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特征

2024-05-09

学生心理特征(精选十篇)

学生心理特征 篇1

14-15岁正是在校中学生的年纪, 近几年的中学生, 尤其是初中生犯罪率不断提高,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 成为国家安定、社会治安的隐患, 不容忽视。下面我将试分析在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查找中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和犯罪的原因,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找到预防的方法, 以减少和降低在校中学生犯罪事件。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未来。毛泽东曾说过,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终究是你们的。”然而在校中学生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 中学生犯罪的手段多样, 犯罪类型多样化。中学生犯罪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家庭的幸福, 同时, 也将影响着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一、犯罪中学生的特点

犯罪中学生具有以下的特点: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缺乏真正的信仰;思想、行为幼稚, 缺乏判断力, 做事莽撞冲动, 不考虑后果;厌学贪玩, 好逸恶劳, 价值观偏颇, 攀比心重, 爱慕虚荣;盲目崇拜明星, 追星情节严重;责任意识淡薄, 道德约束乏力, 心理承受力差, 经不起任何打击。

1. 犯罪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普遍淡泊, 缺乏真正的信仰。

据调查, 一部分家庭生活条件富裕的中学生之所以参与犯罪抢劫, 其目的不在金钱, 而是为了寻求刺激, 他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平淡, 生活完全被家长规划, 缺乏自由, 因此, 为了单纯追求感官刺激, 从而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 某中学初一年级王某、范某和黄某三名同学家境富裕, 然而学业的沉重和家长的厚望使他们感觉压抑, 于是三人组成团伙在上学路上抢劫小学生的财物。

2.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中学生

生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 心理并没有真正走向成熟,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还很幼稚, 做事缺乏判断力, 容易冲动, 不计后果。中学生自控能力差, 对社会认知较少, 容易受到他人的挑唆和引诱, 由于一时间的冲动, 实施了犯罪行为, 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 某中学初二年级男生张某原本品学兼优, 家长、老师均对他寄予厚望。一次在课间时间和其中一位同学发生口角, 再加上其他同学的挑唆起哄, 两人开始动手, 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 张某用板凳击打了同学的头部, 并导致该同学大脑受损, 成为偏瘫。张某也因为犯故意伤害罪被送进少管所, 一名本来有着辉煌前程的优秀学生从此沦为囚徒。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为冲动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 为冲动所付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3. 当代的中学生课业负担大, 学习任务重, 父母们都望子成

龙、望女成凤, 所以很多学生不堪重负, 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逃避课业, 迷恋于网络游戏。例如, 初三年级的李某原本学习中等, 自从升入初三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 学习一落千丈。

4. 一部分中学生好逸恶劳, 认为享受父母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理所当然, 如果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还埋怨父母。

部分学生价值观偏颇, 攀比心重, 爱慕虚荣。例如, 某中学初二年级的王某因为很多同学都穿名牌运动鞋, 而自己没有, 在要求家长购买无果下, 从偷窃家长的钱财逐渐发展到偷窃同学的财物。

5. 当代的中学生对一些歌星、明星盲目崇拜, 追星情节严重。

有的学生为能观看某明星的演唱会不惜四处筹钱, 甚至向家长和老师撒谎请假逃学。

6. 当代的中学生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责任意识淡薄, 道德约束乏力, 心理承受力差, 经不起任何打击。

在校学生自杀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尤其是出现低龄化的特点。

由此可见, 中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薄弱, 而大多中小学并没有开设心理咨询室, 即使有往往也是流于形式, 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会主动咨询请教, 因此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加以引导。

二、分析在校中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1. 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冲动、不知畏惧;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脆弱, 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容易受利益所惑, 交友不善, 误入歧途。

2. 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和不良影响的客观因素。

首先是社会因素。现在社会观念比较混乱,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长, 许多中学生受这些思想的影响,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甚至铤而走险, 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电视、电影、书刊及互联网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把一些如色情、恐怖、暴力等糟粕传递给中学生, 腐蚀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的灵魂堕落。

3. 学校教育问题。

中学生有很沉重的课业负担, 学校有很大的升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追求升学率几乎是每个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 那么教师也往往会忽略学生的特点, 往往把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放在首位, 不厌其烦地讲解, 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 效果不仅不尽如人意, 还会事倍功半。

4. 家庭原因。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提供给孩子的不仅是物质的富足, 更是精神的充实和健康。孩子不健康心理的最初诱因往往与他的家庭有关。所以, 父母一定要相亲相爱,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及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中学生心理特征 篇2

10.强烈的审美需求

对美的追求是职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之一。职中学生经常参加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活动,他们在工厂、宾馆、商店、医院、学校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多识广,对美的认识评价和要求更加具体、现实和丰富。为了获得美的仪表和风度,往往讲究穿戴,穿着打扮标新立异,其中美术、美容、美发、幼师、服装、旅游、外事等专业的学生表现最为突出,个别学生花费大量的钱和时间,盲目追求时髦打扮。当然,有更多的职校生非常注意锤炼自己的礼仪、语言表达和办事能力,讲究文明礼貌,做到彬彬有礼,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职校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无可厚非。但作为班主任要重视引导,让学生理解美的全部内涵,做到生理美、风度美、修饰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协调发展。

11.觉醒而敏感的性意识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生理上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相继出现,意味着性机能的成熟,这些变化反映到心理上便是性意识的觉醒。所谓性意识,是指学生对性的理解、体验与态度,一般表现为: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产生对异性的特殊好感与好奇心;对正常的性生理成熟现象如男生遗精女生月经常产生惊慌、恐惧、不安和焦虑等否定性情绪体验;羞于谈论性问题并带有神秘感,渴望了解性知识,以揭示生理上的新奇变化;在异性面前珍视自己的形象,好表现自己,以引起异性注意和取得异性之好感、亲近。这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部分职校生由于不能把握爱情和友谊的分寸,过早地陷入早恋的旋涡而不能自拔,其人数比例要明显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据资料记载和调查,国内外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结婚年龄要早于普通学校的毕业生,这与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定向培养,因而考虑现实生活较多密切相关。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的性欲望比作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能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对于职校生早恋这一棘手问题,班主任绝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要简单禁止,粗暴对待,而要?quot;情“着手,以理服人,艺术地加以疏导,帮助学生以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从早恋的情感误区中解脱出来,奋发进取。

