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

2022-09-15

第一篇: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工作要点

庆阳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2011年信息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全面拓展,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一年。市政务服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争创全省一流为目标,以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线,围绕2011年全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庆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保质量、拓渠道、抓服务、促和谐”为主题,加大政务服务信息调研力度,创新政务服务信息工作方法,完善政务服务信息工作机制,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工作质量,努力促进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加大对政务服务信息的报送力度。及时准确报送市、县、乡(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省、市政府领导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等,特别是准确反映市、县、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全市经济建设、服务重点工程、服务发展大局的过程中的亮点,政务服务工作中的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需要上级部门理解并帮助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矛盾等要及时编报。积极营造我市政务服务工 —1—

作的良好信息环境。

(二)把握关键,全力服务人民群众。以“勤政、廉洁、高效、便民”为根本宗旨,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紧跟政府工作思路,积极落实2011年市政府关于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及时反映政务服务工作实情,在编发《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专刊和《工作简报》的基础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报送市政府办,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三)健全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信息搜集报送网络,政务服务信息的搜集编报不能仅仅依靠本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寥寥数人,更多的应考虑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各地政务大厅的进驻各窗口单位中落实信息工作专(兼)职人员,扩大政务服务信息的采集面。同时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信息报送责任制,坚决防止和杜绝一切虚报、假报、误报政务服务信息的现象。

(四)加强渠道建设,增加“信息源”。积极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抓好信息报送网络和队伍建设,打造上下贯通、密切协作的信息工作体系。报送信息要进一步拓宽思路,除重点抓好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系统内的业务信息外,还要加强对系统外重要信息的反映,例如有关惠民工程、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社会热议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反映。加强信息调研工作,着重问题类信息,及时反映基层实情;着重提供综合性信息,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和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通过筛选加工、组织联合调研等搜集手段,及时、准确编报。

(五)注重交流,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广泛沟通。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以及现有的《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专刊和庆阳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庆阳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网等信息载体,加大市、县(区)包括进驻大厅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反映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的工作情况,交流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不定期地召开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工作交流会,通报情况、研究任务、增进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准确及时地掌握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邀请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代表、进驻政务大厅的各部门代表、群众代表及高校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征求意见会,拓宽政务服务中心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三、报送要点

2011年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要切实增强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着重围绕以下要点开展报送工作。

(一)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对政务服务工作和政务公开工作出台的一些重要的政策和措施、以及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后,各级政务服务部门传达贯彻情况和具体的落实措施,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完善决策的建议。

(二)上级领导视察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时所做的重要讲话和对某个问题的具体要求及各级领导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

(三)政务服务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性工作部署、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方法、

新观点和新的工作思路,有推广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工作经验等。

(四)每月、每季及年度办件情况及其分析总结,政务服务部门为民办实事,加强与群众交流、融合的情况。

(五)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全国其他省市政务服务部门各项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

四、提高信息质量

质量是信息工作的根本,是信息价值的基础,是信息工作生命力的基础,2011年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工作要在提高信息质量,提高采用率上下功夫。

(一)及时、准确、全面、规范报送信息。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工作人员包括驻厅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中心门户网、专刊、工作简报),加大报送力度,真实反映情况。重大事件上报前,应当核准事实,事例、数字等要力求准确,实事求是,防止以点概面。要主题鲜明,文题相符,言简意赅,真实反映事物的概貌和发展趋势。对反映本部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要有新意。反映情况与问题的信息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透过事物的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问题,努力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测、有建议。

(二)加强综合性、调研性信息的报送。上报信息要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着重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全局性、宏观性问题。着重于本部门全年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注意挖掘和整理工作经验、教训类信息,推广驻厅各部门中的一些典型的有价值的经验和做

法。同时要加强问题性信息的编报,做到既报喜又报忧。加强信息分析研究工作,把不完整、浅层次的信息转化为深层次、分析性的高质量信息。

2011年政务服务中心的信息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信息撰写人员要坚持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积极编写、整理、报送一批高质量的信息,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开创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创新机制 围绕中心 不断提高政务信息服务水平

