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语言

2024-04-30

动画语言(精选十篇)

动画语言 篇1

一、动画视觉构成的艺术语言

动画的视觉构成是动画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最为显著的艺术语言, 也是最丰富的艺术语言, 它包含了绘画与工艺的艺术语言。

1. 工艺艺术语言

动画中最特别的是它的工艺艺术语言的表现。动画的工艺艺术语言包含动画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手法构成的视觉画面元素。动画的造型、材质、装饰、色彩等工艺艺术语言的运用构成了动画表现手法的艺术语言。动画的表现手法直接构成了动画本身的视觉画面的风格。

从大方向来分, 动画可以分为以创造高利润为目的商业动画和以追求艺术情感的表达为目的的艺术动画。商业动画和艺术动画在工艺技术上有明显的区别。商业动画为实现利益最大化, 会节约生产成本, 从最初构思到作品的成型每个步骤都依照一定的模式创作, 在工艺技术上犹如工厂中的流水线作业按部就班, 材料制作上大多是采取传统的纸上平面单线平涂或者使用计算机二维软件制作。因此商业动画的工艺艺术语言比较单一, 就艺术创作而言缺少新意。艺术动画的工艺技术上则强调个性化与多元化, 不拘泥于材料的运用和表现, 可以用任何材料制作动画, 因此产生了诸如沙画动画、针幕动画、盐画动画、木偶动画、泥塑动画、水墨动画、木板动画等等使用各种材质制作的动画。材质是工艺艺术的艺术语言, 也是动画艺术的艺术语言, 但动画艺术的材质语言的选择比起工艺艺术来说要更自由和广泛, 因为动画艺术的材质语言最后是转化为平面的媒体形式被受众接受的。受众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介, 用视觉和听觉去接受认知材质的质感, 而工艺艺术语言则需要考虑到受众其它感知觉如触觉、嗅觉对作品的接受。并且动画艺术的表达形式是虚拟的媒体, 工艺艺术的表达形式是实体, 所以动画的艺术语言比起工艺艺术来, 被受众接受的主动性要弱——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艺术家在媒介中展现的材质质感, 而不能主动地接触以及多角度认识动画中材质的质感。就如当今的三维动画, 已经可以模拟出非常逼真的粘土偶动画的视觉效果, 而在媒介前观看的受众无法真的去确认动画作品中是否是真的粘土亦或者是三维模拟的。但工艺艺术作品, 受众就可以通过触摸去确定它的真实性。因此动画艺术的材质语言有着工艺艺术的材质语言没有的虚拟性, 需要引导受众的接受, 使受众认可动画艺术家对材质语言的表现。

2. 绘画艺术语言

绘画语言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艺术语言。例如一个圈, 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或一点黄色, 一般来说是没有意味的形式, 但通过一定的创造法则进行组合整理, 赋予它们意味, 那就成为了艺术。动画中的绘画艺术语言表现在所有绘画元素相互组合、结合所生成的艺术形象。“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在动画上也表达地恰如其分, 动画的绘画语言除了相互结合构成形式之外, 还有更深的关系——只有与动画运动的本体特性相符合, 才构成动画这种有意味的形式。

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动画, 传统手绘动画还是计算机数字动画, 它们无一例外运用了绘画语言——线条、色彩、形状来构成视觉画面。动画的所有视觉元素——包含角色形象、背景、场景、道具元素的创作是遵循着绘画原则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提炼并用绘画语言进行再创作的行为。动画绘画艺术语言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由语言构成视觉, 还由视觉引导语言, 赋予绘画语言生命力。动画中的绘画语言不同于平面绘画, 它们是活的, 能够进行变化, 始终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处于运动状态。如艺术动画《线与色的即兴诗》中, 整个动画的视觉画面都是线条、块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随着音乐有规律地进行, 给受众一种画面拥有生命力的奇妙感受。

色彩是艺术的第一印象, 色彩语言是动画的绘画艺术语言的明显体现, 动画的色彩语言, 也是运动着的色彩。有别于静态的绘画, 静态绘画的色彩是一种直接的对比, 只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下进行对比。而动画的色彩除了同一时空下的同时对比, 又连续地在时间与空间的切换中进行的对比, 这种对比方式也是动画艺术情境渲染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奥斯卡1987年最佳动画短片《种树的牧羊人》中, 影片前部分为了表现牧羊人在贫瘠的土地上孤独地种着树, 所用色彩单一且灰暗, 使画面显得压抑沉闷。而影片后部, 当牧羊人把荒郊变成了绿地, 影片的色彩便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也出现了一些高明度的色彩把画面衬托出活力与生命, 与影片前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 更加强了影片的气氛渲染。时空中的连续对比这便是动画艺术色彩语言的特性, 动画的绘画语言是运动着的形态, 它的运动是动画艺术家进行审美活动与创造的结果。

二、动画中的叙事艺术语言

动画与文学有很大的亲近性。先不看那些纯粹追求动画本身运动趣味、视觉变化的艺术动画, 其它大多数动画都是在讲故事, 并且都是以电影文学的方式进行讲述。

就如其它影视作品一样, 动画需要剧本创作这一重要环节, 并且它还带有明显的影视编剧特征。与文学不同的是, 动画的文学语言必须与图像结合, 才能产生它的意义。文学语言是抽象的, 它以语句激发我们的大脑, 使其以现实为参照产生各种形象化的想像。而动画则是具象的, 它把抽象的想像变成为具象的形象生成画面, 被受众所接受, 并在受众心理上还原成更具体的形象。

与实拍影视不同的, 是动画叙事语言的可塑性。实拍影视的编剧创作会受到很多限制——因为是真人在真实的场景中表演, 具有很大的真实性, 受众在接受时会下意识会把剧情与现实形成联系, 并以现实的标准来判断叙事的合理性。所以当实拍影视在叙事上过于夸张, 超过了现实的可能性就容易导致受众的排斥。但是动画艺术的表现特性是夸张, 受众希望看到的就是超越现实的可能性。例如, 在动画中, 表现愤怒可以让角色拿着标着100T

电视广告摄像之我见

苏颜军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电视广告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形式不仅对产品的销售起到了强势的刺激作用, 而且在提升品牌形象, 为商家塑造无形资产方面也表现不菲, 同时还能创造产品差异以便和竞争对手争战市场份额。因此, 现在的广告主一般通过制作冲击力强、诉求点明确、能充分调动消费心理感受的电视广告来进行产品的主要宣传, 而将报纸、广播、户外、POP、DM等广告形式作为电视广告的跟随力量, 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合力, 去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电视广告虽然有如此大的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电视广告都能立竿见影,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电视广告的创意和制作, 本文试图从电视广告制作的初始环节——电视广告摄像来揭开电视广告创作的神秘面纱。

一、电视广告摄像的作用

电视广告的创作方式灵活多样, 有利用自己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合成的制作方式, 也有全部使用电脑特技创作的电视广告, 还有利用别人提供的通用素材进行重新编排的。在此, 我们选择在电视广告创作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拍摄素材剪辑合成的制作方式来探讨。那么, 为什么我们要选用该方式?利用摄像机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对电视广告创作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简单说来, 电视广告拍摄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为电视广告剪辑提供详细的素材

电视广告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通常它的时间单位都是以“秒”来衡量的, 电视广告的时间类型主要分为:5秒、15秒、30秒、45秒、60秒等版本, 这其中以30秒最为常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我们要想完整的把产品特点或企业形象给表达出来, 对电视广告的画面要求是非常高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如果我

重的大锤子把另一个角色打飞到天上成为一颗闪光的星星;表现高兴可以让角色的下巴笑得跌到地上;表现郁闷可以让角色蹲在一个特别黑暗的角落里种蘑菇;表现悲伤可以让角色头顶飘起一小朵打雷闪电下暴雨的云……诸如此类的叙事手法, 如果放到实拍影视中会让受众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而在动画中却让受众觉得奇思妙想。因此动画的叙事语言不仅应具备一般文学的叙事性, 还要充分兼顾影视创作特有的电影语言表现力和画面再现力, 还应保有动画艺术夸张的表现特性。

即使是没有文学剧情的艺术动画也是有它独特的叙事艺术语言的。这类型的动画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境界, 表现的是视觉画面的变化。与故事性动画是通过逻辑线索叙述情节给予受众对事件解读不同的是, 实验艺术动画通过运动、变形、变化来叙述“情节”, 给予受众的是对“动”与“变”的过程的理解, 它的叙事语言体现着动画艺术运动的特性。

