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研究

2022-09-10

1 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合作的必要性

1.1 历史背景

博物馆的英文名称, 即museum最初起源于希腊, 是从希腊语言mou-seion演变而来的, 其主要起到供奉缪斯, 为人们提供研究的重要场所。罗马时代, 博物馆便主要是指为人们提供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场所。由此可见, 博物馆从古到今就属于一个研究性的机构, 兼并了研究、图书馆、学院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在20世纪以后, 博物馆便开始进行转型, 由刚开始的集合体开始逐渐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博物馆, 即美术、历史以及科学博物馆。其中所提到的美术博物馆的作用更倾向于现代的美术馆。追究起源, 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本就是一体, 是经历史发展而慢慢演变而成现在的模样。并且根据现代社会人民的需求不同, 每个场所所具备的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倾向性, 美术馆便是艺术作品展览以及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而博物馆更偏向于历史素材、物品展览等多方面功能;而图书馆则是为现代人民提供参考文献、书籍查询, 或者说是学术交流等方面需求的场所。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图书馆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得信息资源得到共享, 这使得每一个场所都可以为国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并且三个场所联合起来, 也能够为提高其宣传度, 为艺术院校的教育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学生日常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自21世纪以来, 我国便迎来了科学信息时代, 经济发展的同时, 数据化、信息化也逐渐普及到了全国各地。图书馆作为学校内一个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提供信息来源的重要场所, 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图书馆, 其在信息的收集、组织整理直至后期的传播等环节, 都逐渐地变得成熟与完整。博物馆也紧随其后, 完成了变革, 从起初只对文学历史以及文献等资料的收集保存场所, 现在已经逐渐拓展到集资料保存、科学研究、教育理念、资讯快报以及信息的传播, 为学生提供日常休闲等多方职能为一体的多元化机构。除这些功能外, 博物馆在教育功能认知上的提升和实践上的增强, 也逐渐变成我国博物馆功能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核心, 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中为国民主要提供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 其若想取得更好的发展的机会机会, 便必须要从教育更能入手, 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在艺术院校存在的“生命”价值。另外, 据国外研究经验表明, 大部分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和美术馆都早已开展了合作。例如, 哈佛大学拥有世界艺术院校内级的艺术博物馆, 收藏了将近15万件从古到今的艺术作品, 并且哈佛大学的艺术博物馆经常会与图书馆共同合作来进行专题展览会, 吸引着众多的学者、专业的艺术人士以及世界各地前来借鉴经验的图书馆长与美术馆馆长等人来参观学习。现阶段,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项技术的研发越来越多, 这也使得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借助电子信息技术, 开始逐步向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场所转变。并且与之不同的是,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的信息涵盖范围又得到了扩充:既能够保存实体馆藏信息, 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存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信息或者说是网络讯息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的对接合作提供良好的契机,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代艺术院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传统的馆藏资料需要进行电子化转换时, 将成为三馆共同面临的问题, 因此要着重注意艺术院校三馆信息资源不能够同步进行上传, 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情况。

2 促进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教学资源整合的方法

2.1 明确三者间合作的基础理念

要加强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之间的联系, 将其从固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例如, 将博物馆的职能从“面向社会大众提供藏品展示”的场所转变为以观众需求为主所开展的主题展等。若对艺术博物馆内所有的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我们便会发现其展示的所有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经由手艺人或艺术学者反复揣摩后创作出来的, 具备当代文化特性。对于现代人群的鉴赏也会因其不同角度, 或者不同经历而出现不同的体会。尤其是对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 大量的鉴赏与分析博物馆中所陈列的艺术作品

