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问题及对策

2022-09-10

第一篇:智慧城市问题及对策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建设智慧江苏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部署的重点工程之一。课题调研组邀请专家多次召开座谈会,深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宿迁等市并赴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及宁波市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内容报告如下:

一、明确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平台在智慧江苏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地理空间框架的进一步提升,是智慧江苏的“骨架”。智慧江苏应在覆盖全省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下运行。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包括:时空信息数据服务、物联网节点定位服务、云服务系统及其支撑环境。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为:已建有地理空间框架的市、县,向时空信息云平台转型升级;

尚未建成地区集中技术力量,直接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

横向时空信息云平台共建共享,纵向省市县时空信息云平台互联互通。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成果突出,为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建成

到2014年底,我省已投入5亿多元,通过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省13个省辖市已全部启动建设。其中11个市已建设完成,淮安、宿迁计划今年完成;

新沂等23个县(市、区)已启动,其他县(市、区)计划今明两年全部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推动了当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依靠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现已创造经济效益约15亿元。

(二)行业应用成效显著

全省基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行业应用众多,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投入。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3年10月投入试运行,已为140多个省级部门、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市级平台应用成效显著。徐州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税管理系统建成当年新增税款2亿多元,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一张图”系统使个人土地办证由原来的10多天缩短到10分钟;

苏州市生态文明“四个百万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动态长效监管,促进了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

南通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准确派遣率、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高达98%以上,有效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天地图•江苏”服务日益广泛

“天地图•江苏”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即通俗的互联网地图,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浏览、兴趣点查询、出行导航定位等位置服务。目前,基于天地图的各类典型应用已超100个,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智能公交、环保数据发布等应用在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地图”日平均数据下载服务流量已达到100多gb。

(四)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迅速

2013年,选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显著的徐州市和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云计算试点区的无锡市作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试点城市。通过试点探索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为全面开展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体制机制不完善,推动建设力度不够

1.部分市县政府主导乏力

一些市县政府对建设地理空间框架、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地区财政经费不能保障,难以完成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我省44个县才启动23个,建设完成仅1个。而浙江省63个县已全部启动,现已完成33个。

2.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由于体制以及职能划分等历史原因,地理空间框架、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主体众多,测绘地理信息、规划、建设和经济信息等部门都有参与。部分城市的智慧应用工程分别建设各自的“地图”平台,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职能监管尚欠到位

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监管职责。但我省部分市县级测绘地理信息职能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导致职责履行难以到位。而浙江全部市县都设置了测绘地理信息局,配齐了管理人员,且大部分市县还专门成立了地理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撑。

(二)共享机制缺乏,信息开放程度不高

1.“信息孤岛”现象存在

由于缺乏共享机制,一些部门的行业专题数据不愿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难以产生价值。而各个地市、县区整体之间更是互不相连的“孤岛”。

2.标准规范不统一

各地各部门采用的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不一致,相互间数据兼容差,给数据处理和共享带来不便,制约了全省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交换和整合。

3.信息获取难度大

时空信息云平台需进一步丰富海量的信息数据。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数据共享机制薄弱,诸如传感器、视频采集等终端又分属不同部门建管,使得相关领域的信息数据难以顺利获取。

(三)成果应用率低,可持续性较差

1.宣传推广力度低

不少市县级层面的宣传推广不够,导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应用面窄,缺乏广度和深度。一些政府部门甚至还不知有这么一个免费的、权威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2.长效运维机制薄弱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是连续性、长久性的。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阶段,很多城市没有从政府层面出台长效机制,部分城市建立了长效机制但运行不到位,导致“建完即完”。

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地理空间框架、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运行软、硬件环境复杂,数据时效性需求高,更新维护难度大。市县由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问题,想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运维管理人才很难。目前市县相关人才缺口至少上百人。

4.运行环境不能满足需求

各市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运维环境有建在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有放在政府信息中心的,还有置于“阿里云”的,模式众多、秩序混乱。现有的场所环境和建立模式已不能满足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需求。

四、突出重点、创新思维,全力推动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工作

(一)完善机制,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1.明确建设原则

一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包括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或规避保密要求,从互联网上下载地理信息数据代替时空信息云平台;

