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阅读

2024-05-05

碎片阅读(精选十篇)

碎片阅读 篇1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时代背景,辩证看待,发展趋势

一、碎片化阅读研究历史回顾

碎片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后现代主义和传播学中流行,后来被引入到阅读模式中。《人民日报》第三届读者评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54.12%)、报纸(46.32%)和电视(43.83%)是受访读者最重要的三种信息渠道。这充分反映了新的媒体环境中,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在被问及阅读的习惯时,近四成(38.35%)的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另有32.99% 的人会“挑喜欢的版面或栏目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不到15%。过半数(51.56%)受调查者平均每天用于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只有17.44% 的读者选择了“一小时以上”。以上数字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读者阅读时间的减少和碎片化趋势。[1]《三联生活周刊》有一期的封面就是“被微博、短信、MSN改变的秩序——碎片时代的生存准则”。其作者苗炜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碎片化阅读的看法。他认为在我们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孩子们养成了超文本链接的浏览习惯,很难按照一个逻辑推演过程完整地看一本书。[2]

二、碎片化阅读的表现

(一)受众结构碎片化。各种原因将人们分成了不同的层次,传统阅读可能对知识素养较高的人来说更为频繁,如今人们没有时间来进行“大部头”图书的阅读,所以碎片化阅读逐渐兴起。不管你的学历和工作是什么,只要你有移动设备,那么你都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

(二)接收内容碎片化。人们对于消息的时刻更新其实就是将信息内容进行碎片化切分的过程。由于人们的喜好和关注点的不同,各种运营商也会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消息传播,这种分群传播的方式就会造成公众接收内容的碎片化。

(三)阅读时间碎片化。传统阅读要留出一大段时间来进行阅读,而碎片化阅读则可以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人们可以利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这种方式有效地适应了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并提高了时间的价值。

(四)阅读载体碎片化。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在任何移动设备上你都可以进行阅读。随时随地、每时每刻你都可以接收信息或者发表看法。克服了过去阅读载体难且不方便的问题,将阅读载体推向碎片化,从而拉近人们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三、碎片化阅读的成因

(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来,大部分的人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去进行传统阅读。于是,能够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进行阅读的这种方式就应运而生。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网络交流平台的不断普及,各种信息与整个社会联系紧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在简短的碎片化信息中,语言风趣幽默,而且一目了然,不费脑筋。因此很容易成为人们的选择或者娱乐方式。

四、客观看待碎片化阅读利弊

在碎片化阅读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辩证与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阅读现象。

(一)阅读的字数虽少可内容丰富。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强大的数字信息和网络媒体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极其可观的发展平台,以此为依托的碎片化阅读把繁冗的长篇大论精简至极。

(二)这种阅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趋势。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整体的时间被分割,要想从巨著之中找出自己想要的内容会消耗大量时间,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却消除了这一弊端,它在节省时间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三)碎片化阅读为阅读发展提供了方便。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随身携带厚重书本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阅读需求,而当今的电子阅读与数字阅读等一系列的碎片化的阅读方法明显为大家提供了阅读便利,使人们在需要阅读时能及时阅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一)碎片化阅读的内容虽短但也有平庸之作,许多人只凭一己之私混淆视听,造成不良社会现象。

(二)碎片化阅读在省时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经典的长篇巨制望而生畏,大众对优秀传统书籍阅读积极性降低。

(三)碎片化阅读在方便大众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简单、迅速、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造成信息的“复制粘贴”早已成为人们学习与工作的习惯。

五、碎片化阅读的社会发展趋势

如果说碎片化阅读是一种科学的定义,那么这种无声无息却又真实存在且悄悄变化着的阅读方式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不可否认,随着文明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情感、思维等也在发生着变化,当然阅读也会随之变化,所以这种阅读方式也会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阅读群体和消费者在“碎片化”背景下重新聚集,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相同观念的群体。根据以上情况,可以预测碎片化阅读会在将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且受到大众所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种与网络平台紧密结合的数字化阅读方式。

六、建构大数据时代的真正阅读平台

碎片化阅读并不等于浅阅读,因为其内容并不浅显,很多道理通过简短的文字进行表达反而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不能一味否定碎片化阅读,而是应该将阅读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新技术相结合,引导碎片化阅读真正成为一个合理理性的信息传播新场域。

(一)提高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让真正有用的信息被人们接收。网络可以说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的信息有真实有用的,但也有虚假污秽的,这一类的碎片化信息如果被阅读,会影响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要尽力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减少虚假淫秽等碎片化信息的产生。

(二)将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下的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全新的阅读模式。很多学者之所以反对碎片化阅读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种模式下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没有深度的无用信息,浏览的都是没有营养的快餐文化。所以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碎片化阅读形式相结合,将具有内涵、流传甚久的书籍以碎片化的新型阅读方式进行传播。

碎片化阅读作文 篇2

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最多的信息非常地便捷,也非常地节省时间,甚至有时候可以直接得到现成的结论,脑袋连思考都不用了,可最后不好的地方也在这里,纵然在碎片化的阅读中实际得到了好处,可也因为碎片化的阅读,停止了人们思考的过程。

在零碎的时间里,掌握的信息也呈现了碎片化,在脑子里,如同走马观花地过滤上一遍,接着再看到这些信息最后总结出来的结论,读完了,好了,就是这个样子。很可能在潜意识中,不多加思考就认为这就是正确的结论,而没有仔细地思考钻研一下这里面所表达的意思与思想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有失公正。也不是说只要是碎片化阅读就一定是如此,只是碎片化阅读往往所用时间较少,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深刻理解就已经结束了,如同囫囵吞枣,不知道其中味道就全部咽下,这样碎片化阅读,只在浅层,而没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含义。

不仅如此,碎片化阅读不仅因为时间过于匆忙而导致有一些难以消化理解,而且更难以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

