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投入产出法增值税进项税核定扣除的问题

2022-09-11

1 引言

依据财税[2012]38号和[2013]57号规定, 2012年7月1日, 开始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根据2012年8月2日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公告 (2012年第2号) , 重庆市部分行业农产品统一扣除标准, 大豆生产植物油, 大豆油 (浸出) (每吨) 单耗数量为5.58。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 根据2014年7月21日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公告 (2014年第7号) , 重庆市部分行业农产品统一扣除标准, 大豆生产植物油:一级大豆油 (浸出) (每吨) 单耗数量:1.72 (大豆) , 大豆粕 (浸出) (每吨) 单耗数量:0.88 (大豆) ;四级大豆油 (浸出) (每吨) 单耗数量:1.68 (大豆) ;大豆粕 (浸出) (每吨) 单耗数量:0.87 (大豆) 。

2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应用

以重庆某大豆委托加工企业某月实际单价为例, 假设100万吨大豆出油率为17.9%, 损耗率为95%;当月购进、当月全部委托加工完成销售。

其中p (表格中直接给出) =[ (期初库存农产品数量×期初平均买价) + (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当期买价) ]/ (期初库存农产品数量+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

R—当期可抵扣进项税;q—当期大豆耗用数量;p—当期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t—扣除率;Q—当期销售数量;n—单耗数量

从表1可看出, 以票抵扣办法下可抵扣进项税达到31867.26万元, 2012年7月1日~2014年7月31日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只能通过计算为30238.17万元, 可抵扣进项税减少1629.09万元 (11564.01-9934.92) , 直接导致当月税负率由3.09% (9934.92/321555.24) 提高到3.60% (11564.01/321555.24) 提高了0.51个百分点, 多缴纳增值税税金1629.09万元。同理可知, 2014年8月1日~2017年6月30日, 直接导致当月税负率由3.09%提高到3.38%提高了0.29个百分点, 多缴纳增值税税金922.80万元。

3 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问题和难点

3.1 文件规定的统一核定单耗数量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差异大

每一批大豆出油率不一样, 用统一标准核定单耗数量计算豆油当期大豆的耗用数量不准确, 更与实际大豆购进数量不匹配。

3.2 核定扣除进项税计算的指标极不准确

重庆某进口大豆委托加工企业农产品的购进几乎为大宗货物交易, 不仅购进量大, 结算时长, 交易跨会计期间, 造成计算时难以划分会计期间内的购进数量和价格等, 使计算“核定单耗”“数量”“平均单价”等指标严重失实, 从而计算的进项税额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另外, 由于购入单笔数量多、金额大, 在计算扣除时, 即使是小数变动都会对计算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使结果的准确性、公允性大打折扣。

3.3 核定计算与实际经营应抵扣进项税抵扣时间差异大

购进都能取得相应的抵扣凭据下, 大宗农产品采购方式决定了取得抵扣凭据的时点与该交易发生生产销售的时点有较大差异, 这样造成进项税抵扣在会计核算上时间性差异与核算原则不相符。

3.4 大豆加工的豆油和豆粕与购进的豆油和豆粕难区分

某进口大豆委托加工企业除了自加工生产食用油外还有直接购进成品油的情况。加工和购进的油在销售总量中很难被区分界定, 也造成核定扣除进项税不准确。

3.5 豆粕的单耗数量无法区分

在企业销售的豆粕数据中, 根本无法区分是生产四级大豆油产生的豆粕, 还是一级大豆油产生的豆粕, 固豆粕的单耗数量无法区分。

重庆某进口大豆委托加工企业购进的所有农产品无从农业生产者处直接收购, 且均能取得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能够准确、据实、无误以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计算抵扣进项税不适合此类企业, 计算复杂, 抵扣税额不合理。文件不能够一刀切, 企业都试行投入产出法大豆增值税进项税核定扣除, 此类企业采用凭票抵扣进项税比较合理。

摘要:近年来, 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农产品相关税收政策, 旨在规范农产品购进收购发票的虚开等情况, 但是在试行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财税相关文件规定出发, 找出问题, 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投入产出法,大豆委托加工,农产品进项税

参考文献

[1] 刘凯.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农产品进项税核定扣除研究[J].财经纵览.财政金融, 2015 (3) .

[2] 王树锋.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的政策效应评价[J].财会学习, 2013 (8) .

上一篇: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下一篇:民间艺术特色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全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