四、中学生的异常心理

青春期既是人生黄金时代开端的关键时期,又是人生最脆弱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过去人们多重视学生的生理卫生和身体健康,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世界卫生组织曾把”健康“定义为”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态“。中学生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标准难定,国内外学者意见不一致。但至少包括这样几条:具有正常的智力;具有情绪的自控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协调的行为方式;具有与年龄相

符的心理特点;具有与其所处社会相符的道德品质。这里主要就中学生中常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进行阐述。

(一)心理障碍

1.青春期烦恼

上海市教科所曾对该市闸北、虹口、徐汇三个区各类型学校的800多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有三大青春期烦恼。

(1)白日梦。中学时代是一个多梦的时代,年轻的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他们常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在脑海里架设一座由现实的此岸世界到达理想的彼岸世界的桥梁,在想象中实现自己的梦想。白日梦有多种类型,有想象成为各个领域强人的”英雄型“,有想象成为百万富翁的”富贵型“,有想象得到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情爱型“,等等。白日梦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偶尔出现是正常的。但如果以幻想代替现实,整天沉缅于其中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不少中学生从白日梦中醒来,梦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的客观自我发生剧烈冲突,内心失衡而无法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体相烦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充满朝气的中学生?中学生有了强烈的自尊自爱需要,珍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这一年龄阶段,正是生理发展的”拔节抽条“期,四肢的生长快于躯干的生长,身材比例总不那么匀称。因此,中学生体相烦恼应运而生,不是嫌自己长得太胖就是嫌自己长得太瘦,不是嫌自己长得太矮就是嫌自己长得太丑,有的甚至因脸上的”青春痘“茶饭不思,暗自流泪。许多人自备镜子天天端详数次,几乎人人在体相上均有本难念的经。这种状况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引起很大的问题。如某校一女生因面部长得较丑而几次轻生。另一女生因长得较胖而强制自己连续几个月节食,引起神经性厌食症,最终死?quot;弥散性血管凝血症。”

(3)性心理问题。青春期是开始性成熟的时期。我国青少年到16岁时,男性性成熟者已达93%,女性性成熟者已达96.8%。性成熟,又必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性心理问题。例如,对女生的月经、男生的遗精等正常生理现象,不少中学生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虑不安的心理,又并存着神秘感和好奇心理,渴望了解异性,探索异性?quot;奥秘“。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便感到羞耻和不安,有”罪恶感“、”负疚感“,这与性教育、社会化教育落后于中学生正常生理成熟,大多数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生理知识有关。这种性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学生产生种种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有的产生性过错,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的性心理矛盾和障碍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青春期的烦恼是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大问题。困扰当今中学生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社会适应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习心理障碍和社交心理障碍。

2.学习心理障碍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他们承担社会义务的起点。中学生是否得到社会成员与自身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学生”角色(首先是学习者)扮演得如何,一旦在此方面存在问题,就尤其不安和焦虑。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厌学。厌学是学生回避或厌恶学习的内在反应。这类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既因为成绩差产生自卑,又极自尊,怕人嘲笑,在家瞒父母,在校应付老师,有一种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2)考试焦虑。一位女中学生说,“为什么我在考试时会紧张得把准备好的东西忘得一干而净?”另一位男生说,父母对他期望过高,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考试中都会出现心悸、头晕,有时伴有腹泻,记忆内容的再现和回忆困难,见到试题,头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紧张情绪。

(3)作弊。作弊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弊者为了考试成绩铤而走险,一段时间心理处于紧张状态,作弊之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自责和内疚感,从而导致心理失衡。有个学生说:“我有个隐私,无法诉说,思想负担很重,我曾在初二期中考试中作弊,无人知晓,但以后我心中始终放不下,一到考试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愧,好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抬不起头来。”

3.代际冲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只不过会因时代变化而表现得或强或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在1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20岁之前是对父母的轻视期,30岁以前对父母又变为理解期,40岁以前则是对父母的深爱期,直到50岁才会真正了解、认识自己的父母。在现代社会,这种代际冲突表现得极为明显、剧烈,代沟双方心理承受力都异常脆弱、互相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有个中学生这样说?quot;有人说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成长,现在,我开始渐渐地理解了这句话。令我喜悦的是,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无知的毛孩子了,我拥有了独立的见解。令我忧伤的是父母仍然认为我什么也不懂,事事处处都得由他们作主。“"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着跟父母作朋友式的交流,可那是多么困难啊!想尝试一下的冲动,每次都被内心的恐惧所吓退……”“我疲于争吵,每当他们的喉咙冲着我响起来的时候,我便沉默地用双眼看着,直到他们没有了侮辱我的话语。……即使上了床,我仍得’聆听’父母在被窝里发出的’谆谆教诲’。”另一位学生则说:“代沟是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缩短和消除的,谁想这么做,简直是浪费精力。我们的最终生活目标是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人,而不是父母假定的模式,也不必希望父母以己为骄傲。”

4.性格缺陷

中学生性格发展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偏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狭隘和抑郁。前者表现为经受不起委屈,常为一点小事而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解,以致出现神经过敏,情绪不

稳定或意志消沉等情况。后者表现为郁郁寡欢、心境悲闷、沉默寡言、消极颓废、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状况。二是怯懦和自卑。有此性格的学生,常常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害怕在别人面前讲话和做事,缺乏勇气、胆量和信心,担心别人耻笑自己。三是孤僻和离群。这类学生喜欢独处,往往与他人没有什么交往,人际关系不和谐,性格古怪。四是对立和破坏,表现为处处与人作对,恶作剧,无理取闹,破坏公物和公共秩序,逆反心理明显,常常?quot;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叫他打狗他偏要赶鸡。“