碎片化阅读即是抓住每一段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信息,可这样每一次得到的信息,往往也呈现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在自身的思想中,如果不曾将其整理分类,很难以将其中有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就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得出的所谓看似很有道理的现成结论怕是不堪一击。再怎么样,现成的结论也是别人总结出来的,如果不自己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只能是生拉硬扯地照搬,没有自我的想法。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碎片化阅读若是不加以总结理解,总归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读的透彻,真正懂得并且运用,才是自身拥有的。若只是表面上,一看就过,得一个趣味性,那么偶尔还行,长期下来,倒是没有什么实际上太大的用处。

阅读的碎片化和思维的碎片化 篇3

的确是这样,我们的阅读文化生活是这些快捷、短小、杂乱的内容,占了主要的部分。很多阅读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阅读已经变成了“碎片化阅读”,我们似乎已进入了思维、思想的碎片化的阅读时代。

说到底,“碎片化”阅读,使我们的阅读生命不复处于整体之中,阅读的实质和整体根本不复存在,而最终在这种微阅读中,我们的生命、同等的活力、生命的蓬勃兴旺被压缩在最小的单位中,生命只剩下可怜的零头……难怪有书评作者说,现在很多人有了微博就放弃了博客,有了博客就放弃了书籍,这是本末倒置的。

当下我们的阅读之所以变成了“碎片化”的,更多地源于我们精神本身的快餐化。的确,我们很少有空闲时间,生活并不完满;我们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不想去发掘自己的能力;我们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我们满意,即使精神生活也必须服务于我们这种短暂的快乐,因此,快速浏览代替了精读,作为读者我们不再与读物进行精神交流……

“碎片化”时代深度阅读教学实践 篇4

一、创设阅读环境,让书香盈屋

造成近两年“碎片化”阅读如开闸洪水般全面渗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机功能的强大、手机的普及和便利,从学校到家庭,学生被手机重重围困。手机触手可及,契合了信息时代学生心灵寂寞、精神空虚,强烈渴望得到慰藉、交流的心理需求。针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师要善解连环,创设阅读环境,从教室到家庭,让书香盈屋,让图书为枕,让学生爱上纸质图书,尽享阅读的美好。

1. 设置自助式开放图书角。

利用教室的一个角落,利用简要的设备,设置自助式开放图书角,让教室书香绕屋,是古老而又有效的措施。语文教师应动员、鼓励学生自愿从家里拿来一些图书进行交流,组织专人进行分册统计归类,存放在自助式开放图书角。制定一些简单的制度,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进行更换,以确保图书的新鲜。自助式开放图书角每日的课间管理、图书的保管、更换等工作,都由学生自主进行。有了这种便利条件,书籍自有它的魅力,所以一下课,学生一有空就来这里看书,充分利用了学校里的“碎片化”时间,增加了和图书亲近的机会。

2. 举办家庭藏书展示会。

适当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举办家庭藏书展示会,让学生把家里的藏书带到教室,进行陈列展示,最好邀请家长也参加。通过展示、比较,没有藏书、或藏书较少的家长就会产生落后心理,进而促使他们重视购书。实践证明,哪怕一学期举办一次,只要坚持几个学期,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本人连续3个学期召开家庭藏书展示会,然后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人均藏书由最初的3本,增加到当前的16本。

3. 召开新书推介会。

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家长不知道读什么书。因此,利用阅读课,召开“新书推介会”很有必要。“新书”本身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本人在推介的时候,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名人里面,“明星”的影响力对现在的小学生影响很大,我会告诉他们:“男神”陆毅最近在读《一千零一夜》,女神李冰冰最近在读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效果很好。

推介“旧书”的时候,本人一般会应用“陌生化”理论。“陌生化”理论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一种戏剧理论,随着这一理论影响范围的扩大,被迁移到许多不同领域,也被本人迁移到阅读课堂中来。“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其实就是在给学生介绍一本书时,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口吻来介绍。比如经典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学生耳熟能详,但是通过调查得知,所有学生都是通过电视剧了解情节,看过原著的几乎没有。我就这样介绍:“不光我们在一天天成长,一些动物、一些神魔也在渐渐成长,比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大家发现了没有?”学生都摇头。我接着说:“在电视剧里确实发现不了这一点,但是通过阅读原著,你就会发现。事实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只有通过阅读原著,你才能感受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第二学期再调查时,许多学生阅读了《西游记》原著。在读书报告会上,一部分学生确实有很多收获。

二、创设展示平台,让心灵绽放

1. 召开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的组织可以灵活多样,但有一点很关键:教师的点评。点评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作推介式点评;也可以针对个人,作指导式点评。不管怎样,都要让学生明白:利用纸质媒介,作深度阅读好处多多。一次报告会上,一个学生谈道:刚开始他不爱读《狼王梦》这本书,买上一年多时间东丢西摆,没读几页。一个停电的星期天下午,他百无聊赖,随手拿起《狼王梦》读起来,读进去之后,欲罢不能,饭、手机统统忘掉了,一口气读完。读完之后,想了很多,心里也特别宁静。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我顺势而发,自己讲了半节课,因为这个学生谈到了利用纸质图书作深度阅读的本质:让思想深邃,让心灵充实,让人生丰盈。一个学生只要有一次这种阅读体验,就会深深影响他的阅读人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正在于此。

2. 指导学生自编书。

自编书前,语文教师要先确定一个主题,明确任务,必要时进行编组组织。主题的确定可以有一个长远计划,比如3年内依次要编哪些书,把主题全部告诉学生,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在网上阅读时有目的地搜集材料,整合“碎片化”阅读内容,化弊为利。也可以配合课堂教学进行。本人每学年都要指导学生自己编一本书,也可以几个人合编,效果出乎意料。首先,学生自编书的形式、方式很多,线装的、折页的、卷轴的应有尽有,有手抄的、打印的,有一个学生甚至用小楷毛笔书写编了一本《唐诗里的名胜古迹》。这种活动,能够真正让经典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碎片化阅读作文 篇5

但如今真的信息碎片化了吗?

