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持续状态56例临床治疗观察

2022-09-26

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 (SE) 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 不仅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全身各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 严重者将很快导致死亡。本文总结了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56例SE病人,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 男30例, 女26例, 年龄12~60岁之间, 以青壮年为多, 其中症状性癫痫43例, 特发性及隐匿性癫痫13例。入院前癫痫持续最短20min, 最长为48h。

1.2 病因及诱因

43例症状性癫痫持续状态中, 脑血管病18例, 脑血管病后遗症期15例, 急性期3例, 颅内感染9例, 脑外伤8例, 颅内肿瘤术后6例, 脑囊虫2例, 特发性及隐源性癫痫13例。诱发因素:自行停药、换药或减药者26例, 感冒发热6例, 妊娠3例, 精神创伤2例, 19例原因不明。

1.3 辅助检查

入院后均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心电图、脑电图。必要行头颅CT, MRI或或脑脊液检查。

1.4 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 入院后均常规吸O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立即给予安定成人10~20mg iv st缓慢静推, 儿童0.3~0.5mg/kg, 如有发作, 安定半小时以后重复1次, 或用安定60~100mg溶于0.9%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 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 苯巴比妥钠成人0.1即刻肌注, 以后按q8h应用, 儿童<3mg/ (kg·d) , 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并及时给予长效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钠成人0.3q6h, 儿童20~30mg/kg·d, 按q8h应用, 托吡酯成人75~200mg/d, 儿童3~6mg/kg·d。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 用胃管或灌肛的方法给病人长效药物, 至病人病情稳定, 减至维持用量, 用1种或2种药物维持治疗。在用药的前3d, 每天给病人查肝功、肾功, 发现异常及时纠正或减药。

2 结果

以癫痫发作控制, 神志转清为治愈, 以癫痫持续发作或持续昏迷为死亡为未愈。56例中, 治愈48例 (85.7%) , 其中32例于入院后0.5h~2h内控制发作, 9例在12h内控制发作, 4例24h内控制发作, 2例72h控制发作, 1例5d控制发作。3例因癫痫持续状态控制不佳放弃治疗, 死亡5例, 2例死于肺内感染, 1例死于脑疝, 1例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 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3 讨论

SE传统的定义为: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 或频繁发作连续30min以上, 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者[1]现认为只要持续性癫痫发作超过5min以上就应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2]。基于上述研究, 我科采纳了任何发作超过5min或2次及2次以上发作, 发作间期意识状态恢复不全为SE诊断标准。

多数SE是由症状性癫痫引起的, 因此, 在控制发作的同时应寻找病因和诱因。本组症状性癫痫43例, 占76.8%, 与以往报告的78.3%基本相符[3]。脑血管病18例, 占32.1%, 说明脑血管病是癫痫的主要病因, 颅内感染9例, 占16.1%, 脑外伤8例, 占14.3%, 颅内肿瘤术后6例, 占10.7%, 脑囊虫2例, 占3.4%。本文以脑血管病最常见, 脑血管病是老年患癫痫最常见的原因。本组18例病人, 后遗症期15例, 急性期3例, 在后遗症期可能是由于卒中导致软组织本身结构改变, 以及血供减少, 代谢紊乱而引起癫痫, 在急性期可能因局部脑组织缺氧, 颅内压升高而引起。

本组56例患者因自行停药、换药或减药不当所致26例, 占46.4%, 发热6例, 妊娠3例, 精神创伤2例, 无明显诱因19例。因此, 对癫痫患者强调连续规律服药, 避免突然停药或预防感染对预防持续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选用长效药物迅速控制癫痫发作是抢救SE的关键。理想的抗癫痫药物应能发挥良好的抗癫痫作用, 并且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意识水平的影响很小。在应用长效药物的同时, 一定药给病人按时用药, 以便维持血药浓度。因此, SE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控制、治疗原发病, 防止并发症, 综合救治, 提高治愈率。

摘要: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短效和长效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56例癫痫持续状态在应用短效安定、苯巴比妥药物同时应用长效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托吡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结果 56例癫痫持续状态经过积极治疗, 治愈48例, 有效率85.7%, 死亡5例, 放弃治疗3例。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预后与合理应用长效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长效抗癫痫药物

参考文献

[1] 吴希如, 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35.

[2] 汪昕, 彭伟锋.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及新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 15 (4) :234.

[3] 王献, 陈品, 赵燕民.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与影响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3) :53.

上一篇:伊立替康全合成工艺诞生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满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