(二)心理疾病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人格异常等。1.神经官能症

也称神经症,它是一种心因性疾病。个体神经系统并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主要是功能的失调或降低。神经官能症的类别较多,中学生中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神经衰弱症。少年期神经衰弱的学生较少,而青年初期神经衰弱的中学生就逐渐增多。神经衰弱是中学生所患神经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数学生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遭受挫折和打击,长期的心理矛盾造成压抑、烦闷、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的心理状态,引起大脑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中学生神经衰弱的一般表现是:精神不振,体力不支,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持久,心烦意乱,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并常伴有头痛、心悸等躯体不适感以及入睡困难、失眠等现象。一般患有此症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和效率下降。

(2)恐怖症。这是以对某些客观现实、刺激有强烈、持久的恐惧并伴有普遍的焦虑情绪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事实上,引起这种恐怖情绪的客观事物对患者不具有任何伤害或威胁的意义。如有的学生害怕猫、狗等动物;有的学生害怕登高、过桥、黑暗、打雷、闪电等;有的学生惧怕与生人扫交道或在公众场合露面、发言(即社交恐怖症)等。恐怖症的产生可能与患者以往经历过的挫折和重大精神创伤等有关。

中学生容易患学校恐怖症(恐学症),常见的有这几种:上学恐怖,异常害怕上学,常以呕吐、头晕、腹痛为理由,逃避上学,学科恐怖,怕学某一学科,例如害怕上数学课,见到数学题就紧张得发抖;考试恐怖,异常害怕考试,常有”怯场“、”晕场“现象发生;教师恐怖,学生对个别教师特别惧怕,常有恐怖反应,如哭、逃跑、呆若木鸡,这多半由于教师不适当的严格管教所造成。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偏低,存在生理及心理缺陷,也容易造成恐怖反应。中学生的学校恐怖心理和行为,已日益受到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重视。(3)歇斯底里症。也叫癔病(症),发病的中学生中女生较多,这种病多发在青春期,一般都是由于承受不了心理上的创伤,神经系统、大脑皮层负担过重,功能失调造成的,其具体原因主要是遭受惊吓、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或家庭不和睦,同学间纠纷、师生关系紧张等精神因素所致,大多与性格有直接关系。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心胸狭窄,易受

暗示,富于幻想,自我中心的中学生容易发病。癔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情感失调和意识障碍,常在精神受到刺激后即发病。发病时有强烈的外部表现,主观意识模糊,如大哭大闹、狂喊嚎叫、撕衣咬物、打滚、抽搐昏迷,也有的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如失明、耳聋、麻木、瘫痪等,这些现象无相应躯体器质性病变,病因一旦解除,症伏便可消失。这种心理疾病,由于暗示作用,还易集体性发病,所以对青少年要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

(4)强迫症,这是以重复出现患者并不愿意出现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患者明知出现这些症状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却无法加以克制、摆脱,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中学生的强迫症主要表现?过于认真”上,如写信后担心地址、姓名、落款是否写错,反复核实;作业完成后反复检查好多次;因怕脏、怕病菌传播,反复地不能自控地洗手等等。这类中学生一般比较固执刻板,做事循规蹈矩,不善于应变和决断,对自己要求过高,但又缺乏自信。对学习、工作异常谨慎负责,但又十分拘泥,主动性差,常处于被动状态。

2.精神分裂症

这是一组常伴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心理活动互不协调及与环境相脱离的重性精神病。其临床表现一般除无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外,其他各种异常心理均可发现,但以思维障碍最为重要。临床上通常将精神分裂症分为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妄想型和未分化型。在中学生中最常见的是单纯型和青春型。

单纯型多发病于青少年期,该病进程缓慢,早期可有失眠、头昏、头痛、注意力涣散、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症状,颇似神经衰弱。随后,性格发生改变,表现为孤僻、懒散、情感冷漠,不好与人交往,不修边幅,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厌学严重,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出现思维贫乏,行为退缩,病情严重时与外界环境完全脱离,精神衰退也日益明显,因很少有幻觉、妄想和紧张症状,所以称之为单纯型。

青春型多发病于青春期,病人主要表现为言语增多,内容荒谬离奇,想入非非,思维紊乱,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鬼脸,常有痴笑或不断照镜子;行为幼稚、愚蠢、古怪,常有兴奋冲动,或赤身裸体,不知羞耻。此型症状明显,易被早期发现。

技校学生心理特征 篇3

技校生心理发展现状

心理健康发展是形成优良个性品质、成为有用高技能人才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前提。技校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年龄普遍在14-20岁之间,正处于从心理“断乳期”向成熟期过渡,主要体现在其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特征即与此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成绩落后造成的自卑感。技校学生未能考取高中或大学,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比其他学生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学生进入技工学校后,学校的教育和初高中时完全不同,再加上学生生活环境的突然转换,从农村、城镇到城市,从父母言传身教到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量信息自由冲击,由此产生的文化影响不连续的现象,打破了其身心成长的循序渐进性,导致他们在陌生的文化环境,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甚至误入歧途。而激烈的职业竞争又给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同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叛逆期造成的自控力差。技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对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多数表现都会比较叛逆、敏感、缺乏情绪控制能力、行为冲动。在经历了入学时短暂的兴奋期,克服对环境的陌生感及自身心理、生理上的不适感后,便对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排斥感。他们在强化自己的个人意识,调节自己与学校和社会的冲突时,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觉,往往表现得固执,有意采取与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生理上造成的盲目感。一方面,技校学生在生理上正发生着剧变,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身体迅速地长高,体重迅速地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各种生理功能迅速增强,身心发展呈生理成熟较早,心理成熟较晚的趋势,对于自身和身边的社会,他们经常产生莫名的困惑。有些学生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特殊的好感,甚至开始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由于他们这时的心理发育往往不成熟,并不具备恋爱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的恋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另一方面青年期时限延长,使得青年期内身心变化加大,也使得青年期不稳定的因素增多,产生心理上的动荡。由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心理上容易产生种种矛盾,是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乃至精神疾病发生的高峰期。

