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2024-05-04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精选十篇)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1

1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创新工作中的问题

1.1时效性较差,观念需求难以满足

电视新闻工作是联系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纽带、桥梁,可以让人们随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现状。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采稿手段等方面的限制,致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时效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是在事情发生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播出的。这种过时的新闻对于观众而言,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失去了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就会导致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随着社会信息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网络平台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新技术、新媒体对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观众获取新闻资讯大都集中在传统的电视新闻中,在新技术、新媒体中获取的信息是非常少的。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观众从新技术、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都在增加,传统电视新闻独揽天下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的地位大大下降,社会大众对于传统电视新闻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降低。

1.2编排方式过于简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在不断完善,这就迫切需要每个事物都要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被社会淘汰。电视新闻节目在创新和改革方面同其他事物相比,还存在着严重落后的情况,新闻编辑发展的脚步还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新闻编辑依旧沿用传统的编辑方式,编排方式过于简单,没有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新闻的写作和播放总是采用千篇一律的形式,电视观众因此对其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这些都不利于电视新闻工作和社会效能的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形式的简单化,大大阻碍了新闻发展多元化的趋势,限定了电视新闻的选择和传播。这种不固定性不利于实现社会多角度的报道,也就难以促进社会新闻多维度的发展。

1.3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杂乱无章

一个有序健康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提高其在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要有效遵循其发展的原则和规律,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展现目的性,使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视新闻节目的意义。从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上来看,还存在许多杂乱无章的情况。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电视新闻节目被随意安排,观众在收看新闻节目时不能够理解新闻采编者的主体意图和目的,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理解不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新闻稿件在编排设置上还不够严谨,不能够对新闻稿件做到严格的编排把关,使其在总体上缺乏一定的指导思想,难以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长远发展。

2创新意识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问题体现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应用与发展还不够,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强化创新意识:①要不断强化新闻编辑者的主体参与意识。要让新闻编辑者准确把握当前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性和时代背景,要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参与到电视新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中来,使其从整体上对电视新闻进行把握,提升其对电视新闻工作的理解和分析,这对于以后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而言,要能够注意到其参与过程的深度,仅仅局限于主动参与还是不够的,要进行充分的挖掘,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可以更好地把握新闻工作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意义。②要破除依附效应。由于电视新闻工作量不断加大,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着跟风和依附的现象,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在人云亦云的社会环境中失去主动权和创造性,这不利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因此,在现代新闻编辑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创新,必须不走前人的老路,要提高新闻工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摘要: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当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强化创新意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意识,电视新闻,新闻编辑,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龙浩.加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J].斯闻窗,2012(01).

[2]祖朝志.电视新闻编辑的审美意识[J].新闻采编,2007(05).

数与代数部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篇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始终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研究。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增加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让学生走出班级,到校园里统计校园里的各种树木的棵树;到图书室里统计图书的种类及数量;到校门口统计某一时段的车流量……在收集了想要的真实数据之后,再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当学生经历了上述的这些真实的统计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有真实地体会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学具,并强调必须自己亲手做。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讲讲做学具时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用指指、摸摸等方法,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特征。

这样,一节课就在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实践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交流机会。同时,实践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热情,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指的是在数学活动过程当中,由于人们遇到了某种情景,从而能够对某种观念、体验以及方法性的知识形成记忆。在探究数学活动、形成数学观念以及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数学活动经验都有着一定的方法性作用以及定向。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如何学好数学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特征

1.个体性。数学活动经验主要是基于学习主题,而建构主义观认为,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将知识简单的从教师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建构其意义。而意义主要是通过学习主题在新旧知识之间的双向作用以及经验之间的反复而逐渐构成的,这一过程主要是将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内容,通过自身对于新信息的编码与认识,从而建构出自身的理解。学习主体的不同,也表明了学习经验背景存在不同,而获取经验往往依赖于个体建构方式,所以,就算是对于同一对象,如果个体不同,他们的建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个体特征鲜明,它是属于学习者自身所拥有的。

2.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所具有的本质在于缄默知识,而缄默知识主要强调的是在实践活动当中的获得。所以,如果离开活动过程,实践就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在数学中学习书写,我们也需要提供如此的机会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才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途径

