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学的论文范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金融大学的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金融院校的宗旨无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与输送各级、各类金融人才,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业的日益兴盛,金融领域内各种负面事件迭起,金融伦理才逐渐跃入国内学者视野之中,并被逐渐引入到金融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教学之中。

第一篇:金融大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金融专业教学的微观化导向

摘 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及金融教学在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层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金融学科当前面临着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转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金融本科教学体系应突出“微观化”教学导向。要实现课程设置微观化、教学内容微观化、教学方式研究化以及考核体系微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并有效促进金融学科的发展。

关 键 词:金融专业;本科教学;教学微观化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对专业金融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金融本科专业规模日益扩大,金融学本科教育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已经具备了培养优秀金融人才的基础条件和教育环境 [1] 。当前,国内金融专业的实践特征日益明显,很多高校都突出了本科教学的操作性以解决本科课程教学与实践需求的脱节问题。除一些高职院校和一般的本科院校外,许多研究型大学以及向研究型转化过渡的大学也突出了教学的“操作性”导向。按照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但突出实践性并不意味着要弱化教学的精细度及深度。从学科发展及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凸显了高端化和专业化特征。 这就涉及到我国不同类型院校培养目标的明晰化问题, 如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更应协调好操作性和研究性的关系。

国内外金融学科在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从实践来看,我国金融学科由于体系、制度、认知方面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宏观性倾向,按照主流金融学的发展方向, 还面临着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转轨。这种转轨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研究导向转变、培养体系重构等。从基础层面来看则主要体现在教学体系上, 尤其是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 金融本科教学体系应在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其教学应参照国外的体系,突出“微观化”导向。本文所谓的“微观化”,即理论化、精细化、体系化和深度化, 这些有效地反映在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体系层面。国内有很多学者都关注国内外金融学科定位的差异, 对金融教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层面强调较多,但并未涉及教学的“微观化”定位。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金融学科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和架构等多方面的比较,以期探寻有效的、 基于微观导向的金融专业教学体系, 从而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并促进学科转型。

二、中外金融专业教育比较

(一)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

不同层次及类别的高校在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上具有差异性。都红雯、金月华等(2002) [2] 指出,综合性大学应定位于通用型人才培养,财经类院校应定位于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多科性院校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因校而异。而从培养阶段来看,本科阶段一般来说主要定位在培养通用型人才,一是要考虑到就业,二是为研究生教育做储备。我国相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为:熟悉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理论基础的实务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金融人才,满足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人才需要。而国外大学注重本科生基础学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基本特点在于:注重跨学科培养,课程设置层次分明,交流与沟通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核体系十分严格等(袁志刚,2007) [3] ;其毕业生主要面向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金融工具系列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培养层面上具有较强特色的是英国和加拿大。比如剑桥大学,其金融专业教育在于使学生对金融的核心有全面的了解,将金融学向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普利茅斯大学金融教育则旨在发展学生分析和鉴定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在全国和世界金融领域内熟练地运用金融知识和技能。在加拿大大学中,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内容实用性较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与专业协会以及最高排行的金融学术期刊出版物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谢文璐、牛淑珍,2013) [4] 。

总体来看,国外的金融本科教育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和研究能力两大方面,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高校在这两个方面的侧重也有所不同。从实践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相关高校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逐渐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也强调了金融人才培养的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等问题(娄凌燕、范玲,2012) [5] 。此外,与国外许多高校相比,在人才培养的深度、国际化视野等方面还很不够。尤其是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其本身的定位在于提供全面的学士学位计划,致力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教育,把研究放在首位,但其金融人才培养定位在高端化、专业化、研究化方面亦没有突出的体现,与国外同类别大学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二)教学内容和架构的差异

从国内对金融学科的定位来看, 一般认为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 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获取、支出和管理资金及其他金融资产。张新(2003) [6] 指出,我国传统的金融学具有转轨经济背景的典型特征,主要针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国际收支、汇率理论等专题的研究,侧重于宏观——资本市场的地位,微观角度并不突出。具体来说,国内金融学可以分为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两部分。 货币银行学的核心为货币、银行及相关政策。国际金融学主要是国际收支、汇率及相关政策。国外的金融学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公司金融,包括股权/债券结构、收购合并等,此外还有公司治理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等;二是资产定价, 主要是对证券市场中不同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品定价的研究。从教学内容来看,国外主要偏重于微观金融问题。 图1是国内外金融学科内容及架构的关系。

