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策

2024-05-06

金融发展对策(精选十篇)

金融发展对策 篇1

必要性

金融机构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者面临着信贷紧缩压力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完全使用信贷资金,而在表外业务上也用得比较多。同时,物流金融对于探讨将来中小企业准入,和如何扶持中小企业方面,也是很有益处的。

首先,在银行方面有一个培育客户的要求。

银行希望在资产包上大、中、小型客户相互匹配。同时,银行也希望不同行业之间实现一种匹配,不仅仅做冶金,做房地产,也需要各种行业之间的匹配。另外,从流动性角度来讲,长中短期的也有一种匹配。所以银行从匹配角度上就有一种需求。新兴的股份制中小银行最近在产品线上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内,在资产业务方面,围绕着动产质押和物流金融方面的创新也比较多,这是因为这些业务不占用很多的表内资源,而占用较多的表外资源。另外,物流金融和其他的一些贷款比起来,风险可做到一个相对的可控。只有更好地关注物流监管的品种在市场的一个波动情况,才能控制好银行这方面的风险。

其次,从客户方面来讲,物流金融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门槛。

现在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要求很严,这也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像在福建、浙江两地,中小企业中的民间融资非常发达,但民间融资的成本比银行融资的成本至少高两到三个百分点,因为银行做动产质押,操作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交易成本也比较少。所以说用银行贷款对企业来讲,在现实情况下,如果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长期的积累使得自身拥有一个很好的银行信用记录,这也是一个无价之宝,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品牌效应。另外,无论是一个生产性企业,还是一个流通企业,通过动产质押或物流金融模式的运作,能够盘活已经死掉或流通性不强的一块资产,获得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既相对稳定的大额收入。无论是成品、半成品或者原料,放在仓库里都不产生任何价值,而通过银行采用物流金融模式的运作,将它们变现了有价物品,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运作模式

目前金融机构采取的模式基本上是先行选定监管单位(主要是一些大的物流企业)和他们进行合作。而金融机构内部需要对企业进行评估,采用的是相当于授信评估的方法,但实际上还不是授信,而是根据企业的监管能力来衡量他的内部控制力。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包括两种方式:第一,对物流企业的授信。物流企业可以代下游客户去采购,再给下游客户一种任何形式的变相投资。比如:下游客户上交部分保证金,20%或30%,物流企业就可以代客采购,按照“质押一清款—解货”的方式运作。有人直白地把这种情况作为是“二银行”。这种方式对物流企业来说,是输出了一种信用,也就是对中小企业输出了它自身的一种信用。还有一种,一般性的监管,银行给有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而物流企业则凭借它们在物流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监管经验,接受银行委托进行监管。银行定期核对账目或抽查现场即可。这种方式下,物流企业给被监管的融资客户提供了一种“信用+管理”的服务模式,这个方法目前也运用得较多。

未来银行和物流企业合作的模式应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完成治理型监管职能;物流+监管职能,这里的物流指的是狭义的物流,即运输和仓储;金融+物流+监管,金融包括反向担保、委托贷款、转授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交易+金融+物流+监管,门对门交货,交货的时候再付钱,整个物流环节的融资由物流企业来解决。同时物流企业能够借此扩充它的业务量,从而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低价拿到货物。

发展对策

目前金融机构实施物流金融进行融资的品种一般集中在三大类。第一类是钢材,钢材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第二类是有色金属;第三类是纸制品。而其他品种的授信相对较少。然而,客户对品种的需求是非常广泛的,所以很有必要打造包括银行和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客户之间三方面结合的一个平台,扩大可以采取物流金融方式进行融资的品种,进行融资从而更好地发展物流金融。

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同时应加强金融服务工具的开发,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具体运作中,伴随着资金、货物商品、单证仓单等的流动,关系到银行、物流企业、客户多方利益,因而在给各方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等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参与各方如何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是物流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物流企业与银行应信息共享、充分合作,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

物流企业发挥其掌握客户及质押物第一手资料的优势,银行利用其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建立对客户的信用管理相关的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

其次,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规避产品市场风险。

要选取销售趋势好、市场占有率高、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并对其建立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机制,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市场风险。

第三,加强对客户资信质押货物的监管,完善内部操作管理规范,防范运营操作风险。

具体地说,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仓管信息化水平,并制订完善的办理质物人库、发货的风险控制方案,加强对质物的监管能力。

最后,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

因为物流金融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可能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将法律风险降低到最小。

针对我国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应积极进行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知识、电子商务、金融、贸易经济、信息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对物流从业人员,可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形成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在大学和学院设置物流管理、金融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

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策论文 篇2

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中国今天面临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加快融合,国际竞争加剧,国际分工重新定位;二是国内总供求关系根本扭转,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变化背景下,当前中国的经济已由总量问题转为结构问题,尤其是产业结构问题,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贯彻落实这一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新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新疆的金融发展背景

“2008年上半年新疆金融运行分析会”上资料显示,新疆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紧中求好、紧中求进”,全区金融业继续平稳运行,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贷款摆脱长期低速增长格局,增幅创51个月来新高,有力促进了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疆金融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存款增加较多,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2008年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73.4亿元,比年初增加263亿元,同比多增207.4亿元,增幅从年初的13.3%逐月攀升到1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1个百分点;二是各项贷款增速稳步回升,信贷结构继续优化。2008年以来,全区各金融机构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自治区经济金融实际相结合,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争取支持新疆发展的优惠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投入,信贷运行摆脱了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长期低位徘徊态势,贷款增速持续稳步回升。6月末,全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08.5亿

元,比年初增加127.1亿元,同比多增95.2亿元,增长14.9%,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增幅创下2004年3月以来新高,在全国各省区贷款增幅排名中居第14位。

二、金融发展背景下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对策

基于以上对新疆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分析,要借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东风,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加快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做到:“稳定一产,做大二产,调强三产”。

(一)适度发展第一产业,稳定基础地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重点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基础,使农业产业化具有规模和提高效益。

1、要正确处理好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产业结构。在完成棉花和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尽可能地降低自然灾害和棉花市场价格带来的风险。

2、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要继续抓好棉花和粮食生产。在坚持棉花战略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按“高产区进,中产区调,低产区退”的原则,向高产优质高效区集中,努力提高品质和单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粮食生产要在坚持自给有余的前提下,调整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粮食转化力度。

3、特色农业发展要形成鲜明的区域特点。如香梨、甜瓜、葡萄等名、特、优产品,要通过市场开拓,拓宽加工环节,提高附加值,奠定产业化发展基础。

4、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把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摆在突出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同时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奠定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综合化配套服务基础。此外,还应以种植业为根本,实现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加快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新疆第二产业要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实施以下调整战略:

1、以科技为依托,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要以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通过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取得突破。国有资本要从小企业中退出,继续通过合资、转让、租赁等形式,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提高工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抓好工业项目建设,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一三产业发展。

4、加强对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的扶持力度。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市场发展。新疆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应突出高效性、集约性、服务性、先进性,重点应抓好以下内容:

1、优先发展各种产业服务业。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代理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新疆各种产业服务业发展。

2、大力发展通信和信息服务业。我国通信业近几年来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充分反映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潜力。这类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对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

3、开拓推动特色旅游业。充分利用新疆的各种地貌形态、湖光山色、草原风光、沙漠戈壁景观以及众多的历史古迹,独特的民风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大众旅游、考察旅游、观光旅游、购物旅游、度假旅游等。要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景区功能和设施,进一步提高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让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4、扶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这两类服务业的需求在快速增长,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这类行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5、加强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这些年小城镇的发展,使这类行业发展迅速,比重在不断上升,其对社会其他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明显,而且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因而必须推动这类行业高效发展。

6、加快咨询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展政策研究咨询、科技咨询、法律咨询、资产评估业等咨询服务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区域的开发、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在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能否处于有利位置都十分重要。利用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向高效、精准、绿色转化,创出特色品牌,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大能源转化力度,发展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和深加工,促进资源型经济向资源加工型经济过渡。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劳动力向高效产业部门转移,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提高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信息流通能力,完善政府监管及社会保障体制,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在宏观金融发展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主导产业群,使区域经济向着区域内部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整体综合实力,提高抵御外界风险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方向发展。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促使产业结构跨阶段发展,保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新区域发展对策应对金融危机 篇3

中国区域发展如何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从目前形势看,需迅速制定有效措施。从目前危机发展的态势看,这场危机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化解,中国的应对措施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立足长远,准备打好持久战。

制定不同的区域对策

我国区域经济从宏观地理上划分,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即,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由于历史、文化、地理、区位等复杂原因,四大板块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6.5%,而经济总量却占全国的55.3%;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别占全国的27.2%、27.9%、8.4%,但经济总量却分别只占全国的18.9%、17.4%、8.5%。其中以东北地区2003—2006年四年为例,这4年东北三省的GDP总量与广东一个省相比,只分别占80.3%、77.1%、76.6%和58.3%;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已经形成支撑我国经济的主要板块,这一地区人口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7.8%,但经济总量却占到全国的46.5%。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导致了各个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主要是各种制造业、加工业发达,对出口依存度高,有些地区工业对外依存度达到65%以上,有的骨干企业、大型企业、东部百强县的企业,对外依存度超过了80%以上。当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危机冲击波首先对东部地区构成了威胁。国外需求市场萎缩,导致企业出口大幅下滑,一大批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支撑和劳力支撑,东部地区经济出现下滑,直接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输出,以及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物流。这是市场传导机制产生的严重后果。

面对这一严酷的市场现实,四大板块地区要想摆脱各自的困境,必须根据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采取不同的突围办法。作为东部地区,首先要从过去国外区域市场单一的困境中跳出来,东部地区的产品,过去出口主要是面向美国、日本、欧盟地区,而非洲地区、东欧地区,一些太平洋,印度洋的小国、穷国,岛国,市场的占有率都很低。中东地区、东盟地区、我们周边的邻国,虽然中国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但市场不稳定、不巩固。而这些地区的市场潜力很大,有待我们的深入开发。扩大开发这些潜在的市场,解决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一是政府引导支持;二是发挥行业民间组织作用;三是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精神。政府引导支持,应该在政策、主权资本、货币资本投入上、信息提供上加以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积极开拓海外新的区域市场;发挥行业民间组织作用,这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开发国际市场,政府引导,支持作用,不可替代。但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遇到的各种信息、法律、结算、信用、产品质量、价格等问题,是政府管不了、不便管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行业民间组织介入,以行业民间组织的有效服务,维护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目前的行业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职能、管理素质,严重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致使行业民间组织作用发挥有限。解决的办法,必须对行业民间组织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要改变行业民间组织官办、半官办和老人办的现状。通过制度创新,使各种行业民间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壮大行业民间组织队伍,实行对企业的有效服务,使大批企业走出海外,稳健地占领海外新的市场;发挥企业创新精神,这是根本大计。从多年的实践看,南方的温州地区、最早沿海开放的地区、特区地区的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创新精神比较好,他们敢于闯荡世界各个角落的市场,体现了中国代表性的精神。但是,这部分力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海外市场占有难达到规模效应,而且市场占有不稳固。这一问题,除了各种民营中小企业壮大自身力量,巩固现有国际市场外,我们大批的国有企业、规模性企业、垄断性企业,一定要从传统的经营思路中转变过来,要重新进行海外区域市场布局的规划,要重新进行新区域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通过这样的创新转变,会使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我们不要盲目坐等金融危机的化解和传统区域市场的复苏,不要忘记古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的教诲。我们要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市场,从危机中寻找新的商机,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改变这一格局,东部地区才有可能在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区域四大板块中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5%,这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市场。但是,目前受其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是大量农村劳力输出受阻,农民现金收入难提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较缓慢,这是扩大内需的主要障碍。应对这一严酷的现实,必须采取三种有效措施,才能见成效。

第一, 政府投资拉动,必须注重农村和农业两个重点。

现在国家决定拿出4万亿资金进行投资,从投资规模上看,是空前的。但是,通过我们近半年的跟踪研究,现在有很多值得担心的地方。衡量有效的投资、科学的投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科学、合理。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投资非常必要,但一定要以投资促进生产为基础,失去这一基础,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中、西部地区,是农、林、牧主要产区,资源性地区,投资重在提高农、林、牧资源开发的基础实施建设,以便提高农林牧产业的生产力。近几年,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年失修,种田主要靠老弱病残和妇女劳力进行,粮食单产偏低,科学种田水平低。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可以利用当前投资资金优势和劳力优势,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稳产、高产田,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根据农业专家测算,现在农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如果能跟上去,加上科学种田水平提高,现有种粮面积即使减掉三分之一,粮食总产也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如果将退粮三分之一的土地用于多种经营生产,会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如果8亿农民每人每年增加1000元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消费,中國扩大内需就可以上规模,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能降到最低点。现在我们担心的是,一些地区把国家的投资变相用于城市建设,盲目上一些重复的大工业、大项目和房地产项目,这种投资将会带来极大的浪费。我国是农业基础的大国,城市化要靠农业现代化推进才有成效,投资如果不能以农村为重点,农民富不起来,扩大内需就难成气候。中西部地区内需市场拉不动,东部地区的产品就无国内市场,这是值得警惕的。因此,国家投资4万亿元,一定要很好规划,突出农村农业为重点、中西部地区重点,一定要防止全国大投资、全国上大项目的投资风。