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周勇

近年来,高县坚持把政务信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创新信息工作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努力当好参谋助手,政务信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至2010年,高县政务信息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三;今年1-6月,共编发《高县政务信息》24期,向省、市报送信息450余条,被省政府办公厅《川政晨讯》采用3条,市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快报》采用72条,共计191分,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0%,实现全年任务,半年完成。

一、创新三个机制,在激发信息工作活力上做文章

一是参会阅文机制。要求政府办信息人员必须参加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全面熟悉县政府中心工作,提升信息工作的高度,确保信息工作始终与领导思路合拍;要求信息人员第一时间学习省、市各类重要文件、重要政策和领导讲话,及时知晓省市工作部署开展情况,做到新政策、新规定优先接触,确保信息工作始终与省市部署要求步伐一致。

二是会商研究机制。每周召开一次由政府办分管领导、信息人员和文秘人员参加的信息工作会商研究会议,通报政府最新工作部署,分析信息工作重点和领导最新需求,提出一批重点信息选题,确保政务信息紧跟大局、服务决策。

三是资源共享机制。政府办与县委办、县报社、县电视台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联席机制,定期进行信息工作沟通,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推进全县信息工作。

二、坚持三头并重,在提高信息工作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盯紧上头,力争有高度。我县从省市政府需要知道和需要省市政府知道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最能反映高县特点、上级急需了解、紧跟工作形势的信息适时报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今年来,我县围绕省市信息需求要点,撰写上报了《高县全面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高县四举措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信息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是吃透下头,力争有深度。根据领导批示和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适时安排信息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根源,提炼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综合类、调研类信息,努力做到普通性信息力求“精”,综合性信息力求“深”,政策性信息力求“准”,苗头性信息力求“早”。

三是拓展源头,力争有广度。建立高县信息工作QQ群,加强信息工作交流指导,及时发布信息需求,预约各类信息,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深得基层信息工作者好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多渠道收集信息,基本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

三、突出三个贴近,在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上上台阶

一是贴近领导意图,抓重点。我县坚持把领导时刻关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把握政府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选择地采编、报送能带动全局、吻合意图的信息,为领导超前谋划、及早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县有8篇政务信息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进一步发挥了政务信息工作为服务领导、服务工作的“左右手”作用。

二是贴近社会民生,捕热点。我县始终将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撰写上报各类热点信息。今年,我县第一时间上报了《高县三举措积极应对

食盐抢购》、《高县狠抓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等社会民生信息,为领导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贴近本地特色,挖亮点。面对信息源不多、大项目较少的现实,我县立足本地实际,围绕食品、能源、化工、轻纺、建材五大支柱产业,突出蚕、茶、竹、畜、粮五大特色农业,深入挖掘创新举措,精心撰写亮点工作,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新。今年,我县上报的《高县春茶产值突破亿元》、《高县着力打造30万亩优质茶产业基地》等“高县特色”明显信息均被市《政务信息快报》采用。

四、紧扣三个关键,在夯实信息工作基础上求实效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我县政府主要领导历来重视政务信息工作,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工作。去年,我县在原政府办信息调研股的基础上,成立了编制为8人的高县政府信息中心,进一步充实信息队伍力量。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第一时间阅读每期的市《政务信息快报》和高县《政务信息》,适时对信息工作提要求、作批示、交任务、出题目。政府办公室将信息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总体安排,每月的办公室主任会都对政务信息工作专题研究,为政务信息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是创新队伍建设。面对人员少、工作重的实际,我县在精心挑选配备专职信息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实行全员信息制,把信息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头,要求兼职信息员每月报送信息不得4条,并将信息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评优评先挂钩,改变了原来信息人员“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办公室形成了“全员抓信息,专职唱主角,文秘人员打主力”的工作格局。同时,继续推进各乡镇和县政府各部门信息人员跟班学习轮训制,有效提升了信息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落实制度保障。年初出台《关于下达2011全县政务信息目标任务的通知》,并将信息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县政府综合考核目标,做到了年初有任务,每月有通报,年终有评比。与此同时,建立健全重要信息预约制度、信息要点通报制度、信息人员参会阅文制度、信息会商研究制度、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信息督办反馈制度、信息稿酬奖惩制度等,在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奖惩激励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推动我县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意见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呈现出不断深化、规范发展、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政府及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这项工作开展不平衡,行政审批数量过多、程序繁琐、效率不高、个别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实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构建作风整顿长效机制,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尽快实现“四个跨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

