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障碍

2024-05-07

网络成瘾障碍(精选五篇)

网络成瘾障碍 篇1

关键词:行为,成瘾,便携式电话,情绪障碍,学生

智能手机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18 ~ 35 岁人群已成为国内手机使用的主要群体,然而过度应用手机会造成手机成瘾,影响到个体正常的日常活动[1]。手机成瘾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是指过度频繁地关注手机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对手机再度使用的强烈欲望,减少或停止使用手机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心理及躯体症状[2]。述情障碍又称“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能”,是指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识别困难,语言描述及表达情感缺陷,想象力下降及刻板的思维方式[3]。流行病学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使用者身体及心理健康[4]。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相关性,对手机成瘾的人表现出低自尊、外向性思维、高自我监控的人格特征[5]。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手机,而现实生活中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会对个体造成消极的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等不良后果[6]。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身心发育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间的关系,为有效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状,减轻述情障碍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5 年3—4 月在长春市某3 所大学,采用随机取样方法,选取自愿配合参与并使用智能手机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650 份,回收有效问卷611 份,有效回收率为94. 0% 。其中女生386 名,男生225 名; 独生子女279 名,非独生子女332 名; 一年级学生164 名,二年级学生146名,三年级学生145 名,四年级学生156 名。平均年龄( 20. 16 ± 1. 64) 岁。

1. 2 方法

1.2.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

该量表由熊婕等[7]于2012 年编制,量表共16 个项目,由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4 个维度组成,采用1( 完全不符合) ~ 5( 完全符合) 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手机成瘾倾向越明显。4 个因素的Cronbach α 系数在0. 55 ~ 0. 80 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 83。

1.2.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该量表由姚芳传对Taylor编制的量表改编而成[8],由情绪识别障碍、情感描述障碍、外向性思维3 个因子组成,共20 个条目,采用1( 完全不同意) ~ 5( 完全同意) 五级评分,其中4,5,10,18,19 条目采用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述情障碍越严重,4 个因素的Cronbach α 系数在0. 441 ~0. 783 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 802。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 均数、标准差) 、Pearso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准 α = 0. 05。

2 结果

2.1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得分比较

各年级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一年级与四年级在戒断症状维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年级与其他3 个年级比较在突显行为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年级与三年级及四年级在社交抚慰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与一年级比较,* P < 0. 05。

2. 2 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差异分析

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述情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见表2。

注: P值均> 0. 05。

2.3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差异分析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突显行为及社交抚慰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突显行为及心境改变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均为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见表3。

2. 4 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手机成瘾倾向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述情障碍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 r = 0. 882 ~ 0. 124,P值均< 0. 01) 。见表4。

注: * P < 0. 05。

注: P值均< 0. 01。

2.5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述情障碍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把述情障碍及其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带入逐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情绪识别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手机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见表5。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及不同性别述情障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屠笑等[9]及牛荣华等[10]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大学课余生活较为丰富,随着环境的改变及年龄的增长,多数男生和女生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环境,主动扩展自己的社交圈,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类活动,增加了人际沟通的机会和情感表达。但与何晓丽等[11]研究的述情障碍女生较男生得分高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选取样本的学校、专业和生源地等不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述情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但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同样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及照顾比较均衡。

调查结果发现,一年级与三、四年级学生比较,手机成瘾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学生得分低于高年级,可能是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校园生活中各项组织活动充满好奇,更多的时间投入了校园活动及学习中,对手机的关注程度不如高年级[2]。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突显行为及社交抚慰维度上男生较女生更明显。大学生活对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学生多数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男生探索欲望较强、自信心较高,并乐于接受挑战,其对手机的兴趣占据了更多的思维和行为活动。同时因为男生更具支配欲,手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男生的影响更大。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突显行为及心境改变维度更为明显。可能是由于两者生活环境的不同,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中心,得到家长的过分关注和保护,使得他们的心理较脆弱,在大学独立的环境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情绪的变化更加明显。非独生子女在性格上更为独立和自主,使得他们能较好地面对和适应生活中的挫折[12]。