第二、区域性投资一定要突出特色产业。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被冲垮的一些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和无特色产业的企业。凡是有特色的产业,在这次危机中不但没有什么影响,反而得到了大发展的机遇。特色产业具有品牌的竞争力,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把优势做大做强,就能在危机中化险为夷。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江苏产品虽然出口依存度较高,但发挥科技、人才的优势,在高新技术产品上有突破,全省经济增速仍达到10%以上。内蒙古、河南、山西都是能源资源大省,但发展悬殊很大。内蒙古由于发挥煤优势,通过煤发电转化,经济增速达到了15%。而河南、山西煤优势转化不及内蒙古,河南增速只有6.6%,山西则为负增长。

因此,在今后应对金融危机几年内,各地区的投资一定要因地而异,因势利导,千万不能产业趋同化,更不能把有限的资金投资到追风项目上去。现在一些地区发展言必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其实,这两个地区与全国区域经济相比,没有可比性和代表性,对于全国广大的区域经济来说,一定要立足当地实际,走适合当地县情、市情的发展道路。趋同化的发展思路,趋同化的投资项目,是没有竞争力、生命力的,这是区域发展、区域投资的大忌。

抓好区域战略规划协调

由于中国区域四大板块发展的不平衡矛盾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期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这次金融危机暴露的问题,充分证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御能力,加强区域战略规划相当重要,相当紧迫。

区域发展是一种广义概念,有行政区划概念、地理概念、人文概念等,从区域规模上分,还有大小之分,资源特色和资源规模之分。我国除了台湾外,有3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区,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各类型经济区结构非常复杂,区域相互依存情况也不尽相同。针对金融危机对不同区域影响的差异分析,我国要想提高区域综合抗御能力,必须打破区域分割的格局,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整体优势。这样才能形成中国的综合活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进展,除了全国性区域四大板块外,各地根据资源、地理、文化等生产要素。纷纷提出了各种区域概念和各种区域联盟的构建规划。这种形势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区域竞争的利益驱动,一些地区的发展规划多以行政区域规划代替经济区域规划,其发展的视角局限在县域、市域狭窄范围内。这样的规划,缺乏市场的竞争力,缺乏经济区域的互补性,带来资源配置的失衡。还有的一些地区,认不清自己在区域内的首位度地位,盲目强调自己在一定区域内的重要性,争当“中心”角色。结果,区域联盟有名无实。

改变这一状况,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要坚持全国区域功能区战略规划的实施。地方应该从大局上,服从全国功能区规划的落实,不能各行其是,破坏全国一盘棋格局。二是各类经济区域要形成统一的、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联盟机制。通过区域合作联盟机制,制定区域合作战略规划。通过共同认可的战略规划,实行一定区域内的政策协调、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科学分工,市场的有序竞争。一旦形成这一格局,区域经济的特色优势、规模优势、产业群、产业带优势,就能显露出来。具备这一优势,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就会减弱。

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在全国比较领先,全省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板块,形成了紧密性的区域合作联盟机制。苏南以产业领先、科技领先、市场领先的优势,向苏中、苏北辐射,苏中、苏北依靠土地、劳力优势,主动与苏南对接,实行差别化分工和差别化发展战略,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苏中地区迅速崛起,苏北地区与苏南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发展速度超过了全省的平均速度。这次金融危机对苏北、苏中地区影响,比预想的好,其原因是,苏北、苏中后起的产业群、产业带,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而且产业有区域特色,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江苏区域发展的经验,值得全国借鉴,尤其在今后金融危机可能继续蔓延的情况下,各地区域发展应该尽快修改完善新的战略规划,没有新的战略,没有创新的思维,很难在金融危机中打胜仗。

区域招商引资战略作重大调整

区域发展、区域竞争,离不开外力的介入和支持。多年来,各地区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的主要战略来抓,这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前几年,各地靠政策、资源优势吸引外部力量投资,成效比较明显。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主要表现是,政策优势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地方政策优势空间缩小。资源优势由于国际大市场变化,环保力度加大,有些资源失去了竞争力,有些资源开发受到了限制。另外,有些外部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失去扩张能力,招商引资资源缺失,在这种新形势面前,区域招商引资战略,必经随之调整。

第一,将随意性招商调整为选择性招商。过去有些地方招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即通常所说的“拾到篮里都是菜”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在地区发展初期是可行的,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考验,过去有些招商项目缺乏竞争力,无发展后劲。现在面对金融危机,各地一定要有规划、有目的的选择一些优质项目、特色项目,进行定向投资、定向招商,依靠好项目去吸引投资商。

第二,将靠硬条件招商思路,调整为靠优越的软环境策略招商。过去一些地方对外招商主要靠税收、政策优惠、低地价、特有资源等硬条件吸引招商。现在这一优势已经失去了优势,现在投资商到外地投资,除了考虑项目可靠、可行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注重地方的投资软环境。投资软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诚信度、政府服务的办事效率,地方政风、民风的文明程度、招商引资服务的配套措施等等。如果一个地方的投资软环境不理想,即使投资项目好,也会使投资商望而却步,不敢轻易下决心投资。因此,各地要想吸引更多的投资商,一定要把打造地方投资软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来实施。要建立健全软环境建设的机构和机制,构建软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这样,区域招商引资一定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4

“三农”问题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 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三农”问题的解决, 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保持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关注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 这在目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的分析, 阐述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 农村金融边缘化。

在农村正规的金融体系中, 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涉及到农业。中国农业银行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但是随着1996年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 秉着“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 大部分的农业银行贷款投入到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和乡镇企业, 实际业务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 其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到农户, 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改革市场的不断深入, 其支农作用十分有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面向农户的贷款种类单一、贷款金额较低、贷款期限短, 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资金的需求。只有农村信用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机构, 是农村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农民和农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产权结构不明晰等因素, 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目前, 农业新增贷款80%以上来自农村信用社, 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 民间借贷普遍, 但没有获得合法地位。

民间借贷一般发生在亲戚、熟人、朋友和邻里之间, 相互比较了解, 手续简便快捷, 无需抵押担保手续, 最多是一张借条, 有时仅仅是口头约定而已。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解决农民个人、乡镇企业生产和其他资金急需, 弥补金融机构的信贷不足, 加速社会资金流动和利用, 起到了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 也对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1) 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分散的金融活动,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 多属私人交易行为, 常会使农民面临一系列的风险, 如引发债务纠纷, 甚至有的民间借贷用于赌博、吸毒等严重违法活动, 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和危害社会稳定; (2) 民间借贷利率较高, 许多企业或个体户从民间所借资金利率水平一般都很高, 比银行同期利率高2~3倍, 大大加重了个人和企业负担; (3) 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民间金融是在体制之外和政府监管之外进行的, 具有分散性、自发性和趋利性的特点, 因而其融资活动可能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相抵触; (4) 民间金融活动的频繁性、隐蔽性及其“体外循环性”的特点增加了中央银行对一定时期社会信用和社会资金总量统计与预算的难度, 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 农村金融风险加剧

