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

2024-05-12

碎片化(精选十篇)

碎片化 篇1

知识以信息碎片化的方式在移动的互联网上流转, 无论你是生产者或消费者、学习者或教育工作者, 都需树立正确的信息资源生态观。正如王竹立老师提出的信息时代学习方式“零存整取”策略类似“金融理财观”。在学习型组织中, 日常学习交流中的零散知识、经验或智慧注入到“群体账户”中, 掌握群学习领导力的灵魂人物发挥银行协助储户理财作用, 可随时按需为大家整取之后使用。如银行资金的流转方式一样, 可设置其路径:从银行定点的人工服务拓展到分散的定点ATM机服务 (存折拓展到银联卡) , 再继续拓展到移动闪付POS机应用, 甚至可流转到微信支付或支付宝。这与PC学习过渡到移动服务终端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学习类似, 支撑的环境就是移动互联网。团队学习中零散存入的“碎片”与整取“重构”思维建立了新建构主义学习策略, 这与信息治理的行动策略不谋而合。

如果碎片化是“魔鬼”, 我们急需“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的应对利器;相信碎片化是“天使”, 我们则可找到“触屏健步如飞”的行动学习策略。

碎片化 篇2

瘫在床上,嘬一两口外卖的饮料,在淘宝上将第28件商品加入购物车,转眼又切到微信画面,对朋友圈中的段子捧腹大笑。这是现代人的生活。生活被重重击碎了,散落一地,每一个碎片都只是只言片语,却被人当作全部。对50字的`谣言信以为真,又对50字的辟谣深信不疑;对200字的节选感动不已,原著却无人问津。被扑面而来的碎片化信息填满,谁又想去了解复杂的“原本”呢?谁又觉得这“值得”呢?碎片化,使信息更加简短,缩减到只剩寥寥几句,将一切像快餐般递上。人们“吃”得满满当当,觉得能更快了解更多,实为一桩美差,可却不料,自己肚内的东西竟毫无营养!思想家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其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碎片化集结成一个整体,而整体才是这些碎片真正应是的东西。单独的碎片无法代表原本的事物,它什么都不能代表。唯有“原本”二字才是本质,才是人们应当花时间去仔细了解的闪光之物。

郑燮在家书中写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那是因为不精选书籍阅读,一股脑记下,只会让脑内充满“陈词滥调”甚至“胡言乱语”。而今,随着互联网如同“爆炸”般的发展,各种各样,无论是非好歹的言语铺天盖地,让人避之不及。若正巧被颠倒黑白的碎片击中,又食之若饴,自以为快速了解了事实而沾沾自喜,实在是饮鸩止渴!若无法辨明是非,又易被流言蜚语打动,那掉在碎片化的时代,仿佛是掉入了满是玻璃渣的桶中!

拯救社交碎片化 篇3

三大平台有效结合

葡萄社交助手目前支持三大主流社交平台,分别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及人人网(如图1)。它横跨三大主流平台,几乎囊括了全部的网络社交用户,并通过有效的联系人信息整理,将用户好友从各大社交圈中提炼出来独立展示。如果你刷微博只关心熟悉的人的微博动态,这个软件非常合适,不仅避开了垃圾信息的干扰,还能掌握熟人的实时动态。

最新最全的好友名片

除了对社交平台和社交功能的整合外,葡萄社交助手还对联系人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在葡萄上将联系人和社交好友关联后,社交联系人的头像也会自动同步到通讯录中,从此省去了用户对通讯录头像逐个编辑的麻烦。打开好友的名片,还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好友信息(如图2)。不仅如此,通过“一键同步”功能还可以将这些信息以及好友的头像和社交头像同步到手机的本地通讯录。

生日提醒与祝福

在葡萄上完成了好友的关联后,你可能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突然拥有了一批好友的生日(同步自社交平台)。这是葡萄贴心设计的好友生日提醒功能。它把好友的生日串联到一起,不会让用户错过每一位好友最重要的日子。另外葡萄社交助手还贴心的设计了生日祝福短信系统,方便用户以最便捷的方式将祝福传递给好友。

短信拨号和发送微博

不过,如果你认为葡萄社交助手仅仅是一款展示好友信息的应用,那就大错特错了,葡萄社交助手更注重对社交功能的整合。在社交联系人界面向左右轻滑联系人条目,即可显示出短信和通话的快捷按钮(如图3)。进入联系人的微博页面,可以如同使用微博应用般进行转发和评论。点击发送新微博,可以一键发送微博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同时更新三个社交平台的状态。