上网成瘾背后的心理障碍探讨的论文 篇2

回避型人格特征又叫逃避型人格特征,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被人讥笑,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大多躲在一旁沉默。在处理一般性问题时,他们也往往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等终于下定决心,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己,从不做冒险的事情,每天除了按部就班地学习或工作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这类人走上社会后,一般会被领导视为踏实肯干、工作认真的好员工,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他们却想方设法地推辞,不敢接受任何挑战。

生活中,谁都有回避困难的时候。在面对困难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为缓解焦虑,我们往往会采取主动的暂时的回避态度,这不属于病态。具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他们的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点,他们主观上不想回避,客观上却身不由己。

心理障碍源于家庭教育

现在回到上述案例追根溯源。姚强的回避型人格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

回避型人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姚强的自卑心理是显而易见的。他说话吞吞吐吐、表达唯唯诺诺、举止退退缩缩,以及走起路来弓腰缩背,都让人看到了两个字:自卑。

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网络上有色情和凶杀等东西诱惑孩子,而是因为网络上有让孩子们得到认可和肯定的东西。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能找到被人肯定的感觉。一个男孩告诉我:您知道我为什么那么迷恋网络游戏吗?因为在网络游戏中,我总能得到这样的消息:你真行!你真棒!你又成功了!这是在家在学校,都不曾得到的。这就是孩子的心声,这心声告诉我们,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实原因是,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更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亲子协作共同调整

要想解决姚强上网成瘾的问题,关键不是强迫他戒网,也不是惩罚他逃学,而是需要他父母的具体帮助,亲子协作共同调整,矫正姚强的回避型人格特征,才是真正的治本。

第一,姚强要主动进行自我调整。

所谓“自我调整”,首先是要消除自卑,重建自信。

有个少年胆子很小,为此深感自卑,觉得前途无望。一天,少年鼓起勇气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听完他结结巴巴的诉说后,喜悦地握住他的手说:“这怎么能叫缺点呢?这分明是优点!你不过比一般人谨慎罢了,而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很少出乱子的。”少年疑惑地问:“那么,勇敢反倒是缺点了?”心理医生摇摇头,说:“不,谨慎是优点,勇敢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更重视勇敢这种优点罢了,就像白银与黄金,人们往往更注重黄金罢了,但是这并不说明白银就没有价值啊!”心理医生又接着说,“所谓缺点,其实就是营养不良的优点。如果你是战士,胆小显然是缺点;但如果你是司机,胆小无疑是优点。如果你现在仍然认为胆小是缺点的话,与其想办法克服缺点,不如想办法增长学识、才干,等你拥有了较多的见识、较大的视野时,即使你想做个懦夫,也不容易了!”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姚强听,他深受启发:一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就要从改变自我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看到他人也有不足之处。二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信心。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还要正确看待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谦虚,善于体谅他人,不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人们会比较信任他,并乐于与他相处。认识到了这些优点,可以帮助自卑者增强自信。三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面对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给自己壮胆:“这事并不难,我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有机会多体验几次成功的感觉,人就会产生自信。

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因此,姚强要从易到难地给自己制订一个交友计划。比如,从给同学打电话,到见面聊聊天,到互相串串门,到共同参与某项活动……逐渐习惯与人交往,主动改变回避型人格。

第二,家庭成员要积极配合。

姚强不再是小孩子,而是高中生了,所以他的自我调整非常重要。但是,他的改变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父母要对亲子关系、家庭生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此,我与姚强的家长做了多次交流。姚强的家长有了较深的领悟,妈妈还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后悔自己因为过高的期望而给孩子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和沉重的打击。最后,在如何帮助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共识:一是家长把对姚强的期望降下去,把评价提上来,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认可和肯定,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二是支持姚强多与人交往,提供锻炼的机会给他,让他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对姚强的改变及时给予鼓励。