二是长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地理空间框架,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成时空信息云平台,而不要重建再造,造成浪费;

三是共建共享原则,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只能建一个时空信息云平台,各部门各行业要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共同丰富时空信息数据库内容;

四是绩效原则,建立有效的、可度量、可执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推进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有效应用。

2.强化组织机制建设

建议成立省级层面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具体分工,统筹协调建设工作。同时,健全完善各市县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运行的主体单位,按照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省、市、县三级同建,实现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全覆盖。

3.多渠道投入经费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体量大,经费需求高,后续的运行维护也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建议在列入全省基础测绘规划经费的同时,通过智慧江苏建设资金、全省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等为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运维提供经费保障。

(二)顶层设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建立标准及共享机制

充分发挥江苏省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制定信息数据建设、采集和接入的统一标准,牵头协调各类数据获取和共享;

指导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签订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协议,在协议框架内开展有效合作,提高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

2.制定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

制定关于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建设、交换与共享的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府、政府部门、相关单位的职责和义务,依据要求向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提交各类专题地理信息数据,从法律层面来规范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工作。

(三)统一监管,促进应用深入长效

1.应用监管协同推进

督促各市县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切实履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职责,政府层面出台时空信息云平台使用和运维推广意见。将平台示范应用及推广列入考核内容,推动各地加大建设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同时,各地在审批涉及测绘地理信息的项目经费时,须听取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意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

2.输血造血培养人才

视情对技术力量薄弱和运维管理能力欠缺的市县进行“输血”,选派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足的人员,到相关市县担任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指导员,帮助完成相关建设和运维任务。同时,加大培训力度,让市县自行“造血”,采取“长+短”、“技+管”的模式培养运维人才。

3.优化环境保障运维

建议单独建设云平台运行的场所和软硬件环境,实现专房专机。省级层面成立江苏省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服务中心,平台设备放置于省政府信息中心,并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建立分中心,负责数据备份及提供特殊需求的服务;

设区市、县(市、区)的运维设备统一放置于政府信息云计算中心,以保障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高效应用和运维安全。

第二篇:城市垃圾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这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也将随之产生。而城市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本文将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当前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对策

一、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是城市中固体废物的混合体,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数量,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差异很大,应统一管理,根据不同情况由各工厂直接或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放置于划定的地区;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可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渣,种类繁多,包括有机物与无机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

二、当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

目前,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另外,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

垃圾围城给中国的城市敲响了警钟,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国各类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垃圾处理技术也不同,部分大中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实现了分类回收、堆肥、填埋、焚烧为一体的处理方法,但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工作中还远未实现这样综合性的处理方法。此外,有机垃圾是城乡垃圾中的主要污染源,但有机垃圾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如果仅以填埋、堆肥、焚烧等传统方式处理有机垃圾,不仅容易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处理成本也高,而中小城市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些。

中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但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

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整体来看,我国大量中小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约占全国垃圾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采用焚烧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还很少。不少中小城市对生活垃圾普遍采用混合收集等相对简单的方式,垃圾分类并未落到实处,使得进一步的处理工作变得困难。而在收集了之后,往往采用堆放和简易填埋的方法,处理不彻底,而且容易污染周围环境。而堆肥法尽管投资较低、技术简单,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这种方法对垃圾分类要求高,而且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此外,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还会影响堆肥产品的销售,而堆肥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的话,堆肥技术也难以大规模发展。在焚烧处理方面,由于相关的技术等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要在中小城市推行的话也比较困难。另外,受各地财力制约,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今天,中国除县城之外的668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许多地方一味追求GDP,忽视环保,导致今日城市垃圾围城的困境。堆积如山的垃圾如一颗巨型“炸弹”,潜伏在城市地下。因此,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广大中小城市,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会使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变得步履维艰。

三、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认为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可以有:

第一,做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关键是要提高个人的自我意识,提高每个公民的环境意识是当务之急。垃圾从源头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要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是污染的治理者。要提高中国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分类的好处。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与动员,能够巩固城市群众的卫生观念,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同时,政府也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与辅助体系,带动城市垃圾处理难题的解决。