2.2 信息资源的整合

现代艺术院校有大量的美术资源和需要展览的藏品, 这使得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美术馆三者之间的合作更具有实践意义。艺术院校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馆藏中, 有众多资源是课程教育中需要而在课堂上无法提供的。这是合作的基础与动力。我们需要进行有序的信息资源整合, 使文字—图像—作品 (实物) 有机结合。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的资料、展品是没有生命的, 但是通过三馆有机地联动、展示, 能从视觉上延续艺术品的生命, 让学生尽可能去了解艺术家的思想、触摸历史、领会作品内涵以及相关审美、评论等等。要积极为教师提供教学所需资料, 如文物文献、研究资料、实物作品以及演示表演等, 并且指出这些资源的特点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提供使用过程中的指导服务。这种嵌入教学的服务方式, 应成为艺术院校教学的一大特色。三馆的资源合作能真正发挥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 为教学科研做好资源保障。

2.3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合作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 实现全面数字化发展是我国未来必经之路, 而将科学与艺术知识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然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将其内容展示出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艺术展览的范围与形式。但是全面实现数字化对于资金、技术与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 若仅是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是图书馆根本无法完成这个目标, 所以需要有效开展出全新的, 三馆资源共享的, 以图书馆为首的所进行的数字化合作建设。三者可合作开发共同主页、建设公共目录、统一信息检索, 建立一个拥有网络导航、信息发布和三维展示功能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网络让师生随时随地都可检索到所需的馆藏资源。如今, 人机互动技术为核心的平台体系的开发应用日益成熟,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美术馆开始在网上公开其所展览的藏品。而且基于数字化合作下的艺术院校的图书馆、美术馆以及博物馆更加具备信息共享性, 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检索服务。

2.4 空间合作

对于现代艺术院校而言, 教学并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内这一个场所, 而更多的是走出去, 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个场所作为日常信息资源查询的场所, 也可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主题空间布置, 使学生能够非常快速地了解到艺术所带给人们的感受。除此之外, 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还经常作为师生作品展览, 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的主要场地之一, 为专业人士与学生提供参观、鉴赏、并且展开学术讨论与文学对话的重要地方。并且这种借助实物来进行教学的方法相比传统的在局限在教室内的教学而言, 更具备直观性和现场性,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从视觉、触觉、艺术感悟等多角度来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 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水平。除此之外, 现代大部分的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和美术馆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品馆藏, 其会在特殊的日期作为文化交流的艺术展台供学生与其他专业人士共同进行鉴赏。还有一部分的艺术院校还会在图书馆和美术馆为该专业的学生举办毕业作品展, 或者是与其他兄弟院校举办联展以及艺术邀请展等大型活动。举办艺术名家作品展和学术讲座等, 还能够加强艺术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 吸引更多的艺术名家前往进行作品展览与教学指导, 使得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个场完成成为知识获取及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2.5 人员合作

显而易见的, 人员结构的和谐完善是合作的保障, 三馆进行合作建设离不开人才间的互动、合作。具体来说, 图书馆员可帮助博物馆、美术馆进行资源分编归类、数字技术支持、网络建设, 而博物馆、美术馆老师可在策展、设计、课程资料、宣传解读等方面进行指导。我们要建立起一支由艺术家和图书馆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队伍, 三馆工作人员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走向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艺术教育的实质便是借用艺术现有的模式, 然后添加上期望中所构造的, 共同为当代社会更好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个场所, 为获取更好的信息资源提供方式, 开始进行有效的结合, 其能够根据教学上内容、空间、时代等方面的不同而去营造一个具有实验意义的模拟教学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为实现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职能的最大化, 也使得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感观中学习到知识, 有效提高三馆的服务质量。

摘要:现代社会中, 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个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信息提供场所, 随着知识型国家建设的日益完善, 将三者科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使其在基于大数据信息时代下能够为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以及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 如何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 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之间有用信息资源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信息资源整合不仅能够使高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还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 本文主要围绕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对于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进行了探讨分析, 以及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后, 对于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学校教育,对接合作

参考文献

[1] 高慧.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 (11) .

[2] 郭爽.刍议我国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 37 (2) .

[3] 包艳红.艺术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 (11) .

[4] 冷静.互联网背景下艺术院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 2016 (4) .

[5] 杨昕.艺术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研究——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 (5) .

[6] 连朝曦.艺术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 2015 (2) .

上一篇:护士以下达护嘱并执行形式落实新分级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下一篇:新媒体对开展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