能力 杜威曾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教材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典范,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老师跳出教材教教材,学生走出教材学教材。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到拓展延伸的切入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语文学习与活动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把课内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向语文大生活延伸,利用学校、学生身边已有的资源想方设法适时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加强文化熏陶为巩固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文化的魅力有多大,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语文的力量激发学生动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解决生活中问题之必要,体会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在如此语文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学生真正认识到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内化为长期坚持的内在动力。

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胸无点墨心常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时期的文化积淀,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品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喜欢读书,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校的每一条楼道都充满着文化气息,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间教室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能达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的生活中有了书香,对于培养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生活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完善学生人格为落脚点

健全的人格,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材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的复杂性,成才之艰巨性,决定了细微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个人的魅力,对学生个人的健全人格非常重要。可教材本身的魅力,更不可忽视。入选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名家经典,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不仅有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和学习,更有核心的价值取向。真善美的弘扬,假恶丑的批判,是非曲直的判断,积极进取的激发等,都是教材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受到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熏陶,对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实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有其独特的育人因素,不仅教给语文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道德、审美、人格等方面获得发展。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一个大实验场。只有真正走进生活,投身到实践中去,人格才能得到完善。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多种情境,比如书法绘画、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了解社会的特点、时代的要求,以此为参照来发现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学生的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内化提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基点,加强文化熏陶为巩固点,完善学生人格为落脚点。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良性的建立起来。

上一篇:地方性音乐知识下一篇: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