杨胜刚(2007) [7] 在总结了西方学者对金融学界定的基础上指出, 中西方对金融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定位存在差异。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现实表明,将金融的研究范围界定在货币银行的框架下是不符合历史趋势的,也不利于中国金融学科的长远发展。而我们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转轨还存在难度。 从国内金融学科的内容和架构来看, 主要内容构成实际上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需要逐步实现金融学科定位和内容的转向, 一方面是整个金融学科课程内容的再设定,另一方面还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课程设置的差异

我国各高校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等。相比而言,国外金融专业课程科目非常多。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专业课程超过40门,且在内容划分上非常细致,比如包含《金融经济学》、《持续期金融经济学》、《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凸显了课程设置的微观性。此外,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特别强调经济学基础,而英国伯明翰大学、爱登堡大学、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则十分重视财务问题。

我国高校中,按照2014年武书连的排名,排在第一、 第三和第五的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其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凸显了与西方高校的接轨,其特点在于:(1)十分重视数理基础在金融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比如清华大学开设的《金融统计》,北京大学的《动态优化理论》、《随机分析及其应用》等;(2)课程设置突出微观化,比如清华大学的《投资项目评估》、《金融信托与租赁》,复旦大学的《固定收益证券》等。此外,深圳大学,以及部分金融专业型院校例如广东金融学院等,其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也表现出了向微观化过渡的倾向。但大多数高校包括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其课程设置都有明显的宏观性特征。

总体来看,国外各高校尽管在金融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明显可以看出两大导向,一是经济学培养导向,二是管理学培养导向。前者注重于宏观金融学科基础理论,后者注重于金融市场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风险管理及其规律等。尽管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国外相关高校金融学本科课程设置也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在于强调培养学生宽广且扎实的理论基础。梁隆斌(2013) [8] 通过分析比较指出,国外(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金融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偏理论和偏应用两个方面, 课程各占50%左右。 我国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和僵化,跨学科和综合类课程较少,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领域,宏观化倾向明显,与金融实践的发展不匹配(王琦,2011) [9] 。而对于研究型大学以及向研究型大学过渡转型的大学而言,按照金融学科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突出理论基础。国内有部分高校在金融学科课程设置上实现了与国外接轨,但总体来看, 国内高校金融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占比较大,且存在着课程设置重复、重宏观轻微观等问题,不利于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的阶梯式和深入发展。

三、金融专业教学的微观化架构

基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要实现与金融学科发展的国际接轨, 其核心在于强调学科发展的“微观化”导向,这对于研究型大学更为重要。教学作为学科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突出微观特征。课程是教学过程的载体,应首先实现微观化;在此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内容微观化,强调专业性、系统性和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深度;以此为依托, 实现研究性教学, 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同时,通过细分化、综合性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培养质量,实现高层次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置微观化

从学科划分来看, 金融学可以从大类上纳入应用经济学范畴。从该层面出发,金融学基础课程设置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教学。 国外金融专业十分注重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宏微观经济学在其基础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 许多大学甚至分为初级和高级两部分, 占用两个学期的教学课时。从国内高校的教学实际来看,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在教学层面上比较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讲授外, 绝大多数高校对经济学基础的教学重视度还很不够。 从其他研究型高校及向研究型转型过渡的高校来看, 经济学基础及相关课程存在教学课时较少和教学深度不足的情况。另外,已有的课程宏观性特征明显,课程的重复性较高。

课程设置的微观化在操作层面上主要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压缩宏观内容。比如:可以将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 中央银行学等内容进行压缩,或某些内容直接纳入到选修课程。另外,按照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增设“公司金融”以及“资产定价”方向的课程。这里要强调两点:(1)内容的细分性。比如资产定价方向的课程可以涵盖金融经济学、数理金融、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等。 由于这些对数理基础的要求很高, 因而对于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很多大学已有明显的微观化导向,比如深圳大学《证券投资基金》、《寿险精算》等课程均具有微观特征;而北京大学的《随机分析及其应用》、《动态优化理论》 等也体现出了其数理特征。这种导向与西方对金融学科的定位是一致的,也符合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2)交叉性和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关联。这与内容的细分性是相辅相成的,也主要凸显了金融与数学、金融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