1.平等与交流机会的增加。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也就是课堂当中“我”和“你”的关系,只有人格平等,教学才能够处于有问敢提、有理敢辩、有话敢讲的状态,才会让思想交流成为了有可能。单单从数学活动显性化方面来说,当数学教学从传统中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建构式的时候,文本、教师、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定的碰撞现象,但是这并不是认同数学事实,而需要理解、转化以及升华。交流属于一种对话,也是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外显以及积累的过程,而交流也能够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学生表达的意思的倾听,并且将学生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方式通过对话的形式披露出来,而这也能够形成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与见解之上,是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反映,尤其是对于认知特点以及学习经验方面。通过相互的倾听,学生之间存在的独特性争辩与讨论、创造性的解题方式也能够给予其他学生以启迪,针对某一个数学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吸取他们的思想方式以及做法,从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能够极大程度的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2.反思与评价活动的开展。所谓反思,就是反省在数学学习当中的智力活动变成为了思考对象的一个过程。例如:当数学规律探究结束之后,对于数学学习当中的原理、概念的发展与形成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对于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思路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回味,并且将其存在的价值以及作用进行概括与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教师就需要多问“为什么”,从而在经验的显性化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1.实践性活动因素的挖掘。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实践性较强,大多数数学规律的发现以及数学问题的得出都离不开实践二字。因此,教师需要将探索内容充分的挖掘出来,并且灵活的运用这一类材料,创设出能够进行实践活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出“想动”的意愿。学生乐于探索与研究中,课本才是活教材。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当中,我让学生准备了一把剪刀和一张长方形的白纸,然后提问:“我们是否能够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呢?”有一个学生上台将白纸进行对折,然后展开就能够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我再让学生剪出一个钝角三角形,并且在剪的过程中对于两个底角具有什么性质进行思考,并且指出为什么?需要如何进行论证。通过启发,学生留意到了在剪的过程当中所留下的折痕,学生就领悟到了需要将新知识转化为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很自然想到添底边上中线、高、顶角平分线的证法。这时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又让学生进行了动手:其一,一张正方形的纸,如何才能够折出正三角形;其二,如何才能够折出一个点到三个顶点上的等距。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的活动,不(上接80页)仅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也将学生带入了亲身体验的情境当中去,在此情境中,学生也能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创设有趣的数学生活情境,才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掌握、去应用数学,才能够将数学与生活完全的融为一体,如此也能够方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学校歌咏比赛的情境联想,创设出学生非常熟悉的抽签确定出场的情境,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随机事件的具体,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学习之后,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你能否设计一个精美的盒子,并且制作出来。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联系到所学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有一种回归生活的感觉,并且盒子的制作也要求了能够合理的利用数学与美术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知识。将学生积极情感调动起来,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去,才能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从中获取经验。当然,我们应当尽量的让学生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从而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对于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从猜测到验证,再到论证,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结论形成的具体过程,才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当中,首先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猜一下:“这三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接下来,就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通过方法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思索,学生找到了很多的方法:其一,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进行拼接;其二,通过量角器,测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再进行相加。通过不断的验证,学生也了解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当学生验证完之后,教师提出:如何才能够证明你的思考是正确的?在验证过程中,你得到了何种启示?通过整个猜想探索,学生也在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渴望。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在动脑与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收获。

四、体会生活实际问题

对于部分生活当中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环境当中进行体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商货的买卖、股票、债券也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当中,也存在比与比例、统计与概率、分析与决策等等方面的与数学相关的活动,也能够成为数学活动在生活当中的实践活动[5]。

例如:有这么两则广告,商场A在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一名,现金10000元;一等奖两名,现金1000元;二等奖十名,现金100元;三等奖两百名,现金5元。商场B销售商实行的95折扣。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哪一类可以给消费者更多的优惠呢?我们很难清晰的了解到,于是,总共36人,我们就派了14个人去商场A,20个人去商场B,剩余2人随机,通过调查:商场B的销售方式更能够吸引顾客上面,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给出了以下几种答案:

其一,如果有较少的人参加活动,如果商场A在每一组都设置奖励。当奖励名额数少于了213的时候,人们就能够获取更多的中奖几率,也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商场消费。

其二,如果到商场A的顾客较多,那么返给顾客的优惠就会越小,但是商场A的优惠金额是固定的14000元,我们假设两个商场都能够提供14000元的优惠,我们可以计算出商场B的营业额在280000元,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第一,如果营业额都为280000元,那么两家商场优惠是一样多的;第二,如果不足280000元,并且商场B优惠小于14000元,那么商场A的优惠较大,反之,如果商场B的优惠大于了14000元,则是商场B的优惠更大(这是固定在商场A的优惠在14000的基础上)。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站在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这一高度上出发,并且能够找寻适当的机会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能够逐渐的由表及里的获取更多理性化的数学经验,从而将初中教学逐渐演变为有价值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从而培养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数学活动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出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去接受数学、接纳数学,才能够自由地遨游在数学的海洋当中,去欣赏、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单肖天,景敏. 数学活动经验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05).22

[2]黄翔,童莉.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应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J]. 课程.教材.教法,2008,(01):74-77

[3]张奠宙,赵小平. 需要研究什么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J]. 数学教学, 2007,(05):128-130

[4]张天孝.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03):65-66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4

关键词:工程应用训练中心,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我国地方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创新意识不足, 毕业生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等问题, 因此提高实践育人质量是地方高等院校一直研究并探索的关键问题之一[1]。目前, 制约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的主要问题有:学生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多, 实践动手机会少;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缺乏多样性、适应性;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验证型实验多, 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内容不足, 且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投入不足, 创新创业平台紧缺等[2,3,4]。因此,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下设的电子工程应用训练中心 (以下简称“训练中心”) 成立于2011年3月, 得到了美国TI公司的大力赞助。训练中心的宗旨是“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以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 为国家、地方和行业输送大批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训练中心现拥有120余万元的设备, 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训练、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及部分科研的需要。

1 . 1 基于项目承载加强课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训练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地方和行业需求, 基于项目承载, 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 开设了MSP430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系统设计与实现2门工程实践训练课程。训练中心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了工程实践训练课程的授课内容, 课程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引导, 介绍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实施过程, 让学生体验企业公司的工作过程。现已开办MSP430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培训班共7期、ARM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培训班共1期, 累计有600余名学生参与了培训课程的学习, 并已开发工程实践训练项目十余项。

训练中心每年都深入企业调研电子信息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等情况, 并将最新的理论、技术、工程案例引入课堂, 加强新知识在课程中的比例, 压缩陈旧内容。

1 . 2 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实施 “ 做中学”“口袋实验室”“以赛代考”

坚持以学为本, 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 课外工程实践训练课堂采用小班精细化教学模式,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做中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 基于实际工程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启发学生在实验中注重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并追溯其本质, 重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同时, 为参加培训课程的每位学生配备便携式开发板。“口袋实验室”的实施使学生可以在寝室、图书馆等地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和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研究。

