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问题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税收筹划问题范文

浅析企业税收筹划问题及解决途径

摘要:税收筹划有助于中小企业改善经营方式现代企业制度是管理科学的制度,它要求对以往的经营目标、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进行改革、改进、完善和创新。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的。本文对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进展缓慢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税收筹划;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进展缓慢的原因探析

在我国,税收筹划概念虽然已经引进了十多年,税收筹划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但真正在实践中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内容的还很少。这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因素

1.税收征管不规范

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制度和征收的方式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执行过程中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对中小企业税收的主要征收方式有查账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带率附征等,但有些基层税务机关为图简便,不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真实,也不论企业盈亏状况,规定凡营业收入在一定额度内的,一律实行定额或定率附征企业所得税的做法,扩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围。

2.税收制度环境欠佳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中,虽然不乏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相关的税收政策目标不太明确,更缺乏实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配套、针对性强且较为系统的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税收优惠形式单一,主要是减免税和优惠税率,其他形式较少,基本上是直接优惠,间接优惠较少,支持力度也不够。这样的税收制度环境,限制了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成长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

3.对偷漏税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

在税收筹划开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里,不仅征管方法较科学、征管手段较先进,而且对偷漏税的处罚力度相当大。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偷逃税行为普遍实行重罚。因此,许多纳税人因惧怕违法受罚又不愿放弃正当的税收利益,而纷纷求助于税务专家或委托税务咨询机构进行税收筹划,因此,税收筹划的市场需求较大。而我国目前的情况,首先是税收法律还不够健全,对违法处罚的力度不足。如果企业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戒,纳税人显然不会再去劳神费力地进行税收筹划。在这种纳税环境下,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往往造成偷逃税行为的产生。其次,由于征管意识、征管技术和征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偏低,部分基层税务人员素质不高,查账能力不强,对税收筹划与偷逃税、避税的判断识别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加之执法不够严格,政策缺乏刚性,人为的随意性因素等问题,造成税收筹划市场需求的缺乏。这都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

1.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税收筹划观念淡薄人们习惯上认为经营规模大,资金雄厚,财务制度健全,财务专业水平高的企业,税收筹划有用武之地。相反,私营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财务力量不强,税收筹划就显得没有必要。

2.企业对税法政策把握不足

不少企业经营规模很小,如家庭作坊式企业,有的甚至还是夫妻店。这些企业往往对经营之道并不熟悉,对税收法律法规更不了解。面对繁多的税收法规及税务部门不断下发的各种税收政策“解释”,纳税人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感到很难掌握,因而缺乏进行税收筹划的

基础。

3.财务力量薄弱,守法意识淡薄

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出于对聘用费的承受能力的考虑,聘用的会计人员往往都是兼职的,有的是已退休人员,有的是不很熟悉会计核算的出纳人员。有的企业甚至老板自己编制流水帐,敷衍了事。这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做账往往不规范,存在着建账建制不规范,纳税遵从度偏低等问题。税务机关因缺少对其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实际掌握的渠道,而导致税收征管简单化,反过来又制约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税收筹划是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复杂决策过程,是依据国家法律选择最优纳税方案的过程。它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投资、经营、理财等各项活动,还与政府、税务机关以及相关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可行的税收筹划要考虑方方面面,具体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税收筹划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税收筹划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合法性,即税收筹划方案不能违反现行的税收制度,不能违背立法意图。节税与逃税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要充分了解本国的税收制度以及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税收筹划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要付出一定甚至很大的代价,这就与财务管理的目标相违背了。

(二)财务规范化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账簿、凭证、报表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载体,任何形式的税收筹划都必须借助它才能实现。因此,一项正确、有效的税收筹划必须具备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规范、健全的会计账簿,真实、完整的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企业账证不健全,税务机关在征收其所得税时只能采取核定征收,那么,即便企业当年严重亏损,并聘请经济专家精心筹划,也不得不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税额缴纳所得税。同样,如果一个企业财务不规范,大量采用现金交易,“白条”列支,即便交易是真实的,因事后无法查证,必然不准予税前扣除,只得被调增所得额,多缴所得税,同时还会因未按规定使用发票受到税务行政处罚。这样,再好的税收筹划也无济于事。

