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素养

2024-05-07

学生语文素养(精选十篇)

学生语文素养 篇1

教师可以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思路去思考语文课堂学习。“学什么”是风向标, 决定着“学”的质量, “怎么学”关注的是过程和方法, “如何用”是关注学习的效率, 即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还学于生, 坚持“自学———交流———应用”。据此, 一篇课文的学习流程, 可以重构为“五个基本板块”, 即“预习反馈——自学交流———迁移应用———质疑问难———加强写字”。第一板块, 预习反馈, 整体感知。打通课内外学习, 重视并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与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始, 对学生生字新词的认知水平、课文朗读的熟练程度以及段落或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等方面进行适度反馈, 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 达成基础性学习目标。第二板块, 聚焦核心, 自学交流。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 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 在教什么, 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 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第三板块, 迁移运用, 内化提升。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懂”, 而是要求学生“会”, 即必须学会运用某一语文技能。学习借鉴第二板块中习得的方法和技能, 及时加以迁移应用, 内化提升。第四板块, 质疑问难, 关注需求。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欣赏意识和问题意识。课堂上,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核心学习内容”, 让他们学会欣赏, 学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让他们学会交际, 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困惑, 学会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第五板块, 加强写字, 练好基本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最大的亮点之一是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识字写字训练。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一、二、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联系, 做到天天练。”每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要求和“书写习惯”的培养。

以上板块可以视学情灵活调整。删繁就简, 聚焦“核心学习内容”, 就能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朗读、复述、归纳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突显语文学科特点, 体现语文教学的专业性。

怎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篇2

澧县小渡口镇中学曹杰

语文的教学任务,一般的看法是:掌握语文工具,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这是无可争辩的。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来看,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又要重视语文素质的培养,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语文情趣等方面有所提高,训练学生把知识转换为适应于新世纪社会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呢?

一、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中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没有独立的过程,而是结合听、说、读、写,一点一滴逐步加深和提高的,重在感染、渗透,潜移默化。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任务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到语文训练的全部活动中去,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样,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如在词的教学上,我们就可以从词语具有的形象化特点入手。人们在交际、交流思想时,对大小、强弱、轻重、褒贬等不同的概念,通常就有一定的、相应的表达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抓住它的感情色彩,把它放到句甚至段、篇中去辨析,这个辨析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影响和教育的过程。如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第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一词,《现代汉语词语》解释为“只,不过”的意思。放到句中即为“东京也不过是这样。”联系课文所描写的具体人物和事件,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词的表达作用:鲁迅满怀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请,飘洋过海去日本留学,但到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终日赏花跳舞的情景,他极其失望,于是发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感叹。“无非”一词的失望意味就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语文的情感教学是建立在对字、词、句、段的钻研分析把握之上的,各种情感的交织、汇总、升华,也只可能源于对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理解、掌握。在教学教程中,我们应对字、词、句、段等进行仔细推敲。如汉字的音、形、义其内涵就是很丰富的。而句段则有的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有的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构思特点,因而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其对于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甚至作为思想教育的突破口。另外从整体上去领会,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就能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如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我们应领会文章的情感基调是哪一种呢?是“愤”。其凛然的正气,悲愤的心境,形成了他演讲悲愤的基调,悲愤的语言,可谓色彩鲜明、爱憎强烈。教师在教学时则应进入角色,充当演员,以现身说法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其产生强烈的爱与恨,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展性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不要象过去那样只停留在对阅读材料的识记和理解上,而要让他们对之进行积极主动的感知、思考、探究,有所领悟和发现,进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这样,才会有个性的张扬,才会有创造思维火花的迸溅。

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采取新颖有趣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可以通过讲述与文章有关的人物故事、成语故事等,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也可以从寓言、格言入手,让学生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进行阅读。还可以由幽默、笑话切入,给学生提示阅读的内容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还可以选取图画、录像、音乐等特殊媒体,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增强他们阅读的敏捷性,感悟文章的妙处。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要真正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内驱力,从而逐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自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教学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也要重视作文教学,并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作文中大胆地写“我”,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思及喜怒哀乐,写我最想说、最想做的事,并有别于他人的见闻感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学生也才能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作文。