三、动画中的声乐艺术语言

动画中的声乐语言包括对白、声效和音乐。虽然在默片时代, 这三者都不曾与视觉画面结合在一起, 但是“没有声音的世界就不是真实的世界”这个经验性感知使得人们对于声音有着强烈的追求。动画的声乐语言与文学语言一样必须与画面结合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声乐比起文学来更显抽象, 它有时甚至没有现实中的形象可供大脑参考。

与音乐艺术一样, 从音乐语言中受众能“读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快速起伏的节奏是欢快喜悦;低沉缓慢的节奏是悲伤失意等等。与音乐艺术不一样的是, 在动画艺术中音乐语言能观使受众在接受动画视觉画面信息时, 潜意识里一并解读它的情感们使用别人的素材, 或者利用电脑动画合成等方式来进行创作, 电视广告画面的叙事能力就要打折扣。因此, 高端的电视广告一般都是广告公司自己拍摄素材来创作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从分展现产品或品牌特点, 另一方面, 因为是自己拍摄、自己剪辑, 广告创作前后一致, 会保证广告表达效果的一致性, 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广告的传播效果。另外, 自己拍摄还能给后期的电视广告制作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源泉, 方便制作人员进行剪辑和特技制作。

2. 电视广告摄像能充分展现商品的特点

电视广告与一般的电视艺术不同, 它有强烈的目的性, 也有人称之为功利性。这主要是因为电视广告是为产品而生的, 这就要求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保证商品在电视广告中的主体地位。而利用电视广告拍摄我们能充分而又全面的展示产品的特点, 能给受众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同时能让受众详细的了解产品。例如在现在的食品饮料类的广告, 广告创作者利用高清摄像机和摄像技巧, 并结合惟妙惟肖的道具, 可以把食品或饮料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相信没有人能拒绝在炎热的夏天, 看着电视机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还冒着冷气的冰镇饮料的诱惑吧。而这种质感我们如果要通过电脑动画技术来进行创作的话, 广告效果就会发生偏差了。

3. 电视广告摄像便于塑造品牌形象

现在的广告竞争归根到底都属于品牌的竞争, 而在品牌竞争层面, 品牌形象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所谓的品牌形象, 即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这个印象是关系到商品或品牌切身利益的, 它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影响是其他任何要素比不上

表达, 并引发出感情共鸣, 起着烘托气氛表达情绪的作用。动画中的音效语言具有画面空间扩展功能, 它使受众感受到银幕内的“空间”存在, 填补了电视电脑等媒介二维屏幕的空间限制, 使受众的真实感更强烈。动画中的对白语言的功能集中体现在“表述剧情, 交代人物身份、家庭、背景、人物关系, 展开人物关系之间的冲突, 由此形成事件, 在事件的链条中建构情节, 在冲突中展开人物性格与心理, 抒发人物感情, 表达人物的情趣、爱好、人生意向, 乃至生活习惯等。”动画艺术声乐语言与电影艺术的声乐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特殊的在于动画中的音效语言和对白语言的虚拟性, 它们的设定是由声效师和声音演员在设定好的剧情下创作出来的, 参照了实际的声音有一定的真实性, 但离不开动画艺术夸张的特性。例如对白语言中, 由专业的声音演员来出演动画角色的“声音”, 为了让受众更容易解读出来, 并且配合动画艺术画面叙事的特性, 声音演员用声音表达的情感比实拍影视注入更多感情更丰富与饱满, 或者说要“夸张”得多。

摘要:动画是一门艺术, 并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因此其自身的艺术语言有着其它各种艺术语言的集合性, 但是动画的艺术语言并不是简单的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语言的堆砌集合。从动画的视觉构成、叙事以及声音方面我们能分析出动画的艺术语言的独特。

关键词:动画,综合艺术,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动画概论》, 贾否、路盛章,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第2版;

[2].《动画色彩的语境渲染》, 徐育忠、张怡, 《装饰》总第170期;

[3].《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韩小磊,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动画语言 篇2

动画导演的符合语言体系

1.1

动画导演的形式语言

动画导演的艺术语言和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动画作品的形式语言是动画导演表达主题的一种基本工具。鉴于动画作品的多样性,他综合了很多相关的艺术创作手法,因此动画导演的形式语言体系是非常庞大的。譬如:动画导演在制作每一帧画面时都需要考虑到画面中人物的位置、色彩、背景等,这是美术语言的具体应用;而这一帧一帧的画面如何安排,速度如何,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又需要用到造型语言。造型语言是动画导演的基础语言,它可以借鉴美术语言的各种艺术形式加以概括然后找到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假如要让那些静止的动画角色做出各种各样精彩的表现,比如哈哈大笑、痛哭流涕,这就是运动和表演的形式语言,在创作时要考虑到角色本身的运动轨迹。在创作时,什么样的轨迹代表哈哈大笑,什么样的轨迹代表痛哭流涕,这些都是表演形式和造型形式的结合。怎么样的美术形象能塑造出导演自己的特色,什么样的表演动作会更精彩,更加突显故事情节,这都需要动画导演艺术语言的长期积累。因此,在动画作品中,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才使得动画作品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使它可以表现出作品的叙事、语言造型,最终让导演想要表达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1.2

动画导演的艺术形象

观众不是专业的动画制作人员,他们记不住线条、色彩以及具体的镜头运用,然而那些动画形象为什么会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

这是因为每个角色都会有自己的经典话语、标志性动作。譬如大力水手会在遇到困难时吃菠菜,然后说出大力水手经典语言,最后跟反面角色一较高下。人们总是能够记住这些重复的、美丽的场景,也许借助了菠菜、肌肉这样的一个道具,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观众还是通过对动画形象的认知和喜爱来解读动画导演的意图的。动画语言中最基本的就是形式语言,动画通过形式语言来塑造动画形象,不知不觉中,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会深藏其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画作品的核心就是要塑造广为人知的动画形象。动画形象能否成功关系到了这部作品的成败。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一定会鲜明的动画形象,动画形象的性格、造型都关系到这部作品的质量。如果动画形象不成功,即使故事的情节非常完美,观众也很难喜欢。动画形象的语言最基础还是动画的形式语言,动画形式语言的组合非常有趣,动画作品中出现的角色、道具、背景等,在不同的组合下常常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角色特征。在剧本确定之后,动画导演和形象设计师常常会讨论最适合角色的体态相貌和性格特征。只有找到了适合角色的这些特征,这个角色才会在荧屏上“活”起来,这就好似赋予角色生命的过程。

动画形象是剧本的承载者,它不仅有剧本的故事特性,还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特性。中国的动画形象设计创新力不足,但是我们的动画可以完美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这种设计不仅仅是动画的表达,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优秀的中国动画形象设计应该从当前的圈子里跳出去,和国际接轨,达到名族意识与创新塑造形象的完美统一。在《哪吒脑海》这个故事中,剧本不仅展示了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更深层地凝聚了中华文化,渗透着影视作品对生活和古老文化的思考与评价。

1.3

动画导演的意蕴表达

其实动画形象的创作并不是动画导演的终极目标,那么动画导演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把导演崇尚的观念、意境和意蕴去表达在作品之中,这才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宫崎骏的动画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动漫迷,不论是少儿还是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他们都深深地热爱着宫崎骏的漫画。这是为什么呢?他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归其原因,是因为宫崎骏采用了极富童趣的表现形式,但是因为他赋予这些形象更深邃的人文思考,使得这些形象在有趣的同时也并不显得付钱。正如宫崎骏所说的:“我希望能够再次藉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在这个精神荒芜的年代里,这样梦幻风格的作品是人类亟需的,这样优秀的作品达到了动漫的最高层次。一个优秀的动画导演想要营造出美好的意蕴,就需要尽可能的表现动画的独特性,不能因为强调动漫的一方特性而忽略了其他的特性。譬如有的导演会强调传统元素的借鉴,但是又忽略了动态造型的独特性,使得画面美感不足,或者是流畅性不好,这样的作品很难提高视觉品味。

又或者有的导演叙事能力有限,画面再美也不会吸引观众的。动画导演需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且结合自己的名族特色,这样的作品更有诚意,也会感染更多的人,艺术风格是辨认一个艺术家的标志。比如迪斯尼的动画是夸张流畅的,日本的动画较写实。中国的很多导演用山水画元素融入了动画作品中,比如《牧笛》就实现了水墨动画的三维化。中国水墨动画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动漫常常会营造出一个美丽的童年,这样的情境脱离了成人的思维,显得多彩而又美好,这种单纯的艺术方式常常会贯穿在各个作品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童年的情境是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之源。根据这些研究,我觉得动画导演是一个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要想创作出完美的动画,就需要全面和整体地把握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也是导演本身的语言功力来决定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是在各种艺术语言层面都做到独特的运用和创新手段。在精良的画面制作和高质量的音效中,能够表达出导演想要表现的哲理思考。