1、资本充足率过低, 流动性风险过大。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为了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要求金融机构达到一定的资本充足率, 中国人民银行也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提出了必须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是, 农村金融机构在长期的资产扩张过程中,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资本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资产扩张的步伐, 导致资本充足率节节下滑, 由于资本充足率过低, 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2、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与日俱增。

近几年来, 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都出现了下降趋势, 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流动性方面。活期存款的比重 (农业银行) 从2006年的26.89%增加到2008年的43.52%, 而同期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从55.75%上升为64.30%, 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与资金运用的长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 (2) 安全性方面。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不良贷款额数字惊人; (3) 盈利性方面。农业银行2009年净利息收益率仅为3.03%, 收益率过低也说明金融机构的长期风险有所增加。

3、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考察金融机构风险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情况表 (2008年) 显示,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中, 80%以上的利润来自贷款提供的利息贡献。在资产结构如此单一的情况下, 贷款质量成为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不良贷款成为困扰农村金融机构的首要问题。农业发展银行自成立以来, 在支持农业、从紧农产品流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 也背上不良贷款的包袱。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不良贷款额触目惊心。

三、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建议

(一)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按照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加快改革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措施有: (1) 对于中国农业银行, 可以把支持的重点转移到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涉农企业上来, 积极支持乡镇优质企业二次创业, 做好与农村信用社的交叉定位, 同时继续代理部分政策性支农业务, 国家应当在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和补贴; (2) 对于农业发展银行, 中央应适当放宽其职能范围, 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纳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范围。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 扩大业务范围。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结构, 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 (3) 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 要加快其改革, 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改革力度, 实现农村信用社利率的市场化;加快其产权改革, 按“农民入股, 由入股社员管理, 主要为入股农民服务”的要求, 体现合作制的特性;同时在清产合资的基础上, 解决农村信用社因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呆坏账, 国家可以给农信社的贷款提供更多政策优惠; (4) 对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应大力开发贷款种类, 适当增加贷款金额和延长贷款期限; (5) 探索建立地域性开发银行和中小企业促进银行, 如日本就有专门的冲绳振兴开发公库为冲绳地区的开发提供长期资金。

(二) 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 发展其对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政府应该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性, 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化, 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 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抑制农村高利贷, 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民间金融不仅能够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而且能打破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 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 改进服务质量, 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民间金融的存在相当程度上也克服了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节约搜集信息和相关监督成本, 增加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政府部门应该为其提供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 确立公正有效的竞争规则和市场约束机制, 并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和发展空间。 (1) 适当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为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金融竞争环境, 让其能够在“公平、公正”的舞台上与正规金融机构平等竞争; (2) 分步骤、有条件地允许农村金融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展开业务; (3) 给予民间金融组织税收上的优惠, 减少在资金融通, 利率市场化方面的限制; (4) 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 加强对民间金融活动的监管。

(三) 加强金融监管,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预警与评价体系。

(1) 建立网络, 在联手制裁上求突破。对过去欠贷单位、企业和个体私营的贷户, 杜绝对其发放新贷款, 严禁跨区域发放贷款; (2) 推行“贷款证”放贷, 加大支农力度, 在创建“信用村”上寻突破, 通过创建“信用村”活动, 促进农户信用意识增强, 积极归还欠贷, 同时按规定发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扩大支农贷款, 分散贷款风险; (3) 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制度。要制定并实施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内部风险制度, 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化、系统化和动态化。加强对新增不良贷款、大额贷款和关联贷款的检测; (4) 按照综合评级结果, 分类处置、重点监控。建立风险动态跟踪体系, 针对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 帮助其提高风险识别、量化和管理能力。加强窗口指导, 及时有效地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识别和处置风险。

四、结束语

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 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因此, 农村金融改革应当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 根据当地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 以便民、利民为着眼点, 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组织, 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珊.农村金融体系中信用社和合作金融应有各自的空间[J].财政研究, 2006.2.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 2006.4.

金融发展对策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业 监管与规范 发展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梳理

业内目前来说还没有对互联网金融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诸多学者对此还有一定争议,但从主流视角来说,一般将互联网金融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一切金融业态行为,主要包括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线上服务,以及各大互联网在线服务机构(如:支付宝等)向客户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的金融服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业态行为,具体包括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

二、业务范围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范围集中于小额的、分散的金融需求领域,并在这一领域内异常活跃,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却不能在这一领域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恰好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以P2P网络信贷平台来说,P2P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双方通过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将资金借贷需求进行匹配,资金需求方可以通过平台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出借的人群,或者帮助中小投资者们通过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实现在一定收益下分散风险的目的,也帮助投资者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选择有利的收益。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借款人得以较低的利率筹得使用资金,给贷款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财方式,满足了部分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则难以如此,由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中介作用,所以就难以形成借贷双方的信息顺利流通,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银行的投资理财门槛相对较高,对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来说,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少之又少。

三、业务规模的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而且业务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传统金融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就以第三方支付来说,截至2013年8月,在獲得许可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的有97家。2013年,支付机构共处理了互联网支付业务153多亿笔,金额总计达到9万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日渐庞大,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反观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虽然其资产规模在145万多亿左右(从目前各传统金融机构所公布的数据来看),资产规模远比互联网金融庞大,但其盈利能力却令人担忧。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显示,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ROE)已经连续两年有所下降。2013年,主要商业银行的ROE为20.05%,比上年度下降了0.67个百分点。主要商业银行实现净营业收入2.8万亿元,增长11.32%。在利润来源上,净利息收入仍然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所上升。

四、风险防范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所面临的风险有其共同点,也有其各自的特色。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主要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六种,一是流动性风险,二是利率风险,三是信贷风险,四是投资风险,五是汇率风险,六是资本风险。互联网金融就其本质而言,它本身就是一种金融活动,只不过它是传统金融活动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其面临的风险也包括传统金融所面临的风险。但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面临着其自身特有的风险,即现代互联网技术安全性风险、业务操作与管理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

传统金融业的风险防范一般是通过加强风险的内部控制来实现对风险的防范。互联网金融因其自身风险特性的不同,所以其风险防范也有其自身的特色。一是在应对现代互联网技术安全性风险方面,互联网金融应从提升技术设备软硬件、加强密钥管理和日常信息备份管理、应对黑客或病毒攻击时的预警方案以及定期的系统漏洞检查和必要的黑客攻击防范演习等方面着手;二是在应对业务操作与管理风险方面,互联网金融往往是通过加强业务人员职业素质培训和规范日常操作以及操作权限的管理。三是在应对法律风险方面,应尽快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体系。四是在应对政策风险方面,应该主动参与到政府的相关决策中去,建言献策,同时加强行业自律。