关键功能——关联

葡萄社交助手是怎样识别通讯录和微博的呢?这就要讲到葡萄社交助手的关键功能——关联。关联是葡萄社交助手的一个独特功能,使用关联功能,你可以把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与人人网上的好友与通讯录联系人关联,这样你的通讯录联系人就变为社交联系人了。

葡萄社交助手提供了两套关联方案,分别是推荐关联和手动关联。推荐关联是智能的功能,系统可以帮你找出你联系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账号,然后你一键确认关联即可。手动关联则需要用户点击两列的姓名卡,或者拖动右侧的社交账号到左侧的联系人上。

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葡萄社交助手的特性使得它必须最全面的掌握用户的信息才可以保证用户熟人社交圈的完整性,但是这样也造成了一个隐忧——用户隐私一旦暴露,由于信息的全面性,危害将会非常大。

碎片化,你回避不了! 篇4

早在2011年,我在新建构主义第一篇论文中就提出“信息超载”和“碎片化”是网络时代学习面临的两大挑战。如何应对这两大挑战是教育研究中的当务之急。

而直到今天,我发现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于如何应对碎片化学习挑战的问题,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和硕士研究生在撰写相关的论文,但大都处在对碎片化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利弊阶段,对如何应对碎片化挑战尚缺乏应对良策。

当我们热衷于谈论最新的信息技术,如云课堂、智慧教室、VR/AR/MR的时候,当我们在孜孜不倦地推广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时候,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媒体、碎片化空间学习碎片化内容的学习方式,正悄然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渗入我们的家庭、学校、课堂,甚至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让你欢喜让你忧。

它让传统课堂几近沦陷,看看课堂里的“低头族”就可以知道;它让教师精心构筑的课程体系显得大而无当,看看慕课的高辍学率就可以知道;它被指责为应对一代人的浅薄、浮躁、不愿动脑的方式,甚至被认为是避之不及的“恶习”。

然而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人们通过碎片化学习获得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广泛、快捷、前沿的信息与知识,获得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及时、便利、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它让学习真正走出学校、课堂、书本,走向无限广阔的时空;它让创新创造成为一种常态。

碎片化生活作文 篇5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我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机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快速检索查询到我需要的知识;我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我周围的饭店并且轻松地为我叫一个自己喜欢的外卖,甚至于可以清楚查到下一班公交车到站时间……。手机在给我们带来这些方便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每天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QQ微信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手机,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信聊天。网络上信息量如此之多,我获取信息如此容易,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文档一长,我们就没有耐心看完。我每天走马观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外,回想起来,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这就是我的碎片化生活,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这只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和一个人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完全不同。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随时被打断,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处于这种多任务切换的人由于大脑处在检索状态,未进行思考,智商也在下降飞快。碎片化时代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疏离,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最远的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有时在地铁里看到大家各自拿手机忙着,谈话交流的很少。有时我在家里看手机时间多了,却没有看到边上妈妈望着我那渴望与我交流的目光。

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什么?对于我们这些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考,深入的理解才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我们需要锻炼我们的思维,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应当主动避免碎片化的生活,请我们把手里的手机放下,拿起一本自己书安静地去阅读。以轻松的心态读书,享受读书的过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我们沉浸在书籍带给我们精彩,牵引着我们的阅读走向纵深,我们提出更多的问题,我们会更加主动和迫切,会让我们阅读得更深入。请我们把手里的手机放下,跟爸爸妈妈一起聊聊天,听听自己童年趣事……,去跟奶奶学学包馄饨,找自己的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静静地读它。

茶叶的“碎片化”问题 篇6

前一阵子英国 《金融时报》发表一篇文章,说中国茶产业还不发达,主要是因为太分散,全国多数茶农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大茶园少,并且和中国土地政策有关。这个问题在我国茶叶由名茶向名牌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我国茶叶自从1984年放开经营以来,茶叶生产经营分散问题就一直困扰中国茶叶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茶叶放开后,大多数茶园承包给农户,我国原有的国有或者集体管理和生产体制几乎全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方式。这种分散的生产模式同样传递到茶叶市场经营上,有七万多家,甚至更多规模不等的企业分割千亿茶叶市场上。我国茶叶生产和经营“碎片化”已经导致以下几方面问题:

(1)劳动效率低

在我国,茶叶绝对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茶叶的种植,到茶叶采摘、加工和销售,都给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000万茶农,另外还有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从业人员众多,也反映出我国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问题。2012年,我国人均产茶只有20.2公斤,而印度为546公斤、斯里兰卡为402公斤、肯尼亚为649公斤。在南方茶叶产区,很多农民并不是专业从事茶叶的生产,而是从事多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加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这与国外茶农有很大区别,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农受雇于农场主,大多数人只从事茶叶生产工作,并且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2)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茶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他们大多以大型农场为主,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日本和中国台湾一样,茶园的所有权也归农户所有,但是他们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且组建合作社,实现合作生产,也较好地解决了茶叶生产分散問题。我们国家在把茶园承包给农户后,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是一家一户独立生产,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

