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2024-05-03

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共14篇)

篇1: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如 何 做 好 乡 镇 长

鞍子山乡人民政府乡长 张守东

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府,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实行乡镇长负责制,乡镇长主持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由于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机关,直接面向群众,同群众打交道,它所担负的各项管理任务非常具体,伸缩性较小,难度较大,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完成;“上边分系统,乡镇当总统”,“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最终都要在乡镇得到贯彻落实,繁杂而艰巨的任务压在人数不多、组织结构单一的乡镇身上,所以乡镇的领导体制与县市市级的有共同之处但其压力。所以说能否好乡镇长就决定着一级政府的行政能力,甚至决定着着一个地方的发展。下面就如何当好乡镇长我简单的谈一下几点认识。

首先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首先要能吃苦,不贪图安逸。乡镇领导干部要能吃苦,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做到情为民所系。其次能忍耐。乡镇领导要在有人非议时忍耐,在部分群众不理解时忍耐,在艰苦的寂寞环境中忍耐。第三是注重群众利益。我们还要提高防腐放变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任何时候都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金钱所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

其次要努力实干,全面树立乡镇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我们所从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需要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廉洁自律,树立威信;二要以诚待人,忠诚事业;三要宽以待人,取长补短;四要知人善任,驾驭全局;五要关心群众,心系群众。

再次要发展经济,全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要确立一条能够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的思路。要结合乡情村情,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即:发展林草业、创造环境;发展养殖业、致富农户;发展旅游业、带动二、三产业。从而形成三种产业的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农业新路。作为乡镇干部,我们要在工作中变压力为动力,大胆探索,开拓进取,不断理清思路,找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同时乡镇长要善于处理好几个关系。乡镇长是全乡行政管理工作和各项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责任。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乡镇长要注意协调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乡镇是我国社会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的上级是县(市)委、县(市)政府,业务工作指导是县(市)各部门。作为乡镇的行政一把手,首先要协调处理好这些关系。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力求同步,要处理好与县(市)领导的关系。首先要熟悉领导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与上级领导的特点相适应。要勤请示,多汇报,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使领导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赢得领导的信任。要缩小和消除自己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与领导之间存在的“误差”,力求行动上一致。另一方面,要周到服务,热情接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长就是乡镇政府工作这根针的“针眼”。如何穿针引线是值得乡镇长认真研究的,县(市)单位领导来乡镇指导工作,应该周到服务,对他们布置的工作任务或合理化建议,要安排人力、物力,尽力去完成,以求得到他们的支持,以便步调一致,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处理好与乡镇党委书记的关系。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人们习惯称为两个一把手。我们就要解决好“主角”与“配角”、“第一把手”与“副手”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问题,乡镇长在思想上确定做好副手、甘当配角的认识,当好助手。在党委内部,乡镇长是书记的“副

手”,又是乡镇政府的行政首长。这决定了乡镇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发挥副手、助手作用的有利条件。在工作中,要帮助书记出主意、想办法,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书记的工作,维护书记的威信,团结政府班子及所属部门,为党委政府顺利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乡镇长在与党委书记商量工作或召开党委会议决定重大事项时,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决定形成后,要带头贯彻执行,不折不扣。在政府工作中,恪尽职守,消化矛盾,不踢皮球,不上交矛盾给党委。在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前,不对党委书记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就一定能处理好与党委书记的关系。

三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首先要有较高的思想品质。乡镇长要坚持做到对上与对下一致,人前与人后一致,当官前与当官后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其次要有一颗爱民之心。要有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意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民工作。乡镇长要赢得人心,务必要把出发点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以实干、实效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赖。要深入基层,掌握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及时解决,每年办好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

在人生的赛跑中,为何有人到半路就跑不动了?日前,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一批中青年干部学员交流从政经验——

4月8日上午,中央党校春光明媚,草木葱葱,生机盎然。2009年中青年干部培训2班5支部的33位学员,聚集在17号楼会议室,举行别开生面的“从政经验交流会”。

“出事的领导干部,问题都是出在品德上”

“做事先做人,为官先修德!”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常委温树忠首先发言。

温树忠说,刚走上领导岗位时,一位老领导叮嘱三句话:人生就像一场赛跑,有的人做官,到半路就跑不动了,往往是由于基本素质和德行不行;学好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来处理各种矛盾,谋大局,不会出大差错;一生遇到的朋友很多,但真正的朋友有多少,心中要有数。

“现在体会,这些话弥足珍贵。从不久前查处的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重大受贿案看,一些出事的领导干部,能力不差,问题出在品德、理想信念和生活作风上!”温树忠痛惜道。

对党要绝对忠诚,小团体害人害己

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案中,上海电气集团的前董事长、副总裁、财务总监和投资管理部部长涉案。时任集团总裁的黄迪南感慨:“事就发生在身边,经历了,既是对个人的严峻考验,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黄迪南说他体会到的经验是:以工作为重,不能搞小团体。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拉帮结派,谋求小集团利益是长不了的,害人害己,给党的事业造成的损失是不能用金钱所能衡量的。

