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商品

2024-05-01

绿色商品(精选九篇)

绿色商品 篇1

1 绿色包装的必要性

1.1 绿色包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及保护环境

发展绿色包装是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实施绿色包装的主要依据是“3R+1D”原则——Reduce (实行包装减量化) 、Reuse (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 、Recycle (易于回收再生) 和Degradable (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 [3]。因此, 绿色包装要求包装材料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回收再用或再生为其他有用之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们对天然纤维原材料资源的消耗;其次, 绿色包装还要求尽量缩小包装体积, 并尽可能采取最简单的包装方式, 甚至零包装。此外, 绿色包装要求在使用及回收的过程中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产生有毒气体、填埋时要少占用土地并能自然降解。可见, 使用绿色包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 保护环境。

1.2 绿色包装可以有效应对“绿色包装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避免包装材料及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危害, 或为了避免包装结构不合理而对消费者健康所带来的危害,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制定了较高的技术标准, 同时针对一些天然材料包装物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检疫制度, 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入。这些标准及制度在保护资源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同时,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事实上, 绿色包装已逐渐演变为绿色包装壁垒而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国家限制他国进口的主要手段, 该壁垒涉及到包装材料、标识、回收和再利用等多方面, 给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造成很大影响。商务部相关数据表明, 我国每年约有240亿美元的产品因达不到包装要求而出口受阻,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包装不符合绿色要求造成的[4]。因此, 实施绿色包装可以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促进商品顺利出口。

1.3 绿色包装是提升商品的竞争力必要手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并将环境因素作为重要消费依据。自德国于1978年引入“蓝衣天使计划”以来, 欧盟逐渐采用“绿色标志制度”来衡量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 欧盟的绿色标志主要有生态标志、废弃物包装再循环标志、绿点标志、能源之星标志、CE标志及OKOex-standard 100标志等。根据相关规定, 只有在生产、运输、消费和回收利用等过程中均符合欧盟的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才可获得绿色标志。毫无疑问, 只有获得绿色标志的商品才能以较强的竞争力而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并博取消费者的信赖。

1.4 绿色包装顺应了发展循环经济趋势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使得整个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废弃物, 从而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短缺的今天,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得到重视。然而, 长期以来我国的包装产品以技术含量低, 资源消耗大、废弃率高、回收率低为主要特征, 我国的包装业始终处于“资源——产品——废弃物”直线式的单向经济增长方式中, 为社会创造的效益越大, 消耗的资源就越多, 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 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 我们要在关注绿色包装的基础上,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可降解”的原则, 采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低消耗、低耗能、低排放的绿色包装产业生产模式, 走绿色循环经济之路。

2 绿色包装的措施

2.1 采用绿色的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 且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对生态环境污染小, 有利于人类健康, 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 在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都与环境协调的包装材料。多年来, 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法规形式对进口商品的包装材料进行限制或进行强制性监督和管理。为了保证商品的顺利出口, 我们要选用绿色材料生产商品包装, 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 尤其是避免在包装容器及标签上使用含有重金属的颜料、染料等;其次, 为了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我们应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再生材料, 如降解塑料、再生纸等。另外, 我们还应利用先进技术, 积极开发植物包装材料。以倡导“绿色美丽运动”而闻名的瑞士传奇集团为例, 该集团所有护肤品的包装材料均来自于生产有机护肤品剩余的天然花草植物纤维, 在自然界均可分解, 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环境。而对于食品、茶叶及药品的包装, 应选用由淀粉、蛋白质、植物纤维或其他天然物质所制成的可食用的包装材料以保护人类的健康。

2.2 倡导适度包装

目前市面上, 保健食品、茶叶、酒、化妆品等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有些包装严重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过度包装”, 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 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5]。数据显示, 超过30%的城市垃圾都来源于包装。而这些包装垃圾如不能有效回收利用而被填埋或焚烧, 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而且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为此, 在满足保护产品、保证产品质量、传播企业形象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包装生产企业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从包装层数、包装用材、包装有效容积、包装成本比重、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 对商品包装进行规范;在包装设计和生产环节, 应注意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弃物产生。