为了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课外工程实践训练课堂改革考核方式, 打破传统的笔试和综合设计题目验收的考核形式, 实施“以赛代考”, 即学生组队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竞赛, 以竞赛成绩作为课程的考核成绩。“以赛代考”使学生从“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 逐步养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

1 . 3 建立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开展多元化创新工作

训练中心于2013年成立了以EPI电子创新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拥有容纳50人交流学习的工作坊和答疑坊, 有适合10人以下学习小组交流的创新创业工作坊。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确立了“创新之源、制乐之道、开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理念,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基础, 构建起多层次的实验训练模式, 即“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科研项目实训”。基础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以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为目的, 使学生具有设计并实现综合性电子系统的能力;科研项目实训则以达到激发创造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 以全方位的科研素养训练和自主研究为主, 使学生具有综合研究、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精神, 及在项目和系统层次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项目实训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核心与灵魂。平台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中的子课题设计并开发了若干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以项目研究为主线, 学生自由组队, 从查阅文献、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实验条件准备, 到方案实施、测试验证、报告撰写等, 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科技创新训练平台注重紧跟当前的科学研究前沿, 及时将最新的科研内容与方法转换为创新训练项目, 每年更新约20%。现已开发创新训练项目二十余项。

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采取的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 EPI电子创新实验室实行“四开放”原则, 即“实验内容开放、实验设备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创新项目开放”。

(2) 创新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 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采取传、帮、带的滚动机制。学生自发制定了《EPI电子实验室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能力段位制度和实验室积分制度。

(3) 学生学习“不适”可约诊。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拥有可供专家教授一对一咨询的工作室, 并配备了以指导教师为核心、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体、以毕业生为支撑、以研究生为保障的专业服务团队。一年多来, 已累计完成一对一咨询辅导70余人次, 开展学习方法交流300余人次, 逐步形成了“指导教师明方向、学科竞赛造氛围、成功校友立目标、优秀学生树标榜”的工作格局。

(4) 组建实验设备维修队, 义务维护维修实验室或学生个人的电脑、开发板等, 现已完成电子工程学院2个实验室的维修工作。

(5) 课外科研体验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自由选择导师的课题, 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完整地参加一个科研项目, 完成后可给予课外学分奖励。

1 . 4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训练中心以学科竞赛为抓手,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 形成了以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 以导师带动学生、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研究生带动本科生、毕业生带动在校生为手段, 实施“全面动员—校内选拔—五校联赛—专项培训—大赛实战”5个阶段的竞赛指导体系。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目标自主形成学科竞赛团队, 并为每个团队配备1名指导教师和1名研究生进行定期指导和答疑, 同时为每个新成立的竞赛团队配备1名具有竞赛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全程指导;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赛前培训指导讲座, 组织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的学生召开竞赛经验交流会, 以帮助和指导参赛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过硬的技能迎接各级各类竞赛的挑战;制定了《关于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办法》《在校生参加科技竞赛资助办法》, 以提升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创新创业等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1 . 5 加强自主办赛形成 “ 多参赛、 多办赛、促进步”的良好格局

训练中心除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外, 也主动承办了多类学科竞赛, 在实战中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了“多参赛、多办赛、促进步”的良好格局。训练中心先后组织完成了5届西安邮电大学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5届全国或陕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5届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的比赛、第八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比赛以及陕西省第一、二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为学生出彩搭建了美好的舞台。训练中心于2011年和2012年被评为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2013年至2015年被评为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2 人才培养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训练中心所采取的一系列实践育人方法在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学生的科技竞赛获奖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创新创业能力日渐凸显。

训练中心培训的学生已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约200余项。其中, 2014年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陕西赛区比赛、电赛陕西工科五校 (TI杯) 校际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 共获得国家级三等奖5项、优秀奖1项, 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6项、优秀奖7项。2015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9项、省级三等奖4项, 创历史最好成绩, 位列陕西省高校第二名。近三年, 共申请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十余项, 部分项目已申请入驻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训练中心培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 且就业质量较高。

3 结束语

训练中心在开办课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第二课堂、改革教学与考核方法、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开发工程实践训练项目和创新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承办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为地方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唐铃凤, 王逸玮, 王幼民.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2) :32-33.

[2]杨宗强, 李杰, 刘春英.构建“三层次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工科院校学生工程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7) :124-126.

[3]缪宪文.应用型工科高校应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7) :304-306.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篇5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本课设计意图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〇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〇辩证法的本质。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理解

〇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

〇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和权威思想的关系。

〇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〇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运用

〇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〇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〇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辩证的否定观并不是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扔掉书本,蔑视权威,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敢于怀疑,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培养学生破除落后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勇于突破陈规旧俗,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提出新问题,大胆寻找新思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伟大”的观念。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创新是

200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意味着个人的新思路、新见解、新观念、新境界,创新实现了个人的不断进步。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提纲

框题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〇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〇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〇尊重书本知识。

〇尊重权威。

〇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〇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〇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〇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〇关注变化的实际。

201

〇突破成规陈说。

〇破除落后观念。

〇注重研究新情况。

框题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〇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〇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〇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〇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〇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〇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本课的逻辑结构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

根据课程标准,第十课是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含义——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辩证法在对现存

202

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其否定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

学习了这一目,要求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做到既要学好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既要立足实践,关注发展着的实践,又要解放思想,敢于破除落后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框设计了三个目。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刨新开辟出了广阔的劳动对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实质之所在。培养怀疑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这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二者都是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分析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这一框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目,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针对辩证否定的性质,举出几种否定的事例让学生辨析,要求学生了解辩证的否定并不是外力的作用,不是人对事物的否定,也不是外力对它的否定,更不是外力对事物的毁灭或排拒,而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正像俄国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那样,为了明天而抛弃和毁灭昨天的一切,203