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创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自由作文,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弘扬个性。“作文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风格等,只有让他们大胆地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以我手写我心”,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自觉地把写作当作一项必备的技能,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在语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普遍得到了重视,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无疑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这一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就要适时地调整教学观念,变一味地让学生记教学参考书上“思考与练习”的答案,词语解释,段落分析,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研究、探索,去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变无条件地接受教科书和老师的观点为有选择地接受,鼓励他们对现成的结论进行挑剔,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变注重学生思维的结果为注重学生思维的过程,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是有独特性,新颖性。要爱护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的火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创新的愉悦。

在平时的语文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排疑解难,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求新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把握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引导他们注意特殊用法,调动知识储备,产生顿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引导他们克服思维定势,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引导善于通过画面,把握意境,进行创造想象,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积极挖掘语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课堂教学本身不应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知识和教室时空,而成为封闭式的教学,限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室外、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积极创设教学环境,将生产和生活实际引进课堂,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或开设多种活动课程,为学生创造实际观察、参与实践和运用知识分子分析具体事物的场所,让所有学生都来参加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加强语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3

一、利用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阅读可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内在韵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搭建能力展示平台。尽情品尝语文乐趣

学生在阅读完了一些书籍后,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就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冲动,我们还应该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把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同伴们听,把他们的阅读成果汇报给同伴们看,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实现了“内在”语言积累的“外化”。汇报形式无疑是多样的,从课前的“谈天说地”到“读书园地”墙报到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什么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欣赏表演、交流辩论会、自办小报展等,既可以让学生品尝到读书的收获和喜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更多的学生看到了别人的阅读经历和成果,也能从别人的展示中为自己指引阅读的方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这样一来,学生从兴趣阅读自然向意志阅读转化,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重视基础知识积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日积月累、发展语言是其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老师应深谙此理,将课堂有效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只有牢牢记在心里,那才是学问。语言的积累包括语言基础材料的积累,语言规律的积累,语言典范的积累以及语言中的文化积累等。

教材中的课文许多是大师级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属于经典作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老师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在课文中把上述词语找出来,然后作拓展练习,写出自己所知道的相同结构的词语,最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摘抄下来,这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习惯的良好途径。如《丑小鸭》这篇课文,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而又动听优美的词语,如:“雪白的羽毛”、“漂亮的影子”、“长长的脖子”、“厚厚的冰”、“洁白美丽的天鹅”、“镜子似的湖面”;“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毛灰灰的”、“太阳暖暖的”等。这是非常好的语言材料。重古诗词背诵。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课程标准》推荐的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篇目,让学生知其大概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是背诵,没几天学生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用于积累的本子,平常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词语写上去,每一课结束时留几多分钟让学生自由积累“好词佳句”。每一周抽一节课给学生积累,这样学生有了交流的平台。弥补了农村小学资源有限的缺陷。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典范的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规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材料,是学生学习并逐渐形成语言规范的关键。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鉴赏、领悟并进行归纳整理,最终积累了富有生命的词汇和语言,积累了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更积累了规范的语言系统。另外,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让课内和课外的语言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是积累规范语言的有效途径。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加强语言能力实践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语言一领悟语言一积累语言一运用语言,形成培养语文能力的正确途径。结合语文教学,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体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老师只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做有心人,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天地。

在教学中我每个星期都会精心安排一节课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学生乐学、爱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学生语文素养 篇4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概述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灵魂。当前,语文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堂主问题得不到准确的切入,教师不能有效把握某篇课文的真问题、重难点,以致课前导学单不能规范地设计出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科素养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关键在于勤学乐学,勇于实践。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专著,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理解具体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对于学科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深谙学科内涵。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要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品格和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本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科素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着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验一位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曹冲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别人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称象的第一个方案,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但“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因而方案不可行。方案二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这个方案也不可行。曹冲借用方案二“化整为零”的思想,形成合理的第三个方案:先把大象赶上大船,看船身下沉多少,沿水面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至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石头重量即知大象重量。曹冲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即从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加上新的思考,形成新的合理的方案。又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没想到”展开文本的叙述:“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经过“愧疚”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才“突发奇想”抱母亲,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体验浓浓的亲情,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文本解读缺乏深度、语言表达有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忽视表达中的人文情怀。这些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也反映出学科素养的低水平状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照着做”“我以为”“找问题”,是一个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据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着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于永正老师说,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注重锤炼教学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感,有效促进学科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2]韦芳.在文本细读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3]黄淑琴.语文学科特殊性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篇5