动画导演的造型语言

2.1

静态造型

动画的造型是分为静态和动态的美术语言,本质上来说,动画是一帧一帧的,是用单帧的造型结合多种元素形成动态的动画效果。因此,只要情节需要,动画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元素。在经过各种造型表现手法后,原本夸张的动画造型会变成非常有艺术特色的元素。

不同的风格元素的加入,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味。比如不同的材质的选择,决定了整部作品的风格。不同的视觉呈现使得创作理念

更容易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也因此蕴含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能不能成功的营造出童年的情境是判断动画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动画造型的特殊表现形式为童年情境的重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实拍的影视作品因为形象过于熟悉,无法达到观众期待的效果,所以动漫是最适合童年情境重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造型语言创作出来的角色可以无限地拉近与观众的共鸣,讲观众带入童年情境之中。动画角色的设计是特别重要的,这就相当于普通的影视作品中演员的选择。

由于动画角色的可能性非常多,他可以是写实的人物,也可以是身边的动植物,甚至可以是凭空想象出的一个不存在的物体,也许来自于神话故事,也许只是将现实的事物夸张显得更加幽默,这样无限可能的表现形式是普通的影视作品很难做到的。夸张与写意是动画作品的鲜明特点,也是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夸张变形,比如将小孩儿的身体比例放大,头部占了二分之一,突出小孩儿的头部特征,这样的形象会显得更加可爱,代表作品有《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也可以将五官移位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是情绪变化。动画场景可以加入的元素非常多,除了动画角色以外,任何的一切画面内容都属于动画场景,譬如故事情节和特地空间环境等。与普通的影视作品相同,动画的场景也是需要分镜头和剧本来设计的,它涉及到历史人文环境、社会背景以及具体的地域环境等等。角色所生活的背景道具都是要通过场景去表现的。在一部动画作品中,场景的设计与制

作要与内容相辅相成,前后要统一,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任意发挥。在动画作品中,像普通的影视作品一样地去选择场景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通常把动画作品中的场景分为三类:室内、室外和室内外结合。室内通常有房屋、桌椅、车船飞机的内部、教室、超市等等,室外一般为公路、地铁、公园、风景等,室内外结合的一般是透过窗户、门等。

2.2

运动造型

动画的运动造型可以呈现出美术造型与蒙太奇造型的美术造型语言,通过动态造型最终表现出运动的对象。单帧的静止造型在疏密排列后,有了凌空飞舞的无穷动感,譬如:《大闹天宫》的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动感,每一个画面都是在线条中不断地变化运动,观众可以很直观地欣赏到前后帧的渐变间细微的改不。正是通过这样的微小变化来塑造作品本身的的运动过程,这样是造型风格发展变化的精髓。因为运动的造型具有多变性,在创作中更容易产生变形、夸张,从而有了各种各样的招牌动作,这也是动画作品能够让人记得的标志。例如《猫和老鼠》中汤姆的表情变化就是用简洁的形象夸张地表现出来的,汤姆的快乐、顽皮、笨拙等种种心态都跃然荧屏。动画作品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动画角色反映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情感。动画导演要想深入角色的形象,就要对其性格进行进一步的艺术描绘。比如《汽车总动员》中,把各个型号的汽车进行了拟人设计,赋予他们生命,将汽车的角色形象设计出人类的效果。

中国动画导演艺术语言分析

蒙太奇原本是法国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把不同的材料处理过后安装组配形成一个整体,后来,蒙太奇被引入到影视作品中,用来特指镜头的完美衔接。在这些年影视作品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蒙太奇的手法不断地提升,逐渐变成了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蒙太奇的首要意义是它的思维方式,这是哲学层面的意义,对动漫作品有的独到的引导作用。其次是作为电影拍摄结构的组织,包括镜头、节拍、场面、段落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这是技术层面的意义。

动画作品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分支,在叙事时必然会遵循蒙太奇语言的规律。动画作品和实拍的作品相同,都是需要由各个镜头组成,然后形成场面,之后形成段落,最后再形成篇幅。所以说,我们认识的蒙太奇语言是动画叙事语言的基础。

结语

蒙太奇的意义是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的,首先,蒙太奇可以重现我们的环境,随着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可以触动内心的情境。这可以用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镜头中组合来表达创作。导演可以根据不同景别的镜头和不同的运动方式来表现,这样可以带给观众真实的心理感受。

动画导演是赋予动画生命的主体,动画是承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动画形象造型语言探讨 篇3

关键词:中国动画动画形象造型民族文化

动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媒介,在后现代消费和视觉体验时代里,成了不可或缺的视觉娱乐生活方式。动画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看动画片已经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动画形象也会成为小朋友或者是动画迷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而由动画形象所衍生的产品也会大大促进消费力,丰富人们的生活。所以对中国动画形象造型语言的研究也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动画形象发展历程分析

早期中国动画曾傲立于世界动画之林。儿时的经典中国动画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神笔马良》《鲤鱼跳龙门》《金刚葫芦娃》《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舒克贝塔》等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已经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不朽的存在。动画形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也与它所在的故事环境,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所以,优秀的中国动画形象应该有其本土文化特征和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举例来说,早期的中国动画,很多以中国神话传说为题材,采用剪纸、水墨、皮影等中国传统手法来表现,韵味儿十足。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而当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的大门向世界逐渐打开,面对国外内容丰富、做工精良的优秀动画作品的大量涌入,国产动画片动画形象设计和动画创作中充斥着迎合西方审美的视觉元素,“国际化”的视觉符号泛滥,国产动画也渐渐失去了民族性,这使中国动画不仅难以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使中国动画迈向衰败之路。

二、日美动画形象与中国动画形象对比分析。

如今,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上动画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日美动画已经在我们的视觉娱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由动画形象所产生的附属产品,也为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动画已经成为日美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除此之外,日美的文化思想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动画片甚至成了日美强势文化扩张的途径之一,动画形象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这两个国家的代言人。日美两国本土化的动画形象都有其清晰可辨的特点,日本漫画中美少女的大眼睛,美国漫画中漫画英雄粗狂的轮廓。这些特点,已经成为了两国动画形象的标志性元素。但是美国也曾经创造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优秀动画片,比如《花木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花木兰》中的动画形象颇具东方韵味儿,甚至还和早期中国本土动画片《大闹天宫》中的动画形象有几分相似。而且在《花木兰》中,美国人很好的融入了美式幽默。《花木兰》以具有东方神韵的动画形象配上美国本土文化,演绎了中国的历史,但这一切并不矛盾,反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日本也有不少以外国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地海战记》中龙的形象就是典型的西方龙的造型,而《千与千寻》中龙的造型则是东方龙的造型。龙的造型不同,因为故事的背景不同,一个是西方题材,一个是东方题材,但都是成功之作。可见,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别国文化的细微观察与理解,然后融入自己本土文化元素,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中国虽然也在模范着创造日美风格的动画形象,但尚存在很多问题。

三、中国本土动画片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自己对动画片的分析理解,笔者认为如今中国动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动画片针对人群单一

如今大部分国产动画片故事内容低幼,只适合儿童。而青少年这个广大消费群体被忽略。日美动画这方面则做的非常好,风靡全球的日本连载动画《海贼王》《灌篮高手》,美国优秀3D动画《功夫熊猫》《玩具总动员》等等数之不尽的优秀动画片以其精美的动画形象和精彩的剧情,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其动画形象同时也适合了广大青少年的审美需求。有时,动画形象甚至不需要精美,只要和故事内容相互为依托也能非常成功,以最典型的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为例,其绘画风格接近简笔画,但正是这种孩子般最纯真的动画风格,才能和故事里的动画形象更为贴切,其搞笑的剧情更是让年轻人对蜡笔小新这个形象喜爱有加。所以,有一个能被更多人群接受的故事内容为依托,动画形象则就更容易被人们认可。拿中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动画作品《喜洋洋与灰太狼》来说,虽然其动画形象总体比较清新可爱,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但是其故事内容低幼。而且其中的喜洋洋造型有些呆板,相比之下,反派角色灰太狼那活泼搞笑的形象和对老婆百依百顺的性格,却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二),动画形象风格不统一