(三)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节税金额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少缴纳一些税金或降低部分税负,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很多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造成税收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比如,某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必然要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如果向他提供一份筹划方案,可以让他免予缴纳任何税款,只要他把经营业绩控制在起征点以下就可以了,但这项税收筹划方案是合理的吗?当然不是。这位个体户的税收负担虽然为零,但其收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种方案自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案。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换取税收负担的降低明显是不可取的。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税收筹划是为了让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是谋求缺斤少两。

(四)税收筹划应全面系统地进行考虑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即不能仅仅关注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某一税种少缴了,另一税种可能要多缴,因而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

不仅要使企业整体税负最低,还要避免利润的下降超过节税收益。另外,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某一时期纳税最少的方案上,而应考虑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企业发展,能增加企业整体收益的方案,甚至有时,节税的目的还得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利益让路。毕竟相对于增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而言,节税只是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三、中小企业加强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

(一)国家要完善税收征管

在税收的征管中,国家要规范执法行为,确立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杜绝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税收的严肃和公正,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外部环境。积极扩大查账征收的范围,尽量缩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对账证健全、能准确核算的中小企业,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期达到既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又引导中小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的作用。

(二)企业对税收筹划予以足够的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日趋完善,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的角度看,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税收筹划往往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企业都有利。因此,政府应对税收筹划持鼓励态度。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然如此,企业就应树立税收筹划的意识,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各种经营、决策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税收筹划的方法以增加企业经济利益,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

(三)提高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

我国税收筹划的开展起步较晚,税种的多样性、企业的差别性和要求的特殊性、客观环境的动态性和外部条件的制约性,都要求税收筹划人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客观地讲,

目前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很欠缺,因此,必须加大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开设税收筹划专业,或在税收、财会类专业开设税收筹划课程,为税收筹划培养较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对在职的会计人员、税收筹划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税收筹划的实践能力。此外,完善注册税务师考试办法,培养更多从业人员,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筹划人员的业务考评,例如,要求达到一定量的后续教育学时等等,以此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四)借助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主要有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做税收筹划,帮助企业依照税法节省税收成本。这项工作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个百分点;在美国,税务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国外的企业对税收筹划是非常重视的,我国中小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中介机构为自己进行税收筹划。

第二篇: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问题研究

合 肥 学 院 论 文

题目: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问题研究

2015年 11月 05 日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管理系 吴舒彦 1307022025 13级 会计学3班

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问题研究

【摘 要】

2011年,国务院开始在多个城市试点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税收制度的重要途径。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承担 与税收结构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税负方面的影响、核算方法的影响等。各地方政府与各企业单位应根据调整后的政策,因地制宜的采取应对策略,在遵守国家税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税收筹划的优化,切实提高自身的收益水平,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税收筹划 税务制度改革

近些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使原来的税收体制改革暴露出一些弊端。2011年,国务院开始在多个试点推行税制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我国当前的税制现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所有税清算的压力。要新的税收制度执行前,各个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适宜的、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案,以适应税务体制的改革,尽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意义

