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金融发展

2022-06-29

第一篇:广东科技金融发展

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二十五期

时间:2008年3月25日下午

地点:广东商学院

主题: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主讲人:周高雄(广东省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

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重大系列活动——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25期广东商学院论坛马上就要开讲了,这个是我们大家期盼已久的,记得两年前我们颜主席在这里举行过一次部岭南大讲坛的报告会,两年之后我们又举行新一次的学术报告会,这是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对我们的厚爱,让我们对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表示感谢。

我介绍一下出席第25期论坛的领导和报告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前校长、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颜泽贤教授,我们的报告人广东省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广东商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的财政理论家、金融学家周高雄厅长,我们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省社科联社科普及办主任陈杰珍女士,还有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办的唐志勇先生,下面请颜主席致辞,大家欢迎!

颜泽贤 :尊敬的周主任、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由我们周高雄主任主讲的、由广东商学院举办的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可能大家对这个岭南大讲坛还不是太熟悉,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岭南大讲坛的基本情况,这个不是做广告。

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岭南大讲坛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个高品位的、公益性的论坛,也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个品牌工程之一,我们举办岭南大讲坛它的基本宗旨是四句话,也就是宏观人文精神、传播和谐文化、普及社科知识、提升社会理性。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岭南大讲坛下面已经有6个板块,按照学术性、受众性即对象的不同我们共同开办了6个板块或者说6个系列的论坛活动,下面我把这6个板块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这个学术论坛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首先,第一个板块是我们岭南大讲坛的学术论坛,也就是我们今天举办的这个论坛。这个板块一般来说是每一个月举办一场,从2005年12月份我们举行启动仪式到现在共成功地举办了24场,这个板块主要是邀请我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专家、学者型的高层领导和海外知名学者这三类专家做主讲嘉宾。内容以学术前沿的理论和当前重大的时政热点以及海外最新的学术资讯为主,听众主要是来自于我省较高知识层次的高校的师生、科研人员和党政领导等群体,这是学术论坛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坛的公众论坛,这个板块是从2006年的2月份启动以来每个星期六即一周举办一次,每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举办一场,目前已成功举办了97场,听众主要是来自于广州的市民,主讲嘉宾主要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跟踪解读公众关心的社会时事政治热点难点问题,这一个公众论坛我们希望能够打造成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或者说是社会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一个平台,这个是第二个板块。

第三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坛的巡回论坛,这个板块主要请有关的专家到省内,不一定是在广州市,到省内的各个地市进行巡回讲演。这个论坛我们分别在中山、河源、惠州、清远、湛江、江门、肇庆、广州等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场。

第四个板块是在越秀区图书馆举办的论坛,这个论坛的目的是努力打造我省文化艺术专家预社会公众沟通的一个品牌,这个板块也是每个周六的上午在越秀区图书馆举办,现在已经连续举

1 办了25场。

第五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台的企业论坛,这个企业论坛主要是面对企业家,在珠三角范围内每月举办一场,这个板块主要是邀请省内外知名的企业管理专家来解读企业管理者最热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其中坚持面向我省中小企业和基层企业管理者,努力打造我省企业管理知识坚决管理的一个公众平台。

第六个板块岭南学术论坛,主要是学术性的研讨,由全省的各个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出承办申请,围绕岭南文化特色的一件重点问题展开研讨,所以这个岭南学术论坛跟我们今天举办的论坛有点不同,虽然名字上有点相近。

以上6个讲座论坛的社会反响都非常好,受到了三个欢迎,一个是受到了广大社会科学家的欢迎。第二是受到了广大社会大众的欢迎,我们这几年来已经举办了几百场各种类型不同的论坛,社会反响非常好,第三是领导评价很高,广东省的主要领导甚至于中宣部的0

6、07年度工作总结当中都提到了我们广东的岭南大讲坛,所以它成为了一个品牌。

我们今天下午在这里举办的是岭南大讲坛当中的学术论坛第25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广东省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周高雄先生给我们作演讲,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周主任以前多年在广东省财政厅任职,我相信下午的报告一定非常精彩。

最后,我想代表主办单位即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向大家致以谢意,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周高雄主任在百忙当中抽时间给做报告,其次要衷心地感谢我们这一期的东道主即广东商学院的领导,尤其是吴校长对我们这一次的讲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也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三是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即广东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今天大家都精神非常饱满,所以非常感谢各位。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颜主席的致词。我发现我们的第25期论坛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会场左前方的第一排坐着4个很有精神的年轻人,他们是来自于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广东卫视广播电台、南方新闻网新闻机构的记者,他们的到来是对我们广东工商学院的厚爱,是对我们主办单位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报告人周高雄主任的追捧。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向大家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题目的背景及其我们的报告人。大家都知道金融是我们现代经济的和,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去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去年6月我们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去年8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会,全面分析了世界金融形势,认真学习了金融理论知识。

去年10月份省委的广东学习论坛也由我们广东省委的中心学习组进行了一次金融改革发展的报告会,包括领导干部提高现代金融的专业知识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当时从领导层到老百姓都非常高度关注金融工作、金融发展形势,因此今天的报告非常重要,对广东省的金融工作非常重要。报告人周高雄主任是解读这个题目的最好人选之一。

大家对周教授很熟悉了,他是高级会计师,是EMBA的硕士,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学的博士研究生,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长期从事财政金融管理工作,现任广东省金融办主任,曾任广东省财政厅的副厅长,为我们教育事业这一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兼任省农村税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5年受邀聘为省人民政府省长咨询专家,并有重要的有价值的建议,参与组织了自80年代以来广东历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具体组织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发起并直接组织了做大做强广东高等教育这个专题调研,其重要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采纳,促进了广东“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这项调研成果获得了我们广东省人民政府哲学社科奖,很不容易。

周高雄教授过去在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两次的专题学术报告,讲得非常深刻、非常精彩,我想周教授今天的学术报告会更加精彩,下面欢迎周教授对我们进行讲演。

主讲:周高雄(广东省金融办主任)

周高雄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很高兴应邀出席这个论坛。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加

2 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讲这个题目?请大家注意两个字“产业”,金融作为产业,出现在省委、省政府的文件里面,是广东第一次提出来的。有人提出,既要提“科技兴国”,更要提“资本强国”。美国从1900年GDP首次超过英国之后,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科技、金融、军事都非常强,美国人打这三张牌使他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有的时候是科技牌与军事牌合起来打,有时候是金融牌和军事牌合起来打,有时候是科技牌与金融牌合起来打。就这样美国的金融非常发达。大家都知道金融的发端在伦敦,但现在真正统治金融世界的是纽约。这是宏观上看。我们看一下微观。微软的崛起就是一个神话。1986年,微软的资产仅为200万美元,2006年,其市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再看一个微观的例子,印度的塔塔集团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并购、整合,形成了年产1.16亿吨钢铁的“庞然大物”。2007年,塔塔集团以58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世界一百强的第99位,还掌控了其自身所需要矿石60%的资源。从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了资本集聚的过程造成了财富积累的增加,是财富效应推动了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金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现在来看金融特别是现代金融,不仅仅是融资的工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金融资产与业务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广东是全国的第一金融大省。金融产业能否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备受关注。首先,省领导非常关注。汪洋书记来了以后领导我们解放思想,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期间有两天的时间省的领导们专门就分工和负责的课题出主意和谈看法,23位省领导同志发言,有6位同志谈金融,有的甚至还书面谈金融,有的是专门谈金融。可见,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一下广东的金融发展和广东的产业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即从产业经济学看金融,从管理会计学算金融,从历史机遇想金融,从支柱产业做金融,从支持各业发展评金融。

大家都知道,广东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2%创造了占全国12.5%的财富,经济总量继超过新加坡、香港之后,2007年又超过了台湾。原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在20年或者较长的时间里赶超亚洲“四小龙”,现在我们已经超过了三只小龙。广东的GDP,2007年达到30674亿元,约占全国24.66亿万元的12.5%,广东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300年走过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历程,经济社会全面进入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这是世界千年史上绝无仅有的。广东保持了30年的连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较快,节能减排也越变越好,这是一个奇迹。