性爱成瘾实属冲动控制障碍 篇3

我们社会对于“性瘾”或者“性爱成瘾”的认识有很大的误区,许多人都认为这些人道德操守有问题,生活作风败坏,行为不检点,堕落等等。实际上这些行为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换句话讲,“性瘾”或“性爱成瘾”的人第一是患者,表现为他们有强烈的性冲动,但对于他们的性瘾行为并不能自我控制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害,这种疾病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类型;第二他们是受害者,一方面“性瘾”或“性爱成瘾”的患者在疾病的后期内心往往非常痛苦,但是却无法自拔,另外一方面,不管是由于疾病导致荷尔蒙分泌紊乱还是由于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导致他们成瘾,他们都是受害者;第三他们才有可能是违法或犯罪者,比如性爱成瘾的人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性冲动而强奸他人已经属于犯罪行为,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性瘾”或“性爱成瘾”?

美国性健康促进协会给出的标准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个人如果有以下三种征兆其中之一,有可能就是性成瘾症患者:

1.我是否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身某种性行为?

2.我的某种失控的性行为,是否已造成严重影响?

3.我是否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地想到某种失控的性行为?

如果一旦确诊,如何进行治疗呢?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尤其是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垂体肿瘤、睾丸肿瘤等导致的性欲亢进。还要进行专业的精神检查,排除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或躁狂症导致的性欲亢进。如果没有躯体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则要通过心理咨询寻找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对于这样的病人单一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往往效果并不好,而且由于医学界还没有专门针对治疗性瘾或性爱成瘾的特效药,许多精神科医生给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安眠药,不但没有治愈疾病,反而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引发更大的问题,比如精神反应迟钝,安眠药成瘾等。

实践证明,比较好的方法是综合性治疗方法。我们首先在临床上用药物(非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安眠药)控制过强的性冲动并改善情绪,作为治疗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矫正等方式,而且还辅助以封闭式管理。

如何预防患上此类疾病,还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

1.处理好恋母情结的转化:对于性瘾或性爱成瘾的防治要从幼儿开始,尤其是处理好3~5岁时幼儿恋母情结的转化。比如母亲一方面不要过于溺爱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强化对父亲优良品质的认可,否则如果过度溺爱而又在面前指责孩子父亲的不是,会阻碍男孩将对母亲的依恋转换为对父亲的认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

3.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及时正确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甚至早恋不要一味地打压而要合理地引导。

4.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开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减轻孩子的压力: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以外,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并学会帮助孩子减轻各种压力。比如,不要在学业方面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而要先给予安慰保护孩子,减轻他们的压力,回到家里后再详细了解情况,给予恰当地处理。

6.避免家庭暴力和父母不良行为方式的影响:儿童期间避免家庭暴力对于他的心理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否则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其次,要注意父母尤其是父亲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酗酒、偷情等对孩子的影响,要让孩子正确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在他面前指责错误的家长。

网络成瘾与电击疗法 篇4

杨永信表示,他独创的“醒脑疗法”是用1~5毫安的电流通过脑部,这种刺激的确会造成疼痛,但非常安全,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然而这一治疗方式披露后引起了极大争议。可以说,尽管一些家长同意这样的做法,但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孩子来讲是不妥当的。目前中国卫生部已经叫停网络成瘾的电击疗法。

2008年11月8日,尽管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一些专家论证,把玩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病诊断和治疗范畴,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员认为,目前没有标准认定网瘾是精神疾病,因此将所谓的网瘾青少年强行收治于精神卫生中心,不仅没有医学上的适应症,而且侵害了这些人的基本权利。

另一方面,即使按照一些专业人员的观点来看,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状态,但也与传统的物质成瘾精神疾病,如毒瘾、酒瘾、烟瘾等,有很大的不同。网络成瘾其实是对一种虚拟状态的成瘾,也即缠绵和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尽管其成瘾的神经通道与物质成瘾的神经通道有相似性,即刺激神经中枢的“奖赏回路”而获得快感,使人不能自拔,但其成瘾性与物质成瘾有区别。