达是错误的。第二问应当告诉学生我们理解的否定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这两个探究活动中的否定观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第三个探究活动,以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治疗烧伤为例,告诉学生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的这种做法符合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要求。建议让学生收集有关事例,可以作进一步论证。

第二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以社会历史发展为例,说明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主要让学生理解,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真理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下它们的脚步,它们都是不断地发展的,人类社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会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个探究活动,引入南宋朱熹和明代陈献章的两段话,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能提高认识,才能进步,才能实现创新。第二问有一点难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敢于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区别,又要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探讨对于书本知识的怀疑,敢于向书本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第二框,创逝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第一目,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目中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为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刻苦攻关,研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的故事。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第二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一目只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引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此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理论创新能够带来制度的创新和变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向,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目,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列出与不同的实践活动相对应的三种思维方式,旨在说明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人类文化的许多成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的结果。除了所列举的文化名著外,其他更多的文化产品,如雕塑、建筑、电影等也都属于文化进步的标志,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

204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辩证否定观

关于“否定”的含义,学生通常会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现在要让学生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否定观,就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弄清以下几点。

明确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理解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了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都是外在的否定,即外部因素对一定事物的打击或破坏,因而否定造成了一定事物的灭亡,是联系的终止和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果看不到肯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否定方面,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通常一谈“革命”、“批判”,总会使人联想起完全否定或彻底否定。而在哲学的意义

205

上,“革命”和“批判”是任何创新必须要有的基础性环节,因为没有对现存事物的批评、重新认定,就不可能推动新事物的产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问题。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辩证法看来,世界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东西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而是迟早要被否定的。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它最能体现出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而列宁把它看作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因素。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创新作为一种革命性和批判性的活动,它需要怀疑与批判精神为其开道。怀疑与批判,就是以辩证否定的观点来对待一切,要破旧立新,以新质代替旧质,这是创新的内在要求。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扩展与深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什么“绝对”、“永恒”之类的东西。因此,对待一切事物都应该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不要为成见和权威的观点所束缚。创新是对已有认识的突破与超越,因此,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一只昆虫踩死,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呢?这是一种否定,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这是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否定。辩证法所说的否定不是指这种情形。

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

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不是事物外在的否定,而是其内在的否定;不是他物对此物的否定,而是从此物自身中发展出来的否定,即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例如,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但在生命自身中就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2.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体中生长起来的,是以吸取并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东西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的。因此,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抛弃一切的否定,而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即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东西于自身之中,从而也就把自己与先前的旧事物联结起来。

在形而上学看来,要么是肯定一切,绝对肯定;要么是否定一切,绝对否定。因此,把否定理解为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从零开始,从空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新文化,这是荒唐可笑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出现的。社会

206

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但社会主义又保留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中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4.如何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正确地对待书本和权威。

我们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5.如何理解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谓“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是指要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任何事物对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对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因素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在现实事物自身中,总是潜藏着内在的矛盾和否定性因素,随着事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的成长,以前现实的东西就会成为不现实的,就会丧失自己存在的必然性、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这种正在衰亡的现存的东西。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所谓“否定的理解”,就是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变化,着眼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孕育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新事物的产生和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去理解。因此,真正的辩证法决不安于现状,决不是为了“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的辩护工具,它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术压倒。”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们的观点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创新者的成功就在于他们在别人不觉得可疑的地方产生了怀疑,在别人不敢怀疑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怀疑与批判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开山斧,没有它们,创新之路将无法开辟。

207

其实,一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怀疑、不断创新的历史。哥白尼不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日心说?伽利略不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观念提出怀疑,他怎能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爱因斯坦不对牛顿时空观提出批判,他又怎能创立相对论?李政道、杨振宁不对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们又怎能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应于弱相互作用呢?因此,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7.怎样理解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种什么关系?

“破”和“立”的关系,一方面,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只有破旧,才能立新,要坚持“破”字当头,敢于否定一切旧事物,以新质代替旧质,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另一方面,“破”不是全盘抛弃,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旧事物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8.怎样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提出的想法、见解和设计方案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怕。要立足于已有知识,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对已有理论既坚持又发展。

9.怎样自觉地防止批判性思维带来的消极方面?

批判性思维在人类认识和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还欠成熟,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例如,对常规和传统不加分析的否定,或者批判过头而新的正确结论又不能及时产生。个别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意见,往往是一接触便有一种怀疑和拒绝的态度,喜欢提出和集体决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意见,怀疑教师讲的是不是科学的,认为家长的意见都是“过时”的老一套而加以抵制。这是违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胡乱怀疑,将会使学生很难产生新思考,获得新发现,我们应该自觉地防止这种倾向。

0.怎样理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无论科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创新。

首先,人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种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并试图把握世界、理解自然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历程。

其次,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科学中内在的这种批判精神,正是促使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其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08

再次,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1.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例,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思考长达12年之久,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最为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正是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高速通道,为社会主义注入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2.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是指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的模式和方法。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容决定了思维的内容,同样,客观事物的特点,也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发达,这就决定了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朴素的、直观的、猜测性的。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的发展与其相适应,而科学的起步是由分门别类搜集资料开始的,这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大工业的出现、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取代旧的思维方式。

格斯所说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它告诉我们,实践是思维方式的基础,正是实践的创新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创新。

四、教学方法建议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每框各l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讨论法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主要采用讨论法。关键在于教师提出能引发思考、能引起争议的恰当的问题。

2.事例列举法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采用事例列举法。如列举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例,列举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事例,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

209

革的实践成果等。

3.联系前面所学内容理解本课知识

如运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结合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帮助理解制度创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

通过讨论“外力否定”的材料,明确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一个界限。

通过讨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材料,理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划清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第二个界限。

结合理解“专家点评”,归纳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是一种什么否定观?