五、监管与规范的分析

在监管方面,传统金融业所面临的监管较为严格,有着较为完备的监管法律体系,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还有较为规范的行业自律协会,而且还有世界范围内的监管准则(即巴塞尔协议),业务及行业发展较为规范。而互联网金融则有所不同,不仅监管的法律体系目前还没有成形,而且还缺乏应有的监管主体和行业自律协会,监管制度比较混乱,这不仅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尽管当前业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诸多争议,更有甚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应介入过多的监管,但笔者认为既然互联网金融是一种风险经营活动,就应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管,至于是否要以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以一而贯之,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对其监管搞“一刀切”的形式,往往只会事与愿违,而应分清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类别,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加以借鉴,制定出适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政策,并分派给相关的监管机构,强化监管的主体和责任,同时由业内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相关的行业自律协会,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而且相关立法机构应尽快出台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具有互联网金融自身特色的监管制度。

六、当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曾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有利于普惠式金融的发展,具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应该予以支持。因此笔者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必将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亮点,互联网金融也是传统金融业转型的方向。但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发展问题,以下笔者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由于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建设,不仅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客观要求。对于其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参与者的广泛性,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处于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应予以适当的法律倾斜。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要依法及时处理,维护公众合法权益。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体系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其监管必然涉及多个监管机构或部门,此时各个监管机构或部门的信息共享、协调合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应尽可能地发挥其行业自律用,正确处理好自律管理与政府监管的关系,将业内从业资格管理等行业自律管理与政府的市场准入管理和监督管理等有效的统一起来。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一行三会”等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日常监督,对宏微观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互联网金融行为应及时处理,尽可能地消除风险。对互联网信贷业务应逐步探索出一套风险准备、交易监测、交易限额等风险管理机制,对业内违规行为及时预警。

参考文献

[1]戴荔.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对决还是共生[J].金融研究.2013(8).

[2]胡小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影响[J].金融会计,2014年第4期.

[3]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11.

农村金融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篇6

理论上, 农村金融服务归根到底是一定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及其相应制度背景下, 各自主体在特定的交易环境中的“交易”结果;交易主体及其行为动机、约束条件和行为变化, 交易活动的规模、特征以及交易的外部环境条件, 都对其造成影响。因此, 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交易的供需主体来表现。

1.1 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层次

从贷款主体、贷款用途和贷款期限等方面对农村金融需求进行区分, 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只要有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镇企业。

普通农户的信贷需求主要为生产型需求和消费型需求。前者生产经营规模不大,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 贷款周期与生产周期不匹配;后者主要为教育、医疗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 由于这种需求没有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过程, 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 所期望的还款期限较长, 因而, 金融机构很少发放这种贷款。

种养大户的生产经营规模一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一领域贷款难的问题最为突出, 这种信贷需求一般资金规模较大, 并且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品。但实际上, 这种主体通常有较强的经营能力, 规模经营也有一定的收益保障, 具备还款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则更为广泛, 包括了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因而它的资金需求除了社员的资金需求, 还有合作社自身生产运营的资金需求。

乡镇企业的信贷需求主要集中了种养大户和农民生产合作社的特点。成熟型的乡镇企业由于收益稳定, 因而贷款的风险较小, 但是成长型的乡镇企业则需要很大的资金来进行前期投入, 生产的回报率难以估计, 因此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服务。

1.2 中国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

由于国家对于农村金融的重视,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不断改善, 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大幅增加, 从2007年以来, 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2009年同比增长率达到32.3%, 近几年虽然稍有下降, 但均为20%以上。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7月,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 着力满足符合“三农”时机特点的金融服务需求, 建立专项监测报告制度, 还逐步开办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 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等。

另外, 涉农的金融主体也不断增加, 农村金融服务逐渐形成了农村传统正规金融服务、非正规金融服务和新兴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位一体”的格局。

2 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十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但是, 农村金融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种金融抑制不仅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也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 中国农村金融资源不断外流。

农村金融资源缺乏一方面受自身条件所限, 另一方面, 则来自于农村资金的外流, 这种外流体现在财政和金融两个渠道。在财政上, 农村资金的净流出额超过了财政农业的支出额。金融渠道, 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差额就可以体现外流的情况。

2.2 中国农村金融资源开发不充分、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对于一个金融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包括信贷、证券和保险等等全方位的, 但是目前中国农业金融资源的开发大多局限于资金信贷, 证券和保险较少涉及, 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2.3 中国农村金融的抗风险能力弱, 缺乏监管制度。

农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农村金融具有很大风险, 但是农村金融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这些风险。在我国农村也存在大量处于国家监管体制之外的非正式金融机构, 虽然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但是容易产生经济纠纷,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2.4 农村金融发展理念落后。

大多数金融机构存在农村金融“收益低、风险大”的固有观念, 国家也只是试图采用政策补贴的方式来弥补农村金融的缺失, 但实际上, 农村金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产生新型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还不够, 忽视了更新农村信贷方式和制度的创新。

3 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瓶颈的对策

3.1 营造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

构建合理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 通过再贴现率、利率以及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手段, 引导金融资源注入农村, 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法律体系, 加强风险控制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向结合, 减少农业信贷的风险。

3.2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许多发达国家, 都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保持了很好的平衡。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同于小农经济的小规模需求, 其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 使得中长期的信贷更为重要, 这时就需要更多的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不仅借助于央行贷款, 也需要加强财政拨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

3.3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推广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 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推动信贷抵押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探索发行不同的农业保险险种, 各种涉农贷款资产支持债券和一些农产品的期货交易,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资金渠道。通过互联网实现农村金融咨询和金融产品、理财业务的交易。着重发展适应农村产业化的金融产品, 针对延长的产业链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

摘要:中国的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人口占有绝对的比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经济差距较大等问题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异常艰难。随着我国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 我国农业不仅需要实现物质技术条件的现代化, 也需要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这种技术设备的更新、专业合作社和延长产业链的产业化发展等等都需要我国农村金融的支持, 通过农村金融的完善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 最终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

金融发展对策 篇7

1. 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农村金融要发展, 其资金来源只能是农村的剩余资金。将农村的剩余资金进行吸收, 这样可以使农民的剩余资金得到出路, 保证资金安全, 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些吸收的资金进行集中后, 可以对需要资金的农民和需要资金的项目进行放贷, 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些吸收的资金不能用到农村以外的地方去, 即不能使得农村本来就缺乏的资金外流, 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农村资金的强烈需求。