营业税改增值税要国家从税务征收的角度来完善商品增值链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弥补了以前增值部制度的不足,避免了重复交税现象的出来。在国民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税务征收制度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革,将营业税改增值税就是这种变革的一种体现,说明营业税改增值税也是适应了税收制度发展趋势的。我国以前的税制还在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征收范围不具有广泛性,税制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改进,抵扣链条无衔接。在以前的税制里,税务的征收都是采取的全额计征的方式,无法抵扣,重复征税现象十分普遍。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税制改革迈出的坚实的第一步,它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企业更健康、更持续的发展。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可以促使税务利益的分配更趋近于合理性,有利于地方产业化的发展,使一个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提到提高;第二,它是我国税务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步,不仅增值税收的数量得到了提升,税务体制也变得更加完善;第三。杜绝了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使得税务的征收更科学合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 一 )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应该纳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如果企业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上式中的“当期销项税额”是大于“当期进项税额”,如果出现“当期销项税额”是小于“当期进项税额”,则“当期销项税额”不能满足抵扣,那么,不足的部分应转入下一个月继续抵扣。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四条,销售额计算公式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00%+税率)根据上述公式,来进行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可以看出,在“营改增”后,企业的负税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进项税扣除两个因素有关。我国税改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某些行业就没有进行“营改增”制度的调整,并非所有的成本支出都可以获得增值税发票的,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抵扣项数额不足,使企业的税负增加。 ( 二 ) 营业税改增值税给企业清算带来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实施以后,一般纳税人可以按6%来计算增值税,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劳动服务公司中的工人工资、工人福利以及社会保险等无法与应交增值税的增值额度相抵扣,那么,这些税务最终转嫁给了各个企业,如此一来,有关产业的税负会明显增加,对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再从另一个侧面对营业税改增值税进行分析,条例中规定如果从外部购置机械设备,可以与增值税进行抵消,从表面上看,机械的使用费用的税负有所下调,然而,探究其本质,则发现并非所有情况都会使税负下调的,税负是增加还是下调主要与税改前后机械购置数量的比值,还有人工费用在整个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 三 )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会计核心产生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会计核算同样产生了影响,例台,会对会计核算的科目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营业税制度实行期间,营业税的科目是十分简易的,在计提时,贷方只要记为“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一栏中,借记方则可以记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一栏中。那么,在进行支付时,借记方将其记录于“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一栏中,而贷方可以记在“银行存款”中就可以了。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会计科目变得更细化,更繁杂,其中,在“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一栏中被再次细分9个栏目,给企业的会计核心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形式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新思路

( 一 ) 特殊企业纳税人身份的选择要科学

可以选择交通运输服务的纳税人,由于此等纳税人的税务征收计算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税服务年销售额×征收率

那么对税负产生影响的因素只有单一的“征收率”,税务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如果应用一般计税法来进行税负的计算,税负的数额则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有利于税务筹划的纳税人,是减少税负,节约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策略。

( 二 ) 利用各个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各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条例,为企业的经营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营改增”之后,税负上升的纳税人来讲,一定数量的补助可以为适当的降低其投入成本。各个地方出台的优惠补贴政策虽然只是某一个阶段发挥作用,但是这对于各个企业在“营改增”的初始过渡阶段的适应性调整发挥了促进作用。例如,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这项税制正式出台之前,如果企业纳税人已经通过地方政策正享受营业税的优惠,那么,在余下的期限内,还可将营业税上的政策优惠转接到增值税上,在“营改增”的初期,同样享受到优惠政策,这也是企业筹划中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 三 ) 利用制度中的特别规定

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会对税务筹划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在税务制度中,对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方面,有一些特别的规定,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特别规定来制定税务筹划方案。例如,货物运输业中的自开票纳税人,对其应税服务的年销售额是否达到了500万,都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再有,一些从事加工修理,或销售货物的企业也是一般纳税人。由于一般纳税人可以根据最简易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如果一般纳税人资格被确定,其使用期限为36个月。

四、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变动给出的相关建议

( 一 ) 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后,税务机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此改革方案的出台。一直以为,我国的税务征收部门分为国税与地税两个系统,这种税体划分方式的初衷既可以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提供保障,又可以提高了宏观调控能力,但是,这种两体征收体系必然会增加税务工作的成本与投入,造成了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很多专家呼吁将两个系统进行整合。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恰好给地税系统与国税系统的合并提供了机会,由于“营改增”之后,国税征收的范围再次被扩大了,而地税的征收范围则缩小了,地税部门的工作量也相应的减 少了。

( 二 ) 对纳税的企业的建议

企业应正确的看待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个问题,不要只看到它有可能增加企业赋税的一面,还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对于小规模企业而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确定后,这些企业可以按照3%来上缴利税,这样,小规模企业的税负就有效的降低了。通过对上海试点的税收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65%的企业的税负都不同程度的有所下降。营业税转向增值税后,很多企业受到生产周期、成本结构的影响,进项的税额相对较少,但是,伴随着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部试行,企业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增值税专业发票,这样企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税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之所以推行这项改革制度,其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的发展规范化,希望以一种更为合理的税务制度来保证国家税收工作的稳步推进。虽然,“营改增”给一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惑,但这只是暂时的,经过了一个过渡适应期以后,企业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重新建立起适合于现行制度的筹划方案,既符合国家税务制度要求,又可以保证自身经营成本不增加。任何新的制度成熟发展起来,都要经过一个完善、修订的过程,“营改增”制度也是如此,我们还应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它,才能使其更加科学、先进。