创造这样的奇迹有什么秘密?主要的秘密在于广东抓住了每一次的历史机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升级,已经完成的有四轮。第一轮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从农业产品加工到日用工业品制造的升级,那时候我们讲的“三转一响”就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那时候江门的蓬波牌收音机卖到全国,甚至还要走后门才买得到,还有健力宝、珠江啤酒也是全国抢着要,那时候物质缺乏,生产什么都赚钱。第二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日用工业品到现代家电的升级,包括老的三大件: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人们初步改善了生活质量。第三轮是进入2000年以来从现代家电到现代高级消费品的升级,包括两大两小,就是汽车、房屋、电脑、手机。第四轮是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向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转变,把发展装备制造业、石化、汽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此,我省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产品质量越来越好。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广东经济增长呈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五”期末,全省GDP年均递增13.4%,进入“十一五”则加速到每年递增14%以上,2006年增长14.1%,2007年增长14.5%.这全都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五轮广东产业升级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到第五轮产业升级就是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里面龙头就是金融。最近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想,领头的是金融,下来就是现代物流、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金融和经济是互动的,支持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是金融。经济发展创造财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资源。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金融,利用金融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

什么是金融?在韦伯斯特词典里,金融的定义是管理货币的科学。我通俗概括为金融是理财活动,或者说是玩钱的,军事是玩命的,金融是玩钱的,简单来讲是理财活动,或者说是经营财富的活动。理财当中有低级理财也有高级理财,低级理财主要是解决资金供应问题,高级理财是要使财富增长,现代金融讲的都是高级理财,要使财富增长。我有两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准备买一套房子,想把原来约100平米的房子换掉,他是怎么理财的?他首先把旧房子卖了,得了60万,他想买一套大一点的,结果买来买去,买了四年,越买越贵,现在就买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了,大概只可以买到60、70平方米的,他就不愿意,把钱搁在那里,房子还没有买到。我另外一个朋友原来也有一套约100平米的房子,底层潮湿,不想住,想卖掉,我说你不要卖,还是“营运”一下好,结果他拿着这个房子作抵押找银行贷给30万的贷款,拿这30万贷款去按揭买房,付了首付买了130平方米的房子,在珠江新城那里买的,现在这个房子市值已经超过了150万了,换了一套大房子以后还有150万的市值在那里,起码赚了100万。两位朋友的理财观念不一样,导致理财的结果也不一样。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常有的。因此,我们拥有财富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金融。克林顿和里根都不是靠总统职业赚钱的,而是因为他们都懂得理财而富裕的。

什么是金融市场?如果我们按照低级理财的理解可把它理解为一个供应资金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金融市场。按照高级理财的理解是指能够加快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的场所和监管手段。

什么是金融产业?我的理解是运用金融资源在支持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价值的产业。金融产业要有市场,要有资源,有买方和卖方。现在我们讲金融产业就要结合我们广东的实际来讲,广东拥有全国七分之一的金融资源,全省的金融资产是67000亿,这是家底。但广东金融大而不强,金融产业地位还比较低。

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审视广东金融产业发展的滞后问题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它以产业为对象,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和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应的产业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系和产业布局等。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在看来产业仍然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部门如工业、服务业、钢铁产业、食品产业等等。产业划分的方法很多,现在常用三种划分法,它是澳大利亚人费歇尔于1935年在他的《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而对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总结性判断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他指出:“任何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主要是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贸易和技术革新的高速度及其扩散。”美国的产业发展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1884年以前,在国内生产总值和使用的社会劳动力当中,美国的农业部门占了50%以上的比重,这跟我们改革开放前的情况差不多。从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以来的100年间,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1884年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部门的这种比例才降到10%以下,工业产值上升到40%以上,服务业上升到45%.进入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和使用劳动力比重逐渐超过了工业,达到50%以上,工业占40%左右,农业仍然保持在不足10%的水平。

广东产业发展的变化规律跟美国非常相象。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0:47:23,那时候跟全国的28:48:24基本相当,到了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改变为6:52:42.接下来第一产业降的比例不会那么大了,但是第二产业的比例会有比较大的降幅,第三产业的比例可能还要往上增长。为什么这样讲?现在广东的第二产业比例占得非常高,占52%,里面的轻重工业的结构也已经达到了39:61.将来原料、燃料、能源、市场会使得二产的空间受挤压。今年一开年我们就发现油不够用、煤不够用,运输紧张。必然要走发展第三产业的路子。第三产业现在是42%,将来可能赶到52%.到这种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才可以真正说明广东经济真正做大做强了。美国和广东经济发展的例子表明: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变化趋势是带有普遍规律的。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逐渐强大也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就是:靠发展第二产业做大,靠发展第三产业做强。

4 金融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世界级巨富就在第三产业中,就在金融之中。

今年3月5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世界财富排行榜,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了首富,比尔。盖茨已经降到第三了,排在第二位的是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但是,真正的富人是不露面的,我为什么把罗斯柴尔德家族摆在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真正富的是他,为什么是他?因为这个家族已经经营了200年,到2006年的时候有人估计他们家族拥有50万亿美元的资产。他们的神话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就是在伦敦国债市场上的一笔买卖,罗斯柴尔德家族进到金融业务的创始人名字叫梅耶,他的五个儿子都搞金融,其中三儿子内森主管伦敦当地金融业务。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以后,法国和英国就慢慢地打起仗来,最著名的是1815年在比利时滑铁卢打的那一仗,谁赢了谁主宰欧洲。在前方打仗的时候,英国人很聪明,发行了十年期的国债,让老百姓来买,让邻近国家的一些富人来买,筹资打仗去。国债卖出去以后持券人就看打仗的结果了,如果英国人打赢了,这个债券值钱,打输了这个债券就变成垃圾了。事实上是英国人打了胜仗。但当时消息传递很慢。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谍一直跟踪在前线,第一时间赶回到伦敦,赶在交易所开市之前报告了情况。在开市的时候,这个家族带头把手里的国债全部抛卖一空,让大家都相信英国打败了,让大家都跟着卖。在大家都卖完的时候,国债价格跌到谷底的时候这个家族又巧妙地全部买入。然后,政府的消息回来了,实际上仗打赢了,国债价格大涨。这个家族不但全部掌握了英国的国债,而且价值上涨了20倍。从此,这个家族就奠定了他们在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一个国家的国债全部给他们垄断,他们进而影响这个国家发行纸币和发行新的债券,控制了国家的金融命脉。因此,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家族。

个人致富离不开金融,一个地区致富也离不开金融。

广东金融发展是滞后了。首先,金融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没有确立。我们广东在2007年提出发展金融产业这个理念,并且把它当成一个支柱产业来做,但在2006年以前,我们过于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没有将重点转到发展金融产业上。随着广东产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如何升级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来。按照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四化”规定,广东经济有“三化”做得很好,也就是: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产业结构的高信息化做得都很好。而对另“一化”就做得不够好,就是产业结构的软化做得不好。“软化”是指,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出现“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在所有产业中,伴随着高加工度化的趋势,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程度增高,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依赖大大增强,服务等“软”作用日益增强。在广东,产业结构的“软化”做得不好,主要表现在最近十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2%的水平,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金融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广东虽然拥有占全国1/7的金融资产,却只创造了占全国不到1/10的金融增加值。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年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金融对GDP的贡献全国是3.39%,100块钱的GDP有3.39元是来自于金融的贡献,但广东是3.01元,我们是一个金融大省,但是做不到全国的水平。2006年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改变。金融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展也处于落后的位置。金融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05年全国是8.5%,广东才7%,又低了1.5个百分点,在总量规模上还落后于本省的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物流业,排在第四。还有就是金融与经济的互动作用不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互相作用的,我们银行存款的增加,但贷款增加不多,我们上市公司增加,但上市公司的市值不高,还有保险的密度和深度只相当于香港的二十分之一,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产业来讲它跟经济的互动作用是非常低的。