2.3 进行清洁生产

绿色包装要求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不得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任何危害。而实际上, 由于技术及工艺方面的问题, 一些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如纸包装在制浆造纸中会排出大量废水、塑料包装在石油原材料提炼过程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金属包装在磨边、涂装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烟尘、玻璃包装在熔炼过程中会排出烟尘及二氧化硅等有害物质。因此, 为了真正实现绿色包装, 包装生产企业应积极研发清洁生产工艺进行清洁生产, 在“少废”和“无废”的前提下, 建立生产闭合圈, 使生产过程中挥发、沉淀、跑冒滴漏流失的物料, 通过回收循环达到再利用的目的, 以建立从原料投入到废物循环回收利用的闭式生产过程, 从而有效减少对外排放废物。可见, 清洁生产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而且还从根本上杜绝了“三废”产生, 避免了包装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4 加强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商品的包装。在德国, 约有40%的德国人拒绝使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早在20世纪90年代, 欧洲等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对包装废弃物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1994年12月, 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 以统一和协调各国的相关立法并对不同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率提出了不同要求:玻璃制品为60%、纸质品为60%、金属材料为50%、塑料制品为22.5%、木质品为15%。因此, 加强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不仅顺应了世界绿色包装的发展潮流, 而且还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 降低了能量消耗并大大节约了原生资源。据统计, 回收易拉罐等铝材, 可以节约铝所用能量为95%;回收钢铁和玻璃废弃物, 可以节省生产该种材料所需能量约85%~90%。因此, 在资源、能源紧张的情况下, 包装生产企业必须坚持“以回收利用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目前, 我国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伊利集团与当地纸厂合作并成功开发了复合纸包装循环再生技术项目, 将复合包装中的优质纸浆分离出来, 用于生产各种再生纸制品。包装中的铝箔及塑料也被制作成铝塑粒子, 供应给相关企业用作生产原料。该项目不仅帮助伊利工业园区100%的废包材实现了循环利, 而且还解决了我国废弃包装处理的难题。

2.5 加强法律调控并建立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法律的调控与保障。如德国通过《循环经济法》来保证绿色包装的顺利实施。法国政府则明确规定必须在包装上印有“循环利用”的环保标志, 以提醒和告诫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反复利用、节约能源。

2009年1月1日, 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构建了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法律框架, 为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绿色经济的深入发展, 为了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我国应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包装相关法规, 通过立法禁止或限制非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强制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和回收率;此外, 政府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 加强国际间的相互认证工作, 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6 加大绿色包装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强有关绿色包装与环境保护等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节省资源、能源等方面的认识;其次, 政府应引导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通过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 帮助消费者认识绿色包装、合理使用绿色包装, 并引导消费者加强对绿色包装的循环利用及回收处理。

3 结语

绿色包装不仅是连接环保与市场的纽带, 也是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应对绿色包装壁垒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出口商品的包装, 全面推行绿色包装, 以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澜等.从无害性原则看绿色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 2007.

[2]李飞等.郑州将有284人集体“裸”奔借肢体语言反对过度包装?[N].今日安报, 2006-12-19.

[3]王冰迪等.从芬兰包装业可回收系统谈绿色包装结构设计原则[J].包装工程, 2009.

[4]宋蕾.中国每年240亿美元商品出口受困“包装”不合格[N].第一财经日报, 2007-7-2.

绿色商品 篇2

一、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通过苛刻的环保、卫生检疫等法规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措施.目前它以其明显的.合法性、广泛的适应性以及保护的隐蔽性等特点被广大发达国家所采用.