参考文献

[1]白俊. 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 财经界.2014(2). [2]李键. 浅议“营改增”背景下交通企业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申报 [J]. 财经界.2014(2). [3]曹旭东. 浅析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 [4]王锐丽. ?“营改增”推行珠江航运期待整合[J]. 珠江水运.2013(22). [5]李涛,政府管制、法治、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4(4). [6]周长城,杨敏,欧盟对中小企业转型的政策支持[J].经济评论,2002(2)

第三篇:电信税收问题

一、电信业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一)营业税税收政策方面七大问题1.

预存话费赠送话费问题。

对电信单位在经营中,赠送出的这部分话费是否应征收营业税,在税收政策上还不明确。

2. 赠送有价电话卡问题。 电信单位在经营中,常常采取各种方式无偿赠送有价电话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3]16号)第三条第

(二)项规定了电信单位以“折扣折让”方式销售各种有价卡的,“以按面值确认的收入减去当期财务会计上体现的销售折扣折让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对电信单位采取各种方式无偿赠送有价电话卡业务征税问题,没有作明确的规定。

3.电信企业支付给合作方的价款税前扣除问题。

随着电信业横向联合的快速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壮大,电信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个人之间的合作日益增多,电信单位支付给 个人合作方的价款也越来越大。按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

(十三)项规定:“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里只提到“单位”,没有提及“个体工商业户”或“个人”,即电信企业对支付给个人合作方的价款,没有明确是否可以在营业税税前扣除。

4.电信企业与个体户或个人合作开展宽带业务双方取得收入征税问题。电信企业与个体户或个人合作开展宽带业务,双方取得的收入,在适用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上难以确定。

如某联通公司与个体户签订代理合同规定,联通公司提供完善的通信计费认证网络系统和一条10M互联网专线出口,个人负责宽带小区用户发展、业务受理、网络建设和维护等相关事项,负责宽带月租费的收取。取得的收入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个人在次月5日前,将上月联通公司应得收入转入公司指定的账户,联通公司提供相应票据,双方各自承担分成收入税金。这里存在二个问题:一是根据财税[2003]16号规定,电信单位提供的电信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而个体户不属于电信单位,对其参与的电信业务应按代理业还是电信业税目征税不明确。二是个人在向客户收取月租费时全额向用户开具发票,在次月按分成比例支付款项给电信单位,在确定个体户或个人的计税依据时,能否扣除其分成给联通公司的收入,这个问题在征管中分歧较大。

5.初装费收入按预收款征税,不利于税收征管。电信公司的装移机收入,属预收性质收入,按照财税[2003]16号第五条规定,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准,即分十年摊销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因摊销时间太长,不利于税收的跟踪管理。

6.与电信相关业务的税收政策问题。

一是对合作方取得收入征税问题。其他单位或个人与电信企业合作开展彩铃、咨询、其他服务等业务取得的收入,纳税人要求按电信业征税,而根据财税[2003]16 号规定,只有电信单位提供的这些业务才可按邮电通信业征收营业税。非电信单位参与的这些业务便不能按电信业征税,纳税人对此持有异议。

二是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扣除设备范围问题。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

三)项对电信通信线路工程中扣除设备范围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但该规定未将电信通信线路工程中的主

第四篇:国际税收领域问题

理性看待国际税收竞争

国际税收竞争是跨境税源管理中必然遇到的一个现象,而通过完善税制来实施更好的跨境税源管理又是各国在国际税收竞争中必然采取的措施。因此,理性看待国际税收竞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跨境税源管理的效率。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国际税收竞争的理解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十分值得关注。