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

四年级语文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读书”,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将“读书”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二、以课题支点,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切实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真正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唯一途

径。我组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去,在课题的研究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在实践中明确: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深入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在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密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

三、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

围绕课题,我们开展了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活动,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语文阅读指导课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我们展示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步骤及方式方法,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活动后我组教师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研讨中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撰写教后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优秀手抄报展示”等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喜欢读书,善于读书的活动,使我们的校园处处有花香弥漫,到处是书香气息。我们的孩子已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方法,关注阅读效率,展示阅读成果。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新课程的阅读课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逐步养成了“勤学习、勤反思、勤实践、勤总结”的科研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中,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较好的维护,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内外阅读课教学的操作样式。一阶段的学习和尝试,大家形成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应该突出“四个注重”的共识。即,注重激励、注重实践、注重反思、注重实效。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操作样式,及:激发兴趣,推荐书目、教给方法,引导阅读,注重积累,展示成果,积极反思。对提高有效课外阅读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实践平台构建。我们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情况,建立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规范性、传统性、针对性、系列性和学科性实践活动平台,以“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同程度提高了。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又采用了多种手段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而学生又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

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周学校图书室借书时,人人争着借书,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

(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高。

学生语文素养 篇6

一、作业内容,精心设计

1.从内容着手,精心设计

(1)结合教学内容,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体现学科特点,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讲,语文教学的着眼点,自然是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是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讲,必须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必须关注二者的和谐统一。如第十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大多是写春天的内容。学完了这一单元,可布置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然后让学生把找到的春天用一张小报展示出来。学生集采、编、写、画于一身,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激发。

2.从学生着手,注意分层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做作业主人的快乐。

(3)作业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彼此有不同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业形式,注重实效

1.课前预习作业。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在每教一篇新课之前,一定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学生经历真正的预习后才会带着个体学习的经历,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引导与其他同学的经历相互碰撞,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完满建构。预习作业的设计、达成与课堂能否展开有效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关系。

2.课后拓展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

3.练笔性作业。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4.探究性作业。这种作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我们可以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一些体现综合性学科特点的探究性作业。最大限度地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

三、作业评价,科学合理

1.评价体现多元性

(1)评价方式的多元。我们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语言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等第评价、短语评价、符号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2)评价主体的多元。作业评价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局面。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加强督促。

2.评价体现激励性

语文作业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愉悦与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评价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尽量捕捉作业中的亮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增加反馈写字质量这一项;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反馈时在作业本上画上个笑脸,并可以对他这个特别令人欣赏的创意进行点评,让学生能明白他的创意好在哪里;有的学生的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反馈时可以授予他“作业能手”的称号。总之,在反馈时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在班里及时点评、交流,逐渐形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学风。

3.评价体现及时性

评价体现及时性,其中更重要的是反馈要及时,就是师生对于作业的双向交流要及时。完成作业阶段虽说是开放的,但是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并非放羊式,这不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充分发挥好的主导作用,做好及时引导、及时反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挑选优秀作业时,教师应顾及各层面的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作业水平。

学生语文素养 篇7

一、和谐易于激发兴趣和热情、促进情感交融、彰显美

课堂教学, 必须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 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显而易见, 这种和谐的环境因素,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和谐。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默契, “而非单向的教师权威。”其中, 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学中, 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陪着学生成长, 陪着学生缘文会友。在这统一的过程里感情是和谐教学的催化剂。授教者如果能声情并茂、批文入情、融情于课, 使课堂形成一个特定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氛围, 就能够吸引学生,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运用平和、传神的言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再寻觅最能体现主题的优美画面, 引领学生沉浸到优美的情境之中, 走近作者, 走进文中的主人公, 实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在老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位和谐一统中再现美。一滴水能够辉映太阳的光辉。