也许,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这样。现在人们越来越少地为读一篇文章去买一本杂志,为看一条新闻去买一份报纸,为获得相关知识去认真阅读一本专业书籍。想查什么信息只要google或者baidu一下,刷的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网页蹦出来,尤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下,互联网上的信息同步率更高、更新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尽管都是简单直接,裸裸的原生态,但是以量取胜。人们想看什么,都能找到一语中的的答案。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世界的信息碎片化了。这使得人们多少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动动手指就可以得出结论,不需要大量阅读或者深入思考就知道答案。结果就是,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沉下心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放空心来什么都不想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浅薄,越来越浮躁。人们大脑完整的思维系统被信息的碎片割裂,成为了那所谓的被调侃、被自嘲的“煎饼人”。

而我也发现有不同的声音。我国社会学李强、广告学黄升民等学者撰文解析“碎片化”就是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是由于人们在生活方式、思考模式、个人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而造成的必然结果。网络信息以个性化、简短的碎片形式存在,碎片之间通过超链接组织,形成了更为庞大的信息脉络,为所有与之联系的人服务。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那些真正的思想,尤其对于新闻和资讯的生产者和最终使用者来说,网络世界的信息并没有碎片化,而是更完整,更直接,更有效地在二者之间传播。更遑论现代社会是一个强调高效率、高回报的社会,社会竞争加剧,网络信息及时传播的必要性更是要求了信息碎片化的产生与发展。无论从前以雅虎为代表的新闻门户服务形态,还是10前以谷歌为代表的资讯搜索服务形态,直至今天以Facebook为代表的信息通过人际关系链得以传播的服务形态,网络世界的信息生产都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生命体,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捷精准智能。

阅读碎片化现象有待改变 篇6

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出版大省。江苏出版界也出版了不少好书,为了使读者朋友对江苏的书香文化有一个概略的了解,记者分别采访了江苏、南京出版界的几位资深人士,看看他们怎么说、怎么读书的,或许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记者首先采访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马渭源先生。马渭源不但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士,还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活跃于电视与网络等多个媒体的演说家、明史专家和作家。他已在江苏暨南京、安徽、福建及新加坡、美国等国内多地、海外多国演讲过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明文化,并出版了16本明史专著,2015年还有8本新的明史著作陆续出版。

上网刷手机不能代替阅读纸质书

记者:马老师,此次江苏通过全民阅读法规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

马渭源:我对江苏省的这项规定举双手赞成。如今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动不动上网、刷手机,而不好好阅读纸质书本。我并不反对这些快餐式阅读,但是网上有许多不堪入目的东西,捕风捉影,内容低下,有的是一拍脑袋写成的;有些人年轻气盛,文化不高,乱用词语,而且语言不规范,你说这些东西有多少文化含量?还有“网络暴力”,根本不能代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而且错别字很多,这对文化底蕴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容易被误导。

而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等是经过审查并多次反复校对后才出版的读物,在出版过程中以及对于印刷厂均有许多保证质量的严格规定。

记者:既然一本书对于读者如此重要,那么您觉得作者以及出版部门怎样对待这本书呢?

马渭源:我不但是出版者,而且也写书,至今为止在东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出版了20多本书,每次我的书稿写好后,都要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反复修改五六遍;在正式出版前还要经过三审。

我们搞出版的人,不但是文化工作者,也是文化传承者和文化传播者,要珍惜这件工作,多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东西留给后人,而不是“洒向人间都是怨”。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反映到出版物上,有些出版社对出版物的处理不严肃,本末倒置,瞄准所谓的市场、读者的胃口,而忽视了质量,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民国期间的张元济、王云五等人,他们既是有名的学者,又是著名的出版家。和这些人比一比,您不感到惭愧么?还有些书籍是所谓的戏说,我认为戏说就是对年轻人不负责任。内容涉及严肃问题的书籍应该正襟危坐地说,而绝不能戏说。

还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自己不好好读书,仅凭好恶就得出结论。甚至在提交国际论文时连一条史料出处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

记者:传承南京文化与全民阅读有什么关系?

马渭源:南京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南京人爱读书,又处在吴、楚文化交接地带,阅读资源很是深厚。南京又是一个移民城市,不排外,我到过中国、世界许多地方,最好还是南京。南京不能只搞六朝文化,要搞大一统的明文化、民国文化。明朝的根在南京,要读懂明朝以后的600年历史,首先就要读懂南京。再说民国文化,一部近代史,大半部在南京,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从朱元璋那里继承来的。

记者:您对海外华人的读书有什么观察?

马渭源: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爱程度甚于国内,我在海外讲学时,来听讲的人就直接用美元买我人民币原价的书。甚至听讲的人中有一半是金发碧眼者。我就问华人:“他们听得懂吗?”有一个外国人答:“我不但听了,还录音录像,以后如有不清楚之处,还可以回放。”

江苏南京作为文化高原理应率先开阅读之风

接着,记者采访了南京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卢海鸣。卢海鸣不但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出版社领导,也写过多部专著。对于这样一位专家,他对于全民阅读有什么高见呢?

记者:您对于此次全民阅读法规的公布,有什么看法?

卢海鸣:法规的公布很及时,江苏也好,南京也好,在全国范围来讲是一个文化高原,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高峰,四大名著都与江苏有关。全民阅读法规的公布由江苏率先完成,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歷史的必然。

记者: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在此次全民阅读活动中,有没有一些配合的举措?

卢海鸣:实际上,我们集团和出版社从2014年初就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了。我们率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了南京市全民阅读工作站,开展了诸如出版咨询、免费阅读、图书首发式、读书会等多项活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两家书吧,即太平门的金陵书苑“墨香缘”书吧和武定门城墙肚中的“垣里书香”书吧。其职能就是免费图书馆,为市民提供免费读书。

此外,为了配合全民阅读,集团所属的报刊如《社区新报》,以及《青春》、《好家长》、《明日风尚》等杂志均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我们还准备在2014年国家公祭读本第一次进课堂的基础上,编写市民读本,并且逐步向全国推广。

为了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我社还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编写、出版“中国战区受降档案”等书籍。

记者:听说南京出版社正在组织编写、出版一套“书香江苏”丛书?