从管理会计学考量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滞后的收益损失

管理会计学是研究经营活动利本量关系,研究成本习性,指引追求贡献毛利率最大化的新兴科学。从这门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的收益损失是比较大的。从“贡献毛利随着销售的减少而减少,随着变动成本的增加而减少”这个理论推导出的公式

5 是:贡献毛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如果用中观经济学的语言,针对金融产业的运营进行表述,这个公式可以演化为:金融产业贡献毛利=金融各行业营业收入总额-金融各行业变动成本。为简化计算及表述,我们只选取银行业进行考量,上述公式则可简化为:银行业贡献毛利=银行业营业收入总额-银行业变动成本。在这里银行营业收入包括了存款的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包括了中间业务收入以及佣金等等。因为当前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大概占10%,佣金收入也很小,我们主要还是看它的贷款利息收入。广东银行业存贷比在全国同行中是较低的。2006年,广东银行机构的存款是4.33万亿,贷款余额是2.59万亿,存贷差不到60%,只有5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新增贷款430亿,在不计其产出的乘数效应情况下,按广东2001年至2005年平均没投入一亿元贷款创造GDP0.82亿元测算,每年至少可多创造GDP340亿元,相应增加财政收入68亿元;如果到了全国平均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则可以增加财税收入480亿元,如果达到浙江省83%的水平可以提高存贷比23个百分点,可以多创造财政收入1500亿元。

我们看看浙江,2006年,浙江省银行机构存款余额为25006亿元,银行贷款余额为20758亿元,存贷比是83%。他们做到这样以后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保持在2%以下,浙江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6年才1.39%。浙江的中小企业贷款也做得非常活跃,中小企业已经贷了1.1万亿,2万亿的贷款当中中小企业的贷款就做了1.1万亿,他们通过金融跟经济管理部门联手,把中小企业的资产纳入他们的监管范围,你这个中小企业不能还钱的话就变卖你的资产抵债,因此浙江中小企业的偿还信誉是很好的。因此,从管理会计学来看,我们金融产业发展滞后,收益损失实在是很大。

广东加快速度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

广东金融发展是在冰和火的洗礼当中走过来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险首先把亚太地区的泰国击倒了,泰铢贬值了50%以上,整个亚太地区的股市损失就2万多亿,接着是香港,到了广东的时候,广东把这个风险给挡住了,为全国作出了贡献。但也因此消耗了我们很多的发展时间,消耗了我们很大的财富。回想一下我们的发展三个阶段,实在是非常沉重的。

首先看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期。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由于产品短缺,广东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也是粗放型的。伴随着广东率先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规模率先迅速扩大,大量资金流向广东,广东金融规模迅速扩大,1984年,广东贷款总量确立了全国第一的地位,1988年,广东存款总量确立了全国第一的地位。这个阶段金融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供给引导型”特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更多的资金。由于这个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粗放型的金融投放方式互相驱动,导致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较低,资金沉淀较多,坏账、损失较大,埋下了后来广东发生金融风险的种子。

第二个阶段是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大省的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6年。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产品剩余,广东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改善,粗放的金融经营模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终引发了广东的金融风险。广国投破产,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停业整顿,广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持续多年,广东也由此被称为金融业“高风险,高收益”的地区。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广东金融工作深刻自省、积极改革的阶段。2003年12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目标,2004年6月,省政府建立了新的地方金融工作机制,成立了省金融办,广东省金融办跟上海市金融办是国务院专门批准的两个金融办,其他地方都没有批。到此为止,广东渐渐提出了一个建设金融强省的目标,怎么建设和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大家都没有明确。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还没有取得一个根本性的成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还是处在一种想发展却发展不起来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重要转折与科学发展新阶段,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

6 下的科学发展模式。2007年开始,广东金融产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新阶段。我是2007年1月份被派到这个新岗位的,遇上了这个历史发展机遇。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建国以来一共开了三次金融工作会议),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是重要转折的会议。省里面抓住了这个机遇,积极谋划金融发展的重要转折,6月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十一五”规划》,由此,广东掀开了全面加快发展金融产业,系统建设金融强省的大幕。

广东发展金融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机遇

随着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以及国内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广东发展金融产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为广东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广东的GDP达到了2.5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升到八分之一,2007年达到了3.07万亿元。同时,广东的经济结构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加了18%,服务业增长13%,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快,这些都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动力。

其次,金融改革全面推进,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性条件。去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改革将以市场化为取向,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建立以风险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等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进一步体现对直接融资的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广东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就能在保持金融总量领先优势的同时,稳步提高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争创广东金融发展的新优势。

第三,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为高起点发展金融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加入WTO以后,到2006年底我们加入WTO的五年过度期已经结束,2007年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时期,承诺的内容都要兑现,因此金融开放进入了一个真正开放的时期。随着CEPA的深入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港澳的金融机构将更为迅速地进入广东金融大市场,带来金融资源、金融人才、金融监管和金融经营先进经验以及各种新的金融理念,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广东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广东金融产业迈上新台阶。

最后,国内兄弟省市争相发展金融产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除了北京、上海之外,追兵还有天津、重庆。上个星期国家批准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现在很多省市都睡醒了,都看到了这篇文章,看懂了这笔买卖,所以金融是非干不可的。金融产业是非发展不可的。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又是一个金融大省,如果你不会干金融,不发展金融产业,我们会深深地对不起这段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广东要建设金融强省”。我们反复宣传,不断地向领导出主意,领导和同行们都非常支持。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前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对广东的金融改革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与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建立了各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抓金融的工作制度,从县里面到省里面都是政府一把手抓金融。新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指示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广东还采取了重大的措施来发展金融产业。

一个是激励政策,就是每隔两年对金融企业要进行一次省级的评比和奖励,一个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做得好的给予“创新奖”,发展得又好又快的给予“发展奖”,三年之内一个地方金融保持稳定,不发生风险的给予“和谐奖”,两年共拿一个亿进行重奖。

第二是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前台和后台,形象一点就是餐厅里面点菜吃饭看前台,吃什么菜看厨房。金融机构无论是金融信贷,是资本市场,还是保险市场,柜台服务叫做

7 前台,卖产品是在前台,但是这个产品怎么来的、怎么研发是后台的工作,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就是前后台的业务分离,而且是加快分离,加快分离有利于他们专注研发,以后谁投入一个新产品谁就会在某个时段领先,使他的业务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在佛山的千灯湖公园旁边划出了2500亩地,吸引大的金融机构在这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美国的AIG集团已经率先进来,中国人保集团也率先进来,现在有36家在那里谈,将来那里要解决10万人以上的就业,有白领还有金领。在我们前面已有成功的例子,都柏林本来是没有多少金融的,后来它专门做金融后台服务业务,发展成为全世界著名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都柏林金融后台服务增加的GDP已经占其全国GDP的9%,可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去年我们一举完成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论证、报批、授权建设、动工和规划等所有的工作,成效很显著,对全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是重要的支持。

金融产业将成为广东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周高雄 :2007年,广东金融工作与金融产业发展都呈现很好的发展势头。

在金融工作方面,首先,实现了地方金融工作指导思想的三大转变。一是从片面求大求多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追求规模、速度与效率相协调的转变;二是从惧怕风险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防范风险向防范风险与注重科学发展并重的转变;三是从把金融仅仅作为投融资工具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融资行为向发展金融产业的实质性转变。这是省领导在大会小会上经常强调的,也是金融工作部门在不同的会议上反复要求的,管理层和金融企业都统一了这个思想。其次,完善了广东金融产业布局的规划。珠三角专注做金融产业,谋求发展,因为珠三角聚集了80%以上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其他地方我们主要是做服务,特别是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还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金融分工,深圳是区域金融中心,广州也是区域金融中心,但是要错位发展,深圳主要做资本市场,广州主要做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佛山主要做后台服务,东莞可以成为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试验地。经过初步规划之后得到了各方面的赞成和支持。