“上海社保基金案的发生,也是个别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弱化的表现,他们不信组织信个人!”黄迪南剖析。

发展第一位,工作讲策略

“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善于用发展的需要和成果及时推进改革、解决问题,才能把事业不断推向新高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谢彪介绍,自己在2004年担任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时,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需要开展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纲举目张地开拓呢?他决定把谋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实效,带动其他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后,公司趁势按照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深化改革,2007年改制上市,去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同比利润增长4倍多。

江西景德镇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占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谈了自己的“为政三要”,政治上要清楚是非,工作方法要大智若愚,要克服性格缺陷。他说,自己的性格曾经比较急躁,结果导致下级不愿意直接表达意见。

主持交流会的中央党校培训部教师说:“学员交流,学学相长,是党校创新的有效教学方式。每位学员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总结、提升,能做到共同提高。”(人民日报 宣宇才)

篇2: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2011房管系统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2011年,本人在局党组、局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班子成员帮助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里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情况汇报如下:

在德方面:本人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局党组、局长室的各项决策。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时落实局党组、局行政文件精神,时时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于律己,做到作风正派,办事公正,严守纪律。在这一年里,我自认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树立了扎实肯干的中心班子形象。

在能方面:本人是今年年初新提拔上来的中层副职,由于缺乏锻炼,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政治、政策和业务,虚心向上级领导请教,向同事们学习,以锻炼自己的决策、组织、协调、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实践工作中,我充分依靠中心班子的集体力量,与大家一起探讨工作中的-1-

重点难点,自觉树立民主意识与大家多商量,多沟通。通过努力,基本上弥补了我在能力方面的不足,使中心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

在勤方面:去年,本人是一个普通的人员,能够走上今天的位置,工作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与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与房管局领导的细心呵护,与广大职工的信任与支持是密不可分。我深知我的今天来之不易,因此,我百般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对工作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心尽职。一年里,我没有休息过一天公休假,平时做到早上班、迟下班,双休日加班,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在绩方面:一年来,经过中心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顺利召开了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工会委员会、经审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健全了中心组织机构;二是加班加点做好无住房证明出具工作,六月份利用中午加班、晚上加班、周末加班,出具无住房证明3000余份;三是认真做好中心行政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数据、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四是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保证产权系统、二手房资金监管系统稳定正常运

行,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五是服务好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晚年生活的温馨等。

在廉方面:一年里,本人自觉加强个人修养,以身作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自查、自省、自警,强化廉洁意识,努力保持一身正气。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遇事公道正派,坚持一视同仁,不搞任何权钱交易。

篇3:高中作文教学要强化六大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 就是作文的无序化, 即教师随意出题, 学生盲目写作。长期进行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 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现在, 《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制定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合乎科学的训练序列。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的“序”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 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基于整体目标, 在每次作文中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 找到写作的新动力, 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这样, 学生才能在作文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力, 从而使作文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 科学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三定”: (1) 定向。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 每学年有阶段目标, 每学期都有总体布局, 每一次训练都有具体训练内容。 (2) 定体。重点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 (3) 定等级。训练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注重写作过程的意识

1. 注重审题指导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之前详细查看作文的要求, 比如文体要求, 主旨、文字材料或者图形材料, 标题, 字数等;详细思考作文题中的题眼, 认真审视题目, 再搜集素材进行构思。

2. 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1) 激发写作兴趣。脱离学生实际的作文要求和命题, 是不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因此, 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摸清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等等, 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 作文自批自改或者互批互改。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在衡量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时, 往往看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全批全改。其实, 这种做法是太落伍了, 不仅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也使学生得不到什么收获。在教学中, 若是尝试让学生自批自改或者互批互改, 效果会事半功倍。即学生作文之后, 教师先大致浏览一下, 对学生作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在讲评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修改, 教师把修改要求利用投影显示, 分条分系列的修改。或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当修改结束以后, 教师收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讲评。这样的修改, 学生一次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或者两次的修改过程,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变应付交差为认真修改。学生在作文中确实得到了锻炼, 提高了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自由作文, 大胆表述。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学生尤其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 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并满怀激情的加以肯定和赞美, 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如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 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校刊, 甚至向有关报刊、杂志推荐,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强化主体意识, 把“讲”转化为“导”, 把“重写”转化到“重人”, 把“收”转化为“放”, 把“整”转化为“零”, 把“怕”转化为“趣”, 把“逼”转化为“欲”, 把“苦”转化为“乐”, 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乐趣,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

三、强化学生平时的积累意识

1. 积累原生态生活素材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与同学、亲友进行交往, 把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 及时地记下来, 并时不时地翻阅一番, 就能在写作文时用到, 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2. 积累书本或者视听素材