(3)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商品化程度越高,对茶叶的标准化水平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大宗茶生产也是采用半机械化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叶加工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生产的产品一致性高,为茶叶品牌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茶叶发展并没有因为这种分散而受到影响,相反的是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达到了162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139%。取得这个辉煌成绩是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茶叶是在名优茶主导下,以内销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名茶从采摘、到加工,主要是依靠手工来进行,家庭作坊式生产在发展初期较好适应了名优茶发展要求,也掩盖了茶叶过度分散这一问题。但是,这种缺少有效组织并且在低效率下运行的中国茶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茶叶企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暴露出来的是劳动力问题。在发达地区的浙江最早开始遇到采工荒,大量的茶叶由于缺少采摘工人而被弃采。现在,不仅是发达地区有这个问题,而且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也同样遇到这个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种过度依靠手工的生产方式将会面临更严重的用工矛盾。

其次是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由于茶农是分散经营,茶农在管理茶园时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导致茶农在茶叶用药上存在随意性,这也是我国茶叶农残问题得不到根除的主要原因。

第三就是很难实现规模量产。由于名茶生产主要依靠手工采摘和制作,茶农采摘标准上的差异以及掌握炒制技术上水平高低,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上差异。虽然这几年名优茶炒制,尤其扁形茶的机械成套炒制设备技术有很大提高,并且开始投入到名茶的加工制作中,但在整个名优茶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还是不高。

碎片化广播插件的运用 篇7

节目碎片化的基本特征是将内容做成一个个短小单元, 再组合插入大时段节目中去。这种俗称“小插件”的节目短小精悍, 品种丰富, 可以重复播出, 提高投入产出比, 适应听众碎片化的收听需求, 增添频率编排和主持节目的多元色彩。

一是资讯类的专题插件。3—5分钟一个单元, 精致制作, 滚动播出。围绕音乐的小专题插件, 形式丰富多样, 如“新歌推荐+歌手访谈”片段, 介绍歌手最新推出的主打曲目, 增加听众与歌手的交流感;主持人、商家荐歌。

二是文艺类的微型广播剧, 简称“微播剧”。其初级形态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演播的段子或小故事, 大多结合热点新闻, 双人对播, 情景再现, 类似于微型情景剧, 但制作粗糙、水准不高。越来越多的节目将广播剧与情景剧相结合, 缩减单元播出时长 (每档3—5分钟) , 内容简练, 制作精良, 具有本地化、喜剧性、贴近性的特点, 转型成为“微播剧”, 打散后分散在多个时段播出, 为广播剧找到了一条再生之路。

三是知识类的专题插件, 如历史人文典故、节日文化、热门书籍、流行文化。这些内容在类型台节目形态中, 通常被简化为主持人的“说辞”, 精心制作后, 内容精, 时间短, 放在哪个频率播出都有空间, 本身就是针对性极强的套播广告的载体, 既可以轻松实现跨平台播出, 还可以使主持人节目内容得到最大化使用。

四是互动类的听众参与插件。除了传统的电话和短信, 网络及其相关产品已成为广播与听众之间最重要的互动桥梁。比如“IDJ” (我主持) 模式, 就是满足听众做电台DJ的潜在愿望、吸引听众参与节目的一种有效手段。

碎片化广播插件节目能够打破类型台节目编排形式的樊篱, 带来节目内容的多元化。大到频率小到节目, 内容多元化, 音色多元化, 形式多元化, 不再是主持人的“单口秀”或“二人转”。

其一, 短小精炼, 模板化, 格式规范整齐, 无论是更换节目内容还是主持者, 都对插件节目不会有负面影响。比如广告冠名模式:5秒广告冠名——台标+插件节目题头——插件内容——5秒台标+15秒广告后缀。

其二, 内容精致, 制作精良。此类小插件时间不长, 3—5分钟, 但要求内容浓缩精炼, 尤其是情景剧类型的插件节目投入人力成本相对较多, 可由专门团队运作, 或交社会传媒公司制作。

其三, 定位更加精准, 是跨频率套播广告的有效载体, 提高了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

碎片化有效解构了常态类型节目, 把节目形态升级为“碎片化+精品化+模板化”的后类型台节目模式。这也是广播频率定位更加细分的必然结果。相对独立的小单元节目短小、精致、多样, 更能满足私家车主的需求。