(二)教学内容微观化

1. 教学内容的微观化体现在教学的深度上。国内高校除少数重点及金融强势专业的高校外,教学内容较为宏观,普遍存在深度不足的情况。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为例,一般来看,国内高校对于《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含金融风险的基础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金融风险监管,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利率风险、政策性风险等的测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对于不同类型金融风险的测量也只是从基本层面出发进行简单的介绍,总体来看内容过于宏观和空泛。而西方高校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讲授定位在资本充足性的新的调控框架,风险测量的理论与实践,在险价值(VaR)的度量、模型及应用,资产定价及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工具,信用风险及信用加强等层面。可见,后者更加微观和模块化,避免了空泛的基础性内容的讲授。这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内容架构的系统性理解,另一方面由于各模块内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高,因而要求更多的课前准备,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深化。

2. 教学内容的微观化体现在整个教学的安排上。一般而言,教材的编写往往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按照本科生的知识架构和基础,通常易于被掌握。事实上,本科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引导性、合作性和促进性,尤其是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课堂教学应避免按照教材进行简单化讲授,而应该尝试基于教材内容框架进行系统性、模块化教学。每部分内容都应当成为教材基础性内容的拔高或深化。这一方面显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意义。这与教学方式研究化也是相统一的。

(三)教学方式研究化

研究性教学是近年来很多高校, 尤其是很多研究型大学或向研究型过渡期的大学所强调的。 研究性教学以研究型教师为始发点, 以研究型课程为依托, 并以研究型学习为载体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国内很多大学对于研究性教学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仅停留在指导本科生撰写论文和指导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的层面,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教学。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一是重视研讨课程,二是重视研究性学习。前者强调引导,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后者主要以本科生科研计划的形式呈现(李勇等,2009) [10] 。就研讨式教学而言,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CC)为例,金融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研讨式的教学。 研讨式教学分为定期研讨和课堂汇报两种情况。 课堂汇报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是学生选择某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二是学生选择与某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进行讲解。后者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在理解某篇论文时,往往还要阅读大量的前期研究论文,因而工作量大且具有很大的难度。 这种隐性的要求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非常有利于提高其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度。对于国内研究型大学而言,后者在操作层面上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当然,研究性教学并不是与实践教学相背离,相反,两者均具有“微观化”的导向和性质,是相辅相成的。

进一步深入来看, 研究性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多种要素间的协调,也与宏观教学环境有密切的关联。基于我们2009年对中国矿业大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刘传哲、何凌云等,2009) [11] ,大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具备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但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教师深入的引导,学习中的批判、创新精神仍然不足。此外,当前相关课程的教材与研究性学习的匹配程度不高,学术意识也有待提高。有鉴于此, 高校以及教师必须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研究化,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而提高培养质量并推动学科发展。

(四)考核体系微观化

国外教学考核方式相对较为灵活, 任课教师在考核中占有很强的主动性。 考查课中口试占有很大的比重。不可否认的是,国内高校金融教学中,大都是采取教学课时完成后闭卷考试的方式。 而在题型设计上, 也基本局限于基本概念及教材内容的一般性记忆, 绝大多数内容仅靠考试前的突击即能通过考试(刘磊,2011) [12] 。虽然考核体系中也有作业及课堂汇报等方式,但大都拘泥于形式,也难以达到知识及能力提升的目的。 考核体系的微观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过程考核微观化, 二是最终考核微观化。以UNCC为例,考核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 最后加权得出。UNCC的平时成绩包含两部分:一是平时作业,二是随堂测验,UNCC的做法是:(1)平时作业分为三次/三题, 开课初即布置作业,学期末提交作业,作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题包含8~15个小题不等,总体包含很大的工作量。(2)随堂测验不事先通知安排,每次考核时间不超过15分钟,考核结果计入平时成绩。该校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按比例计入最后成绩,考试题目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均为大题,每题若干小题,涵盖课程的诸多方面,并注重于细节;题量大,考试时间长,期末考试时间约两个半至三个小时。此外,该校也有科目的过程考核通过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与研究性教学紧密联系。

我国金融专业教学考核必须加强过程和结果双重考核。过程考核要实现“微观化”,强调多次、系统性考核。“平时作业+随堂测验” 的考核方法值的借鉴,但要避免过程考核流于形式。结果考核方式的革新,关键在于,一要加大考核内容,二要打破简单的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的“规则性”的命题,改革为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尝试相关科目同一试卷的考核方式。这里可以借鉴国外研究生的资格考试。一般而言,研究生在完成了学习计划后要进行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几乎涵盖了专业所有的科目,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明晰度。研究型大学金融本科教学的考核也可以进行相近、相关的课程综合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从而能更真实地反映其能力,这种考核实现了知识完整性和分散性的统一,也能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国内外金融学科在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当前金融经济发展的实际,转变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是我国金融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实现学科发展与国际接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等诸多层面。就人才培养体系而言,教学体系革新是重要的环节。 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大学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 其教学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对研究型大学及向研究型过渡的大学来说, 其在我国金融学科与国际接轨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基于学科发展的趋势,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教学应突出教学的“微观化”导向,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逐步实现课程设置微观化、教学内容微观化、教学方式研究化以及考核体系微观化, 并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少勇,张延君. 金融专业本科教学操作化需求趋势及改进[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85-87.