在近期的许多中国本土动画片中,存在着动画形象风格不统一的问题,多种类型的动画形象出现在同一部动画片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动画片的质量。比如说,本土动画片《福娃奥运漫游记》中5个福娃的造型来自08年奥运会,福娃形象是采用的二维制作手法,卡酷家族五个成员,则又采用了3D制作手法,而为了把福娃与卡酷家族联系在一起,在动画片中,它们化身为男孩儿大友的玩具,大友一家则成为第三个角色群体。但是这三组角色群体的动画形象相差甚远,使整部動画片毫无整体感可言。动画片《猪猪侠》中的形象设计更是混杂,有中国的店小二,护卫军不说,还同时出现西方的恶龙,魔王,其中的龟仙人形象则是完全照搬自日本著名动画片《七龙珠》。角色形象设计的如此混乱,内容逻辑也不够严谨,所以其内容也很难吸引青少年观众。

(三)、动画形象创作者态度不够严谨,缺乏想象力。

近期本土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较日美动画形象在审美上还有一定差距。日美的一些动画形象造型可爱,即使是没看过动画片的人,也会被其中可爱的动画形象所吸引。例如龙猫这个可爱的动画形象,它是出自哪部动画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形象被做成玩具,抱枕等产品,深受很多年轻人喜爱。而本土动画中能被用于发展附属产品的动画形象少之又少,喜洋洋与灰太狼算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灰太狼与红太郎这对夫妻的形象深受年轻人喜爱。

结语

定格动画艺术语言研究 篇4

一、定格动画的起源发展

定格动画艺术(Stop-motion Animation)又称为逐格动画或停格动画,一般是采取黏土、木偶以及其他材料,摆出各种动画场景,工作人员通过逐个拍摄、连续放映的方法,使这些静物“行动”起来,最终制作成一部生动精彩的影视作品。定格动画相比较其他动画形式,历史悠久,可谓动画艺术的“活化石”。

定格动画的发展过程中,有过辉煌,也有过沉沦。20世纪,当时的定格动画表现形式老旧、节奏过于缓慢,一度在其他动画形式的对比下显得黯淡无光。但是,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应用,欧美等国定格动画大片重新获得了世界范围内观众的认可。可以说,新技术的加入,使得定格动画艺术已经重新回归了大众的视野,并且比以前更具生命力。例如好莱坞的经典动画大片《僵尸新娘》。

二、定格动画的表现风格

空间感、写实感、节奏感无疑是定格动画表现风格的代名词。之所以定格动画拥有与众不同的表现风格,这与其独特的制作过程紧密相关。

定格动画的拍摄场景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不同,定格动画是通过真实场景、实物摆拍完成的,在虚拟特效技术尚且不发达的时期,影片所带来的空间感觉是很多二维动画甚至三维动画做不到的。另外,传统的定格动画中,动画角色等皆采用真实木偶、黏土制作,材料元素在整个创造中显得格外突出,定格动画的拍摄效果也显得格外真实。尽管目前数字技术在动画角色、场景、特效的制作上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定格动画独特的表现风格所塑造的真实感,始终是数字技术所无法企及。

三、定格动画的优劣

定格动画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动画形式,其拥有很多其他动画类型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定格动画的拍摄优势。

相对于其他动画形式需要借助电脑完成虚拟制作,定格动画则不同,其只需要一台良好的相机就可以进行拍摄了。更何况定格动画一切拍摄都可以在室内完成,仅需要摆摆角色就可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二)产品延展的优势。

定格动画的角色本身就是立体的、可触及的,所以其周边产品不必再次设计和制作,既可直接生产。这也省去了影片方在宣传时的一些工序和成本,如定格动画作品《天坑》在上映之前,其周边产品已经上市销售,为影片的大卖做好了铺垫。

除了上述优点,定格动画如此特殊的创造模式,也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劣势,这些劣势因素制约着定格动画艺术的发展,笔者将其简单归纳如下:

1、制作材料制约了艺术效果

比如虚拟特效技术可以制作出影片场景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但是定格动画则很难做到。

2、定格动画拍摄周期长,且具有不可逆性

逐格拍摄是定格动画的拍摄方法,由于其特殊的拍摄方式,影片的每一个动作在拍摄时都必须一次性完成。影片中角色的每一个细节动作,都有按照实际表演一样,一帧一帧的完成拍摄。中间如果出现差错,可能整个动作就要重新拍摄。所以说定格动画在拍摄过程中存在着周期长且不可逆的缺点。

四、关于定格动画发展的一些思考

定格动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注定其发展路程并非一帆风顺的。笔者通过以上对定格动画的一些总结,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建议,以供所需人员参考。

1、制作剧组专业化

很多动画制作剧组都存在着不专业的情况。笔者认为动画剧组可以借鉴其他影视剧组,建立“导演中心制”的剧组制度。这样可以由导演把控整个拍摄过程的总体进程以及动画风格,建设拍摄过程中不不确定性,提高整个剧组创造过程中的效率,从而制作出一个专业、高质量的定格动画作品。

2、扩大市场、赢得观众

动画市场定位不应当仅仅是青少年儿童,日本的动漫产业之所以发达,与其在中青年群体中巨大的粉丝数量不无关系。影片制作方可以在作品中适当的考虑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博取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定格动画产业的发展。

结语:

近年来,我国国产的影视作品发展速度快,好作品层出不穷,影片质量不断攀升,电影产业炙手可热。相比之下,动画产业却呈现出基本停滞的状态。定格动画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动画产业的低迷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所以说,定格动画的研究和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54.

[2]薛锋.动画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动画语言 篇5

吴冠英

2013-2-27 15:42:39 来源:《装饰》2002年03期

【英文标题】“Language” Feature and Aesthetic Value of Animated Cartoon

【作者简介】吴冠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动画是一种大众化艺术形式,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高度的娱乐性就成为它主要的功能。在信息传达越来越趋于图形化、动态化、互动化的现代社会形态中,动画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审美价值被更多的人认知。动画艺术本身是综合性的,它包括各种表现手段,譬如造型、动作、语言、绘画和声音。这些手段以不同的方式决定着动画的艺术风格与表现“语言”特征。而由这一特征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同样是独特的。

图1《可笑表情的滑稽片段》J•斯图亚特•布莱克顿(美国1906年)

图2 跳跃运动与线状(水平)移动的比较,哈罗德•威特克、约翰•哈拉斯(英国)

《动画的时间掌握》

一、符号化“语言”特征

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动画是最具符号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动画造型是构成动画艺术形式的元素中的视觉化部分。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名为《可笑表情的滑稽片断》的第一部动画片中所描绘的形象,运用了漫画的语言对形象进行夸张的刻画。这部由美国人J•斯图亚特(J.Stuart)创造的动画片第一次赋予图画以生命(图1)。为了在运动的图画中更有效地表现并传达出人物的形象与表情特征,作者对描绘的形象与动态进行了夸张的处理,使接受者能迅速地与自己记忆中的表情符号对接,引发情感的共鸣。这种对比现实表征有明显差异的符号化图形语言,便成为动画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

在默片时代,动画艺术与电影一样,完全依赖强化外形特征或动作特征来区别不同角色及性格。动画由于它的描绘方式,对形象的塑造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再从形象的造型符号化特征延伸至背景设计、声音、动效等构成要素并纳入视、听觉统一的符号系统之中。围绕一个主题,传达出特有的艺术意味。

符号化的语言特征,不单指造型设计,同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的符号化

动画中每一个角色都包含两种结构:一是外形结构,二是动作结构。动画的角色造型必须通过运动来完整地体现,而运动的状态是依设定的动作结构来进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角色的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因为动画角色并非一定是人,也可能是非人或非生物或是一种幻想的生命体,或是某种特定精神内涵的物化形式。强化造型中的自然属性的质感、量感都是有着“意在形外”的目的。但动态设计同时又是借角色的自然属性的差异来体现整部动画片动态样式的丰富效果的。如我们假设将跳跃运动定性为点状移动,将水平方向运动定性为线状移动,它们各自的运动规律便构成了不同的移动动作符号。现有的动画片风格,基本按写实与漫画化两大类划分。写实风格的动画片中角色的运动规律及时间的掌握都是以角色的自然属性作参照,而漫画风格的动画片在角色的动作设计上有更大的张驰度,几乎可以是随心所欲,而更具有表现主义的风格特征。

