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法

2024-05-02

公允价值法(精选九篇)

公允价值法 篇1

关键词:公允价值,现值,价值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新准则的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新准则重新正式启用公允价值概念, 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表明中国会计计量发展正紧随着国际主流方向, 符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要求。但其对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和具体使用条件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种适当的、谨慎的态度也表明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下有效地利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及实务操作问题。加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 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受到质疑, 这使得公允价值如何取得以及如何确保其可靠性备受关注。基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联系, 介绍公允价值确定的现值法。

二、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联系

价值是经济学的精髓, 价值增值是管理学的永恒追求, 作为从属于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会计的核心正是提供与经济决策相关、可靠的价值计量。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曾经一统天下、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当代国际会计变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越来越多地在会计和报告中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这两个概念。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是最能反映各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计量属性, 它是会计计量的最高目标;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其是价值的直接计量 (即现值) 和间接计量 (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 的总称, 在价值和现值的基础上具有“真实和公允”的本质特征, 能提供更多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基于“价值”这一共同的内在逻辑起点, 公允价值与现值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非同寻常的联系。公允价值, 就其本质特征而言, 是能够反映资产内在价值的计量属性。资产作为能够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 其内在价值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是因为资产的内在价值体现在资产创造未来经济收益的能力上, 而未来经济收益通常可以用未来现金流量来表示。因此, 现值实际上就是公允价值本质属性的数学表达, 现值计算是公允价值最基本的获取方法, 现值法是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 也应该注意到现值只是公允价值的一种计量技术, 现值并不等同于公允价值, 因为现值只是任何一种现金流量同利率的结合, 现金流量是估计的, 利率可以随意选择, 这样, 就会出现多种现值。在这些现值中只有与决策相关的近似反映公允交易额的部分才可以用来估计公允价值。

三、现值法的具体运用

在计算现值时, 按照计算对象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否确定, 可将现值计算区分为传统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

1. 传统法, 通常只使用单一一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的与风险相称的折现率。

它假设该折现率可反映有关未来现金流量和适当风险报酬的所有期望。但这种假设只在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都确定、或虽都不确定, 但市场中存在有相应可观察利率和相似未来现金流量的参照物时才成立。而这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传统法模型为:PV=Σ[CFj/ (1+DR) n]

式中:PV为现值;CF为现金流量;j为现金流量金额的种类 (j=1, 2, …, m) ;DR为单一折现率;n为年数。

传统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对于存在合同约定现金流量的资产和负馈。合同利率已经反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 运用传统方法计量的结果同市场参与者对该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表述能够趋于一致。但是, 传统方法在识别和选择与风险成正比的利率时需要两个条件: (1) 市场上具有相似未来现金流量特征的另一参照资产或负债; (2) 相应的利率在市场中可以被观察到。在一般情况下, 满足这两个条件相当困难。另外, 当资产和负债不存在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日期时, 无法取得建立在合同现金流和利率基础上的现值。当合同现金流转变为估计现金流时, 原来适用于合同现金流的利率不能再适用于估计现金流。当现金流的时问也不确定时, 单一、恰当的现金流和利率无法合理确定。这些问题传统方法难以解决。

2. 期望现金流量法, 期望现金流量法是一种更有效的现值计算方法。

它是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按照每期现金流量期望值乘以相应的发生概率, 然后再加总的计算现值的方法。单一利率或许可以确定金额的不确定性, 但要确定一个能够反应时问不确定性的利率是很难的。期望现金流量法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出它们的期望值, 而不是只寻找一个最可能的现金流量。

(1) 当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确定、金额不定时, 现值计量模型为:

式中:E (CF) 为期望现金流量;P (CFj) 为不同现金流量j出现的概率 (j=1, 2, …, m) 。

(2) 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确定、时间不定时:

式中:E (PV) 为期望现值;DRj为不同时间i的折现率 (i=1, 2, …, n)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 DRi可各不相同。

(3) 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均不定时:

这里, i=l, 2, …, n;j=1, 2, …, m。

期望现金流量法的优点在于它将计量的重心直接放在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计量时所采用的各种假设上。能够提供传统法所不具有的透明度、可理解性和新视角, 从而能相对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因此大大扩展了现值技术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用性, 因而得到目前国际上的一致推荐。不过也有人认为期望现金流量法, 并不能够如实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 不能完全改变现值计量

本身的复杂性, 甚至也不一定提高其精确度。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2。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或披露的情形,本准则第四条和第五条所列情形除外。

第四条下列各项的计量和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与公允价值类似的其他计量属性的计量和披露,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股份支付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三)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和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号——租赁》。

第五条下列各项的披露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可收回金额的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第二章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

第七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如一项金融工具、一项非金融资产等),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

量的最小单位。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应当由要求或者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但本准则第十章规范的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除外。

第三章有序交易和市场

第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

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

第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

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交易费用,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费用。交易费用是直接由交易引起的、交易所必需的、而且不出售资产或者不转移负债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运输费用,是指将资产从当前位置运抵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发生的费用。

第十条企业在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所有可合理取得的信息,但没有必要考察所有市场。

通常情况下,企业正常进行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市场可以视为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一条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但不要求企业于计量日在该市场上实际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由于不同企业可以进入的市场不同,对于不同企业,相同资产或负债可能具有不同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企业不应当因交易费用对该价格进行调整。交易费用不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只与特定交易有关。交易费用不包括运输费用。

相关资产所在的位置是该资产的特征,发生的运输费用能够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企业应当根据使该资产从当前位置转移到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运输费用调整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价格。

第十三条当计量日不存在能够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 的相关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时,企业应当从持有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假定计量日发生了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并以该假定交易的价格为基础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市场参与者

第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市场参与者,是指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买方和卖方:

(一)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述的关联方关系;

(二)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能够根据可取得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三)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

第十五条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第五章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等,判断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

在企业取得资产或者承担负债的交易中,交易价格是取得该项资产所支付或者承担该项负债所收到的价格(即进入价格)。公允价值是出售该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相关资产或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与其交易价格相等,但在下列情况中两者可能不相等:

(一)交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但企业有证据表明该关联方交易是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的除外。

(二)交易是被迫的。

(三)交易价格所代表的计量单元与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不同。

(四)交易市场不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第十七条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且其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企业应当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章估值技术

第十八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采用

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企业应当使用与其中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相一致的方法计量公允价值。企业使用多种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的,应当考虑各估值结果的合理性,选取在当前情况下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金额作为公允价值。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

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

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第十九条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应当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输入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给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可观察输入值,是指能够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输入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

不可观察输入值,是指不能从市场数据中取得的输入值。该

输入值应当根据可获得的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假设的最佳信息确定。

第二十条企业以交易价格作为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且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了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估值技术的,应当在估值过程中校正该估值技术,以使估值技术确定的初始确认结果与交易价格相等。

企业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使用估值技术的,尤其是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的,应当确保该估值技术反映了计量日可观察的市场数据,如类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等。

第二十一条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能使计量结果在当前情况下同样或者更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情况除外,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

(一)出现新的市场。

(二)可以取得新的信息。

(三)无法再取得以前使用的信息。

(四)改进了估值技术。

(五)市场状况发生变化。

企业变更估值技术或其应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根据本准则的披露要求对估值技术及其应用的变更进行披露,而不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对相关会计估计变更进行

