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作风建设

2023-05-24

第一篇:政务服务中心作风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作风建设讲话稿

在政务服务中心作风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觉悟,切实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一)从中心的自身职责看,开展作风建设意义重大。

政务大厅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单位,是联系政府与群众的纽带,是展现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的重要窗口。全县多个部门在这里集中办公,肩负着全县多项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的重大使命,掌握着行政执法和为民服务的多重管理服务职能权力。我们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关系到县委、县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各单位部门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口碑。

(二)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看,整顿机关作风非常必要。

整顿机关作风对我们来说,既是纪律上的约束,也是工作上的激励,对于机关干部个人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风问题解决不好,不仅损害机关的形象,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个人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县上近期成立了作风办,下一步将对各个单位作风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严肃惩处作风不实、纪律散漫的情况。站在这个角度看,整顿机关作风,是给全大厅工作人员打“预防针”,利在当前,惠及长远。

(三)从机关干部作风现状看,整顿机关作风迫在眉睫。

通过群众举报反映和6月20日早我们纪委对大厅纪律情况突击检查情况来看,大厅在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同志工作态度不太认真,服务态度不够好,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冷、推、横、硬现象,引起办事群众的不满;个别同志纪律观念淡薄,签到后随便串岗、外出,有的工作日中午喝酒,上班时间玩游戏、上网聊天、打牌、逛淘宝;有的同志工作作风漂浮,不细心,不扎实,个别新来的人员对大厅的制度规定不熟悉,业务不熟练,又不能自觉学习业务和大厅规章制度,企业和群众来办事不能做到一次性书面告知,导致群众来回跑冤枉路,办事效率不高等。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严重损害了窗口的形象,损害大厅的形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导致群众投诉举报频发。在这里,请相关同志对号入座,认真反思,深刻觉悟,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二、抓住重点、对症下药,及时解决机关作风突出问题

(一)要解决好大局意识不强的问题,树立起团结和谐的机关形象。

目前,部分窗口部门依然存在所属单位授权不够充分,大厅和部门两头受理的“双轨制”现象;少数单位对应纳入中心集中受理的项目拖着不办,或者是象征性地进一部分,不完全纳入。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好“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保证部门向科室集中、科室向大厅集中,审批权限授权到位、工作人员进厅到位。要有“进了大厅门,就是大厅人”的理念,党员干部下一步要将党组织关系转到大厅,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干部职工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好职责,抓好工作,窗口之间要加强理解,窗口内部要树立起分工负责、协作有序、团结紧张的机关作风。

(二)要解决好执行制度不严的问题,切实打造一流的职工队伍。

政务大厅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发送到各单位,明确要求大厅定岗定人,抽调精通业务的精干力量到大厅工作,杜绝实行轮流坐岗的“车轮战”,将窗口责任靠实到各单位。在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谁违反了制度,谁就应受到相应的惩罚。近段时间,有些单位和个人在执行制度上,又有些松劲。有的工作人员上班迟到早退,精神状态不振,不坚守工作岗位,不假而走。针对这些问题,大厅办公室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实事求是搞好记录,该通报的通报。工作人员要结合这次整顿机关作风的要求,牢固树立“两带”的服务观念,即带着感情服务、带着责任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三)要解决好服务不优的问题,营造热情、高效服务的工作氛围。

近几年来,我们在建设服务型机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部门职能转型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的部门人员公仆意识不够强,优越感比较强,看待群众习惯于居高临下;有的责任心不够强,对工作被动应付,推一推,才动一动;有的对自己应当承担的服务职责,身在其中却置身事外,不思不想,不闻不问,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在服务的问题上只讲套话,对当前的、具体的服务措施应如何着手心中无数,不愿下功夫去抓;在这次整顿机关作风中,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把这些突出问题解决好。要公开办事程序,明确所需材料,公开政务内容,公开服务标准,增强部门工作的透明度。要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首问负责等对外服务的一系列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督查、奖惩并举,形成人人自觉争当工作模范的局面