此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三个递进的问题:我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把一粒麦种磨碎,或者写上一个“A”字,然后又把它涂掉,等等,这是不是否定?运用第八课发展的观点来思考,是不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这样的?“我把虫子踩死就是否定”,这是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我把虫子踩死”这是某种否定,这是从外来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不是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

探究活动2:“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否定?”

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按照“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那样,结果会怎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否抛弃了过去的一切?“文革”时期我们对过去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们身边有没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我国“文革”时期”类似的情况?

让学生明确,把否定理解为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有所保留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

探究活动3:“为什么说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此探究活动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迷信专家的意见?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是不是不要书本知识,不用尊重权威,抛弃专家的一切意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和权威?你能否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分析说明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210

让学生明确,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的原因在于,不迷信专家的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说明的哲学道理是,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探究活动4:“有没有永恒的自然和社会状态,有没有永恒的不再被丰富、发展的认识和真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还会向前发展吗?”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并认识到,无论是自然和社会,还是认识和真理,都是永恒的不断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探究活动5:“怎样理解‘破’和‘立’的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让学生列举出与教材所引朱熹、陈献章观点相同的名言警句,深入理解怀疑和批判精神的作用;讨论怀疑和批判、“破”和“立”的关系,从而认识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和批判要以怀疑为前提,从质疑开始。

探究活动6:“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此探究活动可以运用两个方法:由教师选取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探究活动7:以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例,“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建议此探究活动运用两个方法:复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让学生列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进而理解理论创新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先导作用。

探究活动8:“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什么?”

学生理解这一抽象观点会有一定困难,建议由教师准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思维方式,理解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让学生了解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辩证的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探究活动9由教师选取视频资料,以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列举更多的实例,说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讨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关系,能够与形而上学否定观划清界限。

211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方式建议

.对学生收集关于迷信权威的危害的事例,以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以及收集质疑、批判、创新的相关名言警句等参与作用作出评价。

2.学生就“如何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问题撰写专题小论文,对学生的思想收获作用评价。

自我测评及思考提示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彖、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

2.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

在生物进化中,一个物种转变为新物种,在新旧物种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然而,在新物种否定旧物种时,不仅不排斥而且必须保留物种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的保留是新物种适应于新的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在新旧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联系。

新的社会形态克服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建立了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同时也保留并改造了在旧社会形态中业已存在的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成果。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观点?

思考提示

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体现着辩证否定的“扬弃”。铁可以被氧化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这是对铁的否定,但氧化铁中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保留。生物物种进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不断扬弃的过程。

3.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思考提示

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或者是虚无主义,或者是复古主义。虚无主义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否认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化提供任

212

何有益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主张我们的现代化应该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来。复古主义的态度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企图以旧的价值尺度要求和衡量新的历史进程,这实际上是否定了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本质差别。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形而上学或者采取全盘西化的态度,或者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全盘西化的态度一方面把现代化同民族固有的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直接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的态度则绝对地排斥外来文化,特别对能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的。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要求的是一种科学的批判继承态度。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扬弃传统文化,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要“洋为中用”,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4.一切事物都是由肯定走向否定,为什么又说“否定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

思考提示

辩证法认为,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把否定与肯定之间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或者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正确就是绝对的正确,错误就是绝对的错误,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一切事物。

5.结合一些产品创新的事例,提炼出从多角度质疑、实现创新的方法。

思考提示

比如,对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

能否他用?

能否借用?

能否改变?

能否扩大?

能否缩小?

能否代用?

能否调整?

能否颠倒?

能否组合?

……

总结得越多越好。

6.邓小平非常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

213

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如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新事物,并总结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的什么思维品质?

思考提示:

应该学习邓小平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善于总结群众的丰富实践经验,开拓进取,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品质。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要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

六、教学资源链接

名词解释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原有的性质;如果否定方面在斗争中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身的反面,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量变质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所揭示的事物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肯定和否定这两个对立的方面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所谓相互依赖,是指二者互为前提,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各以其对立的一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无肯定即无否定,无否定即无肯定;黑格尔说:“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二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反之,也同样可以称否定为肯定。同样,譬如说,财产与债务并不是特殊的独立自存的两种财产。只不过是在负债者为否定的财产,在债权者即为肯定的财产。同样的关系,又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因此,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二者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之中有否定,因为事物要维持自身存在,必须通过运动过程才能实现,而运动即是对自身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之中有肯定,因为否定必须通过吸取和依靠现有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才能实现,而这正是对事物的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无论是事物自身的状态还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来说,都

214

是如此。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样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如果对一个事物只是作出单纯的肯定,而不顾及到此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差别,不顾及它的否定方面,那么,这样的肯定就是不完全的、僵硬的、无生命力的。例如,当我们肯定某人所犯的错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时,也就同时否定了它属于敌我矛盾。如果我们不清楚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之间的差别、联系以及它们互相转化的条件,那么,我们对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肯定性论断就缺乏确定性和可靠性,因而是不完全的、无力量的。