卢海鸣:这套书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局交办的出版任务,一共16本,江苏省13个城市各一本,另三本分别是《书香江苏》《江苏传世名著》和《江苏阅读遗存》。

记者:您对年轻人的读书有何建议?

卢海鸣:在全媒体时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不能认为不看纸质书就是不读书,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电子时代。现在90后、00后,都喜欢在网络上阅读。当然网上阅读不能代替纸质书本的阅读。我们要与年轻人共勉,静下心来,把生活节奏放慢一点,去掉功利心,将纸质书与电子书结合起来读,这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无裨益。

海外阅读法规及值得借鉴的做法

杜辛更是一位江苏出版界的资深出版人,曾先后任省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第一任出版部主任,现任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早在2013年,他就关注全民阅读问题,撰写了有分量的探讨文章,而且在自己分管的《长城志》、《大运河志》这两套巨著项目上倾注了许多精力。两套书的出版,将彻底结束有长城无长城志的历史,彻底结束有运河无运河志的历史。《长城志》将在2015年底出齐。

记者:您在世界范围内参加过多次国际书展,能否谈谈海外对于全民阅读的立法以及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

杜辛:在世界范围内,据我所知,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全民阅读,并提高到民族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度。美国早在1998年即颁布了《卓越阅读法》,2002年,又颁布了一部《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法案;韩国早在汉城奥运会前,就强行规定10层以上高楼,投资商必须按比例建公共图书阅览室,在2009年又实施了《读书文化振兴法》;日本2001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俄罗斯则在2012年实施了《民族阅读大纲》。

江苏作为文化大省,自古就有浓郁的读书重教的氛围,全国希望江苏在全民阅读方面带个好头。说起来,这项提案的发起人朱永新还是江苏人呢。

记者:作为出版人,您认为阅读的重要性在哪里?

杜辛:中国现在信息产业发达,电脑、手机早已普及,但网络上获得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不深刻,缺乏系统性。这样的浅阅读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浅薄,对人的思想、思维激励不足,对形成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足。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行为偏激、易走偏锋,与大量的浅阅读不无关系。

记者:海外哪些促进阅读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杜辛:我在参加一些国际书展时感触颇深。无论是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还是日本东京国际书展,都可以看到这些國家当地的教育部门组织学校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们到书展上来参观。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完全认字,读不了书,到书展上干什么呢?原来是到书展上感受书文化气氛的。孩子们参加一些诸如玩偶、卡通类的文化活动,聆听观看各种表演,现场翻阅各种少儿图书,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孩子对图书的兴趣。这种做法令我感动,但愿国内的教育部门也能学学西方这种有效的做法。

记者:您对年轻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以及他们的孩子们在阅读方面还有什么建议?

“碎片化”时代的“陌生化”阅读 篇7

《报告》强调,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 使未成年人的时间以及知识构成都呈现“碎片化”趋势。其实, “碎片化”阅读对未成年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止于此,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思维的惰性。用检索代替阅读和思考, 过于零碎的阅读, 也往往无法阅读和理解大部头的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 这就很容易造成思维的惰性,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第二、不利于深层次的交流。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 所有的话题都一掠而过, 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具有深度、持续性的关注。

第三、不容易积累知识。学生正处于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特别需要一个系统的、连贯的、全面的知识接受积累过程, 但是电子阅读的随意性太大, 都是被人为引导的, 读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阅读的是什么, 表面上阅读量很大, 但实际上有效信息、知识含量很少, 同时知识来源的随意和不可考, 也造成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第四、不利于构建精神高地。利用优秀的作品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健全人格, 是阅读的重要目的。但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 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 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五、无法养成专注的品质。中文互联网界的活化石“和菜头”在他的博客文章《碎片化生存》中说“更加让我恐惧的是, 我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页纸上, 它总是不断迁转, 像一条水银做的蛇, 在书页和无数想法之间钻进钻出, 试图在两个本来毫无关联的点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而在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 却白白浪费了心神, 让人很快就觉得力倦神疲。”未成年人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后, 思维涣散、注意力易转移的现象更严重。

培养未成年人对纸质图书深度阅读的习惯, 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中特别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 多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其中“读整本的书”值得寻味, 隐含着两点意思:一是要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读完“整本的书”, 意味着了解文本内容的前因后果, 来龙去脉, 必须要学生思维深度参与;二是阅读量要大, 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内。确实, “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同理, 阅读的收获更是在“课外”,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进行深度干涉, 阻击“碎片化”阅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不妨试试“陌生化”这一理论利器。“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 后来成为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后来,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陌生化效果”理论, 作为一个新的美学概念, 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虽然陌生化属于文学创作上的范畴, 但作为一条有着坚实而广泛心理学基础的普遍的艺术原则, 随着这一理论影响范围的扩大, 被迁移到许多不同领域。

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 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 把一种奇异的与习惯性认知完全不同的现实展现给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陌生化”的一些原则与手段, 消解新媒介带给学生的主动的或被动的“碎片化”阅读习惯, 代之以一种全新的对阅读的认知和体验, 重构学生的阅读人生。

一、读书目的的“陌生化”