在发展金融产业方面,还实现了三大新突破:一个是全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已经有效地排除。2006年的时候我们还有150家城信社停业整顿,已整顿了8年,8年都没办法退出去,所以风险仍然是风险。2007年,我们花了9个亿把这150家的城信社一家一家按照合乎退出市场标准的要求,逐步地让它们退出市场,排除了最后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标志着广东的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全面的排除,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地讲在广东的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只是一些零星之火的风险。比如珠海商业银行的重组,昨天省政府也批准了跟中石油重组的方案。接下来是汕头商业银行和广州商业银行的重组,广州商业银行的重组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希望,就剩下汕头商业银行,那也只是个别现象了,不足为惧,因此以后我们可以比较干净、稳当地转入发展,这是第一个新突破。

第二个新突破是确立了发展金融产业的思想,并且做出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划,有关内容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

第三个新突破是首次实现了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利润都超过1000亿元,一改主要金融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利局面。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突破。原来我们很多的金融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我去重庆学习考察的时候,一提起这些指标就觉得很难受。最近,上海、安徽、湖南的同志来粤考察,他们对我们的这些变化感慨万千。由此,也使我们稍稍有了一点信心。

给我们信心更重要的还有就是广东的三大金融市场共同繁荣,三大比例都在提高,第一个市场是银行信贷市场,2007年12月末全省的金融机构存款是48955亿,增长了13.16%,这个也难能可贵,因为去年的股市比较火爆,能够保持13.16%的增长是不容易的。贷款余额达到了30617亿,增长了16.56%,贷款的增长比存款的增长还要高,存贷比提升了2.7个百分点,从59.8%提高到62.5%.不要小看这2.7个点,这2.7个点都是用出去的钱。第二个市场是资本市场,2007年末,我们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269家,境外的达到80家,当年新上市公司48家,年初我们的目标是做到30家以上,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了3.2万亿,首次超过了GDP,GDP是30674

8 亿。从境内外股市募集资金超过1000亿,直接融资的比例为20.1%,比上年同时提高了7.6个百分点。一般的规律是银行的信贷存贷比下降,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这是一般规律。由于我们过去落后,所以我们是银行信贷市场的存贷比提高2.7个百分点,同时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也提高了7.6个百分点,这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三个是保险市场,保费首先达到了807亿,增长了33%,大概增长了200多亿,这个市场也开始繁荣。现在很多的境外保险机构包括日本、美国、香港的保险机构最看好的就是我们的保险市场。

由于以上好的变化,根据省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省实现的金融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221亿元,增长了26.9%,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了4%,比2006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个是非常可喜的。如果再提高一个点我们就达到了5%,“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实现了。由于金融业以前长期不受重视,金融业增加值统计还是不完整的,上述数字只有小没有大。我们已经同专家一起做一个课题叫做“金融增加值的意义和统计方法”,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原理和金融学的理论来做,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金融业增加值的统计有问题,统计小了,不真实,实际的核算数还要比它大,另外我们统计的方法还有完善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给予了很大的信心,也昭示了这里面可以努力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同时,我省金融产业快速发展也高度吸引了省内外、国内外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专家,他们对广东这个市场看得非常重。比如说去年年底,召开的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省长的顾问给我们出主意,很多专家都谈金融,我算了一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专家给我们发展金融出主意。更重要的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纷纷向我们商谈合作的意向,中国人保、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都愿意跟我们合作,最近“两会”期间,广东三位省长和中国人保的总裁等在北京饭店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这说明广东的金融市场对外界的吸引力非常大,是一片热土。我们自从高风险的帽子摘掉以后,人家就高看一眼了。

分析一下我们的目标如何实现,我们认为,“十一五”规划也好,“十二五”规划也好,会提前达到。从今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认为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可望超过5%,可能提前一年达到,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更可能早达到11%以上。到“十二五”的后期,广东的金融总量、金融增加值和保费收入大体上比现在还要翻一番以上,如果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我们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金融产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

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金融资源

最后介绍一下金融产业如何促进工业、农业的发展。首先是促进农业的发展,培育农村金融资源。农村地区的金融缺位,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针对农村金融的特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文件里面提出要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市场金融体系,支持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通盘考虑,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措施。

第一,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主力军的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信社是2005年国家下放给地方管理的,现在有将近6千亿的资产,它的资产总量仅次于工行广东分行,它的特色就是支持“三农”。中央给它的定位是以县区级法人为基础,以支援“三农”为主要任务,主要做农村金融服务。现在农信社改革主要是首先兑现票据。中央给了一块票据兑现的“支票”,即230亿,当满足了中央的改革要求,这230多亿就变成现钱,充实你的资本金,我们99家农信社朝着第一个目标即拿这230亿,拿到之后我们要按照银行监管要求去做,达到标准以后一方面拿到现金,变现,其次是把资产的质量提高,达到一个合格的金融机构水平。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今年年底大概会完成80%以上,剩下大概11家左右的硬骨头,我们还要花一些力气,促成它改革成功。改革成功之后,广东农村金融这一块我们就大可放心了,因为农村金融这一块股份制银行大鸡不吃小米,因为它在乡镇下面没有机构,农信社改革当中有很多大的金融机构想参与进来,但我们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服务“三农”方向不改变,我们还是有信心把农信社改革好。

第二,我们和中国人保合作,对我们农业的重要产品进行保险,包括农业的灾害和农房的保

9 险都要做。有一个例子,在“两会”期间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称赞。去年我们吃肉的时候说肉贵,中央拿出10亿养猪。按照这10亿养猪可能肉还是贵,人保就做了一件大好事,说这个事我们帮你一块儿做,然后人保做了300亿的保险,那么养猪肯定比原来放大了很多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保险对农业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前年粤北发大水,很多的房屋倒塌,每倒塌一栋房子省里面给8千块钱,当地的政府给5千块钱,结果盖起的一套房子比原来还漂亮。但是,若按保险的话我可能就只花几百块钱,你这个农房我买了保险之后倒了就由保险赔,我们就省很多钱。如果财政和金融联合起来的话,就可以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还有一个灾害保险。九江大桥被撞断以后,就由保险公司赔,赔完以后省交通集团觉得当时没有买利润保险真可惜,为什么?因为如果买了利润保险的话,我这个桥断了以后,我修多少年你就应该按每年的利润损失给我们赔。

第三,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以及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支持工业发展。资本市场里广东很有远见,我们的上市企业虽然全国最多,市值也是最大,但是我们的金融资源非常多,我们的企业非常多,上市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大。广东人办企业我觉得有三种形象,特别是一些民营资本家、民营企业,不想上市。首先他们觉得办企业是养老婆,这个企业是我的,就像我的老婆一样谁也不能动她,因此就不上市;其次办企业像养小猪,养大以后就去卖掉;第三就是办企业像养小孩,是股份制,家长有一份责任,老师有一份责任。省里有26家的大型省级企业,上市的寥寥无几,有的国有企业也是这样,上市的积极性不大。现在我们为什么鼓励上市?实际上从国家利益来考虑的话,在人民币升值下的资本市场我们刚刚开始做这个市场,中国的资产价格比较低,热钱追踪我们的股票、房地产实际上是为了套利,套完利就走,所以来也快、走也快。我们为了保证我们的发展成果为国人所有,必须把资产的市值做大。如果我们好的企业还是以一块钱一股卖给人家,这不是很可惜吗?如果按照市盈率至少也有20左右,最差的也要

5、6左右,这样才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因此我们算资本的价格不能只把物质化的资本拿来算,也要算非物质化的资本。物质化的资本是什么?是资金、设备、原材料、土地,这是物化的资本,但是非物质化的资本还有我们的社会秩序好、市场好,一起构成了我们的发展环境,这也应该算进大资本里面去。我们不能在资本的博弈当中吃大亏,很多理论界专家学者都主张把资本的市值做大。今天,我们的股市下下跌了,开盘的时候是3501点,比最高点市值蒸发了12万亿,惨乎兮。有人看到过了6000点就恐慌,我觉得大可不必。只要我们的经济层面是好的,社会是安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资本市场应有的发展就不会停。我们利用资本市场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之后,任何经营信息都要披露,任何管理都要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法律法规来做,因此就不容易进行一些有猫腻的活动,特别是财务活动,这个企业就处于阳光底下杀毒,这样我们的经济细胞才健康,经济运行就比较安全。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些。留下一点时间和大家互动,谢谢大家!