图3 动画片《平成狸合战》宫崎骏(日本)、心理暗示的符号化

动画在某些方面与漫画近似,它们都可以将人在潜意识中所憎恨的人或物砸扁、撕碎。在漫画或动画片中可以将这种意识表现到极致。人们在淋漓尽致的夸张形象和表现中获得心理、情绪上的宣泄。动画是连环画的一种延伸,它优于漫画之处是它具有更接近人的变化的动态性思维。动画可以用更为夸张的形态、动态和压缩了的因果演变过程,以更具戏剧化和表现力的形式将人们的潜意识表现得更彻底。这是动画语言突出的优势。如在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与高薰的代表作《平成狸合战》动画片中,争斗的两群狸猫中一些被打败的狸猫瞬间变成了乖巧滑稽跪地求饶的形态(图3),但一转身又恢复了凶狠的原形。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符号化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组描述狸猫谈判的镜头,狐狸与狸猫一会儿变成人,一会儿又变回原形,形象地暗示角色的心理变化,又充满趣味性,是动画语言运用的传神之笔。

3、时间的符号化

时间作为动画的构成要素之一,每一个镜头、动作过程,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动画中夸张的造型、故事内涵、表现形式及动态,同样,离不开夸张的时间与空间形态。在动画中,时间可以表达一种概念,或预示一件事情发展的过程而成为动画视觉语言的有效补充。比如在这样一个镜头画面中,一件重物从画面里的某一处掉下出画,画面在保持暂短的静止状态后再作激烈抖动的处理。在这里所表现的物体掉出画并不意味这一镜头的结束,画外的空间形态是由观者的参与想象来完成的。这时,可以通过时间的控制传达出高度、远近等距离的概念。观众可以在时间的流动中感受和理解镜头表现的视觉以外部分的内涵。

动画家通过时间的量化控制而转化为时空的概念。动画的时间掌握与运用需要充分的想象力与巧妙的表现技巧。如表现用力推动一个沉重的物体,可以通过夸张推物者的动作、表情以及增加时间长度来传达物的沉重的“信息”。这时,时间就成为传达某种意念的无形的符号。在动画中经常有表现某一角色快速出画、入画的镜头,这近似于写意的手法。只要能表达出动作的完整意义,时间是为完成这一意义表达的依托。这与自然生活中时间的概念完全不同。

图4 动画片《风中奇缘》的一个连续动作画面 迪斯尼公司(美国)

二、审美价值的多面性

1、间离效果与人性化价值

间离效果几乎是所有艺术样式存在的价值而且具有审美的意义,即与现实中人们的视感官所感受到的“真实”状态的差异而产生的有“距离”的美感。动画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在强调与“现实”情形的间离效果。比如幻想化的造型,随心所欲的动作表现,无论是漫画风格或写实风格的动画,都对取自于自然(现实)或产生于幻想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归纳的主观创造,使其成为艺术家心灵的“意象”。强调的是与观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满足观众“轻松有趣”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这一艺术样式的间离效果还体现在它独特的制作技巧与全部过程。动画与电影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利用了人的视觉残象效应,不同点则是电影为连续拍摄连续播放,动画是逐格拍摄连续播放。传统的动画制作需要在一秒钟的放映画面中完成二十四格的形象动作的绘制。一个动作过程是靠动画家逐一描绘连接起来的,以此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不同创作者的情感与心理轨迹(图4),同时也显现出动画艺术最具人性化价值的一面。这也是近百年来仍然沿袭这种费工费时的创作、制作动画方法的重要原因。动画家在描绘与设计每一个动画形象与动作之时,注入越多的主观意图,其结果必然会更大地拉开与客观现实的距离,而动画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便由此而生。美国米高梅公司1999 年制作的影片《迷墙》,动画设计创意独特,富有哲理并发人深省。影片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生活在梦魇与现实之间。动画家吉拉德•斯卡夫的动画设计具有极强的视觉张力和震撼感。其不同寻常的审美效果和表现形式,将一个摇滚音乐表演者洛伊德对郁闷、痛苦经历的追忆与潜意识思维,运用动画的特有表现力作了准确的诠释。而经动画家之手描绘的一幅幅画面给观众提供了最直接的人性化与情感化的图形信息。这无疑是构成动画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5 电影《疾走罗拉》中的一组动画镜头 米高梅公司(美国)

图6、7 动画片《Avalon》押井守(日本)

2、感官的愉悦

在动画艺术中,无论是对自然形态的夸张或是创造出虚拟的形象,可爱的、可笑的、幽默的、荒诞神奇的等等,无不对人的视觉感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愉悦感。美国迪斯尼公司1938年制作的动画片《白雪公主》,运用圆润的弧线造型,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给人以温暖与安全感。这一点对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同样具有吸引力。动画中夸张的造型与现实形成比例的落差而产生视感觉的兴奋,不同的动画家在设计创作中都在探索和寻找这种微妙的差异。它就像是变化无穷的“不定式”,重要的是对表现主题的把握与差异度的控制。如著名德国导演卢贝松•汤姆提克威执导的影片《疾走罗拉》中的片头及片中穿插的动画(图5)。那让人过目不忘的造型,与不顾一切的近似于神经质的奔跑动作,恰当地表现了影片人物的所有生命力,甚至于生存意义都只在行动的当时才能爆发出来——不思前顾后,一切做了再说的行为理念。那几段动画给人的视觉刺激是强烈的。影片中还有很多镜头的运用都借鉴了动画的表现语言,如罗拉在吼叫时,将镜子和窗户的玻璃震碎以及疾跑中的节奏处理,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意味。可见动画已不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已是一种创作思维方式,也就是称之为“动画化”的思维方式。日本动画家押井守在影片《Avalon》中,将爆炸的形态作静止化并分割为片状的镜头处理,以及人被子弹击中时变为碎片等(图6、7),创造了新的动画语言和视觉效果。这一点对动画创作尤为重要。

3、真实的谎言

运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创作的模拟现实的动画作品,以幻想的造型,真实的视觉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如美国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及相类似的影片,都将虚幻的时空变得既逼真,又遥远。这种称之为数字动画的形式,其图像效果几可乱真,有切肤之感。它的制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影视作品之中。如多部集电影《异形》满足了部分人怪诞离奇的心理需求。一部移植于索尼娱乐公司PLAY STATION 游戏平台的全数字化生成的电影《最终幻想》,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代表数字映像技术最高水平的作品。影片中对真人的造型质感及表情的模拟是难度极大的。借用运动捕捉技术,使角色运动状态自然而真实,人物表现变化更是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这亦反映出现代人对虚拟现实的渴望。

图8 动画片《游移的光》简•阿隆(加拿大)

图9 动画片《星期一闭馆》威尔•文顿(美国)

图10 电影《天生杀人狂》中的一个动画镜头

4、形式之美

动画是在表现形式上最为多样化的艺术之一。水彩、素描、油画、雕塑等等一切造型艺术手段及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动画的“形式”构成元素,引发动画家的创作灵感。加拿大动画家简•阿隆别出心裁地用碎纸片拍摄的一部动画短片《游移的光》,以其对生命与自然的心灵领悟,运用独特而又最平常的材料,纯净而简练地表达了他对阳光的赞美(图8)。同样,中国的动画代表作品《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都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与水墨写意风格,使人们在感受动画故事乐趣的同时也体味了艺术表现形式之美。由英国阿尔德曼动画公司、美国迪斯尼公司和梦工厂联合出品的动画片《小鸡出逃》,利用橡皮泥偶制作的动画,带有很强的童心稚趣,颇似儿时玩过的泥人,极易引起观众心理上的共鸣。美国动画家威尔•文顿同样用此形式创作的动画短片《星期一闭馆》(图9),人物造型上带有明显的手指捏塑的印迹,动态与表情刻画夸张而细腻,表现了一个醉汉在观看抽象艺术时的非理性化心理状态。这部动画片的形式本身也给观众亲切而熟悉的亲和力。而俄罗斯动画家加里•巴拉丁的作品《钢丝的恶作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用钢丝制作的动画片,使我们惊叹其独到创意的同时,领略了他巧妙驾驭艺术形式及动画语言表现力的才能。80 年代末美国首部动画与真人合成的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曾经让当时的观众体验了动画的全新表现形式。这种卡通与真人角色的配合表演,使整个影片趣味横生,以至于后来的许多电影运用了这种形式,如《天生杀人狂》(图1 0)(美)、《疾走罗拉》等。计算机数字映像技术的介入,使动画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许多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都可以实现。它必然而且会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