2. 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经济得到不断的增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资金经过累积达到较高规模, 但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也需要资金的融通和贷款的扩大, 这对金融的发展产生了需求, 这其中包括各类的借款、贷款等需求, 这些都必须有农村的资金来补充才能满足需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也客观上需要农村金融的发展, 用金融的力量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二、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地重视, 不断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要使农村发展获得庞大的资金, 用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 就需要引入金融的方式, 对农村的金融进行大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就目前而言, 农村资金的供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资金的供给量跟不上资金的需求量, 发展农村金融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事情。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情况的制约, 农村金融体系尚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外流严重;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金融服务与创新滞后;农村的金融类管控措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 由此使得金融的发展无法适应金融资金的需求现状。因此, 加快发展农村金融,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是当务之急。

三、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扩大农村金融规模, 合理规划区域布局

就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 必须通过政府的扶植和指导, 设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 建立各类金融服务机构, 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建立金融机构, 满足农村的金融发展需要,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布局, 促进金融机构的服务合理化, 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为了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 首先, 我们需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的质量, 为农村的存款、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使农民能够方便、迅速地取得所需要的贷款。第二, 需要提升农民的金融素质, 建立农民的信用意识, 使农民遵守国家规定, 进行合理的借贷和偿还, 如果条件成熟, 可以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对农民的信用记录进行评价, 从而促使农民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第三, 需要根据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 推动金融的体制创新, 推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项目, 如信用卡、电子化交易、综合化交易等, 同时, 要引导农民对全新的金融产品进行接触, 建立现代金融意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 加大农村资金投入, 杜绝农村资金外流

在金融网点得到普及、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的基础上, 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金融的创新服务。农村的资金需求具有自己的特点, 农业是农村资金的重要需求点, 对于农业来说, 农产品的生产和产出周期非常长, 投入市场前无法准确预估收益, 这样, 就需要长时间资金的借贷服务, 也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借贷的支撑。所以, 为了保证农村的资金需求, 必须杜绝农村资金向外流动, 使资金能够在农村地区实现流转, 使得农村资金充足, 农民不需要用太过昂贵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发展资金。

4.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

金融必须具备稳定的体系才能够健康发展, 金融的稳定离不开金融的监管, 只有通过监管, 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合规合法。在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 需要加大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 政府需要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也需要创新监管体系。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 必须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和金融服务规律进行研究, 按照农村金融的具体实际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服务。此外, 必须完善与农村金融监管有关的法律及外部环境。

四、结语

对农村经济而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农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农村金融持续而有效的支持。我国农村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还不能非常顺畅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在充分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的基础上, 农村经济会取得更加高效的发展, 农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更高的提升。

摘要:本文在阐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现实困境, 提出了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关系,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2]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3]冉光和, 张金鑫.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6) .

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对策探析 篇8

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是全球碳交易市场, 该市场由两个交易系统组成: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 即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 并在参与者间进行分配, 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另一种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 在这类交易下, 低于基准排放水平的项目或碳吸收项目, 在经过认证后可获得减排单位。受排放配额限制的国家或企业, 可以通过购买这种减排单位来调整其所面临的排放约束。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 碳金融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 碳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 碳交易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2005年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为100亿美元左右, 到2008年已达到1 260亿美元, 4年时间里增长超过10倍。世界银行日前发布2010年碳市场现状和趋势报告表明, 尽管2009年是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的一年, 全球碳市场仍然取得同比增长6%的增幅, 达到1 440亿美元。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 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 400亿欧元, 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超过石油市场, 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二) 碳交易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因此, 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 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目前全球主要的碳交易体系有欧盟排放权交易制 (ETS) 、英国的排放权交易制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以及澳洲新南威尔士交易体系 (NSW) , 全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

(三) 市场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

随着碳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 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开始参与到国际碳交易当中。除了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和提供者之外, 金融机构已成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 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纷纷涉足碳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市场的容量扩大, 流动性加强, 市场也愈发透明;而一个迈向成熟的市场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 且形式也更加多样。

二、新形势下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对策

对于我国来讲, 尽管我们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 但是碳金融的发展较为落后, 不仅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 而且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以及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因此, 我国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探索新形势下碳金融的发展对策, 在全球新的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显得极其重要。

(一) 在制度层面构建发展碳金融的激励机制。

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 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配套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支持低碳经济。在信贷导向方面, 为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提供利息补贴;在税收方面, 对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收入提供税收优惠;进一步出台鼓励支持政策, 开辟CDM项目在项目审批、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的绿色通道, 调动项目企业发展碳交易的积极性。

(二) 金融机构应调整授信结构, 扩大绿色信贷规模。

在我国, 90%的企业生产和项目的发展、新的项目的建设, 金融支持都是由银行的信贷来承担的, 因此银行的倾向性直接决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 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投入规模仍然有限。银行应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的新理念, 调整授信结构, 与国际合作开展绿色贷款业务, 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碳市场建设。在信贷客户的选择上, 逐渐由单纯的信用评级选择向信用评级选择与环保评价选择并重转变。同时, 针对绿色信贷缺乏抵押、担保品的情况, 金融机构可以在抵押品上创新, 对CDM项目可以采用排放权抵押贷款。

(三) 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目前, 我国已成立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多个地方能源环境交易机构, 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 只能形成区域性的碳交易市场。另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下, 并未承担《京都议定书》的强制性碳限额, 国内碳交易市场缺乏总量控制, 强制性不足。因为缺乏对国内碳减排量真正的市场需求, 碳市场容量很难发展。因此, 我国应逐步建立强制减排下的碳配额交易市场, 加强碳交易平台的建设, 培育碳交易市场体系, 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 强化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建立国内的技术标准和核证机构, 争取在碳交易市场中掌握主动权。

(四) 开展碳金融项目中介服务。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在我国, 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开发CDM项目涉及风险因素较多, 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CDM项目中蕴含着对金融中介服务巨大的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以及渠道优势, 协调项目发起人、国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 为国内减排企业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应鼓励民间机构和金融机构进入, 重视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 允许金融中介购买或者与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商业银行应积极与国外金融机构沟通合作, 加强金融机构对CDM项目开发的人才培育, 通过中介市场的发展, 增强我国CDM项目的议价能力。

(五) 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

海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篇9

金融和科技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农业要想上一个新的台阶, 必须依靠金融、科学技术的推动。当前, 与其他农村经济较发达省份相比, 海南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生产力水平较低, 总体经济效益也不高。这就需要金融部门在支持新农村过程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努力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 充分发挥金融杠秆作用, 以组织和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更快、更有效地投入到农村经济的建设中,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 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却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因此, 加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 解决其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一、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海南虽然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但农村人口约占60%, 有38%的GDP来自农业。中部地区作为海南最贫困及农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农民问题解决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全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近年来, 我国海南的农村金融业逐步恢复和发展, 对支持当地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但海南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制定措施加以改善。

