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教师教育“三分法”模式的研究

2022-11-22

1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教育, 己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师质量提高的主导运动。加强教师的进修和培训, 不仅是学校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国教育法赋予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还是树立终身教育观,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由规模发展阶段进入质量控制阶段, 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高职教师的素质结构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高职学院大多是通过“三改一补”而来, 师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不足: (1) 在原来没有升学压力和科研压力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陈旧、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等问题; (2) 由于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和体制的改革, 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 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失衡等现象; (3) 由于资金的缺乏, 加上学院内部资源分配不公、培养渠道相对单一, 使高职教师在职提高渠道不畅通, 没有形成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良性机制。因此, 研究高职的教师教育问题, 对完善高职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1) 调查法:抽样调查浙江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师教育基本情况, 统计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文献法:围绕研究的内容, 从中文期刊网、学术专著中借鉴国内外高职的教师教育经验。

(3) 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 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了解教师对各种形式和内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3 分析与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高职教师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偏重于局部的、个别现象的研究, 缺乏从整体上对高职教师教育模式的系统探讨;二是偏重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缺少将所有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三是偏重于从外部环境或现实需要出发, 缺少对教师个性发展及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文关爱。理论研究的落后,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教师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2 高职教师教育“三分法”模式

依据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分为三”理论中“关于构造动态的和谐的平衡态”、“关于存在状态的转变”以及“关于最佳状态的确认与‘适度’的关系”等论述, 正确分析、思考目前高职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合理的培训方式实现培训目标, 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三分法”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首先明确高职的教师教育目标;然后针对高职师资队伍现状, 进行对策研究, 完成“即分类指导、分项培训和分步提高”。整体思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见图1。

(1) 分类指导依据高职教师的专业特点以及知识、素质与能力结构特征, 将高职教师分为五种类型 (师德修养、学历提升、知识拓展、能力强化、成果创新) , 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1) 师德修养。教师是学生做人的典范, 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可以通过营造学校的素质教育氛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 为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现实、理论及行动的基础。

(2) 学历提升。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 加之近年因为扩招, 教师数量剧增, 导致部分教师学历难以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学院应制定相关制度, 对教师学历提升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 在学习经费、教学任务、时间调配等方面予以支持。

(3) 知识拓展。教师的知识拓展既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教师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 开展系列活动, 建立互学互助平台, 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

(4) 能力强化型。作为教师个体当然也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可以通过制定教师技能标准, 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 开展信息化学习与教学能力培训等手段, 强化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

(5) 成果创新型。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科研工作既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2) 分项培训“因人置宜”地选用五种分项培训方式 (院校合作、院企挂钩、院系配合、对口帮扶、自我完善) 进行以院为本的教师培训。

(1) 对口帮扶。对新任教师、专业拓展或专业转型的教师, 学院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 或者进行集中培训,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其掌握教育教学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以及教学科研的方法与手段。

(2) 自我完善。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不同, 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要求, 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3) 院系配合。学院应制定并落实教师发展及培训计划,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定期开展大型的学术交流及全院性的教学竞赛活动, 帮助并指导系部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

(4) 校企合作。合理安排专业教师轮换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生产管理和挂职学习, 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素质”型教师转化, 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鲜明特色。

(5) 院校挂钩。学校应利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与资源优势, 有计划地选送骨干教师及年轻教师到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进修培训。

3.3 分步提高的形式和措施

分步提高是高职教师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 学院不仅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 而且在操作上应分清层次, 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措施, 才能抓出实效。对教师教育的目标分为五步进行分步提高:从师德合格—学历达标—智能强化—成果优化—教师专业化, 有着显然的递进关系。

4 结语

高职教师教育“三分法”模式将成为高职教师在职培训理论的重要补充, 丰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提高队伍素质,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动高职院校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近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职师资问题开始凸显, 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素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提出了高职教师教育“三分法”模式, 来解决当前的师资教育问题。

关键词:三分法,拓展,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德新, 杨希武, 何西海.高职院校教师“过三关”培养模式初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湖北) , 2005 (1) .

[2] 汪亚明“.双元互补、竞相发展”走出高职师资建设困境[J].教育与职业 (京) , 2005 (3) .

[3] 高庆.学习型组织与高职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 (1) .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的对策下一篇:论新时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