一是要严肃纪律要求。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日中午禁酒制度和工作纪律,盯住岗位,履行职责,不允许出现上班串岗、聊天、玩游戏、睡觉等现象。希望各窗口单位带队领导更要自觉带头遵守大厅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中心办公室要加强对作风整顿情况督查工作,除落实好考勤制度以外,还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督查,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指出问题,勇于纠正问题。凡是被群众投诉的,明察暗访被曝光的,一律要追查到底;要及时将每月考勤考核情况、请销假情况、外出派遣情况、执行大厅规章制度情况、查岗记录等情况书面发送到单位主要负责人。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认清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不断转变作风,做到思想上更紧,纪律上更严,作风上更优,责任上更明,以一流的纪律作风,一流的服务质量,在服务人民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第二篇: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关于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和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年”和“服务企业年”活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8月11日至17日,由市政协经济法制委牵头,会同教科文委并邀请部分民主党派委员,组成两个调研组,在市政协领导带领下,对我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

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3年,县(市、区)一级的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在200

7、2008年成立。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原则,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完善软硬设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优化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总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审批事项,行政效能显著提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通过把面向投资者、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有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在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公,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条龙服务,规范了办事程序,切实减少了审批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市本级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共499项,占应进的76.8%。审批项目较为集中的相关职能部门都派出了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进行现场办公,保障了政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政务中心的现场办结率。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务中心的工商局窗口对企业登记管理在全区率先试行了“一审一核”登记制度,减少了许可(审批)环节,节省了登

1 / 8 记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目前,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平均日结率达到77.49%,大大改善了我市的政务服务环境。从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反映,这几年群众办证办事方便了很多,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

(二)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审批行为不断规范。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务中心都比较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制订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廉洁从政规定》、《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办公规定》等二十多项基本制度。2007年全市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以来,政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了行政效能。目前,政务中心项目审批严格实行“八公开”和“六制”办理,“八公开”即项目名称、办理程序、设立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窗口权限公开,“六制”即直接办理制、承诺超时默认制、联合办理首办责任制、申报办理制、明确答复制、集中收费制。在审批方式上,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了电子政务审批系统,全面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办公,保证了审批权在阳光下运行,基本实现了“阳光作业”,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度。

(三)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明显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保姆式服务”等全方位贴心服务,着力优化服务质量。今年,我市在全区率先为企业(项目)开展“直通车”服务活动,通过“窗口服务、网上办理、热线办理”三大平台和11项直通服务制度,实现政企无缝对接,优质服务全域覆盖,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这一做法,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在今年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上,得到了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马飙主席的高度肯定。自治区党委陈际瓦副书

2 / 8 记到我市调研时,也认为玉林实施“直通车”服务制度经验很好,值得在全区推广。

(四)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政务环境健康发展。市纪委、监察局的行政效能监察室四名工作人员成建制全部进驻中心,通过电子监察,以及对案件的查处等手段,积极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有效地克服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现象,遏制了“吃拿卡要”的腐败行为,促进了依法依规行政。特别是市政务中心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了“审批、管理、监督”三分离原则,强化了政务监督职能,有效促进了各项审批工作的落实,推进提高了服务效能和质量。

二、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全区政务服务中心1—5月份运行情况通报,从月均办结率全区排名来看,市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月均办结2453件,在14个市中排第8位,6月份升至第3位,总体运行情况还比较好。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就显得非常不平衡。玉州区月均办结78件,在全区24个城区中排名倒数第10位。北流市月均办结6893件,在75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容县月均办结723件,排名第35位;陆川月均办结1276件,排名第20位;博白月均办结2583件,排名第6位;兴业月均办结67件,排名倒数第10位;福绵月均办结6件,排名倒数第3位。数据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县(市、区)进驻部门不平衡、进入项目不平衡、审批效能不平衡。

(二)应进审批事项进入不到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桂政发〔2009〕15号)规定“凡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3 / 8 (包括中央垂直管理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必须进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但调研中了解到,不管是市本级还是县(市、区)的政务服务中心,都没有完全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把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市本级应进项目650项,实进499项,占76.8%。县(市、区)一级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应进项目358项,实进185项,占51.68%;北流应进369项,实进286项,占77.51%;容县应进项目634项,实进482项,占76.03%;陆川应进项目609项,实进415项,占68.14%;博白应进项目619项,实进250项,占40.39%;兴业应进项目272项,实进182项,占66.91%;福绵应进86项,实进34项,仅占39.53%。这些数据显示,进入中心的单位和项目还不到位。特别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入率非常低,2009年1—6月份,设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信用社收费点共收3706万元,这和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额度相差甚远。有的单位在窗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却回原单位缴费,有的单位舍近求远,不在政务中心缴费窗口缴费,却到其他银行缴费,出现“前厂后店”现象。