现在有很多观点认为,国际税收竞争就是税收优惠的竞争,法定税负的高低决定国际资本流入的规模。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应该从税收成本的角度综合地来看税收竞争。因为对于纳税人来说,其负担的税收成本既包括法定税负,也包括遵从成本。前者是与税制状况紧密相关的。不可否认,税制中对于某些产业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鼓励资本加速进入该产业。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制定税收制度的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税收征管手段协调配合。而税收征管的不到位会显著提高纳税人的遵从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低法定税负带来的资本流入的积极效应。

例如,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由于办税网点较少从而导致排队时间过长,这带来一些时间成本;再例如,由于税法本身较为复杂,纳税人对税法的理解也许与税务机关不一致,所导致的缴纳罚款和滞纳金的可能性等,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而推高企业的遵从成本。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法定税负非常低,如果税收征管不科学导致纳税人遵从成本提高,也会极大地影响税收竞争的效果。因此,国际税收竞争的成败决定于国家税制的竞争力,而该竞争力是包含税制本身以及相关征管制度的一个结合体,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对吸引资本流入中有作用,但这个作用究竟有多大呢?众所周知,稀缺资本流入或者流出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当中,首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政治因素和法律制度因素。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和法律制度的健全是保证资本回报率稳定的前提,这也是资本所有者选择投资地点的首要因素。市场需求的规模、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则是吸引资本流入的几个重要因素。在投资者对上述因素都较为满意的情况下,法定税负的高低才成为投资者所要考虑的问题。税率的高低、税收优惠的多寡会影响投资者的税后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所以说,在国际税收竞争中,要具体分析影响资本流入地点选择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分析税收制度在诸多因素中的地位,抛弃“税收万能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跨国企业而言,税收优惠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有很多人认为,税收优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税收竞争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手段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么?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现有企业所得税法中行业优惠的类型非常多,而且优惠手段也多种多样,例如低税率、投资抵免、加计扣除等。然而,设想一个航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一种高精尖的航空设备,这种设备的研发周期非常长,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虽然该航空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但它在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内都没有任何利润,而且还承担着巨大的研发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优惠显然对企业发展初期的发展起不到所需的支持作用。因此,在用税收优惠的方式吸引投资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优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适当地评估这些税收优惠的效率,并及时做出调整。

第五篇:民办学校税收问题

税收问题:悬在民办学校头顶上的达摩利斯之剑

时代研究

税收问题:悬在民办学校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

时代教育管理公司高级咨询师田光成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之后,民办学校投资者“合理回报”的诉求得以明确。“民办学校要不要收税”、“民办学校如何收税”等等,则成为民办学校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从今年年初开始,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始更换办学许可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是要求投资者在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副本和学校章程上注明是否要求合理回报。随着换证工作渐入尾声,分析师了解到,全国除个别学校外,绝大多数民办学校均申报的均是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个中原因故然复杂,而关键所在则是悬而未决的税收政策,使申请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可能会面临着难以预测的政策风险。

一、民办学校的税收困惑

税收困惑之一:民办学校要不要收税?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并在终止时依法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2004年2月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对于教育的税收问题作了详尽规定,其中若干规定同样适用于民办学校。

从现行的教育、税收政策规定来看,民办学应当校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纳税,只是不同类型的学校、学校内不同的纳税项目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困惑之二:民办学校要缴纳什么税?

从实践层面看来,民办学校需要缴纳的税种可分为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民办学校作为一个法人实体,应遵照我国税法及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交纳相应税款。如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房屋租赁税、其他经营性税收等,不管你是不是民办学校均应依法纳税,目前这一部分基本不享有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针对民办学校特殊的个体,尤其是要求合理回报的学校,我们所强调民办学校应依法纳税一般理解是指民办学校投资者应依照法定税率交纳经营所得税,即合理回报部分的所得税。

税收困惑这三:现行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是否适用民办学校?

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涉及四大方面十一个税种如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经营)、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关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是否适用于民办学校呢?