披露。

第二十二条企业采用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包括流动性折溢价、控制权溢价或少数股东权益折价等,但不包括与本准则第七条规定的计量单元不一致的折溢价。

企业不应当考虑因其大量持有相关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折价或溢价。该折价或溢价反映了市场正常日交易量低于企业在当前市场出售或转让其持有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数量时,市场参与者对该资产或负债报价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出价和要价的,企业应当以在出价和要价之间最能代表当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价格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

本准则不限制企业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

第七章公允价值层次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

交易量和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企业应当在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判断所使用的输入值是否重要。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第二十五条第一层次输入值为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只要能够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就应当将该报价不加调整地应用于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企业持有大量类似但不相同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这些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报价,但难以获得每项资产或负债在计量日单独的定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不单纯依赖报价的其他估值模型。

(二)活跃市场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如因发生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重大事件等导致活跃市场的报价未能代表计量日的公允价值。

(三)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所述情况。

企业因上述情况对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进

行调整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较低层次。

第二十六条企业在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根据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这些特征包括资产状况或所在位置、输入值与类似资产或负债的相关程度(包括本准则第三十四条

(二)规定的因素)、可观察输入值所在市场的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

对于具有合同期限等具体期限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第二层次输入值应当在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

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

(一)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二)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三)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隐含波动率和信用利差等;

(四)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市场验证的输入值,是指通过相关性分析或其他手段获得的主要来源于可观察市场数据或者经过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输入值。

企业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对第二层次输入值进行调整,且该调整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是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应当划分为第三层次。

第二十七条企业只有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导致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即不可观察输入值。

不可观察输入值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如特定估值技术的固有风险和估值技术输入值的固有风险等。

第二十八条企业在确定不可观察输入值时,应当使用在当前情况下可合理取得的最佳信息,包括所有可合理取得的市场参与者假设。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他市场参与者将使用不同于企业内部数据的其他数据,或者这些企业内部数据是企业特定数据、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具备企业相关特征时,企业应当对其内部数据做出相应调整。

第八章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十九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最佳用途,是指市场参与者实现一项非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值最大化时该非金融资产的用途。

第三十条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实物上是否可能以及财务上是否可行等因素。

(一)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

(二)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三)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应当考虑在法律上允许且实物上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该资产能否产生足够的收益或现金流量,从而在补偿使资产用于该用途所发生的成本后,仍然能够满足市场参与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非金融资产的现行用途可以视为最佳用途,除非市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表明市场参与者按照其他用途使用该资产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三十二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基于最佳用途确定下列估值前提:

(一)市场参与者单独使用一项非金融资产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同样单独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

(二)市场参与者将一项非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或负债的组合)组合使用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其出售给以同样组合方式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价格,并且该市场参与者可以取得组合中的其他资产和负债。其中,负债包括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产生的负债,但不包括企业为组合之外的资产筹集资金所产生的负债。最佳用

途的假定应当一致地应用于组合中所有与最佳用途相关的资产。

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判断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是单独使用、与其他资产组合使用、还是与其他资产和负债组合使用,但在计量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应当假定按照本准则第七条确定的计量单元出售该资产。

第九章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三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负债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负债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履行义务。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权益工具,应当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自身权益工具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取得与该工具相关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的,应当以该报价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二)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但其他方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在计量日从持有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角度,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当该资产的某些特征不适用于所计量的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时,企业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价值确定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这些特征包括资产出售受到限制、资产与所计量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类似但不相同、资产的计量单元与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计量单元不完全相同等。

(三)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可观察市场报价,并且其他方未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从承担负债或者发行权益工具的市场参与者角度,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该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第三十五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应当考虑不履约风险,并假定不履约风险在负债转移前后保持不变。

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第三十六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并且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存在限制转移因素的,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中已经考虑了该因素,企业不应当再单独设置相关输入值,也不应当对其他输入值进行相关调整。

第三十七条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活期存款等具有可随时要求偿还特征的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应当低于债权人随时要求偿还时的应付金额,即从债权人可要求偿还的第一天起折现的现值。

第十章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第三十八条企业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可以以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有序交易中出售净多头(即资产)或者转移净空头(即负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

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也包括不符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定义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合同。

与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财务报表列报,应当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第三十九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组合;

(二)企业以特定市场风险或特定对手信用风险的净敞口为基础,向企业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信息;

(三)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组合中的金

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四十条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面临的特定市场风险及其期限实质上应当相同。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如果市场参与者将会考虑假定出现违约情况下能够减小信用风险敞口的所有现行安排,企业应当考虑特定对手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或特定对手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净敞口的影响,并预计市场参与者依法强制执行这些安排的可能性。

第四十一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确定相关会计政策,并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一章公允价值披露

第四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

为确定资产和负债的组别,企业通常应当对资产负债表列报项目做进一步分解。企业应当披露各组别与报表列报项目之间的调节信息。

其他相关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相关资产或负债组别且其分组原则符合本条规定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组别提供相关信息。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

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

第四十四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以及确定各层次之间转换时点的政策。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四)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五)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的、可合理取得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六)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的调节信息,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时的损益项目(如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总额,以及确认这些利得或损失时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别披露相关资产或负债购买、出售、发行及结算情况。

(七)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当改变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金额可能导致公允价值显著变化时,企业应当披露有关敏感性分析的描述性信息。

这些输入值和使用的其他不可观察输入值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企业应当描述这种相关关系及其影响,其中不可观察输入值至少包括本条

(五)要求披露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果为反映合理、可能的其他假设而变更一个或多个不可观察输入值将导致公允价值的重大改变,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变更的影响金额及其计算方法。

(八)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五条在相关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后的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至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的下列信息

(一)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和金额,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三)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和输入值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

(四)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使用的估值技术、输入值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当变更估值技术时,企业还应当披露这一变更以及变更的原因。企业应当披露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五)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第四十六条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在前后各会计期间保持一致,并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三)的规定进行披露。企业调整公允价值计量层次转换时点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一致地应用于转出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和转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层次。

第四十七条企业采用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会计政策的,应当披露该事实。

第四十八条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中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以公允价值披露的各组资产和负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二)、(四)、(五)和

(八)披露信息,但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第四十四条

(五)披露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流程和使用的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第四十九条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并说明该信用增级是否已反映在该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中。

第五十条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

第十二章衔接规定

第五十一条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作追溯调整。

第五十二条比较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本准则施行日之前的信息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公允价值法 篇3

一、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背景

1. FASB率领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不断发展。

200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首次提出“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当前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双方之间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清偿)的价格”。2006年9月,FASB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157)。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中有超过40个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报告主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

2. IASB促成公允价值计量的新成果。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充分借鉴SFAS 157及157-1、157-2、157-3、157-4等几项改进性公告的基础上,于2011年5月正式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对公允价值及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制定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规范了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要求,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3. 我国适时推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应用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和租赁等17个具体准则中。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5月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二、关于公允价值的概念

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定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的基础上,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笔者认为,这一调整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意识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真正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二是有序交易较之公平交易、市场参与者较之交易双方、退出价格较之取得成本更能突出市场导向,而非主体导向或交易导向;三是计量日的补充突出了公允价值的动态属性。该定义表明,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计量日和有序交易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资产或负债的退出价格。