(三)窗口部门审批事项授权不充分。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要求,充分授权服务窗口,提高行政审批事项的窗口办结率,并要求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办理结果送达权、应诉代理权的授权率应达到100%,制证权、审批权的授权率应达80%以上;有条件的部门要争取达到“双百”目标,即向部门政务服务窗口授权100%,现场按时办结率100%。而我们市本级部门授权给窗口的审核权为77.29%,审批权只有42.19%。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玉州区审核权44.32%,审批权7%;北流审核权为100%,审批权只有73.08%;容县审核权59.34%,审批权59.34%;陆川审核权52.05%,审批权28.19%;博白审核权46.82%,审批权16%;兴业审核权93.41%,审批权34.06%;福绵审核权100%,审批权3%。从上述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多数部门没有按要求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虽然在中心设置了服

4 / 8 务窗口,配备了工作人员,但没有按照要求统一授予服务窗口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权,有的窗口无权无责,成了“收发室”、“挂号室”,存在着“只挂号、不看病”或“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现象。

(四)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由于一些进驻单位对窗口认识和重视不够,没有选派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同志进入窗口,有的甚至是随便派个工作人员去“凑数”或“值班”,加上又没有充分授权,以至到窗口工作的同志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了,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此外,由于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上下班按手指,办事追错,视频的全天候监控等,造成工作人员有压力感,一些工作人员有怨气,工作不安心,得过且过,甚至互相推诿。今年3月,吉林籍人士齐某到市政务中心申请办理一个桌球室的经营手续,填了不少表格,花了几百元钱,在文化、卫生、消防等部门来回跑了20多天仍未办成,当事人无奈之下到行政效能中心投诉,后在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调查了解和督办下才得以解决。

三、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的领导。政务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务公开,服务企业和方便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具有服务优质、规范高效、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的特点,是展示政府良好形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坚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务必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地、运行经费等方面切实予以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政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从“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本部门、本系统加强政

5 / 8 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选好工作人员,充分授权办理,加强组织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明确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根据自治区桂政发[2009]15号文件,明确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为统一设在本级政府办公室的行政机构,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代表本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监督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的政务服务工作,且协调指导下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同时,依照《行政许可法》,赋予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负责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申办条件、申报资料、办理环节、承诺时限的设定审查和优化工作,负责督促检查“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情况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中心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工作等职能。通过一系列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职能、理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体制的措施办法,改变中心目前的管理无职能、协调无手段、督促无效果的尴尬局面。

(三)强化监督,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各级监察、编办、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绩效考核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推进集中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一把手”工程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对不愿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按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或者行政审批项目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受理”的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应严肃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通过多部门的监督,大张旗鼓地营造“应进必进”的氛围,彻底打消个别部门领导“应进未进”的侥幸心理,消除“官”念特权思想,消除只顾部门利益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作风,从而杜绝政府部门之间行政许可事项互设前置问题制造认为障碍的现象,加快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加快

6 / 8 形成由部门行政许可服务到“统一窗口受理、统一协调办理、统一送达结果”的行政审批格局。

(四)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按照精简优化的要求,各级政务中心应对每项审批事项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图,统一审批标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切实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许可审批环节过多、周期过长、要求申报材料过多、行政效能过低的问题。应严格按照“三项制度”和行政程序的规定开展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实施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作业,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直通车办公室建设,加快开通直通车网站,对重点企业(项目),政务服务中心应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程序,全面开展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着力打造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五)配强人员,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各职能部门和政务服务中心要加大工作力度,严把中心人员出入关,切实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好、服务优”的业务骨干到服务窗口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以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增强窗口办事能力,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要定期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加强对电子监察系统管理人员、政务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做好工作的能力。窗口工作人员可实行原单位和政务服务中心双重管理,人事、组织、工资关系不变,业务由原单位指导,日常工作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考核,年度评优指标由人事局单独下达给政务服务中心,不占原单位指标。对考核优秀的窗口干部,可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物质奖励,不断激发窗口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干劲。把政务服务中心塑造成为“服务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的第一形象窗口。