[2]都红雯,金月华等.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3]袁志刚. 经济学教学的中外比较[EB/OL]. http://time. dufe. edu. cn/experience/2007-11-25/257. html,2007-11-25.

[4]谢文璐,牛淑珍等.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 时代经贸,2013(14):148-149.

[5]娄凌燕,范玲. 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 商业经济,2012(1):78-107.

[6]张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7]杨胜刚. 从中美金融学科划分的差异谈起[EB/OL]. http://newsold. hnu. cn/xcb/index. php?option=com_conte nt&task=view&i d=2827&Itemid=0,2008-01-05.

[8]梁隆斌.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 重庆与世界,2013,30(1):50-53.

[9]王琦. 中外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比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46-48.

[10]李勇,贺庆棠. 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借鉴[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60-62.

[11]刘传哲,何凌云等. 高校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实践问题及解决路径[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9-85.

[12]刘磊. 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8):89-90.

(责任编辑:李丹;校对:龙会芳)

作者:何凌云 王文宾 李凯风

第二篇:对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摘 要:金融院校的宗旨无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与输送各级、各类金融人才,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业的日益兴盛,金融领域内各种负面事件迭起,金融伦理才逐渐跃入国内学者视野之中,并被逐渐引入到金融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教学之中。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式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金融院校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与应用性,为金融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金融伦理;必要性;大学生

金融院校的宗旨无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与输送各级、各类型金融人才,因此,金融院校大学生的金融专业教育自然也就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业的日益兴盛,金融领域内各种负面事件迭起,人们才逐渐领悟和认识到,金融业不仅仅是一种纯技术层面的活动,同时也关涉到价值判断,更是一种伦理道德行为。由此,金融伦理才逐渐跃入国内学者视野之中,并被逐渐引入到金融院校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之中。

一、金融伦理理论内涵的界定

伦理学古已有之,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业金融活动前所未有的国际化与复杂化,然而,金融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随之成为一种日趋普遍的不良现象。而且,因为其市场特性,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带来的恶性结果常常是影响极其恶劣。社会现实的种种冲突促使人们深入到这些恶性事件的背后探索其产生机制,以避免实际行为中的不良效果产生和出现。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即金融伦理诞生了。

金融伦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现代金融理论与应用伦理学日益结合基础上产生的新兴学科,它的宗旨就在于分析金融领域中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与结果,并尝试提出解决与避免的方法与策略。金融伦理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2008年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既有源于金融体制监管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是金融伦理缺失的现实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金融危机正是源于扭曲的金融道德和无处不在的金融腐败,所以,关注金融领域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理论与现实诉求。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表明,金融业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活动,而且更关涉到价值判断。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金融伦理教育对于金融院校大学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剖析金融伦理这一概念的理论内涵就成为必要的逻辑前提。

金融伦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56:广义的金融伦理是指金融活动参与各方在金融交易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金融活动所参与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社区、政府、参与者等在金融交易与金融活动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和伦理活动的总和;狭义的金融伦理指的是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及金融市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作为主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者说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所体现出来的善恶行为与准则。简而言之,金融伦理就是对金融活动与行为的伦理引导,以引领金融活动,建立和健全金融业的发展,规避金融风险。我们这里所谈论和涉及的金融伦理既包括广义上的金融伦理概念,也包括狭义上的金融伦理概念,是囊括两者的更为宽泛的金融伦理概念。

毫无疑问,金融伦理研究的兴起,是金融理论与商业金融活动实践共同推动的结果。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后的20至30年是国内金融业务扩大及繁荣的时期,在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金融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金融伦理问题也逐渐跃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并在很多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果与成效,在实践上为规范和调整金融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二、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金融危机正是源于扭曲的金融道德和无处不在的金融腐败,所以,关注金融领域里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对于高等金融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高等金融院校作为向社会各界输送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承担起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金融伦理教育的职责。