在三个条件中,“市场”和“有序交易”是相关联的,因为市场成熟度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度、市场有序度、市场运行机制的灵活度,以及市场的操作成本等方面来评价。而市场有序度主要是指受市场内部运行规律制约的市场运行的有序性,有序交易则意味着市场运行中各经济活动主体(或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举例而言,目前美国及欧洲官员已着手调查苹果及五大出版商是否联手哄抬电子图书价格,阻挠亚马逊等对手提供更便宜的电子图书,这种不利于市场竞争的行为使消费者不得不为最畅销的电子图书多掏33%~50%的钱。

“市场”和“计量日”是相关联的,因为这里的市场指的是“当前”市场,而且是“当前”主要市场或“当前”最有利的市场,这就意味着“计量日”不会停留在某一特定的时点,而是一种状态,而且永远是“当前”的状态。这也是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最根本的区别。如果说其他计量属性是一种静态的计量(现在发生、现在重置、现在处置或未来折现),那么公允价值就是一种动态的计量。也正因如此,公允价值计量才有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例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例如对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之分。

“有序交易”和“计量日”是相关联的,因为没有交易,也就没有需要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了;没有有序交易,也就没有必要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了。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不再强调资产或负债本身,而突出了“市场参与者”、“计量日”和“有序交易”三个条件的同时具备,资产或负债不过是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的载体而已。正因如此,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引入了“计量单元”概念,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计量单元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例如一项金融工具或者一项非金融资产;也可以是资产组、负债组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的资产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业务等。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时,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考虑的特征包括资产状况及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者使用的限制等。同时,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IFRS 13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最佳用途”作为确定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最佳用途”是针对“市场参与者”而言的,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用途不尽相同,正所谓“你的垃圾也许是我的财富”。

2. 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及其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区别。

2007年3月16日,我国颁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并于同年12月6日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该定义的侧重点在于计量日的“市场价格”。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及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接受捐赠收入为非货币性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股票股利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税法应当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和购进两笔业务进行处理。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但是,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却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 (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为计税基础。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由此可见,税法更偏好历史成本,即资产或负债已经在一个真实的买方和一个真实的卖方之间形成了一个真实的价格,如果这个价格恰好又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确定的,这就是税法意义上的公允价值。而且,税法很谨慎地规定,只有在取得非货币性资产又没有或不需要支付相应对价的货币资产时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如前所述,会计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是出于计量“退出价格”而非“买入价格”的目的,即资产或负债将要在一个假定的买方和一个假定的卖方之间形成一个假定的价格。这个假定的价格被称为“输入值”,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最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及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这种符合会计思维的规定与税法的“实际发生”原则背道而驰。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

1. 目标不同是差异产生的根源。

会计的目标,主要是通用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决策相关信息,而公允价值相比其他计量属性而言在金融资产计价等方面更具相关性。而制定税法的总目标是规范税收分配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通过公平税负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的运行。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决策有用目标与所得税法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属于微观范畴,后者属于宏观领域,目标的不同势必带来职能上的差异。

2. 职能不同使两者渐行渐远。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反映(提供会计信息,这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和监督(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会计监督)。税法具有财政职能,即通过聚集财富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需的物质,这是其最基本的职能;经济职能,即通过税收制度调节个人、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活动;监督职能,即通过税收监督约束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反映职能的强化(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与所得税法的财政、经济和监督等职能差异显著。前者将作用于企业及其信息使用者,后者涉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分配。职能的不同势必带来税法和会计的差异。

3. 基础不同让税会分离成为必然。

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企业所得税法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或者说主要以现金利润而不是纸上利润为基础,对纳税人的应税收入进行强制征收。这也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往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直接原因。此次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引入不同层次的“输入值”概念,并强调公允价值的级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这种理念将使得会计准则认定的账面价值与所得税法认定的计税基础更加不同。

四、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调

1. 目标上的协调。

会计信息的公允表述是出于对投资者等信息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而所得税法的目标是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因为企业的投资者(特别是权益投资者)拥有企业的剩余权益,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保护企业(或纳税人)的利益,就是在保护所有者(或投资者)的利益。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主要投资者就是国家,此时,国家利益、企业(纳税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高度一致;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就涉及国家利益、企业(纳税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之间的博弈问题。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存在的基础,投资者的信心增强了,资本市场才能稳定发展,而这种信心又来自于现实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当投资者利益受到良好保护的时候,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将更多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从而促使资本市场不断成熟、有效,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将对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国家利益、企业(纳税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实际上是并不矛盾的,是可以协调的。

公允价值是“真实公允观”在资产或负债计价方面的体现,“公允”这个概念难以精确度量,是市场参与者“感受”出来的,究竟是否公允,最终是由法院来判定的。而“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原本来自法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1898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高等法院判例。在该判例中,高等法院决定投资者应予容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

国家税务总局等税务主管部门可适当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经验,及时修订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税收条款,为公允价值给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突出了“市场参与者”、“计量日”和“有序交易”三个条件的同时具备;而税法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或强调“有序交易”,或侧重“计量日的市场价格”,并未将三个方面同时寓于定义之中。笔者认为,这是税法应该向会计准则借鉴的地方,即扩展和丰富税法中“公允价值”的内涵,给企业(纳税人)一个明确的计价指南。

2. 职能上的协调。

资产价值不是一个静态的、性质不变的概念。任何资产的价值都依赖于许多变化的因素,如买卖双方的力量、总体的经济环境、资产的潜在用途、评价的时间、资产的区位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求随着计量日的不同,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进行实时、动态的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的反映职能,但加大了会计监督成本。历史成本的支持者也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潜移默化地制造了有意或无意的偏见,企业只要稍稍改变估价过程就可有效地操纵盈余,而且很小的改变就能够产生持续影响。如果税收监督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补充,并且借助资产评估等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进行监督,不但能够为企业现在或者潜在的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的信息,而且该信息的可靠性亦能得以保证。其实,税法也正在向协调之路迈进。比如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这实际上为公允价值计量给出了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

3. 基础上的协调。

税法与会计准则已实现了部分的协调,例如,企业所得税法进一步强调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虽然在执行范围方面比会计准则略小,但主要方面是一致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企业在不同的计量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相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如果当前的公允价值不同于期初的公允价值,其变动额将被确认为综合收益(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这样要求的结果将是带来更多的因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历史成本)不同而产生的纳税调整项目。

笔者认为,企业所得税法应借鉴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经验引入“计税单元”概念,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者组合方式进行税收认定的最小单位。计税单元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例如一项金融工具或者一项非金融资产;也可以是资产组、负债组或者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同时,监督企业是否在以“最佳用途”对待该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基础。对于不存在第一层次输入值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计量,企业和税务机关可利用共同的资产评估机构给出的价格计量,从而减少纳税调整项目、简化征税手续、降低企业核算成本。

从税会合一到税会分离,再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所得税准则的推出,会计一直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这次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虽然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FASB和IASB相关准则的极大趋同,但并未为当前仍处于转型经济和新兴市场时期的中国提供现成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笔者呼吁企业所得税法相关条款能够尽快得到修订,这样不仅能与税会改革相得益彰,更重要的,它将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有力的法律补充。

参考文献

[1].张涛, 封爱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研究.商业时代, 2011;9

[2].任世驰, 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1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 2007-07-07

[5].夏成才, 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会计研究, 2007;2

公允价值优缺点 篇4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它是由市场交易各方所承认和接受的。而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市场价格,现行成本是当前的市场价格,它们都是由市场价格转化而来的。因此,为了真实公允地进行计量,市场价格应是会计计量中的基本计量属性。但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而却有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可以估计,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探求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