碎片化与浅学习 篇8

2009年11月26日, 我从上海的临港新城坐学校班车回市区, 车上遇到了一位试图让司机尽快停车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我们学校法学院的辅导员。他刚刚得到消息, 一名研究生在学校自杀, 要紧急赶回去。后来, 我了解到这位自杀的研究生叫杨元元, 该事件也将上海海事大学推向了风口浪尖。

之后的一个月, 铺天盖地的网友评论指向上海海事大学, 指向中国教育。“带母上学”“蚁居”“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知识难改变命运”“大学生自杀”……透过这些关键词, 网民自然而然就能拼凑出事件的一些经过。在这里, 杨元元事件被“碎片化”了, 不追求深度的读者完全可以在这里停止阅读。

那年, 正是我研究电子商务舆情起劲的时候, 常识告诉我, 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稍作调查, 我发表了一篇博客, 不认同多数网民的观点。没想到一时间, 我成了“靶子”, 不仅接连收到长篇的质问邮件, 博客也一天之内达到10万访问量, 吓得我很快关闭了评论和访问。

事情过去多年, 再分析这件事情, 在事实也更加清楚的情况下可以告诉网民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铺天盖地的舆情所表现的, 只是网民们碎片化的情绪。

这就是很典型的网络世界的“碎片化”。

上述事件能够迅速发酵, 除了网民追求个性的自我感觉外, 事件背后的推手借用了网络语境的力量, 其中包括关键词的使用, 呈现短句、断句, 增强现场感, 减少描述性、过程性语句等。非常多的评论者,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评论者只是凭借关键词进行分析, 很少有人对事件进行实地调查。对于网民来说, “中断阅读、发表评论”是典型的事件特征。

这也就是网络学习及云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碎片化、浅学习。

1998年, 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决定做一个新型的搜索引擎, 在他们之前的搜索引擎, 如雅虎的搜索, 是按照人工和严密的学科门类的逻辑进行搜索, 这种搜索就像调查杨元元事件通过上海教委, 再通过上海海事大学, 再通过法学院去调查一样, 虽然严密、具有逻辑, 却不符合网络世界的行为特征, 效率很慢。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博士, 在老师的10万美金的资助下, 用了100多块硬盘拼接起来一个云文件系统, 分布式和按照爬虫方式去收集变化了的动态网页, 很快就能得到搜索结论, 形成了第二代的搜索技术。在第二代的搜索技术中, 谷歌公司极大地满足了普通网民碎片化知识搜索的瘾, 用户随便想到什么关键词, 就会有相关的、不相关的网页跳到用户面前。谷歌根本不会对这些搜索结果的真伪负责, 搜索者也根据自己历史知识的判断来接受碎片知识。

谷歌的巨大进步, 使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收集知识, 但也带来一个严重的负面问题, 在信息非常发达的网络世界, 碎片化和浅学习根本无法纠正原本就存在于搜索者头脑中的偏见, 从这个角度上讲, 信息加大了偏见。这些年我们看到, 没有深度学习的指导, 关于转基因、PX、养生、历史, 朋友圈中的谣言和知识比20年前更加荒谬和离谱, 人们长篇累牍地写、长篇累牍地读, 和知识和科学无关, 人们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知识。

与此同时, 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开始渗透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从好的方面看, 过去浪费的时间, 如上厕所的几分钟, 能够通过微信得到几分钟的沟通与学习;从坏的方面看, 人类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 随时被打断, 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科学家发现, 处于这种多任务切换状态的人, 其智商的下降比吸食毒品还要严重。

在2004年,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信息学教授格洛里亚·马克 (Gloria Mark) 带着她的研究生在美国的两个科技公司对那里的员工做了一千个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 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一次, 而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任务上则需要25分钟之久。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拉斯·波德瑞克 (Russ Poldrack) 在实验中发现, 人们在做多任务时所吸收的新信息会被储存到错误的脑区。例如, 边看电视边学习, 知识信息会被储存到大脑的纹状体, 而不是通常的海马体。前者主要负责记忆人的行动技巧, 后者才是记忆事实和想法的脑区。

人类对世界的信号进行加工后的信息, 大家认为是知识。我在大专院校教课时发现他们加工的模型是“hao123”, 在本科院校发现他们的加工模型是“百度”, 研究生的加工模型是“学术知网”, 博士生的加工模型是“EI、SCI”。信息社会, 是头脑被高度格式化的社会, 只不过以上的模型有深有浅, 我发现只要让大家进化一种模型, 思维水平就能进步一个层次, 搜索, 改变了思维。