作 者:朱桂方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11) 分类号:F7 关键词: 

商品消费文化中的绿色选择 篇3

每次当我走入北京的大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让我感叹现在的社会真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同时,也暗自吃惊:“这些堆积如山的商品,原本是山上的一片木头或海底的一块泥,原本并不在此处,却经过复杂的制造、运输流程集中在此。可以想见当我们在消费的时候,其实正是像蚕吃桑叶那样,把山夷为平地,把海抽空。”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形成了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生活方式。

我又想起不止一次有朋友跟我谈起,旅游的时候,有的人非常热衷于向别人介绍他的装备精良,而不是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丽。这位朋友提出这样的疑问:“装备好是那么值得炫耀的吗?难道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使用那些好的户外装备,而不是为了体验旅途带给我们的种种冲击和思考?”环顾四周,我们发现,在对物质、商品的追求过程中迷失了真正目标的现象,绝非只存在于旅游这样的例子上。房子要买大的,车子要买贵的,这种过度消费、舍本逐末的消费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然而,我们是否还能承受得起?有人认为:我有钱,我有权按照自己的欲望去消费。然而,我们必须想到,钱并不是资源,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它只是数字而已。这个数字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某些人的虚荣心,并通过过度消费去扩大“拥有钱”的快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原本开放、敏锐的感受力受到了愚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自然资本论》里有一句话让人警醒:“人类继承了一个38亿年的自然资本储备。按照现在利用和减少的速度计算,这种储备到下一世纪末将会所剩无几。”此外,人类消耗自然资源而创造财富的过程,也破坏了“生命-支持系统”: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二氧化碳和氧的不断转换。实际上,由于石化燃料燃烧的结果,自然系统对二氧化碳再循环的容量已经超过了极限。除此外,“生物圈中每一种生命系统的衰退正在不断地加速,并已开始失去其维持生命过程的能力及延续能力,并且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的界限。”(《自然资本论》)

艰难的转变需要多方努力

反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地球却要为之付出极大的代价。在不远的将来,在下一个世纪,由于人口翻番和平均每人可拥有的资源将减少1/2到3/4,工业和商业必须相应地作出改变:创造出一种原材料和能源使用大为减少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在其中的责任,设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流程,开发高效能的产品。

作为消费者,在其中亦有着重大责任。那种“赶超”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并不是健康的。首先,它有害我们的生存环境。其次,它有害于我们自身:由于对物质的过分专注而忽略了心灵,导致我们一直处于紧张的追逐中。而从根本来说,物质并不是让人幸福的充分条件。去除繁复的物质追求,培养节约的消费习惯,才可能将人引致平实宁静的心态。从现在开始,改变消费习惯,合理使用自己的“消费权”,也将督促企业更快地作出“环境友好”的调整。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此责无旁贷:统一管理,政策支持,舆论引导。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并在“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入了除经济指标以外的其他指标: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社会和谐、精神愉悦。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政府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但具体的实施还要下大功夫去实行。

NGO在此也大有可为。NGO对“绿色选择”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它们一般都有很好的公众基础,同时与媒体有较好的联系,在引导社会舆论上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同时,NGO更应当当好沟通消费者、企业、媒体、政府的桥梁,推动各方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消费文化。我们也看到,现在已经有不少NGO在绿色选择上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本期通讯将要围绕绿色选择进行相应报道,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作用。

绿色选择,选择那些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同时有利于环境的,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只要多方共同努力,我们将看到,这种绿色选择的文化会成为主流。

绿色商品 篇4

三晋特产·绿色消费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社会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别具特色,晋商声誉卓著。当前,山西省积极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不断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尤其是植根于山西生态畜牧经济区、干果杂粮经济区和无公害果菜经济区的特色产业正在崛起,涌现出一大批质优物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色产品。

为了充分展现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宣传新山西和新晋商,提高山西特色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活跃特色商品贸易和交流,山西省商务厅、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和山西省财政厅继去年共同成功举办2010北京“山西商品大集”暨山西老陈醋中华行活动后,再次在北京举办以“三晋特产·绿色消费”为主题的2011北京“山西商品大集”。

隆重的启动仪式

7月20日,“山西商品大集”启动仪式在国瑞购物中心举行。北京市商务委委员孙尧主持仪式,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孔令羽、山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孙兆岚、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薇薇共同为大集揭幕。

