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大学生金融素养、感知风险与网络借贷行为 ——基于贵州省G高校的调查分析

摘要:21世纪初,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网络借贷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它具备低成本、高效、便捷等特点。大学生是近年来网络借贷问题的主要受害者,频频曝光的“校园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生金融素养对网络借贷行为(简称网贷行为)的影响,对大学生网贷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贵州省G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主体,依托问卷星平台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线上问卷进行调查,最终回收问卷共637份,通过筛选剔除104份无效问卷,剩余533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3.7%。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样本的基本特征和大学网贷基本情况进行简单分析;其次,研究大学生金融素养对网贷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构建大学生金融素养与网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然后,以感知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金融素养、感知风险与网贷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再次,将感知风险的五个维度分类别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最后,进行多组群分析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网络贷借贷现状。大学生有不理性消费行为且存在盲目参与网贷的现象;(2)直接影响效应的结论。其一,金融素养越高,大学生越倾向于参与网贷行为;其二,大学生金融素养越高,对网贷产品越熟悉,对其感知风险越低;其三,大学生感知风险越高,越不会参与网贷行为;(3)感知风险间接影响效应的结论。感知风险在金融素养与网贷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金融素养可以通过影响感知风险来影响网贷行为,从而达到抑制大学生参与网贷行为的作用;(4)不同类别感知风险中介作用强度的结论。不同类别的感知风险中介作用强度顺序为隐私风险>财务风险>平台风险>社会心理风险=时间风险,表明大学生在参与网贷时,最担心的是个人隐私被泄露和个人钱财损失。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借贷平台及政府四个层面对规范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金融素养;感知风险;网络借贷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学科专业:金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素养相关研究

1.2.2 感知风险相关研究

1.2.3 网络借贷行为相关研究

1.2.4 金融素养、感知风险与借贷行为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素养

2.1.2 感知风险

2.1.3 网络借贷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金融学理论

2.2.2 感知风险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3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设

3.1 影响机理分析

3.1.1 金融素养直接作用的影响机理

3.1.2 感知风险中介作用的影响机理

3.2 研究假设

3.2.1 金融素养与网络借贷行为

3.2.2 金融素养与感知风险

3.2.3 感知风险与网络借贷行为

4 研究设计

4.1 数据的收集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检验

4.3 描述性统计

4.3.1 样本特征

4.3.2 网贷情况

4.4 测量变量的量表设计

4.4.1 金融素养

4.4.2 感知风险

4.4.3 网络借贷行为

4.5 量表的适用性检验

5 金融素养、感知风险与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处理与初步分析

5.1.1 数据预处理

5.1.2 区别效度检验

5.1.3 验证性因子分析

5.1.4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5.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5.2.1 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原理

5.2.2 金融素养直接作用的结构模型

5.2.3 金融素养、感知风险与网络借贷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

5.2.4 中介效应检验

5.3 实证研究结果

5.4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规范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政策启示

6.2.1 高校

6.2.2 大学生

6.2.3 互联网借贷平台

6.2.4 政府监管机构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财务报告论文提纲