主持人:欢迎同学们进行提问。

【现场提问1】 :你的题目是加快金融产业的发展,4月份我校有一个全国性的金融峰会,我想问一下这个峰会讨论的是金融的哪一方面,因为金融业包括保险、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等,你可以具体说一说吗?

主持人:这个会议叫做金融职能的国际研讨会,到时候我们要请周教授参加我们这个会议做指导,但是这个会议怎么开我还不知道,我只是批了钱了,这个会议将在4月份召开。下面请大家就与今天主题有关系的问题提问,希望提的问题简洁明了。

【现场提问2】 :我想问两个问题,您刚才讲到建设金融强省的时候,在保险行业能不能讲一下政府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还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讲到了农村的财产保险,但是这个社会都是以人为本,在农村保险方面还有哪些措施,在产业升级的保险方面有哪些方面的升级?谢谢!

周高雄 :保险是备受关注的一个产业,广东的保险现在发展程度还非常低,无论从深度还是密度来讲都落后于香港大概20倍,也就是说我们做了一份,香港做了20份。现在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寿险,做得比较少的是财险,因此我们要鼓励他们并重发展。政府

10 的鼓励措施主要是提供后台服务,现在进入我们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首当其冲的是保险方面的,因为他们要研发一些符合广东消费者需要的品种,而且符合广东金融市场销售的品种,因此我们提供了后台服务,这是政府一方面的措施。另一方面,我们把保险和资本市场上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创新做得好的,包括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得好的就给创新奖,如果它的发展做得好的省政府就给它发展奖,主要是这两个。平时主要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比如说进入的门槛、进入的方便包括与保监部门的沟通和推荐,我们积极地服务。

第二个问题,农村的保险现在主要做的是农民的医疗保险,农民的医疗保险我们主要是从财政开始的,也就是财政补贴,让农民去合作医疗,现在补到了65块钱,将来还要增加补贴,让他拿这个钱去参保,保证小病不出村,给每个村医1万块钱,作为他的收入保证,平价为农民看病。至于人寿保险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和中国人保的合作里也有农村的合作方案,具体工作怎么做现在还没有细化,下一步我们还是鼓励他们主要是完成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试点工作,我们现在在8个地方进行了试点,包括番禺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险,就是说刚才那个钱补给你了,当地的财政再出一块钱作为保险保费收入的补贴,然后这个补贴就支付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对农民一家一户进行医疗保险,这个试点现在还没有推开,但也是千方百计地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以方便人们看病就医。

【现场提问3】 :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广东省的中小企业和江浙的中小企业还是有差距的,金融怎么样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高新企业只有发展起来,我们的金融业才能有更好的支持,也能够培育出更多的大企业。第二,我们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配套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深圳、广州、佛山这几个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一个资源的分配问题,这一点是很难做好的,比如我作为一个金融大企业,我是去广州好还是深圳好,这两个地区对我的政策怎样等等,这都是企业所关心的,政府应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周高雄 :中小企业里面你最关心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个问题浙江做得比较好,我去学习完回来以后,我觉得如果照搬他们的做法可能有些不妥。浙江是500万销售额的企业都能够得到信贷的支持。但是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门槛太低,上马太容易,所以制造满地星星的过程当中也制造了满地的污染,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问题比较大。这种模式长久下去是不行的,作为探讨,我认为中小企业要发展,但是好的中小企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不好的中小企业如果我们还是鼓励它、支持它发展这是不一定对。不是说我们发展民营企业、发展中小企业错了,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去支持那些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即符合我们广东产业升级要求的中小企业,比如节能减排、降耗要有保障,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有比较高的效益,毕竟我们进入了高成本的时代,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成本上来了,如果你没有高效益的话可能就办不下去。现在先在东莞那里做试验,让他们先出台适当的政策,今年我们还要出台政策,着力点是在中小企业上市这上面做更多的文章。就是好的中小企业上市或者上柜台交易,现在上柜台交易天津市请求中央已经批了,我们也争取发展。一般好的中小企业我们则鼓励银行给它提供贷款支持。总体上主要是考虑我们的渠道比较多,不一定像浙江那样重点靠贷款支持。浙江是市里面或者县里面除了银行利息以外还加一个点,补给金融机构,最后金融机构放贷款的时候有一个点的收入放在那里作为准备金,从而可以核销一些坏的债务。我们的贷款不良率较高,这个风险很大,所以我们既要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要考虑我们金融机构的安全,这是一个辩证关系。

第二个问题,关于广州、深圳发展的定位问题,老实说,如果把深圳和广州叠放在一起那是最好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有了一个广州、一个深圳,我们要尊重历史。掌心掌背都是肉,广州、深圳都是广东的两个重要城市,现在我们是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今后这两个市怎么发展?一个是错位发展,如果是同质竞争必然是两败俱伤,差异化、错位发展就是互补。深圳有一个深交所,深圳的高新产业和上市企业比较多,因此深圳最适合于发展资本市场,包括股票、证券、债券等金融衍生产品。广州是华南经济的枢纽、经济中

11 心,伴随着很大的物流,因此更适合于发展总部经济,包括银行信贷总部、保险总部,因此侧重于做银行信贷和保险。同时,佛山适合搞后台服务.

【现场提问4】 :周主任您好,首先感谢您刚才的演讲,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很关心,我们的校长也很关心。现在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您觉得作为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从什么方面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这个趋势?也就是说您对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有什么期望?还有一个小问题,您觉得我们有必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这个状况吗?谢谢!

周高雄 :首先,我祝贺学金融的同学们,你们成长在一个好的年代,学对了一个好的专业。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提升自己这个自觉性难能可贵。的确,金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因此它的报酬非常高,但是风险也非常大。愿意干这个行业的同学应该有一份勇气的,有一份创劲,因此我觉得第一个需要提升的是对金融产业的创新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因为金融创新比任何产业的创新都要快才行,没有创新精神就赶不上拍,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其次就是要懂专业,我觉得我们书本上学的专业可能跟实际工作需要的东西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还是要关注一下最新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经营过程,尽可能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实操概念。第三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因此提升是很必要的。我非常支持和鼓励大家,将来广商能够走出更多的金融专家和企业老板。

对于有没有必要考研的问题,见仁见智,实际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国内外都有出了校门以后再读研究生或者再读博士的,现在研究生谋职业可能比本科生好一点,如果我们觉得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妨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们组织了全省监管机构的28名在职干部到中大去读硕士生,我们也鼓励在职的同志去深造。当然如果你说我现在还不想就业,要好好地磨炼一把,十年磨一剑也好三年磨一剑也好,这些都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想校长也不会说读研究生一定对或者一定不对,这些都要结合个人的情况来考虑。

【现场提问5】 :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周主任,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实现广东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大的目标,这应该是十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大目标,我想问的是下面有没有具体的分步的措施或者具体的目标来保证这个大目标的实现?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既然周主任来到我们广商,发展金融业是要有金融业人才来做保障,在这方面吴校长和周主任是不是能够考虑把我们广商有才有德的人才引入金融业,为金融业做一点贡献呢?你们两位是否有考虑呢?

