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范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教学是一种艺术!优化教学艺术,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从优化教学组织的艺术,使语文课堂秩序井然;优化教学语言的艺术,使学习活动目的明确;优化教学激疑的艺术,使学生思维健康发展三方面进行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生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效率

课改下的语文课时少,教学任务重。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效率。2001年,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深圳辅导学院教科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刘显国主编了《课堂教学艺术丛书》,该书指出了课堂教学艺术包括:备课艺术、开讲艺术、板书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组织教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课堂结尾艺术等方面。[1]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关键性因素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的表达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激疑艺术。下面,笔者谈谈如何从这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艺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优化教学组织的艺术,使语文课堂秩序井然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课堂秩序良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然而,以“无情”的课堂纪律约束学生是行不通的。素质教育下的课堂应是民主的、人文的。教师如何组织,才能使课堂活泼、有序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迎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1、组织方法的采用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的认识活动,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进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力。”中低年级学生,我们多采用游戏、编儿歌等活动式组织方式。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影子》一课,把学生带出教室,在阳光下与“影子”做游戏,学生边玩边学,这样的课堂轻松、活泼,学习效果又好。高年级,主要采用探究、合作等研究式组织方式。如教学《穷人》一课,课文以“穷人”为题,全文却不见一个“穷”字。让学生自学课文——“找穷”,再小组交流——“说穷”,最后共同探究——“论穷”。

2、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有效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必须巧妙地把该节课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化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之中,即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精神状态下,最容易集中精力的时间内把新的知识点学好。听说读写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是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应使学生得以提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有效的安排听说读写的训练项目。由于电子教案的共享功能,很多教师连备课也“最简化”了。据笔者了解,现在的课堂中,揣着自己的教案上课的教师太少。教案是在应付教学常规检查时,才从电脑中打印出来。教育对象是人,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案应符合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情。

二、优化教学语言的艺术,使学习活动目的明确

狭义的教学语言指的是课堂教学组织语言。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理有序,有情有趣;擅取百家之长,又有独树一帜的创造。教师的语言是动态的,可预设,但不一定生成。它是受课堂教学生成情况约束的。因而,课堂教学语言能充分体现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1、教学语言应具有激励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对少年儿童,应多些表扬,少些批评。课堂中,我们常听到教师这么引导学生:“比一比,谁的坐姿最漂亮”;“瞧,他的小手举得真高!”;“你说出了我的想法!”等等。像这类具有激励性、竞争性的语言,富有挑战性,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当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涣散的情况下,要能采用唤起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2、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威廉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当学生的学习精力保持的情况下,应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一次观摩课中,听一位老师教学《将相和》第二课时,学生在分析“蔺相如理直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一个句子时,这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辩驳。他们为了自己的目的,除了抓住课文中的描写,还借助电视剧、网上查找的资料等等进行说明。教师的这一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都能得了提高。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这比喻真是恰当极了!

三、优化教学激疑的艺术,使学生思维健康发展

只有知识与能力相伴成长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动力。”[2]语文课不是单纯地去解决问题,而是教会学生思考和质疑。激疑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的激疑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一位老师教学《给予树》一课时,采用两组词语进行对比激疑。第一组是“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第二组是“担心 沉默不语 生气” 。显然的,两组词串感情色彩对立,红、灰色对比鲜明,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学生学习了很多描写哭的几个词语“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并了解了涵义后,教师通过:“阮恒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他可能在想什么?”这种针对教学难点进行的激疑能使 “朋友”的内涵在学生的思想中得以深化。当然,我们还很常在课堂结束时激疑。又如笔者在教学《凡卡》一文的最后,并未写出凡卡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省略号。然后配乐,让学生观看一幅画面: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凡卡在昏暗杂沓的鞋铺躬腰做工。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三个问题:①凡卡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②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会接他回乡下去吗?③凡卡的痛苦生活能改变吗?这些问题,将长时间萦绕在学生的脑际,使他们深深地关注凡卡的命运,也使他们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虽尽而意深远。

以上三方面课堂教学艺术分别从课堂秩序、学习目的以及思维发展等方面加以影响和促进,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艺术的各方面应相互补充,才能使优化形成网式结构。

参考文献:

1、刘国显主编 《课堂教学艺术丛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 中国教师成长网

3、马彩娥 《教学艺术刍议》河北:华文出版社,1999年。

4、吴伟祥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福建: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章永胜

暨南大学出版社 《现代儿童心理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1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

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巴东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

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

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

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五、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青海湖, 2 梦幻般的湖》设计的“对话式阅读” 教学与过程,就较好地体现了对话式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1、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1)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清朗的天空、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2)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意韵之美。

2、创设对话的主导问题。譬如:细看青海湖的现在,展望青海湖的未来,你想到了什么?