第二,实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避免和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取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的过程;资源化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因此,在处理环境问题的时候要充分结合经济形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生态化转型,

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坚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并举,织成多张“生态网”,将垃圾处理纳入循环经济发展之中,注重以环境促发展、以生态创优势。要推动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从家庭、单位、医院、商场和集贸市场所有扔掉垃圾人的手中开始分类,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5类。电池体积小危害大,实行单独收集;前4类可在家中不起眼的地方分别放置,或放入分类箱中,再由回收部门或专业运输队酌情多日收运一次,直接送到有关工厂做原料。剩余的生活垃圾可照旧由环卫部门收运。这样做将大大降低垃圾总量和体积,减少垃圾转运中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及过多的垃圾堆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减少了环卫部门清运和处理垃圾的负担,延长了造价昂贵的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递增的垃圾多为可回收物,可以说有2/3以上的废弃物是能回收利用的,这样全国一年的垃圾处理费用就可以下降很多;其次,开展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为城市垃圾处理提供硬件支持;再次,加强废旧回收,推动旧货市场的发展;此外,健全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垃圾处理仍然面临投资巨大、产出较少的问题,对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仍偏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优惠。毕竟,垃圾处理是一项公共事业,也是公益事业,它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每个市民的利益,也影响着人们未来的生活。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理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注入,对中小型城镇政府而言,零星的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形不成系统优势,而大规模采购则存在资金压力,融资租赁因此成为很好的一种途径。传统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融资,存在着资本与折扣率的问题;如果借用民间资本的话,则要面临投资回报率的问题,毕竟,环卫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融资租赁是集金融、贸易与租赁于一体,以“融物”的形式实现“融资”目的的新型信贷工具。在实践中,企业购买环卫机械装备,出租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按期支付租金给企业,企业并为地方政府提供设备维护和服务。这种融资租赁模式并非投资,而是只需要资金的成本运行,能够有效地化解资金筹集方面的问题。

四、总结

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

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难以立即改变,而且中国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资源量却居世界后列。因此,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全部靠高投资高科技来消纳垃圾,期望一次到位,又不能对巨大的垃圾资源置之不理,其泛滥成灾。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应走自己的路,发挥人民政府善于宣传、组织、领导群众的特点,通过立法,由简到繁、从低级向高科技过渡的方法,依靠群众,能做的先做起来,逐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趋向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埋隐患》

2、人民日报2000年7月3日第九版

3、《韩国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光明日报

马媛媛 中国日报

第三篇: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沙县城管局吴军

近年来,县城星沙城市规模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今年全面实施县城管理体制改革后,工作重心下移,建立“两级管理、三级服务”、“市场化、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了系统化、常态化的较为成熟的城市管理体制。但当前我县城市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创新思想,转变理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我县城管工作尚存三大问题

(一)管理体制的问题

1、城市管理下放街道后,条块结合、责任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考评办在考核街道范围内门店店外经营时,街道就认为责任应该在城管局执法大队。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移交体制不畅。如新建的绿化带在施工方一年的养护期过后的状况达不到物业承包公司的交接标准;经开区内还有几条道路未能实现管理移交;县城桥梁在移交时大部分找不到建设资料等。

3、建设工程项目一系列前期审批手续时间冗长问题。园林绿化建设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市政道路维修维护受天气等因素制约,因此前置审批也要服务好项目建设。

4、国土、规划部门应尽快选址设定大型渣土消纳场。渣土消纳矛盾多,协调难度大,也没有正规的零星建筑装修垃圾消纳场,导致随意倾倒现象屡禁不止。

5、街道、社区应把如何长效保持提高市民素质放到一个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城市管理质量正在上台阶,只有有效改善部分市民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城市形象才能得到一个长效的保持,才能得到一个全面的反映。

6、与城市基础设施有关的部门之间过于强调自身利益,建设过程中的相互默契不够。例如有的部门在建设时需要破坏其他部门的设备设施,但在完工后既不通知也不修复,造成了市容缺陷和安全隐患。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资金问题。一是今年已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有部分项目资金得不到落实。二是城市基础设施维护资金投入太少。以往我县每年不足400万元市政设施维