1分析师认为,此规定并没有明确说明适用于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更没有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进行区分。所以,根据现行的法律精神和原则,我们可以理解其规定同样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民办学校。

二、民办学校税收现状

民办学校的税收现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部分地区的税务部门遵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精神,对于捐赠办学和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实行与公立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处于免税状态。具体细分又可分为“免、减、捐、返”几种措施。对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由于目前许多政策不明确,仍处于按兵不动的观望状态。

另一类是对民办学校,尤其是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进行征税。有些学校在换证之前虽然并没有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由于其办学章程上写有“股东分红”的字眼,仍被税务局以营利学校为利进行收税,而且其税率则按企业所得税的标准征收,引起了民办学校强烈不满。如福州平潭县文岚中学因此事与当地税务部门对簿公堂。近期广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颁发了《广州市民办学校财务会计管理规定》,更是明确规定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征税。还有一些地方是参照企业所得税的标准,有所降低,按个体经营所得确定税率后进行征税。

由于国家政策不明确,民办学校的税收工作在具体的执行层面比较混乱,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按什么标准收税、征收哪些税种、其优惠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各地理解差异较大。执行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从民办学校自身出发,而是根据当地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人对民办学校的态度而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三、民办学校面临的税收政策风险

对于捐赠学校和不要求合理回报的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法实施条例》只是一句话笼统概括:与公立学校享有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目前公立学校基本上处于免征税状况(甚至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在民办学校,即使是其他税可以免征,但个人所得税却是无法回避的,只要有钱从账上出去发给教师,就必须按照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目前大多数民办学校还是靠高薪吸引教师,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必然导致教师的实际收入降低,但教师对税收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高度,他们更注重眼前自己的实际收入,所以这种降低又迫使学校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总额以保证教师稳定,从而间接地加重了学校人力成本支出。学校工资支出不低,而教师又对工资水平非议较多的现象在不少学校都存在。有些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做假帐对付税务部门,有的在账面上降低教师的工资,以其实物充抵,有的故意加大教师工资单中免征税的部分,有的甚至做两套账来应付税务部门查账,等等。所以这种同等优惠政策其实很难完全体现。税收优惠的关键还是掌握在税务部门。

对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税收优惠政策,依法纳税应在情理之中。但摆在面前的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第一,此类学校除要缴纳所得税外,其他方面是不是同其他学校(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捐赠办学、公立学校)享有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不是,税

收的有没有优惠,优惠的比例有多大?否则,上文提到的11种税收的总额将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第二,所得税的比例有多大?如果按照《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民办学校的办学结余,是指民办学校扣除办学成本等形成的净收益,扣除社会捐助、国家资助的资产,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须的费用后的余额。而合理回报又是根据一定比例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其总额可想而知有多少,如果再加上扣除超过三分之一的所得税,最后到手的也聊聊无几,而且这聊聊无几的合理回报还要承担着财务公开、社会偏见等风险。其对希图通过投资而获取积累的投资办学者而言,吸引力何在呢?

第三,办学毕竟不同办企业,不管是要求取得合理回报还是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它都不是一个经济体,而是一个社会公益性事业,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并不能改变它的性质。由于合理回报是在不考虑办学成本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取得的,其性质更似一种奖励和激励措施,所以合理回报不能等同于营利,我们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方面不要忽视此点,否则可能违背了《促进法》“促进”的初衷。

四、对民办学校处理税收问题的建议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民办学校,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好办学者的利益至关重要,这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也是目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无论是立法者,还是政府管理者均要认识并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

民办教育目前发展到一个关键时刻,由于大量国有民办学校冲击,绝大多数民办学校恐怕不再是要不要回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不管你要求合理回报还是不要求合理回报,生存永远是第一位。所以关注学校自身发展,把学校办成精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办学者重中之重的任务。俗话说“只要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唯有如此,才会为学校今后要不要合理回报留下许多伸缩的空间。

其次,虽然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政策的偏差现象绝不容忽视,《民办教育促进法》与《实施条例》在原则和精神层面的差异性就足以说明。此外,中国政策的出台受人为因素较大,所以其变化因素也较多,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分析师的一直主张,最好不要申请要求合理回报,以保证学校平稳发展。但办学者作为学校董事会的主导者可以在学校董事会决策方面和学校章程上做文章,为学校将来在税收政策明朗化后变更为合理回报的学校留下空间。

最后,对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首要是要加强财务管理,要能“查得起,亮得出”。对于学校的合理回报可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行税收筹划,实行合理避税,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投资回报的诉求。

上一篇:暑期征文主题范文下一篇:三社联动试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