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2022-08-30

第一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法初探

忠县汝溪中学

刘光海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我认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下面,我结合本人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针对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即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误认为谁的语文分数考得高,谁的语文素养就高,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实施,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是在阅读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第三,在评价的方法上,要采用综合

1 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或活跃﹑兴奋、激动,或痛苦、冷漠、无动于衷的情绪,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达成的依据。第四,在教学上要注重“练什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训练课。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把阅读训练的内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评价签赏能力和阅读技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 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 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 《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 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 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的。

三、强调对语言的品味与揣摩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不得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诵读,增加课 堂上学生诵读的机会,给予同学品味与揣摩语言的尝试。例如,教师 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设计让学生速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的环节。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体

2 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致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更好的与文本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

四、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 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学生学不懂,课堂上往往重视讲、把着讲,长期以来,形成了“会讲”、“能讲”、“善讲”的习惯,——而且语文老师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会讲,越来越能讲,越来越善于讲,越讲越有味,越讲越拖堂,有的确实忘记了“是谁在读书?”,“是谁在学语文?”这些基本问题。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很少给学生一点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的虽然 也安排了学生读书,但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一遍课文后,就开始分析重、难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困难,长此以往便感觉到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于是便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时间一长,学生也就越来越怕读书,越来越怕学语文,甚至到了高中,学生仍不能像模像样、独立、顺畅地阅读分析理解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突出“讲授”所带来的恶果。

五、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要达到“三维目标”,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及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

3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去整体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 “倾吐”的过程。阅读过程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互为逆反应的东西。阅读,是别人写好的文章我们去读;写作,是写好文章让别人来读。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写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学生通过教材中课文这一范例,可以找到很好的写作范本和素材。所以阅读教学中要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给学生以写作借鉴,在写作中促进阅读。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力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突破。

4

第二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

过渡与衔接

就语文学科而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定联系,但小学向中学的过渡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进入中学后,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了解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区别。只有了解了这些区别,才可以在初一阶段做好充分的过渡衔接工作,为整个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过渡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面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初一的新生只要掌握好一套科学的、有效的、针对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学好语文。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呢?我觉得做好以下几个过渡准备非常重要。

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1)在朗诵古诗文中培养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古文经典。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背诵课内的古诗文,还要求学生每周背诵 1~2首课外的古诗文。学生每日预习,有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语文课代表集中交给老师。老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精讲,并指导学生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经典美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文化内涵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我们要竭力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广播站等教学资源,定期开放图书室,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如高尔基的《海燕》初读时,同学们只知道这篇文章是以海燕来影射人物形象,却不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于是我在教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上网查找高尔基《海燕》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海燕所代表的形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很有帮助。 (3)在引领互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我特别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原初认知与情感体验,当学生的认知还比较“单一”、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时,要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追问、旁问与即时评价交替的进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我在教《论语》八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智慧?”学生 1回答:“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学习,永远有学习的意识,这是一种智慧。”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但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其他同学还有智慧的发现吗?学生 2补充说:“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变得谦虚,别人也乐意教你,你就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学生 3继续补充..,学生相继发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关系。北宋教育家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强调了学习质疑问难的精神。阅读过程中也是这样。阅读的过程应该是质疑问难、联想比较的过程。有些文章较深,不好理解,有疑难,自然要质疑。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体会、心得和灵感。我们应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摘录文章中优美的词句、警世名言,可写札记或读后感,谈谈你对文章内容情节或人物的看法,或者对原文进行改写、续写、扩写。如《丑小鸭》文末写到“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可以续写《丑小鸭变成天鹅以后》。通过不断的练笔,会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使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头疼。

(3)养成读书中要感悟领会的习惯

阅读文章不能只求读懂则罢,应力求感悟,力求致用。重要的是把作者的人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读文章获得的肤浅感觉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在心灵上产生巨大的震撼,对社会进行深层次的审视。例如读《珍珠鸟》可感悟到人与自然的重要性,人要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读《伤仲永》可体会到当今社会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除了靠天资聪颖以外还要通过自己后天的勤奋。

二、衔接尝试,小试牛刀争先锋

有了以上精心的过渡准备和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不妨进行以下阅读教学的衔接尝试。