人们对事物作出的任何一个规定都是一个肯定,同时也就是某种否定,因为任何规定都是确定一种界限,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事物的排斥。我们肯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同它相对立、相区别的社会的否定,即否定资本主义,也否定成熟的共产主义。不同时具备否定性的肯定是不可理解的。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光明不是黑暗,某现象正因为不是黑暗才是光明,否定了黑暗就肯定了光明。对谬误的否定也就是对真理的肯定。批评是对错误的否定,而真正善意的批评则是“治病救人”。通过批评否定错误,这是治病;通过批评,让被批评者“恢复健康”,这又是“救人”。所以说,批评这种否定也是一种肯定,不仅从“救人”这种积极的出发点来讲是肯定,而且从开出“治病”的药方、指出克服错误的途径来讲也是肯定。

恩格斯曾以“零”为例,精辟而深刻地说明了否定即肯定的道理。“零”是对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但它作为一切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作为能够既不是正又不是负的唯一真正的中性数,它本身不只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数,而且比其他一切被它所限定的数更重要,有更丰富的内容。甚至温度表上的绝对零度也决不代表纯粹的、抽象的否定,而是代表物质的十分确定的状态。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

215

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抛弃旧事物的糟粕,继承其精华,并把它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扬弃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揭示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前进上升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斗争着。否定的方面战胜肯定的方面并取得了支配的地位,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的因素发展的结果,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扬弃。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一般地说,在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时,往往重复出现旧的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不是单纯的循环运动,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波浪式的前进上升运动。由于事物内部新旧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遭到暂时的失败,旧事物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甚至被克服了的旧事物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复生。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新事物的胜利,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则是永恒的,绝对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由黑格尔提出。马克思、思格斯总结了当时各种科学的最新成就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身,论证了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规律。

相关资料选辑

.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邓小平理论产生,就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的光辉结晶。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这需要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在这方面邓小平堪称表率。在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很多人认为毛泽东的话句句是真理,否定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是“砍旗”,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面对当时的中央负责同志主张“两个凡是”,邓小平坚决否定“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带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最大成果。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旧的事物,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抛”、“扬”结合。例如,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他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他说,贫穷

216

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这样,他一方面是用排除法来弃这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肯定的内容。比如,他对贫穷的否定就是对富裕的肯定,对忽视发展生产力的否定就是肯定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这种创新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又对过去认识上的解释,这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邓小平不拘泥以往的结论,善于对已有的结论根据形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拓展、延伸出新的认识,把过去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境界。

——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因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似乎与斯大林、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有些“倒退”,但实际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2.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

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

217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

3.掌握创新的方法

笛卡儿曾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要树立创新意识,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

量变质变方法。创造型人才在知识、技能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爱迪生一生能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主要是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类推的方法。如飞机摹拟鸟的飞翔,摩天大厦摹拟人的骨骼等。这种方法要求丰富的联想力和较深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方法。应用较多的是相加的方法。如生物加进化论、铅笔加橡皮等。当然,科学的创新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但作为一种方法,其原理基本如此。

物理方法。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等。

化学方法。运用化学原理创造出新的化合物。如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巴斯德发明消毒法等。

4.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

善于观察,并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表达。

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

凡事喜欢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能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

能发现事物与现象间的逻辑联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是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

重视应用能力,开拓创新意识 篇6

关键词: 知识形成 巧用教材 探究性学习 自编检测 实践动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我国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教材里增加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正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列为重要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思考,就如何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初中数学华师大版教材的应用过程中谈谈自己的认识。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被提出、积累、提炼、概括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要从初中学生特定的心理世界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来源。

案例1:在教授在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9.1.3中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什么,而是把结论的思维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为此,可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分别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问题2:所作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问题3:如果从n边形的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把n边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

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问题4:如何求n边形的内角和呢?

通过上面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学生能很容易得到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下面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5:你能否将“某一个顶点”改成“多边形内部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问题6:将“多边形内部一点”改成“多边形的一边上任意一点”与多边形的各顶点连接的方法,你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观察、思考、积极思维,主动獲取了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探索能力。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和概念等都有一个“成形”的历史,我们要呈现那些被浓缩的数学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过程的磨砺,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好必要准备。

2.巧用“残缺题”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翻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材七年级,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简单概念的引入,还是问题的提出,规律的得出,提供的背景,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事情。

案例2:教材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两章的“实践与探索”部分,选用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代气息的例题、习题,而教材中的“残缺题”的出现更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残缺题”:课外活动时李老师到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要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要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

留下的“残缺题”你能帮李老师补齐吗?要求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好?哪一组补的问题更多?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要可以归纳以下类型:

类型1: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类型2:一人先做几天,再与另一人合作,再需几天完成?

类型3:两人先合作几天,然后一人有事离开。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4:一人先做一天,然后两人合作一天,再一人离开,由另一人接着完成,还需几天完成?

类型5:在前面的类型中,添加按劳取酬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而通过“残缺题”的添补与解答,使学生这种想获得成功的欲望得以实现,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通过“残缺题”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3.加强探究性学习

3.1数学定理、公式的探究性学习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公式都是古今中外的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定理、公式的教学是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最好范例。

如对定理的发现可采用“实验—归纳—猜想—证明”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案例3: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的长度分别为2cm,3cm,5cm,6cm,10cm五根小木棒,拿出来动手操作。要求任取三根小木棒将它们首尾顺次相接,接着设计出以下问题:

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都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问题2:有几组可以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不能拼成三角形?

问题3:请你猜想,在什么情况下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4:你能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的猜想吗?

问题5:你能否利用学过的线段的基本性质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吗?

