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识

2024-05-01

城市意识(精选十篇)

城市意识 篇1

作为政府机关报, 城市党报在时政、经济等新闻资源的挖掘和占有上具有绝对强势, 新闻报道大多是自上而下传递党的声音, 宣传政府政绩, 这有利于党报权威性的塑造, 但这种权威性也造成了党报过于严肃、呆板, 不利于报纸的亲和力和亲近性, 因此常被冠以“面孔生硬”、内容艰涩、形式僵化、采编风格保守等标签, 备受广大读者诟病。诚然, 翻开一些党报, 不顾及读者阅读喜好而编发的稿件、版面太多, 如会议消息多, 官样文章多, 领导讲话多, 游离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类广告稿件多, 说教的言论多, 缺乏张力和个性的标题多, 冗长、晦涩的材料式报道多, 可读性差、没有特色的专版多……长此以往, 城市党报便成了新闻纸中“曲高和寡”的另类, 弃之不得、读之无味。如何把城市党报办得既具公信力又兼顾可读性, 更有新闻性亦不流俗, 使其紧贴时代、更贴近读者?这就须要办报人置换角色、强化“读者意识”, 运用平民视角办报, 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对党报的期望, 也是市场和受众对报纸的要求, 更是报纸自身在市场环境中求生、立足和拓展的需要。

读者即受众。作为新闻作品的接受者, 他是新闻价值最直接、最能动、最忠实的评判者。新闻报道是否具有可读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以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 读者的认可与评价才是标准。要研究报纸的可读性, 首先要研究读者, 不了解读者, 可读性就无从谈起。所谓读者意识, 就是受众阅览报刊等读物后的感受、认知、认同与否、评价等心理互动的总和, 集中反映读者对所阅读物的意见、要求和整体评价。只有真正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 才能写出读者喜爱的新闻作品, 也才能办出读者欢迎的报纸。因此, 要强化党报的读者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知己知彼, 研究党报读者群

党报传统的读者群, 以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 党报要承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大使命, 首先必须确保它的高品位、高格调和高质量, 绝不能为迎合少数读者或制造所谓“眼球效应”而成为猎奇和传播“三俗”的载体。在这一前提下, 要想提高可读性, 首先必须增强读者意识, 用读者的视角看新闻、用读者的眼光评价评价报纸、用读者的兴趣和阅读习惯指导办报, 才能让更多的读者愿意看党报, 乐于订党报, 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口碑。这样一来,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才能更好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潜移默化地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各级群众, 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2 角色置换, 树立读者意识

“树立读者意识, 让新闻唱主角”并不单纯是党报适应市场化生存的现实, 也是党报树立起权威地位、提升宣传报道效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选择。党报的宣传报道仅仅做到“有的放矢”是不够的, 更要“一矢中的”。要通过“树立读者意识”, 改变传统党报“新闻可看可不看、读者爱看不看”的报道效果, 想法设法让党报“变脸”、“修身”, 吸引更多的读者想看、爱看。

“变脸”就是把头版、要闻版局部做活、扮靓。因党报特殊使命使然, 要闻版的稿件采编有很大的局限性, “规定动作”多, “自选动作”少。因此,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大原则下, 需要把“自选动作”做“活”做“精”做“美”, 努力让新闻新起来、多起来、短下来、活起来。作为头版的延伸, 要闻二版需要解决好头版新闻话题说不透、信息量有限的问题, 配背景、做始末、讲沿革, 把重大新闻做精深、做透彻、做厚重;二是增加信息量, 现代传媒制胜的法宝之一便是“海量信息”, 城市党报不能仅仅以质取胜, 还要以量取胜。把新闻含量低但是又必须见报的动态消息集纳处理, 腾出空间, 以栏目引领, 精心打造“自选动作”。

3 编采读三方互动, 掌握读者需求

一张报纸, 能否在报业竞争中保持优势, 取决于其读者群的多寡。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告诉我们, 不合读者口味的报纸, 其生存周期必然短暂。要更好地了解受众、研究受众, 掌握读者需求, 从而有的放矢做好报道策划, 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实现记者、编辑和读者之间的经常性合理互动, 以源源不断地推出精品专栏和版面。

当前, 作为传播受众, 读者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不再只满足于一般性的阅读或阅后的评判, 还希望更多、更深入地参与报道, 言献策, 展示自我。作为地方党报“领头羊”, 《广州日报》发行量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它“党报+市民生活报”办报模式, 这种理念强化了读者的主体地位, 因而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新闻媒体通过读者来信、读者点评、讨论、征文等形式发挥读者的参与作用, 满足读者的心理要求, 赢得读者的认可, 有效地提高传播效果。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 报纸加强同读者的互动变得越发方便快捷。报纸的版面上, 应当多开设一些同读者互动的专题专栏, 如开设“互动热线”, 发动读者围绕国计民生中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 请当地权威人士出面解答, 及时做解疑释惑的工作;如开设读者———采编———政府有关部门间的互动栏目, 帮助解决读者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等等。总之在版面安排上, 应尽量多设置采、编、读的互动平台, 建立和巩固党报与读者间互补互动、相得益彰的平衡关系。报社在日常工作中, 也应运用自身的公关优势, 多组织与读者互动的活动, 扩大党报的品牌影响力和受众覆盖面, 在彼此的互动中, 使读者感悟城市党报爱民、亲民、为民的政治特色和办报理念。此外, 还可开展分类、分层次的读者调查活动, 倾听读者呼声和要求, 从基层、从百姓中汲取养分, 紧扣读者的脉搏, 结合本报实际, 努力寻找切入点, 促使报纸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4 紧扣需求为读者办报

增强读者意识, 要求记者、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字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还要善于把握宣传方针, 理解和吃透报道意图, 通过版面内容来体现报道的主旨。

党报的稿件采写要围绕读者需求而定, 不妨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全局观, 融新闻指导性于信息传播中, 弘扬优秀文化, 传递正面声音、传播正能量, 引导读者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二是善于紧扣社会“热点”、“难点”话题, 选准角度报道, 排忧解难, 释疑解惑;三是及时传播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四是多采写读者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在掌握读者需求的同时, 还应当把培养读者提到重要日程, 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读者。

会议报道多, 领导活动多, 是党报的一大特点, 也是党报难以吸引读者一个重要方面, 这虽然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但也有记者本身的问题。有的记者跑会议、跟领导, 只热衷于报道会议程序, 哪个领导讲了几句什么话, 强调了几点什么内容, 这样写出的报道, 读者当然不愿看。开会和领导活动差不多, 有时是为了表彰, 有时是布置工作, 有时是讨论问题, 因此, 记者要选取其中读者最关注的内容, 跳出会议进行报道。

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 读者不看, 报纸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读者爱看什么, 当然爱看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当然从群众生活中来。因此, 记者必须围绕读者的需求写稿子, 这就要时刻关注百姓生活, 反映百姓身边的事。百姓的衣、食、住、行,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关注。记者要选择平民视角报道新闻, 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以本地普通人的生活作为新闻着眼点。经常到市场走走, 看看市场蔬菜的价格、时尚流行、住行条件的改变等。同时要更关注百姓的思想动态, 如中央一项政策出台, 对老百姓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百姓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反映。新闻采编者最后确定的选题要真正为广大基层读者所欢迎。当然, 不同的群体, 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也不无差别, 因此, 记者的视线要广阔, 不能停留在一个小范围里兜圈子, 要能上能下, 要能经常深入基层百姓中间, 了解和发现问题, 想民之所想, 忧民之所忧, 喜民之所喜。当然, 这也要求编辑在处理版面和稿件上, 须发挥编辑意识, 调动一切版面语言, 营造版式美感, 能“夺人眼球”形成视觉冲击力, 调动读者阅读欲望。在一定程度上, 读者读报既是一种文化消费, 也是一种身份确认, 有什么样的报纸就会有什 (下转22页) (上接107页) 么样的读者, 反之, 读者层次也会影响到报纸的定位。两者互为影响, 有利于强化地市党报与读者间更为密切的传受关系和稳固的阅读关系。