非物质成瘾的刺激源不是物质,因而其成瘾的强度不可能像物质成瘾那样强烈和具有顽固的依赖性,因为使成瘾者成瘾的东西是虚拟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以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快乐物质)代替内源性快乐物质或刺激内源性阿片物质过多产生的过程,因此,缺少物质的基础。所以,物质和非物质成瘾的基础和途径在于,前者是物质到精神,后者是精神到精神,因而前者的刺激性和作用更强大,而后者的作用和刺激性相对较小。正因为如此,一些专业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给予非物质依赖成瘾症者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但是,对此也有专业人员并不认同,认为无论是非物质成瘾还是物质成瘾,既然成瘾的神经通道是相似的或一致的,相应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二者都可能有效。但是,这只是一种推论,而且存在争议,因此需要实验来证实。所以,对网络成瘾这样典型的虚拟物质和过程的成瘾,从病因、病理到治疗方法都应当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先期试验,然后才能在人身上进行一至三期的试验,以获得坚实的科学认知基础。有了明确的结论,才可以进入常规的临床治疗。

但在今天,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强制性地以传统的物质成瘾的治疗方法治疗非物质成瘾者,这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电击治疗尽管安全,但对青少年都是一种痛苦的伤害,并且会造成终生的记忆痛苦,因而后果难以预料。医学史上对精神病人进行损害性治疗的后果已经有很多,今天对网络成瘾这样的非物质成瘾的治疗应当慎之又慎。

例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葡萄牙神经外科医生安东尼奥·莫尼茨发明了对躁狂性精神病病人进行手术切除部分大脑额叶白质的方法,起初观察的临床效果较好,也因此莫尼茨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们的颁奖理由是,莫尼茨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特殊的贡献。

然而,随着这一手术方法的进一步盛行,病人受到伤害的严重后果慢慢凸显。一些病人在做过手术之后永远地安静了下来,离开人世;而另一些病人在手术后虽然没有告别人世,但同样也是长眠了过去,成为无法醒来的植物人;还有一些病人在接受了手术后就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要用药物才能控制病人的这种副作用。

多年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自己的这次和其他一些颁奖的失误而后悔和致歉。今天,电击疗法当然不会有手术切除大脑部分额叶白质的严重后果,但不排除电击疗法可能对那些只是对虚拟物质上瘾的孩子造成永久的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文章代码:1715)

是网络成瘾,还是拖延症 篇5

从网络成瘾定义及其主要特征来看,小Y似乎是网络成瘾,但第一次面询就改变了我的看法。在整个面询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她的焦虑不安,对学校的、对学习的、对老师的、对父母的以及对自己现状的焦虑,我进而了解到她整天泡在网上只是为了释放自己的这些焦虑,她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泡论坛,只是看看网络小说,而且她并不能从上网中获得愉快感,即使是看小说也没感觉特别喜欢或高兴,看的内容大多数过后也就忘记了。从这些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不是单纯的网络成瘾,她是为了释放生活中的焦虑而选择上网逃避,而非其本身从上网这个活动中能获得满足感。

小Y看言情小说可以追溯到小学五年级,她从小被寄养在伯伯家,伯母怕她跟着其他人学坏,限制她跟周围小朋友的交往,因此整个童年她很孤独,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接触言情小说后,言情小说一直陪伴她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喜悦时没人分享,遇到问题也没人能提供帮助,促使她形成了这样的防御模式,沉浸在小说虚拟的世界中她能释放学习、生活中的焦虑,在看小说时她能体会到安全感。

在进一步的交谈中我发现,小Y对自我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成绩现状很不满意,尤其在最近两次平时练习的失利以后,她就害怕去学校,这时我又不禁想,或许她是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在与她的几次交谈后再次否定了我的这个假设。她在学校内表现出很文静、内向的特点,但也有关系较好的同学,她并不讨厌学校,对老师也没有很强烈的情感体验,也没有对学校产生恐惧心理。而且我观察到她虽然休息在家,但这并不能释放她的焦虑,反而还加重了,所以她总是泡在网上看小说,那么,她的焦虑源是什么呢?