北京十一中学校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综合审议组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李希贵先生在《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颁布之际》中说的很精辟:“当阅读教学的目标盯住未来学生终身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 盯住孩子们的终身学习时, 我们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 便显得居高临下、水到渠成。”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决定了学生读书的目的。一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平时说得最多的话题除了“你要读书”之外, 恐怕第二位就是“为什么读书”这个话题吧。想想我们平时会说些什么呢?不外乎重拾古今中外名人的牙慧, 充满功利性色彩, 比如“积累作文素材”、“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等说法。有个教师教给学生阅读“七步法”:第一步, 摘抄书中好词佳句;第二步, 编写内容提纲;第三步, 撰写《读后感》……这些说教在普世价值取向上无可厚非, 但是针对学生, 有两个弊端, 一是读书的附加值太多, 给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太大, 久而久之, 读书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活动在学生心目中变成一种无法承受之重;二是能力层面上的拔高。比如有个教师给学生传授读书的“厚薄法”, 要求学生把一本书读“薄”, 再读“厚”,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读书境界, 适合研究型、学者型的成人, 对学生来说太抽象, 无法琢磨也无法体验, 学生因为做不到老师的要求而产生沮丧感、失落感, 然后就是对读书敬而远之。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 首要的是自己要树立一种全新的、“陌生的”、单纯的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愉悦体验, 即为愉悦而读书, 这其实是返璞归真, 回归读书最本真的目的。这一点, 林语堂大师说得非常深刻, 他说“读书本来是至乐的事, 正如杜威说, 读书是一种探险, 如探新大陆, 如征新土壤;法郎士也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 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他坚决反对读书功利化, “有人手里拿一本书, 心里想我将何以赡养父母, 俯给妻子, 这实在是一桩罪过。”2013年4月23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出席全民阅读“红沙发”主题活动访谈时说“读书要成为一种习惯, 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要成为自己生命发展的一部分。”可以说, 这句话指明了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消解附加在阅读本身的功利性的过重的负担, 培养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当学生真正能从读书中得到一种愉悦的体验, 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学生就有了自发阅读的动机, 读书也就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自己生命发展的一部分”。

二、读书兴趣的“陌生化”培养

技术统治下的信息化社会形成一股汹涌的“碎片化”浪潮, 裹挟我们一路向前, 产生并壮大着“碎片化”阅读, 但是我们并不是身不由己, 无能为力, “碎片化”阅读有其自身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新奇刺激的优点, 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如何与新媒介展开竞争, 夺回学生“眼球”, 培养学生以阅读纸质媒介为主的深度阅读的兴趣, 是语文教师包括家长需要格外重视的地方。物质刺激不是长久之计, 苦口婆心的劝导学生充耳不闻, 也许背地里还在嘲笑你的“迂腐”, 名人效应在信息化时代黯然无光, 这时候该应用“陌生化”理论, 以奇制“敌”、以巧取“胜”。

(一) 请“明星”代言

抓住学生追星的心理, 抛开严肃呆板的说教脸孔, 请“明星”代言, 向学生推介新书,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请歌星、影视明星、球星等效果最佳。因为惯性思维中, 这些人的生活和读书似乎很远, 会造成“陌生化”的冲击力, 同时兼具“明星效应”。课堂实践表明, 孙楠、张东健、张靓颖这些“明星”对学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高尔基、鲁迅等名人。

(二) 以演促读

对阅读效果必须反馈, 这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原则之一。但是如何反馈, 个中颇有玄机, 以演促读是个不错的选择。也就是说通过活动的方式如角色扮演、精彩段落诵读、读书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读书活动进行反馈, 可以有效促进阅读。一方面, 文本转化为活动, 学生会有一种陌生新奇的感受,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调节了学习生活, 所以是不错的选择。

(三) 精选阅读文本

“读什么”也是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新课标”规定了学生阅读篇目, 相应的教科书中也会规定“必读篇目”、“选读篇目”, 试图通过教科书的权威性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 但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收效甚微, 推荐的书目引不起学生兴趣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多数读了的学生也是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被迫阅读, 前面说过, 带有明显功利性的阅读长远来看, 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绝对是有害的, 更不用说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自己生命发展的一部分”。一般来说, 教科书推荐的书目在学生的惯性思维下更多的是感觉其严肃、呆板、无趣、说教的一面, 因此, 易产生抵制心理。所以, 放开限制, 教师随机精选、推荐书目, 形成“陌生化”效果, 明显受到学生欢迎。比如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教师推荐莫言的作品, 效果就不错。

三、阅读方式的“陌生化”

(一) 倡导“随意性”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受传统思想影响, 一般会把读书方式“神化”, 虽不至于让学生“沐手焚香”, 但“端正态度”“注意姿势”“几案精严”“不动笔墨不读”诸如此类的嘱咐一定不会缺, 这种说教无异于“焚琴煮鹤”, 大败学生阅读兴致。这一点, 林语堂先生同样论述的很精妙“你们读书时, 须放开心胸, 仰视浮云, 无酒且过, 有烟更佳。……或在风雪之夜, 靠炉围坐, 佳茗一壶, 淡巴菰一盒, 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 然后随意所之, 取而读之, 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读书在于领悟书中的兴味, 不在于外在的环境、坐姿, 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就应让学生随意随兴, 不应规则太多、限制太多, 否则学生还是会把读书当做“苦差事”。

(二) 利用“碎片化”时间

一种说法认为, “碎片化”阅读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忙碌, 没有完整的读书时间, 时间的“碎片化”造成阅读的“碎片化”。这是一种伪命题。不妨再回顾一下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所说的“三上”典故:“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 多在三上, 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学识渊博如欧阳修者, 虽古代也很少, 但他利用“碎片化”时间, 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有深度的文章, 可见“碎片化”时间不是造成“碎片化”阅读的原因, 相反我们应倡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做深度阅读。事实上, 相对于成人, 学生的时间更多“碎片化”, 关键是培养深度阅读的兴趣, 集腋成裘。利用“碎片化”时间, 精选书目, 课堂上策划、指导学生利用一个较长的周期, 坚持阅读较长的文本, “整本的书”。

四、阅读内容的“陌生化”

针对一个主题, 对“非连续性文本”深度探究。一味的阻击“碎片化”阅读, 想完全阻隔学生的“碎片化”阅读活动, 不是明智的选择, 也是逆时代潮流的, “新课标”中就强调“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在“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四学段) ”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2011年前以“微博”、“微信”、智能手机等为特征的“碎片化”阅读范围比较窄, 还不太明显, 这可以说是对现在“碎片化”阅读现象的前瞻性的指导, 当“碎片化”阅读出其不意大面积流行之际,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视对“新课标”的解读。“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碎片化”文本。在一定时期, 确定一个主题, 放手让学生应用新媒介阅读、收集相关“碎片”, 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技术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应用信息的能力, 也是一种“深度阅读”, 还可以与纸质媒介阅读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出席全民阅读“红沙发”主题活动访谈录[N].人民日报, 2013, 4-23.