摘要:新闻资讯伴随信息网络铺天盖地而来, 报业改革走向纵深, 传统党报当如何求生发展?面对大变革、新竞争, 城市党报亟待转型, 审视环境、重新定位, 放下身价, 运用读者意识办报、善用平民视角做新闻, 提升报纸的可读性、公信力, 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 凝心聚力, 传播优秀文化, 弘扬主旋律, 激浊扬清, 匡扶正义, 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鼓与呼。

关键词:城市党报,读者意识,平民视角

参考文献

[1]伏春兰.心中有读者眼中有市场——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5) .

[2]华霞明“.读者意识”解构[J].新闻记者, 1999 (03) .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篇2

摘 要

通过对国外垃圾分类现状的了解,我们发现在日本,人们对垃圾的分类细致入微: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早晨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错过时间就要等下周。许多地方的政府网站都会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德国,对垃圾分类从小培养意识:德国每栋住宅楼都有3至4个垃圾桶,分别存放各种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不可回收垃圾桶上都有橙色标志;投放包装物的垃圾桶则为黄色。德国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从这些国家的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法中,我们知道了垃圾分类意识塑成的重要性,在我们国家,如果要有效地实施垃圾分类的措施,对于养成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是必要的。对此,我们小组进行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垃圾分类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现有国情我们小组提出了针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可行性方案。

一、国内外垃圾分类的现状对比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处理率近几年来增长十分显著。中国主要城市都建立了环境卫生科研机构,开展了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工作。“八五”期间国家即拨款近千万元、贷款数千万元用于开展城市垃圾堆肥、填埋、焚烧及资源化利用的科研、开发和示范项目的建设。中国大多数城镇目前大都采用混合收集方法进行垃圾收集(医院垃圾除外)。

从整体看,中国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低,环卫职工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机具不足,设备性能差,全国大约有40%的环卫器具、车辆等需要更新,每年约有1000万吨城镇垃圾因此而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 式处理。只能达到一般性厌氧处理。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趋完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垃圾填埋场相继建成,如杭州、广州、苏州、北京、成都、包头等城市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填埋场,同时,填埋 场所产沼气的回收和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填埋方式仍为中国最主要的城镇填埋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堆肥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均有很大提高。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 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利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中虽仍以填埋为主,但填埋比例及填埋场的数量都大大降低,单个填埋场的规模变大,填埋处理方式约占60~70%,而回收利用的比例较高,约占20~30%,其余的为焚烧处理,约占10%左右。日本由于国土狭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采取了与其国情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即以焚烧为主,所占比例为70%以上,少量的填埋、堆肥和回收利用等配套处理方式。德国、法国等在原来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上,大力发展焚烧技术,目前焚烧处理方式以接近填埋处理,且德国已出台相关法规规定,从今年(2005年)开始,德国将禁止原生垃圾直接填埋。此外,堆肥或生物堆肥的处理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垃圾分类意识塑成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我国国内垃圾的分类现状显得不容乐观,生活垃圾物理成分中,11.07%为纸类垃圾、12.70%为塑料垃圾、0.27%为金属垃圾、2.46%为织物、1.76%为玻璃,这些垃圾都属于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目前,有近半数的居民不能清楚地说出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许多人在回收过程中,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也依旧比较模糊。在中国每年1亿多吨的年产城市生活垃圾中,其中填埋占70%,焚烧和堆肥等占10%,剩余20%难以回收。相关部门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力度不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也不够。

目前,我国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依然有欠缺,这是垃圾分类在各城市屡遭尴尬的原因之一。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按照垃圾的不同种类进行回收,这样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做到这样就需要我们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从小树立这种意识对于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我们有这种垃圾分类的意识就会很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可回收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将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糟,因此,塑成垃圾分类意识是很重要的。

三、关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以居民垃圾分类为内容,小区居民(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是90%。通过此次调查得到一些数据和相关建议。

我国现在垃圾分类状况不容乐观,75%的人认为是非常严重的,其余为较严重;涉及到个人可以看周边的情况,只有5%的人是满意的,55%是一般。当我们个人的环境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时,整个国家的又何时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的分类,环保意识薄弱,在调查范围内,仅有12.5%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在丢弃的,欣慰的是大多数人会刻意减少垃圾的产生。有人认为垃圾分类很麻烦,而且丢弃后自然有人会处理,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还有人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分类,索性就不分一起扔掉。可见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是多么欠缺,虽然87.5%的人回答了解或了解一些,但具体如何分就令居民大伤脑筋。还有其他原因是目前的技术设施问题,近一半的人认为不完善,这使想对垃圾分类的人又不知道接下来要扔在哪。

对于现状进行改善迫在眉睫,57.5%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法律的制订,分配好谁应该对此负责,并负责专人进行回收,建立专门处理垃圾的场所,使其形成专业化的流程。同时有专人监督,加大奖惩力度。

还有就是加大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使人们了解该怎样分或者不分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意识。可以在社区内开展活动,使居民更能身处其中的感受。

可以向这方面做的好的地区或国家学习技术和经验,例如日本,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方案。

四、关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对策提案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发现,在我国垃圾分类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原因如下:

1、垃圾组成成分中可回收比例较高

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燃气率等因素有关。我国城市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约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1]。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化的特点是:①垃圾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厨房垃圾)所占比例开始下降,到2000年已经下降到43%左右;②垃圾中无机物(砖瓦、陶瓷等)所占比例也基本呈下降趋势;③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有大幅增长,其平均值由1995年的11.79%上升到2000年的26.62%,增长了1倍以上。这种变化趋势显示出垃圾分类回收的可行性。

2、国家政策、法律、资金的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了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主舞台[2]。

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00年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于200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于2003年制定颁布了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据规划,2010年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子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10~120亿元,占环保行业产值的比例由目前的5%提高到10%~11%,届时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市场的增长率将高于环保设备行业的增长率[3]。

3、国内充足的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城市下岗工人的日益增多和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的现状,政府应当鼓励发展私营家庭废弃物处理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对各种人群居住地或活动场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的专门技术,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分散设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缓解就业压力,给政府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辅助。

4、垃圾资源化技术日渐成熟

现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正在不断深化,垃圾的矿藏特性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外来厂家投入。我们应该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据报道,2009年5月,北美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美国惠明废弃物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进入中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的垃圾处理公司和垃圾发电商,也都非常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从中国的垃圾中“淘金”[4],这正好提供给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5、有先进的经验可循

我国自2000年起,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进行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并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做法,并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居民小区,推广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工作[5]。虽然8个试点城市并未取得骄人的成绩,有的地方分类收集装置甚至形同虚设,但从中可以得到失败的原因,加以改正。许多国家在分类收集上拥有好的经验,如日本稳固健全的垃圾回收产业体系,德国健全的法律体系,美国的垃圾收费制度,法国公民积极参与的态度。