(一)能快速反应企业经营状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它紧紧跟随市场,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未来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这一优势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得到充分验证。它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把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完全透明化,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但若按历史成本计量,这些机构的财务报表仍然会表现出较强的资本实力和支付能力。

(二)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紧密结合市场,以当期的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其带来的影响尤其表现在金融、投资性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取得初始资产的成本通常非常低,后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能比较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

(三)使会计由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传统会计主要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信息,人们难以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方面的信息,强调站在某会计主体角度的投入成本。而公允价值其侧重点在于对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衡量,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定义中“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的时间统一问题,从而为现代会计从成本核心向价值核心的转变铺平了道路。

(四)能培养会计人员的理财意识。我国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是记账、算账、报账,还要参与预测、分析、考核,但目前我国的财会人员只重前者,对现金流量、现值、货币时间价值等很少关注或知之甚少,这必将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使财会人员加深对现金流量、货币时间价值等的认识,增强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五)能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就是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即能够导致决策差别的相关信息。无疑,不同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有区别的,但目前人们已达成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其信息含金量更高。也就是说,具体到计量属性,面向未来的公允价值要比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对决策更有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使用必然表现出一些缺陷:

(一)易导致价格过度偏离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固然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是若该项资产价格总是频繁变动,必然会导致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变化。而这些由于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可能引起股价的较大波动,投资者会将资产的预期价值低估,公允价值就会远远低于被衡量对象内在合理的价值,使它们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受到严重挑战,投资者的感觉是企业财务发展不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就暴露出这一问题。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公允价值会引发泡沫经济。

(二)可能成为随意操纵业绩的工具。由于我国资本相关市场还不成熟,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并有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的经验比较欠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困难,而且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造成不同的评估结果。若在没有可靠的市场价值基础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认定,如计算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时候,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估计甚至折现期的估计等,都需要加上人为的判断,这就在客观上存在着操纵利润的可能。

公允价值法 篇5

专利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收益的获取需要依附于有形资产,通过使用该专利的产品的销售来实现,其价值会受到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法律因素。

专利技术受到专利法保护,不同的法律属性会为专利技术使用人带来不同的价值,进而影响专利技术自身的价值。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法律因素包括专利技术的权利属性及权利限制、专利技术的类别、法律状态、专利技术的保护期限和保护范围等。

(二)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技术因素。

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技术因素包括专利技术的替代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防御性、垄断性和成熟度等七个方面。

(三)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经济因素。

影响专利技术价值的经济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取得专利技术发生的相关成本,具体包括开发成本、转化成本、获取维护成本、许可成本等;二是专利技术所处的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同类专利技术的市场价格、专利技术所附载商品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供求关系等;三是应用专利技术获取收益的风险因素。

二、利用收益现值法进行专利技术公允价值评估的思路

收益现值法是资产评估方法中的一种,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格的一种评估方法,实务中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

由于技术资产必须与其他有形资产有机结合才能创造收益,因此,在评估过程中专利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一般无法单独评估测算,通常采用从技术运作后企业的销售收入分成的办法进行评估测算,即专利技术未来收益的预测通过采用整体性资产收益的预测途径得到。具体评估办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整体资产在未来的预期收益,即把企业未来经营中预计的主营业务收入还原为基准日的资本额,再通过技术分成方式得到专利技术的超额收益,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折现成基准日的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专利技术的评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指评估价值;α指技术分成率;Rt指第t期的收益额;k指折现率;n指折现年限(收益期限)。

三、专利技术公允价值评估收益现值法的参数确定方法

(一)预期收益额的确定。

预期收益额可以用利润总额、企业净利润或年度现金净流量来表示。在确定未来预期收益时一般先采用定量分析法预计未来收益额,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用定性方法加以调整。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以下两种:1.趋势预测法。该方法假定影响企业以前的收益额完成的各种因素不变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以这种作用的延续趋势作为预测未来收益的依据。又可细分为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和非直线趋势法。2.因果预测法。该方法根据所预测变量与相关变量之间的联系建立因果关系模型来完成预测。它根据往年的销售额与收益额的变化关系建立收益额-销售额数学模型,依此来预测未来的收益额。经常用到的数学模型有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等。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趋势预测法或者因果预测法确定了收益预测数学模型后,还需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无法纳入数学模型的因素进行调整和修正预测结果,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组织专家会议、根据历年经验与其他类似企业对照等。

(二)技术分成率的确定。

技术分成率是指许可方分享被许可方应用该技术获得的利润比例,其确定可以国际技术贸易中已被众多国家认可的技术提成比率范围为基础,结合专利技术的具体情况利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调整来确定。具体步骤为:

1. 建立专利技术评测体系。

首先对专利技术分成率及它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对影响因素按照其内在的因果、隶属等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并形成评测指标的层次结构;然后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专利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上述评测表确定待估专利技术分成率的调整系数为:

其中,zj所代表的意义是待估专利技术的分成率在可能取值的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2. 利用评测体系确定待估专利的分成率。

首先根据国际技术贸易中已被众多国家认可的技术提成比率范围确定分成率的取值范围(m~n), 然后根据分成率评测表确定的待估专利技术分成率的调整系数计算得到专利技术的分成率,计算公式为:α=m+ (n-m) ×zj

其中,α指待估专利技术的分成率;m指分成率的取值下限;n指分成率的取值上限;zj指分成率的调整系数。

(三)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实际是一种投资者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估算专利的期望投资回报率一般需要根据专利资产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以及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估算。其计算模型为:折现率k=无风险报酬率k0+风险报酬率kr。其中,无风险报酬率一般应考虑社会平均报酬率,通常选取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五年期国债利率;风险报酬率由技术风险系数k1、市场风险系数k2、资金风险系数k3及管理风险系数k4之和来确定。

根据目前评估惯例,各个风险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而具体的数值则利用综合评价法求得。各项风险系数的综合评价体系见表2。

根据表2确定各项风险系数:ki=m+(n-m)Σ(wij·yij)

式中,m为各项风险系数的取值下限(实践中一般取0);n为各项风险系数的取值上限(实践中一般取5%)。所以,风险报酬率kr=k1+k2+k3+k4。

(四)收益年限的确定。

运用收益法进行专利技术价值评估时,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合理确定专利资产收益期限。

1. 技术寿命。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替代技术,使现有技术丧失使用价值。根据技术周期理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这里的技术并非单指被评估技术,而是指被评估技术所处技术领域的整体发展阶段,它直接影响被评估技术剩余经济寿命的长短。

2. 技术成熟度。

技术成熟度是指专利技术与工业应用之间的距离。根据《专利法》的要求,一项专利技术只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未必是一项成熟的、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一项技术由构思到最终应用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过很多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

3. 法定寿命。

专利的法定寿命一般按专利法规定的寿命或相关合同约定的寿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为10年,都自申请日起计算。

4. 专利产品寿命。

一项专利资产的寿命与其专利形成的产品寿命有关。专利分为产品类专利和方法类专利。因此,研究被评估专利形成的产品寿命直接影响被评估专利资产的寿命。专利产品的寿命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一般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如果专利为产品专利,则专利的生命周期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而结束。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确定出专利技术的剩余经济寿命,然后按剩余经济寿命与法定寿命孰短原则确定出专利技术的收益年限。

参考文献

[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评协 (2008) 217号.