3、设置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包括:(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如何写草地、湖水,又是如何写鸟岛的?为什么要这样写?(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如: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试找出几处,品味其梦幻般的意境。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如:文中写关于青海湖的传说不属于自然描写,这是否与本文写景的宗旨背离?你有什么看法?(4)师生与作品的对话。如:,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整一下顺序,或者只写湖水?

4、培养学生在对话中的创造性。譬如:通过讨论'我们今天应当怎样开发和利用青海湖?'这一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可见,真正的“对话式阅读”应该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

而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1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趣,包罗万象的学科。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如何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情趣?让语文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语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走进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并非如此乐观。虽然教改的号角已响了很久,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尤其是那些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学校),就只能是“穿新鞋走旧路”了。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分数仍是老师们最注重的。无可否认,不少领导和家长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追求分数,老师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题海战术:课堂上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课后让学生买各种资料反复做;二是反复做测试卷、练笔;三是死记硬背课文;四是抄读优秀例文„„无完无了的练习,让学生感到厌烦。

二、许多教学活动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教学条件差,怎样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拘泥于教材、教参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少老师拘泥于教材、

教参的观点,不敢或者不愿去作更深一层的探究、体会,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课堂教学自然谈不上精彩。

四、局限于教材内容,老师的知识面不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课本,课文不是很多,就是高年级也不过20多篇。不少学生领到语文书不久就浏览完了,尔后老师按部就班的上课,详细的分析,他们觉得没有新意。

如何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情趣?这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激情进入语文课堂教学

我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一课:整整几十分钟,窦老师似乎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我,沉醉于小动物们与落叶在秋天共舞的童话世界里。窦老师把激情贯穿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一节课我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风光。窦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我深深地思考:激情是什么?窦老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并引领我不断地探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激情充满活力?

一、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语文教师虽然不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虽然不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索,去感悟。对任何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他讲《匆匆》,他就应该是朱自清;他讲《草原》,他就应该是老舍……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化”学生。而这种“语文化”,就包含着教师对语文的热爱与激情。

语文课需要激情。我在想,平和宁静就没有热情吗?人说热情是激情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只是由于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一样。纵观一些老师们的课堂,不是有声有色就是娓娓道来,如知

名的于永正老师,魏勇老师、薛法根老师……无论他们怎样的风格不同,却都把课讲的高潮迭起,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富有魅力。我发现这是因为他们有了一种特别的热情,会欣赏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感到兴奋,自主地用其嗓音去强调关键词或概念,用其眼神赢得学生,用其底蕴吸引学生,用其灵动的课堂打动着听课的老师们。热情使他们成了颇具说服力的雄辩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这时候也许他慷慨陈词,也许侃侃而谈,也许和风细雨,但是,此刻的他一定是充满激情的。

比较以上老师们不同的课堂教学,在此可以说:对教育的热爱是激情的基础。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二、激情不是激动,是执着

叶澜先生说:“对教师来说,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都应该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细细琢磨叶老师所指“生命意义”一定是指精神生命范畴中的一种状态——如青年人一样的朝气蓬勃,如梁启超讲课时的激动不已,也如叶澜老师那样的婉转深情,但绝对不是“振臂高呼”等“体力活儿”所表现出来的激动场面。叶澜老师已经年过六旬,从她身上,我们看得到的是年轻人拥有的向上的活力。前些天有幸听到她的报告让我记忆犹新,她深情地说:“我把整个人生,所有生活都变成有学习意义的生活,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

就会闪亮。”这是充满生命激情的人生,这是对激情最好的解读呀。这激情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执着,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让生命流动起来,活泼起来,以执着激发情感,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

三、激情不等同于热闹,是引领

分析当前语文课有些老师为了体现激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取代学生阅读,整个课堂被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占据着。但我们不要忘了,教师的演说、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我们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中去,而并非教师一腔热情地表演。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制作了一份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那悲壮的场面。熊熊的大火,隆隆的枪炮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回归到语言文字当中,学生并没有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到场面的悲壮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语文课上的激情应是师生和文本之间共同演绎生成的体验性的激情,是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智慧的交流。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

四、激情并不缥缈,它需要依托

语文课需要激情,它能有效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在运用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性,想方设法增强它的实效性,不妨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感情

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首先要求教师沉迷到文本中去,只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才会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名篇佳作,如《草原》、《匆匆》等篇目。我们应根据文本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用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感化自己的灵魂,并以此来打动和感染学生。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要想对文本有一个正确而深入地解读,老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广博地读书,广博地涉猎,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胸有诗书气自华”,也惟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使我们的谈吐优雅,风度潇洒,也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2、精心设计导语,牵动学生感情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语文教师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激起他们内心情感的浪花,找到拨动学生胸中情愫的艺术技巧,它可以使一节课引人入胜,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3、声情并茂朗读,激起学生感情