二、和谐便于冲破束缚与羁绊、谋求阅读创新、充实美

素质教育呼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教育的实质是“育人”, 旧传统将“语文学”的肢解、解析式教学严重羁绊着语文教学的发展, 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 消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唯有提倡语文课堂的民主与和谐, 还学生自由、自主、合作与交流。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既然是这样, 那么, 承认每一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也在情理之中。事实表明他们阅读文本时往往存在个性化倾向。那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和”即须求同存异, 承认差别, 尊重不同。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和谐”并“合作”。和谐相处, 平等交往。相互学习, 交流讨论;才能在砥砺中明确原来模糊的, 在辩论中深化原来肤浅的, 在求异中丰富原来单一的, 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藤野先生》的主题争论颇多: (1) 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 (2) 主要写作者的爱国, 次写藤野先生。 (3) 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4) 主要赞扬藤野先生, 次写爱国情感;营造和谐气氛允许学生有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鼓励他们探究文本、交流思想, 进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 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即使是一个句子, 意在言外, 不寻索玩味难求其真谛。鲁迅的《故乡》里:多子,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 绅, 苦得润土像一个木偶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不局限于教参:“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的结论, 进而提出:“多子”是主要原因、现在不是提倡“少生快富”吗?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创新。自由、自主的阅读里熔融生活, 把阅读文本还原成生活, 把阅读活动变成生活的生命体验。这样才是“真语文”。“和谐”与“合作”, 这是一种传统道德的美, 是一种现代美的精神, 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底子”。古人云:“文以载道。”“和谐”正闪耀着语文理性的光芒。

三、和谐利于取舍课内及课外、优化知识结构、深化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专心听讲并积极思考。这是唯心思想, 从心理学上分析, 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涉及到了老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和谐问题, 教材合理取舍的问题, 内容轻重的权衡问题, 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的问题。关系结构的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是关键。语文学科的知识重复性大, 缺少逻辑推理, 每一篇课文都牵涉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教师要综合各种因素定重点、讲难点。“一个人的知识有80℅是走出学校后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下去获取的”。由此可见, 在学校的语文课堂里学习语文, 时间是有限的, 知识是可以延伸的。“风物长宜放眼亮”我们要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创设和谐的语文学习“场”。课内与课外并举, 课内的方法课外用, 课外的知识课内引。既注重课内积累又重视课外学习。学习语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几册教材。语文即生活, 我们要把眼光投放到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地在课内及课外的文字材料中吸取知识, 增加生活积累。有必要时, 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 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通过文化经典阅读扩大知识面, 以求增加文化积累。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无非是兴趣、积累、诵读、感悟的逐步发展, 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因此,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和谐阅读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信息传输极速的今天, 课外阅读日益被重视。和谐阅读的习惯可持续发展。“一切教育最终都将归结为习惯的培养。”多一个好习惯, 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 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 就多一份生活审美的能力。

学生语文素养 篇8

牢固确立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但无论哪种认识, 都离不开实践。学习语文, 获取语文知识, 同样离不开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思考应当从‘做事’中反映出来, 只有这样, 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肯思考, 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才会消失。”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做事”就是指实践。有了实践, 思考才有意义。实践出真知。因此, 要让学生投身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语文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 牢固地确立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毫不动摇地、不折不扣地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彻底摒弃有悖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一直存在着有悖于语文实践活动路径的做法。那些做法总是不顾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从课堂到课堂, 从课本到课本, 从题目到题目, 甚至搞满堂灌, 搞题海战术, 不让学生参加任何语文实践活动, 结果学生语文考试的分数也许上去了, 可是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奇怪现象。让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 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获得真知识、真本领, 彻底地改变那种轻视实践、从理论到理论的不正常现象。苏霍姆林斯基曾严厉地批评过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他说:“我坚定地认为, 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训练, 也就是说, 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 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又说:“当然, 学习是一种劳动, 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身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 不能容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 而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正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所批评的也正是那些有悖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种种做法。