晋货热销,再创辉煌

山西是第二次参加“各地商品大集”系列活动的省份。在2010年的大集活动中,山西商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首都消费者的热爱。山西省企业累计销售710万元。其中,老陈醋、大枣、小米、苦荞食品、干果、粗布制品等山西特色商品最受市民喜爱。在签约方面除了与北京本地采购商实现了洽谈签约外,还与河北、天津、辽宁、陕西、甘肃、安徽、内蒙古、河南等地采购商达成采购意向,累计签约金额和意向金额达到1.56亿元。作为“各地商品大集”落户之一的山西老陈醋专卖店,也在一年的时间内在京陆续开业40多家。

本次大集共组织特色90家企业,展销醋、酒、麻油、饮料、干果、杂粮、肉制品、糕点、服饰、工艺品等10大类,包括老陈醋、陈醋、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清香型白酒、葡萄酒、红枣、小麻油、核桃、小米、有机蔬菜、茧丝绸产品等500多个品种。并在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新增三种特色商品,极大满足了首都市民的购买需求:一是增加了季节性的新鲜有机绿色蔬菜和水果,有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葡萄、蔬菜等,还有武乡县东青杏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梅杏等。二是增加了代表山西传统民俗工艺的剪纸、手工艺品等民间工艺品。三是增加了山西特色的传统名吃之一运城的“闻喜煮饼”。

其中,酒类产品中有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获国家驰名商标、被誉为中国名酒之一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醋类产品中有来自中国老陈醋之乡的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湖”牌老陈醋、山西晋城的山西兰花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兰花”牌老陈醋;饮料产品中有山西厦普赛尔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黄梨汁;服饰类产品中有被消费者誉为绿色保健服装的森鹅真丝、纯棉内衣、绿洲大麻系列产品;

糕点类产品中有大唐明楼食品公司生产的继承晋商文化传统糕点“乔府雪莲酥”系列产品;果品、干果类中有获得绿色食品有机认证的山西黎城三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的核桃仁、苦杏仁系列产品;有深加工示范企业--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的枣制品;肉制品类中有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的各种熟肉;长治市潞安府腊肉制品有限公司的上党腊驴肉系列;杂粮类中有获得原产地保护的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沁州黄”小米;有在去年商品大集中被抢购一空的山西榆社河峪小米专业合作社的“五色小米”;有忻州三农特产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无公害小杂粮和加工甜糯玉米;特色产品类中有誉满全国、产品畅销东南亚的山西雁门清高有限责任公司的雁门清高苦荞茶;有名扬三晋的地方特产“荣欣堂”太谷饼、“冠云”牌平遥牛肉;有山西榆社田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飘四溢的小麻油;有山西地方名吃“沟门前”柳林碗团,“恒宗”牌浑源凉粉。其他类产品中有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生产的不锈钢产品。

“集超对接”再结硕果

山西商品大集参展晋商收获颇丰。5天累计销售额达到802.7万元,每日销售额均超过百万元。在签约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果,活动期间,山西15家企业与北京35家企业就太谷饼、杂粮系列、平遥牛肉、荞面碗团等山西特色产品达成了签约意向,累计签约金额和意向金额达5092万元。

与此同时,通过“集超对接”方式,“各地商品大集”得到了延续。8月5日至8月14日,华堂商场十里堡、亚运村、西直门、右安门、北苑、望京、丰台、大兴等8家门店将同时举办“2011北京‘山西商品大集’热销商品展卖”活动,山西成为继青海之后第二个加入“集超对接”活动的省份,老陈醋、杂粮系列、太谷饼、肉制品等近50个热销单品也再次谱写销售辉煌。

媒体做势,百姓热捧

本次大集由于北京各大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充分宣传,北京体育广播“饭点儿说吃”、文艺广播“吃喝玩乐大搜索”、城市服务管理广播“老年之友”等栏目在活动开幕前共进行了4次专题直播,吸引了来自京城各地的市民前往活动现场“赶大集”,因此大集现场销售空前火爆。

绿色商品 篇5

大美青海·绿色消费

青海省商务厅精心组织了69家企业,带来生鲜食品、乳制品、加工食品、饮料、酒类、工艺品、轻纺共7大类百余个品种参展。老酸奶、牛肉干、沙棘汁、羊绒服装、唐卡、昆仑玉等去年“青海商品大集”热销的商品今年再次亮相,充分展示青海的特色商品和特色文化,让首都市民不出京城就可尽享大美青海的独特风情。