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专门的心理课程与常规课程之间、专业活动与日常活动之间建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合力的关系。对正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时期的技校学生该怎样进行教育和管理?这对于技校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按照其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设立心理辅导中心。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技工学校应该设立心理辅导中心,聘请经验丰厚、资历深的心理咨询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如何应对机遇,如何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心理辅导是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学校的心理辅导要变被动为主动,一是定期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目前技校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用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例,着重从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如何克服及预防心理障碍等方面做详细的分析讲解和悉心的心理辅导。二是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教师要走出电话和办公室的局限,主动深入到班级中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积极发现心理有问题学生,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做到对症下药及时疏导。

与学生并肩成长。学生尊敬师长,是理所当然的。但学生对老师敬若天神,势必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抓不住学生的心。解决的措施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教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要注意“度”的问题,否则,学生就会由于跟教师太亲近而不服从教师的管理,家长感到孩子难管的道理就在于此)。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创设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探求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以爱心换爱心,才能引导学生愉快、积极的学习,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因此,社会活动和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要针对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的情况,组织学生到工厂、市场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这些对于技校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塑造健康的个人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初探 篇4

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特征要求:所谓能力即指人们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域主题条件.一般说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所谓一般能力指人们从事某种基本活动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和动手实践力 (体力) , 其中独立思维是一般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能力.所谓特殊能力指人们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备的特定本领, 如文学能力、研究能力、表演能力等, 其中创新能力是特殊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也是人才成功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能力虽然是人们从事形形色色的活动本领, 然而在不同社会, 不同时代, 能力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 社会对其成员本身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人们独立从事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 个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清晰, 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显现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也越来越直接.因此社会对成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至于将能力提高到社会成员的素质特征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高层次成员, 社会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管是在发挥社会角色的社会作用方面, 还是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方面, 其素质能力都必须高于普通人.就是说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般人所具备的能力, 还必须具备高标准的特殊能力, 随着社会知识爆炸现象出现所要求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交叉形成的应变能力、和谐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各人的能力、结构层次也会出现不同.但就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发展来说, 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和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则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要求, 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特征.

观察和思维能力的评价: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首先依赖于人的感觉和直觉.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上午知觉, 是人对现实的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大学生由于生理机能的成熟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其观察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是敏锐和深刻的, 不仅有相当程度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和概括性, 一般都能够发展事物的本质方面和主要细节.但他们有共同不足, 缺乏感性知识.即使是感觉敏锐的大学生, 其感性知识也是不够全面, 往往对一些事物现象容易产生一种激动.所以未经充分观察和深思熟虑便急于产生结论。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现象更易产生符合事物客观情况的错觉, 得出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需要与动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和动机是两个紧密关系的概念.需要是个体为了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以及更好地参加社会生活的种种必要条件在头脑中的反映, 由此引起的一种生理或心里不平衡状态, 这种不平衡状态也就是一种欲求状态.这种心理现象叫需要.它包括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它是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形成需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个体感觉缺乏什么东西.二是有求足之感.需要就是这两种状态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产生需要, 满足需要, 再产生新的需要的一个生命过程.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 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两者是互相渗透的, 难以分开的.当代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追求服装的式样和色彩, 就会给穿衣这一物质需要染上浓厚的精神需要的色彩, 变成了审美的需要.吃事物已不再是单纯为防止饥饿, 而是讲究进餐对人的身体素质、体形美、大脑的智力保护和开发.可以说物质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为精神提供了帮助, 而精神需要往往又离不开物质需要做基础.而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处理好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只求组织照顾, 不讲国家利益, 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动机和人的需要既有相似的含义又有区别.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源泉.动机则是推动人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动机和目的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有动机必有目的, 而没有动机所引起的维持个体活动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分析, 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学生内部的需要、兴趣、愿望等因素多引起的.这些内在的动机往往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使其发生变化.如受学习专业的限制、经济条件的限制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为振兴中华学习, 但也有少数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孤立的, 它与大学生的其他心理品质有密切联系,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学习动机既会发生迁移也会发生改变.

4.情绪与情感的心理特征: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心理体验与感受.情绪可以为物体的个别属性所引起而又相互联系;情感则总是与物体的整体与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相联系。情感比情绪有更大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1) 大学生的情绪比中学生有更长的延续性。比如愉快的心境可以使人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感, 甚至于对平素不感兴趣的活动也津津乐道;不愉快的心境可以使人对周围的事物厌烦, 即使对平素感到有兴趣的活动也兴味索然。

(2) 大学生经常有意的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不愿意轻易露真情, 对于自己的心中的秘密要依时间、场合及对象为转移.如同学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 由于怕被别人误解, 怕得罪人, 因而有意表现出冷漠回避的态度.但他们又极希望这种内在的矛盾被人理解。

(3) 大学生好胜心强, 同一种活动如果采用方法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青年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强而极易产生狂喜、狂怒激情.这种激情又可以激发大学生作出见义勇为的正义举动, 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因素, 使人作出不假思索、不讲后果甚至丧失理智的举动。总之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有利于抓住他们的心理.能够使教育培养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 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增进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篇5

一,自卑心理较突出,缺乏自信心。中国有学而优侧仕的传统观念,认为职业学校出去的学生都是去干技术活,没有当官和做老板的可能性,没考上好的高中或大学,也让人觉得自已低人一等,刚来学校的学生都会有灰溜溜的感受,觉得自己不像大学生。注意部分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的学生,精神压力更大,也更容易自卑。

二,实用的学习观,实惠的择业观。学生学习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一般比较喜欢上专业

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学习动机多元化,如就业主导,升学,兴趣爱好,父母意愿等,四,就业信息意识强烈,不同程度存在着就业心理焦虑。很多学生担心自己学历低,专

业技能低,害怕毕业就等于失业。还有的学生对自已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整天唉声叹气等。对此,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深入细致,各方面都应该和学生的发展出路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辨证地分析各自的优势和薄弱之处,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行长和社会发避孕药要求,愉当地确定自已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道路,不盲目攀比,不随波逐流。