周高雄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为什么我前面讲到那么多领导关注金融,而且也有这么多人谈金融,也就是这个问题刚刚破题。如果讲大道理科学发展这是没错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分支业务的时候需要怎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金融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现在分步实施的考虑我们只做到2015年的考虑,我们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逐步地去达到。我们是政府部门,希望大家走得顺一点,不要偏离这个方向,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做。第一步我们完成了一个历史转折,也就是起舵手的作用。现在我们敢做大金融产业,把规划做出来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推动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改革上市,我们鼓励它、支持它走出去。还有要建设地方主力舰,包括我们讲的农信社、商业银行,我们要打造一些地方的金融企业,这个工作我们目前也正在做。这一步,尽量让国内的、省的金融企业抢占有利的地形,抢占足够大的金融市场。第三步是做强,我们要跟一些外国的金融机构互相学习,特别是要打开跟香港合作的大门,粤港深化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金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以后就是香港,我们要借助香港这个平台引导我们的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把广东的金融产业打造得更优更好。我们下一步要建立粤港澳乃至是更大地区、更紧密的合作,将广东金融改革发展推上更高的水平。

人才的问题吴校长肯定要考虑了,我的考虑是,广东的人才不如上海的人才多和好,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跟我讲到上海办企业,我要什么人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当然只要我舍得出高价。但在广东想要的人才有的时候不容易得到,一个是结构问题,一个是数量问题。目前,金融战线

12 上缺乏金融人才,比如说农信社3万多人,其中一半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穿起西装的时候,我就讲农信社的同志们越来越像金融专家,实际上金融专家是看不出来的,现在很多金融专家越来越像得闲的人。现在人才的更新无论是哪一个金融领域都需要更新,只要你学对了专业,我相信金融系的毕业生就业率肯定不低。

主持人:

老师们、同学们,周主任以“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为题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同时也高水平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具体的问题,在讲演中周教授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到管理会计的考量再到广东金融业产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背景、现状分析和未来走向的前瞻性的思考给我们全面地阐述了广东金融产业的情况,非常精彩。周教授的演讲既有真实的数据,也有丰富的图表,还有生动的事例;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现状的分析,还有对未来的预测;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实证的分析,还有对策的建议;所以理论、实践、对策做到了非常好的结合。在讲演中周教授强调,首先金融在广东是产业,其次金融应该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应该作为推动广东产业升级的一个强有力的动力,这几个命题强化了我们要树立金融的产业意识,阐述了金融的本质、地位和功能,因此周教授的讲演非常精彩。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周教授还给我们的金融专业学子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我们讲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枢纽、核心和命脉,只有真正地懂得金融,才能全面地把握经济,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认识。在座的同学多数都是学金融学专业的,在从事金融学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广东正在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而且要把它繁荣起来,对金融人才有巨大的需求。金融专业是我们广东商学院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我们广东地区办得比较早和比较好的专业,广东省我们的金融学院的综合实力有可能是前三名,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我们金融学院的师资基本上实现了博士化,大家在广东商学院从事金融学专业的学习大家一定要热爱这个学校、热爱这个专业,这个专业非常有前途,我们要加快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改革,培养像我们周主任这样的金融人才,一定会把我们的金融学院做大做强,大家要刻苦地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周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向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的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和同志们,特别是我们的颜主席、陈主任、黄先生亲临会场指导,颜教授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我们向他们表示感谢!其次我们要感谢今天到场直播和采访的媒体记者同志们,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感谢我们广商人,包括我们的同学、老师、教授参加我们今天的讲坛,聆听了周教授的报告,整个会场秩序井然,氛围很好,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岭南大讲坛o学术论坛第25期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以上文字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如有错漏,敬请原谅!如需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

(编辑:林湄)

稿件来源: 南方网 本网发布时间: 2008-03-27 10:15:32

第二篇:科技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本文由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总结之前学者的科技金融的定义与意义,从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层面剖析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企业自身风险大、金融机构融资难、政府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所对应的整改措施,以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的地位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必须被摆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位置。金融,顾名思义即资金的融通过程,是现代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和枢纽。科技带来的技术改革不断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符合我国的发展需求,能够助推我国经济发展。

科技金融的定义与意义

科技金融主要是指科技与金融产业的有机结合,是产业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科技金融”一词最早于1993年被深圳市科技局提出,但其本意其实更偏向于“科技和金融”的简写而非新的复合名词。目前关于科技金融的定义并不明确,虽然有很多学者先后对其进行过研究,但仍尚未形成统―体系。通过归纳国际、国内的研究,可以得出科技金融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技金融是创新活动的一种,新技术常被用于创造更大的利润;科技金融是科技成果资本化的过程,科技渐渐演变成创造财富的工具;科技金融是“技术――经济”范式下发展的,技术创新在金融工具的支持下推动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科技金融是科技影响金融构成,从而获取高附加报酬的过程。

众多的定义中,赵昌文(2009)提出的是被认为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根据赵昌文的观点,科技金融是科技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通常金融工具、政策、制度以及服务等一系列因素的支持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技的开发与成果的转化,进而推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需要企业、市场、政府等主体的参与和支持,缺一不可。

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和转型。科学技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推进器。科技的发展能够让增长不局限于要素投入,而是进行合理整合,实现有限要素的充分利用;金融的发展能够让资源更加优化配置。故二者结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由依靠要素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更加合理的内涵式增长。此外,二者之间还有着彼此促进的作用,能够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要素与生产方式的整合。

科技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科技企业融资难

目前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等众多条目,并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来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为规避高风险而倾向于风险较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导致了科技企业难以融资。同时,有些银行的信贷机制与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不相适应,也同样导致了科技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寻求其他渠道来维持经营。

科技企业自身问题

①多数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具有不稳定性。生命周期的不?定性让科技企业随时可能进入衰退周期,加上其生命周期普遍较短,风险价值的波动较大,不利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防控风险,故而受到金融机构的排斥。

②科技企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技术等无形资产之中,这些带有公共属性的产品和服务大都没有被纳入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法律框架内。这种情况导致科技企业的担保资源匮乏,难以达到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标准。

③科技企业针对自身信用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很多弊端,如财务问题、组织架构问题等,以致金融机构很难做出正面的信用评价。

中介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由于缺失服务科技型企业财务咨询机构和顾问中介机构,无法准确提供科技企业的信用以及产业结构与风险评估等信息,无法建立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而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科技企业发展滞缓,高品质的科技产品得不到关注与重视,最终使得国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缓慢。

政府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目前政府出台了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与科技创新问题的有关政策,但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可行政策还不甚完善,导致政策对科技金融发展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不足。同时,能有力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亦不够完善,使得一系列政策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出现失灵的情况。虽然政府为维持中小企业设立了创业基金,给予创始资金的支持,但在资金分配上未达到合理分配的预期,使得资金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低下。

资本市场多样性不足

多渠道的投资方式一般是需要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因为要保证其具有偿债能力。而现在我国缺乏一个多样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难以满足市场内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拓展融资渠道。政府应健全融资机制,加强各机构对科技金融的投资力度,并增添融资渠道,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增添民间融资方式,例如众筹等;同时,应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帮扶力度,照顾到银行和企业双方的收益,对风险较高的项目评估后予以适当融资支持。

加强企业自身管理。企业应在财务管理与产业结构方面进行整改,提升自身信用,使金融机构不排斥为其融资,更好的提供融资服务;其次,规范运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防患于未然。

建立良好的中介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中介体系,通过这样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与融资机构提供信息媒介,使二者得到有效的信息服务与支持。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来构建一个完善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负责信息的收集、加工与管理等,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逐渐解决企业与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达到信息沟通的平衡,推动企业的运营与金融机构的收益。

完善相关政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多的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来制定科技金融的发展策略,以期得到更加适合的政策与方针。政府应注重推动对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以及中介系统有机结合,使得三者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并且加强帮扶资金的合理分配,从而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各企业能够和谐稳定的共同发展。

促进资本市场多样化。需要政府引导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并专业化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益,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内外风险资本,设立天使基金,支持种子期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创业与技术创新,并对其起到指导与支持作用。

第三篇:关于加快江苏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科技金融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为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现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支持重点,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一)明确科技金融发展定位。以政府引导、银行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为导向,以破解成长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瓶颈为重点,积极构建高效衔接、完整配套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扶持体系和服务体系。

(二)突出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以下科技企业发展:一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导向的科技企业;二是处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量产”开始阶段的企业;三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省、市、县重点培育的小企业。

(三)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在科技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率先开展省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优先给予机构设立、市场培育、业务创新、财税支持等优惠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措施在试验区先行先试。