当我问起她对未来的打算时,她跟我说准备休息一个星期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后去上学,但到了约定好去学校上学的那天,她母亲告诉我她始终在迟疑,动作磨蹭,结果是她并没有去学校,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后面一次的咨询中问起她当时是什么影响了她执行自己之前的决定,她沉默,当我再次问她后面的打算时,她再次向我表示要去学校上学。这时我在考虑,是否因为阻抗的原因她在敷衍我或是为了安抚父母。但后来我发现,去学校是她的真实想法。当我们谈到读书并非唯一出路建议她根据自己的喜好、理想与自己的实际能力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时,她表现得很不赞同,表现出对继续学业强烈的愿望。这时,我想到一个目前学界研究不多,并且还未纳入到心理疾病范畴的问题:“拖延症”。

小Y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尽管在我们其他人看来她的成绩能有如此善,必然是她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已经优于班级内大部分学生。当几次练习失利来临时,她更是对自己产生怀疑,自信心降低,这时防御机制起了作用,为了逃避这样的怀疑、自责,不上学就可以了。而正是她完美主义的想法在作祟,她的观念里认为也许在家里休息几天,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可以更好地向往到学习中去,一次就获得很大的成功,但当她休息在家里,理智上认为自己一回去就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表现出对自己很没有信心,同时面对父母的质疑、亲戚朋友关切的眼神、邻居们的问候,她更是感觉到焦虑、自责、自我贬低。这种情绪随着她休息在家的时间越长而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了如前面所述的状况。

拖延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它的初衷是为了自我保护,但如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适应,如小Y一样产生了部分的社会退缩的话,这时就需要战胜拖延症,而战胜拖延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会不断出现反复,在这个过程上中尤其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针对小Y的情况,我作出了如下的干预措施:

1.与其协商制定一日计划表,使每段时间的目标都细化、可操作化。要使小Y的生活走向正轨,首先必须帮助她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充实一点,促使其增强自己控制感,提高无认知,降低其日常焦虑。

2.降低自我要求,提高自我效能感。生活中我们并非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完美,而且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标准,适当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有利于她成功完成日常任务,获得成就感,满足成就动机,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其更好地克服拖延症,尽早使自己的生活走向正轨。

3.电脑小说不能直接摘除,在每日计划表中规定的时间内可以玩会儿电脑,看会儿小说。小Y的父母认为是电脑、小说害了他们的女儿,女儿就是网络成瘾了才会这样,因此很着急,想将家里的电脑直接搬走,但是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小Y这种自我防御模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同时改变这种模式需要的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帮她找到更为健康的防御模式来替代原来这种防御模式之前并不适合直接摘除,如果直接摘除的必须造成她激烈的反应。帮助父母理解这种行为,促使他们接受小Y休闲时间玩电脑、看小说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制止,但要帮助小Y控制好自己,做好监督工作。

4.安排亲子活动时间,父母多鼓励而非否定小Y的行为。父母的肯定能增加其信心,尤其是父亲的肯定和赞扬。每日计划表中晚饭后时间为亲子活动时间,可以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也可以是一起去逛逛超市,或者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活动等等,弥补其幼儿时期缺乏的亲子亲密关系。

5.父母每天交代一些家务任务给小Y。在做家务中让小Y能体会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被父母需要的,是能给父母帮助的,自己是很有用的人,进而提高其自我价值感。

6.父母及身边的人首先要接受小Y目前不去学校上课这件事,而且她跟去学校上课的人也没什么不同的,这样可以减少她的焦虑和自责感。等她的生活走上越轨,当她恢复对自己的控制感,能更好地接受自己时,可以引导她慢慢地接触学校、同学、老师,直到能正常适应日常学习。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下一篇:不同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