五,情感成熟较早,如在人际交往方面时间较多,也比一般的学生要成熟和老练。恋爱

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研究 篇6

关键词:自信;包容;双重性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90-02

90后大学生通常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出生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似乎自从2008年首批90后大学生入学伊始,他们就开始了被关注的旅行。时而他们是世博会、大运会、地震救灾志愿者,时而又变成了“自白门”、“C语言门”、“工地门”、“校花门”、“接吻门”等多重门的主角,学术界、舆论界、教育界因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所发出的声音可谓是此起彼伏,其中,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有些媒体认为用代际理论来解释90后大学生已经太out了——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他们的行为方式、身体观、道德观、名誉观甚至沉默,都是与我们迥异、让我们完全陌生的[1]。本文试图从心理的这个维度对90后大学生加以解读,探究他们的真实面目。

一、自信、自我

2013年是90后大学生结束大学生活,集中踏入社会的第二个年头。与之前80后大学生们相比,90后学生大批走出校门,与招聘企业的确摩擦起了不一样的火花。他们会直言自己的理想薪酬、与总经理谈话也能不卑不亢、对企业的发展和不足“90后”从不隐瞒。诸如此类案例折射出90后大学生十分自信特点。追根溯源,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为他们在学习之余发掘和培养自身的潜力、拥有更多的特长提供了保障。所以,他们有着更加全面和优秀的素质和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比80后大学生更加自信。90后大学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多才多艺、发展全面,他们勇敢而自信。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还表现出更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当然这是与家庭成长环境分不开的。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享受着来自整个家庭的关爱与经济资源。这种从小就备受瞩目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注重个人感受的性格,他们的主体意识较之前两辈有明显增强。在他们眼中,自我非常重要,凡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或许体现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个人主义倾向,在众多大学对90后大一新生所作的调查结果中显示,90后大学生确实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在他们的团体活动中,表现出组织纪律性不强,对团体精神与团体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特征。这样一来,最终造成了90后大学生集体荣誉和集体归属感欠缺。以现在大学生活的集体宿舍为例,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多数是由于自我与他人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的背道而驰产生的,这种排他性使90后大学生与“集体主义”、“集体荣誉”、“集体归属感”等字眼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交点。

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当我们走进90后大学生这个人群时发现,单纯的内向与外向理论很难把他们的人格特征描述的明白。因为这个人群的心理特点趋近于矛盾,许多对立的人格特征可以同时表现在一个人身上。

“双重性格”在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明显。热情奔放、观念开放、身体充满活力,善于言谈是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标签,但是相当部分的这样的具有外向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只是在熟人或朋友面前才是这样的性格,在陌生人面前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表现得不善言辞,很容易给人形成一种孤傲的感觉。

除了“双重性格”的矛盾,90后大学生的矛盾特征还可以体现在独立与依赖共存。90后大学生不喜欢别人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这里的别人包括所有在他生命中出现的人,包括同学、老师、朋友、父母。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干涉时,他会怒目相对,甚至大发雷霆。另一方面,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被父母包办的,他们很少洗衣服、做饭,有的每天出门甚至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因此在日常的事务和经济上极大程度的依赖父母。在学校里面,与其他同学摩擦也会时有发生,但是由于成长的环境使然,他们的分享能力相对较差,他们既渴望与他人交流排解忧郁,但独立又使他们懒得与别人交流、沟通。

三、张扬个性略显叛逆,情感经历丰富依旧孤独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充满激情,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获得社会的关注来彰显自我。火星文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这一特征最有力的例证。所谓“火星文”是指由大量符号、繁体字、英文、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的文字。举例来说,“886”是指“拜拜了”,“7456”是指“气死我了”,“走召弓虽”是指“超强”,“尼杂拉”是指“你咋啦”等等。

90后大学生除了个性张扬之外,他们的性格中还略带叛逆的成分。在一本叫做《90后叛逆宣言》的书中曾有这样段记述:这个年龄天生就是思想叛逆的成长阶段。因为“我”成人了,“我”不会唯命是从了,也不再被父母、老师牵着走路。“我”要自己选择,“我”要自己去判断社会的原本,去思考人群的善恶,去辨认学问的真伪。这便造就了青春期的思想与行为的叛逆。他们对于忍耐、礼让、畏惧、顾虑等相对淡化,他们的思维和感情采取最为直接的方式,敢想敢干敢犯错。

90后大学生颠覆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形象,以早恋为例,“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2]在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情感方面,他们同样是“有故事的人”。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便有如此丰富的情感经历,他们依旧时常感觉到孤独。虽然时代赋予他们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工具,如手机、短信、互联网,但是“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2]

四、心态包容,受挫能力却不容乐观

在多元化的趋势下,90后大学生呈现出包容的心理特点,这种包容既有对有悖传统伦理行为的包容,也有对新鲜事物的包容。以同性恋为例,当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的一对男同性恋曝光后,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是“佩服他们公开的勇气”,而不是如一些老师,觉得这是“病态的、不可接受的”,“好奇”、“无所谓”心态更多是这个群体所拥有的。

90后大学生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善于从外部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来自武汉大学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90后大学生多数是出生于“412”家庭,即四个老人加上两个大人共同抚养一个孩子。家庭的主要消费去向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他们没有受挫经历,习惯坐享其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影响是孩子会感到很满足、很优越、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是非常脆弱的,满足的容易让他们造成“成功易得”的错觉,相应的他们的抗打击、抗挫折能力就比较差,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而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陷入恐慌,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来自武汉大学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2011年12月20日福建东南新闻网曾刊登过一篇名为《近两成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 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的文章,文章记述到“记者对100为在厦门高校就读的90后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1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曾经考虑过自杀,而在这部分人群中,有1/3的人还曾经为自杀做过计划。” 至于他们对上周发生的两起坠楼事件,“77%的受访学生表示‘并不惊讶,见怪不怪了”。

五、一言难尽的“责任感”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责任感,一个是社会责任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责任感呈现“舍小家,顾大家”的状况。