护经费相比较38平方公里的城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今年虽然追加了800万元用于市政设施零星维护、1500万用于城区十五条主干道的维护,但这只是在还历史欠账。

2、下水厢涵、桥梁、涵洞自建设投入使用十几年以来从未做过维护,城市排水能力差,安全隐患较大。我局已将这些维护项目向政府申报了2012年财政投资计划项目。

3、县固体废弃物处理场2010年6月底暂停使用后,周边村民上访依然不断,9月初市政府也明确批示明年年底后将不再接受我县的垃圾处理。所以我县的垃圾填埋处理的形式异常严峻,重新启用县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迫在眉睫。我县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根据设计还可填埋生活垃圾100万吨,按现在全县每天产生400—500吨生活垃圾量计算,还可以使用5—6年,但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处理场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农户进行拆迁;二是做好渗滤液处理工作,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强化周边环境监测。

4、园林绿化建设档次、品位不高,面积建设投入较市里少得多,设计、绿化层次、视觉感观力不高。我县建成区绿地率39.9%,人均公园面积5.1平方米,相比其它园林县城都相对不高。规划和设计未能有效地反映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植物品种较单调,一些绿地缺乏必要的园林建筑小品,公共绿地中服务设施不足。在绿化建设标准上,我县为100元/平方米左右,而长沙市的绿化建设投资标准一般在300元/平方米以上,投资标准低往往影响绿化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今后应加大绿化建设投入力度,提高绿化建设投资标准,通过改造或新建各种绿地,提高绿地率,通过规范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资质门槛,提升绿化档次和品位。应加快通过长沙县绿规审定,坚决执行绿规确保县城绿地率。应通过加强园林科研培育,提高我县绿化地方特色。

5、城管执法难度大,违章建筑、流动摊贩,噪声扰民等问题突出。如城区流动摊担较多,尤其是长期在星沙城区40多个贩卖哈密瓜、烧烤的新疆少数民族摊担,依仗敏感的少数民族身份,极不配合管理,执法难度又特别大。这些问题必须堵疏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一是街道要加快划定流动摊贩集中经营点规划流动摊贩经营,给出政策出口体现人文关怀;二是城管执法、民族宗教、公安、街道联合执法,强力取缔不服从管理的摊贩。

(三)城管局人员、机构配置问题

星沙无论是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达到了一个中等城市标准,而我县城市管理机构、人员等方面仍维持在普通县城的水平,尤其是市政、园

林、环卫、渣土等4个管理部门,工作量、工作要求与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不相匹配。

二、我县城管工作呈现出三个特点

1、小机构管大事。我县县城建成区3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接近40万人,县城与城市管理有关的事务基本上都由城管局164人管理,其下设的科室和二级机构共13个,但除执法大队外都没有行政级别。而反观比我县规模小些的其它区县,园林、环卫、市政等行业管理部门基本上都达到了副科级以上的级别,分别都有百来几十号人。

2、重建设轻管理。县城每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在十个亿以上,而每年的城市设施维护投入仅几千万。按照现代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的发展理念,重建更要重管。

3、做事多,表扬少。城市管理事务繁杂,矛盾多,尽管城管工作年年在上台阶,但离县委政府和市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城市管理与维护就如同一户人家的保姆,不论她事做得再多再好,主人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三、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现状,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加快在思路上实现“三个转变”。

1、加快由行业操作者向行业指挥者的转变。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是加大事务权对街道的下放力度,能下放的一步步全部下放,包括15条主干道的维护以及所有背街小巷的市政维护。二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城市管理事务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城管局仅仅只成立一个小型维护队及时小修小补破损路面。三是集中精力履行好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制定城市管理的远景和近期规划,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标准和分行业的管理规范等管理体系。四是指导各街道和物业公司切实加强城市日常维护。五是采用科学、准确的方法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考评考核工作,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2、加快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由单兵作战向部门联合出击的转变。充分运用城管委的大平台,发挥街道、社区、职能局等骨干单位作用,通过更多沟通、协调、协作、联动来增强城市管理工作合力。如扬尘治理、噪声整治、违章建筑、违章停车等工作需环保、建设、公安、交警等多部门联合管理和执法;渣土消纳要规划、国土、街道等多部门制定并确保场地,街道、社区、城管等多部门参与管理;市民素质需街道社区落实提高;绿地规划需规划局尽快制定等。