7 / 8

(六)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直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岗位特殊,责任重大。各级政府和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高度重视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工作场所,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软件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完善网络平台,拓展网上咨询、查询、预审等业务,全面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公布。同时,还应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学习培训、投诉处理、办件通报、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引入办事群众评价和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务行风监督员、办事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作用。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县(市、区)服务中心的指导,切实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网络联动发展,形成覆盖全域、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8 / 8

第三篇:政务服务中心效能建设年终总结

一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效能中心,争创示范窗口、争做服务明星”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建体系、优服务、增效能、树形象、创一流、促发展”为主要内容,以“行政效能、管理水平、队伍素质、服务水平”四个提升为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在推进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制改革、创新管理和审批方式、推进政务服务到基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树立了“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现将有关效能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继续依照《什邡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什府办发〔XX〕61号)、《创建全国一流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方案》(什政中心发〔XX〕6号)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确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异地重建方案、清理公布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梳理编辑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在入城主要路口设置了全省统一式样、风格、内容的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和政务服务公告牌,服务大厅设置了引领咨询台、服务窗口设置“首问责任岗”、统一制作工作人员吊牌、工作装,落实了体育活动场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全面完成了XX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加快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先恢复,后规范、完善、提高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什邡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什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一是结合灾后基层阵地重建,对市7镇,114个村重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服务场所、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前台窗口柜台式服务,后台开放式办公的模式,规划设计透明、公开的便民服务大厅。该项工作已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截止XX年10月底已有90多个村开工重建,师古等灾后重建维修加固的4个镇和红白镇等再后重建的10个镇已经全部通过发改立项;二是灾后重建的村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三是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并重,提出了统一整合网络资源以“数字什邡”为平台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互联互通的三级网络信息平台工作思路,逐步实施网上受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该软件正在紧张的开发中,预计将于XX年12月投入试运行;四是建立完善了便民代办服务等工作运行机制20余个,并落实了代办服务经费、目标管理制、专项考核制、督察通报制等保障机制;五是积极推进项目授权和下放工作,分别建立了镇村代办项目目录。

目前,马祖镇马祖村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已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590工程”进一步深化

(一)“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窗口授权率100%,项目到位率100%。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来,市政府先后多次通过部门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督察、现场办公、签订承诺书等形式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现有24个项目部门进驻中心设立了常驻服务窗口,19个项目部门进驻综合服务窗口,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3个市级部门的156项行政审批和8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集中受理办理,项目进驻率100%;24个常驻服务窗口部门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落实了审批科长,并与窗口首席代表签订了全省统一的授权书,项目授权率100%。

1-10月,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共计受理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90470件,办结90493件(含承诺件)当场办结率为94.28%,承诺时限内办结率为100%,累计节约行政审批时限350570个工作日(按法定工作日计算)。

(二)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一是推行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出台《什邡市行政许可一审一核暂行办法》,优化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二是逐项清理、调整、规范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并按照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实施流程再造,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动态提速。目前,95%以上的办事环节都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完成,即办件比例由运行初期的7.9%提高到29%,承诺时限一般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与法定时限相比较平均压缩审批时限17.52个工作日。

(三)“三项制度”落实,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印发了《什邡市政务服务中心XX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在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同时,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涵盖人员管理、办事规则、责任追究、考核评比、监督投诉等方面的运行管理机制40余项,并制作成《工作规范

(一)、

(二)》,确保了从服务规范、项目管理、审批运行、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管理都有章可循;市效能办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定期暗访,加大了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市纪委、市监察局在中心设立了投诉窗口,加强了纪律监督;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了“值班长巡查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督;聘请了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设置意见箱、评价仪,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建立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开展适时监督,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

一年来,中心未发生一例“吃拿卡要”和其他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情况,有效投诉为零。

(四)加快实施并联审批,服务灾后重建项目。继续落实好“并联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全程跟踪代办服务”相关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项目的迅速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到项目审批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政务服务中心在结合前期运行经验在反复征求窗口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草拟了《什邡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什府发〔XX〕27号文件形式下发。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并联审批工作,中心还会同市监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等单位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通报制度”,从制度上对并联审批工作中部门职责、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