二、坚持专业专营,改进绩效考核,推动科技金融加快发展

(四)加快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逐步在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立科技金融服务部门,配备专业团队和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在省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先设立科技支行,可在现行银行体系内新设、转设支行。完善省、市再担保与市、县担保联动机制,省再担保公司优先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科技子公司,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专业的科技担保公司,鼓励各类担保公司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五)积极发展新型科技金融组织。鼓励在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科技产业密集地区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鼓励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为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研发、生产设备租赁。鼓励设立专业科技信托公司,运用集合信托计划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制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加快设立各类创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资本支持。

(六)建立科技金融绩效考核制度。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科技信贷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各金融机构要强化一线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机制,适度提高对中小科技企业授信户数指标的考核比重,给予营销经费支持和绩效考核倾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科技信贷风险容忍度。

三、丰富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提升科技金融运作效率

(七)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基于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股权、期权、动产等适合科技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推广“科贷通”、“科技之星”等金融服务品牌。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加强对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的有机整合,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鼓励风险管理类金融衍生产品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试验和推广。

(八)改进科技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扩大“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授信审批权限,对政府推荐且给予风险补贴的重点科技企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园区管委会、专业化市场、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可贷企业筛选,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科技企业实行批量“信贷工厂”服务。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企业的不同特点与需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方案。

(九)创新科技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引进专业的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探索以简洁的评分卡工具取代复杂的评审报告,淡化财务要素评分比重,强化对科技企业“三表”(水表、电表、煤气表)、“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三单”(税单、货运单、银行对账单)等非财务因素和管理团队素质等行为因素的评分。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外部评审制度,建立共享的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金融决策评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银行和保险机构紧密合作,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工作,鼓励发展科技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和商业信用保险,提高科技保险承保规模和业务比重。

四、开拓金融市场,畅通融资渠道,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效

(十)推进科技企业在创业板和主板上市。加强与证监部门的对接,积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缩短发行时间,简化发行程序,提高发行效率。争取设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内科技企业上市发行“绿色通道”。

(十一)扩大科技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积极推动各地“高科技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高科技企业集合中期票据”、“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债”等新型金融工具的承销与发行,有效拓展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十二)推动我省更多高新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为园区成长潜力好的非上市科技企业开拓更为宽广的投融资和股份转让渠道,为挂牌企业通过转板机制进入主板市场创造条件。

五、鼓励错位竞争,开展互惠合作,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十三)鼓励科技金融组织错位竞争。支持各地发展不同所有制结构、产权结构、商业模式的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租赁、信托等科技金融组织,引导其找准市场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开展错位竞争,积极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十四)推动科技金融组织互惠合作。支持各类科技金融组织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开展互惠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投、贷、保协调联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发挥科技金融主力军作用,充分整合科技金融资源,主动担当科技金融服务链的“集成商”和“百货公司”。

六、健全中介服务,推进信息共享,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十五)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在苏南地区设立全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优秀评估、评级、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落户集聚,为广大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股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登记、评估、交易、结算以及融资、信息等中介服务。鼓励各地培育和发展财务外包、法律咨询、技术认证等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各市、县要对现有的登记评估部门进行有效规范,切实解决评估有效期限短、收费标准高、多头评估等问题。

(十六)健全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整合科技企业信用信息,解决科技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重点科技企业(项目)名单的定期发布和信息通报制度,方便金融机构及时跟踪服务。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结果发布制度,完善银保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金融推介洽谈活动。

(十七)加快科技企业培训辅导平台建设。推广由专业机构承担科技企业“创业保姆”和“创业导师”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成长型科技企业管理、营销、财务及融资的培训与辅导,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度。

(十八)提升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建设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建立科技金融人才数据库,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期权、公积金和人才保险等手段,加强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

七、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奖补方式,完善科技金融正向激励机制 (十九)加大科技金融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投入,加快建立省、市、县科技金融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重点加大对孵化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支持。

(二十)优化科技金融奖补机制。创新财政支持金融科技投入方式,实施拨改奖、拨改补、拨改保、拨改投等新型财政奖补方式,形成资金杠杆撬动和滚动发展机制。整合相关部门科技金融发展资金,发挥集中使用功效。建立健全财政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二十一)建立多样化科技金融正向激励机制。设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科技贷款给予适当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提供科技金融发展正向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不良贷款核销工作。

八、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合力,完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二十二)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金融办、财政厅、科技厅、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和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江苏证监局、江苏保监局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研究解决科技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工作。各地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集成各类资源,形成推进合力。

(二十三)完善科技金融发展定期评估机制。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定期对各地科技金融发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支持相关创新试点的重要依据,并与奖补资金等扶持政策挂钩。

(二十四)加大科技金融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我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氛围。

第四篇:我省开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调研

为更好地掌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现状,充分发挥金融对江西科技产业的促进作用,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就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

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指导。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省交行成立科技支行,专司科技型企业的贷款工作。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对我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贷款余额达517.45亿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486.82亿元;对监测的5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06.27亿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243.22亿元。

(二)创新金融产品。省农发行开设了农业科技贷款,用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省农行针对晶能光电拥有多项专利的特点,采取了专利权质押方式向该企业放贷;省中行利用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拥有的商标权作抵押,向该企业发放贷款。

(三)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全省先后成立了南昌新世纪投资公司等创业投资基金,并引入了凯雷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风投,有效支持了全省科技企业创业初期的起步与发展。2014年1-11月,正邦科技累计成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7亿元;江西电子集团成功发行了2个亿的短期融资券。

二、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授信管理存在缺陷。大多数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执行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审贷标准,企业在创新产品产业化之前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二)风险分担补偿体系仍待完善。企业在创新试点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较大,诸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政府部门必须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成本,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调动银行的积极性。

(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一批盈利较好、具有江西产业特色和优势的高技术、高成长科技企业由于资本规模较小、盈利不稳定等因素,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发展所需的足够资金。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深入研究科技担保机制,合理运用担保机制予以支持;针对科技创新贷款风险大的问题,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解决金融部门的后顾之忧。

(二)积极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便利知识产权的流动处置,扩大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开展;大力发展股权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股权信托融资等,探索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

(三)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通过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等手段,充分吸纳各方面的社会资金,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帮助已具备一定实力的科技企业通过发行集合信托、集合债券等途径,获得成长扶助资金。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供稿)

谢茹副省长调研全省科技金融情况

8月15日,科技金融调研座谈会在省科技厅召开,副省长谢茹、省政府副秘书长晏驹腾、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学勤出席会议,省科技金融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部分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就科技金融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介绍。省科技金融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部分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负责人围绕当前科技金融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学勤表示,科技金融作为当前解决科技投入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省规模还是不大,需要深入研究,今后要将该项工作做得更好。

谢茹副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必须充分认识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金融相融合,使科技金融服务于创新驱动战略和经济发展大局。要从增加银行科技贷款、设立科技支行、壮大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科技保险、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谢茹强调,要进一步健全科技信贷及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要推进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以及科技金融工作对接机制的建设,着力加强政、企、银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省科技厅 供稿)



我省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会在昌召开 

吉安高新区入选省“财园信贷通”试点单位

我省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会在昌召开

7月16日,上半年全省金融形势分析座谈会在南昌召开,副省长胡幼桃出席并讲话。

会议认为,上半年我省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50.05亿元,比年初增长10.06%,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78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在全国排名第十二,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三。尤其是在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我省金融机构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制度建设、组织创新、总量倾斜、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方面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服务,努力满足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需求,大力推动创新型企业、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绿色崛起步伐提供高效金融支持。据统计,今年来近四成新增贷款投入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供稿)

吉安高新区入选省“财园信贷通”试点单位

近日,省政府批准启动了全省“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吉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该融资模式试点园区之一。这将对园区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是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与银行合作,帮助试点工业园区企业申请获得1年期以内、500万元以下流动资金贷款的融资模式。其贷款风险保证金由省财政、试点工业园区按1:1比例筹集保证金,并存入合作银行,作为工业园区内企业贷款风险保证金。同时,企业按照获得贷款额的1%向工业园区管委会缴纳互助保证金,当“财园信贷通”贷款出现代偿时,先从企业缴纳的互助保证金中抵扣代偿。