1.新瓶装老酒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可选择适当文章,采用老课重上的方式(用中学的教学方式重上小学课文),以明确中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当然,这些阅读方法和思路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教学进行,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可先选择较为简单的文章,甚至是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文章重新切入,深入浅出地上好几节关键的衔接课,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感受到初中语文学习与小学语文学习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也学到过他的另一篇童话,题目叫《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不少教师觉得既然学生小学已学过安徒生的童话,就没必要多讲,于是就干脆跳过这篇课文,或者粗略地带过。的确,同类型的课文,重复分析大家都已懂得的内容没有价值,也浪费时间;但如果以此为契机,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用初中的方式再上一遍,让学生了解中学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先阅读小学的相关教案,了解小学对此篇文章的教学处理情况,然后再设计好自己的衔接教学方案。初中的教学应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师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课文上圈点勾画,提出自己的疑问,以此让他们逐渐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同时还组织学生交流,共同探究。

2.新酒新品尝

小学阅读教学重视语文基础,如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等;阅读方面,以积累、阅读为主,如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等,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词、句、段落、篇章,熟悉书面语言,增强语感。初中阅读教学以理解阅读为主,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把握文章层次、段落、文意和写作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迅速而准确理解一般文章的能力。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智力训练,教授一些思维方法,以训练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敏捷性。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如下:整体阅读——研读——迁移。整体阅读:首先要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教会学生先快速地、粗略地读全文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意思及作者的思路、全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获得整篇文章的框架印象。研读: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仔细、深入地阅读,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词的意义、关系以及它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迁移:在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同类特点的文章,举一反三,鼓励其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提高自读能力。

总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九年一贯制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在过渡衔接教学中要研究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充分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要对学生的身心变化心中有数,要以旧知识为起点,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思路和方法上有一个质的突破。具体地说,就是及时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做好心理过渡,以此让学生平稳顺利地完成过渡,轻松愉快的进行衔接,使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教 学 论 文

浅谈新课标下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

过渡与衔接

嘉峪关实验中学

雷明珠 2014/7/1

第三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博兴县吕艺二中 牟庆修

博兴县吕艺二中英语教师牟庆修主持的《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于2007年5月申报并由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十一五”教学研究课题,计划于2009年7月结题。本学期为阶段性小结,全方位开展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即准确感知阅读材料的研究、探询多种阅读方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的研究;学生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即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研究、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研究、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英语阅读评价体系的研究。

一、本学期研究成果

1、训练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准确感知阅读材料的研究、探询多种阅读方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的研究) ① 准确感知阅读材料的研究

a. 初步感知短文,思考教师所布置的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b. 根据标题,猜测短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下基础: 当拿到一篇陌生材料时,不要急于通读,更不要放弃,而应先看标题,理解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其次提取各段的主题句,分析,理解主题句的内容,预测各段的大意;

c. 找出文中一些关键词和句型,理清短文脉络: 培养学生抓句子中的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以及分意群理解,明确全句大意等。即搞清楚: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d. 根据上下文猜词解意。关键词由教师讲解。 e. 对意思含糊的段落的处理:

由于词的意思不明,而造成段落的意思模糊不清,这是阅读中常遇到的。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反复阅读。一般地说,多次阅读的过程是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往往开头难但看了几遍之后,就能逐步明白其意义了。

f. 检测效果: 用投影仪呈现5-10个是非题或选择题,在限定时间内检测学生粗读效果。如“HALLOWEEN”读完后,我出示了几个判断题让学生讨论:A、 They need some clothes。( ) B、 Do they like any flowers? Yes, they do.( ) C、 What do you like ,Ben ? I like pumpkin lanterns.() D、 How much are they? Eighty yuan.()学生弄懂了以上几个问题,对课文也就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② 探询多种阅读方式的研究 a. 限时细读: 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呈现理解性问题(一般5小题)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如细读完“At a Music lesson”,我出示了几个问题:

1、What time is it?

2、What can they sing?

3、What can Ben do?

4、Where is Mr Green?

5、Are they learning song “In the classroom”? b. 倡导合作式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由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c. 复述短文: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差异,可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加图片进行分段、分节或整体复述。

d. 开放性设问。

运用发散性思维,围绕教师布置的话题,在短文的基础上得以启发,开阔视野,发挥想象,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 “My favourite animal ”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Why?并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台陈述自己的观点。

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的研究

a.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 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c. 培养学生阅读中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训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探讨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研究、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研究、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阅读评价体系的研究)