1-10月,并联审批窗口受理并联审批事项674件,办结674件,平均每件比实施并联审批前节省审批时限30多个工作日。

(五)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按照“管办分离、统一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工作原则,市政府将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国有资产转让活动、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等活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行。同时,还结合什邡实际拟定了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公交资源交易项目目录。二是建立标准化交易场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分别设立了开标室、评标室、固定价比选项目抽取室和拍卖室,开通了网络系统,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视频监控设施、挂钟、档案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三是建立配套运行管理机制。作为全省“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试点县级市,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着合法、规范、高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招投标工作协调机制》、《招投标服务规范》、《开标评标活动的现场管理制度》,《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办法操作规程》等运行管理机制,使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四是落实现场全程监督服务。将《招投标开标现场会议纪律》、《评标专家须知》、《监督管理人员须知》等相关制度公布上墙;所有的现场监督人员、招标人员和代理机构人员均佩戴中心统一制作的工作牌;对进场交易项目的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及中标候选人等交易信息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实行全程录像,保存60天。五是实施专人项目跟踪服务。本着为灾后重建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已确定承包人的项目实行了专人跟踪服务,掌握项目的工作进度。并针对跟踪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投标企业贪图项目多,无法确保项目进程以及个别项目中取后未及时签订承包合同等问题,编制完善了《随机抽取企业须知》,在投标企业报名前大力宣传,同时将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向市纪委、市监察局做出汇报,促进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今年1-10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共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服务194宗,为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提供服务7宗,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活动225宗。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先后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0余面,表扬信10余封,“中标企业觉得满意,未中标企业觉得公平”是投标企业发自内心的评价。

(六)强化人员管理,健全激励机制。一是按照《什邡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派窗口工作人员,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纪律过硬的人员选派到窗口工作,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以及“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标兵”评选办法;积极协调人事等有关部门,适当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考核优秀比例;兑现了每月200元的绩效考核金。

四、强化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务”

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强监督,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提效率,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科室、服务窗口的具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窗口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渠道,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先后制订了《办事公开制度》、《对外宣传及信息公开工作意见》、《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程序。并由中心综合业务协调科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网络信息管理科具体负责信息的对外发布和更新工作。

(三)突出重点,强化实效。根据政务信息的内容、性质、要求等具体实际,利用中心政务服务网站、led电子显示屏、大厅多媒体电子查询系统、宣传栏、公示栏、办事指南、便民服务卡、书面告知、电话通知等多种形式重点公开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办事制度、办件规则、服务规范以及管理制度;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各服务项目的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等“七公开”内容;申请文书范本、招投标和项目审批信息等。

运行至今,中心包括服务窗口在内的10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实现挂牌上岗;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七公开”内容、办事指南、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已全部在中心网站、大厅多媒体电子查询系统中对外公开;在中心网站发布各类政务信息1000余条,同步发送招投标和项目审批信息万余条,上传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信息500余件(次);主办政务公开专栏10余期;在服务窗口发放便民服务卡、办事指南、示范文本4万余份。

第四篇:政务服务中心廉政建设制度

一、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秉公尽职,建功立业。

二、不准经商办企业,不准从事有偿的中介活动,不得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或以任何名义领取报酬。

三、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公务员行为规范》等有关规定,认真招待个人收入申报规定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到不漏报不误报。

四、除正常业务交往外,不准以任何名义到窗口单位和其它单位吃、拿、卡、要、报,不得在各类公务活动中或因公务关系接受礼品(包括礼金、有价礼券)。对实在难以拒收的礼品,应自觉申报登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组织处理。

五、不准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不以职务之便,为家属、子女、亲友和他人谋取私利。在办理公务中,凡涉及到本人及家属、子女和其它近亲属的人和事,要自觉回避,不得以其它方式施加影响。

六、严格按区政务服务中心要求办理业务,不得擅自主张,不得隐瞒事实,弄虚作假,不得利用职权拉关系,搞交易。

七、严格执行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未经有权机关批准,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第五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县委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之一,非常切合实际。从我县的情况看,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发展环境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欠佳,是一个突出问题。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从自己熟悉的工作出发,就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改善行政服务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县政务中心在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县政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目前进驻中心的单位共29个审批部门和法定授权组织,现有工作人员73人,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236项,其中许可159项、非许可49项、初审22项、服务6项。截止2009年3月底,中心成立来共累计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5.7万件,累计征收各类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30.1亿元。