[2].李秀娟.专利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因素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 2009, (12) .

公允价值法 篇6

对于公允价 值这一计 量属性在 会计记录中究 竟是否使用 、何时使 用、如何使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2014年1月28日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 ,财政部发布 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通知》(以下简称公允价值准则)。但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注册 会计师审计准 则中已经将 公允价值计量 与披露的审 计准则废止了, 在2014年会计准则变化后,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审计准则与之相匹配,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遇到新 的会计问题并 没有相应的 审计准则加以指引。

在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 对公允价值相关项目的审计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使 用, 一方面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使得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的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其计量的复杂性与主观性较强等特点会 对会计信息的 可靠性有所 削弱,从而加大审计难度与成本。在没有与新会计准则相配套的审计准则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使用对审计定价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

对于审计收 费行为的 研究最早 可以追溯 到Simunic (1980), 该文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将审计服务当作是一项经济物品,提出了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被审计单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个数、所涉及的行业数目、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 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近三年是否发生过亏损、当年是否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等 因素也对审计 收费有显著 影响,但是资产收益率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已 提供审计服 务的年限并不 是显著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这就为后来的 学者对审计费 用影响因素 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外关于审计费用影响 因素的研 究也大多 借鉴了Simunic(1980)的模型。

Francis (1984),Firth(1985),Johnson、Waiker、Westergard (1995),Anderson、Zeghal(1994),Chen、Ez -zamel、Gwilliam(1993),Craswll、Francis (1999), Pong、Whittington (1994),Matthews、Peel (2003)等,基于Simunic审计定价模型进行了不同国别的审计市场定价的研究。虽然由于各国市场之间的差异导 致研究结果之间也有差异, 但是所有的国外学者得出的研究结果都认为, 被审计单位的总资产规模和其下属子公司的个数均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两大重要因素。

而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主 要是在2001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和形式作出具体的规定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 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客户因素和会计师事务所因素两个方面展开, 公允价值对审计定价的相关研究还较少。

学者研究普遍认为,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注册会计师需要收集确定的原始 凭证来获取可 靠的审计证 据,由于历史成本数据来源可靠,取证难度与审计难度都较低, 但是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后, 会计事项的不确定性与计价的复杂性, 使得注册会计师不能得到确凿的审计证据,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也将加大。在获取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审计证据时, 一方面需要根据资产情况判断应采用哪个公允价值计量层次, 另一方面又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职业关注等职业判断来确定如何才能真实地表现企业资产价 值的公允价值。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搜集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 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程度难度加大, 进而使得审计成本、审计风险增加,这必然会在审计收费上有所体现。

鄢志娟(2011)指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运用导致会计数字内在的剧烈“波动性”,加之审计的“复杂性”,会引发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对于审计质量的疑虑。叶康涛、成颖利(2011)的实证研究发现, 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而且“四大”的审计能够提高公允价值计量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是否由“四大 ”进行审计二者之间的交互变量系数并不显著,他们认为是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身的可靠程度较高,无论是否是由“四大”进行审计,都不会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的价值相关性造成影响。 马建威等(2012)发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会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金融资产之和的比例越大, 审计收费越高;金融危机下,审计收费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的相关性增强, 但在利润表编制改革之后,相关性减弱。杨书怀(2013)发现,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四大”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更高的声誉补偿溢价;审计质量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相关, 且审计质量较2003—2006年有所下降, 采用正向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尤为明显,但“四大”与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并不 存在显著 差异。郝 玉贵等 (2014)研究结果显示 , 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总体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分项均显著正向影响审计收 费, 这表明持有资产价值变动幅度越大,审计收费越高;且发现审计收费蕴含公允价值估计风险和资产计价的公允性。

由以上文献可以发现,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时间尚短,相应的研究也较少,目前关于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公司治理结构、 事务所性质等影响因素的研究之上, 并且没有取得一致而权威的结论。除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外, 审计费用影响因素与审计收费构成理论发展不同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学者对审计费用影响因 素的实证研究中关于公允价值究竟是如何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较少, 在目前公允价值广泛使用的背景之下, 对该问题的探索以及发现其中影响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人员应将与决策紧密相关的公允价值纳入财务报表系统当中, 从而认可他们在帮助投资者评价公司内在价值时应承担的义务, 其实质就是鼓励在财务报表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项就强调了会计信息需 要具备可靠性, 但公允价值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估计,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所削弱。并且企 业在采用公允 价值计量模 式时, 会计人员通常无法直接从活跃市场中取得公允价值, 此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就需要依赖特定的估值技术手段和相关的市场参数。这就要求所依 赖的技术手段必须足够可靠, 市场参数必须足够丰富和完备, 做出专业判断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这样所取得的公允价值才具备可靠性与相关性。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管理层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 将会导致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受到报表使用者的质疑, 从而使得审计的固有风险升高。而作为外部鉴证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就更需要投入充分的职业关注, 尽可能的多实施实质性程序以获取更加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从而降低审计的检查风险。审计收费是由审计风险、审计成本和会计师事务所必要的利润三部分组成。 审计工作投入增加将会导致审计成本增加, 审计风险水平升高也使得预期损失增加, 那么审计收费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 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财政部于201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 (征求意见稿)》,并在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但2010年11月1日颁布的审计准则却早已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 值计量和 披露的审计》废止。这就使得公允价值准则实 行后,会计上广泛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但注册会计师却没有相关的审计准则对相关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项目的审计风险上升,审计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审计收费随公允价值的使用而上升。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2014年后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与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关系较以前几年有显著提高。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被解释变量 为年度审 计收费水 平,用lnfee表示。

解释变量lnfv表示公允价值的运用程度, 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自然对数表示。

控制变量run表示总资产周转率, 用营业收入与期末总资产比值表示; 流动比率cur,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n1表示控制公司股权集中度; 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sn10表示控制公司股权制约度; 发展能力用总资产收益率(roa)表示;rec表示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sto表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asset表示上市公司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sset表示; 审计风险采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lev;事务所规模用是否为国际“四大”表示,如果上市公 司当年的会计 师事务所为 “四大”,那么big4等于1,否则为0;审计意见opi用是否为“非标意见”表征, 标准无保留意见为0,非标意见为1。

(二)模型设定

根据Simunic审计收费的实证模型, 结合我国近几年来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是否会增加审计费用进行研究,建立模型(1):

(三)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1—2014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 数据均取自CSMAR数据库, 模型的相关数据来自作者的手工收集和计算, 采用的分析软件为E-views 7.2。

五、描述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均值和中值从2011—2013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说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的应用逐渐增加。审计费用的中值从2011—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是导致审计费用增加的原因, 本文将在下面加以研究。

六、研究结果及政策建议

本文以2011—2014年四年全样 本对模型(1)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规模每年的回归系数都为正值且显著性较高, 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回归 系数在全样 本中为0.016,P值为0, 在1% 水平上显著 , 与假设1预期一致, 表明公允价值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收费显著正影响,这表明公允价值变动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假设1通过检验。