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优质服务、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展示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范例。各级人民政府务必把认识统一到省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作风整顿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本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考核,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为同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政务服务行政机构,选派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办事认真、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干部充实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要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展示政府为民服务形象的窗口,建在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地点,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由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作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对窗口充分授权,增强窗口办事能力,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和业务骨干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窗口工作人员,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为联系基层和群众、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重要场所,定期研究解决窗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规范审批,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关键是要转变职能,建立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行政审批运行方式,为群众服好务,为企业服好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好务。省审改办要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22号)要求,依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和监督的原则对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次清理,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能下放的一律下放。

(一)各地、各部门自行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二)对虽有法定依据,但与现实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三)对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予以取消或调整。其中,可由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进行自律管理的,一律交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四)对通过质量认证、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

(五)对一个审批事项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必须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原则进行调整,其他部门和环节相应取消。

(六)对下级行政机关可以实施的,必须按照方便当事人、便于监管的原则下放管理层级。凡由下级行政机关作实质性审查,上级行政机关只是作程序性批准的审批项目,一律下放到下级行政机关。

(七)凡规定为备案审查的,一律不得搞成变相的行政审批,备案必须当场办结。清理结果6月底前报省政府审定公布。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以省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为基础开展清理工作。各地清理结果由市(州)人民政府初审汇总后报省审改办,由省审改办牵头,会同省政府法制办、省编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全省市(州)、县(市、区)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数量、申报材料、收费“四统一”的要求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清理工作要在今年9月底以前完成。

凡行政许可事项以及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起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包括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有特殊情况不进政务服务中心的,省级部门的项目要经省政府同意,市、县级部门的项目要在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后由本级政府决定。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原则,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在原单位受理和办理,各部门也不得擅自将审批事项从政务服务中心撤离。上级部门不得干预下级政府集中受理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

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制定办事指南,实行法律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办理时限、投诉渠道“七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承诺时限应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费用的,必须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直接在政务服务中心银行窗口缴纳。禁止一切乱收费、搭车收费。行政审批事项较少和发生数量较少的部门,经政务服务中心审查同意,可以纳入综合窗口统一管理。

为方便办事群众,节约行政成本,已经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地方,部门不得再另设办事大厅或分中心;已经设立的,应限期归并。确实不宜归并的,应征求上级政务服务中心意见,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三、大力创新,建立便民高效服务机制

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制创新的产物,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各地、各部门要以便民、高效为核心,从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在构建新机制、新体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与“一站式”服务相协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各部门要尽可能地把行政审批职能调整到一个内设机构,成建制进政务服务中心,使行政审批的重心和实体性职权向窗口转移。要通过向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部门领导定期到窗口现场办公、行政审批首席代表、联网办理等途径,使窗口既受又理,增强窗口办事能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要建立完善机关和窗口、机关内部行政审批事项高效运转机制,分解落实办理流程及时限。审批权在省级以上部门的项目,省级部门必须明确本机关及下级机关的审核审批时限并向社会公布。对所有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

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会同法制、审改等部门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对不需要现场勘查、专家论证、技术检验检测,只进行形式要件审查且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项目,部门应授权窗口当场办结,实行即来即办,即收即办。对不能当场办结的项目,要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压缩时限。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项目,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其他部门支持配合,实行联合办理。政务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必要时由同级政府组织协调。