早在公元前361年, 在外漂泊了20年的鬼谷子回到了河南的云梦山, 他发现通晓天下事并不能使他决策千里之外。他累了, 他不再需要知道外面的世界, 他要用自己的头脑做一个深度的“模型”, 这个“模型”能够指导通用的事件, 他开始了反信息化的旅程。在之后的40年, 他收了4个徒弟:孙膑、庞涓、张仪、苏秦, 那个时候, 兵家和纵横家开始知道有一种美丽, 叫做“静静”。

建构理论认为, 学生学习的不是知识, 而是一种建构, 正如鬼谷子教会孙膑和苏秦的不是现实社会, 而是被高度抽象的分析现实社会的模型, 从这个角度讲, 这种模型比现实社会更加真实, 就像人的骨骼比皮肤更接近人体。

碎片化, 你能拒绝得了吗? 篇9

还有些教师认为, 所谓碎片化只是时间的碎片化, 知识并没有碎片化, 知识还是一个整体, 是我们自己人为地将它碎片化了。这是对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出现的变化欠缺深入思考的结果。

网络时代之前, 知识主要是由纸质媒体承载的, 信息与知识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来存储与传播。到了网络时代, 知识的主要承载媒介由纸媒转移到网络。网络的特征是什么?是由超链接构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三维结构。一个个网页把知识切割成无数“碎片”, 网页与网页之间并不像书一样, 是线性关系的, 而是可以任意跳转的超链接关系。很少有人在网络上还像读书一样, 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而是经常跳到别处。你甚至不知道哪一个是开头, 哪一个是结尾。网络上的知识是没有固定形态的, 而且还有一个特点, 它是经常可变的、可修改的、不完善的。这一点也是纸质媒体不具备的, 我们常说“白纸黑字”, 意思是板上钉钉不可改变, 但网络可不是这样, 网页的内容随时可以修改、增删。在网上, 知识可以以任何结构和形态呈现, 有百度百科型的, 有搜索引擎型的, 有知乎问答型的, 有微信群聊型的。还可以由视频、音频、流媒体等多种形态出现, 知识到底是什么样子?学科还重要吗?这些问题已经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你回避得了吗?难怪西蒙斯要说:知识无法定义了。

当然你可以说, 我不看网络, 只看书;拒绝碎片化信息, 只接受完整的信息。就像当年有人拒绝电灯、电话、电影、电视, 发起“不插电”运动一样。作为个人这无关紧要, 大不了你离群索居, 回归原始生活状态罢了, 但作为社会, 作为群体, 这是万万不可的, 因为那会被时代抛弃!

这种对碎片化的反感, 更多地出自中小学教师和家长。这也情有可原, 中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 过多接触碎片化信息弊病较多, 还是需要接受一定的系统学习与训练, 以及集体生活的体验的。但碎片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冲击也不可避免。

君不见课堂低头族问题成为“世界难题”, 手机和网络能不能进课堂成为争论的焦点。我听说有高中学校因为教师没收学生的手机发生激烈冲突, 导致人员伤亡的极端事件, 看来, 这个问题再也回避不了了!

碎片化, 为什么要拒绝 篇10

因此, 有不少人在呼吁, 要抵制碎片化、浅阅读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侵蚀, 希望保持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呼吁有一定的道理, 但要落到实处非常困难。首先, 今天的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 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对碎片化有着自然的认同;其次, 以碎片化生存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 不论我们怎么抵制, 也终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在我们已经被互联网时代夹裹着前行, 没有退路的情况下, 与其拒绝碎片化, 还不如认真研究它, 积极利用碎片化的特点, 探索新时代的生存方式。例如, 碎片化信息的来源广泛, 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低俗化, 甚至与我们的价值观相悖的内容, 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一方面要通过主动提供优秀文化的正能量, 来引导社会的阅读趣味;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人们的信息选择和甄别能力, 提升文化判断力。又如, 碎片化的信息点多量广, 信息的表达方式图文并茂, 这自然造成人们阅读速度的加快、信息变换的频繁, 从而导致思维的深度不够, 浅阅读泛滥。但反过来看, 如果我们能多关注信息背后的联系和结构, 就可以在探究信息之间关联性的同时, 促进高层次思维的形成。再如, 碎片化信息多以形象的语言来呈现, 与过去主要以文字的方式来呈现信息有很大的不同, 但如果我们加大脑科学的研究, 特别是对右脑功能的开发, 或许又可以为人们在新媒体背景下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探路……

上一篇:造林技术的方法下一篇:移动学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