阅读课文或者阅读课外读物时, 学生应准备积累本, 随时记载一些好词、好句、好段, 记载一些名家或者优秀中学生作文的构思、立意、选材等等。材料越充足, 写作就越有底。

四、强化创作时的文体意识

1. 记叙文要以形象感染人

做到“一、二、三四、五六、七”, 即一个中心, 两条线索, 三四个闪光点, 即精彩的细节描写, 五六句精妙的修辞, 六七个富有特色的词语。同时, 必须依据如下三个原则, 即以“我”为中心的原则, 细节真实的原则, 先感动自己的原则。

2. 议论文要以道理说服人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楚、论据充分、材料翔实、思想深刻。所选的典型事例或者名言一定要新颖、真实, 同时要有恰当的分析, 不是材料的罗列。所谓分析, 就是找联系, 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3. 散文以真情打动人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 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 不管选择什么文体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 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五、强化创新意识

1. 观点的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以《好奇心》为题目作文, 在大家大都阐述“好奇心”的益处时, 有个学生却从反方向立意, 开篇即谈“好奇心害死人”, 不仅能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 而且将话题引入历史、社会、人生的大背景。这一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拿到了发展等级的“创新”分。

2. 材料的创新

要想材料的创新, 具体有以下两个途径:

(1) 新人新事, 吸引眼球。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掘新的材料, 关注社会焦点。社会焦点是指某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人或事。这样的事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能够反映时代潮流、时代精神, 是社会的动脉。如奥运会、世博会等中国连续承办的几次世界盛会, 普通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嫦娥探月和太空行走, 城市化进程推进, 中央电视台记者“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等等。

(2) 旧材翻新, 别出心裁。能够把握到时代的脉搏, 并有独到的见解是很好的, 如果一时在考场上感到自己对这些时事了解不多, 或认识还较浅薄、片面, 也可以通过把手头熟悉的材料翻新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3. 构思的创新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说明,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认识。可是, 同一件事, 同一个人,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 也能够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构思文章, 从而使文章具有新鲜感。

六、写作文时树立规范意识

首先, 卷面书写时字体大小要适中, 字迹要工整, 用0.5mm签字笔作文, 卷面不能涂抹太多。

其次, 字数要写够800字, 但是也不要超过800字太多。书写时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若出现也不要超过三个, 即使出现了, 也不要大量的修改。

再次, 注意用好标点。有的考生在作文中, 标点符号用得特别差, 就将导致语句不通顺, 多半要被扣分。如有些学生写作文时一“逗”到底, 一整段话里就只用一个句号。又如, 有些学生特别喜欢用感叹号, 好像这样就能给作文增加更多的感情一样, 有些陈述句也要加感叹号, 这样一来, 句子的语气就完全改变了。还有些学生书写标点不规范, 句号应该是个空心的圆圈, 但学生为了省事, 直接点个黑点了事。还有的个别学生另起一行顶格点标点。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注意标点的使用。

篇4: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强化群众意识要有交心意识。要与人民群众交心,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满怀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掏心窝子讲真话、讲实话。对上不能作假,对下不要作秀。让身子沉下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安身立命之本,坚持到位不缺位,守位不越位,有为不胡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紧扣改革和发展的脉搏,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金钱美色所惑,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党员干部都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为民服务上来,凝聚起风清气正、勤俭干事、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必须强化交心、使命、服务意识。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群众、贴近实际、融入生活,就是要访民情、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就是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为民苦干、实干、善干。要知道自己就是群众中的一员,不能“高出一截”,要与群众“平视”沟通,真正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永葆我们党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站稳群众立场要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英雄,不仅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党的力量在群众、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俯下身子问民情、迈开步子访民意,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方法中,在弄清群众路线丰富内涵的前提下,要学好用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阐述的是群众的观点,说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根本和灵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方法论的问题。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生命线和传家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关键在于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坚持抓源头、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把握群众需求要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落实为民办事长效机制,绝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当前,我国已经告别了全面短缺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在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对法律、秩序、公正、道义等的追求开始日益上升,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烈,民主参与、诉求表达、利益维护、尊重、发展、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个人生活领域,而是超越私人需求关注社会需求,超越家庭需求关注公共需求,特别是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日渐突出的势头,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人们需求水平的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个体之间需求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始拉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将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原有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新的需求又不断产生。为此,领导干部不仅要走进群众之中,更要走进群众心里。走得越深,懂得越深,相处得越融洽。只要我们成为群众知音,对群众的酸甜苦辣了如指掌,就能对群众的喜怒哀乐摸得透、摸得准,服务群众方向就不容易跑偏出辙;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呼声,关心百姓冷暖,解决百姓困难,就能以亲民、爱民的真心浇灌出血浓于水的干群亲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科学的决策来自于群众的实践,只有善于倾听群众心声,了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集思广益,才能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切合实际,符合规律,反映民意,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计于民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前提,吸收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制定科学的决策,把群众的所思所想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问计于民,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坚持经验、智慧、力量从群众中来,又用到服务群众中去,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最直接体现。