开幕仪式,备受关注

5月20日,以“大美青海,绿色消费”为主题的2011北京“青海商品大集”在嘉茂购物中心翠微路店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青海省商务厅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共同主办,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朱小良、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志刚、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李薇薇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李薇薇在致辞中提到去年青海省企业累计销售达到了505万元,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今后将继续推动京青两地的商务合作,继续发挥“各地商品大集”以销促展、保证品质、集中宣传、多方合作的四大特点,并促进“各地商品大集”系列活动的规范化、品牌化、多样化、常态化,把“各地商品大集”系列活动打造成国内贸易领域的一流展会活动,促进全国商品大流通,加快把北京建设成国际商贸中心。

销售火爆,成交喜人

5月20日-29日在嘉茂购物中心翠微路店举办的2011北京“青海商品大集”,产品新颖、品类繁多。老酸奶、生鲜牛羊肉、牛肉干、青海豆、沙棘、唐卡等产品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选购,展示了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10天现场累计销售额达548.5万元,累计洽谈采购金额达3455万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果显著,影响深远

作为2010北京“各地商品大集”落户成果之一的“青海之窗”自运营以来成效显著,积极与北京市内的大中型商业超市洽谈,并与沃尔玛、华堂、物美、永辉等超市签订了青海名优产品进店销售协议,目前产品已陆续进入各大商超系统进行销售。2011年,“青海之窗”在北京再设三家形象店。其中,位于朝阳区东直门宇飞大厦的“青海之窗”配合2011北京“青海商品大集”同时开业。

绿色商品 篇6

生态江西·绿色产品

江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有着秀美的山川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江西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始终不渝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不断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尤其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借助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优质大米、山茶油、特种水产、有机绿茶、特色果业、无公害蔬菜、食用菌、优质生猪和水禽等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努力打造一批“山水、生态、有机”的地方特色品牌, 推动各种名、优、特生态绿色产品不断发展,“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已成为江西产品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江西大集二次开市,多半企业首次参展

11月21日,2011北京“各地商品大集”收官之作——“江西商品大集”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正式启动。江西省人民政府熊盛文副省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志强、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门晓伟、江西省商务厅厅长伍再谦、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等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大集由江西省商务厅和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办,共有100家江西企业参展,其中有58家企业是首次参展。

展销活动采取展示、销售、订货相结合的形式,采取统一布展、展示品牌、突出特色。同时,还采用实物、图片等形式,充分展示江西省近年来生态有机产品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火爆销售,亮点纷呈

推介展销的江西特色商品有:取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商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华老字号的产品;取得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著名商标和江西省名牌农产品以上认证的日用消费品。商品种类包括:粮油制品、畜禽制品、包装果蔬、水产制品、茶制品、饮料及酒类制品等,如万年贡米、江西茶油、江西米粉、赣南脐橙、南丰蜜桔、江西绿茶、野生葛粉、泰和乌鸡、广昌白莲、鄱阳湖酒糟鱼、新建荞头、南安板鸭、乐平桃酥、九江茶饼等。此外,还有陶瓷制品、金属制品、竹制品、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服装鞋帽等,商品品种近1000个。

相比2010北京“江西商品大集”,2011北京“江西商品大集”还呈现了以下两个亮点:

一是举办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展。着力宣传景德镇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汇集300多件当代景德镇中青年工艺美术家的作品,展品以现代艺术陶瓷为主体,兼有雕塑瓷、仿古瓷、茶具等,陶瓷工艺品中包括青花、粉彩、颜色釉、薄胎、综合装饰瓷,充分满足北京市民对景德镇艺术陶瓷、日用陶瓷的消费需求。

二是举办北京“江西商品大集”南丰蜜桔推介活动。在“江西商品大集”活动期间,请素有“中国蜜桔之都”的江西省南丰县领导来京做专题推介,在北京广盛园华夏特产城举办中国南丰蜜桔节,在北京泰纳(国际)果业十家连锁超市举办精品南丰蜜桔品尝周活动。通过系列推介活动,宣传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的南丰蜜桔,大力促进南丰蜜桔销售,帮助果农解决今年产量超1 0亿公斤大丰收之后随之而来的“卖难”问题。