3、加快由注重做事向注重想事的转变。城管局作为全县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站在代表县委政府的高度,将重点放到机制、方法的研究和业务指导创新的大方向层面。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多研讨、多与外地交流,合理引进先进大城市的城市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并逐步试验推广,努力建设县有国际化视野的幸福星沙。

四、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与创新过程中,有效结合“三种意识”,努力提高“三种能力”。

1、有效结合“全民城管意识”,努力提高“公民教化能力”。我们将坚决贯彻“全民城管”理念,主导深入开展“全民城管”系列活动,扩大“全民城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长期的法制宣传、市民教育、互动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与意识,实现市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

2、有效结合“完善城市功能、服务发展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与水平的能力。完美的城市是市民的期望,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载体,今后我们将重点抓好完善县垃圾处理场、园林绿化景观、垃圾站、公厕、路灯、市政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工作,在设计深度和施工质量上把好关,特别是要讲究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彻底改变以前园林绿化栽单行树、断头树,市政道路小洞不修修大洞等弊端。

3、有效结合“国际化视野的意识”,提高“最佳人居环境的管理能力”。城市建好了,更要管好。国际化视野具体到城市管理上就是如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让城市适宜投资创业和居住生活。我们已经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今后要进一步自我提高到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最高标准来管理我们美丽新城。

五、从完善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三点建设性的建议。

1、加强资金投入,一是落实已开工项目资金来源,二是加大园林、市政等单面积建设成本。

2、配强专业技术人才,市政工程、园林工程、桥梁工程专业人才我局奇缺,同时又是当务之急需要的。

3、升格园林、环卫、市政、渣土等行业管理部门机构级别,便于有更高权威性开展工作。

第四篇: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县以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县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我县在城市规模扩张方面成效明显,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历史欠帐较多,建设滞后,还属于小城小规模,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道路狭窄,城区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垃圾中转站和投放点欠缺,公厕数量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手段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农贸市场数量不多,布局不尽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备。一些维修店、作业加工店、服务洗车店、废品收购站等不符合营业前置条件,如室内无场地占道经营作业,洗车店不设沉淀池,污水直接排放下水道或河道,餐饮店达不到前堂后店要求,油烟未经处理自然排放等等。三是部分住宅小区内部功能不全,车库、停车场、垃圾池等必须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生活。

(二) 市容秩序比较混乱。一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均存在流动摊、店外摊占道经营,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部分专业市场内部管理不到位,不少经营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机动车辆乱停乱靠、乱上人行道,行人不遵守交规,随意横穿马路等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广告设置随意性大。一些商家在部分路段随意悬挂广告牌,或在店铺门前占道摆放招牌,乱贴乱画、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还未彻底根治。

(三) 市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部分居民特别是沿街住户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排放污水,临街商户、饮食店存在门前乱扔乱堆垃圾现象;建筑施工车辆轮胎带土运输,撒漏时有发生;部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不落实,存在卫生死角。

(四) 违章建筑问题突出。一些居民私自圈地建房,不仅破坏城市规划,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居民在屋顶违章搭盖加层,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城市管理观念落后,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片面,认为城市管理就是一般意义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是维护城市规划建设功能不异化的手段,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观念较重。特别是当前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各级愈来愈重视建设的速度,强调建设的效率,而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 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城市管理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县就业再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大多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摆摊设点、修理、开小餐馆等等,这些经营活动往往是滋生违规违章现象的“温床”。当前,这些弱势群体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焦点,有关部门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执法;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得城市管理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处于两难的境地。

(三) 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长效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建设、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民政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同时,一些相关职能部门还存在“城市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事,管理好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四) 城市管理法规不完善,行政执法手段受到限制。目前,对城市管理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实体法出台,只限于一些条例或地方制定的规章、办法。而且,有的法规规章条款标准不明确,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处罚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有许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为,因为在治理方面缺乏法规依据,使管理者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导致许多违章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 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市民城市意识比较淡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目前,我县对市民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还很不够,市民爱护城市、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还很淡薄,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倒、乱搭、乱建的现象还十分突出,人为破坏、盗窃公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市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下降,公共意识往往被抛在一边。