①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研究 a. 读前活动:(Pre-reading) 在这一阶段教师通常要适当介绍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对文章语言结构和词汇的了解等。适当介绍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让学生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是必要的,但是要控制好生词释义的量,有的生词词义是要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的,要培养学生的猜词悟义能力。

b. 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在这一阶段,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所要阅读的文段的内容外,更主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此时教师根据需要设计问题,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策略。此时教师的角色是辅导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而不是教学活动中唯一的主角或操纵教学的决定者。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效果与阅读策略的使用密切相关,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十分重要。把阅读策略的训练细化到每一次阅读活动中,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和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使每一次阅读都对学生有帮助。我们教师有效的利用教材后面提供的小短文或小故事,让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从短文中检索信息,猜词悟义,完成理解练习。结合学生所反映出的在句型转换方面的缺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述相同的意思,并用不同的人称转述信息,从而锻炼学生句型转换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c. 读后活动:(After-reading) 读后提问将学生的理解印象高级阶段,即在学生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判断性、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反馈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② 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研究

a. 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

b. 在通读文章之后,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 c. 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对于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

③ 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a. Start是语言环境的创设,即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通过Pre-reading Activity,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帮助其找到阅读定位。

b. Language inputs可有words、phrases或sentences。教师在一开始就进行语言点的输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难点并掌握重要词汇。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从机械性操练→到意义性操练”。机械性操练是从语言的表象出发,解决语言的认知。意义性操练是从学生理解掌握的内容出发,达到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c. Passage的教学,我们要求学生全文理解,再进行语言点的讲解。我们经常采用以下步骤:

A. 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

初次阅读passage时,提醒学生划下范文中的生词、难词,并试着根据上下文推断词的意义,并让学生获得general ideas。教师作为指导者可根据作品风格采用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对于范文中的生词或难词,主要通过创设真实语境进行Paraphrasing,或采用Body Language,也可给出Definitions/ Relevant Examples and Models,有时也和学生共同使用工具书来解决文中的新词。

B.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我们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内容组织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来检验学生是否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

C. 反馈阶段,让学生及时反馈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的语言组织和积累,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方法有:

a. 完成课后练习,口头汇报。 b. 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 c.复述并表演所学故事。 d.变换人称重编范文。

d. 最后的Output, 即阅读反馈阶段,采用以下的方法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a. 变换人称使学生Retelling。

b.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Silent Movie(配音)或Role Play(表演),配音是最基本的朗读或背诵,表演是学生内化成自己语言后的输出。

c.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展或改编。 d. 给出另一篇相同形式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自行完成,以巩固学生前面的阅读学习。碰到新词可借助于工具书。

④ 英语阅读评价体系的研究

a. “怎样评价”是学生“怎样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科学、正确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最终也将取决于评价的标准和形式。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进行自我评定和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调整。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更需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正确,并具有鼓励意义的评价方案。我们的阅读评价体系也需要做到全面、准确、有价值。

b. 通过形成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为形成性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情感、学习策略、参与意识、人文意识、协作精神和发展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成为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的主体,评价内容与形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

c. 形成性评价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以阅读任务为途径,鼓励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参与阅读任务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评价,启发学生在评价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不断发展,体验成功、收获。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标准多元化,可以减轻学生在评价中的心理负担,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己,学会不断改进自己参与阅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d. 初中英语阅读形成性评价表(附表一,附表二) e. 评价说明: a.自评:在评价表的自评栏,目的在于引导孩子着重从这几方面去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和改进。

b.小组互评: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取长补短。

c、教师评价:每个阶段,老师结合各小组评价和阶段测试的结果进行汇总。

三、问题与反思:

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总结出了阅读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1、 学生在阅读英语短文时,已学会从标题、上下文、关键词句等大胆预测文章意义,感知阅读材料的能力有所提高;

2、 在合作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自身能力的欠缺,在小组发言中总是有些被动,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这种现象在高年级教学中相当突出,如果从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加以训练,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3、 适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材料少,课外补充材料贫乏;教师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在引导和讲解阅读材料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研究。

第四篇: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我市的新课改革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已进行了10多个年头了,许多教师都有不少的心得和体会。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决大多数教师仍推行着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初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入手。动力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思维,以达到一定目的内在的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是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一股干劲,一种冲劲。唯有让学生在接触历史课本之前,先具有这样的动力,才能采取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有意识地挖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形成的材料。

二、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指一个人爱好某种活动和积极主动探求某种事物(件)的心理倾向,正如爱因斯坦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历史教科书叙述的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是历史学家们根据历史文献和物质遗存对历史的再现,并以现代语言的叙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录像、历史剧表演等,把过去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面前,让历史场景、历史人物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历史,这样就把时空拉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便被激发出来。例如,笔者在上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公开课之前,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历史剧《宋濂见太祖》的表演,与学生一道研究内容,编写剧本,由学生自导自演,彩排时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中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欢乐的、轻松的笑声。因而这节课从头至尾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从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入手。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灵魂,要真正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观念更新和角色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教师应转变以往的那种自己是知识的权威者、是学生的知识宝库的陈旧观念,而应努力使自己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当今,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学生的知识信息不一定比教师少,甚至于超过教师。