大集现场人潮涌动,尽管是工作日,仍有不少的消费者前来选购江西特色商品。几乎所有的特色产品都深受市民喜爱,赢得畅销。景德镇艺术陶瓷展区里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陶瓷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驻足观赏和选购。

百家企业成果丰硕

绿色商品 篇7

江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有着秀美的山川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安全、健康”,已成为江西产品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本次“江西商品大集”推介展销的江西特色商品有取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商品;有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华老字号的产品;有取得江西省名牌产品、江西著名商标和江西省名牌农产品以上认证的日用消费品,包括外贸商品。商品种类涵盖:粮油制品、畜禽制品、包装果蔬、水产制品、茶制品、饮料、酒类制品、陶瓷制品、金属制品、竹制品、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服装鞋帽等,近1000个品种。展销活动采取展示、销售、订货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统一布展、品牌展示突出浓郁地方特色。

购销两旺,商品受热捧

此次是江西第三次参加大集活动。来自江西的近1000余种商品凭借优良的品质受到了京城百姓的追捧。在新奥购物中心的大集销售现场,一家销售木雕的企业展台前被围得水泄不通。“很多消费者原来不了解我们的产品,当听了我们对其艺术价值及工艺的介绍后,顾客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每天的销量都不错”。一家木雕企业的负责人介绍。第三次参加活动的江西“胡老太”食品公司,依旧受到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展台前人头攒动,老总胡衡芝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其销售的酒糟鱼在展卖期间更是紧急向总部“求援”,补了好几次货。

生态江西再结硕果

浅析我国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问题 篇8

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4122.1-1996规定,包装的概念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因此,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是以环境和资源为核心概念的包装设计过程,具体来讲,是指选用合适的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应用绿色工艺手段,并且为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进行结构造型和美化装饰的设计。

快递商品包装形态为固体形态,形状为盒子、袋子、圆桶等,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瓦楞纸、塑料编织袋、泡沫板、胶带等。目前我国对快递商品包装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即按照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层次原则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全过程管理,在处置策略上按照事先预防,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垃圾废弃物,然后减量和重复使用,可以循环回收的进行回收,在我国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或者掩埋,最后进行如焚烧发电等的能源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快递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由于网购和电商的崛起,快递业高景气增长,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增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预计2016年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增34%。不过快递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商品损毁、快递延误、投递服务等。而在快递商品包装方面,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首份《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共消耗大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20年全国的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大约包含200亿的塑料袋以及70亿的气泡袋,而其中的大部分包装材料是不可降解的。这些造成了诸如消耗过高、污染加剧等很多的环境问题,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而进行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能够在保证快递运行高效的同时,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大力发展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我国快递商品包装问题分析

2.1 快递商品包装缺乏政策法规及安全标准

目前我国在快递商品包装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安全标准,对存在的快递商品包装无证生产、包装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不能进行严格的规范,给用户健康、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例如客户在拆快递包装时出现的皮肤过敏甚至染上疾病等问题,而且不是个例。

2.2 快递商品包装质量、包装品种与快递业发展不协调

在我国快递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快递商品包装质量、包装品种则远没有跟上快递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从而出现如过度包装、包装品种少等问题,现今最普遍的是过度包装问题,发件方为了更好地保障重要物品的安全以及更牢靠的固定快递单,用了大量的包装材料及辅助物,如有的快递纸箱中填充了大量的缓冲袋、气泡袋、塑料薄膜等,而这些包装一到达收件方手中,基本上都变成了废弃物,造成过度包装的问题;另外就是包装品种少往往会造成包装成本居高不下、客户满意度不高。

2.3 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困难

我国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或者掩埋,回收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回收快递商品包装成本大,而在我国的包装行业,国有、大型企业较少,民营企业多却分散,行业整体规模较小,回收包装企业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快递商品包装回收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成形的回收体系。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不能回收而被焚烧或掩埋,从而造成了废弃物材料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2.4 快递商品包装材料不可降解