三、加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强化“三项职能”,实现思维的“三个转变”。一是要强化调控职能,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由侧重于管人、管事、管物转为更加重视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城市管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变。二是要强化服务职能,一切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从效益至上向服务至上的思维转变。三是要强化监督职能,健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 统筹规划,完善设施,大力夯实城市管理基础。要坚持以规划为纲,把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同时,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一是加强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加快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垃圾收容器及公厕的规划布点与配建步伐,提高环卫保洁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合理布局城区停车场,老城区要适度开辟,新区要预留空间,缓解城区交通管理与停车压力。三是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要将农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洗车场、机动车修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

(三) 盘活资源,市场运作,切实突破城市管理资金瓶颈。要加大经营城市力度,转变城市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城市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投资主体要实现多元化。政府要由城市管理的直接投资者转变为引导投资者,通过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管理活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二是城市资源要实现商品化。将无形资产有形化,推行街道广告经营权、公共设施冠名权、出租车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和站台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转让、拍卖和租赁,使其进入营运状态,拓宽城市管理筹资渠道。三是城市管理要实现企业化。进一步转变“政府包揽、垄断经营”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将政府部门经营性职能转由中介组织承担,开放作业市场,对城市管理养护作业等项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达到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

(四) 整合力量,健全网络,着力创建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而非行业管理的工作,需要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为此,应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有统有分、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顺利开展“迎接奥运圣火传递、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我县成立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可以此为基础,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审议和决定全县城市管理综合性规划、工作计划和有关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二是健全基层网络。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用,合理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社区主抓的城市管理模式。三是推行综合执法。要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宏观决策作用,进一步统筹相关部门职责,把由建设、公安、工商、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负责的基本卫生、基本秩序管理工作,与城管执法队伍负责的违规违法查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单一的城管执法转向综合执法服务,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问题,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提供体制保障。

(五)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依法治理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建章立制,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体系。要针对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由县人大或县政府出台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等方面的办法,健全城市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依法行政,增强城市管理执法的规范性。要建立健全案件受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规定,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城市管理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三是要文明执法,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意识。

(六) 强化措施,标本兼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注重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城市管理。一是建立城市环境集中整治制度。对城市环境特别是脏、乱、差等重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齐抓共管,集中整治。当前,要突出抓好以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章建筑、“牛皮癣”等为主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度。要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范畴,严格结帐。同时,对具体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兑现奖惩,消除管理真空和死角。三是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根据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建立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城市管理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

(七) 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氛围。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管理好城市。一是要深入宣传发动。出台《市民文明守则》,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等手段,教育和动员广大市民,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实际能力。二是要强化政务公开。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通过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和热线等形式,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保障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积极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城管小卫士”和“城管志愿者”等活动,打造城管与市民互动的平台。三是要严格监管。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建立城市管理领导热线电话和接待日制度,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切实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坚持严管重罚和宣传教育并重,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难点领域和重点人员,要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违规违章行为从重处理,增加违法成本,突出警示作用。

第五篇:奉节县城市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专题调研组

近七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移民迁建和新县城整体搬迁,奉节县城市建设投入大,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和完善,城市功能越来越明显。然而,如何做好城市的管理工作,成为我县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县城市管理现状

近几年来,特别是创市卫、国卫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攀升,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投资环境更为优化。目前,城市人口达到14万余人(含鱼腹社区),城镇化水平达到97.3%。城东规划区面积已基本建成,现正在对城市小区、边坡、空地、单位宿舍区和办公区等进行绿化,力争在今年9月创建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为了适应奉节县城市化发展和管理的要求,2008年初成立了奉节县市政园林局,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市、县关于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使城市管理执法权,承担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排水管网的维护工作。为了搞好永安镇职责范围内的城市管理工作,成立了永安镇城市管理办公室和城镇建设管理所,负责宣传贯彻城市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督促社区做好