篇5: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群众

联系服务群众

西安市23中学

陈 跃

有人说,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服务群众更高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正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一名基层党员,本身就是来自群众中的一员,联系群众就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就是“最大危险”,服务群众就是“最大责任”。当前,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中,我认识到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强化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把“两学一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风落到实处,做“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的表率。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家长的肯定,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平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地站在群众的需求上思考党员教师怎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那么就要真正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落脚点,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学生,我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希望老师上课更精彩一些”,“假如我是家长,我需要老师和我谈话时语气缓和一些、我希望得到老师中肯的建议”,“假如我是组员,我希望教研组长能够以身作则、引领我们共同成长”„„ 这些看似简单的、不经意的细节问题,虽然表现在工作上,体现的却是如何对待群众的宗旨意识。作为一名党员,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反思自己在教育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把为人民服务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就要从立足本职做起,从工作的细节问题做起。为此,我经常以 “三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来提醒自己;以“五心”:对党的事业忠诚之心,对群众的敬畏之心,对组织的感恩之心,对自己的平民之心,对同志的宽厚之心,来对照自己。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用昂扬的精神斗志干好本职工作,坚持敢于担责的精神,有任务不推脱,有难题不退让,有过失不推诿,立足本职,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打牢思想基础,在各种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一定做好以下几点:

“爱”字当头,做好本职工作。党员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必须是忠诚的,发自内心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一定要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心灵深处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温暖。

真心为生,抓好思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毕竟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党员教师应认真积极地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要把它抓实抓牢才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人,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教好生、育好人,千万不能搞所谓的“一刀切”,否则只能坑害了孩子,也会受到良心的遣责和家长的唾骂。

善始善终,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检验每个党员教师工作态度与教学成果的最好方式。党员教师有理由备好每一堂课,应该上好每一节课,多角度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求知的快乐。

乐在其中,搞好教育科研。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武器”。因此,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用科学的态度来从事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作为教研组长,平时也要认真搞好“传、帮、带”三结合,努力促进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当好教育长征的“铺路石”。

篇6:强化四种意识,服务人民群众

——典型案例大讨论心得

近日,按照缙作风办文件的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典型案例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我认识到,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要求,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不断强化以下四方面的意识。

一、要强化作为意识,树立争先观念。

强化作为意识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围绕中心,不断强化作为意识,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应运而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不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会在挑战面前束手无策,就会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就会在事业发展中碌碌无为,就会在本职工作中得过且过,最终被淘汰出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作为意识,高度重视学习,消除本领恐慌,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谋求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暗作为的不良行为,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敢作敢为、尽心竭力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扎实干好每一项工作。坚持高点

定位,加压奋进,转变工作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才有更好的作为。要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平庸思想,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意识,时刻做到心有所想、言有所指、行有所果。

二、要强化团结意识,凝聚发展合力。

强化团结意识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好讲宽容与讲原则之间的关系,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真正树立起团结合作、和谐共事的良好形象。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尤其要深刻认识团结的重要性,加强自我教育,讲党性,讲政治,抑制自我,不耍霸道,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理解团结的意义,强化团结的意识。反对小团体团结;立足坚持原则的团结,力争高质量的团结,反对无原则、表面的、低质量的团结。用党的理论指导团结,用党性保证团结,用良好的思想品质维护团结。要强化团结意识,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心、事业同干。大力提倡讲真话,办实事,坚决反对讲假话、空话和大话,坚决反对当面不讲、背后乱讲的行为。要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重用实干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追究诬告者。要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

干事业”的社会氛围,让干部群众都能心平气顺、心情舒畅地工作,充分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及时地有效地化解不团结的因素,在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中求统一求进步。

三、要强化大局意识,确保思想统一。

强化大局意识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强化大局意识,才能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强化大局意识,必须自觉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服从大局就是一切从大局出发,不论是想问题、办事情,还是定思路、作决策,都要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上级党委的统筹决策指导下健康运行、协调发展。服务大局就是一切以大局为重,在事关大局和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必要时牺牲个人和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和整体利益,决不能借口特殊性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更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维护大局就是一切为大局着想,对事关全局的事情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能不能做到顾全大局,说

到底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党性原则问题。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切实树立大局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真正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同舟共济,团结奋斗,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要强化廉洁意识,实现形象提升。

强化廉洁意识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保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廉洁勤政严格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带头树立和倡导胡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坚持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坚持党性原则、公正待人、公道处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自觉做到主动自律,经常自律,严格自律,有效自律,重操守、慎交友、淡名利、高追求,努力做一个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白、生活上清正、工作上清廉的党员干部。同时,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摆脱低级趣味,树立良好形象。树立节俭意识,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