(一) 金融支农主体缺位。

目前, 海南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但迄今为止, 上述三种金融的发育和建设都不甚理想。随着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这一体制对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效应日益凸现。截至2009年1月份, 海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只有包袱沉重面向农村的农村信用社, 省内非法人金融机构“垒大户”及资金外调, 加剧了海南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供求失衡。地方性金融体系中的农村信用社难以承担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现阶段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只有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邮政储蓄四家金融机构。因此, 在海南建立属于本土的银行金融机构尤为迫切。

(二) 农村信贷结构失衡。

当前涉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临时性资金不足和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短期资金融通, 但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投入不足, 农村水利工程、农田改造、道路建设等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几近空白, 基础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涉农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低。

(三)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单一, 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征, 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难以满足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在技术设备上, 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办公自动化程度低, 业务操作基本上还由手工完成, 费时、费力、精确度又不高, 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根本没有普及;二是农业贷款的品种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求。农业贷款品种仅局限于短期流动贷款资金, 缺乏针对农村固定资产更新和改造的中长期贷款, 农户及个体经营者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品种。贷款的条件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各种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少、科技含量低, 缺乏具有地域特点、区域经济特色的金融品种。

(四) 农贷担保体系的缺失。

海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严重缺失, 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民贷款难, 农村信用社贷款难发放, 归根结底是担保难。随着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快, 该省的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农民不仅需要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来满足其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所需, 不少种养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企业迫切需要大额贷款来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所需。但由于农村土地、果园等承包权没有专门的评估机构, 很难对其价值进行评定, 也很难实现交易, 在现行法规规定下难以设定抵押担保。

(五) 农业保险机制的不足。

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业保险是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海南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农业作为海南的重要支柱产业, 面临的风险很大, 同时农业保险在海南的发展程度又很低。1985~2005年的20年间, 海南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 且呈逐年萎缩的态势。从2007年开始, 农业保险的压力才开始日渐缓和,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海南农业保险试点范围覆盖全省18个市县 (区) , 全省农业保险试点保费收入4, 404.5万元, 同比增长263.67%, 其中财政保费补贴2, 119.2万元, 保险保障金额28亿余元, 累计赔付1, 992.15万元。2008年海南农业保险虽然取得可喜的成绩, 但从多年规律来看, 首先是海南农险的起伏波动是存在的, 海南的农村保险业很大程度上还依赖政府的支持, 这种形式的保险业务能否持久还有待时间的考证;其次是险种略显不足, 有待完善。海南的农业保险险种主要有:橡胶树风灾保险、香蕉风灾保险、生猪保险 (含能繁母猪保险) 、水稻种植保险、尖椒保险、长豆角保险、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船东雇主责任险和渔船全损保险10个险种。对于海南这个热带多元化的农业大省来说, 还略显单薄。

二、海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的原因

(一) 海南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县域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经济效益低下, 为降低信贷风险, 国有银行实施网点收缩战略, 不断从农村地区市场退出, 使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锐减, 并且上收贷款权限, 大量减少资金投入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 对农业信贷投入逐年减弱, 使其基层机构退化成为吸收储蓄的工具。贷款份额相对下降、信贷不断萎缩, 削弱了商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二) 信用环境较差。

一些农户信用观念淡薄, 存在贷到款就不打算还的心理。还有一些贷款户靠套取银行资金、假借企业改制、破产等手段, 逃废、悬空银行债权, 从而使金融机构普遍产生惧贷和慎贷心理。

(三) 农村金融担保机构不够健全。

办理抵押担保的手续繁杂、时间长、收费高, 很难满足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总的来说, 信用环境不佳依然是抑制金融机构加大农村信贷投入的主要障碍。

三、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 建立村镇银行。

一是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已有的成功经验, 按照“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的原则,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 选取经济基础较好的一个县 (市、区) 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工作, 并循序渐进地扩大到其他县 (市、区) , 统筹规划好海南村镇银行;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招商引资, 允许社会各类资本, 包括境内外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的筹建。村镇银行通过创新自己的业务, 开发了各种信贷模式, 如农户联保、公务员保证担保、农业龙头企业保证担保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以及启动了概念性抵押、无形资产抵押贷款、无抵押农户小额贷款试点等, 为农民贷款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 加大海南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 人人重视, 人人参与。构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体系。一方面动员各种媒体加强改善金融生态宣传, 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 争取社会各方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宣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大力开展诚信活动。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宣传“诚信应成为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准则”的理念, 让社会每个成员都树立一种责任意识。二是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造配套机制和有利条件。各乡 (镇) 、村要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目标, 落实创建措施, 齐抓共管。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 为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研究信用评定的科学标准和专业手段, 创新农户信用评价模式, 提高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考核约束机制。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以良好的政府信用带动社会诚信建设。三是构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信用体系。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 充分运用人民银行已经建立的全国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 将单位和个人的信用情况录入到系统之中, 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查询。大力推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 (镇) 的评定, 将各信用单位和个人名单张榜公示, 奖惩分明并将评定结果与信贷挂钩。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及个人, 要实施政策激励, 加大对其贷款、授信、利率等方面的优惠力度, 使其从中受惠,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 也要对信用建设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 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取消相关的优惠, 及时体现奖惩。建立打击破坏社会信用行为的联动机制, 突出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和司法手段, 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整合工商、税收等部门信息资源, 建立“逃废银行债务和恶意欠债的个人和企业”定期通报制度, 在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及信贷投放等方面对黑名单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制裁, 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达到减少和控制失信行为的目的, 推动信用环境的根本改善。

(三)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龙头企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水产业和反季节蔬菜业等, 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 实现规模经营, 形成区域整体优势;二是要发展龙头企业。要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 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 创造宽松的环境。通过龙头企业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 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

(四) 加快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组建推广, 为农村信贷提供风险化解服务。

要发挥政府、担保公司、银行等多方力量, 建立起多层次、完善的农村担保体系。由财政部门牵头, 建立担保基金, 支持各类资本设立农村担保机构, 同时大力培育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快建立农村不动产抵押登记和交易制度, 为农村信贷化解风险。

(五)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凡是实行农业保险的国家, 无一例外对农业保险采取

提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就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现状提出对策, 以期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财务公开;民主理财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里, 农民有8亿之多, 农业、农民、农村工作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对改革开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做出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 各级财政部门也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 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以下简称村级财务管理) 问题因其涉及农村工作的诸多方面, 并且都是农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村级财务管理是否规范、民主, 对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 农村各项