在其家庭责任感上,90后大学生具有的家庭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因此对其百般呵护,在父母教育理念里,孩子现在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取得高学历。在这样一种“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担心”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90后大学生理所应当的认为家庭就是要为其提供一切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柱,因而使得他们很少对父母抱有回报和感恩之心,他们很少思考如何回报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很少回报家庭为其做出的牺牲,也很少用实际行动去承担起一种减轻家庭负担的责任。

有意思的是,90后大学生虽然家庭责任感较为淡漠,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敢于负责担却是主流,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们经常有组织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等活动,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危难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身上的责任感就充分表现出来。”[3]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都表示一旦身边的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非常愿意伸援助之手。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带有很强的取向性和兼容性,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在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和保护自身的利益。对于一些“小事”他们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比如对于教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大有“一屋不扫,亦可以扫天下”之势。

六、跟着感觉走

所谓感性就是凭着感觉来,凡是只要感觉对了就行,不管客观条件是什么情况,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90后大学生就是这样一群喜欢跟着“感觉走”的人。这种心理特征,体现在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他们在消费上的表现,他们缺少消费计划,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感觉很容易超越理性,占了上风,最终管不住自己钱包的大有人在。

比如他们的恋爱观。在一项关于80后、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中,有如下的一个结论,“‘恋爱就是在寻找能相伴一生的他(她)。80后的远明说道,恋爱是一种成长的需要,而婚姻就是爱情的升华与归宿。统计显示,87%的80后选择了‘恋爱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而90后的大学生中,选择此项的只有38%。还有同样比例的学生认为‘恋爱时候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好。”[4]

比如他们在职场中。2012年7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名为《90后职场新人不啃老更重视个人感受》的文章,其中有一个关于90后大学生感性十足的例子。广州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刘女士,从去年开始,陆续招聘大量90后新人,她的评价是:个性很强、必须“顺毛儿捋”。“‘70后的员工很简单,只要薪酬合理,老板不给‘小鞋穿,一般忠诚度都很高;但‘90后完全不同。”刘女士说。上个月,刘女士便遭遇了一场“意外”。刚刚招进来的“90后”小杨,平时很温顺的,看起来也很体谅人,刘女士交给她一部很急的书稿,要求3天内校对出来,而刘女士给自己的复校也只留了1天时间,刘女士认为:“马上就要付印,她加班我也要跟着加班,算是蛮公平的”。小杨却告诉刘女士,自己有点不舒服,“可能来不及”。“我一听就火了,什么叫‘不舒服?”后来旁人告诉刘女士,小杨失恋了,这几天不想干活。“这也叫理由?!”刘女士直呼“看不懂”。

除了职场,90后大学生的感性劲还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作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走来的革新一代90后大学生既不像人们想象的自私自利,不可理喻,也不像媒体炒作的那样目无法度,浮躁不堪。在他们的身上凝结着太多的个性和想法,耐人探索,待人认知。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透析90后: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J].新周刊,2009,(16).

[2]周琳.“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剖析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J].文教资料,2011,(2).

[3]耿琪.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及成因[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1).

[4]爱,在8090间——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N].赣州晚报,2012-08-17.

学生心理特征 篇7

关键词:就业,心理特征,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大学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 “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 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进顺利就业, 更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环境, 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 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直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国家发改委《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显示, 今年有66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据人力资源部统计显示, 2009、2010两年沉积的未就业毕业生约四百六十万人, 因此, 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超过千万, 面对庞大的待就业毕业生人数, 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樊富珉2006年对北京市二十多所高校、七千多名大学生所做的调查, 12.3%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困扰, 就业问题成为最大的困扰。大学生由于不堪就业压力而产生自杀、伤人及其他过激行为的现象日益增多, 如某大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自杀, 某学院女大学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由于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日益突出, 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目前, 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 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美国经济学家舒贝尔和贝克尔认为, 教育支出不仅仅是一种消费, 而且是一种投资。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 供养一个大学生所花的费用是巨大的, 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6年, 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元至8000元不等, 数十年间学费猛涨20倍, 而此期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万元。据青岛日报2011年8月份对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济南就读的部分青岛籍大学生的调查, 大一学生一年的费用为1.2万~1.8万, 艺术类学生一年的费用则达到了2.4万。由此可知, 一般农村家庭父母两人的全年收入难以支撑一个孩子大学一年的费用, 城镇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要花去父母年收入的一半, 而贫困地区、单亲家庭供养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高投资期望高回报, 大学生毕业生期望能尽快通过就业收入使教育投资得到回报, 因此也出现了学生进入大学后后悔或质疑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业倦怠问题。对就业岗位期望过高在民族地区大学生中更为普遍。据笔者对内地藏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0%的学生希望能到各级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 67%的被调查者都希望到拉萨市或其他的区内市级城市工作, 然而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到基层、企业单位工作, 导致学生就业期望和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

(二) 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

求职前, 大学生中的自负高傲心理比较突出, 认为自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 综合素质高于普通的劳动者, 就业时盯着好单位、大城市、高待遇。择业目标的不切实际, 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感受到自己的学校不是“985”, 所学的专业不热门, 自身条件不好, 处处不如别人, 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伤, 自我评价出现偏差, 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由骄傲变为怯懦, 就业心理压力急剧增加。过渡的压力抑制思维和行为, 在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恐惧、紧张、不自信, 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往往会错失本可以就业的机会。

(三) 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

目前, 大学毕业生中还存在不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等待父母为自己“托关系、找路子”等待就业的心理。被动心理, 依赖心强, 往往会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会争取, 更不敢争取。当前, 甚至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不就业, 等待父母亲友安排, 因此, 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啃老族”的大学生。在大学生中, 缺少艰苦条件磨练的学生越来越多, 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 只追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 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环境中工作, 因而会失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四) 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很快会面对发展方向的问题, 面对是考研还是就业, 在矛盾中体验到双趋冲突。目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自身体会到复杂的情绪, 想考研, 又担心考研耽误找工作, 在压力面前, 没有人引导, 缺少合适的疏泄渠道, 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茫然、不知所措, 甚至是习得性无助感, 并因此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就业迷茫心理。除此之外, 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地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 缺乏对自己客观、理性的了解, 在就业压力下, 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忽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大家都考研我也考研;大家都考公务员, 我也考公务员;大家都到大城市去, 我也去”, 从而消极从众, 缺乏主见。