[2]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R].

[3]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民国19年10月26日圣约翰大学讲稿) [C].

刍议中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篇8

关键词:中学生,碎片化阅读,经典,弊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加上一些阅读APP助推,阅读方式已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阅读中那种对知识的系统阅读被碎片化阅读所取代,而且呈现一种社会化的状态,大有取代传统阅读方式的趋势。所谓碎片化阅读有别于传统纸质图书的阅读,是借助一些电子设备,通过零碎的时间对条块分割的材料的阅读。

对阅读方式的这种革命,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赞同者认为,当前社会压力大,节奏紧张,块状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做阅读,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以达到知识获取的目的。而反对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其实就阅读的状态来讲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知识获取过程,而是零碎的信息对人的侵占,其实并不能实现知识获取目标。碎片化阅读尽管被很多人看好,但笔者作为一线工作的中学教师看来,这种阅读对学生来讲并没有多少益处,反而会极大地造成阅读教学的混乱状态,并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

从碎片化阅读内容的供给侧来看,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大都与网络生存有关,网络是靠点击率生存与扩张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所提供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诉求,是以消灭教育背景、年龄、职业、性别差异为特点的一种供给。这就决定了碎片化阅读内容的特点。一、内容的浅层次、平庸。大多是以景观化为特点,即满足大众猎奇为目的的内容为主。题材多选择暴力、凶杀、情色这样极大程度满足大众猎奇心理内容。二、内容的娱乐性。从娱乐的角度出发,内容选取上,碎片化阅读侧重于明星绯闻、日常生活、三角恋成了阅读的饕餮大餐,实际上对这些内容细加分析的话,除了满足大众的窥视欲之外,并没有与“现实人生”发生联系,看不到人性的深层内容。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碎片化阅读必定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传统意义影响人心灵的深阅读。

从阅读工具角度来看,电子设备尽管具有携带方便、便于碎片时间阅读的优点,但比较纸质图书,电子设备的缺点也很明显。如果纸质图书是静态阅读媒介的话,电子设备则是动态的。电子设备中,我们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比如一个联网的移动终端,它同时也是你的通信设备,你在阅读的时候有时要应对通讯的干扰,同时也可能会时不时地有一些推送的广告会影响到你的注意力。也有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阅读电子设备,比如kindle、ipad比较专业的阅读电子设备,但并不普及,只是在一些个别的读者那里以试验性产品存在,同时显示技术又可能会极大地影响你的阅读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既不主张内容层面的中学生碎片化阅读,也不从工具上选择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对中学生阅读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尽管家长和学校尽最大努力不让学生接触网络等电子设备,但不能忽视的是,整个社会阅读趋势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出于模仿与好奇,私下里,学生还是有大量的机会可以接触这种阅读方式;另一方面,一些纸质图书出版商为了迎合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将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改头换面,以纸质图书的形式出现。出版了大量的满足中学生碎片化浅阅读需要的图书。这些图书极容易逃过家长与学校的监控在学生中间流行。在一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中,发现这类图书出现在学生的经常阅读书目中。

碎片阅读 篇9

一、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界定

关于“碎片化”一词,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为,源于英文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为诸多零碎状,也有人将“碎片化”译为片断化。 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当中。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理论家杰姆逊曾有言:“如今, 各个社会层面成了‘文化移入’,在这个充满奇观、形象或海市蜃楼的社会里, 一切都终于成了文化的———上自上层建筑的各个平面,下至经济基础的各种机制。 ……‘文化’本体的制品已成了日常生活随意偶然的经验本身。 ”[1]他还进一步指出,后现代文化包括电视、电影、广告、建筑、小说等在内的多种文化现象, 其首要特征就是碎片化、零散化。 之后该理论被用来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以及人文学科等多个领域。 在当下,碎片化已经成为大众社会传播语境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恰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言:“‘碎片化’表现在传播领域,一方面指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收缩,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指新兴媒体的勃兴,媒介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及表达意见的多元———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临的语境。 ”[2]碎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种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入、多元利益和意见的产生,并不只是简单的、深与浅的范畴争论,而是人们从字面上对概念本身的误读与理解上有所偏差。

碎片化阅读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人们通常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形式,即在纸质媒介独领风骚时期, 人们利用上下班乘车、餐前饭后、休闲娱乐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通过报纸、杂志所进行的碎片化内容的阅读习惯; 二是指人们通过手机浏览新闻信息及各种资讯,或者通过微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分享、订阅感兴趣的公众账号话题以及下载一些阅读类APP (应用程序)、购买电子图书等所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当下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解读,则取后者之意。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公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 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毕竟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已经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很少有大量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因而只能忙里偷闲地利用各种便捷工具, 在零碎的时间里进行快餐化阅读,即“时间的碎片化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 阅读形式的碎片化又加速了碎片化阅读的演化”。 于是,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来弥补阅读,由以往那种较为轻松的阅读习惯 (闲暇时还能够潜心通读完整的文本典籍) 渐渐演变成了近乎彻底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二、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必然,不可逆转

即便如此, 对于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也不要忧心忡忡,更不必大惊小怪,它是科学技术和媒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及正常现象。 科技的进步伴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 又必然地使原来事物的旧有形态要么融入、适应、调节与改变,要么式微、风光不再甚至被最终淘汰, 这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大势所趋。

传统文学艺术经典在当下社会的境遇也大抵如此,在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只能被动地选择或更新, 或华丽转身,或成为“博物馆艺术”。 作家聂震宁就对 “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 ” 持有保留意见。 他认为,《论语》就是碎片,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也是碎片主义,报纸、杂志也不例外。 碎片化阅读是民族进入“全民阅读的一个通道、一个载体,这也是未可预料的事情”[3]。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岁的国民对数字阅读方式(比如网络的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18至70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而人均阅读电子书相比2011年增幅则达65.5%。 这些数据已清晰地表明, 当下数字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多元路径与渠道使得全民阅读量持续飙升。