但从2011—2014年逐年回归的系数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2013年之前都是不显著的, 直到2014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才逐渐成为审计定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且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越多 , 审计收费 也越多。可能的原因是公允价值准则施行 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会计记录上的运用日益增加,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 财务报表时 更为关注公允 价值的相关项目,需收集更多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成本增加。并且公允价值的计量复杂且主观性强,注册会计师在 对使用公允价 值的上市 公司的财务报 表审计时会 面临比没使 用公允价值 计量的上市公 司的财务报表 审计项目更大 的审计失败 的可能性, 需要承担更大的审计风险, 因此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而这些使公允 价值的使用显 著增加审计 收费的原因 都是由于我国 在出台会计 准则的同时 没有及时出台 相关的审计准则,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允价值项目实 施审计时没 有明确的工作 规范所致。

公允价值法 篇7

一、公允价值的历史变迁

(一) 曲折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

公允价值的初步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法律实务中。这便是1898年的“史密斯与阿迈斯”案。此案中最高法院决定, 投资者应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公允价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从此, 公允价值计量得到初步运用, 尤其是在对资产进行重估方面。

但是,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大规模运用, 在缺乏严格的限制措施下, 美国股票市场上许多公司的价值被不切实际地低估或高估。于是, 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 (1929-1933) 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到来, 以及美国上市公司出现的会计欺诈现象, 使得1934组建的SEC认定, 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够为市场投资者提供真实的会计数据, 对经济大萧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后, SEC让民间会计机构制定规范财务报表编制的GAAP (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 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1944年, “史密斯与阿迈斯案例”被“联邦电力委员会与霍普天然气公司的案例”所推翻。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发展史上经历了第一次大挑战。

(二) 艰难探索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虽然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经历了很大的质疑, 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公允价值发展的步伐。虽然实务上运用公允价值出现了各种问题, 但理论界为完善其运用在做着各种各样的研究与尝试。

1964年3月,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威廉母·帕顿 (William Paton) 在《Journal of Accountancy》 (会计杂志) 发表的名为《会计中的成本与价值》的文章中最早提出了公允价值 (Fair Value) 的概念。其中, 帕顿教授指出, “成本和价值不是相抵触和相排斥的概念。在购买日, 成本和价值几乎是一样的, 至少在大多数交易中如此。就支付媒介是非现金财产的交易而言, 购入资产的成本应按所转出财产的公允市场价值 (Fair Market Value) 确定。事实上, 成本是重要的, 因为其大致等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同年, 著名会计学家兼经济学家爱德华兹 (Edwards) 和贝尔 (Bell) 在其合作写成的《企业收益的理论和计量》一书中, 提出运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全面确定企业的收益, 并对公允价值计量表示支持。他们认为, 业绩由经营利润和资产持有利得两部分组成。可是,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中, 资产持有的利得业绩无从表现。

在会计理论界研究公允价值的时候, 因为公允价值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内在价值方面发挥的作用, 实务界开始在会计准则中进行一些初步的规定。1953年, AICP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的ARB (会计研究公告) 中写到“当无形资产通过证券交换取得时, 其成本应当考虑为获得其对价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是给与财产的公允价值”。1970年8月, APB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在规范无形资产成本时同样使用过公允价值概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工具被大规模地大量创新应用, 使得原来的以受托责任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成本计量面临着巨大挑战。于是, 公允价值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愈来愈受到各方的重视。并且, 美国开始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了租赁资产、股票投资、债务重组、应收应付账款、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资产和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

(三) 辉煌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因为美国发生了严重的信贷与储蓄危机, 许多金融机构实质上是负经济净值, 但由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这些金融机构对外披露的资产净值为正。由此, 人们开始对历史成本计量的可靠性也产生了担忧。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公开市场, 故能使得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更早地获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财务状况, 所以重新大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声日益高涨。

1982年, 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在其公布的IAS16“固定资产会计”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概念。

1990年9月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 由于使用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告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作用微小, 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1995年, IASC在其发布的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 给出了公允价值的完整定义:“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

1998年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颁布的“衍生金融工具与套期保值会计”中也直接写到“公允价值是对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 而对衍生金融工具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其中,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自愿的双方在当前的交易 (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 中购买或出售一项资产的金额”。同年, 我国也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其中,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2000年2月11日, FASB正式发布了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 为在初始确认或新起点计量 (fresh-start measurement) 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会计计量基础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导框架。

此后, 公允价值便进入了一段“辉煌期”:FASB为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从2001年12月到2005年12月, 5年中共拟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有31份之多。IASB也在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完善, 最主要的表现便是IAS39的发布与修订。

2006年, FAS157正式发布现阶段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最为详细规范和描述。其中,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 假设将一项资产出售可收到或将一项负债转让应支付的价格”。这个定义的基础是假设存在一个公允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交易市场。在经济运行良好时,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准则制定者们恰恰忽略了在特殊时期, 如发生经济危机, 则与公允价值定义的假设发生矛了盾。

(四) 危机后重生

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又一次将公允价值计量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美国部分金融界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 FAS157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 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次贷危机下, 受打压的市场价格反映不了金融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 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规定使得众多银行不得不过多地或不合理地减计资产, 从而压缩了银行的放贷, 加重了金融危机。

而作为公允价值的力挺派——会计界人士则认为, 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无关。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法, 其运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在次贷危机中, 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 虽然使金融机构现有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受到了负面影响, 但是向潜在投资者或债权人报告了临危投资的风险或免受欺诈的警示, 有效地避免更多企业或个人卷入危机链条, 增加了救市的可能, 促进了社会稳定。

面对持续不断的对公允价值的质疑, 迫于压力, SEC进行了近3个月的紧张调查研究, 并于2008年12月30日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调查报告——《市值会计研究报告》, 正式提出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研究报告指出大多数投资者支持公允价值计量, 认为其提供了最为透明的财务信息, 有利于投资者的合理决策。同时报告也指出, 需要改进对现行准则的应用, 例如改进指导FAS157的应用 (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 、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减值要求、相关披露要求等。

对此, IASB也多次发表声明:不应当把金融危机的根源归于公允价值计量, 更不应当否定公允价值会计。但是迫于有关方面的压力, IASB还是对相关条款进行了部分修改, 允许金融资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重分类。

至此, 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论暂时落下帷幕。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景展望

公允价值真正写入准则并用于实践不过30年。其未来能否经受住实践的考验, 很多人仍表示质疑。对此, 笔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 光明的前途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更好的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市场的不确定、通货膨胀的加重和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很难真实的反映资产负债的价值。而公允价值的实质就是客观价值, 它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体现了一定时间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 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尤其在金融工具、资产减值问题、或有事项等方面应用公允价值计量, 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规定的不断完善, 公允价值将定会被更广泛的应用。

(二) 曲折的道路

1.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遭到质疑

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在实际应用中, 公允价值的确认会受到会计环境影响, 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例如, 在缺乏公开标价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确认就有可能带有主观随意性。但是, 随着估价技术的不断发展,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在增强。

2.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令人担忧

这里所说的“操作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 即公允价值具体应用中的规范。FASB在2000年发布的《概念框架》中指出, 以现值计量作为公允价值的操作性定义。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 现值计量是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佳技术。这种意义上的操作性现阶段仍需提高, 以便真正体现公允价值中的“公允”二字。二是指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由于市场的不成熟, 用现值估计公允价值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容易为操纵利润提供便利。例如, 关联方交易时, 利用技术手段, 在交易双方定价时, 故意扭曲公允价值, 虚增利润, 准则应对此进行严格规定, 降低公允价值成为操纵利润工具的可能性。

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基础方面已日趋完善, 并且在理想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应用也得到了可行性论证。但是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 尤其是因为全面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理想环境在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 而且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延续一定时间。所以, 即使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 然而对于会计实务领域来说, 在具体实践中的采用更多的应该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并行不悖, 实现优势互补。

摘要: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发展史的视角, 论述各个时期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规定, 对公允价值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归纳总结, 并进一步提出了公允价值理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公允价值,发展史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2006 (6) .