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延长服务链,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努力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综合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根据便民服务的要求将流动人口婚育证、外出人员务工证、农民建房证、零星树木砍伐证、结婚证、老年证、身份证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下放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整合服务职能,对相关证照的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指导;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流动服务、下乡服务等方式,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村民委员会、社区应设置便民服务代办员。代办员要按照“三少一多”(让群众少进一次城,少进一道门,少找一次人,多献一份爱心)的要求,实行免费代办服务。

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政府新闻发布、政策咨询、重大决策听证会、房产登记、跨辖区的户籍迁移、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等群众最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按照“公开、便民、高效、规范”的方式运行,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地在政务服务中心进行。

四、落实责任,建立作风整顿长效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检验和展示本地、本部门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窗口,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努力克服行政权力越位、错位、移位、缺位现象,严肃惩治“顶门杠”、“中梗阻”、“下搁浅”等问题。

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和《**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93号)的有关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派驻监察机构,加强对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授权不力、办事效率低下的,要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对项目和收费应进不进、两头受理、吃拿卡要、搞弄虚作假以及擅自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擅自增加行政审批条件和申报材料、擅自将项目和人员撤出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和个人,要依纪依法采取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当地政府应对该部门班子实行问责谈话,仍不改正的,对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做出组织处理并给予纪律处分。

各级法制部门要加强对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的指导和检查。省政府法制办要定期清理公布现行有效的行政审批项目,研究制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以及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办理的方案。各级人事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公务员的基地,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

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根据行政审批管理、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管理、网络建设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务服务中心的编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在保障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经费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投入;要设立政务服务专项事业费,用于解决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级目标督查部门要会同政务服务中心抓好省委、省政府决定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99号令)的贯彻落实,适时开展督导检查。

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弘扬先进,唱响主旋律,积极营造全省良好发展环境,展示和维护党委、政府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保障、规范、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作用,切实承担起对本级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工作的协调和监督职责。要完善项目管理、学习培训、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与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围绕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需求,整合服务措施,完善服务功能,提供优质服务。要引入办事群众评价和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务行风监督员、办事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开展网上咨询、查询、预审等业务,逐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4号)的要求切实规范国家和省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在政务服务中心开标、评标、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工作。切实发挥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的作用,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加强对下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完善,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联动,形成覆盖全省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8月11日至17日,由市政协经济法制委牵头,会同教科文委并邀请部分民主党派委员,组成两个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带领下,对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县(市、区)一级的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在200

7、2008年成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原则,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完善软硬设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优化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总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通过把面向投资者、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有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在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公,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规范了办事程序,切实减少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市本级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共499项,占应进的76.8%。审批项目较为集中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派出了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进行现场办公,保障了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政务中心的现场办结率。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务中心的工商局窗口对企业登记管理在全区率先试行了“一审一核”登记制度,减少了许可(审批)环节,节省了登

1 / 8 记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目前,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均日结率达到77.49%,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从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反映,这几年群众办证办事方便了很多,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二)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审批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务中心都比较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订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廉洁从政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办公规定》等二十多项基本制度。2007年全市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政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政务中心项目审批严格实行“八公开”和“六制”办理,“八公开”即项目名称、办理程序、设立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窗口权限公开,“六制”即直接办理制、承诺超时默认制、联合办理首办责任制、申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集中收费制。在审批方式上,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全面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保证了审批权在阳光下运行,基本实现了“阳光作业”,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度。

(三)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明显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等全方位贴心服务,着力优化服务质量。今年,我市在全区率先为企业(项目)开展“直通车”服务活动,通过“窗口服务、网上办理、热线办理”三大平台和11项直通服务制度,实现政企无缝对接,优质服务全域覆盖,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在今年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马飙主席的高度肯定。自治区党委陈际瓦副书

2 / 8 记到我市调研时,也认为玉林实施“直通车”服务制度经验很好,值得在全区推广。

(四)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政务环境健康发展。市纪委、监察局的行政效能监察室四名工作人员成建制全部进驻中心,通过电子监察,以及对案件的查处等手段,积极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有效地克服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现象,遏制了“吃拿卡要”的腐败行为,促进了依法依规行政。特别是市政务中心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了“审批、管理、监督”三分离原则,强化了政务监督职能,有效促进了各项审批工作的落实,推进提高了服务效能和质量。