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裹挟着无以计数的海量信息, 加之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又将花样翻新的信息碎片连接在一起, 甚或以秒杀的速度不停地更新, 不只使人们在各种良莠不齐的资讯面前无所适从, 更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也只能是片刻的、即时的、转瞬即逝的。 互联网“超文本链接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不再完整, 而是趋向碎片化、 非线性化,这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信息的最主要内容, 极大地方便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学习和工作的效率”[4]。 这种碎片化阅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碎片化的方式,传播着碎片化的内容,随之带来的便是资讯、信息的成倍增值。

而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又为移动阅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和提供了新的可能。 手机移动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可以抓住 “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来进行传播活动, 这样的传播方式既满足了传者随时随地的表达欲望, 也满足了受众可以抓住空闲时间即时方便地接收信息的需求, 这样就使得传播环境的时空进一步碎片化”[5]。 加之手机客户端的微博、微信组成的特殊网络社群, 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爱好兴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群体,但受众群体更为细分,信息的传递更高效、精准,富有价值。 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回应了社会和受众对信息传播的诉求, 碎片化也将成为传播者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必要依据”[6]。 这样看来,碎片化阅读对于人们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乃至于经典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未尝不是一个最佳途径, 它是媒介社会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大众阅读的碎片化不可逆转,甚至碎片化阅读或可成为有效阅读的主流。

三、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当下在碎片化阅读盛行之际, 也有人因其对经典支离破碎的阅读表示不满。 其实不然,恰恰因碎片化阅读往往使经典的影响力得以广泛普及与提升, 甚至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经典因其内涵丰盈、博大精深,除了学者与专家能够潜心大量阅读原著之外, 一般读者往往碍于学识、阅历、时间的限制等,只能对传统经典敬而远之, 但内心又渴望了解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各种典籍, 哪怕是其中的一部分精髓。 于是,他们借助互联网、手机微信的朋友圈分享以及订阅感兴趣的微信公众账号, 及时阅读专业人员对各种经典进行观点摘要、深入浅出的诠释。 这种类似导读的形式满足了一些文化层次相对不高的人群对国学经典的仰慕与求知欲望, 更让传统经典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接近读者,即传统经典以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走进了公众的生活。 比如国学堂网站的一张图能让你看懂什么是国学、老子《道德经》白话浅解、“百科全书” 的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乾元国学” 的儒家传统身心修养的智慧及意义、“古典新风尚”的一篇短文了解诸子百家、“古典书城”的微信 《千字文》 以及人民网的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 等,可谓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此外,“国学正能量” “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 “ 新儒苑 ” “ 经典短篇阅读 ” “ 新国学新儒家 ” 等 , 均以各种提示音 、 添加背景音乐、弹出窗口、图标、可视化等形式转载和推介着传统经典。 于是乎,碎片化阅读使人们对于传统国学及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其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更为关键的是,碎片化阅读这种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介的生动、形象、通俗的可视化手法,使大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微信朋友圈的信息经过多次过滤、筛选与转发,乃至同一信息的反复分享,也会激发和刺激圈中好友对相近选题的多重讨论, 且在各自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中,相关知识点被进一步深入挖掘,碎片化阅读导读的功能显而易见。

尽管人们不可能仅通过一张图就看懂国学,也不可能仅以一篇短文就了解诸子百家,但因其在微信朋友圈、知识背景相近组成的网络社群, 对相关信息的筛选、过滤,以超级链接分享精华部分, 就会吸引人们对经典的进一步深入或重新解读。 这种导读作用对经典的普及和弘扬,无疑是不可忽略的贡献。 这就像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 电视剧一样, 人们经常担心改编会曲解甚或歪曲原著。 事实上,人们并没有仅仅通过电影、 电视剧去解读原著,诸如有人坦言,对萧红知之不多,但看过电影《黄金时代》之后,又把其相关作品通读了一遍, 并与改编之后的影像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这样既加深了对作家萧红的理解, 也深化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质量, 并于无形之中提升了原著的知名度。 这种分众、细化的个性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不只拓展了接收海量信息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开阔了人们各种知识储备的视野,还有效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广泛的信息联动与有效互动。 新媒体不单单颠覆了传统纸媒的固有模式和表现形态, 更是对传统碎片化阅读方式的一种延伸和革新。 “人们在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同时, 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让自己的观点意见成为新闻事件的延续; 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阅读,增强对新闻的了解等。 ”[7]这就是新媒体环境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也是传统媒体所无法达到的全民阅读高潮。

电影《黄金时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碎片化阅读虽以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并以导读的形式成为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但其片断化、零散化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 尽管手机微信在发布信息时可以插入图片、 语音等服务来拓展单条微信的核心信息空间,但这种对信息源的隔离式处理,缺乏多元共生的复调或立体化呈现信息的视角, 微信用户无法将原本就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拼图”或重组,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与重构。 即便手机微信的系统插件已经与QQ通讯录、 手机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进行了绑定, 可不难发现微信所囊括的基本上都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信工具, 依然突出地表现为私人化沟通的特征。 微信在公共网络空间尚不能主掌宏观议题的话语权, 在相当程度上还只是人们一种自说自话的自我陶醉。 这样势必容易造成碎片化阅读越来越私密化、零散化,以碎片化的信 息填充碎 片化时间 的缝隙, 往往拾取的不过是一堆堆信息碎片。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篇10

其实,要想了解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应该先了解碎片化的概念,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至今也没有文献资料对碎片化做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比较赞同喻国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对碎片化的界定:他认为碎片化是新兴媒介的产生,分割了传统媒介的市场份额,新兴媒介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量就增大了,表达的观点就出现自由化。所以笔者认为碎片化阅读就是指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平台接收到一些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内容来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地下铁里、公交车上、候机大厅、火车站等等只有网络的地方,大部分人手里都会拿着手机、电子书、电脑等数字终端在浏览,不可避免地,我们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2 碎片化阅读的利

