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原则的构建

2022-09-12

“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包括为国防现代化建没服务的具体体现, 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开展国防教育, 就必须遵循军事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客观规律, 制定行之有效的原则体系, 促使各高校按照有关要求更好的开展国防教育, 提高国防教育效果。

1 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根据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推进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因为共产党就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自己根本政治方向和政治目标的党。同样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复兴和强盛的中坚力量, 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国防教育, 可以时刻把握国防教育的主旋律, 让国防教育的成果能为我国的社会民主进程服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保证高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1.1 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优势, 健全高校国防教育的组织体系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国防后备力量的有效途径。所以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优势, 构建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 使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党委要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形成从党委到基层党组织的国防教育工作体系。成立由党委负责人牵头, 有组织部、宣传部、武装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和院系分党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 各部门密切配合, 相互沟通, 各司其职, 形成合力, 具体落实;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作用, 发挥思政教师和军事理论课教师的作用, 做好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切实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活动, 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多方努力, 健全高校国防教育组织体系, 形成合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发挥党的先进性优势, 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

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手段, 开展国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增强国防观念, 提升爱国热情。可以充分发挥我党先进性优势,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我党发展进程中的先进事迹教育大学生。战争年代, 有许多英勇志士为党的事业抛头颅, 撒热血;和平建设年代, 又涌现出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楷模, 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迹, 可以利用这种精神财富开展教育,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人, 以鲜明的事迹教育人, 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效果。努力使大学生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者, 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2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了认识过程的基础。国防教育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 它是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的重要内容, 国防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防后备力量, 为国防现代化和未来战争服务, 国防教育的内容也随着战争的演变而不断发展, 所以国防教育从属于军事科学范畴;此外, 既然是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受教育者某方面的素质, 包括技能和思维, 所以开展国防教育还必须遵循教育学的规律, 寻求切合实际的教育形式, 达到最终教育效果。国防教育的特殊性也决定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

2.1 理论教育是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战争的形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那种依靠人的体力进行的战争成为历史, 面临的是科技含量高的现代信息化战争。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由人的体力转移到人的智力。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必须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 它是国防教育的基础。其一, 军事理论是对战争及其规律的认识, 通过学习军事理论, 有利于扩充大学生军事知识面, 了解战争形态转变的历史, 了解战争形态转变的内因, 掌握国防建设的重点;其二, 国防建设理论是我国国防建设的经验总结。国防建设理论是国防教育的先导, 只有让大学生从国防建设理论上认清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和国防斗争的规律性, 才能引导他们树立牢固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从而在思想上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其三, 通过国防理论的教育, 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战争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关系, 认识到国防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 认识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对自然科学的依赖程度, 只有理清这些关系, 才能更好把握国防建设的发展方向

2.2 实践教学是手段

国防教育不仅遵循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国防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战争来检验, 而战争是无法重复的, 所以只有让大学生在学好国防理论的同时, 多参加实践活动, 积累更多的国防经验。理论教育使大学生从理性上接受国防教育, 而实践教育则从感性上让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 实践教育可以增强理论教育的效果, 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形式是多样的, 包括军事训练, 部队、国防设施和革命胜地参观, 英雄事迹报告会。军事训练, 让大学生接受最直接的教育, 能给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胜地参观, 通过一幅幅革命历史画卷的再现, 增强大学生的荣辱观, 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更加奋发有为;聆听英雄实际报告会, 用鲜活的事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理论中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兵无长势, 水无长形,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常胜者在于灵活运用理论原则。因而, 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要扎扎实实的进行理论教育教学, 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 活学活用。

3 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相结合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按照教育学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提高和认识的转变是逐渐完成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在开展国防教育时一定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的结合。

3.1 抓好集中国防教育

集中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最真实的和最生动的国防教育。如军事训练, 通过队列、军体拳、内务卫生等方面的训练, 让大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我们的军队, 掌握基本军事技能, 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 加强组织纪律观, 磨练意志。开展集中的国防军事教育, 有利于高校调动学校个部门的力量, 便于领导和管理;开展集中的国防军事教育, 有利于增强国防教育效果, 因为直接的现实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心里产生共鸣;开展集中的国防教育, 有利于学校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

3.2 做好经常性国防教育规划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颁布以来, 各高校按照有关部门的部署, 积极创造条件, 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开展国防教育的尝试。初期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形式就是集中军事训练, 在学生入学或就读期间, 抽出专门时间, 集中学校财力和物力, 对学生进行包括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射击和军体拳等方面的训练, 并认为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就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 形成片面的认识。殊不知从教育规律来看, 集中教育有它的优势所在, 可以使教育双方产生共鸣, 但从长远影响来看有欠缺的地方。所以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除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外, 必须坚持国防教育的经常化, 制定大学生就读期间整个国防教育规划。

4 坚持军地共建

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既有优势所在, 也存在不足之处。优势在于普通高校具有较多思政教育资源, 具有灵活的教育方式;不足之处在于普通高校不能提供专业的军训教官, 不能坚持国防教育经费的大投入。所以, 普通高教开展国防教育, 必须坚持军地共建原则。

4.1 发挥自身思政教育优势, 加大正面教育力度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思政教育思路, 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网络。从学生工作部到基层党委, 从思政教师到学生辅导员, 从班主任到班级团支部, 形成自上而下, 覆盖全面的思政网络,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政教育队伍。所以, 普通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在进行普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穿插进行国防精神教育, 营造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氛围和合力。

4.2 当地军队应主动帮助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客观事实决定完全依靠普通高校自身是无法完成国防教育工作的, 所以, 当地军队应主动帮助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当普通高校有军事训练需要时, 要克服自身困难, 抽调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官帮助普通高校进行军事训练, 并派专人负责。在对普通高校进行军事训练时, 一定要强调训练效果, 切末走过场。军事训练中, 要用实际行动和我军优良传统影响大学生, 言传身教;同时, 军队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自己的有关场所和资源对普通高校开放, 作为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地;军队不仅对普通高校在国防教育方面提供人力和物力帮助, 还要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计划制定、国防教育内容和形式、国防教育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 切实帮助普通高校提高国防教育效果。

摘要: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 是培养全面人才的客观要求。普通高校要充分挖掘自身在国防教育中的优势, 寻找不足, 制定切合实际的国防教育原则, 确保国防教育的效果。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 要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 坚持从国家安危的高度强化忧患意识, 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教育结合,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际教育结合, 坚持军地结合的原则,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原则,构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2]  论语.

[3] 杨绍愈.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9.

[4] 姜伟, 丁树歧, 王文让.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9.

上一篇:浅谈合作社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下一篇:高职地理教学中MCAI制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