三、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就业政策改革,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就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 这个问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2007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该《要求》在学生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按照《要求》规定, 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 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鲜有涉及。在就业的过程中, 学会查找就业信息、学会制作个人简历很重要, 但是对学生就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就业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 能够科学地、客观地面对就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的正是这部分重要的内容。

(二) 就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新生心理普查已经在高校广泛开展, 通过心理普查了解入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 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并能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面对就业, 学生普遍地承受着更大心理压力, 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工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很少。做到了安全“迎进来”, 但没有做到安全“送出去”。

四、未来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思考, 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 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

高校主要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但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在填报志愿时就已经开始了。进入大学后, 亲身接触到自己的专业学习, 亲眼目睹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现实, 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 甚至导致学生盲目转专业。因此, 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系统地培养, 在时间上, 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应该是全程指导和阶段性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既要重点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也应该关注低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 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形式上, 就业心理教育可以嵌套在就业指导课程中, 也可以采用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内容上, 应注重学生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念。

(二) 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承担, 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但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目的的科学性、严肃性。因此, 应加强高校就业心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指导教师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和心理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或通过不同部门、专业之间的协作, 组织相关专业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 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中, 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测评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门的咨询和辅导。

参考文献

[1]袁淑.浅析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J].科教文汇, 2009 (2) :103.

[2]蔡立彬.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3) :57-58.

[3]刘燕.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江苏高教, 2007 (4) :96-98.

[4]田丽娟.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准备[J].文教资料, 2006 (5) :46-49.

问题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教育策略 篇8

一、树立自信心, 走出自卑阴影

自卑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做出过低的评价, 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其表现为性格孤僻, 情绪低落, 对他人充满敌意, 总感觉自己不如他人, 他人看不起自己;不能融入集体生活, 不喜欢与他人交流, 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

自卑产生的原因, 或是自身有缺陷 (如身体残疾等) ;或教师、家长教育手段不当, 对其心灵造成伤害;或学习成绩一直较差, 得不到教师的青睐, 同学的喜欢……

对自卑心强的学生, 教师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处境, 找准“问题”产生的症结,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其次, 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及时化解他们心中的郁结, 排除不良情绪, 树立学习与生活的信心。第三, 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引导全体学生平等友爱、团结互助、不歧视、不侮辱他人, 同时也要引导问题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丰富人际交往, 吸纳阳光元素。第四, 教师要多在学习上帮助, 在生活上关心, 用“爱”来激发“爱”, 用“心”来唤起“心”, 用温暖驱散严寒, 用真情激励其奋进, 让学生走出痛苦的深渊, 迈向自强的彼岸。

二、端正人生观, 消除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以消极、冷淡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十分有害。其表现为在家与父母形成“代沟”, 听不进父母的话, 厌烦父母的唠叨;在学校与教师形成“对立”, 把教师善意的批评教育视为“与自己过不去”, 从而对教师的管理和教育产生抵触, 故意刁难, 甚至对着干。有时也因为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不分场合地讽刺、挖苦学生, 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态度不公正, 对待好中差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从而引起学生反感。

对逆反心理强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 并针对其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其次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营造团结友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第三, 注意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用赞美化解“敌意”, 从而增进师生感情使隔膜消除。第四,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 为问题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和谐师生关系。第五, 教师要有意多和他们接触, 多和他们交流, 创设融洽的心理氛围, 让他们将心中的“疙瘩”一吐为快。第六, 以爱心期待学生的奋发。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爱之心, 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 那么, 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 从而使学生逆反的心理逐步消除。

三、激发上进心, 走出厌学低谷

厌学即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反感的心理。厌学的表现首先是情绪焦虑, 精神压抑, 无上进心, 成绩逐步下滑。其次是对成绩好坏无所谓, 不愿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我行我素, 破罐子破摔, 对教师的教育反应麻木、冷漠。第三,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 学生缺乏自我调整, 自主发展的环境条件, 兴趣爱好受限, 学习单调乏味。第四, 某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具有优越感, 认为不学习同样有工作、能赚钱等。

对于学生的“厌学”行为, 作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有正确认识, 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通过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让学生爱上“学习”。第二, 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习生活, 给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或时间,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第三,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美国教育家J·M索里认为:“有多种多样的竞争活动, 要使每个儿童至少都有成功的机会。”要通过各类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潜在智能, 展示学生的个体特长。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篇9

大学生心理特征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心理特征有:智力发展成熟、情感丰富强烈、意志的目的性和坚持性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基本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发展。其消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总之,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

一、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

一方面, 大学生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经常把自我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找不到真实的自我。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 大学生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自主性和强烈的自信心, 同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但是一旦自尊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自我评价就会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能力和经验等不足,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立足现实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不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难以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常常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还有的大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缺乏自信、妄自菲薄, 一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遭遇到某种挫折, 就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 自暴自弃, 甚至行为失控。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随着校园生活的日益丰富, 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丰富的渐进过程, 呈现出层次性、递增性的特点。例如:大一新生思乡情重, 集体观念淡薄;富有理想, 充满希望和激情;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道德感、友谊感、美感、荣誉感和理智感等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逐步成为其情感世界的本质和主流;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同、关注, 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但是, 如果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 大一新生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 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 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 乃至造成消极的后果。这种情况常使大一新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感到十分苦恼。大二、大三学生一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 情感比较稳定, 独立性、主动性得到发展。大四学生临近毕业, 情感又呈矛盾性、复杂性, 一方面眷恋大学的校园生活, 另一方面又要脱离大学集体生活, 开始做工作前的心理准备。故从入校到毕业, 大学生情感波动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日趋增强。

三、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大学生多数已能自觉地逐步确定奋斗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订实施计划, 排除内外障碍和困难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其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和果断性都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处于意志形成时期的大学生, 其意志发展水平又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坚韧性品质虽已达到较高水平, 但意志果断性的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主要表现为:虽然能独立迅速地处理好一般学习、生活问题, 但是在处理关键性问题或采取重大行动时往往会表现出优柔寡断、动摇不定或草率武断、盲目从众的心态。