了各种支持政策。政府应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和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对投保农民和经营者给予一定补贴, 鼓励其参加农业保险。政府还应适当减免经营农险的保险机构的所得税和其他税种, 并对农户收入中用于投保农险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要坚持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乡镇、农户、保险公司四位一体的方针, 充分发挥好人保系统协调联动的服务功能, 抓好农业保险的发展。

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这些资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要管好用好这些资产, 就必然发生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 这就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经过近几年开展的农村财务清理、推行财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等工作, 目前我国村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村财自管”、“村财乡 (镇) 管”、“代理记账”、“村间互助管理”等财务管理模式。对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但随着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 村财务管理环境的新变化, 仍不时出现截留补贴物款、侵占惠农资金、侵吞经济收入、私自转让集体资产等问题, 充分暴露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严重。

(一)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目前, 大多数村因为规模小、经济业务简单, 而将村财务管理和村会计工作合二为一, 日常主要工作就是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 有

□文/李素枝于向辉

的地方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发挥得不尽如人意, 诸如不按规定设置账目、账款不清、白条抵库、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而在农村普遍存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现象导致会计人员随村干部改换而改换, 会计一定是村干部最信任的人员, 而不考虑专业素质, 导致许多会计根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业务水平和财务管理能力差, 其结果就是会计账目不规范甚至混乱不堪。

(二) 财务管理理念不强、制度不健全

1、财务管理理念薄弱。

一些村领导认为村集体没有企业等经济实体, 无经济收入, 所以经济问题就是村民自己的事情, 村干部的工作就是加强村里的治安、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没有什么涉及村级的财务问题, 对什么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都管什么不清楚, 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 对加强财务管理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 从而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2、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够, 甚至连最基本的内部牵制制度都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海南农户金融需求调查[J].海南金融, 2008.6.

[2]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当前海南省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Z].海南海口.

[3]谢平, 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J].经济研究, 2006.4.

[4]扬冠雄.海南改革开放30年巨变及启示[J].经济地理, 2008.

[5]王银枝.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6]李宗荣.西部农村金融问题与制度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5.

[7]海南新农村建设金融问题[J].海南金融, 2008.9.

[8]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J].海南金融, 2007.12.

[9]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分析与改革展望[J].海南金融, 2007.5.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篇10

【关键词】碳金融;碳市场;对策建议

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将达到220000亿元人民币,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市场。

目前,中国的碳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作为全球碳交易主要的供给方却处于碳金融产业链的末端。未来,中国应提高对碳金融价值的认识,将碳金融体系的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建立专门监管机构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碳金融交易,以有力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相关行业对碳金融的投入与创新,全方位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

一、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态势

从《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全球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主导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这个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并不均衡,欧盟国家在碳排放交易额和交易数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它们主导了市场需求,把持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碳市场中仅扮演碳排放指标供应方的角色,它们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为CDM初级市场提供碳排放标的,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缺乏定价权和话语权。近年来,国际间区域性碳金融交易市场呈现逐步融合的态势,自从2005年欧盟为EUA和《京都议定书》下的CDM项目产生的CER指标及JI项目下的ERU指标建立了链接关系,扫清了不同减排指标在欧盟交易体系内交易的制度障碍以后,国际间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融合极为迅速。

目前,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并不活跃。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往我国的CDM项目业主往往直接与国际碳基金、国际投资银行等境外买方进行碳交易谈判。境外买方凭借其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地位和专业能力,掌握了碳资产的定价优势,主导了CER交易;而我国诸多CER项目参与方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交易经验,对碳市场的交易动态不掌握,承担了较大的开发与交易风险,在合作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十二五”规划刚要的引领下,为更好地完成建成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我国应把握好当前国际碳金融发展的态势,找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突破口,建立起国家、金融机构和行业内部协调配合的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与话语权。

二、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应完善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认清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紧迫性,尽快完善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1)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碳金融市场发展。我国政府及有关监管部门应构建一整套包含资格审查制度、运行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在内的碳金融市场法规制度,通过构建一套整体覆盖的碳金融法律法规,有效约束碳金融市场的每一环节,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各方利益,确保我国碳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以积极的政策扶持鼓励碳金融市场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入,引导更多的企业投身低碳经济行列中。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补贴碳金融发展项目,适当减免碳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税赋,提高参与碳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努力为碳金融市场参与方打通资金流动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畅通国内外资本进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通道。

2.金融机构应作为碳金融市场发展的主力军。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政府主要起引领作用,金融机构却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作为碳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方,金融机构应在金融创新、中介服务、人才建设等方面大力投入。

(1)提升碳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学习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经验,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理财产品,加大对开发新能源、研发环保技术以及从事生态保护建设等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发以水电、風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发电为标的的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努力为客户提供从项目融资到减排额二级市场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务。同时,大胆创新碳基金、碳证券、碳保险等衍生品,形成完整的碳金融产业体系。

(2)开展专业碳金融中介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广泛的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辅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比如为产生原始碳排放权的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为他们提供包括项目评估、项目管理、政策咨询等在内的顾问和咨询服务等等。

(3)打造专业的碳金融人才队伍。金融机构应通过组建专业碳金融业务团队,引进国外的优秀碳金融人才和先进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自身的碳金融服务研发力量。并辅以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海外学习,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顾问等方式加强碳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碳金融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

3.现有中小碳金融市场应做大做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型碳金融交易市场,现有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存在机制不健全、产品单一、影响力低等问题,我们有必要做大做强现有碳金融市场,早日形成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1)构建全国统一的碳金融交易平台。中国早先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09年武汉、杭州和昆明等几家碳排放交易所也相继成立,大连、贵州、河北、山西的交易所也在筹备中。目前,有关机构应尝试整合国内区域性碳金融交易平台和现有碳金融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性碳排放权集中交易平台,实现降低成本、增强效率、提升影响的目的。

(2)构建有创新活力的碳金融市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自身科研团队要善于捕捉碳金融市场的新商机,创造性地开展碳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创新,加快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除了最基本的排放权远期和期货交易外,积极探索应收碳排放权货币化、碳排放权融资担保、碳排放权企业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以满足碳金融市场参与者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

(3)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碳金融业务既涉及传统金融的市场交易、国际贸易等方面内容,又涉及许多碳专业技术内容,面临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这需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组建专门针对低碳产业的金融研发力量,加强碳金融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的碳金融研发管理团队。

参 考 文 献

[1]郇志坚,梁艳.中国碳市场发展及其定价策略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1(3):143~151

[2]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18~21

[3]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10):19~25

[4]张泽文.碳金融市场发展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河北金融.2011(1):31~34

[5]于同申等.中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及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0(2):90~94

[6]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11)

[7]潘小军.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策略[J].软科学.

2011(7):16~20

[8]陈柳钦.碳金融撬动低碳经济的杠杆[J].西南金融.2010(9):

上一篇:钒掺杂TiO2下一篇:软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