[2]蒋雪清.公允价值变迁:理论与现实的博弈.会计之友, 2009 (9) .

[3]夏雪, 张孝友.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现代会计, 2009.

[4]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市值会计研究.2009 (7) .

[5]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会计研究, 2007.

公允价值实质价值研究 篇8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2月颁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 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 (或负债) 的买卖 (或发生与清偿) 的价格 (FASB2000) 。”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个定义充分考虑了基本国情, 符合我国的市场需要。相比以初始成本来计量的成本计量法来说, 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对资产的计价要坚持客观的计量, 以反映资产的真正价值。如某家公司出租地产, 若干年前的入账价值为建造成本的总和6000万元, 但按照现实地价, 地产价格已经升值到了12000万元, 此时如果还用入账价值6000万元来计量, 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一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最大的“价值点”就是客观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的实际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动, 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 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 这可以说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和亮点, 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今天, 更多的人士对此深表担忧, 公允价值计量法是否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工具?

首先, 新准则已考虑到了公允价值被误用的情况, 一方面,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谨慎的, 目前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另一方面, 公允价值的确认要有相应的规定, 如对“商业实质”、“可靠计量”等条件的规定, 并不是企业“拍拍脑袋”就可以实行的, 很多达不到有关条件的企业目前还不能实行公允价值计量。

其次, 新准则只是概括的原则性规定, 业内人士透露, 随后发布的准则指南和讲解中有具体的规定, 钻起空子来并非那么容易。

早在1998年, 公允价值的概念就出现在会计准则的债务重组等有关内容中, 后来因为有不少公司利用这一规定来操纵利润, 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时取消了该规定。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规定较前一次严密, 这些在准则指南和讲解中有具体的规定和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 公允价值计量在大多数准则中并非强制的。是否运用这一计量方法, 即使是满足有关条件的企业也会仔细掂量。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将带来企业账面收益的增加和计税基数的提高, 而企业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入, 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自讨苦吃。

有专家估计, 国内很多上市公司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低于其公允价值。在全流通日益迫近、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所提倡的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取向必将是市场的最终选择。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 有的公司研究的是如何正确应用, 有的公司琢磨的却是如何利用其不足。人心之不足往往与技术性缺陷互为表里, 因而, 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会计准则本身。

不难理解, 账面价值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可靠性, 而公允价值则强调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美国会计协会 (AAA) 把会计定义为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来看:相关性和可靠性哪一个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有用?这始终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焦点。实质上这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博弈的结果。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的入账原值为其成本, 即资产取得时的实际资金消耗量, 而且原值数额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更改。即资产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账面价值入账的, 现行规定较多地选择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但随着我国入世,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最终要和国际接轨。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里, 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普遍。此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允价值计量法存在千丝万缕的相关性, 可这并不能否定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重要的是如何去用好这一工具, 使它不被某些投机者所操纵。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完善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评估,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都没有以市场为标准, 而公允价值则突破了传统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只提供过去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对于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价值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对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会计核算对象来说, 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然要优于其他方法。

本文从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具体比较中找到以下差别:

第一,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固定资产) 。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第二, 所有者投入的不动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证券。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以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三, 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 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下列的条件: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满足上述条件的,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的成本, 不确认损益。

第四, 短期投资。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 如果归类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投资出售前计入权益。我国新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 如果归类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 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归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第五, 长期投资额。如果为长期股权投资, 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 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投资出售时计入权益。如果为长期债权投注, 国际会计准则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日”投资, 以摊余成本减去可能发生的减值计量;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投资, 则按公允价值计量, 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或者在投资出售前计入权益。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日”投资, 以摊余成本减去可能发生的减值计量;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投资, 则按公允价值计量, 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不难发现: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 它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这种做法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5000万元, 如果市价上涨2亿元, 会计上就应该反映2亿元, 这样的信息才真实有用。如果仍然坚持在报表上显示5000万元, 这种信息不仅不能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 甚至产生误导。任何改革都不能因噎废食, 会计准则的改革也不例外。与国际接轨是方向, 是大势所趋, 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新准则要求公允价值要“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估估而已”, 公允价值不再是橡皮尺子。公允价值要想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3个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具备了这3个要素, 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 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 不会导致滥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 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进行了审慎的改进。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 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 并非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 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

又如在非货币交易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这些前提条件将有效制约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操纵收益的行为。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 公允价值不允许被滥用。

发展到今天, 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已初步形成。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2003年中央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由初创转向完善, 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另外,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 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证监会推进股权分置试点, 改革了上市和再融资的程序, 颁布了大量监管规章, 加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财政部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上市公司内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独立董事、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理性经济选择为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构筑了多道“防火墙”;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甄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势异时移, 这些都有助于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已初步实现。我们应该采用发展的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 不能“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张效莲.新会计准则讲解[M].济南出版社, 2006.

公允价值法 篇9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储蓄和贷款危机, 400多家金融机构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破产, 一些业界人士对历史成本会计的有用性产生了怀疑, 金融界开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产品, 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发布的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9月, 美国的次贷危机全面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损失惨重的金融界率先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 认为公允价值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 夸大了损失程度, 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更有甚者认为, 公允价值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而如今,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仍然坚持公允价值计量, 但在企业界、政府和议会的强大压力下, 不得不改变强硬的不妥协立场, 发布了公允价值准则系列改进公告, 该系列公告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放宽了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 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一定灵活性。

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吸收和借鉴FASB第157号准则及157-1、157-2、157-3、157-4等改进公告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修改, 于2009年5月28日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 (下称征求意见稿) , 征求意见稿对公允价值及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 建立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 并为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提供了指南。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程度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别,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美国和欧洲严重, 加上公允价值引入程度不是很深, 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界没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日益完善,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将进一步扩大。2010年4月2日, 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并力争在2011年底前完成对我国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因此, 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问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一) 公允价值的特征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可以看出,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相似。

金融危机爆发后, IASB修改了公允价值的定义, 在征求意见稿中采用了与美国第157号准则相同的定义:“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 市场参与者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比较以前国际财务报告相关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定义的“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当事人”改为“市场参与者”, “公平交易”改为“有序交易”, 强调了交易市场的复杂性, 在金融危机中, 到处都可能遇到欺诈, “熟悉情况”、“公平交易”总是相对的。

根据IASB征求意见稿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概括其主要特征如下:

1.公允性

公允性强调公允价值是估计和判断的产物, 是在有序交易中形成的交易价格, 有序交易是假定在计量日之前一段时间内, 市场已经存在这种交易, 且这种交易是按照正常的、传统的商业行为进行的, 不存在强买强卖、清算拍卖交易等情况, 因而, 形成的价格是比较公平的。

2.相关性

会计目标存在着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 以历史、客观的信息为主, 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 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关性成为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 会计目标也就逐渐从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体现了决策有用观, 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现时的信息, 能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