6、多种宣传手段,促使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宣传手段不断丰富,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加以宣传:①录制相关方面的节目,在电视上并重复播放;②通过广播传播公益广告;③网络传播的速度很快,涉及的人群很多,因此,其必将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④编写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和报刊,让公众参与进来;⑤开展一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的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⑥学校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进来,让公众看到国家的决心,让公众意识到分类收集迫在眉睫,让他们知道国外垃圾处理的状况。

针对我国现有国情,我小组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可行性措施:

第一,健全垃圾分类收集的法律法规,我国应借鉴德国、欧盟环保法律和法规,吸收一些先进的经验及做法,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 4 的法律和法规。

第二,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有法必依。

第三,增加垃圾分类收集的科技含量,支持并推广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垃圾车辆、箱桶、垃圾处理设备等,改变混合收运和单一填埋的局面,真正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分别处理。

第五,推进垃圾回收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实行政府“牵头”,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加强宣传教育,对居民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其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

总结

本次课题调研过程中,本研究小组首先通过对国外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查阅,与国内的状况进行了对比,发现垃圾分类意识的养成对于垃圾回收处理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随后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及细致的统计分析。最后,通过参考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根据我国现有国情针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在课题调研的过程中,充分论证了垃圾分类为社会的需要及公民的责任,应大力加强宣传,令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类,了解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全组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圆满告一段落。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让我们充分地理解到,组员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合理分工,及时讨论,互帮互助,认真完成分内任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阻碍,但是通过组内的讨论以及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求到合理地解决途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更让我们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只有有了良好的计划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附录一

有关居民生活垃圾的问卷调查A

姓名: 性别: 年龄:

此次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希望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意识,并在此问题上有进一步了解并提出建议,使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节省更多资源。阅读以下问题,并在符合您情况的□内画√ 1.你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在丢弃吗? □是 □偶尔 □不是

2.你认为在哪种环境下能得到环保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公益宣传 3.你了解垃圾分类吗?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4.生活中你是否会刻意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从不 □ 偶尔会 □ 经常会 5.你了解垃圾处理会带来哪些危害吗?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6.你认为目前垃圾分类设施及技术完善吗?

□完善 □较完善 □不完善 7.你认为谁该对垃圾分类负责?

□个人 □专门机构 □政府

8.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你认为我国垃圾问题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不严重 □ 一般严重 □ 必须严重 9.你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最佳方式为:

□政府投资 □宣传教育 □法律规定

10.你认为最有效的环保措施应该通过下述何种方式进行:

□ 政府大力投资建设回收设施 □ 通过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执行 □ 交由物业等民营部门进行管理

其他:______________(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11.你对垃圾分类有哪些建议? 附录二

有关居民生活垃圾的问卷调查B 姓名:

性别:

年龄:

此次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希望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意识,并在此问题上有进一步了解并提出建议,使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节省更多资源。阅读以下问题,并在符合您情况的□内画√ 1.您对家里周边垃圾处理的现状满意吗?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您支持垃圾回收吗?

□支持

□无所谓

□不支持 3.您所居住的小区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吗?

□要求

□要求,但少有人做到

□没有 4.您对小区垃圾回收的流程情况了解吗?

□很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 5.环保理念中个你更加推崇的方式是:

□商品选择

□垃圾处理

□日常耗能

6.你认为提高环保意识更多地作用在那些层面?

□生活质量

□经济发展

□国民素质 7.生活中你是否会刻意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从不

□ 偶尔会

□经常会 8.在制度要求下你更可能认可的垃圾处理的方式为: □家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放入社区回收处 □交付费用委托其他部门进行垃圾分类

□购买指定垃圾袋,按照规定时间及品类投放在楼道外 9.为了方便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你是否赞成使用专用垃圾袋? □赞成□ 无所谓

□不赞成 10.您觉得进行垃圾分类有哪些难处?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7):3-4 [2]FORBESM.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M].诸大建,邱寿丰,译.上海:同济大学 出版社,2006 [3]胡仕琴.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前景、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09(20):20-21 [4]姚欣.中国垃圾市场蕴藏3000亿元商机[J].共产党员,2009(10):29 [5]李攻,纪虹宇,章轲.城市垃圾如何走出围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6):

我国城市居民国防反恐意识调查 篇3

关键词:恐怖主义;反恐意识;反恐宣传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96-01

安史之乱三十多年后,唐宪宗李纯登上皇位。之后,淮西的藩镇屡屡造反,李师道和吴元济策划了近两年的策反,在民间和朝堂上制造恐慌,但是唐宪宗决心“反恐”,强化反恐怖措施,终于在元和十年剿灭了李师道党羽,“反恐怖”行动获得了最终成功。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反恐就是我国的重任。国内的“东突”“藏独”等恐怖组织,常在大中型城市策划一系列的恶意袭击事件,给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和平带来了极大威胁与挑战,所以项目针对于调查城市居民的反恐意识,了解城市居民国防反恐意识的差别。试图抛砖引玉,为我国国防反恐调研夯实基础。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式、地点。该调查从2013年11月份开始,历时一年,在海口、保定、厦门、乌鲁木齐这四个不同层次且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展。在调查中,我们选取社区、商场,广场,街头,火车站等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的地点。邀请路人、居民填写《城市居民的国防反恐意识调查》问卷,并与他们聊天交流,以便进一步全面了解其对国防反恐的认识程度,参与调查者是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学生、上班族、老年人等。调查前期,我们分析了近期发生的恶意恐怖袭击事件,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初步掌握项目已有研究基础。

(二)通过调查数据汇总,对调查问卷的部分项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城市居民反恐意识皆不高,由高至低排列如下:恐怖事件高发区城市>燕郊重地(政治氛围浓厚地区)>省会城市>旅游城市,四个城市中,新疆乌鲁木齐虽经济落后于其他三个城市,但是属于恐怖分子活跃区域,人民反恐意识高,了解程度高达87%,对相关事件较为关注,且在与当地居民沟通交谈中可以感知他们的不安与对所处环境的担忧。城市居民反恐意识居于第二的为河北保定,保定属于燕郊重地,紧靠首都北京,政治气氛浓厚,居民对相关信息皆有了解,但不少人认为恐怖事件离自己较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城市居民反恐意识居于第三的为海口。海口虽位于岛上,但属于省会城市,且沿海,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大,居民信息化程度高,相关意识了解全面,但是较之于内陆较于安逸孤立,大多是居民认为恐怖事件离自己很远,无须担忧。最后是福建厦门,厦门也属于沿海城市,同时旅游业十分发达,该城市政治氛围并不浓厚,城市居民生活平淡安逸,不太关注相关事件,多数认为恐怖袭击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男性>女性;青年人、中年人>未成年人、老年人;

文化水平与其反恐意识基本成正比例,文化程度越高对相关恐怖事件了解程度越高,低文化低收入人群仅占了解的11%。

2.除恐怖事件频发地区外的城市居民皆认为恐怖事件与自己没太大关系 ,心理承受能力弱。

3.仅有30%的民众积极参与配合政府的反恐教育

4.69%城市居民皆持乐观态度,对于恐怖袭击事件未形成不安恐慌。

5.32%的居民对于政府的信心不足。

二、我国城市居民反恐意识存在不足的原因

(一)恐怖主义危害严重性认识存在分歧。我国政府一贯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恐怖主义,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作出了重要努力。但是通过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到城市居民对恐怖主义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各不相同,其中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略有不同。