首先,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是一名未来合格的金融人才必备的基本要求。这也可以称为金融伦理的内部调适机制,所谓的内部调适机制,就是优化伦理道德内部结构,强化其自组织功能和整体效用[1]59。金融伦理的内部调适机制主要体现在金融活动主体对金融伦理道德重要性的认识、研究金融道德思维的特征以激励金融活动主体的道德需求、金融企业内部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建立以及伦理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金融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金融业各级人才,无疑成为国家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对金融伦理道德活动或行为的认知与判断无疑也就关涉到未来金融业能否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金融院校的大学生教育除了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必须强化金融伦理教育。

其次,对金融院校大學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也是金融业实践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各种不良现象频繁出现。自2001年以来,中国多家上市公司与会计事务所联手制造了多起“金融黑幕”事件:在重要报告中虚报利润、发布虚假信息等;在票据市场上,出现多种票据欺诈的行为,导致商业票据在金融交易中失去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企业间的交易,也妨害了银行业务的开展;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诸多损害信用的行为:擅自伪造和虚报各种会计数据、不进行规范经营等。种种恶性行为使人们日益认识到金融伦理是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频繁的金融丑闻和弱化的金融伦理关系,使人们以理性的眼光审视金融活动,认识到金融丑闻和金融动荡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金融领域的纯技术性问题,他们直接涉及金融活动中的伦理因素。因此,金融业发展的种种不良现实出现也催生了强化对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

最后,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使其排斥金融市场上单一的功利主义倾向。在刚刚诞生的金融理论中,金融学家的价值体系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功利主义[2]。关于功利原理,边沁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是增进幸福抑或减少幸福的倾向。不仅私人行为受这一原理支配,政府的一切措施也要据此行事。边沁的功利主义原理无疑给20世纪的市场体系提供的是一种不顾社会后果的效率标准,追求效率冲动使得我们每个人面对的世界成为了一个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决策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效率的判断仅仅是投入—产出,道德和伦理价值已经变成了个人的“私事”。然而道德价值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个人的私事。当竞争性的市场并没有如理论上所宣称的,给大部分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时,对于单纯效率追求的质疑开始被人们关注。因此,要减缓或者杜绝金融领域日益增多的问题和弊病,必须为功利主义标准之上加上道德砝码,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无疑是在功利主义的天平一端置上善与道德的砝码。

三、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金融伦理教育在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商学院和金融院校中既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中却缺少金融伦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金融院校教育的一个重大而突出的缺陷。认识并迅速弥补金融伦理教育的缺失状况就必须正确面对当前我国金融院校中对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教育主体层面而言,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金融伦理教育尚未引起教育主体足够的重视。金融院校的各级各类教学机构对金融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教育上,忽视甚至是忽略金融伦理教育无疑成为一个重大的缺陷;其次,金融伦理教育管理过程尚未形成科学而系统的体系。就国内金融伦理体系的研究而言尚處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关注的研究人员不够,另一方面是金融伦理体系本身的研究还远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这无疑成为对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的最大瓶颈;再次,对金融伦理教育还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如果说金融伦理体系本身的研究是当下最主要的问题,那么,金融伦理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缺失无疑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制约性因素。

从受教育者层面而言,金融院校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金融院校大学生对金融伦理理论问题教育尚未引起重视,必须在金融院校大学生之中树立起对金融伦理教育的正确观念与意识;其次,金融伦理当下理论研究的成果的实践模式尚未形成,难以真正引起大学生主体重视,进而也难以真正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最后,从社会层面而言,金融机构等各级各类金融人才需要场所对金融伦理教育认识不足。社会实际需要人才机构对金融伦理教育认识不足,无疑又导致大学生对金融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弱化。

因此,要提高并加强金融院校大学生进行金融伦理教育必须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建立起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式的教育模式。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金融院校大学生金融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与应用性,为金融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卿定文.金融伦理及其运行机制初论[J].伦理学研究,2009,(1).

[2]张锐.一个新的视角: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J].金融法苑,2003,(1).