3.估计性

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对持有资产进行交易流动性评估后再按不同情况进行估价的条款, 同时也为如何界定交易是否有序进行了规定, 如果该资产被认为非有序交易的资产,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 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资产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在公允价值计量时增加了内部判断和估计的比重, 在某些价格大幅下跌的资产估价时有较大的空间, 从而增加了公允价值的灵活性和主观性, 有利于企业减少当期亏损, 破产的风险大大下降。

(二)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适用条件

1.市场经济发达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价格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来源, 也是最为客观、可靠的信息源。因为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才存在活跃的市场。市场价格是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 自主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 具有客观性、易获取等特点, 也易得到投资者认可, 具有权威性。而在一个缺乏活跃市场或者说价格扭曲的经济环境中, 公允价值无法直接从市场的取得, 需要运用估价技术, 此时公允价值受主观因素影响, 如果估价技术使用不恰当会直接影响了会计要素的可靠性。

2.公允价值计量技术成熟

根据现行国际、国内准则规定, 均对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案进行了排序, 提出了估计公允价值的三个层级:一是参照活跃市场上同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来计量公允价值;二是参考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 并调整现金流和其他因素的差异来计量公允价值;三是不存在活跃市场, 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从这三个层级可以看出, 通过第一个层级确定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市场价格, 具有客观可验证性, 是公允的。第二、三个层级确定的公允价值往往需要依赖于大量的假设和职业判断:是否存在活跃的市场;现值估计或模型估计等估值方法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 折现率的选用。判断往往有主观成分, 所以, 必须有成熟公允价值计量技术才能保证会计要素的可靠性。

3.外部监管到位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蔓延的结果,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 世界资本主义从凯恩斯主义转到新自由主义, 对经济放松管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让市场自己调节。这种政策在拉美造成很大的危害, 现在美国也吃到了恶果。危机爆发前, 美国大约有超过900万户家庭购买了新住房, 其中大约20%的家庭借助于次级贷款。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房贷金融机构放松了对购房贷款业务的监管, 有关部门对信用评估机构和发债机构监督不力, 导致金融资产市场价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而引发了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早在2004年初, 美联储已经注意到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进行贷款活动, 但从鼓励消费的角度出发, 美联储仍支持包括次贷在内的各类贷款。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统计, 2007年一季度, 次优固定利率贷款的拖欠率为10.25%, 而次优浮动利率贷款拖欠率高达15.75%。2005年12月, 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议推出监管指引, 但直到2006年9月该份指引才最终定稿。2007年初, 美联储会同其他4家银行业监管机构颁布了一项房贷市场抵押贷款指导意见, 但数周后, 由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引爆的次贷危机还是爆发了。

三、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环境的影响

(一) 金融危机的发生破坏了市场的有序交易

在金融危机中各国股市纷纷下挫, 工厂大量倒闭, 失业人数剧增, 市场流动性放缓, 许多证券交易大幅度萎缩, 金融资产被恐慌性抛售, 卖家远远多于买家, 甚至根本没有买家, 市场不具备活跃市场的条件, 有序交易变成非有序交易。投资人过度恐慌的心理使市场价格远远偏离资产价值, 一些种类的资产已没有市场价格可以作为参考, 如花旗和瑞银等投行之前发售的标售利率型证券, 在2008年2月之前的总市值约为3300亿美元, 到2月之后, 这个市场已根本不具备流动性, 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见, 在金融危机下, 市场交易者进行的交易, 很多已经是被迫“清仓”、“斩仓”, 这种交易已经不能称之为“活跃的”、“有序的”、“自愿进行的”交易。

(二) 市场信心丧失, 信用危机加剧

此次金融危机在很大意义上是一种信用危机。回顾次贷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 会发现其间包括了太多环节的欺诈, 首先是借款者对银行的欺诈, 信用低的贷款者经过信用机构的虚假信息的包装, 从银行取得借款。其次, 银行将次贷证券化后, 创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金融衍生产品, 其中的证券化问题连很多金融专家也弄不明白, 从而使客户无法识别产品的真实品质。第三, 很多评估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 为了帮助购房者获得较高的贷款, 存在人为高估资产的现象, 房价下跌导致购房者无法融通资金时, 次贷危机便出现了。金融危机造成人们对会计提供的信息产生怀疑, 市场信心丧失, 恶化了会计环境。

四、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路与措施

(一) 进行公民教育, 恢复市场信心和信任

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与公允价值有关的培训班, 派发宣传资料, 开通咨询服务电话, 加强对市场投资者的教育, 普及金融衍生品以及会计准则的有关知识, 增强其对资产的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了解, 认识会计的本质, 了解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 确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合理期望值, 消除不合理预期, 减少冲突。

在金融危机中, 公众对未来经济预期悲观, 失去对市场的信心与信任, 缺乏投资信心, 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解决方案之一在于恢复信心和信任。各国政府应及时介入干预, 积极救市, 迅速恢复金融市场稳定, 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二) 打破行业垄断, 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建设

2003年我国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 但市场经济仍处在发展阶段, 市场环境还很不完善, 没有形成活跃的二级市场。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广泛运用公允价值, 将会直接影响会计的可靠性, 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建设, 打破行业垄断, 建立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 才能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 应该努力培育各级市场, 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 要逐步完善信息系统, 建立一个公开的网络或全国性的行业价格平台, 并有相应的机构按月发布相关信息 (公允价值和相应的行业参考价格、模型、指数及参数等) , 给公允价值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评价, 进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与直接。

(三) 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指南, 提高估价技术水平

IASB征求意见稿在公允价值计量时增加了内部判断和估计的比重, 如果估价技术不统一, 同样的资产在不同的主体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FASB在2006年9月颁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IASB也在2009年公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征求意见稿) 》, 但我国没有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而且涉及公允价值的17项准则更是没有具体的计量指南。因此, 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借鉴FASB和IASB的成熟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抓紧制定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准则及使用指南, 为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特别是对没有活跃交易市场的资产、负债信息, 应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问题, 明确规定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 提供足够可靠的计量模型, 减少模型使用的随意性。

(四)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强化道德法律约束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修改后, 在公司管理层判定市场价格时有更多灵活空间的条件下, 可能出现人为提高资产价格的情况, 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 令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 因此, 一定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强化道德、法律约束。要根据金融发展和开放进度、防范风险及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标准, 适时制定修订现行的法律制度, 逐步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法规框架体系, 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由于公允计量模式更多依赖于执业人员的分析判断, 计量准确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水准。因此, 一定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制教育, 对违法违规行为, 给予批评、谴责、处罚, 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五) 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 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力度

资本的本质是贪婪和唯利是图的, 因此, 要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力度, 建立一支包括银行、证券、财政、税务、中介机构 (如会计事务所) 等部门组成的监控体系。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检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避免公允价值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手段。此次金融危机在敲响警钟的同时, 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当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与教训,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和手段, 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 公允价值的地位备受质疑, 金融界以及一些国会议员与会计界就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强大的压力下, IASB和SEC、FASB并没有改变公允价值计价的基本原则和取向, 但对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修正。从IASB公允价值计量 (征求意见稿) 的视角, 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金融危机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金融危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有序交易,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几个问题[J].金融与经济, 2009 (2) .

[2]葛晓舰.解读IASB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J].金融会计, 2009 (11) .

[3]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4]王习武.IASB改进金融业务会计准则综述[J].金融会计, 2010 (1) .

[5]田文明, 黄鑫艳.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157-4号公告解读[J].金融会计, 2009 (10) .

上一篇:现代竹结构建筑研究下一篇:困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