1 城区内背街小巷、居民区、边坡空地的市容环境卫生和社区绿化的日常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责任区域内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和其它有损文明卫生的行为,配合县级职能部门开展城市管理执法活动。基本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框架,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县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我县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市管理效果有了明显体现。但是,在城市管理领域仍存在着诸多与城市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城市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体制与职能的不规范、不统

一、不明确的现状,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管理要求,制约着城市管理整体效能发挥。由于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行业众多,一些部门从自身出发,遇到有利可图的相关部门把住不放、争着管,棘手的、得罪人的、劳而无功的避而远之。而永安镇责大权小,有责任无管理权、执法权,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社区工作人员较少、经费紧缺穷于应付,管理难到位,县城环境脏乱差和“八乱”行为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造成城管工作效率低、事倍功半,给城管工作带来被动。

2、市民的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城市进程建设的加快,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但居民大多是从农民转化而来,主要

2 靠做生意搞经营谋生,农村生活陋习没有改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缺乏大局意识,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惟利是图、我行我素,有章不循,对城管工作或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或是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有的甚至故意毁损城市设施,如故意弄死行道树、踩踏绿化苗木、毁损护栏、偷盗路灯杆线、毁损环卫设施、砸碎橱窗玻璃、推倒交通护栏等。

3、处罚力度明显不足。目前,城市管理工作还处在以人治为主,运动式管理为主的状况,无论是领导、管理者还是管理对象,对城市管理的决策和行为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城管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主体不明、多头执法情况同时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情枉法等不同程度存在,很难对违章者心理造成震慑。永安镇执法没有强制手段,对社区脏乱差、“八乱”和跨门占道经营行为,基本上采取教育为主的办法,但在管理中一些人不服从,甚至有可能发生辱骂、殴打执法人员的暴力抗法案件,工作人员束手无策、含冤受屈,对公正执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永安镇单方面执法缺乏力度。

4、长效管理措施未到位。对于违章行为,往往注重于突击整治,声势大,见效快,而日常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整治成果难以长期巩固,使管理工作陷入“一整就好、一停就乱”的恶性循环之中。如门前三包、跨门占道经营、“八乱”行动等问题,通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取缔违章行为,有力打击了违章

3 者的嚣张气焰,然而由于综合整治的临时性和突击性,加上没有长效管理措施作保障,致使整治效果显著但不能持久。

5、城市管理保障乏力。政府成立建设管理所,应当满足能够发挥其职能的基本条件,无法运行。如人员配备、办公设施、办公经费、装备和城管运行费用等等,县财政未纳入专项预算,仅靠镇财政难以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所需的工作经费。

三、城市管理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既要从机制方面探索有效管理的办法,又要从制度方面祛除问题产生的条件;既要有效利用法律规范的效力规则,发挥社区的职能,又要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当务之急则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1.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县市政园林局或永安镇,或一个阶段突击整治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建委、公安、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要从体制上保障依法管理与民主管理框架的建立,实行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行业的分层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突出属地管理,责任到单位和社区,使工作的责任进一步细化,保障工作重心到位。使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建委、市政、永安镇在规划、建设、管理互相间职责和要求,并予以制度化和法定化,改变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局面。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人是城市的主体,而事又在人为,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社区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工作的成效。社区管理工作应该把宣传教育贯穿于管理的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育人相结合的方针,以提高广大市民整体素质为重点,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管理的意义,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办事程序等,提高广大市民对城市社区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认识水平,促进居民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增强法律意识、大局意识,树立讲文明、讲道德、讲秩序、守纪律的风尚。同时利用正反典型教育、调动、激励和引导广大居民理解、参与和支持城管工作,营造浓厚的“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3、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管理目标。社区管理工作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工作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而逐渐显现的,是有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这个效益是在经常性的反复中逐步提高。因此,社区的管理工作必须制定长远的规划和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容貌标准。标准过高,或者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是不现实的。实现不了目标,不但自己失去信心,群众也会失望;标准过低,很长时间不能改变现状,同样会令领导和群众失望。要按照计划,

5 每日有安排,每周有进展,每月有变化。必须坚定决心,坚持标准不动摇,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循序渐进地抓下去,直至抓出成效。