(二)反恐宣传教育成效不理想。很多市民往往是在宣传手册上获取反恐信息,各地开展的关于反恐宣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切身关乎城市居民的有效反恐知识无法得到较好普及。

(三)反恐教育滞后于恐怖主义犯罪新趋势。当前恐怖主义犯罪的新趋势,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思想意识形态、活动战略等方面出现的新动向。另一方面恐怖主义犯罪在活动地域、袭击对象、袭击目的及袭击方式手段方面所发生的显著变化,但是当前的反恐宣传教育对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新趋势涉及的应对策略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例如,核生化恐怖袭击的危险性明显增大,利用黑客技术等攻击电力或大众运输系统,引起社会恐慌等的恐怖活动等等。这些有别于以往的犯罪行为,其严重性并不亚于爆炸、劫持人质、妨害飞航安全等的恐怖活动,危害和破坏力甚至更加大,但是目前反恐宣传及教育并不能涵盖这些当代恐怖主义犯罪的新趋势。

三、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提升城市居民反恐意识,应在下一步的宣传教育实践过程中使用以下实践策略: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宣传教育方法。目前我国的反恐宣传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讨论等环节。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尝试不同的宣传方法,如在反恐宣传教育中采用现代信息化的宣传方法。可将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和不同形式的现代化宣传方式结合起来,以搞好反恐宣传教育。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在日常的宣传教育中能够充分展示出互联网媒介的巨大作用。反恐安全演练是反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检验手段,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环境,体验者自身的切身感受探索等,提高城市居民反恐意识。

(二)将反恐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反恐宣传实践活动,将反恐宣传教育与城市居民业余休闲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多彩的宣传实践活动是城市居民反恐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应精心设计、组织与反恐技能训练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并提高城市居民的反恐意识。还可利用典型事件进行反恐教育,如2013年天安门金水桥事件、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2008年的西藏“三一四”事件等等。

(三)强化反恐理论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等方式,实现科学、系统地开展反恐理论宣传的目的,同时利用公益宣传平台,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将反恐理论展现出来,以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无论是什么阶层、年龄、文化水平的城市居民应对突发恐怖袭击事件知识十分匮乏,甚至85%的人对相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是错误的,从而也体现出相关知识的普及度及教育力度与广度远远不够。在将来的教育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手段以提高广大民众的反恐意识,营造一种从自我做起全社会反恐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关于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定义之思考[J].法学杂志.2006 ( 5 ).

[2]赵秉志. 中国反恐立法专论[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15).

作者简介:

郑玉童 (1995-), 女,河北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郑秋韵(1995-),女,海南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高海桐(1994-),男,河南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李嘉顺(1995-),男,福建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3级本科生。

浅析城市道路行人交通安全意识问题 篇4

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使城市道路交通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但步行仍然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由于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受盲目从众、侥幸漠视等心理作用, 屡屡发生不遵守交通信号指示、随意乱穿行车道、跨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行为, 甚至演变成不让行、不怕车、毫无顾忌的交通陋习, 导致交通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给道路交通管理增加了难度。而且, 行人还是潜在的驾驶员, 对交通安全的模糊认识也会严重影响到驾驶行为。因此, 提高行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在主观上指导和约束行人交通行为, 使行人牢固树立安全法制观念, 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和自觉守法, 对保障道路畅通有序, 科学预防交通事故, 创造平安和谐交通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主要因素

(一) 行人交通自律意识不足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行人盲目从众心态的具体表现, 面对道路交通规则, 不能自觉约束交通行为, 认为违法过街与其他违法犯罪相比微不足道, “大家都在闯红灯, 我也可以一起过去”, 并在心理上把其他行人假想成一道防护屏障, 误认为能够保护自己避免交通危险。同时, 自私、侥幸等不平衡心态也是造成行人漠视交通法规的关键诱因。由于现行交通安全法规倾向于保护行人, 无形中使行人产生了一种优越感, 认为相比机动车, 自身处于劣势,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 机动车都应该避让行人, 进而与机动车争道较劲, 扰乱道路交通秩序。这些不良心态是交通问题存在的痼疾, 也是造成行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二)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足

一方面宣传教育对象失重。在交通安全文明出行专项活动中, 工作目标往往集中在重点城市、运输行业、农村等机动车违法行为整治教育上, 忽略了对行人、非机动车等违法行为的教育引导, 结果抓了小放了大, 致使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形成规模, 宣传效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宣传教育手段因陈守旧。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发放传单、悬挂横幅、借助交通广播、新闻播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虽然声势大、时间久, 但由于宣传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学历水平、教育程度的变化差异, 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已难以激发所有人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兴趣, 无法形成强烈的社会效应。

(三) 道路执法管控力度不足

一是有的地方把主要警力部署在城市交通要道、信号交叉路口, 重点负责城市交通疏导与控制, 因此, 一些地处偏僻或车流稀少的街道往往成为真空路段。这一区域由于没有执勤交警约束, 行人的违法过街行为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 久而久之逐渐滋生了不良交通意识, 形成了不良交通习惯。二是针对行人交通违法, 交警部门一般实行“劝阻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的治理方式。但教育、劝阻往往容易引起违法行为人的逆反心理, 甚至遭到谩骂或殴打, 警示效果微乎其微。在处罚上, 罚款额度偏低也无法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因而, 勤务民警在日常交通管理中, 有的只重视车辆违法查处, 对行人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放任自流, 有的面对群众刁难和指责存在畏难情绪, 不愿触及矛盾招来麻烦, 批评教育仅是轻描淡写、应付了事, 大大削弱了交通执法权威。

二、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 营造交通安全文化氛围, 倡导文明交通

行人交通违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它背后实质上隐含着一种文化冲突, 即人与车的对立。因此, 规范行人交通行为, 首先要着力营造人车和谐共存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围。一是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文明交通, 彻底扭转公安交警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依托“全国交通安全日”“交通文明单位创建”等主题活动, 以政府、企业、社区、院校等为载体, 充分调度多方资源, 层层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义务, 广泛传播交通安全文化, 不断推动交通安全文明的社会化、大众化、公益化进程, 确保交通安全文化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二是切实发挥交通安全文化环境作用, 扩大交通安全文化影响力。在许多发达国家, 人们经常会看到, 路上虽然没有汽车通过, 但是行人仍站在路边等待绿灯。可见, 问题的实质是要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 将维护交通秩序作为自己的需要。因此, 在日常工作中要立足交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城市行人的心理基础, 因地制宜地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预防和矫正行人交通违法心理, 促使每个人都树立起从我做起的良好守法意识, 逐步提高行人参与文明交通的自觉性, 形成“以我文明”带动促进“人人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 强化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创新宣传形式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是提升交通安全意识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行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要在传统方式方法基础上, 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领域。第一,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从校园抓起。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大、中、小院校日常教学计划,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编制和安排不同内容、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课程和培训活动。联合中小学校建设一定数量的宣传教育基地, 推广应用儿童安全情境教育模拟设施和青少年交通安全体验装备,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走上街头协助交警上岗执法, 对行人进行交通法规知识宣传, 让学生在实践接触中增长见识, 提升安全意识。第二,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走进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由政府牵头,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自建前沿宣传阵地, 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及时更新宣传内容。交警部门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进行安全意识评估分析, 建立职工、居民安全意识档案, 全面掌握员工、居民的安全意识水平和变化情况并进行指导纠正。第三,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通过媒体用积极向上、正确的安全知识和信息引导行人安全意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普及法律法规, 开展交通安全提示;利用各大门户网站、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开辟专栏, 对典型违法案例进行热点聚焦、专题报道;发动社会力量对文明出行进行监督, 通过手机、DV等工具“随手拍”, 曝光交通陋习和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构筑全社会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的良好局面。