(责任编辑:姚 丽)

作者:丁海丽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调适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不良心态,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增强就业应对能力,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自我调适

由华尔街风暴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整体下滑,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纷纷裁员。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也现实地拷问着大学毕业生的调适能力和应对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当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理性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进一步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新思路。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首先,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供需关系失衡。一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10万,较2008年增长52万,加之前几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已高达上千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发展直接受到影响,人才需求严重缩水,一些企业更是推迟、缩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根据智联招聘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受经济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沪上金融、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六成以上。其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大学生就业遭遇更多的挑战和挤压。在金融危机压力下,部分企业裁员,大量员工失业,部分海外人员回流,中国人才市场竞争日益严峻。最后,企业招聘门槛不断提高,大学生求职难度不断加大。金融危机影响下,尽管部分企业在减员增效的同时也为长远人才储备谋篇,但在招聘中却更加审慎,对大学生敬业精神、智商学历、工作能力、协作能力、性格特征等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求职难度不断加大。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所受到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2008年12月,教育部召开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周济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和任务,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要理性、辩证地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形势,既要深刻认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又要看到战胜困难的有利因素,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二、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的自我调适

做好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可持續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全力以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于大学生理性对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做好自我心理调适,稳定心态、转变观念、调整预期,以最佳状态投入就业过程中。

1.正视就业客观现实,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行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紧缩的政策调整,这必然会冲击大学生就业,增加就业难度。这种就业形势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能持续一定时间。因此,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必须正视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接受客观现实,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就业期望仍然偏高,大部分局限于沿海地区、大企业、大城市、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在过高的就业心理预期驱使下,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的人才需求虽然旺盛,却很难赢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立足现实,适当下调对单位性质、就业地域、岗位薪资、专业对口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从基层做起,树立就业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改变大城市、大企业、国家机关等就业观念,从众多基层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中寻找广阔的就业空间,先从基层、从小事干起,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网络资源,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积累宝贵的财富。

2.客观进行自我认知,找准职业定位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应当加强对自我的全面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未来,包括职业方面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的确定,而不是在就业中盲目奔波或被动等待。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就业前对自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对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等做出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所学专业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专业前景,系统分析地区、国内和国际上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的状况,进而找准职业定位。此外,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可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次就业定终身已成为过去。因此,只要所找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的职业定位相符,大学毕业生就应当不要过分计较薪水、单位规模和地域,应当先签约,首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锻炼自己。如果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可以在第一份工作中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和能力,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重新寻找更好的单位。

3.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应当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全方位搜寻就业机会,放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于到基层、农村和西部就业。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推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举措。基层、农村和西部地区蕴含着巨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农村和西部地区,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才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报效祖国、增长才干、快速成长。二是大学毕业生应当勇于创业。从分配到创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一大转变。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以知识回报社会,还可以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可以通过选择考研考博,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继续深造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是可以积极报名献身国防,到部队接受再锻炼,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能力。

4.提高就业意识,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融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是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就业环境下脱颖而出,提高就业意识,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一方面,大学生要提高就业意识,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邻近毕业才开始准备,而是应当在步入大学伊始就提高就业意识,未雨绸缪。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按照社会需要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此外,目前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应当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强化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凝练和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自身独有而他人无法取代的突出个人优势和能力,如过人操作能力,多学科复合知识,多门外语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是综合优势的体现,又具有無法模仿的特性。大学生应当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在众多优势中找准“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形成初步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学习和竞争中不断加以提升和强化。

5.积极调整心态,敢于面对挫折

具有良好心理承受能力,敢于面对挫折,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培养的目标,也是大学生就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大学毕业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态,不断调适自己,克服就业过程中自卑、焦虑、消极悲观等各种不良心态影响,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开拓进取,以坚强意志克服就业困难,从而实现成功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应当意识到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些挫折,悲观焦虑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就业挫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把就业过程看作是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就业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另一方面,就业失败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出现就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选择就业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观与单位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就业策略,积极调整心态,以便在下次就业中获得成功。此外,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大学毕业生在面对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而机遇稍纵即逝,永远不会青睐坐等其成、不思进取的人。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当主动出击,积极、及时搜寻就业信息,主动联系有招聘意向的单位,多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双选会,遇到合适的单位要主动进行自我推荐。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当正视就业客观现实,合理调整就业心理预期;客观进行自我认知,找准职业定位;拓宽就业视野,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就业意识,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调整心态,敢于面对挫折。我们相信,在机遇和挑战中历经风雨和历练,大学生必定能够实现成功就业,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柳世玉,汤颖.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

[2]陈兵,高波.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建设教育,2008,(12).

[3]陈杰英.大学生初次就业角色定位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2008,(06).

[4]李冉.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探讨[J].理论学习,2008,(12).

作者:李 琳 郭正宇

上一篇:教育与考试论文范文下一篇:福利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