(吉安市科技创新“六个一”办 供稿)

第五篇: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

何慧芳 胡品平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 摘要: 从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研究入手,分析广东省科技与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的相应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科技; 融合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素,已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政治竞争的主要力量。分析全球文化发展现状,发现以下特征: 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加快。主要由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网络社交、文学、数字内容、虚拟娱乐、新媒体等一大批文化新业态。科技已融入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值占GDP 比例普遍高于10%,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三是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文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品向全球覆盖,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还相对滞后。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国产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据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1 年我国文化领域高端装备占比达到72%,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大量相关科研成果闲置,没有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同时缺乏既通晓科技,又熟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精品少,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自身的创作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文化科技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一是全球文化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相关标准尚未健全。我国可以抓住文化技术体系具有集成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文化领域科技水平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二是我国具有巨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市场和产业空间。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人均GDP 超过4000 美元的省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份共有25个。按照国际水准,此阶段文化产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国拥有发展文化科技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猛,三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拥有一批文化科技领域成果,“文化+ 科技”的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一般来说,外来文化在我国扩展难度较大,这为我国文化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留下空间和机会。同时,在我国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消费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弘扬中华文化,掌握文化发展主导权,加快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针对广东经济大省,研究分析文化科技融合问题,探寻未来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对于加快全省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以科技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完善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1. 1 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

广东大力推动文化领域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文化新兴业态,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数字出版、动漫游艺、创意设计等为代表文化新业态快速增长。近年来,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动漫产值2010年增长更是达到了42%,成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2011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达250亿元,约占全国的20%; 动漫总产值106亿元,约占全国35. 3%; 网络游戏总收入152亿元,约占全国35%; 网络音乐收入12.7亿元,占全国比重55.2%。二是以服务移动终端、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异军突起。南方广电传媒集团、深圳广电集团(CUTV城市联合电视台)、华视传媒等发展的手机电视、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视频、户外媒体等在全国发展早、影响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数字传媒系统、电子阅报系统、LED 联播网、手机报等初具规模; 深圳华视传媒拥有国内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运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营联播网,所运营的公交移动电视资源占全国81%,地铁电视占100%。

1.2 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加快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推动文化企业广泛运用数字、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以及印刷复制、游戏游艺设备制造等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提高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的科技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广东省已完成近600 万家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占总数的50%。另一方面,推动各类文化企业走“文化+ 科技”路子,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开发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广东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由加工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深圳华强集团、华侨城、易尚展示等传统文化企业,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发出文化新产品,实现由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3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广东省通过加快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数字娱乐、文化创意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文化科技型企业。根据省科技厅的统计,截至2011 年底,全省文化领域的科技型企业300 多家。如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声光电和控制技术,在文化表演艺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科技、城市景观建设、演艺娱乐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全流程的技术服务。广州欧科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文化传承和保护。深圳华强文化科技公司开发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目前拥有148项国内外专利,公司“环幕立体电影”系统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在文化产业领域拥有专利技术116 项,其中关键发明专利90 项。广州网易计算机公司、珠海金山公司成功开发多款网络游戏,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积极向全媒体转型,成功开发了一批数字传媒技术。南方新媒体发展公司建立了国内最早的电视新媒体产业。

1.4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一批重大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2009年~2011年)浙江省申请文化领域发明专利819项。数字出版方面,广东自主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多媒体复合关联编码MPR 技术、语义智能搜索引擎技术、OED 电子纸电泳技术引领全国、与世界同步,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数字多媒体方面,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研发的高清互动电视、智慧家庭多媒体网关、IPTV、视频网络电话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 深圳广电集团作为广东省“三网融合”试点单位,发展有线交互业务、高清互动业务以及各项“三网融合”技术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广晟资产公司研制的数字音频DRA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深圳华强成功研制环幕4D电影、悬挂式球幕电影、巨幕4D电影等十多种特种电影,自主研发了三维程控威亚、立体子弹时间拍摄系统、电影级鱼眼拍摄系统、环幕立体拍摄系统等拍摄设备。金山软件公司研发的3D网络游戏引擎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重点计划项目,给国内用户提供了完整的游戏创作系统。

1.5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广东省积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构建文化交易、会展和投融资平台,健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开通运营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百川网”;举办深圳文博会、中国( 东莞) 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节等文化会展,为引领和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文资办等单位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授信总规模134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组建规模为50亿元的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贯彻落实银发[2010]94号文件,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九个部门制定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广州银发[2011]52号),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全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2 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然而,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2.1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不足

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尚处起步阶段,缺少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交流信息平台,很多文化领域的导演、创作者、传播者不知道用什么技术更好地对文化进行彰显,很多科技工作者又不知道自身掌握的技术如何植入文化领域,相关科研成果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对文化资源的高科技开发手段不足和文化科技装备不足,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对文化内涵的植入不深等现象。

2.2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足

虽然广东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在部分领域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全省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文化领域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文化科技类孵化器等欠缺。根据统计,2009 年~2011年,全省300家文化领域科技企业,仅申请专利819件,每家企业每年申请量不到1件。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不足、进口依赖度高,造成文化产品制作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制约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广州励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成技术,创新设计提升文化展现形式和水平,但是其采用的不少舞台装备、演艺设备仍是进口的。

2.3 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

虽然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出台了部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相对于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目前尚未出台文化科技融合的专项政策。更不像部门省市除了设立专项资金外,还将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文化科技企业重点支持。如西安市设立了规模为3000 万元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专项资金,沈阳市设立了规模为4000 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对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局等部门政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2.4 文化科技人才供给不足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创作出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响了广东文化自身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一方面,由于当前尚未建立对文化领域人才的认定办法,当前适用的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与文化领域人才的专业造诣、工作业绩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相适应,不能有效引导文化领域人才成长。另一方面,高层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人才难以引进,导致广东文化科技影响力不高。

3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2年7月,中宣部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广东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1 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

广东省应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植入科技产品,大力丰富信息产业的发展生态和产品结构,重点打造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虚拟博物馆及文化信息地图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打通并优化传统文化产业链,拓宽文化产品传播渠道和形式,实现“文化畅通”。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内容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

3.2 实施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

建设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省级以上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专业镇和省重点布局的功能新区,实施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形成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打造一批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围绕着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在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工程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领域,选择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骨干企业。建成一批文化数字资源库,推动文化内容、素材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广东地方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兴媒体,加强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建设,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移动媒体,形成一批在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终端。

3.3 健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博会和高交会,促进文化科技知识产权和产品交易。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城市,构建新型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数字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文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等; 积极推动专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文化科技领域形成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3.4 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聚焦主要文化产业形态,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开发数字动漫制作、数字音视频和高清影视制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网络出版、语义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加强研发文化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标准、关键元器件和装备,推动若干重大文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加大智慧家庭研究的扶持力度; 推动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全省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国家标准和全国技术服务中心。

3.5 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岭南文化名家工程”,加大对文化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加快组建广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结合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需要设立相关专业。探索建立文化新业态人才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开展动漫网游等文化科技领域的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经有关程序可破格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不受学历、资历等要求;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不受单位性质的限制,而公益性文化科技事业单位急需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自主聘用。

3.6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经济政策,在土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地使用、税费减免、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成立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牵头,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健全文化科技跨部门合作发展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 (2) : 1-3 [2]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3-4 [3]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 ( 6) : 2 - 3 [4]张贵书.浅议文化与科技的融合[J].杭州( 周刊),2011(10) : 7 - 8 [5]梅松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J].炎黄纵横,2008 (10) : 14-15 [6]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 (1):3-4 [7]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4-5 [8]张鳌.科技与文化融合,多媒体是最好的黏结剂[J].华东科技,2012 (2) : 3-4 [9]李勇.加快文化融合科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J].福 州党校学报,2012 ( 1) : 7 - 8 [10] 张世俊.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J]. 甘肃科 技,2012 (1) : 27 - 28 作者简介: 何慧芳(1981—),女,广东韶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胡品平(1983—) ,男,江西临川

上一篇:感动的事英语作文下一篇:跟单员工作流程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