1)阅读成本低。通过各种数字终端来时行阅读的成本比较低,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免费的,即使是收费的,也要比纸质出版物的价格低很多。另外,如果觉得内容不好或者不适合阅读可以随时放弃,而纸质出版物一旦买了,就别无选择,不管内容是否适合,而且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领域的书籍都买到手。

2)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阅读。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生活、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而碎片化阅读恰好弥补了这样的缺憾,人们可以利用等车、等人、等餐……这些等待的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充分利用了零散时间,在很在程度上节约了时间。

3)阅读更方便快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阅读终端也应运而生,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给碎片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想要浏览的内容。

4)阅读内容更新及时。因为互联网的快捷,内容生产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很多内容几乎是时时更新,只要关注了相关的内容生产者,就可以随时阅读到最新的内容。

5)阅读内容更丰富多彩。和传统出版物相比,这种碎片化的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可以同时出现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内容,给阅读者更大的视觉冲击,更能吸引阅读者的眼球,这也是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的主要原因之一。

6)信息量更大。互联网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生产者可随时生产出新鲜的内容,不用担心库存、积压等传统出版物面临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做任意接受所感兴趣的信息,使得我们获取信息的量越来越大,知识层面也越来越丰富。

7)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更强。碎片化阅读时代的一个的特点就是我们对阅读内容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强。就拿微博或微信的公众号来说,如果我们关注了一个感兴趣的公众号,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其内容并不适合,那么我们可以随时取消关注。再比如我们特别想获取某一方面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去搜索相关内容,马上就会出来大量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筛选和比较选择最符合需要的加以关注,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成本。

8)存储更方便,查阅更便捷。一本纸质出版物,不可能每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对我们有用的,有时候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的内容是我们需要的,但是我们却要把整本书买下来。而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存储起来就方便多了,如果我们在数字媒介上发现自己想要的信息,可以用收藏、下载、复制等手段存储在电脑、手机里,当我们需要查阅的时候,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相关内容或者链接。

3 碎片化阅读的弊

1)碎片化阅读的印象不深刻。由于碎片化的内容太多,令人很难招架,一时间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在还没有消化吸收的时候,又一波信息纷涌而至,因此很难对阅读过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内容都相对较短,对问题的剖析不是特别深刻,看不到本质。浅层次的阅读,当时看了觉得很多,但是很难在大脑中停留太长时间。

2)生产流程不够严谨。碎片化内容和生产流程无法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监督环节几乎没有,作者写完可能不经检查就直接上传。常常会出现错别字、用词不严谨等语法错误,这样会误导一些读者,特别是学生,他们正是在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被误导,形成错误的认知体系。网络上还充斥着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对那些辨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打击更大,有很多青少年犯罪就是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侵害。最可怕的是还有很多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腐化人心。

3)碎片化阅读更偏向于娱乐性。碎片化阅读更能冲击人们的感官系统,因为其特有的“有图有真相”的阅读方式,人们更易于接受其娱乐性。所以人们的阅读内容看似越来越轻松,但实则却很难领略到深层次的东西,阅读的效果就越来越差。

4)碎片化阅读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在阅读纸质出版物的时候,主要是以阅读文字为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产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文字表达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而碎片化阅读就像电视剧一样,遏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跟着剧情被动地接受,完全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想象。在这种碎片化阅读的方式下,很容易产生惰性思维主,还没有机会去想问题、分析问题,浅显的结论已然呈现在你面前,只有被动接受。

5)容易导致网络依赖。碎片化阅读的必要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有网络,没有网络,就无法实现阅读。久而久之,人们很容易形成网络依赖。当没有网络时,则会产生焦躁不安、无所适从、莫名的惆怅感、很难集中注意力、过一会儿就要拿起手机看一看等现象。网络依赖的更显著后果就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漫不经心,在聚会场所人手一机,放眼望去全是低头族,用社交软件交流而不是面对面交流……人们与现实生活接触得越来越少,人情淡漠,不利于人们正常健康的生活。

4 建议

1)健全碎片化内容生产的监督机制。面对如此巨大的碎片化内容生产,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生产的内容时行监管,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严谨性。

2)国家政策应偏向于纸质出版物。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纸质出版物的打击空前巨大,很多纸质出版物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国家应当加大力度扶持,出台一些免税、补贴等相关政策来保护纸质出版物。

3)多开辟一些鼓励阅读纸质出版物的途径。可以多开放图书馆、阅读室,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可以逐步将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部分对外开放;图书馆里多下设儿童区,让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说故事”区,吸引更多的人爱上读书;给24小时营业的书屋更多的政策支持……把人们从碎片化阅读拉到现实阅读中来。

4)静下心来制定读完一本书的计划。每个人都要刻意地远离碎片化阅读,尽量减少碎片化阅读时间,从自身做起,制定一个读完一本书的计划,不论从何时开始读书,都要坚持读完,刚开始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但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短,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碎片化阅读,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优势,坚决规避其劣势,让先进的生活方式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我们被利用。

摘要:最近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看完之后,心会猛然一颤,我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呢?仔细想想,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现象。不是不想阅读,而是常常拿起一本书来,刚刚看了几页就放下了,然后又去忙其他的事,当想起来再拿起来看,可此时发现前面的内容似乎已经模糊,只好再重头看,就这样很难坚持看完一本书。其实仔细分析,出现这个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造成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崛起,使自媒体的发展空前壮大,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看似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阅读内容,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和传统书籍相比,究竟是好是坏呢?在这里笔者想重点分析一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从中受益。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阅读成本,利与弊

参考文献

[1]六大举措应对“浅阅读”[J].信息网络,2007(12):13.

[2]刘晶瑛.碎片化阅读对高中阅读教学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多资源化途径下一篇:协作品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