正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

可以这样说, 所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无不来自于语文实践。离开了语文实践活动, 所谓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毫不迟疑地放下语文教科书,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最要紧的是要正常开展, 万不能可有可无、时冷时热。要在“正常”二字上下功夫, 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制订计划, 精心准备, 克服阻力, 排除干扰, 为之付出辛勤的劳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明明知道语文实践活动很重要, 可是一遇到特殊情况, 往往借口任务重、时间紧, 而使语文实践活动落空, 或者流于形式, 做表面文章, 使“正常”变成了“不正常”。这种现象向我们敲起了警钟。我们对于语文实践活动, 绝不能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遇到困难就不要。要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为硬任务来完成, 一切以它为起点。只有这样, 各种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及时巩固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使我相信, 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语文实践活动和劳动密不可分, 需要动手、动脑, 它的成果可以是显性的, 也可以是隐性的, 无论是怎样的成果, 都需要及时地巩固, 使之在学生身上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说到及时, 会让我们想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活动也开展了, 该做的也做了, 该行的也行了, 但活动过后却冷冷清清, 淡如凉水。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必须在活动之后, 及时地做些巩固的工作, 比如交流体会, 促膝谈心, 展示成果, 激发热情等。俗话说, 一分辛劳, 一分收获。语文实践活动同样付出了辛劳, 也同样有收获, 有成果。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巩固, 也可能使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得而复失。所以,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之后, 不能坐享其成, 应该及时地做好善后的工作, 这样的活动才真正有意义, 有好处。

学生语文素养 篇9

一、创设阅读活动平台,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新课标中也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博览群书, 从而让学生拥有丰厚的阅读积累, 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要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学习能力状况, 巧妙搭建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广泛阅读的读书平台, 让学生在这样的读书平台中获得读书的机会, 展示读书的独特感悟, 在与其他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中提高阅读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尝试着创设如下读书平台, 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1.声情并茂的朗诵会。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过程中, 我鼓励学生参与“中华诗词朗诵会”, 让学生大量搜集中国古今优秀诗词, 并认真阅读这些诗词, 然后通过参加朗诵会来展示学生阅读诗词的感悟, 展示中华诗词的魅力。

2.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如在每一周的周六、日, 我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然后在周一的早读课上上台进行讲故事比赛, 评出“班级故事大王”, 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3.举办丰富多彩的手抄板展示会。如利用元旦、“六一”等节假日, 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出一出手抄板, 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相互交流, 创设浓浓的读书读报的氛围。

4.举办读书笔记展示会。如利用《快乐语文》等少儿刊物, 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刊物, 记好读书笔记, 或摘抄书刊中的好词佳句, 或就某一篇好文章写一写读后感等等。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读书笔记展示, 评出班级“优秀小读者”, 推动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氛围。此外, 在创设阅读活动的平台的过程中, 要力求做到“四有”:读物有落实、时间有保证、教师有指导、反馈有机会。

二、创设习作训练平台,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学生作文单靠教师出了题目才动笔, 就未免回数太少, 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 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切实提高, 要有一定数量的训练机会, 要创设各种有效的练笔机会, 让学生在“多练笔”中运用积累的阅读材料, 把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笔表达出来。

如在作文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创设了班刊《太阳花》, 然后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多写一些日记, 并注意把写得好的日记再进行反复修改, 然后向班刊投稿。不少学生, 他们就是冲着想在班刊中发表作文而写起了日记, 也因此喜欢上写日记。这样, 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提高了, 而且通过写日记, 学生获得了多练笔的机会。

再如, 我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开辟了“学生优秀习作专栏”, 鼓励学生认真写好周末布置的课外作文, 再从学生的这些作文中筛选特别好的作文, 让学生把作文粘贴上去, 进行展示。这样, 学生就获得了一个展示习作、交流习作的机会, 学生的作文兴趣高涨。

又如, 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我来当当老师作文小助手”, 我根据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 把一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组织起来, 让这些学生来帮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为他们修改作文, 给这些学生提一提作文修改建议, 甚至试着给这些学生写一写作文点评。这样, 这些作文较好的学生在与作文较差的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他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而受帮助的学生作文水平更是明显提高了。

通过以上例子可见,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学校等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多练笔的因素,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不但在参与多练笔的活动中进行习作, 而且在多写习作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与激励, 从而激发学生持久而强烈的习作兴趣, 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作能力。

三、创设实践活动平台, 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 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自由选择, 自行决定, 他就会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实践活动也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其实就是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完《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 我通过引导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来进一步呈现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悟, 具体安排如下:

1.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小提琴的知识, 以便在课本剧中更为准确把握“我”与老教授的言行变化以及我的心理变化。

2.引导学生寻找课本剧表演的合作同学, 进行共同探究, 把握“我”和老教授等人物的特点。

3.提供课本剧展示、交流平台,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并说说看后的感受。

又如, 引导学生学习了《草虫的村落》一文后, 学生对这篇课文所描述的草虫有趣的内容很是感兴趣, 于是,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篇课文的感悟, 在周六、日我安排了如下一个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语文实践活动:

1.鼓励学生利用周六、日, 由父母带其到农村田野里, 看看我们这边的草虫的巢穴又是怎么样的, 观察一下草虫的活动情况, 并跟课文进行一番对比。

2.根据自己的观察, 模仿《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写法, 写成一篇作文。

3.组织学生念一念作文, 进行交流, 互相进行评价。这样, 学生通过参加这类语文实践活动,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习作做了铺垫, 也使语文教学得到有效拓展。

学生语文素养 篇10

一、教师要善于开展活动, 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作为语文教师, 要努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营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情境。

例如, 我在教学拼音“wo”时, 许多学生对于声调掌握得相当不好。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找找身边的wo”的小活动。一年级的学生都能把“wǒ”的发音找到, 部分学生能用一声的发音组出词语——鸡窝、窝头、被窝、蜗牛;二声和四声最不好掌握。我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小狗 () 在地上。”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大声地说:“卧。”

“要把话说完整才行。”

“小狗卧在地上。”

“同学们很聪明,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来吗?”

有的学生想到了卧室, 还有的学生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出差时买的火车票是卧铺票。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想到了。我家的老母鸡卧在鸡窝里。”

“下面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想想这句话里有几个‘wo’, 都是几声的。”

通过反复强调和阅读, 学生掌握了一声、三声和四声的发音。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通过创设情境, 增加趣味性, 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拼音, 并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 以语文课上的体验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潜能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使他们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教师要发掘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和自然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创造性。

例如, 教学《田忌赛马》一课, 在学生充分阅读了课文后, 我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两组马匹之间有什么区别?第一场比赛是怎么进行的?比赛结果如何?第二场比赛马匹的出场顺序有了哪些调整?比赛结果怎样?通过发问, 以连线的方法将学生的解答进行板演, 最终演示出田忌取得胜利的过程。一堂课讲到这里似乎已经结束了, 但我继续发问:“同学们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说明田忌最终取得胜利的赛马方法?”通过思考, 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 我觉得我的方法更好一些, ”说着, 就走上讲台拿出几张纸进行讲解演示, “这有六张纸, 三张涂黑了的是齐威王的马, 分别写上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另外三张是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这名同学先讲解演示了田忌输马的过程, 又通过调整马匹的出场顺序, 演示出了赢得比赛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 该学生也由刚走上讲台的略显紧张、词不达意, 逐渐镇静下来, 并口齿清楚地完成了讲解。我让其他学生学习这位同学的方法, 自己操作演示, 进行理解, 收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方面。

弗莱雷把传统教育比喻为“银行储蓄”, 教师是储蓄者, 学生是储蓄所, 教师在学生那里储蓄的知识愈多, 就愈是好教师, 学生从教师储蓄中接受的知识愈多, 就愈是个好学生。弗莱雷坚决反对自上而下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课程;坚决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弗莱雷认为, 在教学中, 教师要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 要能够激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答案进行质疑。

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要打破传统,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从生活中积累经验, 积累知识,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学好语文, 不光要在课内读写记, 掌握字词句段篇, 培养良好的语感;更要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生活, 和身边的人学习语言。我们可以制作“生活体验卡”, 让学生去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我们要求学生每天代替父母做一个小时的事。而且和学生强调活动的核心是代替父母做事, 不是帮助父母做事,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问父母, 但不能让父母帮助自己做。体验卡设计的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分别是做了什么事情, 做的过程如何, 遇到了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的, 得到了怎样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 这是由学生填写的内容;最后是由学生家长填写的内容———家长评价, 评价要求:赏识鼓励原则, 指出孩子在活动中的不足。这样的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 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家长的辛苦, 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获得写作的素材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这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深化了小学生对家庭的认识。

语文素养是涵盖了知识技能、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的综合素养。有人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不错, 教师应以传授知识为己任, 但教师教育学生又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 更重要的应该是“做人”的教育。

语文教学就是提升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与生活的零距离接触, 实现《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语文课是技能课, 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教师需要创造学习条件, 给学生多些时间和机会, 在听说读写方面不断优化语文素养。利用学科资源和活动资源,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适当的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J].语文建设, 2002.

[2]吴义昌.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应用[J].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6 (7) .

上一篇:GIS开关站下一篇:系列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