(三) 加大交通安全管控力度, 开展综合治理

一是强化外部约束机制, 交警部门要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式, 对行人违法行为予以及时纠正和查处。要注重提高民警执法艺术,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让违法行人深刻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意义, 对拒不接受劝阻或恶意指责刁难民警的行人, 要坚决从严从重处罚, 树立执法权威。二是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手段。参照驾驶人满分学习管理, 设置行人交通安全学习室, 强制违法行人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 接受警示教育;引入“业务执勤”处罚机制, 安排违法行人在一定时限内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或直到发现下一个违法行人为止, 通过附加行人违法成本增强警示教育力度;挖掘协管队伍潜力, 吸纳从社会各阶层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等在路口路面对行人违法进行督导纠正, 补充执法警力不足。同时, 行人交通设施设计存在缺陷, 增加行人过街时间成本, 也容易使行人产生违法心理和行为。因此, 从行人便捷、快速通行的需求角度出发, 积极配套完善行人交通设施, 也能够有效防止行人随意穿行车道, 实现对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摘要: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的基础性保障。目前我国进入了交通事故高发期, 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经调查, 每年由行人违法而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左右。行人闯红灯、在机动车道穿行等违法行为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次凸显的是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提高行人安全意识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

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 篇5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二、目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今的邻里关系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及地点

年满16周岁的人为调查对象,地点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广场、滨江路)。

五、调查结果

1、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类型

本次调查问卷给出的几种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个类型是主要

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分别是生活作息规律和习惯不和、装修问题、个人观念不和。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势必会产生作息时间上的差异进而产生矛盾,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这导致邻里之间交往减少,邻居之间的关系拉远,了解减少,我们都说误会矛盾就是产生于疏远之中,这就必然会促进矛盾的发生。

3、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试卷中很多人认为造成邻里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疲于工作,无暇与邻里来往。这也是因为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人们减少了沟通次数。见个面无非就是互相打个招呼简单的聊几句。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这减少了邻居间的聚会时间,以前经常有每周末邻里之间会带着家人一起聚餐,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那个时候的邻里之间关系很是融洽。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的活动少,邻里之间的交流就更少。

4、如何改善邻里关系现状

我们应该追究其根源,首先,社区在这方面应该负起责任,应该组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这个可以从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轻人都忙着工作没有时间,而老人小孩有空余的时间,可以把这一类人组织起来,以他们为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艺演出、社区居民体育比赛、社区居民聚餐,餐点由居民自己烹饪......这些都是这次调查问卷中大多数人人们所赞成的方法。其次,人们也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除了工作应

解读城市形象广告中的公关意识 篇6

一、融入公关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商业广告中的形象广告自始就是公关广告的一种。因此城市形象广告,其实就是由政府牵头的一种公关广告。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进行形象宣传多是为了招商引资,因此诸如“中国义乌---小商品之都”这种一句话式的形象广告曾经大行其道。而就在这样一片乏善可陈的城市广告中,上海市长期投放的形象广告系列之《姚明篇》,如早春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刺激着中国其他城市重新思考自己的形象推广之路。

首先,“人”这一要素必须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在既有的中国城市形象广告中,有宣传自己的民俗风情的、有贊美优越的自然环境的、也有宣传投资环境的,惟独“人”这一基本要素长期的被忽视。其实,无论是当地建设或者自然景观亦或投资环境,这些都离不开人。人,是一个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核心。一个城市的魅力除了得益于天时地利,更重要的还是人和,因此一个城市个性的展露离不开城市的人文气质与精神。上海这次的形象广告正是彻底摈弃了传统的形象广告宣传模式,它不直接描述上海的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经济环境、历史风貌,而借助当今名人姚明的精彩演绎,通过聚焦各种平凡的上海百姓来展示不平凡的上海。广告片里由姚明一人扮演的出租司机、鼓手、警察等这些平凡的上海人的生活,让每个广告受众真切地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上海!

与此同时,这种贴近生活的平凡视角以及“无数个姚明好一个上海”这一以人为本的传播主题在心灵上也与广告受众产生了亲切共鸣。其实,“与人沟通”也正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和精髓,这里的人主要指的是传播组织内外的诸多公众,组织内的公众包括雇员、雇员的亲属等,组织外的公众指的是邻居、消费者、同类产品竞争对手、投资者等。就城市形象广告而言,这里要进行沟通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二者:本城市民、外界公众。

二、融入公关意识注重双向沟通

沟通、沟通、再沟通,是公关的终极目标。而城市形象广告进行沟通的主要目标是:对内,即与当地市民的交流,以增进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外,即对外界的传播,以提高外界对城市的关注率与认知度。让我们来解读一下上海是如何演绎这之间关系的。

1.与内沟通:塑造“上海人式”的姚明——让上海人引以为荣

在60秒的广告创意中,姚明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他同时扮演司机、交警、搬运工、鼓手等普通老百姓形象。看过广告的人都发现广告中的姚明似乎没有了往日大家想象中的“高度”,片中的这些“姚明”始终在与“姚明”擦肩而过,同等地位的对话,让每一个上海人都感受到了姚明身上天生的亲和力。比如片中姚明扮演的交警牵着一群小朋友过马路的经典画面就一直为上海人津津乐道,高大稳健的姚明与小巧可爱的小朋友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出上海人心底浓厚的亲切感。这时姚明身上的明星特质被巧妙淡化,百姓与明星的距离被缩短成零。正是在这样一种平等、亲切的氛围中,市民们与自己生活的城市产生了心底深处的共鸣。

不仅如此,整个广告片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基调,描述的全部是普通上海人的平凡瞬间,也正是这些普通平凡的身影让上海人体味到一种本土的上海精神:平等、和谐但又不失精彩!在这里,每个人都无需仰视明星,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像姚明那样,成就一番未来。这就是上海!这就是上海人生活的共同家园!也正是这样一块让上海人充满自豪的土地,养育着无数上海人式的姚明!

当广告创意表达到此,城市与当地市民之间的距离被拉到了最短,每一个上海人之间的关系也被凝聚和浓缩了,此处的姚明成了联系城市与市民的黏合剂!