3.2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由于对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一道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的多解与多变,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案例4:§6.3实践与探索中的问题3: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一半路程时,小张向司机询问到达火车站的时间。司机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到达火车站时火车正好开出。根据司机的建议,小张和父亲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方法1: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x千米,由于实际乘车时间比原计划乘公共汽车提前15分钟,可列方程为:

■-(■+■)=■

方法2:设实际上乘公共汽车行驶了x千米,则乘出租车行驶了x千米,从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2x千米,可列方程为:

■-■=■

方法3:设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60(■-■)

方法4:设小张家到火车站是x千米,乘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用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x=30y■+■=y-■

方法5:设小张从家到火车站先乘公共汽车x小时,再乘出租车y小时,可列方程组为:

30x=60y30x+60y=30(x+y+■)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感受,并以此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适时安排学生自编检测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靠单纯地模仿与记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案例5:第六章“§6.2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例6是这样的: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g、45g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盘B内,才能使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假设应从盘A拿出盐xg放到盘B内,则根据题意学生能很容易得到方程为51-x=45+x。在学生完全理解此题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要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编制一道实际问题,使所得的方程是51-x=45+x。从来都是老师给定题目让学生解答,现在反过来让学生自己编题,不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引发学生的好胜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因此他们思想高度集中,稍做思考就能以学习用品、压岁钱、劳力调配等编制出实际问题。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开拓了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观察、操作、想象等探索过程。教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与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结论,甚至将所要求掌握的结论在教材中留下空白,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来说,光凭想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案例6: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要学生通过想象判断平面展开图形是哪种几何体的展开图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有的同学无法凭空想象,只有通過动手实验才能弥补不足。

案例7:§13.3“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有较多的推理和认证,现在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内容的处理方式,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折纸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克服思维定势,激励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轻轻松松地学到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磐主编.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篇7

一、演变教材, 拓展思维

课本教材是我们进行授课的重要依据。但是在进行教学时, 我们不能“因教材而教材”。在教学中, 基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思考, 我们教师有必要针对教材例题进行一些拓展和延伸, 使得教材更具有灵活性, 范围更广。而且还可起到“举一反三, 解一题知一类”的作用, 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的应用题。

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根据课本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由此发散开来, 不但应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自己的了解, 同时还应当使他们对数学学科以及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进而懂得数学, 了解数学, 并对数学充满探索的渴望。

二、开展第二课堂, 培养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重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两者联系起来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同时又使得学生知识更加生活化, 拉近了学生和数学的距离。比如在学习“统计初步”后, 我们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调查情况, 收集数据, 进行整理、分析, 进而得出结论。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活动, 同时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解决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进而提升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同时, 教师还可以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课本知识转变为第二课堂中的运用。并结合社会新闻、经济等情况进行一些数学问题的编制, 这些实际“数学应用”例题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发挥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目前,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开放性题目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所谓开放性题目, 是指基于教材理论, 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并与实际生活、社会生产关系等相关联的题目。由于其较为新颖, 对学生来讲又充满挑战性, 因此这类题型逐渐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模范题型。

同时, 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的知识点可以扩散到很多学科, 因此, 进行数学综合性教育还应当着重使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 通过数学知识的启示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求教师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 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拓展思路,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 由于学生个体间总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 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所不同, 作为教师应当有选择性地保护他们的差异和变化, 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我个性。保护了他们的个性也就是保护了他们的创造性, 保护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品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质疑, 鼓励他们对待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鼓励、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掘, 使他们拥有一种数学家的探索精神。

简而言之, 作为一门科学学科, 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 其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拥有数学学科素养, 能用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生产活动, 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对课本进行拓展, 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 又是数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能力、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 以及大胆创新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多总结, 还要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数学教学问题, 提出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同时,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阐述、分析了数学教师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主要从“教材演变、第二课堂建立、以生为本”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朱明德.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2 (1) .

[2]李金梅.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7) .

[3]傅前晓.数学教学的新理念——课程标准对近几年中考的影响[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3 (6) .

创新意识与有效课堂 篇8

一、独立钻研教材, 因材创新施教

“因材施教”的“材”不单指学生, 它也可以指教材。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备课处理教材时才会有自己的独创灵感, 因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农村学校条件缺乏, 若教师只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和一张嘴巴自主包讲包抄了整堂课、学生只是听众, 消极地接受知识, 处于被动地位, 课堂单调无味, 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就这么一手遮天想把几十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深人教学的课文内容中去, 往往是花费很大的力气, 效果不能如愿。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从以往搬教参变为重在独立钻研教材, 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教材《凡卡》一课教学中, 我根据课文用写信的方式叙述凡卡生活的悲惨遭遇;在信中插人乡下生活回忆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将凡卡的信连起来默读感知,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细致?抓住有关词句画一画, 圈一圈, 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让学生有了思考, 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我则着重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理解的那份情感去品读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用信中城市悲惨遭遇的内容与插人乡下生活回忆内容进行对比,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会, 激起学生对凡卡的同情。课后让学生想一想, 写一写, 如果凡卡能够回乡下和爷爷在一起生活, 凡卡的生活将怎么样?为什么?就这样通过对比性和质疑性的指导, 学生无意中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也培养了自己自学的能力, 成了学习过程的主人。因此, 教师要独立钻研教材, 因材创新施教, 就能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关注学生实际状况, 做到有效教学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9

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动机、创新潜力的前提,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

一.给学生以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如一次考试过后, 在班里公布成绩时, 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ХХ同学理应考得很好, 这次不行, 得好好找找原因。”后来, 这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没想到我在老师心目中是个好学生, 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果然, 以后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在前几名, 课上思维敏捷, 想法独特。