二、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全区政务服务中心1—5月份运行情况通报,从月均办结率全区排名来看,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月均办结2453件,在14个市中排第8位,6月份升至第3位,总体运行情况还比较好。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就显得非常不平衡。玉州区月均办结78件,在全区24个城区中排名倒数第10位。北流市月均办结6893件,在75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容县月均办结723件,排名第35位;陆川月均办结1276件,排名第20位;博白月均办结2583件,排名第6位;兴业月均办结67件,排名倒数第10位;福绵月均办结6件,排名倒数第3位。数据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县(市、区)进驻部门不平衡、进入项目不平衡、审批效能不平衡。

(二)应进审批事项进入不到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发〔2009〕15号)规定“凡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3 / 8 (包括中央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但调研中了解到,不管是市本级还是县(市、区)的政务服务中心,都没有完全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把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市本级应进项目650项,实进499项,占76.8%。县(市、区)一级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应进项目358项,实进185项,占51.68%;北流应进369项,实进286项,占77.51%;容县应进项目634项,实进482项,占76.03%;陆川应进项目609项,实进415项,占68.14%;博白应进项目619项,实进250项,占40.39%;兴业应进项目272项,实进182项,占66.91%;福绵应进86项,实进34项,仅占39.53%。这些数据显示,进入中心的单位和项目还不到位。特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入率非常低,2009年1—6月份,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信用社收费点共收3706万元,这和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额度相差甚远。有的单位在窗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却回原单位缴费,有的单位舍近求远,不在政务中心缴费窗口缴费,却到其他银行缴费,出现“前厂后店”现象。

(三)窗口部门审批事项授权不充分。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要求,充分授权服务窗口,提高行政审批事项的窗口办结率,并要求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办理结果送达权、应诉代理权的授权率应达到100%,制证权、审批权的授权率应达80%以上;有条件的部门要争取达到“双百”目标,即向部门政务服务窗口授权100%,现场按时办结率100%。而我们市本级部门授权给窗口的审核权为77.29%,审批权只有42.19%。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审核权44.32%,审批权7%;北流审核权为100%,审批权只有73.08%;容县审核权59.34%,审批权59.34%;陆川审核权52.05%,审批权28.19%;博白审核权46.82%,审批权16%;兴业审核权93.41%,审批权34.06%;福绵审核权100%,审批权3%。从上述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多数部门没有按要求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虽然在中心设置了服

4 / 8 务窗口,配备了工作人员,但没有按照要求统一授予服务窗口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权,有的窗口无权无责,成了“收发室”、“挂号室”,存在着“只挂号、不看病”或“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现象。

(四)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进驻单位对窗口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选派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同志进入窗口,有的甚至是随便派个工作人员去“凑数”或“值班”,加上又没有充分授权,以至到窗口工作的同志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了,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此外,由于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上下班按手指,办事追错,视频的全天候监控等,造成工作人员有压力感,一些工作人员有怨气,工作不安心,得过且过,甚至互相推诿。今年3月,吉林籍人士齐某到市政务中心申请办理一个桌球室的经营手续,填了不少表格,花了几百元钱,在文化、卫生、消防等部门来回跑了20多天仍未办成,当事人无奈之下到行政效能中心投诉,后在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调查了解和督办下才得以解决。

三、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领导。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服务企业和方便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具有服务优质、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是展示政府良好形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务必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政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从“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

5 / 8 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选好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办理,加强组织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明确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根据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明确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为统一设在本级政府办公室的行政机构,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代表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监督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的政务服务工作,且协调指导下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同时,依照《行政许可法》,赋予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负责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申办条件、申报资料、办理环节、承诺时限的设定审查和优化工作,负责督促检查“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情况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中心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工作等职能。通过一系列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职能、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措施办法,改变中心目前的管理无职能、协调无手段、督促无效果的尴尬局面。