县政务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审批服务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窗口办件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中心始终把规范办件作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规范项目。根据县法制办的要求,先后对进入中心办理的所有项目进行了三次清理,分别在公示栏、中心网站和触摸屏上公示审批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许可依据、实施机关、法定条件、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接受申办对象的监督。同时对每个审批服务事项中受理、现场勘察、审查、审批、制证、盖章、发证、公示、归档等具体环节,本着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与窗口反复对接进行了规范。二是规范流程。先后对内资企业的一照三证、三资企业设立、建设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流程进行了三次大的优化调整,不断提高窗口办件的规范化水平。去年牵头组织了工商、卫生等部门赴仪征中心和高邮中心学习办理食品加工企业证照等方面好的做法,完善了食品加工企业证

1

照办理流程,界定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统一了工商、卫生、环保、发改等部门的相关术语。三是规范收费。每年对各窗口的收费项目进行调查核对,杜绝两头收费和超标准收费,去年初启动了新的收费月度报表,目前各窗口共89项行政事业性及服务性收费项目每月均有统计和汇总。四是规范报表。经过多年探索,基本建立了由8种统计表和8种汇总表组成的业务报表制度,有力推进了窗口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也为将来网上监管打下了基础。五是规范卷宗。去年6月底我们利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各窗口台帐、卷宗开展了百分检查考核,对台帐、卷宗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与相关窗口的逐一对接,对有关审批程序和办理环节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今年我们打算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

(二)重大项目的帮办服务力度不断加强。几年来,从开始的2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到目前推行的重大项目审批“四办”制度,强化重点项目的服务一直是我们帮办服务的重点。一是建立组织。中心适时调整了投资工业企业500万元以上项目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成立了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四办”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重新完善了500万元以上项目认定工作流程,先后出台了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四办”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做好服务。对申报的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及时组织相关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认定,对重大项目牵头组织相关窗口进行联合审批。

(三)“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有效推进。07年,在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规范、有序地开展了这项工作。一是清理了审批事项。经清理,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46家,审批事项470项,其中许可项目246项,非许可项目151项,初审项目73项,县政府已以宝政发〔2007〕154号文公布。二是归并了审批职能。全县37个县属管理部门,挂行政服务科牌子的33个,撤销一个科室建立行政服务科的2个,行政服务科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的2个。三是新进驻了一批部门。进驻中心的审批部门和法定授权组织由原来20家增加到29家,窗口由原来23个增加到31个,审批服务事项由原来153项增加到236项,工作人员由56人增加到73人。四是组织了审批业务培训。

2

第一批进驻中心的人员到位后,为新进人员举办业务培训班,规范窗口办件管理,使窗口人员能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独立开展服务工作。五是开展了检查考核。07年12月份,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的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进行了百分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已作为评选“最佳服务部门”重要依据之一。

(四)四四四工业企业集中联合年检工作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牵头组织工商、环保、卫生、质监等部门,深入各镇和县开发区,对全县2383家工业企业工商执照、排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代码证、优待证等证照进行了集中联合年检。企业反映开展集中联合年检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年检效率,方便了企业办事。二是规范了年检行为,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转变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提高了部门服务水平。这项工作在省内尚属率先实质推行。

(五)审批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培训,首先是审批联络员培训。根据近年来,各镇及开发区帮办人员的现状,适时对有关审批联络员进行调整优化。去年3月份和12月份分别举办了两期镇(区)审批联络员业务培训班,对审批联络员就行政许可法、县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投资兴业优惠政策及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等进行了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审批联络员的帮办服务水平。其次是窗口人员培训。去年7月份开始,利用9个月的时间组织了窗口业务交流会,26个窗口的负责人分别交流了各自窗口的审批业务,使中心工作人员对其他窗口办理事项的法律法规有了一个概要了解。窗口人员对开展窗口业务交流普遍反映良好,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社会各界给予了中心及工作人员很多荣誉,中心先后收到申办对象赠送的锦旗150多面,感谢信230多封。中心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最佳服务部门”和“先进服务部门”。质监窗口在全省70多个县、市、区中综合考核名列第一,卫生窗口被评为省先进行政许可科室,工商等3个窗口分别被评为省巾帼文明岗、市党员先锋模 3