篇7: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讨论稿

会上,首先由转正党员席兵同志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习建党95周年“七一”重要讲话,社区书记郝亚冰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说道“习在讲话中十次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八个大字,它贯穿党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的奉献精神。在9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们已经迈进了新世纪,正昂首阔步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不忘初心,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并要求大家深刻领会重要讲话内容,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随后,每名党员就“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进行了交流发言。老党员郭建武说道“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理所应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的纲领,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我是一名退休的心理卫生工作者,我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群众排解焦虑、压力,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向群众广泛宣传心理保健知识,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笑口常开!”党员陈亚茹说道“我作为一名党员,一直以来义务负责怡宝小区的环境卫生,密切联系群众,处理好居民邻里关系,为小区居民办好事,任劳任怨,积极向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联系服务群众。”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并纷纷表示,在日后工作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

篇8: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1 注重教育培训提意识

一是定期开展政治教育。培养员工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 把《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道德规范》作为员工行为准则, 实践“供电服务三个十条”各项要求, 开展“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坚持每月开展政治教育和政治学习, 并将学习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员工有意见或建议时都可以提出来, 使员工在参与中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三是开展主题活动。开展“我为用户服务什么”大讨论及“爱心平安”工程优质服务活动。员工结合各自的岗位, 分析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 用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

一是定期对所管辖区域内特殊客户、大客户。进行回访调查, 召开客户代表座谈会, 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每年的“3·15”都开展大型用电咨询活动, 向社会宣传电力知识, 同时要求员工在抄表、收费过程中对客户面对面进行宣传, 对客户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三是坚持供电服务的十项措施和十项承诺, 建立外举内查、外奖内罚、以外促内的投诉举报激励机制。在供电所建立意见簿, 专人管理, 对意见簿上提出的意见, 除供电所领导及时给予答复外, 及时将情况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 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四是利用节假日、重要活动日等集中进行安全用电、依法用电、节约用电的宣传, 并通过电视台、广播站、学校等加强宣传, 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3 践行公开社会承诺

向社会公开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对行风事件做到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件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深入贯彻“承诺制”, 公开服务程序, 简化客户报装用电程序, 受理居民客户申请用电后3个工作日内送电, 其他客户在受电装置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送电。同时, 开展效能监察, 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服务承诺质量。

4 以客户满意为最终标准

该所管辖着长短几十条线路, 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员工们经过长时间探索, 通过“听、看、摸、闻”就可判断并调节每台设备在最佳状态运行。

篇9:坚持群众路线 强化公仆意识

有道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自古至今,民心乃立国之基,执政之石。民心聚,方可举事,民心齐,方能成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省委要求,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紧迫性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整风的精神抓好实践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纵览历史典籍,我们不难发现,人心向背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是什么?公仆就是服务员。既然当了人民的公仆,那么一事当前,就该为人民着想,替人民分忧。行事之前,不妨扪心自问: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拥护不拥护?如此,做事才不会迷路、动力才不会枯竭,才不至于因一己之利、而有损于民,不因一时之惑、而失信于民。以民为本,就要胸襟坦荡,听得进逆耳之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民群众是最好的镜子。古人说得好:“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一个清廉务实的领导干部,听得进“谔谔”之民的劝言和忠言,才能成为克己奉公、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好公仆。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尽管各执政党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尽相同,但决定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却是共同的,即民心所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党执政的本质就是党同民众的关系。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执政党可以脱离民众的支持与拥护而维系政权的。西方政党获得执政地位的第一途径是选举。对于这样的政党而言,要赢得选举,首先就要赢得民众。因而本着选举上台的政治理念,他们不得不重视多数选民的态度,因为这是维系政权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和历史的必然选择。但如何使人民的意志坚定不移、如何将历史的选择转变成当代以至将来的选择,则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并要切实解决的重大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党能否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特别是能否以真诚为民谋利的实践行为来获得人民的普遍支持。

从理论上讲,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的关系具有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执政优势,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环境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唇齿般的关系、鱼水般的情谊。我们知道,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立场问题,也是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正确对待群众,首先要把群众真正挂在心上。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以服务群众为天职的,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真诚对待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及时有效地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万不能让群众把话憋在心里、让群众心生怨气,这是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懂得尊重群众、不善于依靠群众,再有本事的领导都將一事无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做到善于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善于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将党的正确主张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可以说是领导干部的本事和能耐。再次要在深入群众中陶冶情操、平衡心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就会从群众那里汲取无尽的营养,心灵也会更加纯净、更加宽阔,心态也会更加平和宁静,更加尽心尽职地去为群众工作。