快递商品包装中,可降解包装的价格大概为不可降解包装价格的四到五倍,因此,出于成本考虑,目前快递企业普遍使用的是塑料袋、胶带、气泡膜、塑料填充物等均由非可降解材料制成。近些年快递商品包装的消耗量堪称天文数字,2014年全国共消耗大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这些包装物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并且是不可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我国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建议

3.1 加快出台快递商品包装政策法规、安全标准

运用政策法规、安全标准对快递商品包装进行规定。第一,国家应针对快递商品包装的特征,对包装材料进行规范,禁止三无包

装进入这个市场,禁止使用无证生产、有毒的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并对快递商品包装挥发性气味中的相关成分进行限制。第二,应要求快递行业实行包装物安全警示制度,在包装上标注制作材料、生产商家、监督电话等信息,方便收发快递人员监督,保证收发快递人员的安全。

3.2 提高快递商品包装质量,丰富快递商品包装品种

提高快递商品包装质量,可以对发件方或快递公司职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努力研发快递商品包装的新工艺、新材料;另外还需要丰富快递商品包装品种,包装外形是包装品种的一个主要方面,外形要素包括包装展示面的大小和形状,应优先选择节省原材料的几何体;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定位,创造品牌个性;快递包装要杜绝过度包装和夸大包装;加大力度发展系列化快递商品包装外形设计;增强可拆卸式包装设计的研究,以便收件方能很容易地拆卸包装,从而节约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减轻环保的压力。

3.3 政府、社会对回收包装企业进行扶持

政府方面,可根据回收包装企业对包装废弃物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可以借鉴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政府指导,行业引导,各个物流公司及包装企业协商成立包装理事会,促进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从而形成产业化运作,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建立包装材料回收体系及专业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站,使收件方能够将快递商品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后,非常方便地投送到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站。

3.4 合理选用快递商品包装材料,开发新材料

开发新的快递商品包装材料,新材料要可循环利用、可降解,出台政策鼓励少用原材料,在包装设计开发上尽量选用天然生态的、易分离、轻量化、高性能的原材料,以及加强绿色油墨、绿色助剂等包装辅助物的开发。需要大力推行和应用环保可降解的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替换原来的不可降解包装。例如现今有的酒类包装用秸秆作为原料制作,特点就是强度高、方便运输、环保,并且成本低。

3.5 借鉴发达国家的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经验

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快递商品绿色物流包装方面起步较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以及《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明确了各方责任,以有利于废弃物循环和追责,如规定80%的包装废弃物和100%的运输包装必须回收利用,使包装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具体标准可依。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绿色物流包装,并出台了《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明确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日本则是出台了《包装再生利用法》,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通过定时回收、集合中转等方式,运送到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处理。

参考文献

[1]高洁.绿色物流导向的逆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8).

[2]骆沙鸣.推进绿色物流包装回收利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07).

绿色商品 篇9

此次大集活动的主题为“大美青海·绿色消费”,旨在借助青海名特优新产品宣传大美青海,倡导绿色消费,带动产业升级,提升青海省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青海特色·再亮京城

本届“青海商品大集”是青海省自2010年来第三次在北京举办的“各地商品大集”活动,在去年为期十天的“青海商品大集”中,青海省企业累计销售548.5万元。老酸奶、生鲜牛羊肉、牛肉干、青海豆、沙棘等多个商品全面热销。

在本届为期10天的活动中,开展了现场展销零售和经贸洽谈等活动,共设展位60个,青海省73家企业参展,其中,西宁市42家,海东15家,海南6家,海西4家,玉树1家,海北4家,黄南1家。参展产品包括生鲜食品、乳制品、加工食品、饮料、酒类、工艺品、轻纺、化妆品8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著称的青海牦牛肉,是典型绿色保健食品。