定格动画影像的艺术语言研究 篇6

定格动画的材质语言

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触觉来体验应对材料的,任何材料表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通过光泽、纹理、颗粒、质地这些不同的微观表现不同的特点。由于材料本身的丰富性,为动画角色的造型塑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人们对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情感,在动画角色的设计和制作之中自然而然的把这种情感表现在角色身上,使之更加具有代表性。把木头、布料、粘土、纸张等材料制成角色模型,并在用各种材料搭建的场景中进行逐格拍摄而成的定格动画以材料为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1.偶类定格动画

在偶类定格动画中泥偶、木偶、布偶都是比较常见的角色材料,这些材料具有立体丰富的场景空间和角色设计,造型精致有趣,动作表演细腻流畅,富有浓郁的手工艺味道,让人耳目一新。如经典的《曹冲称象》、《阿凡提的故事》、《镜花缘》等等。这些材质各异的偶类动画甚至可以看做是传统民族文化木偶戏的延续。

2.粘土定格动画

粘土在定格动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材质,顾名思义,动画中的角色道具大多是以粘土制成。动画制作的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艺制作,粘土使整部片子具有原始、质朴的艺术特色。200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超级无敌掌门狗之人兔诅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工作人员用粘土制作出了片中700多个蔬果,100多种叶子及众多的人物和建筑物,人物形象细腻生动,剧情幽默,是粘土动画成功的代表作品。《小鸡快跑》《小羊肖恩》等影片集中体现了粘土定格动画是集文学、摄影、音乐于一身的艺术表现。

3.实物定格动画

实物定格动画主要采用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并加过创意构思,如荣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的短片《鳄梨色拉》,整部影片新鲜有趣又极具创意,出现的物品都是生活中见过的,骰子、筹码、扑克牌、高尔夫球等。而另一部实物定格动画短片《香奈儿广告》更是把品牌各种化妆品唇膏、眼影、粉饼、眉笔全部搬入影片中。

除了偶类、粘土等传统材料,还有布料、陶瓷、剪纸等,无论什么材料为主体在进行动作和情节设计时都要遵循材料的特质,让这些不同质地组成的原始材料在组合、排列、加工之后呈现出真实的色彩、光泽、纹理,与我们体验感知的世界相同的亲切感。

定格动画常见拍摄手法

为了在银幕上让这些手工制作的人物场景更加真实,给观众留下完美的印象,设计师们还要通过控制光影和拍摄角度等技术手段再现一个与真实世界无异的梦幻世界。定格动画的摄影布光与其他类型的电影拍摄手法相同,用主光塑造角色造型和场景;辅助光用来调节对象的质感;而效果光则是营造场景氛围,调整影像的构图。另外,采用专业的照明灯和色温纸制作阳光、夜晚、阴天、室内照明等各种光源环境效果。

在用实体搭建的场景里,可以像拍真人电影一样运用推、拉、摇、移、升、降等拍摄手法来切换镜头、丰富影片节奏、改变空间变化,创造出与电脑动画一样甚至更高的视觉效果,并在后期处理中加入光、雾、水流等特殊效果。

定格动画独特艺术语言

1.多种材料复合使用

建立在实物效果上的定格动画艺术,为了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对角色造型及场景布置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涉及到的服装、道具、背景、人偶等,不仅满足了拍摄的视觉要求,也对手工艺制作进行了提升。《通灵男孩诺曼》中为了让主角诺曼的表情更加丰富生动,工作人员制作的8800张不同的脸和配套的眉毛嘴巴,而制作诺曼头发的材料中则包含了羊毛、强力胶、动物皮毛、发胶。用硅胶、乳胶、石膏混合物代替金属骨架活动的局限来制作木偶的身体,用色彩亮丽的油画来作为剧情中的场景背板,用等比例缩小制作的电灯、家具等作为道具。

2.电脑合成特效

在实际拍摄之后,所有的片段还要进行最后的加工休整。人偶的面部因为配合表情需要所产生的接缝需要在软件里修掉,剧情特效中出现的闪光、雷电效果需要后期加工,甚至是实物定格与二维混搭的动画需要后期制作,如《小胖妞》、《鬼妈妈卡洛琳》。

3.动画周边产品开发

定格动画的拍摄过程总是伴随着大量的手工制作人偶、道具、场景,这些工艺作品在随后的动画周边产品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普通的动画是先进行影片制作再进行周边开发,而定格动画显然更具有优势,已经现成准备好了相关主角的人偶模型,在随后的开发推广中,制作流程工艺也更加熟门熟路。

定格动画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有过低谷也有过创新,新的电脑技术的发展使用不仅没有替代这些传统的定格动画,反而与之结合为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可能。多部定格动画的成功实例证明了,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不但没有被淘汰而是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而后,定格动画会充分挖掘手工艺的制作和开发多种材料,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为动画的发展贡献多样性的美。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

动画作为艺术语言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动画,图形文化,跨学科

动画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给人们留下的“卡通或孩子们的娱乐”的第一印象。简单地说就是不把图形文化当做一种严肃的艺术, 谈论严肃的问题应该还是要和电影或是文学挂钩, 忽视了以动画为代表的图形文化的价值。人们一直持续忽略大量证明流性文化有自己的价值和针对性的作品, 尽管像《我在伊朗长大》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等作品已证明了动画对严肃题材的表现能力, 但动画自身仍在不断为自己的价值和艺术身份不断抗争。而我们相信年轻一代更加清楚动画其实可以做任何事, 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习惯动画用在每一件事上, 大胆的结合动画和新的事物会获得有趣的结果和并获得更多地关注。

动画跨学科的必然性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 我们总是通过图像来学习这个世界, 通过图像获得的学习效果远远大于只通过文字或书本, 图示性的说明还能完成文字根部无法承担的工作。动画在科研领域运用更是如鱼得水。科研者为了实现“想象”中的抽象理论, 对于动画的模拟功能情有独钟。例如在各种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科学研究中, 动画可以模拟物理动态变化、化学反应过程, 可以针对某种理想的模型用动画技术辅助进行科学实验。动画还可以创造性地还原自然界不易捕捉的现象, 比如表现球的弹跳、水流的波动、台风的路线等等。在11年TED大会, 生物学家德鲁·贝利所做的演讲《不可视生物学的动画》中阐释了为什么从事这一研究的原因:科学家可以真实的告诉你分子的情况但是无法用直接的方法将它展示出来。德鲁自己虽然身为一个生物学家, 也参加过一些生物学家的演讲, 却发现完全无法理解他们, 因为这些生物学家很喜欢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行话来描述他们的成果。所以他决定用电脑三维动画来描会分子的世界。他所作的关于分子的动画即使对生物学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明白德鲁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动画不应该只停留在图像、视觉文化上而是应该融入教育、科研等其他领域的工作, 融入到更大的图景中去。

大多数现代课堂中, 多媒体课件演示逐渐取代传统的黑板书写。动画教育课件的应用既直观又生动, 同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 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动画寓教于乐一目了然的表现形式可有效地传达知识, 在教育兴国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模式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都有极其成功的先例。

除了日常应用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教育外, 动画甚至可以凭借其在表现上的特殊魅力, 投身到特殊教育中。在我国, 动画已经开始用于聋哑人手语教程的开发, 动画教程《手语100例》就是代表。聋哑人由于生理缺陷, 使得其理解能力落后于常人, 因此动画首先通过设计简单化的形象有利于聋人的接受和理解。运动的分解与还原是动画的本体语言, 而手语是以手的动作, 身体姿势及表情进行交流的手段。所以动画可将复杂的动作或知识逐步分解, 直至受众理解为止。通过设定一定的故事情节, 还能够唤起观众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动画艺术寓教于乐的功能对于接受外界事物困难的聋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动画艺术完全可以投入到教育当中去。

新媒体的发展, 动画与不同的媒体相融合也拓宽了动画的传播与发行渠道, 与交互技术的融合也增加了动画作为教育工具的代入感。来自芬兰的动画家创建的吉他教学网站, 制作的初衷就是发现在互联网上没有与他的想法类似的相关网站, 网站动画制作首先凭借其在展现吉他技术上的准确性赢得了吉他发烧友的信服, 尽管进行讲解的是一个虚拟人物, 但还是通过动画家对手部运动的精心描绘征服了乐迷并且进一步激励了他们。此外通过交互技术也使得对于吉他不怎么有兴趣的人也体验了一把吉他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快乐, 使的网站获得了的更广泛的关注。由此也证明虚拟动画人物完全能兼任教育与娱乐的重任。