四、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但表现方式存在偏差

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希望通过多种途径 (如体育比赛、歌咏晚会、演讲等) 来表现自我, 从而博得别人的好感。大学生渴望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精神生活, 他们努力通过各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来展示风采、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由于自我意识不成熟, 他们在自我表现的方式上存在一些偏差。

综上所述,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的一面为其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 为高校引导大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 也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因大学生心理已开始成熟而夸大他们的优点, 也不能用一味谴责、压制等种种简单化教育方式去对待他们的缺点。我们必须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出发, 选择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在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成熟。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特别是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一面, 有利于提高自我评价的科学性和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

责编:赵洋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专门研究, 可以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浅析 篇10

家庭收入不稳定:第一, 农民家庭的孩子, 这种家庭的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 收入不高, 生活不稳定。这在贫困生中所占比例不少;第二, 城镇家庭的孩子, 父母无固定工作, 收入来源不稳定, 不太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各项开支;第三, 多子女家庭, 这种情况在农村出现几率要远远多于城市, 由于家里孩子比较多, 开支较大, 再遇到老人体弱多病, 子女上学读书, 生活更不堪重负。

不可预知因素:因为突发事件, 使得原来的生活发生根本性变化、亲人不在、主要收入来源渠道断裂。

发生变化的家庭:双亲离异——由于父母的离异, 会使原本稳定的经济来源变得不可靠, 像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工作环境的变化——由于父母所在单位效益不景气导致其父母收入受到影响;身体健康状况——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突然患严重疾病, 花费家里大量钱财, 使原来经济状况还可以的家庭变得不再富裕, 更甚至欠大量的债务;以上很多突发事件, 会使在校大学生丧失生活来源, 在校生活受到影响, 在贫困大学生中占有不少比例。

二、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尤其是高校杀人案件、 显现出许多大学生因种种原因而自感无法面对老师、同学、 家长等, 便一时冲动, 犯下杀人之罪。我们在感到惊讶的同时不由得发出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干出如此荒唐之事?究其众多因素, 一个客观原因为目前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分析目前现状,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其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由于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经济上的重负而造成的心理上“贫困”, 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协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偏激执拗, 对社会存在怨恨。在自身经济方面, 贫困生经济条件往往与他人有程度不一的差距, 有的认为是自己命运不好, 将仇恨推向自己的父母和家庭;有的认为是社会不公平, 怨恨社会, 怨恨比自己条件好的人, 特别是异常敏感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自我意识消极性及仇恨心理, 对自己心理障碍不能有效地克服, 稍有不如意就向身边的同学发火, 待冷静后又能反思自我, 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自卑, 彷徨的状态。正如有个贫困生在日记中写道:“都说人生来是平等的, 可我为什么这样贫穷, 我的美好前程都是被我卑微的出身所毁灭。老天啊!你怎么对我如此的不公平。” 从这我们就能看出他认识的偏颇性, 思想的狭隘执拗, 对自己出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自卑、自闭、自身没有积极的心理承受度。贫困生在进校后, 其原有相对薄弱的教育条件加之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 使他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悬殊差距, 遂有自惭形秽之感。一位贫困生曾对我说:“我考上大学后, 生活、学习压力都很大, 而且城市孩子中很多基本的技能我也都没有, 对于手机、电脑, 我不仅不会用, 而且几乎没有见过。我觉得自己一无用处, 总觉得周围的同学、老师都在嘲笑我”。随后在与班级其他贫困生谈话时, 我发现有以上想法的贫困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自我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 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差, 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挥洒大方”, 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而导致心理挫折, 遂自视处处不如人, 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这很明显体现了当今有的在校贫困大学生畸形心里, 不能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为人处世, 一味地认为贫困不能使自己很好的“走出去”,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自惭形秽, 也埋下了仇恨的祸根。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促使高校老师及社会要加强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得关注, 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积极主动的融入到班级、学校、社会之中, 以便更好的消除心理问题。

不敢正视现实, 自我封闭。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经济条件限制, 往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为自己寒酸外表及拮据的消费担心, 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心;二是在与同学交往中由于对周围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 从心理上认为别人的言行总是在伤害自己, 故对他们冷漠相对, 独来独往;三是有的贫困生错误地认为, 经济条件好的学生, 尤其是那些大城市来的学生故意炫富, 比较虚伪, 与他们交往会导致自己走上歧途。 上述三点原因就导致他们越来越自卑, 越来越孤独。往往贫困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 但自身封闭性及错误的认知与这个需要形成了极大的矛盾, 一方面想积极与他人交往, 正确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一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人际交往的失败, 也给他们心理蒙上了消极的阴影。

盲目消费, “粉饰”心理严重。个别贫困生由于对自身的贫困情况缺乏合理正确的认识, 就采取各种手法伪装、掩饰自己。如为生活费发愁的同时却非要买名牌衣服, 同学聚会时硬充“有钱人”, 甚至轻视比自己经济条件还不好的同学等, 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上述种种反常的举止, 正暴露出他们心理上的“硬伤”, “粉饰”的心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往往会导致他们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些行为有着比前面原因更可怕的危害性, 一旦他们不能正确地处理, 往往会造成弥天大祸。

丧失斗志, 完全依赖。不少贫困生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 觉得社会很不公平, 认为自己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帮助或帮助不够则是社会或老师的责任。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 也不愿意自强不息, 而是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希望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困境, 这样逐步使自己产生惰性, 形成依赖心理。

通过以上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结合自己平时的学生工作, 我深深意识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克服偏差, 不仅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 更要帮助他们解决 “精神贫困”。为贫困生提供合理的救助方式, 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的同时, 更要改变其精神贫困, 确保贫困生健康、积极、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社会上也应特别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通过一些合理的活动, 让贫苦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从而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培养出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有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层次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012年5月。

[2]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年29期

[3]李子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22期

[4]张发斌:青海省贫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5期

上一篇:火炬点火系统改造方案下一篇:胰岛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