范岗。环保窗口负责人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工商窗口负责人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8年中心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最佳服务部门”。

二、县政务中心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地讲,中心过去几年的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申办对象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的集中度不高。进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只占全县公布审批事项的将近50%,而外地中心的项目进驻率一般都在80%左右,同时,部门内部审批事项的集中度也不够,有的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未真正归并到行政服务科,审批事项仍分散在不同的科室,由不同的领导分管,这些都导致了申办对象往往在政务中心不能全部办妥审批手续。二是窗口授权不够到位。个别部门目前仍把窗口当作“收发室”,前后台配合不够协调,加之部门的少数负责人授权意识不强,导致个别窗口不能真正在窗口办结相关审批事项。三是机构建制未明确。尽管2002年第5号县长办公会纪要已经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为县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设置,编制9人,但县编委一直未出文确认机构编制,致使中心管理层人员关系无法理顺。目前,中心管理层人员都是由县组织人事部门从县有关部门抽调而来,工作关系、工资关系、工作考核全部在原部门,这在全省县(市)级服务中心中是不多见的。四是办公场所偏小。目前,县政务中心的办公场所借用的是农林局的房子,面积仅2000m2左右。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没有实行敞开式大厅化的服务。周边的高邮市行政审批中心面积为3600m2,江都市4200m2,邗江区3100m2。 “两集中、两到位”后,各县(市)都深感办公面积不足已成为影响“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的制约因素,因而都考虑对中心扩容,江都、仪征两市已打算迁址新建,新建面积在1万m2左右。五是审批方式滞后。目前,外地中心都已运用电子手段,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管理。而我县政务中心至目前还未建立局域网,对窗口的办件管理仍然依靠传统的制度约束、手工操作来进行。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4

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努力营造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要在加强中心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上再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推动我县的科学发展。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政务中心行政效能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在工作人员中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引导大家真正把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经常听取群众和企业的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审批服务工作。其次,要深化改革,再造审批流程。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审批流程,以项目最少、收费最低、时效最快、服务最优为目标,坚持能减则减,进一步简化程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坚持能并则并,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同时向窗口集中。坚持能进则进,原则上凡审批项目必须全部进入政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杜绝“体外循环”。坚持能快则快,做到一次性告知,实行项目名称、法律依据、办理程序、申请条件、申办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依据等公开告知;提倡一条龙服务,实行联合办公,并联审批,坚持一个窗口收费;坚持首办负责,重大项目坚持实行“四办”制。第三,要强化监督,加强权力制约。进一步加强内部的权力制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投诉中心、行风热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切实加强对审批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的监督,严禁无监督审批;加强效能监察,维护政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二)加强政务中心办公场所建设。目前我县中心的办公场所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区,已远远不能适应本地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开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后,由于受场所的限制,第一批进驻中心的只是选择了与经济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和项目,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第二批部门和项目再进驻中心已没有一点空间。07年初公安局要求再进中心十名人员因场所问题没有实现。建议县委、县政府另选适宜场所,改善中心办公条件,确保审批项目的集中度和部门的进驻率。

5

(三)加强政务中心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中心管理层建设。建议学习借鉴周边县(市)普遍做法,将中心正式列为政府序列正科级机构,成立中心党工委和工会,由县编委核定人员编制,选调、招录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强化中心管理层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中心窗口层建设。建议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改由中心负责,适当增加中心人员“优秀”等次比例;同时赋予中心在窗口人员中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后备干部的权限。

(四)加强政务中心信息网络建设。建议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用于中心的网络系统建设。要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快捷、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从快建设局域网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心网站,开发网上审批系统,逐步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办理、过程监督、及时反馈”等功能,以达到市委、市政府对行政审批工作的要求。同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添置显示屏、触摸屏等设备。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来源:Y 发表日期:2009-2-12 17:05:46 浏览次数:262

巴府发[2008]54号

巴中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精神,为实现“两个加快”、推进“五个突破”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结合巴中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6

一、明确工作目标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坚持“部门为窗口服务,窗口为群 众服务”的工作取向,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五个一”工程,争创一流政务服务中心。