(三)强化监督,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各级监察、编办、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绩效考核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推进集中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一把手”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对不愿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按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或者行政审批项目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的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应严肃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通过多部门的监督,大张旗鼓地营造“应进必进”的氛围,彻底打消个别部门领导“应进未进”的侥幸心理,消除“官”念特权思想,消除只顾部门利益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作风,从而杜绝政府部门之间行政许可事项互设前置问题制造认为障碍的现象,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快

6 / 8 形成由部门行政许可服务到“统一窗口受理、统一协调办理、统一送达结果”的行政审批格局。

(四)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按照精简优化的要求,各级政务中心应对每项审批事项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图,统一审批标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切实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许可审批环节过多、周期过长、要求申报材料过多、行政效能过低的问题。应严格按照“三项制度”和行政程序的规定开展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实施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作业,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直通车办公室建设,加快开通直通车网站,对重点企业(项目),政务服务中心应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全面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着力打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五)配强人员,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职能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大工作力度,严把中心人员出入关,切实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好、服务优”的业务骨干到服务窗口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以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增强窗口办事能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定期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加强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人员、政务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能力。窗口工作人员可实行原单位和政务服务中心双重管理,人事、组织、工资关系不变,业务由原单位指导,日常工作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考核,年度评优指标由人事局单独下达给政务服务中心,不占原单位指标。对考核优秀的窗口干部,可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物质奖励,不断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干劲。把政务服务中心塑造成为“服务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的第一形象窗口。

7 / 8

(六)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和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高度重视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工作场所,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软件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完善网络平台,拓展网上咨询、查询、预审等业务,全面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公布。同时,还应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学习培训、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引入办事群众评价和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务行风监督员、办事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作用。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县(市、区)服务中心的指导,切实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网络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域、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8 / 8

第五篇: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建设方案

1. 现状及需求

1.1 现状和需求

经过多年的政府上网工程和一批“金”字工程等电子政务建设,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已经基本构建了办公管理系统和内、外网网站。但是由于技术、业务、需求、经费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上时间和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各系统的开发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千差万别,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明确指出 “当前电子政务的重点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各主要业务系统的互联交换和资源共享,以及规范政府管理和服务创造必要条件,……”。

如何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摆脱目前各部门、各系统的信息无法沟通、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局域、广域、异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更好地统

一、整合、管理,并通过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呈现出来,实现以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及以综合数据仓库为基础的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政务协同系统开发和对政务办公的监察审计,已成为提高各类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关键考虑!

1.2 什么是电子政务信息门户的实施标准?

电子政务信息门户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范围内的网络信息门户,整合政府部门需要提供给社会各方面的服务与信息资源,使用统一的安全认证管理,吸引用户(企业和居民)到访,实现所需服务的统一网络入口。” 一个完善的政府信息门户的设计和实现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达到下列要求:

1) 集成现有应用系统和信息,增加政府的透明度。

连接、整合现有政府内外网各种广域/局域、同异构软件平台、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将信息从各个分散的系统抽取出来,进行清洗、整理、加工,通过电子政务信息门户呈现出来。同时,信息在各个应用系统间的流动会进一步激活

2) 统一信息平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集成了现有应用,实现了信息共享后,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平台就非常必要,包括:统一平台接入、统一身份认证和安全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等。在统一信息平台之上,对内可以各部门间协同办公,对外提供“一站式”、 “一表式”服务,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公众负担,树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公众形象。

3) 丰富各种办公应用,提供领导决策支持

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为工作流(oa)、办公助理、信息搜索引擎、以及个性化定制等各种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丰富办公应用则进一步帮助政府办公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bi技术(包括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推理等手段)把大量的无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在战略信息化的层次为领导决策、风险分析和预警提供服务,也成为衡量政府信息门户的重要标准。