在农作物系列中,青稞、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等被越来越多的健康专家所青睐,青稞加工后的产品有青稞酒、青稞速食系列产品等,在保持其营养成分基础上,增加了食用口感,适用于各种人群。另外参展的特色产品中还有生鲜牛羊肉、老酸奶、蜂产品、蕨菜、鹿角菜、绿木耳、沙棘等营养价值很高,是现代人追求的难得的健康绿色食品,也是去年“青海商品大集”畅销的商品。近几年青海的天然纯净水越来越被公众认可,用其生产的各种饮品系列更是享誉四海。

此次青海商品大集的产品种类繁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商品有: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白酒,有300多年生产历史。特点是香味纯正,酒体澄明,醇和绵软,回味悠长。青海互助青稞酒,以青稞为原料,青稞、小麦、豌豆制曲,科学配料,大曲糖化产生自然香味,精选陈酿精心勾兑而成,饮后不头痛、不口渴、不伤胃、醒酒快。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它实际是麦草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座与其寄生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结合体。虫草性温味甘,有保肺益肾、止咳化痰、滋补益寿、爽神明目等功效。在青海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等地均有出产。青海虫草产量居全国之首。

人参果:是一种野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根。高原人叫这种植物的块根为蕨麻,又叫延寿果、蓬莱果等。蕨麻喜湿润,耐高温,它的全株是藏药之一。蕨麻在青海主要产地为果洛、玉树、黄南、海南等藏族自治州。蕨麻性味甘温,有健脾益胃,收敛止血,生津止渴,补血益气之功效。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仑玉:一种软玉。又称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以晶莹圆润、纯洁无瑕、无裂纹、无杂质者为上品。

销售火爆,成绩喜人

在青海商品大集上,市民除了可以现场购买青海特产外,一些采购商也在大集上与参展企业达成交易意向,其火爆场面,超乎预期。

据悉,开集首日现场销售额达107.36万元;第二天现场销售额增长到112.9万元。开集前两日,共达成意向签约额250.2万元。截至7月10日,累计现场销售额已达622万元,每日销售均超百万,创下2012北京“各地商品大集”系列活动举办以来新高。其中,青海海景新唐卡艺术有限公司的唐卡创下了单品日销售额34.6万元的佳绩。青海大集销售成果颇丰,为此次大集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品大集与普通的展销会不同,不再是供应商与经销商的对接。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志刚说,通过大集这个平台,在让更多的北京普通市民认识青海特色产品的同时,也可以让采购商直观地了解到哪种商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从而更好地选择采购品种。

他表示,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商品大集的举办,把青海的企业带出去,拓宽市场扩大销售,也拉动了消费。与此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举办大集,吸引更多的北京企业到青海投资。

对接洽谈,成果过亿

据悉,在为期10天的大集活动期间,青海省商务厅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在玛依塔柯酒店联合举办了2012北京“青海商品大集”京青企业对接洽谈暨签约活动,为青海省特色产品在北京站稳脚跟铺平道路。

北京市商业企业代表和“青海商品大集”的部分参展企业代表近70人参加了洽谈签约活动。活动现场,京青两地企业开展了深入交流洽谈,与会的北京市商业企业代表对青海特色商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成了采购意向。青海裕泰农畜产品有限公司、青海红杞枸杞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青藏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青海三江雪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青海江河源投资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分别与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大美青海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北京骏歌礼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北京达山建贸有限公司、北京顺恒源贸易有限公司等17家北京企业签订了采购协议,签约金额高达1.41亿元。此次洽谈签约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加强了京青两地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拓展了青海名特优新商品在北京长期营销的渠道,丰富了首都市场。

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李薇薇表示,北京作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今年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30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3.1%,对各地名、特、优商品的需求旺盛。同时作为首都,人口构成来自五湖四海,商品大集的举办满足了北京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也为全国各地的企业、商品进入北京提供了平台。

李薇薇说,举办大集的目的不仅限于现场销售,而是让更多的企业、商品通过这个平台在北京落地。“青海之窗”就是通过举办商品大集,在北京设点进行集中展示。除此之外,大集也为各地商品落地北京本土超市提供了平台,在满足北京市民需求的同时,也增加超市的差异化,改变超市经营同质化的现状。

上一篇:城市意识下一篇:树状人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