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及教育干预

2022-10-06

1 引言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正在发展为继报纸、电台、电视台后的第四大传媒。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突破时空和许多社会限制 (如:身份、职业、地位等) 的同时, 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 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 损害其身心健康。这种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 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或“网络成瘾症”。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概念、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网络成瘾的原因等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研究分析, 做好教育干预。

2 网络成瘾的概念

“成瘾”这一概念最初来自药物成瘾 (如毒品成瘾、酒精成瘾等) , 以后又被引用到赌博成瘾和游戏成瘾之中。一般认为成瘾是指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产生了心理依赖。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 用于说明病态的、强迫性的互联网使用现象。

Armstrong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做了较全面的描述, 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失控上的问题, 如:网络性成瘾, 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网络关系成瘾, 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或色情网站结识朋友;网络强迫行为, 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 着迷于在线赌博, 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信息收集成瘾, 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寻找和收集信息;电脑成瘾, 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写程序。

台湾学者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所做的定义加以修改, 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同时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 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3 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

对网络成瘾的研究多采用在线调查或个案调查。在线调查指研究者把自己的问卷或量表提交到几个很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上, 如www.google.com。用户只要键入关键词 (如“网络”或“成瘾”) 就能够找到;或者把自己研究的简短描述贴在那些受欢迎的电子公告栏使用户了解并参与调查研究;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把问卷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个案调查指研究者选取个别有显著网络成瘾特征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得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结论。

借助网络进行在线调查, 便利快捷, 节省研究成本, 可以搜集到极为广泛的资料, 有助于跨文化研究, 也容易取得学生样本以外的资料。但在线调查也存在不少问题:只能停留在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的层面进行相关研究, 而不能得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线调查要求用户自己键入关键词找到调查问卷, 易导致样本偏差, 结论的可靠性可能有问题;自愿参与研究的网络用户来自四面八方, 样本难以掌握, 被试所填资料常不全, 难以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问卷回收率或填答率偏低、难以杜绝同一网络用户重复填几份问卷。

4 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

4.1 网络的某些特性具有成瘾性

网络交流本身的某些特性具有成瘾性。计算机网络交流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其书面语言特点、匿名性、多对多、时间快、范围广、自由度高等。这些特点很可能使得人际交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同时又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的种种限制, 因而容易使人成瘾。

4.2 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

心理学家Kathy Scherer对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5 3 1名学生进行调查时也发现了:98%的依赖型用户表示, 他们实际上网时间往往超过了自己希望的上网时间。三分之一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 由于过度使用网络, 他们在社交、学习和工作方面出现了问题。Y o u n g发现8 3%的成瘾者使用网络都不超过一年, 29%的非成瘾者使用网络少于一年, 因此推论网络新手较容易网络成瘾。Brenner的研究也发现当上网时数相等, 使用网络时间越短所发生的网络使用问题越多。

4.3 性别与网络成瘾

多数的网络研究, 男性通常要比女性被试多, 表明男性网络使用人口高于女性。大部份的网络成瘾研究都表明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成瘾;不过也有些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的网络成瘾倾向其实并没有差异。Petrie与Gunn的研究就发现, 女生与男生网络成瘾的人数并没有差异, 而事实上女性成瘾者在网络成瘾量表的得分比男性还要高 (平均值为28.91vs26.45) 。

4.4 使用方式的不同与网络成瘾

与网络成瘾者相关的网络使用项目可分为四大类:高度人际互动性网络使用项目、互动性网络游戏、色情类型网站及赌博类型网站。以搜寻资讯为主的全球资讯网 (www) , 以及较不具即时互动性的电子邮件 (E-mail) 使用和网络成瘾之间较无相关。

周倩发现网络成瘾者比非成瘾者花较多时间在B B S、w w w、E-m a i l及网络游戏上。网络成瘾者认为网络具有娱乐性、互动性及趣味性。在所有预测网络成瘾的变项中, 网络使用的乐趣感是网络沉迷现象的最佳预测项目, 其次是BBS的使用时数, 男性比女性容易成瘾。再次是E-mail的使用时数, 韩佩凌调查台北县市及桃园县公私立高中职的学生后发现, 网络成瘾者比非成瘾者较常采用网络功能中的电子邮件, 较常上网聊天交友以及上色情网站。

5 网络成瘾的教育干预

在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到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时间, 使用方式等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5.1 加强对新生 (网络新手) 的管理

作为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特别是对于新生的教育, 因为刚参加完高考的大一新生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 开始了相对宽松, 开放的大学生活, 心理上的放松很容易引发行为上的放纵, 一旦进入网络世界, 就成为沉迷其中的高危人群。从学校的管理角度看, 要重点加强对网络本身以及上网场所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的管理, 强化网络行为规范, 约束放纵自我的上网行为, 监控学生上网的使用方式, 对于登陆可以诱发网络成瘾的网址进行对话界面提醒或强制下机等管理方式, 进行外部干预。

5.2 有效控制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方式

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对于与网络成瘾正相关的四大类项目在经过调研后, 把有关的网址和路径进行技术上的处理, 设置为达到使用限制时间下机处理或直接不允许登陆的网址, 从而保证学生健康的网络访问需要, 更好的避免网络成瘾。

同时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摘要:网络的高速发展也随之衍生了新的问题——网络成瘾, 这种对网络的依赖和无节制既影响工作学习, 又损害身心健康。综述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教育干预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教育干预

参考文献

[1] 周倩.我国学生电脑网路沉迷现象之整合研究二:网路沉迷现象的心理病理之教育传播观点研究.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 2001 (2) .

[2] 桑标, 贡哗.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 2001, 5.

[3] 林郁君.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之关系:以日本与台湾高三学生为例[C].高雄医学院行为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8.

上一篇:抑制吸水的涂料材料分析下一篇:我国政府新闻网站公司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