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朗读,语文教师的朗读如果是声情并茂的,就会从听觉上感染学生,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朗读时感悟真情,汇入自己的情感,产生感情,进而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授《十里长街送周总理》一文时,当我伴着低沉的哀乐声,以悲痛、哀婉、缓慢的语调朗读完全文时,早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了,学生们也不禁受到感染,情动于哀,泪眼模糊了。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达到了完全共鸣: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给人们带来巨大悲痛,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怀恋之情,已深深铭刻在学生心里。

4、品味斟酌字句,体会作者感情

一篇精美的文章就如同那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绿叶就是那丰富多彩的词语,树枝就是琳琅满目的句子,“树叶、树枝”与树干血脉相连,相互依靠,彼此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如此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心品味,深入研究,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共鸣,思想上的受到启迪,进一步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达到学生所感受之情与作者所要抒发之情和教师所要引领之情的和谐统一。例如《荔枝》中有这样的句子:“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似简洁的一句话,但这里却包含着对母亲深深的回忆,那是对母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结合文中句子,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回忆再读这句话时不禁感慨万千。

5、积极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之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决不只是用语言表达就完全可以的,而是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如图像、图片、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以及表情的演示等综合方式,来创设气氛渲染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进入到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深入探究和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讲授《迷人的张家界》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伴着优美音乐阅读文字,并观看张家界的风景片,使学生将文字与客观形象结合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闭目静听、神游佳境,产生赏心悦目、欢欣明快的心里愉悦,从而从内心里产生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意境,将感情倾注于语文课中的具体事、物之中,把感情转移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领学生将自己的心也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入情境中去感知其中的事、物,明白其中的情景而通晓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6、启迪学生联想,触摸作者感情

一个想象丰富的人,能够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或幻想出从未有过的形象。教师要树立在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意识,注意对他们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根据作品中具体的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和完善作品中的形象,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以触摸、理解的真情实感,因为联想如同活化知识的酶,教师千万不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结论,一古脑儿的塞入学生的脑中,捆绑、限制住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是千方

百计地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的神思飞跃,尤其是对在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思”,要多加赞扬与鼓励。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让学生补白想象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如何在大年夜卖火柴的情景,当学生切实地去想象时,对小女孩可怜的形象体会就不言而喻,对她产生的同情也溢于言表。

总之,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它是内心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如火,熊熊燃烧;激情似水,汹涌澎湃;激情若风,遒劲浩荡。激情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会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第五篇: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兼评《羚羊木雕》“导学式”教学

10月17日,我有幸作为片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的评委,听取了三个教师的三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说,三位教师,都尽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所授课文,进行了用心解读,精心设计。其中,《羚羊木雕》的执教者顺应时代要求,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字词教学、文章感知、角色朗读与表演、人物性格的体会、文章主题探究、达成效果检测等环节。但就课堂教学的实施看,需要强调一句: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 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着手于文本的“示范”。

首先从采取“导学案”的执教方式上看,明显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学生根据“导学案”,完全明白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且各个环节内容的相互印证,让学生用不着思考用不着想就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其次,就教学的内容看,学生的字词学习,应该是该学段(初一年级)的一个重点,要对字词的读音、字形和意义有比较全面的掌握。可惜我们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读正确(况且如“树杈”之类的翘舌音、“逮”这样的上升字还没有读正确),忘却了书写与意义的教学。角色朗读与人物性格把握,如果不结合文章去感悟,没有教师的指导(语序、语调、语气和节奏、重读与轻读),是达不到学生学习目的的。更不要说只是让“分组”(美其名曰:合作探究)下的几个学生去“七嘴八舌”一阵了。至于文章主旨,是作者书写本文的真实意图。即使是要体现编者的意图,也要有个度。本文的原标题是《反悔》,编入教材时,编者将标题改为了《羚羊木雕》。其主旨很明显:“行成于思毁于随”。也就是“做事(处事)要动脑筋”。就编者意图看,就是让学生在“亲情”与“友情”的矛盾冲突之中去感受亲情、体验友情,并懂得“行成于思毁于随”的道理。避免矛盾、化解冲突的交流与沟通方法只能是指导学生的行为,而并不是文章的主旨。第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因此,文章开篇揭示矛盾高潮的写法、插叙友情的写法、通过贴切的语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写法等,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忽视不得!教学实践中,忽视了这些方面的探究,课堂上的书写训练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让“达不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要求成为必然。

上一篇:一问一答模版范文下一篇:用我爱写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