2. 解决方案

如前所述,x认为:完善的电子政务信息门户需要强大、安全统一的信息管理及灵活的数据交换的基础。

电子政务信息门户首先要解决信息孤岛,不同的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之中,分布在不同的部门里面,甚至不同的网络中。如何将这些信息从不同的地方很方便和灵活的抽取出来,实现数据的集成、共享和交换,打造结实的集成平台,是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在历经数年研究统一信息平台和综合国内外各种电子政务方案后,x提出了基于x xml intelligenceplatform的电子政务信息门户解决方案(x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rtal,i-gip)。

2.1. 总体架构

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旨在将政府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的各种核心业务应用及多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通过web方式整合在一起,对内、对外分别实现实现政府领导及公务员内部的协同办公、政府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互服务能通过多种途径〔如pc、手机、pda等〕以唯一的接入点,访问与之相关应用,获取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信息、数据与应用资源的共享及政府服务的便捷应用。

如下所示,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利用xml技术,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源整合(包括公检法信息库、工商税务信息库、社会保障信息库等),从中抽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挖掘,向政府人员、广大企业、公众等提供信息服务。整个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 数据中心建立在x xip之上,提供了数据集成、数据交换和数据同步的数据集成平台;

● x xip内置了异构数据集成、交换和同步机制,确保在异构数据源的整合过程提供方便的管理、高性能的支持。

● 备份中心采用集群技术,负责数据中心内的所有服务器数据的安全备份和恢复,以保证有意外发生时的业务连续性;

● 综合查询系统应用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为公众、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经济、人口、科技、疫情等各方面信息的查询,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

2.2. 技术特色

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i-gip)基于其自有产品x xip,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以xml和web service标准技术整合现有多种系统和数据、信息源,同时又可以方便地集成第三方应用软件,为统一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了强大平台。具体说来,其特色有以下几点:

● 可伸缩的企业级应用集成体系结构: x integration manager支持多种技术快速集成各种信息、数据和应用,如关系性数据库数据、数据仓库、soa、web services、message queues、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文档、blogs、xml等。系统提供开放式的api接口,可灵活集成现有应用系统,保证

以往投资得以重复利用,降低信息化成本。同时统一化的管理功能,提供方便的集成管理。

● 高性能的xml电子公文交换:《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标志xml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公文的标准数据格式。x xml database多次荣获“全球最佳xml数据库”,其强大的xml检索引擎(通过xmark专业测试)和active-edge专利索引技术、tb级的海量信息存储、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机制,为xml电子公文交换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高性能平台。

● “dual-core”强大支持:对于交换数据的检索支持,x提供了基于xml的xquery检索和基于relation的sql检索,这样x提供了多数据之间的多种检索方式,同时“dual-core”提供了强大的语法优化技术将能够帮助开发和使用人员更加方便和快速的从异构数据源获取数据,从而有利于集成的应用和开发。

● 个性化的快速信息发布:内容和风格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的推送服务和快速信息发布是xml技术的先天优势。x assembly manager提供了强大的发布功能,无论将数据转化成用户要求的格式(xml/html/pdf/word/excel等),并发送到其所要求的接收终端(手提电脑、手机、pda等),还是信息web发布管理功能,都符合当今电子政务信息门户个性定制、移动服务等潮流。

● 提供协同办公的支持:通过x xip实现了异构数据的流通,提供了跨部门之间合作信息的支持,这样从信息化角度提高了协同办公的方便性。

3. 总结

“万丈高楼平地起”——同样,电子政务的成功也离不开坚实的信息基础平台。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解决方案(i-gip)本着“治根、治本”的思想,借助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对xml的有力支持,依靠其安全、开放、标准的信息平台x xml information hub,利用xml和web service集成政府内部的各种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人事、财务、税务等),建立统一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流通、资源共享。

x电子政务信息门户解决方案(i-gip)不仅着眼于为政府内的工作人员服务,更致力于通过政府信息门户向广大企业、公众提供信息发布、网上申报、办件查询、领导信箱、招商引资等手段,帮助政府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上一篇:自我剖析民主生活会下一篇:最新端午节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