2.与外沟通:塑造“姚明式”的上海人——让世界瞩目

然而,无论广告如何演绎,姚明就是姚明!这个在NBA的赛场上,在短短的26分钟全场能够拿下14分的小巨人,是如此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作为NBA第一位没有美国篮球联盟经验的中国状元,小巨人的身影已经随着NBA的舞台日益高大!近来频频亮相于媒体,苹果电脑、VISA信用卡、百事饮料、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更是让姚明星辉灿烂。因此此次姚明演绎上海形象,可谓众望所归。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更是为此次传播推波助澜。

但是外界认识姚明是通过NBA的舞台,人们熟悉的也只是台上的姚明。而这次的上海形象广告片让世界看到了姚明台下的一面,在这个片中,姚明褪下了华丽的外衣,展示了上海人本色的风貌。这一切都让外界受众感到新奇和亲切。从某一角度,它甚至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因为每个人都渴望亲近明星并关注明星多方面的生活。

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体育媒体宣传对河北省市区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媒体宣传”“体育”“体育意识”为关键词,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及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编制问卷。根据河北省的区域分布,从该省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选取秦皇岛、石家庄和衡水三个地区发放问卷,每个城市发放160份,总计发放480份,共回收456份,回收率为95%,回收问卷均有效。

1.2.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问卷按照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统计原理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城市居民体育意识形成的心理轨迹

体育意识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的结构,主要有自我体育意识、对象体育意识和自我与体育意识的关系三方面构成。[2]体育意识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说受社会意识中的经济意识、个体健康意识和文化意识等多种意识的影响。[3]当然体育意识的形成并逐渐成熟是一个复杂的内心挣扎和生理适应过程,也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体育、理解体育锻炼的美好。这样体育意识才能普通而牢固。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和体育媒体宣传的日常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还是新媒体网络、数字电视都对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有着重要影响。

2.2城市居民关注体育媒体宣传的动机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影响城市居民关注体育媒体宣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受社会因素、自身健康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影响。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的体育意识正面影响着对体育媒体的关注,丰富业余生活和喜欢体育锻炼是他们关注体育媒体的首要原因,分别占39.5%和31.5%。随着人们休闲时间增多和数字电视中体育节目类型的多元化,人们愿意通过可视媒体作为消遣方式。排在第三位的为欣赏国内外体育赛事,占12.7%。这也跟近年来大型赛事在我国体育大媒体宣传有关。排到4~6的为:了解最新的体育信息、体育赛事的宣传和体育明星的影响。

2.3体育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

2.3.1体育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意识的影响

按照“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赋(5/4/3/2/1)分各分值相加除以人数得出平均分见表1,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电视体育节目有娱乐作用、有减压放松的效果作用认同较高,排在首位。说明体育媒体宣传对休闲娱乐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场地不足、器材不完善和时间不允许导致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一周参加两次体育活动并且坚持已久的人数比较少。

2.3.2体育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的影响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主要包括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以及运动器材,购买体育期刊、书报等实物型支出以及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所进行的观赏型的消费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参与型消费。[4]

从每周接受体育媒体宣传的时间与体育消费的意识的相关度做的调查,根据调查到的结果,按照“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维度赋(5/4/3/2/1)分,发现居民接受体育媒体宣传的时间与其体育消费的观念程正相关。对于平时几乎不观看体育比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来说他们对体育带来健康的意识比较单薄,对选择买保健品的行为较为认同。而接受体育媒体宣传的时间3 h以上的则有比较强的科学健身观念。总体来说体育媒体宣传对居民的消费意识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根据访谈和调查到的结果发现河北省市区居民对于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比较单薄。还需要有关的体育媒体、地方政府部门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体育参与意识。

2.3.3体育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健康意识的影响

体育媒体宣传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传播了体育信息,还传播了潜在的体育文化,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体育道德规范和健康意识。人们通过自身有意识有计划的思想意识促使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在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身体的同时也能找到幸福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城市居民从体育媒体宣传中可以获得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技能而且更能意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这些都是形成健康意识的必要条件。体育媒体宣传通过制造积极的舆论和气氛,使得人们产生对体育和体育活动及其效有用的感性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鼓励人们产生健康的体育行为。电视媒体对体育健身方法的传授,加强了广大受众的健康观念,增强了人们参与意识。[5]体育媒体宣传在促进了大众健身的需求,提高了健康的理解和体育参与的意识。

3结语

城市居民关注体育媒体宣传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和喜欢体育锻炼。体育媒体宣传应加大对群众体育生活的宣传,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宣传价值。体育媒体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收音机进行体育信息的传播,能够影响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意识、消费意识和健康意识。接触体育媒体宣传的时间越长人们越容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媒体在城市居民形成价值观方面的影响还有所欠缺,媒体应和当地的政府联合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健身文化节来促进人们体育意识的提高。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城市居民关注体育媒体宣传的动机”“体育媒体宣传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媒体宣传能够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意识;接受体育媒体宣传的时间越长人们的体育消费能力越强。

关键词:体育媒体宣传,城市居民,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5-82.

[2]肖文娟.电视体育节目对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20-21.

[3]施仙琼.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意识和行为现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38-39.

[4]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4.

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与功能探究 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理念,生态功能,措施

自殷、周时代的囿算起, 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 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 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 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享有很高的地位。而在现代社会, 城市园林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标配”, 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 也是与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举措, 故而将生态理念引入到城市园林的建设中, 既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园林生态意识与功能的重要举措。因此, 研究城市园林的生态意识与功能, 对于提升城市园林的生态性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园林的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 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景观生态学中“斑块———鹊基质”的景观分析模式认为, 城市园林的生态性是通过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 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实现。

2 城市园林的生态特点

2.1 生态性

自古以来, 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 由山、水、森林等自然景观构成的完美生态系统, 融以历史、人物和文化等人文因素,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将人物元素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 并通过园林展现大自然的生态美。生态性一直以来都是园林的生命要素, 城市园林的建设应遵循生态性这一基本原则。在城市园林中, 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是植物, 辅以山石、水流的陪衬, 共同构成园林的生态美, 青草树木等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会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土壤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并为一些昆虫鸟兽提供栖息之处, 继而使它们在此生活和繁衍, 形成小型的生态系统。城市园林虽然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因素形成的人工园林, 但是生态性仍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

2.2 公共性

园林作为人文生活的产物, 为人们的休闲娱乐而服务, 城市园林则是在为民众服务的基础之上, 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进行规划和设计, 通过将市区的生态建设与郊区的景观互补结合, 形成一个以绿化带为主要部分的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生态特性和功能。城市园林以为人服务为目标。故而可知, 城市园林通常都是建设在公共地域, 使城市的居民均能享受园林带来的福利, 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2.3 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只有将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4个方面协调发展,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是在人类的作用下, 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因素融合起来, 形成以协调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 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但对人类的依赖程度实际上不高, 城市园林不但不会影响生态系统, 在发展过程中还会产生生态效益,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4 涉及内容及范围广泛

城市园林的建设重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因而无论在繁华的市区、众人聚集的居民区, 还是工业发达的工业区、人烟较少的郊区都是城市园林的规划地点, 因而城市园林建设没有地域上的限制, 任何区域都可以是合理建立城市园林的地点。同时, 城市园林本身就是一项对环境和人们生活有益的工程, 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环境, 更是惠及子孙后代、利在千秋的产业, 涵盖了人文地理、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知识。

3 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

3.1 提升城市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准则, 而城市园林绿化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 城市园林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 做好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是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 是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城市管理新课题。包括城市潜在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未来竞争力4个方面。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体现, 提高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中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也是实现生态安全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优化人居环境

城市园林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市容, 更是吸引外地人到当地居住、投资以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屏障。城市园林的建设本着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原则, 并以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观为目标, 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背景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居民的居住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此外, 森林草木具有净化空气、吸附尘埃的作用,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还有益于居民的身体健康。

3.3 有利于缓解城市生态危机

城市生态危机主要是指水土流失, 严重时可导致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园林则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园林建设中的一些高大树木、灌木和地表植被均有保持水土的功能, 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引发的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当前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是城市的一个严重生态问题, 雾霾天气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雾霾严重的地区,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居民数量通常较多。而园林则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城市园林就像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能够改善空气状况和生态环境。因此, 城市园林建设具有缓解城市生态危机的重要作用。