4、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是城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城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正派、作风过硬、业务精通、不怕苦、不怕难,应急快,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执法队伍。二是依法管理、文明执法。首先执法人员要学法、懂法、会灵活用法。其次在管理和执法活动中要亮证、亮身份,做到文明执法,树立城管的良好形象,以城管人员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来教育和感化违规者。再次是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加强教育管理。在执法过程中,要按照“一告知、二教育、三警告、四处罚”的要求,严格程序执法,对违规者做到有理有节和情、理、法并举,仁至义尽,处罚让人心服口服,违法物品实行先行登记保存。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杜绝以管理和执法为名,违反程序强行对违规者进行处罚;杜绝不问青红皂白强行进行物品先行登记保存;杜绝执法人员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打击报复。建议县政府按照赋予县级职能部门和永安镇的职能、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解决多头执法、交叉执法和权责不相称的问题。

5、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城市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先进高效。一是完善各级管理体制。城市工作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核心。县政府必须把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来抓,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观念,真正把“三分建、七分管”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投资几百万元修建一条街很容易,但管理不好就失去了社会政治效益,管比建却要难得多。要制定涉及城市市容、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平安建设、经营占道、施工挖掘、户外广告设臵、市容市貌管理、路灯管理等城市管理规划。要完善“两级政府(县、镇),三级管理(县、镇、社区),四级网络(县、镇、社区、小组)”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实现管理的重心下移,将管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日常监督管理上来,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法律管理转变,由制约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由一般管理向格调管理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二是打破建管养一体化模式,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探索环卫、市政、园林的养护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探索建立以镇政府—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基层管理实体的管理模式,将部分职能下移,强化社区管理功能,允许社会力量参加小区卫生有偿服务,实行物业管理,适当提高卫生费收费标准,扭转收费难的问题,建议在征收水电费的同时收取卫生费,减少人力和财力,切实解

7 决财政压力和无人管理的弊端。充分调动低保人员的积极性,搞好义务劳动,切实治理社区“八乱”,推动社区管理规范化。探索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推进企业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公共服务水平。政府部门从无限管理变为有限管理,简政放权,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清扫保洁等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招标竞争,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三是建章立制、依法治城。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管理事项做到明确规定,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市政府已出台《重庆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县上应出台更切合实际的各项管理细则和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要强化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依法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寸土寸金的城区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以投入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四是建立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宣传教育,每年组织市民和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不少于1-2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参与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活动,逐步使市民形成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良好习惯,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居民投诉、居民听政、新闻舆论曝光等

8 方式,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五是建立社区长效管理的投入机制。本着统

一、精干、高效的原则,对执法人员实行精干组合,工作经费财政纳入预算或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做到经费落实,确保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执法。六是加快编制环卫和交通发展规划。要尽快组织实施垃圾转运站、公厕等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社区编制城区交通发展规划,留足停车场所,大力扶持大公交,适量控制出租车,逐步淘汰低档车型、坚决取缔“老鼠车”、摩托车非法营运;要完善社区交通标志标线,实行车辆归场归点停放,违章停车拖曳,加强社区交通静、动态管理;要对摩托车维修、饮食店、板材加工、废旧收购、水泥经营等易污染环境行业的店面实行规划布点,有的还要实行集中经营;要增加社区的市场布点,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

6、稳步推进“城中村”建设。“城中村”建设是借用城市功能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的现行优惠政策,即巴渝新村、危急房改建等项目,将女儿包至天鹅湖之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分步实施,建设成为庭园式康居示范住宅、巴渝新村、休闲渡假小区,集居住、生态、服务、商贸为一体的休闲渡假生活示范区,打造城区后花园建设,同时要加快熊家包6号桥至老县城的建设力度,改变我县“城中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内建设混乱、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复杂等现状,树造

9 奉节新形象。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统筹兼顾、保持稳定的原则,在充分合理考虑群众的利益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努力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使农民失地不失业。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7、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经济,依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问题是根本之策。城管工作必须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搞好服务,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管装备,提高城市品位。只有发展经济,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把占道摆摊当作生活唯一出路。才能改变“找门路、占马路、想就业、摆摊点”的状况,减轻城市管理的压力,促进城市管理。

上一篇: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下一篇:综合实践优质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