随着科技的发展, 动画技术的改革已经到来。新的制作技术和交互技术将动画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像“Seadragon”和类似的应用程序, 重塑了那些建立在屏幕技术基础上的媒介, 也促进了更深维度动画的交互性, 用户能够自如地去检查和刷新动画媒介。摄影技术已不会再是真实的索引, 人们通过手势来体验真实。比如以任天堂为代表的Wii技术, 人们可以通过肢体在游戏中下达命令, 产生互动。以google眼镜为代表的增强现实技术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大大的缩小, 将从人与虚拟的互动上升至了与虚拟的融合。这些新技术或许会给未来动画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 促进动画的跨学科发展。

《动画视听语言》实验教学研究 篇8

《动画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例如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等。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因为这些理论知识不同于其他的基础课程,需要丰富的教学实验案例的支撑,所以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定位从实际的实验案例入手,让学生对于视听方面在具体的概念上更为深入的理解、认识。从而能在今后的实际创作中发挥其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后期阶段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短片的制作,使之对视听语言方面的应用和理解有一个提高,进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2 实验案例教学

首先在实验案例教学过程中,以该课程的知识点为出发点,依据视听语言的相关构成,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构图、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选用对应的经典的影片片段、原创短片、知名广告等作为课堂教学实验案例给学生观赏,针对每一类内容分别进行,解读其中视听语言方面的内容。

在每个理论知识点的学习中,对视听语言元素有较详细的了解,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培养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通过一个个理论知识点的开展和学习,后期阶段学生独立完成了一个短片的制作,使之对视听语言方面的应用和理解有一个提高,进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学生在课外时间要有一定的影视方面的积累,对国内外经典影片的观赏在数量上要有具体的要求,观赏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

1)看片:泛读——每年不低于300部,三年1000部。

2)精读——每周1部,每年40部,三年100部。拉片要求:

1选一个10~30个镜头的段落

2画出画面构图、机位图。

3写出分镜头记录本。

4写出看片笔记。

3)拍摄作业。

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在课外时间进行相关主题不限或限定主题的拍摄作业,进行素材的积累和镜头练习。

4)讨论。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影片的讨论,提出自己对于该影片视听语言方面的评论和解读。

5)读书。

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

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与演员》

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

爱森斯坦:“蒙太奇在”

“蒙太奇在1939”

巴赞:《电影是什么?》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

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

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

以典型的影视制作案例作为教学实例,让同学们掌握相关视听语言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实验教学案例为主要的支撑,同时安排课外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观摩影片以及自身的各个视听语言环节的实践练习;细节上着手进行赏析和讲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视听语言元素的分析能力、感知和赏鉴能力。

动画理论书通常是学习动画的学生非常忽视的环节,它不能像应用软件或是手绘那样的立竿见影。理论学习应该算是内功,内功强劲的武林高手,可以更快更好的掌握外在的形式,或者好比从事某种体育运动,理论的掌握就是经验,技巧的高超可以让你占据主动,而经验的缺失往往会使重要的关键时刻功亏一篑。近几年来,动画行业的发展是飞速的,社会需求量确实非常的大,那些动画培训机构挤满了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或是即便暂时没有梦想,也去学上一遭,顺便借此寻找梦想。培训机构相比高校而言,有他的巨大优势,所开设的那些课程目的性清晰准确,通常是针对某个软件,整个一年半载,学习的人也能够学习到单一项目的足够深度,对于就业而言,是效果显著的。你可以找到一份CG行业的工作,兴许收入也很丰厚,然而年复一年,越是随着时间流逝,越成熟,就越得看得更远。技术固然重要,它是知识的深度,理论是知识的广度,广度是用来开阔视野的,这样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才能够立体。CG行业的底层可以说全都算做体力劳动吧,而且强度还很大,你能撑多久呢?有些佼佼者,在几年之后,升职成了策划,策划就是不用战斗在第一线,而是合理的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计划来分配来承担,那个时候,知识的广度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动画视听语言涉及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它将各门专业课(如:摄影、剪辑等)的内在联系串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脉络。学好这门课程帮助大家把这些分散开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创作的全貌。

参考文献

[1]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邵清风.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书亮.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分析 篇9

一、视觉语言与动画角色日益密切

想要一部动画富有活力,需要动画具有一定的内涵。设计者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利用动画的播放逐步推动情节的呈现,从而让人们对动画的下一步发展产生兴趣。作者将动画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展现出来,用视觉语言的形式表达在日常的学习或者是工作中的感悟,利用日常的对话和交往让动画中的故事情节更加鲜明,这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视觉语言需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逻辑性,保证按照一定的发展链条来推动故事情节,从而利用图像表达出的道理影响人们生活。现代动画不再拘泥于线条的人物设计形式,而是使用比较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这给观众以更多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快速发展。

人们对动画的画面感和故事情节的要求逐渐提高,促使动画的视觉语言表达形式更为严格。利用人们对观看运动图像的渴望,促使动画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的改进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通过图像的形式展现出人们对运动物体的关注程度,将国家的文化底蕴融入到动画的设计中,从而推动动画事业的发展脚步。欧美国家在动画的制作上比较先进,他们从简单的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逐步演变为卡通时代,从而制作出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动画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沃尔特迪斯尼出版的米老鼠动画系列。

人们认识外在事物的过程,绝大部分都是透过视觉体验。完形(Gestalt)心理学家阿道夫。阿思海姆(Rudolf Arnheim)认为视觉是一种精确的感觉形态,较其他感觉形态有着生物学上的优先性。视觉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用视觉语言组织信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之一。视觉思维完全排除符号,没有语音的参与,能够直接从一种颜色、形状和方位关系得出另外的关系。狭义上这种“颜色、形状和方位关系”构成了动画角色视觉语言体系。广义上视觉语言是对视觉艺术表现元素的一种形象概括。她使用视觉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丰富内涵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吸引观赏者,传达信息,产生视觉美感共鸣。绘画、雕塑、摄影、工艺美术等都属于视觉艺术范畴。在这些艺术中,视觉所见到的点、线、而、体、色彩、材质就如同是构成语言的字、词、句一样,是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

二、动画角色的设计特色分析

动画角色在设计上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这使观众更容易区分不同的角色。在角色的划分上,有许多种分类方式,常见的应属抽象派和具象派。在具象派中,动画角色具有完美的线条设计,利用夸张的言辞表现客观现实的特点。而抽象派的人物角色多数是塑造了夸张的人物造型,利用作者的超现实想象力完成人物的构造,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下面针对三个方面对动画角色的设计进行阐述:

1. 动画角色设计独特的造型

利用夸张的人物造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现代动画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绘制有艺术美感的人物形象,并且融入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运用独特的风格展现出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憧憬或者批判,从而让人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对动画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有所不同,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动画的制作是要面向所有观众的,所以动画要具有普遍性。设计者可以利用场面调度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常用的调度方式有平面式场面调度、对角式场面调度等。角色的出现需要由不同的环境背景作为烘托,从而表达出相应的情绪,设计者可以利用镜头的切换达到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观众设计出多部具有写实意义的小巧之作。

2. 对光线和色彩的设计

图像的产生首先要依赖于光线,这对视觉语言的表达至关重要。运用不同角度的光线,可以保证镜头中的图像明亮的同时,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填充画面需要的同时,也可以在某个角度展现出角色的情绪,从而让观众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个体形象。

3. 镜头在动画中的设计

镜头的角度对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要突出的视觉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切换远景、近景图像,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镜头使用手法。比如:通过远景凸显出人物的情感,将周围无关事物扩大的同时,更容易展现画面中人物的渺小与孤独,从而给观众一种悲观情绪的展示。同样,假如将镜头的虚实进行调节,将主要人物表现出实体化,而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虚拟化,也同样可以体现人物的凄凉之感。由此可见,镜头的应用在视觉语言的表达上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效果。

三、对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展望

在动画产业方面,我国多年来一直在不懈努力,我国国产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是受到技术条件及设计创作思维方面的制约,我国动画产业也经历了很长一段低迷的时期。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动画产业开始进入复兴阶段,尤其是在解决设计与视觉语言方面,发展极为迅速。我国的主要历史文化以皮影、年画、水墨画等为主,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的制作上,可以提高我国动画的文化品味。设计者运用合适的视觉元素设计动画人物,保证我国的文化可以继承的同时能够为后人更好的接受与理解。动画的制作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动画达到完美的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角色的设计可以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时期的服饰,将动画角色与古典历史故事的人物相联系,进而将任务具体化、个性化,从而保证中国的动画制作企业经久不衰。

中国的动画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创作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动画作品,逐渐在世界动画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我国的动画产业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依旧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要大胆改革,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积极开拓动画资源,这样才能够达到传承我国文化,创新动画设计,推动国产动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禹,李春阳.中国动画片的传统美术元素的意象建构[J].电影文学,2013(10).