古语云:“屋漏在下,止之在上。”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威信。实践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一个蕴涵着崇高价值取向的命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注重道德修养、人品修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当前,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淡化官本位心理,把理想信念作为道德修养的方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抱着什么样的动机来走自己的路呢?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这也是我们通常讲的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为政的根本宗旨。它要求我们必须淡化“做官”心理,把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作为衡量人格品质的基本准则,而不能一“做官”就贪图享受甚至谋取私利,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领导干部必须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思想品德,要不计生活上的清贫、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把权力看成是责任、是奉献、是重托,仰不负党、俯无愧民。

二要克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增强奉献意识,把清正廉洁作为道德修养的重点。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基、处世之本。领导干部廉洁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力量,实践证明,“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人品修养的一个永恒主题。为“官”一任,但求官廉民富,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顺境,常思人民困苦,才能够不骄不逸、诚笃务实;居逆境,常想人民之乐,才能够不卑不亢、昂扬向上。古有“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之说,封建仕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今天共产党的干部,更应当有“万家忧乐挂心头”的胸襟,切不可在“灯红酒绿”的诱惑下,闭目塞听、是非不辨,丢弃理想信念,扔掉艰苦奋斗的作风,甚至丧失自己的人格尊严。

三要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常敲自律警钟,把好道德修养关。胡锦涛同志曾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各级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自重”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努力为人民的事业多做工作,对得起党和人民;“自省”就是要敢于自我解剖,自我批评,经常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查问题找差距,扬长避短,团结向前、“自警”就是自我提醒、警钟常鸣、防微杜渐,善于识别和抵制错误的东西;“自励”就是自我激励,自我进取,与时俱进,积极向上,自我鞭策永远向前。要做到自律,关键是要自身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时刻警省、防微杜渐的习惯,决不能让不健康的东西从微小之处在思想防线上打开缺口。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的蜕变是一点一滴逐渐演变的,一旦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逐渐淡忘了善良的本性,忘记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节操,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领导干部应该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塑造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责任编辑:田海燕

篇10:要强化奉献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

会上,5名党员结合贯彻省市县委全会精神,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专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何宏年对各位党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就进一步做好县委办公室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何宏年指出,一要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办公室每位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在群众工作中学习本领、增长知识,在与群众面对面交往中加深感情、建立友谊,以优良的作风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关系。二要强化忠诚意识,锤炼政治品格。办公室一定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机关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作为机关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本色,牢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要职责,不折不扣地贯彻县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三要强化效率意识,做到立说立行。办公室必须牢牢把握工作时间节点,保持高效率、快节奏的态势,雷厉风行、迅速果断干好每一件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任务,时时处处走在全县前列,为各级干部作出表率。四要强化担当意识,练就过硬作风。要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敢于直面问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五要强化奉献意识,始终无怨无悔。要有一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奋斗、终生不悔的心,有一种“甘居幕后”“甘当绿叶”的精神,正确认识苦和乐、得与失、公与私的关系,自觉弘扬老黄牛精神,任劳任怨,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县委工作正常运转,为岐山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11: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明确一个目标一个政党要想长期执政,一个国家要想和谐稳定,最根本的是老百姓要安居乐业。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全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群众,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普遍存在,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改善民生的目标任务,组织带领群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发挥三个作用改善民生,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政治保障。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把改善民生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关注民生,经常研究民生,把握方向、制定政策、凝聚力量,大力协调解决民生问题。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做到对上增强执行力,对下增强领导力,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影响力,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作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发挥推动发展的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促进和谐的作用,针对基层存在的各种民生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措施,着力解决,使基层民生问题有人抓、有人管,就地解决,尽快解决。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勤劳致富,做改善民生的表率。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突出六个重点改善民生,涉及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想方设法做好民生工作。一是要立足于“学有所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解决好上学难的问题。切实抓好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整体水平。二是要立足于“劳有所得”,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努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广泛就业。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和对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是要立足于“病有所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急救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扩大医保覆盖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要立足于“老有所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建设管理,解决好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人员的养老问题。五是要立足于“住有所居”,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健全廉租房制度,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众有房住。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六是要立足于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防重大事故发生。重视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防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能力。

处理三个关系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的目的和体现。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民生问题无小事,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我们既要尽力而为,积极努力,尽最大可能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解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防止“民生工程”成为一厢情愿的“政绩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能办到的尽快办,一时办不到的创造条件办。三是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改善民生,是全社会的大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主体作用。要强化政府职能,调节收入分配、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管理,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要调动群众的极性,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对能够用市场机制解决的民生问题,通过市场机制组织社会力量去解决。

做到三个倾斜改善民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必须做到三个倾斜。要把工作的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倾注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力量,着力解决改善民生问题。一要坚持向基础基层倾斜。民生问题,更多的存在于基层,基础基层工作是改善民生的支撑点和立足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村,贴近群众,联系实际,直接帮助群众解决民生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要坚持向热点难点倾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往往是最突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畏难思想,抓住难点不放,齐心协力攻坚,下功夫解决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难等热点难点民生问题。三要坚持向督查落实倾斜。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落实在行动上。各级党组织要靠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改善民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是对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考验。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全面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和谐社会建设。