二.给学生以机会。学生要有充分的锻炼机会, 参与实践活动, 才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如检查对文言文的翻译, 可挑一个学生到台上模仿老师去译、去讲, 不清楚的地方可提问下面的同学。这样, 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又可培养同学们的模仿能力, 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给学生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记法。教师创造性的示范可引导学生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的想象更有目的、有意识、有创造。

如:关于“练”和“炼”的词很多, 熟练、精炼 (练) 、洗练 (炼) 、凝练 (炼) ”等等。怎样使“练”和“炼”不混淆, 不写错, 我给同学们找了个规律, 即 (1) 提着锤子锤断 (锻) 了加点的三个词跟“炼”组合; (2) 跟“练”组合的记住“简练”即可 (其余的都是大家极熟的, 不会错) ; (3) 剩下的跟“练”和“炼”组合都可。

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敢于异想天开, 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质疑问难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联想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想象力, 教学实践中,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经常性发散思维训练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及标新立异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如:前面提到的如何巧记“炼”与“练”, 如何巧判动词后的名词是否为宾语。再如, 有些同学对于部分实词的词性的辨别有些困难, 尤其是形容词, 光凭定义去判别有时辨不准。有一次讲词性练习, 我就引导学生找些例子, 看修饰形容词的都是什么词。然后让大家讨论, 得出一个易记易懂的规律。后来一个同学兴奋地主动站起来给我说:“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形容词一般情况下, 前面都能加‘很’, 能加‘很’的一般就是形容词。”可见, 只要有锻炼的机会, 每个学生的思想都会闪出智慧的火花。

现在的高中课本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曲及散文鉴赏这一类的文章, 发散思维尤为重要。如讲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 有的同学就能在脑子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寒秋湘江图:毛泽东站在橘子洲,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上看“鹰击长空”, 下看“鱼翔浅底”。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 同学们的思维想象可进一步地扩展:毛泽东看到这样的大好河山, 表情如何?是眉开眼笑, 还是双眉紧蹙?他在想什么?如果是我们, 会不会想这些?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想象, 同学们就能体会出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及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求异思维的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 创新教育就要求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向权威向老师说“不”,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故都的秋》一课,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 教师可让同学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为何题为‘故都的秋’, 而不为‘北平的秋’, 不一样吗?”这就是求异思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者的比较, 考虑“故”的含义, 可知用“故都”旨在表达作者的眷恋之情。又如《陈情表》一课, 作者想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陈亲情苦情忠情, 但无论哪种情, 都没直陈, 而是陈情于事。为让同学们了解这一特点, 可引导同学们讨论:“假如你是李密, 你会怎样说?”部分同学会直接乞求晋武帝。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说法, 得出结论。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 篇10

一、在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严格要求自己,纠正“师道尊言”的倾向。“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池”。热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鼓励学生勤学多问,保护他们的好奇心,解除他们对错误的恐惧心理,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尊重他们的创造行为。那种习惯于包办代替,课堂上一切按教案、教参实施“满堂灌”,不容学生有质疑问难和思考余地,对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不理不问,情急之时还要横加训斥……在如此呆板陈旧的课堂上,怎能迸发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做到使教学手段丰富、新颖,有独创性,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意识的熏陶,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时,让学生配上音乐朗读,更能让学生感受杨科的悲惨命运,那么,学生读起来就更有所感受了。这样做可谓别出心裁,手段新颖富有独创性,学生们兴致非常高,思维的阀门一下子被打开,各抒已见,课堂上气氛活跃,最为关键的是学生较快地进入情境之中,很快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富有创新意识的灵活的教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在积极鼓励引导下唤醒创新意识

鼓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它是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成功的经历,就能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从而消除对创造“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如学习拼音是为了用于实践。为了让学生构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我在教完全部拼音之后,鼓励学生阅读注音读物,提高拼读能力,让学生领会拼音的实际功用,同时丰富课外知识。每天用拼音在黑板前写课程表,写一两句话的日记,再加上逐渐开始学习的汉字,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表达出来了。当他们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就会高兴地写道:“今天老师biao yang了我,shuo我上课时hui da问ti的sheng yin大,jiang li了我一duo小红花。”当他们遇上伤心事儿会写道:“我和小ming chao jia了,yin wei ta shuo我xie de zi不ru ta,我一ding好好lian xi chao guo ta。”孩子对此兴趣很大,乐于完成这个任务。可见,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都能唤醒学生沉睡己久的意识和潜能,都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尽致。

四、在语文活动课中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是以学生的自我活动、全员活动为主的活动,应彻底摒弃“满堂罐”的教学方式,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作出符合自己心愿的选择。因此,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语文活动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在现实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例如学了《美丽的公鸡》这种类型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想像,任意发挥,自由表演,对参加的学生,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很容易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五、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的关键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变以往“要我问”为“我要问”。如我教二年级学生口语训练《压岁钱怎么用》时,一位学生说:“除夕之夜,爸爸、妈妈给我两百元压岁钱。我把有的钱用来交学费,有的钱买了学习用品,还有的钱捐助给边远山区的小孩子。”话音刚落,班长就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想对他提个问题,他只有两百元钱,交学费就用了两百多元,哪还有钱买学习用品和捐款呢?”我立即表扬了他认真倾听和勇于批判他人的精神。那位同学被他一问,也意识到刚才的话不符合实际,马上改了过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创新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造的新天地。

摘要:在创新教育背景下,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敢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更新教学思想, 革新教学方法, 敢于冲破种种羁绊, 走出种种误区, 以创新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4, 5.

[2]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平出版社, 2000, 3.

上一篇:融合意义下一篇:武夷山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