[2]刘利,刘虹.浅析人物角色设计中眼部表情的特点[J].艺苑,2011(2).

谈动画片配音的语言技巧 篇10

(一) 声音造型技巧

动画配音要调动唇、齿、腭、喉各个发声部位, 使每个发音部位能够在合理控制中发出不同的声音, 并且通过共鸣体的有机配合, 为不同的角色形象创造出不同的声音。

1. 稚嫩的声音

以往动画片的主角观众是儿童, 而在配音时又不能都让儿童来充当角色, 成年人在配儿童时要掌握好儿童的语言特点, 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因为孩子的语言表现欲很强, 一般是容易抢着说话, 说话的时候句型跳跃呈短、高、快的语言走势, 很冲很直, 不会转弯, 儿童因为表达能力的特殊性而语速稍快, 语音稍含混些, 节奏不齐有些琐碎, 一句话说下来要有一些反复和停顿。儿童的声音由于声带处于成长期, 学龄前的孩子还没有变声, 男生女生间的音色区别不大, 所以一些小一点的男孩都可以由女生来反串。

成人给小孩子的角色配音的时候最忌讳配成老宝贝、小大人,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装可爱和发嗲。上海译制片厂的老配音演员程晓桦老师曾说:“配小孩子声音你可以先找一下男人说话的感觉, 然后在他那个位置上再把他压缩成小孩子的声音, 这样会把孩子表演的更形象, 感觉就不假了, 而且没有大人的痕迹了”。很多人喜欢的美国动画片《幸运狗》, 片中为幸运狗配音的美国演员就采用了改变音色的方法。他采用抬高硬腭软腭前部并饰以浓重鼻音的方法, 去掉自己原有的亮音, 以表现幸运狗的机智、调皮的性格特点。王晓燕是国内专业动画译制片配音演员, 她对于15岁至40岁之间的女性角色声音掌握极好, 特别是童声。声音甜润优美, 所以少女动画中主角非她莫属。70年代的日本动画片《聪明一休》, 王晓燕配音的一休小师傅的形象, 可以说是一个年代少儿片的典范。

2. 苍老的声音

动画里面的老年人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健谈的智慧型的, 语言只是不亮堂, 但是语句还是完整的;有的老年人语言迟缓甚至痴呆型, 他们的语言就是前言不搭后语, 语句疙疙瘩瘩;还有老态龙钟颤微微的, 靠拐杖支撑身体, 这样老人的声音就是颤微的抖动, 气息不足上气不接下气。面对老者的语言要求, 首先应该观察生活中的老人的语言和发声状态, 没有牙齿的老人嘴是瘪的, 嘴角因为松弛吐字发音缺乏力度, 语言表达不清, 一个音在嘴里要反复咀嚼两遍以上才能张开嘴送出这个字, 发音含混不清。

在为老年人配音时不要走误区, 不要以为压着嗓子说话, 慢一些就像老人了, 还要从人物性格出发, 要配合他的经历身份, 这样配出的老人才真实。美国动画片《狮子王》开场画面, 狮子王木法拉带着自己的幼子辛巴俯瞰自己阳光下的国度, 向儿子传授为王之道和生存的本领, 洋溢着明媚的气息和浓浓的父子深情。“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随心所欲啊!木法拉:你错了, 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啊。辛巴:不能吗?木法拉:呵呵, 辛巴,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 身为国王, 你不但要了解, 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 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辛巴:但是, 爸爸, 我们不是吃羚羊吗?木法拉:是的, 我来跟你解释一下啊!我们死后呢, 尸体会化为草, 而羚羊是吃草的, 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都是互相关联的”。这里面狮子王的声音造型应该是威严、果敢又霸气, 但是在和儿子的对话时又不失舐子之情, 充满着温情, 他的声音厚重偏低, 口腔稍扁, 出字不是很快, 因为我们分析他不是在行走时的说话速度, 而是刚刚起床, 在教儿子一些事理。

配音时最难的是找到人物在说话时的准确心态, 把这些台词变成经过人物思想“加工”而成的活的语言, 把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传达出来, 使他们同样具有生活中人们说话时候的生动表情。要达到这种状态, 就需要配音演员对人物内心有充分的理解、分析, 还要经过创造、提炼、设计, 加上纯熟的语言技巧, 才会使语言达到既是人物的, 又是自然流露的境地。

(二) 情感声音造型技巧

为了塑造各种不同动画人物的不同情感的语言形态, 增强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力, 动画配音应掌握一些情感语言技巧, 如哭声、笑声等等。在塑造人物时常会遇到哭与笑这样特殊的情感表现, “情”应该是自然流露。

1. 哭

哭的声音来自人的某种逆境, 人在极度悲伤又无法控制的时候才会哭, 也有因喜事降临“喜极而泣”的情况。哭可以分假哭、干嚎、失声大哭、呜咽、抽泣等等, 无论悲哭还是喜哭, 配音的哭都不可以单纯地表现哭, 哭要将动作、表情、气息完美结合在一起。

抽泣:抽泣时要靠小腹的抽动和鼻翼的收张使气息短、粗来表现, 气息可以吸一下送一下, 或者连吸几下送一下长气, 也可以张开嘴, 口腔发出气声, 抽抽嗒嗒。

痛哭:失声痛哭时声音低沉, 浑暗带鼻音, 哭出声音来的时候。经常带“啊”和“噢”, 两肋张弛抽气并且颤动。

边哭边说:哭时说话的字句显得疙疙瘩瘩, 字音不是很清晰, 换气的时候张大口腔吸气。

2. 笑

动画片里常有笑的声音, 光发声而不动情去笑, 在配笑戏时一定要真正融入戏中, 和角色一起开心快乐, 发自心底地去笑, 这样表达出的笑才是真实自然, 笑也分很多种, 大笑、微笑、假笑、冷笑、嘲笑、奸笑等等。如大笑一般是大张嘴, 往外用力送出来的笑声。微笑在配音的时候体现最多, 配音时应该是提笑肌, 露着牙齿说话, 这个时候的气息是比较平稳的。冷笑则是靠气息的作用, 从后声腔发出来的笑声等等。

3. 呼喊

一般是在振臂高呼激情呐喊或者喊人求救, 或者在怒吼, 呼喊的时候要使用丹田发出来的声音, 把三腔贯穿, 加强音节力度和共鸣, 声音要高亢, 情绪十分饱满和激昂。表情上应该是面红耳赤的样子。

4. 断断续续的声音

发这种声音的时候一般是在临终或病重时, 前面的字音重于后面得字音, 送字快慢不均匀, 气息始终要提起, 拖住, 声位前移, 声音略低。

动漫配音创作是语言表达的又一种形式。一位作家说, 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窗口。语言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出一个形象在片子中的影响, 同时他 (她) 的声音也反映其自身的素养和底蕴。一部动画片能否受到观众好评, 能否吸引人, 语言的作用很重要。艺术实践告诉我们, 配音人员要用心去体验角色,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角色的喜怒哀乐。

动漫业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尽管起步不早, 但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配音表演艺术家, 他们用声音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他们用声音再现着真、善、美, 抨击假、丑、恶, 他们的个性声音给一代代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铁臂阿托木、蜡笔小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等, 这些角色的成功很大成分上应该归功于配音的绝妙。现在很多播音员和主持人兼职从事着配音的工作, 也有很多学习播音与主持的学生从事动漫配音工作, 这是非常好的选择, 因为配音这项工作是发挥声音个性的最佳园地, 也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因此掌握好配音技巧是用声音刻画和表现人物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化勇.译制片探讨与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305, 442, 452

[2]苏秀.我的配音生涯[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37, 114, 118

[3]曹雷.远去的回响[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4]伍振国.影视表演语言技巧.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5]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

[6]肖瑶, 张岳.动画片中的配音创作[J].电视字幕 (特技与动画) , 2007 (9)

[7]郭丽娟.国产动画片需要“声命力”——论动画片中配音创作与角色的造型、性格和情绪相对位的重要性[J]?电影评介, 2008 (8)

上一篇:忠诚文化下一篇:医疗功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