3.4 防噪功能

城市中人员往来繁多, 车辆流通量大, 工厂机器产生声音和街上汽车的鸣笛声都会对城市造成噪音污染。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 也可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 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 可引起病理性改变, 既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也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道路旁边高低不同的行道树与草坪则能够吸收和隔绝噪音, 减小城市中的噪音, 从而降低噪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缓解城市的噪音污染。

3.5 自我更新能力

城市园林的建设无论是在植被的种植上还是园林区域的规划上, 均需要依靠人的作用,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 植被可以在不依赖或者较低程度的依赖下自主适应生存环境, 具有促进水分和空气循环的作用, 还能够调节温度,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育后, 可为一些昆虫等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具有繁殖和扩散的功能, 使营养能够进行正常循环, 病虫害等生态危害能够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下得到控制。

4 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生态功能的措施

4.1 选择合适的城市园林植物种类

植物和植被是园林最为重要的要素,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于城市园林构成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园林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 选择植物种类应在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目标的基础上进行, 让园林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功效, 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不同的地区适宜不同的植被种类, 比如, 在SO2、CO2、烟尘肆虐的重工业地区, 应选择空气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 所以, 为了使城市园林更好地发挥作用, 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污染状况、经济条件、生态效益、常发病虫害情况和植物的适应水平、净化能力等多种条件, 从而更好地建立起方位全、层次涵盖广的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此外, 因地制宜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不同, 所需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异, 因此, 每个城市都要以适合自己为原则, 而不能照搬其它城市的园林建设。

4.2 注重城市园林配植结构的合理性

即要在相同的城市条件下最大化发挥城市园林生态功能, 这是由城市人口密集而用地紧张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的生态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 尽可能以扩大城市植被覆盖率和绿化带面积为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注重园林不同植物之间的配置和结构的完整与合理性。复层结构就是提升园林植被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可以考虑这一方法。

4.3 重视城市园林的布局

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 我国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相对于行政和工商业较晚, 城市在规划之初往往也是优先对工业、商业和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和布局, 而园林的规划则更加靠后。城市园林在规划过程中, 要经历选址、布局、植被选择和实施等多个过程, 不同绿地面积也分属于不同的规划和管理部门,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 因此, 在布局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统一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使得一些城市的园林呈点状零碎的布局状态, 从而很难真正发挥园林的生态作用。从目前来看, 居民区和校园所在区域的园林布局往往不够合理, 绿化面积也较为不足, 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则具有较为优越的园林建设条件, 绿化潜力较大。在居民区和校园区域可通过建立小型花园解决园林布局不合理, 绿化面积少的问题, 而郊区则可通过扩大城郊一体化提升园林的绿化效果。

5 总结

城市生态园林具有生态性、公共性、可持续发展性和涉及内容广泛的特点, 是与人们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内容, 具有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人居环境、缓解城市生态危机、减少噪音、促进生态系统自我更新等多种功能, 研究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将对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可从选择合适的城市园林植物种类, 注重城市园林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重视城市园林的布局3个方面推动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刚.城市园林中的生态意识与功能[J].科技信息, 2008 (10)

[2] 孙中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景观生态设计探索[J].现代园艺, 2014 (13)

[3] 王保森.浅谈广州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的构筑 (上) [EB/OL].http://con struct.xz.gov.cn/

城市意识 篇9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系统整体框架, 普通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 而职业意识则是加快培养上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现代城市管理学”是大学中有关专业, 比如行政管理专业、城市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很强, 跟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如何把这门课讲透, 让学生理解而不感到生硬并且很有兴趣, 对授课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对这几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工作主题, 在重视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提高学生能力的思路下, 我摸索出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教学心得,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从思想上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

对于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这门课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 一定要让同学们意识到书本的知识会与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有直接的联系, 要从职业意识的角度认真对待这门课。为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应注意把职业意识的培养贯穿课程的始终, 尤其上导论课的时候, 一定要强调职业意识对该门课程的意义, 让同学们从思想上重视职业意识的培养, 避免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 不会因为课程内容的复杂而有畏难情绪, 因而有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

3. 从课堂上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

3.1 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培养职业意识的理论修养。

大学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传播高深知识培养专门高级人才, 而理论知识则是高深知识最突出的表现。但是, 从目前看, 当代大学生并不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现代城市管理学》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该门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深奥和抽象;二是该门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常广泛。因此, 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 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内掌握这么多的理论知识, 的确有些难度。为了解决这些矛盾, 我认为, 可以从职业意识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动力。一是从职业意识的角度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 使同学们从思想上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是我们将来从事相关工作的领航灯, 是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 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完成得更科学、更出色。二是讲授的内容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职业特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比如, 讲授城市交通管理的章节时, 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 以一个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者的视角去查找自己熟悉城市的相关资料。授课前, 先请几名同学汇报他们的预习成果, 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正式授课时, 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同学们的汇报工作相结合, 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举个简例:学生汇报预习成果时, 曾对两个城市红绿灯的不同闪烁状态进行过对比, 因此介绍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中节点交通管理的相关知识时, 可以结合上述学生的预习工作, 讲授信号配时优化管理的有关理论, 加深学生对节点管理相关知识的记忆。三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可以根据职业兴趣进行取舍。在掌握大纲要求的必须理论知识后,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和课外读物, 而不需要对任何理论都均等地深入了解, 既培养职业意识, 又拓宽知识面, 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3.2 积极组织课程实践, 培养职业意识的实践修养。

“现代城市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本中的内容大多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了现代城市管理的诸项视野。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 并且在社会中大多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很多内容比较陌生, 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职业意识, 也不能有效地唤起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开展课程实习则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的第一步, 也是学生获取直接知识, 加强职业意识实践修养的有效举措。因此, 在授课期间, 可以安排相关的课程实践, 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亲身体验城市管理的一些具体工作, 并为实习单位提出有关城市管理的相关建议, 增强职业意识的成就感。比如, 讲完城市环境管理的有关章节时, 可以联系当地的城市管理局, 给学生安排课程实践, 请那里的工作人员给学生讲解关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市容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亲身体验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并引导他们现场处理一些事件, 从而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责任。事后,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为实习单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3.3 引导学生主动调研, 培养职业意识的道德修养。

城市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不同城市管理的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 但是最终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让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 职业意识的道德修养是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必要素质之一。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道德修养, 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时代热点, 利用所学理论知识, 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调研, 从中找出不符合城市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 目前武汉市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城管革命, 每一个武汉市民都在积极地为武汉市的城管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争取武汉早日步入“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在该课程的讲授期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选择兴趣点较高的领域, 去调研武汉市相关部门城市管理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并为武汉城市管理工作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 教师还可以从中选出比较优秀的调研报告进行班级分享, 并提交到武汉市相关管理部门。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成果共享, 而且能够让同学们的职业意识得到加强。

3.4 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 培养职业意识的有效修养。

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 才允许毕业。如果教师只注重考试成绩, 而忽视平常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以及调研活动的管理, 学生就只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一次或两次考试上面, 即使考试取得了高分, 考完了也会把脑袋里暂存的知识全部还给书本, 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不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培养。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发生, 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 逐渐培养比较全面的职业意识, 除了上述几个引导方法之外, 还需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即注重过程, 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 上绪论课时, 在全班强调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 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 强调实习报告在最终总评分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对那些提出较好建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和分数奖励;再次, 对于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与分数奖励;最后, 在最终的考核试卷上, 主观题的比重适当加大, 尤其要利用综合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 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掌握程度, 从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全面培养。