一流的效率。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结率达到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有条件的部门实现两个100%。

一流的队伍。争创“四好”班子,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服务优的政务服务工作队伍。

一流的管理。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管理、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制度。

一流的服务。按照“服务对象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行为零投诉”的要求,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一流的技术支撑。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推行网上传递、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直接生成问责。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在行政许可职能部门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建立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将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该机构,成建制前移至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各部门按照《四川省行政审批授权书》要求,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首席代表)授予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电子印章使用权,确保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结件占办件总数的90%以上。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应使用部门电子印章,并现场发放证照、批文,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二)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各部门窗口设立“首问责任岗”,确定首问责任人,明确首问职责,实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度和跟踪办理制度。各部门要按照“八公开”(公开法定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职责、收费依据和标准、联系方式) 7

的要求,完善办事指南,首问责任岗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办事指南履行职责,方便群众办事。全面实行限时办结制。按照比法定时限减少30%以上的标准,逐部门、逐环节、逐岗位审查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标准时限,确定承诺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能够当场办结的事项,必须即来即办,对需进行检验、检测、评估、论证等工作的事项,由窗口首席代表统一协调,按时办结。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管理、考核、评议等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严格依法行政。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市、县(区)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部门及单位的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部门责任岗位、服务窗口和审批事项办理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严格问责,确保政务服务工作阳光作业,规范高效运行。

(三)切实搞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按照合法、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照省政府公告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开展第八次行政审批清理,做到市、县(区)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名称、数量、前置条件、审批时限等规范、统一。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的监督管理,对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防止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

(四)努力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将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检验、检测、评估、论证、代理等中介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运行,限时办结;逐步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按照省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14号)的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招投标交易中心,逐步将政府采购活动、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等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三、创新运行机制

(一)加快建设电子政务。不断升级完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提升服务功能。将行政审批网络扩展到所有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同时,将部门业务专网接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与行政审批网络的互联 8

互通,达到资源共享,使行政审批事项信息通过网络传递,逐步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请、受理、查询、审批和结果公示。

(二)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对投资项目、市场准入项目等多部门共同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要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按照“一窗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要求,实施并联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并联审批专门工作区,设置为“一窗四岗八平台”,即: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首接服务岗、业务办理岗、综合协调岗和效能监督岗,发改委、经委、国土资源、环保、交通、水利、安监、规划和建设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平台。推行并联审批会商、会审、会签制度,有条件的应对审批项目实行共同现场勘查。

(三)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窗口部门领导带班制度。领导带班现场审签行政许可文书,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行政审批高效运行。实行节假日预约服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需在法定节假日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与政务服务中心预约,相关部门窗口应指定专人负责预约审批服务事项。政务服务中心和各有关部门应向社会公布预约服务内容、经办人员、联系方式。开辟重点项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对市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政务服务中心一道门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对纳入国家、省、市规划的灾后重建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特事特办,从优从简。实行外来投资全程代办服务。全程代理外来投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努力延伸政务服务。积极探索在乡(镇)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大厅,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现场受理乡、村居民申请,简易事项当场办理,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统一上报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民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努力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四、强化保障措施

9

(一)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机制。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中心牵头、部门实施、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加强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办事群众、服务部门窗口、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践行“四个特别”的要求,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认真执行《巴中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统一抽调、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加强制度管理;广泛开展“五心服务”活动和“文明窗口”、“十佳窗口工作人员”评选活动,规范工作人员言行举止,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文明示范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表现作为其考核奖惩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行政效能考评机制。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将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落实情况、并联审批实施情况、窗口工作情况和行政效能考评情况与政府对部门目标考核挂钩。建立政务服务工作评价机制,规范使用行政审批办件评价器,公布投诉咨询电话,设置办事群众留言薄和意见箱,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社区群众担任政务服务义务监督员,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政务服务工作通报制度和公示制度,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务中心窗口的电子监控,每月要对综合评价和效能排位,对项目进入率、窗口授权率、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评议满意率、不满意率和投诉率等行政效能指标进行通报。加大行政效能督查和问责力度,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工作不落实、服务不到位、群众有投诉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按照“三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逗硬问责,严肃查处,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格局。

上一篇:支委会组织生活总结会下一篇:政务公开执行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