篇12: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根据“两学一做”学习安排,进行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学习讨论。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作为党员干部,最大的党性就是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好群众;最好的品行就是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努力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第一,牢树群众观点,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把党的宗旨贯穿于思想和行动的方方面面。一要在深化学习中树立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观点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特别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阶段指定的必读篇目和有关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重要论述,要精读细研,深刻理解把握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科学内涵,增强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二要在实际行动中坚持群众路线。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思想上与群众接近,生活上与群众走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三要在推进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实现和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中体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导向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在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篇13:新闻记者要强化四种意识

关键词:新闻记者,强化,意识

新闻记者在新闻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担负着采写新闻报道的重任。记者采写稿件的数量和质量, 直接决定整个媒体的质量与影响力。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多出精品力作?笔者结合在《人民铁道》报驻广州记者站工作18年的经历, 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具体来讲, 就是要强化四种意识。

一、强化政治意识

新闻工作历来与政治工作紧密相联。无论是在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政治家办报”, 是毛泽东同志对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示。尽管时代发展, 岁月变迁, 但是对新闻工作和新闻记者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媒体是党和群众的喉舌”, 深刻揭示了新闻媒体的重要定位, 同时也是对包括记者在内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作为新闻记者, 必须把党性原则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 自觉做到宣传党的主张、实践党的宗旨、维护党的利益、坚持党的原则、遵守党的纪律。二是要坚持正确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多变、多元、多样性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 新闻记者尤其要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是非意识, 从源头把好关、把好度。要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特别是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上, 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三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上的成熟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当前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带头学习, 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 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模范。坚持从引领科学发展的高度策划新闻宣传工作, 完成新闻采写任务, 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新闻媒体的迅猛发展, 服务性已经成为现代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记者位处新闻媒体的最前沿, 是新闻“链条”的第一环, 尤其需要强化服务意识, 履行服务职能。一是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要紧紧围绕全党的中心任务, 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宣传, 加强经济形势政策的宣传,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 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经验新成效, 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等重大措施, 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二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发展。记者不可避免地要与地方政府,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打交道, 有的甚至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行业报、企业报的记者, 本身就是行业或企业中的一员, 更要自觉地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 营造和谐环境作为一项重要职责。要善于抓住行业亮点, 把重大题材宣传做足做强;要善于抓住工作特色, 把常规性、阶段性宣传做出新意;要善于挖掘题材, 把有价值的宣传内容做深做细。比如说, 铁路工作历来是媒体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 暴露问题, 反映不足, 有利于帮助其改进工作, 提高质量;另一方面, 铁路的科学发展成就, 粮食运输、电煤运输、“三农”运输以及铁路人在春运、暑运等特殊时期的无私奉献, 也都是很好的宣传题材, 如果深入挖掘, 积极引导, 加大正面报道力度, 将更有利于铁路企业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树好形象。三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方面, 要采写生动反映基层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基层干部勤政为民的鲜活报道, 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 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另一方面,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 新闻也必须面对读者。只有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新闻才会体现其价值, 媒体也才会有生命力。教育、医疗、饮食、交通、物价等信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要积极关注和采写与之相关的新闻稿件, 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吃穿住行等提供信息来源和方法参考。比如, 每年的春运高峰时期, 各大媒体的记者都纷纷聚集交通行业, 采写有关火车、汽车、航班开行状况、正晚点情况、票额动态等新闻, 为民众的出行提供了及时的资讯服务, 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三、强化精品意识

所谓精品意识, 就是指记者要对新闻稿件做到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努力创造出思想性、可读性、价值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一是谋篇布局要有高度。采写新闻稿件, 必须首先对其新闻价值、人文特性和社会影响进行准确判断。要把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有利于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作为基本价值标准, 始终把握好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的基本尺度, 这是能否出精品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题材, 决不能轻易放过, 要加强策划, 多与版面编辑和总编辑沟通, 寻找最佳的报道时机和报道而泰国的商家想把自己的产品向中国推介, 那么就可由泰国的媒体把广告稿传给国内媒体刊登。积极开拓国外广告市场, 可进一步提高报纸广告量。