4. 从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并不是用一成不变地思想对待自己将来的职业, 而是以辩证的观点, 注重职业的广泛联系性和发展性。“现代城市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课程, 讲授得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现实中, 相关政策具有及时性, 不同的城市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特点, 发展的侧重点和发展的速度各有差异, 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现象。因此, 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时, 可以有意识地采用纵横交叉的对比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 把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贯穿课程的始终, 注重培养职业意识的广泛联系性和发展性。比如, 讲授城市住房管理的相关章节时, 既可以纵向对比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住房管理政策和表现, 又可以横向对比当今国家住房宏观管理的政策下, 我国一、二、三线城市的住房管理现状, 从而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我国“十二五”以来国家对住房的宏观调控, 以及各城市政府对国家住房政策落实的不同举措, 同时, 也要把中国的住房管理政策和国外一些代表城市的住房管理政策进行对比。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今后从事职业的发展性和联系性, 同时也感受到生存的压力, 从而强化职业意识。

通过在“现代城市管理学”教学中注重职业意识培养的几点体会和教学案例, 我体会到只有培养职业意识, 才能促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今后实践知识相结合, 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 否则只有空洞抽象的说教, 无法取得有效的课堂效果。只有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 才能架起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效桥梁, 才能培养出具有普通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www.gov.cn/ldhd/2010-09/08/content_1698579.

[2]李小朋, 刘永红.从工程意识培养的角度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5) .

[3]徐艳伟.高校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10, (3) .

城市意识 篇10

一、交通文明与城市文明

城市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摇篮, 古往今来它就是所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今天, 城市文明的发展不仅具有了更为丰富、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而且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城市职能。此外, 它还是人流集中、交通便利、街道繁华、信息汇聚、公共设施完备、居住环境优美、社会生活和谐的场所。建设现代城市文明, 往往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 并受其地域、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代城市文明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不断演进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空间不断拓展, 人们出行距离不断拉长, 机动交通工具迅猛增加, 城市文明建设产生了诸多发展问题,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交通资源的供求矛盾, 使交通拥堵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极为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创建文明城市一定是以文明的方式来规划和建设城市, 以文明的手段来经营和管理城市, 那么推进文明交通建设则是以倡导文明出行、发展绿色交通、优化交通环境、营造低碳生活的方式来彰显城市文明的本色。因此, 城市文明昭示文明交通, 政府、社会和广大公民要携起手来共同建设。

交通文明历来是城市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它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象征而被人们誉为“城市文明的名片”。为此, 自北京奥运会之后, 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发展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文明建设活动来提高公民的文明交通意识, 倡导人们文明出行, 自觉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以创建文明交通的方式为城市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事实上, 文明、礼让、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城市文明最生动的体现,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离不开文明交通的有力支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 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行为与其自身素质和文明意识密切相关, 同时也与所在地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和道路交通环境密切相关。但不管在何种情况下, 相对于中央文明办、公安部联合在全国实施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而言, 倡导文明出行、养成良好的文明出行习惯, 都既是营造安全、便捷、公平、和谐交通环境的必然要求, 也是创建文明城市、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必然要求。

近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进入了汽车时代, 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 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当今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造成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下降、非文明行为增多的原因很多, 我们应通过教育引导、培养文明交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狠抓落实、齐抓共管等培养大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

二、培养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 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是祖国的希望, 大学生群体是在城市中生活的较大群体之一。目前,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 作为当今高素质人群的代表, 大学生应当在解决交通拥堵难题的过程中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提高文明交通意识。

1. 树立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角度的, 其中树立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 逐步培养大学生自我文明角色定位, 应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 加强大学生文明交通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素质。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因此, 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培养大学生自我文明角色定位, 逐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另一方面, 树立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以及实现城市文明。从现实来看, 交通状况恶化往往是由于人们的交通文明意识不强所导致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导致他们不够重视甚至轻视或忽视自己在建立文明交通中的重要作用;而整个社会公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不强, 就会导致其只顾个人感受, 忽视社会影响, 造成交通状况的恶化。

2. 培养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是推进交通文明的重要方向

现代人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 在城市交通恶化的状况下, 我们要大力提倡交通文明。思想决定行动, 提高人们的文明交通意识是推进文明交通的重要方向。一方面, 提高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 有助于发挥当代大学生在提高全社会文明意识方面的模范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素质人群, 本身就带有一种“模范”身份, 培养大学生自我文明角色定位, 可以使人们在大学生的模范带动作用下, 牢固树立文明交通意识。另一方面, 培养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有助于发挥当代大学生在文明交通中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的觉醒与塑造是文明交通建设的根本所在。只有在大学生的模范带动作用下使人们树立起文明交通意识, 我们面临的交通状况恶化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城市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可持续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3. 提高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是建设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

文明城市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归根结底是靠人去实现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文明城市建设的进展和成效。也就是说,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生的意识, 使大学生带动普通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助长行为, 意识铸就成就。实践证明, 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建设得好的地区, 人们都表现出明确而又强烈的文明交通意识。因此, 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是实现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证。大学生只有把思想问题解决了, 认识提升了,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带动全体社会成员投身文明城市的建设。

三、提高当今大学生交通意识的建议

作为当今高素质人群的代表, 大学生的文明交通意识理应比社会其他群体高出一筹。然而, 现在的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缺失、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文明出行、文明交通的文化积淀仍是我们的短板, 大学生自我文明角色缺位, 缺少先进的文明交通文化的洗礼, 自我感化、自我领悟、自我提升不足。因此, 提高大学生自觉、文明的交通意识, 创造一个安全、快捷、和谐的文明交通环境,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城市与交通、交通与出行、出行与文明、文明与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城市文明交通有赖于人们出行文明的支撑, 人们出行文明又有赖于公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 可以借助于宣传、教育、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和方式, 但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毕竟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 就倡导文明出行而言, 既需要每一个大学生从自我做起, 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明交通观的转变, 也就是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牢固树立文明出行的意识, 为破解交通难题贡献力量。从这一视角出发, 牢固树立大学生文明出行的意识,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 与“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相联系, 构建先进的文明交通文化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塑造人、培养人, 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文明意识, 从而提高全体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用文化力量凝聚人们的文明出行意识, 用先进的文明交通文化引领、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 既是“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应有之意, 也是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文明交通的必然要求。当前, 构建先进、文明的交通文化要从当代大学生文明交通意识的培养入手, 加强宣传教育, 强化典型引导, 重视实践塑造, 让文明交通观念逐步在全社会中牢固树立起来, 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2. 与共同建设文明交通相联系, 确立文明出行的文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奉行并付诸实践的基本信念。文明价值观的形成又是人们通过先进的文明交通文化的洗礼, 在自我感化、自我领悟、自我提升中达到文化自觉的过程。高校要下力气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交通的价值观。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的价值在于强化人们牢固树立文明出行的意识, 规范公共交通中的不文明行为, 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因此, 加强文明出行价值观教育, 事关人们的出行意识, 也决定着人们的出行行为, 必须使之进入家庭、学校和社会, 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3. 与城市文明交通理念相联系, 营造文明出行良好的交通环境

上一篇:农学专业课的导入下一篇:绿色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