四、从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入手。众所周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集中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双边活动”成为“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在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构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不仅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求,更是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后,付诸行动的重要体现。

五、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注意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切实消除“师道尊严”的“紧箍咒”,努力建构起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

总而言之,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认识到21世纪的历史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学。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第五篇:新课标下的体育选项教学

体育选项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而采用的教学组织方法之一,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亮点。选项教学即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班上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并运用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安排了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理论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 知能力,同时对不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

一、关于开展选项教学的实际意义

1、选项教学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需要

选项教学相对在课堂中能够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我支配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有利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教师在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引导和细致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功能和教师的引导性功能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中阶段巩固这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并基本掌握这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目标。

2、选项教学是发展和满足学生运动兴趣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又谈何参与,就更谈不上提高。培养兴趣爱好,又如何培养?这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体育活动有它的特殊性,它必须经过练习才能使技术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使学生在竞技练习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才能引起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而选项教学在所选项目中以球类为主,并且球类项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争性,不仅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非完全选项教学中通过阶段性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弥补了完全选项教学在初、高中阶段所存在的因内容单一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不足,使学生既能较全面地接触体育的各种运动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又能在学生所选项目的参与兴趣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带动其它项目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在运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

3、选项教学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1 高中阶段进行选项教学就是针对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虽然对体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缺点,而建立的一种既能提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各项体育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实践方法。同时,以基础教学为主,专项技术技能学习为辅的学习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项技术水平,而且在专项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其它项目有力的辐射,而建立了主次分明的终身体育锻炼系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不断地巩固和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了较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4、选项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导致的个体差异的不同,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喜欢甚至放弃体育锻炼的现象。选项教学在进行选项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类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在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较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而学生在选择项目时也是选择自己较喜欢、较强的项目作为自己的练习项目。教师在进行选项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所面对的学生的人数较少,在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上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在学习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这一项目上的水平,在与教师的学习与互动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项水平,从而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二、选项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设性意见

1、在进行体育选项教学时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准绳,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及师资情况合理的安排。

2、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培养。按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健康教育专题和田径类项目是必修中的必修,其它项目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项目。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还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3、选项分组是组织分项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分组上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又要考虑师资、场地及器材,还要考虑人数的平衡。这项工作是选项教学的基础,要多思考。实验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 2 合体育课程标准要求的。

三、选修项目的开展

1、选修项目的确定和要求

结合我校的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及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我级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共开设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形体、健康舞等五个项目。从学生的报名情况看男生的可选性大;女生稍有不足,但总体上基本满足学生的选择要求。

2、报名

由体育科组统一制定体育选修教学的报名表格,并利用专门时间,为所有学生选项报名有关的事项进行指导。

3、确定学生专项

在确定学生专项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选项课的指导原则来选项报名,主要有几点要求:一是所选的项目自己要兴趣;二是所选的项目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三是所选的项目对自己的终身体育锻炼要有一定的帮助;四是要持之以恒。

4、对超过教学所需人数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重新选项。

5、确定选项教学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四、教学实施

1、学习周期和学习目标

在确定学习周期上,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学习周期,学习目标主要参照《新课标》水平5的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我级还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例如:把全班学生按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不同学习目标的小组,学生根据学习发展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学习。

2、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周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计划是动态的,可根据实践课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学习计划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去,让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组织方法、安全措施、场地器材安排落到实处。

(五)选项教学组织方案

高中阶段(水平5)规定了每一个高中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选项内容中,根 3 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进行选择性学习,每个学年有两次选择机会。体育选项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到对自己终身有益的体育项目,所以要求学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单元计划,学满规定课时并成绩及格,才能获得2学分。

(六)实施课堂教学

1、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们主要采取分组教学形式,同一专项的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强弱配对和友伴分组的形式进行,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教学的形式。

2、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选项教学的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张学法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尝试性、探究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法。

(七)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的收集

要求每位教师要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过程记录袋,认真、全面地收集学生选项学习过程情况数据,并予保存。如: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情况;学生选项学习前后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情况等。以便分析、比较、总结,使选项教学更科学、合理、完善地推行。

上一篇:消渴丸的功效与作用下一篇:学雷锋动员大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