留住广告人才

留住广告人才是稳住原有广告客户的前提条件, 是壮大广告客户的根本保障。若广告人才流失严重, 部分广告客户也会随之流失。

报社领导为了留住广告人才, 就要努力提高自觉力。所谓自觉力, 是指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具有自愿主动地、有所觉悟地、坚定不移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3) 具体而言, 报社领导要自愿主动地做好识才用才育才留才的管理工作, 自愿主动地提高广告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自愿主动地兑现广告提成和年终奖金;高度觉悟地处理好报社管理层与广告人才之间的关系, 高度觉悟地协调好广告人才与广告人才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高度觉悟地将广告人才与广告人才 (或广告人才与报社其他部门人员) 之间的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为其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坚定不移地推动报社不断发展壮大以提高广告人才的归属感, 坚定不移地为广告人才创造升职空间让其感到事业有希望, 坚定不移地为广告人才排忧解难, 让其全身心地努力壮大广告客户阵容。只要广告人才不断壮大广告客户阵容, 那么报纸的广告量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篇14:高中作文教学要强化六大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即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长期进行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制定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合乎科学的训练序列。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的“序”时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基于整体目标,在每次作文中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使作文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科学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三定”:①定向。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每学年有阶段目标,每学期都有总体布局,每一次训练都有具体训练内容。②定体。重点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③定等级。训练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注重写作过程的意识

1.注重审题指导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之前详细查看作文的要求,比如文体要求,主旨、文字材料或者图形材料,标题,字数等;详细思考作文题中的题眼,认真审视题目,再搜集素材进行构思。

2.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1)激发写作兴趣。脱离学生实际的作文要求和命题,是不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摸清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等等,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作文自批自改或者互批互改。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在衡量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时,往往看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全批全改。其实,这种做法是太落伍了,不仅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使学生得不到什么收获。在教学中,若是尝试让学生自批自改或者互批互改,效果会事半功倍。即学生作文之后,教师先大致浏览一下,对学生作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讲评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修改,教师把修改要求利用投影显示,分条分系列的修改。或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当修改结束以后,教师收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讲评。这样的修改,学生一次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或者两次的修改过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应付交差为认真修改。学生在作文中确实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写作能力。

(3)鼓励学生自由作文,大胆表述。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学生尤其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的加以肯定和赞美,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如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校刊,甚至向有关报刊、杂志推荐,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强化主体意识,把“讲”转化为“导”,把“重写”转化到“重人”,把“收”转化为“放”,把“整”转化为“零”,把“怕”转化为“趣”,把“逼”转化为“欲”,把“苦”转化为“乐”,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

三、强化学生平时的积累意识

1.积累原生态生活素材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亲友进行交往,把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及时地记下来,并时不时地翻阅一番,就能在写作文时用到,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2.积累书本或者视听素材

阅读课文或者阅读课外读物时,学生应准备积累本,随时记载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记载一些名家或者优秀中学生作文的构思、立意、选材等等。材料越充足,写作就越有底。

四、强化创作时的文体意识

1.记叙文要以形象感染人

做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即一个中心,两条线索,三四个闪光点,即精彩的细节描写,五六句精妙的修辞,六七个富有特色的词语。同时,必须依据如下三个原则,即以“我”为中心的原则,细节真实的原则,先感动自己的原则。

2.议论文要以道理说服人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楚、论据充分、材料翔实、思想深刻。所选的典型事例或者名言一定要新颖、真实,同时要有恰当的分析,不是材料的罗列。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3.散文以真情打动人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文体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五、强化创新意识

1.观点的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以《好奇心》为题目作文,在大家大都阐述“好奇心”的益处时,有个学生却从反方向立意,开篇即谈“好奇心害死人”,不仅能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而且将话题引入历史、社会、人生的大背景。这一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拿到了发展等级的“创新”分。

2.材料的创新

要想材料的创新,具体有以下两个途径:

(1)新人新事,吸引眼球。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掘新的材料,关注社会焦点。社会焦点是指某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人或事。这样的事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最能够反映时代潮流、时代精神,是社会的动脉。如奥运会、世博会等中国连续承办的几次世界盛会,普通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嫦娥探月和太空行走,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央电视台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等。

(2)旧材翻新,别出心裁。能够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并有独到的见解是很好的,如果一时在考场上感到自己对这些时事了解不多,或认识还较浅薄、片面,也可以通过把手头熟悉的材料翻新来达到创新的目的。

3.构思的创新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认识。可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也能够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构思文章,从而使文章具有新鲜感。

六、写作文时树立规范意识

首先,卷面书写时字体大小要适中,字迹要工整,用0.5mm签字笔作文,卷面不能涂抹太多。

其次,字数要写够800字,但是也不要超过800字太多。书写时尽量不出现错别字,若出现也不要超过三个,即使出现了,也不要大量的修改。

再次,注意用好標点。有的考生在作文中,标点符号用得特别差,就将导致语句不通顺,多半要被扣分。如有些学生写作文时一“逗”到底,一整段话里就只用一个句号。又如,有些学生特别喜欢用感叹号,好像这样就能给作文增加更多的感情一样,有些陈述句也要加感叹号,这样一来,句子的语气就完全改变了。还有些学生书写标点不规范,句号应该是个空心的圆圈,但学生为了省事,直接点个黑点了事。还有的个别学生另起一行顶格点标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让学生注意标点的使用。

总之,对于作文训练,教师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高中三年做一个“序列”训练,做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树立“六大”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上一篇:小结项目下一篇:少代会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